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f4280721.html,

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作者:姜雨婷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7年第07期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地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而农村学前教育受到重视与关注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挑战。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基础条件薄弱,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不高。在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查找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原因,选择并优化发展途径。

一、建构主义视阈下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建构主义视阈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自主发展形成专业自我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通过对已有知识与经验的主动建构,引发内在认知结构变化的过程。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幼儿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主动认知的参与下,通过个体知识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不断定位发展目标、优化发展策略、建构个人专业知识,形成独特的专业自我。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教师的主动参与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1]。

二是教师间合作形成群体合力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基于一定的情境,就事物对象和思想观念的意义与他人协商共享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幼儿教师通过与专业同伴组成学习共同体,运用文字、语言、信息技术等表达符号,向他人传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共享同伴的经验及成果,产生新知识,促进共同价值观及教育理念的形成。幼儿教师间平等、共享、开放的合作关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三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教育智慧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不断变化的真实的社会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那么,幼儿教师从事的教学活动就是其专业发展的平台。他们通过探究性实践与反思来寻求问题的解决,通过关注自己与他人间的认知冲突来检验、修正、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从而获得教学智慧。幼儿教师的日常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2]。

二、建构主义视阈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