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厦门市质量开发变化规划(2013-2020年度)

厦门市质量开发变化规划(2013-2020年度)

厦门市质量开发变化规划(2013-2020年度)
厦门市质量开发变化规划(2013-2020年度)

厦门市质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

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关系转型发展,关系民生品质,关系城市形象,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结合厦门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质量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出台《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若干意见》,从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个领域大力推进,质量工作格局不断健全,质量文化建设全面推进,质量基础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全民质量意识不断增强,质量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一)产品质量持续提高。2012年制造业竞争力指数达88.15,居全国前列。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7.59%。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制造业企业体系认证通过率达70.2%。2家企业获福建省政府质量奖,7家企业获厦门市质量奖。拥有67项中国驰名商标、174项福建名牌产品、543项福建省著名商标、193项厦门优质品牌、687项厦门市著名商标。

(二)工程质量持续提升。大中型工程及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新建民用建筑100%达到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求。2009年以来建设工程有3个项目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012年有4个项目获“AAA级建筑施工安

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诚信工地”,省优质工程占全省总数一半。

(三)服务质量和发展水平持续改进。生活性服务业质量不断提高,2012年厦门游客满意度指数为84.15,居全国前列。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和厦门国际邮轮中心荣获“国际卫生机场”和“国际卫生港口”称号,成为全国唯一成功“国际双创卫”城市;厦航先后两次获得“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居前列, 厦门农商行、恒生银行、紫金产险等20家金融机构开业, 四大营运中心新引进总部企业155家;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发展迅速,名鞋库、零号男、斯波帝卡、PBA等一批企业成为B2C知名品牌。

(四)环境质量持续优化。主要污染物减排、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万元GDP能耗(0.66吨标准煤)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获得“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低碳城市”等称号。

全市质量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还不够强,质量总体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建设工作机制有待继续完善,完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质量发展任务还需继续努力。

“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是全面实施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建设“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崭新阶段。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更系统、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入的要求。特别是面临“资源土地匮乏、环境负荷加重”发展瓶颈,逼迫厦门必须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把推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质量发展之路。

二、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大战略机遇,围绕“打造名优品牌产品的聚集区、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的先行区、共享质量发展成果的示范区、深化两岸质量合作的试验区”这一质量发展战略定位,坚持“安全为先、以质取胜、协同治理、技术支撑”工作方针,全面建设质量强市,为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二)工作方针

——坚持安全为先的质量发展基本要求。把安全为先的要求贯穿于质量发展过程的始终,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严格质量安全监管,科学处置质量安全事件,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提升民生品质。

——坚持以质取胜的质量发展核心理念。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提高各行各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努力走出一条以质取胜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协同治理的质量发展实现途径。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发挥市场和企业在促进质量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坚持技术支撑的质量发展基础保障。技术是质量工作的重要支撑,推进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研发与运用的有机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手段、监管方式。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设质量强市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充分体现,质量工作技术体系、制度体系和发展机制不断完善,质量总体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全社会质量意识显著提升,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打造厦门特色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1、产品质量

到2020年,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带动能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到2015年,产品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工业产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90以上,国家、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4%以上,市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6%以上,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达99%以上。

——农产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培育一批名牌农产品地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

2、工程质量

到2020年,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工程项目获鲁班奖等国家级工程质量奖,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

到2015年,工程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不断提高。加强工程勘察设计的审查和监管,规范勘察设计质量行为,提高勘察设计质量水平,使建筑工程在设计上更合理、造价上更节约。争取房屋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一次通过率在2013年基础上提高5%。

——工程施工质量显著提升。重大建设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普遍增强,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重要工程领域拥有一批核心技术,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新建工程达到100%。

——保障房工程建设质量水平有效保证。新开工保障房受监工程覆盖率达100%,保障房工程建设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

3.服务质量

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服务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消费者服务投诉率持续降低,消费者对服务业满意度不断提高,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数位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

到2020年,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全面实现,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水平及顾客满意度显著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持续提升,骨干服务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国际水平,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知名服务品牌。

4.环境质量

到2020年,节能环保型产品普遍应用,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全面推广,以低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初步建成。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比重显著增加,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到2015年,环境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节能减排。继续保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居全国领先,建成厦门特色的国家低碳示范城市。

——生态环境质量。巩固和提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水平,保持生态文明水平居全国前列,基本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42.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新建各类公园50个以上。

三、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

(一)严格企业质量安全主体作用。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质

量主管人员对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及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定义务,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诚信自律,践行质量承诺,树立对社会负责的良好形象。

(二)提升企业质量发展主体作用。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争创国家、省、市质量奖,推行“首席质量官”、“质量工程师”制度。加快企业质量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质量创新与发展的投入,引导企业承接重大科技专项,承建重大技术研发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研发与标准化同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大力发展低碳、清洁、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

(三)发挥优势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推动大型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将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方法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推广。发挥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带动提升作用,引领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带动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和管理创新,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和市场服务能力,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狠抓四大领域质量

(一)提升产品质量。强化制度建设,充分利用厦门立法权,探索制定完善质量安全和质量责任追究等法规规章。

强化安全监管,完善产品分类监督抽查机制,严格实施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监管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强化发证后监管。探索建立企业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建立产品质量伤害监测体系,开展产品伤害评估和预警分析。完善风险预警平台,提升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执法监督。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力度,强化市场监督管理,严厉查办制假售假大案要案,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严厉查办利用高科技手段从事质量违法活动。

(二)提升工程质量。严格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积极推行分类监管和差别化监管,突出对质量安全管理较薄弱项目的监管,突出对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的监管,突出对质量安全行为不规范和社会信用较差的责任主体的监管。提升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水平,引导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创建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实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推进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创建标准化示范工地。探索建立工程勘察设计质量

水平为主体的勘察设计招投标评价机制,推行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大力推进节能建筑建设和改造。狠抓大型公共建筑、公共交通工程、大型水利工程、住宅工程等质量安全管理。

(三)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加快发展航运物流、旅游会展、金融与商务、软件和信息四大支柱服务业,培育壮大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兴服务业,积极提升商贸、社区服务、养老服务、休闲娱乐、住宿餐饮等优势特色服务业,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文化休闲旅游中心、金融商务中心,率先建成海峡西岸最具竞争力和带动力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大力推进服务标准化,围绕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新业态、新热点,拓宽服务业标准化覆盖范围。大力提升顾客满意度,探索建立顾客满意度评价制度,推进服务业满意度评价试点。

(四)提升环境质量。以再创国家环保模范城为抓手,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等重点环保工程,保持厦门生态文明水平居全国前列,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级生态市。推行低碳产品标识、能效标识、再生产品标识与低碳认证、节能产品认证等制度。推广环境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加强节能减排监管体系建设,强化能源计量等技术基础。积极

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执行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有关标准,限制高消耗、重污染行业准入,继续保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居全国领先,建成厦门特色的国家低碳示范城市。

五、全方位促进质量发展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质量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质量技术创新体系,依托骨干企业、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一批重点突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质量创新基地。推动实施重大质量改进和技术改造项目,培育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新优势。在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领域加强调查研究、数据比对和综合分析,不断提高质量状况分析的广度和深度。

支持和鼓励企业实施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战略,促进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实施专利导航工程,逐步建立“政产学研金介用”的专利协同运用机制,构筑区域性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推动两岸知识产权合作交流基地建设,探讨成立两岸知识产权银行。实施“厦门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计划,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升,不断提升各类知识产权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

(二)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构建具有厦门特色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标准体系,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高新产业及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化建设。完善标准化管理体制,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机制。支持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修订,争取更多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落户厦门。开展标准化立法,完善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标准体系,提升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开展标准化示范园区工作,围绕园区主导产业、重点产品培育技术标准联盟,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强标准化战略研究,推进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标准化基础保障能力。

(三)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强我市名牌企业及产品的扶持、保护及宣传,完善以消费者满意和市场竞争力为基础的名牌产生机制,大力推动企业取得名牌产品称号、驰名商标称号、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塑造“厦门品牌”整体形象,力争城市每亿元GDP拥有称号数量居全国同级城市前列。着重塑造区域品牌,推进品牌消费集聚区、质量创新示范基地和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推动传统产业以联盟标准为纽带,培育区域品牌,带动形成一批现代产业集群。完善“厦门优质品牌”价值评价体系,逐步建立“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自主品牌发展机制,推动企业商标注册、品牌培育和名牌创建工作,在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拓展厦门优质品牌评价工作,推动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不断提高“厦门制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四)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深入开展对外质量交流与合作,加快国际先进质量管理创新和实践成果的引进,促进质量管理创新,提升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深化厦台质量交流与合作,在质量标准认证、食品安全、物品编码应用、检验检疫、冷链物流等方面与台湾开展交流互访和技术合作,实现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共享和互换以及检测的比对。争取更多与台湾对接产业所需的全国标准化、计量专业技术组织落户厦门,逐步建立共同制定标准、农业标准化、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紧密合作机制,促进两岸产业对接和经贸合作。加强区域质量交流与合作,提升区域质量协作水平,服务厦漳泉大都市同城化,推进海西城市群协作和跨省区域协作,促进区域产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推进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凭借质量竞争优势占据国际市场,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龙头企业。

六、健全质量支撑体系

(一)完善质量素质教育体系。提升全民质量素养,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质量基础教育,依托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

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普及质量知识。加快质量人才梯队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质量管理相关专业,促进质量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大规模培养掌握工艺操作技巧的熟练工人,提高企业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推动实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实施注册计量师制度,完善质量关键岗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培养引进高层次质量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市人才政策和资金对质量人才的引进、培养给予支持。

(二)增强质量科研支撑力度。支持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质检技术机构、规模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开设质量人才培养与实践基地,共建质量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开展以加强宏观质量管理、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和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基础理论、政策措施和技术方法研究,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科学化,增强质量科研服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

(三)强化计量基础支撑作用。加强计量技术基础建设,加快建立适应我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发展所需的计量标准体系,完善量传递溯源体系,加强计量检定实验室基础条件建设,建设现代照明与平板显示、装备制造业国家级现代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规范计量校准市场,提升计量技术服务与保障能力。加强能源计量监管,推动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和管理

体系,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节能降耗增效。加强重点市场和重要领域计量监督管理,强化民生计量监管,开展计量惠民活动,把与人民生活、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所需费用逐步纳入财政预算。全面推广菜市场计量器具“四统一”管理,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

(四)提升认证认可服务能力。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效性监管,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大力推进自愿性产品认证,促进产品质量水平和产业竞争实力持续提升。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及环保、低碳、节能认证。拓展认证认可领域,在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体育产业等领域推行服务质量管理认证。积极推动参与国际互认,服务外经贸发展。推动对台认证交流合作,为产业对接夯实技术支撑。积极培育和规范认证、检测市场发展,加强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监督管理,维护认证、检测活动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建立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充分利用厦门市市场中介机构信用平台,公开信用信息,开展认证满意度调查,支持认证认可机构、实验室和检测机构等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五)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技术机构资源整合,优化检验检测资源配置,建设检测资源共享平台,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加强规划,加大投入,重点围绕节能减排、高新技术、安全防护、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做好国家

级、省级检测机构、质检中心、重点检测实验室的规划建设。鼓励实验室和检测机构积极参与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参与检验检测联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和工程实体检测制度建设,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强化环境保护科技平台建设,提升环境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改善科研基础条件,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增强环境监管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对检验检测技术机构监管,规范检验检测行为,提升社会公信力。建立健全科学、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体系,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鼓励各种所有制检验检测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支持技术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七、优化质量发展环境

(一)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大力倡导、践行“民生至上,品质厦门”的城市质量精神,逐步构建符合厦门发展要求、体现厦门城市特质的质量文化体系,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

(二)创新质量发展激励机制。完善厦门市政府质量奖励制度,进一步扩大政府质量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将奖励范围向服务、工程领域及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延伸。总结推广质量奖获奖企业质量管理先进经验,优先推荐质量奖获奖组织和个人争创“五一”劳动奖,树立更多质量标杆,

带动更多组织和个人重视质量、追求卓越。

(三)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起政府部门协同推进、企业诚信自律、市场机制有效发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质量诚信体系;形成完善的工业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实行质量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推行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监督机制,营造“诚实经营、以质取胜”的发展环境。

(四)促进质量中介机构发展。结合厦门经济工作发展要求,依托全市专业技术优势,建设开放性、竞争性质量中介服务市场。大力发展质量咨询、认证认可、设备监理、标准化服务、计量校准等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多元服务供给,从产品改良、咨询评估、检测认证、标准研究、品牌运营、维权应诉、成果转化等各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综合性服务。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充分发挥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五)加强社会质量监督。建立完善的社会质量监督员制度和消费维权渠道。推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有利于消费者维权的产品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推动建立完善的产品侵权责任制度、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制度,鼓励保险机构推出保险费率和赔偿标准合理的产品质量保险、缺陷召回责任保险和产品责任保险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受害者得到

城市的规划概念

城市规划的概念 1、国外有关城市规划的概念 苏联(《城市规划原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就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与分布生产力工作的继续和进一步具体化。 日本(强调技术性):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环境。 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及其它的各种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 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2、我国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编辑本段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技术性(城市功能的合理性:土地资源、空间布局、道路和交通、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2)艺术性(城市形态的和谐性:城市天际轮廓、城市公共空间,如街道/公园/广场/滨水地带/城市街区特色/标志性建筑) 3)政策性、法制性(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 4)民主性(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代表最广大的人民利益) 5)综合性(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6)地方性(结合地方特点设计规划方案) 7)实践性(规划方案充分反映建设实践的要求,同时要按规划进行建设。) 编辑本段作用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

关于城市合理规划布局的探析

关于城市合理规划布局的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重视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的合理布局的有关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合理布局;重要性;问题及对策 0前言 城市规划建设是指研究城市未来的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这已成为了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建设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得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我们在为取得这样的成就感到欢心鼓舞之余,也应该注意到,在快速发展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不然,它将有可能给我们的城市留下历史的、永久的遗憾和创伤。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的布局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城市未来形象,是关系到整个城市是否走在现代发展的前端的重要指标。 1.城市规划的含义和目的 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的根本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 2.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2.1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城市规划关系各行各业, 影响千家万户,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起着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重大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的作用,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一个城市能否建设的好,管理的好,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只有这样,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才能依据规划科学的、有序的进行。否则,建设的管理就在很大程度上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城市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2.2 自觉依据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 我国的城市建设近十年来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也出现了一些败笔, 如一些城市或是拆毁了具有历史风貌的区域,或是在风貌保护区新建了一些现代高层建筑。一个城市要发展好、建设好、管理好,首先要规划好。所谓规划是“龙头”,就是讲规划要先行。这样城市的发展、建设、管理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 才能避免盲目性, 甚至破坏性。规划要体现超前性、科学性、特色化、历史变化等,努力克服“千城一面”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城市

烟台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WorldArchitecture

烟台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016-2020年)设计任务书 (初稿) 为保障“十三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各项建设任务的及时有效落实,分阶段推进和贯彻城市总体规划意图,我局决定开展烟台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一、规划范围 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烟台市六区范围(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福山区、开发区、高新区)和栖霞市桃村镇,总面积约3002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5.《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6.《山东省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技术规定》 7.《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8.《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

纲要》 9. 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规定 四、总体要求 1.规划应在《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2016—2020年)》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规划应充分研究上一版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与效果,在规划编制方法、技术手段及编制内容上有所创新。 3.规划应结合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统筹考虑近期城市发展目标与对策,促进新时期烟台社会、经济、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规划应以《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为基础,确定中心城区近期重点发展地区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同时统筹考虑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之外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求,使政府公共投资形成合力,确保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政策空间效应的最优。 5. 规划面临烟台新一轮城市建设与发展,要综合考量烟台在产业转型、公共设施、民生改善、有机更新、城市文化振兴等方面内容,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加强政府对城市发展的综合调控,提升城市竞争力。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1 前言 0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4)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6) 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6) 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6) 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7) 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7) 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7)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7) 建设目标 (7) 建设原则 (8)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9) 总体框架 (9) 技术架构 (10) 应用体系 (11)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1 前言 0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4)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6) 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6) 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6) 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7) 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7) 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7)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7) 建设目标 (7) 建设原则 (8)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9) 总体框架 (9) 技术架构 (10) 应用体系 (11)

1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13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度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住建部通过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行新型城镇化,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赴厦门学习考察城市建设规划的考察报告

( 考察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45052 赴厦门学习考察城市建设规划Investigation report on studying and investigating urban

赴厦门学习考察城市建设规划的考 察报告 8月1日至8月3日,在县长、县城六大片区建设总指挥的带领下,总指挥部办公室、各片区正副指挥长、办公室主任和开发公司经理一行28人实地参观考察了厦门市火炬高科技产业园、五缘湾、杏林湾片区,听取了厦门市火炬高科技产业园翔安指挥部、厦门市规划局、五缘湾运营公司、杏林湾建设指挥部的相关介绍。现将 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厦门城市规划的经验 1.先谋后动。传统的城市规划内容只注重空间布局,往往不考虑城市运营、资金平衡和项目的收益,发展建设被动地服从规划的要求,既影响项目的品质,也影响规划的实施。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厦门市规划局一改以往就规划而规划的模式,按照“先策划后规划”的理念,在规划编制前聘请策划公司对片区的战略定位、产业安排、功能布局、亮点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资金平衡估算等进行论证研究,并供领导决策参考,确定后再聘请规划设计单位将策划成果转化为规划成果,以规划的语言落实行动的项目,从而XX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如五缘湾片区即是先聘请国内知名的咨询机构王志纲工作室和英国阿特

金斯顾问公司联合策划后再行规划。 2.滚动规划。规划的首要任务是促使规划项目落地。针对规划编制周期长、费用高、运营操作部分不明确等问题,厦门市规划局按照“积极配合项目、重点结合控规、分阶段制定规划”的思路,首先将建设项目的重要公建项目、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在第一阶段完成,以迅速应对开发主体,保障项目落地。同时不断跟踪服务,优化细化道路、市政管线、土地招拍挂等技术指标,相对稳定后形成第二阶段成果,以指导各类土地的运营和片区配套的实施。紧接着编制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内容,汇集成最后的控规成果。 3.明确定位。准确的定位是片区发展的“灵魂”。厦门各个片区均根据各自的区位、交通、资源特点进行明确的定位,既功能互补,又各具特色。如五缘湾片区位于厦门岛的东北部,高崎国际机场与会展中心之间,通过厦门大桥、东通道、五缘湾大桥与岛内紧密相接,且拥有8km长临湾滨水带,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突出。五缘湾片区定位为“活力生态港、财智精英城”,功能以商务办公、生态居住、休闲度假为主,是集商业服务、高端养生理疗、旅游休闲、文化娱乐、高新技术研发为一体的复合型新城区。围绕定位,五缘湾相继推出了高星级酒店、餐饮休闲街、商业娱乐中心、温泉度假村、湿地公园、帆船港、飞地营运中心等一系列重点项目,为片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功能混合。厦门市城市空间结构为“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每个片区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融合,生产、生活等设施一应俱全,配套完善。片区内各项目也按照功能适当混合的理念进行空间布局。如火炬高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83km2,,由0.7 km2,火炬同集园和4.13 km2的火炬(翔安)产业区组成,首期主要建设130万m2的通用厂房和20万m2的生活配套区,生活

《乐山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0年)》简要说明

《乐山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0年)》简要说明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为乐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行政辖区,总用地面积1916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期限一致,为2017—2020年。 二、近期建设目标、策略与行动 (一)建设目标 遵循“四川旅游首选地、绿色转型示范市、山水园林宜居城和总部经济聚集区”的总体定位,着力跨越赶超、转型升级和格局优化,努力将乐山建设成为“经济活力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特色魅力城市”。 (二)策略与行动 遵循三大策略,实施十大行动: 策略一:培育增长极 1、实施旅游提质行动 进一步提升以乐山大佛、岷江东岸和老城为主的文化休闲度假区,强化核心引领;推动峨眉河风光带、三江沿线、沙湾组团、五通桥组团旅游开发,促进全领域各行业与旅游发展相融合,实现由景区主体型向区域综合型转变。 2、实施新区建设行动 围绕“一城两新区”,疏旧建新、南拓西延,拓展城市框架。重点建设苏稽新区和冠英新区,建设完善乐山高新区、青江新区、沙湾乐水小镇,合理引导各片区产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动新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

3、实施产业整合行动 推动制造业整合提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建设优化高新区总部基地、五通桥新型工业基地、沙湾绿色生态工业园等产业平台;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会展、文化创意两大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策略二:打造魅力城 4、实施住房建设行动 建立完善由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商品住房构成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加大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和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2018年底前实施改造“十三五”所有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稳步实施“城中村、城边村、城郊村“改造,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修缮改造房屋,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质量。 5、实施环境保护行动 加大治水、治气、治土力度,推进多污染源综合治理;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三江多脉四屏多园绿地系统;以竹公溪流域地区、苏稽新区、冠英新区为重点,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6、历史文化保护行动 保护山水城市格局,包括“三江汇聚、溪河纵横”水系格局,高标山、三龟山、城市绿心等山体绿化,以及依山就势、内外双城的城市形态; 保护历史城区,包括嘉州古城空间格局、外部轮廓、街巷结构、古城墙连续分布带,苏稽历史文化街区、两河口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空间格局与传统风貌等。 保护景观廊道,包括世界遗产乐山大佛到峨眉山之间的景观廊道,历史城区老霄顶望大渡河、老霄顶望大佛、大佛望历史城区、沿江涵春门望“卧佛”、肖公嘴望“卧佛”、育贤门望大渡河景观视线等。 7、风貌提升行动 重点打造大佛景区节点、苏稽新区(文体中心)节点、高铁站前节点、高新区商务中心节点、冠英新区节点、乐水小镇节点及产业园区节点等7大节点景观,优化三江六岸景观廊道,重点提升老城区域、大佛景区周边区域、高铁站前区域

《焦作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

《焦作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 焦作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焦作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评审。专家们原则上同意了《规划》,并指出《规划》紧紧围绕民生发展,突出了将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 《规划》重点阐述了未来4年内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两项内容。未来4年,我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以及环卫等设施建设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方面。《规划》非常详细地向我们呈现了4年后我市在这些方面将要达到的目标。 全面打造黄金商业圈 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和扩大就业为目标,《规划》全面打造黄金商业圈,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依托三维商业广场、百货大楼、新亚商厦、魅力香港城等大型商贸企业,加快贸易大厦的改造升级,加快东方红广场周边改造进程,强化焦作市一级商业主中心的功能;依托金桂苑商业广场和百货大楼焦东超市,优化商业业态,完善该区域的商业中心功能;依托城际城铁建设和火车站南广场扩建,加快大丰商城对外招商、民主路与站前路周边商业地块的开发改造,逐步形成以火车站南广场为中心的新老城区过渡带商贸中心;依托丹尼斯生活广场、摩登市商业步行街、嘉隆国际中心,打造新城区商贸中心;依托山阳商城小商品批发市场、欧凯龙家居批发市场、金土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建材市场等,打造焦作商品批发集散基地;以和平街市场改造为依托,打造以服装、现代百货、体育用品为主的和平街商贸步行街;以万联世纪城为依托,逐步将友谊路打造成为中华名优小吃一条街;以大杨树餐饮娱乐一条街为依托,加快胜利南街棚户区开发改造,打造以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消费为主的餐饮娱乐一条街;以大商集团入驻开发摩登街为依托,打造商业购物、餐饮娱乐一条街;以北太行山沿线改造为依托,打造“农家乐”特色风味街;以原车站街五金交电一条街升级改造为依托,打造经营层次更高、管理更为规范的新五金交电销售一条街。 加快形成城路网框架 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方面,我市将加快形成“七横、八纵、两环”城路网框架,近期主要新建(改造)中南路、长安路、中原路、东海大道、滨河路、南阳路等32条道路,新建桥梁11座。 《规划》称,到2015年,焦作城市公共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00标台。近期在汇亨宾馆附近、中站区怡光路与影视路交叉口附近、中原路与焦辉路交叉口附近、电厂二号院、龙源湖公园、缝山公园附近等设置公交首末站。 我市对外交通规划更是力求便捷,配合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铁路、公路将全力服务焦作经济圈的形成。 在铁路交通方面,近期新建新月铁路二线及货运车站、郑焦城际铁路,搬迁货运北站、拆除老城区相对应的铁路线;扩建焦作火车站,增加焦郑城际铁路站,新建焦作新区火车站,扩建待王火车站。 在公路交通方面,疏通城市过境交通通道,减小过境交通对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主要建设东海大道、南洋大道、中南路,与影视路形成城市的外环,解决城市过境交通问题。 加强焦博修一体化进程,保证焦作市城区每个方向至少有两条通道与博爱、修武、武陟以及其他县市联系。近期重点打通世纪路与博爱城区道路对接,人民路、解放路、建设路与修武对接,文昌路向南延伸与武陟对接,中原路向南延伸与郑常公路连接。 近期,将恢复中站、马村长途客运站,主要解决中站区、马村区与周边乡镇的联系,可作为城乡公交首末站,结合待王火车站及周围布置的大型仓储区,在文昌路东待王段建设一个大型货运枢纽站,结合中原路济焦新高速入口规划过境交通停车场。 绿地塑造焦作绿形象 除了对市区河道进行整治及对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建设外,到2015年,我市各类绿地面积达到1250.78公顷,新增绿地670.80公顷,主要新建公园有塔北路与影视路交会处两侧公园,普济路与人民路交会处公园、碧莲湖公园、南水北调两侧公园及山阳故城遗址公园。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

目录: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 (2) 1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概念 (2) 2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的作用 (3) 2.1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方向性作用 (4) 2.2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引导和调控作用 (4) 2.3 城市管理可以运用城市规划中行之有效的措施 (5) 3 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和谐发展 (5) 3.1 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和谐发展 (5) 3.1.1 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冲突 (6) 3.1.2 实现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和谐发展的方法与手 段 (6) 3.2 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6) 3.2.1 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 (7) 3.2.2 城市建设与生态环辘和谐发展的方法与手段 . 7 3.3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的和谐发展 (7) 3.3.1 快速城市化对城市建设的冲击 (8) 3.3.2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和谐发展的方法与手段 (8) 4.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 姓名:袁丹班级:资源一班学号:20100512118 摘要:城市建设发展,城市规划先行,城市管理是关键。随着城市建设节奏的不断加快,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在不断地修订、充实和调整,城市管理也在不断地革新。本文介绍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管理的概念,探讨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的作用,并从文化、生态以及城市化三个角度出发介绍了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 1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概念 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依据,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城市发展规模及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1]最终目的是合理的利用该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使城市环境能最大程度的得到保护.最大限度的体现每一个城市居民的意愿。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

市县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编制指南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编制指南 国土空间规划局 2019.06.12

目录 前言 (1) 1 适用范围 (1) 2 术语与定义 (1) 2.1 国土空间 (1) 2.2 国土空间规划 (1) 2.3 生态保护红线 (2) 2.4 永久基本农田 (2) 2.5 城镇开发边界 (2) 2.6 中心城区 (2) 2.7 城镇功能控制区 (2) 3 总则 (3) 3.1 规划定位 (3) 3.2 编制原则 (3) 3.3 规划任务 (4) 3.4 规划范围 (5) 3.5 规划期限 (5) 3.6 编制主体 (5) 3.7 编制程序 (5) 3.8 技术约定 (6) 3.9 其他要求 (6) 4 准备工作 (6) 4.1 组织准备 (6) 4.2 技术准备 (7) 5 基础研究 (8) 5.1 一般规定 (8) 5.2 形成基期用地底数底图 (8) 5.3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 (8) 5.4 规划分析与评估 (9) 5.5 重大问题研究 (9)

6 方案编制 (10) 6.1 明确规划层级 (10) 6.2 战略目标 (10) 6.2.1 总体定位 (10) 6.2.2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 (10) 6.2.3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 (10) 6.2.4 城市性质 (10) 6.2.5 指标体系 (10) 6.3 区域协同发展 (11) 6.4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11) 6.4.1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总体格局 (11) 6.4.2 规划分区和控制线 (11) 6.4.3 绿色空间网络与山水格局 (12) 6.4.4 城乡居民点格局 (12) 6.4.5 陆海一体化格局 (12) 6.5 城镇功能结构优化 (12) 6.5.1 优化策略 (12) 6.5.2 高质量产业体系布局 (13) 6.5.3 高品质居住空间与公共服务 (13) 6.5.4 高水准公共空间与游憩体系 (14) 6.6 乡村振兴发展 (14) 6.6.1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4) 6.6.2 耕地保护与现代农业 (15) 6.6.3 美丽乡村建设 (15) 6.7 土地利用控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15) 6.7.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15) 6.7.2 山水林田湖草矿保护利用 (16) 6.7.3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18) 6.7.4 城市地下空间复合利用 (19) 6.7.5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19) 6.8绿色高效综合交通体系 (20)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新)

1 前言 (1)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 2.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3) 2.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6)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8) 3.1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8) 3.2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9) 3.3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9) 3.4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9) 3.5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10)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10) 4.1建设目标 (10) 4.2建设原则 (11)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12) 5.1总体框架 (12) 5.2技术架构 (13) 5.3应用体系 (14)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1 前言 (1)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 2.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3) 2.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6)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8) 3.1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8) 3.2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9) 3.3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9) 3.4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9) 3.5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10)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10) 4.1建设目标 (10) 4.2建设原则 (11)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12) 5.1总体框架 (12) 5.2技术架构 (13) 5.3应用体系 (14)

1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13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度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住建部通过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

浅谈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浅谈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发表时间:2019-06-14T16:05:50.7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作者:赵学阳[导读] 确立科学合理的市场行为准则,有助于维护投资市场的秩序,降低投资风险。 烟台毅德国际商贸城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基数,按照城市的发展水平来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良好的经济发展会有效的带动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会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但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对城市发展内容进行多方面的协调,使其城市发展的协同健康性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重要性;影响 一、简述城市规划管理的实际意义 1、规范市场行为准则 确立科学合理的市场行为准则,有助于维护投资市场的秩序,降低投资风险,让投资者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投资活动中,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风暴的影响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逐步深化变革,这不仅给经济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使其投资行为面临着巨大风险。一旦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或内部管理出现漏洞,就会严重影响投资准确性,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而高效落实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建立健全编制体系,提高审批制度的标准化水平,还能约束投资者的实际行为,规范城市市场秩序,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2、助力政府部门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通过积极开展一系列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可以全面反映当地政府部门的职能效率和管理水平,而科学合理的规划也有助于政府部门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优势。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与社会企业、投资者等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推进统筹规划,平衡权利与义务。另外,规划管理工作也有利于协调城市经济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迅速进步。 二、城市建设的作用 1、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建设应以规划为主要依据,通过建设,使其对城市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种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形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 2、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负面作用 1)过分的追求现代化将破坏城市古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其悠久的城市风貌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但是城市规划一般都追求现代化的建设,对于属于古迹的建筑也不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比如我们嫩江县的老建筑,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在城市规划中,由于要进行土地的商业开发,要发展经济,这些建筑就得不到有效地保护,而进行了拆迁。2)传统城市规划所产生的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力的提升,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外部各种环境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我国各级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更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划体制已相对过于陈旧落后,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跟不上城市发展进度,严重的制约、阻碍了城市扩展。这种计划经济时代城市管理方法体现出过于传统、陈旧,那时的城市规划主要还是以政府为核心,体现出的是政府意志和想法,没有考虑社会各方面因素,造成没有很好的融合,使其城市规划与经济建设形成两条平行线。3)现有的城市规划管理缺乏相关规范法律约束。目前缺乏有效法律法规,让许多投资者承担着很大程度的意外风险,这种现象就也就造成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同时也给行政腐败提供了滋生的空间,影响了城市发展的建设。这就造成对城市规划管理投资影响最大的问题,表现出的是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就不可能有效约束不法的行为,虽然国家层面上有宏观意见,但在具体城市执行和管理上,没有针对某些规定,整体约束力不够强,后果就导致了城市管理力度较弱。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问题探讨 1、城市规划发展的区域协调性不足 通过对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现状的分析,明确区域协调性不足,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呈现的主要问题。以我国大中型城市为例,较多的大中型城市在规划与发展期间,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发展,主要集中于东部或南部地区,而西部与北部的发展呈现出相对落后的趋势。由此,突出了在规划与发展期间,东部与西部、东南部与西北部的区域发展协调性有待提高。区域明显的发展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大中型城市结构、城市化总体水平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可见,城市规划发展区域协调性的不足,限制了我国城市的协调性发展。 2、缺少较为合理的规划管理实行方法 城市缺少较为合理的规划管理实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城市规划方案确定以后没有让相关部门进行的审批,根据国家的明确规定可知,城市在进行规划建设时一定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才可进行实施,但是现在很多的企业在没有得到相关的审批合格文件,就已经开始进行改建、超建这种违规行为,导致整体的城市规划布局遭到破坏;(2)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投入资金短缺;城市在进行规划管理时,对这一部分的使用资金投入较少,基本没有归纳到正常的财务预算中,所以导致规划管理部门出现人员少、素质低、工作质量差的现象,而且很多专业人才在得知这一情况以后也不愿意来到规划管理部门工作,造成管理部门人才短缺;(3)缺少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导致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管理工作的实施质量。 四、如何有效地做好城市规划 1、注重以人为本 城市规划最终目的就是为市民服务的,所以在开展此项工作过程中,就一定要加强对于人性化的思考,要注重以人为本,国力的提升,目前大中小城市中,高层建筑正在逐渐增加,所以我们就更要加强对高层建筑的关注度,在高层建筑的视角设计或者是布局设计上,都需要合理的统筹规划。

城市建设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城市建设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是十分必要的,人们对城市化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空间布局、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而是更加关注城市规划中如何才能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以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城市规划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城市建设存在阻碍作用,采取积极的对策与建议才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关键词:城市建设规划;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urban construction has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rb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is very necessary, people on the demand of urbanization not only stopped in spatial layout, the space of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bu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rban planning how to create a good city life and production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people to the pursuit of material culture, and enjoy the life of the mind. and city planning work also has certain problem, to the city construction obstruct the existence, take positiv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is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social economy.

厦门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办法

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证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统一建设工程的规划条件核实标准,进一步规竣工规划条件核实工作的自由裁量权,依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市城乡规划条例》、《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市城乡规划实施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分为建筑工程、市政交通工程两种类型。依法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筑工程及市政工程中的场、站、厂等应实施规划条件核实,并按本办法执行。市政管线及道路交通线性工程的竣工规划条件核实具体标准另行制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简称规划条件核实,下同),是指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图为依据,对建设工程的建设情况是否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所列容进行确认的过程。 第四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相应的行政机关负责规划条件核实工作,规划条件核实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应的用地围为单元组织,不得在一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应的用地围分次进行核实。 第五条建设工程经核实符合规划条件的,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意见书》;经

核实不符合规划条件的,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整改意见通知书》,建设单位按要求整改后可再次申请办理规划条件核实。 第六条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须通过有资质的测量单位现场测量并拍摄相关照片,形成实测竣工测量报告(简称测量报告,下同,含文本和附图两部分电子文件,格式应规并与附图相关容保持一致)。 第七条测量报告应经市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审核,建筑工程测量报告应包括以下容: (一)实测总平面布置图(含地形,CAD格式):包括用地边界及坐标、建筑工程平面位置及平面尺寸、公建配套设施及市政配套设施的平面位置及平面尺寸、场地构筑物位置及平面尺寸、建筑退用地红线距离、建筑间距、架空电力线路、排洪渠及挡土墙与建筑之间距离、场地竖向标高、道路、绿化布置、机动车停车位置、机动车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及起坡点位置等容; (二)经济技术指标:包括总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计容建筑面积(不同功能计容建筑面积)、工程规划许可要求的公建配套设施及市政配套设施建筑面积、建筑密度、绿地率、机动车位个数等主要指标数值; (三)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包括建构筑物名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计容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层高、建筑高度等;工业项目生产服务设施用房控制指标表(含生产服务设施用房的建筑面积、比例等); (四)建筑物彩色照片;

集 安 市 城 市 近 期 建 设 规 划

集安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006--2010年) 文本 集安市人民政府 2006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规划期限与空间范围 (2) 第三章市域规划 (3) 第四章城市近期发展重点及目标 (3) 第五章城市发展规模 (5) 第六章城市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5) 第七章城市用地控制 (6) 第八章城市建设规划 (7) 第九章专项规划 (11) 第十章城市建设用地及项目分期投入计划 (14) 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措施 (14) 第十二章对原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补充 (15) 第十三章附则 (16) 附表 (17) 附图 (3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落实集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确定集安市城市近期发展规模和方向,部署重大市政公用性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实现集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进行城市建设和城市开发,加强城市建设监督管理,为城市近期建设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坚持城市与区域规划思想,遵循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2、坚持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划思想,遵循计划、规划与建设高度协调的政府宏观调 控的原则 3、坚持规划公众参与的思想,遵循规划为城市整体利益、公众利益服务调控的原 则 4、坚持经营城市的规划思想,遵循城市资源有效组合、经济结构有序转型升级的 原则 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遵循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三条本规划依据 1、国家、省级有关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吉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2002) 《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制定。 2、集安市相关资料 《集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地保护规划》 《集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第二章规划期限与空间范围 第四条规划期限为:2006年—2010年 第五条空间范围 1、市域:9个镇、2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面积为3217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东起下解放村东界,西至麻线乡东界,南起鸭绿江北岸,北至大 禹山山脊,面积为44.89平方公里。

重庆大都市区规划方案

重庆大都市区规划方案 重庆大都市区是以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构成的主城区为核心,与城市发展新区各区的城区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是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载体,是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成渝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主城区加上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这12个区,成为我市规划的大都市区。 地图中显示,大都市区一共28673平方公里,占我市全部面积约35%。同时,地图中统计,截至目前大都市区通车高速公路共1007公里。县道及以上道路9154公里,运营轨道202公里,在建轨道152公里。《重庆大都市区规划》根据功能优化组合的需要,将城市发展新区分为五大板块。 城市发展新区五大板块 铜梁—潼南板块 重点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承接主城区传统工业转移,发展电子配套、汽摩零部件、机械制造等产业,培育商贸物流、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 永川—大足—荣昌板块 重点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培育完善商贸服务、综合物流、职教研发等区域性服务功能,培育消费品、汽车、装备、电子等产业集群。 江津—合川—璧山板块 重点实现与主城区融合发展,承接主城区外溢的区域性服务、物流及科教研发功能,布局国家级产业开发平台,发展电子配套、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等产业。 涪陵—长寿板块 重点打造综合产业基地,引导化工、钢铁、装备、材料、汽车等产业集群发展。

綦江(万盛)—南川板块 重点打造资源深加工基地和重要能源基地,承接主城区外溢的商贸物流、现代制造功能,培育休闲旅游与文化交往功能,完善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和城郊休闲旅游业。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打造城市幸福生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居住环境极大改善,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但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居民幸福指数。 胡锦涛同志曾经提出:“城市建设要给后人留下赞叹,不要留下遗憾。”而做好城市建设工作,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影响到居民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幸福指数的提高。因此,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必须充分重视城市的规划。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作为最高标准一以贯之。这就要求有关政府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一是要从人民需要出发,做好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居住空间、出行环境的建设规划工作;二是在规划过程中要保证人民切身利益不受侵犯,坚决杜绝“与民争利”、“强拆”等现象的出现;三是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使城市规划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意。 其次,城市规划要有协调性和前瞻性。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和指导工作。过去存在部分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中受利益驱动,使规划缺乏有效的控制性和指导性,这种问题要坚决清除;二是城市建设规划要有前瞻性,以现代化、有特色的标准制订各级各类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前段时间位于北京建国门黄金地段、建成刚20年的地标凯莱大酒店宣布将停业拆除,在原址将重建一座五星级的国际化高端商务酒店,这无疑是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最后,城市规划必须保持城市的特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它是城市的名片和特色,是居民的精神依托。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这些特色,保护好了城市特色文化也就是保护了居民的精神家园。只有这样,城市建设才能给人们带来幸福,而非失落。 城市规划建设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人们生活幸福与否。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城市规划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方位考虑,以实现城市健康、良好、快速发展为目标,将城市真正打造成市民的幸福家园。 长期以来,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农村的长期落后,农村自身的各种建设搞不上去,无数的农民至今仍然在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中挣扎。显然,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阻力。在当今经济市场化、社会法治化的形势下,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更为严重。它不但关系到农村、农民的前途和命运,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大计。 在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实施劳务输出战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可能在城市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另一种是着力于农村自身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建设,使农村朝市场化、法治化和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以改变当前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