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的研究与编制2

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的研究与编制2

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的研究与编制2
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的研究与编制2

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的研究与编制

摘要:戒毒人员的社会适应性是检验其能否成功戒断毒品的一个关键指标,戒毒人员的社会适应性表现在多方面。研究人员从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个体环境四个维度编制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参照国外成型问卷搜集相关项目,编制成问卷蓝本,以江苏省和上海戒毒人员为被试进行试测。通过对测试数据分析探索出构成社会适应性的9个主要因素,同时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备一定的信度和效度。通过问卷调查反应出目前戒毒人员适应性行为的构成或影响因素。

关键词:社会适应性戒毒评估

1. 问题的提出

1.1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的诠释

1.1.1社会适应性

社会适应性是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适应性在社会心理学中叫社会适应行为或社会适应能力,一般也统称为适应行为。目前关于社会适应性还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使此问题涵盖了多维度的概念。目前一般是从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后的心理适应性方面展开研究的。从现有的研究理论及成果来看,社会适应性既表现为个体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水平,也包括个体用以适应社会环境的策略和方式,即个体社会生活过程与社会生活的准备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其主要结构内容应囊括: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的适应能力、人际适应能力及个体独立生活的能力。[1]

1.1.2 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

戒毒人员的“社会适应性”是社会特定群体的适应行为问题研究,是戒毒研究的一个分支课题。近年来,吸毒人数不断攀升,复吸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引起吸毒和复吸的原因主要是家庭、社会和个人心理因素。研究显示,首次吸毒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原因,其次是社会原因和个人心理因素;而康复后复吸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心理因素,其次是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在这过程中家庭和社会因素始终占据一定的地位,特别是在戒毒人员康复过程中。药物和临床治疗即使解除了生理上的毒瘾依赖,而心瘾却几乎难以消除。心理障碍的存在使得吸毒者要想彻底摆脱毒品,单靠自身的力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社会和家庭的介入、帮助、支持和监督。然后,绝大多数的吸毒人员都曾有过欺骗背叛自己亲友的经历,这种经历使得吸毒人员最后落得众叛亲离,每一个戒毒人员最终都成为家庭和社会所抛弃的对象,游离于社会正常轨迹之外,缺乏戒断毒品的外界支援。因此检验戒毒人员能否成功戒断或者是否已经成功戒断毒品,最终的考察指标就是“社会适应性”。这里的“社会适应性”主要所指的是其康复中及康复后,个体对家庭和家庭以外社会环境的重新融入度,即能否重新适应家庭与社会生活,能否重新步入主流社会的正常运行轨迹。这里所指的社会包括家庭和家庭以外的社会生活环境,戒毒人员的社会适应性同样表现为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的适应能力以及个体独立生活的能力。

1.2 研究现状

1.2.1关于社会适应性的国内外研究

社会适应性问题的研究,相对心理学研究的其他问题而言,是一个较为新的研究课题。国外最早对社会适应行为的最先展开研究的是关国心理学家利兰( Leland)在1973年,以及后来

科恩(Cone)在1987年的研究,他们主要是对社会适应性进行了理论构建,探讨其理论内涵。后期的研究人员在在此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确定操作性定义,并研究和编制相关量表对社会个体进行数量化的考量,以量化的指标来确定比较个体之间社会适应性的程度差异。目前比较常用的适应行为测验工具主要有:AAMR(美国智力落后协会)的适应行为量表(AAMR- ABS, 3~ 21岁)、文兰社会成熟量表(The V ineland Social Maturity Scale,出生~成人),适应行为评价系统(ABAS, 2000年,5~21岁),适应行为理解测验(CTAB,出生~60岁)和社会适应自评量表(SASS, 18~65岁)等。[2] 通过这些量表,研究人员对不同的人群展开了测试调查,在量化数据的基础上一方面来进一步证实对适应行为理论构建,同时根据探讨适应行为差异的原因和表现。研究的对象包括青少年、特殊的社会隔离群体。

国内的相关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研究人员关注于社会适应性问题的内涵探讨与理论构建,例如聂衍刚等(2006)“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与理论模型”的研究分析[3]。另一方面则是根据国外已有的理论构建与成型量表进行本体化改造,并进一步研制适用于中国社会群体的适应行为量表。此类研究如杨彦平,金瑜(2007)关于“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4],项红雨等(2007)关于“退伍军人社会适应状况问卷的编制”[5]。但是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的总体数量非常有限,并且研究对象集中于青少年群体。

1.2.2关于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的研究

关于戒毒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已经较为普遍,其研究数量和研究成果丰硕。但是目前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戒毒方法的开发、针对吸毒人员的生理与心理状况展开戒毒效果的评估、吸毒与复吸的原因分析与探究、康复期的社会帮扶工作等。然而目前所有这些研究,都无法准确判断或预测戒毒人员是否能够真正脱毒,摆脱心瘾,因为这需要有社会和家庭的介入、帮助、支持和监督,也即涉足戒毒人员的社会适应问题。但是在浩如烟海的研究中,只有极少数研究涉及关于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问题的研究,而且相关的研究也仅限于对现状的描述和对社会帮教工作中关于适应行为的简单归纳。目前国内暂时还没有专门对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问题的专题研究,同时也缺乏适合这一群体的本土化量表。有鉴于此研究人员需要编制戒毒人员的社会适应性量表,对戒毒人员的适应行为进行量化分析考核,检验其回归程度,才能最终达成检验戒毒人员戒毒效果或预测戒毒人员的戒毒效果的目的。

2. 研究方法

2.1问卷编制的理论构建

本研究在理论上依据美国智力缺陷者协会(AAMR)出版的ABS-S2(Adaptive Behavior Scale-School Second Edition)(2002)测验手册中对于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界定[6]以及我国学者陈建文等(200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社会适应的过程和社会适应的方式的适应机制的综合模型理论[7]。在此理论研究的前提下,同时结合关于当前对戒毒人员社会回归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将量表从理论上设计为四个维度,即针对戒毒人员社会回归的四个方面:工作、个体、家庭、社区,问卷的项目围绕此四维度展开。研究首先从理论框架上对量表进行了构建,见表1。

表1 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的理论构建

根据以上理论框架的构建,研究人员将“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实质上又分为“家庭环境”、“个体环境”、“社区环境”、“工作环境”四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中又各自包含3-4个因子。

2.2问卷编制的项目来源

问卷编制的项目来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获取:

2.2.1对戒毒者,戒毒康复者、社区相关人员、戒毒者家人,以及各级各类相关戒毒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收集相关的资料线索,从中归纳总结出关键事件。此处选取了江苏无锡、苏州等地的戒毒结构,联系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2.2.2进行大规模开放式问卷调查,依据这些资料,获得戒毒者的康复素材,筛选那些出现频率较高的,又基本上符合理论构想模型的关于戒毒人员对家庭与社区回归与适应状况的典型描述。

2.2.3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将与家庭、社区相关的内容检索出,总结归纳出符合理论模型的描述。请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专业的有关学者及戒毒工作者对项目的内容效度进行初步分析,即评定项目与理论构想的拟和度,以及项目语言描述的准确性。视分析评议结果,对项目进行修改或是删增。

2.2.4检索目前现有的社会适应量表,例如从这些测试中寻找能够反映出戒毒者特有状态的因子及因子的组成项目,作为评估量表编制的项目来源。以上来源的所有项目均为描述性语句,总计70个项目。

2.3被试

本研究选取苏州、无锡、南京、盐城、上海等地的公安强制戒毒所、劳教所吸毒人员、监狱系统内吸毒人员,总计抽取样本720人,其中还存在大量废卷回收有效量表仅502份。无效问卷的标准为:问卷中被试基本信息未填;超出5%的项目未作判断(即5个或5个以上项目未选);反向计分问题与正向计分问题作互相矛盾的回答。

2.4问卷编制过程

2.4.1施测过程

采用五级评分:1—完全符合、2—符合、3—不能确定、4—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要求被试对问卷中的70个项目逐一做出选择。测试结果得分越高,则说明吸毒人员的戒毒效果越理想。但有相关题目为反向计分,则得分越低说明戒毒效果越好,在对量表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转换。为避免人为无关因素干扰,所有测试均由主试一人指导完成。每次施测前主试用统一的指导语对整个问卷进行简单说明,然后要求被试独立填写问卷。对个别不理解条目的情况,主试以中性的、不带任何暗示的话语对项目进行解释。

研究原计划在全省范围内随机选取样本3000名戒毒者左右,并且将样本随机一分为二,一份作为探索性因子分析资料,并进行因素命名,并进行信效度检验;另一份作为验证性因子分析资料,以验证预想构建模型。同时抽取一部分被试,邀请其家属或身边相关人员参加测试,但其不同于戒毒者的症状自评,而是对戒毒者进行他评。同时进行360度评价,即邀请同一戒毒者的不同亲友对其进行评估。根据这些亲友的评价结果来作为效度指标,验证量表的效度。由于施测过程中对样本数据收集未能达到理想规划,所以未能形成校标效度和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2.4.2 数据处理

采用Visual Fox 6.0 、SPSS 11.5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3. 结果

3.1 项目分析

参与分析的项目共有70个。以样本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初始量表按以下方法进行条目

筛选:

3.1.1 t检验法,将受试对象按总得分高低排序,将得分最高的27%个体组成高分组,得分最低的27%个体组成低分组,以t检验比较各条目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得分,两组得分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的条目考虑删除;

3.1.2 反应度分析,考察各条目五个等级选项中被选中率低于10%的选项数,这样的选项多于2个的条目考虑删除;

3.1.3 相关系数法,考察各条目与初始量表总分间的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小于0.2者考虑删除;

3.1.4 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考虑删除因子负荷小于0.4的条目。在以上标准中达到任意一条者,结合条目的实际情况,考虑删除。将保留条目形成戒毒效果评估量表。通过以上筛选证明明所编制的题目符合统计学要求,具备一定的区分度和信效度。

3.2 效度分析

研究人员对问卷结构效度进行检验,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问卷项目进行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在提取因子前,首先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对共同度小于0.35以及因子负荷小于0.35的项目予以删除,最终保留35个项目,删除35个。

根据因子分析发现,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31个,各因子所含项目分布不均。因此研究人员以因子特征根碎石图(见图1)为依据,对因子负荷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固定抽取9个因子,方差的累积贡献率达到58.495%%(见表3),可解释整个问卷一半以上的信息。

图1因子特征根碎石图

表2特征根的方差贡献率

因子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积方差贡献率(%)

F1 3.340 9.544 9.544

F2 2.493 7.124 16.667

F3 2.357 6.733 23.401

F4 2.354 6.726 30.127

F5 2.193 6.265 36.392

F6 2.109 6.027 42.419

F7 2.001 5.717 48.136

F8 1.910 5.458 53.594

F9 1.703 4.865 58.459

根据问卷编制的理论框架以及各因子中项目的描述,总结其共同特征,对各因子重新规划命名如下:

F1—家庭活动参与度(包含5个项目)

F2—家庭成员支持度(包含5 个项目)

F8—家庭成员信任度(包含4个项目)

F3—工作投入度(包含3个项目)

F4—工作满意度(包含5个项目)

F5—理财意识(包含3个项目)

F7—事务秩序(包含2个项目)

F6—自我关注(包含3个项目)

F9—社会知识技能(包含5个项目)

由此可见戒毒人员的社会适应性包括多方面的,根据因子分析的情况来看包括九个方面。

这九个因子和研究人员最初问卷编制的理论框架基本吻合,问卷的结构效度较为理想。如F1、

F2、F8可以理解为家庭维度,F3、F4可作为工作维度,F6、F7、F5即可以作为个体维度,F9

则是社区维度。

整个量表从理论架构、项目的提出和筛选,都广泛地查阅文献,得到了各方面专家的认可,保证了量表项目目的良好内容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各因子的因素负荷和累积方差贡献率

均符合统计学要求,说明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3 信度分析

研究人员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验证问卷的信度:以总样本计算35个项目,9个因子的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结果发现:整个问卷35个项目,α系数为0.9,各因子的α系数

在0.5056~0.8371之间,这表明整个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所测的是个体的同一种心

理问题;同时每一个因子上的各项目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它们所测到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因

此每一个因子的项目在结构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具体见表3)

表3 问卷及各因子的Cronbach,s alpha检验

问卷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α系数0.9 0.8371 0.8159 0.5160 0.6670 0.5756 0.6096 0.5056 0.6289 0.7423 项目35 5 5 3 5 3 3 2 4 5

(N=502)

通过对九个因子之间的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发现,其相关系数介于0.330~0.567之间,并且达到显著水平,但都属于中低相关,显示个因子的方向比较一致,但彼此独立,各自承

担着解释某一单独心理特质的任务。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介于0.642~0.803之间,也达到

显著水平,并且呈现中高度正相关,说明各因子与整体问卷所指的概念是一致的,都在解释同

一个问题。说明量表信度较好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戒毒效果评定量表是稳定、可靠的。

同时通过进一步对各因子组成项目与因子之间的Cronbach’s alpha 系数检验发现:每个因子组成项目的得分和它所组成因子的总分相关都很显著,达到0.05的显著水平,说明每个因子组成项目的内部一致性也较高。

通过以上步骤证明本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4. 讨论

4.1 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的多维性

通过对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的研究与编制发现,从最初的理论构建到最终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来看,戒毒人员的适应性行为是多维度的。研究人员初期构建的框架包括家庭、个体、工作和社区四个维度,囊括70个项目的内容,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的重构发现存在九个因子,分别为:“家庭活动参与度”“家庭成员支持度”“家庭成员信任度”“工作投入度”“工作满意度”“理财意识”“事务秩序”“自我关注”“社会知识技能”基本和最初的理论构建相符。也即表明戒毒人员要想真正回归社会,重新建立起对社会的适应必须包括以上九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也证实了相关的社会适应性理论:虽然戒毒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但是其社会适应性的建立也符合前期对于一般社会群体的研究。根据上述九个因子来看,其适应性行为的结构同样可以看作包括社会理解与交往技能两大类[8];从戒毒人员适应性行为的内涵来看也既表现为个体社会生活的能力水平,也指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策略和方式;此外戒毒人员适应行为的机制也涵盖行为适应和认知适应两个方面[9]。

因此戒毒人员作为社会适应性研究的一个特殊群体,其适应性行为同样符合相关的社会适应性研究的理论,其涉及的相关内容是多维度的。即戒毒人员的社会回归问题必须从整体进行考量,包括多个方面的因素。

4.2 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的预测效度不明

由于受研究时间、经费、研究人员缺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上吸毒人员一旦走上毒品之路后往往生活在边缘状态和亲友联系很少。因此原计划邀请吸毒人员家属或身边相关人员参加测试,但其不同于戒毒者的症状自评,而是对戒毒者进行他评,最佳方法是进行360度评价,即邀请同一戒毒者的不同亲友对其进行评估。根据这些亲友的评价结果来作为效度指标,验证量表的效度。这些工作未能完成,因为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没有能够根据先前的计划联系到一定数量的吸毒人员亲友进行评估,因此未能做出预测效度。

研究人员期望能够通过社会适应性量表的编制和应用,来了解和掌握戒毒人员是否能够回归社会,其社会适应性的程度来预测其能否真正戒断毒品。所以,预测效度的研究在量表的编制过程中还是较为重要的。但是,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够完成该部分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与探讨。

4.3 全国抽样调查形成常模

目前研究抽样调查的样本仅涉及南京、无锡、苏州、盐城以及上海等地的状况,不能完全说明吸毒人员的整体状况。由此样本的代表性缺乏有效的说服力。因为如果仅仅在这几地开展调研,不能排除因地域原因所造成的偶然因素干扰或是地域性特征。如果要想进一步增强研究效果和说服力,则需要进一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调研测试工作。将经过试测和实测的评估量表在全省以及我国其他地区的戒毒人群中大规模施测,以成年戒毒者为被试至少要5000人左右,搜集大样本资料以建立区域常模。确立总评估量表、每一个分量表和分量表下的各独立因子男性常模和女性常模。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抽样来保证研究样本的代表性,排除因为地域因素所造成的偶然性结果,增强研究成果的说服力。最关键的是通过建立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常模使量表完善,使之能够真正投入使用,让专业戒毒工作者、研究人员、戒毒者本人及其亲友通过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能够参照全国或区域常模来了解和掌握戒毒人员的实际戒

毒状况和效果,预测其戒毒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3] 聂衍刚,郑雪,万华,丁莉.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与理论模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6,6:118-124

[2] 杨彦平,金瑜. 社会适应性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 2006,29(5):1171-1173

[4] 杨彦平,金瑜. 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5):108-114

[5] 项红雨,胡文东,文治洪.退伍军人社会适应状况问卷的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7,16(12):1128-1130

[6] The AAMR Definition of Mental Retardation [EB/OL].(2002-07-29).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5449238.html,

[7] 陈建文等,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和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4):

90- 94

[8] GREEN SPAN S, GRANFIELD JM. Re-considering the Construct of Metal Retardation

Implications of a Model of Social Competence [J] .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Retardation,

1996(4): 442-453.

[9]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6-294

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

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 姓名年龄系别班级专项测试日期 一. 指导语 青少年正处在人一生中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又面临着升学、择业等许多选择,这使当中的许多人产生了多种复杂的心理冲突。这些心理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成熟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本问卷将帮助你了解之间的心理成熟程度,即社会适应性处于什么发展水平? 本问卷包括15道题目,每题有多个选择答案,请你从中选出最符合之间情况的一项。请注意,每题只能选一项,不能不选,也不能多选。选择时请仔细阅读题目,但不要过分推敲,以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 二. 问卷内容 1.在与朋友讨论问题时,我------ A 常常使讨论到达激烈辩论的程度 B 如果是感兴趣的话题,我总要参加讨论 C 只是偶尔参加讨论,我更喜欢自我思考 D 不愿意参加讨论,总是尽量回避 E 非常讨厌讨论 F 讨论可以获取对方的知识,我喜欢讨论 2.对于自己的容貌和装饰,我------ A 非常重视,即使多花一些时间也要弄得体面一些 B 比较重视,但只是花较少的时间适当地加以注意 C 认为无关紧要,只要说得过去就行 D 对此丝毫不感兴趣 3.受到别人批评时,我------ A 要找出挨批评的理由 B 要直接问一问批评得理由 C 如果自己是正确的,就将批评当作对方对自己的误解 D 保持沉默,不往心里去 E 找机会进行反驳 F 虽然对批评很反感,但我什么也不说 4.对于出国的事情,我------ A 毫无兴趣 B 自己身边的事都忙不过来,根本顾不上那些事

C 我经常收集有关国外的消息 D 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我很想到国外去学习 E 我对国外的事比对本国的事更加关注 F 我认为没有比高国外学习或考察更有意思的事了 5.必须在众人面前讲话时,我------ A 很紧张,感到不知所措,说话结结巴巴 B 有点为难,但还能完成任务 C 这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我绝不退缩 D 我不需要特别的努力 E 我很高兴有听众听我讲话 6.看到自己上了电视或报纸,我------ A 很高兴,想让亲朋好友都知道 B 虽然很高兴,但并不认为这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C 对此不感兴趣 D 我不想成为公众关注的人物 7.受到家人训斥或抱怨时,我------ A 保持沉默,不往心里去 B 说些顺着家人意思的话,以保持家庭和睦 C 予以反驳,以维持自尊 D 找出受训斥或抱怨的原因 E 大发雷霆,进行争辩 8.对于预言这种特异功能,我------ A 相信它们真的很灵 B 这种预言大部分都能成功 C 不知道究竟是预言成真还是偶尔猜中 D 半信半疑 E 认为毫无根据 9.老师和家人对你------- A 整天挑我的不是 B 一出什么事儿,准说是我的不对 C 只要我没干出什么事来,从来不关心我 D 经常夸奖我、帮助我 E 我做错事时批评我,做好事时表扬我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情绪情感)知识讲解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缩写为SRRS),也叫赫尔姆斯和瑞赫压力量表(Holmes and Rahe stress scale),由43个(成年人量表)或者39个(未成年人量表)可能促成疾病的、有压力的生活事件组成。 量表的开发 1967年,精神病专家托马斯·赫尔姆斯(Thomas Holmes)和理查德·瑞赫(Richard Rahe)对超过5000份病历档案进行考察,以确定压力事件是否可以致病。他们发现了43(39)个生活事件与疾病的正相关关系。后续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压力与疾病的联系。 量表的使用 成年人使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成年人)》,未成年人使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未成年人)》。使用者逐一对照量表中的生活事件,如果在最近12个月中发生过该事件,做上记号;如果在最近12个月中未发生过该事件,

不做记号。对照完后,将所有做过记号的事件的生活变化单位(LCU)数字相加,得数为总分。 当总分超过300时,使用者面临生病的风险;当总分介于150和299之间时,使用者面临生病的中等风险;当总分低于149时,使用者面临的生病风险微不足道。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成年人) 序号生活事件生活变化单位 1配偶死亡100 2离婚73 3分居65 4监禁63 5亲密的家庭成员死亡63 6自己受伤或生病53 7结婚50 8被解雇47 9与配偶重修旧好45 10退休45

11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改变44 12怀孕40 13性生活障碍39 14家庭增加新成员39 15职务重新调整39 16收支状况的改变38 17亲密朋友死亡37 18改行36 19与配偶争吵次数改变35 20大额抵押贷款32 21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或借出的贵重财物 不能收回 30 22工作职责变化29 23子女离开家庭29 24姻亲间纠纷29 25突出的个人成就28 26配偶开始或停止工作26 27学业的开始或结束26 28生活条件的改变25

戒毒康复人员回社会的途径和思考

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的途径和思考 摘要:吸毒人员是否真正戒毒,不仅仅是在强戒所表现如何,更重要的是回归社会后能否保持节操,彻底解除毒瘾,终生不再复吸。当前强戒所对戒毒人员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戒毒人员在强戒所封闭的环境中戒断率达到100%,但戒毒人员回到社会后,没有了像戒毒所封闭环境的保护,很多吸毒者又走上复吸的道路。因此,研究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的途径问题,以期实现降低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复吸率非常有意义。 关键词: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途径 《禁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戒毒工作进入法制化、规化的新阶段,尤其是司法改革后,各地新改建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自身情况研究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教育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很多强戒所注重所管理,对戒毒人员的在所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要求严格、教育到位,但是对其回归社会后的生活、工作、心理以及是否融入社会关注较少,缺乏对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跟踪了解,对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管理工作进行探讨,以期为优化当前的戒毒矫治工作,使戒毒人员能顺利融入社会提供借鉴。 一、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面临的问题。 戒毒康复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最重要一方面就是能够有稳定、正当的生活来源,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够得到物质回报,并从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再一个能够得到社会及家庭的支持和接纳,人际交往正常,体验到认同感及归属感。还有就是个体能够正确对待遇到的各种困难

和挫折,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保持自信、自尊、自强。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当前影响戒毒康复人员顺利回归社会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家庭因素 家庭对戒毒人员的态度、教育方式以及结构功能缺陷都是造成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难的重要因素。很多家庭对戒毒人员吸毒行为很反感,戒毒人员因吸毒曾给其家庭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及经济损失,现实中,因吸毒而导致的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现象屡见不鲜,很多亲人都曾受到戒毒人员的欺骗,不少亲人伤透了心,恨不得与其一刀两断,家人的态度,使戒毒康复人员在回归后很难处理与家人的关系,致使融入家庭生活困难,家庭的冷漠,使戒毒康复人员在家庭中得不到归属感,难以回归社会。 2、社会因素 通过对36名社区居民的态度调查显示,发现78%的居民(28/36)认为:吸毒者就是犯罪分子,他们经常杀人抢劫和偷东西;几乎92%的居民(33/36)都认为:吸毒者会传染艾滋病,如果生活在自己的周围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100%的人(36/36)都不愿意与吸毒者有深入的交往(如借钱、谈恋爱或结婚);72%的居民(26/36)不相信吸毒者可以戒断毒瘾。【1】戒毒康复人员缺乏社会的认可和支持,遭到社会的不公平待遇,正当的社会交往无法实现,一些戒毒康复人员的子女在上学、就业等方面存在问题,以前的朋友对他们保持一种躲避态度,使他们感到自己被抛弃,对自己也失去信心,只有在

大学生心理适应性调查量表

知情同意书 亲爱的同学: 您好! 本研究旨在调研中国大学生的入学适应和压力状况,以期为促进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者郑重承诺:测查匿名且仅用于科研,并负责为您的个人信息保密,非本研究人员不得接触答卷内容。 如果您同意参加测查,请认真阅读指导语和每个条目,并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和第一感觉快速作答,答案无对错、好坏之分,如实的作答就是最有科学价值的,研究结论是否准确有效取决于您的答题质量。如果您实在不愿意参加调查,我们也会尊重您的意愿,并不会有任何不良后果。 非常感激您的支持与合作! 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蔡颖 受测者信息 以下每项都要填写,有选择项的均为单选,请在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上划“√”。性别:年龄:(周岁)民族:学院: 家中排行:独生最长中间最幼来源地:城市农村 家庭背景:农民工人公务员知识分子军人商人商业服务业职员城乡无业或失业其他 大学生心理适应性调查量表共60题 指导语:下面列出了一些关于你个人情况的句子。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句子,并根据你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实际情况,从题后的5个选项(1=不同意、2=不太同意、3=不确定、4=比较同意、5=同意)中选出你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程度,并在相应的数字上划“√”。

适应量表计分 不同意=1 不太同意=2,不确定=3,比较同意=4,同意=5 19项反向计分题:5、6、12、18、19、20、23、26、28、30、32、38、40、42、45、48、53、55、57 1=5,2=4,4=2,5=1 之后加总分,分数越高,说明适应越好。 最终适应量表七个分量表题项 1. 人际关系适应(10) 11、13、18、20、35、37、43、50、55、56 2. 学习适应(11) 4、9、24、28、30、34、40、44、47、49、59 3. 校园适应(8) 17、22、26、32、38、46、54、60 4. 择业适应(9) 5、8、12、14、19、3 6、41、51、5 7、 5. 情绪适应(9) 1、3、15、21、27、39、45、53、58 6. 自我适应(8) 6、10、16、23、25、29、33、42 7. 满意度(5) 2、7、31、48、52

儿童社会适应性为能力量表

儿童社会适应性为能力量表 (城市版) 第一部分 适应能力 第一项 动作发展 (一)粗大动作 1.身体平衡 能双脚踮脚尖站10秒钟 5 单脚站立2秒钟 4 不扶可站稳 3 扶西可以站立 2 不用支撑可坐稳 1 不具有上述能力 0 2行走与跑跳(圈出所有符合选项) 独走自如 1 双手扶着栏杆上下楼梯 1 不抓扶手自己上下楼梯 1 双脚交替着走下楼梯 1 能跑且很少摔倒 1 双脚并跳 1 不具有以上能力 0 3 手臂的控制能力(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能抓住跳动的篮球或排球 1 收举过肩把球扔出去 1 一只手端起杯子 1 不具有以上能力 1 (二)精细动作 4 手的控制能力(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用拇指和食指拿起小物品(如花生米、扣子) 1 打开和盖上螺口的瓶盖 1 用方积木块搭五层高 1 模仿画正方形 1 用剪子减除圆形 1 用钥匙打开明锁 1 不具有以上能力 1 第二项 语言发展 (一)语言理解 5 理解语音(只选择一项) 听课时注意力一般可以保持15分钟以 上 5 听故事是注意力一般保持15分钟以 上 4 理解简单的指令(如把…拿过来、坐下等 ) 3 问他的五官在哪里,能正确的指出 来 2 问他的名字的时候,能知道是叫自 己 1 叫他的名字时,不知道是叫自 己 0 6 理解复杂的指令(圈出所有符合项 目) 理解含有介词的指令(如在…之上、在…后面等) 1 理解含有先后顺序的指令(如首先…,然后…等等) 1 连接包含某些条件、要求的指令(如果…就…;如果不…就…等) 1 不具有上述的能力 0 7 阅读(只选择一项)

能基本读懂成人报纸、一般小说和杂志 5 能读懂用词及情节不复杂的小说或文章(普小四、五年级水平) 4 能读懂简单的小故事或者连环画上的文字说明(普小一、二年级水平) 3 能看懂五种以上的指示牌(如汽车站的站牌、男厕所、女厕所、危险、禁止入内) 2 认识十几个字(数字除外) 1 认识不足十个字或者一个字都不认 识 0 (二)语言表达 8发音清晰(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说话慌张,越讲越急促 1 说话结巴,不该停顿的时候有停顿 1 说话声音很低很弱,耳语般的很难听见 1 说话很慢,很吃力 1 语音清晰,流畅 0 不会发音说话 4 9 词的使用 能够较为准确的使用动词描述身边的事务 4 描述事情时能够说出主要的人或物的名称 3 能说出10个熟悉物体的名称 2 能说两三个简单的词(如爸爸、妈妈) 1 几乎无词语 0 10 句子的使用(只选择一项) 有时候能使用含有连词的复合句(因为..所以..) 3 能用疑问句提问题(如为什么,怎么样) 2 只会用简单的陈述句讲话 1 说话不成句或只会用非语言方式表 达 0 能自己乘公共汽车、电车或地铁直达 常去的地方(如学校) 即使途中需要换车,也能自己乘坐公 交车电车或地铁到长到的地方 1 能自己乘公共汽车、电车或地铁到陌生的地方 1 不具有上述能力 0 11书写(只圈一项) 能写条理较清楚,用词 比较得当的书信或小文章 5 会写留言条、记事本或借条等 4 能写出四十个不同的字 3 能写出十几个不同的字 2 会写自己的名字 1 不会书写 0 (三)综合语言能力 12 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1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 1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出生 日期(包括年月日) 1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住址 1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通讯地址(包括住 址和邮编或电话) 1

女性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生存情况调研

女性相对于男性,在家庭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更肩负着生育下一代的重任。近年来,女性吸毒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吸毒女饿死女儿一案,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影响,也让社会各界对女性吸毒问题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妇联聚焦女性吸毒问题,大力开展“**行动”女性禁毒防艾工作,引入社会组织,链接社会资源,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为进一步探索女性吸毒人员的预防教育回归工作,**妇联在**戒毒所随机抽取了4名强戒学员和3名被拘留学员进行座谈,了解吸毒女性的有关情况,探讨她们回归社会的应对措施。 一、随机抽取吸毒女性基本情况 随机抽取的参加座谈的学员年龄最大的42岁,最小的22岁,5人学历为初中及以下,1人高中学历,1人大专学历。4人未婚,2人已婚,1人离异,7人均无稳定的职业收入。 二、吸毒女性群体回归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1.毒友圈是强戒复吸的主要原因。参加座谈的学员由于学历层次低,是非辨别能力不强,大多在朋友的引诱下,由好奇心驱使开始第一次吸毒。被公安机关强制戒毒后,一旦再次接触原来的毒友圈,又会复吸,座谈中她们普遍希望能脱离毒友圈,建立健康的朋友圈内,开始新的正常生活。 2. 均希望能增长技能,寻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她们吸毒的资金来源,或是由男朋友提供,或是由ktv坐台所得。由于习惯了依赖家人或者快钱营生,他们普遍不愿意从事一般的工作(如清洁工作,企业上班),她们强戒回归社会后,由于没有学历,也没有工作技能,均希望能够增参加技能培训,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 3.对社工服务存在抗拒又渴望的心理。一方面希望得到外界的帮助,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吸毒,抗拒外来的帮助。座谈中,一位**籍的学员在第一次强戒回**后,接到了多次当地社区社工的电话,但每次都拒绝社工的帮助。座谈中,她十分渴望周围人的关心与帮助,认为社工能够帮助她脱离原来的毒友圈,并且她身边有一位毒友通过社工的帮助成功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但在真正接触到社工服务时,又有种种顾虑。 三、帮助吸毒女性回归社会的对策建议 1.继续加强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相关工作 强制隔离戒毒所担负着强戒人员的戒毒康复和教育工作,应进一步加强有关工作,降低隔离戒毒人员的消极情绪,增强其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树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形成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挑战的良好意志品质。要进一步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时,特别是加强与人社、妇联等单位的联系,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就业几率,使他们能走上正确谋生道路。要加强毒品基本知识和预防教育,构筑其良好的心理健康防线。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仍需继续关注他们,建立固定联系,增强其重新做人的信心,引导其成为守法公民。 2.继续加强家庭的支持 家庭在女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戒毒人员回归社会,要彻底远离毒品还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家庭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家庭成员帮助吸毒人员远离毒品,给予她们重新做人的信心,包容她们。其次,家庭成员要做好监督工作,不要让她们与原来的毒友圈接触,避免再次染上毒瘾。很多女性吸毒者因为吸毒而家庭破裂,她们渴望重新拥有家庭的温暖,因此家人要关心这类女性的情感问题,与社区积极配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以巩固之前的心理矫治成果,坚定她们彻底戒除心瘾的决心和信心。 3.继续加强社会的支持,引入社会组织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社区康复作用。社区康复中心可以为女性吸毒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她们克服生活中的困惑,提高自我调整心态的能力。各个有关部门应当鼓励社会组织承接禁毒项目,通过项目创投的形式,为禁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应当积极鼓励志愿者参加戒毒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帮教氛围。舆论媒体应正面引导宣传,通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

厦门美心说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 完成时间大约10分钟。 题目: 1.在有难处的时候,家庭成员都会尽最大的努力相互支持。 2.在我们的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 3.我们家的成员比较愿意与朋友商讨个人问题而不太愿意与家人商讨。 4.每个家庭成员都参与做出重大的家庭决策。 5.所有家庭成员聚集在一起进行活动。 6.晚辈对长辈的教导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7.在家里,有事大家一起做。 8.家庭成员一起讨论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感到满意。 9.家庭成员与朋友的关系比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密切。 10.在家庭中,我们轮流分担不同的家务。 11.家庭成员之间都熟悉每个成员的亲密朋友。 12.家庭状况有变化时,家庭平常的生活规律和家规很容易有相应的改变。 13.家庭成员自己要作决策时,喜欢与家人一起商量。 14.当家庭中出现矛盾时,成员间相互谦让取得妥协。 15.在我们家,娱乐活动都是全家一起去做的。 16.在解决问题时,孩子们的建议能够被接受。 17.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18.我们家的家教是合理的。 19.在家中,每个成员习惯单独活动。 20.我们家喜欢用新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21.家庭成员都能按家庭所作的决定去做事。 22.在我们家,每个成员都分担家庭义务。 23.家庭成员喜欢在一起度过业余时间。 24.尽管家里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家庭的生活规律和家规还是难以改变。 25.家庭成员都很主动向家里其他人谈自己的心里话。 26.在家里,家庭成员可以随便提出自己的要求。 27.在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朋友都会受到极为热情的接待。 28.当家庭产生矛盾时,家庭成员会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里。 29.在家里,我们更愿意分开做事,而不太愿意和全家人一起做。 30.家庭成员可以分享彼此的兴趣与爱好。

社会适应能力量表

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 1.对自己的某次失败,我绝对不会提及,就怕被别人抓住自己的弱点(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至感到尴尬。()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4.当我选衣服时,我会想跟随潮流,希望适合自己。(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是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只要换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6.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积累工作经验。(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8.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我的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差。(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9.必须在大庭广众面前说话,我会因怯场,变得不知所措,说话语无伦次。(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0.当我骑自行车到一个比较远的地方去参加社交活动,中途找不到路标时,我会耐心等待过路车或等人走过时问个清楚。( ) A.是B.无法肯定 C.不是 11.我从来不愿为了在别人面前留下好印象而特地去做,就算是有机会也不做。(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2.和同学、家人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别人的看法。(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3.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到语塞,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可惜已经太迟了。(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4.我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5.在受到别人批评时,我会想找到机会去批评他(她)。(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6.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我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7.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浅谈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问题

浅谈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问题 内容摘要吸毒人员回归社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各国都在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拟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从而得出: 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化主体的作用, 综合运用各种社会控制手段是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关键环节和 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可以总结经验, 探索规律, 寻求使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方法和模式。 关键词回归社会就业保障职业培训社会支持家庭帮教 随着《禁毒法》颁布实施和禁毒工作形势的需要,全国各戒毒场所按照“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挽救吸毒人员”的基本方针和目标出发,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戒毒康复模式,力求在提升戒毒工作的整体效果和实际效能上有所突破。但禁戒毒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促进戒毒工作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而从目前的戒毒工作现状来看,“高复吸、低操守”,“屡戒屡吸”的现象十分普遍,毒品引起的违法犯罪活动也日趋严重,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流格格不入,笔者纵观吸毒、戒毒、回归社会的整个过程认为,作好戒毒人员成功回归、融入社会的帮扶工作是实现“首要标准”的根本保障,其中解决就业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戒毒成败的关键之一。现就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就业保障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戒毒成效现状与就业意愿调查 20世纪80年代初,毒品违法犯罪现象死灰复燃,并迅速蔓延,吸毒成瘾人数逐年增加,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戒毒措施,对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几十年来,在广大戒毒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戒毒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数以万计的吸毒人员成功告别毒品走向新生。但“戒而不除,归则复吸”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戒毒领域工作的难题。导致戒毒人员复吸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其主观意志和客观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吸毒个体,由于毒品对大脑和神经的损害,使他们形成严重的生理依赖和顽固的心理依赖,很难自主摆脱毒品,因而戒毒人员更需要社会的关爱、支持、理解和帮助。 纵观对戒毒人员进行就业意愿问卷调查的数据,我们发现在调查中有72%的被访者认为戒毒需要有份工作;而51%的被访者认为导致自己复吸是因为就业难;30%被访者认为戒毒场所应加强技能培训工作;87%的被访者认为受歧视,不被社会接纳。我们不难发现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成为立足社会的垫脚石,是摆脱吸毒高危情境的先决条件,是实现人格独立,自我价值体现,增强戒毒自信的有力抓手,是防复吸,促操守的关键环节。我接触的王某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虽然家庭并不富裕,女儿一直由母亲照顾,生活还过得去。后来王某下岗,无所事事,在社会上结交了一帮朋友,开始吸毒,挥霍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家人劝说无效,和妻子感情破裂离婚。之后曾几度向年迈的母亲索要毒资,还盗取母亲财物换取毒品,第一次劳教回来,母亲拒绝相见,女儿也态度冷淡,无奈只能求助从前的朋友帮忙,结果在朋友的诱惑下,再次吸毒,没多久又被公安机关查处了。王某现在强制戒毒后回归社会并没有工作,处于边缘化状态,极易再次复吸,因而作为我们这样的社会工作者们,应当在类似王某这样的戒毒回归人员的就业安置和培训指导方面多下功夫,努力提高戒毒成效。 二、现行戒毒模式存在的问题

生活压力自检表(社会再适应量表)

生活压力自检表(社会再适应量表) 作答说明:仔细阅读下列的每一事件在次数字段内写下去年经历这事件的次数再把该项压力指数的相乘积写在生活压力分数栏内,最后将各项的分数相加即为去年一年的生活压力总分。 生活事件 压力去年经历生活压力 指数的次数分数 1.配偶死亡………………………………………………………………………… 100 * = 2.离婚…………………………………………………………………………………73 * = 3.分居…………………………………………………………………………………65 * = 4.入狱…………………………………………………………………………………63 * = 5.亲人死亡……………………………………………………………………………63 * = 6.自己受伤或生病……………………………………………………………………53 * = 7.结婚…………………………………………………………………………………50 * = 8.被开除………………………………………………………………………………47 * = 9.婚姻复合……………………………………………………………………………45 * = 10.退休…………………………………………………………………………………45 * = 11.家人健康或行为状况改变…………………………………………………………44 * = 12.怀孕…………………………………………………………………………………40 * = 13.性方面的困难………………………………………………………………………39 * = 14.家庭增加新成员(如:出生、继养或奉养老人等)……………………………39 * = 15.工作上的调适(如:搬迁、公司重组、公司破产等)…………………………39 * = 16.经济状况改变(如:大赚或大赔等)……………………………………………38 * = 17.好友死亡……………………………………………………………………………37 * = 18.职业改变……………………………………………………………………………36 * = 19.和配偶争执的次数改变(如:为了子女管教方法、个人的生活习惯等)……35 * = 20.贷款或抵押超过新台币三十万(如:房屋贷款或生意周转等)………………31 * = 21.丧失抵押物赎取权…………………………………………………………………30 * = 22.工作职务的改变……………………………………………………………………29 * = 23.子女离家(如:结婚、念大学等)………………………………………………29 * = 24.姻亲间的纠纷………………………………………………………………………29 * = 25.个人有杰出的成就…………………………………………………………………28 * = 26.配偶开始或停止工作………………………………………………………………26 * = 27.开始或停止上学……………………………………………………………………26 * = 28.居住环境改变(如:住新房子、邻居搬走等)…………………………………25 * = 29.个人习惯改变(如:衣着、态度等)……………………………………………24 * = 30.与上司有纠纷………………………………………………………………………23 * = 31.工作时间或状况改变………………………………………………………………20 * = 32.搬家…………………………………………………………………………………20 * = 33.转学…………………………………………………………………………………20 * = 34.改变休闲生活方式…………………………………………………………………19 * = 35.宗教活动改变(如:增加或减少参加次数)……………………………………19 * = 36.社交活动改变(如:参加俱乐部或去看电影院等)……………………………18 * = 37.贷款或抵押新台币三十万元以内(如:买电视、冰箱等)……………………17 * = 38.睡眠习惯改变(如变多或变少或改成白天睡觉等)……………………………16 * = 39.家人相聚次数改变(如:变多或变少)…………………………………………15 * = 40.饮食习惯改变………………………………………………………………………15 * = 41.休假或度假…………………………………………………………………………13 * = 42.圣诞节………………………………………………………………………………12 * = 43.轻度违法(如:交通违规、扰乱安宁等)………………………………………11 * = 生活压力总分:

培智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筛查表

培智学校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量表 1、生活自理能力 0分生活自理能力很好,还能帮助老幼、弱者的生活事务。 1分自理个人生活全部事务,但有的事情做得欠好。 2分自理个人主要生活事务,进一步的事务需要别人指导,如随季节换衣服、洗衣服,但质量不好。 3分饮食、大小便自理不好,督促下方可洗漱,无人照顾难以独立生活。 4分个人基本生活事务(饮食、大小便)要全护、半护。 2、学习能力 0分正常学习,可以考上初中以上的学校。 1分只能读完小学,成绩一般或不好,考不上初中。 2分只能上到小学2—3年级,算术不好,生活中常用的心算有困难。 3分只会简单词语,可辨自己的姓和名,完全无心算能力。 4分知或不知自己的姓名、不辨姓和名。 3、时空定向 0分年、月、日等时间观念清楚,可单独出远门,很快掌握新环境的方位。 1分月、日清楚(有时差几天),上、下午有时分不清,可单独来往于近村、近街,到了暂住地,找不到回家的路。 2分只知上半年、下半年,只能在熟悉的环境里行动,对暂居地,只知名称,不知方位,或不知方位的关系。 3分只知上午或下午,只能在左邻右舍串门,不知暂住地的方位,或不知方位的关系。4分无时间观念,不能单独出门。 4、人事定向 0分知道爷爷、姥爷、叔、伯、姑、姨、表、侄等的意义,可以分辨陌生人的身份。 1分只知道家中人的关系,不会分辨陌生人的身份和年龄,也不会称呼陌生人。 2分只能称呼家里人,或只能照样称呼,不知其关系,不分辨长辈,同辈或晚辈。 3分只认识同住的亲人,只会叫父母,对生人熟人有不同反应。 4分只认识保护人,不辨熟人和生人(有不同反应) 5、社会交往 0分待人接物应付自如。 1分初见面时难发现智力上的缺欠,交谈中语无伦次,不理解隐喻语。 2分接触被动,谈话中很多词不适当,表情不当,容易受骗。 3分勉强可交往,说话内容/口齿不清,仪表不端正,表情不适当。 4分难接触。 目的:筛查出智力落后者、智力分等。 对象:学龄期儿童。

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

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 [指导语]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和生活环境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请回答下面问题,将符合你实际情况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里。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试题] 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级,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 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致感到尴尬.( ) 4、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和新学科,它给我一种新鲜感,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只要换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 6、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变化,我都能很快习惯。() 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8、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我的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差。() 9、我最怕在班上发言,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10、即使有的同学对我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 11、老师在场的时候,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12、和同学、家人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别人的看法。() 13、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动语塞,事后才想想该怎样反驳 14、我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15、有时自己明明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可在课堂上背的时候,还是会出差错。()

16、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我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17、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18、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然能集中精力学习,并且效率较高。() 1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每逢这种情况,我就有意回避。() 2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评分与评价】 凡是单数号题(1、3、5、7…….)A=-2 B=0 C=2 凡是双数号题(2、4、6、8……)A=2B=0 C=-2 将各题的得分相加,即得总分。 35~40:社会适应能力强。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人交往轻松、大方。给人的印象极好,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 29~34分: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17~28分: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当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能适应。 6~16: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依赖于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旦遇到困难则易怨天尤人甚至消沉。 5分以下:社会适应能力很差。在各种新环境中,即使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够适应,常常因与周围事物格格不入而十分苦恼。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总是显得拘谨、羞怯、手足无措。 如果你在这个中得分较高,说明你社会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如果你得分较低,也不必忧心忡忡、因为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增强的。只要你充满信心,刻苦学习,虚心求教,加强锻炼,你一定会成为适应社会的成功者。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的管理难题和对策研究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的管理难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禁毒法》的颁布实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对传统戒毒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是针对原有戒毒制度的缺陷,建立起集生理脱毒期、康复训练期、回归巩固期于一体的戒毒康复“361”新模式。它集中体现了新的教育矫治模式,关系到规范文明管理和有效控制学员复吸矫治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强制隔离戒毒“361”戒毒模式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管理理念不清、管理实践弱化,并提出着眼在人,以“361”的眼光重新探索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方法。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管理难题管理对策大文明 管理是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的因素,人类文明的有利保证。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稳定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戒毒矫治目标实现的有利保证。强戒人员这一管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与以往惯用的劳教管理工作相比,目的上更加明确,方法上更加文明,内容上更加科学。 一、目前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实践的难点 禁毒法颁布实施以来,强制隔离戒毒所相继挂牌,也开始收容强戒人员,但是目前国务院的《戒毒条例》尚在讨论修改中,司法部的《强制隔离人员管理办法》也未正式出台,这样就给基层的强制隔离管理所实际工作造成了困难,管理的观念不清,生搬套用以往的管理经验,其管理弊端在不断的显现。 1、管理方法仍徘徊于以往的劳教戒毒。 在实际工作运转中,许多民警认为强制隔离戒毒是劳教戒毒的翻版,两者换汤不换药,套用劳教工作模式,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当成劳教人员进行管理

教育,在管理方法方式上,基本都沿用劳教工作的老一套,造成了强制隔离戒毒变成了二劳教。 2、管理对象交杂,混于一室一舍。 “一所两制”甚至“一队两制”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对象非常复杂,既有吸毒劳教人员,也有其他罪错人员。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对应有不同的等级处遇,混合管理既不利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身心康复,也不利于其他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更违法了《禁毒法》规定的分开管理原则,管理制度上无法区别对待。 3、诊断评估依据未能体现强制隔离戒毒矫治工作的最终目的。 对强制隔离戒毒的效果评估仍旧延用百分制考核,生产计量考核、日常量化考核等等。而只能直接的体现学员在所内的规范意识,习艺劳动,参加文体活动等积极性等,这与强制隔离戒毒满一年后实施评估,可以报决定机关给予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不一。同时对衡量学员戒毒矫治的效果缺乏应有的科学依据,更不能作为权威的考核标准。 4、倡导文明管理,又缺乏有力的强制措施。 强制隔离戒毒是一种强制性行政措施,国家将戒毒人员集中进行戒毒,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的体现,就是在强制戒毒所内的强制性管理。但目前已收治的强制隔离所却难以有效实施。一是管理人员要按照戒毒规律的要求,组织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戒毒教育、行为矫治、心理康复、身体锻炼、劳动锻炼等各项工作,必须采取强势管理。二是由于戒毒人员被强制戒毒本身就有一种抵制和仇视心理,再加上他们大多是人格有缺陷,对社会认知存在偏见;自控力不强,易冲动,常有违规违纪;极端自私,常为一点小事不惜争吵打架,有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暴力对抗管理,而戒毒法理只对可能发生自伤、自残等情形的戒毒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保护性约

社会适应能力问卷

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 指导语: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下面的问题能帮助你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判别(把答案填在括号内)。 项目 评分 是无法肯定不是 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级,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至感到尴尬。 4.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或新学科,它给我一种新鲜感,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是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只要换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 6.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变化,我也能很快习惯。 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8.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我的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差。9.我最怕在班上发言,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心都快跳出来了。10.即使有的同学对我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11.老师在场的时候,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12.和同学、家人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别人的看法。 13.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到语塞,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可惜已经太迟了。 14.我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15.有时自己明明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可在课堂上背的时候,还是会出差错。 16.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我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使自己镇定下来。 17.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18.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然能集中精力学习,并且效率较高。 1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每逢这种情况,我就有意回避。 2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分析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分析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 小组成员:曹丽华 院校: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系别:信息科学系班级:08心理学号:088314152 曹露梅学号:088314153 孙靓学号:088314112 刘晨晨学号:088314110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 一、测验目的 1、定义 理论定义:社会适应性是个体在与社会坏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顺应、调控和改变坏境,最终达成个体与社会坏境间的和谐关系和平衡状态。

操作定义:通过测量大学生在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社交和身体状况等四个维度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质。 2、测验对象(被试群体的基本信息)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性别:不限 受教育程度:在校全日制本科大学生 二、计划 1、访谈 访谈一 问:同学,对不起,打扰一下,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答:可以。 问:请问你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什么看法?答: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啊,大概就是大学生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程度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吧。 问:人际关系也就是社交方面,那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程度具体是指什么呢?答:也就是工作学习吧,大学生嘛。

问:你认为与家庭生活和身体状况有关系吗?答:有吧,但感觉不是很大,只占小部分。答:谢谢你的配合,再见! 访谈二 问:不好意思同学,麻烦你一下,打扰你几分钟。想问你几个问题。请问你觉得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恩,比如个人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情况,应该还有个人自身特征吧。问: 那你觉得个人成长环境是怎样影响社会适应性的? 答:比如说,有些大学生总是依赖父母,自己从来都不自己做事,甚至连一件衣服都没洗过,这样的学生自然而然到大学里不会适应。问:那么个人自身特征又是怎样影响的呢?答:比如说,有些意志坚强的同学遇到事情就会主动求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快就会克服困难;而那些唯唯诺诺的人只会等待,相比之下,前者更能适应。问:非常感谢您的配合。答:不客气。 访谈三 问:你好同学,打扰一下,我们目前正在编制一个量表,想做几个问卷,希望得到您的配合。

常用心理测量量表

常用心理测量量表 瑟斯通性格测验手册(SSTXGCSSC) 本测验主要是有效了解被测对象的性格特征。 2.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NXZWGN) 本测验主要是让被测对象了解自己,对自我有较为科学的认识。 3.情绪稳定性测试(QXWDXCY) 本测验主要用于测量被测对象的情绪状态特征。 4.气质测量(QZCL) 使被测对象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 5.症状自评量表(SCL) 用以了解被测对象的心理及生理的状况。 6.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CT) 本测验目的就在于早期发现问题行为,并进行预防性的指导。由6个内容量表和L量表(效度量表)构成。 7.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 8.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FAT) 详细地调查研究,如何进行学习才能根据被测对象的性格、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充分提高被测对象的学习能力。 9.学习适应性测验(AA T) 详细地调查研究,如何进行学习才能根据被测对象的性格、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充分提高被测对象的学习能力。 10.亲子关系诊断测验-C(孩子)(PCRT) 用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原因。 11.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 本测验主要用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一、人格测试量表 EPQ人格测试(成人) 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试(16PF) 气质测试 性向测试

明尼苏达(MMPI)多相人格测试心境投射测验 二、智力测试量表 韦氏智力测验(儿童) 画人智力测验 瑞文智力测验 韦氏智力测验(成人) 幼儿智力测验 比内-西蒙智力测验 三、心理健康量表 90症状清单(SCL--90) 抑郁状态量表 康奈尔医学指数(CPI) 焦虑自评量表 简明精神病量表 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 四、心理状态测量量表 成人人际关系量表 成人心理压力量表 社会适应能力量表 心理适应性量表 社会支持问卷 心理年龄量表 生活事件量表 防御方式问卷 情商(EQ)测试 五、学生心理专用量表 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 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量表 学习障碍的鉴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