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冰川作用的地貌

冰川作用的地貌

冰川作用的地貌
冰川作用的地貌

冰川作用的地貌

侯爱平

冰蚀湖

在高山或高纬地区,冰川运动过程中刨蚀、掘蚀地面产生的凹地积水形成的湖泊。一般湖盆为坚硬的基岩,盆壁与盆底的基岩面上往往有冰川磨光面和冰川刻槽和擦痕。中国藏北高原的一些湖泊就是冰蚀湖。典型的冰蚀湖泊有巴松湖、那木拉错、嘎隆拉冰蚀湖等。北美五大湖成因也出于此。

冰碛湖

指冰川消退时,冰碛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碛物阻塞河床、冰川谷潴水而成的湖泊。其形状多种多样,多分布在大陆冰川作用地区,也出现在遭受冰川作用过的山地。如中国西藏的帕桑错、布托青错、新疆的喀拉斯湖、腾格达峰北坡的天池等。

峡湾

形成过程是:

在第四纪冰川运动过程中,对地面产生的刨蚀作用可以形成大量的u形谷,同时在u形谷的前缘产生冰坎。后来随着冰川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冰坎被海水淹没,海水进入u形谷,于是成了峡湾。

峡湾的特点:轮廓曲折,岸壁陡峭,中部海水最深,湾口附近有水下陡坎(冰坎),在峡湾的岸壁上有冰川形成的镲痕。代表性的区域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岸。

峡湾乃由冰川形成的地形。峡湾形成是由于冰川侵蚀河谷所致,冰川由高山向下滑时,不仅从河谷流入,还将山壁磨蚀,成为峡谷。当这些接近海岸的峡谷被海水倒灌时,便形成峡湾。峡谷在寒带地方较为常见,像北欧的挪威便是以峡湾特多而闻名。接近大西洋的挪威沿岸,在被冰川形成峡谷后,被大西洋的海水倒灌而成为峡湾。

U形谷

在山地区域,当冰川占据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后,由于冰川对底床和谷壁不断进行拨蚀和磨蚀,同时两岸山坡岩石经寒冻风化作用不断破碎,并崩落后退,使原来的谷地被改造成横剖面呈抛物线形状,这样更有效地排泄冰体。这种形状的谷地称U形谷或槽谷。

冰斗是山地冰川重要的冰蚀地貌之一,一般形成于雪线附近。它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具三面陡壁的围椅状洼地,出口处为一岩槛。在冰川的冰劈、刨蚀、磨蚀及重力崩塌共同作用下,洼地不断加深,后壁及两侧不断后退,变陡,原来的洼地就不断扩大形成冰斗。冰斗一面开口,是冰斗冰川流出的通道,冰斗底部的高度与雪线分布近于一致

冰斗

位于雪线附近由雪蚀凹地演化成的斗状基岩冰川侵蚀地貌。山岳冰川常见的冰蚀地貌类型。主要由冰川在凹地中对底部和斗壁进行旋转磨蚀、刻蚀和拔蚀而产生。典型的冰斗

由岩盆、岩壁和岩槛组成。底部为岩盆,平面呈半圆形,三面为峭壁相围,出口处有突起的岩槛,常可见羊背石。相邻冰斗间的岭脊变成刃状山脊,称为刃脊。

角峰

指金字塔形尖峰,山坡呈凹形陡坡,顶峰突出成尖角。由冰斗不断扩大和后退,使山坡受到显著刻蚀,两个相邻冰斗间残留的岭脊,便成为尖锐的刃脊。一般由三个以上的冰斗所夹峙的残留山峰,便成了角峰。如我国的珠穆朗玛峰和欧洲的勃朗峰都是角峰。

冰川地貌类型表

冰川地貌类型表 类型 基本特征 冰 蚀 地 貌 冰斗 三面为陡崖包围的簸箕状盛雪洼地、由冰斗底、冰斗肩、冰斗壁和冰斗坎几部分组成,多发育在雪线附近 围谷 (粒雪盆) 是由数个冰斗汇合而成的规模巨大的洼地,呈半圆形,三面为陡坡,坡上有时发育着冰斗。底部平坦或略倾斜,出口和幽谷相连,常残留有湖泊,又名冰窖 鳍脊 两个冰斗或冰谷间所夹的山岭,被侵蚀而成的尖锐陡峻的山脊,又叫刃脊 角峰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冰斗之间所夹的山峰,呈金字塔状,孤立而尖锐 冰川谷 横剖面一般为"U"字形,谷底宽平,谷坡陡峭,壁上有冰蚀擦痕和磨光面。纵剖面常成台阶状,在平面上较平直 悬谷 冰川谷的两侧支谷高悬于主谷底之上,高差常达数十米,甚至数百米 羊背石 冰川谷底,冰蚀后残留的石质小丘,呈椭圆形,其长轴的方向就是冰川流动方向。两坡不对称,迎冰面为缓坡,较圆滑,有冰川擦痕或磨光面。背冰面为陡坡,坎坷不平 冰川溢口 冰川达到一定厚度时,从幽谷或其它存冰洼地向侧面溢流而形成的口子 盘谷 多条山谷冰川,汇集于山前地带,掘蚀而成的洼地。盘谷淤填后是有利于地下水汇集、储存的地方 冰 碛

地 貌 基碛丘陵 (冰碛丘陵) 冰体消融时,将所挟带的物质沉落在底碛之上,构成低矮、坡缓、波状起伏的丘陵。组成物质为冰砾土,颗粒较粗,大小不一,磨圆度不同,略具层理,有冰水沉积物的粘性土夹层 冰碛阶地 冰川后退后,河流切入有基碛覆盖的冰川谷底而成 侧碛堤 冰川两侧的堆积物、常沿冰川谷的边缘,成连续或断续分布的长堤 终碛堤 冰川的末端,堆积而成的与冰川流动方向垂直的弧形堤状高地。后期流水侵蚀可成孤丘,其组成物质有漂砾至砂层夹粘性土,具明显的粗层理 冰砾扇 (冰碛扇) 由冰川漂砾堆积成的扇形地,有的是大片冰流直接一次造成,更多的是由于多次冰川作用形成 鼓丘 分布在终碛堤的内例,椭圆形和狭长形的小丘,其长轴和冰流方向一致,尖端指向下游,大小不等,富含粘土,无层理,有时夹有有层次的沉积物,有的鼓丘的核心是基岩 冰 水 地 貌 冰水扇 冰融水在终碛堤上冲开缺口,由冰水沉积物构成的扇形地,由砾石、砂和粘土组成,有一定的分选性和层理,含有大漂砾 冰水平原 在冰水扇外,冰水沉积物大量沉积形成的宽广平原 冰湖三角洲 冰川融化汇成冰前河流,注入静水的冰湖时形成的三角洲,多由砾石、砂粒夹粘上组成。在湖盆中则为冰湖沉积,因气候变化多形成粗细相间、层理显著的湖泥(纹泥、季候泥) 冰砾阜 平顶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土丘,边坡陡直,直径0.1~2公里,高度5~70米,靠近终碛堤成群分布,由有层次,分选好的细砂、亚粘土和卵石组成,上部常有漂砾和砂粘土盖层,

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

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 在高纬和高山等气候寒冷地区,如果降雪的积累大于消融,积雪将逐年加厚。在一系列物理过程影响下,积雪就变为冰川。冰川本身就是一种地貌,也是寒冷地区重要的地貌营力,可塑造一系列冰川地貌。但在降水量少的条件下,地表不能积雪成冰川。在这种地区土层的上部常发生周期性的冻融,下部则长期处于冻结状态,成为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层中发生的冻融作用,可塑造一系列冻土地貌。 关于冰川作用和冰川类型、分布,在第五章第四节已有介绍。这里只着重讨论冰川的地貌作用和冰川地貌的特点。 、冰川作用冰川在运动时能对地表进行侵蚀。但冰川运动的速度缓慢,每年只有数 卜米至数百米不等。冰川各个部分的运动速度并不一致,其中从粒雪盆 (雪线以上的积雪盆地,即冰川的补给区)出口到冰舌上部这一段速度最快;在横剖面上则以冰川中部为最快。实际观察还证明,冰川表面运动速度最快,且自冰面向底部递减。冰川运动的速度有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一般是夏季快,冬季慢;白昼快,夜间慢。 在粒雪盆中冰川有向心运动和下沉运动,在冰舌部分有侧向运动和上升运动。冰川运动是由可塑带的流动和底部的滑动组成的。而冰川滑动则是产生侵蚀作用的根本原因。 冰川是一种巨大的侵蚀力量。冰岛的冰源河流含沙量为非冰川河流的五倍,侵蚀力可能超过一般河流的10—20 倍。冰川主要是依靠冰内尤其是冰川底部所含的岩石碎块对地表进行侵蚀。在冰川滑动过程中,它们不断锉磨冰川床,这种作用通常称为磨蚀(刨蚀)作用。另外,冰川下面因节理发育而松动了的岩块和冰冻结在一起,冰川运动时岩块被拔起带走,这就是拔蚀(掘蚀)作用。 冰川的搬运能力是惊人的。大陆冰川可以把大片基岩搬走;山岳冰川的搬运能力也不小。喜马拉雅山中即有直径28 米,重量超过万吨的大漂砾。 冰川通过磨蚀、拔蚀、雪崩和山坡上的块体运动获得大量碎屑物质。这些碎屑被冰川携带而下,通称运动冰碛。其中,出露于冰面的叫表碛;夹带在冰内的叫内碛;在冰川底部的叫底碛;位于冰川两侧的叫侧碛;两支冰川会合则形成中碛。

冰川地貌

第七章冰川地貌 教学目的: 1..理解雪线与成冰作用方式、冰川运动及冰蚀与冰积作用、冻土及其分布规律; 2.掌握:冰川的类型(特别是山岳冰川类型)及其演化、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山岳冰川地貌的组合规律、古冰川活动证据及在划分冰期中的作用、冰缘地貌类型。 教学重点:1. 冰蚀作用与冰蚀地貌, 2. 山岳冰川地貌的组合规律, 3. 冰缘地貌类型。 教学难点:1. 雪线、冰川的运动及冰川的类型, 2. 第四纪冰期, 3.古冰川活动证据及在划分冰期中的作用; 第一节冰川的形成与演化 一、雪线与成冰作用 (一)雪线 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雪线。冰川形成于雪线以上的常年积雪区。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有: 1.气温 一般温度愈高,雪线愈高;温度降低,雪线也就降低。所以,全球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是由赤道向两极降低。 2.降水量 固态降水量愈多,雪线愈低;反之愈高。因而,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不在赤道,而在亚热带高压带。 3.地形 主要表现在山势、坡向等方面。 (二)成冰作用 在雪线以上的常年积雪经一系列的“变质作用”才能形成冰川冰。这一过程称为成冰作用。 积雪变成冰川冰,一般要经历二个过程:①由新雪变成粒雪;②粒雪在压力或热力作用下形成冰川冰。 中低纬高山区的冰川主要是通过热力成冰的;而高纬极地地区的大陆冰川主要是通过压力成冰的。

当冰川冰具有一定厚度,只要地表或冰面具有适当的坡度,在压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冰体就能向雪线以下地区缓慢流动,形成冰川。 二、冰川的运动 规模较大的冰川可分为上部脆性带和下部塑性带。冰川的运动主要是通过冰川内部的塑位变形和基底滑动来实现的。对于中低纬的小冰川而言,以基底滑动为主;而高纬大陆冰川则以塑性变形为主。 冰川运动速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冰床或冰面的坡度、冰川的厚度,还受季节和昼夜更替的影响,冰川的不同部位其运动速度也有差异。 三、冰川类型及其演化 (一)山岳冰川 1.冰斗冰川 2.悬冰川 3.山谷冰川 4.山麓冰川 5.平顶冰川 (二)大陆冰川 面积最大,厚度最大,冰川的运动基本不受下伏地形的影响,由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流动,中部为积累区,边缘为消融区。 主要类型有:冰盾和冰盖 第二节冰蚀作用与冰蚀地貌 一、冰蚀作用 1.冰川的挖蚀作用 2.冰川的磨蚀作用 二、冰蚀地貌 1.冰斗、刃脊和角峰 2.槽谷和峡湾 3.羊背石

冻土和冰川地貌

冻土地貌 冻土及冰川地貌 地质工程1004班 1009040424 伊磊 2013/1/1 冻土地貌 摘要:冻土在地球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高度地带性。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多年冻土带都可分出连续多年冻土带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带。研究冻土地貌,是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冻土,冰川,冻土地貌,冰川地貌,实际意义。 一、引言 在高纬度及高山地区,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大气降水多为固体状态,形成长年不化的积雪,且逐年增厚。地表一定厚度的积雪,经过一系列物理变化称为具可塑性的冰川冰。冰川可在其本身的压力及重力作用下流动,这种运动的冰川冰称为冰川。 冰川是塑造地表形态的巨大外力之一,冰川进退引起海平面升降,造成海陆轮廓的巨大变化,冰川流经地区由于受到冰川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以及冰川消失或退缩,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冰川地貌。 二.冻土 冻土概述 凡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岩),统称冻土。 冻土按其冻结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前者指冬季冻结,夏季融化的土层。后者指冻结持续多年,甚至可达数万年的土层。冬季冻结,一、二年内不融化的土层称为隔年冻土。隔年冻土是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的过渡类型。 多年冻土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融冬冻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土层。活动层在冬季冻结时与多年冻土层能完全衔接起来,称衔接多年冻土,活动层在冬季冻结时不与多年冻结层衔接,其间隔有一层未冻结的土层,则称为不衔接多年冻土。如今夏融化深度小于去年冻结深度,结果便在活动层与多年冻土层之间出现一薄层(一般厚0-20cm)隔年冻土层。隔年层可以保留一年或数年。 冻土层的温度是随着气温而变化的,地温变化的幅度以地表最大,随着深度加大而减小,至某一深度,其值等于零。这个深度称地温年变化深度。在此温度下地温不发生年变化,而在地热影响下,随着深度的增加地温又逐渐增加。地温年变化深度处的地温值称年平均地温,在多年冻土地区,其值为负值,其值越低,则冻土越厚。其值升高,说明冻土退化。 冻土的分布规律 我国冻土分布在东北北部地区、西北高山区及青藏高原区。冻土面积约21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22.3%。 冻土在地球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高度地带性。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多年冻土带都可以分为连续多年冻土带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带。在纬度地带性上,自高纬度向

第四纪冰川概述

中国第四纪冰川概述 城环学院xxx 1 全球变化与第四纪冰川 目前世界上现代冰川覆盖着陆地面积的11%,有1 500x104km2多被冰盖和山地冰川占据,比中国陆地国土面积还大50%.但是,在一万多年以前,全世界的冰川面积则达到3 800x104km2,北欧和北美大面积陆地被巨厚冰层覆盖,莫斯科、纽约和柏林这样的世界大城市所在的地方均被冰川覆盖,许多地方气温下降5~9℃,全世界的洋面下降120~140 m.中国由于地处中低纬地区,第四纪冰川影响范围有限,除了青藏高原等西部高山高原冰川曾有大幅度扩张外,东部地区真正的古冰川遗迹十分零星.但是,目前仅分布在东北兴安岭森林中的多年冻土在第四纪冰期中范围有很大扩张,直抵长城一线,华北则成为干草原,黄土沉积一直分布到南京一带,东海大陆架几乎全部露出水面,台湾与大陆相连. 我们目前生活的全新世现代间冰期已延续了10 ka.根据极地冰芯记录,上次间冰期也仅只延续10 ka左右,是否是新的冰期将接踵而至,我们又该采取何种因应措施,这都是很大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北美连续几年冬天寒冷异常,暴风雪席卷欧美发达国家,人们惊呼新的冰河时期即将到来,在美国罗得岛大学还专门召开国际会议讨论这一问题.但是, 80年代的连续高温又使人们把目光注意到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造成“全球变暖”的问题上来,国际上为此启动了“全球变化”的研究.结果认为如果目前温室气体的排放不加以遏制, 21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3℃,这种升温幅度十分惊人,因而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首脑的高度关注,历次国际会议均成为讨论热点,终于达成京都世界气候变化框架协议.但是,美国总统布什拒不批准该议定书,引起许多国家的不满,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与印度等国也受到冲击,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利益,与发达国家在温室气体的排放上展开了尖锐斗争.这说明以气候变化为核心的全球变化问题完全不是一纯理论问题,而是一个与国家利益及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 2 中国第四纪冰川发育与构造抬升 基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冰筏沉积以及其他地球化学指标获得的各大洲冰川

第六章 冰川冻土地貌

第六章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1、冰川地貌及堆积物 一、冰川的形成、运动及类型 1、冰川:高山高纬地区受到自身重力作用或冰层压力作用缓慢运动的多年 积雪形成的冰体。 2、雪线:降雪区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线。注意:是终年有积雪区 的下部界线而不是冰川存在的下部界线 3、冰川的运动:主要动力是重力;高山区向低处运动、高纬区由冰盖中心 向四周薄的地区运动。不同部位运动速度不同,均非常缓慢:横 剖面上,中间速度快于两侧;纵剖面上,近底面速度最快。 运动形式:基底滑动(冰川借助与冰床基岩表面上的融水的润滑和浮托沿冰床滑动,对冰床具有破坏作用)、塑性流动(在冰川的压力 作用下,构成冰晶发生平行晶粒底面的粒内剪切蠕变致使冰晶向 前错位,冰川越厚作用越明显,发生在冰川的内部)。 4、冰川的类型:(1)山岳冰川:分布于中低纬高山地区的冰川;分为冰 斗冰川与悬冰川、山谷冰川、山麓冰川。(2)大陆冰川:发育在 高纬地区,规模较大的冰川。 二、冰川剥蚀地貌 1、冰斗:形成于雪线附近,是雪蚀和冰川剥蚀的结果。形成过程:雪蚀洼 地>冰斗>冰窖。 2、刃脊:常与冰斗相伴,是两个冰斗或冰川谷的侧壁不断后退形成的。 3、角峰:两个以上的冰斗围绕同一个山峰发育。

4、冰蚀谷(U型谷):由山谷冰川沿着先前谷地改造形成的线状谷地。 决定冰川刨蚀作用强弱的是冰川的速度、厚度、内部温度等。 形成原理:冰川是固态,在谷地的下部和底部刨蚀作用最强,并且 是使整个谷地的底部同时受到刨蚀作用而降低,因此冰蚀谷的横 剖面两壁较陡,而谷底宽平,故称。。。。。。 特征:①纵剖面上:起伏较大,发育串珠冰蚀湖盆;②横剖面上呈U型,纵剖面上较平直;③谷壁:光滑,发育三角或冰镏面、擦痕。 5、悬谷:支冰蚀谷高悬于主冰蚀谷的谷坡上称为悬谷。 6、羊背石:冰蚀谷底部或大陆冰川冰床长条形石质沙丘形似羊背 迎面:磨蚀,平缓光滑,有擦痕、刻痕、新月形磨光面; 背面:坡陡,有阶梯状陡坎,冰川拨蚀作用,有冰碛物。 三、冰川堆积及其堆积地貌 1、冰碛物:冰川搬运并堆积形成的各物质的总称。 2、底碛:冰川底部,冰川压力及冰床摩擦阻力,滞留或冰川融化释放出的 冰碛物。 3、基碛:冰川消融后,表碛,内碛和底碛降落到病床上,与底碛共同覆盖 在冰川谷地底部的基碛。 4、冰碛物的特征: ①成分特征:a 有远源成分也有近缘成分,近缘为主,相对较简单; b 含易风化的砾石或矿物:辉石、角闪石、长石等。 研究意义:是恢复古冰川运动方向、判断冰川运动距离、确定冰川规 模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冰碛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

冰川地貌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冰川地貌 典型例题一:读美国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利福尼亚州年降水量北部约1250mm,南部不足200mm。1973年,加州调水主体工程完工,1990年达到设计输水能力。后来,加州又继续兴建大大小小的调水工程。得益于这些长距离调水工程,加州的干旱河谷地区出现了灌溉面积达2000多万亩的良田,受益人口达2300万,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全州经济实力跃居美国第一。今天,当年曾经反对这一工程计划的很多人,也为这一工程而自豪了。 材料二: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岩石会你从心底感到震撼---你会真正认识到自然的鬼斧神工。光滑花岗岩最完美的部分分布在海拔2400~2700米的地方,有的方圆达数公里,光滑的花岗岩其保存最完好的部分光彩照人,像平静的水面和玻璃一样反射着阳光,犹如“浮雕”一般叹为观止。 (1)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由第四纪冰期的冰川作用形成的花岗岩“浮雕”等冰川地貌引人入胜。试叙述花岗岩“浮雕”地貌的形成过程。

(2)简述加利福尼亚一带是震级高、破坏性强的大地震“潜伏”地区的原因。(3)美国有庞大的综合运输系统,其中铁路仍占有重要地位。但相比南北向铁路,美国东西向的铁路修路成本很高。试分析其原因。 (4)试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岩浆侵入活动形成花岗岩,地壳隆起,形成山地,外力作用剥蚀表层上覆岩层,使花岗岩岩体出露,第四纪冰期表层花岗岩受冰川刨蚀(侵蚀)作用而支离破碎,成为“浮雕” (2)加州位于美国西部,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板块的交界处,(该地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发地震);该地地壳运动活跃,有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大断层; (3)东西向距离长,有多种气候条件,尤其是北部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东西向要经过几座大的山脉和大河,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需要修建桥梁、隧道,建造的工程量大、难度大。 (4)实施“北水南调”后,改变了南加州缺水的自然条件,使得加州三大产业全面发展;加州成为美国灌溉面积第一、粮食产量最高的大州;使得加州的人口迅速增加,成为美国新兴的工业地区,促使美国的工业从(“冷冻”)的东北分散到(“阳光”)的西部。 典型例题二: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 一冰川侵蚀地貌 1 羊背石 羊背石正确的是: 羊背石也叫“羊额石”。是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特别在大陆冰川作用区,石质小丘往往与石质洼地、湖盆相伴分布,成群地匍匐于地表,犹如羊群伏在地面上一样,故称羊背石。它由岩性坚硬的小丘被冰川磨削而成。顶部浑圆,形似羊背。具有卵形的基部。长轴延伸的方向和冰川运动的方向一致。纵剖面前后不对称:迎冰坡一般较平缓和光滑;背冰坡较陡峻和粗糙。多数羊背石分布的地区,地面呈波状起伏。原因是平的一面是磨蚀为主,而陡的一面是挖蚀作用为主,且有洞穴。 羊背石的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的方向平行,因而羊背石也可以指示冰川运动的方向 2 冰斗、刃脊和角峰 3 冰川谷和峡湾 (1)冰川谷是冰川作用区最明显的冰蚀地貌类型之一。典型的形状是槽谷,故亦称冰川槽谷或U形谷。 (2)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大陆冰盖或岛屿冰帽入海

处常形成很深的峡湾,如挪威西海岸的峡湾十分发育,以风光漪丽闻名于世。 二冰川沉积地貌 1 冰碛垄和冰碛丘陵: (1)终碛和侧碛是在冰川末端与边沿堆积起来的冰碛 垄,标志着古冰川曾达到的位置和规模。 (2)冰碛丘陵是冰川消失时由冰面、冰内和冰下碎屑 降落到底碛之上,所形成的不规则丘陵地形。它指示冰 川的停滞或迅速消亡,广泛发育于大陆冰盖地区,高数 十或数百米。在山岳冰川区其规模较小,中国西藏波密 地区古冰川谷底有冰碛丘陵,最高者为30~40米。 2鼓丘是由冰碛或部分冰水沉积组成的流线型冰川堆积 地形。平面呈卵形,长轴与冰流方向平行,迎冰面陡而 背冰面缓。鼓丘的纵剖面形状颇似机翼,是流体中物体 为减少阻力所能采取的最佳形态。在大陆冰盖地区鼓丘 常成千地密集出现,山岳冰川地区则偶然见到。槽碛垄 是与鼓丘形成机制类似的长条垄状冰川堆积地形,在鼓丘下游因应力减低,由冰碛集中而成。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上游和博格多山四工河上游现代冰川的前沿都曾发现近一期形成的槽碛垄,高1米左右,伸延十余米至数十米,清楚地指示冰川的流向。

地貌第四季复习题【最新】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题 防灾科技学院沈军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有、、 2.荒漠的类型有、、、和。 3.河床水流质点的运动方式有、和。 4.窝穴、终碛垅、沙坝和峰丛分别属于、、和地貌。 5.早、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代号分别是、、、和。 6.Qal、Qgl、Qel和Qpl,分别代表、、和。 7.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和。 8.河流阶地按结构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9.海岸带的三分,分别是:、和。 10.从结构组成特征看,多年冻土包括两部分,上部为,下部为。 11.由粒雪转变成冰川冰的成冰过程因环境的不同有两种类型:和。 12.任何地貌都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13.新构造运动的标志有、、、、 、、和。 14.Qp3、E、Qh和N2分别是、、和的代号。 15.气候变化的标志主要包括、、和、和等。 16.岩溶发育的四个基本条件是、、和. 17. 在黄土地层划分上,是马兰黄土与离石黄土的分界线,是离石黄土与午城黄土的分界线。 18.地质历史上曾出现过___三次全球性冰川作用。 19. 河流中泥沙的起动流速大小与泥沙粒径的成正比。 20 雪线是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在雪线处固体降水的等于。副热带高压带地区的雪线高度比赤道地区高,说明对雪线高度有重要影响。 22.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在结构上洋壳缺少,在厚度上洋壳比陆壳。 23. 从结构组成特征看,多年冻土包括两部分,上部为,下部为。 24. 由粒雪转变成冰川冰的成冰过程因环境的不同有两种类型:和。 25. 沙丘移动的速度与沙丘的成反比,与成正比。 26. 由于作用,当一个地区被侵蚀去1000m的地层时,其高度并不能降低1000m,高度大约降低仅为m。 27. 阿尔卑斯山北麓保存有冰碛物。 二、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第四纪地质学作为一个独立研究的领域,一般认为有三个重要标志,选出下列作为重要标志的选项: A、出现了人类 B、出现了冰川

冰川地貌分类

冰川地貌(glacial landform) 冰川或称冰河是指大量冰块堆积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观。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经重力或冰河之间的压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受重力作用而移动的冰河称为山岳冰河或谷冰河,而受冰河之间的压力作用而移动的则称为大陆冰河或冰帽。两极地区的冰川又名大陆冰川,覆盖范围较广,是冰河时期遗留下来的。

冰川地貌按成因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类。 现代冰川作用区的冰体部分按形态分为: ①大陆冰盖。面积>50000公里的陆地冰体,如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 ②冰帽。数千公里至50000公里的陆地冰体,规模巨大的山麓冰川和平顶冰川都可发育为冰帽; ③山地冰川。又分为冰斗冰川、悬冰川、谷冰川、平顶冰川和山麓冰川等。冰川消融可形成冰面河流、冰塔林和表碛丘陵等冰川融蚀地貌。

冰川侵蚀地貌一般分布于冰川上游,即雪线以上位置,形态类型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磨蚀地貌。冰川(包括冰水)沉积地貌分布于冰川下游,形态类型包括终碛垅、侧碛垅、冰碛丘陵、冰碛台地、底碛丘陵和底碛平原、鼓丘与漂砾扇,以及由冰水沉积物组成的冰砾阜、蛇形丘、冰水阶地台地和冰水扇等。大陆冰盖和山地冰川的地貌组合有较大差异。前者冰体从中心向四周流动,以冰盖前缘广泛发育冰碛(尤其是终碛)、冰水堆积地貌和大面积的冰蚀凹地为特征,没有侧碛垅,只有在孤立的冰原岛山地区才出现冰蚀地貌。

山地冰川受地形限制,与周围基岩接触面大,造成的冰蚀地貌类型众多。此外,山地冰川地貌的分带性也比大陆冰盖和冰帽的地貌分带性强,有明显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在冰川纵剖面上,从山体中心到冰川外围,依次为角峰——冰斗——冰坎——羊背石——磨光面——底碛平原或丘陵——终碛垅——冰水扇;在横剖面上,从高到低依次为刃脊——槽谷肩——冰蚀崖——侧碛垅——冰床(底碛平原或丘陵)。山地冰川地貌的发育程度与气候条件、原始地形和新构造运动有关。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山地新构造强烈,地形陡峻,则冰蚀作用强盛,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较发育,但因冰期后流水作用较强,破坏较严重;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地形较和缓,则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发育较差,但后期流水侵蚀弱,冰川地貌易于保存。 冰川地貌景观 大陆冰盖很少受下伏基岩地形的控制,冰盖形态单调,其塑造的地貌景观也不甚复杂。从冰盖中心到外围,冰川地貌作有规律的带状分布:最内部是侵蚀区,出现大量的冰蚀湖泊,如芬兰曾是第四纪时期冰盖的中心,有“千湖之国”之称;此带之外鼓丘成群出现;鼓丘带之外为散乱的冰碛丘陵和冰砾阜景观,蛇形丘也分布其中;再外即为标志着古冰川边界的终碛系列和宏伟的外冲冰水平原。山岳冰川地貌的规模不及大陆冰盖地区,但更为复杂。因为还受山地地形以及冰缘雪蚀、雪崩和寒冻风化作用的影响。这里由上到下可分几个垂直带:雪线以上是以冰斗、刃脊和

冰川作用的地貌

冰川作用的地貌 侯爱平 冰蚀湖 在高山或高纬地区,冰川运动过程中刨蚀、掘蚀地面产生的凹地积水形成的湖泊。一般湖盆为坚硬的基岩,盆壁与盆底的基岩面上往往有冰川磨光面和冰川刻槽和擦痕。中国藏北高原的一些湖泊就是冰蚀湖。典型的冰蚀湖泊有巴松湖、那木拉错、嘎隆拉冰蚀湖等。北美五大湖成因也出于此。 冰碛湖 指冰川消退时,冰碛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碛物阻塞河床、冰川谷潴水而成的湖泊。其形状多种多样,多分布在大陆冰川作用地区,也出现在遭受冰川作用过的山地。如中国西藏的帕桑错、布托青错、新疆的喀拉斯湖、腾格达峰北坡的天池等。 峡湾 形成过程是: 在第四纪冰川运动过程中,对地面产生的刨蚀作用可以形成大量的u形谷,同时在u形谷的前缘产生冰坎。后来随着冰川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冰坎被海水淹没,海水进入u形谷,于是成了峡湾。 峡湾的特点:轮廓曲折,岸壁陡峭,中部海水最深,湾口附近有水下陡坎(冰坎),在峡湾的岸壁上有冰川形成的镲痕。代表性的区域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岸。 峡湾乃由冰川形成的地形。峡湾形成是由于冰川侵蚀河谷所致,冰川由高山向下滑时,不仅从河谷流入,还将山壁磨蚀,成为峡谷。当这些接近海岸的峡谷被海水倒灌时,便形成峡湾。峡谷在寒带地方较为常见,像北欧的挪威便是以峡湾特多而闻名。接近大西洋的挪威沿岸,在被冰川形成峡谷后,被大西洋的海水倒灌而成为峡湾。 U形谷 在山地区域,当冰川占据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后,由于冰川对底床和谷壁不断进行拨蚀和磨蚀,同时两岸山坡岩石经寒冻风化作用不断破碎,并崩落后退,使原来的谷地被改造成横剖面呈抛物线形状,这样更有效地排泄冰体。这种形状的谷地称U形谷或槽谷。 冰斗是山地冰川重要的冰蚀地貌之一,一般形成于雪线附近。它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具三面陡壁的围椅状洼地,出口处为一岩槛。在冰川的冰劈、刨蚀、磨蚀及重力崩塌共同作用下,洼地不断加深,后壁及两侧不断后退,变陡,原来的洼地就不断扩大形成冰斗。冰斗一面开口,是冰斗冰川流出的通道,冰斗底部的高度与雪线分布近于一致 冰斗 位于雪线附近由雪蚀凹地演化成的斗状基岩冰川侵蚀地貌。山岳冰川常见的冰蚀地貌类型。主要由冰川在凹地中对底部和斗壁进行旋转磨蚀、刻蚀和拔蚀而产生。典型的冰斗

第四纪冰川

第四纪冰川 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冰川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冰川期,这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大陆冰川所覆盖的时期。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据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的结果,认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在日本根据分析冰斗地形发现有两次冰川期。最显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纪-二迭纪,冰川的遗迹残留于冈瓦纳大陆。除上述两大冰川期外,在欧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冰川遗迹,但都不太显著。 地球自诞生后,气候也一直在变迁中。地质年代中地球的气候是温暖和寒冷交替著出现。在数十万年以上的极长周期气候中,有大冰川气候周期和冰川时代气候周期。 在震旦纪(大约六亿年前)以前地球上的气候,我们目前并不清楚。从六亿年前前古生代震旦纪起一直到一万年前新生代的第四纪止,地球上的气候共经历了三次大冰川气候。第一次是震旦纪大冰川期,距今约六亿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3亿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00万年。这三大冰川期气候的时间周期尺度大约是千万年至亿年左右。 在第四纪大冰川期气候中,目前我们已经确知其间气候仍是寒冷与温暖交替出现。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第四纪北半球大部有四次冰期、三个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在北欧则有五次冰期、四次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建于1989年,占地195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冰川馆是研究我国第四纪冰川学,弘扬李四光及老一辈地质学家爱国敬业精神,向广大观众介绍地质科普知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坐落于北京西郊翠微山下第四纪冰川擦痕处,是世界上唯一的以第四纪冰川擦痕实物为基础建立的博物馆。冰川擦痕是地质学家李捷在勘测永定河引水渠地质、地貌时发现的,并经过了李四光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鉴定,于1957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陈列馆的展陈分为冰川擦痕遗迹和5米长的画廊,包括鸵鸟蛋、恐龙蛋、三叶虫、猛犸象牙等化石及各种大小不同的冰渍石实物标本和介绍冰川知识及冰川资源现状四部分内容。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介绍了地球和太阳的形成和关系、人类的诞生、冰川的形成和消亡、李四光创立新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和地质工作者为寻找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所作的不懈努力。 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称为冰河期(ice age)以下简称冰期。这种冰期曾经有过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第四纪冰期来临的时候,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曾经比现在低10℃~15℃,全球有1/3以上的大陆为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米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第四纪冰期又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间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第四

第四节 第四纪冰川

第四节第四纪冰川 一、古冰川活动证据的确定 在地质历史上,随着世界气候的巨大波动。曾发生过多次全球性的冰川作用。在冰期时,冰川大规模地增长与扩展;而在间冰期时,冰川则发生大规模的退缩或消亡。现在发现在前寒武纪、石炭纪、二叠纪和第四纪的地层中,存在着冰川的遗迹。其中第四纪冰川作用直接影响了现代地貌的发育。 自新近纪中新世以后,全球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南极洲和格林兰岛开始出现冰川。由于第四纪气温继续下降,导致了全球性大冰期的来临,全世界发育了多次大规模巨大的冰川作用。冰期时的平均气温比目前下降达5℃以上,最大冰期时,世界大陆近1/3面积为冰川所覆盖。 第四纪冰川作用造成了丰富的地貌形态和沉积物,这正是恢复各地古冰川活动的有力证据。自第四纪以来,全球不少地区曾经历了多次冰期和间冰期。但由于古冰川作用遗迹往往受到后期外营力作用的改造与破坏,使原来的地貌形态和沉积物分布特征受到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面目全非,因而在考证古冰川活动证据时,必须避免仅凭少数孤立的形态或物质标志就得出概括的结论;而要重视冰蚀、冰水和冰原地貌、沉积之间的配套和先关分析。 二、冰期的划分 第四纪是一个气候剧变的世道,全世界经历了多次寒暖交替,相应地出现了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演化。在一个冰期里,有事还可以分出若干冰进阶段或冰退阶段。从地貌学角度而言,冰期的划分,主要根据冰川地貌和堆积物特征的分析,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冰碛物的岩性组合和风化程度 不同冰期冰碛物的颜色/结构和风化程度颇有差异.较老冰碛物经受了间冰期的湿热化过程,颜色较暗,胶结较好,其表层常具有一定的成土化。漂砾风化深,有很厚的风化晕,甚至完全风化呈粉末状;而新冰碛往往没有成熟的土壤层。冰碛物中的风化次生矿物含量,新、老冰碛物亦明显不同。 (2)间冰期沉积 不同冰期的冰碛物之间,经常夹有河流砾石层、冰湖沉积或古土壤层等间冰期物质。它们之间呈互相切割或掩埋关系。在间冰期湿热环境的影响下,土层中常可以形成高岭土白条和铁锰质薄膜或结核,有时含温暖环境的动植物埋葬群。因而,根据冰期与间冰期沉积的层位与接触关系,能较可靠地进行冰期的划分。 (3)冰川堆积地貌 终碛堤是划分冰期和冰川发育阶段的重要标志。一般冰期终碛堤比较高大,多具有挤压终碛堤的特征,并可卷入部分前期冰碛或间冰期流水沉积物,在终碛堤的内、外还可以找到构成冰川地貌组合的各种地貌单元。阶段性终碛堤则比较低矮,分布于冰期终碛堤内侧。 (4)冰蚀地貌 冰斗、槽谷和冰川刻画痕迹等地貌标志,皆能反映冰川作用的次数。冰斗底部与雪线高度相当,成层分布的冰斗,表明了第四纪气候的巨大波动,古雪线高度的变化,导致多次冰期或冰川发育阶段的产生。同时,不同冰期的冰斗。破坏程度颇有差异,新冰期的冰斗常保存良好。但在采用冰斗标志划分冰期时,应注意消

庐山第四纪冰川

庐山第四纪冰川 庐山第四纪冰川,在两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周天寒彻,当时的气温比现在低3℃~7℃,巨大的冰川一路推进,山谷被硬生生割开,直径数十米的巨石随着冰川的搬运 而翻山越岭。李四光先生提出的作为冰碛物的泥砾混杂堆实际上是泥石流堆积,上世 纪80年代施雅风与学术界几位同仁一道,明确对李四光先生的结论进行了质疑。 1 概述 庐山第四纪冰川,在两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周天寒彻,当时的气温比 现在低3℃~7℃,巨大的冰川一路推进,山谷被硬生生割开,直径数十米的巨石随着冰川的搬运而翻山越岭。1933年李四光先生发表《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正式宣 称在庐山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至1937年写成《庐山之冰期》。凭借李四光先生的 学术声望和社会地位,庐山第四纪冰川学说为许多研究者所拥护。此后全国又有许多 地方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报道,据统计到上个世纪末,这样的地方一共有120多处。上世纪80年代施雅风与学术界几位同仁一道,明确对李四光先生的结论进行了质疑, 进一步明确指出,李四光先生提出的作为冰碛物的泥砾混杂堆实际上是泥石流堆积。 2 学术证据 1、上世纪80年代施雅风与学术界几位同仁一道,明确对李四光先生的结论进行 了质疑,并引起了对这个问题的长期争论。在近日发表的上述论文中,施雅风进一步 明确指出,李四光先生提出的作为冰碛物的泥砾混杂堆实际上是泥石流堆积。 2、庐山牯岭海拔1165米,从现代气候记录推测,7月气温必须下降20摄氏度, 处此高度的庐山才具备积雪成冰的条件,而事实上,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任一冰期均未 降温达如此大的幅度,从而判断地处中纬度的庐山形成第四纪冰川绝无可能。 3、从砾石组成、砾径变化、沉积结构、擦痕等各种沉积物特征来分析,庐山较广 泛分布的泥砾堆积均是因泥石流而非冰川所成。 4、包围砾石的网纹红土与孢粉(即植物的花粉)组成表明,沉积时期的暖温带- 亚热带湿热环境,而并非寒冷冰川环境。 5、借助何培元先生古地磁测年法推算古温度,可推断李四光先生所定“庐山冰期”、“大姑冰期”、“鄱阳冰期”及何培元先生所定的大排冰期,恰恰在时间上相 当于中国西部和北半球的间冰期时段,排除了具有积雪成冰川的可能性。 3 研究历史 1、第四纪冰川期是“在地球上骤然出现的第三次大寒冷期”;“世界大陆曾有32%的面积为冰川覆盖,海面下降约130米”;“当时的气温平均比现在要低3℃~7℃,不但高纬度地区为冰川覆盖,就是中纬度地区也出现寒冷气候,并在山区发育山岳冰川”。20世纪初,西方权威地质学家曾断然宣称“中国绝不可能有第四纪冰川遗迹”。 2、首先发现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是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1931年他带领北京大学师生来到庐山实习后发现,1932年至1933年对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系统调查,他认为庐山有许多第四纪沉积物,一些特殊地貌形态,不用冰川作用作科学解

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

在高纬和高山等气候寒冷地区,如果降雪的积累大于消融,积雪将逐年加厚。在一系列物理过程影响下,积雪就变为冰川。冰川本身就是一种地貌,也是寒冷地区重要的地貌营力,可塑造一系列冰川地貌。但在降水量少的条件下,地表不能积雪成冰川。在这种地区土层的上部常发生周期性的冻融,下部则长期处于冻结状态,成为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层中发生的冻融作用,可塑造一系列冻土地貌。 关于冰川作用和冰川类型、分布,在第五章第四节已有介绍。这里只着重讨论冰川的地貌作用和冰川地貌的特点。 一、冰川作用 冰川在运动时能对地表进行侵蚀。但冰川运动的速度缓慢,每年只有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冰川各个部分的运动速度并不一致,其中从粒雪盆(雪线以上的积雪盆地,即冰川的补给区)出口到冰舌上部这一段速度最快;在横剖面上则以冰川中部为最快。实际观察还证明,冰川表面运动速度最快,且自冰面向底部递减。冰川运动的速度有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一般是夏季快,冬季慢;白昼快,夜间慢。 在粒雪盆中冰川有向心运动和下沉运动,在冰舌部分有侧向运动和上升运动。冰川运动是由可塑带的流动和底部的滑动组成的。而冰川滑动则是产生侵蚀作用的根本原因。冰川是一种巨大的侵蚀力量。冰岛的冰源河流含沙量为非冰川河流的五倍,侵蚀力可能超过一般河流的10—20倍。冰川主要是依靠冰内尤其是冰川底部所含的岩石碎块对地表进行侵蚀。在冰川滑动过程中,它们不断锉磨冰川床,这种作用通常称为磨蚀(刨蚀)作用。另外,冰川下面因节理发育而松动了的岩块和冰冻结在一起,冰川运动时岩块被拔起带走,这就是拔蚀(掘蚀)作用。 冰川的搬运能力是惊人的。大陆冰川可以把大片基岩搬走;山岳冰川的搬运能力也不小。喜马拉雅山中即有直径28米,重量超过万吨的大漂砾。 冰川通过磨蚀、拔蚀、雪崩和山坡上的块体运动获得大量碎屑物质。这些碎屑被冰川携带而下,通称运动冰碛。其中,出露于冰面的叫表碛;夹带在冰

特殊的冰川地貌

【特殊的冰川地貌】 羊背石 也叫“羊额石”。是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特别在大陆冰川作用区,石质小丘往往与石质洼地、湖盆相伴分布,成群地匍匐于地表,犹如羊群伏在地面上一样,故称羊背石。它由岩性坚硬的小丘被冰川磨削而成。顶部浑圆,形似羊背。具有卵形的基部。长轴延伸的方向和冰川运动的方向一致。纵剖面前后不对称:迎冰坡一般较平缓和光滑;背冰坡较陡峻和粗糙。多数羊背石分布的地区,地面呈波状起伏。 原因是平的一面是磨蚀为主,而陡的一面是挖蚀作用为主,且有洞穴。 羊背石的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的方向平行,因而羊背石也可以指示冰川运动的方向 鼓丘是一种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流线形丘陵,通常高数十米、长数百米长轴与冰流方向平行,迎冰面陡而背冰面缓。 冰河堆積 冰水外洗

【湖泊的类型】 湖盆是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以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湖盆主要有构造湖盆、火口湖盆和阻塞湖盆等;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湖盆主要有河成、风成、冰成、海成以及溶蚀等不同类型的湖盆。 1)构造湖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断裂、断层、地堑等)所产生的凹陷形成。其特点是:湖岸平直、狭长、陡峻,深度大。例如,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洱海等。 2)火口湖火山喷发停止后,火山口成为积水的湖盆,其特点是外形近圆形或马蹄形,深度较大,如白头山上的天池。 3)堰塞湖有熔岩堰塞湖与山崩堰塞湖之分。前者为火山爆发熔岩流阻塞河道形成,如镜泊湖、五大连池等;后者为地震、山崩引起河道阻塞所致,这种湖泊往往维持时间不长,又被冲而恢复原河道。例如,岷江上的大小海子(1932年地震山崩形成的)。 4)河成湖由于河流的改道、截弯取直、淤积等,使原河道变成了湖盆,其外形特点多是弯月形或牛轭形,故又称牛轭湖,水深一般较浅,例如,我国江汉平原上的一些湖泊。 5)风成湖由于风蚀洼地积水而成,多分布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湖水较浅,面积、大小、形状不一,矿化度较高。例如,我国内蒙古的湖泊。 6)冰成湖由古代冰川或现代冰川的刨蚀或堆积作用形成的湖泊、即冰蚀湖与冰碛湖,特点是大小、形状不一,常密集成群分布,例如芬兰、瑞典、北美洲及我国西藏的湖泊。 7)海成湖在浅海、海湾、及河口三角洲地区,由于沿岸流的沉积、使沙嘴、沙洲不断发展延伸,最后封闭海湾部分地区形成湖泊,这种湖泊又称碛湖,例如,杭州的西湖。 8)溶蚀湖由于地表水及地下水溶蚀了可溶性岩层所致,形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水深较浅,例如,贵州的草海。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冰川地貌(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冰川地貌 (附参考答案) 1.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半岛。M山脉形成于1亿多年前,纵贯整个甲半岛,由于长期(直至180万年前)受冰川侵蚀,发育有大量陡峭山峰,且西北侧沿海地区形成峡湾地貌。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多雾的自然原因。 (3)分析M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主要自然原因。 (4)从气候和地形角度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 (2)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 暖湿气流影响,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充足,陆地温度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 (3)东南坡坡度较西北坡缓,土层较深厚;东南坡为阳坡,光照较充足。

(4) ①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②M半岛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2.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第四纪以来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塑造了该半岛许多重要地表形态。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乙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 (2)指出第四纪以来乙半岛最主要的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并说明这种作用产生的特殊地貌或地理事物。 参考答案: (1)中部高四周低;河流从中部流向四周(或呈放射状)。 (2)冰川侵蚀作用;①(东北)海岸曲折,多峡湾;②湖泊广布,湖泊多位于河流上游,冰蚀形成高原湖泊群。 3.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 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与河谷的宽度成负相关。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春季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进行漂浮木材);另一种是陆运,冬季用马拉木材在积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冰川侵蚀作用下的地貌

冰川侵蚀作用下的地貌 冰川侵蚀作用下的地貌侵蚀作用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大部分为机械的侵蚀作用,其侵蚀方式可分为几种: (1) 拔蚀作用:当冰床底部或冰斗后背的基岩,沿节理反复冻融而松动,若这些松动的岩石和冰川冻结在一起,则当冰川运动时就把岩块拔起带走,这称为拔蚀作用。经拔蚀作用后的冰川河谷其坡度曲线是崎岖不平的,形成了梯形的坡度剖面曲线。 (2) 磨蚀作用:当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压力,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称为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可在基岩上形成带有擦痕的磨光面,而擦痕或刻槽是冰川作用的一种良好证据,其方向可以用来指示冰川行进的方向。 冰川侵蚀作用的地貌(3) 冰楔作用: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作用,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成为碎块,或从两侧山坡坠落到冰川中向前移动。 (4) 其他:当融冰之水进入河流,其常夹有大体积之冰块,会产生强大撞击力破坏下游的两岸岩石。 冰川侵蚀力的强弱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 冰层的厚度和重量。重厚者侵蚀力强。 (2) 冰层移动的速度。速度大者侵蚀力强。 (3) 携带石块的数量。携带数量越多越重者,侵蚀力越强。 (4) 地面岩石之粗糙或光滑。粗糙地面较易受冰川之侵蚀。

(5) 底岩的性质,底岩松软者较易受侵蚀。 (6) 岩层之倾斜方向与冰川移动方向一致者,易遭侵蚀。 因侵蚀作用而造成的冰蚀地貌(1) 冰斗:为山谷冰川重要冰蚀地 貌之一,形成于雪线附近,在平缓的山地或低洼处积雪最多,由于积雪的反复冻融,造成岩石的崩解,在重力和融雪水的共同作用下,将岩石侵蚀成半碗状或马蹄形的洼地,典型的冰斗于是形成。冰斗的三面是陡峭岩壁,向下坡有一口,若冰川消退后,洼地水成湖,即冰斗湖。 (2) 刃脊、角峰、冰哑: 若冰斗因为挖蚀和冻裂的侵蚀作用而不断的扩大,冰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山脊逐渐被削薄而形成刀刃状,称为刃脊。而几个冰斗所交汇的山峰,形状很尖,则称为角峰。在刃脊之间的低下鞍部处,则为冰哑。 (3) 削断山嘴、u 型谷、石洼地:当山谷冰川自高地向低处移动,山嘴被削平成三角形,称为削断山嘴。又因为冰川谷的横剖面形状如u 字形,故称u型谷。u型谷两侧有明显的谷肩,谷肩以下的谷壁较平直,底部宽而平,若是在冰川谷的底部,因冰川的挖蚀,而造成向下低凹的水坑,石地。 (4) 峡湾:在高纬度地区,冰川常能伸入海洋,在岸边侵蚀成一些很深的u 型谷,当冰退以后,海水可以沿谷进入很远,原来的冰谷便成峡湾。 (5) 悬谷:悬谷的形成是来自于冰川侵蚀力的差异,主冰川因冰层厚、下蚀力强,故u 型谷较深; 而支冰川因为冰层薄、下蚀力弱,故u 型谷较浅。因为在支冰川和主冰川的交汇之处,常有冰川底高低的悬殊,当支冰川的冰进入主冰川时必为悬挂下坠成瀑布状,称之为悬谷。 (6) 羊背石:为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