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为什么社会主义会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率先施行

为什么社会主义会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率先施行

为什么社会主义会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率先施行
为什么社会主义会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率先施行

为什么社会主义会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率先施行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因此一般认为社会主义需要有发达的资本主义作基础才能实现。

目前仍然施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巴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根据2010年4月IMF关于世界各国人均GDP的统计:中国位于第100位,朝鲜位于200名以后,老挝位于141位,越南位于139位都是属于相当平困的国家。曾经施行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当时的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中也是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为什么社会主义会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率先施行呢?

近代历史上社会主义国家率先在沙俄成功,沙俄是一个集权主义国家,人民没有自由的权利,非法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而贵族和大资本家占有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支配权使得沙俄的阶级矛盾十分强烈,社会主义宣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由全社会,全人民共有,这正是当时俄国大量无产阶级的为生存下去而需要的最迫切的要求,因此社会主义能在沙俄率先成功,另外当时俄国主要军队深陷欧洲战场也是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之一。二战后东欧产生了一大批的社会主义国家,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基本上是由苏联解放的在意

识形态和军事,政治压力下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也是为什么苏联解体后,这些国家也纷纷放弃了社会主义。

而现在仍然施行社会主义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从1840年英国人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就一直处于被瓜分被剥削的状态,中国人民也处于封建制度的压迫和外来入侵者的压迫,连年的战乱令无产阶级者和农民的生存环境变得十分恶劣,工农阶级和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外来入侵者之间的矛盾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压迫人民的满清政府但是随之为而来的是更加恶劣的军阀统治,连年战乱剥夺了工农阶层生存的权力。农民没有土地沦为地主的长工,工人没有人权沦为资本家的生产奴隶。国民政府虽然成功建立,也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确实一人专治下的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弘扬个人主义,保护私人财产,按资分配,民主的资本主义可以通过不同利益集团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相互制衡,而专制的资本主义则是人民的悲哀,它保护资本家,大地主,统治者为谋求自身利益而控制国家的经济,军事,政治从而使得国家的法律无法为工农阶级谋得任何利益反而使他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窘迫。社会主义思想宣扬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国有化,宣扬民主共和,这些正好能满足占中国绝大人口的工农阶级的利益,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受到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也支持社会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对于代表着资本主义世界的帝国主义国家本巨大的仇恨以及蒋家国民政府的失望,使得资本主义在中国无法行同,也是社会主义能在中国施行的原因之一。面对马克思

所指出的社会主义要在具有良好经济基础的社会中建立才能获得成功,我国探索出自己的发展道路,确立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从而使得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于我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很好的契合,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良性发展。

亚洲其他国家如朝鲜,越南,老挝长期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压迫,对资本主义有着根深蒂固的仇恨,也因此而使得社会主义能在这些国家得以实行并存在下来。

按照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原理,社会主义革命的最深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现代生产力之间的尖锐矛盾。当这一矛盾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普遍存在,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在其中都已具备的条件下,该矛盾在哪些国家最尖锐、最突出,革命就在哪些国家首先爆发。在20世纪上半叶,上述矛盾表现最尖锐、最突出的,不是发达国家,而是不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不仅存在或被输入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帝国主义还竭力扶植比资本主义更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二者结合在一起窒息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这些国家的生产力,改变现存生产关系的要求,比发达国家更强烈。在这种环境下,一些不发达国家,受“世界历史”的启示,按新生产力变革的要求,率先抛弃旧制度,进入新社会。新制度又强烈地吸引着其它一些不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世界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这种全面影响、相互渗透性质造就了社会主义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中施行。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没能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国家得以施行呢?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生产力越发达,则建于其上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就越完善,上层建筑就越完备和强大。因而这种生产关系容纳生产力发展的弹性限度就越大,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调节作用就越强,它们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就不易达到极端尖锐的程序。新生产力冲破现存生产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要求的提出就较晚,也较困难。历史表明,西方国家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不仅成为那里的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破坏和镇压革命的强大的物质手段,也再生产出非常完备而坚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达国家的统治者,正借此加大了生产力发展的容量,进行了某些社会改良,缓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暂时延缓了革命的爆发。

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首先胜利并不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不仅要坚持历史唯物论,还要坚持历史辩证法,必须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沿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依次循序推进的理论,这指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性规律,也就是列宁所说的“一般规律”或“共同路线”。后进的民族和国家跳跃式的兴起,乃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成为世界历史舞台引人注目的新主角,这种事例屡见不鲜,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的改变。正如恩格斯说指出:“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

因此,社会主义不见得就是在资本主义最先进的欧美率先发生,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欧美的一些优势成了既得利益想方设法延缓灭亡

的砝码,而更尖锐的阶级斗争却发生在落后的国家。落后的国家在赶超的过程和解放自己的过程中会学习思考一切先进的而不是因为方方面面的利益束缚过多。这样的现象不仅仅是社会制度的发展,在科学技术领域更加的明显。

人类社会的思想产生在生产力达到的物质基础之上,但是并不能机械论的看待。思想意识是有相对独立性的,在实践中就会对物质世界产生反作用力。并不是物质基础发展了,思想意识形态就会自动发展而没有徘徊与倒退,同样落后的可以超越曾经先进的。这就是历史并没有按部就班直线前进的原因。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制度率先在不发达国家施行的原因在于:1、,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够发达,则建筑其上的生产关系和统治秩序就不够完备、不够强大,新生产关系和社会力量冲破旧桎梏则比较容易,社会变革就较早。

2、西方国家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不仅成为那里的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破坏和镇压革命的强大的物质手段,也再生产出非常完备而坚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达国家的统治者,正借此加大了生产力发展的容量,进行了某些社会改良,缓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暂时延缓了革命的爆发。

3、新制度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是人类文明形态更替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规律,这是人类文明形态更替的真正“常规”!这也就是新生事物的发展规律。

101120 林楠

论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_百度文.

论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摘要: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客观的历史条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的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关键词:经济文化社会主义艰巨性长期性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一直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显著提高。充分地证实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它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取得胜利有它必然的因素。 首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落后国家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反动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此情况下,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情况,结合马列主义原理,进行革命,发展社会主义是必然的。 其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想要变更生产关系就要发展社会主义。 列宁曾在批判俄国小资产阶级政论家苏汉诺夫时反问道:“你们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你们在哪写书本上读到过,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许或不可能有这类改变的呢?”①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正确的,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然而,在历史发展中,我们也要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12通信技术:李壮壮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 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在这60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即使在当今的次贷金融危机下也能稳步前进。 虽说现在的结果是十分美满的,但这60年间我们走过的道路却是十分崎岖的。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 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大改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吃大锅饭,是情有可原。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制度确实没有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于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确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一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当大胆地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所用。 这是在我们当今生产力水平下的必然趋势。等我们实现了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实行公有制,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人力物力的合 理分配,社会欣欣向荣,人们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建国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客观上,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而且当时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管的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分配中平均主义过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它也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至于在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特点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特点 1.徐昕《社会主义在较落后国家可先取得胜利的理论无可置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1年第1期 2.杨子萍《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符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辨证关系原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年11期 3.赵子良《社会主义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符合历史的辩证法》,《武警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4.张祥云《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取胜的再思考》,《科学社会主义》1998年第6期 5.顾有富《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之分析》,《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二期 6.吴邛《从落后国家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重庆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7.钟读仁、赵斌、冯新广《邓小平与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间者社会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理论学刊》1998年第5期 8.张国祺、张越川《对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再思考》,《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11月 9.蔡继明《关键是弄清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作用——也谈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学术月刊》2001年第10期 10.贾俊民《对一个世纪性重大课题的回答—关于经济不发达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问题再探讨》,《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7期 11.马润青《恩格斯晚年对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12.孙代尧《经济落后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视角分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 年第7期 13.张雷声《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11期 14.张雷声《马克思对经济文化落后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索》,《学术界》2000年第2期 15.冯书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再研究》,《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 16. 周作芳《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历史合理性思想述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月 17.陈哲《列宁晚年对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咸宁师专学报》1998年2月 18.超茶英《论20世纪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前沿》1998年第6期 19.刘笑燕《论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沿》1997年第5期 20.鄢显骏《论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学术探索》2000年第3期 21.朱晓鹏《论马克思晚年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构想》,《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年9月 22.朱必祥《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的再思考》,《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3.陈友义《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反思》,《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24.毕志国《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途径、方法的理论探索---读列宁的《论粮食税》等论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说明了什么

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说明了什么 ?这些年来.有的人大肆宣传西方国家推行私有化和“民营化”的经验,似乎国有经济在世界各国“都已走入日暮途穷”,国有经济在任何国家都“是没有希望的”,私有化,民营化是唯一可行的出路。这样的宣传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给人以心理上和实践上的有害误导。?国有经济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由来已久,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就有官办工厂。英国1657年邮政总局就属国有。15世纪下半叶,西欧许多国家把采矿业、冶金业、金属加工业掌握在自己手中。意大利政府办了瓷器厂、挂毯厂等,甚至连罗马的教堂也有官办的制造厂。日本明治政府出于侵略的需要,实行官营模范工厂制度,把大批军事工业、矿山、冶金企业、造船企业和铁路收归国有。如果说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国有经济的作用还不那么明显,一般仅起辅助作用的话.那么,当资本主义进人成熟时期,当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达到不可收拾的局面的时候,尤其是战后西方各国经济凋零,社会矛盾高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以后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和勃勃生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国有经济的发展就成为必然和必须的东西。 从西方国家的情况看,尽管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发展国有经济的程度并不相同,

同一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采取的政策也不一样,然而所有西方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发展了国有经济。发展国有经济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一种普遍现象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掌握着许多国家的经济命脉,在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国有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秩序的维护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起了极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今后发展会有反复,投资方向和管理方式会不断变化,比重会时高时低,但国有经济会继续得到重视和发展,而不会退出西方国家的经济舞台。这是肯定无疑的。 西方国有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了这样几个突出特点: 第一,占的比重很大。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最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资料,70年代中期,包括美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中,国家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中所占比重平均为16.5%,不包括美国在内的近50个国家中,国有经济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9.5%。在西欧诸国,国有企业产值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占工业总产值的30%;80年代,多数西欧国家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达20%以上。1982年,工业发达国家国有工业产值平均占工业总产值的22.5%,投资占14.5%,就业人数占18.2%。在198 4—1993年的10年中,美国、日、德、英、法和意大利的政府投资在国内固定资本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分别平均为15.6%、23.8%、11.6%、17.2%、16.2%和16.7%。?国有企业在西欧一些国家居十分重要的地位。1995年,法国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国防工业中,有国有或国家控股50%以上、职工超过500人的大型国有企业有2158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投资占21.3%,出口占16%,职工总人数(21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 8%。意大利国有企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7%、工业总产值的23%、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南斯拉夫)发展经验教训 对中国的启示 伴随着1917年10月20日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随后的大半个世纪里,大量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出现,社会主义阵营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尤其在二战结束后达到了一个巅峰。但是,在西方国家开始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僵化的苏联模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在此情况下,苏共领导人推动的所谓改革背离了正确方向,把社会主义改革变成了向资本主义的“改向”,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施行的“和平演变”战略,最终导致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东欧各国的改革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尽管各个国家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在当时大背景下相继发生剧变,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兴盛,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证明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先进性,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冲击。但是随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被颠覆。这些挫折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是各国长期以来各种矛盾的爆发。 种种挫折并不代表社会主义会失败,苏东剧变只是具体道路上出现了某些困难。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但是也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吸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经验教训十分必要。 一、苏联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曾经最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头羊。苏联模式对中国的影响最为深刻,今天依然存在。从新中国建立起,苏联开始援助中国。当时的中国从工农业体系到军队组织架构,

充斥着苏联的气息,因此其兴衰经验最具参考意义。 1.加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 苏共早期,党对国家拥有绝对领导权。苏共在建立政权时经历了自然灾害和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但是领导人们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从战时政策到新经济政策,苏共领导集体不断改善自己的领导,积极镇压国内反动势力,为建设国家奠定了基础。后来又独创性的建立了五年计划制度,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后来的斯大林模式强化了重工业的地位,在短短十年间将俄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一流的工业强国。虽然现在看来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苏联发展模式有种种弊端,但是它们在短期内凝聚了人心,使苏共在国家获得绝对的领导地位,因而苏共获得了坚强的政策执行力。这一点可以从二战期间苏共对卫国战争的领导上看出来。冷战期间,苏联在大部分时期力量弱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但是凭借党的坚强领导,苏联取得的成就依然十分令人惊叹。到了80年代后期,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部分苏共领导人,没有看清形势,放弃党的领导地位,自毁长城,导致人心涣散,最终酿成大祸。今天的中国,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的分裂分化图谋,近些年伴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我国面对的形势更严峻。近些年来敌对势力抛出“军队非党化”,“多党制”论调就是意在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和当年肢解苏联时的伎俩如出一辙。在这个国家,是党在凝聚人心,党的坚强领导将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当今时代下,要加强而绝非弱化党的领导,是保证中国这个有着复杂国情的多民族国家完整的根本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根本保证。 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苏联到最后失去政权的原因固然有外部力量的颠覆,但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摘要: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由开国时的计划经济转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以及目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梦 自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宣布新中国成立起,我国便进入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时代。然而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的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多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在这60多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是美好的,但是我们走过的路却是极其崎岖困难的。 一、中国经济由斯大林经济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转变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和大资本家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然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进一步发展与它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后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其中心任务就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鉴于当时的社会基础,党中央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了我国在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也就是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内容是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加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逐步走上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的是以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1]。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经济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经济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保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军事建设还是挺高国民生活水平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都离不开经济。在二十一世纪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的崛起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所谓经济全球化,其本质上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市场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能够让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或地区范围内优化组合。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它既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化,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球化。全球化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其一,生产全球化;其二,贸易全球化;其三,金融全球化;其四,投资全球化;其五,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这样一把让人又爱又恨的双刃剑,再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不可否认,经济的全球化可以给每个国家提供更为宽广的舞台,但是一些大国所指定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也将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举步维艰。我们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并将在这一阶段停留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面前,一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又要融入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迎接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唯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跃然而上居于人前。 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机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外贸结构的优化,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推进本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第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外资的进入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建设和基础工业的建设,提高有关部门的效益,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着积极的作用,也让我们学习到国外优质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 第三,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体制改革。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国际市场规则接轨,将会推动发展中国家引进、学习、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结合本国实际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从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体制改革,走出更适合中国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然,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还为我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带来了去打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被削弱。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种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现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权主动让渡。总体而言,这种让渡对于有关国家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它们能够从中得到期望的各种回报。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会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汇率动荡时期,跨国企业常常是大规模货币投机的主要责任者。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环境退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也让人感到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简要思考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简要思考 19实际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社会国际化的观点,并且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西欧北美几个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够取得胜利。后来, 通过对东方国家和民族发展道路的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又补充认为, 在一定条件下,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入20实世纪以后,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二战之后中国、朝鲜、古巴等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都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在进入社会主义国家之后,这些国家都进行了社会主义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等一些积极的思想,对俄国的经济复苏,综合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毛泽东等中国老一代革命家也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使得中国平稳的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并在社会主义阶段使得国家经济国防得到快速发展。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使我们看到, 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 会主义道路之后,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遭遇到了重大的挫折和失败。中国从1957年到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极大挫折;从1989年波兰易旗亡党起。东欧七个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演变,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归于失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这些惨痛的教训,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要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有提前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可能性,但同时他们也认为东方等非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这种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在吸收了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之上的,尤其是物质基础。所以,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期间,必须要面对和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从那些失败的教训,可以看到各国的具体国情是各不相同的,照搬马

社会主义经济

(1)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 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2)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 (3)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 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由于存在这些弊端,所以在原有体制下,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和职工都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4)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经济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6.2、为什么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其原因在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并没有消除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局面仍然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国际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不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求得自身的发展,世界经济通行的是市场经济,我们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否则,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起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进行了市场取向改革,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事实证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新中国成立60年,粗粗划分一下,可以说前30年属于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后30年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当初为什么会采用计划经济体制,这在当时国内外历史条件下有其必然性,而我国在30年前之所以选择改革开放,也同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列宁曾说过,只有到了老百姓不能再照旧生活下去,执政者不能再维持政权的时候,革命或变革才会发生,我国自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活了30年,走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尽头。 “短缺经济”曾与我们相伴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秀教案(含反思)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苏联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1: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在苏联历史上,他是第一位举起改革大旗的苏联领导人。 导语2:戈尔巴乔夫推行所谓改革“新思维”,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2010年12月31日戈尔巴乔夫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说,对苏联解体非常遗憾,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许,认为“改革的起点上,站立着邓小平”! 导语3: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普京得票率达到76.1%,第四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早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为什么苏联自身的改革反而使苏联走向解体?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加赞赏?为什么普京说“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社会主义阵营的构建,说说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概况。 归纳总结:(1)经互会的建立;(2)全方位内部改造;(3)中苏互助。 目标导学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正确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作用。 归纳总结:赫鲁晓夫改革及评价

(1)政治: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2)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3)评价:取得过一些成效,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2.阅读教材,对比赫鲁晓夫改革举措,说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军事上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措施有何影响? 材料展示:1981年,苏共二十六大召开,会上勃列日涅夫提到,美国军费一年达到1500亿美元,并说这是庞大的天文数字。然而,从1973年起苏联的军费就超过了美国。1971年,苏联军费支出为740亿美元,1973年增至860亿美元,1975年又增至1023亿美元。到了8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军费开支都超过了2000亿美元,但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的50%—60%,而这种畸形的军事投入在苏联却是一种常态。 归纳总结:(1)经济上:“新政策”;(2)军事上: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3)评价: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图解改革】苏联模式的形成与改革图解 目标导学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阅读教材和材料,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材料展示:1985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这位苏联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一上台便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和新思维,并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这个政策导致了1989年“东欧剧变”的发生。图为1986年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27大开幕式上。 设问: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戈尔巴乔夫在思想、政治、经济上的改革特点(或措施)。 提示:思想上多元化,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政治上多党制、议会制代替共产党和苏维

如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如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第一,要更新观念,不能把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仅仅理解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高越好,或者理解为在各类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数量越多越好.我们应当用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重新认识和科学界定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含义. 第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确导向和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的控制和影响上.从战略上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整体调整,既要保持它的一定数量,更要注重整体布局的优化和实力上质的提高.这种战略调整,还必须同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进行. 第三,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国有经济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二是,国有经济应当保持必要的数量,但更要注重在整体分布上的优化和经济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等方面质的提高,影响力的扩大.三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控制力的发挥,不只是通过国有独资企业的作用来实现的,更要通过大力发展由国家控股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来实现,使国有资本发挥“四两拨千斤”

的作用.四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可以有所差别. 第四,正确认识国有经济发展的进退问题.无论是“退”还是“进”,都是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只要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国有企业数量即使减少一些,比重即使适当调减一些,也不会影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会影响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国有经济主要是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 国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集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整体运动趋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不但是指经济量的增长,还有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以及经济质量的优化。文化建设是指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先”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是时间在前或次序在前。我方判断经济发展先于文化建设的标准是;能否能够带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为了支持以上辩题,我方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作进一步的阐述。首先从理论上来讲;文化建设不等同于文化,文化必须依赖一定得物质载体,而文化建设是展现文化的一方面。但不可否认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是构成社会进步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只有通过两者的协调与均衡,才能带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但那个更应该在先呢?马克思认为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必须由物质基础决定的,但它也非常强调上层对经济基础积极的、能动的反作用。因此必须首先夯实经济基础才能保证上层建筑的稳步提升。再次优先发展经济可以创造我们我们所需的物质生活环境,为文化建设提供方向和物质基础,引导文化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和文化体制的完善,由此可见应首先发展经济更具可取性和可行性。人民网中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说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硬道理不动摇,不仅因为经济是基础,更因为经济是一切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前提,离开了经济的支撑,文化建设寸步难行。只有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文化建设才有可靠的保障。用句最通俗的话说,文化建设是花钱的事,没有钱,文化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最后从现实来讲,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回顾中华5000年的历史秦始皇统一天下,修长城北伐匈奴。无不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没有经济的发展拿来文化上的贡献啊。甚至在21世纪邓小平也提出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实,经济发展了,才能在物质基础上,进行文化活动文化建设。同时,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和谐社会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了社会的长足发展。如现在许多希望小学的建立,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才为希望小学等文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应先于文化建设。 物质决定意识。在唯物主义世界观中,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意识不能够脱离于物质而单独存在,物质是意识的载体。经济建设属于物质范畴,而文化建设属于意识范畴。大家都知道,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文革”时期,自上而下,自党中央至基层劳动人民,都非常重视个人的意识形态问题。文化、意识建设处于绝对上风。但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在那段时间内却发展的十分缓慢,百姓的基本生活供给都存在问题:一方面,工厂停工搞“文化大革命”,学生们停课搞“串联”,知识分子、医生、教师被“关牛棚”,而另一方面,老百姓用不上基本的生活用品,吃粮买肉要用“粮票”、“肉票”,就连买电视都必须要有“家电票”,狂热的意识整顿忽略了经济发展,百姓的生活出现了困境。然而,在“改革开放”后,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路线,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将“计划经济”逐步转变成为“市场经济”,显而易见,这“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已经腾飞,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市场经济使得百姓可以自由使用手中的钱去买任何商品,不用像以前那样,“样样凭票”。与此同时,国力的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使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凝聚力也显著提高了。物质决定意识,同样,经济建设应当先于文化建设——良好的经济基础是创建和谐文化氛围必不可少的前提与条件。 文化是意识,经济是物质。意识必须依托物质才能实现其真正价值。相应的,文化建设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依托才能发展起来。没有经济发展后物质财富的积累作铺垫,文化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不优先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只能是零发展或微发展。只有优先发展经济才能将文化建设得更好,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换一个角度来说,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是为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李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这一理论建立过程中,党逐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史无前例探索。 建国以后,中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遇阻停滞不前。 一直以来,不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都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与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使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年到1984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984年到1988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合法地位。第三个阶段从1989年到1992年,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将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论述。 第一个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崭露头角。在改革开放30年前后,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国内外的专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国外专家说,中国走出“文革”非常轻松,好象是一场愉快的郊游。相比之下,东欧国家为摆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暴力的长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客观上说,这种体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其弊端也一目了然。 第一,以单一公有制为主体,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公有制的纯度越高越好,当年,人民群众多养几只鸡或者几只鸭都不行,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影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第二,经济决策权集中于政府,企业自主权非常有限。有文章提出,我国大部分企业买个桌椅板凳,安装个电话都需要层层上报,经由行政机关审批才能落实。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也要由行政部门来决定。第三个弊端就是资源配置无视市场的作用。对这些弊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逐渐显露,这个时候,党中央领导人就已经意识到市场的重要性。在中共八大上,陈云同志也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要的意思是说,不要搞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给市场、给个人一点自由度。 在“文革”结束之后,大家对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刻反思。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当中,谈经济方面问题时说到,要靠供求法则来解决问题,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显然已认识到市场的作用。1980年初,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体制改革办公室形成了一份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改的意见,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里面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当时提商品经济的比较活跃。 第二个阶段,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阶段已经明确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合法地位,时间大致是从1984年到1988年。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这个文件能过顺利通过,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生产方式转变后的发展必然。第一是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活

(发展战略)要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论如何发展农村产业化经济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是各级政府、各个农村工作者都在思考的课题。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农”字的外面看是“政策、科技、投入”的结合,而从经济本身发展来思考,应当是“投资、消费和出口拉动”的合力。农村经济要达到发展的目标,做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安定和谐”,促进“富民强村、科学跨越”的步伐。如何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迎头赶上,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现在通过对农民整体素质偏低,高成本、低产出的传统农村发展经济的模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不适应的现状分析,认为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并就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对策。 一、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必须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是国家的策略。农村经济要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主要的方面。 一是要运用好国家的价格和补贴“两个杠杆”,提高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粮种补贴”三项种粮补贴对农民进行的补贴,是国家的一项长

期政策,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向主产区倾斜,国家对种植粮食的财政奖励力度也进一步加大。 二是要用强化科技进步和农田基本建设“两个手段”,为农村粮食生产服务。要充分发挥农村农业科技资源现有的优势,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断加强现有科技成果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建设规划高标准粮田、推广保护性耕作,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和沃土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三是要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前提下搞好农村的土地流转。历次农村改革的核心,都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标准的,这是生产各要素中最突出和最活跃的部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而土地流转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因此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一是自愿、二是依法、三是有偿,在用途不变,不能强制的前提下,要做好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的示范带动效用,对流转不动的土地要用“规模经营效益”的办法逐步引导。 二、切实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 农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农村现代化经济要求农业要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产业化的要求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