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的“道”

中国古代的“道”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c4396708.html,

中国古代的“道”

作者:

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6年第33期

古代有关道路的名称要比今天多。《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所谓达即通,一达指没有岔道,三达指丁字形街,四达是两路十字交叉。诸如此类。

一般来说,道、路为通名,凡人、车常走的地方都叫道或路,比较宽阔的叫康、庄(康、庄都有大的意思),岔路多的叫衢、逵。此外,还有一些道路的名称。

径,是指小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说蔺相如派使者“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就

是走的小路,是因为小路一般较大路近,可以更快地到达,更重要的是没有关卡、人少,免得暴露。最后完璧归赵。《论语·雍也》中说澹台灭明“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就是说其人方正,没有私人之请,连走路也一定要走“正路”。

蹊,也是小路。谚语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说,桃树、李树下的路自然是小路。

冲,是交通要道。现代汉语中有“要冲”,通常专指军事上重要的地方。

当然,古人在道路上的相关设施也十分周全。他们早就知道大路两旁应该植树。《国语·周语》就有这样的记载:“列树以表道。”可见古代路边确实栽树。

此外,为了行人,首先是为了君王的使者和官员走在路上能及时得到休息,沿着主要的道路还设有不少亭馆,有人看管,备有粮柴。大约到了秦汉时期,这种路边的馆舍就叫亭。亭与“停”相通,意思就是供行路者停下休息的。汉高祖刘邦未起事前就是一位亭长。到后来又有长亭、短亭的区别,据说“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