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海托茂人族源与族群关系探析

青海托茂人族源与族群关系探析

青海托茂人族源与族群关系探析
青海托茂人族源与族群关系探析

2005年11月宁夏社会科学No.6Nov.2005第6期(总第133期)Social Sciences in Ningxia Gen.No.133青海托茂人族源与族群关系探析*

丁明俊1,马亚萍2

(1.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编辑部,宁夏银川750021;2.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托茂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穆斯林群体,历史上托茂人属于青海地区蒙古族两盟二十九旗中南右后旗的旗民,但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使用蒙古语,过去穿蒙古族服装,与蒙古族一样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河湟事变?之前托茂人主要居住在青海省海晏县,!河湟事变?期间部分托茂人逃至新疆博湖县与焉耆县。1958年因国防建设需要,居住在海晏县的托茂人迁至祁连县,

后来几经调配,居住趋于分散,现在主要分布在祁连县的野牛沟、默勒镇及周围县。由于史料记载含混,

托茂人族属问题长期以来悬而未决,至今托茂人一部分按回族统计,一部分按蒙古族统计。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及实地调查,并根据托茂人没有姓氏及取名特点,认为托茂人祖先应是清初以前居住在新疆的伊斯兰化的蒙古族的一个分支。

关键词:托茂人;族群关系;族源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292(2005)06-0067-06

托茂人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人口较少的穆斯林群体,主要居住在青海省海晏县和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博湖县查干罗尔乡及焉耆县永宁乡。1958年因国防建设需要,原居住在青海省海晏县的托茂人迁移到祁连县托勒牧场,后来几经调配,20世纪80年代以后,青海省的托茂人主要分布在门源县、海晏县、湟中县、祁连县,其中海晏县主要居住在哈力景乡、托勒乡;祁连县主要居住在野牛沟乡、多隆乡;湟中县主要居住在帮已、三湾的2个村子。据2004年10月统计,青海省现有托茂人276户,1422人。新疆的托茂人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河湟事变?时从青海省海晏县逃至新疆,后定居在博湖县和焉耆县,现有100多户,700多人。青海、新疆两地托茂人约有2000人,其户籍民族成分绝大部分按回族统计,也有一小部分按蒙古族统计。历史上,托茂人使用蒙古语,穿蒙古服装,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由于文献资料中对托茂人的记载含混,因而托茂人的名称、历史来源有各种说法,至今仍然是个谜。笔者根据对青海地区托茂人的实地调查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青海地区托茂人的祖先是清初顺治年间丁国栋、米剌印率领的各族穆斯林起义失败后,从新疆逃入青海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穆斯林后裔。

一、关于!托茂?一词的起源

河湟起义前,!托茂公家?属青海和硕特南右翼后旗管辖,据史料记载,托茂人隶属青海地区蒙

收稿日期:2005-09-07

作者简介:丁明俊(1962-),男,回族,宁夏泾源人,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编辑部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回族历史与伊斯兰文化;马亚萍(1961-),女,内蒙古五原人,甘肃省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

向为穆斯林妇女问题。

*本文系200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ZJ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古族二十九旗中的南右翼后旗,他们所在旗的首领被称为!托茂公?。近代西北文献中对此也多有记载,如马鹤天在 青海之民族 中认为!和硕特南右翼后旗??旗长,俗称托毛公,为鄂齐尔汗第五子索诺木达什之裔?[1]。表明在历史上托茂人隶属于蒙古王公,他们与蒙古族生活在一起,其生产活动、语言、生活习俗与蒙古族基本相同,但因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为与同处于一个部落的信仰喇嘛教的蒙古人相区别,故自称托茂人。周围的回、藏等民族习惯称他们为!托茂鞑子?、!托茂家?、!托茂公家?。关于!托茂?一词的含义,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

1.秦惠彬在 !托茂?考 一文中认为!驼毛达子?是回回改从青海蒙古者,其含义恰与托茂鞑子相同,并指出,!托茂?一词清人写作!驼(驮)毛?,民国年间写作!托毛?,!托茂?是晚近才出现的[2]。

2.孙滔认为!托茂?是自元代以后历代文献所记载的!秃满?、!土蛮?的音转,但他们始终既保持了蒙古族习俗,又保持了伊斯兰教信仰,被学者称为!蒙古回回?,即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人[3]。

3.藏语转音。有的学者认为!托茂?是藏语!托日木?的转音,意为流散人员。

4.!托茂?是地名。例如王野苹认为!托茂人?或!托蒙人?来源于其居地###阿克苏托合乃[4]。

关于!托茂?一词的来源目前学术界仍在探讨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托茂人自己也说不清楚该词的来源及含义。笔者认为,!托茂?一词源于部落名称,!托茂人?的称谓是他们从新疆迁居青海以后才出现的。2004年10月6日,我们在祁连县野牛沟乡托茂人克里木家做完访谈调查,克里木带我们到托茂人开开子家去调查,途中遇到一位名叫多尔吉的中年蒙古族男子,克里木给我们介绍说:!多尔吉也是托茂公家的人,但信仰喇嘛教,是蒙古族,我们原来同属托茂公部落,1958年一起从海晏县迁到这里。?为进一步求证此事,我们驱车到距野牛沟8公里的大水沟去采访多尔吉的父亲马伽,希望能有新发现。马伽,蒙古族,男性,时年71岁。他说:!我们自称托茂公家,原来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托茂人同属一个部落,1958年一起从海晏县迁到这里。他们什么时候开始信仰伊斯兰教我们不知道,托茂是一个部落名称,是蒙古语。他们过去和我们一块放牧,穿一样的服装、讲蒙古话,就是宗教信仰不一样,民族现在也不一样,他们按回族统计,而我们是正宗蒙古族。?在访谈过程中,托茂人和蒙古族都多次强调!托茂公?与!托茂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托茂公是部落,托茂人是部落的属民。另据托茂人内部传说,信仰伊斯兰教的托茂人占南右翼后旗的一半左右,另一半属民是蒙古族。由于托茂公的属民一半信仰伊斯兰教,一半信仰喇嘛教,历史上!托茂公?下属的两名章京一名由蒙古人担任,一名由信仰伊斯兰教的托茂人担任,表明!托茂公家?部落确实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托茂人和信仰喇嘛教的蒙古人之分。从我们和托茂人的多次交谈中得知托茂人内部又分为盖斯盖、郭皮亥和麻叶亥三大家族,进一步印证了!托茂?一词是由部落名称演变而来。!托茂人?称谓是他们从新疆迁居青海以后才出现的。

二、托茂人的历史来源

关于托茂人的历史来源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观点,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明末西蒙古卫拉特和硕特部在其首领固始汗率领下进驻青海广大牧区,其部下就有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穆斯林,长期住牧于青海环湖地区,以托茂自称。

2.托茂人先民是回民。(1)清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反清起义时,陕西白彦虎部败退经过青海境内时,流落于青海蒙古族南右翼后旗的一些起义人员受到当地蒙古上层的收留和保护,与当地蒙古人通婚,逐渐繁衍发展成为!托茂人?[5](P570)。(2)清顺治五年(1648年)米喇印、丁国栋反清起义失败后,部分回民逃入大通和北大通(今青海省门源县)依附于蒙古麦力干部;部分回民逃入大草滩依附于蒙古滚卜台吉,受其保护。清康熙年间迁至湟源,后又迁至海晏。[5](P570)

3.托茂人自认为是清初从新疆迁移到青海的!缠回?中的一支,但不清楚自己是哪个民族。

4.!托茂人?或!托蒙人?来源于其最早在中亚的居住地###阿克苏托合乃。

秦惠彬在 !托茂?考 一文中根据清人陶保廉 辛卯侍行记 的记载!回鹘,畏兀,回回混无区别,共分二类:天山以南各城土著曰缠头回(杂有匈奴、回鹘、西羌、畏兀、大食回回及突厥、契丹、蒙古、浩罕、波斯诸种)。入居陕甘各省者曰汉装回(大半回鹘之后,杂有匈奴、氐、羌诸种)。陕西人因其

语言衣服皆与我同,呼曰汉回,也称小教。间有逃回入汉者,彼族谓之反教。有改从青海蒙古族者,谓之驮毛鞑子,汉人从回者谓之随教?。他认为!驮?、!驼?、!托?同音,陶保廉所说的!驮毛达子?就是民间俗称之!托茂?或!托茂鞑子?。清顺治四年(1647年),甘肃张掖副将米喇印、丁国栋起兵反清,因米喇印和丁国栋为回族,所以他们的起义队伍也以回兵为主。 秦边纪略 、 甘宁青史略 对米喇印、丁国栋部分回兵部下起义失败后降服青海蒙古族的过程作了详尽论述,现摘引如下: !顺治中逆回丁国栋据此作乱,乃败没蒙古?。!我朝顺治八年,叛回米喇印,丁国栋余党数百人善鸟枪者逃出降于番夷滚卜台吉。滚卜亲率诸回住牧于巴丝墩以为羽翼?( 甘宁青史略%正编 卷十八)。

!巴系(应为!丝?,引者注)墩川??川有古佛寺。顺治八年叛回余党数百善鸟枪者,逃出降于滚卜,滚卜亲率诸回住牧于巴系墩川。其部落游牧于大草滩之地焉。?[6](P270)

!戊子(应为!丁亥?###引者),回回丁国栋反于凉州,米喇印反于甘州。及讨平之,其余党逃散于四方,或归西域,或为夷部,在古佛寺者其一也。巴丝墩之夷曰滚卜台吉,今叛回为其部落,所谓为虎附翼也。?[6](P180)

!麦力干分地在青海北??因开白塔儿地于北川口,中国之亡命、回回叛败者,尽招致而馆谷之。分四(应为!回?,引者注)民使各衣税食租,察其可用者分任之,或以自随,其不愿者听,于是归附滋益多,其强胜为青海祁连诸部最。?[6](P403)

!顺治八年,甘凉叛回即败,其余党四百余人降于麦力干,使居三角城,为其部落。?[6](P401)

!怀阿尔赖,达兰太之子也??达兰太且死,怀阿尔赖与其弟滚卜、弟刀尔吉无分地??移穹庐于甘州白石崖口外之野马川。??初河西诸回回叛。及败,刀尔吉诱致三百余人,皆善火器。怀阿尔赖曰:&是善火器者不可分为奴,使教部落有大用,此天与我也。???滚卜部落一千人,回回三百,住巴丝墩川,刀尔吉部落五百人,住白石崖口外。?[6](P401)

![科尔录古淖尔]青海贝勒左盟长住牧,或作阔尔勒。有驼毛达子,本河西回回也。百年前因犯法逃入青海,变回为蒙矣。其地正西曰小柴达木、大柴达木。稍西南曰中柴达木、南柴达木。?[2] 秦边纪略 成书于清康熙中期, 辛卯侍行记 成书于乾隆初年,距顺治八年丁国栋回兵部下败没蒙古分别为50多年与80多年。因此,资料记载应该是准确的,而大通卫、巴丝墩、三角城位于今青海省海北地区及海晏县境内。

以上文献资料成为托茂人先民为回民之说的有力佐证,无可争议。但2004年10月,笔者在青海祁连县进行田野调查时注意到,访谈的大多数托茂人讲到他们没有姓氏,大多采用伊斯兰教经名,即现在一些托茂人有姓氏是近50多年来与回族通婚而采用的回族姓氏。因此,从托茂人以前没有姓氏及调查中他们反复强调其先民是新疆!缠回?一支的口碑资料来看,我们不能把其先民认定为回族。之所以出现托茂人先民为回民之说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可能是因一些学者对历史与现实中关于回回概念的理解不同而造成的。

明末清初,虽然回族在中国作为民族共同体已基本形成,但那个时期的回回概念与今天回族尚有较大的差别,当时把信仰伊斯兰教者统称为回回,在边疆地区,它所包含的民族成分众多,语言文化各异。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包括今天新疆的一些穆斯林及中亚等国前来朝贡的穆斯林),在明清档案及各种文献资料中统称为!回回?。清初文献记载中开始出现缠回、撒拉回、番回、瓦剌回等称谓,但区分不严格。历史上甚至将一些汉族改信伊斯兰教的人也称为!回回?,如辽宁 戴氏宗谱 记载,明代戴氏!原系佛门之徒,自吾高祖与缠头僧相契,悉古教高尚之意义,即弃佛门而入古教,称西域回回,修寺院,朝真主也?[7](P105)。因为信仰伊斯兰教的不同民族在宗教礼俗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基本相同,一些地方官员和文人很难将他们分清楚,容易将信仰伊斯兰教的不同民族混为一谈。中国回族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中亚及世界各地穆斯林进入中国以后的汉化过程,陈垣先生称之为!华化?。穆斯林的!华化?在元代以前就开始了,因青海及甘肃西北与新疆毗邻,这一地区汉文化辐射相对较弱,加之他们大多来自中亚地区,所以许多穆斯林进入青海、甘肃西北地区以

后,较多地保留了原有的生活习俗,而进入中原地区的穆斯林历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穿汉服,讲汉话。明清文献中出现了!熟回?、!生回?、!汉回?、!缠回?等称谓。正如王日蔚阐述的!新疆之维吾尔族,一般皆名之曰缠回,甘肃者一般名之为汉回。然清初此种称呼尚未确定。然其后有民回、夷回之词,民回即汉回,夷回即缠回,然恐非通俗之称。晚清缠回、汉回之名始见确定。盖凡与汉族同化较深者均谓之汉回,否则均谓之缠回?[8]。!熟回?、!汉回?、!民回?在明清文献史料中应理解为汉化程度较高的穆斯林,而!生回?、!夷回?、!缠回?应理解为汉化程度较低的穆斯林。

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后,许多哈密、吐鲁番穆斯林加入起义队伍,为我们理清托茂人祖先族属问题提供了线索。起义后期,清顺治六年(1649年),丁国栋率起义军东征返回肃州(酒泉)后,为团聚各族人民壮大反清队伍,曾联络哈密、吐鲁番等地穆斯林起义反清。据资料记载!河西逆回丁国栋等,煽哈密及吐鲁番部,掠内地民,伪立哈密巴拜汗子土伦泰为王,据肃州叛,集缠头回、红帽回、辉和尔、哈拉回、汉回等数千?[9](P63)。丁国栋协助哈密穆斯林设置都督等官职,建立权力机构,如封任和卓哈资为哈密都督,麻伯峰为!缠头回?都督,茂什尔玛密为!哈拉都督?,麻瑚里为!辉和尔都督?,帖密卜喇为左都督,恩克特默为!红帽回?右都督等[10](P40)。可见,丁国栋率领的反清队伍中既有回族,也有新疆的缠回等穆斯林,民族成分众多。顺治六年十一月,在清军张勇等部的猛攻下,肃州陷落,丁国栋、土伦傣阵亡,包括!缠回?在内的回民起义士兵或被俘或被杀者甚众。

据清代学者撰 新疆图志 记载,哈密!其民三种杂居,而缠为土著??畏吾儿、哈剌灰同奉摩哈默德教(即伊斯兰教),衣服亦同,初以白布束头,故称&白帽回?,后有杂色称&红帽回?,各族久无分别?。王日蔚指出:!缠回名称,见于清初,然似不若今之固定。?[11](P245)说明清初!缠回?一词刚出现时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可能也包括蒙古族穆斯林。蒙古族穆斯林在明末清初历史文献中被称为瓦剌回、达回、哈喇灰。陶保廉 辛卯侍行记 记载:!畏兀儿、哈喇灰同奉摩哈默教,衣服亦同。初以白布束头,故称白帽回,后有用杂色者,称红帽回。各族久无分别,惟通称之为缠头回。?这段资料证明清初改信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一支哈喇灰也被称为!缠头回?。 甘宁青史略正编%哈密志 中记载:!(哈密)其地皆缠头回种,今没扎萨克领之。??别有红帽回、辉合儿、哈拉回诸种。?值得指出的是哈拉回即哈剌灰,据清顺治十四年重修甘肃 肃镇志 记载,哈剌灰!本安定王之部卒,前元之达种?,!一向趁逐水草,搭帐居住?,这说明哈剌灰原是蒙古人。据 肃镇志 记载,哈剌灰!凡有所为,与回夷同俗,但不剃发缠头,自以为回回骨头是也?。此段资料反证了新疆的哈喇灰人有剃发缠头的习惯,他们与信仰喇嘛教、习惯留长发的蒙古人不同。哈剌灰作为蒙古人的一支,由于在哈密和肃州长期受伊斯兰文化影响,逐渐改变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及宗教礼俗,接受了穆斯林的风俗习惯,改信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为礼拜和洗大小净的方便剃掉头发,缠上头巾。哈密哈剌灰人因为长期与畏兀儿人相处,可能融合于畏兀儿人中。所以丁国栋到肃州后招募的士兵,其中有哈密和肃州已伊斯兰化的哈剌灰人,即蒙古族穆斯林。据 中亚蒙兀儿史 记载,回历953年(1547年)!蒙兀儿人(指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至今有三万人左右住在吐鲁番和哈实哈儿附近?。进入关内的哈剌灰人几经迁徙,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游牧于肃州(酒泉)南山甘肃与青海交界的祁连山。

笔者认为!缠头回回?一词最初可能起源于新疆改信伊斯兰教的蒙古穆斯林,这与历史上新疆蒙古上层统治者在蒙古族中强行推行伊斯兰教有关。立国于新疆的察合台汗国在200多年时间里历经几代汗的不懈努力,伊斯兰教在蒙古人中的传播与发展取得巨大进展。从秃黑鲁%帖木儿汗开始,蒙古诸汗在扩大伊斯兰教的影响方面所实施的政策一代胜过一代。据史料记载,这些汗都是!虔诚的穆斯林?,他们为了迫使蒙古人尊奉伊斯兰教采取了很多措施。歪思汗是用!圣战?的方式,试图提高蒙古人对伊斯兰教的热情,羽奴思汗则极力劝说他的部下到城市定居。秃鲁黑%帖木儿统治时期(1346~1363年在位),新疆有16万蒙古人皈依了伊斯兰教。15世纪初期察合台汗国的马哈麻汗更是一个狂热的伊斯兰教推行者。14~15世纪中亚蒙古族穆斯林史学家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写道:!大家都知道,马哈麻汗在强使蒙兀儿人皈依伊斯兰教时,采取了严酷的手段。例如,蒙兀儿人如不缠头巾(Daztar),他就要用马蹄铁钉钉入这个人的头中,这种做法是司空见惯

的。?[12](P233)文献记载他对于不信教的蒙兀儿人要杀头,而对那些能够背诵 古兰经 的人则免于征税。因此,在马哈麻汗统治时期,又有许多蒙古人皈依了伊斯兰教。

有学者认为,缠头巾原本不是伊斯兰教的风尚, 古兰经 里也没有这个规定,拜火教及古代印度人有缠头巾的习惯,后来缠头巾在伊斯兰教学者或有身份的人当中形成风气。马哈麻汗强迫蒙古人一律缠头巾,并形成伊斯兰教规定是难以理解的。由于蒙古统治者偏执过激的做法,迫使蒙古穆斯林及新疆其他穆斯林形成缠头巾的习惯,!缠头回回?一词在清初开始出现。伊斯兰化的蒙古族穆斯林大部分后来融入维吾尔族中,清末及民国初年!缠头回回?又成为维吾尔族的别称。

元明时期伊斯兰化的蒙古族穆斯林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不仅新疆有许多伊斯兰化的蒙古族,而且元代驻守在陕甘宁等地的蒙古将领安西王阿难答的15万蒙古族部卒中大半跟随他改信了伊斯兰教。明代汉文史料中有大量关于蒙古族穆斯林在西北活动的记载,但清初以后,有关蒙古族穆斯林的活动记载明显减少。这部分蒙古族穆斯林到哪里去了呢?笔者认为,这部分蒙古族穆斯林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已经融合到我国其他穆斯林民族之中,今天我们仍然能从我国许多穆斯林民族的语言、姓氏特征中寻觅到蒙古文化的印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有2000多名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穆斯林,数百年来他们与当地蒙古族生活在一起,以游牧为主。2003~2004年笔者曾多次前往该地进行田野调查,周围的其他民族称他们为!蒙古回回?或!回回蒙古?,但他们自称为!缠回?或!缠头回回?,他们也自认为是清朝初年从新疆迁徙来!缠回?的一支,但以前究竟是哪个民族自己也说不清,只知道清朝末年当地蒙古族头领从很远的地方为他们请来一位东乡族阿訇传教,一直坚持到现在。根据生活在两地属于两个不同的族群,但同时自称!缠回?,并自认为是清初从新疆迁徙来的!缠回?一支等口碑资料,我们认为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穆斯林和青海地区的托茂人两个族群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或存在同源关系,有待于学者的进一步研究考证。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托茂人的祖先是以改信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为主,明末以前一直居住在新疆哈密、吐鲁番附近,过着与蒙古人一样的游牧生活。居住在青海地区的托茂人是清初新疆吐鲁番、哈密及肃州等地伊斯兰化的蒙古族穆斯林参加丁国栋、米喇印起义失败后流落青海蒙古部落的后裔,他们被入居青海时间不长的和硕特蒙古收留,长期与蒙古族生活在一起,与外界联系较少,蒙古族文化与民族特征保存得比较完整。但解放后几经迁徙,民族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虽然与青海地区藏族、蒙古族、回族杂居,但因宗教信仰关系,与回族接触日渐增多,一些老年托茂人与回族一起上寺礼拜,一起过伊斯兰教节日,大量与回族通婚,其蒙古民族特征日渐消失。

从宏观上看,民族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形成以后,民族共同体一直处于分化或融合的过程中。历史上的民族有的得以发展至今,有的则分化成许多新的族体,有的又融合到其他民族之中或与其他民族组合成了新的族体。

三、现今托茂人的族属问题

青海地区的托茂人是清初新疆吐鲁番、哈密及肃州等地伊斯兰化的蒙古族穆斯林参加丁国栋、米喇印起义失败后流落青海蒙古部落的后裔,!托茂?的称谓是他们迁居青海后出现的。

自清初至1958年以前,居住在青海地区的托茂人一直与海晏县湟中上五庄一带的蒙古族生活在一起,其生产、生活习俗与蒙古族完全相同,从韩占龙给我们提供的托茂人20世纪50年代的照片看,男子衣着与青海地区蒙古族一样,冬天穿大袖无领大襟老羊皮袄,腰间以长布带束之,脚穿皮靴,头戴狐皮帽。妇女穿长袍,高靴,胸前佩戴许多银饰品。1958年迁至祁连县后,经过近50年的发展,其服饰发生了较大变化,托茂人现在的服饰除与回族一样戴白帽外,大部分服饰文化完全汉化,以着汉装为主。居住在默勒乡的一些托茂人长年与藏族生活在一起,学会讲藏话,偶尔也穿藏式皮袄。2004年10月我们田野调查获取的口碑资料也显示,1958年托茂人迁徙祁连县之前,其日常生活中蒙古文化保存较为完整。1958年后的多次迁徙,托茂人与回族接触日渐增多,通婚圈也日益扩大,其蒙古文化的特征逐步减少。由于托茂人人口少,汉文文献中缺乏对其历史的记载,我国第一次民族识别时,他们缺乏要求将其识别为单独民族的意愿和意识,因而今天托茂人的户籍民

族成分一部分人按回族统计,一部分仍按蒙古族统计。

1958年因国防建设需要,将历史上同属于托茂公部落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托茂人与信仰喇嘛教的托茂公属民一起迁至祁连县托勒牧场。迁至祁连县信仰伊斯兰教之托茂人后几经调配,由原来的大聚居变为现在的大分散小聚居,但他们之间联系很紧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第一次民族识别时,将历史上同属于托茂公部落的信仰喇嘛教的托茂公划归蒙古族,而信仰伊斯兰教的托茂人缺乏对本族群历史全面系统的了解、对自己的民族族属认识模糊,加之民族社会历史变迁的复杂性,托茂人对当时民族识别过程中出现的与本民族特征不相一致的情况及政府认定为回族没有提出任何异议。20世纪80年代以后,托茂人多次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口头和书面申请,要求更改民族成分,他们先后向有关部门提交了 关于托茂历史的几点意见 、 关于更改民族的申请 、 为恢复被历史遗忘的民族的申请 等书面材料。从书面申请材料中可以看出,他们曾提出要求将后来认定为回族的托茂人改为蒙古族,同时又提出将他们列为单独的托茂族的申请。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托茂人长期与蒙古族生活在一起,语言、生活习俗与蒙古族完全相同,与蒙古族通婚较多,在感情上与蒙古族存在着天然联系,并自称与蒙古人有血缘关系,但!缠回?这一概念长期根植于他们的民族意识中,他们不同意称其为蒙古族。由此可见,不同的宗教信仰对民族归属意识产生重要作用,尽管他们的祖先为同一民族,但因宗教信仰不同而产生分化。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民族识别工作,70年代已基本结束。由于我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都经历过长期的整合演变,因而族称众多、支系纷繁,民族识别时出现的民族就有400多个。在众多族称中,有些是同一民族的不同自称或他称,有些是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民族工作者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将一些自称为单一民族的人们共同体分别归并,最后确定我国有56个民族。在民族识别过程中规定对一些属于某个民族支系或自称为族体的!某某人?不能随便冠以族称。很显然,托茂人应属于蒙古族的一个支系,但因历史上很早就信仰伊斯兰教的关系,后来与回族穆斯林联系较多,这可能是国家不能批准托茂人申请成为单一民族的主要原因。

调研中韩占龙给我们提供了托茂人口分布统计表格(略),通过这些表格一方面能了解20年前及近年来青海托茂人的人口基数及生活方式,但它的学术价值在于给我们提供了托茂人的取名特点。这些表中反映出许多托茂人没有姓,也印证了托茂人自己认为他们最初没有姓氏这一历史事实。同时对托茂人最初由回族演变而来的观点予以否定,间接地为托茂人祖先由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穆斯林演变而来的观点提供了佐证。现在托茂人与回族通婚增多,取名上的汉化程度不断加快,原有的民族文化特征遗存愈来愈少。因此,笔者认为它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该方面。

参考文献:

[1]马鹤天.青海之民族[J].开发西北,1934,(3).

[2]秦惠彬.!托茂?考[J].宁夏社会科学,1986,(6).

[3]孙滔.青海回族源流考[J].回族研究,1999,(4).

[4]王野苹.也说!托茂人?[J].西域研究,1995,(2).

[5]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6]秦边纪略[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7]刘侗主编.辽宁回族家谱选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8]王日蔚.维吾尔(缠回)民族名称演变考[J].禹贡,1937,(4).

[9]张中覆.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

[10]丁焕章,刘钦斌.中国西北回民起义斗争史[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11]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上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12]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著.中亚蒙兀儿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敬军)

关于青海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几点思考

关于青海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几点思考 内容提要: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是影响三江源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从2004年生态移民工程开始,至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研究。本文根据移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措施,指导今后的移民工程建设,使移民真正搬得出、稳得住、拔穷根、早致富,实现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移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为了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党中央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对一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化、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生态移民,这是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由于三江源地区海拔较高,很多地区是“生命禁区”,不适于人类居住,人类活动也造成生态恶化加剧。因此,国家应加大生态移民力度,既可保护生态环境,也能改善当地群众生存环境。但是在实施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过程中,发展起点太低,影响了移民的效果。要使移民真正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作出贡献,就必须结合青海实际情况,总结、研究出一套完整的解决问题办法,使生态移民工程在生态环境和移民致富两方面均达到双赢的目的。 2 三江源生态环境状况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称“三江源”。青海三江源地区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面积一半,而年输出总水量630多亿立方米,被誉为“中华水塔”。它包括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和黄南、海南两个藏族自治州各两个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代管的唐古拉乡,共计16个县、127个乡镇。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它是欧亚大陆上发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地域,孕育了我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国内外著名河流。这些大江大河是中国和

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概要 1、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意义 2、生产力发展与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 3、不同地域的人地关系理念 4、经典的人地关系理论 5、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规划理念的创新 1、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意义所谓人地关系理论是指各种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自然环境在文化(包括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看法。它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重要要素,是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和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近代以来,人地关系日趋紧张。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对人类文明的繁衍和发展意义重大。 2、生产力发展与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 2.1 史前阶段这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时代,但透过原始宗教和神话传说,我们依然可以追寻到原始自然观的踪迹。表现:原始宗教包括原始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灵物崇拜以及占卜、巫术等,它是初民屈服于自然,或在自然的威力下软弱无力的表现;而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则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自由驾驭自然的向往。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使人类在自然面前甚为被动。对于生产生活中的得失成败,人类都只能归因于自然界或某种超自然因素的力量,对它们人类除了深感神秘莫测,只有崇拜,而这种崇拜实际上就是乞求。但初民并不甘心做自然的奴隶,幻想中的超人应运而生,他们在神话传说中不仅超脱了自然的束缚,而且束缚了为难人类的自然事物。 2.2农业文明时代(文明之初到公元16世纪初)人类逐渐从自然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走上了能动地改造和支配自然的道路。社

会组织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所推动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在自然面前不再仅仅是乞求和幻想,人类正逐步克服地理环境的阻滞、利用自然界为自己服务。但是发展在起步阶段仍相对缓慢,人类还不能跨越或打破自然环境造成的阻隔,减少或消除其对文化发展的不利影响。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空间的活动也尚未全面地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地理环境对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时期仍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自然观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暂时的平衡,但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预示着人地关系的天平将进一步向人的一方倾斜。 2.3近代工业文明(1)地理大发现开辟了人类世界相互交流的新渠道,人类的足迹开始踏谝地球的各个角落,整个世界不可避免地连成一个整体,人类实现了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又一次飞跃,人地关系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当人类用三百年时间经历了巨大社会变革和观念更新之后,工业革命发生了。正如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所述,它产生了底特律郊外的大汽车厂,而且还使拖拉机在农田上奔跑,办公室里有了打字机,厨房里有了电器冰箱。它产生了新闻日报和电影、地下铁路和DC-3型飞机……。这一切都表现出人类征服、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巨大潜能。终于,人类实现了摆脱自然束缚的梦想,开始沉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之中。 2.3近代工业文明(2)此后的二百年,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继续飞速发展,从表面上看,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仿佛大大超过了自然控制人类的能力,自然在依附于人类。不幸终于降临了,人类的观念发生了不该发生的变化,相当多的人自觉不自

生态移民若干法律问题初探——以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引入

?24? 生态移民若干法律问题初探 ——以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引入 Exploration Into Legal Issues On Ecological Migrants ——Based On The Helping-the-poor And Ecological Migrants Project Of Guizhou Province 吴纪树 (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内容摘要:2012年贵州省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但是,这一涉及200万人利益的重大举措却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机制。在法理基础上,生态移民具有诸多合理成分。它体现对于公民基本人权的尊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彰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并拥有丰富的实践材料。但是,现实法律体系极度缺乏,尤其需要从立法层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生态移民 人权 正义 生态伦理 法律体系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41-1233/D(2013)02-24-03 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政府曾采取多种措施实施扶贫,但成效并不显著。这一方面是因为以往纯粹物质输入式的救助无法调动群众致富的积极性,反而造就了不少靠着国家救济过日子的“懒汉”;另一方面是由于贵州贫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的贫困事实。“在贵州,至今仍有数以百万计的贫困群众,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和石漠化严重地区。在脆弱的喀斯特生态之中,由于自然、历史、人为等原因,导致自然环境恶劣,不少地方贫困群众处于无树、无草、无水、无耕地的境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吃粮难、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入学难,就医难,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难”。①贵州省根据多年的扶贫经验总结,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这些地区实施“就地扶贫”的策略,不仅扶贫投入大、难度大,而且收效甚微。2012年5月,贵州省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决定将不适宜“就地扶贫”、不适宜生活居住的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群众搬迁出来,从而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帽子”。根据贵州省政府相关政策,计划到2020年搬迁35万户、150万人;2012年7月,在贵州省召开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推进大会”上,决定在原有的150万移民规模基础上再增加50万人,并积极开展相关的摸底、调查与核实工作。由此,贵州省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扶贫生态移民。 我们对这一政策性的举动首先是要给予充分肯定的,但是,在通观该移民工程的材料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与我国其他地区的生态移民工程存在共同的缺陷,即缺乏法律的保障。在依法治国的理念和环境下,一项涉及200万人生存的政策安排没有法律的支撑,我们很难想象生态移民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本文正是基于与此相 关法律问题的考量,试图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一个保障贵州省 生态移民权益保障的框架性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生态移民的范畴界定 移民,简而言之就是人口迁移,可以是地区之间的,也可以是国家之间的。但是,迄今为止,对生态移民的内涵界定未能达致统一,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通观各家观点,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能够得到承认: 第一,恢复或者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是生态移民的主观动因。因此,才谓之生态移民。这些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往往因为人们的过渡使用,导致生态严重失衡,最典型的就是贵州麻山地区的“石质荒漠化”(简称“石漠化”)。为了能够改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将当地居民迁出至其他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是不错选择,因为“石漠化”的出现一方面有自然形成,更多的则是人为破坏环境造成的。 第二,被破坏的生态已经难以维系人的基本生产、生活是生态移民的客观限制。正如前述,这些地区几近没有植被、水源、耕地等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已经是这些地区的奢望。基于这样的限制,只有迁移才能从根本上脱离窘境。更细致一点,从扶贫角度来看,只有将这些地区的群众迁移至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才能确保其基本的生存需要,此亦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然,除了生态遭受破坏导致生态移民的因素之外,还有政策性的生态移民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例如,为维护三峡流域的生态环境展开的百万三峡大移民)。因此,综合上面的论述,本文初步拟定生态移民(也称为环境移民)是指:居住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等恶劣的自然条件致使人类无法在此生存的地区或者政策性生态环境 收稿日期:2113-01-03 作者简介:吴纪树(1987-) ,男,汉族,重庆万州人,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2011级法律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① 唐福敬:《为“最大的民生”急行军——我省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观察”》,载《当代贵州》2012年第16期。

三江源地区的草原与森林分布现状

三江源地区的草原与森林分布现状 摘要: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三江源地区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孕育着独一无二大面积的高寒湿地、高寒荒漠、高寒干草原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地区草原与森林分布现状的分析,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两江一河”源地的保护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江源,草原,森林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属于海拔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湿地生态系统星罗棋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之称,被誉为“中华水塔”。青藏高原孕育了独特的植物区系和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多样,被誉为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因此,三江源地区的草原与森林分布现状对三江源保护区的建设、三江源流域的生态安全有着及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1.三江源的自然地理概况 1.1.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三江源系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位于青藏高原青海省南部,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24′~102°23′,北纬31°39′~36°16′之间,区域面积31.8万km2[1],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三江源地区[2]。 行政区域辖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玛沁、达日、甘德、久治、班玛六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称多、杂多、治多、曲麻莱、囊谦、玉树六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同德两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河南两县,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多乡,共16县1乡(图1)。

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调研报告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华水塔”乃至“亚州水塔”。这里作为全球大江大河、冰川、雪山及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对世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2005年国务院批准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之后,国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促进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作为一名长期在藏区工作和生活的少数民族干部,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事业一直牵动着我的心,为了解规划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进展情况,今年6月初,我到三江源保护核心区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作了一次调研。 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的成效 玉树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西南部,是三江源保护的核心区,面积26.7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7.2%,辖玉树、囊谦、称多、杂多、治多和曲麻莱6个县48个乡镇,人口达33.7万人,其中藏族人口为31.99万人。2008年全地区生产总值24.52亿元,财政收入5467万元,城镇居民收入12015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76.9元。年未牲畜存栏数259.62万头匹。自2005年国家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和建设工程启动以来,玉树州认真实施以退牧还草、生态移民为主要内容的禁牧搬迁工程,以治理黑土滩、灭鼠为内容的生态建设、小城镇建设和能源建设等工程,以太阳灶、光伏电源、太阳取暖等内容的能源建设,以水、电、路、通迅、广播、电视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全州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二十多个,完成退牧还草3424.94万亩、治理黑土滩4万亩、安置生态移民3825户、完成草原禁牧减畜166.259万羊单位。建成三江源、可可西里、隆宝湖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4个州级自然保护区。有通天河沿岸、东仲、约古宗列、果宗木查、格拉丹东、当曲、昂赛、白扎、江西、索加—曲麻河等10 个以生态功能保护和恢复为主要任务的核心区。形成了以三江源生态和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限制性开发和禁止性开发区域。全州有35个乡镇,10.43平方公里为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占全州总面积的39%,占可利用土地的64%;占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生态功能区的56%。 玛多县位于三江源保护区的核心区,人口1.1万,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辖2镇2乡。几年来,实施三江源项目17个,总投资6820.25万元,完成生态移民585户2282人,建成移民村4个。禁牧草场476.25万户,减畜50092头只匹。封沙育草21900亩,人工补播1900亩。防治鼠害2260.89万亩。沙漠化土地防治4.28万亩。同时完成了人畜饮水工程、能源建设、技术培训等建设项目。通过生态移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牧民由传统走向现代文明。 从调研情况看,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草地退化趋势减缓,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加,水源涵养能力增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管理职责。组织领导是保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的关键。各地区建立了州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为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推动项目实施规范化。制度建设是保证项目建设的重要手段。各州县在贯彻执行《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暂行办法》、《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监督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办法》、《工程验收管理办法》、《项目公示细则》和《安全生产细则》的同时,还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关制度。如玛多县制定了《玛多县三江源办公室工作职责》、《玛多县三江源办公室工作人员廉政守

三江源

三江源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现有人口55.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目录 1地理位置 2特点 3地质特征

4湿地水文 1. 4.1 河流 2. 4.2 湖泊 3. 4.3 沼泽 4. 4.4 雪山冰川 5. 4.5 地下水 5自然作用 6自然景观 7自然资源 1地理位置

2009年经我国三江源[1]科考队考证,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卡日曲为黄河的源头;当曲为长江的源头;扎曲为澜沧江的源头。 2特点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四个显著特点:1.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2.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3.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4.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3地质特征

三江源 三江源区境内昆仑山脉的巴颜喀拉山、可可西里山、阿尼玛卿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这些山普遍在海拔5000-6000米左右,高大山脉的雪线以上分布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雪山冰川广布,是中国冰川集中分布地之一,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面积按流域分为:黄河源区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6%;长江源区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占44%;澜沧江源区面积3.7万平方公里,占10%。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流出国后叫湄公河)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三江源地区,使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 帅婷婷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西宁810008) 学号:20141013017 摘要:人地关系研究是近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人地关系理论的回顾和及协调论的阐述,解释人地系统的内涵和实质以及人地系统的演变和人地系统的演化和调控,并对地理学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今后研究重点加以综述。 关键词:人地关系,协调论,人地系统 1主要的人地关系论 1.1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直是地理学关注的重要内容。近代环境决定论体系的构建,导源于德国的拉采尔,其所著的《人类地理学》一书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其后美国的辛普尔、亨丁顿,澳大利亚的泰勒,法国的德莫林斯等人相继发展、推进了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从其成型开始便遭到了强烈批评。但是,环境决定论无疑存在历史的进步性和合理内核:①环境决定论用自然环境的作用否定“神权统治”,人地关系研究走向了唯物主义的道路,并加强了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推动了地理学研究向科学化方向发展;②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在环境决定论的一般概念下统一起来,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合二为一,开创了人地关系的理论化探讨,在地理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⑧强调了环境对人类活动(现实、潜在或未来)的作用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由于对环境的关心而导致环境意识和环境策略的兴起,从而奠定了当代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全球意识发展的基础;④绝大部分环境决定论者都不是绝对的或极端的决定论者,并没有否定人的力量和作用。 1.2或然论

青海省生态移民区草场补偿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青海省生态移民区草场补偿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在三江源地区实行大规模的移民政策,以及一系列的缓解草场问题,以缓慢、可行的政策来恢复三江源地区的资源。在实行政策这几年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并在这期间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在这期间,也存在着一部分关系着生态经济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那就是青海省生态移民区草场补偿问题。本文从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社会性出发,联系生态补贴与福利,以整体的补偿动态机制研究为重点,说明了青海省生态移民区的草场补偿问题。 标签:青海省;生态移民区;草场补偿动态调整机制;三江源 0 引言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地的环境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以我国的三江源地区为例,三江源地区处于我国的河流中下游地区,并且经过东南亚部分地区和国家。作为众多地区的保护屏障,三江源地区经受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在飞速发展的现代,三江源地区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面积草地区域都面临着退化以及灭绝威胁,极大程度上威胁到了我国现有的生态环境与生态安全。我国自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之后,就开始积极应对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 1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社会保障保险与救助机制研究 在确定要进行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之后,要对三江源地区的移民人员进行安置,并对移民人群进行一系列的体系建设以及多项政策的实施。对三江源地区移民人员的保证关系着社会对于人民的多方面发展和认识,建立起有效的保障机制,是对人民负责的表现。 1.1 移民权力保障、社会福利机制及社会发展质量研究 为了对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移民的生存条件进行保障,保证人民的各项权益和利益,我国在进行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之后,建立了完善的、详尽具体的社会保障福利政策。在移民之后,将移民人员的生活水平整体提高,是三江源地区移民建设的整体目标。根据不同的专家对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移民的问题提出的不同的观点,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的专家提出,三江源地区移民是由于环境问题才迁移出去,因此,要从多方面保障移民人员的权益。将移民人员的保障合法化,具体的实行举措要归纳到法律中去;还有的专家认为现代移民举措要从长远发展来看,移民要落实迁出政策,并在迁出后落实法律化保障。以三江源地区移民的福利政策为主,稳住民心;还有的专家注重的是移民人员的生活质量问题,从质量入手,将移民人员的福利待遇系统机制构建出来。从各方面具体的认知来看,应当遵循客观的实际情况,以民生为基准,不断创造出健全的移民生活保障体系,才能从实际上落实三江源移民的各项权益,并能够稳定社会,使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三江源是哪三江_参考资料完整版

《三江源是哪三江》 阅读精选(1): 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因属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三大水系发源地而得名。其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 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现有人口55.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2000年5月青海省成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03年1月国务院批准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头地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湿地分布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长江、黄河、澜沧 江均发源于青海境内,这三条大河的源头相距很近。 万里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丹东南侧的大冰川,绵亘几十里的冰塔林,犹如座 座水晶峰峦,千姿百态,景色绮丽。滚滚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 盆地,源头湖泊、小溪星罗棋布,水草丰美,甚为壮观。澜沧江源出于唐古拉山北麓的群果扎 西滩。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通天河畔,由花岗岩雕成,纪念碑碑 体高6.621米,象征长江正源地格拉丹冬雪峰6621米的高度;纪念碑基座面积636平方米,象征三江源保护区36.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平均海拔;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象征中国56个民族;碑体上方两只巨形手,象征人类保 护三江源。碑体正面刻有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八个大字,碑体背面 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撰写的碑文。纪念碑高大挺拔,气势雄伟,耸立于通天河渡 口房山丘之上。 通天河,古称牦牛河,流贯玉树草原,长1000公里,因辑入《西游记》而名闻天下。通 天河渡口是唐蕃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渡口,河中乱石穿空,水流湍急,惊涛拍岸,涛声震耳。古 渡口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通天河大桥南岸,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名晒经石,石旁古柏 群上挂满经幡。传为当年唐僧师徒取经归来,渡通天河时,因负老龟嘱托,被掀翻落水。唐僧 师徒上岸后,在此石上晾晒被水浸湿的经卷,虽是神话传说,然石上字痕犹存,清晰可辨,为 玉树州一靓丽的旅游景观。 三江源区不仅仅是青海旅游的富矿区,也是中国旅游乃至世界旅游的稀缺资源带,具有发 展被誉为无烟工业的绿色旅游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 由省旅游局负责组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的《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 旅游发展规划》,现已透过评审。根据《规划》,青海省在三江源地区建设35个生态旅游重 点项目,规划建设6个重点景区,包括可可西里、年保玉则、阿尼玛卿雪山、勒巴沟、达那 寺峡谷和黄河源景区。三江源生态旅游以三江之源水源地生态与环境体验、康巴安多藏文化原 生态体验、青南高原人与自然关系体验、青南高原户外运动与自驾车旅游为主体系列产品。以 黄河源生态体验、长江源生态体验、澜沧江源生态体验、湖泊水生态、歌舞之乡采风、马背文 化体验、宗教文化探秘、雪山冰川攀登探险、青南自驾游等为主打的系列产品,涵盖了游、住、行、食、购、娱六方面的资料。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地位和可持续发展

目录 1、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地位 2、三江源地区面临的生态危机 3、三江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内容摘要】随着国家生态保护一号工程——《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三江源愈益引起是人的关注。本文第一部分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三江源的生态地位,认为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好坏不仅对青藏高原,而且对全国乃至整个东南亚都具有重要影响;第二部分阐述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现状及面临的生态危机;第三部分从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提出了三江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三江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地位与可持续发展 一、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地位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行政区域设计省内玉树、果洛、海南和黄南4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区域面积占青海省国土总面积的50.4%;人口近71万,藏族人口占90%以上,牧业人口2/3以上;人口密度小于4人/㎞2。全区16个县中有14个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占人口总量的70%以上。经济一草地畜牧业为主,2008年牧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明显低于青海省(2358)和全国(3587)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大部分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有些山峰海拔甚至高达6000米以上。这些高耸的高原山峰通过动力和热力作用,极大地改变了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形

势,对全球气候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不仅如此,三江源地区还以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拦截了西南气流带来的大量水汽而形成充沛降水,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提供了丰富水源,并用此孕育形成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另外,三江源地区气候环境独特,人类活动稀少。许多地区至今还是无人区,即为吸血古老物种躲避第四纪冰川提供了天然避难所,也为近代一些物种免受人类的毁坏创造了条件,该地区因此成了我国重要的珍稀物种繁衍中心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基因库之一。由此可见,三江源地区不仅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而且对整个中国及东南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中华大地的生态屏障,是孕育华夏民族的生命之源具体来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地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江源是中国及东南亚的江河之源 三江源地区因其位置独特,海拔高峻,成为全球现代冰川集聚地之一,冰川总面积达1812.74平方千米。其中,长江源去冰川面积1496.04平方米,澜沧江源区冰川面积124.75平方千米,黄河源曲冰川面积191.95平方千米。这些冰川年均融水量约17.02×108立方米,是三江源地区干支河的重要补给水源。三江源地区岁整体海拔很高,但区内地势平坦,水资源储蓄能力较强,有利于河网、水系的形成发育,在三江源地区,仅属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水系的大小河流就有180条,有大小湖泊16337个之多,总面积达2350.77平方千米,其中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26个。如著名的扎陵湖、鄂陵湖、乌兰乌拉湖、可可西里湖、库赛湖、多尔改错湖等实星罗棋布其间,参与形成了

三江源地区人口发展状况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4472684.html, 三江源地区人口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任善英 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9期 摘要:近些年来,三江源地区的人口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是青海省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与此同时,人口结构,家庭户人数和性别比等多个方面也发生了变化。今后,控制人口数量,积极开展牧区养老以及发展教育是三江源地区今后应重点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三江源地区;人口;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042-02 目前,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形势严峻,生态难民逐年增多,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江源地区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人口居住区,享受特殊的计划生育政策,自1950年以来,区域内人口增加了7倍多。根据三江源区生态移民规划报告人口超载率为34.62%,人口的增长使食物、能源、住房、公共绿地等需求增加,从而增加了对系统的压力,土地承载力降低、环境恶化,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一、三江源地区人口发展现状 (一)人口数量 1949年三江源地区总人口为15万人,1964年常住总人口为222 661人,70年代初近30万,80年代初达40万,90年代初超过50万,2000年常住总人口为614 121人。 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在人口总数中,黄南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25. 7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6.2%;海南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44.2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11.22%;果洛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18. 2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2.37%;玉树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37.8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33.38%。四个州人口年增长率都呈现较高的比率,都明显高于全省的增长水平,与2000年相比,其中:玉树州年均增长率3.48%为最高,果洛州次之,年均增长率为2.61%。人口增长情况见表1。 (二)人口结构 就人口结构来看,四个州各个年龄的人口比重差距不是很大,相比较而言,0-14岁的人口比例玉树州的较高,海南州的较少,其余两个州的差别不大;15-64岁的人口比重中,海南州略高一些,其次是黄南州,再次为果洛州,玉树州最低;而65岁以上的人口中,四个州的差异微乎其微,整体都不高,也就说离老龄化的比例还较远。

青海三江源区调研报告

青海三江源区调研报告 调研单位:设计公司 (2009年8月) 历史上,三江源区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三江源区的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均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江源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源头区产水量下降等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三大流域的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为了解三江源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水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等情况,进一步做好青海三江源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2009年7月17日~8月7日,青海三江源区水资源规划项目组一行4人对三江源区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江源区基本情况 (一)地形地貌 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为3335m~6564m,地理位臵为北纬31°31'~36°15',东经89°21'~102°17'。海拔4000m~5800m的高山是地貌的主要骨架,主要山脉为东昆仑山及其支脉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山脉,其中巴颜喀拉山构成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

三江源区中西部和北部呈山原状,起伏不大、切割不深,多宽阔而平坦的滩地,地势平缓、冰期较长、排水不畅,形成了大面积沼泽;东南部为高山峡谷地带,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多在1000m以上,地势陡峭,坡度多在30°以上。 (二)水文气象 三江源区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冷季为青藏冷高压控制,长达7个月,热量低、降水少、风沙大;暖季受西南季风影响产生热气压,水汽丰富、降水量多。由于海拔高,绝大部分地区空气稀薄,植物生长期短,无绝对无霜期。 年平均气温为-5.6℃~3.8℃,极端最高气温28℃,极端最低气温-48℃;年平均降水量413.4mm(其中黄河流域部分降水量428.3mm,长江流域部分降水量384.7mm,澜沧江流域部分降水量494mm),6月~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年蒸发量在730mm~1700mm之间。年日照时数为2300h~2900h,沙暴日数一般19天左右,最多达40天(曲麻莱)。 三江源区地表水资源量约425亿m3,其中黄河流域为137亿m3,占三江源地表水资源量的32%;长江流域179亿m3,占三江源区42%;澜沧江流域为109亿m3,占三江源区26%。 (三)河流水系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中华水塔”三江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4472684.html, 2007-11-30 11:01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 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为有效保护这里的生态系统,日前,中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在青海正式启动。

放牧在三江源地区的羊群。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为有效保护这里的生态系统,日前,中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在青海正式启动。

生活在三江源地区的牧民

高原彩虹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之地理位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4472684.html, 青海新闻网 2006-09-23 09:24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其东、东南部与甘肃省、四川省相邻,南部、西部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北部分别与治多县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的格尔木市和都兰县交界,东北部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贵南县、贵德县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接壤。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4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15.23万km2,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2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按流域分为:黄河源区面积4.05万km2,占保护区面积的26.6%;长江源区面积9.4万km2,占保护区面积的61.7%;澜沧江源区面积1.78万km2,占保护区面积的11.7%。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介绍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4472684.html, 青海新闻网 2006-09-23 09:24

三江源生态文化志概述

概述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因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此而得名,地理位臵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平均海拔为3500-4800m,为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聚水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河湖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仅玛多县境内就有大小湖泊4070余个。 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以及中南半岛文化,因此,三江源地区在世界地理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在政治、历史、文化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2009年我国三江源科考队经过严谨、细致的考证,确定卡日曲为黄河源头,沱沱河为长江源头,扎曲为澜沧江源头。 2000年5月23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8月19日,国家林业局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在玉树藏族自治州通天河畔举行了隆重的揭碑仪式。2003年1月24日,国务院批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7月18日,“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青海省林业局正式成立,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管理机构。青海省政府组织编制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于2005年全面实施。从2004年开始到

2010年,国家已投资约75亿元实施该总体规划。2014年1月10日,按照国务院部署,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建设同时启动。二期工程范围从15.2万平方公里扩展到39.5万平方公里,总投资预计达160.6亿元。这足以体现中央治理三江源生态的决心,同时也触发了三江源生态治理结构向着更为有效、合理的方向改善。省政府对三江源地区的投资建设:6年来省财政共投入3亿元改善了三江源区23个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省政府从2009年起每年下达资金4000万元,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困难群众进行生活困难补助。 三江源地区封闭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活动,饮食以肉乳为主,面米为辅。较特色的食物有手抓,风干牦牛肉,酥油茶,糌粑等。在服饰方面,不分男女老幼,一年四季均穿藏袍。热贡艺术是三江源地区最重要的艺术组成部分。热贡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堆绣、建筑彩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从所辖范围来讲,三江源地区的范围包括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6个县)、果洛藏族自治州(6个县)全境和海南藏族自治州2个县、黄南藏族自治州2个县和格尔木市的1个乡。因享受特殊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省内其他各地和省外人口不断迁入,三江源地区人口总数以及占青海省总人口比例逐年增加。第五次人口普查三江源地区有614121人,其中藏族580514人,藏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94.5%,汉族33607人,回族10059人,蒙古族30658人,撒拉族1518人,土族1146人,其他民族386人。

E7区生态移民的补偿范围及标准问题研究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的补偿范围及标准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移民已成为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各界学者不断讨论。但是所涉领域大多都是生态、环保、农林等。至今未见有讨论生态移民中的行政补偿问题。无论生态移民是否真正见效,是否是一种长久之计。在我国毕竟已经作为一种政策,被付诸实践。因而本文就要着重讨论一下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补偿机制中的补偿范围与标准问题。 关键词:生态移民草原牧区补偿范围补偿标准 一概述 (一)生态移民的界定 许多学者对生态移民都有不同的界定。从原因的角度来说,葛根高娃、乌云巴图认为, 生态移民是指由生态环境恶化, 导致人们的短期或长期生存利益受到损害,从而迫使人们更换生活地点, 调整生活方式的一种经济行为。这主要是自发性的生态移民。从目的的角度来说,刘学敏认为,生态移民就是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出发, 把原来位于环境脆弱地区高度分散的人口, 通过移民的方式集中起来, 形成新的村镇, 在生态脆弱地区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为生态移民是一个生态学概念而非法学概念。所以我认为包智明的定义就足以概括生态移民的全部内容。他认为,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 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迁移人口。 根据是否由政府主导生态移民又可分为自发性生态移民与政府主导移民。就目前我国草原生态移民的实践状况来说,已不单单是一种迁徙行为,已经成为国家缓解环境压力和解决牧民贫困生活的一项政策。因而本文主要探讨的也是政府主导的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的补偿问题。 (二)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的原因及必要性 我国牧区的产业比较单一,草原畜牧业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加之经营粗放,导致草原过牧,从而造成草原的退化。草原退化、沙化严重程度逐年加剧,人、牲蓄量已超出了草原的承载能力。而这些自然原因有导致牧民家庭收入减少,生活陷入贫困。牧民为解决生活问题,过度放牧,导致恶性循环,生态急剧恶化,难以恢复。 政府为了缓解生态压力,改善环境,就要实行草原围封禁牧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实行了生态移民工程。 二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补偿的理论及法律依据 (一)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补偿的理论依据 行政补偿可分为特别牺牲行政补偿与社会补偿。严格意义上的特别牺牲行政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地位和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地位与可持续发展 任玉秀 专业:草业科学 主考学校:__甘肃农业大学__ 准考证号:440111101041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鱼小军副教授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年月日

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地位与可持续发展 The Sanjiang source area ecological stat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任玉秀 Ren-Yu-xiu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地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三江源是中国及东南亚的江河之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三江源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三江源是中国乃至世界高寒生物资源宝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三江源地区面临的生态危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湖泊萎缩,冰川后退,水资源减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草场退化与沙化加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生物多样性急剧萎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三江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三江源地区的人口可持续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三江源地区的资源可持续利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三江源地区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