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整理)大脑皮质分区教案.

(整理)大脑皮质分区教案.

(整理)大脑皮质分区教案.
(整理)大脑皮质分区教案.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案

讲授题目:端脑T e l e n c e p h a l o n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

课时数:2课时(100分钟)

作业习题

中枢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马尾

2. 锥体交叉

3.脑桥小脑三角

4. 前髓帆

5.内侧隆起

6. 小脑扁桃体

7.背外侧束

8. 室底灰质

9.内侧丘系交叉

10. 小脑下脚

11.黑质

12. 内侧纵束

13.穹隆

14. 垂体门脉系

15.基底核

16. 优势半球

17.边缘系统

18. 上运动神经元

19.下运动神经元

20. 核上瘫

21.核下瘫

22. 锥体外系

23.硬膜外隙

24. 海绵窦

25.终池

26. 蛛网膜粒

27.脉络丛

28. 大脑动脉环

二.填空题

1.脊髓上端在________处与延髓相连,下端逐渐变细为________,再向下延为无神经织的________。

2.人类脊髓可藉脊神经根的出入范围划分为________节段,其中颈髓_______节、胸髓________节、腰髓________节、骶________节和尾髓________节。

3.脊神经前根在脊髓的_________出脊髓,主要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纤维成分)。

4.延髓与脑桥之间腹面的界限为________,在沟中自内向外依次排列的三对脑神经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延髓与脑桥之间背面的界限为________。

5.在髓纹的上方,内侧隆起上有一圆形的隆凸为________,内隐_______核。前庭区的外侧有一小隆起为听结节,内隐_________核。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隐________核,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隐________核。

6.小脑位于________,以三对小脑脚连接于脑干的背面。其中主要进入小脑的纤维是 ________和________;主要出小脑的纤维是________。

7.间脑的室腔称为_______,呈________方位,经________与第四脑室相通,向外经_______ 与侧脑室相通,其顶部是________。8.在脑的底面,下丘脑视交叉的后方是________,其后方有一对________,前者向下移行为________,下端与________相连。9.大脑半球外侧观,顶下小叶分为两部分:包绕颞上沟末端的脑回为________;包绕外侧沟后端的脑回称为________。颞上回转入外侧沟的下壁上,有两个横行的脑回为 ________。

10.前角运动神经元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细胞组成,前者支配________完成 ________(功能);后者支配________,完成________ (功能)。

11.前角运动神经元的配布分两群,内侧群支配________和________,见于_______(节段);外侧群分布于________和________(节段),支配_________。

12.脊髓后角主要接受后根纤维的传人,细胞分群较多,由浅人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后角基部的________。

13.脊髓中央管的前方有纤维横行越边,称为________。在白质前连合越边的纤维有________ 和________。

14.脊髓侧角的中间外侧柱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节段);后角基部的胸核位于________; 骶髓的副交感核位于________。15.Rexed根据脊髓灰质细胞构筑的层次,将脊髓灰质从背侧向腹侧划分为10个板层: I层相当于______;Ⅱ层相当于______;Ⅶ层内有______和______;前角运动细胞群位于______层;X层相当于________。

16.薄束起自________,楔束起自________。脊髓后索损伤后病人出现伤面水平以下 ________和________丧失。

17.脑干内以界沟为界,界沟以内为________性核团; 界沟以外为________性核团。与脊神经相连的脊髓灰质有________种成分。与脑神经相连的脑神经核有________种成分。

18.脑干内与三叉神经相联系的核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前三者属于________(功能柱),后者属于________(功能柱)。

19.脑干内的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的核是________,其头端接受________纤维,其余部分接受--纤维,因此脑干内共有________个功能柱。

20.自疑核发出的纤维、出脑后分别加入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神经,支配_______。

21.皮质核束在脑干下行过程中,陆续离开________,止于双侧的脑神经运动核;但_______和________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支配。

22.延髓内部结构与脊髓相比出现很大变化,后索中出现了________核和________核;腹侧前正中裂两旁有粗大的________纤维下行,后者的背外方有________核;中央管背移并开敞为________。

23.脑桥的内部结构以横行的________前缘为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24.中脑大脑脚的背侧部是________,腹侧部为________,来自大脑皮质的下行纤维_______和________在此通过。

25.脑干内,面神经的核团包括支配面肌的纤维起自________核,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等腺体分泌的纤维起自________核,接受舌前2/3味觉的纤维止于________核。

26.在脑干内,舌咽神经支配腮腺分泌的纤维起自________核,支配咽肌的纤维起自_______核,接受舌后1/3味觉及一般粘膜感觉的纤维止于________核,接受耳后皮肤感觉的纤维止于________核。

27.下橄榄核位于________的深方,主要接受_________纤维。

28.小脑下脚是由________侧的________纤维和________侧的________纤维。

29.小脑各部皮质的结构是相同的,由浅入深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层。 Purkinje细胞胞体位于________层。

30.内髓板是位于________内的"Y"字形纤维板,位于背侧丘脑外侧的一层纤维称为 ________,后者的外侧是_________。31.背侧丘脑外侧核群可分为背腹两层,腹层的核团从前向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后者又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2.下丘脑为________以下的第三脑室旁壁和室底的结构,前界为________和________,后界为________的后缘。

33.侧脑室中央部位于大脑半球的________,前角伸入大脑的________叶,后角伸入大脑的 ________叶, 下角伸入________,室间孔位于________。

34.新纹状体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旧纹状体是指________。

35.苍白球的传出纤维主要止于________ 和________。

36.大脑髓质可分为三类纤维,即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其中连接两侧半球的称 ________系,比较重要的有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37.大脑皮质按种系发生的早晚分为古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新皮质具有________层结构。Brodmann分区法将大脑皮质分为________区。

38.第1躯体运动区位于Brodmann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其第________层的________ 细胞的轴突是锥体束中最粗大的纤维,支配________。

39.按Brodmann分区法,第一区体感觉区位于________区;视区位于________区;听区位于________区。

40.感觉传导通路中,第一级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的传导通路有________和________。

41.感觉传导通路中,第三级纤维经过内囊后脚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的通路有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42.皮质脊髓束起于________,纤维向下经内囊的________、中脑的的________、脑桥的 ________延髓的_________,至延髓下部,大部纤维经________越至对侧下行;小部分纤维仍在同侧下行入脊髓。

43.纹状体是________系中的重要核团,它的传出纤维经背侧丘脑核团的中继后,对大脑皮质________区的功能进行调节。44.由小脑皮质发出的冲动,经齿状核发出的________出小脑,纤维交叉后小部分止于 ________,大部分止于背侧丘脑的________和________,此两核再发纤维投射至 ________,完成小脑对大脑皮质发出运动冲动的调节和修正。

45.脑和脊髓外面均包有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6.硬脑膜的内层在某些部位褶叠成双层,其中伸人大脑纵裂内的称________;伸入到大脑半球枕叶与小脑之间者叫________。硬脑膜的两层分开处,内衬内皮细胞形成 ________。

47.主要的硬膜窦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在________处汇合成窦汇。

48.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________之间有一间隙,称________。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为________,隙内充满________,它在小脑与延髓背面之间扩大为________。

49.脑的供血动脉来源于________和________。脊髓的供血动脉来源于________和 ________。

50.颈内动脉的分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51.大脑前动脉由颈内动脉发出,向前内伸入大脑纵裂,沿_______背侧后行,其皮质支分布于大脑半球内侧面________以前的部分及额叶、顶叶外侧面的________。

52.大脑中动脉由颈内动脉发出,沿________后行,其皮质支分布于大脑半球________ 和________。

53.大脑后动脉由________动脉发出,绕大脑脚向后,终支沿________向后上方延伸,其皮质支分布于________和________。54.总体来看,颈内动脉的血液供应大脑半球的________和间脑的________;椎动脉的血液供应大脑半球的________、间脑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5.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能产生脑脊液的脉络丛。脑室系统内的脑脊液经________和________流入蛛网膜下隙,最后经________渗入________,回归静脉。

56.额、顶叶浅部的静脉直接注人邻近的________;豆状核的静脉血,先汇成一条大脑大静脉,向后注入________,再经窦汇________和________出颅,汇入颈内静脉。

三、选择题

A型题

1.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膨大部,分别为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它们的相应脊髓节段是

A.C8~T4和L2~S3

B.C4~Tl和L4~S3

C.C8~T4和L4~S2

D.C4~T1和L4~S3

E.以上都不是

2.成人脊髓圆锥下端平齐

A.第1腰椎体下缘

B.第2腰椎体下缘

C.第3腰椎体下缘

D.第1骶椎体下缘

E.第12胸椎体下缘

3.马尾主要由

A.腰神经根围绕终丝而形成

B.骶神经根围绕终丝而形成

C。骶、尾神经根围绕终丝而形成D.腰、骶、尾神经根围绕终丝而形成E.腰、骶神经根围绕终丝而形

4.脊神经节细胞属

A.双极神经元

B.假单极

C.多极神经元

D. 联络神经元

E. 运动神经元

5.脊髓第6颈节段平对

A.第4颈椎体

B.第5颈椎体

C.第6颈椎体

D.第7颈椎体

E.第1胸椎体

6.成人骶髓和尾髓约平对

A.第3腰椎

B.第2腰椎

C.第1腰椎

D.第12胸椎

E.第11胸椎

7.关于楔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脊髓后索全长

B.主要传导下肢的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C.在脊髓后索中位于薄束的内侧

D.属第二级感觉纤维

E.主要传导上肢的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8.关于脊髓丘脑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位于脊髓外侧索中

B.它的外侧与脊髓小脑后束毗邻

C.纤维起自对侧的脊神经节细胞

D.在白质前连和处越边

E.位于脊髓后索中

9.若脊髓颈膨大节段的白质前连合损伤,病人会出现A.右侧躯干、下肢痛、温觉丧失

B.左侧躯干、下肢痛、温觉丧失

C.两侧躯干、下肢痛、温觉丧失

D.主要是两侧上肢痛、温觉丧失

E.两侧颈部痛、温觉丧失

10.关于中间外侧柱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为内脏运动性核团

B.其轴突经前外侧沟出脊髓

C.其轴突直接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

D.其轴突参与构成前根

E.位于脊髓灰质的第Ⅶ层中

11.当前角运动细胞的胞体或轴突受损伤时,它所支配的骨骼肌失去随意运动,表现为

A.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B.肌张力增高

C.不出现肌萎缩

D.属痉挛性瘫痪

E.病理反射阳性

12.关于皮质脊髓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皮质脊髓前束大部经白质前连合越边止于前角运动细胞

B.皮质脊髓前束纵贯脊髓全长

C.皮质脊髓束在脊髓都直接止于前角运动细胞

D.在脊髓内损伤皮质脊髓侧束属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E.位于脊髓后索

13.延髓节段的锥体主要是由大脑皮质发出下行的皮质脊髓束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延髓的背面后正中沟两侧

B.位于橄榄的外侧

C.全部纤维左右交叉形成锥体交叉

D.其内侧有舌下神经根出脑

E.位于延髓的腹侧,前正中裂两侧

14. 颅腔内听神经瘤最容易压迫的神经是

A.三叉神经

B.展神经

C.面神经

D.迷走神经

E.舌下神经

15.延髓后面下部,后正中沟两旁的隆起是

A.小脑下脚

B.楔束结节

C.橄榄

D.薄束结节

E.锥体

16.在延髓与动眼神经副核属于同一功能柱的核团是A.上泌涎核

B.下泌涎核

C.疑核

D.副神经核

E.舌下神经核

17.在脑桥与疑核属于同一功能柱的核团是

A.三叉神经脑桥核

B.面神经核

C.上橄榄核

D,上泌涎核

E.迷走神经背核

18.发出纤维不越边的核团是

A.前庭神经核

B.蜗神经核

C.三叉神经脊束核

D.薄束核

E.以上都不是

19.脑干

A.灰质内细胞核连贯成柱

B.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中脑与小脑之间

C.12对脑神经的核团都位于脑干内

D.中央的网状结构范围比脊髓扩大

E.副神经核也位于延髓内

20.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纤维起于

A.动眼神经核

B.动眼神经副核

C.滑车神经核

D.展神经核

E.疑核

21.孤束含

A.经面神经入脑的舌前2/3味觉纤维B.经舌咽神经入脑的舌后1/3味觉纤维C.经迷走神经入脑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D.经舌咽神经入脑的一般粘膜感觉纤维E.以上都含有

22.属下运动神经元的核团是

A.三叉神经中脑核

B.滑车神经核

C.动眼神经副核

D.红核

E.下泌涎核

23.内侧纵束

A.纵贯脊髓前索全长

B.属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C.上行可达大脑皮质

D.主要止于小脑

E.起自前庭神经核

24.唯一自脑干背面出脑的脑神经是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三叉神经

D.展神经

E.面神经

25.关于小脑原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小脑分成叶片的浅沟

B.绒球小结叶与小脑半球之间的沟

C.小脑半球前叶与小脑后叶的分界

D.小脑下面前1/3与后2/3交界处的横行深沟

E.小脑蚓与小脑半球的分界

26.关于小脑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锥体外系

B.主要对躯体运动进行调节

C.中间部狭窄称蚓

D.小脑皮质各部结构相同

E.皮质中梨状神经元的轴突出小脑,部分止于红核;一部分止于丘脑腹前核和腹外侧核27.属于旧小脑的结构是

A.绒球

B.蚓垂

C.小脑扁桃体

D.小脑叶片

E.小脑后叶

28.关于背侧丘脑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背侧面的外缘处有前后走向的丘脑髓纹

B.内侧面参与构成第三脑室的旁壁

C.以下丘脑沟与下丘脑分界

D.外邻端脑的内囊

E.后下方邻接内侧膝状体

29.背侧丘脑的外侧核群可分为背腹两层,背层最后部核团的名称是

A.后丘脑

B.枕

C.腹后内侧核

D.腹后外侧核

E.内侧膝状体

30.背侧丘脑内接受三叉丘系纤维的核团是

A.腹前核

C.腹后外侧核

D.腹后内侧核

E.背内侧核

31.属于上丘脑的结构是

A.上丘

B.内侧膝状体

C.松果体

D.枕

E.外侧膝状体

32.间脑特异性中继核团中与躯体运动的调节有关的是A.腹前核

B.腹后核

C.内侧膝状体

D.外侧膝状体

E.腹后外侧核

33.下丘脑的前界是

A.前连合

B.终板

C.前连合和视交叉

D.视交叉和终板

E.垂体

34.下丘脑与垂体前叶功能有关的核是

A.视上核

B.室旁核

C.乳头体核

D.漏斗核

E.丘脑前核群

35.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核团是

B.室旁核

C.丘脑前核群

D.丘脑腹外侧核

E.丘脑腹前核

36.含有脉络丛的侧脑室部分是

A. 中央部和前角

B.中央部和后角

C.中央部和下角

D.前角和下角

E.侧脑室全部

37.与黑质有往返纤维联系的结构是A.旧纹状体

B.新纹状体

C.杏仁体

D.乳头体

E.苍白球

38.内囊位于

A.豆状核、尾状核和纹状体之间B.豆状核、尾状核和壳之间

C.豆状核、尾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D.豆状核、背侧丘脑和纹状体之间E.壳和屏状核之间

39.右侧内囊出血可出现

A.右侧肢体痉挛性瘫痪

B.右侧肢体弛缓性瘫痪

C.左侧肢体痉挛性瘫痪

D.左侧肢体弛缓性瘫痪

E.左右两侧肢体痉挛性瘫痪

40.第1躯体运动区中与下肢的运动有关的部位是

A.中央前回的下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B.中央前回的下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C.中央前回的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D.中央前回的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E.中央前回的下部

41.第1躯体运动区主要接受的传入纤维是来自

A.中央后回

B.背侧丘脑腹外侧核

C.背侧丘脑前核群

D.中央后回和背侧丘脑腹前核侧核

E.皮质脊髓束

42.本体感觉的传导通路

A.传导皮肤的痛、温觉

B.第一级纤维在脊髓形成薄束和楔束

C.第二级纤维交叉后在脑干外侧上行

D.第三级纤维通过内囊膝到大脑皮质感觉区

E.第二级纤维交叉后形成脊髓丘脑束

43.精细触觉的传导通路

A.第二级纤维在延髓中央灰质腹侧交叉

B.第二级纤维穿斜方体上行

C.第二级纤维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D.第三级纤维经内囊后脚主要投射到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E.以上都对

44.躯干和四肢浅感觉的传导通路

A.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后角

B.第二级纤维在延髓中央灰质腹侧交叉

C.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后角

D.第三级纤维经内囊前脚

E.第三级纤维经内囊膝

45.头面部浅感觉的传导通路

A.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

B.三叉神经脊束是第二级纤维

C.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运动核

D.第三级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E.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

46.视觉传导通路

A.节细胞感受光的刺激

B.一侧视束含来自两眼视网膜同侧半的纤维

C.两侧视神经在视交叉处交叉到对侧

D.一侧视神经损伤后出现双眼视野对侧半同向性偏盲

E.一侧视束损伤出现同侧视野全盲

47.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A.仅顶盖前区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的中枢

B.一侧视神经受损时,光照健侧眼,可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C.一侧视束受损时,光照健侧眼,患侧瞳孔不能缩小

D.一侧动眼神经受损时,光照健侧眼,可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E.睫状神经节是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48.听觉传导通路

A.蜗神经核发出纤维全部交叉形成斜方体

B.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蜗神经核

C.外侧丘系主要止于外侧膝状体

D.下丘发出纤维形成听辐射

E.大脑皮质听区位于颞上回后部

49.关于锥体系中皮质脊髓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躯干肌接受双侧皮质脊髓束的支配

B.在锥体下端约75%-90%的纤维交叉

C.皮质脊髓前束只达脊髓上胸节段

D.含少量不交叉越边纤维

E.以上都对

50.锥体系中皮质核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中央前回下部皮质的锥体细胞轴突构成

B.一侧皮质核束损伤,对侧面下部肌出现痉挛性瘫痪C.一侧皮质核束损伤,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对侧

D.下行经内囊膝

E.下行经大脑脚底外1/5

51.锥体外系

A.种系发生比较古老

B.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和维持体态姿势协调肌的运动C.从大脑皮质至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常需多次换元

D.与锥体系联系密切,功能上协调一致

E.以上都对

52.关于锥体外系中皮质 - 脑桥 - 小脑束的叙述正确的是A.皮质脑桥束止于脑桥核

B.全部经内囊后脚下行

C.脑桥核发出的纤维进人同侧小脑

D.皮质脑桥束属上运动神经元

E.经内囊膝下行

53.关于硬膜外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脊神经根通过

B.呈负压状态

C.与颅内相通

D.内含静脉丛

E.与脑脊液循环无关

54.关于硬脑膜的描述,何者是正确的

A.颅部硬膜外血肿发生在硬膜外隙内

B.脑和脊髓的硬膜外隙互通

C.硬脑膜的内外两层伸人两大脑半球之间形成大脑镰

D.硬脑膜与颅底骨之间容易分开

E.以上都不正确

55.关于小脑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后缘处有直窦

B.位于大脑与小脑之间

C.前缘游离凹陷形成小脑幕切迹

D.当小脑幕上部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可形成小脑幕切迹疝E.属硬脑膜形成的结构

56.颈内动脉通过海绵窦的

A.内侧壁

B.外侧壁

C.外侧

D.腔内

E.上壁

57.下列哪个神经的走行与海绵窦无关

A.上颌神经

B.下颌神经

C.动眼神经

D.滑车神经

E.展神经

58.关于脑蛛网膜下隙的描述,何者是错误的

A.与第四脑室相通

B.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隙相通

C.小脑延髓池属蛛网膜下隙的一部分

D.其内循环着脑脊液

E.有脊神经根通过

59.临床上进行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是将针尖刺入

A.硬膜外隙

B.硬膜下隙

C.蛛网膜下隙

D.马尾

E.软膜下腔

60.下列动脉哪一个不是颈内动脉的分支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后交通动脉

E.前交通动脉

61.供应内囊膝、后肢和纹状体的动脉来源于下列哪一脉的中央支A.大脑中动脉

B.大脑后动脉

C.椎动脉

D.基底动脉

E.脑膜中动脉

62.不属于大脑中动脉供应的结构是

A.背侧丘脑

B.豆状核

C.尾状核

D.内囊前肢

E.中央前后回中下部

63.下列哪一动脉不参与形成脑底动脉环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颈内动脉

E.基后交通动脉

分类与整理教案及反思

教学设计:分类与整理 设计理念 本课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将分类的教学与计数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分类教学的目的。在学生理解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分类并且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在分类计数后,让学生对计数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体现了完整的统计过程。 学情与教材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是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游戏中的体会,了解分类的目的及好处并能够根据 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 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 数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及画法、好处。 3. 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够根据数据提出简单 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 能根据具体内容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学画象形统计图。 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具学具: 学具若干、课件、小黑板。 教学策略: 动手操作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件:“逛超市” 1、观察超市物品的摆放,有什么特点。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探究出生活中有分类的存在。 2、通过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近一步的去尝试分类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在分类的过程中,物体的叠放带来的不便从而引出整理的重要性。板书课题:“整理”。让孩子们齐读课题:“分类与整理”3、将分好的物体进行点数并教孩子如何记载,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及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案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分类》教学案例与评析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学会对物体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分类。 教具学具: 情境图,玩具,图片,水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师:每个同学家里一定都有许多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东西,请同学们拿出昨天老师让准备的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生拿出自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变形金刚、孙悟空、猪八戒、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师: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 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 生2:摆整齐。 生3:把好玩的放一起,好看的放一起,好吃的放一起。 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师:那么到底怎样摆放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分类 点评:喜欢玩是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教师将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学生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当作学具进行教学,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学好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感知体验分类 1.出示课本第38页的情境图,让学生感知分类。 师: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第一小组代表:我们发现商场里有很多东西,如:书包、练习本、文具盒、水彩笔…… 第二小组代表:我们发现这些东西摆放的非常整齐。 第三小组代表:我们发现是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 师: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补充,让学生体会分类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体会分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点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优势,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思维互补,都能感知什么是分类,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整理自己带来东西,让学生体验分类。 师:每组分6──8名学生,讨论好分工,汇报结果。(教师巡视,组织引导分类。) 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坦克、手枪…… 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变形金刚、孙悟空、哪咤……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2)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 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第31页的第6题)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小组活动。(放背景音乐) 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分类与整理》课例

《分类与整理》课例 学习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7页例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据色彩、形状、用途等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分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学习重点:学会对物体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分类。 解决措施:通过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理解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难点: 让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背景分析: “分类”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学生的动口说出、动手分分,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了心中有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分类活

动的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经历和体验分类的过程与方法,自主构建知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习过程: 师:在这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春季同学们喜欢去踏青吗?有一群小朋友他们相约来到游乐园。小明遇到一个问题: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你们愿意帮助小明解决问题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类。(解读目标,板书课题。) 【评析:喜欢玩是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教师将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学生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当作学具进行教学,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学好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 小明想知道这每种气球都有多少个呀!可怎么办呀!小明应该怎么分类呀!快出个注意。 师:那今天呀!同学们就帮小明按形状来给这些气球分类,老师呀!都给每组同学准备了这些气球,一会就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一分,数一数,整理一下以后呢!然后把你们分的结果记录在这张白纸上好吗?听清楚我的要求了吗?现在开始。 1.分一分 2.生:动手操作 【评析: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分类活动的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经历和体验分类的过程与方法,自主构建知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大脑皮层几个主要的语言区及其语言功能

大脑皮层几个主要的语言区及其语言功能. (2009-11-29 18:28:54) 标签: 杂谈 在语言加工的中枢机制中有几个批层是语言的主要区域: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左半球额叶的布洛卡区.颞上回的威尔泥克区和顶一枕叶的角回等.研究这些脑区病变或者损毁造成的语言功能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语言活动的大脑机制. (一)布络卡区. 19世纪60年代,法国医生布洛卡从身体右侧瘫痪,并且患有严重的失语证病人的尸体解剖中发现,病人左额叶部位的组织有严重的病变.根据这个情况他推测语言运动应该定位在第三额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处的一个小区.这个脑区就被命名为布洛卡区. 布落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或者表达性失语症.患有这种失语症的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都不受影响.他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是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由于病人的发音器官完整无损,功能正常,因此,语言运动功能的障碍是由布洛卡区(语言运动中枢)的损伤引起的.有人认为,布洛卡区能产生祥细而协调的发音程序,这种程序被送到相邻的运动皮层的颜面区,从而激活嘴.咽.舌.唇和其他与语言动作有关的肌肉.1983年鲁利亚发现,如果布洛卡区受到毁损,就会导致发音程序的破坏,进而产生语言发音的障碍. 在布洛啊区发生病变的情况下,有些病人不能使用代词.连词,不能处理动词的变化,不能使用复杂的句法结构,他们的话语是一种吞吞吐吐的.电报式的语言.布洛卡区损伤还可能出现词语反复现象,这种病理惰性说明了语言调节机制的破坏.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布洛卡区损伤的病人不仅产生语言运动障碍,而且语言的理解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二)威尔尼克区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根据色彩、形状、用途等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通过操作学会用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简单分类。 能力目标: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分类的好处,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整理身边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并能正确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教师讲述故事: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的最整洁房间评选活动开始啦!同学们愿意参加吗?(学生愿意) 2、那么我们一起去看看谁的家最整洁吧!(课件依次展示小狗、小熊的的整齐的家) 3、课件展示小猴乱糟糟的家。同学们仔细看看,说说喜不喜欢小猴的家,为什么?(学生自由说说,教师接着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小猴整理房间啊)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怎么整理物品吧),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一)、看一看 1、在帮小猴整理房间前,我们先看看分类有那些常用的方法。(课件出示混合着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圆柱的画面,其中颜色有黄色和绿色) 2、请学生说说可以怎么分?(学生自由发言) 3、来看看小朋友是怎么分的?(课件演示分类的过程——一种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来分,另一种是根据图形的颜色来分) 二)、试一试1、教师:刚刚我们已经学习了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那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同学们能不能去解决课本难题了。请学生打开课本例题,试着给气球分类。 2、学生仔细观察例题,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气球分类。 3、指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记录气球的数量,并试着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4、学生分好后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清自己分类的标准。 5、小结:分气球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三)、练一练 1、我们已经学习了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用得

分类与整理教案详案

4

看一看同桌摆的和你一样吗?他每种气球的个数和你的一样 吗?”) 1. 展示分类整理结果 师:完成了吗?完成了就请你像蓝猫一样看看老师。 师:好,那就请第一个把目光投向老师的同学来展示一下他的分类方法和结果。蓝猫待会别人在讲的时候,你该做什么呀? 蓝猫:我会仔细听,认真思考。 师:孩子们,你们能做到和蓝猫一样吗? ① 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来分的和结果是什么? 学:我先把形状相同的分成了一堆,然后在分别数一数。 师:你把圆形的分成了一堆,我们把它圈起来,把心形 的摆一堆、葫芦形的摆一堆。(学生边描述,教师边画上圈) 师:好,所以你把气球分成了几种?圆形的有?心形的 有?葫芦形的有?你能完整的,把刚刚的话连起来说一遍 吗?他说清楚了吗?其他小朋友待会儿也要像他一样说完整 的话。 学:我把气球分了三种,葫芦形的有三个、心形的有四 个、圆形的有五个。 师:大家觉得他说的清楚吗?恩,我也这样觉得。还有 不同的分类方法吗? 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教师先引导,然 后让学生完整地 说一遍

师:大家都师按照(不同的形状)把气球分一分,分出来最后结果都是圆形有?心形?葫芦形的? 师:刚刚孩子们把相同形状的气球分在了一起,分出了三种气球,这个过程就叫分类。 师:我们把气球已经分好类了,所以帮助蓝猫闯过了第一关。蓝猫可高兴了,接下来蓝猫又开始闯第二关了。 (二)感受不同情境下不同分类标准的选择。 师:蓝猫又开始了闯关,他来到了一个草地,看看他又遇到什么问题了? 师:接下来老师就要看看刚刚听得最仔细,这次虹猫又给蓝猫出什么难题了? 学:有一些人要玩游戏,让蓝猫帮他们分组。 师:那和蓝猫比比谁先想到怎么分组? 学:按男女分。(大人、小孩) 师:恩,他这个方法可以,我们就先一起来按男女来分一分,你能填写这个表吗?男的有?我在表示男的人数这一列下面就填上?女的有?我在表示女的人数这一列下面就填上?那?我这个?就表示了谁的人数 师:还有其他分的方法吗?那就按你想的方法来分一分,让后把分组的结果完整、清楚的写在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里让学生自己表达要解决的问题,并对知道倾听的孩子进行表扬,培养学生倾听的意识和表达的能力。

人教版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分类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 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材分析: 《分类与整理》这节数学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对同种物品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分同一类物品,理解对于同一类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从而进一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些礼物给你们看,看看是什么?(苹果)一共有几个呢? 学生列式计算,会按不同的角度去列示计算。 师:同学们,我有一个疑问,你们都是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 学生可能会说是按颜色分的,有的是按大小分的,所以方法不一样。师:其实,不管你们是按颜色分的,还是按大小分的,都把这些苹果进行了分类。师解释"分类"就是把相同的放在一起。 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分类"的现象? 生举例,老师出示相关课件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还有垃圾分类可以让我们更环保等等,看来分类的作用可真不小,想学会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和整理。 二、探究新知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太精彩了,不仅赢得了老师的赞扬,还有一群小朋友也成为了你们的粉丝,看,她们来了!出示:气球图片 他们手里可真漂亮啊,你们喜欢吗?但小朋友说了,要把这些气球分分类,才能送给你们,你会分吗?你打算怎么分? 学生可能会按颜色分,也可能会按形状分。绿 板书:形状颜色

大脑皮质功能

大脑功能结构详解 大脑(Brain)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相连。 具体内容有大脑半球各脑叶、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半球深部结构、大脑半球内白质、嗅脑和边缘系统五大部 分。 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沟间的隆凸部分称脑回。大脑半球的背侧面,各有一条斜向的沟,称为侧裂( lateral fissure )。侧裂的上方,约当半球的中央处,有一由上走向前下方的脑沟,称为中央沟( central fissure )。每一半球又 分为四个叶( lobe )。在中央沟之前与侧裂之上的部位,成为额叶( frontal lobe ),为四个脑叶中之最大者,约占大脑半球的三 分之一;侧裂以下的部位,称为颞叶( temporal lobe );中央沟之后与侧裂之上 的部分,称为顶叶( parietal lobe );顶叶与颞叶之后,在小脑之上大脑后端的部分,称为枕叶( occipital lobe )。以上各脑叶,均向半球的内侧面和底面延伸,而在各脑叶区域内,各有许多小的脑沟,其中蕴藏着各种神经中枢,分担不同的任务,形成了大脑皮质的分区专司功能。 各叶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如下: 1、额叶:也叫前额叶。位于中央沟以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在其前方有额上沟和饿下沟,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额下回的后部有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分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前端为额极。额叶底面有眶沟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内方的深沟为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嗅束向后分为内侧和外侧嗅纹,其分叉界出的三角区称为嗅三角,也称为前穿质,前部脑底动脉环的许多穿支血管由此入脑。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央前、后回延续的部分,称为旁中央小叶。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 2、顶叶:位于中央沟之后,顶枕裂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横行的顶间沟将顶叶余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又包括缘上回和角回。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 3、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中、下三条沟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隐在外侧裂内的是颞横回。在颞叶的侧面和底面,在颞下沟和侧副裂间为梭状回,,侧副裂与海马裂之间为海马回,围绕海马裂前端的钩状部分称为海马钩回。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 4、枕叶位于枕顶裂和枕前切迹连线之后。在内侧面,,距状裂和顶枕裂之间为楔叶,与侧副裂候补之间为舌回。负责处理视觉信息。 5、岛叶:位于外侧裂的深方,其表面的斜行中央钩分为长回和短回。 6、边缘系统:与记忆有关,在行为方面与情感有关。在正常情形之下,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分工合作的,胼胝体是两半球信息交流的桥梁,完成各功能区的分工合作。 对大脑半球的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认识: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每一半球上分别有运动区、体觉区、视觉区、听觉区、联合区等神经中枢。由此可见,大脑两半球是对称的。 在神经传导的运作上,两半球相对的神经中枢,彼此配合,发生交叉作用:两半球的运动区对身体部位的管理,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两半球的视觉区与两眼的关系是:左半球视觉区管理两眼视网膜的左半,右半球视觉区管理两眼视网膜的右半;两半球的听觉区共同分担管理两耳传入的听觉信息。 两半球的联合区,分别发挥左右半球相关各区的联合功能。 在整个大脑功能上,两半球并不是各自独立的,两者之间仍具有交互作用;而交互作用的发挥,乃是靠胼胝体的连接,得以完成。 在正常情形之下,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分工合作的,在两半球之间,由神经纤维构成的胼胝体,负责沟通两半球的信息。如果将胼胝体切断,大脑两半球被分割开来,各半球的功能陷入孤立,缺少相应的合作,在行为上会失去统合作用。 人类大脑的两半球,在功能划分上,大体上是左半球管右半身,右半球管左半身。每一半球的纵面,在功能上也 有层次之分,原则上是上层管下肢,中层管躯干,下层管头部。如此形成上下倒置,左右分叉的微妙构造。在每一半 球上,有各自分区为数个神经中枢,每一中枢各有其固定的区域,分区专司形成大脑分化而又统合的复杂功能。在区

大脑皮质与皮层

大脑皮质与皮层 大脑(Brain)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相连。 具体内容有大脑半球各脑叶、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半球深部结构、大脑半球内白质、嗅脑和边缘系统五大部分。 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沟间的隆凸部分称脑回。大脑半球的背侧面,各有一条斜向的沟,称为侧裂(lateral fissure)。侧裂的上方,约当半球的中心处,有一由上走向前下方的脑沟,称为中心沟(central fissure)。每一半球又分为四个叶(lobe)。在中心沟之前与侧裂之上的部位,成为额叶(frontal lobe),为四个脑叶中之最大者,约占大脑半球的三分之一;侧裂以下的部位,称为颞叶(temporal lobe);中心沟之后与侧裂之上的部分,称为顶叶(parietal lobe);顶叶与颞叶之后,在小脑之上大脑后端的部分,称为枕叶(occipital lobe)。以上各脑叶,均向半球的内侧面和底面延伸,而在各脑叶区域内,各有许多小的脑沟,其中蕴藏着各种神经中枢,分担不同的任务,形成了大脑皮质的分区专司功能。 各叶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如下: 1、额叶:也叫前额叶。位于中心沟以前。在中心沟和中心前沟之间为中心前回。在其前方有额上沟和饿下沟,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额下回的后部有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分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前端为额极。额叶底面有眶沟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内方的深沟为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嗅束向后分为内侧和外侧嗅纹,其分叉界出的三角区称为嗅三角,也称为前穿质,前部脑底动脉环的许多穿支血管由此入脑。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心前、后回延续的部分,称为旁中心小叶。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 2、顶叶:位于中心沟之后,顶枕裂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在中心沟和中心后沟之间为中心后回。横行的顶间沟将顶叶余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又包括缘上回和角回。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 3、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中、下三条沟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隐在外侧裂内的是颞横回。在颞叶的侧面和底面,在颞下沟和侧副裂间为梭状回,,侧副裂与海马裂之间为海马回,围绕海马裂前端的钩状部分称为海马钩回。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 4、枕叶位于枕顶裂和枕前切迹连线之后。在内侧面,,距状裂和顶枕裂之间为楔叶,与侧副裂候补之间为舌回。负责处理视觉信息。 5、岛叶:位于外侧裂的深方,其表面的斜行中心钩分为长回和短回。 6、边缘系统:与记忆有关,在行为方面与情感有关。 在正常情形之下,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分工合作的,胼胝体是两半球信息交流的桥梁,完成各功能区的分工合作。 对大脑半球的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熟悉: 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每一半球上分别有运动区、体觉区、视觉区、听觉区、联合区等神经中枢。由此可见,大脑两半球是对称的。 在神经传导的运作上,两半球相对的神经中枢,彼此配合,发生交叉作用:两

(整理)大脑皮质分区教案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案 讲授题目:端脑T e l e n c e p h a l o n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 课时数:2课时(100分钟)

作业习题 中枢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马尾 2. 锥体交叉 3.脑桥小脑三角 4. 前髓帆 5.内侧隆起 6. 小脑扁桃体 7.背外侧束 8. 室底灰质 9.内侧丘系交叉 10. 小脑下脚 11.黑质 12. 内侧纵束 13.穹隆 14. 垂体门脉系 15.基底核 16. 优势半球 17.边缘系统 18. 上运动神经元 19.下运动神经元 20. 核上瘫 21.核下瘫 22. 锥体外系 23.硬膜外隙 24. 海绵窦 25.终池

26. 蛛网膜粒 27.脉络丛 28. 大脑动脉环 二.填空题 1.脊髓上端在________处与延髓相连,下端逐渐变细为________,再向下延为无神经织的________。 2.人类脊髓可藉脊神经根的出入范围划分为________节段,其中颈髓_______节、胸髓________节、腰髓________节、骶________节和尾髓________节。 3.脊神经前根在脊髓的_________出脊髓,主要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纤维成分)。 4.延髓与脑桥之间腹面的界限为________,在沟中自内向外依次排列的三对脑神经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延髓与脑桥之间背面的界限为________。 5.在髓纹的上方,内侧隆起上有一圆形的隆凸为________,内隐_______核。前庭区的外侧有一小隆起为听结节,内隐_________核。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隐________核,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隐________核。 6.小脑位于________,以三对小脑脚连接于脑干的背面。其中主要进入小脑的纤维是 ________和________;主要出小脑的纤维是________。 7.间脑的室腔称为_______,呈________方位,经________与第四脑室相通,向外经_______ 与侧脑室相通,其顶部是________。8.在脑的底面,下丘脑视交叉的后方是________,其后方有一对________,前者向下移行为________,下端与________相连。9.大脑半球外侧观,顶下小叶分为两部分:包绕颞上沟末端的脑回为________;包绕外侧沟后端的脑回称为________。颞上回转入外侧沟的下壁上,有两个横行的脑回为 ________。 10.前角运动神经元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细胞组成,前者支配________完成 ________(功能);后者支配________,完成________ (功能)。 11.前角运动神经元的配布分两群,内侧群支配________和________,见于_______(节段);外侧群分布于________和________(节段),支配_________。 12.脊髓后角主要接受后根纤维的传人,细胞分群较多,由浅人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后角基部的________。 13.脊髓中央管的前方有纤维横行越边,称为________。在白质前连合越边的纤维有________ 和________。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3课时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 汪村中心小学钱少华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4,完成P97~98“练习二十一”第14、15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熟练地区分长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2.在具体的情境中,复习收集、分类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把整理出的数据填 在简单的统计表里,能对分类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3.通过复习,经历总结归纳知识与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积累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 展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对平面图形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体会收集、分类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图形的拼组与对分类统计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判断。 ?教学准备 课件、七巧板、各种平面图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呈现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 师:同学们,这些图案漂亮吗?这里面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 ◎教学笔记

【学情预设】这些都是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学生很容易找到学过的平面图形。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复习这学期已经学过的知识。 与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七巧板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今天复习的内容。 二、师生合作,复习整理 1.复习认识平面图形。 (1)平面图形的特征。 课件出示学过的五种平面图形。 师:你是怎样分辨这些图形的? 【学情预设】学生说得可能不完整,只要能说出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就行。如:围 成圆的线是圆圆的;正方形四四方方的,每条边一样长;长方形长长方方的,4 直直的;平行四边形4条边都是直直的, 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辨五种平面图形,复习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整理五种平面 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熟练地区分。 (2)图形的拼组。 ①拼一拼。 师:用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什么图形?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又可以拼出什么 图形?试着拼一拼。 学生独立拼一拼,教师巡视。 学生拼好后,交流展示,注意让学生说一说拼出来的是什么图形,是怎么拼成的。 【学情预设】这些活动原来经历过,因此学生都会拼,并且拼出的图案不是唯一的。 【设计意图】通过用同样的三角形、正方形按要求拼摆,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 识,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②设计图案。 【教学提示】 注意在动手 操作中进一步加 深学生对平面图 形特征的认识。 ◎教学笔记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一是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二是自选标准分类计数,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结果。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分类的结果。 四、教学措施 1、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从中体会分类的意义。

标)一、创设情境。 播放录像: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录像,使学生明确商场里物品有很多种。 引导学生说出:商场中会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教学互动 (1)播放录像 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 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售货员把同类东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售货员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2)猜一猜 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售货员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 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1)多媒体出示例1情景图。 图上的气球可真漂亮,小朋友们,你们能试着将这些气球分分类吗? 引导学生按气球的形状分类,分完之后,数一数,看每种形状的气球 各有几个。 将学生的分类结果展示在大屏幕上,继续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 分呢? 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能想出这么多的分类方法。

各脑区划分及功能

大脑脑区划分及功能说明 概述 人类的大脑是所有器官中最复杂的一部份,并且是所有神经系统的中枢;虽然它看起来是一整块的样子,但是通过神经系统专家,可了解它的各个功能。人类的大脑可以区分为三个部份:脑核(Central Core)、脑缘系统(Limbic System)、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 脑核部份是掌管人类日常基本生活的处理,包括呼吸、心跳、觉醒、运动、睡眠、平衡、早期感觉系统等。而脑缘系统是负责行动、情绪、记忆处理等功能,另外,它还负责体温、血压、血糖、以及其它居家活动等。大脑皮质则负责人脑较高级的认知和情绪功能,它区分为两个主要大块----左大脑和右大脑,各大块均包含四个部份----额叶脑(Frontal Lobe)、顶叶脑(Parietal Lobe)、枕叶脑(Occipital Lobe)、颞叶脑(Temporal Lobe)。 大脑位于脑干前方,背侧以大脑纵裂分成左、右大脑半球。大脑半球表面覆盖一层灰质,称大脑皮质,其表面凹凸不平形成脑沟(凹陷)、脑回(凸起)。皮质深层为白质、由各种神经纤维构成、每侧半球内各一个内腔,即侧脑室、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中枢,同时会它对内脏活动也有调节作用

额叶frontal lobe 额叶:是大脑发育中最高级的部分,它包括初级运动区、前运动区和前额叶。位于中央沟以前。作用:额叶在有组织、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 额叶位于大脑的前部,有四个主要的脑回,即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回。额叶病损时主要引起随意运动、言语、颅神经、植物神经功能及精神活动等方面的障碍。 在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在其前方有额上沟和额下沟,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额下回的后部有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分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前端为额极。额叶底面有眶沟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内方的深沟为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嗅束向后分为内侧和外侧嗅纹,其分叉界出的三角区称为嗅三角,也称为前穿质,前部脑底动脉环的许多穿支血管由此入脑。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央前、后回延续的部分,称为旁中央小叶。负责思维、演算,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 前额叶与丘脑背内侧核共同构成觉察系统,是精神活动的最主要场所。额叶的功能是交换产出样本,通过联结路径点亮丘觉产出意识。前额叶与丘脑背内侧核通过联络纤维建立联结路径,样本就是通过联结路径点亮丘觉的。 病症:癫痫 顶叶Parietal Lobe 位于中央沟之后,顶枕裂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横行的顶间沟将顶叶余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又包括缘上回和角回。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有研究表明,人的顶叶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下与数学和逻辑方面能力的大小有关,一般成正比,即顶叶后区体积越大,一个人在数学,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越强(如爱因斯坦等,他的顶叶比一般人大百分之二十左右,盲人的顶叶也比一般人的大),顶叶前区越大,人的身体协调性,感觉等越发达。顶叶大小也与一个人的寿命长度和躯体平衡、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关。 顶叶分前中后区。 前区:顶额联合区,身体感觉,味觉,触觉,性冲动,身体协调性,身体认知。 中区:顶颞联合区,即韦克尼区,负责感觉性语言的认知处理。 后区:顶枕联合区,负责空间感觉(右脑)及数理逻辑(左脑)。 枕叶Occipital Lobe 枕叶(Occipital Lobe)是大脑皮层的一个区域。其已知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视觉信息,例如初级视皮层V1就位于枕叶。枕叶位于半球后部,在枕顶沟的后方;在外侧面很小,沟回不定;顶叶与颞叶之后,在小脑之上大脑后端的部分,称为枕叶。枕叶为视觉皮质中枢,枕叶病损时不仅发生视觉障碍,并且出现记忆缺陷和运动知觉障碍等症状,但以视觉症状为主。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教学笔记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东山小学李媚清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8例2,完成P28“做一做”,P31“练习七”第5题。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教学目标 1.学会按不同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 标准下的多样性,感知分类的实际意义。 2.经历完整的分类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实践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情况自定分类标准,体会分类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类,了解了分类的意义,课后同学们有没 有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有什么体会?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按一定的标准有序整理就行。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书包和房间的活动,有效地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分类知识的应用价值,既巩固了已有知识经验,又激发 了继续探索新知的兴趣。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活中的分类知识。[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2)] 二、情境呈现,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教科书P28例2。 1.讨论分类标准。 师:星期天,四个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公园做游戏。 如果要分成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人物的年龄、性别、装饰等不同之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分组的标准及选定这个标准的理由,使学生意识到:如果要分成两组做游戏,按大人和孩子分组以及按男、女分组比较合适。 【设计意图】从做游戏分组的问题出发,让学生自选分组(分类)标准,经历分类的第一步。 2.选定分类标准统计分类结果。 师:那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两种标准进行分类:按大人和孩子分或按男、女分。(板书)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画,写一写,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表中。(课件出示) 师:表中的数据“8”和“4”分别表示什么?“6”又表示什么呢? 【学情预设】结合文字记录,学生都能理解“8”表示8个大人,“4”表示4个小孩;“6”分别表示6男和6女。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简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使学生感受用它记录分类果的优势。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表,你发现了什么?同样是对这些人进行分组,为什么【教学提示】 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确定分类标准。也许学生说到的不止这两种标准,教师也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 ◎教学笔记

分类与整理教案

分类与整理教案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快看一看,一共有多少件礼物?这此礼物有什么不同?(有蓝色的,粉的)蓝色的有几件?粉色的有几件?(四件,三件)对,他是按颜色分类的,还有什么不同吗?(有大的,小的)大的有几件,小的有几件?(两件,四件)哦,这个同学是按大小分类。 师:同学们,不管你们是按大小分类,还是按颜色分类,我们都是把这些礼物进行——分类(板书:分类)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分类的现象,请看屏幕,这是什么分类?(垃圾分类)这里有很多分类的垃圾箱,要求我们把垃圾进行分类,在我们学校的垃圾房是要求我们按什么分类?(干垃圾、湿垃圾)我们轮台县街道上的垃圾筒是让我们怎么分类垃圾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当然,垃圾还可以分为有毒和无毒垃圾,大家平时扔垃圾时就要注意垃圾的分类,让我们的生活更环保,同时,同学们也要注意不能乱扔垃圾,按分类将垃圾入箱。 我们经常去超市买东西,我们来看看超市是怎么分类的。超市中会分不同类型摆放货物,有食品区、服装区、百货区,这样通过分类摆放,可以让我们非常方便地购物,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可真大。 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些小困难,想请你们来帮忙,你们愿意吗?几个小朋友给我带来了一些不同的气球,我想知道他们每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气球,我该怎么办呀?(先得分类,再一个一个地数,才能数出来)那我怎么分类呢?给我出出主意。(按颜色分类)(板书:颜色)还有举手有不同意见(按形状分类)(板书:形状) 今天大家从按颜色分类和按形状分类两种分类方法中选出自己的喜欢的方法,给这些气球分分类,老师给每个人都准备了这些气球,一会儿大家就把它们按照颜色或形状分分类,数一数,整理一下,把结果记录在白纸上,听清我的要求了吗?现在开始! 汇报按形状分类的: 请一生上台向学生展示,并说明分类理由。(分一堆的) 还有同学和他的分类方法不一样,(横着摆的) 你为什么要把气球摆成一排一排的,你们能一眼看出来谁最多,谁最少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我还没来及数呢,你就看出来了,真厉害!为什么不用数啊?不用数数,看长短就行。

《分类与整理—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案及教学反思

《分类与整理—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28页《分类与整理例2 》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 进行不同的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并理解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按不同标准分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出示各种蔬菜﹑水果﹑文具物体图片。让学生先分一分,说一说(巩固第一课时内容) 2、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分类就是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3、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分类与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星期天,有几位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来到公园,他们要分两组做游戏,可以怎么分呢?(出示课本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互动 引导学生说出按大人、孩子分;按性别分。 (出示图片) 板书:按大人、小孩分:大人:8人、小孩:4人 共12人 按性别分:男6人、女6人共12人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师引导学生填写统计表 (1)画统计表,观察统计表特点。 (2)引导学生填写统计表,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完成统计表。 4﹑拓展思维: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还有没有其他分法?) 生:按左、右分。(师引导) 板书:按左、右分:左边:6人、右边:6人共12人 5﹑师:观察这两个表,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呢?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总结:分类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便不一样,而他们的总数是不会变的)师: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动脑筋,分一分:如果把下面这些图片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先说一说,完成统计表。) 2、完成课本31页第5题 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案例分析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数学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 二、教学目标: 1. 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 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材分析: 《分类与整理》这节数学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对同种物品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分同一类物品,理解对于同一类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从而进一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重难点: 学会对物体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的分类。 教具学具: 情境图,玩具,图片,水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师:每个同学家里一定都有许多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东西,请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准备的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生拿出自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变形金刚、孙悟空、猪八戒、哪吒……),水 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师: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 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 生2:摆整齐。 生3:把好玩的放一起,好看的放一起,好吃的放一起。 师:怎么把分类的结果表现出来呢?

生:边摆边记着数字。 师:那么到底怎样摆放呢?并且怎么把分类的结果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分类与整理 点评:喜欢玩是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教师将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学生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当作学具进 行教学,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学好这 节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感知体验分类。 1. 出示课本第2页的情境图,让学生感知分类。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分类和计数的结果清楚地表示出来吗?(提示:可以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第一小组代表:一个摆放不整齐的书架。 第二小组代表:摆放整齐的书架。 第三小组代表:整齐的书架是分类过的。 师: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补充,让学生体会分类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体会分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点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优势,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思维互补,都能感知什么是分类,并且让学生意识到要记录一下, 2. 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让小组分类并进行分任务记录分类的结果,先 按形状分。 师:每组分3—4名学生,讨论好分工,汇报结果。(教师巡视,组织引导分类与整理。) 生1:我们组是这样摆的,先分一分,再数一数。 生2:我们组边数边画记录结果的。 生3:我们组用文字和数字结合。 [教师让各小组展示分类与整理情况后,并说明分类的标准,总结出分类与整理的方法,教师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