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批评史456

文学批评史456

文学批评史456
文学批评史456

第四章刘勰的《文心雕龙》

(一)《文心雕龙》概况及刘勰的写作宗旨(次重点):

识记:《文心雕龙》书名的涵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邹爽之群言雕龙哉?”可知其意思是写作象雕刻龙纹一样美丽的文章时所运用的心思。

理解:《文心雕龙》全书概况及刘勰写作本书的动机。

《文》是一部用骈体写成的广义文章学理论著作,其论述范围涉及刘勰当时所能见到的各种文体。全书共50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二十五篇,以文体论为主。下篇二十四篇,以创作论和修辞学为主,兼及批评论和文学发展史。最后一篇为作者的《自序》。他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作者写作本书的动机宗旨用刘自己在全书序《诗志》篇中表达来说那就是“救弊”补偏和立身扬名。首先所谓救弊就是要矫正六朝时代江南的文风,其次补偏是补前人文论之偏缺,其三,刘勰是为了立身扬名。

(二)《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次重点):

理解:刘勰的"原道、征圣、宗经"论。

原道、征圣、宗经的文学本质论:

原道、征圣、宗经"论本是儒家文论的传统观念,刘勰一方面接过这面大旗,另一方面加进了许多附和他当时的时代精神的新内容。他把原本在“道”的“原道、征圣、宗经"论改造成重点在“文”的新的理论主张。他的“本乎道”重点不是要求文章去阐发儒家的义理,而是要求文章遵循万物自然有文,文需自然流美的法则,他所说的“师乎经”、“体乎经”固然包含以圣人和儒家经典为文章内容规范的意义,但是更主要确实在文章风格与写法上以圣人和经书为千古文章的祖师和楷模。他要用"原道、征圣、宗经"论去矫正当时浮靡的文风。

"原道、征圣、宗经"论阐明了他对文学的起源和作用、文学的地位和价值、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标准等一系列文学理论根本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以儒家的经典为指导,常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保守性。但是他强调文学应有正确、充实的思想内容,有真挚的情感和美好自然的艺术形式,这对矫正当时形式主义倾向,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应用:翻译简评刘勰对屈原作品的评价。

“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这是刘勰在《辨骚》篇中提出的学习楚辞应遵循的原则,意思是说应参酌楚辞的整体,但不失去它的雅正,玩味它的华彩,但不抛弃它的内容,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勰“整正结合与华实并存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遗产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文心雕龙》创作论(重点):

识记:"情以物迁"说:这是刘勰在《物色篇》对自然景物与文学关系的论述,它扼要的说明了人们的思想感情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变化,而文辞又是由于思想感情的激动而产生,这是一个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命题。

"神与物游"说:这是刘勰《神思篇》中对作家创造构思时思维活动特点的描述,他指出作家在构思时,主观精神紧密结合物象,与客观外物一起活动,这个说法道出了艺术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文学创作自身规律认识的深处。

理解:刘勰论创作构思和创作修养。

刘勰《神思篇》中对作家创造构思时思维活动特点的描述,他指出作家在构思时,主观精神紧密结合物象,与客观外物一起活动,这个说法道出了艺术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文学创作自身规律认识的深处。"陶钧文思"讲了创作构思的准备和所需要的修养,他要求作者在构思的时候,保持虚静,做到心神清澄专一,平时注重积学,酌理,研阅,训致等多方面的修养,这些是相当中肯的。

应用:翻译简评《神思》篇中对"陶钧文思"的论述。

在酝酿文思的时候,贵在内心的清虚宁静,疏通内脏,清洗精神,积累学问以储珍贵的宝藏,斟酌事理,以丰富自己的才华,深入的探究所经历的事情。来表达对它的观察,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美好的文辞。刘在这里讲了创作构思的准备和所需要的修养,他要求作者在构思的时候,保持虚静做到心神清澄专一,平时注重积学,酌理,研阅,训致等多方面的修养,这些是相当中肯的。

应用:刘勰创作构思论对陆机的继承与发展。

刘勰并非探讨“为文之用心”的第一人。他不过是“本陆机氏说”而步其后尘。但是刘勰的创作构思论比陆机的确实大大前进了一步。这突出表现在刘勰把陆机对创作构思直感的神秘化的描述,变成理性化的可操作的方法。许多在陆机那里模糊不清的、不可捉摸的东西,在刘勰的理论中都变得有规律可循、有掌握和驾驭的可能。像“虚静”“积学”“酌理”及“养气”等。都给陆机文思通塞的问题指出了具体解决的途径。但是他没有注意到社会生活这个更为重要的一面是他理论上的缺陷。

(四)《文心雕龙》风格论(重点):

识记:《体性》、《定势》、《时序》篇的主要观点:

《体性》专论文章风格与作家个性的关系。

《定势》集中讨论了风格与文体的关系。

《时序》论述了文学发展与时代的关系,指出各个时期文学面貌与时代背景有密切联系。

理解:刘勰文学风格论的主要内容。

《体性》专论文章风格与作家个性的关系。一方面承认才和气对风格的影响。另一方面又非常重视后天学习的作用。

《定势》集中讨论了风格与文体的关系。认为一类文章只能有一种标准的风格。还讨论了风格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问题。

《时序》论述了文学发展与时代的关系,指出各个时期文学面貌与时代背景有密切联系。

"风骨"的内涵及学术界争论的主要意见.:刘勰在对文学风格问题作了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对理想风格的更高的要求,他心目中的理想风格是“藻耀而高翔”的鸣凤之美,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在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基础上具有“风清骨峻”的艺术风格,它既具有风格上的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刘勰认为肯有风骨是思想感情表现鲜明爽朗,语言精要劲健,形成刚健有力的风格。刘勰风骨论有着明显的矫正时弊的意义,但也有着受时代风沿影响的局限。刘勰提出的风骨观念得到后人提倡得以成功。为中国文学批评的光荣传统,刘勰是有首倡之功的。

"风骨"的内涵及学术界争论的主要意见。

(五)《文心雕龙》的文学发展观(次重点):

识记:刘勰基本的文学发展观。制约文学发展与文学风格变化的时代社会因素:1社会的治乱。2学术思想的面貌3统治者的提倡。

理解:刘勰对制约文学发展与文学风格变化的时代社会因素的论述。制约文学发展与文学风格变化的时代社会因素:1社会的治乱。2学术思想的面貌3统治者的提倡。

刘勰论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刘勰在《通变》中提出了“通变说”以反对当时的“新变”风气。“通变说”即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文学的发展有其顺应形式常往常新的一面,也有贯通古今、恒久不变的因素。不是复古,经典只是尺度。

(六)《文心雕龙》的文学批评论(重点):

识记:刘勰论产生错误批评的原因。刘勰指出知音难遇的原因,就鉴赏者的主观态度而言有三种即贵古贱今,贵己贱人,信伪迷真。

理解:刘勰论文学批评的正确原则与方法:1要求批评者对鉴赏的客体有全面的考察和了解,即“园照”。2要求鉴赏者端正鉴赏批评的态度。做到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还要从六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考察。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这六方面主要从形式和艺术表现着眼,但刘勰并不轻视思想内容,他要求沿波讨源从六观入手,了解文情,然后去探寻文章的思想内容。

应用:翻译简评《知音篇》之"六观"说。

一,观位体:是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来安排文章的体式。二观置辞:是安排运用语言的技巧。三观通变:是看作家继承和变化前人遗产方面做得怎么样。四观奇正:是只作家运用或奇或正的手法是否得当。五观事义:即事类,看文章引用的典故事例是否恰当。六观宫商:是只作品语言的音律。

道出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则,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立足作品的实际去探求作者的本意,有助于避免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凭说诗者的主观之意去推导作者之志的弊端。

第五章唐代文学批评

(一)唐初史学家的文学观(一般):

识记:唐初史学家的文学主张。1、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2、反对南朝的淫靡风气。3、要求建立新的文风。

理解:刘知几《史通》的文学观。1重有用之文2反对华辞丽藻3叙事崇尚简要4主张采用当代语言5善于学习古人。

(二)陈子昂和李白的文学观(重点):

理解: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的主要观点。

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诗歌创作的两个标准:即兴寄和风骨。所谓‘兴寄“即比兴寄托。比兴是《诗经》六义中的两种表现手法,这里实质上是指《诗经》美刺比兴的传统。所谓风骨,指作品表现思想感情鲜明爽朗,语言质朴有力,形成一种爽朗刚健的风格。陈子昂在文中赞美东方虬的文章“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李白在诗篇中表达的诗歌主张。

1、李白在诗歌创作上提倡以复古为革新,这鲜明的表现在他写的《古风》中。推崇《诗经》其主要精神是推崇诗经的风雅比兴的传统。以复古来进行革新。

2、李白也很推崇建安诗歌,“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可见是赞美建安的风骨。李白还崇尚诗歌风格

的清新自然。

3、作为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不仅在创作上深受屈原的影响,而且对屈原的作品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应用:翻译简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三)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重点):

理解: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白居易继承并发展了传统儒家诗乐理论中的进步成分,高度重视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及其社会作用。非常赞美古代的采诗制度希望运用诗歌武器反映民生疾苦,革新不良政治的热情。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特别看重自己写的讽谕诗。重视诗歌内容的核实。语言形式的要求是通俗流畅,音节和谐自然,平易近人。提出了“跟情、苗言、华声、实义”。

应用:翻译简评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谕诗的论述。

自做了朝廷的官,年纪逐渐大了,经历的事情渐渐多了,每逢和人谈论,大多要请教时事政务,每逢读书籍和历史著作,大多要从中探索治理天下的正道,这时才知道文章应当为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反映现实而作,在直接写奏章外,每逢遇到可以救济人民的困苦,对现实政治的缺陷有所补益,而又难以直言的事情,就自成诗歌以逐渐传到皇上耳中。这段话说出了白居易诗的讽谕的精神,表明他写作讽谕诗的主要目标,但也把采纳讽谏改良政治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君王的身上,表现了他的阶级局限性。

应用:分析评论杜甫论诗诗中的诗歌理论主张

1重视思想内容。杜甫非常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要求诗歌创作有益于人民,他非常重视《诗经》《楚辞》以来我国进步歌密切联系现实的优良传统,除去在诗中经常赞美《国风》与《离骚》外,这一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他对陈子昂和元结的评价中,他以他自己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为元白新乐府运动开辟了道路。2注意艺术形式。杜甫不仅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而且也重视诗歌的形式和技巧,从他的一些为人传诵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杜甫对诗歌艺术精益求精。反复提炼的严隶态度。3善于继承文学遗产。杜甫对待文学遗产,尤其是前代的南朝文学,不只像社会上一般人那样采取无原则的否定,更不像陈子昂、李白那样对南北朝文学猛烈抨击。正是由于杜甫善于多方面吸取前人创作的思想和创作精华,方便他能够成为集大成的诗歌艺术大师。4注重多种创作风格杜甫对于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也是比较全面的,他不像某些人那样只推崇自己喜爱的风格,而贬低其他风格,他一方面赞美鲸鱼碧海的宏伟气魄,另一方面也很重视清丽诗句;一方面钦佩李白笔落风雨,的豪迈气慨,另一方面也赞美孟浩然、王维的情诗和秀句,这表明了杜甫艺术眼界的开阔。

(四)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理论(重点):

识记:柳宗元的"文以明道"说。

柳在文学的社会作用问题上提出了“文以明道”的主张,他所说的道不汉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而还要参加实践活动,接触实际事物,这就是所谓及物在柳宗元看来,所谓“行道及物之大者”是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做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事情,文章的重大任务就在于表现“辅时及物”之道,对于社会政治发生实际作用。

理解:韩愈古文运动理论的要点。

1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他不仅在形式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丽风气,而更重要的是要行古道。他不只一次地提出自己是因为爱好古文而提倡古文。韩愈所谓古道,就是他在《原道》一文中所说的从尧舜到孔孟等一脉相承的儒家之道。他所谓古文就是先秦两汉通行的散体文。这里固然表现恪守封建性的儒家传统的思想局限,但如果联系唐代当时的社会现实他要用儒家之道来抵抗佛教,用古文来反对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还是有一定的斗争意义和号召力的。2具体指出了学习古文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养气,指出了学习古文的具体对象,语言上特别强调创新,反对摹拟。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著名的“不平则鸣”说,这个说法继承并发扬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精神,他认为文艺作品主要产生于不平的思想感情,这是符合封建社会文学创作的实际情况的,韩认为作品越是发现了不平的思想感情,就越能反映时代的真实面貌,而作家就能成为真正的善鸣者。这就鼓舞了有正义感和不满现实的作家用文字作武器反抗黑暗现实,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宗元的文学主张。

柳在文学的社会作用问题上提出了“文以明道”的主张,他所说的道不汉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而还要参加实践活动,接触实际事物,这就是所谓及物在柳宗元看来,所谓“行道及物之大者”是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做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事情,文章的重大任务就在于表现“辅时及物”之道,对于社会政治发生实际作用。

应用:翻译简评韩愈《答李翊书》对学习古文的途径与方法的论述。

如果期望达到“古之立言者”的境界,那就不能指望它很快成功,不能被世俗的势利所诱惑,应该培育果树的根茎来等待它结果,多添灯油来盼望灯光明亮。根系发达的果树,果实才会顺利成熟,油脂多而好的油灯,火光才明亮。

具有仁义之道的人,他的言语和和顺顺。在这里他以草木灯烛为喻认为作者的德行是根本,有什么样的道德修养功夫,才会有什么样的文章表现,只有“仁义之人”,才会“其言蔼如”这一主张是对孔子的“有德者必有言”的思想发挥。

(五)司空图的诗论(次重点):

识记: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出处《与李生论诗书》。在这里司空图以南北调味之区别为喻,指出诗歌创作以追求“咸酸之外”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出处《与极浦书》。"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是说在作品提供的有限的意象中,包蕴这无限的艺术空间,可以启发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体会。

《二十四诗品》的内容、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

《二十四诗品》由二十四首四言十二句的短诗组成,每一首为一品。描述了二十四种诗歌的风格或意境,但是也涉及创作修养和写作方法等问题。《二十四诗品》通过构建一个个艺术形象,对诗歌的风格或意象进行了生动的描绘,由读者自行领悟体会,颇具审美的直观性。这种风格虽非司空图首创,但是由他发展到至臻境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个传统。司空图诗论是唐代王维、韦应物一派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并开启了后世严羽、王士祯一派诗论的传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理解:《与李生论诗书》的主要观点。

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出处《与李生论诗书》。在这里司空图以南北调味之区别为喻,指出诗歌创作以追求“咸酸之外”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而这种"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获得,又与"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联系在一起。二者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不可拘泥于实像而流于浅露,另一方面也不应脱离形象而导致晦涩和空泛。

第六章宋代文学批评

(一)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次重点):

理解:欧阳修的"道胜文至"说:出自,《答吴充秀才书》。要求文人首先应该具备道,这个道,虽总的说不出儒家传统之“道”的范围,但是欧阳修所强调的重点不在伦理纲常,而是在于关心百事。

"诗穷而后工"说:出处《梅圣俞诗集序》这一说法接触到作家的生活遭遇对他的创作成就的重要作用。封建时代许多进步文人在政治上受到压制和打击,生活上遭受种种困境,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不能实现,但是却使他们有机会深入社会,接触和体验下层人民的生活,从而写出批判现实,反映穷苦人民心声的光辉作品。

欧阳修开辟的"诗话"体裁的特点。

晚年著有《六一诗话》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步以《诗话》提名的作品。

(二)王安石的文论主张(一般):

识记:王安石文论的政治家特色。

他的道指:具有“安危治乱”功能的“圣人心术”一方面强调明道必须读经,另一方面提倡读百家之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强调文学的实用功能。

(三)苏轼的文学主张(重点):

理解:苏轼诗文理论的要点与特点。强调有为而作。强调作家必须接触现实,使诗文有充实的内容。论文道关系。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对辞达的新解释。

应用:翻译简评苏轼对其文章特点的自述。

大概如飞动的云和流动的水,最初并没有因有的形态,只不过经常在应该行进的地方行进,经常在不可不停止的地方停止,行文的方式顺其自然,便会有各种资态纷呈于笔端。苏轼在这里形象地描述其创作的特点,反映出他对艺术形式的要求,所谓“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是在艺术规律容许的范围内,论作家创作力有最大限度的自由活动,苏轼本人的诗文就表现出这样的特征,他的这些言论及创作实践有助于文学摆脱形式框架束缚,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黄庭坚与江西诗派(次重点):

识记:"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宋代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提出的诗歌创作法则,他认为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遣词造句独创最难,于是教人以取巧之方,创此说,点铁成金是取古人之陈言加以点化,夺胎换骨是蹈袭古人之诗意加以形容,这两种说法不过是以故为新的英名下,教人横加剽窃而己。

理解:江西诗派诗歌主张述评。

1尊杜学杜,但是并非要学习杜甫关心民生疾苦,敢于批判现实的斗争精神,而是要从杜诗的形式技巧中寻求规律,以建立自己的诗歌理论。

2、他认为诗歌是个人性情的表现,不能用来批判朝政,议论是非。回避现实放弃诗歌的怨刺功能,而从书本中讨论生活,从形式技巧上寻出路的创作道路。

3强调以学问为诗,字字有来处和模拟古人。其中总结出了“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他的诗歌理论体现了封建士大夫文人的思想观点和艺术趣味,同时他本人在诗歌创作上也有一定的成就,创造了自成一家的独特风格。

(五) 宋代理学家的文学观(一般):

识记:周敦颐的"文以载道"说。

程颐的"作文害道"说:他从狭隘的道学立场出发,提出了“作文害道”说。

"学者三弊"说。:一溺于文章,二牵于训诂,三惑于异端

理解:朱熹的"文道一贯"说。

他关于文学的言论,表面上并没有像程颐那样绝对的排斥文,而是倡导“文道一贯”之说。强调文道合一,有文既有到,文便是道。认为人们只要修心养性以明辨义理,并且“力行不倦”,文便可以从此中自然流露。如果舍此根本,徒以文采悦人耳目,是可耻、有害的。他对于文学的立场与程颐的作文害道并无二致。

(六)宋代诗话:

识记:姜夔的"诗有四种高妙"说(一般)。

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

严羽对李杜风格的评论(次重点)。

“飘逸”“沉郁”是对李杜风格的抽象概括,“金鸡擎海”“香象渡江”则是形象描述。

《沧浪诗话》论诗方式的特点"以禅喻诗"(一般)。

用禅宗的某些语言作为譬喻来说明诗歌理论。

理解:张戒《岁寒堂诗话》的基本论诗主张(一般)。

1、古代推尊《国风》《离骚》,汉魏晋尊股市、曹植、陶渊明,唐代则尊李白、杜甫,尤推崇杜甫。

2、本着诗言志的精神,强调因情造文,反对为文造情。

3、表现上崇尚含蓄,反对浅露。

陆游的"诗外工夫"论(次重点)。

这是陆游的《示子谲》诗中,对学者提出的教导。他指出专在诗歌艺术技巧上摹拟雕琢,是写不出好的诗的,更重要的是在诗外下功夫,陆游所说的“诗外功夫”首先是多同外面的世界接触,多同实际生活接触,其次读书识物穷理等等,也属于诗外功夫范围,这是陆游从自己创作体验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应用:翻译并简评严羽的"兴趣"说(重点)。

这段话说出了诗歌创作的特殊规律:抒情应该通过优美的形象、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和隽永的语言来吟咏内心的真实情感,应该有令人一唱三叹、咀嚼不尽的韵味,而不可过于浅露直白。他所谓“兴趣”的“兴”在古代诗论中有多种意思:一是指诗人受外界事物感召而产生的情思;二是指引譬联类、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三是指有所寄托,有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在这看重的是一二。而他说的“趣”相当于诗歌的韵味,与钟嵘的“滋味”司空图的“韵外之致”相近。二字连缀,意在说明诗歌的特点:诗歌形象应当空灵蕴藉、深婉不迫,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令人神往,启人遐思而不可胶着板滞。这对于以学问和议论为诗,缺乏形象意境之美的宋诗,不失为有益的针砭。但是如果过分强调,把它作为一种审美规范,则会引导诗歌脱离社会现实、削弱诗歌的战斗精神,并限制诗歌艺术形象的丰富性。

(七)李清照的词论(次重点):

理解: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

词“别是一家”说李清照在《论词》一文里力主严格区分词和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李清照批评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词不能算是词,只是“句读不葺之诗耳”。她认为词和诗的本质区别在于:诗只有较为简单粗疏的声律要求,而词则特别讲究声律、乐律之规则,她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之音乐美。她的这一观点可能比较偏激保守,但也确实道出了诗与词的一些不同之处,给词的创作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一 一、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 2、发愤着书说 3、妙悟说 4、六义说 5、无我之境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答案要点: 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着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 4、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5、无我之境: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类。无我之境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客观事物之中,使客体表现上看不出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 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1)情志统一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 (2)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 (3)讽谏教化——对诗歌社会政治作用的强调 (4)诗有六义——儒家政教化诗体观的体现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一)文之枢纽——总原则(创作的原则,评价的标准) (1)依据什么指导创作:原道、征圣、宗经——文章根源于道,圣人文章体道,以圣人之经为文章标准。 (2)对不合道的着作的态度:正纬——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3)怎样解决文学演变:辨骚——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执正驭奇。(二)论文叙笔 (1)论文:《明诗》至《谐隐》十篇,有韵之文。 (2)叙笔:《史传》至《书记》十篇,无韵之笔。 (三)剖情析采

文学批评作业(附答案)

第1题(2.0) 分 女权主义批评在方法论方面的特点是C A、单一性 B、科学性 C、多元化 D、复杂性 第2题(2.0) 分 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 B A、雅各布森 B、什克洛夫斯基 C、艾亨保姆 D、韦勒克 第3题(2.0) 分 ???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 B A、科学研究活动 B、艺术审美活动 C、创作实践活动 D、社会交际活动 第4题(2.0) 分 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叫做 B A、警策 B、分寸感 C、章法 D、规格 第5题(2.0) 分 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 B A、抽象思维的产品

B、艺术思维的产品 C、思辩活动的产品 D、逻辑活动的产品 第6题(2.0) 分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创选本批评先例的是 A A、萧统的《文选》 B、陆机的《文赋》 C、《文心雕龙》 D、《诗品》 第7题(2.0) 分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 A 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B、严羽的《沧浪诗话》 C、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D、叶梦得的《石林诗话》 第8题(2.0) 分 20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是 C A、继承与创新 B、改革与创新 C、批判与否定 D、思考与理解 第9题(2.0) 分 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可缺少的 D A、抽象思维成分 B、艺术构思成分 C、艺术虚构成分 D、艺术思维成分

第10题(2.0) 分 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需要遵循形式逻辑规范和 C A、情感逻辑规范 B、生活逻辑规范 C、辩证逻辑规范 D、道德规范 第11题(2.0) 分 文学批评的基础是 B A、文学研究 B、文学欣赏 C、文学分类 D、文学创作 第12题(2.0) 分 印象主义思潮首先出自19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 C A、音乐派别 B、雕刻派别 C、绘画派别 D、文学派别 第13题(2.0) 分 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盛在 D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第14题(2.0) 分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 B

2022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贵州财经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考前知识浏览 1.1贵州财经大学招生简章...................... 1.2贵州财经大学专业目录........................ 1.3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历年报录比....... 1.4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科目解析......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解读 2.1贵州财经大学专业综合介绍................. 2.2贵州财经大学专业就业解析................. 2.3贵州财经大学各方向对比分析....... 第三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内部信息传递 3.1报考数据分析.............. 3.2复试信息分析.............. 3.3导师信息了解........ 第四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4.1参考书目分析.......... 4.2真题分析................ 4.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 第五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复习计划分享 5.1政治英语复习技巧 5.2专业课复习全程详细攻略 5.3时间管理策略及习题使用 第六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复试 6.1复试公共部分的注意事项 6.2复试专业课部分的小Tips

【学校简介】 贵州财经大学(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法学、哲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入选贵州省一流大学专业重点建设项目、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流平台建设(培育)项目、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贵州财经学院,1992年与贵州计划管理干部学校合并,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拥有花溪、河滨和鹿冲关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5106.8亩,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3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21万余册,电子图书160万余册,电子期刊3.6万余种;承办有国家统计局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办的大数据统计学院1个,设有学院(部)17个;有本科专业62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9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796人,留学生21人;有教职工2009人,专任教师1297人;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科研机构(基地)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创园1个,省级创新团队5个;获批贵州省人才培养基地5个;设有校级科研机构42个。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 文学观念: 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 文艺观念: 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 第二章 “兴、观、群、怨”: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即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 “以道制欲”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也是一个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命题。从哲学上讲,是不允许人性的自由发展,抑制人的个性,只能让它按照礼义的方向发展。从文艺和美学上讲,要求文艺创作严格地以礼义为基本内容,把礼义作为审美的前提条件,不允许有越出礼义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点。“乐合同,礼别异”是儒家关于以礼节外,以乐和内的思想。“礼别异”即用儒家的礼仪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乐合同”即用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诗乐作用于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平和中正,不生非分之想,使人们的思想感情都统一在儒家的共同原则上。 “温柔敦厚”: 儒家的诗教。孔颖达注曰:“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第三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

兰大《中国文学批评史》16秋平时作业1

兰州兰大《中国文学批评史》16秋平时作业1 一、单选(共12 道,共48 分。) 1. “文变染乎___,兴废系乎___。”出自 题1. 《诗品》 题2. 《文赋》 题3. 《诗格》 题4. 《文心雕龙》 标准解: 2. 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是: 题1. 《毛诗序》 题2. 《文赋》 题3. 《尚书、尧典》 题4. 《典论、论文》 标准解: 3. 《杂体诗序》的作者是: 题1. 江淹 题2. 左思 题3. 阮籍 题4. 郭璞 标准解: 4. 提出“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观点的是: 题1. 李攀龙 题2. 王世贞 题3. 胡应麟 题4. 李梦阳 标准解: 5. 下面哪部作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诗文总集》题1. 《诗品》 题2. 《文心雕龙》 题3. 《文选》 题4. 《文赋》 标准解: 6. “诗言志”理论的最早概括出现于 题1. 《老子》 题2. 《庄子》 题3. 《春秋》 题4. 《尚书》

标准解: 7. “活法”说首先出现在: 题1. 《童蒙诗训》 题2. 《夏均父集》 题3. 《后山诗话》 题4. 《谈从》 标准解: 8. 下面哪部作品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 题1. 《毛诗序》 题2. 《典论、论文》 题3. 《沧浪诗话》 题4. 《文心雕龙》 标准解: 9. 尊苏一派的代表人物是: 题1. 王若需 题2. 严羽 题3. 元好问 题4. 陆游 标准解: 10. 苏轼“随物赋形”的观点是在()提出的。 题1. 《自评文》 题2. 《与二郎侄》 题3. 《评韩柳集》《答谢民师推官书》 标准解: 11. 李贽文学思想的中心是强调 题1.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题2.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题3. “童心说” 题4. “性灵说” 标准解: 12. “有意而言”“有为而作”的作者是: 题1. 苏轼 题2. 白居易 题3. 杜甫 题4. 刘禹锡 标准解: 《中国文学批评史》16秋平时作业1

(完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_整理-名词资料

美刺说: ①出自《诗经》。美是赞美,刺是讽刺。 ②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③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言志说: ①出自《尚书?尧典》和《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②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③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④所谓的赋诗言志是指借“诗三百”中现成的诗篇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赋诗言志时,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 观志观风说: ①出自《左传》、《国语》。 ②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③实际是与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三不朽: ①出自《左传》。 ②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以其为不朽。” ③立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立功,即立边功和武功;立言之“言”指有关政教的言辞,后世泛指文化学术类。 ④其中“立言”又在“立德”、“立功”之下。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诗教 ①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②“诗教”是古代文学理论术语。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温和委婉,即所谓的“温柔敦厚”。 ③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其实强调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诗歌宣达心志;其二是诗歌的政治功用;其三是诗歌的教化功能。 “兴观群怨”说: ①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②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政治的作用。 “文质彬彬”: ①出自《论语》。 ②原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③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

(完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1)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儒家思想)。 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的是(道家思想)。 3.中国文学批评史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意境说)。 4.《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5.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三、填空题: 1.1927年,_陈中凡_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形成。 2.1996 年10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单位在陕西师范大学首次召开“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 四、简答题 3.简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表现形态。 (1)散见于子书中的文学批评;(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4)评点;(5)散见于诗、词、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的文学批评;(6)专门性的论著;(7)诗选和批注;(8)诗纪事及词纪事 五、论述题 1.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 2.称“诗言志”说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的人是(朱自清)。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

【三】中古期──自东汉建安至五代(纪元一九一──九五九年) 二○风格与神气 《文心雕龙·体性》篇说: 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远奥者,馥采典文,经理玄宗者也;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繁缛者,博喻酿采,炜烨枝派者也;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新奇者,摈古竞今,危侧趋诡者也;轻靡者,浮文弱植,缥缈附俗者也。故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文辞根叶,苑囿其中矣。 此所谓八体,不是指文章的体制而是说文章的风格,就文章的风格而加以区分,这应当算是最早的材料了。后来日本《文镜秘府论》卷四《论体》篇,有博雅、清典、绮艳、宏壮、要约、切至六目,就是本《文心雕龙》所举八体,稍加改易而去了新奇轻靡二体。唐代皎然《诗式》以十九字括诗之体,司空图有二十四《诗品》,虽品目较多,然而没有《文心雕龙》所说的扼要。盖刘氏所说的八体,可以归纳为四类:雅与奇为一组,奥与显为一组,繁与约为一组,壮与轻为一组,这四组就是所由构成风格原因的四类。雅与奇指体式言,体式所以会形成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就视其所习,所以说:“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奥与显指事义言,事义所以会形成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又视其所学,所以说:“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繁与约指辞理言,构成之因视其才,所以说:“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壮与轻由风趣言,构成之因视其气,所以说:“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 在这里,雅奇、奥显、繁约、壮轻是两种相等的不同的风格,雅郑、浅深、庸俊、刚柔,又是两种相对的表示优劣的评语,两相配合,固然不能尽当,但是雅奇和习,奥显和学,繁约和才,壮轻和气,却是很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比附。在此四类之中再可以综为二纲,这即是他所说的“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情性出于先天,所以才和气可以合为一组,所谓“才有天资”。陶染出于后天,所以学和习又可合为一组,所谓“学慎始习”。 才和气的关系即《体性》篇所法“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诸例。他总结所举各例说:“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这就说明了个性和风格的问题。 学和习的关系,即《定势》篇所说:“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以及“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范于覈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宏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他如《文镜秘府论·论体》篇所说:“称博雅,则颂论为其据;语清典,则铭赞居其极;陈绮艳,则诗赋表其华;叙宏壮,则诏檄振其响;论要约,则表启擅其能;言切至,则箴诔得其实。”这都说明了文章体制和风格的问题。 此外,《文心雕龙》还有《时序》一篇说明风格与时代的关系,《物色》一篇说明风格与地域的关系,也可以作参考。风格问题,本来也是受当时玄学的影响,多少不免带些唯心的色彩,不过象《文心雕龙》这样讲,说明风格和种种具体事实的关系,尚不致令人有不可捉摸的感觉。

古代文学批评史

批评史 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其中“志”是指合乎礼教的思想感情和不受礼教束缚的情性。“诗言志”被朱自清认为是文学理论的“开山的纲领”。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知其人”,就是要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 风化说:出自《诗大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其中“风”是指《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教”是教育、教化之意。 文气说:出自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论述了作家个性与文章风格的关系。 意象:意、象二字初现于《周易》:“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感,“象”是指感情投射于其上的自然之物。 ★知音:出自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知音》篇。《知音》是篇文学批评与鉴赏论,解决“文情难鉴”的问题。不足之处是对批评家的生活体验、对作家的生平与创作背景的研究谈得不全面。 ★《诗式》:是唐代诗僧皎然所作的一部重要诗格。该《诗式》诗论主张最有价值的部分即诗歌意境的创造和诗境与禅境的思想。 点铁成金:出自黄庭坚《答洪驹父书》:“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活法:南宋初期吕本中《夏均父集序》中“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指一种灵活的创作方法,在规矩中寻求变化,变化中又遵循法则。 《毛诗序》是中国第一篇系统、完整的文学批评论文: 《修竹篇序》在理论上为唐诗的发展廓清了道路:《修竹篇序》是陈子昂见到东方虬《咏孤桐篇》之后写的诗篇。其短序虽是对东方虬诗歌的评论、赞赏,但实则是陈子昂提倡文风、诗风改革的一篇宣言,其理论主张有:

★苏轼的诗文理论主张: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宋代文学革新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 怎样理解李清照《词论》中“别是一家”:李清照《词论》最高较系统地提出对词体艺术特征的认识,词“别是一家”说,是《词论》的理论核心,是李清照词学批评的基本出发点,是宋代词学注重词体艺术的本体精神的表现。 ★元好问标举“杜诗学”的依据: 虽然《杜诗学》一书早已失传,其内容不得而知,但作者论诗以杜为宗标志着“杜诗学”的创立,是杜诗研究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2、文学批评繁荣的表现。 (1)文学观念日趋明确。 魏晋六朝文学批评以“诗缘情”为旗帜。《文选》选文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即情义与辞采并重。《诗品》亦有相同标准。 (2)文学理论批评家、文学理论批评与专论、专著大量涌现。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大量文学批评名著问世。 (3)文学术语、文学概念的产生。如风骨、气韵、气象、格、气格、意境、体气、体性、体势、兴趣、意兴、形似、神似、言意等概念。 (4)对文学的规律、性质与体裁的研究,对作家、作品的研究。魏晋六朝标举“诗缘情”,注重刻画个人内心世界,侧重艺术规律的探讨,反对共性扼杀个性,充分表现个性。魏晋多名士。 (5)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提出了绮丽、绮靡、浏亮、四声、用事、对偶等概念。 (6)对文体有了新的认识。 一填空题: 1、朱自清先生说“诗言志”是我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章节练习 (近代)【圣才出品】

第七编近代 一、名词解释 1.《己亥杂诗》(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龚自珍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写了315首七绝,总题《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已亥杂诗》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2.无我之境(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无我之境是指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强调诗人的主观情感融于景中,达到情景交融,物我浑然一体。 3.《人间词话》(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它是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它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

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4.饮冰室诗话(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饮冰室诗话》是近代诗话著作,梁启超著。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日本,《饮冰室诗话》即连载于他创办的《新丛民报》,后编订成书。《饮冰室诗话》论诗,首重“新意境”。著者从改良主义立场出发,非常厌恶“中国结习,薄今爱古”,“最倾倒”黄遵宪“意境无一袭前贤”,热烈赞扬他“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并在书中采摘黄遵宪许多名篇名句。《饮冰室诗话》既总结了“诗界革命”,又进一步推动了“诗界革命”,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5.熏浸刺提(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熏浸刺提是梁启超提出的关于新小说的文学主张。语出其《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而人们特别偏爱小说的原因,在于小说能够提供一种新的境界,使读者得到想象中的满足,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认识自身。他将小说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熏”实指感情潜移默化,“浸”是指感人至深,“刺”是指使人感情受突然刺激,“提”是指读者随书的感情而变化,把自己融入其中。 6.诗界革命(南开大学2011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诗界革命是近代文学史上的诗歌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戊戌变法前,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高涨,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人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在“诗界革命”运动中,成就最高的是黄遵宪,作为诗界革命的旗帜,他提出“我手写我口”,要求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在表现方法上主张利用古人的优良

文学批评史(1)

文学批评史 名词解析 1、诗言志:诗言志是先秦时代对于文艺本质的一个基本认识,最早体现于《诗经》关于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志”指的是人的情感、意志,“诗言志”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2、兴、观、群、怨:兴观群怨出自《论语·阳货》,是孔子对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予的高度评价。“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 3、思无邪: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无邪就是“雅正”。“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孔子赞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4、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的原意是与古人为友,须读懂他的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而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的时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形式风貌,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素养以及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文学批评要进行知人论世的理论基础。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 5、虚静:“虚静”是庄子所强调的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能否创造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虚静”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有它的两重性。一方面它要求人必须“无知无欲”“绝圣弃智”。比如他所提出的导致“虚静”的方法:心斋、坐忘。可见“虚静”是排斥人的一切具体认识与实践活动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另一方面,它可以使人进入一个“大明”的境界,能从内心深入把握整个宇宙万物,洞察它的变化发展规律。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虚静”,才能排除一切主观和客观杂念对自己的干扰,才能智照日月,洞鉴万物,深入领会创造对象的外在形态特点和内在规律,集中精力进行复杂的创造活动,使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融和为一,使主体和客体进入到“物化”的状态,这时就能创造出与自然同化的技艺产品来。 6、心斋: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心斋”、“坐忘”。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心斋”、“坐忘”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和完成“道”的两种方式。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功功利影响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坐忘”。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庄周梦蝶”即是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7、风骨:“风骨”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审美标准。“风骨”是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具体地说,风是指作家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特征。骨是指作品中客观内容所表现的一种思想力量,是语言文辞所依附的枝干,所以“沉吟铺词,莫先于骨”,“辞之待骨,如体

中国文学批评史综合练习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综合练习题 第一讲先秦 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着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讲两汉 1.司马迁在刘安评价屈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离骚》“怨”的特点,认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更概括出“发愤着书”说,这种说法正是在他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的扩展。 3.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5.《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 6.《毛诗大序》还提出了讽谏说,文中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7.《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8.王充的主要着作是《论衡》;他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佚文》篇)。 第三讲魏晋南北朝 1.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即所谓“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川农《中国文学批评史(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川农《中国文学批评史(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30、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说的是( )。 A. 《文心雕龙·神思》 B. 《典论·论文》 C. 《诗品序》 D. 《文赋》 正确答案: 2. 39、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 A. 陈子昂 B. 殷璠 C. 刘禹锡 D. 司空图 正确答案: 3. 23、“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几句论述出自于。 A. 《毛诗大序》 B. 《报任安书》 C. 《论衡·艺增》 D. 《史记·屈原列传》 正确答案: 4. 11、《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 ) 。 A. “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B. “虚静”和“物化” C. 仁政和人性论 D. 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正确答案: 5. 1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 A.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诗》 C. 王充的《论衡?超奇》 D. 《毛诗大序》 正确答案: 6. 27、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 。 A. 《文心雕龙·体性》 B. 《典论·论文》 C. 《诗品序》

D. 《文赋》 正确答案: 7. 24、王充在《论衡·佚文》里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 。 A. “讽谏” B. “疾虚妄” C. “文为世用” D. “知人论世” 正确答案: 8. 22、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判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 )。 A. “怨而怒” B. “主文而谲谏” C. “劝百而讽一” D.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正确答案: 9. 19、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A. “疾虚妄”说 B. “发愤著书”说 C. “养气”说 D. “讽谏”说 正确答案: 10. 2.孔子对《韶》乐的评价是()。 A. “尽美矣,未尽善也” B.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C. “未尽美也,亦未尽善也” D. “尽美矣,又尽善也” 正确答案: 11. 16、“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出自() A. 《两都赋序》 B. 《法言》 C. 《西京杂记》 D. 《文赋》 正确答案: 12. 3.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影响,主要是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中注重()。 A. 言意并重的传统 B. “意在言外”的传统 C. “神在形外”的传统 D. 形神并重的传统 正确答案: 13. 31、《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 ) 。 A. 进行艺术构思 B. 确立中心思想 C. 铸造文章语言

兰大《中国文学批评史》17春平时作业2

2017秋春兰大《中国文学批评史》17春平时作业2 一、单选题(共12 道试题,共48 分。) 1.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观点是谁的? A. 陆机 B. 白居易 C. 杜甫 D. 刘禹锡 正确答案: 2. “诗是诗人的精神创造,不是匠人的手艺。”是谁的观点: A. 杜甫 B. 梅尧臣 C. 白居易 D. 潘殷 正确答案: 3. 苏轼“随物赋形”的观点是在()提出的。 A. 《自评文》 B. 《与二郎侄》 C. 《评韩柳集》《答谢民师推官书》 正确答案: 4. 下面哪部作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诗文总集》 A. 《诗品》 B. 《文心雕龙》 C. 《文选》 D. 《文赋》 正确答案: 5. 《诗品》的作者是: A. 陆机 B. 刘勰 C. 钟嵘 D. 沈约 正确答案: 6. “文以明道”是谁的观点: A. 韩愈 B. 柳宗元 C. 王昌龄 D. 杜甫

正确答案: 7. 《心境记》的作者是: A. 元好问 B. 王若需 C. 陆游 D. 方回 正确答案: 8. 认为好诗是“愁思之声”而不是“和平之音”的人是: A. 王昌龄 B. 白居易 C. 杜甫 D. 韩愈 正确答案: 9. 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是: A. 《毛诗序》 B. 《文赋》 C. 《尚书、尧典》 D. 《典论、论文》 正确答案: 10.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下列哪个作家或流派的诗文主张 A. 竟陵派 B. 公安派 C. 前后七子 D. 茶陵派 正确答案: 11. “诗缘情而绮靡”一语出自 A. 《文心雕龙》 B. 《文赋》 C. 《诗品》 D. 《文选》 正确答案: 12. 《原诗》的作者是 A. 李渔 B. 金圣叹 C. 叶燮 D. 王士祯 正确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17春平时作业2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第三套)

第 1 页 【共 3 页】 试卷部分 XX 学院XX 至XX 学年X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 (试卷编号:Z )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 考试 考查 闭卷 开卷 仅理论部分 其他 ) 学院: 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班 级: 级 班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考试地点: 考试时间: 月 日 时 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知人论世” 2.“自然英旨” 3.“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4.理、事、情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将作品选项字母标号填入对应的作家空格。共 10分) A.《楚辞章句序》 B.《报任少卿书》 C.《宋书·谢灵运传论》 D.《池北偶谈》 E.《论诗三十首》 F.《石林诗话》 G.《诗式》 H.《答李翊书》 J.《与王驾评诗书》 K.《答洪驹父书》 L.《词源》 M.《闲情偶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毛诗大序》的文学观点。 2.简述苏轼的文学主张。 请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第 2 页 【共 3 页】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分析、评价所举文论作品反映的观点。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2.分析下面文论片断所表现的创作论特点。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限选做一题。20分) 1.谈谈唐人对“兴”的讨论。 2.论司空图诗论的理论渊源。 请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汉语言文学模拟试题

汉语言文学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题 1、素月分飞,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3、“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出自宋代陈师道的《江城子》。() 4、“梨花院落溶深月”的下句是“照水红蕖细细香”。() 5、吴方言以上海语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 6、现代汉语的语音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有高低起伏变化的声调,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7、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全部单字有4500个,其中已认识的1000个左右。() 8、从1956年到1964年,全国有8个省和自治区的35个县以上地名经国务院批准更改了生僻的地名用字。共精简生僻字30个。() 9、“霜前暖,雪后寒”和“人心齐,泰山移”都属于规戒谚。() 《中国名胜词典》由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选收全国名胜古迹约5000条。 () 10、 11、“欢送词”应有五个要素:表示惜别,感谢合作,小结游程,征求意见,期盼重逢。() 12、先秦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首推《庄子》。() 13、张衡的《归田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 14、《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古代叙事诗的代表作。() 15、《花间集》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文人词选集。() 16、“张三影”和“贺梅子”分别指的张先和贺铸。() 17、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18、《琵琶记》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峰。() 19、《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流传到国外的古典戏剧著作。() 20、在语言方面,《水浒传》堪称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21、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是归有光,代表作品是《项脊轩志》。() 22、在艺术上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所已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的小说是《儒林外史》。() 23、况周颐评价纳兰性德是“围初第一词人。”() 24、清代桐城三大家中,刘大槐提出了“义法”的主张。所谓“义”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谓“法”,指的是形式技巧,包括结构条理及对材料和语言的运用等。()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简介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简介 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指研究中国古代至近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历史的一门现代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呈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特色。它以中国化的宇宙观、人生观与美学观为理论基石,是对古代文艺创作、欣赏与评论的各种阐述。中国文学批评整体上既有着显在的范畴、命题,也有着潜在的审美文化蕴涵,尤其是后者,是产生中国文学批评显在理论形态的灵魂。从先秦的孔孟、老庄开始,就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的这一理论倾向,呈现出与重视知识与逻辑范式的西方文论不同的民族文论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历史悠久、渊源深厚。它最早生发于先秦诸子的文化批评形态之中,同时又以《诗经》、《楚辞》等文学创作作为来源,可谓源远流长,根基深厚。先秦时代的文学批评的这种将人生与文艺相联系的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历代得到了传承与弘扬,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中彰显得十分突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强调文品出于人品,追求人生与艺术统一的审美境界。文学批评不是作为纯粹的思辨对象与形式玩赏,而是与忧患意识、人格精神、文化重建相联系。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文论,都充满着这种现实品格与历史意识,凝聚着这些杰出批评家的人格精神。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还侧重对作品与作家的评论,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虽然不是近代从西方引进的学科划分,但是却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重视作品与作家评论的特征。

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创构,肇端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学者铃木虎雄的《支那诗论史》,它着重指出,中国古典形态的文学批评有赖于西方现代学术文化的整合,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学科建构是中西学术综合的产物。1927年,中国人自己的第一部文学批评史陈钟凡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问世,它标志着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代学科的草创。嗣后,郭绍虞、罗根泽、方孝岳、刘大杰、朱东润等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相继问世,一时蔚为大观。1949年以来,又有敏泽、张少康等独著,以及王运熙、蔡钟翔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方面的著作,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踵事增华,推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工作与学科发展。从学科的名称来说,西方文艺学一般分成“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个部分,这是从西方既有的文化传统去划分的,因而陈钟凡、罗根泽等认为,西方文艺学所说的狭义的文学批评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是广义的文学批评,按中国传统的诗文评范畴,应当是涵括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诸方面的学问。后来出版的一些同类著作就用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名称。但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范畴,更能彰显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通过文学评论来阐释原理的特点,是中国文学批评关注人文性、现实性精神的生动体现,因此,用“中国文学批评”来指称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在内的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文艺学,似乎更能体现中国文学批评的民族文化特征。从学科内涵来说,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是指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文学批评产生与演变的历史,它是现代的人们运用西方学术观念对于中国原生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