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52分)

1、2005年“五一黄金周”在某省召开了“元谋人化石发现40周年纪念活动”,该省是()A河南 B 湖南C云南 D 陕西

2、在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骨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B印度 C 中国 D 埃及

3、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特征()

A能直立行走B头部保留古猿的特征C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D 仍用四肢行走

4、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是()

A半坡人B河姆渡人C 山顶洞人 D 大汶口人

5、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与黄帝一起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祖先的人物是()

A炎帝B 禹 C 尧 D 舜

6、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天下公”变成“家天下”的国王是()

A尧B舜C禹 D 启

7、商朝施用“炮烙之刑”的有名的暴君是()

A启B桀C汤D纣

8、夏商第一位国王分别是()

A禹、汤 B 启、汤 C 禹、桀 D 启、桀

9、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以下什么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 B 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10、下列成语与吴越争霸有关的是()

A老马识途 B 卧薪尝胆C退避三舍D尊王攘夷

1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牧野之战②“烽火戏诸侯”③纣王自焚④周平王迁都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④③②①

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13、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可烧炭火的青铜器 D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1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长平之战 B 城濮之战 C 涿鹿之战D马陵之战

15、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器农具的使用 B 水利工程的兴修 C 手工业的发展 D 商业的兴盛

16、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B《风》C《雅》 D 《颂》

17、钟鼓之乐盛行于()

A春秋早期B西周时期C春秋晚期D战国时期

18、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树立秦的形象B加强思想控制C限制人们的言论 D 禁止儒学传播

19、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

A县制B郡县制C郡国D太尉

20、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引起封建知识分子的不满

B秦灭六国,引起人们的不满

C去戍边的农民在大泽乡遇雨不能按期到达

D秦的暴政

21、与破釜沉舟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人物是( )

A项羽 B 陈胜 C 吴广D刘邦

22、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平定了七国之乱,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

A汉高祖 B 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23、汉武帝即位后,颁布推恩令,是采纳了谁的建议()

A张良B晁错C主父偃D董仲舒

24、汉武帝时为了实现“大一统”的思想接受谁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卫青

B 王莽

C 主父偃D董仲舒

25、儒家学说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的确立,开始于()

A战国B秦国 C 西汉D东汉

26、公元前119年,沉重地打击了匈奴,基本解决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与此事有关的人物是()

A卫青、霍去病B蒙恬 C 张骞 D 班超

二判断题(18分)

1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公元前138年。()

2如果你是汉武帝时的学生,你的主要教材是道家的著作。()

3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是洛邑。()

4春秋战国时期绘画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帛画。()

5战国后期,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是秦。()

6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西周时期。()

7西周的都城是阳城。()

8“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这里的“轩辕”是指炎帝。()

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二、阅读下列材料(30分)

1、“长太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其体裁是什么?(2分)

2)、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2分)

2、识读下列图,请回答:

1)图中的A处代表当时的那座城市?它是我国哪一政权的都城?(2分)

2)上图是我国古代的一条著名商路,你知道它的美称吗?请简要叙述这条路线。(4分)3)这条路线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2分)

三、问答题

1说一说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思想上、军事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10分)

2、说说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意义?(8分)

第Ⅱ卷理解·感悟( 42 分)

(一)诗歌赏析:(共4分)(每题2分,合计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__________气势。(2分)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共14分)

《桃花源记》选文(每题2分,合计14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组织材料,细读文章,完成文章结构图。(2分)

——访问桃花源——

13.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2分)

⑴悉.如外人()⑵便要.还家()

14.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见渔人,乃大惊”表现桃花源中人对外界来人突然出现的惊奇,也反映了桃花源是个与外界长期隔绝的社会。

B.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个富足平和的社会。

C.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渔人,是想将渔人留在桃花源,和他们一起生活。

D.这段选文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16.第②段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2分)

17.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2分)

18..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 24分)

一枯木的妙用( 9 分)

①20世纪末,美国西部的一个州,突然爆发了一场森林大火,上万亩森林遭受了灭顶之灾。事后,人们对火灾原因进行了调查,发现罪魁祸首是森林中的那些枯枝朽叶,它们即使只遇到星星之火,也会很容易地燃烧起来,并迅速蔓延,酿成一场生态灾难。

②于是,人们痛定思痛,决心亡羊补牢。州政府责令全州的森林管理部门和人员,并发动全社会的环保主义者,对森林中衰萎干枯的树木、草叶进行及时清理,以消除火灾发生的隐患。

③命令执行后,果然大见成效,在随后的两年里,再没有大的火灾发生。正当人们暗自得意时,另一种始料未及的生态灾难,使他们目瞪口呆!

④一种由云杉卷叶蛾引起的虫害,大面积地爆发了。这种害虫在毛虫阶段危害树木,专门吞噬树木的嫩叶嫩芽。在很短的时间里,几万亩珍贵的树木被吞食掉,成片成片地枯萎、死亡。

⑤眼看着虫害在迅速蔓延,更多的森林将遭受侵害,束手无策的州政府赶紧向联邦政府求援。美国农业部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原来,造成云杉卷叶蛾大量繁殖和严重虫害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无知地把森林中枯死的树木、草叶清理掉了!

⑥森林中的枯木为害虫的天敌——鸟儿、蚂蚁提供了筑巢、栖居、休息、觅食和避难的重要场所,而它们的存在又有力地遏制了害虫的繁衍。当人们为了防止火灾而把这些枯木清除

掉的同时,也就毁掉了鸟类和蚁类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园。它们失去了栖息、繁衍的场所之后,数量急剧地减少,于是害虫就会乘虚而入,有了作孽和繁殖的机会。

⑦以上这些发现,让人们明白了一条真理:自然界中哪怕是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大自然总会用一只无形的手,去巧妙地调节和平衡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⑧面对大自然,人类最应该做的就是:。

(选自《百科知识》2004年第五期,有删改) 19.根据选文,说说枯木有何妙用。( 2 分)

答:

20.选文写了两场与枯木相关的生态灾难,请分别用一个词加以概括。( 2 分)

答:

21.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在文末填上一句话,说说人与自然如何相处。( 2分)

22.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大自然有什么新的认识?(不超过80字)( 3 分)

二阴影与阳光( 15分)

14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

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

..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

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佳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后;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

“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

..

不古

..,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佳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住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佳哭得更厉害了。

“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这时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只,过了秤,正好10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骑了大约20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10元票给了他,他是来追还我90元钱的!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他也完全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他还可以发现此事后马上溜走,那就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冒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这世上谁说没有好人!”

父亲拍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拍儿子的头。儿子停止了抽泣,听得很专注。

不错,小佳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后买了西瓜,但是,关于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原载《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23.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狐疑:人心不古:

24.小佳前天碰上了什么倒霉事?他为什么会被唤到教务处谈话?( 2分)

25.小佳今天为什么“眼泪越流越多”?( 2分)

26.妈妈叫小佳接受怎样的教训?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分)

27.读完全文,说说你对题目中“阴影”和“阳光”含义的理解。(2分)

阴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 。28.文中划线句中的“竟”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想一想,作为“作家与父亲”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小佳的爸爸为了教育儿子而“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你是如何评价他的做法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Ⅲ卷作文(50分)

30.题目::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式“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2、立意正确,思想健康,格调积极;3、要有真情实感,不说空话、大话、假话;3、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