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巧实力_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_巧实力_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Nor 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10年第2期(总第163期)

“巧实力”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贾付强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摘 要:“巧实力”战略作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提出的一种外交战略,是指把“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效地结合成一种成功战略的能力。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加强与同盟、伙伴和国际组织的关系;第二,关注全球发展;第三,加强公共外交;第四,推动经济一体化;第五,增强技术和创新能力。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巧实力”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硬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软实力”;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施行“巧实力”外交,构建和谐世界,营造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和平发展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10)02-0022-05

"S mart Power"and Ch i n a’s Peaceful D evelop m en t

J I A Fu2qiang

(School of H ist ory and Political Sciences,Guizhou Nor mal University,Guiyang550001,China)

Abstract:A s a kind of f oreign strategy p r oposed by U.S.Secretary of State H illary Clint on,"S mart Power"strategy is the ability t o combine"Hard Power and Soft Power"int o a powerful strategy.It includes the f oll owing five as pects:First,enhancing alli2 ances,partnershi p s and instituti ons’relati ons;Second,paying attenti on t o the gl obal devel opment;Third,strengthening the pub2 lic di p l omacy;Fourth,p r omoting the econom ic integrati on;Fifth,devel op ing the ability of technol ogy and innovati on.China which chooses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 opmentmay learn fr om US"S mart Power"strategy.It takes the econom ic constructi on as the center f or increasing"Hard Power",constructs the s 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 m f or p r omoting"Soft Power",takes the Five Princi p 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as the foundati on and executes"S mart Power"di p l omacy f or constructing har moni ous world and building internati onal envir on ment which is advantageous t o China’peace devel opment.

Key words:Hard Power;Soft Power;S mart Power;peaceful devel opment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不仅体现在军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hard power)”方面,也必然体现在文化的认同度、发展模式的认可度、外交政策的亲和度、参与国际组织的广泛度与确立国际规制的能力等“软实力(s oft power)”方面。自1990年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Nye)首创“软实力”概念以来,世界各国在注重硬实力建设的同时,也加强了软实力建设。新中国自1949年建国、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不但硬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正在不断增强。国际社会需理解和支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但中国更需要巧妙地利用自身不断增长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即运用“巧实力(s mart power)”来营造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内外环境。

一、“巧实力”的提出及内涵

在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关于综合国力的构成问题,学者们一般将其分为两个层面:有形的物质层面和无形的精神层面,也即以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为主的硬实力和以文化的吸引力、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的感召力、塑造国际规则与决定国际议事日程的能力为主的软实力。这种软硬结合的综合国力观有助于我们很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但这种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把硬

①收稿日期:2009-12-08

作者简介:贾付强(1978-),男,汉族,河南潢川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当代国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

实力和软实力作为相互分割的两个方面来研究,主要讨论硬软实力的内涵、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而对如何综合运用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方面研究得不够。针对“9?11”事件之后,布什政府打着自由国际主义的旗号,实行进攻性的单边主义战略,偏重使用硬实力,导致美国综合国力受损的事实,美国安全与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珊尼?诺瑟(Suzanne Nossel)于2004年在《外交》杂志上发表《巧实力》一文,文中强调美国应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即“巧实力”来实现其外交目标。“必须实行这样一种外交政策,不仅能更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而且能走得更远,通过灵巧地运用各种力量,在一个稳定的盟友、机构和框架中促进美国的利益。”[1]1312006年1月,约瑟夫?奈教授在《外交》杂志上发表《重新思考软实力》一文。文中指出,“单独依靠硬实力或软实力都是错误的。将它们有效结合起来可以称作巧实力”[2]。

2007年11月,由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R ichard L.A r m itage)和约瑟夫?奈共同担任主席的巧实力委员会发表了一个题为《一个更灵巧、更安全的美国》的最终报告。报告指出:“美国在世界的形象和影响处于下降之势,为了维护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地位,美国需执行一项‘巧实力’战略,通过在全球事务上增加投入而成为一个更加聪明的大国。”[3]1

2009年1月13日,希拉里?克林顿(H illary ?Clint on)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的美国国务卿提名听证会上提出,“奥巴马政府将运用‘巧实力’来处理外交国际事务以使美国能继续领导世界”[4]。希拉里有关“巧实力”的表态在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迅速引起了关注,同时标志着“巧实力”从一个学术概念上升为美国的外交理念。

关于何为“巧实力”、“软实力”一词的首创者约瑟夫?奈指出,“巧实力作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术语,是把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效地结合成一种成功战略的能力”[5]。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其中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如基本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科技力量等;软实力是指精神性力量,如国家凝聚力、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受认同程度等。通俗地说,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的途径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东西的一种能力。而知道如何将软实力与硬实力手段结合,便是“巧实力”[6]。

从上可以看出,“巧实力”有以下特征:第一,硬实力和软实力是“巧实力”的基础,没有硬实力和软实力就不存在“巧实力”,即“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第二,“巧实力”既不是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而是综合运用两者的灵活战略或战术;第三,“巧实力”能更有效地发挥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功效,最大化地实现一国的利益;第四,“巧实力”具有动态性,即一国政策实施过程也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

二、美国的“巧实力”战略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提出要用“巧实力”战略来处理美国的对外关系,而美国巧实力委员会发表的《一个更灵巧、更安全的美国》的报告则凸显了其战略的具体方略。

第一,美国需要加强与盟友、伙伴和国际组织的关系,以此作为基础来应对全球的挑战。这种依靠条约、联盟和多边组织的策略———所谓的以规范为基础的国际主义———比单边行动和意愿联盟能更有效地应对全球挑战。因为从短期视角来看,全球规制和国际组织可以使美国在应对新的挑战时既能表达自己的关切而又不必建立一个意愿联盟。从长远角度来看,投资国际组织和全球规制可以使美国的观念、价值及利益得以长期维护[3]29。

第二,美国需要更多地关注全球发展,特别是公共卫生问题。在过去的七年中,布什政府在促进全球发展方面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但也许没有一个比援助批评家所关心的贫困国家和腐败政府意义重大。因为当我们能够给他们带来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提高家庭生活水平)时,他们才更可能向往未来而较少倾向于暴力和极端主义。通过援助促进全球发展能强化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念,有助于世界和平、正义和繁荣,改善美国在世界的形象。为此,美国政府应提升美国政府内的发展使命感,制订更加统一的援助方案,建立得到地方政府支持的、有透明度的供应援助机制。在全球公共卫生方面,美国要创建一个全球健康组织,加强美国在世界卫生组织中的领导地位,把安全的饮用水和卫生系统带给世界每一个人,结束艾滋病给国内外患者带来的痛苦[3]38-46。

第三,要加强公共外交。因为有效的公共外交对任何有关当前美国在世界的形象和影响的讨论都是关键的。“巧实力”委员会认为,有效的公共外交方法包括达到人与人交流、思想和信息交流的教育与文化交流项目,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市民外交”[3]47。为此,美国要加大对教育交流

项目的投入。一方面,要“走出去”———加强和扩大在国外大学、高中的美国研究项目,增加美国学生留学国外的数额;另一方面,要“引进来”———增加到美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和研究的国际学生的名额。此外,政府还应建立独立的公共外交机构,并直接向国务院汇报[3]50。

第四,美国应继续促进经济一体化,增进全人类的福祉。在这个全球经济加速一体化的时代里,美国作为世界舞台上最关键的行为体之一,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世界最大的进口国和出口国,是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接受国。美国的劳动力是灵活、高效的,公司和金融机构也是世界顶级的。但这些事实不应让美国产生自满情绪,美国应为日益加剧的经济竞争做更多准备。美国需要同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的世贸组织成员国进行谈判,签署“多边”协定,在W T O内创建自由贸易核心体系[3]53-56。

第五,增强科技与创新能力,关注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问题。要增强美国的能源安全,美国需要采取切实的行动和政策来减少能源需求,如提高效率、使能源和燃料供应渠道多元化、掌管那些占美国进口能源主体的资源丰富区域等。美国在能源安全和气候方面的“巧实力”策略应该体现在创新上,通过发挥美国的领导作用,建立联合技术发展中心并提供资金,通过谈判在有效能源商品和服务方面建立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等[3]57-60。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巧实力”战略就是要求美国综合运用一切可用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资源,即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文化等各种手段的组合来修补美国受损的国际形象,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三、美国“巧实力”战略对中国

和平发展的启示

“巧实力”战略是美国政界和学界根据世情、美国国情的现实变化而提出的指导性对外政策理论,显现了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基本思路和方向,这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正处于上升期,这可能会引起别国的不安,并可能导致其他国家联合起来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但如果中国能巧妙地运用不断增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那么就能有效地消减甚至消除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恐惧和试图遏制中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

(一)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

2003年11月3日,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讲演中首次提出“中国和平崛起”这一论题。2003年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指出中国将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这些讲话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热论。美国、日本、东南亚等一些学者大肆宣扬中国不断崛起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将威胁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强调要对中国严加防范①。为消除一些国家的忧虑,说服其他国家相信中国新增的实力有益无害,2004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重大命题。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也于2005年12月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指出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要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以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7]。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8]17。这可以说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总结世界大国崛起经验,在客观科学地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正确判断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2009年9月23日,胡锦涛在出席第六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讲话,再次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中国过去、现在、将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9]。

(二)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的和平发展面临着不少国内因素和国际环境的挑战。

1.中国和平发展面临不少国内挑战

①①鼓吹中国威胁论的代表作有:〔日〕村井秀:《论中国这个潜在的“威胁”》;〔美〕罗斯?芒罗:《正在觉醒的龙————亚洲真正的危险来自中

国》;罗杰:《东南亚国家如何看中国威胁论》;〔美〕丹尼尔?伯斯坦:《巨龙》等。

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规模还是复杂性都世所罕见。经济方面,最近几年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经济一直在持续高速稳定增长,但中国居民收入的贫富两极分化极为明显,且在不断加剧。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平衡。中国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治方面,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也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没有起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8]5。国内安全方面,台海关系自马英九上台以来,大陆广施善意,双方避开两岸政治险礁,逐步开启了关系正常化的闸门,但台独势力仍不可小觑。“藏独”、“疆独”分裂势力和国内外反华势力相勾结,在境内制造一系列恐怖暴力事件,威胁民族自治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社会方面,经济增长导致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三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以致影响社会的稳定。文化方面,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国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有所滋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舆论时有出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任务更加繁重。

2.中国和平发展面临不少国际挑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在我国周边地区,冷战结束后,中国以“睦邻、安邻、富邻”作为外交指导思想,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与周边国家政治互信、经济交融和安全合作日益深化,对华友好成为周边多数国家的主要政策取向,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明显改善。但近年来,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呈逐渐恶化态势,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和安全挑战。首先,朝鲜半岛局势因朝鲜于2009年4月5日在舞水端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试验通信卫星”而再起波澜,朝鲜与美国及美盟友关系严重恶化。其次,中日除领土、领海资源争端外,日本近年来不断强化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加快军事大国化步伐,这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第三,南海领海争端持续升级。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的方针是“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菲律宾、越南等国试图通过立法、增强军事威慑力等手段非法占有我国南海海域,我国在南海面临的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的形势日益严峻。南海局势升级后,美、日、印等大国从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出发,积极扩大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以图染指南海地区事务。第四,印度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威胁”为由,增兵6万于中印边界争议地区,这对中国与印接壤地区构成巨大威胁。最后,中亚地区存在的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暴力恐怖势力以宗教极端面目出现,以“民族独立”为目的,大搞恐怖暴力活动,对我国的和平发展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国际环境方面,中国的和平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首先,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威胁论”再度盛行。西方发达国家更多地视中国的发展为其挑战而不是其发展机遇。其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前景还不明朗。同时,针对我国的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安全。再次,全球性问题进一步显现。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威胁日益凸显,全球失业和贫困人口数量上升,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有组织犯罪、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地区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和平发展[9]。

(三)运用“巧实力”,促进中国和平发展

美国“巧实力”战略的本质就是美国要“统筹兼顾”,巧妙地处理好美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平衡问题,通过挖掘各种资源和采取灵活的手段使美国在处理国家关系事务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认为,“既然美国正在学习怎样聪明地运用本国实力,谋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那么这对中国最大的启示就是,中国也应该灵活地制定和执行政策。中国应该把希拉里的‘巧实力外交’政策当作一面

镜子。”[10]中国应把“巧实力”作为保障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手段,协调各方面力量,挖掘现有潜力,科学发展,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保驾护航。

1.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硬实力”建设

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虽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中国的“硬实力”还不够“硬”。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统计资料和中国公布的数据计算,“2004年中国经济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1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的3.6%、日本的4.0%,在世界20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29位。中国农村2004年末还有261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年需要解决城乡就业的人口近2400万人,并有1亿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因此,中国应该继续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学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确保201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坚实的“硬实力”基础。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软实力”建设

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就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1]180我们既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硬实力)建设,也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软实力)建设。“在国际政治中,极少国家能够只以‘软实力’实现其在国际上的目标。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只使用‘硬实力’而不使用‘软实力’,则有可能导致其他国家的抵制。”[12]中国硬实力的增强并不必然意味着软实力的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还比较“软”,2008年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的调查显示,“正如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还无法与美国相匹敌一样,中国的软实力发展也任重道远。”[13]因此,中国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加大对国内文化建设的物质支持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在本地区和全世界公众面前塑造一个没有威胁性且负责任的世界强国形象,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奠定强大的“软实力”基础。

3.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施行“巧实力”外交,构建和谐世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中国政府倡导的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为此,中国应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施行“巧实力”外交,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多边国际机构,强化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承担相应国际义务,提升对外援助发展水平,推进全球经济的发展,营造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1]Suzanne Nossel.S mart Power[J].Foreign Affairs.March/Ap ril

2004,Vol.83,Issue2.

[2]Joseph S.Nye,J r..Think Again:Soft Power.Foreign Policy,

March.1,2006.[2009-10-22]htt p://yaleg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d4662027.html,/ content/think-again-s oft-power.

[3]R ichard L.A r m itage and Joseph S.Nye Jr.,cochairs,A S mar2

ter,More Secure America:Report of the CSI S Comm issi on on S mart Power,W ashingt on,D.C.:CSI S,Nove mber2007.

[4]Clint on Says US Should U se‘S mart Power’W ith D i p l omacy.

(2009-01-14)[2010-01-22].htt p://www.wwenglish.

com/en/voa/stan/2009/01/2009011429667.ht m.

[5]Joseph S.Nye,J r.I n M ideast,the goal is“s mart power.The

Bost on Gl obe,2006-08-19.

[6]蒋国鹏.巧实力从学术概念到美国外交理念[N].参考消息,

2009-02-13.

[7]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R],2005-12

-22.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胡锦涛.同舟共济共创未来———在第六十四届联大一般性辩

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09-25.

[10]陈璟贝,蒋国鹏.希拉里“巧外交”启示中国[N].国际先驱

导报,2009-01-29.

[11]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83.

[12]于盈,约瑟夫?奈.中国缺创造“软实力”的非政府机构.

(2009-06-19)[2010-01-22]htt p://ne ws.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d4662027.html,/ 20090619/n264634884.sht m l.

[13]约瑟夫?奈,王缉思.中国软实力的兴起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6).

责任编辑 李兰敏 英文审校 孟俊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