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相应的练习题.docx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相应的练习题.docx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相应的练习题.docx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相应的练习题.docx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相应的练习题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历史上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过程:

①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② 伽利略的想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指出:如果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

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③ 笛卡儿的结论:如果没有加速或减速的原因,运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

下去。

④ 牛顿的总结:牛顿第一定律

2.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程序内容:

① ( 事实 )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② (推论 )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③ ( 推论 )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④( 推论 )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

直线运动。

⑤( 推断)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时并不需要外力来维持。

此实验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①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

要力....

②同时说出了一切物体都有一种属性 (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属性 ) 只有受力时运动状态才....

这种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属性就称作惯性。....

即:一切物体具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3.惯性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理解:( 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2)确定了力的含义

(3)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4.惯性与质量

( 1):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 2)形式: a.当物体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

b.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物体的惯

性越大,它的运动状态越难变。

(3)惯性与质量: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而一个物体惯性的大小,则意味着改

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以程度。

(4)对质量的理解: a.从物质角度理解:质量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从惯性角度理解:质量是决定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

5.惯性和惯性定律的理解

(1)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同时,牛顿第一定律还定性的指出了力的动力学意义: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改变速度的原因。

(2)惯性: 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

c.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6.惯性的应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课堂练习】

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 )

A.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假想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B.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在可靠的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抽象思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有利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D.现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已不再是理想实验,是可以做出的实验了

2、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 B )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错误的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关于力与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任何外力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据有惯性

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绑到时有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到外力后惯性被克服掉了,运动状态才发生变化

C.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因为速度越大的物体越不容易停下来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6、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是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

持小车做匀速指向运动,可见(CD)

A.力是使物体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课后巩固】

1、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做立定跳远,若向各个方向都用相同

的力

起跳,则( D)

A.向北跳最远

B. 向南跳最远

C.向东向西跳一样远,但没有向南跳远

D.无论向哪个方向跳都一样远

2、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后容易( A )

A.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

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

C.向汽车右侧方向跌倒

D.向汽车左侧方向跌倒

3、如图 1 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 ,m2 的两个小球,(m1>m2 ),

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B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4、如图 2,桌面上有一光滑的木块,木块上有一小球,推动木块,

小球的位置可能在桌面上的( C )

A.A 点

B.B 点

C.O点

D.无法确定

5、下列物体所受合外力是0 的是( ABD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沿斜面匀速上行的物体

C.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

图 2 B 图 1 m1

D.停在斜坡上的汽车

6、如图 3 所示,一劈形物体 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

上放一个光滑的小球 B,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B)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

D.抛物线

7、如果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该物体( D )

A.速度方向一定发生了变化

B.速度大小一定能够发生了变化

C.加速度一定发生了变化

D.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8、如图 4 所示(俯视图),以速度V 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光滑水平面,桌面上的

A 处有一个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曲线由 A 向

B 运动,由此可以判断列

车( A )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北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a 的方向与 F 合

方向总是相同。

2.表达式: F=ma 或 a?F 合

m 用动量表述: F 合??P t

揭示了:①力与 a 的因果关系,力是产生 a 的原因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力与 a 的定量关系....

3、对牛顿第二定律理解:

(1) F=ma 中的 F 为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

(2) F= ma 中的 m

,当对哪个物体受力分析,就是哪个物体的质量,当对一个系统(几个

则)解题;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

题(注意灵活选取坐标轴的方向,既可以分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④ 当研究对象在

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受力情况有变化时,那就必须分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分阶段列方程求解。

注:解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只要严格按照以上步骤解题,同时认真画出受力分析图,

标出运动情况,那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6.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

(1)F 合的方向决定了 a 的方向。 F 合与 a 的大小关系是 F=ma,不论速度是大、还是小、或

零,都有 a 。

只有 F 合 =0 加速度才能为零,一般情况下,合力与速度无必然的联系。

(2)合力与加速度同向时 ,物体加速。反向时 ,减速。

(3) 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产生 a 的原因。

即:力 ?加速度 ?速度变化 (运动状态变化 )

(4)某时刻的受力决定了某时刻的 a,加速度大小决定了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与.....

速度大小无必然联系。

(5)a 的定义式和决定式的区别

【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

一段时间后,将水平推力逐渐减小到零(物体不停止),那么,在水平推力减小到零的过

程中(D)

A.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

B.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

C. 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F 合 ?v 定义式 a=定义为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决定式a?说明了a与所受tm

的F 合和m 有关。

【课堂练习与巩固】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的速度必为零

B.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

解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产生物体的加速度,两者是瞬时对应关系,方向总是一致的.力

的作用产生的效果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

2.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2A.使 2 kg 的物体产生 2 m/s 加速度的力,叫做 1 N

2B.使质量是 0.5 kg 的物体产生 1.5 m/s 的加速度的力,叫做 1 N

2C.使质量是 1 kg 的物体产生 1 m/s 的加速度的力,叫做 1 N

2D.使质量是 2 kg 的物体产生 1 m/s 的加速度的力,叫做 1 N

3.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D )

A.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是瞬时对应关系,即 a 与 F 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B.物体只有受到力作用时,才有加速度,但不一定有速度

C.任何情况下,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相同,但与速度v 不一定同向

D.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可把物体的加速度看成是各个力单独作用所产生的分

加速度的合成

解析:有力的作用,才产生加速度;力与加速度的方向总相同;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都

可合成.

4.质量为 m 的物体从高处静止释放后竖直下落,在某时刻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f,加速度 a

1=g,则 Ff 的大小是 ( B ) 3

124A. Ff= B.Ff=mg C.Ff=mg D.Ff =mg 333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 a= F 合 mg-Ff12g 可得空气阻力大小 Ffmg,B 选项正 mm33 5.

如图 2 所示,三物体 A、 B、C 的质量均相等,用轻弹簧和细绳相连后竖直悬挂,当把

,A、B 之间的细绳剪断的瞬间,三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A=___2g ,aB= ____2g aC=

___0_____.

解析:剪断A、B间的细绳时,两弹簧的弹力瞬时不变,故 C 所受的合力为零,aC= 0.A 物体

2mg受重力和下方弹簧对它的拉力,大小都为mg,合力为2mg ,故aA= 2g,方向向下.对m

2mg于 B 物体来说,受到向上的弹力,大小为3mg,重为mg,合力为2mg ,所以aB=2g,m

方向向上.

6.质量为 2 kg 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1 m/s2 ,则所受合外力大小为多大?若物体所受

合外力大小为 8N,那么,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大?

2 解析:直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处理求解.答案:2N 4 m/s

【课后作业】

1.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CD)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

D.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

2.一个质量为 2Kg 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N 和 6N,当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BCD) A. 1s2 B.2ms2 C.3ms2 D.4s2

3.如图,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 M 的小木块,在大小为 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a 角的

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D)

A F/M

B Fcosa/M

C (Fcosa-μ Mg)/M

D [Fcosa-μ (Mg- Fsina)]/M 4.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人的质量为 m,人用恒力 F 拉绳,若人与车保持相对静止,

且地面光滑,不计滑轮与绳的质量,则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是( ACD)

A.0 B.

C.F,方向向左D.F,方向向右F,方向向右

5.如图 1 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车上用两个量程为20 N、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甲和乙系住

一个质量为 1 kg 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均为 10 N,当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变为8 N,这时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 B )

A.2 m/s2 B .4 m/s2

C.6 m/s2 D .8 m/s2

6.甲、乙、丙三物体质量之比为5∶ 3,∶2所受合外力之比为2∶ 3,∶5则甲、乙、丙三物

体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_4: 10:25.

235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 甲∶a乙∶a丙=∶解析:因弹簧的弹力与其形532

变量成正比,当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由 10 N 变为 8 N 时,其形变量减少,则弹簧测力计乙

的形变量必增大,且甲、乙两弹簧测力计形变量变化的大小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乙

的示数应为 12 N,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 F= FT 乙- FT 甲= 12 N-8 N= 4 N.根据牛顿第二

2 定律,得物块的加速度为 4 m/s.

7.搬运工人沿粗糙斜面把一物体拉上卡车,当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物体的加速度为

;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

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

,则(D)

A.a1=a2 B.a1

C.a2=2a1 D. a2>2a1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sinθ-μmgcosθ=ma1①

2F-mgsin θ-μ mgcos=θma2②

由①②两式可解得: a2=2a1+ gsin θ+μgcosθ,所以 a2>2a1.

348.质量为 6× 10kg的车,在水平力 F=3× 10N的牵引下,沿水平地面前进,如果阻

力为车

2 重的0.05 倍,求车获得的加速度是多少?(g取10 m/s)

2 解析:直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处理求解.答案: 4.5 m/s

9.质量为 2 kg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若有大小均为102 N的两个外力同时作用

于它,一个力水平向东,另一个力水平向南,求它的加速度.

2 解析:求合力,用牛顿第二定律直接求解.答案:a=10 m/s ,方向东偏南45 °

210.质量m1 =10 kg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定拉力 F 作用下,以a1=2m/s的加速度匀加速

2上升,拉力 F 多大?若将拉力 F 作用在另一物体上,物体能以 a2=2 m/s 的加速度匀

2速下降,该物体的质量m2 应为多大? (g 取 10m/s ,空气阻力不计 )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F- m1g= m1a1 ,代入数据得 F=120N.若作用在另一物体上m2g -F= m2a2 ,代入数据得 m2=15 kg.答案: 120N 15kg

三.力学单位制

物理公式:不但确定了物理量的数量关系和方向关系,而且还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因此我们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称为国际单位(SI)

根据物理公式推导出来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在

力学中,由长度、质量、时间三个物理量的单位组成了力学单位制。称为千克、米、秒制

国际单位制 (SI)基本单位(七个)

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① .首先把题中所有己知的量都用同一种单位制的单位来表示(如: SI 制),

物体。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例 1】对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D)

A.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汽车和地球之间有两对相互作用力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

(2)表达式: 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 '

(3)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

A.三种性质

a.异体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b.同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c.相互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

B.四个特征:

a.等值:即大小总是相等的。

b.反向:即方向总是相反的。

c.共线:即二者总是在同一条直线上。

d.同性质:即二者性质总是相同的。

(4)牛顿第三定律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这是因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不因参考系的不同而使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发生任何变化。

【例 2】.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

用一辆电动玩具汽车拖运另一辆无动力的玩具

汽车,在两车挂接处装上传感器探头,并把它们的

挂钩连在一起.当电动玩具汽车通电后拉着另一辆车向前运动时,可以在显示器屏幕上出

现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2 所示.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

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C)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时刻相等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同

【例 3】一个物体静止在固定的水平面上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4.牛顿三个运动定律的区别与联系

【课堂练习】

1.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 1 所示,把一个鸡蛋 A 快速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静止

) ,结果每次都是被撞击的静止鸡蛋 B 被撞破,则下面说

的鸡蛋 B 撞去 (用同一部分撞击

法正确的是 ( ACD )

A.A对B 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B 对 A的作用力的大小

B.A对B 的作用力的大小大于 B 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C.A蛋碰撞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 A 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

D.A 蛋碰撞部位除受到 B 对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 A 蛋中蛋黄和蛋白对它的作

用力,所以所受合力较小

解析: A 对 B 的作用力和 B 对 A 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 A 正确,B 错误;在撞击瞬间, A 蛋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产生对 A 蛋壳向前的作用力,使 A 蛋壳接触处所受的合力比 B 蛋壳的小,因此 B 蛋壳易被撞破,故 C、D 正确.

2.一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做匀速运动,最后

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只有在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才相等

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是相等

解析:“绳”与“物”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绳与物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遵守牛

顿第三定律,与相互作用的性质、物体的运动状态均无关系,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不

同物体上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故 D 选项正确.

3.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

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

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反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

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

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 A、B、C 错误, D 正确.

答案: D

4.如图 7 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

上,肩上扛一质量为 M 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

为 m 的人以加速度 a 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

压力大小为 ( B )

A.(M +m)g B .(M + m)g-ma

C.(M +m)g + ma D.(M -m)g

解析:对竿上的人分析:受重力mg,摩擦力 Ff,有

mg-Ff= ma

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反作用力——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

分析:受重力 Mg,摩擦力 Ff,方向向下,支持力FN,Mg+Ff=FN,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FN=(M +m)g-ma.

5.建筑工人用右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 kg 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 20.0 kg 的建筑材料以 0.500 m/s2 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

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 取 10 m/s2)( A )

A.490 N B.510 N

C.890 N D.910 N

解析:绳子的拉力 FT=mg+ma=20(10 +0.500)N =210 N.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也就等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FN= Mg- FT=700 N -210 N =490 N.

6.如图 6 所示,重球系于易断的线 CD 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线 AB,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 )

A.在线的 A 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CD 线被拉断

B.在线的 A 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AB 线被拉断

C.在线的 A 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AB 线被拉断

D.在线的 A 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CD 线被拉断

解析:缓慢增加拉力时, CD 上的力较大,故 CD 先断,快速猛力一拉,重球惯性较大,

速度变化慢, CD 上的拉力瞬间几乎没变,故 AB 先断,所以选项 A、C.

7.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

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 M,环的质量为 m,如图 8 所示.已知环沿

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f,则此时箱对地

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少?答案: Ff+ Mg

解析:环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受重力mg 和箱子的杆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F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给杆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 Ff,故箱子在竖直方向上

受力如图乙所示,受重力 M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FN,及环给它的摩擦力 Ff,由于箱子处于平衡状态,可得 FN=Ff+ 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箱子的弹力.

8.(15 分)如图 9 所示,一辆卡车后面用轻绳拖着质量为m 的物体 A,A 与地面的摩擦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历史上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过程:

①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② 伽利略的想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指出:如果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

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③ 笛卡儿的结论:如果没有加速或减速的原因,运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

下去。

④ 牛顿的总结:牛顿第一定律

2.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程序内容:

① ( 事实 )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② (推

论 )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③ ( 推论 )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④( 推论 )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

直线运动。

⑤( 推断)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时并不需要外力来维持。

此实验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①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

要力....

②同时说出了一切物体都有一种属性 (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属性 ) 只有受力时运动状态才....

这种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属性就称作惯性。....

即:一切物体具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3.惯性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理解:( 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 2)确定了力的含义

( 3)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4.惯性与质量

( 1):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 2)形式: a.当物体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

b.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物体的惯

性越大,它的运动状态越难变。

(3)惯性与质量: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而一个物体惯性的大小,则意味着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以程度。

(4)对质量的理解: a.从物质角度理解:质量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从惯性角度理解:质量是决定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

5.惯性和惯性定律的理解

(1)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同时,牛顿第一定律还定性的指出了力的动力学意义: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改变速度的原因。

(2)惯性: 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

c.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6.惯性的应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课堂练习】

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 )

A.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假想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B.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在可靠的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抽象思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有利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D.现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已不再是理想实验,是可以做出的实验了

2、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 B )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错误的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关于力与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任何外力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据有惯性

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绑到时有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到外力后惯性被克服掉了,运动状态才发生变化

C.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因为速度越大的物体越不容易停下来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6、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是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

持小车做匀速指向运动,可见(CD)

A.力是使物体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课后巩固】

1、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做立定跳远,若向各个方向都用相同的力

起跳,则( D)

A.向北跳最远

B. 向南跳最远

C.向东向西跳一样远,但没有向南跳远

D.无论向哪个方向跳都一样远

2、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后容易( A )

A.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

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

C.向汽车右侧方向跌倒

D.向汽车左侧方向跌倒

3、如图 1 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 ,m2 的两个小球,(m1>m2 ),

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B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4、如图 2,桌面上有一光滑的木块,木块上有一小球,推动木块,

小球的位置可能在桌面上的( C )

A.A 点

B.B 点

C.O点

D.无法确定

5、下列物体所受合外力是0 的是( ABD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沿斜面匀速上行的物体

C.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

图 2 B 图 1 m1

D.停在斜坡上的汽车

6、如图 3 所示,一劈形物体 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上放一个光滑的小球 B,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B)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

D.抛物线

7、如果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该物体( D )

A.速度方向一定发生了变化

B.速度大小一定能够发生了变化

C.加速度一定发生了变化

D.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8、如图 4 所示(俯视图),以速度V 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光滑水平面,桌面上的

A 处有一个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曲线由 A 向

B 运动,由此可以判断列

车( A )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北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a 的方向与 F 合

方向总是相同。

2.表达式: F=ma 或 a?F 合

m 用动量表述: F 合??P t

揭示了:①力与 a 的因果关系,力是产生 a 的原因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力与 a 的定量关系....

3、对牛顿第二定律理解:

(1) F=ma 中的 F 为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

(2) F= ma 中的 m

,当对哪个物体受力分析,就是哪个物体的质量,当对一个系统(几个

牛顿第三定律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4.5 牛顿第三定律 一、教材分析 在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该条目包含了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力是物体的相互作用,而且力的相互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不困难,因此教学中应着重让学生参与定律的形式过程,通过这一学习过程的体验, 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物理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1)前概念——根深蒂固 ①作用力有先后之分; 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是有条件的;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 ④接触的物体间才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接触则无。 (2)非智力因素——不容乐观 ①缺乏观察、抽象思维、动手、合作等能力; ②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可能出现不适应现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体验物理世界普遍存在的对 称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五、教法与学法

教学策略:实验探究、自主构建相结合;教师引导、学案辅助相结合。 学习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结合;小组反馈、动态评价相结合。 六、 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三个方面展开: 1、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引入新课 (1)让学生鼓掌欢迎听课的老师们—— 主体参与策略;老师赞扬学生很热情,拍 的很用劲,手掌的疼痛感引出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 个体激励策略。 理论依据:以游戏方式引入,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到课堂之中,缩短进入学习状 态的时间。很多学生心理就会产生疑虑:老师葫芦里到底装的是什么药?砂锅被 打破了!原有的思维模式被打破,认知结构失去平衡,就有强烈要求重新平衡的 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提高学习热情和兴趣。 (2)情景展示: ①气球演示 ②玩具车; 解释 生活实例 猜想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 实验 情景一 举 例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开始 回归生活 情景二

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和经典例习题 一,必过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 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理解要点: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这应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区别。(5)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后,另一个可能仍然存在。 2.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程序:(1)确定研究对象;(2)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3)按照先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4)画物体受力图,没有特别要求,则画示意图即可。 3.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即F=mg+ma.;(2)失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 N=mg-ma,当a=g时,F N=0,即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4、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3)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微观粒子。 5、牛顿第三定律讲述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必须遵循的规律。这对力叫作

牛顿三大定律详细总结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 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④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为零时的特例,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惯性质量m=F/a和由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引力质量m Fr GM =2/严格相等。 ④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例1】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 A.人跳起后,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分析与解答】因为惯性的原因,火车在匀速运动中火车上的人与火车具有相同的水平速度,当人向上跳起后,仍然具有与火车相同的水平速度,人在腾空过程中,由于只受重力,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直到落地,选项D正确。 【说明】乘坐气球悬在空中,随着地球的自转,免费周游列国的事情是永远不会发生的,惯性无所不在,只是有时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答案】D 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定律) 1. 定律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 合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2. 公式:F ma 合 = 理解要点: ①因果性:F 合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②方向性:a与F 合都是矢量,,方向严格相同;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专题三牛顿三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 (2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惯性质量m=F/a和由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引力质量 2/严格相等。 m Fr GM ④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牛顿第二定律

(1)定律内容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 合 (2)公式:F ma = 合 理解要点: 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①因果性:F 合 3. (1 4.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隔离法) 一般两种方法配合交替应用,可有效解决连接体问题。 5.超重与失重 视重:物体对竖直悬绳(测力计)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台秤)的压力。(测力计或台秤示数)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N=G,视重等于重力,不超重,也不失重,a=0 当N>G,超重,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 当N<G,失重,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 注:①无论物体处于何状态,重力永远存在且不变,变化的是视重。 ②超、失重状态只与加速度方向有关,与速度方向无关。(超重可能:a↑,v↑,向 例 度为 f1- h1= 在t1到t=t2=5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等于mg,故电梯应做匀速上升运动,速度为t1时刻电梯的速度,即 v1=a1t1,③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h2=v2(t2-t1)。④

在t2到t=t3=6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小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减速运动。设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1,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2=ma2,⑤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h3=2 h=h h= 例B。它 A m A 令x2 定律可知 kx2=m B gsinθ② F-m A gsinθ-kx2=m A a ③ 由②③式可得a=④ 由题意d=x1+x2⑤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例题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要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 (1)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独立的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揭示了:运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①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它定性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表述的只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实际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因而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理想实验就是把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理想实验方法:也叫假想实验或理想实验.它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来展开的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过程.也叫头脑中的实验.但是,理想实验并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首先,理想实验以实践为基础,在真实的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做出更深一层的抽象分析;其次,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作为依据. 3.惯性 (1)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它和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2)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是指:在同样的外力下,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或者,产生同样的加速度所需的外力的大小. (3)惯性不是力,惯性是指物体总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同性质力; (3)注意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对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理解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习题汇总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则速度一定为0;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0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0;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时,速度却可以最大 2.升降机天花板上悬挂一个小球,当悬线中的拉力小于小球所受的重力时,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 .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 B .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 C .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 D .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 3.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力方向的关系是 ( ) A .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 .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力方向相同 C .速度方向总是和合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和合力相同,也可能不同 D .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 4.一人将一木箱匀速推上一粗糙斜面,在此过程中,木箱所受的合力( ) A .等于人的推力 B .等于摩擦力 C .等于零 D .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 5.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第1 s 内所受合力为F 1,第2 s 内所受合力为F 2,第3 s 内所受合力为F 3, 则( ) A .F 1、F 2、F 3大小相等,F 1与F 2、F 3方向相反 B .F 1、F 2、F 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F 1、F 2是正的,F 3是负的 D .F 1是正的,F 1、F 3是零 6.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两物体之间及M 与 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M 施加一个水平力F ,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受到的摩擦力等于F B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与M 间无摩擦,M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M a D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M )g+m a 7.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使静止的质量为m 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由底端向顶端做匀加速运动。当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去掉推力,物体刚好能到达顶点,则推力的大小为 ( ) A .mg(1-sin θ) B .2mgsin θ C .2mgcos θ D .2mg(1+sin θ) 8.从不太高的地方落下的小石块,下落速度越来越大,这是因为 ( ) A .石块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B .石块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小 C .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大 D .石块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始终向下 9.一个物体,受n 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其中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力逐渐减小到零,而其他的力保持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 ) A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 B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 C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 D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 10.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第 5 题 第 6 题

牛顿运动定律详细总结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许敬川 (本章课时安排:理论复习部分共三单元用6-8个课时,走向高考和小片习题处理课用4个课时 注:教案中例题和习题以学案形式印发给学生)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单元牛顿运动定律 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的实验和推论: ①伽利略斜面实验:小球沿斜面由 滚下,再滚上另一斜面,如不计摩擦将滚到处,放低后一斜面,仍达到同一高度。若放平后一斜面,球将滚下去。 ②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是: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就将以这一速度 地运动下去。也即是:力不是 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恰恰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笛卡尔对伽利略观点的补充和完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 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 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3、对运动状态改变的理解: 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①物体由静止变为 或由运动变为 ;②物体的速度大小或 发生变化。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 或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 状态或 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强调:①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 惯性与质量: 1、惯性表现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惯性小,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惯性大,运动太太不易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牛顿三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 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④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为零时的特例,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惯性质量m=F/a和由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引力质量 2/严格相等。 m Fr GM ④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 牛顿第二定律 (1)定律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合

(2)公式:F ma = 合 理解要点: 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消 ①因果性:F 合 失; 都是矢量,方向严格相同; ②方向性:a与F 合 ③瞬时性和对应性:a为某时刻某物体的加速度,F 是该时刻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 合 力。 3.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公式可写为F F =-'。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区别 4. 牛顿定律在连接体中的应用 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要求知道各个运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各个物体具有相同加速度,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受到的外力和运动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整体法) 如果需要知道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需要把物体隔离出来,将内力转化为外力,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隔离法) 一般两种方法配合交替应用,可有效解决连接体问题。 5. 超重与失重 视重:物体对竖直悬绳(测力计)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台秤)的压力。(测力计或台秤示数)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牛顿第三定律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牛顿第三 定律 课 件www.5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8418519.html,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同时出现的,只要有力,这个力一定有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就可以知道它的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找到这个力的施力者,就可以知道反作用力的受力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同的是大小和性质,而不是作用效果.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的特点,极易混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将它们加以区别: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 作用对象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力的性质一定是同性质的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力的效果分别对两个物体产生作用,对各物体的作用效

果不可抵消,不可求合力对同一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合力为零 力的变化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可以独立地发生变化 4、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和功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个过程中的总冲量一定为零,但作的总功可能为零、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这是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一定是相同的,而位移大小、方向都可能是不同的。 【同步练习题】 1.跳水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如右图所示,一运动员站在3m跳板上,图中F1表示人对跳板的弹力,F2表示跳板对人的弹力,则 A.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 B.F1和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先有力F1,后有力F2 D.F1和F2方向相反,大小不相等 解析:F1和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正确. 答案:B 2.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

高一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

高 一 物 理 第 四 章 《 牛 顿 运 动 定 律 》 总 结 一、夯实基础知识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理解要点: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t v a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不能说“力是产 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公式F=ma. 理解要点: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

精心整理 一、牛顿第一定律 [要点导学] 1.人类研究力与运动间关系的历史过程。要知道伽利略的成功在于把“明明白白的实验事实和清清楚楚的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物理学从此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2.力与运动的关系。(1)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2)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理解。这个实验的事实依据是运动物体撤去推力后没有立即停止运动,而是运动一段距离后再停止的,摩擦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抓住这些事实依据的本质属性,并作出合理化的推理,这就是伽利略的高明之处,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思维方法。 4 5 6 7 8 1 (1 (2 2 (1 (2 3 样测量加速度和外力。 (1)测量加速度的方案:采用较多的方案是使用打点计时器,根据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Δx=a T2求出加速度。条件许可也可以采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教材的参考案例效果也比较好。(2)提供并且测量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方案:由于我们上述测量加速度的方案只能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我们必须给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外力,并且要测量这个外力。教材的参考案例提供的外力比较容易测量,采用这种方法是不错的选择。 4.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是本实验的关键。如果根据实验数据描出的a-F图象和a-1/m图象都非常接近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也只能说我们的实验结果是“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在外力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这一结果决不能说找出了定律,一个定律的发现不可能是几次实验就能得出的。 四、力学单位制

[要点导学] 1、单位制的概念——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2、国际单位制(SI)就是由七个基本单位和用这些基本单位导出的单位组成的单位制。 3、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 力学中有三个基本单位:长度的单位米,国际符号m、质量的单位千克,国际符号㎏、时间的单位秒,国际符号s。 以下基本单位将在今后学习 电学中有一个基本单位:电流强度的单位安培,国际符号A; 热学中有二个基本单位: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国际符号mol; 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尔文,国际符号K; 光学中有一个基本单位:发光强度的单位坎德拉,国际符号cd。 4、 5、 秒”6、 7、 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应该能正确领会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物理意义,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实质上揭示了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物体作为施力物的时候它也一定是受力物。要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同样变化、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并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关系与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相互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均无关。 3、要能区分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现将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

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

第二章 力与相互作用 合力与分 力 考 纲 要 求 高考频度 备 考 指 导 1.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Ⅰ ★★★★ 2.形变、弹性、胡克定律Ⅰ ★★★★ 3.矢量和标量Ⅰ ★ 4.力的合成和分 解Ⅱ ★★★★★ 5.共点力的平衡 Ⅱ ★★★★★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 关系 ★★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 则 ★★★ 1.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三种性质力的产生条件,掌握弹力、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以及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2.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 3.本章的重点是力与物体的平衡,尤其是摩擦力和物体的平衡两知识点,往往与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

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有时还与电场及磁场中的带电体的运动相结合,题目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也 较高. 第1讲 牛顿第三定律 弹力 摩擦力 (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 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表达式:F =-F ′. 3.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三同三不同”. (1)三同???? ? 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例:如果是弹力都是弹力) ③产生、存在、消失、变化,具有同时性 (2)三不同???? ? ①方向不同②作用的对象不同③作用的效果不同 【针对训练】 1.(2011·上海高考)在日常生活中,小巧美观的冰箱贴使用广泛.一磁性冰箱贴贴在冰箱的竖直表面上静止不动时,它受到的磁力( ) A .小于受到的弹力 B .大于受到的弹力 C .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因磁性冰箱贴静止不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磁力与弹力,应为平衡力,所以D 正确,A 、B 、C 错误. 【答案】 D 弹 力 1.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 (2)两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2.方向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几种典型的弹力的方向如下: (1)压力: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牛顿第三定律教材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教材分析 一、“牛顿第三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牛顿第三定律除了能更好地分析解决之前所学过的力相互作用、运动中的各种作用力,力和运动的关系外,它对后面碰撞问题的研究更是功不可没,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还常把受力情况复杂的物体的受力转换到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上进行研究。高中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复杂的运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二、“牛顿第三定律”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1.“牛顿第三定律”物理意义: 内容: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牛顿第三定律”的定义 1)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 条直线上。 2) 公式:F F '-= ,符号表示两个里的方向相反。 3) 三个特征 ① 等值: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 ② 反向: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 ③ 共线: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4) 四种性质 ① 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② 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③ 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 ④ 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的性质是相同的。 以上几个性质可以看出“牛顿第三定律”主要讲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参考系的不同作用力分正反方向,而且作用力和反作用是成对出现,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三、高中生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的心理特点 1.高中生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的存在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看成一个力,容易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理解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也是高中生搞混的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 3.公式 F F '-= 中的F -'前面的符号不是表示力的大小的是负的,而表示的是作用力或反作用力的方向。 4.高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辩别能力,对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如果简单重复,则学生对此不太关注、不感兴趣。因此,一开始就要以各种方式激发其注意力,设置“物理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设法采用各种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三定律”得来的不易,培养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 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确切含义; 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疑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既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在拔河比赛中为何还有 胜负之分?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例题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 例题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要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 (1)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独立的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揭示了:运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①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它定性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表述的只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实际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因而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理想实验就是把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理想实验方法:也叫假想实验或理想实验.它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来展开的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过程.也叫头脑中的实验.但是,理想实验并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首先,理想实验以实践为基础,在真实的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做出更深一层的抽象分析;其次,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作为依据. 3.惯性 (1)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它和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2)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是指:在同样的外力下,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或者,产生同样的加速度所需的外力的大小. (3)惯性不是力,惯性是指物体总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同性质力; (3)注意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全集牛顿定律

三、牛顿定律 一、知识网络 二、画龙点睛 概念 1、牛顿第一定律 ⑴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牛顿第一定律不像其他定律一样是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它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总结出来的. ②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是独立规律,绝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③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在于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⑶牛顿第一定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理解: ①定律的前一句话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即“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对于所说的物体,在空间上是指所有的任何一个物体;在时间上则是指每个物体总是具有这种属性.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没有这种属性的物体.这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简而言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

下都具有惯性。 ②定律的后一句话“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实际上是对力下的定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③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其实,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是不存在的.当物体所受到的几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和不受外力的情况相同,这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应该注意到,不受任何外力和受平衡力作用,仅在运动效果上等同,但不能说二者完全等同,如一个不受力的弹簧和受到一对拉或压的平衡力作用的同一个弹簧,显然在弹簧是否发生形变方面是明显不同的.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⑷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是性质,而不是力.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 2、牛顿第二定律 ⑴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 力的方向相同. ⑵公式:F合= ma ⑶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时注意的问题 ①瞬时性:力与加速度的产生是同时的,即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同时消失. F=ma是对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成立的,某一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总跟那一时刻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即有力作用就有加速度产生;外力停止作用,加速度随即消失,二者之间没有时间上的推迟或滞后,在持续不断的恒定外力作用下,物体具有持续不断的恒定加速度;外力随时间改变,则加速度也随时间做同步的改变. 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作用力F和加速度a都是矢量,所以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是一个矢量表达式,它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而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没有必然联系. ③独立性:F合应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a为物体的合加速度;而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也都遵从牛顿第二定律,与其他力无关(力的独立作用性).而物体的合加速度则是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④在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时还应注意:公式中的a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即相对于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另外,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对微观高速物体的研究,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高速是指与光速可比拟的速度;微观是指原子、原子核组成的世界). 3、牛顿第三定律 ⑴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作用点不在同一个物体上. ⑵注意: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种性质、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它们分别对这两个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二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而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平衡力则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一对平衡力,当去掉其中一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最新)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运动状态变化的三种情况 (1)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物体做直线运动) (2)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物体做曲线运动) 【特别提醒】 1.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与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等效的.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在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 知识点二惯性 1.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2.惯性与质量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惯性与力 (1)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说“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越大,运动状态越易改变;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3)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 3.惯性与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性质.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 顿 运 动 定 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 这种状态为止。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t v a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不能说“力是产 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因此它不是一个实验定律 (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公式F=ma.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3)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关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F x =ma x ,F y =ma y , 若 F 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 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 表 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a 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 (4)牛顿第二定律F=ma 定义了力的基本单位——牛顿(使质量为1kg 的物体产生1m/s 2 的加速度的作用力为1N,即1N=1kg.m/s 2 . (5)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 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还应该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加速度),并把速度、加速

第三章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知识点与例题

第一单元: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要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 (1)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独立的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揭示了:运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①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它定性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惯性 (1)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它和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2)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是指:在同样的外力下,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或者,产生同样的加速度所需的外力的大小. (3)惯性不是力,惯性是指物体总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同性质力; (3)注意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典题解析 【例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才有惯性. B 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力,起到阻碍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作用. C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 D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无关,选项A、C是错误的,惯性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D正确.惯性不是一种力而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B错误. 【例2】.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鸡蛋A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鸡蛋B撞去(用同一部分),结果是每次都是鸡蛋B被撞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