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堵车现象看城市发展

以堵车现象看城市发展

以堵车现象看城市发展
以堵车现象看城市发展

姓名:韩莎莎

学院:金融学院

班级:09金融1班

学号:2009241041

“以堵车现象看城市发展”讲座感想

在3月16日的形式报告会中,主要分析了中国的城市发展状况,其中着重讲了城市堵车现象,这会对我国城市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教授通过他家附近几年交通状况变化为例子开始了这一次报告会的主题。

听完这次报告会自己也深有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现在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城市里的楼是越盖越高,马路越来越宽,但是马路上的车也是越来越多,现在是马路没有车发展得快,无论是过去的“有车族”,还是新加入有车一族的人士,无论是乘坐“公交”的市民还是驾私车出行的人,都面临着交通堵塞的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思想多元化了,人们开始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买一台属于自己的小汽车,也是追求之一,谁不想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车子?既方便又卫生,无可厚非。可是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人可以一个人一台小汽车,中国人却不行,不是什么别的质问题,是中国人太多,中国、美国国土面积差不多,美国只有2 亿多人,中国现在应该有14亿了。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谁都能想象出,如果中国有14亿小汽车是个什么状态,即使有7亿小汽车,道路、停放、燃油也是麻烦,根本无法解决。何况中国发现的石油储量并不丰厚,自己的石油储量、产量满足不了大量发展小汽车的需要,中国几年前就已经成为石油纯进口国。

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却在提醒着我们,一味贪大求大的城市发展模式已呈现出种种弊端。显然,交通的拥堵只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面对汽车与人口激增带来的交通堵塞、环境压力,中国许多城市并没有做好准备。比道路更缺乏的是我们在公共政策、法律规则、城市文明等软件方面的捉襟见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仅是一个美好的理想,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也更应成为城市的发展理念。中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以更大精力、更高智慧应对拥堵等棘手问题,积极破解城市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过去30年我国主要是关注大城市的发展,如今到了要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中小城市发展的时候了。但是越来越严重的拥堵,是中国快速走向城市化所面临的空间冲突、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缩影——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困境,也不仅仅是一个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问题,更是一个我们如何规划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严峻课题。透过拥堵,我们看到大都市正面临发展模式的艰难抉择:一面为求规模之“大”向外层层“摊大饼”,一面却为治堵、环保、地价飙升伤透脑筋;透过拥堵,我们看到城市功能布局严重失衡:学校、医院、图书馆等重要公共资源聚集于城市中心,一边是人们千方百计挤进城里,

一边是他们对拥挤的交通叫苦不迭;透过拥堵,我们看到城市规划较之现实的滞后性:先是人口、土地与交通规划的先天不协调,后是为弥补先天缺陷下足猛药,却仍旧疗效不佳……

城市本该让生活更美好,但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幸福感却在一点点地流失:一边面对着更优质的资源,一边却倍感享受资源之艰难;一边被城市之外的人所羡慕着,一边却承受着城市生活的种种压力。于是,在生活问题和难题频出时,“幸福”的城市人终于发出了“幸福在哪里”、“幸福了吗”的疑问。尽管他们也自知这城市依旧让他们喜爱,但是他们已经确定无疑地感受到了城市患上了一种病。

社会由很多城市和乡村构成,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城市病的出现既与大环境有关,又与本身的发展有关。这种复杂的原因决定了城市病的治愈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而且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同时,有一点也是可以确定的,即使治愈城市病的过程再复杂,其基本的药方只有一个,就是以人为本,从人居的角度去打造城市,而不是其他的标准。只有如此,城市化的过程才不会误入歧途,城市病的治愈才能有一个真正的起点。

由于资源的集中有利于效率的最大化,因此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出现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也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所以,在面对城市病时不能因噎废食,把城市化一棒子打倒,而是应该找到城市化与城市病的界限,达到既实现城市化,又不致出现城市病的程度。这是城市病应该引起的第二重反思。

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对城市化有更为合理的理念和设计,如果说第一重反思是把城市当成一个系统,那么第三重反思就要把这个系统分成若干子系统,以合理的设计保证这些子系统都是健康的完善的。简单地说,就是城市建设中不能存在短板,硬件和软件的建设都应该跟上。

社会由很多城市和乡村构成,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城市病的出现既与大环境有关,又与本身的发展有关。这种复杂的原因决定了城市病的治愈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而且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同时,有一点也是可以确定的,即使治愈城市病的过程再复杂,其基本的药方只有一个,就是以人为本,从人居的角度去打造城市,而不是其他的标准。只有如此,城市化的过程才不会误入歧途,城市病的治愈才能有一个真正的起点。

2019年皖八一模

“皖南八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題,毎小題2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柠檬性喜温暖、耐阴、怕热、不耐寒。因此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2002年以来重庆市万州区对柠檬产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柠檬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然而,与其他地区柠檬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州区大龙镇自2017年以来柠檬严重滞销据,此完成1-3题 1.重庆万州区种椬柠檬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市场广阔 B.光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大 C.气候适宜 D.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大 2.2017年以来,万州区太龙镇柠檬严重滞销的原因最可能是() A.市场需求减少 B.物流业发达C劳动力成本高D交通不便 3.可促进重庆万州柠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扩大柠檬种植面积 B.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引进其他农产品,实现多种经营 2018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披露了2017年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实行情况,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较2016年少出生63万,人口出生率为12.43‰,其中一孩的数量为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249万人;二孩的数量为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下图示意我国2013?2020年育龄妇女(15?49岁)人数变化(含预测)。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时期我国育龄妇女() A.每年减少人数持续增加 B.死亡率不断增加 C.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D.受人口年龄结构影响较小 5.造成我国一孩数量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育龄妇女人数逐渐减少 B.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不断推迟 C.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 D.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 2018年6月23日,泰国一支少年足球队及教练共13人进入清莱某国家地质公因的山洞中探险,因突降暴雨,洞口被淹而与外界失联,直至7月2日失踪人员才被发现,由于山洞内地质状况复杂,致使救援行动一度受阻,经过多国救援队的共同努力,7月10日受困人员全部获救,下图为救援记者拍摄的该山洞的部分景观图,据此完成6~8题

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城市人口的剧增和城市的扩张,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凸显。本文阐述了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现状,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 标签: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很快,城市急剧扩张,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建设速度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城市人口和管理者对城市景观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视,各个城市的绿化建设在城市建设费用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但是相关的一些城市化进程、景观格局、生态设计等方面实践缺乏理论的指导,本文客观阐述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现状,并对今后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1.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现状 1.1城市景观的格局研究 目前,我国各大中小型城市景观多数是以人为活动占优为主的景观,这种景观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层次的限制,具有很明显的地域性和差异性。城市景观本身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渗透力,影响着周围其他景观,也决定了本身的结构层次和格局。因此,对城市景观格局做研究,不能作为孤立的个案来研究,还要将城市景观和周围的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展开研究。 1.2城市景观的生态合理性研究 在城市中建设绿色空间是改善城市景观生态的最合理途径。在国内的城市建设中,建设城市绿色空间主要依靠两方面工作:一是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尽可能的合理设计绿色植物结构,使绿地系统成为有机整体;二是保护和恢复城市中的水系,保护水质,完善沿河生态建设。但是这两方面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维护都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后续的跟进和管理,而生态又十分脆弱。如何科学合理地打造城市建设绿色空间是近年来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重要课题。 1.3城市景观生态脆弱性研究 城市景观生态因为其特殊的条件和环境,格外脆弱。城市中的景观生态过程,人为因素比较明显,主要依靠人为输入或输出不同性质的物质或者能量,帮助维持。随着城市化经常的加快,城市景观更迭速度快,政令、文化、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和变动,城市景观变化很快,尤其是城市边际地带变化尤其明显。城市景观系统高度依赖人类调控,城市中的自然生态被割裂和简化,城市中生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很脆弱。一但人类没有按照规律加以保护和管理,很容易影响城市生态,城市的总体环境下降。

杭州交通拥堵及现状解决方案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堵车问题日益严重,杭州的交通状况也不容乐观,下面我们小组为大家带来杭州堵车状况分析报告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杭州的堵车问题。 交通现状 目前,杭州早晚高峰期的车流情况非常严重,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主干道,商业街区等等,特别是节假日,拥堵现象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杭州的每一个人。对于杭州目前有多少公交车,公共自行车,政府给的数据也很模糊。但是在这个阶段,杭州目前车辆仍是处于增长阶段,并且每年还有30万人在考驾校,随时准备加入这座没有交通平峰的城市。但是交通的基础设施却远远更不上车辆增长的节奏。此外,杭州很多公交政策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已有的基础设施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及维护,从而导致交通问题愈演愈烈。 人口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在杭人口已经突破800万人,尽管目前杭州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机械迁移增长及生育小高峰的影响,全市人口规模仍在不断扩大。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而用地规模却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交通设施有没有巨大的飞跃及进步,从而导致的交通问题,特别是公交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道路格局 杭州的道路堵在东西向,因为有西湖的原因,导致很多断头路,而杭州历史以来就是围绕西湖展开的,大量的人流车流在这个方向流动,加上市内南北向的火车线阻碍了很多东西向的道路,所以,真正东西向无障碍通行的除了艮gen山-环北-天目山路一线外,只有文三-文晖-天城路一线,还有德胜-文一路一线目前来讲几乎只有这三条线横贯东西,目前重要的是东西向缺少快速路,虽然有一个德胜快速路但是它并未向西延伸 国内数字地图内容提供商高德发布《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市民躲避拥堵出行建议》。报告显示:二季度全国重点城市拥堵排名杭州位于第二位。部分特大型、大型城市拥堵延时指数均在2以上,即因为交通拥堵,公众出行需花费非拥堵状态下2倍以上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杭州赶超北京成第2拥堵城市,季度平均拥堵延时指数2.10。

城市景观规划生态发展之路

城市景观规划的生态发展之路探析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景观规划和生态发展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生态发展为城市景观规划提供宏观的思维指导,避免城市规划走入误区。为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规划指明方向。在生态发展的原则指导下,景观规划的外在形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更加有内涵。 关键词:城市景观规划;景观生态发展;生态美学;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 landscape planning analysis of eco-development of the road bi-fang, zhu bing division henan university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increasingly close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planning for urban development to provide macro-thinking guide to avoid the urban planning into errors. to create a sustainable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irection. in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principl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external development of diversified forms, more content. 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esthetics; eco-industry;

【2019最新】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

【2019最新】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 试试题(3)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留守儿童问题再次成为2018年3月全国两会的热点问题。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

最高。据此完成1-3题。 1. 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主要是因为 A.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B.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 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不力 D.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2. 针对数量较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可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 A. 在乡村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B. 加快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C. 增加大、中专院校的建设数量 D.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3. 我国留守儿童的总体数量较前几年大幅度降低,其主要原因有 ①农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②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 ③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就近入学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下图为某城市土地价格分布示意图(单位:千元/m2)。读图,完成4-6题。 4. 图中甲地是该城市的 A. 大学城 B. 电子工业区 C. 高级住宅区 D. 中心商务区 5. 下列因素中,对该城市不同地段地价高低影响最大的是

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问题对策研究

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问题对策研究 作者:梅振宇,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针对我国大中城市停车位短缺、停车场布局不合理、"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大中城市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从停车设施的配置标准、规模、布局、建设、管理等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正文】 0 概述 车辆停放是交通过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交通阻塞,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停车紧张对动态交通的影响。工业化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非)机动车保有量的猛增、特别是大量私有汽车的出现,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大城市的停车问题日趋严重。一方面动静态的交通相互干扰造成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增加了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长期低速、怠速行驶的汽车排放出的废气又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因此,对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问题对策进行研究,合理地解决好停车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1 研究背景 1.1 建立完善的停车系统,是实现大中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新世纪全国各大中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以及加入WTO后私人购车高峰期的即将到来,交通需求将显著增加,停车设施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和生活环境品质,停车设施的过度短缺、布局不合理和管理不规范,都将对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从长远发展目标来看,结合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建立和完善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停车系统,十分紧迫和必要。 1.2 尽快改善停车供给状况,是适应城市机动交通快速发展的要求 一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道路容量限制、全国汽车产业政策和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等因素。全国大多数大中城市已经开始进入机动车快速增长时期,如上海人均GDP已达到4500美元,全市机动车拥有量从1995年底的40多万辆增至1999年底的70万辆。当前,"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已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中,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私人轿车消费的政策进一步出台及各种型号轿车的争相上市,全国的私车消费将会加速发展。为了适应城市机动交通的发展趋势,必须在轿车家庭消

关于我市城区交通拥堵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城区交通拥堵状况的调研报告 前言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统观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交通的顺畅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国交通拥堵的状况日益严重。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交通投入、道路系统的原因,也有交通结构、交通管理的原因,更有城市功能结构与布局上的原因。如何控制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成为了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以北京为例针对交通拥堵的成因以及如何解决交通拥堵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摘要 我国多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北京作为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各方面都飞速发展,但是北京同时也在经历着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如同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国际性大都市在高速发展中所遇到的一样,其中城市交通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城市发展的阵痛,对于城市进一步的发展有着深刻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迅速膨胀,城市交通、空间、人口、能源和环境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尤其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市民出行次数增加,私人小汽车增加,出行范围扩大等原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变得十分尖锐。

在与出租车司机等的交谈中我们听到了这样一段“的字歌”,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北京交通中存在的很多问题。“的字歌”: 道路是怪异的,环线是很多的,进去是不易的,出来是很难的 改造是经常的,花钱是很多的,收效是细微的,堵车是必然的 警察是很忙的,眼睛是很尖的,隐藏是巧妙的,出现是突然的 态度是严正的,拦你是没说的,罚款是必须的,其它是不管的 司机是猛增的,感觉是良好的,脾气是火爆的,技术是很潮的 见缝是要钻的,别人是不管的,限速是不理的,出事是必然的 官车是牛气的,警笛是嘹亮的,道路是独享的,别人是靠边的 警车是醒目的,公务是繁多的,堵车是不怕的,违章是带头的 公交是勤劳的,车站是不进的,起步是很猛的,行驶是很慢的 大货是英勇的,多快都敢开的,快行是必上的,翻车是

历史文化与城市景观以襄阳为例

历史文化与城市景观设计探讨 ——以襄阳为例 摘要:襄阳是被誉为聚集了山水精华的国家园林城市,有学者研究指出她是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山水城市,是城市意境的经典形态。而襄阳作为山水园林城市的环境特色为什么会非常突出呢?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就可以看出,它是具有田园特色的山水城市。这种特征至今仍然保留在襄阳的城市环境格局中。本选题想从环境艺术美学角度展开实地考察、调研和文献搜集研究,从城市的农业基础构成、城市文化的农业气息、城市周边农业景观构成方式等方面,系统分析、阐明襄阳城市环境的田园性特征及其存在的实际问题,为襄阳城市环境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对城乡建设的和谐统一也有促进作用,从环境艺术设计美学角度提出保护城市田园环境特色的基本思路。 关键字:襄阳;山水城市;田园特色;城市景观 襄阳市地处鄂西北地区,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衡”之称,是鄂、豫、川、陕的物资集散地。丰富的自然山水和农业田园构成这个城市整体环境的基本元素,有学者认为它是城市意境的典型体现[1]。而如何有效地维护这座城市的田园风特色,也成了当今襄阳城市环境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襄阳城市环境的田园特色 《诗经》中的很多内容已经证明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人类生活环境的理想特点是由自然山水与田园风光组成的。自然山水成了田园文化的物质载体,田园环境以自然山水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精神寄托。对于襄阳这个城市来说,他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依山傍水的山水人文城市,整个城市环境因山水地势的规律布局,对于文化古迹风景名胜也布置的恰到好处,襄阳城市山水延绵不绝,江河相互依靠,群山绿树怀抱,山不高但到处体现灵秀之美,水不深而处处体验灵动之感。一直以来是声名远扬的护城河守护着襄阳,是淳朴的汉江大堤,清澈的汉江之水养育着襄阳的世世代代子民,当我们来到这个青山秀水的宝贵之地,便觉走进了仙境,感受了山水,游览了山水也便体味了城市独有的人文特色,达到你中有我,我中见你的境界,景观设计也只有在这些情感的光芒下才能发射其真正的魅力。 人文历史是一个城市形象内涵的体现,而这一切都来源于生活,从文化发展史角度来看,襄阳的自然山水与其自身的田园生活是分不开的。从很多唐诗中可以看出襄阳的历史文化具体体现在唐诗中,襄阳是唐代诗人歌咏山水、讴歌襄阳的集中地区,它是“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这里还是汉水女神传说的发源地,是汉唐“襄阳乐”,历代浪漫爱情诗篇的重要渊源之地,可称“女神之路”。这些山水景观及其构成的环境体系,在自然美层面具有鲜明的原生性、生活性、园林性、田园性,也正是襄阳山水之美的意蕴特征[1]。 从历史上可以看出很对文人志士厌倦官场的生活转而向往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空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他的诗田园味十足,孟浩然所作佳句——“语淡而味终不薄”,当然这种深刻的审美情趣是来自于襄阳山清水秀的环境以及人文历史。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襄阳的自然山水中所蕴含的田园风味是很浓厚的,正是孟浩然的思想与襄阳自然山水的独特性格相融合才有描写襄阳城东边的鹿门山田园风光的绝美诗篇《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传递了浓郁的襄阳山水的田园风情。 今天的襄阳,依旧到处散发着十足的田园风味。田园文化不是单指农田小院有山有水,田园文化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生活领域:民以食为天,饮食习惯上,襄阳人喜好吃天

中小城市停车难问题对策研究

中小城市停车难问题对策研究 2010-12-20 近年来,经济发展带动了交通事业的长足进步,也给道路交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城市由于基础薄弱、停车功能欠缺,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不仅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秩序的规范化管理,也给群众的出行需求造成困难。为寻求破解中小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良策,笔者结合当地实际,对市区道路条件、停车配套设施以及静态交通管理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制定停车设施规划、架建“多点诱导”挖掘停车资源、合理组织交通等的若干对策。 一、停车难问题及现状 (一)停车泊位供给不足。根据专家测算,一个城市停车位数量与机动车数量之 比至少要达到1:1 .2,才能基本满足城市的停车需要。也就是说,一辆车除应该拥有一个固定停车之外,包括工作、娱乐、消费还至少应该有0 .2个停车位。而从中小城市情况看,由于城区处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住人口密集,区域面积狭 窄,大型超市、商场、行政机构、医院、学校集中,吸引了大量的车流、人流、物流,形成了巨大的交通向心力,停车难现状最为突出,普遍存在停车泊位不足的问题。 (二)道路通行功能弱化,停车难趋向恶性循环。在中小城市,由于地域和历史 的原因,大多存在道路街道化、街道市场化问题,在有些县(市区),城区街道的人行道还大多划归城管部门管理,由于职能定位的不同,城管部门会更多地考虑人行道的有序摆放,没有过多地考虑人行道的通行功能,造成人行道被摊位摆放、被临街商店占用的问题突出,无路可走的行人只能借用车行道路边通行,造成并不宽敞的路面更为狭窄,通车难、停车难问题雪上加霜。 (三)停车难衍生出的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造成占道停车现象突出,严重影响市区整体交通环境。在中小城市,街道普遍狭窄,行车路面宽度一般只有7-12米宽。为解决停车问题,许多地方只好采取权宜之计,在狭窄的街道上刷划临时停车位,严重挤占了正常交通流的通行空间,加上大量的残疾车、人力车等多种因素的混合交通,致使交通拥堵,秩序混乱,道路通行能力差。二是车辆乱停乱放引发交通事故的概率高。占道停放车辆阻挡了行车视线,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三是停车难引发的治安纠纷和涉车犯罪多。停车资源紧缺和停车难问题,必然引发治安刑事案件:有的是车辆长期停放在路边商店门前的临时泊位,影响商店营业产生纠 纷;有的在停车过程中因抢占停车泊位,引发斗殴,直至伤人夺命,如哈尔滨6名警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它的 一个突出特点是城中有乡,郊区有镇,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镇,总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共同提高。 1、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2、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由于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造成了文化国际化倾向的加剧。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

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3、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 48.1%,我国1998 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 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4、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等到2020年,这个比率将达到16%,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目前我国已有1/4 的省市率先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老龄化社会将带来一系列

贵阳市交通拥堵情况调查报告(修改)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贵阳市交通拥挤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年级: 2011级 学生姓名:蒋亚璐周艳平罗万艳符开兰杨莉琴学号:1111010252 11110102 指导教师:王开琼 2013 年 5 月29 日

目录 一、前言 (3) 二、贵阳市交通拥堵现状 (3) 三、问卷分析 ...................................... 四、贵阳市交通拥挤的原因 (4) (1)机动车数量日益增多,车多路少矛盾加剧 (4) (2)城市缺少整体规划,功能布局不合理 (5) (3)信号灯等交通引导设施在设置上的不合理 (6) (4)市区停车位严重不足,停车占道现象严重 (7) (5)交通违章现象严重,使道路情况更趋恶化 (8) 五、建议及对策 (9) (1)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完善配套设施 (10) (2)加快骨干路网和交通枢纽建设,对主要路段拓宽改造 (10) (3)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改善出行条件 (11) (4)合理引导购买和使用汽车的行为 (11) (5)智能化管理,合理设置交通引导设施 (12) (6)加大交通整治力度,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交法普及教育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七、附录 (15) (1)附录1 调查问卷 (15) (2)附录2 对问卷的分析 (17) (3)附录3 访谈笔记 (18)

(4)附录4 心得体会 (20) 一、前言: 总所周知,道路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展现城市文明与发展的窗口,是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关于我们每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持交通运输的畅通有序、减少和治理道路交通拥显得尤为重要。 贵阳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工业基地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贵阳市城市是基础建设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极大改善了贵阳市的交通环境。但是,近年来,随着贵阳市经济、文化、旅游业及工业的快速发展,人口及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多,导致贵阳市的交通状况任然不乐观。据贵阳日报报道2012年贵阳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70万辆。 每天上下班时间堵车几十分钟已成为贵阳市民的家常便饭。学生生周末出行,,更是深有体会,公交车拥堵不堪,并且常常遭遇几十分钟的堵车。 交通拥堵问题已经给市民及来往人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因此怎样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优化调整城市布局,缓解城市压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找到应对交通拥堵的方法,对于贵阳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我们针对贵阳市交通拥堵状况以贵阳市花溪区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交通实地考察、上网搜集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搜集并整理资料。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帮助改善贵阳交通状况。

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要点及发展的研究

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要点及发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6-01-11T14:43:20.4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8期供稿作者:汤仲庆 [导读] 汤仲庆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并针对了一些关键要点以及明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合理策略。 浙江龙晟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并针对了一些关键要点以及明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合理策略。注重现代化城市的生物多样性、科学性及艺术性等生态园林理念发展,明确人性化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讲求多学科的高度综合应用。 关键词:园林建设;景观设计;要点;趋势 一、园林景观设计要点特征 1、以人为本,体现园林景观的主要功能 美化城市、过滤尘土、庇荫、改善道路环境质量以及减少噪音污染是园林景观绿化的主要功能。而园林景观空间则为人们的工作、生活、交往以及休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在人们一路观赏景观的动态过程中,对其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对人们的生活习惯或者说视觉习惯进行充分的考虑,要以人为本,提升视觉质量。在园林景观的具体设计中,其基本设计标准就是不遮挡视线,同时也要追求赏心悦目的效果。另外,植物外观形态的变化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尤其是落叶类的植物,所以鉴于对景观绿化功能如降温、遮阴的考虑,应该以小乔木、大灌木等植物进行种植,这样一来,当迎来烈日炎炎的夏天时,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清凉宜人的地方,舒缓其烦躁的心情。当迎来冷风嗖嗖的冬天时,植物叶落,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阳光和煦,带有几分暖意的地方。 2、因地制宜,选择适地的植物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植物的选择一定要因地适宜。根据当地的气候以及地下条件来选择植物,这样更有利于植物的存活、生长和发育,并且还能够维持较好的绿化效果,另外,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较强。 3、科学与艺术相结合 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符合造园技术与绘画艺术相统一的原则,既要达到植物与环境相协调的效果,同时又要展现出植物的整体以及个体之美,也就是说要满足艺术与人类活动的均衡、协调、统一,这要按照艺术的构图原理来进行设计,在植物配置上应注重能够体现出不同季节不同美感的四季常绿植物的种植,使其形成一种绿化的动态景观,达到一种复现的节奏感。 4、根据生态原则进行景观绿化 生态是自然景观以及园林景观的灵魂,能够使物种与物种之间达成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生态原则要求对植物进行多层次配置,对空间进行竖向分隔,有效结合乔灌草、乔灌花,并创造出植物群落层次美的艺术。由此可见,生态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起到的重要作用。为了切实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质量的追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特别注重植物配置这一重要问题,因为如果能够将植物配置做出层次美,那么就能够达到一种最佳湿度、最佳温度、空气净化以及降低噪音和吸收灰尘的效果。 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西方现代城市园林普遍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注重场地特征、空间塑造、时空效果、地域文化特色,强调简约和个性化设计风格的潮流下,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还停留在抄袭模仿西方城市园林大搞形式主义,注重实体景观而忽视空间塑造,强调张扬和人工堆砌的设计手法上,这显然是因为对现代城市园林发展趋势缺乏深刻认识。未来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符合当代城市发展要求的生态园林理念 按照当代化城市发展要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做到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应该走生态城市建设之路,使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既达到美化城市、推动旅游、增进经济效益的目的,也要以城市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强化城市生态的整合,加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和休闲化,要以开放式绿地形态渗透到居住区、办公园区、工业园区之中,让城市不再是一个个绿色区块,而是弥漫于园林城市整体的“绿色液体”。政府要主导,民众要参与,家家要栽花,户户要绿化,使阳台、屋顶、甬道、墙面、门前、屋后,无不披上绿色的盛装。 2.立足当代城市整体发展要求规划长期目标 所谓当代城市建设,是指通过最优秀的人才激活最先进的文化和理念,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材料与工艺,降低城市建设与运转的各类成本,提升城市的各项配套系统功能与效率,增强城市的经济价值与经济发展的活力,节能、低碳、环保、绿色、高效、宜居。园林景观的设计者们要把现代城市的建设理念、发展总目标与城市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做到布局合理,设计出满足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体系和方案,做到城市的景观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发挥园林景观对城市正在进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有的推动作用。 3.遵循生物多样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 以注重生态优先为原则,在园林生态景观设计上,遵循生物多样性,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生态与景观兼顾,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协调植物间的关系,增加生态效益;以注重适地适树为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讲求科学,适地适树,宜草则草,宜树则树,努力形成城市个性化的园林绿化特色;以注重因时绿化为原则,紧紧抓住春季重要时节,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建设,防止园林绿化建设反季节施工,避免严寒酷暑种植绿化影响苗木成活率和绿化生长效果。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人工植物群落,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植物群落,形成和谐的生态关系,达到理想的绿化、美化、净化效果。 4.兼顾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三者间的必然联系 一是在生态城市园林建设方面,要遵循“以小为主,中小结合”的原则,空间绿化要与绿地建设相配套,进行多层次的绿化。以城市规划

目前城市停车难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究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2014 年06 月 23 日 关于目前城市停车难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究 摘要:开车追求顺畅,停车希望舒畅是汽车驾驶员的主要追求之一,随着我 国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中汽车乱停乱放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不但阻碍 了交通的通畅,成为交通事故的隐患,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还易诱发治 安、形式案件,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及正常管理。 关键字:城市;停车位;资源管理,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建设高速平稳的发展,由此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生活方式也有很大改变。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许多事情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近年来随着私家车增加迅猛,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气势,也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因此停车难则成了制约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研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我国城市小区,公共停车场 研究方法:分析法、文献资料法 2.分析与讨论 城市停车难的现状 停车难问题何止在小区。行在街头,随处可见停满的轿车占据了人行道,还将本来不宽的马路占掉了一半,使交通不堪重负。类似的问题已屡见不鲜,它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使交通事故增加、小区矛盾加剧、市民纠纷激烈,严重影响市民生活乃至社会安定。停车难已不是小区内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大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停车位都有较大的缺口。全国机动

车保有量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城市私人小汽车每年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30%。据权威部门测算,到2013年中国轿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停车位需求如果按100%的基本停车位和20%的公共停车位计算,共需增加停车位480万个,全国停车位缺口平均在60%以上。由此,导致马路停车场大量出现〔1〕。又据建设部调查,目前全国轿车的停车位缺口在400万个以上。而近几年新增轿车每年在200万辆左右,按停车位与轿车数之比为1:计算,每年需新增停车位290万个,才能满足停车位的需求。 据权威部门2010年调查资料显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大部分都采用占道的方式停车。在全国重点大中城市中,根据对广州33条道路停车调查表明,车辆停放占用的道路面积达40%以上;上海市中心区的占路停车面积最高峰时达60%;南京主城则有67%以上机动车是占路停车;郑州市市区80%的道路存在占道停车现象。而美国大城市路边停车占16%,香港占17%,日本则严禁在路边停车。近年来大幅度增长的私人轿车中有60%夜间无固定车位。停车场极度缺乏,使得机动车随意停放,造成停车秩序混乱。目前我国各城市占路停车现象非常严重,一些城市还存在主要干道占路停车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道路交通,使道路通行能力、行车速度进一步降低。另外,车辆在道路上任意停放,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都造成了干扰,也产生了大量的交通安全隐患 造成目前停车难的主要原因 出现停车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私家车发展迅猛远远超过城市发展步伐,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但同时应该看到,我们在挖掘可用潜力增加停车场地行动迟缓;新建中的小区和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对配建一定标准停车场地要求含糊、措施疲软,开发商大多惜土如金,千方百计缩减停车场地,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现有停车场地管理松懈甚至无人管理,停车随意性强,本来有限的停车资源被严重浪费。这些情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停车难问题。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销售价格不断降低,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汽车的拥有量超出城市现有的配置车位,造成停车位紧缺。有的车主为图方便在停车场门口上随意停车,甚至把车停在了通道上;还有的些车主只顾自己停车,往往一个车占了一个半车位,留给其他车主的半个车位,让后来的其他车主停也不是不停也不是。另外,一些车主把车辆停放在临时停车点或道路上,去办事或逛街,甚至停放过夜,长时间占用公共资源,造成乱停乱放车辆的现象较为严重。很多这样的乱停车行为,不仅影响城市交通,也加剧了停车难问题。 关于停车场建设和管理的全国性规定只有1988年由公安部、建设部颁布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及《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很显然不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目前许多省市都制订了地方性的规定,对停车场的规划提出了规定,但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及指导性要求,各地的标准差异较大。由于各城市对停车场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以下问题:没有形成间隔一定路段就设置有一个停车场的规划,特别是在路边很少设置有社会性的小型停车场;一些较大型商场虽设有停车场,但没有明显的停车标志,不能有效引导车主入内停车;有些停车点停车后步行距离过远,致使车主不愿停车。此外,多数旧的住宅区没有增加停车泊位,新建大厦和住宅区也没有设立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一些大型建筑物内的地下停车场被侵占它用,等等 1999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将停车问题列入交通管理六大管理系统之一,也许可以视为对以往规划不足的觉醒。仿佛就在不经意间,城市停车问题将不尽如人意的城市规划撞了个措手不及。停车这个令人挠头的话题开始困扰着中国刚刚走进小康生活的私车业主,也同样困扰着城市规划管理者。停车问题已日渐成为影响城市规划与汽车产业发展的社会问题。随着停车问题进一步尖锐,停车难题将会严重阻碍汽车产业发展和城市

最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 ?作者:张耐红来源:《安徽建筑》2009,168(5):22-23 浏览: 540 ?0 前言 ?1987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命题,迅速成为地理、环境、经济、规划等学科研究的焦点与前沿课题。 ?城市景观,作为城市的外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有机体,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的室外场所。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正在快速的发展和空前的发展,城市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城市系统在自然演变与城市发展间的相互关系更加脆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城市及城市景观的出路。 ? 1 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含义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就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对城市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以最小最少的资源消费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的要求,同时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保证城市的2 个组成系统—以保护自然的演变过程的开放空间系统和城市发展系统的平衡。 ?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第57 集报告中指出“生态城市规划即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 ?城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同样要以生态城市的结论作指导,从“自然的”和以生态为中心着手,用环境保护的最新成果去指导城市规划设计,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 2 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原则及实施细则 ? 2.1 土地使用的高效性原则 ?土地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有效的资源之一,尤其在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极度匮乏、城市化的迅速提高的背景下,土地的合理高效率利用,是我们应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城市景观而言,如何高效地利用土地呢?立体化是高效使用土地的最有效的手段。城市景观“立体化”思路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含义。 ?①在有限的用地上,尽可能多地提供活动场所,形成多层次活动平台的立体化景观环境。?②提高绿化用地效率,在同一块土地上,采用符合生态位的地被、灌木、乔木共生共荣的立体种植布局。 ?③解决好人、绿地争地的矛盾,采用绿地和人的活动空间立体交叉的布局。 ?④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立体化视点观察,增加了景观环境视觉形象的可视率。 ?⑤从静态景观走向动态景观。 ?⑥不仅从传统的技术入手,更要引入现代的技术(如立交桥、轻轨、电动轨等),表现出一个多彩的立体空间。 ? 2.2 能源的高效性原则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能源缺口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均提出了“亮光”工程,各公共区域夜间照明所消耗的电能巨大。在对能源的高效性的认识上,首先应不仅从节能上考虑,而应站在更高的保护环境的高度去认识,这样意义就更广泛、更深远。(因我国目前70%以上的发电量仍由燃煤获得,存在SO2、CO2 及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及燃煤尘埃的排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 2.3 植物配植的生态性原则

关于上海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于上海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 篇一:关内外交通拥堵的创新性规划上海为例 关内外交通拥堵的创新性规划 ------上海为例 摘要 本次题目的要求是针对上海特区检查站关内外周边的 交通拥堵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然后给出了如何改善拥堵情况,改善交通状况的合理化建议。 在数据方面,由于数据的来源广且反复,本文仅选取较为权威的网站,如上海市政府网站等进行摄取。由于题目中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而量化指数需要这些缺失的数据,为尽量贴合现实,我们根据百度实时路况的软件对缺失的数据进行了填充。 模型一层次分析法。将影响各区因素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及量化,较为理想的体现出了各区的功能划分不合理之处。 模型二体现车辆需求的车辆行驶总时间数学模型,本文

对现实中道路状况进行简化,只从车辆行驶的角度考虑车流量以及检查站附近的车速等变量,而忽略次要矛盾例如道路的路面情况或是道路两旁的商店等,调整已有的国内外对于交通拥堵状态的评价指标研究等知识建立了车辆行驶总时 间数学模型。模型三路段拥堵指数模型,对现实中道路状况进行简化,只从车辆行驶的角度考虑车流量以及检查站附近的车速等变量,以及从道路两端功能分区的情况角度考虑影响道路车流量的因素,而忽略次要矛盾例如道路的路面情况或是道路两旁的商店等。同时此模型在模型一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着重考虑道路状况中的拥堵程度,弱化道路的车辆需求的体现,更加适合于表征一条路段的拥堵指数,进一步调整已有的国内外对于交通拥堵状态的评价指标建立了路 段拥堵指数模型。 模型四道路拥堵指数模型,对现实中道路状况进行简化,只考虑道路上各个路段在各自不同权重下的拥堵指数对整 条道路拥堵指数的影响,而忽略次要矛盾例如整条道路的路面情况,道路两旁的商店以及道路与路段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等。利用加权法进行集成的方法建立了道路拥堵指数模型。模型五路网拥堵指数模型,对现实中上海市路网状况进行简化,只考虑路网中各个道路在各自不同权重下的拥堵指数对整体路网拥堵指数的影响,而忽略次要矛盾例如上海市的气候、道路车辆通行政策,以及路网路况等。利用加权法进行

申论热点分析:海绵城市

热点分析:海绵城市 16城试点“海绵城市”将获大额中央补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包括南宁、济南在内的16个城市将获得中央财政补贴10多亿元,用于海绵城市建设。这一补贴源于2014年2月31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一文。 该文指出,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将推进中央财政支持的海绵城市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全国130多个城市参与竞争,最后经过筛选有34个进入初步名单。3月4日,3部委确定22个城市参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最后有16个获得海绵城市的资格。 4月2日晚间,根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根据竞争性评审得分,排名在前16位的城市分别是: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 海绵城市,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雨水要留下来且做好处理 根据财政部此前发出的通知,2015年有积极性的省份先推荐1个城市,各省份推荐城市后经过财政部、建设部和水利部进行资格审查,然后对通过资格审查的城市,在3月组织公开答辩,由专家进行现场评审,现场公布评审结果。 其中资格审核的要求的是:城市发展对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调蓄雨洪和应急管理能力需求强烈;试点区域总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量不低于400毫米;优先鼓励旧城改造项目,包括城市水系统、城市园林绿地、市政道路、绿色建筑小区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本次重庆也入围16个海绵试点城市,但是京沪津都没入选。有专家指出,北京目前尽管在立交桥下开始设定蓄水池,但是主要是排水用的,与海绵城市还是有区别。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秘书长王岚指出,海绵城市的最主要内容是两个,即雨水要保留下来,其次是要做好处理。而做到这两条的很少。“常德过去做这样的工作已经很多年了,很多城市才起步。”她说。 常德市委书记王群在3月27日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会上指出,常德共有河湖面积78万亩,年均径流总量1356亿立米,占洞庭湖年均入湖径流总量的48%。常德已经有了10年的探索与实践,早年常德编制了《水城常德—江北城区水敏性城市发展和可持续性水资源利用整体规划》,在此基础上高标准编制了相关的20多个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 今年2月,常德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计划3年内在近42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范围内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加速打造生态宜居常德。 中央大额补贴 根据国家政策,入围海绵城市将获得巨额的财政补贴。其中常德将有望获得超过12亿元的国家专项补贴资金,是历年来获国家城市建设单项补贴最高的一次。 广西地方媒体也指出,如果南宁入选海绵试点城市,南宁市在未来3年将获得16.5亿元以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