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完整版电子书 (1)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完整版电子书 (1)

目录

第一章“美丽中国”与绿色发展 (5)

第一节“美丽中国”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5)

一、“美丽中国”体现着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 (5)

二、“美丽中国”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生活美 (6)

三、“美丽中国”体现着当代中国的艺术美 (7)

四、“美丽中国”的实现途径 (8)

第二节自然生态、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的协调 (9)

一、自然生态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人类生活的倚赖 (9)

二、社会生产对自然的开发和对人类生活的保障 (13)

三、人类生活对生态的影响和对社会生产的控制 (15)

第三节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 (16)

一、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17)

二、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 (20)

三、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22)

第二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23)

第一节生态文明概念 (24)

一、文明的界定 (24)

二、全面理解生态文明 (25)

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26)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27)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28)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29)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30)

第三节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3)

一、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33)

二、对策探讨 (35)

第三章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39)

第一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39)

一、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39)

二、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0)

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41)

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42)

第二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6)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46)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 (47)

第三节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48)

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定义 (48)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我国的现实紧迫性 (49)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50)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 (51)

第四章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58)

第一节生态保护与修复 (58)

一、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58)

三、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60)

四、生态修复及其形式 (62)

第二节自然资源保护 (64)

一、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64)

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64)

三、人类与自然资源 (65)

第三节环境污染防治 (65)

一、固态环境污染防治 (66)

二、非固态环境污染防治 (68)

第四节环境保护的公共服务属性 (72)

一、环境保护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72)

二、环保公共服务概述 (72)

第五章雾霾的产生及防治 (75)

第一节雾霾的成因 (75)

(一)污染排放:气溶胶颗粒(是浮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增加 (76)

(二)气象条件:强逆温、静风等现象增多 (77)

第二节雾霾的危害 (79)

一、对居民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79)

二、影响交通安全 (79)

三、破坏电力系统 (80)

四、危害农业生产 (80)

第三节国外防治大气污染经验 (80)

一、美国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 (80)

二、英国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 (82)

三、日本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 (83)

第四节防治对策建议 (84)

(一)加大政策、科技与资金投入,积极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 (85)

(二)深化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85)

(三)积极探索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85)

(四)推动公众参与,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86)

五、加强各方面控制 (87)

第六章绿色经济与产业转型 (88)

第一节绿色农业与食品安全 (88)

一、产业目标的一致性 (88)

二、生产标准的相同性 (89)

三、绿色发展的协调性 (90)

第二节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91)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91)

二、新能源的含义及开发状况 (91)

三、走好低碳发展之路 (93)

第三节循环经济 (95)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95)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95)

第四节生态产业 (98)

二、生态产业建设的内涵 (104)

三、生态产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104)

第五节生态旅游业 (105)

一、生态旅游业的定义 (105)

二、生态旅游业的特点 (105)

三、生态旅游业的性质 (106)

四、生态旅游业的主要内容 (107)

第七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112)

第一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12)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112)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的矛盾问题 (113)

三、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途径 (114)

第二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15)

第三节完善公民环境权利与公众参与机制 (116)

一、公民环境权概述 (117)

二、我国公民环境权的现状 (117)

三、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实现形式 (118)

第四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120)

一、生态补偿机制概述 (120)

二、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122)

三、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 (122)

第八章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 (128)

第一节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29)

一、立法不健全,相关法律协调性差 (129)

二、预防打击和执法强度不够 (129)

三、生态环境法律诉讼环节存在缺陷 (130)

四、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130)

第二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基本要求 (132)

一、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132)

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133)

第三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重点任务 (135)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35)

二、协调执法机制,加强执法监督 (137)

三、完善生态环境问题的司法保障制度 (138)

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公众参与度 (139)

第九章政府生态管理 (140)

第一节政府生态管理的逻辑演变 (140)

一、政府生态管理的无为而治期 (140)

二、政府生态管理的全面规制期 (142)

三、政府生态管理的多元参与期 (143)

第二节政府生态管理的现实困境 (144)

一、市场主导下的困境: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与环境伦理的两难 (145)

二、社会维度下的参与困境——公共池塘资源,集体行动的困境 (147)

三、政府管制的困境 (148)

第三节走向合作:政府生态管理的未来指向 (149)

一、开放式合作:由分工一协作走向平等合作的生态管理 (150)

二、动态调节:实现生态管理制度的持续演化 (152)

三、跨域协同:打破科层制的“条条块块” (154)

第十章走向生态文明时代 (157)

第一节生态文明与文明体系 (157)

一、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历程 (157)

二、从文明体系看科学发展观 (159)

第二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161)

第三节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 (164)

一、生态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164)

二、生态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 (165)

三、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166)

四、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和谐社会 (166)

参考文献 (169)

第一章“美丽中国”与绿色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我国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将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节“美丽中国”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美丽中国”体现着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生活美、艺术美。“美丽中国”,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

一、“美丽中国”体现着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

“美丽中国”首重自然之美。从忽视生态到重视生态,从遭受自然报复到享受自然馈赠,实现自然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化。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千万年来,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和相处中,由被动地为自然所支配,到逐渐了解自然、熟悉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保护自然,历经了从自然的奴隶到自然的主人,从畏惧自然到“人定胜天”,从无视自然到敬畏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几经位移,几度变迁,几番起伏,终于形成目前的全球性共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没有大自然庇佑,人类终将走向末路;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的未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是人类永远的家园。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一切生存之必需,人类在自然中繁衍生长,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哺育了人类,也培养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依恋,人类从自然中培植了对自然的审美和美感。自然之美是人类对自然感恩、发现、崇敬的原生、本能的情感和判断。没有或失去对自然的美感,就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背叛,意味着人类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误判,意味着人类的自恋正把自己导向毁灭而不自知。所以,把自然美学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情感和美感之中,欣赏自然,赞美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是人类永续发展的情感基石和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中国古代文明“万物一体”、“民胞物与”、“天人合一”、“天人和谐”、“道法自然”的时代性阐释,更是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的紧迫课题。这样的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是把人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之上”,也“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是两者的统一。

第1页

“美丽中国”首先应该美在祖国的大好河山,美在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山、湖泊、海洋、河流、森林、草原、平原、高原、丘陵、沼泽;美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动物植物、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冰霜雨雪,等等。大自然生机勃勃,阳光雨露恩泽万物,它们的天然原生态,“美得令人心旷神怡”。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

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才是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意味着生态要让人得到享受,意味着较高的生态文明水平,体现在人的生态价值观要进一步提升,并将生态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加以弘扬。“山要绿起来,民要富起来,家要美起来,国要强起来。”生态文明建设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节能发展紧密相连。“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困”,是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青水秀却贫穷落后,而强大富裕但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为后人投资更多绿色资产,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美丽的自然需要细心地呵护,需要人类确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行生态文明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使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学旗帜和生态理想。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这个理想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美丽中国”及其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内容。

第2页

二、“美丽中国”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生活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闭幕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新形势下党的使命和宗旨的新要求。美在生活、美是生活、美的生活,自有美学以来,一直是美学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美学从来就关注从人们的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物质精神生活中寻找和发现美学的意义、美学的使命。生活本身是人类的生存、斗争、实践、创造,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生活创造着美,劳动创造着美。生活也培育、规范、形塑着人类的美感和审美判断。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向往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美是生活的灵魂。审美是人类生存、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没有美的享受,不能感受美的事物,

缺少美好的情感,人类的生活就沦为动物式生存。人类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复杂、艰辛,也洋溢着崇高、悲壮、优雅的美学精神。追求与向往美好的生活,就是追求和向往诗意的栖居,追求和向往生活的美。把生活的美提炼出来,升华出来,强化出来,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就会更加趋近美的生活。

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环境之美既是客观世界的美的对象、美的事物,也是主体实践之美,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自然化,更是主体与客体的间性之美,是主客体统一于实践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是生活美的重要范畴。西方18世纪、19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然美学,至20世纪、21世纪的环境美学,呈现出一个互动、关联、转型的趋向,其中突出的美学转向是:自然美学和环境美学日益从专注于自然环境,扩展到思考人类环境和受人类影响的环境,直至发展到对日常生活的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探讨。其中,日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成为引人瞩目的审美或美学思潮。比如环境美学已经提出:让艺术回到生活,让生活艺术化,即审美活动和日常生活并没有截然不同的界限,日常生活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自由地进入审美状态;生活事件也可以成为审美活动,生活的人也可以成为审美的人;如果人能够以一种审美的态度走向生活世界,那么,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一样带给人审美的感受。德国美学家席勒说:“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也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美在生活、美是生活、美的生活,使审美的象牙塔转变为大众的审美广场和公共的审美空间,使美学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一转向,也标志着人类生活品质的普遍提升,预示着一个新的审美时代和一个新的生活时代的到来。

第3页

美的生活需要美的创造。生活的美既来自于历史的传承,更来自于新的生活创造和实践。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人民的中国梦,昭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追求和目标,也是“美丽中国”的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追求和目标。

美的生活使美更加具有人性和人情。民生是美的生活的基本物质保障,民主是美的生活的社会氛围与社会环境。美的生活使美更加趋向至真和至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尽善尽美。生活之美揭示的是社会之美。社会美是美学的重要法则和范畴。

三、“美丽中国”体现着当代中国的艺术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艺术是文化的结晶和精神硕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不仅是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国家、民族的精神标杆和形象代言。假如说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的环境景观和我们的自然家园,那么优秀的艺术和温馨的文化就是“美丽中国”的艺术形象和我们的精神家园。假如说美好生活有赖于丰富的物质产品,那么它同时也必须有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才成其为美好生活。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文化发展繁荣的新目标。“美丽中国”必然是一个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也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的光明图景及伟大使命,纳入到文艺

繁荣和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之中。

艺术美自美学诞生以来就是其核心命题。美与艺术紧密相联。艺术是美学长期关注与思考的对象,美学是艺术的哲学,艺术的思想结晶,艺术的深度解析和规律研究。美学从艺术中发现了人类的审美趣味,发现了人类的审美感情,发现了人类的创造活力,发现了艺术的魅力与奥妙,发现了艺术想象的伟力和形象思维的意义,发现了艺术与生活、社会、历史的深刻关联,发现了艺术与天才、群体、民族、国家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法。经由美学的解读与揭示,艺术美的生成、形成、发展、演化、特性、规律等一一呈现在思想的舞台上。尽管美学对艺术的定义、描述、思考歧义百出,流派纷呈,观念多样,但所有的美学观点都承认艺术是美的集中呈现,艺术是美的重要的、主要的表现形式和呈现形态。尽管美学趣味千差万别,但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球化语境下的美学境界是可以被奉为人类高尚的审美境界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有中华文明伟大传统、兼容优秀外来文化、充溢时代精神的中国艺术,以及它所展现的“美丽中国”的艺术风采,必然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美学境象和美丽形象。一个民族只有能够不断创造伟大的艺术才是伟大的民族,才是令世界尊敬的民族。

第4页

总之,“美丽中国”之美是全中国之美,是全民共享共创的美,是立体呈现的美,是有形景观与无形内秀相结合、相统一之美,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相生相谐的大美,是大雅大俗之美,是中国形象之美,也是中国精神之美。

四、“美丽中国”的实现途径

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尽快改变目前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以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的倾向。要真正使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之中。“美丽中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把握三个问题:

第一,从战略的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总体设计。

第二,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就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

第三,从环境的角度,通过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质量标准,实现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美丽中国”首度进入“十三五”规划,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败的体现和试金石。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既相互促进,又存在一些矛盾。问题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行不行?不顾环境生态被破坏而只有纯粹的经济速度行不行?

经济增速与环境生态如何兼顾是急需回答的问题。“十三五”规划给出了答案和最优解决方案。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中,深层次反映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与落实经济转型的力度。

经济增长固然重要,没有一定的速度无法实现GDP和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翻一番。不过,也不必过于在意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目标或高或低,而应通过释放更多改革红利,来赢取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更加重要。

在“十三五”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首度写入

五年规划。这一做法令人鼓舞,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首度写入五年规划也给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第5页

在淡化GDP指标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亟须从过去的规模驱动转型升级为创新驱动,同时加大改革力度,释放改革红利,实现绿色增长,创新驱动增长,以此来维持经济增速。

美丽中国进入“十三五”规划,接下来落实更加重要。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像过去重视经济类指标那样,重视社会民生和资源环境类指标,这样也可以为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自然生态、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的协调

自然生态与社会生产、人类生活紧密相联,与之相应,要确立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人的文明意识。自然、社会与人是一个共存的系统,要努力实现生态良好,发展与自然适应、与环境友好的社会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使人类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联。

一、自然生态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人类生活的倚赖

1.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 Ernst Haeckel)提出“生态学”概念,将其界定为讨论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学问。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可以看做是处在相互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整个系统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维持。

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浅海带生态系统、外海带生态系统。

地球生态系统包括大大小小的众多子系统。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这样一种整体性结构使地球生态系统能够产生强大的自然力量,也使它十分脆弱,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因素相应地变化,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酸雨”被称为“天空中的死神”,它对陆地生态系统危害极大,常常导致整片森林死亡。森林消失后,蓄水固土的功能消失了,又必然加快水土流失。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以食物链的方式存在,那么只要其中一个物种灭绝,就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当生态系统内部要素出现变化,如由于某个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可能使生态系统的内部稳定或平衡状态被打破。经过平衡——失衡——再平衡的无数个动态发展循环过程,生态系统实现着自己的目的,完成新陈代谢,推动着自身的进化。而一些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其韧性机制较差,一旦瓦解以后就很难恢复。

第6页

生态资源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资源。

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实现生命元素的转化和再生、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再生、环境资源的转化和再生,最后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

如果地球生态资源被破坏,丧失它对人的价值,如空气和水被污染,土地破坏失去了有价值的生产力,但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能没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和肥沃的土壤,为修复被破坏的资源,恢复其使用价值,清除对空气和水的污染,治理被破坏的土地,需要支付巨大的经济费用和社会劳动。可以说,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应实行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

地球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如果听任传统工业文明对地球生态环境摧残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循环经济,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如果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统一。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

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

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生物,生物又对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起反作用,这样便产生丰富多彩的生物圈,形成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生物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无机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还有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日光、水分、温度、大气、土壤等)。各种因素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有序的、自组织系统。所有输入系统的物质、能量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一种有机体利用以后,转变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再利用的形式,它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的性质,使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动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它是一种动态平衡,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具有一定的韧性机制,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第7页

生物的发展,在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大气圈、水圈和地壳的组成,深刻地改变地球的面貌。

生态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内部各种因素及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具有功能和结构的依赖性。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个生物都是在与其他生物、与环境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共生、合作中存在,形成活的生命共同体。

对大部分陆地来说,水分(降雨量)是生态系统划分为森林、草原或荒漠等类型的主导因子或限制因子。

自然界中一种物种的废弃物,就是另一种物种的养料。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使它们再回归到循环使用的系统中,尽可能减少浪费和破坏。

生态系统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客观性质。生态系统演化是生态系统各种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

(2)多样性。

在实践中,要求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保护地球上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护生物物种,生物遗传物质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自组织性。

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大自然中并不存在一种超自然的特异组织原理或组织之熵,也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将要构成系统的成分聚拢起来的特殊力量。在成分互动之前和之外没有任何系统原理,有的只是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某些互动现象体现为相互关系,于是成了组织力量。如果确有一个组织原理,那么它就生于灾变,生于随机偶遇,是无序与有序构合之果,也就是形式的改变。这也正是形态发生学的奇迹,涌现出来的相关性、组织和体系构成了同一现象的三个面。

(4)复杂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依据“自然一人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观点,既从人考察自然界,又从自然界考察人。

自然不是无序、被动、无定形的环境,它是复杂的整体。人对于这个复杂的整体不再是封闭的实体,而是一个开放系统,以组织形态上的自主一依存的关系处于生态系统的内部。生物种群之间的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具有组织特点的复杂的统一体,这就是生态系统。

第8页

(5)开放性。

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生态开放原则最终开启了把物体孤立在自足中、并把环境和异己者排斥在自己原则之外的封闭观念。依赖生态的存在始终有着双重身份,因为它在身份原则的核心中融入了自己的环境。

(6)动态性。

生态系统是动态的、发展着的,是一个有机的进化过程。詹奇指出:“一种‘健康的’和能恢复生机的生态系统一般总是远离它的平衡态,这种平衡态可以描述为相空间吸引域内的唯一点,出现一些大的时空涨落是这种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这种生态系统总是在相空间中运动着,并且倾向存在于吸引域附近……系统愈逼近平衡态,系统就愈难以恢复生机。任何随机涨落,例如气候变化或新物种出现,都可能完全破坏原来的系统。”“自然力对称破缺的直接后果是在宇宙中同时进行宏观进化和微观进化。宏观结构成为微观结构的环境,并以决定性方式影响了微观结构的进化,或者使这种进化成为可能。反之亦然,微观结构的进化(原子核、原子和分子的合成)成为宏观结构的形成和进化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相互以来构成的指示共同进化的一个方面,这一原理在生命领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原理意味着,通过建立进化双方反馈联系的循环过程,有一系统都与其环境相联系。”

2.生态平衡与生态建设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

人类是自然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以文化的方式生存,文化不能反自然。文化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受自然法则的约束,人类享受物质生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只能限制在环境承载能力许可范围之内。

要努力认识和掌握生态规律,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生态安全是针对生态危机而提出来的。生态危机是我国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对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构成严重威胁。必须确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化解生态风险,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障生态安全。

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以生态优先为前提的规划设计体系。生态优先的含义是:一切活动都要首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各个系统的运行要服从于生态系统不遭到破坏、以实现生态平衡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

要研究中国不同类型地区生态演变的原因和机理、规律,找出导致不同地区生态变化的内在成因和主导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和具体措施。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北川,由于位于一条断裂带上,自然灾害频繁,洪水、泥石流肆虐,县城几次搬迁,曲山镇被列入2005年全国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工程,但在这次地震中被滑坡和泥石流埋葬,此前的努力灰飞烟灭!为此,人们必须警醒,更清楚地认识到所能为和不能为,不能跟自然界硬抗,而要想法规避自然灾害,选择宜居的地方建设家园,而不能跟自然界赌气,用“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情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第9页

要发展生态科技体系,如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脆弱生态系统综合治理与保护技术、生态农业组合技术、森林健康保育及综合管理技术、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技术、海洋监测技术与资源更新利用技术、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清洁能源与能源再生技术,等等。尽快建立起适应生态治理要求的科技创新开发体系。

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包括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重要渔业水域等。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生态良好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恶劣地区的生态系统条件。

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把自然生态纳入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基于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力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文明范式。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在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存在和非生命存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度自觉地保护适合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及其再生能力,是人们创造和发展文明的应有之义。

潘岳在《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一文中指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①要实现生态文明转向,就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变革,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人们对自然存在的认识;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资源浪费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维护和保障生态安全,最根本的是要唤醒公众的生态安全意识,确立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积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必须在满足人、自然的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才能使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得以稳定平衡,人类文明才能得到发展。生态文明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只有全面、系统地认识生态文明,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人类才可能有光明的前景。

人类必须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尊重生态,尊重自然,保护地球,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准则,人类的发展应以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为前提。

①潘岳:《关于环境问题的若干思考》,166页,北京,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2006。第10页

二、社会生产对自然的开发和对人类生活的保障

1.社会生产的起点

社会生产是立足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物品,提供衣、食、住、行的保障。社会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如果社会生产出了问题,人类生活就会陷于混乱之中。

社会生产是一个复合系统,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自身生产,三种生产之间要保持相互协调、适应,形成一种有序运行的状态。

广义的生产是指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过程。生产包括两大要素,即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物质生产资料、精神生产资料、人自身生产资料)。物质生产要素一般分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西方经济学则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土地、劳动和资本。马克思说:“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①实行这种结合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方式:一种是实行这种结合的“主体即劳动”和技术的条件,只有通过劳动活动才能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社会生产的基础结构是劳动者的数量和素质同生产资料的数量和素质的结构关系;另一种是实行生产要素结合的社会条件,即通过一定的社会形式才能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实现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结合。自然的存在并不天然地就是资源,只有当它能被生产者利用时才是资源。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包括质料、能量和信息。

社会生产与经济活动紧密相联,但并不等于经济。社会经济结构是使一定社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说:“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②

2.社会生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的破坏

由于社会生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施加影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科技的不当利用,对经济增长的过分追求,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安全,出现了生态危机,影响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急剧恶化,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面临着生态危机和不可持续的态势;环境立法不够健全、环保执行不力,有的地方政府出于保护地方利益或出政绩而袒护甚至纵容污染行为。生态危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将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带来政治风险、安全风险,甚至危及人的生存。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第11页

当今社会生产引起的生态危机主要体现为:

第一,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废物与生活垃圾、噪声污染、光污染等。我国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排放二氧化碳量仅次于美国。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日益加重,已占空气二氧化碳污染负荷的50%。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全国现有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水环

境污染严重。全国2/3的城市供水和大量的农业灌溉依靠地下水,但不少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有的形成漏斗,有的地区地下水已濒于枯竭。由于长期掠夺性开发、围垦、淤积,我国湖泊面积日渐减少,每年约有20个湖泊消失。全国七大江河水系中,可以作为水源的河段仅占29.1%,劣五类水质河段占40.9%,只有38.1%的河段达到或好于地表水3类标准,1/3以上河段的水体丧失了使用功能。全国主要湖泊氮、磷污染较重,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流域(如海河、淮河、太湖、滇池)水污染越来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400多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海洋环境恶化,渔业资源日渐衰退,部分海域成为“海上沙漠”。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突出。垃圾、粪便处理率只有61.8%。垃圾成灾,特别是塑料包装物导致的“白色污染”十分严重。大量未经无公害处理的垃圾集中堆放,严重污染了环境。还有严重的噪声污染、光污染等。

第二,资源、能源危机突出。据调查,我国目前95%的一次性能源和80%的工业原材料依赖于开发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造成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国能源、矿产等重要战略资源日渐紧缺。如煤炭、石油、铝铁矿石和淡水、林木等日显短缺。据有关部门预计,到2020年,石油自给率将只有42%。我国一批主力矿山资源已近枯竭,400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濒临关闭。

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林草资源、矿产资源,等等,一旦这些资源退化、枯竭,将危及社会经济系统。特别是耕地的退化和减少,威胁着粮食供应安全。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的耕地、草场、森林、水资源等人均占有量越来越少。如果生物物种继续大量消亡,人类的生存危机也将为期不远。淡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一个国家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其经济基础就会随之衰退,影响社会稳定,可能引发人们不满和社会动荡。

第三,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等,是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在国际社会统筹解决。全球和国际环境问题,特别是关于气候变化、荒漠化、臭氧层保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多样性等国际公约的履约,对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12页

经济发展的要求引起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增长,持续的社会经济压力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巨大压力。一些大项目(如三峡工程、西气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跨海大桥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风险。如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个跨流域工程,对水系及自然资源的影响需要关注。对经济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要转变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和生态化的道路。循环经济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是人类劳动与自然资源结合的过程,它是一种运动形式,是一种发展模式。人们投入生产资料、消耗自然资源→再通过劳动创造产品→排放生产废弃物→利用废弃物进行再生产_再创造产品,这个过程循环往复。目的就是要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资源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实现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量减至最小。循环经济强调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循环经济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节约和保护,即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应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考核评价与管理体系。在GDP的考评指标中,增加生态优化和资源保护等绿色内涵。生态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

源的充分利用,二是环境的切实保护。遵循生态经济的原则,就要最合理地利用资源和最大限度地消除污染,它适用于全部经济领域。实行生态经济,就要按照生态原则来筛选和改造现有的产业,如果不能改造的就坚决淘汰。发展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环保产业等。

以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处于被动的状态,因为污染严重,不得不控制污染;有些工业项目影响生态环境,不得不予以限制;生态资源、能源被过度消耗和浪费,不得不加以保护。这是一种被动的、事后的行为方式。必须转变观念,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转到积极的、主动、预先的、建设性方面,不局限于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而更加强调对资源的积极利用。把环境问题与资源开发联系起来,通过技术的重组,使资源可持续地得到利用,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以前,人自以为是自然的主人,在“征服自然”的口号下,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大肆开采自然资源,蹂躏自然,自然界也给了人类毫不留情的报复!结果引起严重的生态危机,直至危及自己的生存。痛定思痛,人们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迷阵,尊重自然规律,努力掌握自然的奥秘,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解。现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倡导有机整体观,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有机整体,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大系统,资源与环境问题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必须建立公正、文明的社会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13页

三、人类生活对生态的影响和对社会生产的控制

1.人与自然、社会共存

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恩格斯早就发出过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①如果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

1987年,“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提议,“所有人都拥有为了健康和幸福享受自然的权利”。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指出:“人类拥有获得与自然调和的、健康的和生产生活的权利”。

人类参与到自然环境生成、改变或创造的过程中,打破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也给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和变异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人类掠夺了许多自然资源,又生成了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不曾有过的物种,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毁灭和难以修复的结局。

人类应当准确地认识自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人类不应再是自然的征服者,而是自然的消费者和管理者,是与自然共命运的利益攸关者。人类必须对社会生产予以控制,与自然生态相适应,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而不能破坏生态,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是文明的创造者,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目的。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是同向同轨的,是同一个过程。全面发展的社会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能有力地推动

社会的全面发展。

2.自然生态、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的关联

生态文明、生态社会与文明社会、和谐社会是一致的。所要实现的功能目标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活力,政治民主,法制完善,公平正义,经济发达,文化多样,诚信友爱,安定有序。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14页

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决定性地影响着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这种统一是在人的实践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通过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而实现的积极的和谐,而不是通过回归自然而实现的消极的和谐,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后的和谐。

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具有内在一致性,共同代表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关怀人和社会;生态关怀的核心则是关怀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关怀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和人类社会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状况,特别是取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①

人类同自然的争斗导致生态危机;人类本身的争斗导致社会危机。通过残酷的现实,我们要进行深刻的反省,认识到和谐、和解的可贵。和谐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共生共存、全方位的和谐。在相互关系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因而也有利于自身;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统一,因而也有损于自身。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导致生态危机,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生态恶化影响人类的健康。许多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源于生活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据环境保护部门监测,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已达130多种,长期生活在颗粒物污染的环境下,人体会明显增加患病的几率。在我国,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50多种。全球有近1/4的疾病与环境因素有关,很多传染病与生活环境改变密切相关。

在实践中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物种歧视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必须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只能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而不能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有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才可能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要对保护生态尽职尽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面临生态破坏的情形,应自觉地承担建设和改善生态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组织和机构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

第三节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

①詹颂生:《科技时代的反思——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及其对策研究》,142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第15页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也是发展的底色。绿色更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希望。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

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将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我们党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的创新理念,明确了新形势下完成第一要务的重点领域和有力抓手,为我们党切实担当起新时期执政兴国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后劲的发展,是着眼于长期的、有利于代际公平的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保障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在中国发起一次生态革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无论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不足,还是人们环保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都要求国家调适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念兹在兹的执政目标和努力方向,而生态美好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人们的崭新认知里,生态是否美好、能否尽享绿色,与幸福感息息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由环境事件引起的“邻避效应”和群体抗争行为多次出现,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地方秩序。坚持绿色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一场变革,也将深刻影响地方政治生态和社会治理。

从2004年到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有关讲话中先后提出: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要“提倡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

确立绿色发展理念,要有一种大生态系统的意识,必须统筹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生态、防灾减灾,将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来建设。绿色发展,就是要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绿色发展,要求实现均衡、节约、低碳、循环、清洁、安全发展。

第16页

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深刻体现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奋斗目标,不仅明确了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取向,而且丰富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当代中国人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绿色生产、绿色经济

绿色生产方式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支撑、主要载体,直接决定绿色发展的成效和美丽中国的成色,是我们党执政兴国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面对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只有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才能走出一条经济增长与碧水蓝天相伴的康庄大道。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就是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绿色产业包括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等,致力于提供少污染甚至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清洁产品和服务。发展绿色产业,要求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能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加强废弃物处理,促进从产品设计、生产开发到产品包装、产品分销的整个产业链绿色化,以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绿色经济理念是指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经济学家皮尔斯在《绿色经济蓝皮书》(1989年)中主张从社会及其生态条件出发,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大部分学者认为绿色经济应该与绿色新政、绿色工作相结合来讨论,也有基于气候变化的绿色经济思想。2012年“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呼吁经济范式变革的意义上提出了绿色经济新理念,提出了基于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思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尊重地球边界和自然极限;要求绿色经济在提高人造资本的资源生产率的同时,要将投资从传统的消耗自然资本转向维护和扩展自然资本,要求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积累和提高有利于绿色经济的人力资本;将社会公平纳入绿色经济概念之中,强调每个人同等权利的享有自然资本。

第17页

“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它要求任何经济活动不仅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要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另一方面,环保要经济。即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绿掘金”。要求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发展绿色经济强调“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强调“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2015年8月21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直接奔着当下的问题去,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绿色环境

绿色环境发展理念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

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在浙江舟山农家乐小院考察调研时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绿色富国

第18页

富国为强国之基,资源环境为富国之本。绿色发展理念鲜明提出绿色富国的重大命题,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富国之道的科学把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节能环保产业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我国在这方面潜力巨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富国,将促进发展模式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能源资源利用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节能环保产业将实现快速发展,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升级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绿色、智慧技术将加速扩散和应用,从而推动绿色制造业和绿色服务业兴起,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综合来看,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成为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的有力支撑。

绿色惠民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必先惠民。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惠民为基本价值取向,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惠民之道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质量在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但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我们党新时期增进民生福祉的科学抉择。

绿色政治生态

绿色政治生态理念是指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优良。习近平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纪念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并在此后多个场合强调要净化政治生态。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营造绿色政治生态,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2015年3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绿色生态也是生产力,绿色政治生态同样能够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绿色政治生态的巨大效能。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过程急不得,等不得,要统筹推进,踏石留印的去落实,最终才能实现我们党和人民所期待的效果。

第19页

绿色文化

绿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绿色文化是绿色发展的灵魂;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绿色文化不是游离于其它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进一步弘扬绿色文化,让绿色价值观深人人心,对于我国顺利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要推动绿色文化繁荣发展,第一,要树立绿色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习近平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第二,要树立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用之无节,取之无时”将后患无穷;第三,要树立绿色GDP文化,不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习近平指出:“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避免单纯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通过积极的结构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竞争力。第四,要树立绿色法律文化。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环境保护法治、努力破解环境污染难题、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有助于树立绿色法律文化,形成全面、完善、长效的环境治理机制体系,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保驾护航。

二、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

第20页

绿色发展理念洞悉发展规律、深察民生福祉、彰显执政担当,是全体人民在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