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辛亥革命是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几点思考

对辛亥革命是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几点思考

对辛亥革命是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几点思考
对辛亥革命是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几点思考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一模试卷带答案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一模试 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B.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曙光 C.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 2.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孙中山成立兴中会B.孙中山当选为同盟会总理 C.孙中山领导广西起义D.孙中山被称为革命的先行者 3.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D.是第一次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起义 4.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他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 ①组织华兴会 ②建立中国同盟会 ③创办黄埔军校 ④组建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如图出自1908年《戊申画报》,画中两个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但是老人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这幅漫画说明 A.新旧势力对自由的不同态度B.青年人是辛亥革命的主力 C.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D.革命思想尚未得到广泛传播 6.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辛亥革命的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府,使民主共和的念头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 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一种是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一种是从具体原因方面去认识。从主客观来看,一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从具体原因方面来看,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 第一,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第二,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第三,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

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第二,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第三,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第四,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在民主与共和之间:关于现代西方政制模式的一项逻辑分析

J OURNAL OF NAN JI NG UN I VERS I TY (Phil osophy,Hum a niti es a nd Soci a l Scie nces)l6,2006 #当代西方研究:西方政治文化评论# 在/民主0与/共和0之间* )))关于现代西方政制模式的一项逻辑分析 张凤阳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对当今世界的许多人来说,用/民主0一词冠名现代西方政治体系,已经成为某种日常言语习惯。但这种用法并不恰当。严格地讲,现代西方国家的治理结构,既混杂了若干/非民主0 的成分,更安装了一些/防民主0甚至/反民主0的部件。因此,出具一个简单的/民主0标签,不仅 会误读现代西方政制模式,而且会淤塞思考大国善治问题的理论通路。事实上,今天被一并归于 /民主0名下的文明政治成就,有许多来自别的政治传统,譬如/共和0。所以,应正本清源,在逻辑 意涵和实践效能两方面给/民主0减负,重申/民主)共和0的互补型关系,而不能听任政治言说变 成/民主0的单声道。 关键词:国家治理;民主;共和;纯粹类型;复合形态 中图分类号:D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278(2006)06-0034-13 引言 如果为现代西方政制寻找一个简约的代称,那么,对绝大多数西方人来说,/民主0肯定是第一选项。1在某种意义上,用/民主政体0来命名自己的政治体系,已经成为现代西方人的一种惯性思维或集体无意识,而且,其势能作用之大,足以消解或湮灭任何形式的反对意见。o在这样的话语情境中,民主的至尊地位宛如/神祇0,仿佛除了供人赞誉和膜拜,已用不着也再不能对它发表什么质疑性评论。[1]4大凡接受过民主先进性教育的公众,都对民主的效能怀有乐观的期待;就连达尔这样的学者型理论家,也不得不绞尽脑汁,设法凑齐了民主的十大好处,其中包括:避免独裁者的暴虐统治,使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为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养成道德人格,更好地维护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造就政治平等和经济繁荣等等。[2]52-68 * 1 o收稿日期:2006-10-03 基金项目:国家/985工程0/当代资本主义研究0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成果 推而广之,很多中国人也是这样看问题的,尽管他们可能在/民主0之前附加/资本主义0或/西方0之类的限制词。 有学者指出,由于/资本主义0一词使人联想到一个/殖民0、/掠夺0、/剥削0、/压榨0的不公正世界,因此,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国家为了在国内外意识形态论战中争夺道德制高点,便在诸多因素的配合下实施了一项/去妖魔化0的政治文化建设工程。该工程的核心是一项重新命名工作,而以/全球化0置换/殖民化0、以/劳动密集0置换/血汗工厂0、以/中产阶级0置换/资产阶级0等等,即是这项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当然,整个工程的标志性成果是以/民主国家0或/民主社会0置换/资本主义国家0或/资本主义社会0。经过这场置换,西方政府在意识形态论战中不仅洗刷了道德自卑心理,而且愈益变得自傲和趾高气扬起来了。(参见程巍:5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6,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60-471页)

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近一个世纪之前,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如同站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界口。 摧枯拉朽的革命,掀翻了统治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然而,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唤醒,封建痼疾却未能去除;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已经建立,“良政治之建设”却远非坦途。辛亥革命先驱怀“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之精神,树“振兴中华、迎头赶上”之雄心,面对袁氏窃国、军阀割据,干戈扰攘、民生凋敝,却只能感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务须努力”。 辛亥革命以其伟大的成功与沉痛的失败昭示世人,如果不能提出一个明确的、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最大程度地团结各阶层全民族的力量,不能建立起支撑现代化国家理想的制度框架,便无法救黎民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彻底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彻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实现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必须有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个正确的领导路线,一个推进发展的制度保障。 1.探寻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 当鸦片战争打破“天朝上国”的自大迷梦,推动国家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便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执着梦想。历经一代代人矢志不移的求索,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们为这条道路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宝贵探索,为民族复兴最终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积累了经验教训。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御侮强国之道,“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师法俄日”的戊戌变法,在辛亥革命前数十年间,各种希望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尝试均告失败。率先发出“振兴中华”呐喊的辛亥革命先驱,以英勇的奋斗与壮烈的牺牲,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民主共和的理念,但却并未能够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和外国列强侵略,世界上不存在可以完全复制而无视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一切现代化之路,必须以符合国情为基本前提。怎样走出“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的困境,结束“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军阀割据、兵连祸结,真正迎来“一个新时代的黎明”?怎样唤起工农千百万,深入发动蕴藏在最广大民众中的革命力量,推动中国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样的设问,并非苛求前人“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为了探寻历史演进的真实逻辑。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必须唤起亿万民众的觉醒。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某一批先知先觉者的现代化,也不仅是某一个阶层的现代化,更是广大人民的现代化。任何伟大的制度构想,如果不能融入人民大众现实的生活实践,就不可能找到现实社会的生长点,甚至会被强大的传统秩序扭曲异化。 2.确立推进发展的制度保障 回首近代中国的奋斗历程,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彻底摧毁阻碍社会进步的封建专制,探索同中国现代化进程相适宜的社会制度,改变旧中国任人宰割的衰败命运,改变中国人民备受压迫奴役的悲惨境遇,完成民主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皇帝可以倒去”、“民主可以建立”,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第一次社会变革,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开启了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闸门。然而,在摧毁旧制度的同时,这场震惊世界的革命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问号:为何划时代的革命并未带来“一个新时代的黎明”?为何国家统一的局面旋即被军阀混战所代替?为何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追求依然遥不可及?这样的设问,并非苛求前人“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为了探寻历史演进的真实逻辑。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必须唤起亿万民众的觉醒。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某一批先知先觉者的。 “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动群众还没有动员起来”,与广大的中下层社会阶层几无关联,无法形成雄厚的社会支持基础和民意基础,这是辛亥革命“上层革命”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忠实继承辛亥革命志业的起点所在:什么样的制度能够保障普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农民阶级的探索 ①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来发动农民群众。 ②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前者平均分配土地和生产所得,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纲领性文件,但绝对平均的思想不切实际。后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③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天京事变。 ④历史意义: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撼动了清政府统治根基;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冲击了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⑤失败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根本原因),拜上帝教不科学,未能正确对待儒学,视西方人为“洋兄弟”。 ⑥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虽然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二、地主阶级的探索

(1)爱国、开明有识之士的探索 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翻译西方书刊,编成《四洲志》。 ②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洋务运动 ①目的:挽救清政府统治危机。 ②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口号:“自强、求富”。 ④举办洋务事业:近代企业(军工、民用);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⑤失败标志: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⑥历史作用:促进了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带来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⑦失败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三、资产阶级的探索 郑观应等早期的维新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1)维新派掀起戊戌维新运动 ①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关于辛亥革命的遗憾——辛亥革命真的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么

关于辛亥革命的遗憾——辛亥革命真的使民主观念深入人 心么 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上占统治位的思想仍然是封的儒学思想。让我们看一1913年《时报》上的一则材:“这是江苏第一师范校的一份考卷,应考的300多人,都是中小学生,考中要求考生列举自己拜的人物,统计的结果是崇拜孔子的157人,孟子的61人,孙文的17人颜渊的11人,诸葛亮、范文的8人,岳飞的7,王守仁、黎元洪的6,华盛顿等的4人,程德全3,苏轼等的2人,苏秦、张仪…各一人,此外23人则无崇拜者也”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中小学普遍尊崇儒学,对于没有文化知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状况我们便想而知。由此可见,民主共思想只是开始被民众接。洪宪帝制和张勋复的迅速败亡,通常被者当作民主共和观深入人心的有力佐证。笔认为,这两次短命剧的匆匆收场,与其说是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不如归功于部分接受民共和观念的政治精英奋抗争。正如当时一位同盟会员言:“革命告成之后,全国灵觉之震荡,然大都属于上人士,而氓之蚩依然浑噩相安。国由专制政治骤跃为共和政治自表面观乏,虽若神速可喜;而自面观之,前后陟断,习惯、根据悉变动,人情未定,党见难齐调和统一,待时尚多。”“民除纳税诉讼外,与政府无交涉国家何物,政治何事,所知也。”千百年来占人口90%以的普通百姓远离政治,他们关心是柴米油盐,交租纳赋,生儿育女至于统治者是皇帝还总统,是宣统皇帝还是洪皇帝他们并无多大兴趣。

辛亥革命成了推翻清朝、创立民国的政使命,却没有来得及完成本应由完成的、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心的文化使命,不能不人扼腕痛惜。“文化易”的任务只能留待后者、继承人。 五四动前夕,面对甚嚣尘上的尊复辟思潮,《新青年》不怕犯“‘得罪社会’的‘滔天大罪’”大声疾呼“拥护那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庄严宣告:“西洋人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上一切的黑暗。若因拥护这两位先生,一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果认定辛亥革命就已经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那么五四文化运动揭起民主与科学旗帜岂非无的放矢 为什么会出这种现象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辛亥革命前封思想未受到彻底批判,仍束缚着民的头脑。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主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它使一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它还是披着儒学的外衣去那“离经叛道”的事业。革派在宣传革命思想批判改良义的时候,并没有从正去触动儒学的统治位。 二是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搞专独裁的政治野心的暴有一个过程,而且洋军阀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继续用封建思想禁人们的头脑,大搞复古尊孔,强迫国各学校“尊孔读经”。在社会上现了“孔道会”“孔教会”“孔会”等组织,它们利用人对于辛亥革命后局势的失情绪,诋毁民主共和,成了一张封建思想的罗网。

“共和”与“民主”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共和”与“民主”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2009-11-24 12:34 美国的“建国之父”曾宣称,他们致力于构建的是“共和政体”,而不是“民主”;但他们当中有人偏偏把这种“共和政体”称作“民主”,而且这种观点后来逐渐成为众多美国人的共识。这样就引出了几个长期令人困惑的问题:美国革命时期形成的新政体究竟应当叫做“共和”还是“民主”?在这个时期,“共和”与“民主”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共和”是如何最终与“民主”结合在一起的?以研究民主理论著称的美国学者罗伯特?达尔认为,“民主”和“共和”两个词的含义本来是一样的,所反映的只是希腊语(demoeracy)和拉丁语(republic)的不同;而詹姆斯?麦迪逊刻意区分两者,反而混淆了它们的含义。这种看法牵涉到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民主”和“共和”本来就是同义词吗?麦迪逊对两个词加以辨析,只是增添了语义的混乱而没有其他的意义吗?美国学者罗伯特?休梅克此前提出的观点,与达尔正好相反:虽然“民主”和“共和”两个词在18世纪末期的用法比较混乱,但总体上在时人心目中存在显著的区别。可是,他所列举的种种差异,似乎来自对两个概念的静态分析;而革命时期是一个观念碰撞和激变的时期,“共和”与“民主”的含义难道就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吗?要解答这些问题,必须首先梳理“共和”与“民主”两个词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含义及其变化。实际上,现代意义上的“共和”与“民主”的概念,都诞生于美国革命期间。关于美国革命时期的政治文化,欧美学者已有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对共和主义的内涵及其意义的讨论尤为充分;但关于“共和”与“民主”两个概念的变化和趋同的过程,则缺乏有说服力的论述。在18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建国者参照自古以来的各种政治理论和历史经验,结合他们所处社会的特点,不仅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新型政体,而且为它做了细致的辩护和诠释。他们可能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这样做的结果无异于对“共和政体”进行重新界定,并对共和主义的内涵做重大的改造,从而使政体层面的“共和”与“民主”最终变成了同义词。一、共和政体的制度特征在美国革命爆发以前

辛亥革命的启示

辛亥革命的启示 辛亥革命的启示几天,都在研究清朝的那些事儿,也研究辛亥革命的一些陈芝麻烂事儿。 在《名作欣赏》上面读到傅国涌先生的一篇《辛亥百年变局》,我也很有启示。 辛亥革命周年了,精英们把孙中推上了前台,我不由得想起之初,精英们把孔先生推到了天安门,又设立了一个什么孔子和平奖,居然第一届给了连战,可是连战没有到位领奖,第二届好像听说给了普京,可是没有给成,就给停办了。 辛亥革命,从小学读书的时候都听到老师说,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考试卷上不知道考了多少遍,可是,今天看,我们还是没有理解辛亥革命的精髓,孙中并没有要砸烂旧世界,只是维修一下,装装瓷砖,粉饰一下就可以了,看精英们把孙中先生送上前台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傅国涌先生说,我们不应该怀疑慈禧太后的立宪动机,况且立宪诏书已经发下,轰轰烈烈的立宪行动已经开始,这个对我们的思维可以说是颠覆性的,我有一些犹豫,想不明白,这样的说法,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可是把孔子送上前台是什么意思?圣人之于中国,历被翻云覆水,这不,把他弄上前台不到一百天就给撤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面子何在,孔老先生的面子何在?连战普京的面子何在?就为了对付一个异见分子刘晓波?不过,我很认同这个专家的一个观点,辛亥革命改变了国人的生活状态,对极了,我不禁大叫一声,老婆说我又在发神经了。 一个时代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生活方式,他比制度更加本质,如果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制度没有随之发生变化,那么这个制度一定是千疮百孔的,一个单位,最重要的也是生活方式。 具体到学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些刚性的制度,也不是什么制度的执行力问题,我感觉社会上把执行力这个司之内的词汇用到教育这个象牙塔,这个育人而不是产人的地方,好像是出了问题,先生们,任何一个部门,最重要的都是生活方式,甚至具体到一个家庭都是这样。 甚至具体到一个人也是这样,生活方式绝对不会受制度约束,这个时代对于任何人都没有约束,基本上是想干什么呢就可以干点什么,但是,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堕落的,那么他的行为就是低级的,谁也拦他不住。

03708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试题

绝密★启用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课程代码:03708)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01年清政府实行的“新政”内容是【】 A、派遣留学生 B、裁撤军机处 C、编练新军 D、奖励实业 2、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3、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4、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5、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民报》 B、《新民丛报》 C、《苏报》 D、《国民报》 6、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B、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A、广州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美国民主共和制

美国——联邦制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一.政体的确立—总统共和制(通过《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它是美国的根本大法) 1.背景:⑴邦联制的弊端使其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内:不能稳定统治秩序;对外: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⑵在地域辽阔的大国防止出现专制帝制(古罗马),确保共和,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补充:其他的有利条件。 ①前提:通过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民族革命);启蒙思想的影响(三权分立)。 ②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拥有一定的民主基础,封建思想不浓厚。 2.确立——《联邦宪法》三权分立、三大原则 ⑴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制) ①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利。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②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利,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属于各州人民。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为后来对抗中央提供可能 作用: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 ⑵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权归于国会(并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行政权归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以及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权力),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互相制约。(详见课本三权分立的图示) 作用:维护共和,防止联邦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专制。 ⑶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州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 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先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选出。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二.国体的确立——联邦制(也是通过《联邦宪法》确立的) 1.概念(特征):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考验:1861—1865年南北战争(林肯最大的贡献在于维护联邦的统一) 实质:是州权至上还是联邦至上,是国家分裂还是维护统一的较量。 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积极:⑴政治: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 律基础;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国,既确保了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又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推动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 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⑵经济: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 ⑶世界: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局限: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一开始保留黑人奴隶制),妇女地位低下。后来宪法不断在这些方面进行修改完善。 三.政党政治——两党制 1.形成:1789年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此后,美国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 2.基础: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

史纲复习题(答案版)

上编综述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D)为核心。 A 佛教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D儒家思想 2.( C )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A 美国独立战争 B 法国大革命 C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 3.在19世纪中叶,被称为“海上霸王”、“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国家是( D )。 A 美国 B 德国 C 日本 D 英国 4.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除了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外,1844年7月,清政府还被迫与美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即(B )。 A《虎门条约》 B 《望厦条约》 C 《黄埔条约》D《爱珲条约》 5.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A )。 A 19世纪40至50年代 B 19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80年代 6.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盛世”是( D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之治D康雍乾盛世 7.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是( A )。 A工人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 C 农民阶级D小资产阶级 8.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A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C 君主立宪制D宗族家长制 9.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C )。 A儒家思想 B 君主专制制度 C 宗族家长制D道家思想

10.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A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 1640 B 1680 C 1789 D 1898 11.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D )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掠夺土地 B 贩卖奴隶 C 商品输出D资本输出 1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A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 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 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出现了一些流传千古的动人佳话,它们包括:(ABCD )。 A 汉代张骞、班超通西域 B 唐代玄奘西行印度取经 C 鉴真东渡日本传经D明代郑和下西洋 2.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盛世”主要有(ABCD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之治D康雍乾盛世 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其中主要有(. BCD )。 A《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黄埔条约》D《南京条约》 4.近代中国新出现的阶级是(CD )。 A地主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工人阶级D资产阶级 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AB )。 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C 实业救国D教育救国 6.近代中国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AD )。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辛亥革命的发起和其失败的原因与启示 回眸九十三年前的辛亥革命,它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座不朽的里程碑。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还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却以失败告终,其中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都很耐人寻味. 1.历史回顾 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不久组成了临时参议院,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政权被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1.1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旧历为辛亥年故名。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团体兴中会。1905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此后,资产阶段革命派一方面批评君主立宪派反对革命的谬论,传播革命思想;另一方面,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清武装起义,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给帝国主义,激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湖北革命党人利用保路运动的时机,于10月10日在武昌起义,全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清帝退位。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政权最后被大地主大实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革命失败。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以后,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的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然而,它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辛亥革命的历史结局及其实质

辛亥革命的历史结局及其实质 郭世佑 在辛亥革命史研究这一全球性的学术园地里,海内外各方学者之间的分歧似乎当首推关于革命结局的估价与革命性质的确认。争论各方关于革命性质的意见分歧固然与概念、评判标准与方法的差异密切相关,也同各自对革命结局的估价不同关系甚大。本文拟在已经硕果累累的学术起点上,以探究辛亥革命的结局为切入点,重温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进而就革命的性质问题略陈管见。笔者以为,就“破坏”的情况而言,反满的民族主义任务可谓大功告成;就“建设”的层面而论,民权主义的任务虽然不是那么十分令人满意,但还不能说革命只意味着失败。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结局可知,就辛亥革命的实质或性质而言,与其说它是资产阶级革命,还不如说是以反满为主题的国内民族革命与变君主政体为民主政体的政治革命的有机结合。 一、反满思想的普遍认同与国内民族革命 在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中,革命志士宣传得最多也最无歧义的无疑是其中的民族主义,即革命排满。随着清帝宣告退位,清朝的历史命运由此终结。若以反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而言,辛亥革命无疑是成功了,革命先驱们大致完成了国内民族革命的任务。 不少论著为了突出辛亥革命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的价值与意义,认为孙中山一代民主革命先驱的反满只是手段1,是革命者为了发动群众而从策略层面提出的,创建民国才是目的。倘若根据孙中山等人反满的实际意图及其实效,此论似乎还可进一步推敲。 孙中山等革命者的反满言行尽管是在为创建民国开辟道路,在客观上具有手段的作用,但他们并非只把反满当作手段,而是同时视为目的。《民报》的主要代言人汪精卫当年就曾郑重宣称:“以排满为达民族主义之目的,以立国为达国民主义之目的,此两目的誓以死达,无所谓以此为目的,而以彼为手段也。”2《民报》的另一位重要作者朱执信针对梁启超误解革命宣传家陈天华的遗书中关于政治革命的见解,也强调说:“星台(陈天华字星台——引者)对于种族革命之观念,实为最后决心,一定不摇,以为目的,而非以手段。”3 革命者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及至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即将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汉族出身的北洋军首领袁世凯将于下午通过形式化的选举接任之,孙中山即于“11时率各部及右都尉以上将校赴明孝陵行祭告礼,军士数万”,4向“我高皇帝”祭告推翻清朝的“光复”之功5。此举至少也反映了孙中山等人的一种潜意识,表明他们就是把反满作为革命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之一,而且非常重要。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认为:“民族不但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而且是一项相当晚近的人类发明。‘民族’的建立跟当代基于特定领土而创生的主权国家(modern territorial state)是息息相关的,若我们不将领土主权国家跟‘民族’或‘民族性’放在一起讨论,所谓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将会变得毫无意义。尤其我和葛尔诺都特别强调:在民族建立的过程中,人为因素的重要性,比方说,激发民族情操的各类宣传与制度设计等。将‘民族’视为是天生的、是上帝对人类的分类,这样的说法实则是民族主义的神话。”6此论对许多欧洲国家而言,可谓一语中的,对地域辽阔和族群关系比较复杂的近代中国却未必适应。由“夷夏之辨”所派生的既成观念与满洲军队入关后镇压汉人所留下的“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极端性的故事,以及清朝统治者在吸收汉文化与重用部分汉族官员的同时对绝大多数汉人所采取的压制与防范政策,就容易积蓄和强化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而且不乏历史优越感的汉人族群情绪,并且随时都有激活的可能。 自满洲劲旅直捣幽燕以降,满汉矛盾在不同时期与不同地区是否就一定是趋于缓和,似乎还有待专题探讨。“一般而言,我们都颇能透过文献去了解知识分子的想法,可是,我们却很难透过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穿平民百姓眼中的世界”7。至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许多文献资料不难证明,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驱的反满口号之所以一呼百应,就是因为国内民族主义颇有市场。震天价响的反满声浪并非全属人为地造势所致。 1此说最早可以追溯到近人杨度。他曾猜度:“今之民主立宪党……必不能更有真正之民族主义,特不过取此以为一手段耳。”(杨度:《致〈新民丛报〉记者》,《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0页。 2精卫:《民族的国民》,《民报》第1期。 3县解(朱执信):《就论理学驳〈新民丛报〉论革命之谬》,《民报》第6号。朱执信在《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一文中说得更加直截了当:“革命者,以去满为第一目的,以去暴政为第二目的,而是二者,固相连属,第一目的既达,第二目的自达。”(《民报》第1号) 4《民立报》,1912年2月16日。 5《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5页。 6[英]艾瑞克·霍布斯邦:《民族与民族主义》,中译本,李金梅译,台湾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3-14页。 7[英]艾瑞克·霍布斯邦:《民族与民族主义》,中译本,第63页。

辛亥革命的启示1

行政课论文 2011年 11月25日 辛亥革命的启示

辛亥革命的启示 简介 1911年 10月15日创办的中华民国公报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正文 革命是一场漫长的过程,要有成果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代价在告诉我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先辈们的付出。而辛亥革命,这场在中国历史上起着不可忽视作用的革命,我们更应铭记这时代人的奋斗和牺牲。在今天,我们在重新认识它历史意义的同时,也应反思其中所反映的问题相对于现今的时代又有何启示?辛亥革命起于少数人,但它的目的却是为了广大人民,为了这个这个临近破碎的国家。周恩来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了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当我们谈起辛亥革命,也许会认为这是一场不彻底的、不完整的革命,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即使在中国的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忘记那一风云时期中革命烈士所付出的牺牲。也许这场革命最终失败了,但中国人却开始清醒,接下来的战斗将不再是少数的激进分子而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何香凝认为“辛亥革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他推毁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广大人民中传播了民主共和国思想的种子,促使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在,家存。一场战斗,一场革命,需要团结的力量。辛亥革命的意义不仅在于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且还于与开启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闸门,成为我国由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转折点。革命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让少数人以鲜血来警惕世人如若再不清醒,这个国家将亡,革命会流血,但血流的要有意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一个属于人人的世界,而不是将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王朝。历史的演变,中国的底层人民最终会清醒,会站起来争取自己的权利,而辛亥革命恰恰是引领这场演变的推动者。辛亥革命为中国传统的思想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为之后中国的革命道路奠定了一定基础。尽管革命最终失败,但是这次改革尝试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道出了革命的艰辛,它不仅仅需要信仰,需要坚持的勇气,不放弃,坚持到底,更需要一个坚定的领导者。谈到辛亥革命我们会想起孙中山先生,他无私,他为中国革命付出了一生。他也许不

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之积极意义

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之积极意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一夜间,起义军占领了武昌,三天后便光复了武汉三镇,人民参与革命的热情伴随着对清政府仇恨的怒火不断的往外迸发,辛亥革命被这一声枪响推向了高潮,仿佛破晓前最后的黑暗,人们翘首企盼着,曙光慢慢显现。1912年2月12日,经过4个月的斗争,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了。虽然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后,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不断凸显,袁世凯最后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但辛亥革命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富有深远意义和指导意义的革命。 辛亥革命的结果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却是成功的。首先,在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猖獗、清政府沦为洋人的走狗的情况下,辛亥革命给予了他们沉重的一击,使帝国主义失去了控制中国全局的工具,让其再也不能在华建立稳定的统治,为中国日后的反帝斗争开辟了道路,清除了障碍。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这个曾再马背上驰骋沙场的王朝,在日益腐朽之后最终走向了终结,同时辛亥革命也结束了在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让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开始不再膜拜天子,不再受制于皇帝,提倡新风也是人民精神与思想上的一次解放,人们放下了千百年来自己精神上的枷锁。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促使社会经济和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辛亥革命之后,没有了封建专制的制约,帝国主义对民族

资本主义的打压也被大大削弱了,这使得民族资本主义冲破了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桎梏,为自己赢来了发展的最有利时期,且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颁布了一系列得有利于实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资产阶级的发展也促使了无产阶级的迅速壮大。第四,辛亥革命不仅在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嚣张气焰,也带动了亚洲民族运动的发展,并且震动了远在欧洲的资产阶级统治的根基。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仅让民族资本主义登上了政治的舞台,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的压迫。虽然没有完成其反帝反封的根本任务,但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基石,为日后更加轰轰烈烈、阶级性质更加鲜明、目标更为明确也更为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辛亥革命作为近代史上一束璀璨的光,不断指引着我们向着更光明、更先进的方向前进。

辛亥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机密(Confidential)编号(No.):13-14-2-8003A 试题(Test) 课程名称(Subject):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核类别(Type of test):考查课程类别(Type of course) : 公共必修课考查形式(Test type) : 论文 使用范围(Target group):2013级全体学生 要求: 一、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自选"考查论文参考选题"中的一题,完成论文。 二、撰写论文要求 1.主题明确,要有新意;观点正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流畅。能运用所学本课程的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 2.要独立自行完成论文写作,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文章,违纪考生的论文成绩为零,并自行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3.论文字数:2000字以上。 4.文章格式要规范: 具体要求:页面设置:纸张A4,上、下边距均为2.5厘米;左边距2.5厘米,右边距2厘米。行间距:1.25倍行距。左侧装订。 正文字体和字号:正文标题用宋体四号字,加粗;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内容摘要、关键词要加粗。 1)文章开端要有10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其次要有3―5个关键词; 2)凡引用他人的文章内容及观点,必须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标明出处,放在文后;引文中不要有错别字,否则将酌情扣分。 3)考查论文题目布置后,在下周同一授课时间交论文。 考查论文参考选题: 1.试析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2.论近代以来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的启示。 3.论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4.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5.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6.试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7.抗日战争时期两个战场的比较研究。 8.论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原因。 9.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10.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笔记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笔记 刘孔烽 杜威,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而他的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最集中,最系统的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我认为,要真正的理解杜威的思想,就必须认识到他提出“教育无目的”的目的。其实, 杜威并不是倡导教育无目的,他的教育其实是有目的的,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他以生长为 教育目的,认为教育要促进儿童的发展.要促进社会的民主和谐.杜威非常注重儿童和青年独立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的培养。他不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而且注重不同团体、不同国家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使平等、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 杜威认为,在教育上有3种错误:(1)不考虑儿童的本能和先天的能力;(2)不发展儿童应付环境的首创精神;(3)过份强调训练和其他方法,牺牲个人的理解力,以养成机械的技能。这3种错误,都是把成人的环境与标准强加给儿童,其后果不堪设想。 杜威说到“学习的目的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但是这只有在民主的社会中才能实现。“我们在探索教育的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求”,但是这也只能在民主的社会中才可能做到。当社会关系还不是完全以对等为基础时,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有可能发生偏差。现就杜威其中的观点,谈谈自己的心得。

对杜威“从做中学”理论的基本理解 通过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对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理解。 1.“从做中学”的涵义。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各种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的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它涉及各种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活动,只要它们包括为了达到目的的有意识的或深思熟虑的努力……它们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搜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活动程序”。 [1]因此,杜威的“从做中学”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动和科学探究三层基本涵义。 2.“从做中学”的合理性依据。 (1)“从做中学”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杜威在《民主主义与育》中,把儿童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说教学是“连续重建的工作,应从儿童现有的经验进入有组织的真理研究的阶段”。他认为儿童由4至8岁为通过活动和工作而学习的阶段,所学的是怎样做,方法是从做中学,所得的知识得自应用,并为着应用,不是为了储备。由8到12岁为自由注意学习阶段,在这第二阶段中儿童能力渐强,可以开始学习间接的知识,但间接知识必须融合在直接知识之中。第三阶段为12岁以后,属于反省注意学习时间,学生从此开始掌握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科学知识或事物规律,并且随而习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儿童不断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是从“从做中学”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