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语文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大学语文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1. 两篇序中都有关于人与自然、人类文明前景的深刻言论,你最受启发的是哪几句?
例如“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等。

2. 你怎样评价“人定胜天”一类的口号?
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夸张的一面。后者不加以矫正,就是季羡林文中所批判的情况。季文较多地是强调了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的一面,陈文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家族宗法的一面。 因为都不是专题论文,所以各自强调不同,引申出的看法也有区别。

3. 两篇序言中都提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但角度有所不同。请你分别归纳,并谈谈你的看法。
供学生自由思考、讨论。
1. 傅雷对东西方文化之差异的看法怎样?哪些是对的?哪些你有不同看法?
建议学生阅读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知识界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比较重要的有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张君劢《欧洲文化之危机及中国新文化之趋向》、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等。

2. 以现在的眼光看,傅雷的思想有什么时代局限性?
傅雷受19世纪人文主义理性思潮影响,对基督教文明在近代欧洲社会的历史作用更多持批评的态度,今天看来,可能有一定局限:人文主义不是没有问题,基督教信仰未尝没有值得肯定的积极价值。

3. 书信是不是一种有效的文学文体?
应该肯定是一种有效文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书信。中国历代流存下来的大量小品、书札、简牍和正宗堂皇的诗词歌赋,共同构筑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史。

4. 你有没有在书信中和亲友谈艺论道的经历?这和你写“高考作文”的感觉有何不同?
供学生自由讨论。

1. 本文所写,你认为是实有其猪呢,还是作者杜撰?它们影响你对文章观点的认同吗?
作者劳力于农村,对乡村生活中人猪之亲密关系自是司空见惯;即便并非实有其猪,以动物作为譬喻之媒,亦是古今中外文章惯技。

2. 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
有道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此为自由价值之要义,但实现起来,问题确是不少:政府、社会、思想专制、风俗习惯、陈腐观念,障碍所在多有。关键是体会“特立独行”之意义,由己身开始实现之。

3. 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
严肃主题不必全是冠冕文章,看似闲笔,却更有助于引人入胜;文章中心意旨在读者的阅读兴奋中深入其心。


四、思考题思路提示

1. 概括与分析本文中“我”的矛盾心

理。
父亲喜爱女儿,目睹爱女长到婚嫁年龄,舍不得女儿离己而去、嫁作人妇,却又无法阻拦,于是转移目标,将她们的男友一律视作“假想敌”。

2. 举例说明本文中作者对人生况味的细致体察。
作者关注和叙写他人的举止言笑,如小女儿的天真未凿,女儿们对男友照片的“供奉”,“假想敌”来访时与女儿的亲密状,吃饭时的哑剧等等,均是对人情事态的生动再现。

3. 本文作者的幽默风趣表现在哪些地方?
妙喻连篇,抓住题目中“敌”之一义,时时扣紧题旨,屡屡用军事上的术语与事物,暗喻父亲与候选女婿对女儿的争夺战,描写“敌”之情状与“我”之心态。

4. 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巧用比喻,善用典故,机智幽默,富书卷气 。

1. 篇中两次写到“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其用意有何不同?
均指其达致生命力的“飞扬”即其价值凸显而引起的情感;而第一次是因爱人之“爱”与置爱人于“死”而达致,是“有血的大戮”所引发的,第二次则因己身“干枯”的同时“赏鉴”“旁观者”的“干枯”而达致,是“无血的大戮”所引发的。
2. 依你所见,诗中二人有此处境,应“毫无动作”呢,还是或相爱、或相杀,“照所欲而行的为是”呢?
被看者“毫无动作”使旁观者“无戏可看”,固然实现了对看客的复仇,但代价却是自主选择爱或死之权利的丧失;然而如果果真的“照所欲而行”呢?则固然可以自主选择,却必然成为旁观者赏鉴的对象──也许这本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8. 阅读《复仇(其二)》, 体会鲁迅复仇思想的另一种表达。
《复仇》写以使旁观者“无戏可看”作为对看客的复仇;《复仇(其二)》则是写先觉者被其所欲拯救的民众所害,于是以玩味其罪恶,悲悯其前途,咒诅其现在,而作为“复仇”。这是鲁迅复仇哲学的两个意涵。
1. 本文就女性与男性的不同发表了哪些见解,你是否赞同?
女人与男人不同,命运难卜,生命脆弱,善于沉默,既单纯又复杂;女孩子的一生幸福很难得到保证;女人连最微小的伤害也不能忍受,她们是为了感受爱和吸引爱而生的,接受爱就是幸福;她们最早预感到灾难,最早在灾难的打击下夭亡;女性追求爱没有成功,就成了一生一世的耻辱;因而绝不能做伤害女孩子的事。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赞同与否的见解

2. 分析本文的中心意象及其象征意蕴。
“女孩子的花”即传说中由名叫百叶的女子变化而来的重瓣水仙花──百叶水仙是本文的中心意象。这一意象蕴涵着复杂的象征意义,作者赋予它以女孩子的性格、美

丽和命运,她就成了青春女性的象征。重瓣水仙的灿烂开放、散发芬芳,美丽而短暂的花期,受到冷落的不幸和“刀一样”的性格,在此都是青春女性之绚烂生命、人生际遇、悲剧命运、纯真性情的写照。反过来说,作者把年轻女子的性格、情感赋予水仙花,水仙花成了作者抒发对女孩子人生境遇感喟的载体。

3. “女孩子的花,刀一样的花”有何寓意?
当她们感知最亲近的人也“不爱我们了”时,就有了“刀一样”的举动:决绝地自尽赴死,由此对世人宣告:绝不能做伤害女孩子的事。其寓意大概是对这个世界漠视女性特殊人生和对女性自身命运、处境的抗争,也还可以说是对女性的自我发现、对一种女性精神的期许。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

参考答案:

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


韩非子。《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然其寓言主要取材于历史和现实,与庄子寓言的奇幻谲怪呈现为完全不同的风格。
3

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它们,并说明其效果如何。


拟人、比喻、对比、排偶,说理形象而有力。
4

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请指出它们。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坐井观天、太仓稊米。
论语
1、在写到曾希的时候,出现了一段关于弹琴的声音和人物动作的描写,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意图在于将曾希的性格与其他三位弟子加以对比,将读者的关注点聚焦在他身上,其效果是突出了
曾希洒脱放达的人格特征,并为其出人意料的回答做了铺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