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最新自考大学语文重点复习资料04729

2020最新自考大学语文重点复习资料04729

2020最新自考大学语文重点复习资料04729
2020最新自考大学语文重点复习资料04729

自考大学语文总复习资料

【知识点 1】《寡人之于国也》☆☆☆☆☆P31 第一章散文

1.作家:孟轲孟子,战国时人,继孔子后儒家主要代表。①主张仁政。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②其散文善用“欲

擒故纵”的论辩方法。《孟子》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等共同编著的。本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2.主旨:文章具体阐述了孟子的王道理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一定程度上揭示战国时代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文章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本文的线索)的问题展开论述。①民不加多的疑问;②民不加多的原因;③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中心论点:阐述以发为本的王道理想;

3.本文说理具有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先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先批评梁惠王治国方法不当,是“抑”;然后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是“扬”;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就是先抑后扬;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就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4.孟子善用比喻、排比。排比:①“不违农时--可胜用也。”(举例归纳法)②“五亩之宅--无饥矣。”许多排比句的运用,大大增加了文章的雄辩气势;比喻:①“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②用拿刀杀人,却说“非我也,兵也”做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都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面深刻的效果;

5.本文主要采用演绎法。孟子认为实行王道的基本标准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大前提;而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小前提;于是孟子就得出结论,认为梁惠王并没有真正实行王道。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社会现实。这里主要运用了对比法和类比法。为使“民加多”,孟子认为“王”应持的正确态度是:王无罪岁。

7.王道政治内容:①反对霸道,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发展生产;②使人民养生丧死无遗憾,再施以礼义道德教育。王道措施:①“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王道之始”的标志)②根本“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申之以孝悌之义”。文中的“王道”包含了孟子以民为本,施仁政的治国思想。

8.词语解释:弃甲曳兵而走(曳兵而走:拖着武器逃跑;走:跑,这里指逃跑);王无罪岁(罪岁:归罪于年成不好);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仅,只);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不王者:不能称王的人王:称王天下,指以仁政来统治天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约束,制止)。

【知识点 2】《秋水》☆☆☆☆☆ P35《秋水》属《庄子》中的“外篇”

1.作家:庄周庄子,战国时人,老子后道家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文章想象丰富,善用寓言。《庄子》共33篇。中心论点: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分论点:人的认识总是要受到时间、空间、后天教育限制的观点;

2.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简单地说,就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庄子认为孔子的学问“少”,伯夷的道义“轻”,圣贤的学说是“自多”,就是基于这一宏观理念。这一中心旨意,即使在今天,也还有着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积极意义。启示:不能局限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3.本文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①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②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③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援譬设喻: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4.本文的论证方法颇有特色,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论证方法:主要采用寓言说量、类比论证法,同时也有归纳法,演绎法。①河水和海景的描写,河伯与海若的对话、海若讲话中个人与天地之间关系的阐述,都用对比的手法来阐述“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②最后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来证明人的认识之有限是例证法;③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前者是对比,一起是类比;④大前提是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十分有限,小前提是孔孟是人,所有庄子得出结论说孔孟之道也是既少又轻、十分有限,是演绎法;

5.排比句和反诘句配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说理的力量。如:①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篤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也,束于教也。(排比句);②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反诘句,前者是事例,是例证法,后者是比喻,是类比法);“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都是援譬设喻的例子;

6.词语解释: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危险);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涘:水边;辩:通“辨”,辨别);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盈:满);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拘:拘束,局限);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束:束缚);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笃:固,拘限);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奚:何,怎么)。

【知识点 3】《谏逐客书》☆☆☆ P39 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新)

1.作者: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秦代著名政治家。青年时代受学于荀子。现存李斯著作主要有《谏逐客书》《论统一书》《行督责书》和《自罪书》等,均见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李斯列传》。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2.写作背景:秦始皇初年,李斯以客卿身份被拜为丞相。由于客卿在秦国的势力日益增大,影响到原有贵族的利益,秦国贵族就联合起来,以韩国派水工郑国为秦国开凿水渠、阴谋消耗秦国实力事件为口实,奏请秦王驱逐客卿。于是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鉴于这一政策的重大失误,李斯遂向秦王上奏了这篇《谏逐客书》。

3.在奏疏中,李斯开门见山地提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中心论点,随即通过历叙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都是借重客卿致富强而成霸业的历史事实,征实没有客卿的功劳,就没有秦国今天的强盛;接着又通过铺陈秦王所喜爱的珍宝、美色、音乐都来自别的诸侯圈,而独独要驱逐客卿,说明这种“重物轻人”的作为是不符合要统一天下的大政方针的;最后则从理论上阐明纳客方能不断强大、逐客就是损已助敌的利害关系,回应开头,完足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主旨。

4.这个奏疏写得有理、有力、有节,使秦王撤销了逐客令。在皇权专制时代,这种“逆鳞”作为能获得成功,是极其罕见的,由是,这篇奏

疏也就得以成为传颂千古的典范议论文。究其成功之处,主要可从如下四个方面去体会:①抓住秦王想尽快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最大欲望,把每个层次的着眼点和收束点,都集中到这一根本利害关系上,从而击中了要害,打动了秦王的心,这是奏疏能说服秦王的关键。②铺陈张扬,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话。奏疏第二第三段泼墨最多,主要是摆事实讲道理,先以大量秦王熟识之典型而切近的事实诱导,然后用简洁切要的结语点拨,论据方分,点拨警策,从而收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③正反对比,利害对举,论证切中腠理。奏疏每段的论证过程,都是从正与反、利与害两个方面展开,交织着昔与今、物与人、纳与逐、利与害、损与益、强与亡等多重鲜明对比,从而把纳客之利、逐客之害阐发得十分透辟有力。④大量采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词采纷呈,笔力雄健,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韵律和感染力、说服力。⑤骈体之祖;骈体:字句对偶,以四字六字句式为主,并讲究声律的调谐、用字的绮丽、辞汇的对偶和用典;

5.词语解释: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就:成就,完成);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窃:私自,自谦之词;过:错误);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施:延,延续);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辞,拒绝);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向使:当初假使;内:通“纳”,接纳)。

【知识点 4】《过秦论》☆☆☆☆ P43(新)

1.作者:贾谊,洛阳人。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后人称其为贾长沙、贾太傅。贾谊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文五十八篇,赋七篇。其文见于现存的《新书》,亦名《贾子》。本文选自贾谊《新书》卷一上篇;

2.战国时期,秦国借商鞅变法之力强大起来,灭掉诸侯列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强大帝国;但这个庞然大物却不堪一击,迅即灭亡。这是为什么?历史的教训值得借鉴。贾谊写《过秦论》的意图,就是要剖析秦始皇的失误,以警戒当世君主记取秦帝国短命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正如他在《过秦论》下篇中所说的:“前事之不忘,后之师也。”

3.文章的中心旨意是:秦帝国速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这一中心论点,与孔子的“仁爱”理念,孟子的“仁政”理想,是一脉相承的。儒家的这一传统思想,虽然始终放射着诱人的光芒,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却始终不可能真正实行,那是由于它与皇权专制政体相抵牾的缘故。中心论点: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4.全文铺陈史实,只于最后一句点明主旨,并无逻辑推演,但意理自明。这是因为秦帝国因暴政而速亡的历史事实十分突出,只要把超强而速崩的实情予以充分张扬,“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不施行仁政,是强势进攻还是颓势挨打的局势也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的结论,也就不言而喻了。这是事实胜于雄辩的典型例证。

5.通过强烈的对比反衬来透析意理,是本文的主要表达方法。文中的对比反衬是双层的:第一层是六国与秦国、六国与陈涉的对比,以强大的六国却被秦国“不战而屈”来反衬秦国的更加强大,以六国的强大对比陈涉的“弱小疲敝”来反衬陈涉的微不足道;第二层是陈涉与秦国的对比,比六国微弱得不值一提的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竟然能“天下云合响应”,“豪俊并起”,一举灭掉了比六国还要强大的秦国。多层反差极大的对比反衬,将“攻守之势”的“异”彰显得十分鲜明,于是秦帝国“仁义不施”而速亡的教训,就被鞭辟得更加精深警策了。

6.胸有成竹,感情充沛,纵横驰骋,文笔扬厉,造成了本文滔滔滚滚的恢宏气势;而骈赋体式的浸润,洋洋洒洒的铺陈手法,重重叠叠的排比句式,又使这恢宏气势不仅具有朗朗上口的畅达,而且富含一唱三叹的韵味。

7.词语解释: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因:沿袭);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致:招纳);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氓:民);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逡巡:徘徊,行而不进);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絜:衡量);振长策而御宇内(御:驾御,统治);秦人开关延敌(延:引进)。

【知识点 5】《五代史伶官传序》☆☆☆☆ P48

1.作家: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

2.本文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主旨: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长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具体论断,精辟透彻,发人深省;

3.论证方法全文主要是对比论证法:后唐庄宗在消灭仇敌时,极写其强盛;天下平定后,又极写其衰败,在盛衰对比中,阐述了本文的主旨。论据:①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历史事实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例证法)典型而有说服力;②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指“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的结论更令人信;

4.文章笔力雄健而有气势,行文跌宕顿挫,表达情见乎辞,篇幅虽小,却是一篇搏兔而用全力之作。

5.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分论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论据:欧阳修借用《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话来提示后唐庄宗的亡国原因,通过演绎法来证明后唐庄宗是因骄傲而亡国的道理;理论论据:警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词语解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以组:用绳索;组:丝带,这里指绳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忧患勤劳;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细微小事);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尽);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本:推究本源,名词作动词用;自:由于)。

【知识点 6】《论毅力》☆☆☆ P51

1.作家:梁启超,别署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代表人物,最早用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也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他是康有为的学生,两人主张一致,号称“康梁”。戊戌变法前,曾主办《时务报》,维新变法失败后,主编《清议报》《新民丛报》。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是作者在百日维新失败后不久写的;

2.本文论述毅力对事业成败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并强调只有毅力至强者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其意图在于激励当时从事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志士仁人,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丧气,而应以坚韧的毅力去战胜逆境,争取成功,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其思想认识及其所阐发的事理,对我们如何处置人生道路上的不同境遇,如何面对工作和学习上的困难,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主旨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中心论点),即只有坚韧毅力,才能在事业上面获得成功。分论点:认为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最终成功的观点;论据:用五种不同毅力的人的不同结果来说明

3.文章从人生必遇顺逆两境、顺逆两境可以互相转化、贵在坚持三方面进行论证,自始至终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作者从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等多个方面比照阐发,把毅力的重要性说得十分透彻。层递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说理的逻辑力量,也使道理显得深入浅出。

4.作者眼界宏阔,思路活跃,文章论证周密,结构严谨,很见功力。

5.写作方法是逐层比较,深化中心论点。本文主要采取正反对比论证法贯穿全文:①“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成与败对比②顺境与逆境相对比③遇挫折不退却,强与弱对比;④与旁观者是彼与我对比;比喻句:“更譬诸操舟--故彼岸终不可达也。”以操舟作比,说明有毅力可把逆境变顺境;孔子的“造山”与“填土”比喻有无毅力的两种结果;孟子的“掘井”比喻没有毅力。层递句:第二段,“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与“至强之人”的五个层次比较论证(对比);第三段,操舟作比喻。“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与“坚持到底”四个层次比较论证(对比)。“顺与逆”既在“人生历程”中,又出现于“譬诸操舟”中。

如行舟,为山,平地,掘井都是比喻,所以是类比法论证;为山,平地强调止与进、败与成的对比,也是对比论证法。

在反驳旁观者的观点时说“所谓蹇焉、幸焉者~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是直接反驳点;

6.词语解释: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判:分开,区别);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迭乘:交替地呈现);以为是殆幸运儿(殆:大概是);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艳羡:非常羡慕);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猝:突然);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数:天数,含有规律的意思)。

【知识点 7】《容忍与自由》☆☆☆ P54

1.作家:胡适,字适之,现代著名诗人、文史学者、思想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2.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作者分三个层次(三个分论点,归纳法)来阐发这一中心论点: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最后则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显然,这三个层次是逐层深入的。

3.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话来展开他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论述,属于理论材料的论据;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普遍原理,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证明“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4.从个人经验说到宗教史,再说到政治思想,视野广阔,体现出容忍是一种普适理念。人性上的普遍“喜同恶异”(心理根源),心理上的总觉得自己“不会错”,政治上的经常标榜“绝对之是”,充分显示出容忍度量的难能可贵。而不承认“绝对之是”的存在,则是建立在“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性观念基础之上的明智态度。无疑,在这些关于容忍的理念、度量和态度中,渗透着一个精神内核,那就是和而不同(基本社会理念)。面对当今多极并立的世界、多元共存的文化,包涵容忍雅量在内的和而不同原则,越来越显现出它的普遍积极意义。(现实意义:当今社会趋向于多极并存,多元化文化共存的局面。更需要我们具备“容忍”和“和而不同”的雅量和气度)

5.本文主要运用例证法(归纳法)来阐发道理。(从思想、宗教、政治自由三方面)①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②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③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这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中三个层次的分论点,都具有十分鲜明而强劲的启示力和说服力,作者无需多说,读者就能从事例本身悟出诸多至理深意。

6.文章从自身的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作者不摆理论架势,将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话之中,剀切道来,排除了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障碍,极易被读者接受。这种文笔和态度,充分体现出胡适所倡导的“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这种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故被誉为“大家”风范。整体风格是深入浅出;深入浅出:用浅显易懂的话把深刻的道理表达出来;

7.“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错误的态度,加上所谓的正义的火气,使人丧失容忍的雅量。陈独秀强调“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绝对之是”是绝对正确的意思。克服“绝对之是”观念的根本途径是树立“宇宙无限观念”。作者给“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和“绝对之是”加上引号,是因为这是引用陈独秀的原话,同时有突出和否定之意。

8.词语解释: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戒律:警戒、约束);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是:正确的道理)。

【知识点 8】《咬文嚼字》☆☆ P60

1.作家:朱光潜,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代表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

2.本文是文艺专论,论述文学写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字运用的道理,提倡“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主旨:“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中心论点)。认为文学语言的联想意义比直指意义更丰富的观点是分论点;

3.(了解)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郭沫若修改一句台词的具体实例引发出“炼字”的话题,并就此例表明了自己的意见和理由。第二部分:作者为通常被视为贬义的“咬文嚼字”一词翻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①先讲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指出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②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仅仅是为了语句的通畅或漂亮。再阐述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指出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指意义,文学的文字则必须照顾到联想意义;语言的习惯性联想造成套语滥调,“惟陈言之务去”才是创造的态度。第三部分:从运用文字的谨严精神进一步提出文学创作的普遍道理:“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与语文的精练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