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株洲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株洲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株洲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株洲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株洲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株洲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结合全市实际,编制了《株洲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第一章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总体目标基本实现,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多项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事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协调稳步发展,基本形成层次齐全、结构趋于合理的国民教育体系,普及程度明显提高。2010年,全市注册学前教育机构696所,在园幼儿 8.46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66所,在校学生30.5万人;普通高中学校38所,在校学生5.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7所,在校学生5.2万人;高等院校11所,在校学生6.1万人。全市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到8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为零,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控制在0.1%以内,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各项指标全省领先,我市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率达到98%,全省领先;普

职分流比大体相当,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各级各类培训形成网络,年培训劳动力10万人次以上。

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财政性教育投入逐年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总量达76.37亿元,年均增长22.86%;其中教育事业费拨款72.05亿元,年均增长21.48%。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生均公用经费有所提高。在全省率先提高教师工资总额,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投入资金5.8亿元,改造中小学危房53.06万平方米,新建校舍40.11万平方米,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152 所,创建合格学校326所。投入资金 8000多万元,装备教育教学设备,建成多媒体教室1565间,配备计算机3155台,生机比达到11:1;基本实现完小以上学校“校校通”。创建省示范性高中7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校1所,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4所,省级示范县级职教中心4所,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职教科技园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0亿元。

队伍素质全面提高。五年来,全市投入0.6亿元用于各级各类师资培训,全面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第一轮全员培训。市本级设立两个100万元专项,用于师资培养和优秀教师引进。全市共招聘引进高校毕业生、优秀教师1200多名。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 96.9%,提高率80.21%;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7.7%,提高率63%;普通高中教师合格率达到97.7 %,提高率2.43%;中职“双师型”教师达到45%。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年

龄结构、学科结构明显改善。启动教育“阳光工程”,师德师风逐步提升。

教育改革有所突破。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投入经费1.26亿元,完成城区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增加学位7700多个,将义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到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达到873 所,固定资产增加近10亿元。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人事分配、招生收费、学生就业等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学校“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办学行为逐步规范。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初步建立起教师交流机制,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全面启动“三育”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中小学质量监控机制,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完成教改研究项目246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99项、市级132项,有25项教研教改成果获省级以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达到99.8%。高中学业考试成绩、体育、艺术成绩全省领先。中职学生技能竞赛成绩斐然,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披金戴银,载誉而归。高考上线率从2006年的85.67%,提高到2010年的97.95%。

教育公平有效促进。建立并完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救助机制,全面开展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7%,处全省领先地位。在全省率先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手续简化为“一证两章”,实现无门槛入学,5年累计安排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4.5万多人,基本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

子女同等享受义务教育。全市共筹集资金1.31 亿元,救助家庭贫困学生25万多人次,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不让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目标。

第二节发展环境

“十二五”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平、质量、活力”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发展机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撑,以及更为迫切的教育需求给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从政策层面看。2010年8月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财政性教育投入要达到GDP的4%,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2009年8月,国家教育部与湖南省政府签订部省共建长株潭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协议,鼓励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教育改革先行先试,给予多项优惠政策支持。2008年7月,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提出,建成全省第一批教育强市。2010年9月,市政府召开常务扩大会议,专题议教,原则通过《株洲市建设教育强市行动计划(2010-2015年)》、《株洲市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计划(2011-2013年)》。各级政府出台的促进教育发展政策,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从宏观经济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现“保二争一,科学跨越”目标的关键期。市委、市政府提出,至2015

年,我市人均GDP、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9年基础上实现翻番。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为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再次,从教育需求看。随着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和更高层次、更加多样化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教育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的挑战:一是现有教育理念、办学体制、管理机制、干部与人事制度、师资素质、教学物质条件等还不能适应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加强建设。二是教育优质、均衡化水平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任务艰巨。三是教育现代化水平还不能充分满足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形成学习型社会任重道远。

第二章目标与策略

第三节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教育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建设教育强市,为株洲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强有

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优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优先规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

科学统筹。科学统筹城乡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教育观念、办学体制、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政策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激发提高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的强大动力。

促进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帮扶家庭困难群体和学习障碍群体,实行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

质量为本。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节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在全省率先建成教育强市。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每个乡镇举办1-2所幼儿园(至少1所为公办园),每个县市区城镇范围内建设2所公办示范幼儿园,城市社区和县镇着手托儿所建设,有效提供0至6周岁婴幼儿教育服务,全省率先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到2015年,城镇幼

儿园和80%以上的乡镇幼儿园达到规定建设标准;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学前一年教育率达到98%以上。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快缩小城乡和校际间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差距,大力提升农村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着力解决城区和县镇小学“入学难”、“大班额”和初中择校问题,妥善解决弱势群体子女上学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义务教育公平度、满意度大幅提升。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初中均达到99%以上;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5%以上。

特色发展高中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建成10所全省一流普通高中,鼓励学校根据教育任务、学生发展要求与教学现状,形成自身文化和学校特色,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高中特色学校。试行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相互渗透,推动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至201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巩固在95%以上。

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将职教园打造成为国家职业教育示范区,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基地,株洲的“城市名片、两型典范、职教洼地、发展引擎”,实现园区学历教育在校生8万人、常年培训规模7至8万人,打造10个以上在全国、20个以上在省内有影响力的精品专业。各县市继续办好1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学校,到2012年,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达到省示范县级职教中心标准,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

重点发展高等教育。以建设湖南工业大学和5所高职学院、

创建1所民办高职院校为重点,发挥广播电视大学和职工大学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促进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建成1-2所国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达到7万人,至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

统筹发展终身教育。以教育对象的全民性、过程的终身性、资源的共享性、空间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开放多样为特点,以学习型城区为标志,构建并完善“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学习型社会。新增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以上。

第五节发展策略

围绕建设教育强市战略目标,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满足需求为基本标准,以工程项目为龙头带动,打响教育四大战役,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均衡优质发展。

区域均衡战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合理调整资源配置,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全市完全小学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合格学校建设标准。实施《株洲市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计划(2011-2013年)》,着力解决城区小学“入学难”、“大班额”和初中择校问题。

质量提升战役。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实施“三育工程”,推广“快乐德育”,实施“人文智育”,开展“阳光体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队伍优化战役。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实施教育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以名教师、名校长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教育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型教师队伍。

特色创建战役。创建特色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是教育发展的活力源泉。实施基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以特色名校创建为抓手,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大胆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增强竞争能力,全面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千校千面、一校一品、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模式和风格。

第三章工程与项目

按照“先行布局、三年攻坚、两年提质”的总体要求,分三步走:第一步(2011年前)布局阶段,完成教育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第二步(2011-2013年)攻坚阶段,完成规划项目建设任务的80%;第三步(2014-2015年)提质阶段,规划项目任务全部完成,教育强市目标全面实现。

第六节重点工程

为全面实现教育总体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将实施以下八项重点工程。

一、学前教育普及工程

构建完整的学前教育体系。积极引导0-3周岁早期教育发展,全面普及三年制幼儿教育。按照《株洲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要求,城区统一规划建设公办幼儿园,农村充分利用布局调整后的富余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小学举办学前三年教育,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形成公办、民办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

加快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编制《株洲市幼儿园建设标准》,提高办园准入门槛。促进城镇幼儿园和80%以上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到2015年,完成200所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建成10-20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并充分发挥其骨干辐射作用。

大力提高办园水平。完善对幼儿园的准入、常规管理和督导评估,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提升管理水平。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坚决纠正“小学化”错误倾向,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提高保教质量,保障全体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

以合格学校建设、现代化学校评估和教师流动机制建设为突破口,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活动。整合校安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逐步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到2013年,基本完成合格学校建设任务,95%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合格学校建设标准。加快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规划编制,并做好教育用地控制。加快城区学校新建、扩建进程,2013年内解决城区小学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城区义务教

育学校最高班额控制在45人以内。

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扶持计划,在经费投入、教育装备、师资培训、教师安排等方面,优先配置薄弱学校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建立和完善县域内校长、教师合理流动和轮岗任教的制度,实现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

建立健全帮扶救助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平等受教育权利。到2012年,建成4-5所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全面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建立残困学生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残困学生资助体系。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机制,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等接受义务教育。

推广“两型社会”建设经验,加大教育资源库建设,不断改善网络教育环境;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育优雅的学校内部环境。到2015年,90%的中小学校达到“两型学校”标准。

三、特色高中创建工程

加快高中校舍改造和教学装备更新换代步伐,达到标准化要求,提升高中办学水平。基本实现高中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班额45人以下,并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鼓励学校根据教学任务、学生发展要求和教学现状,形成自身文化和学校特色。到2015年,建设10所全省一流高中,创建3所国家级特色高中、4所省级特色高中,8所市级特色高中。

四、职教园区建设工程

按照“一园九校、一城五区、三馆二中心”架构,加快职教科技园建设。2010年完成湖南铁路科技职院、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湖南有色金属职院、湖南商业技术学院4所院校入园建

设;2011年完成湖南铁道职院、湖南化工职院、株洲职工大学3所院校入园建设;到2012年,以上7所院校基本建成并在园区办学,同时,完成株洲中等职业学校、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入园建设。到2013年,基本建成“一园九校、一城五区”。将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建设成为“发展引擎,技师摇篮”。

搭建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平台,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职院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紧密结合,扩大订单式培养的规模和范围。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

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达到80%以上。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五、“三育”纵深推进工程

推广“快乐德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诚信教育,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和国防教育,加强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和地方特色,加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强化学生德育实践,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到2015年,建成市级“快乐德育示范校”50所,各县市区分别建成一个标准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拓展社区(街道)和乡镇青少年教育功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德育资源免费向学生开放,实现青少年学生实践活动的经常化

和制度化。加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培育其健康的人格。加大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培育一批心理咨询专业教师。

实施“人文智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启动课改样板校、科技创新示范校、书香校园建设。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建设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本特征的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改革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系统和教研教改评价机制,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分析、反馈体系,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开展“阳光体育”。实现阳光体育“123”目标,即:中小学校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参加2项阳光体育项目;评选表彰30所市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实现学生阳光体育课程化、常态化。进一步健全校园体育设施,开发5至10项阳光体育大众化课程向全市推广。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特色鲜明的体育健康类校本课程,努力促进中小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快乐地成长。

六、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

全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

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促进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利用多种手段增强学生的信息化综合素养。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机制建设。建立一个开放的、内容丰富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资源库。建立与完善教育资源开发、管理、指导与服务体系,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与网络远程教育的实施,创建跨时空、无间断、全免费的现代教育模式,充分体现教育的公益性与公平性。

构建科学、高效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信息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机制。建立教育基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监测分析系统,加强动态监测,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到2013年,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现网络化教学,农村学校建成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教学收视点,实现“校校通”和“班班通”。到2015年,基本完成学校信息库、教师信息库、学生信息库建设,建成覆盖全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实行计算机管理。

七、学习型城市创建工程

建设学习型社区,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广泛宣传普及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开展以提高公民文明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新的和谐社区文化建设。

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初步形成自觉学习、乐于学习的社会风尚。

基本建立在职职工培训制度,形成学校教育与校外培训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衔接,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建成学习型城市。

八、教育人才培育工程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其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加强师德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增强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设立“马安健教育奖”,评选“百优教师”、“十佳校长”。健全师德师风监督机制,严格考核管理。

实施教育人才培养“四名”工程,建设好30个名校长工作室、50个名师工作室、5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20个名教研员工作室。建设30个学科(专业)教师培训基地、50个校本研训示范基地,每年选送100名教育人才到国内外名校培训。有计划地组织部分教师进行音乐、美术、英语、地理、生物、心理健康等学科培训,优化师资结构。

积极推行教师聘用制,健全教师交流机制。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深化分配等系列制度改革,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和优秀教师倾斜。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教师学历提升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第七节建设项目

(一)《建设教育强市行动计划(2010-2015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幼儿园建设项目。在107个没有中心幼儿园的乡镇,建

好中心幼儿园。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29所。三年内,每个县市区创建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

2.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31所,加强薄弱学校改造,配备齐全教学功能用房和教学仪器设备、体艺器材。加强城域网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城区2012年前、县市2015年前,完全小学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合格学校建设标准。

3.特色高中建设项目。2013年前,全市普通高中实验设施设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至2015年,建设10所省、市名校,3所国家级特色学校,4所省级特色学校,8所市级特色学校。

4.职业教育示范校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建成1-2所国家级、2-3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3-5所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4-6个国家级中职实训基地。到2013年,株洲职教科技园基本建成“一城九校、一园五区”。五县市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达到省示范县级职教中心标准。

5.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项目。市级以株洲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加快建立“株洲市终身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和“株洲社区大学”。各县市区分别建设1所社区学院,各乡镇、办事处普遍建立社区学校。

“十二五”期间各县市区教育重点建设任务,具体参阅《2010-2015年株洲市建设教育强市任务分解表》(附件)。

(二)《株洲市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计划(2011-2013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基础教育扩容项目。完成城区基础教育新建、改建、扩

建、资源整合项目43个,新增幼儿教育学位3650个,小学学位13859个,初中学位3620个。

2.城区初中创优项目。创建20所合格初中,全面完成合格学校建设任务。推广集团办学模式,实现初中学校优质化、品牌化。创建“三育示范校”15所。

3.直属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建设项目。9所市直高中实验室建设、教学仪器、体艺器材全部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更新“班班通”终端366个、计算机2466台。改造升级网络和校园广播系统。

第四章保障与措施

第八节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强市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领导对口联系学校制度,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教育工作新格局。做到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研究教育工作、优先引进教育人才、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优先解决教育困难、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保持教育优先和适度超前发展。

强化领导责任。进一步强化建设教育强市的领导责任,完善并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党委、政府定期议教制度,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坚持把教育工

作实绩列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上级对下级考核及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教育工作激励制度,党委、政府定期对重视和支持教育发展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涉校检查准入制度,杜绝各部门到学校乱检查、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建立健全校园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和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充分发挥“教育服务中心”的功能和作用,畅通诉求渠道,努力解决社会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树立教育新形象。加大教育政策的支持力度和教育成果的宣传力度,促使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达成共识,为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

第九节依法治教

完善法制体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完善教育法规和规章体系。各级政府要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依法履行教育职责。抓好教育普法工作,提高全社会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建立和完善教育行政处罚制度、复议制度、申诉制度、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与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完善的教育法规规章体系。

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和教育行政管理模式。简政放权,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重点,规范教育行政许可行为,逐步减少政府直接管理和行政审批的教育事项,把教育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透明化轨道。强化学校法人地位

和校长负责制,推进教育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工作,加强教育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健全教育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依法维护教育活动正常秩序,依法保护教育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教育督导。坚持督政为主、督学为本,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争取各级人大的支持,加强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情况和落实市委、市政府教育决策任务情况的督导检查,建立健全以督导评价结果为依据的公报、通报、表彰等制度。建立和完善建设教育强县(市、区)督导评估与督学责任区制度。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报制度和教育重大问题的监控报告制度,逐步完善适应素质教育需求、包括社会评价在内的现代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发挥规划功能。加强教育规划的宣传工作,增强规划发展意识,提高维护和执行规划的自觉性。落实年度计划,实行规划自查、自评和执行情况年度报告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把规划作为项目审批和安排资金的重要依据。加强政府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测,如期发布年度监测报告。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鼓励公众有效参与规划的实施与监督。完善规划决策体制和制度,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规划调整机制。

第十节教育改革

深化体制改革。深化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以增强教育活力、提升质量为目的,形成政府主导、社会

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办学格局,促进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协调发展。探索公办学校办学模式改革。选择部分公办学校探索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增强公办学校办学活力。允许社会力量通过公办民助、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形式参与举办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支持学校之间联合组建教育集团,借助优质资源改造薄弱学校,扶持新校,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整体规划民办教育发展,优化各级各类民办教育结构和布局。依法落实民办与公办学校、教师、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监督管理,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试点工作,建立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统筹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将劳动、农业扶贫等部门的职业培训统一由职业院校组织实施。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职能,创新方式,明确职责,形成政事分开、权责分明、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市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统筹和服务,提高区县政府的教育专业化管理水平,发挥乡镇、社区参与和支持基础教育管理的重要作用。实施多元评价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培育和发展教育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推进管、办、评分离,逐步把教育咨询、质量评估、就业与人才交流委托给中介机构办理。

推进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三育”工程为载体,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以创建省新课改示范市为目标,启动课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1)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二五”发展回顾 回顾公司“十二五”发展,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以精益生产管理深入扎根为目标,以车间班组建设为抓手,在保证产值产能的同时,完成了推进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并努力拓展其外延等工作。 一、推进组织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共设立生产运营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设备工程部、行政事务部、财务部、安全保卫科,均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在整体工作运行上,达成了高效准确的管理目标。固体制剂一车间、固体制剂二车间、动力维护车间作为公司产能保证,由车间主任直接负责,车间主任配备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劳资核算员、设备管理员四大职能管理人员,该管理体系独立支持车间生产运作。 在后勤管理方面,公司依靠管理协调体系、后勤保障体系两大主体带动生产、保证发展。从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在生产中,严格要求过程控制,全面落实“三检制度”,确保流入市场产品的合格性。 二、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 “十二五”期间,公司积极参与山西省内制药行业标准设计,努力投身我省生物制药科技项目工作。

通过小试工艺研究、中试、大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等,太原制药公司独立起草了“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已申报专利。 三、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组建“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全面审视公司的组织运作,解决组织架构与组织运作的冲突。在整体运作方面,公司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组建管理架构,对公司的部门进行重组,不断改善管理流程。 在不断打造精益样板的同时,目标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通过目标管理工具的运用,管理逐渐以数字和事实为基础。通过系统的培训,公司全员将自身工作和公司目标对标,达成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目标。 6S的深入落实,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同时也在挖掘“精益生产管理”精髓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集团“精益生产管理”的试点,太原制药公司在车间管理方面率先施行班前会、工作教导等多种管理形式,以“三件事情两张表”作为管理工作的抓手,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车间员工的工作技能。 第二部分“十三五”面临形势 伴随制药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不能严格按照GMP规定生产的制药企业会面临倒闭风险。在政府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制药行业成熟度已经很高。面对更加规范化、严格化的政府管理现状,药品生产企业更加需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提高自身的管

学校十二五规划方案

篇一:《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沟小学“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目前,随着党中央和国家政府将工作重点转向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农村是我们这一农业大国发展的根本,而发展农村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的根本在教育。为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提升平沟小学的办学水平。本着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持续稳步健康有效发展和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以“办行知学园、创平安校园、建和谐乐园”为目标,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的管理思想,坚持以教师队伍的发展为重点,坚持以全面进行教育改革、构建新的育人模式为途径;坚持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把平沟小学办成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保质保量完成“普九”任务,优化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完善师生评价体系;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品位。在原有的基础上,师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水平得到提升,学校管理规范化,经过五年的努力,把学校办成有特色、有活力的农村学校。 三、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重点任务 1、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完善硬、软件建设,积极筹措资金,配置电脑10台,硬化操场。争取多媒体进课堂,进一步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 2、努力创办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特色学校,提升学校品牌。 3、全面实施课堂模式改革,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科教学研究和实施,积极构建符合农村学校特色的教育管理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更新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材,建立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核心,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加强学科教研,使小学毕业质检成绩位于同类校前茅。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联系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推进园林化校园建设,促进学校个性发展并形成特色,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发展,全面推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幼儿园发展规划阶段总结一

幼儿园发展规划阶 段总结一

龙冈幼儿园十二五发展阶段总结 2月 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以来,我们本着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主线,以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及《盐都区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为依据,以创“实验性、开放性、示范性”的窗口幼儿园和特色幼儿园为目标,全面落实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培养队伍为重点,以服务家长、社会为宗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以新的理念构建管理模式,实施目标管理,提高师德修养,增强凝聚力,努力营造“和谐、奉献、求实、奋进”的良好氛围;坚持走“规范、优质、特色”的幼儿园发展之路。规范管理,以质量求生存;优化师资,以改革求发展;科研引领,以特色求品质。向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管理精良、师资强大、科研扎实、质量过硬、特色育人的现代化优质幼儿园而努力。”为发展总目标,努力践行五年发展规划中第一阶段的各项目标。现就本阶段的目标的践行情况作一回顾。 第一阶段目标 园务管理 1、理顺体制,经过竞争上岗,建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构

建一个科学的管理网络,形成园长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园长监督的互动式管理网络。 2、办园指导思想端正,全心全意为家长、为幼儿服务。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重点强化后勤 和食堂管理。 4、建立健全非编人员的工资构成标准。 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职工的专业素养,着力于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3、教师合格学历、资格100%,专科学历达80%,督促参加本科学习。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率50%。 保育教育管理 1、深入学习新纲要,重点抓好保教常规工作。 2、进一步健全卫生保健制度,幼儿体检率达100 %,合格率达 100 % 。 3、强化安全责任,签订安全责任状,无安全责任事故。 4、巩固“科学认读”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家园互动式生活化主体阅读”结题。 家长工作 1、认真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继续办好园报,使之真正成为家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教育强市品牌,为加快海峡西岸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 1、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 扩充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5+2”产业、与海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机链接; 适当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2、提升教育强市水平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各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三、发展任务 1、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 (1)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6%以上。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2)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 (3)到2015年,乡镇中心园(所)以上均达到省定标准。 (4)到2012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50%,2015年大专以上学历达75%,培养一批名优骨干教师。 2、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保证6~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2%、农村低于3%。 (2)2013年之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3)以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其办学条件以及通过“市管校用”的教师队伍管理手段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1)以永安一中创建省示范高中为目标,以永安十二中的“山海合作”教育改革为接口,努力打造永安普通高中强势资源;

北极星幼儿园十二五发展规划一

北极星幼儿园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北极星幼儿园在上级领导支持下,全体员工通过共同努力为幼儿园赢得了较好社会声誉和集体荣誉,为了追求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开拓,特制订本规划。 一、园情分析 (一)幼儿园概况: 北极星幼儿园创建于2009年7月,占地面积达到近3000平方米,现有校车3辆,办学以来,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现有学生260多人。幼儿园有14名教师,其中有6人幼师毕业,还有多人在进修。 (二)发展优势: 1、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已成为幼儿园发展的基石 以法制园、以德立园是幼儿园办园的根本。在规范幼儿园办学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幼儿园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了民主管理的体系。 2、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所提高 根据教育局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园坚持以教师自我发展为本,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同步发展中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我园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阶梯: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特色教师—→专家教师。 (三)存在的困难及新的挑战。 1、硬件方面 园舍方面已经大有改善,但硬件方面园舍设备还远远不足。 2、软件方面 (1)服务经验有待加强。幼儿园教职工的服务意识与经验,还需要拓展,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 (2)幼儿园至今没有核编,保教队伍还有待稳定。 二、新一轮发展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一)幼儿园发展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全面落实上饶市幼儿园课程标准。 1、幼儿为本,适度超前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坚持幼儿教育适度超前教育的原则,形成0—6岁早教一体化的教学,使学前幼儿的教育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2特色为主,全面提高 幼儿园在落实上饶市课程标准过程中要传承和创新自己的特色。在今后发展的五年内要保持课程研究的特色,形成教学特色课程 3、理念为先,和谐发展 全体教师认同“教师发展是幼儿园最为有效的保障”这一理念。幼儿园创造各种条件,使教师具备实施学前新教材的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有效教育的真正落实。 (二)办园理念 我们的办园理念——“以人为本,开发潜能,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幼儿园的教育以孩子的发展为本,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工作的目标归宿。幼儿园要教育面向全体幼儿,承认孩子的差异。 “开发潜能”——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要为孩子的德智体美发展负责、要为孩子的个性特长发展负责,从孩子的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开展教育,让孩子得到充分发展。 “和谐发展” 形成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的和谐。 “以人为本,潜能开发、和谐发展”就是以幼儿为本,在活动中挖掘培养一切幼儿的潜能;以教师为本,在工作中挖掘利用一切教职员工的潜能。实施开发幼儿潜能的教育,形成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 (三)发展目标 1、办园目标: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新教材,努力建设办学理念新、师资力量强、教育管理好、保教质量高的“学园、乐园、花园”式的幼儿园。争取在五年内把北极星幼儿园办成一所具有特色的省级幼儿园。 办园目标的内涵: (1)办学理念新——幼儿园善于把科学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符合本地区、本园实际的教育理念。 (2)保教质量高——儿童在学习、、生活、游戏及社会性情感等方面发展良好。保教工作被社会认可,家长满意率高。

(售后服务)德州市服务业

(售后服务)德州市服务业

德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进壹步促进我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壹、“十壹五”服务业发展回顾 “十壹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结构逐步优化、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壹)规模实力明显提高。壹是从发展规模见,截止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48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占GDP的比重为33%,高于“十五”末3.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高于“十五”末8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45.6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2010年,服务业提供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41.3%,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6.7%;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42万人,比“十五”末净增32.6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5%。二是从发展速度见,截止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5%,分别比“十五”末高1.4和2.6个百分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从发展亮点见,截止2010年,全市初步形成了以传统服务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的新格局,形成了壹批优势产业和亮点。“十壹五”期间,德州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太阳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京剧城”、“中国粮油食品城”等,特别是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于我市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德州于国内外的知名度。商贸流通综合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德百集团进入全国百强,德百集团、黑马集团、龙马金建集团被列入全省流通30强企业,庆云商品城跻身全省8大重大现代批发市场,培育了具有直接通关资格的物流企业资通国际物流公司。 (二)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十壹五”期间,随着对外开放和民营经济俩大“天字号”工程的深入实施,大上工业的强势突破,“三农”形势的日益好转,城市规模的加速膨胀,我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全市经济总量突破1600亿元,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之上,德州城市综合实力跨入全国百强,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越来越强。随着生产生活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模板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体思路是:加快发展做强建材业;超常发展做精地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建筑业,统筹发展做好辅助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资源循环、全面提升弘洋综合实力。

高校学院学生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资料总结

***学院 学生工作处“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学生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生工作部(处)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工作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日常工作有效率,重点工作有突破,创新工作有成效,不断拓宽学生工作新思路,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新模式,建立健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新机制,为学校和谐发展和学生全面成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高思政管理水平 1、落实“四导制”模式,构建特色学管队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院从育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整合、优化人力资源,建立了由专职辅导员、辅导员助理、学业导师、职业导师构成的科学合理的“专职为骨干、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动态平衡”的“四导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体系,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学生工作大格局。 在“四导制”中,专职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是学生思想的指路人;辅导员助理协助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生活指导和休闲文化教育,是学生生活的贴心人;学业导师主要帮助学生解决专业学习和学业定位,是学生学业的解惑者;职业导师主要帮助学生解决技能培养、就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领路者。“四导制”在工作上有分工有合作,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通过相互协调、沟通、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发挥作用,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四导制”的成功推行,改变了我院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打独斗的格局,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覆盖。目前,我校有31名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23人,兼职辅导员43人。69名辅导员助理。 学院在辅导员配备上,首先按照学生党团建设、心理辅导、职业发展指导、资助等工作需求,选配专职辅导员,其次依据专业、年级、班级的特点选配学业导师、职业导师和辅导员助理,形成“矩阵式”配置,便于工作协调、取长补短和优化组合;在队伍结构上,既有党

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

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已经到来,教育局三园将在在教育局正确领导下,依法治园,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精化办园条件,不断探索创新。认真贯彻实施幼儿园新《纲要》;以幼儿园两个法规为准绳,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探索办园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努力把幼儿园建设成“管理优化,教育优质,师资优秀,环境优美,服务优异”的特色幼儿园,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的乐园。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xx市xx区教育局第三幼儿园创建于1992年4月,位于xx区六一路六号,是xx区教育局直属的省级示范幼儿园,占地面积257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5平方米。目前有小中大6个班级,180名幼儿。幼儿园共有教职工36名,专任教师12人,2人为研究生学历,学前教育本科学历达100%,学历达标居全市领先地位,市区级骨干5名。幼儿园自筹资金不断进行环境改造和硬件建设,这些项目的改建使幼儿园安全、卫生更加达标,环境更加优美,特色更加凸显。(二)、发展优势 1.历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幼儿园先后荣获辽宁省先进集体、辽宁省活动区教育优秀园所、辽宁省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暨环境创设评优活动二等奖。荣获xx市科研先进集体、xx市贯彻《纲要》先进集体、xx市交通安全幼儿园、xx市绿色幼儿园、xx市2010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誉度A级单位。xx区公信幼儿园、xx区学前教育系统先进集体、xx区“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教师教育

先进单位、自制玩教具评选优秀组织奖、教育系统宣传报道工作优秀单位、区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示范单位、区“三育人”先进集体、区妇女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参与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研究,国家级立项课题获全国优秀奖,语言课题荣获辽宁省“十五”教育规划优秀科研课题三等奖。连续两届代表xx区迎接省继续教育的验收、迎接市人大领导、市督学、市教育局安全组的检查指导。幼儿绘画、舞蹈、足球在市区比赛中荣获多项一、二、三等奖。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在xx晚报、半岛晨报、xx市教育网、教育局网及区信息网报道百余次2.引领作用的发挥幼儿园是为数不多的省级示范幼儿园,在全区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卫生保健的各项工作中起引领作用。多此作为省市区现场接待各级各类幼儿园的观摩、学习;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经验在市级交流,科研经验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交流;接待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的现场观摩指导(全市只有三家),在xx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3.行政管理工作园内有一支团结向上、乐于奉献、有较强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领导班子和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及团结有力的后勤工作人员,为顺利完成幼儿园各项工作提供了保证。初步完善了幼儿园各岗位职责,建立了较科学合理的岗位责任制、教师聘任制和工作考核制,为幼儿园正常运作提供了保障。 4.教师队伍的建设幼儿园教师队伍充满活力与潜力,师资队伍结构逐步趋向专业化,教师专业水平与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明显提升。教师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优化、初步构建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师德优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示范能力与创新意识师资队伍。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行业主要是由航空航天工业,船舶制造业,核工业,电子工业和兵器工业等子行业构成。从我国军工产业发展情况来看,1999-2014年,我国军费支出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中国军费预算占GDP的比重预计为1.32%,说明了中国军工具有蓬勃发展的前景。 “十三五”期间,军工行业将面临重要的发展时期,军工企业要善于把握机遇,科学制定切合发展实际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仁达方略为多家军工企业提供了深度的咨询,对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认为军工企业制定十三五规划,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首先,全面回顾“十二五”的发展情况,总结发展经验。 企业应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市场开发、业务发展、投资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梳理集团积累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以确定“十三五”规划方向。在这一阶段的总结回顾过程中,企业可以从自身角度审视自己的优势资源及不足之处,从而为制定下一阶段规划奠定基础。 其次,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环境。 企业应分析宏观环境中政策因素,思索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评估行业的市场情况、竞争情况。既考虑行业热点,也深入探索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力求全面客观了解行业整体发展环境。 政策因素。07年以来国家推出政策推动军工企业改革,借助资本

市场的力量为国内军工产业做出巨大贡献,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活力。2015年1月23号,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会议强调了安全性在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性,为军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的支撑。 行业热点。比如,在国企改革和产业升级大背景下,军民深度融合代表着未来军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尤其受到关注。科研院所是各大军工集团最优质的资产,其高精尖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如果这些科研院所改制注入上市公司,将是提升军工上市公司盈利的重大举措。除此之外,资产证券化也是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之一。 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军工产业发展迅速,却一直存在结构性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国有资本在行业占比过大,国有企业在军工产业的地位不可撼动,这样的产业结构极大地削弱了行业竞争性,对行业的创新力和发展潜力都产生了较大制约。 第三,确定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 企业应借鉴“十二五”的经验与教训,本着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适应快速发展需求的原则确定企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军工企业只有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效执行军民融合,提升资产证券化,才能立于基业长青之地。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思路,如: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对军工工业改革进行整体的规划,积极推

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八仙筒学区中心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化特色校园。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及省、州、县教育发展要求,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及方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树特色、创品牌为核心,“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为切入点,坚持以法治校、以德管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为宗旨,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学园、家园和乐园。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新建,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强学校设施建设,用文化和环境育人,力争把我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秀,教学质量优良,学生习惯良好,学生品质高尚”的地区先进学校。 2、具体目标:

(1)校园建设:积极争取校舍新建,进行校园改造,增加设施、设备,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园林化校园”,创建人文环境,用文化熏陶人,用环境影响人。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自主互动的学园。 (2)德育教育:“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作为德育内容、德育活动的方向。充分整合社区、家庭、学校三者的德育资源,加强养成教育、品质教育、感恩教育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质量提升:实施“质量兴校工程”,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有效教学途径和方法,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的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起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4)科研强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教育科研研究为抓手,走主课题统摄下的小课题研究的道路,重点做好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整体推进各级科研、教研课题的研究进程。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加大科研活动力度,提炼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形成明显的学校教育特色,促进

凤山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凤山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 全县共有1个镇8个乡,总人口20.2万。现有高级中学1所,职教中心1个,初级中学14所,中心小学11所,县直小学3所,村完小87所,教学点81个,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36所。中小学生33130人(其中高中2367人、初中9190人、小学21573人),学前教育在园儿童4276人,在编教职工2088人。 “十一五”期间,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五年。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全县教育沿着健康稳步和谐的良好轨道发展。 (一)取得的成绩 1.学前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县幼儿园由原来的1所增加到37所,在园人数由原来的410人增加到4276人。 2.“普九”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06年“普九”工作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2007年“普实”工作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至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 三类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73%。 3.高中阶段教育取得重大突破。凤山高中实现独立办学,2007年被评为“市级示范性高中”;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09年县职业技术学校实现独立办学,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4.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共实施教育基建项目78个,用于校舍建设、危旧房改造、资源整合、仪器设施装备等累计投资达到4700万元。新建、扩建、改建校舍总建筑面积46760平方米,添置课桌凳1.5万套,购置图书46万余册,新增微机教室15个,新增多媒体教室16个,建地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公司 “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 (2)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2)

三、自主创新上台阶 (3) 四、市场开拓创新高 (4) 五、管理水平显成效 (4) 六、存在的不足 (5)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9) 一、市场环境分析 (9) 二、同行业对标分析 (1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1) 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发展思路 (14) 三、发展目标 (14) 第四章保障措施 (17) 一、抢占市场 (16) 二、增加产能 (17) 三、储备人才 (17) 四、科技创新 (18) 五、狠抓成本 (18) 六、确保安全质量 (19) 七、文化建设 (19) 八、加强党建 (20) 结束语 (21)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公司实现管理提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对企业统筹规划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本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明确了企业“十三五”时期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是“十三五”时期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企业快速转型壮大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时期。公司紧紧围绕股份公司总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业务结构调整,细化管理责任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前进步伐,坚持三个市场齐头并进,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公司社会影响力、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015年各项任务目标的胜利完成,为实现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累计新签合同额1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2.3%、30.67%。企业总资产、净货币资金存量分别由期初的 4.11亿元和9255.2万元增长到6.4亿元、1.1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7%、3.86%。十二五末和期初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一年一个小台阶,五年实现大跨越。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以及《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纲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求好、求快、求实”的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做强做大为重点,以求真务实为抓手,着力处理开拓经营与防范风险、做强优势与补好短板、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总结

. 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总结 神山乡初级中学 赵家营学校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县委政府、县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我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了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来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践行依法治教,弘扬依法治教精神,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现就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神山乡中、赵家营学校是一所集乡初中和村小为一体的农村学校,位于神山乡赵家营村。学校现有教学班9个,共有中小学生214人。其中,初中3个班,中学生85余人;小学6个班,小学生129人。在职在岗教师22人,其中大学学历17人,大专学历5人;中级职称10人,45岁及以下教师18人。近年来,学校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校园环境明显改善,教育设备设施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狠抓队伍建设:

1、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四风”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防腐倡廉,防微杜渐;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提高学校领导班子防腐倡廉能力,进一步使班子有凝集力、团结力和战斗力。 2、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全面推行教职工聘任制度,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继续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学校以“校本”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技术为目的,坚持“学习、工作、反思一体,强化反思;教师、专家互动,突出主体;课题为载体的演绎型科研、‘小现象真问题’为特征的归纳型教研互促,注重实效”的策略,整合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即将教师队伍建设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禁烟、劝烟活动。坚决杜绝乱收费,乱补课,乱收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酒后上班,上课使用手机等现象。 (二)、夯实师训工作: 1、在“十二五”期间我校先后有15人次参加市以上各类培训,参加国家级远程教育培训先后三次共66人次。 2、在“十二五”期间学校每年均组织对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培训内容有:师德师风学习、教师信息教育技术学习、分学科的教材教法学习、安全知识学习。 (三)、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硬化学校操场地面,面积40平方米,投入资金0.68万。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2016-2025)

目录 一、公司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管理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回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十二五”取得的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十二五”存在的不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环境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世界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中国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地缘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行业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竞争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公司内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公司外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SWOT矩阵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SWOT矩阵分析推导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企业愿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目标定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支撑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组织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经营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市场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投资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财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