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三年级数学复习提纲大全

小学三年级数学复习提纲大全

小学三年级数学复习提纲大全
小学三年级数学复习提纲大全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时、分、秒

1.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 秒针走1小格是1 秒,走1大格是 5 秒,走一圈是60 秒,也就是 1 分钟。1分钟=60秒

3. 分针走1小格是 1 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 1 小时。1小时=60分

4.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

5. 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6.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7. 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8.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9. 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小时=60分 半时=30分 小时 分 秒 1分=60秒 半分钟=30秒 10.解决问题求经过时间:

(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子计数法

(2) 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60 60

练习巩固

1.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钟。

2.分针走1小格是()分钟,走1大格是()分钟,走一圈是()分钟,也就是()小时。

3. 180秒=()分240分=()小时2小时=()分

4.在○里填上“>”“<”或“=”。

90秒○2分钟6小时○600分钟

100秒○1分钟180分钟○3小时

5.填写合适的单位。

①一节课是40()。

②运动会上,赵伟用13()跑完50米。

③脉搏跳8下用了6()。

④兰兰做30道口算题用了3()。

6.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要坐45分钟的车,他们8:30分准时到达,请问他们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7.一列火车本应10:50分到南京站,现在晚点25分钟,火车将在几点到达?

第三单元测量

1.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在生活中,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dm)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 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都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3. 1枚1分的硬币、身份证、银行卡、尺子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 在计算长度时,只有换算成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5.进率

千米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

=(28)分米)厘米

6. 计量

“t”来表示。

1000 1000

7. 质量单位:吨(t) 千克(kg) 克(g)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注意:称较轻的物品时,如称一个鸡蛋,可以用克做单位;

称一般的物品时,如一袋大米,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称较重的物品时,如称一卡车石头,就要用吨作单位。

1000

练习巩固

1.比一比,然后在○里填上“>”“<”或“=”。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

30分米○13米 1999克○2千克

9900千克○9吨 600米○6千米

2.填一填。

37吨-6000千克=()吨 4千米+7000米=()千米600克+2千克=()克

8分米-43厘米=()厘米 3米=()分米70毫米=()厘米 8千米=()米5069米=()千米()米 4厘米8毫米=()毫米8吨=()千克 7621克=()千克()克3.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品,就用终点刻度减起点刻度。

4.有关路程的问题要注意“往返”、“出门后又返回”的情况。(1)兰兰家距图书馆800米,她出门前往图书馆借书,走了100米后发现忘了带借书证,连忙回家拿借书证再去图书馆。兰兰这段时间走了多远?

(2)小梅家离学校250米,小梅每分钟走50米,如果她步行往返学校,要用多长时间?

4、填上合适的单位

远洋轮船的载重量大约是3000()。

日照到济南的距离大约400()。

北京到武汉的铁路全长约5398()。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

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是8844()。

一只老虎约重250千克,4只这样的老虎约重1()。

一个女同学体重约25千克,40名这样的女同学约重1()。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

1.加法:(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注意: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2.减法:(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前一位退一当十。

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如:100-48=52 405-86=319)

3.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看这个数在数轴上最接近哪个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整千数。

如:473≈470 825≈830 961≈960 997≈1000

4.加减法中的估算:

把算式中的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算出的最后结果都是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整千数)

○1257+342≈() 565+273≈() 623-486≈()

5.验算

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

⑵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验算: ①差+减数=被减数②被减数-差=减数

6.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练习巩固

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203-48= 500-137=

683+279 = 1000-308 =

436+578 = 480+560 =

2.游乐园上午有游客563人,中午有328人离去,下午又来了469人。下午园内有游客多少人?全天一共有游客多少人?

3.孵化场共用1200只鸭蛋孵化小鸭子,上午孵出566只,下午比上午少孵出98只。

(1)下午孵出小鸭子多少只?

(2)全天共孵出小鸭子多少只?

(3)还剩下多少只鸭蛋没孵出小鸭子?

4.小明家、小丽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家距学校588米,小丽家距学校329米。小丽家距小明家多少米?会有几种情况呢?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1.倍的意义: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的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不是单位,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所以得数后面不加单位)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这个数乘几。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口算乘法

1.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先把整十数、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把两位数分解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积,再算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估算:

把因数中的两位数或三位数看成整十数或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口算出近似数。

二、笔算乘法

1.多位数乘一位数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2.一个因数是0的乘法: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三、解决问题

1.归一问题:先求出单一量,再根据题目要求计算。

2.归总问题: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目要求计算。

练习巩固

1.直接写得数。

52×6≈ 97×4≈ 296×8≈ 910×4≈

77×5≈30×8= 63×3= 25×4= 24×5= 28×4= 300×400= 6+50×0=

2、列竖式计算

720×8= 294×6= 108×7= 216×4=

402×3= 2300×4= 345×7= 23×8=

3.脱式计算(弄清运算顺序)

80×9-120 300×4+1890 (452-389)÷7

105-0×8 593-(327+136) 54÷9×340

4.填空。

(1)21个十乘3是()个十,是()。

(2)620×5的末尾有()个0,它的积是()位数。

201×5的中间有()个0,它的积是()位数。(3)要使□34×4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

要使□34×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能填()。

5.一份稿件有8页,每页812字,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字?

6.有一排树,每相邻的两棵之间是9米,第一棵到第408棵之间相距多少米?

7.合唱队友男生36人,女生45人,轮滑队的人数是合唱队的5倍,轮滑队有多少人?

8.母亲节到了,小丽想穿一串珠子送给妈妈,要使红珠子的数量是粉珠子的4倍。小丽一共有36颗红珠子,7颗粉珠子。

(1)如果粉珠子的数量不变,需要增加或减少多少颗红珠子?

(2)如果红珠子的数量不变,需要增加或减少多少颗粉珠子?

第七单元四边形

知识要点:

练习巩固

一、填空题

(1)四边形有()条()的边,有()个角。

(2)书本的表面是()边形。

(3)长方形()边相等,四个角都是()。

(4)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都是()。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它的周长是()列式:

(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

列式:

( 7 )你认识的四边形有()、()、()等图形。

(8图中共有()个平行四边形;

图中有()个四边形。

二、火眼金睛。(对的画“√”,错的画“×”)

1.周长就是指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

2.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3.四边形有4个直角。()

4.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的形状、大小一定都一样。()5.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6.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7.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它一定是正方形。()

8.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长8厘米,周长20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宽是()。

A 12厘米

B 2厘米

C 4厘米

2.下列3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都一样大,那么()图形的周长最长。

A B C

3.如图,将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剪成四块同样大小的

长方形纸板,每块长方形纸板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24厘米B.30厘米C.12厘米D.60厘米

4.把两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右图),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8 B.7 C.6 D.4

5.上图中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小正方形周长的多少倍?( )。 A .2倍 B .4倍 C .6倍 D .8倍

6.右图(单位:厘米)的周长是( )厘米。

A .12

B .24

C .不能确定

7.用软尺量得一个钟面的一圈的长是38厘米,也就是说这个钟面的 ( )是38厘米。

①长 ②宽 ③周长

8.右图中,图1和图2的周长比,结果正确的是( )

A.图1大

B.图2大

C.相等

四、画一画,算一算。

1.在方格纸上各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五、解决

问题。

1.一张方桌的边长是2米,用一条90分米长的彩带能够围一圈吗?

2.一块长方形菜地,宽是9米,长是宽的3倍。沿着菜地的边走一圈,走了多少米?

3.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现在改围成

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4. 学校操场是一个长150米,宽100米的长方形,小明体育课围着

这个操场跑了2圈,他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5. 把15幅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的绘画作品贴在一起,做一个“绘

画园地”。要在“绘画园地”的四周贴上花边。怎样设计“绘画园地”,才能使贴的花边最少?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几分之一

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如:2

1

表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几分之几

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如:5

3

表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

形的五分之三。

3.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52 ……分子 表示所取的份数 读作:五分之二

……分母 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

分数线 表示平均分

注意: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时才能产生分数。 4.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二、分数的简单计算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把1写成与减数的分母相同的分数来计算。 注意: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进行加减运算。 三、分数的简单应用 1.认识整体的几分之几:

(1)可以把几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练习巩固 一、填空

1.38 里面有( )个18 ,710 里面有( )个1

10 , 35 里面有( )个15 ,1里面有( )个1

10

。 2、5个( )( ) 是56 ,15个( )( ) 是1519 ,6个( )( ) 是625 。

3、( )( ) 里面有7个112 ,( )( ) 里面有10个1

19 。 4、把一个长方形纸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分之( ),写作( ),读作( )。

5、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 )( ) ,有( )个,

5份是它的( )

( )

,有( )个。

6、一块蛋糕,明明吃了 15 ,还剩( )

( ) 。

二、判断对错。

用分数表示是1

2

。 ( )

1.涂色部分

2.因为6>5,所以 66 > 5

5 。 ( )

三、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

四、看分数涂颜色。

五、看图写分数,比大小。

( )( ) ○ ( )( ) ( )( ) ○ ( )

( )

六、填上>、<或=

111 ○123 611 ○1 1112 ○712 47 ○6

7 613 ○513 58 ○ 57 411 ○49 55 ○ 4

4

七、算一算。

38 ﹢18 = 710 -110 = 111 + 611 = 34 +1

4 = 34 -14 = 67 -47 = 1- 513 = 1- 712 = 八、解决问题。

1、三(1)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9

11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王老师买了一张红色胶纸,做小旗用去这张纸的 2

9 ,做小红花用

去这张纸的 3

9 ,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还剩下这张纸的几分

之几?

3.一个盘子里有15条鱼,小花猫吃了其中的31

,小白猫吃了其中的5

1,小花猫和小白猫各吃多少条鱼?盘子里还剩多少条鱼?

4.图书柜里有图书64本,明明已经看了其中的8

1图书,明明看了多少本书?

* 数字编码

1.身份证号:有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也叫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其中第17位(倒数第二位)是性别码,第18位为校验码(识别码)。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知识点:

1. 能准确说出韦恩图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能用韦恩图表示集合及其运算;

2. 能借助韦恩图,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练习巩固

下面是三(1)班跑步、跳远比赛的学生名单。

填写下面集合圈并计算参加这两项运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最新最全)

最新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公式定义 第一部分:概念 第二部分:定义定理(算术方面) 第三部分:计算公式 第四部分:几何体 第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 除以任何不是O 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 的乘法,可以先把O 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 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分数的大 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 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 或3:6 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

[实用参考]大学数学公式总结大全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一些初等函数: 两个重要极限: 三角函数公式: ·诱导公式: ·和差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 2 sin 2sin 2cos cos 2cos 2cos 2cos cos 2sin 2cos 2sin sin 2cos 2sin 2sin sin β αβαβαβ αβαβαβ αβαβαβ αβ αβα-+=--+=+-+=--+=+α β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ctg ctg ctg ctg ctg tg tg tg tg tg ±?= ±?±= ±=±±=±1 )(1)(sin sin cos cos )cos(sin cos cos sin )sin(

·倍角公式: ·半角公式: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反三角函数性质: 高阶导数公式——莱布尼兹(Leibniz)公式: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曲率: 定积分的近似计算: 定积分应用相关公式: 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应用 微分法在几何上的应用: 方向导数与梯度: 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重积分及其应用: 柱面坐标和球面坐标: 曲线积分: 曲面积分: 高斯公式:

斯托克斯公式——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关系:常数项级数: 级数审敛法: 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幂级数: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一些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欧拉公式: 三角级数: 傅立叶级数: 周期为的周期函数的傅立叶级数: 微分方程的相关概念: 阳光怡茗工作室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4142094.html,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全微分方程: 二阶微分方程: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时、分、秒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 秒,走1大格是5 秒,走一圈是60 秒,也就是1分钟。1分钟=60秒 3.分针走1小格是 1 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1小时=60分 4.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 5.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6.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7.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8.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9.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小时=60分半时=30分 小时分秒1分=60秒半分钟=30秒 10.解决问题: (1)求经过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2)求结束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3)求开始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 60 60

第三单元测量 1.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 )作单位。在生活中,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dm)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 )做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 )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 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 1枚1分的硬币、身份证、银行卡、尺子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 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5.进率 千米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 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 =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6.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 =(28)分米 )厘米 7. “t ”来表示。 1000 1000 8. 质量单位:吨(t) 千克(kg) 克(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注意:称较轻的物品时,如称一个鸡蛋,可以用克做单位; 称一般的物品时,如一袋大米,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称较重的物品时,如称一卡车石头,就要用吨作单位。 1000

2019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最新完全版)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全版) 第一部分: 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 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整理(完整版)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a=2S÷h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h=2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h=S÷a 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a=S÷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a=2S÷(a+b)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大学高等数学所有公式大全.

大学高等数学公式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直角三角形ABC中, 角A的正弦值就等于角A的对边比斜边, 余弦等于角A的邻边比斜边

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 ·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三角和的三角函数: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 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 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 tanβ·tanγ-tanγ·tanα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三倍角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半角公式: sin(α/2=±√((1-cosα/2 cos(α/2=±√((1+cosα/2 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sinα ·降幂公式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面南左为东,面北左为西,面东左为北,面西左为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做题时先标出东 南 西 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 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 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 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 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 用乘法 (西北) 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南 (东南)

最新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整理(完整版)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C=(a+b)X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 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乂高* 2 S=ah^2 二角形的底=面积X 2—咼a=2S*h 三角形的高二面积X 2一底h=2S一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乂高S=ah 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底h=S 一a 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高a=S 一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咼* 2 S= (a+ b)h*2 梯形的上底=面积X 2一高-下底 梯形的下底=面积X 2一高-上底

梯形的咼=面积x 2*(上底+下底) a=2S *( a + b ) d *2 圆的周长=圆周率X 直径=圆周率X 半径X 2 c= n d =2 n r 圆的面积=圆周率X 半径X 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乂高* 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 边长 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乂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 长方体 的体积=长乂宽X 高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X 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 棱长X 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X n 公式:L =n d = 2 n r 圆的面积=半径X 半径X n 公式:S = n 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n dh = 2 n 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 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 n 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 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X 积高。公式:V=1/3Sh 直径二半径x 2 d=2r 半径二直径*2 r= 公式 S= a X h *2 公式S= a Xa 公式S= a Xb 公式S= a Xh X 咼* 2 公式 S=(a+b)h *2 180 度。 公式:V=abh

大学高数常用公式大全

高等数学公式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 222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 2 =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π

三年级数学复习提纲

三年级数学复习提纲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最新版)34422

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最新最全)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最新最全)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最新最全)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 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 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

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 减数=差被减数- 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 边长周长=边长× 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a: 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 6 S 表=a× a× 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 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s: 面积a: 长b: 宽h: 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 面积a 底h 高面积=底×高÷ 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s 面积a 底h 高面积=底×高s=ah 7.梯形s 面积a 上底b 下底h 高面积=(上底+下底) ×高÷ 2 s=(a+b) ×h÷ 2 8 圆形S面积C周长∏ d=直径r=半径(1) 周长=直径×∏ =2×∏×半径C=∏d=2∏r (2) 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 体积h: 高s; 底面积r: 底面半径c: 底面周长(1)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 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 2×半径 10.圆锥体v: 体积h: 高s; 底面积r: 底面半 径体积=底面积×高÷ 3 11.和差问题的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 和+差) ÷2=大数(和- 差)÷2=小数 12.和倍问题和÷ (倍数-1)= 小数小数×倍数 =大数( 或者和- 小数=大数) 13.差倍问题 差÷ (倍数-1)= 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14.植树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复习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7、和差问题 (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 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甲数+两数差=乙数。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甲数+乙数+两数差=两数和+两数差 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 乙数+乙数 =乙数×2 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2 + 两数差)÷2=乙数 解:假设乙数是较大的数。乙:(37+19)÷2=28 甲:28-19=9 8、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 (分钟)

最新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 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提纲 姓名()座号() 第一单元时分秒 读一读,记一记 熟练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及进率——60。 会比较三者的大小关系。会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基础知识过关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一、秒的认识 1、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 2、时钟;粗又短,走得最慢 分钟:又粗又长秒钟:又细又长走得最快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秒钟走1小格代表1秒 2、秒针共走过1大格, 也就是5小格。是5秒 3、秒钟从1-4走了 3大格走了()秒 4、秒钟走一圈走了 ()大格 也是走了()秒 5、秒钟走一圈的时间 分钟刚好走一小格 所以()秒=1分钟

小学数学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的全部概念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三年级数学复习提纲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

(完整版)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一、几何形体:

二、单位换算: 三、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四、运算规则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a+c)+b=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c×b=b×c×a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即(a+b)×c=a×c+b×c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即a=b÷c=(b×n)÷(c×n)=(b÷n)÷(c÷n),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即:如果a+b=c×d,那么(a+b)×n=c×d×n或(a+b) ÷n=c×d÷n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