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摘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达到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道路、制度、理论以及文化自信,彰显了文化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是对新形势下国内外复杂形势作出的重要战略布局,是对社会文化建设的深刻总结,具有重要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自信战略布局时代内涵

一,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高度自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并将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以及制度自信并提,这进一步体现出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的重要性摆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与广度。故而,只有深刻领会这个高度与广度才能对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做出深刻领会;同时,要深刻体会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也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文化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理解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与理论内涵。

马克思主义基本文化理论认为,文化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反映;同时,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具有反作用,一定程度上指引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点可以看出,首先,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它指明了文化的基本来源;其次,文化对社会经济具有反作用,这一观点指明了文化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非社会经济的刻板映照,而是具有一定的独立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信,从深度与广度以及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趋势做出了全新的理论阐述。第一,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制度之下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的来源即是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基本文化理论对中国文化的改进与升华;第二,文化自信进一步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价值。文化自信在内容上进一步强调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内容的发掘与发扬,将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因素提高到新的高度;第三,文化自信也体强调文化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发挥的积极引领作用。文化自信进一步从理论上加强了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制度、道路自信,将文化的促进作用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凸显出文化自信对三大自信具有的引领与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得到了充分证明,进一步体现出文化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要积极意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善的思想理论,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又结合时代特点,不断丰富发展其内涵意义,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积极因素的总结、深化,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时代内容。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是富含中国血肉的文化自信,是具有中国精神的文化自信。

二,文化自信的理论发展来源与历程

前述对文化自信的理论内涵做出了简要阐述,文化自信一方面是针对当下复①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 ,16

杂形势而作出的理论创新,同时也是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建设成果作出的深刻总结。中华文化并非静态既定的,而是表现为一个延绵生成的历史过程,因而,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脉相承的。②文化的连贯性,也为中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得以保存发展提供了保证,也为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文化理论方法对中国文化进行改造与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历程的分析与总结。在中国古代,儒家文化长期成为封建专制体制的指导性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儒家思想虽然产生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含有浓厚的时代性色彩,但是儒家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以及儒家思想对其它思想流派中积极因素的借鉴吸收,在不断发展儒家思想体系的同时,也为当代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与财富。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文化的积极因素,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来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所在,特色所在。

中国近代以来,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打开了思想的闸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在这一艰苦卓绝的过程中同样创造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国以后,党中央根据我国建国初期的基本情况,确立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以及文化批判运动。此后,中央提出了“双百”方针,为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接受国外先进的技术以及其它积极因素以外,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国外的文化内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达到新的高度。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文化建设方针。既要重视物质文化建设,也要重视精神文化建设。2006年我党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命题,直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说明了我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党和国家根据国内外新形势以及复杂的社会背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出了全新的理论创新与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与“四个全面”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入关键期与深水期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全新的发展方向。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法,也切合中国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既是对文化建设发展的深刻总结,也是针对当下复杂社会背景作出的战略部署。党中央将文化这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价值提高到新的层次,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上对文化自信理论的相关发展来源与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虽然期间经历了极“左”思想带来的深重危难,但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方面仍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观,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充分发掘与改造。文化自信,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历程。

三,文化自信的作用

前述对文化自信思想的发展做了简要回顾。充分说明文化自信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重要性的进一步强调与巩固,另一方面体现出文化自信是

②范晓峰,郭凤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6, 7

对以往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成就的进一步发展与升华,与以往的文化建设成就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出深刻的时代性与进步性。文化自信,因为植根于十八大以来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因而具有更为深刻的时代价值与作用。

文化自信对道路自信的作用。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以及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成就,但是必须看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需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文化自信所带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新时期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催化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传统积极因素,以及当代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震精神,都为道路自信注入了更多活力。

文化自信对制度自信的作用。社会主义道路要义具体的制度形式加以体现,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样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种制度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要以文化作为支撑。不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是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以凝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为目的的。文化自信可以从精神上进一步促进全国人民的凝聚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精神资源。

文化自信对理论自信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结合的理论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形势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在这一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化自信为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

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推动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引领作用,在新形势下得到了更加重要的彰显,对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结语

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被提到了新的理论高度,文化自信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巨大作用的进一步重视,也是对以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就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事业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