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

马蒂斯(Henri Matisse , 1869 年12 月31 日- 1954 年11 月3 日,摩羯座)法国画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及版画家。他与毕加索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且是野兽派的领军人物。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促成了20 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使用大胆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线条就是马蒂斯的风格。风趣的结构、鲜明的色彩及轻松的主题就是令他成名的特点。

21 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是它主宰我。”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莫罗,莫罗曾对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 正是这句话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捷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一切,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说:“野兽派是我把红、蓝、绿三种颜色并列、对比,使之更具表现力的一种试验。它产生自我心中的某种需求,而不是诞生于任何主观或理性的态度。”马蒂斯毕生最求的艺术理想是宁静、愉悦、优雅的画风,“野兽主义”画风只是他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表现自我的装饰性简化,用最单纯却又最有表现力的色彩和造型组

合,也就是平面装饰的构成性语言来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自然丰富而深刻的感受,最终营造一个和谐、宁静和愉悦的世界。总体上来说,马蒂斯的艺术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为表现自我的装饰性简化,追求一种脱胎于传统的现代伊苏,以表现自我为创作的目的、以单纯的平面装饰语言为表现手段。

“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 即用简单的方式抽象表现人或物的形态,并大胆地运用色彩构成视觉冲击,也正是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方式使得马蒂斯的作品有了自己独特的魅力。马蒂斯为野兽派的发起人。他出生于法国北部的勒卡多镇的商人之家,曾入大学法律系学习,后改学绘画。1892 年入美术学院莫罗画室学习,在五年学习中与鲁奥、德兰等建立起友谊。1905 年他与朋友们创作的一批作品参加秋季沙龙,惊骇了观众从而渐渐出名。不久马蒂斯去意大利、西班牙、俄国旅行写生,对异国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画风变得明丽和单纯,作画追求平面造型,色彩薄而鲜,线条流畅并喜欢运用阿拉伯式样图案,因而装饰味道极浓。二十世纪20 年代是他创作的成熟期,创作了《生活的欢乐》、《红色的和谐》、《舞蹈》、《斜倚的人体》等一批重要的绘画和雕塑,充分体现出野兽派的风格特征。马蒂斯二十世纪30 年代到美国举办大型画展,其后转向书籍插图、舞台设计、服装设计和壁画绘制。他于二十世纪40 年代开始剪纸,创作有《爵士乐》等剪纸插图。50 年代为旺斯小礼拜堂作著名室内装饰,这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以他简洁的造型、大胆的色彩、和谐的构图和优美的装饰效果,深深影响着后来者,成为现代派艺术的伟大画家。它的重要绘画作品

还有《戴帽女人》、《敞开的窗户》、《弹吉它少女》、《蓝衣少女》等。他的雕塑作品有《珍妮头像》、《奴隶》、《坐着的裸体》等。作为野兽派的倡导人,马蒂斯所追求的是色彩的真正解放,他曾说:“奴隶式的再现自然对于我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一切我需要的色彩关系被找到了,就必须从中产生生动活泼的色彩合奏,一支和谐的乐曲。颜色的选择不是象新印象派那样基于科学,我没有先人之见的应用颜色,色彩完全本能的向我涌来。”因此他力求画面上色彩的和谐,以及线的洗练和色彩的提纯,以致往往直接从锡管中挤出颜色,涂抹到画面上,使自己的绘画尽可能的单纯。

马蒂斯最有名的画

开着的窗户

开着的窗户马蒂斯作品赏析

这幅画是马蒂斯在1905 年的秋季沙龙里展出的重要作品。因为这幅“开着的窗户” 和一幅马蒂斯夫人的肖像,题为“戴帽子的妇人”,使马蒂斯率领的野兽派走上声名大噪之途。画面上墙面只占一小部分,窗户占了一大片地方。窗扉对着外部世界大大敞开——阳台上摆着花盆,还长着藤蔓,然后就是大海、天空和船只。这里的内墙和窗扉,是由一条条宽宽的竖条构成,用了鲜艳的绿色、蓝色、紫色和橙色;户外世界,则是一片鲜艳的小笔触构成的装饰华丽的图案。笔触从绿色的小点,扩展到笔触更宽一点的淡红色、白色,还有海和天空的蓝色。在这幅画中,马蒂斯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印象主义者中的任何人,出现了色彩抽象的细微迹象。

舞蹈

舞蹈马蒂斯作品赏析

“舞蹈”创作于1909-1910 年,马蒂斯在创作时,把模特儿带到地中海岸边,他认为这件作品跟地中海给他的喜悦情绪紧密相连,画中背景的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一大片绿色让人想起翠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象征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所控制,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

1910 年马蒂斯受俄国商人的委托,在莫斯科一所大厦内作装饰壁画《舞蹈》和《音乐》。《舞蹈》是其中的一幅,画面描绘五个手拉手的裸体人物围成圆圈跳舞。在一片纯蓝与纯绿的背景上,画家以极其简练的线条,夸张的形体,具有节奏感的动态,单线平涂的色彩,塑造出装饰意味极浓的红色人体,由于背景上蓝绿冷色的收缩后退,红色人体膨胀前伸的色彩原理,所以尽管整幅画摒弃了传统的空间表现法,也仍然使人感到它具有强烈的空气感和旋动感。色彩的表现力和它的装饰性在这幅画中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音乐

音乐马蒂斯作品赏析

这1910 年创作的“音乐” ,近似于“舞蹈”这幅图的概念,在这幅作品中,马蒂斯用强烈鲜明的颜色对比,凸显红色,每个人所坐的位置和彼此之间的对应,具有视觉上的连续感与跳动感,因而产生音符流动的效果。“舞蹈”和“音乐” 都是用典型的简单构图、强烈色彩对比与流动感,达到色彩与音乐之间的关联性的。

戴帽子的妇人戴帽子的妇人马蒂斯作品赏析这是一幅马蒂斯夫人的肖像,它在形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舍弃,所以比“开着的窗户”引起了更强烈的轰动。颜料不分青红皂白地铺在画面上,不仅仅是背景和帽子,还有这位妇人的脸部、她的容貌,都是用大胆的绿色和朱红色的笔触,把轮廓勾勒出来的。钢琴课

钢琴课马蒂斯作品赏析

这幅“钢琴课”创造于1916 年,这段时期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残酷的日子,它是马蒂斯最黯淡的作品时期,也是最渴望严谨性,最接近立体主义的时期。这个时期之后,他还是远离了立体主义,回到他快乐明朗的色彩中。我们会发现这幅画很富结构性:窗外的花园以简单的绿色几何图形作代表,除了钢琴前景的红色,其它颜色都偏冷暗,弹钢琴的孩子右脸投下几何图形的光线阴影,跟在他前方的节拍器几何图形相对应。整幅图只有窗户栏杆和钢琴架上的花饰,是轻松的线条。因此图中充满惆怅不安,反应忧郁心情与战争阴影。

有金鱼缸的室内

147有金鱼缸的室内马蒂斯作品赏析1914 年,布面油画,x 97 cm ,蓬

皮杜中心,巴黎蓝色统治了这幅画的中心,金鱼就像一堆发光的灰烬,吸引目光。透明的鱼缸将塞纳河纳入其内,巴黎的街道沐浴在金光中。这房间平淡无奇,人在其中,很容易陷于某种想象。房间里的布置很碍事,赏画者只能走一个狭窄的通道,在拥挤的家具间硬塞过去,才能到达画面的后面,那沙发让想休息的人只有渺茫的希望。在前景中,扶手椅背对我们,桌子挡住入口。实际上,很快就能发现:这画不切实际。看进去,很容易就能察觉它奇怪的构造:实线构成的网络挡住我们的去路,从窗户到桌腿,再到墙的边缘,垂直的线条不断重复出现。即将降临的战争把所有人都关入牢笼。画作把自己也封锁了。画笔时不时漫游到各个方向。灰色满溢,蓝色滴到屋顶上,铁艺花纹模糊不清。颜料总是顽强地把笔下对象带回到画布表面,彼此冲突的颜色放在一起,没有距离:天空的颜色泼入屋内,墙的颜色流入河中。绿到处闪烁,暗示不在场的自然之新鲜热辣。一枝无畏的小植物伸出窗外,它弯曲的茎沿着河对面的阶梯向下。艺术家连起两个世界,他对这城十分熟悉,就像他熟悉自己的工作室。他隐藏起自己,但是什么都关不住

他。红色的鱼们因自己没有重量,感到快乐。

这幅画似乎充满警惕,警惕历史的金戈铁马,抗拒几何的着力进攻,

毫不退缩。马蒂斯提供了材料:一幢骄傲的建筑物,上面是深厚的蓝色天空,在那里,城市的墙壁闪亮,令人欢欣。他将鱼缸放在床前,如一警卫,站岗,玻璃的曲线软化生硬的直角。室内,界线消失,墙壁溶化,空气、水、光线、颜色自由交融。在画作的新鲜饱满中,生活可以偷得一时清闲,然后可以继续暗自脉动,只要需要可以一直下去,完全投入在金鱼洋溢的光彩上。

金鱼

金鱼马蒂斯作品赏析马蒂斯一生都在做着实验性探索,在色彩上追求一种单纯原始的稚气。

蓝衣少女

蓝衣少女马蒂斯作品赏析油画92.7x73.7cm 美国费城美术馆

马蒂斯对于画面的形式总想追求达到一种极致,“我所梦想的是一种平衡纯洁、宁静,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题材的艺术,对于一切脑力工作者,无论是商人或作家,它应该是一种抚慰,一种镇定剂,或象一把舒适的安乐椅,可以消除他的疲劳。”因此他在描绘人物时,更多注意的是曲线的优美、色块的布局、色彩的对比和装饰的趣味,而不是对象的面部表情。

在《蓝衣少女》这幅画中,画家将对象与背景的细节作了省略与归纳,物体与空间均处理为平面的色块,少女所着的蓝衣与背景、椅的红色与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蓝衣上的白边分割着整个画面,白边上的流畅曲线自上而下使画面活跃起来。画家对少女的面部未作任何深入的描绘,简洁的勾勒与整个造型风格十分协调,同时也更有助于加强整个画面的色彩冲击力和表现力,这点在其他野兽派画家的作品里同样可以得到印证。国王的悲伤

外国著名作家简介全

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1.欧美部分 《荷马史诗》即《伊得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两部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编。它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采用英雄格(六音步扬抑抑格)诗体,风格崇高,规模宏伟,富于戏剧性,生活气息浓厚。 《荷马史诗》是人民群众思想、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为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被誉为欧洲史诗典范,并为以后的文学艺术提供丰富素材,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伊索寓言》古代希腊寓言的汇编。相传为伊索所作。它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总结他们的丰富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它的艺术性也较高,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后代作家经常引用它。或为重新创作的题材,或为抨击暴政,讽刺敌人的武器。 希腊神话它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类。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谱系以及人类起源等待。古希腊的神都自私、任性、爱享乐、爱虚荣、好争权夺利、嫉妒心和复仇心很强,可能是根据奴隶主贵族的形象来塑造的。英雄传说,内容是歌颂在同自然和社会斗争中建立过功勋的各氏族部落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联盟机智,百折不挠,品德高尚,是古代劳动令人忧伤集体力量、智慧和高贵品质的化身。它为古希腊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欧洲文学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 I.宙斯(罗马神话称为朱庇特),希腊神话中最高的天神,掌管雷电云雨,是人和神的主宰。 2.阿波罗,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儿子,主管光明、青春、音乐、诗歌等,常以手持弓箭的又少年形象出现。 3.雅典那,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城邦的保护神。 4.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貌美性诈,私自打开宙斯送她的一只盒子,里面装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出,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人间因此充满灾难。"潘多拉的盒子"成为"祸灾的来源"的同义语。 5.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中造福人间的神。盗取天火带到人间,并传授给人类多种手艺,触怒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受神鹰啄食。是一个反抗强暴、不惜为人类牺牲一切的英雄。 6.斯芬克司,希腊神话中的狮身女怪。常叫过路行人猜谜,猜不出即将行人杀害;后因谜底被俄底浦斯道破,即自杀。后常喻"谜"一样的人物。埃及狮身人面像同名。 7.荷马,古希腊盲诗人。主要作品为《伊利亚特》为《伊利昂纪》《奥德赛》译为《奥德修纪》《伊》叙述十年特洛伊战争,《奥》写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赛历险回乡的故事。马克思称赞它"显示出永久的魅力"。 英国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主要成绩就是戏剧,其主要著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拜伦(1788-182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重要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和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他的创作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 雪莱(1792-1822)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是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短诗《西风颂》和《致云雀》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萨克雷(1811-1863)英国作家,有著名长篇小说《名利扬》。 狄更斯,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揭露资产阶级的贪婪、伪善和司法、行政机构的腐败。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师德师风演讲稿题目【三篇】.doc

师德师风演讲稿题目【三篇】 师德师风演讲稿题目【一】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中国教育报》刊载过:北京十杰教师孙维刚被他的学生称为思想和灵魂的导师,终生学习的楷模。考入清华大学的王一在转为正式党员的汇报中谈到了中学的班主任孙维刚老师时说:我们的心灵从他的言行中得到了净化。大家热爱劳动,来自恩师每天早晨到教室打扫卫生;大家良好的修养,来自恩师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门的老大爷亲切地打招

呼;大家严格遵守纪律,来自恩师迟到了便向我们做检讨,甚至到教室外面罚站;大家艰苦朴素,来自恩师一年四季仅仅两套旧外衣。王一汇报中还说:虽然现在我不在孙老师身旁聆听他的教诲,但他的形象经常闪现在我的脑海。尤其是当我打开录音机再次倾听我们最后一次班会录音时?师德无价。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 我出身于教育世家,现在是一名乡镇中学的普通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十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灯光,作业本上殷红的心血,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首先,我们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

高中美术_《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导入(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通过刚才这个有趣的视频,我想同学们看出来了,这是个非常有创意有设计的Living 杂志广告。那么提到设计,我想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设计在我们当今的日常生活中,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设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二、新课 设计是实用艺术,它以艺术为设计的要求和要素。广泛的涉及人的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是人造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设计产生以来,人们无时无刻的不在探索新的设计。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设计的时代。科技文明的发展不仅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也为设计艺术的创造发展提供了日益广阔的天地。在今天的生活中,现代设计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设计,小到包装、服装设计、动画,大到汽车设计、室内装潢、环境设计等等。 那么,你认为一件好的现代设计作品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 实用?美观?创意?还是“?” (让我们从设计艺术的三个特点出发,一起去领略现代生活中设计艺术的魅力。) 【一】创意吸引眼睛 在设计中提到创意那是必不可少的,创意改变生活方式。 比尔盖茨说过“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奇迹”。验证这种神奇效应的,是老师手里的这个产品。(透明的易拉罐汽水),采用这种透明瓶子后,这瓶汽水的销量飞速增长,销量翻了一倍。总之,产品的形象因为有了创意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创意就是要吸引我们的眼球,抓住我们的好奇心,激起人们购买的欲望。 我们来看一下海报招贴,(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作答,老师总结。)这幅环保招贴用黄色作为灯泡的外轮廓,警示人们当能源用尽的那一天,世界将是一片漆黑。总之,产品的形象因为有了创意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创意就是要吸引我们的眼球,抓住我们的好奇心,从而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我们轻松一下,看一段视频。) 在刚才的视频当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个标志,使得这个孩子看到这个标志的时候就会高兴的大笑。这个标志,相信也有同学看见之后也会异常兴奋,它就是快餐店麦当劳的标志,你看见它的时候仿佛看到了满满的一大包薯条在你的不远处向你招手。它采用第一个字母M做为标志,采用的金黄色像两个打开的的双拱门,欢乐和美味吸引着你的到来。 我们会发现,标志图形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简洁明快的传达着它所要传达的信息。 许多我们大家熟悉的标志同样以鲜明的个性,借助人们的符号识别和联想思维,传达着特殊的信息,给人们留下深广的印象。像:中国银行的标志。 这是靳埭强先生在1980年为中国银行设计的标志。设计者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相结合的简洁造型。中间的“中”字里的一竖类似穿线的绳子,告诉人们中国银行为你理财。整个造型还寓意着天圆地方,经济为本。简洁、稳重、易识别。民族内涵浓重。 从这一个个我们熟悉的标志当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设计师的那句格言:简洁是一种力量,当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从教二十三个年头 的我,至今仍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一直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为班主任工作倾注了满腔的热情。虽然没有殷实的物质生活,但精神世界却无比充实。记得”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而我也一直以“榜样”和“阳光”的准则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奉献 着。 每当接任一个新的班级,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就再一次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就再一次开始了“修枝剪叶”的过程,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德 育工作其实就是一位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在点点滴滴中一次次的诠释一个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得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 二十三年来,我做班主任接的每一个班级,教室都是最整洁,清新,漂亮,温馨;班级里的设施最有使用价值,学习备品最丰富,最实用。在班主任工作中,去班级的时间最早,离开的最晚;和学生共同交流的最多,值日时的重活脏活,自习时英语晨读,读书时细心聆听,活动课的积极参与游戏,就餐时的照顾叮咛,就寝后的查寝关爱,生病时送医就诊,用心呵护。多年来,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所教 的班级均是班级人数最多,辍学人数最少;班级成绩最好,学困生最少;班级活动最丰富,最有质量。多年来,学校也给予我许多荣誉称号,学校的标兵班,市级先进班集体,德育先进个人,转变差生先几个人等。荣誉并不是我做班主任的目的和目标,面对荣誉我只觉得只是对自己的一次次的鞭策和激励,让我一如既往的更加喜欢班主任工作,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成长时的快乐和幸福。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我愿用我的真诚,善良,责任信心和勇气,担当和奉献,在班主任工作中去践行德育育人的新方法,新思路,开拓进取,总结经验,努力铸就德育工作的最亮丽的丰碑。我也被学校推荐为“美德教师”的评选。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 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最为班主任,我深深的懂得,学校教育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家长社会的教育,所以,我接的每一个班级,我都会去家访,去了解孩子的家庭和成长的环境,力争做到最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每学期都要适时召开两次家长会,去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因此,我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好评。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 客观题150 题目

第一章绪论及工业设计产生背景 1、1851年,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工业博览会,这次博览会在(B英国)举办。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2、(C设计)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基本范畴,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领域,是针对一定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方法的过程和大道目标产生的结果,反映着人的自觉意志和经验技能,与思维、决策、创造等过程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A工业设计 B设想 C设计 D计划 3、“形式服从功能”是(C 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精髓。 A后现代主义 B粗野主义 C 现代主义 D宫廷风格 4、(B工业设计)指工业生产领域内的设计活动,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产品的活动。 A室内设计 B工业设计 C设计 D平面设计 5、18世纪后半叶起到19世纪后期的复古思潮的表现之一“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性建筑作品(C英国国会大厦)。 A柏林勃兰登堡门 B法国巴黎歌剧院 C英国国会大厦 D柏林博物馆 6、1851年世界上第一次工业博览会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是(B水晶宫)。 A 水晶金字塔 B水晶宫 C红屋 D水晶大教堂 7、(D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所展示的成就和暴露的问题成了工业设计理论和实践形成的起始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 A德国工业同盟展览会 B1889年世界博览会 C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 D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 8、多选 以下阐述对“设计”的本质内涵概括正确的说法有( ABCD ) A设计是有目的、有预见的行为 B设计是自觉地、呵护规律的活动 C设计对实践的指向性和指导性 D设计是生产力 9、多选 以下阐述对“设计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论述正确的说法有( ABCD ) A设计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B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课题 C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给设计提供新的手段 D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设计提供新的材料 10、多选 复古主义思潮是指18世纪后半叶起到19世纪后期西方设计领域中所出现的设计潮流,包括以下哪些表现。(ABD) A古典复兴 B浪漫主义 C装饰主义 D 折衷主义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 1、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A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A19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初 C 20世纪初 D18世纪下半叶 2、(D亨利·克勒)是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的重要发起人之一,1845年他提出了“艺术制造”的新概念。 A 约翰·米勒斯 B约翰·拉斯金 C威廉·莫里斯 D亨利·克勒 3、英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和社会评论家约翰·拉斯金的著作是(B《威尼斯的石头》) A《论艺术的精神》B《威尼斯的石头》C《装饰法则》D《风格》 4、提出艺术是由“大艺术”(绘画、雕塑)和“小艺术”(建筑和工艺美术)共同组成的文艺理论家是(B约翰·拉斯金) A 约翰·米勒斯 B约翰·拉斯金 C霍夫曼 D路易斯·沙利文 5、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奠基人是(B拉斯金) A莫里斯 B拉斯金 C赖特 D 沃赛 6、英国诗人兼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被设计界称为“现代设计之父”的是(C威廉·莫里斯) A 查尔斯·伊姆斯 B约翰·拉斯金 C威廉·莫里斯 D亨利·克勒 7、以复兴中世纪艺术风格的艺术团体是(C拉斐尔前派) A 巡回展览画派 B桥社 C拉斐尔前派 D维也纳分离派 8、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威廉·莫里斯设计的(B红屋),集中体现了他的设计思想。 A米拉公寓 B红屋 C 落水别墅 D马赛公寓 9、由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掀起了影响深渊的设计运动,主张“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要求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在工业设计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史上称为(B工艺美术运动)。 A新艺术运动 B工艺美术运动 C样式主义设计 D装饰艺术运动 10、以复兴手工艺为己任的“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D英国) A美国 B德国 C 法国 D英国 11、被称为“工业设计的萌芽”的设计艺术运动是(C 工艺美术运动) A装饰艺术运动 B 工业设计运动 C 工艺美术运动 D样式主义设计 12、1888年,在威廉·莫里斯的倡导下,成立了“工艺美术协会”,使工艺美术运动达到了高潮,协会出版了一份(D《作坊》 )杂志。 A《风格》B《 Journal of Design》C《青年》D《作坊》

卢梭问题1

卢梭问题 一、 我要来谈谈让-雅克·卢梭问题。而说其是个问题,这本身就蕴含着某种假设,即卢梭的个性与思想世界还没有缩减为仅仅是历史事实,使我们除了完全照直理解它、描述它以外便无事可做。即使是在今日,我们也认为卢梭并无一种有着单一论点的、已然确立起来的学说,我们无法通过复述与评论来轻易地将它记录下来并将之安置到诸种哲学史中去。诚然,已有数不胜数的专著正是这样来描述卢梭学说的;但较之卢梭本人的作品,所有这些看上去都是那么冷冰冰而毫无生气。 只要深入到卢梭的作品之中,只要由此重建作为一个人、一位思想家和一名艺术家的卢梭的形象,不管是谁,都会马上感到,人们惯常给出的“卢梭学说”只是思想的抽象图解,而要把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那内在的丰沛,它几乎无能为力。此处,我们面前所显现的并不是固定而明确的学说,毋宁说,它是一种不断自我更新的思想运动,这种运动的力量之大,情感之强烈,使得只要有它在,人们似乎就无法藏身于“客观的”历史沉思的宁静之中。一次又一次,它将自己强加在我们头上,一次又一次,它让我们沉醉其间,身不由己。卢梭,这位思想家与作家,他给他那个时代施以了无与伦比的力量,而之所以能够如此,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在那个世纪里人们将形式的建立拔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之日臻完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卢梭却再次使形式这一概念那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浮出水面。无论在那时的文学,还是哲学和科学当中,18世纪都停留在一个固定而明确的形式的世界里。事物的实在根源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保证并决定了它们的价值。这个世纪为事物的精确无误而欣喜,为它们分明的轮廓与确定的界限而高兴,这个世纪将划出如此精准界限的能力视为人类最高的主观力量,同时也将之看成是理性的基本能力。 卢梭是不仅质疑这种确定性,而且撼动其根基的第一位思想家。他拒斥并彻底打破塑造了伦理学、政治学和宗教,还有文学与哲学的种种模式——他这样做,冒着使这个世界又一次沉沦于其原始的混沌,沉沦于“自然”状态的危险,因此也可以说,他是冒着将之弃于混乱不堪的危险。但正是在他自己召唤来的混乱之中,他特有的创造力受到考验并得以证明。因为现在开始有了一种受新冲动驱策,由新力量决定的运动。这一运动的诸多目标起先还在黑暗之中;抽象地孤立起来看便无法描绘出其特征,人们也不能预先将它们料想为给定、落实的终点。在卢梭力图这样预料时,他从未超出暧昧不清、而且时常是自相矛盾的表述。对他而言,已经确定的,也是他用思想和感情的全部力量抓住的,不是他趋向的那个目标,而是他所追随的那种冲动。他有胆量顺从这冲动:他用完全一己之思想、感情和激情的动力,来反对那个世纪本质上静止的思想模式。他的动力在今日仍然让我们心醉神迷。即使对于我们来说,卢梭的学说不仅仅是学术好奇心的对象,也不纯然是哲学研究或历史研究的对象。一旦我们不再满足于考察它的后果,而是用其根本的假设来关怀我们自己,那么卢梭的学说便马上表现为一种完全是当代的、生气勃勃的探讨问题的方式。卢梭向他那个世纪提出的问题绝对没有过时;这些问题没有被简单地“解决掉”——即便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对这些问题的表述往往只有从某一历史角度来看才是重要而可以为人所理解的:然而它们的内里却一点也没有丧失其当下的相关性。 纯粹由历史探究所描绘出来的肖像模糊不清,以上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其理所当然的结果。在对传记的细节之处作了最为彻底的研究之后,在对历史背景与卢梭学说的渊源作了无数调查之后,在深入分析了他作品的所有细节之后,我们本应指望至少可以澄清他天性的基本特点,或是其著作中大体保持一致的基本意图。但即使只是对研究卢梭的文献扫上一眼,都会让人大失所望。特别近些年来,本已是庞然大物的研究文献,又因为一些重要的大部头

英国与法国的比较

英国和法国哪个更好?为什么? 最佳答案 不考虑经济因素,应该去英国好些。 1. 英语国家,英语的用处更大 2. 英国大学的认可度比法国大学的高些。 3. 英国大学的专业很全。选专业不是问题。 4. 对法国感兴趣,可以二外选修法语,甚至可以去法国做交换生。 英国与法国的政治体制的区别 推荐答案 就是政体地区别:英国政体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是民主制共和制。 具体的说,英国的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君主(国王/女王),法国的则是选举产生的总统 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政体:1、君主立宪制(a、议会制君主立宪制b二元制君主立宪制)2、共和制(a、议会制民主共和制b、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英国 英国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的联合王国,一统于一个中央政府和国家元首。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英国本土位于大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国土面积24.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万。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开放思想的社会。首都伦敦是欧洲最大和最具国际特色的城市。 简述

简称:英国[the United Kingdom,UK] 中文名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语名称: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法语全称:Le Royaume-Uni de Grande-Bretagne et Iirlande du Nord国家代码:GBR 其它名称:日不落英帝国,John Bull 由于历史和民族等原因,由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四国组成联合王国,首都仍在英格兰首都伦敦,主体还是英格兰,所以习惯上称英国(本来英国专指英格兰England)。英伦三岛是指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由于北爱尔兰位于爱尔兰岛,直布罗陀等众多岛屿面积过小,所以不包括在内。时间: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MT)。UTC+0。夏时制为英国夏令时(BST)。UTC+1。面积:244,820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79名]。其中水域面积占1.34%。 首都 伦敦(London)。英国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欧洲最大的都会区之一兼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人口751.24万,面积1,577.3平方公里。是世界十大都市之一。作为欧洲最大和最具国际特色的城市,伦敦是英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不折不扣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众多国际组织和企业的总部所在地。伦敦的主要景点有: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大英博物馆、威斯敏斯特宫、伦敦塔、海德公园、格林尼治天文台、福尔摩斯博物馆、大本钟、伦敦塔桥、伦敦眼、特拉法尔加广场。 气候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平均气温1月4~7℃,7月13~17℃。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中部和东部则少于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为干燥,十月至来年一月最为湿润。 君主制 君主制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政府体制。自从1952年就位以来,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国的元首,她也是埃格伯特国王的直系后裔。在其执政期间,埃格伯特国王于公元829年统一了英国。在议会制诞生之前,君主制就已经在英国存在了数百年,期间仅仅中断过一次,那是在1649年至1660年,当时英国采用了共和国的体制。数百年以来,君主的绝对权力遭到不断的侵蚀和削弱,尽管如此,作为宪法意义上的国家元首,君主仍然保留了重要的象征意义。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

最新整理师德师风演讲稿题目-范文3篇

最新整理师德师风演讲稿题目-范文3篇 范文“师德师风演讲稿题目”,欢迎下载 师德师风演讲稿题目一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wang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中国教育报》刊载过:xx十杰教师孙维刚被他的学生称为思想和灵魂的导师,终生学习的楷模。考入清华大学的王一在转为正式党员的汇报中谈到了中学的班主任孙维刚老师时说:我们的心灵从他的言行中得到了净化。大家热爱劳动,来自恩师每天早晨到教室打扫卫生;大家良好的修养,来自恩师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门的老大爷亲切地打招呼;大家严格遵守纪律,来自恩师迟到了便向我们做检讨,甚至到教室外面罚站;大家艰苦朴素,来自恩师一年四季仅仅两套旧外衣。王一汇报中还说:虽然现在我不在孙老师身旁聆听他的教诲,但他的形象经常闪现在我的脑海。尤其是当我打开录音机再次倾听我们最后一次班会录音时?师德无价。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 我出身于教育世家,现在是一名乡镇中学的普通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十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那深夜

卢梭

试评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此文是作者参加清华远程教育研究班课程毕业论文之一) [内容提要]:卢梭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代表作是著名的《爱弥儿》。他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和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实施自然教育。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教育理论在批批判传统封建教育制度弊端的基础上,强调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提倡培养自然,因而在教育思想上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并为后人革新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至深,从卢梭开始,教育理论开始进入重视研究儿童的新时期。 [关键词]:卢梭《爱弥儿》自然天性教育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oau,1712~1778 )处于近代社会转折点上,是法国十八世纪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一生动荡不安,颠沛流离,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通过长期勤奋的自学获得了渊博的学识,写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如《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等。这些作品对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诸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和改革,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在其诸多论著中,尤以构思二十年、撰写三十年,融哲学、教育和文学于一体,提出自然教育理论,塑未来社会新人的《爱弥尔》振聋发聩。这是极富内在意蕴,具有历史和现实价值、颤栗中世纪社会的一本书①。 一、自然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最主要的封建专制国家,由于封建王朝的专横统治、政府官员的贪婪腐败、教会势力无孔不入,封建生产关系的严重束缚,再加上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得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因此,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砸碎宗教思想对人的禁锢、取消森严的等级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8世纪中叶,在法国兴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教育运动,奏响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曲。在这一运动中,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犾德罗和爱尔维修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揭露并抨击了封建制度和教会统治的黑暗,提倡以理性的思想取代迷信盲从,以编纂百科全书为武器,宣扬新知识、新思想,探索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方法和途径,这种思想启蒙运动为自然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卢梭的《爱弥儿》的问世,标志着自然教育思想的最终形成。 二、“自然教育思想” 之思想——“ 归于自然” 卢梭崇尚“归于自然”的思想,其理论依据源于他的天性哲学。它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它的主要理论: (一)教育要顺应自然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②。”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三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他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

法国作家列表

法国作家列表 作家名原文名生年卒年流派级别作品 阿伯拉尔Pierre Abélard (1079-1142) 中世纪神学家 伯斯科Jér?me Bosch (1450-1516) 维庸---Villon, Fran?ois1431---1463------罪犯诗人 拉伯雷Rabelais, Fran?ois1493---1533---human 巨人传 龙萨---Ronsard, Pierre de1524---1585------情诗 拉贝Louise Labé(a.1526 - a.1565) 女诗人史称"美丽的制绳匠" 蒙田---Montaigne, Michel de---1533---1592---human 随笔 RenéDescartes (1596 - 1650) 笛卡儿 高乃依Corneille, Pierre1606---1684---class 悲剧 拉罗什富科La Rochefoucauld, Fran?ois de 1613---1680---class 1 西哈诺Savinien Cyrano de Bergerac--- 1619---1655---baroq 大鼻子情 拉封丹La Fontaine, Jean de---1621---1695---class 寓言 莫里埃Molière1622---1673---class 喜剧 帕斯卡尔Pascal, Blaise 1623---1662---class 思想录 塞维尼夫人Madame de Sévigné--- 1626---1696---class 书信 博叙埃Bossuet, Jacques-Bénigne1627---1704---class 宣道 佩罗Charles Perrault (1628-1703) 拉法耶特夫人Madame de La Fayette---1634---1693---class 克莱芙王 布瓦洛Boileau, Nicolas1636---1711---class 诗艺 拉辛Racine, Jean---1639---1699---class 悲剧 拉布吕耶尔La Bruyère, Jean de---1645---1696---class 品格论 皮埃尔·贝尔Pierre Bayle (1647-1706) 哲学家 费讷隆Fenélon, F. de 1651---1715---baroq 忒勒马科斯历险记 勒萨日Lesage, Alain Réne--- 1668---1747---baroq 吉尔·布拉斯 圣西门Saint-Simon, Louis de Rouvroy 1675---1755---class 回忆录 孟德斯鸠Montesquieu, Charles de Secondat1689---1755---enlight 论法的精神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enlight 老实人 普雷沃Prévost, Antoine Fran?ois1697---1763---real---曼侬·雷 布封---Buffon, Georges-Louis Leclere de1707---1788---enlight 1 卢梭---Rousseau, Jean-Jacques 1712---1778---enlight 忏悔录 狄德罗Diderot, Denis 1713---1784---enlight 拉摩的侄儿 达朗贝尔Jean Le Rond d'Alembert (1717-1783) 哲学家,百科全书派代表 贝纳尔丹Saint-Pierre de Bernardin (1737-1814) 博马舍Beaumarchais, Pierre-Augustin Caron de 1732---1799---enlight 1理发师 萨德Marquis de Sade (1740-1814) 性虐文学建立者,施虐狂(sadism)一词即得名于此 斯塔尔夫人Madame de Sta?l 1766---1817---roman 引进德国浪漫主义 贡斯当Constant, Benjamin1767---1830---real---阿道尔夫 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 Fran?ois-Renéde1768---1848---roman

教师,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想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就好比旗帜,要让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就会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现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五个年头了,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我认为身为老师首先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书斋里寂寞但干净,官场里热闹但肮脏。?即使我会寂寞,我会贫苦,我会辛劳。我无怨无悔,我毅然决然。 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谆谆的教诲,一点一

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 说起来,教师这职业还真给了我们许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获得幸福。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亲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的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关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 多少次,当你辛勤的工作日见成效,当你发现孩子们一个小小的进步时,无不欢欣雀跃,这样巨大的幸福感难道还不够吗? 五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

卢梭

【摘要】 卢梭的社会历史观超越了前人及其同时代思想家。在其人类不平等起源说中,卢梭从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劳动工具去探讨社会的发展,并把人类不平等起源、私有制等问题放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用经济原因来说明,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 【内容】 18世纪50年代前后,代表法国第三等级中不同阶层利益的启蒙思想家,以其敏锐的思想、渊博的学识和富于牺牲的精神,竞相登上历史舞台,发动和领导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作为法国资产阶级先驱的卢梭,也以激进的姿态步入了启蒙运动的行列。他的思想代表了小资产阶级、手工业者,甚至农民的立场,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和要求。他的学说洋溢着革命性和合理性,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理论、思想上的准备。过去我们只重视卢梭政治思想的研究,却忽略了卢梭哲学思想的研究。其实,卢梭人类不平等起源学说中所包含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超越了其同时代所有的思想家赢得了普列汉诺夫的高度评价,认为这位对历史唯心主义不满的哲学家朝历史唯物主义方向迈了很大的几步。本文仅就卢梭人类不平等起源说中的社会历史观思想作一探索。 一人类最初的社会历史观是神学历史观,它的确立以《新约圣经》的形成为标志,主要是以万物有灵来解释生活现象,用神灵的意志来解释历史过程。正如拉法格所说:一切民族都曾以为上帝支配他们的历史。 神学历史观在《圣经》确立后1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居统治地位。但是,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它逐渐让位给人道主义历史观。与神学历史观否定人、否定人的价值相反,“文艺复兴”时人文主义历史观则热烈地颂扬人的力量、人的价值和人的幸福;热烈地鼓吹“我是人,凡是人的特性,我都具有”。在他们看来,所谓人的特性,就是人生来就有的追求幸福和自由,发展个人的“欲望”,就是“爱”。同时,他们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封建桎梏,以“人”为尺度来评价历史、解释历史。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以伏尔泰、狄德罗等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全面论证了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人”成为他们历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由此出发他们提出了“天赋人权”论,认为人具有共同的本性,人生而自由平等。伏尔泰写道: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也们是平等的。 一切种类的一切动物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然而在现实中,人们之间的差别为什么是很大的呢?他们认为,这是后天的环境所造成的,提出了“人是环境产物”的著名论断。霍尔巴赫写道:“人从本性上来说既不善也不恶。 他之变成或者对自己,或者对他的同胞们有益或有害,乃是由于环境把他们引向善或引向恶”。爱尔维修说,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智力、道德、感情上的差异,“是一种后天获得的东西”,“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造成的。这个命题表面看起来好象是唯物主义的,但是一经这些启蒙思想家的解释则变得面目全非了。在这里,他们所讲的“环境”并不是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而是指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教育、政治法律制度等等,主要是指政治、法律制度。爱尔维修就认为,政治给人们的性格以巨大的影响,“经验证明,各个民族的性格和精神是随着它们的政治形式变化的;一种不同的统治轮流给予同一个民族以高尚的或卑下的、坚定的或轻浮的、勇敢的或怯懦的性格”。而法律在人们的情操品德的形成中比政治更有决定的意义和作用,“人们的善良乃是法律的产物”“经验与历史告诉我们,各个民族的兴盛并不依靠它们的宗教纯洁,而是依靠他们的法律高明”。那么政治、法律制度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他们认为,政治法律制度是人们理性的产物,是由立法者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是立法者意见的产物。于是,这些启蒙思想家又得出一个相反的原理——“意见支配世界”,即“他们确信这个社会的命运决定于社会成员对某个社会成员对某个改革家提出

2021师德演讲稿【三篇】【精华】

1、师德师风演讲稿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中国教育报》刊载过:北京十杰教师孙维刚被他的学生称为思想和灵魂的导师,终生学习的楷模。考入清华大学的王一在转为正式党员的汇报中谈到了中学的班主任孙维刚老师时说:我们的心灵从他的言行中得到了净化。大家热爱劳动,来自恩师每天早晨到教室打扫卫生;大家良好的修养,来自恩师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门的老大爷亲切地打招呼;大家严格遵守纪律,来自恩师迟到了便向我们做检讨,甚至到教室外面罚站;大家艰苦朴素,来自恩师一年四季仅仅两套旧外衣。王一汇报中还说:虽然现在我不在孙老师身旁聆听他的教诲,但他的形象经常闪现在我的脑海。尤其是当我打开录音机再次倾听我们最后一次班会录音时?师德无价。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 我出身于教育世家,现在是一名乡镇中学的普通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十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灯光,作业本上殷红的心血,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首先,我们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只有这样,我们在喧嚣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轻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时,面对市场经济的遍地诱惑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自己的生活信条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你是否找到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尊严、价值与激动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对家长,我们将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与人格的挑战,面对的学生在我们眼中才会每天都是新的。这就是教师独有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第二,我们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发展。教师也是真实生活情境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面前,有时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很难。但只有这样的真实经历,才真正考验着我们的道德。我只想说,德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底线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误往往就是因为降低了自己的底线,只有在真实的经历中自己与自己对抗,师德素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