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宋代_以诗为词_现象析论

宋代_以诗为词_现象析论

宋代_以诗为词_现象析论
宋代_以诗为词_现象析论

 2007年 第11期兰 州 学 刊No.11 2007 总第170期Lan zhou xue kan General.No.170

?诗词研究?

宋代“以诗为词”现象析论

涂育珍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062;东华理工大学 中文系,江西 抚州 344000)

[摘要] “以诗为词”是一个曾引起宋以及宋以后历代词人议论纷纷的话题。围绕对东坡词的评论,这个现象可以看作是宋词与宋代诗文化心理交融、碰撞和观念整合的一个标志,它代表了词的诗化和雅化转变的关捩点。

[关键词] “以诗为词”;诗化;雅化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07)11-0183-03

作者简介:涂育珍,女,江西临川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东华理工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

“以诗为词”是一个曾引起宋以及宋以后历代词人议论纷纷的话题。词学批评史上具体地提出这个命题,最早见于相传为陈师道所作的《后山诗话》,其论云:“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1]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以诗为词”一开始是作为东坡词的评语出现的,它概括了东坡词的显著特色。东坡词题材之宽泛,境界之高旷,才学性情之深邃放达,语言文字之清新灵动,开一时风气之先。由于苏词的高妙成就的影响,“以诗为词”也就成为其追随者的创作主张。这类主张的内涵有三点:一,确立诗词同源的前提,将词的产生与诗言志、歌永言的古老学说联系在一起,既提升了词体的地位,也使词顺理成章地具备了诗之功能,接受诗学意识指向的规范;二,以诗学审美标准表述词作的风格特征,这说明词学审美取向对诗学的趋同;三,以诗法用为词法。苏轼本人几乎是以诗的眼光品评词作,有这样两个例子,如《与陈季常书》:“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2]又如《与蔡景繁书》:“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得之惊喜,试勉继之。”[3]在他看来,诗词一脉:“微词宛转,盖诗之裔也”。[4]因此,词和诗一样可以描绘社会人生,抒情达意。

围绕着苏轼展开的议论中,很明显的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正面的说法是“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提升了词的地位、格调和境界。负面的说法如前陈师道所言,以词“自有一种风格”[5]而指责苏轼走诗词合流之路,不协音律,背离了词要眇宜修的个性,不符合词的审美规范,甚而有损于词体的独立性。当我们把以上各执一端的说法放置到宋词的发展史上来看时,会发现它们各有道理,却又似乎都不尽然,缺乏一个更全面圆通的审视角度。它们都忽略了“以诗为词”的诗学背景。分析和诠释这一词学观念却没有能够与广大深厚的诗文化的心理基础相联系,实在是一大欠缺。在苏轼启开了以诗为词的大门以后,词的创作出现了多元化的风貌,但这些表象只是浮在水面的风景,我们需要沉潜入河流的深处,追溯其渊源,理清其流向。如果再联系到另外一位更具有开宗立派意味的人物,北宋中期以后以文为诗的代表黄庭坚,那么,不同体裁之间的互相沟通就不单纯是个人的喜好或求新求变,而是时代的选择和趋势。“以诗为词”虽然是因东坡词才引人注目,但这种倾向在苏轼之前就已有陆续显现,如大晏词的理性精神、张先词的日常化题材,等等。在苏轼之后,以诗为词的诗学内涵变得更为丰富成熟,并伴随着诗坛风尚的变迁而有新的衍化,是文人词的创作心理和审美选择的基础。我们选择“以诗为词”作为深入下去的路径,目的就是要对士大夫文人手中的词及其观念的变化进行辨析和清理,探讨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是如何与宋学义理和诗学精神相碰撞、相交融的,而词本身的美学结构和内在精神又是如何凸显出来的。

一、超越形式的界限与诗学心理

宋人的观念里:事功、文章、诗、词,词的位置是放在最后的。所以许多文人作词,作了词又感到后悔,极力自扫其迹,这是一种相当矛盾的心态。苏轼“以诗为词”便是在时人的这种心态中跻身词坛,异军突起,为词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模式和新的境界。指出苏轼来标举“以诗为词”,这可以看作是宋词与宋代诗文化心理交接、碰撞和观念整合的一个标志。二者之间第一层关联便是:宋代诗文化心理所体现出来的“理”的精神,从本质一致性作为审视的出发点,实现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交通,为“以诗为词”在创作心理上提供了可能性。

关于苏轼以诗为词的意义历来都是针对东坡的词之成就而研究论述,其实似乎更有必要把东坡的词和他的诗联系起来进行考究。这个工作日本学者保刈佳昭已经作了。他非常详尽地以诗为对比考察了东坡词的特点。在列举、分析了大量的例证之后,他认为苏轼并没有完全将诗词合流,去实现词和诗的一体化。苏轼的词与诗之间存在着品格的差异,两者的创作手法并不相近,相同的是主题题材“(东坡)词一方面表现了从来属于诗的范畴的主题、题材,一方面继承了他以前的作词手法”。[6]即自唐代到北宋,从花间、李煜、冯延巳、二晏以来,词坛上常用的创作手法。所以,“以诗为词”这样一种过渡、转化主要是指观念意义上的实现,而不是在具体手法上作出很大的改变。苏轼追求和实现的是自内而外的转型,内在品质的改变、提升和充盈,自然而然会外发而为光辉,气韵流动,无可无不可,这与苏轼一贯的创作观是一致的,即把个体情性的自然体现看成是创作的上乘境界:“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自评文》)因此,词才能在他的手上成为陶写个人的情形志趣的媒介之具。

既然“以诗为词”更重要的是观念意义上的实现,所以我们有必要把东坡的新变与时代心理联系起来考究。陈寅恪先生认

兰 州 学 刊总第170期

为宋学精神有所谓“兼容精神”,说明宋人心理思维中具有整合、融会贯通的倾向。对宋诗学而言,自然十分容易认可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可以循道以贯艺的途径相通的观点。宋诗以文为诗的特点有时就因这种理论基础而得到理解。借用庞德的语言就是“不同的艺术之间实在具有‘某种共同的联系,某种互相认同的质素’”。[7]这种内在的一致的质素是表现“道”、“理”和创作者内心情志的内在的艺术规律。正如戴复古所说:“诗文虽两途,理义归乎一”。[8]虽然外在形式有种种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内在性质的一致。谢谔曾认为“文即无韵之诗,诗即有韵之文,所以三百篇之美刺,即十二公之褒贬,盖本一致”。[9]这个“本”就是我们所言的内在的艺术规律。诗词一理的思路循此而来。相比较而言,在此基础之上,苏轼更具备文学艺术的自觉,尊重艺术之道的美学价值。苏轼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既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审美意识,又遵循基本的艺术法则,能在自由中表现规律。[10]苏轼对文体的理解应当是超越了表层的形式而进入到艺术的本质层面。所以他突破艺术形式的法则而遵循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互相认同的质素”。这样,苏轼就拆除了词与诗之间的藩篱,是在形式的功用意义上。苏轼平生快意惟作文章,意之所至,千姿百态,无不尽意,“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流丽婀娜、刚健端庄都是本色。而坡翁不喜法度,没有将这种直觉清晰的表述,费了他人无数的笔墨争端。

南宋初年,苏轼一度被树立为学习的典范。王灼和胡寅论词特别推崇苏轼改革词体的功绩。胡寅《酒边词序》慷慨陈辞“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观其退江北所作于后,而进江南所作于前,以枯木之心,幻出葩华,酌元酒之尊,弃置醇味,非染而不色,安能及此。”[11]苏词如其人,一派超俗高迈之态。向子词以南渡为界分为两部分,其进江南所作于前,而退江北所作于后,表明他词的创作和价值趋向的新变。以东坡词为标准,胡寅对这一新变表示了赞赏。这种赞赏的基础应该在于胡寅对东坡词中那一颗诗心的共鸣。所谓“以枯木之心幻出葩华”,可以与苏轼“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观点相印证,引为同调,其指向的是宋诗学中“唯造平淡”的审美理想。酌元酒而弃醇味,所取的是顺应自然、天理、人情,联接的是援佛老以入儒的宋学精神。“染而不色”这个评判似乎是对陈师道“要非本色”论断的回应。对本色的理解,“宋人的观点不外乎道德评价和美学评价两类”,[12]胡寅主要是针对道德评价而言,认为苏、向虽以词的形式,但表达的是诗的内涵,完成的是诗的功能,当然就具备了诗的地位。虽作词而品格自高,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流于侧艳之体。我们注意到他忽略了陈师道所强调的词体形式具有的美学价值,但或许只有“染而不色”的评判,才可以解决士大夫文人染指作词的心理矛盾问题,这是士大夫主动地、投入地与词相遇的心理契机,是宋人积极地正视词的开始,也是苏轼被认为高视“花间皂隶、柳氏舆台”的地方。

二者之间的第二层关联在于:以诗为词,将诗学内核置于词体美感结构之中,在宋学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与宋诗学趣向一致的审美理想。此诗学内核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为诗心;一为诗法。所谓诗法含义甚广,它概括了诗歌创作的方法和技巧,陈师道《后山诗话》载:“黄庭坚云:杜之诗法出审言,句法出庾信,但过之尔。杜之诗法,韩之文法也。”大体而言,“诗法”指篇章体制的结构之法,“句法”指诗句的艺术处理,笼统言之则称诗法。[13]“诗法”是对诗歌语言的安排组合艺术的总结归纳,既指诗的语言风格,又指具体的修辞、节奏、声律、语法、结构等运用技巧,也显明对诗歌艺术传统的认同和超越,而其总的精神则表现在对法度与自由之间的“度”的把握。就“以诗为词”的意识指向而言,它把诗法引入词中,应该遵循这一精神。从“变”的角度出发,以诗为词突破了体的限制,但这种变化不是漫无边际的,有一种分寸在,才能保证“词之为词”的质的规定性。

二、以诗为词的“诗法”

宋代诗坛上致力于诗法探讨的代表人物之一黄庭坚,以倡导学习杜诗艺术技巧为诗歌创作的中心话题。这对词的创作引发深刻影响,如周邦彦,如姜夔。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曾断言:“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14]周词杜诗作比,诚然因为他们分别是诗词格律规范化的集大成者,但更应该看到,周词从老杜作诗之法、以及江西学杜之处,得益良多。在声律中有意识造就拗体的,在唐起于老杜,在宋诗推黄庭坚,于词则有周邦彦,清真词常采用特殊句法,把大量散句引入词中,句式拗涩,王国维道其“拗怒为主,和婉为宾”。周词的章法结构亦宋诗学关系密切。陈廷焯论词最讲顿挫:“美成词极顿挫之致,穷高妙之趣”,顿挫即对跌宕曲折、张弛有致之结构形式的讲求。如《夜飞鹊》一阕自“河桥送人处”写起,斜月凉露、风前津鼓,情景如绘,但换片处突然写到“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才知上片全是叙过往之事,历历如绘的情景,也尽化云烟。再如《过秦楼》一曲,“笑扑流萤”的欢乐与“愁不归眠”两处之间的跌宕由接下来的“叹年华一瞬”转接。下片“换头三句,承‘人今千里’,‘梅风’三句,承年华一瞬,然后以‘无聊为伊’三句结情,以‘明河影下’两句结景。篇法之妙,不可思议”。[15]清真善运逆笔回旋,突转陡接,词意转折,往往出奇制胜。这与宋诗喜用的“语断意连”的基本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宋诗重视内在世界的表达,因而特别讲究表达的技巧。宋人的篇章之法多从杜诗中总结而来,尤其“江西派诗人,常醉心于杜诗的‘变体’,而致力于一种冲突、跳跃、断裂的诗歌结构。”[16]将顺畅的叙述脉络有意地截断,而代之以跳跃转折的笔势下的潜层意绪。对于诗的正体与变体的关系,范温的比喻较形象,诗的正体“如官府甲第厅堂房室,各有定处,不可乱也”,诗的变体“则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出乎精微,夺乎天造,不可以形器求也”。[17]要之在奇正相生。事实上,以诗为词,也可算是词中的一种变体。

南宋词坛上以诗法作词的倾向渐成潮流,姜白石以健笔写柔情,其笔势之健正源自于江西诗法。江西诗人大多重视对“句中之眼”的锤炼。范温《潜溪诗眼》有云:“句法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一字为工之处,就是诗句中最生动有力、最能传神体物的关键之处———句眼。范温还曾举杜诗用字为例,杜诗“轻燕受风斜”一句,“以谓燕迎风低飞,乍前乍却,非‘受’字不能形容也”,燕与风之间的关系形态借由“受”这个字眼表达得恰如其分。白石词中也颇多这等清劲有力的“健”字,“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两句中的“入”字;“千树压、西湖寒碧”中的“压”字;“芳莲坠粉,疏桐吹绿”中的“坠”“吹”两字,这些字眼不单坚定有力,更兼因其施动者与受动者都是飘渺柔软之物而别饶姿态。

黄庭坚喜以句法论诗,在他之后,宋人论词也频频讲句法。山谷句法至少包含两个阶段的境界。其一,句法是学诗的基本途径。当他示教于后辈学诗之法便是“请读老杜诗,精其句法”。(《与孙克秀才》)其二,句法简易是诗美的最高境界。而能达此境界,非得在性情涵养上下工夫,黄庭坚曾鲜明的表白过,老杜所以能够“句律精深”,根本在于他“忠义之气,感发而然”[18],由句法归结到了心法。强焕《片玉词序》以为清真词精警而句中有

481

 第11期宋代“以诗为词”现象析论

眼,更赞誉他“以弦歌为政”。张炎也谈句法,“如秦少游、高竹屋、姜白石、史邦卿、吴梦窗,此数家格调不侔,句法挺异,俱特立清新之意,删削靡曼之词,自成一家,各名于世,作词者能取诸人之所长,去诸人之所短,精加玩味,象而为之,岂不能与美成辈争雄长哉”[19]。“句法挺异”,是示范后学的标准之一,当然也是学习的路数之一。曰“平易中有句法”,曰“骚雅句法”,都是张炎以“句法”论词的要诀,其落脚处都在情志意趣的比兴寄托。如他所举之例证: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吴文英《八声甘州》的结句“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及姜夔的作品,都属空灵蕴藉的佳作。“在创作方法上,诗主比兴而词主寄托。其实词学中寄托说本质上正是诗学中比兴创作方法的深化和发展,最终才形成自己的特色”,[20]可见,张炎的词论,不但字面材料的运用之法借鉴诗学,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以诗为词的。

三、以诗为词的“诗心”

由对浅层面技巧的转化运用最后落到了对较深层面的融会贯通,这样也就过渡至“以诗为词”的诗学内涵的第二个层次:诗心。以诗心为词,所谓诗心,是指具有表现文人情志与适应文人审美趣味的平淡意韵的诗性因素。具体言之,则有宋人的理性精神和内省态度以及平淡清远的审美理想等等。

欧阳修的《鉴画》一文表达了他对画的具体主张:“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若乃高下向背,远近重复,此画工之艺耳,非精鉴者之事也。”[21]所谓“萧条淡泊”“闲和严静趣远之心”成为宋元山水画的主调,也是宋人审美心理的基本取向。

苏东坡的画论承此意趣,更进一步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这一概念是针对当时社会上已经普遍存在的文人游戏笔墨而说的,正如他针对社会上文人多涉笔为词的现象而倡导“以诗为词”的意义一样,虽然他没有明确一个“士人词”的概念。东坡《跋宋汉杰画山》中写到:“观士人画,如阅天下兵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点俊发,看数尺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苏轼还在《净因院画记》中指出“士人画”与“工人画”的区别即在于“常形”与“常理”的辨知与否。“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世之工人,或能曲画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士不能辨。”[22]这里的关键之处在于对常理的分别。徐复观先生认为苏轼所指常理的理,不是当时理学家所说之理,而是突出于《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中“依乎天理”的理,是顺乎自然之理。只要、只有握住这理,才能得山水之画意,而取其意之所到,才能令人如阅天下兵马,这“意”,是人之胸襟气象,在乎笔画之外,与欧阳修“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相通。苏轼在《书黄子思集后》完整地表述了自己对最高艺术境界的追求:“予尝论书,以为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则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能及也。”[23]苏轼把平淡美的旨趣经由而上与陶渊明相连。平和淡泊之心境,萧散简远之逸趣,是东坡居士自身所秉有并已成为他审美的人生态度和艺术态度的心理基础。东坡对陶渊明的了解、附和和阐扬,是付出了整个生命历程的深沉体验。在酷烈党争的夹缝之中辗转坎坷而具飘然出尘之姿,是他用审美的态度克服个体生存挫折的悲壮努力实现对现实的超越。流年似水奔流不息,而有限的生命却充满了各种毫无意义的困扰、争斗和倾轧。晋时的陶渊明和宋时的苏东坡体验着同样的忧患而实行着不同的解脱之道,陶渊明选择了真实的归隐,苏东坡却在心理上、意念上走向归隐,这也许是另一层面上更为彻底的归隐,以空漠清静的心理化解了日常生活中无意义的表象。“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的人生态度、“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的诗学心理以及“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的审美理想,三者在苏东坡是完美融合、密不可分的,并归结在“求物之妙”的创作上,使之充满了生命的质感和美感。如此超拔尘俗之风神,实在是魏晋风度之遗响,也是当时及后世文人士大夫审美之指归。

“以诗为词”所谓以诗学内核置于词体美感结构之中,也是平淡清远的诗学审美理想的词学化。以诗的审美标准来衡量词的得失高下,这是东坡论词的一个自觉参照。多处记载表明苏轼有意识地针对柳七郎风味别开新境,而他的参照体就是唐诗。赵令畤《侯鲭录》有一则记载:“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24]这则词评,不仅证实苏轼以诗论词的特点,更为值得深入考究的是“唐人高处”的内涵及指向。这几句很少见地得到苏轼称赞的柳词所言关河、残照,正是唐诗中常取之意象,写景苍茫辽远,用意高旷深沉,恰似唐诗的美感融化在宋词的结构里。这里有三点引起我们的思考:第一,显示出宋代词人对唐诗的态度与诗人的区别。一是倾慕之下的趋同心理,即以唐诗为审美参照;一是倾慕之下的争胜心理,即以唐诗为比美参照。第二,词中并非个别的渲染或者化用唐诗意境的现象与诗坛上江西诗法径同而趣异。这中间的“区别”和“异”在南宋中后期逐渐缩小和消弭。关于这两点将另外撰写文章展开论述。第三,这几句词里流露出的萧散清冷之况味与韦、柳相近,与诗学审美理想契合,难怪苏东坡要引为同调了。

[收稿日期] 2007-06-04

参考文献

[1]陈师道.后山诗话,何文焕历代诗话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09.

[2]苏轼.苏轼文集(卷五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1569.

[3]苏轼.苏轼文集(卷五五)[M].1662.

[4]苏轼.苏轼文集(卷六三)[M].1943.

[5]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十,丛书集成初编本。

[6]王水照,保刈佳昭编.日本学者中国词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20—234.

[7]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146.

[8]戴复古.《石屏诗集》卷一。

[9]谢谔.《卢溪文集序》,四库全书本。

[10]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版,第220.

[11]胡寅.《斐然集》卷一九,四库全书本。

[12]周裕楷.《宋代诗学通论》第256.

[13]王德明.黄庭坚的诗歌句法理论[J].东方丛刊,2000,(3).

[14]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清真集[M].北京:中华书局.

[15]陈洵.《海绡翁说词》,《词话丛编》本。

[16]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第481.

[17]范温.《潜溪诗眼》宋诗话辑佚本。

[18]潘淳.《潘子真诗话》,宋诗话辑佚本。

[19]张炎.《词源》,《词话丛编》本。

[20]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122.

[21]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二八《诗话》,四部丛刊本。

[22]苏轼.苏轼文集(卷11)[M].361.

[23]苏轼.苏轼文集(卷67)[M].2124.

[24]赵令畤.《侯鲭录》,四库全书本。

〔责任编辑:郭洪〕

581

绪论-析意“辩证法”

绪论 一、什么叫“自然辩证法”? 辩证法词意析: △英文 dialectic或dialectics,其中dia在希腊语中意为through和between之意。而lect是“选择,读”。古人把书摊在地上选读知神的旨意。 △有一种解释是“对话的方法”(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297);中世纪哲学家的理解,形式逻辑的证明方法。(黑格尔认为,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区别在于,形式逻辑不承认矛盾,而辩证法却以矛盾为原则) △牛津词典有“辩证法”的意思,也有“论辩的艺术、论理之道”的意思。 易混淆的词dialect,意为“方言”。 周易中的辩证法思想:举例 中国古代一个哲学学派“名家”被译成英文时,有时译作“(诡辩家)”,有时译作“(逻辑家)”或“(辩证家)”。名家与后三者有些相同,但并非完全相同。名家主要讨论“名”、“实”关系问题。 “名家”中惠施的科学主义学派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合同异学说,万物“毕异”本为“毕同”,并无区别。);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小取》篇的大部分用于讨论“辩”。“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05) 孔子:“扣其两端而竭焉。”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孔子说他的思维方法是“扣其两端而竭焉。”主张认识问题要从正反两方面仔细推敲,穷追不舍,尽量思辨地搞清道理。从两个甚至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事物,科学上常获得惊人的发现和创造,对立思辨和发散式思维的结果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提出新问题。 --------霍有光《中国古代科技史钩沉》,p.5-6。 杂家:吕氏春秋 ?《似顺》说:事多似倒而顺,多似顺而倒。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则可与言

茶文化发展历程

茶文化发展历程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 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 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 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宋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 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 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 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 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 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 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 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 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 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

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 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年产的7500四吨发展到1998 年的60余万吨。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 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 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华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抗州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西湖乡正式开放。 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 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届,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举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山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 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 经济贸易发展。 “饮茶’与“饮早茶” “喝茶”在粤语方言里称作“饮茶”,毛泽东有“饮茶粤海未能忘”诗句。广州人爱“饮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饮食文化。在广州,民间以茶相待已成为一种礼节,如有客到,第一件事 便是奉上一杯“靓茶”,第一句话是“请饮茶”,以此表示主人的 热情、友好和礼貌。由于岭南自古具有“重商”的价值取向,“饮茶”也从家庭走向市场,使广州的茶文化具有较浓的商品经济的特色。广州较早出现人们聚集饮茶的居所,如茶室、茶馆、茶寮、茶居、茶楼等,名目繁多,形式各异。至清代,广州的茶市渐趋兴旺,出现一批颇具特色的茶楼。民国时期,广州茶市的兴旺势头有增无减,经久不衰。 “饮早茶”是广州茶文化最具特色的重要内容。早茶习惯,遍于各阶层,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车夫“苦力”;饮茶去处遍布城市乡镇,广州茶楼之多可为全国之最。

古代诗歌鉴赏整合

古代诗歌鉴赏 一、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一. 概念解析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诗人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形象(意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二. 鉴赏指导 1、具体要求:把握形象特征,分析思想感情,理解典型意义。 2、两条途径:(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答题要素:(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关于茶的古诗

宋代苏轼《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中国文学现代性特质与当下文学创作论析

中国文学现代性特质与当下文学创作论析 论文摘要:西方文学现代性理论作为我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由于传统不同,现代性呈现不同的内涵。长期以来,我国学者一直借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学的问题,普遍缺乏较为宽广的世界文学视野和反思能力。本文从“时”、“质”两个方面把握我国文学现代性特质,表明中国的文学现代性总是按自身的特点去演进,体现出自身的独特节奏、问题呈现方式及重心。当今,文学现代性更强调为文学跨越新的精神世界提供一种‘反促力’,这“反促力”就是文学的现代性的时代征候。 现代性理论作为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一种世界性景观,它提供了一个与政治观念不同的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至80年代后引人我国迅速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理论资源。我国学者以其为研究和建构对象,来阐释、反思我国现代文学理论和创作,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写了过去文学理论研究的狭隘视野,取得了较为丰硕、新颖的成就。 一 西方“现代性”一词使用始于文艺复兴时期,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时间方面的,即指启蒙时代以来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是一种持续进步的洽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概念;二是观念方面的,即以建立对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反思性认知体系次知识创造和传播以及各种学科和思想流派,推进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形成民族国家的政治观念与法的观念,建立高效率的社会组织机制,创建一整套以自由民主平等正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并推动社会向着既定的理想目

标发展。概言之,现代性包含进步的时间观念、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组织机制与效率、以人的价值为本位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观念这样几方面内容。中国“现代性’,一词的出现,则源自周作人发表于1918年1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的翻译文章《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一般意义上,我国学者将西方现代性理解为两个不同纬度上的现代性。一是社会现代性,它表现为社会的现代化以及与工业化进程相关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审美现代性,它以主体性和个体性为内核,对工业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市侩哲学及其观念的批判。这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相容且相斥的特色,在工业化初期,审美现代性表现为对社会现代性的讴歌,而在工业化后期,审美现代性常表现为对社会现代性的对抗和批判,审美现代性成为调节社会现代性中负面的东西。而对审美现代性的内涵把握,则一般认为其现代性是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展、变化,不同时期都呈现不同特色。文学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就是其批判性的反思,它是现代性社会得以不断更新变异发展的精神动力。从这点出发,一些学者指出,“现代性就是一种质的否定性”,“上承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变革精神,与生俱来地表现出对于以往传统的否定性、叛逆性和批判性”,等等。同时,我国学者从微观层面探讨现代性的内在诸多要素,使得现代性的研究呈现多元的景观,诸如现代性原则、内核、层次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在对现代性的研究过程中,我国也有部分学者忽视中国的现代性与西方的现代性在发生环境、社会制度、文化根基等方面的不同,

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 1、白体:宋初文坛上的一个诗歌流派。从学习白居易清平浅易的诗风而得名。主要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而以王氏的成就最高,他的代表作有《对雪》、《感流亡》、《村行》等。 2、晚唐体: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岛、姚合看成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包括:一是专学贾岛、姚合的九僧诗;二是林逋等隐逸诗人。惠崇《访杨云卿淮上别墅》、林逋《秋日西湖闲泛》。 3、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杨亿《武夷新集》。 5、江西诗派: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诗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改诗派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代表作家作品有黄庭坚《寄黄几复》、陈诗道《别三子》。 6、诚斋体:南宋中期杨万里的诗歌风格,因杨万里号诚斋,故名。其主要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如《晓行望云山》和《小池》其特点是①富有幽默诙谐的风格②丰富新颖的想象③自然活泼的语言。 7、“话本”: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话本”,有小说、讲史、讲经,合声(生)四类。体制:入话诗、头回故事、正话、煞尾,代表作《碾玉观音》《错斩崔宁》《西湖三塔记》《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简帖和尚》 8、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唐有韩愈,宋为欧阳修、三苏和曾巩、王安石) 9、南戏:即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戏曲”。南戏的体制特点:(1)在剧本结构上,无固定出数,长短自由,少则几出,多则几十出。(2)在表演上,各种角色都可以唱,还有对唱、轮唱、合唱;宫调音律的限制也不像杂剧那样严格。(3)在音乐上,以南曲演唱。 10、董西厢: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简称,《董西厢》的本事源于唐元稹的《会真记》。为了和王实甫的杂居《西厢记》区别,故称《董西厢》。他在情节、结局、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修改,最重要的是把原来张生对崔莺莺的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变为崔张二人私奔团聚的喜剧故事,是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重要关节,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11、王西厢:《王西厢》的本事源于唐稹的《会真记》,是元代王实甫所作的杂剧《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其题材更集中,反封建思想倾向更鲜明,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称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部典范性作品。 小令:是散曲的一种形式,又叫“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只用一个曲牌,且一韵到底,调短字少,形式短小精悍。

中国古代茶文化历史上的名人

中国古代茶文化历史上的名人 布朗族史书《奔闷》记载,叭岩冷是布朗族先民的首领。一千多年前,他率领人在澜沧县景迈、芒景一带大规模开垦种植茶园,并给茶取了一个特殊的名称叫"腊",从此,与种茶有关的傣族、布朗族、佤族、拉枯族都把茶称为腊。如今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和芒景古茶园仍然生机勃勃,明清以来景迈、芒景一直是普洱茶重要产区,恩泽后人。布朗族《祖先歌》唱道:"叭岩冷是我们的英雄,叭岩冷是我们的祖先,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竹棚和茶树,是他给我们留下生存的拐棍"。每年农历六月初七日,布朗族人和傣族都要在一棵大茶树下,祭祀茶祖叭岩冷。 陆羽:传奇“茶圣”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陆羽精于茶道,有了陆羽,茶的原意“人在草木间”和茶道的本质“天人合一”才被广为流传。其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是中国茶叶生产、茶叶文化历史的里程碑。宋代陈师道在《茶经序》中评论:"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陆羽不仅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身体力行,善于发现好茶,善于精鉴水品。陆

羽的贡献也日益为中国和世界所认识。 卢仝:“七碗”茶诗茶史留名 卢仝(约795-835),号玉川子,济源(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对爱喝茶的人而言,对卢同的印象一定是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七碗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卢仝一生爱茶成癖,他的这首《茶歌》,自唐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传唱千年而不衰,至今诗家茶人咏到茶时,仍屡屡吟诵。"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可谓人以诗名,诗则又以茶名也。 皎然:中国茶道之父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其是一位嗜茶的诗僧,不仅知茶、爱茶、识茶趣,更写下许多饶富韵味的茶诗。与茶圣陆羽诗文酬赠,成为「缁素忘年之交」,共同探讨饮茶艺术,并提倡「以茶代酒」的品茗风气,对唐代及后世的茶艺文化的发展有莫大的贡献。皎然与陆羽堪称为中国茶道的双子星座:一个为茶道始祖,一个为茶道之神;一个为茶道之父,一个为茶道之母。白居易:乐天知命禅茶一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祖籍为太原,后来迁居陕西境内。白居易对自己的爱茶、烹茶技艺十分自信,他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中吟到:"汤添勺水煎鱼

年9月17日联考申论真题及解析

年月日联考申论真题及解读 —————————————真题问题————————————— .根据给定材料请您分析分析张悟本事件折射出哪些现实问题?(分) 要求:问题全面明确,分析恰当透彻,表述简洁明了:字左右 .针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大学学术浮躁”,请你以某高校学术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就如何治理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供学校学术委员会研究讨论。(分) 要求:问题全面明确,对策具体可行:字左右。(含答案要点,不做具体展开) .根据材料整理材料,写一篇总结性大纲给领导审阅。(分) 要求:字 .结合给定资料,以“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为题,写一篇文章。(分) 要求:思想深刻,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不少于字。(答题要点,不做展开)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假定给定材料是你在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请你依据这些资料归纳出一份情况汇报提纲,以供领导参阅。(分) 要求: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表述准确、逻辑清晰。字左右。 【解题思路】 一、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由题干可知,本题要求根据给定材料进行概括归纳,这就提醒我们,本题的作答范围是“给定材料”,需要我们重点研读,从中提取要点。同时题目将材料限定为“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因此,我们应以调查者的身份去归纳概括这些信息。从作答要求来看,“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这条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内容全面”,这预示着我们要从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作答这道题,我们首先要把握“给定材料”中每一则材料的所反映的内容。 首先看“给定材料”,这则材料包括五段,第一段主要说明了在科技项目研发中存在的抄袭造假现象;第二段反映了高校中的学术造假事件;第三段举了韩国的学术造假事例;第四段通过王某的事例说明由于体制的压力而影响了科研项目的理想验收;第五段通过数据表现了学术造假现象严重。

宋代诗词背诵赏析篇章总揽

宋代诗词背诵赏析篇目总揽 王禹偁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yan3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yong3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ren4凝愁!范仲淹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晏殊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梅尧臣 《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欧阳修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透过宋朝茶事绘画分析其文化意蕴_邓洧

2016年第04期提高精神享受,饮茶已经从单纯的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中国人在饮茶时,不仅讲究色、香、味,更注重茶给人带来的精神感受,国人喜欢喝清茶,水中只放茶叶,而不加其它东西,就是喜欢茶本身的清香带来的静心明目之感。中国人在泡茶时十分讲究,对水和茶具有着严格的要求,茶叶配上好水好茶具,才算上真正的好茶,方能体现品茶的“品”字。英国人饮茶对茶品质也很注重,英国人喜欢喝红茶,而且喜欢在茶中加入牛奶、糖等食物,这种饮茶方式也代表了英国茶文化的特点。据传说,英国的瓷器不如东方瓷器,在加入滚烫的热水时容易裂开,于是在冷牛奶中加入热茶饮用,避免了发生茶具断裂问题。由于牛奶本身是西方流行的饮品,它可以单独饮用,也可以和多种饮品一并搭配,因此在英国及一些西方国家,茶中加入牛奶是其独特的饮茶方式,带有浓郁的西方文化特色。 对于中国人来说,茶不仅能够修身养性,更是待客必备的一种礼仪形式。有朋友来访,泡上一壶热茶招待客人,大方得体。中国人喝茶的时间并不固定,由于饮茶是一项休闲放松的活动,因此人们更喜欢饮食过后沏上一杯清茶,慢慢品尝,既解身体油腻,又能平心静气。相比之下,英国人饮茶的时间比较固定,包括了上午茶、下午茶,饮茶时间的固定也体现了英国人对茶的喜爱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饮茶在英国的社交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英国人喝茶往往要配一些茶点,例如蛋糕、面包、水果等,由此可以看出,茶在中国人的心中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即使是在正式的聚会中,茶也可以是主角。而在英国的餐桌上,饮茶并不是必须存在的。4 中英茶文化中的语言分析 在中英语言中,有许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这些词汇在长 期的使用中,形成了语言的精华,真实地展现了不同民族特色。中国 古代,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习俗语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茶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英语中也有许多与茶相关的词语,这些词语也体现了茶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在古代,由于世界上的茶叶主要产自中国,因此茶叶在西方国家价格十分昂贵,可以与黄金相媲美。英语的“all the tea in China ”被译为一笔巨大的财富。5结 语 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语言的学习中,文化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文化做基础,语言学习无法真正实现。只有通过语言所对应的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才能了解语言的特殊含义。文化作为一个综合体,语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语言的学习与认知,与其所处的特定文化环境是不能脱离的。本文从中英茶文化的定义、起源、分类、饮用方式及礼仪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对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让英语学习者们能够认识语言与文化的重要关系,使教师能够不拘泥于语言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从中脱离出来,形成一种更具鲜明个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克服交流障碍,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对英国文化的了解对学生进一步了解本国文化也十分有力,从文化的差异中加强语言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乔洁.《中西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太原2006年月第29卷第3期. [2]刘德娟.《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第2期. 宋朝是我国茶文化的巅峰时期,文人雅士对茶颇为推崇,饮茶成 为高雅的标志。宋朝盛行饮茶之风,茶画茶诗这类艺术作品更是不胜枚举。透过宋朝茶事绘画,观者可以在其中领略文人墨客相约饮茶的乐趣,品味历史长河中的一泓清泉。宋朝的茶室绘画种类很多,涉及范围较广。茶画不仅属于绘画体裁,同时也是茶文化发展的产物。我们通过研究宋朝茶画艺术作品,可以更好地发扬和传承茶文化。茶事绘画是描绘茶事活动的茶画。就绘画题材加以区分,茶事绘画属于人物画。宋朝茶事绘画中描绘了不同阶级不同地区人们的饮茶习惯,这对于茶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1宋朝茶事绘画兴起的原因 1.1 宋朝茶艺的影响 茶艺是汉族茶文化的体现,发源于唐代,并在宋朝得到较大的发展。茶艺在饮茶活动中形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茶艺涉及的方面较多,主要包括择水、选茗、茶具选择以及烹茶等。虽然说起来较为简单,但事实上茶艺十分考究,是一门大学问。由于茶艺背景会影响到茶客的饮茶活动,所以茶艺背景需要根据茶艺的种类进行区分。茶艺汇聚了冲茶、泡茶和饮茶等多种技巧,是饮茶风俗习惯的体现。茶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仅是生活艺术也是舞台艺术,同时更是一种人生艺术。宋朝茶文化较为成熟,从日常层面和文化层面推动了茶艺的发展。据历史记载,宋朝茶饮技艺的种类极为丰富,比如冲茶、点茶、分茶和斗茶等。当然,这些饮茶方式在插画中也有所反映。不同于唐代的煮茶方式,冲泡方式在宋朝更为常见。所以,这种饮茶方式对茶具的外形和功能等都有着一系列的影响。宋朝茶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茶事绘画的发展。1.2书画名人的推动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有着明显的“重文轻武”趋势。事实上,这也正是宋朝的国策之一。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儒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给士人阶层的审美情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饮茶在宋朝是一 透过宋朝茶事绘画分析其文化意蕴 邓 洧 (湖北美术学院基础部,湖北武汉430050) 摘要:茶文化的发展,茶画和茶书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宋朝四大书法家都写过茶书,其中苏子的《啜 茶帖》和米芾的《道林帖》经常为茶人谈及。本文首先阐述了宋朝茶事绘画兴起的原因,并介绍了宋朝茶事绘画的题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宋朝茶事绘画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宋朝;茶事绘画;文化意蕴 作者简介:邓 洧(1978-),男,湖南石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油画。 历史·文化 335

宋代牡丹诗词节选解析

宋代牡丹诗词选(下) 牡丹(宋·朱长文) 奇姿须待接花工,未必妖华限洛中。 应是春皇偏与色,却教仙女愧乘风。 朱栏共约他年赏,翠幄休嗟数日空。 谁就东吴为品第,清晨仔细阅芳丛。 牡丹五首(宋·黄裳) 一 衮衮群芳已失真,超然奇秀始离伦。 晚得天真独有余,百花荣谢英相须。 二 夜游说与雕栏客,费尽天机老却春。 无穷春思包含尽,但问熏风有也无。 三 香色兼收三月尾,声名都压百花头。 东秦西洛累相望,只候花开是醉乡。 四 天真无处窥神化,栏畔新妆却自羞。 曾见玉香毬最好,樽前何独说姚黄? 五

夜对金莲犹婉,晓窥清照转精神。芳教更共人长久,岂待能言始恼人。 次韵牡丹四绝(宋·李之仪) 一 朝阳烁烁欲争流,已过群红盍日修。交尽妖妍犹未歇,天机终待几时休。 二 云低雨细静无风,似暮精神染异红。驛辇慈恩赏佳句,若论今日定谁工。 三 蓬莱宫阙有神仟,解释春风欲斗妍。不是殊犯曾迁物,肯将飞燕谓当前。 四 我老愈疎合灌园,强来乘障负初暄。多情似识伊川蓓,宛是韩公第一根。 庭下牡丹(宋·李复) 春晚午景迟,气暄因妍姿。 乘酣意纵放,霞裾半给披。 晨起露风情,肃肃争自持。 相对默无语,含羞畏人知。

观牡丹(宋·邹浩) 去年寒食已为客,今年寒食未还家。春前莫负一杯酒,山后聊观三朵花。 对牡丹(宋·邹浩) 轻云笼日雨收尘,天作奇花照眼明。莫道岭边无好况,吾今春在洛阳城。和蒋秀才牡丹次韵(宋·慕容彦)如霞如锦色何鲜,映日欹风特地妍。独占一春疑得势,平欺群卉若当权。自知丽艳能倾国,须放香苞趁禁烟。花市试询桃李价,从今不直半分钱。 打剥牡丹(宋·李新) 大芽如荫肥,小芽瘦如锥。 我今取去无厚薄,不欲气本多支离。绿尘堕地哪复数,存者屹立珊瑚枝。姚黄魏紫各王后,肯许闟冗相追随。姬周祧庙曾祖祢,主父强汉疏宗支。昔人立朝恶党盛,败群杂莠何可知。一母宜男竞衰弱,岂有如许宁馨儿。吾惧生蛇为龙祸,又畏百工无一师。故今披剥信老手,如与造化俱无私。

从宋代诗词中探析茶文化

从宋代诗词中探析宋代茶文化 彭景元 (厦门市博物馆,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繁荣阶段,以宋词为代表的文化成就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在唐代的基础上涌现出更多、更绚丽的篇章,在众多的宋词中有许多描写当时茶文化的面貌,为后人认识中国茶文化发展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 [关键词]宋词;名茶;斗茶;茶文化 宋代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极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文人们用他们的笔记下了这一历史盛况,在宋代的诗词中有不少是描写当时茶文化的,这些诗词为我们今天更好、更生动地认识宋代茶文化提供了甚多的帮助。本文不揣简陋,将自己的一些认识奉献给喜好中国茶文化的方家,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诗词中所提到的名茶 宋代诗词众多,有一些提到当时的名茶,这些名茶有的从唐代开始就是名茶,如蒙顶茶、顾渚紫笋茶,有的是在宋代新涌现出来的,如北苑茶等。 1、龙凤茶,宋代最为著名的茶,产于福建的建溪流域,诗见王禹偁5龙凤茶6。 2、鸠坑茶,唐代贡茶之一,宋代名贡,产于今浙江省淳安县,诗见范仲淹5鸠坑茶6。 3、七宝茶,当时的贡茶之一,诗见梅尧臣5七宝茶6。 4、双井茶,当时的贡茶之一,产于江西省修水县,诗见欧阳修5双井茶6、苏轼5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6、黄庭坚5双井茶送子瞻6。 5、宝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诗见王令5谢张仲惠宝云茶 6、欧阳修5双井茶6。 6、日注茶,又名日铸茶,产于今浙江省绍兴市的日铸山,诗见苏轼5宋城宰韩文山惠日铸茶6。 7、卧龙山茶,产于浙江省绍兴市,诗见赵几5次谢许少卿寄卧龙茶6。 8、蒙顶茶(蒙山紫笋茶),产于四川省蒙顶山区,诗见文同5谢人寄蒙顶茶6、陆游5秋晚杂兴十二首6。 9、月兔茶,产于四川省涪州,诗见苏轼5月兔茶6。 10、垂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宝严寺,诗见苏轼5怡然以垂云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6。 11、修仁茶,产于今广西荔浦县,诗见5饮修仁茶6。 12、峨眉雪芽茶,产于今四川省峨眉 59

宋朝经典古诗句赏析

宋朝经典古诗句赏析 诗的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宋朝经典古诗句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1.要看银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 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1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苏轼·后赤壁赋) 1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18.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19.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耒·春

日) 20.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宋·李清照·渔家傲)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2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2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2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2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2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7.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秦观·春日) 2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 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

北宋茶

1、北宋茶的时令与采法 从范仲淹的斗茶诗说起,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斗茶歌》),是一首与章岷的唱和之作,可惜章岷应答茶诗今天已经失传。三百多字的《斗茶歌》极为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斗茶情况,全诗如下: “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míng)。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诗文一开始说的建溪茶,产于建安今福建建瓯县壑源山北临凤凰山北苑御茶园,因山临建溪口,因名建溪茶、亦名壑源茶。建安,又名北苑,本是五代唐朝的一座宫苑,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监制建安茶叶,以供南唐皇帝和贵族享用。 宋代之后,凤凰山一带都被叫做了北苑,这一茶区的茶也称作了北苑茶,成为皇家的御用茶园,因避讳用“贡茶”之名,常以建溪茶作代词。在唐代,陆羽并没有把建安茶列入名茶,唐朝贡茶地在顾渚,除了自然条件外,交通也便利是主要的,宜兴、长兴离运河和国道较近,茶叶能很快被送到京城。当时的建安,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五代十国时候建安茶成为名茶,是发现这里尽管交通不便利,但是气候比其他地方要好(也有学者据此以为唐到宋,气候发生一些变化),宋代持续了了后唐的选择,“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加上欧阳修的“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使得建安更成为贡茶的理想之地,而等到带有强烈皇家色彩的“龙团风饼”命名之后,建安茶就真的名扬天下了。 贡茶中的龙凤团茶由丁谓始创,经过蔡襄的改造后,小龙团已是北宋的第一名茶,但其专供皇室,别说普通人,就连许多朝中要臣根本连见都见不到,“黄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所以欧阳修得到皇帝御赐的一小饼才会珍藏多年,并引以为傲。苏东坡在《七年九月自广陵如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之一中说:“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上人间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这“头纲八饼茶”其实就是小龙团茶的首批货,数量极少。这批茶被要求在惊蛰或清明前采制成,要确保皇家在当年三月喝到。 《东溪试茶录》记载:“建溪茶比他郡最先。北苑、壑源者尤早。岁多暖则先惊蛰十日即芽;岁多寒则后惊蛰五日始发。先芽者气味俱不佳,唯过惊蛰者,最为第一。民间常以惊蛰为候。”所以范仲淹诗文的“先暖冰微开”、“新雷”指的就是采茶时令,《北苑茶录》载:“每岁分十余纲,惟白茶自惊蛰前兴役,浃日而成,飞骑疾驰,不出仲春,已至京师,号为头纲”。“家家嬉笑穿云”,要是真那么浪漫就好了,为了赶制茶,许多茶农苦不堪言。他们要在阳光还没出来的时候采茶,还不能让手指碰到茶叶,必须用指甲来掐茶芽。 古人斗茶乐 2、北宋茶的制法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是采茶的情景对茶的要求太高,求精不求多。“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方方圆圆的茶叶已成,“研膏焙乳”是斗茶的准备工作。茶膏在宋代,成为斗茶的关键环节。 《北苑茶录》中记载的宋代建安茶制作,与唐代有所不同,唐代茶饼经过采、蒸、捣、拍、焙、穿、封。到了建安茶,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多了拣择,还要加以洗涤,然后蒸一道,之后是榨,也就是去水分。当时有个专门的制茶工具就作“榨”(大小两种),把蒸过的茶叶(当时叫“茶黄”)取出,放到小榨里用水反复淋洗,然后再放入大榨中,用力榨去茶汁,这种茶汁就是茶膏了。为什么要榨去茶膏呢?茶膏可是茶叶的精华,《大观茶论》里说采茶要早晨,怕的就是太阳照射下,茶膏会随着水分蒸发。 唐朝茶“拍”的程序,是把茶捣成膏后,放在模子里让其成型。陆龟蒙的《茶焙》里说的就是这样的情景:“左右捣凝膏,朝昏布烟缕。方圆随样拍,次第依层取。山谣纵高下,火候还文武。见说焙前人,时时炙花脯。”唐贞元年间,常衮做建州刺史,见到过当地就有这样的做法,“始蒸焙而研之,谓之茶膏,其后始为饼样,贯其中,故谓之一串。” 吴任臣在《十国春秋•闽康宗本纪》中记载,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国人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这是建茶入贡的最早记载。 为什么要剔除茶膏,《北苑茶录》里到出了缘由,当时建茶的味远而力厚,“非江茶可比,江茶畏沉其膏,建茶惟恐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三国以前茶文化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 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晋代茶文化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两 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业已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 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况下, 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 代酒之举。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 前下遗诏,说他死后丧礼要尽量节俭,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 干饭、果饼和茶饭便可以。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在陆纳、桓温、齐武帝那里,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以有,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饮茶 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骚乱,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学相当流行。玄学是魏晋时期一种哲学思潮,主要是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 经义。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重视门第、容貌、仪止,爱好虚无 玄远的清淡。东晋、南朝时,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暂时的满足, 终日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清淡之风继续发展,以致出现许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谈家多酒徒,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 玄学家喜演讲,普通清谈者也喜高谈阔论。酒能使人兴奋,但喝了 多了便会举止失措、胡言乱语,有失雅观。而茶则可竟日长饮而始 终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态平和。况且,对一般文人来讲,整天

宋代诗词赋简析

宋代诗词赋简析 梅香深处的暗笛幽幽的响起,即便是苦月寒窗下无人的一夜,依旧吹不尽秦淮河畔的夜夜笙歌,说不完桃李春风的声声祝酒,忆不完凭栏十里的芰荷香气,理不清隔溪猿猱的声声哀啼。 在迤逦的锦罗绸缎与编钟的相击和鸣声里,宋代踩着拖地长裙向我们雍容华贵的走来,奢靡散漫的北宋和危机四伏的南宋前后浮浮沉沉三百多年,随着背着小皇帝的大臣陆秀夫的纵身一跃,宋代把它的背影深深的留在厓山之巅。欲说宋朝的诗歌之事,便让我们从宋代命运多舛的经历开始。 北宋建国初期的繁华与富饶让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的西昆体诗歌在北宋的初期占尽风华。《西昆酬唱集》收集了十七位作者的250首近体诗《西昆酬唱集》更是泼墨写尽了浮华冶艳与男女之情。 然而繁华的西昆体并未用它的艳媚之分在宋朝站住脚跟。前后总共三个阶段的文学革新运动把西昆体硬生生的拉下了马,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苏氏父子、王安石、曾巩、黄庭坚、秦观……无数的辞赋高手,如行云般纷至沓来。诗词歌赋的辞藻开始愈发平实自然,诗人们纷纷从苦苦追赶着绮丽的辞藻的马车下跳下,开始了竹杖芒鞋的步步从容的追寻诗赋之美。 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 路至南宋的宋代,便再难以辨识出半分北宋的舒心与从容。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诗人们浪漫的眼光渐渐从轻盈似梦的自在飞花转向了黄沙漫漫中的金戈铁马。辛弃疾的一腔愁绪“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向子湮的满怀愤懑“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陆游的遗恨千古“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本是将领的男儿们也情不自禁的提起笔,写出满腔的愤懑难平。无数抗金志士以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有志难申。“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无数悲壮沉郁难诉衷情。 若说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才子非李白莫属,那么我想林语堂先生与余秋雨先生的都赞口不绝的苏轼的作品集,读完也够将宋代的风华掠影稍稍看尽了。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轼才华横溢的少年时代便是在北宋安逸的环境中孕育。“落日绣帘卷,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