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的种类及手术方案的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的种类及手术方案的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的种类及手术方案的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的种类及手术方案的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的种类及手术方案的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下腰痛和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经过牵引和加强腰肌锻炼等保守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是约有1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上海同济医院脊柱外科贾永伟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Mixter和Barr首次用手术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迄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史已达70多年。经过大量的实验和

临床研究,该病的诊断技术逐步完善,手术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

一、直视下后路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

传统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仍是目前常用、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其手术适应证为:(1)症状严重,经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反复多次发作者;(2)有明显神经根受压症状,造成神经根功能损伤者;

(3)中央型突出或疑有游离块脱入椎管产生马尾神经症状者,应尽早手术;(4)腰椎间盘突出伴有腰椎管狭窄或合并腰骶部“移行椎”或脊椎滑脱,需同时做腰骶部融合者。

后路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典手术方式,根据咬除椎板的多少,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手术包括有全椎板、半椎板切除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椎板间开窗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3种方式。

全椎板、半椎板切除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入路容易,手术视野较宽阔,可直接摘除髓核,对神经根减压充分,术后疗效肯定;但该手术方式的减压范围过大,会造成脊柱后柱结构的破坏,影响脊柱稳定性;术中有潜在的神经根和腹膜大血管损伤的危险;术后部分病人在椎板缺损区形成大量纤维瘢痕组织或不规则新生骨,与硬脊膜或神经根粘连,致医源性椎管狭窄。

开窗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是目前较常用的手术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不足之处是暴露范围小。对椎板间隙较窄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对中央型宽基底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钙化患者采用双开窗扩大减压椎间盘摘除术,均能充分显露突出的椎间盘、神经根和侧隐窝,手术定位准确、创伤小、出血少,最大限度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尽量减少硬膜囊粘连,手术时间短,康复快。椎间盘突出合并明显退行性变者,需较广泛探查或减压者可采用半椎板切除术;同一间隙双侧突出或中央型突出粘连较紧密不易从一侧摘除,或合并脊柱明显退行性改变或合并中央型椎间盘狭窄需要双侧探查及减压者,可采用全椎板切除术。

二、直视下前路腰椎间盘摘除术

前路腰间盘摘除术由Halt于1950年首先报道。手术成功率大约82%一95%.但其对术者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一般认为该术式优点有:手术不暴露椎管,不触动硬膜及神经根,避免损伤性炎症的发生;可避免硬膜外及神经根周围血肿、瘢痕和粘连;不破坏脊柱后方结构,可减少术后腰椎不稳及腰椎滑脱的发生,可早期功能锻炼及下地活动。但无法在直视下判断椎间盘的突出情

况及椎管、神经根管和神经根的具体情况,无法切除已脱入椎体后缘的椎间盘:有造成腹膜、输尿管、腹后壁血管及交感神经丛损伤的可能性。

三、显微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传统后路全、半椎板切除摘除椎间盘髓核手术对腰椎三柱结构的完整性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对腰椎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且有切口长、损伤大、病人需

耐受较大痛苦、术后恢复慢、给病人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等缺点。腰椎间盘微创技术,是指与传统切口手术相比创伤较小的技术和方法,目前指那些采用非传统手术方法,而借助一定的特殊手术器械或手段进行治疗的技术和方法。1975年Caspar率先开展显微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其优点为:切口小,术野

清楚,住院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但是由于暴露范围小,易遗漏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目前常用是显微腰椎间盘次全切除术,手术要在X线透视下进行,先插入导针,作1.5cm长的后正中旁切口,在手术显微镜下,行黄韧带侧方开窗,保留内

侧的韧关节突,减少术后瘢痕形成,视需要行椎板切除,必要时行内侧小关节部分

切除。牵开神经根,切开后纵韧带,次全切除椎间盘,术中保持软骨板的完整性。探查硬膜外间隙及椎间孔有无游离椎间盘存在。用脂肪移植块覆盖硬膜。其优点是:手术切口小,出血少,脊柱稳定性不受影响,术后恢复快。

四、化学溶核术(chemonucleolysis,CN)

1964年Smith首先报道经皮后外侧椎间盘穿刺注入木瓜凝乳蛋白酶的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开创了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的先河。目前国内外采

用较多的是溶栓剂为胶原蛋白酶,它能溶解髓核和纤维环中的胶原蛋白,而不

损伤邻近结构中的酶,且过敏反应更低,已取代木瓜凝乳蛋白酶。临床上主要

有以下5种方法:(1)经皮斜刺或后方直刺椎间盘(盘内)注射法;(2)经皮椎间孔

硬膜外侧隐窝突出物局部(盘外)注射法;(3)经椎板外切迹或小关节内缘行硬膜

外侧隐窝穿刺法;(4)经皮棘突旁硬膜外注射法;(5)经皮切吸与胶原酶注射联合法。目前国外均采用盘内注射法注射,国内则盘内、盘外注射法均有使用。CT

引导、C型臂X线影像监视也是唯一的安全保障手段。主要并发症包括胶原酶

误入蛛网膜下腔、神经根损伤、硬膜外间隙感染、溶解期腹压增加导致髓核再

脱出引起马尾神经综合征、截瘫等。因此,正确选择适应证、规范性操作可以

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五、经皮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

1975年Hijikata首次报道采用经皮穿刺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开辟了

一条介于开放手术和保守治疗间的新途径,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和操作的改进使

之在全球迅速被推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干扰椎管内结构、不影响脊柱稳定性、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但由于手术是在x线透视下并非直视下

进行。术中无法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难以达到彻底减压。因而其适应症较

局限,只限于单纯性和急性椎间盘突出症。

六、关节镜下椎间盘切除术(arthroscopy microdiscectomy,AMD)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从1982年Schreiber率先将内窥镜技术

引进经皮髓核摘除术中以后,许多学者将关节镜引入了这一领域,使用改良的

关节镜称为椎间盘镜,以便更准确有效地摘除髓核,减少其盲目性。该术式具

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不影响椎间隙高度,有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等优点。但是该项手术设备器械较昂贵。内窥镜下手术技巧掌握困难,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不易普及。

七、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

1987年Daniel率先报道采用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成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是在经皮椎间盘摘除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由于该技术并非直视下进行,其床治疗效果与其他技术无明显差异.且需要较昂贵的激光设备,目前国内开展较少。

八、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nueleoplasty)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首先在美国于2000年7月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技术。其特点是可移除大量病变组织而不引起周围正常组织的不可逆损伤(出血、坏死等)。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等优点,缺点是需要较高昂的设备投入。目前国内引入该技术时间尚短,有待于长期的随访以观察远期疗效及并发症。

九、椎间盘内电热凝纤维环成形术(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IDET)

椎间盘内电热纤维环成形术是通过局部加热使纤维环内胶原纤维的三螺旋结构崩解、变性、收缩,从而使IDET椎间盘组织回缩,压力降低。各家报道IDET治疗后椎间盘内压降低程度不一致,但均有显著效。手术中经透视下将导针穿刺人椎间盘中心,自导针置入热阻丝,热阻丝穿过髓核并沿纤维环内侧壁弯曲,继续推进使其分布于整个纤维环的后部和后外侧部,缓慢加热电热丝,升温至80℃一90℃,维持4~5rain后拔出穿刺针。其治疗机制为:(1)局部热疗使产生裂隙的纤维环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收缩,发生再颦形使撕裂处愈合;(2)加热灭活椎问盘内炎症因子及降解酶,从而消除化学性致痛因素;(3)热能使分布在纤维环外层的痛觉神经末梢失活而失去接收和传递疼痛信号的能力;(4)深部热疗作用,改善椎管内的微循环。IDET治疗目前仍处于初始阶段,研究报道较少,其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验证。

十、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eopy discectomy,MED)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并成为微创脊柱外科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1997年Foley和Smith率先将显微内窥镜技术应用于LDH手术。1999年美国SOFAMORDANEK公司在原有MED技术上将其改进,推出第二代的M E T R x椎间盘镜系统。该手术系统由光学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及手术器械三部分组成,而且在图像质量、器械类型、操作空间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手术在X线透视下,经C型臂定位后,通过16~18m m 工作管道直接导入内窥镜及手术器械,清理椎管外软组织,椎板间开窗,牵开神经根,摘除突出髓核。不广泛剥离椎旁肌肉,只少量咬除椎板下缘,扩大椎板间隙,完全保留了脊柱中、后柱结构,不干扰正常的脊柱生物力学结构。M E D技术手术适应证与开窗术基本相似。最佳适应证是有明显神经根受压症状的单侧单

甲状腺癌手术方法有几种

甲状腺癌手术方法有几种 文章目录*一、甲状腺癌手术方法有几种1. 甲状腺癌手术方法有几种2. 甲状腺癌手术后的饮食3. 甲状腺癌术后能否要孩子*二、治疗甲状腺癌的错误方法*三、甲状腺癌手术需多少费用甲状腺癌手术方法有几种 1、甲状腺癌手术方法有几种 1.1、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低度恶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应做治疗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激素和碘治疗。 1.2、滤泡性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碘治疗。 1.3、髓样癌以甲状腺全切除和颈区淋巴结清扫为主要方式,残留病灶放射治疗。侵犯范围广,可做姑息性手术以解除压迫,缓解症状。 2、甲状腺癌手术后的饮食患有甲状腺癌的患者应该在治疗的过程中,注意食物的搭配,多吃一些有助于病情,并且好消化的食物,例如小米、蒌蒿、甜菜根、馒头、大麦、凉粉、葵花子仁。忌食香菜、泡椒、红辣椒、葱白、啤酒、白酒、花椒等刺激性的食物。 如果患有甲状腺癌的患者术后应该多食用一些具有抗甲状腺癌作用的:茯苓、山药、香菇、猴头菇、无花果、海参、海带等食物,并且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的食物:甜杏仁、柿饼、芦

笋、薏米、甲鱼。 3、甲状腺癌术后能否要孩子如果对于甲状腺癌在手术后,在检查后,对于女性的输卵管还有就是自己的子宫,生殖器官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的话,是完全可以要一个小孩的,甲状腺癌症一般是不会遗传的,所以对怀孕没有什么影响的。 治疗甲状腺癌的错误方法癌症是一类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的疾病,化疗药物有“细胞毒”和促进分化作用,所以化疗可以杀死癌细胞、促进分化,从而治愈癌症。 但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也会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对人体造成损伤;同时化疗会抑制患者免疫功能,这反而助长了癌细胞的生长;多次化疗、反复刺激,会加剧癌细胞的耐药性,降低化疗效果,一般化疗6次后效果就很差了。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化疗有严格的疗程和剂量规定,使用时不能过于相信化疗的抑瘤奇功而擅自加量。比如乳腺癌术后,一般情况下6次化疗就达到目的了,超疗程使用,患者5年生存率并没有提高,生活质量反而明显下降,有些体质较差的出现了“一边化疗,一边扩散、转移”的情况。更有一些患者盲目追求大剂量、多疗程治疗,结果导致了“瘤去人亡”的悲剧。 因此,化疗并不是“多做几次化疗更保险”,我们要科学地认

关于脊柱结核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研究

关于脊柱结核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研究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脊柱结核患者80例, 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对两组术中的基本情况、术后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化疗药物的使用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较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更佳,具有降低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标签:脊柱结核;手术治疗;方式;选择 骨外科中較为常见占骨关节的结核为脊柱结核,又以第一腰椎的结核居多。而后路术式、前后路联合术式以及前路术式等为目前脊柱结核开放式外科的手术中经典手术方式[1]。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同时,脊柱结核新的CT引导经皮微创技术亦随之出现,其具有恢复快、出血少、微创手术的创口小等优点。我院采用CT引导经皮微创技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脊柱结核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6~70岁,平均(39.4±3.0)岁;研究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5~71岁,平均(40.0±3.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在手术前予以两组患者CT扫描的定位治疗。研究组给予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具体做法为对患者进行局部的麻醉后,按照CT检查的结果将病灶具体的位置确定。腰椎结核予以经过安全三角椎弓根的外侧入路治疗,而一般的胸椎结核予以椎弓根间与肋骨入路治疗。如果手术中发现较大的脓肿,进行引流时要选取适宜引流管。如不具明显脓肿可以将中心静脉的导管放置其中,作为进行药物化疗时进入的通道。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按照结核的大小以及部位,对较为适宜手术方案进行选择。而后路术式、前后路的联合术式以及前路术式等为目前临床较为常见手术方式。在两组患者的手术之后为了避免发生术后感染,皆予以广谱抗生素的静脉滴注,但注意1w左右为较为适宜选择。且手术前后要依据患者具体的情况予以常规的化疗。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用x±s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总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 亦可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即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突出症脱出的髓核一般以向椎管方向(即向后方)脱出较多,而向椎体方向(即向上或向下)脱出较为少见。脱出的髓核止于后纵韧带前方称为“突出”,而穿过后纵韧带进入椎管内的,称为“脱出”。根据髓核突出的方向可分为:(1)单侧型,一般仅产生一侧下肢症状。(2)双侧型,则产生双侧下肢症状。(3)中央型,可压迫马迫尾神经,表现为会阴麻痹及大小便障碍症状。 成人椎间盘组织无血液供应,靠淋巴的渗透维持营养,仅纤维环表层有少量血液供应。椎间盘是身体负荷最重的部分。因此,20岁以后,腰椎间盘开始退行性变,髓核含水量逐步减少。由于脱水,髓核张力减低,椎间盘可变薄。同时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胶原纤维增多,髓核失去弹性。身体的剧烈运动,可引起纤维环的各层纤维互相摩擦,产生玻璃样变,从而失去弹性,最后导致纤维破裂。因此,随着年龄的线大,腰椎间盘的结构老化,其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长期劳累与磨损,致使关节中央软骨消失或关节外围软骨肥厚、增生。骨关节折后遗症,便会导致骨关节长期疼痛。滥用激素药物和食物添加剂中所含激素,会加速骨关节的退化性变化。 腰椎的构成 腰椎共有五个椎骨,两椎体之间由软而具有弹性的椎间盘构成椎间关节,这种结构使腰椎骨之间可前后左右弯屈及小范围旋转。椎间盘是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三部分组成的。软骨板为覆盖纤维环和髓核上下两面的透明软骨,它与椎体骨紧密相连,将椎间盘限制在上下两个软骨板之间。纤维环由同心圆排列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纤维软骨组成,各层纤维的方向彼此交错构成菱形,牢固地附着在上下软骨板和椎体骨缘上,可耐受各种压力,限制椎体之间的过度扭转和滑移活动,并能缓冲外力,吸收震荡。髓核是由胶原纤维、粘多糖和大量的水分所组成的半胶体,它被限制在纤维环和软骨板之间,随外力作用而改变形状和位置,并将外力平均传导到纤维环和软骨板上,使其对纤维环及软骨板的压迫降到最底,有效的保护了后两者。成年人的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以致最后破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的前侧及两侧较厚,而后侧较薄。纤维环的前部有强大的前纵韧带,后侧的后纵韧带较窄、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怎样才知道自已得了腰间盘突出呢? 当你弯腰取物或无明显诱因引起腰痛牵掣腿痛,抬腿有明显的引拉样放射性疼痛时,你就有可能患上了腰间盘突出症,你就应当马上到医院去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以便早期诊断,防止病情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里没有相应病名,散在于“腰腿痛”、“痹症”范畴。近年来,中医学对本病从理论探讨、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临床治疗上,除传统药物内治、外治、推拿、针灸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进展外,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创造出了药物离子导入、小针刀疗法等。 中医认识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腑。故腰痛一症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这从生理上说明脊椎的生理与病理和肾有着必然的联系。 根据椎间盘突出发病特点,其病机可如下; 1、肾精亏损,盘骨失养;诸般腰痛,肾气虚惫为本。这一观念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病理,大量资料表明,腰椎间盘突出是在原有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素体虚弱加之劳累过度或房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等。 (二)、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1)、当制备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时,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 ①、制氢气不能用HNO3、浓H2SO4,宜用稀H2SO4等。另外,宜用粗锌(利用原电池原 理加快反应速率),不宜用纯锌(反应速率慢)。 ②、同理,制H2S、HBr、HI等气体时,皆不宜用浓H2SO4。前者宜用稀盐酸,后两者宜 用浓磷酸。 FeS + 2HCl = FeCl2 + H2S↑ H3PO4 + NaBr NaH2PO4+ HBr↑(制HI用NaI)(2)、与反应进行、停滞有关的问题 用CaCO3制CO2,不宜用H2SO4。生成的微溶物CaSO4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进 一步进行。 (3)、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较多;若用KMnO4代替MnO2进行反应,由于反应不需加热,使制得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极 少。 (4)、酸性废气可用碱石灰或强碱溶液吸收,不用石灰水,因为Ca(OH)2属于微溶物质,石灰水中Ca(OH)2的含量少。 (5)、检查多个连续装置的气密性,一般不用手悟法,因为手掌热量有限。 (6)、用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装置内外压强应相同。 (7)、实验室制备Al(OH)3的反应原理有两个:由Al3+制Al(OH)3,需加氨水;由AlO2-制Al(OH)3,需通CO2气体。

(8)、装置顺序中,应先除杂后干燥。如实验室制取Cl2的装置中,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后用浓H2SO4吸收水蒸气。 2、可行性 (1)、在制备Fe(OH)2时,宜将NaOH溶液煮沸,以除去NaOH溶液中溶解的O2;其次在新制的FeSO4溶液中加一层苯,可以隔离空气中的O2,防止生成的Fe(OH)2被氧化。(2)、实验室一般不宜采用高压、低压和低温(低于0℃)等条件。 (3)、在急用时:宜将浓氨水滴入碱石灰中制取NH3,不宜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又如,宜将浓HCl滴入固体KMnO4中制备Cl2;还有将H2O2滴入MnO2中制O2,或将H2O 滴入固体Na2O2中制备O2等。 (4)、收集气体的方法可因气体性质和所提供的装置而异。 (5)、尾气处理时可采用多种防倒吸的装置。 3、安全性 实验设计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药品和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当必须使用时,应注意有毒药品的回收处理,要牢记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1)、制备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务必认真验纯,以防爆炸! (2)、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溶液吸收时应使用防倒吸装置。 (3)、对强氧化剂(如KClO3等)及它与强还原剂的混合物,千万不能随意研磨,以防止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引起人身伤害等事故。 (4)、有毒气体的制备或性质实验均应在通风橱或密闭系统中进行,尾气一般采用吸收或燃烧的处理方法。 (5)、混合或稀释时,应将密度大的液体缓慢加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以防液体飞溅。如浓硫酸的稀释等。 (6)、用Cu制CuSO4,可先将Cu在空气中灼烧成CuO,再加稀硫酸,不宜用Cu和浓硫 酸反应,以防产生有毒气体SO2。 4、节约性:实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采用装置简单、实验步骤少、所需药品少、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实验。 (三)、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护理要点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护理要点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最初24小时应保持平卧位,腰部垫小枕,可以压迫刀口减少出血。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呼吸、血压、脉搏等。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不要使引流管受重压或折弯,维持其负压和无菌状态。同时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成份和总的引流量等。术后24小时内应反复检查病人阴部及双下肢感觉运动变化情况,如果神经受压不见好转反而进行性加重,同时引流管不够通畅引流量很少,说明椎管内出血量较多,局部形成血肿,导致神经受压。应立即手术探查,避免神经受压过久出现不可逆性瘫痪。加强生活护理,定时给病人翻身,翻身时注意肩部和臀部同时翻转,保持腰部平直无扭曲。协助病人在床上平躺着解大小便,可以使用尿壶和一次性尿布等,注意避免污染伤口敷料。术后48--72小时拔除引流管后,即可鼓励患者进行直腿抬高锻炼和腰背肌肉锻炼,争取早日康复。 腰椎间盘急性期护理方法 1.急性期应睡硬板床,绝对卧床3周。 2.避免咳嗽、打喷嚏,防止便秘。 3.症状明显好转后,可逐步进行背肌锻炼,并在腰围保护下,下地做轻微活动。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缓解或痊愈,但该病的复发率相当高,原因为: (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治疗后,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许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还纳回去,只是压迫神经根程度有所缓解,或者是和神经根的粘连解除而己。 (2)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病情虽已稳定或痊愈,但在短时间内,一旦劳累或扭伤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导致疾病复发。

(3)在寒冷、潮湿季节未注意保暖,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的患病部位,加之劳累容易诱发本病的复发。 (4)肝肾亏损未能及时补充。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肾精充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劲强、关节灵活。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机能减退,肝肾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骨关节病。 (5)术后的病人虽然该节段髓核已摘除,但手术后该节段上、下的脊椎稳定性欠佳,故在手术节段上、下二节段的椎间盘易脱出,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腰椎间盘手术后要严格遵守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护理方法,做到预防术后腰椎间盘突出。

教学设计方案评价标准

在课堂中教学评价的方案 评价活动是伴随着教学活动同步向前推进的。因此,教师应当在提出教学实施方案的同时,也提出过程评价方案。 一、评价内容 1. 学生话语 在语言教学评价中,学生话语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学生的活动表现证据,其中包括话语量,话语真实水平,话语连贯流畅程度,话语的随机建构水平等。 2. 学生行动 伴随着学生话语,还有相应的行动发生。我们需要重点评价学生行动的目的性、互动性、主动性,还应评价学生行动的实际效能。 3. 学生认知水平 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得知学生的思维进程与线索,学生对教学信息的领悟程度,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感受深度,以及学生接受新语言学习项目的敏锐程度。 4. 临场机智 课堂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随机构建教与学的关系的过程。所以,学生在现场所表现出来的临场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对学习情景的适应性,也是教师的评价内容。 二、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主要指的是“谁来评价?”的问题。形成性评价设计应当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学生以及身居课堂之外的家长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 1.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 教师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估量全班的整体表现,发现群体的学习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群体学习活动的总体趋势。 (2)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需要以个案的形式观察探寻那些可以说明他们学业进展情况的具体表现。面对一个群体的众多学生,我们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形成性评价。由于学生个人的表现均有某种代表性,所以,教师在具体进行某些个案的“解剖麻雀”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第一类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评价 学生以评价的主体身份参与形成性评价,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学生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 学生自评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有必要逐步培育和构建学生的有效评价行为,如及时采集个人表现的信息,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进行自我监控,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2) 小组互评 小组内部的合作评价是课堂形成性评价的难点。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太善于进行合作评价的,但是,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评价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在每节课上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活动,自主

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放手术

开放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根本最佳的治疗,我们在椎间盘突出临床和相关基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对椎间盘突出根据其不同病理类型及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本着“能简单不复杂,能介入不手术的原则” [1]。采取下列分阶段治疗策略:保守治疗;微创手术;椎间盘切除术;非融合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椎间盘切除加融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方法包括: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椎体融合内固定术等。 1、手术适应症(1)诊断明确,病史超过半年,疼痛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屡次发作,经正规系统的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应及早手术治疗,以减轻痛苦。(2)症状明显,疼痛剧烈,经正规系统的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者。(3)合并有其它原因的腰椎管狭窄,需行椎管手术探查的患者。(4)椎间盘中央型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出现明显的马尾神经受压的症状,影响大小便功能,经正规系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5)椎间盘脱出较大,压迫神经根或硬脊膜囊,症状表现严重,出现严重持续的下肢麻木、感觉异常或肌肉麻痹出现足下垂,经正规系统保守治疗效果不显著,症状仍较严重,影响工作、行走的患者。[2] 2、禁忌症1)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2)初次发作,症状轻微,预计非手术治疗可缓解者;椎间盘突出症之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不明确者,影像学也未见椎间盘突出的特征性表现者。[3] 3、手术方法 3.1.1 开窗半椎板切除“开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手术中进入椎管的一种方法。具体讲就是用咬骨钳或骨凿切除部分椎板和关节突,进入椎管并暴露突出物。随着对椎间盘突出的病理解剖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采用“开窗”的方法进入椎管,也能充分暴露突出的髓核与神经根,并对神经根所在部位做到减压。而由于椎板切除较少,所以硬膜粘连的机会也较小,同时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损伤。总之,“开窗”的方法造成手术损伤较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也较短,适合于大多数腰椎间盘突的手术。半椎板切除则咬除椎板范围更广。 3.1.2 该方法的适应症范围:1、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无效的,椎间盘突出范围较大的、椎间盘突出突入硬膜内的。2、病人的原因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疗的病人。 3.1.3该方法的优点:安全、疗效确切,成功率高症状缓解较彻底,恢复较快,对腰椎稳定性影响较小。 3.1.4 该方法的缺点:受传统观念影响绝大部分患者接受困难,花费较大,对劳动能力有轻微的限制。 3.2.1腰椎间盘突出全椎板髓核切除手术本术式特点为将两侧椎板连同棘突 摘除,彻底扩大椎管。 3.2.2该方法的适应症范围:1、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无效的,椎间盘突出范围较大的、椎间盘突出突入硬膜内的患者;2、病人的原因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疗

2.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又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其中PTC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而PTC和FTC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DTC生物行为温和,预后较好。ATC的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MTC的预后居于两者之间。 二、诊疗技术和应用 (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有如下病史时需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癌,尽早进行筛查: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全身放射治疗史;

③DTC、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multiple hamartoma syndrome)、Carney综合征、沃纳综合征(Werner syndrome)和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小肿块。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晚期局部肿块疼痛,可出现压迫症状,常可压迫气管、食管,使气管、食管移位。肿瘤局部侵犯重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交感神经受压引起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侵犯颈丛可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等症状。颈淋巴结转移引起的颈部肿块在未分化癌发生较早。髓样癌由于肿瘤本身可产生降钙素和5-羟色胺,可引起腹泻、心悸、面色潮红等症状。 2.体征 甲状腺癌体征主要为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并逐渐增大,质地硬,边界不清,初起可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后期多不能移动。若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触诊颈部淋巴结肿大。

(完整word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 一、急性腰扭伤多数有急性腰扭伤史,可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功能失调,以及突然发作的急性疼痛,常处于强迫体位,由于保护性肌紧张使脊柱强直或侧凸,疼痛可向臀部放射。屈髋屈膝时可引起腰部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但无坐骨神经牵拉痛,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阴性。二、慢性腰部劳损可由急性腰扭伤后未经及时合理治疗或长期积累性腰部组织损伤引起。常表现为腰骶部酸痛或钝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改变体位及局部捶打按摩后症状减轻,不能坚持弯腰工作,疼痛严重时可牵掣到臀部及大腿后侧。腰骶部竖脊肌附着点处是最常见的压痛点,椎旁、棘间及第3腰椎横突深压痛,臀肌起点及臀部可有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无放射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蒋赞利三、退行性变腰椎骨关节病以腰椎退行性改变为主,有腰椎广泛骨与关节增生性改变,并继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表现为晨起腰部僵直或酸胀感明显,活动后症状逐渐减轻,但活动时间较长后病人又可出现腰痛加重,卧床休息、局部按摩后可以缓解。腰部常无明显压痛点,局部按压后有舒适感。退变较严重的患者,小关节不对称,该节段的腰椎间盘变性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以致骨质增生,向后压迫神经根,或因腰椎不稳、小关节增生内聚而刺激神经根,而出现下肢

放射痛,疼痛以股部前外侧为主,有时可表现为根性痛,此时应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为腰椎管外病变,该横突尖部软组织因损伤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导致腰痛或腰臀痛。多发于青壮年、腰背肌较弱者,男性多见,有外伤史和长期工作姿势不良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腰部及臀部疼痛,活动时加重,俯卧位检查时可触及一侧或两侧竖脊肌轻度痉挛及压痛,可在第三腰椎横突末端扪及硬结和条索状物,触压痛明显,有时可在臀中肌后缘或臀大肌上缘扪及条索状物及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无神经根刺激症状,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无特殊异常。五、腰椎椎弓崩裂与滑脱指腰椎椎弓在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缺损或断裂,使椎弓失去完整的骨性连接,又称峡部不连。在椎弓崩裂的基础上椎体产生向前滑移,又称真性滑脱。若椎弓完整椎体产生滑脱,则称为假性滑脱。当椎弓峡部断裂时,椎弓断端活动,形成假关节。由于反复的活动摩擦使断端产生大量的纤维软骨样骨痂,这些增生的纤维软骨组织,可引起神经根粘连产生腰腿痛,并可造成神经根性受压产生根性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要点:①椎弓崩裂及崩裂性滑脱一般病程较长,无明显加重或缓解期。②对神经根影响不如椎间盘突出明显。 ③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并可确定滑移的程度,可加摄腰椎动力位X片以明确椎体结构稳定性,必要时可结合CT、MRI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病历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病历 入院记录 主诉:间歇性腰痛1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疼4天。 现病史:患者汽车修理工,长期弯腰工作,自述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晚间疼痛渐増,时痛如刀割火燿,并以蚁行感沿右下肢放射,在私人诊所予“腰痛宁胶囊,VitB1、VitB12肌肉注射”未见好转,以后反复发作,腰部酸软困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4天前,劳累过度,致腰痛加生,今日来我院,行X线检查:L4-5、L5-S1椎间盘突出,L34椎体骨质增生,门诊以“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收住入院住院。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中毒等病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不详;预防接种史不详;未发现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并成长于山东省,无异地长期居住史,居住条件可,无阴冷潮湿之弊,生活上无特殊嗜好。 婚育史:已婚。育一男一女,配偶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6℃P :76次/分R:20次/分BP:140/90㎜/Hg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表情痛苦,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动体位。舌质淡, 苔白腻,脉迟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口唇无发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专科情况: (一)腰脊柱姿势 腰椎生理前突消失,腰椎轻度侧右弯畸形。 (二)压痛点 L4、L5,、S1棘间及棘右旁压痛(+),右环跳穴压痛(+),用力按压时诱发右下肢放射疼痛、麻木。 (三)特殊检查 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左侧(-)。腹压增高则且右下肢麻木加重。 (四)腱反射改变 右膝腱反射减弱,右跟腱反射消失,右下肢外后侧及足底感觉减弱。踇趾背伸力。 (五)腰部功能活动(站位) 前屈500、后伸100、左侧屈100、右侧屈100、左右侧旋100。 (六)其他骨盆挤压试验(-)、双侧“4”试验(-),双侧梨状肌牵拉试验(-)。双下肢末梢血液循环正常。双下肢肌力正常。其余脊柱、四肢关节形态、功能均正常。 辅助检查: X线检查:L4-5、L5-S1椎间盘突出,L34椎体骨质增生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腰痛肾阳虚 西医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 医师签名: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及其进展探讨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及其进展探讨 发表时间:2016-12-08T13:56:59.62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作者:刘颖1 史小英2 [导读] 针对各类手术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以期为甲状腺癌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大荔县医院 715100;2西部空军452医院 610061 【摘要】手术治疗作为甲状腺癌临床治疗的核心方式,本文针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各类手术疗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其中针对传统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测定和神经监测以及内镜切除手术等进行综述,针对各类手术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以期为甲状腺癌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甲状腺癌;外科治疗;进展;手术方式 甲状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内分泌相关肿瘤,近几年相关研究关于本病的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甲状腺癌患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此外,呈现出不断年轻化的态势,故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治疗甲状腺癌患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点以及病理分型进行分析。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存在差异,其中以外科手术为主包括病侧甲状腺腺叶联合峡部切除术、近全甲状腺切除以及病侧甲状腺腺叶联合峡部联合对侧腺叶大部切除。本文针对现今各种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及其进展进行探讨。 一、甲状腺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方式 (一)传统手术方式 传统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病侧甲状腺腺叶联合峡部切除术、近全甲状腺切除以及病侧甲状腺腺叶联合峡部联合对侧腺叶大部切除三类[1]。就病侧甲状腺腺叶联合峡部切除术而言,其可用于甲状腺癌患者中的甲状腺腺体切除范围,此手术方式具以下优点:术后较少出现并发症;侧腺叶癌肿的复发率较低;可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予以保留。但有学者认为,甲状腺癌患者中约存在30%-80%于初诊时可见多发病灶,若采用此术式进行治疗,其治疗方式不彻底,存潜在病灶遗留隐患,而侧甲状腺腺叶复发率及肺转移率较高[2]。就病侧甲状腺腺叶联合峡部联合对侧腺叶大部切除手术而言,其优点包括:促使局部复发率及转移率、侧甲状腺微小病灶大幅度降低;若对侧甲状腺腺叶再现癌肿,可选择使用放射碘予以残留腺体消除,无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就近全甲状腺切除术而言,该类手术方式在日欧美等国家较为常用,其优点包括可对腺体双叶多的中心癌灶予以全部切除;术后采用放射碘检测复发、转移、治疗更为便捷;利于甲状腺球蛋白检测以及肿瘤的复发、转移监测;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复发风险的降低以及生存率的提高,可有效防止出现二次手术并发症的现象。但该术式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喉返神经受损、低钙血症、颈部血肿等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淋巴结在甲状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其超声检出率为30%左右,相关研究证实甲状腺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因此对于甲状腺患者颈部淋巴结的清扫尤为重要。清扫颈部淋巴结的主要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型、选择性和改良型三种[3]。就传统型而言,主要是对于肿瘤累及周围组织患者;就改良型而言,肿瘤未突破淋巴结包膜、淋巴结较少患者较为适用;就选择性而言,对于Ⅵ区淋巴结的检查和清扫,Ⅵ区淋巴结阳性者适用Ⅱ-Ⅳ区淋巴结清扫。传统手术方式多在颈部造5-8cm的切口,切口形状多为低领长弧形或者“Y”、“H”、“ L”型切口,由于颈部解剖存在较为复杂的结构,且重要器官较多,故容易存在声嘶、出血等并发症,进而引起患者死亡+[4]。 (二)内镜切除手术 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此类事故发生率。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已成为甲状腺外科的关注热点,在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方面的良性病变中较为适用。该术式要求单纯结节的直径不超过6.0cm,囊性结节可超过6.0cm。该术式的效果较之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较好,不仅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可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感等。注意该术式不可用于≥6.0cm实性结节、不耐受全麻者、术后复发者、颈部放疗史者等,该术式的手术适应证有限且操作技术较为复杂、视觉效果较差、对切口要求较高。 二、甲状腺癌患者外科手术方式的研究进展 (一)术中神经监测 喉返神经损伤作为甲状腺手术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诱发因素主要包括术中钳夹、切割、结扎、电灼伤、牵拉及压迫、缺血等。其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及步骤:1打开颈鞘以能够使得同侧的迷走神经予以显露和识别喉返神经的目的,将采用探针刺激而获得的电信号结果记录为V1;2待气管食管沟的喉返神经得以显露后,将探针获得的信号值记为R1;3喉返神经全显露至Berry韧带解剖游离后,对其显露部的最近端予以测试,记录测试值R2;4于手术视野内采取彻底止血操作,其后对迷走神经予以测试,获得的信号值记为V2值。5比较V2、V1,R2、R1,喉返神经功能正常完整表现是而者信号未存在显著的减弱,引出V1信号,可将声带接触、监测故障、肌松状态影响等情况予以排除;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的表现是R2、V2信号出现丢失;术中监测时出现喉返神经肌电信号减少的情况应选择立即停止操作,防止出现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 (二)测定术中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为另一常见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其病发原因包括甲状腺再次手术、甲状腺癌、增加甲状腺切除范围、中央颈淋巴清扫术采取等。患者可能存在术后血钙方面的问题,故需要监测情况,故于术后早期采用口服钙剂等方式可实现防止出现低血钙的情况出现,但可致使无低钙血症者现反弹高钙而增加成本加重负担。测定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是一项辅助性的新技术,现已被应用于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测定作为一项较为敏感的工具,不仅可对术后血钙正常与否予确定,还对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风险予以确定。检测甲状旁腺激素可有效地防止出现低钙血症,还可准确地预测正常血钙、低钙血症的围术期。 三、小结 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上治疗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逐渐朝着微创手术的方向发展,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诊断准确性,而且可以为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应则贵.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4,1(4):96-98. [2]陈祯勇.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3,19(301):11-13.

脊柱结核个体化的手术治疗

脊柱结核个体化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4—2010年间收治脊柱结核76例,术前经过严格的化疗后,根据患者发病部位、脊柱破坏的程度、脊柱节段破坏的多少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无一例出现死亡和病情加重现象。手术时间70~150 min,平均130 min。出血量100~2000 ml,平均800 ml。在9例截瘫患者中,经手术治疗后分别在术后3~6个月逐渐恢复下肢和大小便功能。本组病例经随访12个月以上无一例出现复发。结论:近年来脊柱结核在临床有增多趋势,其手术入路的选择仍存在很多争议,只要根据患者发病部位、脊柱破坏的程度、脊柱破坏节段的多少、手术熟练的程度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实行个体化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大,近几年来脊柱结核的患病率有所上升,在脊柱结核的治疗方面,虽报道很多,但对其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等问题仍存在很多争议[1]。如何针对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做到个体化治疗,是脊柱外科医师共同探讨的问题。自2004—2010年间收治脊柱结核76例,就其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9例,女27例,年龄14~76岁,平均35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1.3年。病灶部位:胸椎11例,胸腰段脊椎43例,腰椎22例。入院时血沉30~110 mm/h,平均58 mm/h。临床症状: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低热27例、盗汗18例、乏力21例、消瘦10例、贫血9例,同时有肺结核的5例、并有胸膜结核的2例。伴随有高血压病16例,冠心病13例,糖尿病7例,肝炎11例。入院后常规X线片、CT、MRI检查,伴有脊柱后凸畸形23例,侧凸17例,椎间隙变窄29例,并椎旁脓肿69例,椎管内脓肿13例,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脊柱结核。截瘫9例,Frankel分级:A级1例、C级6例、D级2例。 1.2 术前准备给予四联(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抗痨治疗,同时给予护肝治疗2周以上,积极对症和支持疗法,防止合并症。患者中毒症状减轻,全身情况明显改善,血红蛋白100 g/L以上准予手术。 1.3 手术方法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根据患者结核病灶的部位、椎体破坏的程度、脓肿的大小和所在的位置、患者的全身情况等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1.3.1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椎2例,胸4~10经胸腔47例,胸11~腰2经侧前方15例。颈椎手术:取仰卧位肩后方垫软枕,头颈部后仰,单个椎体结核可作颈前方横行切口,如果是两个以上椎体病变可经胸锁乳突肌前内侧斜行切口,在肩胛舌骨肌与气管间钝性分开达椎体前方,切开剥离颈前筋膜,次全切除病变椎体及椎间盘,清除周围脓肿,双氧水、盐水冲洗后,用充填骨组织的钛网植入到上下相邻正常椎体间,并在其椎体前方安放钢板固定,切口内放引流管一根。胸4~10椎体病变,取左侧卧位,经右侧胸腔入路,切除1~2根病变椎的肋骨,沿着肋骨的内后方剥离清除病椎、椎间盘及脓肿,在右前方植骨固定。胸腔常规放闭式引流管引流(如图1)。胸11~腰2椎体的病变,取右侧卧位,病灶椎对准腰桥并抬高,沿左侧12肋骨床经胸腹膜外切口,作病灶清除脊柱重建后,切口常规双氧水、盐水冲洗,放链霉素2 g、异烟肼200 mg,重建

工业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分析【论文】

工业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分析 1概述 工业设计其神奇之处在于将模糊变为清晰,将感性体现于理性,在确定的字眼提示下可衍生出众多不确定的形体、图案及流程。也正因工业设计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评价者在面对设计方案时常常手足无措,无从评判。评价标准的缺失或不具参考意义,易造成优秀方案的流失、合理方案的否决及不合格方案的流入,并最终造成工艺难以实现、成本过高、成品率低、加工周期长、市场认可度受限、成品质量不可控等实际产品商品化进程受阻,进而导致资金流转不顺畅等企业问题。这时就要根据与当前实际相符合的、科学的、全面的评判尺度,即设计评价标准来作出正确的评判[1]。设计评价标准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愈发重要,从工业设计形成到现在,设计评价标准在不断变化和发展[2]。工业设计作为整个产品研发系统的前端工作,合理的选择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诉求合理、逻辑严谨、细节到位的评价方法及标准对于整个项目的实施,方案的落实及产品卖点强化有着积极意义。 2评价原则探讨

工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将需求转化为概念,并通过图形图案、样品手板等进行呈现的过程。“工业设计主要的对象是商品化的产品,尤其是针对批量生产的产品。”[3]产品作为实际存在,有其自身的物的属性,主要表现为产品的“形状、色彩、材质、纹理、体积、质感、结构、层次、存在环境”等,在方案评价过程中,属于外观范畴。产品作为商品,还具备其市场属性,包括“品牌影响力、同类产品、市场定位、企业标识、卖点可行性”等,属于商品化范畴。同时,产品作为一种功能的载体,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操作方式、外部设备及能源需求、使用环境、操作频率、三防、散热、人机性能”等功能性需求也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详细考虑的内容。产品还需要兼顾到其经济性,其“物料成本、物料可获得度、装配及加工难度、生产周期、工序复杂度、OEM 可获得度、钣金拼板可行性、注塑效率及成品率、包装规整程度”等直接影响到其生产、物流成本。其次,产品具备很强的企业属性,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到企业的品牌纪律及PI 系列延续,特别针对那些已经在市场上具备一定占有率的品牌而言,设计方案在品牌认知上的突变往往不可取。此外,设计方案在产品的情感认知、文化承载等方面也应该有所体现,即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上,在设计理念、精神及文化层面上进一步提升方案的设计质量,正愈发重要。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虑产品功能、内涵及外延,根据其重要

甲状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

近几年甲状腺癌在我国发病率不断升高,老年和幼年是甲状腺癌的高危人群,尤其是男性,发病比较多见。甲状腺癌这种疾病也是不容小觑的,一经发现应该及时治疗。对于甲状腺癌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比较重要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治疗甲状腺癌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但是总得来说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以及中医药的治疗等,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患者都会问,治疗方法这么多,哪一种治疗方案才是最佳治疗方案呢,其实甲状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哪一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的。如临床分期、所表现的症状、年龄、体质等,适合自身的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手术是甲状腺癌患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而且多为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尤其是那些未出现扩散、转移的早期患者。手术治疗能够通过对病灶的切除快速、有效的控制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但是大家都知道手术创伤性大,易复发,因此在手术之后一定要及时巩固治疗,提高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放化疗也是甲状腺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改善症状,但是大家都知道,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方法都是以杀死癌细胞为目的,但目前的治疗水平上无法彻底清除机体内癌细胞,易复发,临床发现,中医治疗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对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其复发、转移有重要作用。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治疗方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辅助手术、放化疗,单独作用于患者也是可以的。 中医治疗以辩证施治为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合理用药,不仅能够杀伤机体内癌细胞,控制病情恶化,同时还能够扶助正气、调整阴阳,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在中医治疗癌症领域,三联平衡疗法具有不错的患者口碑,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来。该疗法是由出身于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拥有三十余载临床抗癌实战经验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中医药疗法。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甲状腺癌,适用于各个时期的患者。该疗法通过患者服用天然中草药,从患者整体入手,抓住关键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将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标本兼治的治疗目的。 以上就是甲状腺癌治疗方案的介绍,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应该知道,甲状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决定的,不能盲目,专家介绍,除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外,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面对病魔,有助于患者更快的康复。

完整病历-腰椎间盘突出症

入院记录 姓名:梁思成工作单位:—— 性别:男性地址:XX市XX区XX路8号 年龄:33岁入院时间:2016-11-27 10:00 婚姻:已婚记录时间:2016-11-27 12:00 民族:汉族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其家属 职业:-- 可靠程度:可靠 籍贯:XX省XX市联系人及电话:王敏139******** 主诉:突发腰臀部及左下肢疼痛8小时。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8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左臀部,左下肢疼痛,为针刺样疼痛,以臀部为重,稍活动时疼痛明显加重。患者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胸闷气促,无腹痛腹胀,无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情况。发病后在家中休息,但疼痛无缓解。后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医师行相关检查后考虑“1、梨状肌综合征;2、腰椎间盘突出;3、腰椎管狭窄。”遂为进一步治疗拟上述疾病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无发热畏寒,小便正常,大便未解。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病史,无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 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祥。 系统回顾: 五官器:头部无疮疖及伤史。双眼视力尚可,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史。无慢性鼻塞及流脓性分泌物史。近年来常有右牙痛,无咽痛史。 呼吸系:无气喘,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咯痰及咯血史。无午后低热、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急、发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 消化系:无腹痛、腹胀、胀泻史、无喛气、反酸、呕吐史。无呕血、黑便及长期便秘史。 血液系:无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瘀斑史。无贫血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异常史。无颜面浮肿、腰酸、腰痛史。无阴道流血、痛经、白带过多、外阴瘙痒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眩晕、昏厥、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游走性关节痛及运动障碍史。无关节脱位及骨折史。 个人史:原籍生长,生活条件可。否认去过疟疾、血吸虫病等疫区;否认特殊毒物接触史;否认烟酒嗜好;否认冶游史。 月经史:无。 婚育史:已婚已育多年,配偶及子女均体健,家庭和睦。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中存在类似病史及恶性肿瘤病史。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体温:36.4℃,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