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2018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2018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2018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2018

教育基础知识及答案

1. 教育学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2.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 )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B.上帝造人

C.天降生民

D.《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3.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希腊

4. 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 )

A.夏代

B.商代

C.周代

D.春秋战国时期

5.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

A.四书五经

B.七艺

C.六艺

D.骑士七技

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A.普及教育

B.义务教育

C.教育机会平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8.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

A.夸美纽斯

B.康德

C.赫尔巴特

D.洛克

9. 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

A.《大教学论》

B.《学记》

C.《康德论教育》

D.《普通教育学》

10. 最早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人是( )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赫尔巴特

11. “自然教育”的提出者是( )

A.康德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卢梭

答案:

1. B

2. D

3. A

4. B

5. A

6. D

7. D

8. C

9. D 10. A 11. D

1. “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裴斯特洛齐

D.梅伊曼

2. 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 )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思辨研究

D.理论研究

3.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 )理论的代表性著作。

A.文化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

C.制度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4. 教育社会性是教育这一永恒的社会现象的( )

5. 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 )

A.教育的生产性

B.教育的历史性

C.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D.教育的民族性

6. 衡量劳动者素质高低的标准是( )

A.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

B.劳动者智商的高

C.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

D.劳动者的创新能力

7. 在未来的社会中,教育的阶级性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 )

A.呈现超阶级性

B.交替出现

C.不变

D.消灭

8. 前苏联学者认为评价教育储备大国的标志是( )

A.培养人才的多少

B.教育费用的积累

C.学历层次高的人占的比例

D.教育投资的多少

9. 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 )

A.前提因素

B.中介因素

C.直接因素

D.首要因素

10. 《学记》中“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强调的是( )

A.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

B.教育对经济基础的作用

C.教育对政治制度的作用

D.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1. 教育的领导权及受教育者的权利是由下面哪一种因素决定的( )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教育思想

D.政治思想

12. 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 )

A.决定作用

B.根本动力

C.制约作用

D.重要影响

13.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 )提出的。

A.维果茨基

B.赞可夫

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14. “一般发展”理论是由( )提出的。

A.维果茨基

B.赞可夫

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15. 认知发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维果茨基

B.赞可夫

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答案:

1. C

2. A

3. B

4. B

5. C

6. A

7. D

8. B

9. B 10. C 11. B 12. D 13. A 14. B 15. C

1. 活动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维果茨基

B.赞可夫

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2.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时期划分中,儿童以日益复杂的方式运用符号的能力的发展为特点是( )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为( )

A.生理前提

B.制约作用

C.主导作用

D.动力因素

4. “性相近,习相远”体现了( )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能动性

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体现了( )对人的发展的作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能动性

6.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

A.前提作用

B.动力作用

C.制约作用

D.主导作用

7. 人的社会化贯穿于每一个人一生的始终,其中( )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A.幼儿时期

B.儿童时期

C.少年时期

D.青年时期

8. “揠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9.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10. 西方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研究中,以认知活动作为指标的代表人物是( )

A.弗洛伊德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选维多夫

11. 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学习,可以由小学升入中学、人学,各级各类学女互相衔接,这反映的是哪个学制的特点( )

A.正式制度

B.非正式制度

C.显性制度

D.隐性制度

13. 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 )

A.学校教育制度

B.电化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企业教育制度

14. 建立独具特色的军事教育制度的国家是( )

A.埃及

B.巴比伦

C.斯巴达

D.雅典

15. 在古岁马学校教育制度中为平民子弟准备的学校是( )

A.游乐学校

B.文法学校

C.修辞学校

D.教区学校

答案

1. D

2. B

3. A

4. B

5. C

6. D

7. B

8. A

9. D 10. B 11. B 12. D 13. A 14. C 15. A

1. 在西欧社会学校中,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和( )

A.骑士七技

B.六艺

C.七艺

D.十二铜表法

2. 英国现代学制最终确立是由( )通过的。

A.怀特布雷提案

B.巴特勒教育法案

C.初等教育法案

D.中等教育法案

3. 德国双轨制的初步形成是由( )促成的。

A.路德学校改革运动

B.《乡村学校规程》的颁布

C.赫克开办“经济学数学实科中学”

D.洪堡领导教育改革

4. 美国初步实现了或从形式上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的标志是建立( ),这是世界教育制度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A.富兰克林的实科性质的学院

B.义务教育法

C.八四四学制

D.六三三学制

5. 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可概括为双轨制、单轨制和( )

A.混合制

B.复合制

C.中观制

D.分支制

6. 我国近代第一个颁行全国的学制是(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 壬戌学制是以( )学制为蓝本制定的。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8. 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制度

C.教育结构

D.教育功能

9. ( )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其出发点和归宿。

A.教育制度

B.教育方针

C.教育内容

D.教育目的

A.教育途径

B.教育内容

C.教育方法

D.教育方针

11. 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的物质基础是( )

A.独立手工业生产

B.工场手工业生产

C.机器大生产

D.原始个人生产

12. 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是( )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

D.文化制度

13. 在现代社会中,各个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教育目的制定首先适应它的

A.政治制度

B.科技水平

C.经济基础

D.文化传统

14. 教育活动所要完成的项目及其过程是( )

A.教育方法

B.教育内容

C.教育组织形式

D.教育目的

15. 在教育过程中,活动的主导因素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法

C.教育内容

D.教育组织形式

16. 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具有高度自觉性的活动,其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 )

A.教育功能

B.教育本质

C.教育内容

D.教育对象

1. C

2. B

3. D

4. C

5. D

6. A

7. C

8. A

9. D 10. D 11. C 12. A 13. A 14. B 15. A 16. C

1. 教育内容要与社会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

A.无关系

B.相背离

C.不相关

D.相一致

2. 教育内容对文化的吸收或选择是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的。

3. 学校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中文化功能起( )作用。

A.中介

B.基础

C.评价

D.适应

4. 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是( )

A.生存性功能

B.发展性功能

C.享用性功能

D.适应性功能

5. 德育功能可以概括为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 )

A.文化性功能

B.生态性功能

C.适应性功能

D.教育性功能

6. 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 )

A.智育

B.德育

C.美育

D.环境教育

7. 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这说明学校体育具有( )

A.思想性

B.技能性

C.娱乐性

D.竞技性

8. 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有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 )

A.形式美育

B.生活美育

C.教育美育

D.家庭美育

9. 中国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体现了美育的( )

10.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B.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C.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

D.学生与课堂之间的矛盾

11. 下列选项不是对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实际的矛盾的解决方式的是( )

A.因材施教

B.直观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可接受性原则

12. 一个最基本的教育过程从时间流程上可以大体归纳为( )

A.预备—内化一巩固

B. 预备—吸收—巩固

C.导入—内化一巩固

D.导入—内化—终结

13. 以教师的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播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陶冶法

D.实践法

答案

1. D

2. C

3. A

4. C

5. D

6. A

7. C

8. C

9. D 10. C 11. B 12. A 13. A

1. 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教育的教育方法是( )

2. 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实现教育过程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社会实践

C.学校管理

D.教学

3. 学生主体接受客体文化以建构其整体人格的过程是( )

A.预备

B.内化

C.分析

D.巩固

4. 下列不是应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的基本问题的是( )

A.惩罚的目的是教育

B.惩罚应当合情合理、公平、准确、灵活

C.惩罚应以物质上的惩罚为本质

D.惩罚与对学生的尊重相结合

5. 下列不是以教师活动为主导的教育方法的是( )

A.讲授法

B.演示法

C.实践法

D.训练法

6. 以师生双边活动起平衡作用的方法不包括(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陶冶法

7. 下列不是教育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的是( )

A.教师和学生因素

B.对教育过程的理解与设计

C.对教育过程的反思与批判

D.教育目标、内容、手段等因素

A.讲授法

B.谈话法

C.陶冶法

D.实践法

9. 要使“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变为“程序性知飒”的学习,其必要条件之一是( )

A.教师的作用

B.直接经验的参与

C.课堂教学作用

D.教材体系的建构

10.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巴班斯基

11. 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巴班斯基

12. 教师主导的根本任务在于( )

A.否定学生主体性

B.否定学生的主体地

C.否定学生能动

D.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13. 社会主义教育的师生关系是( )

A.和谐和平等的

B.民主和平等的

C.民主和法制的

D.和谐和亲密的

14. 教师的根奉任务是( )

A.教书育人

B.传授知识

C.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D.关心学生身心发展

15.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

A.搞好教学

B.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C.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

D.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答案

1. C

2. D

3. B

4. C

5. C

6. A

7. C

8. D

9. B 10. B 11. C 12. D 13. B 14. A 15. A

1.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 )

A.连续性、广延性

B.复杂性、创造性

C.长期性、问接性

D.示范性、主体性

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 )

A.连续性、广延性

B.复杂性、创造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示范性、主体性

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 )

A.连续性、广延性

B.复杂性、创造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示范性、主体性

4. “捧着一颗心而来,不带半根草而去”是我国教育家( )的名言。

A.张雪门

B.陶行知

C.蔡元培

D.叶圣陶

5. 衡量教师是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是( )

A.教师的年龄

B.教师的体质

C.教师素养

D.教师的能力

6. 学生是教育的( )

A.主体

B.客体

C.主客体

D.本质

7. 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A.自觉性

B.创造性

C.独立性

D.可塑性

8. 初中生生理发展方面最重要的,也是初中生各种心理变化最根本的生物基础是( )

A.身高增长

B.体重增加

C.脑重量接近成人

D.性成熟

9. 初中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

A.自我意识的发展

B.感受能力的发展

C.有意记忆的发展

D.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10. 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中期

11.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教育者

B.教育行政机构

C.受教育者

D.教育影响

12.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的中介,下列不属于其包括的内容的是( )

13. 教师的具体任务不包括( )

A.搞好教学

B.做好家长工作

C.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D.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

14. 教师劳动的特点不包括( )

A.复杂性、创造性、主体性

B.连续性、广延性、示范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导性、创新性

15. 教师的知识结构素养不包括( )

A.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D.一定的管理科学知识

答案

1. B

2. C

3. D

4. B

5. C

6. A

7. B

8. D

9. A 10. C 11. B 12. A 13. B 14. D 15. D

1. 普通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特点不包括( )

A.基础性、发展性

B.理论性

C.科学性、单一性

D.系统性

2. 教师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所指基本课程不包括( )

3. 教师的能力结构素养不包括( )

A.辨别政治方向,坚持原则能力

B.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4.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足教育的主体,下列不是其主要表现的是( )

A.主观性

B.自觉性

C.创造性

D.独立性

5. 下列不是高中生学习的最著特点的是( )

A.自觉性、选择性强

B.独立性强

C.注重效率

D.目的性强

6. 师范教育的奠基人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巴班斯基

D.裴斯泰洛齐

7. 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学生和教育内容

B.学生和教育方式

C.教师和学生

D.教师和教育方式

8. 教师必须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这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广延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9. 父母的榜样作川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是( )

A.深刻、长久

B.一般、短暂

C.深刻、短暂

D.一般、长久

10. 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首先表现为( )

A.情感化

B.多样化

C.生活化

D.潜在化

11. 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是( )

A.对孩子提出合理、统一要求

B.理解、尊重孩子

C.不断提高家长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

D.具有和谐的家庭环境

12.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存在对人的意识的影响( )

A.物质生活条件

B.个人基本遗传素质

C.文化背景

D.社会风气

13. 在协调家庭、社会和学校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时,学校是起( )的因素。

A.关键作用

B.主体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立作用

14. 关于家庭教育,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儿童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可以说是家庭

B.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任教师是自己的父母

C.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D.从时间上看,家庭教育是开始最早持续最长的

15. 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特点的是( )

A.生活化

B.单一化

C.情感化

D.多样化

16. 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A.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B.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

C.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修养

D.注重社区对家庭的影响

17. 社会对中小学生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形式不包括( )

A.街道、胡同、邻里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B.社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C.学校教师在室外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D.大众传播媒介、各种校外机构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18. 互联网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

A.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使用信息资源的技能

B.可以为学生建立起环球交流网,增加学生接触世界的途径

C.可以使得学生更勇敢、经常地表达自己

D.可以对学生起到主导作用

19. 学生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形式足( )

A.学校董事会

B.家长联谊会

C.家长委员会

D.家长学校

20. 师生关系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研究,主要是一种( )

A.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B.社会化与反社会化的关系

C.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D.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答案

1. C

2. B

3. A

4. A

5. D

6. D

7. C

8. B

9. A 10. C 11. D 12. B 13. C 14. C 15. B 16. D 17. C 18. D 19.

C 20. A

【AAA】2018年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2018年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D)。 A.阶段性 B.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B)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A.环境 B.遗传素质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4.教育系统的三要素不包括(B)。 A.教育者 B.教育内容 C.学习者 D.教育影响 5.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A)作用。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物质基础 6.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A)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遗传素质 B.教师水平 C.父母培养 D.后天学习 8.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C)。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9.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的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10.主张教学的主导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D)。 A.传统教育理论 B.现代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11.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D)。 A.孟子 B.荀子 C.曾子 D.朱熹 1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D)。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13.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要是从(A)的教育实践中得出的。 A.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B.晓庄师范学校 C.农民运动讲习所 D.育才学校 15.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 A.高尔顿 B.霍尔 C.华生 D.斯金纳 16.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B.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 C.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 D.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 17.下列不属于孔子的主要教育贡献的是(D)。 A.修订六经 B.开办私学 C.提倡有教无类,普及教育 D.促进古代科技发展 18.“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B)的教育内容。 A.现代社会 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 D.封建社会 19.教学目标不包括(A)。 A.教材目标 B.课程目标 C.学科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20.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要培养出的人的(B)。 A.质量规格 B.社会价值 C.发展方向 D.发展速度 21.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A)。 A.概念不同 B.对象相同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22.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D)。 A.课堂凝聚力 B.课堂气氛 C.课堂控制 D.课堂管理 23.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D)。 A.法人 B.监督人 C.辅导员 D.领导者 24.教师的教学风格有讨论式教学和(A)教学。 A.演讲式 B.学习式 C.探讨式 D.灌输式 25.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C)。 A.课堂规范 B.课堂管理 C.课堂气氛 D.课堂纪律 26.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不包括(D)。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学生特点 C.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D.学校的要求 27.社会对教育所要成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检查和规定是(B)。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教学计划 28.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C)。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2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C)和制度来保障”。 A.教师 B.社会 C.法治 D.道德 3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31.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32.着眼于当今教育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主旨的教育是(B)。 A.高等教育 B.素质教育 C.职业教育 D.特殊教育 33.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高度发展的“合金”,就构成了(A)。 A.道德信念 B.道德情操 C.道德品质 D.道德行为 34.“在能力和兴趣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改变自我”,这反映哪类智力的任务?(C) A.语言智力 B.人际智力 C.自知智力 D.认识自然的智力 35.假定某个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某生测验得80分,则该生的智商为 (C)。 A.80 B.110 C.115 36.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反应强,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行为表现?(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7.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年。 A.1903 B.1913 C.1914 D.1900 38.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C)。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39.教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教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B)。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40.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A)。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36.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反应强,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行为表现?(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7.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年。 A.1903 B.1913 C.1914 38.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C)。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39.教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教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B)。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40.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A)。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46.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B)。 A.7岁 B.3岁 C.12岁 D.18岁 47.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下列哪种动机? (B)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认知性动机 D.交往性动机 48.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B)。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49.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是(C)。 A.8—9岁 B.9—10岁 C.10—11岁 D.11—12岁 50.动作技能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分为细微型动作技能与(C)型动作技能。 A.连续 B.闭合 C.粗放 D.徒手 51.心理测验的信度大小一般介于多少之间?(B) A.-1与0之间 B.-1与1之间 C.0与1之间 D.0与10之间 5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B)。 A.公正评价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53.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即进入了(A)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课程 54.在我国,承担培训中小学教师任务的单位一般是(C)。 A.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B.教育局指定的学校 C.各级教师进修学校 D.高等师范院校 5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D)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56.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

2018年重庆万州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精品】

2018上半年重庆万州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 一、单项迭择题(每题0.5分,共25分) 1.1951年开展的“三反”运动不包括() A反贪污B反浪费C.反行贿D反偷税漏税 答案:D 2.()是党的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制度建设 答案:B 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是( )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 )是战略目标。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 答案:A 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答案:B 6甲偷盗了乙一只手表。在甲乙形成的法律关系中。客体是() A甲B乙C手表D 乙的权利和甲的义务 答案:C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法律、法规所做的解释权称为() A立法解释B行政解释C.司法解释D非正式解释 答案:C 8有权行使法律解释权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B 9在我国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A党的纪检和监察机关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C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D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答案:B 10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是() A甲与乙结婚B甲打伤乙C甲与乙签订买卖合同D甲的妻子乙死亡 答案:D 11下列选项中属于实体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答案:C 12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原则,实现这一原则的根本制度保障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B 13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称为()

333教育综合真题大题答案

333教育综合真题大题答案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二、辨析题。 46.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代表作是《设计教学法》等。 实用教育学认为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他们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这与赫尔巴特等人的“教师中心论”相反。 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不足之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详见考研暑期强化班讲义P3和P73) 47.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 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主要教育内容。 (1)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礼仪。 (2)乐:类似综合艺术课,乐的内容很广,形式多样。 (3)射:是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的年龄,就要接受正规教育,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称。 (4)御:是驾车,驾车要沉稳、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5)书:指书写文字,西周的书写工具是刀笔、竹木,字体为大篆。 (6)数:是指计算、算法。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利益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 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艺”教育,创设了新学科,充实了教学的内容。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把所收集的历史文化材料,精心加以整理,编著成“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学用书,后被奉为儒家经典。 “六经”代表了先秦时期的一切文化知识领域,文化、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学、教育等,作为历史材料,其价值无可比拟。而对中华民族性的影响,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D)。 A. 阶段性 B. 差异性 C. 顺序性 D. 不均衡性 2.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B)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A. 环境 B. 遗传素质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A. 弗洛伊德 B. 华生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4. 教育系统的三要素不包括(B)。 A. 教育者 B. 教育内容 C. 学习者 D. 教育影响 5.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A)作用。 A. 导向和动力 B. 关键 C. 基础 D. 物质基础 6. 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A)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 遗传素质 B. 教师水平 C. 父母培养 D. 后天学习 8.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C)。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9.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的规律。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10. 主张教学的主导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 (D)。 A. 传统教育理论 B. 现代教育理论 C. 形式教育论 D. 实质教育论 11.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D)。 A. 孟子 B. 荀子 C. 曾子 D. 朱熹

1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D)。 A. “教育学的雏形” B. 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 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13.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要是从(A)的教育实践中得出的。 A. 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B. 晓庄师范学校 C. 农民运动讲习所 D. 育才学校 15.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 A. 高尔顿 B. 霍尔 C. 华生 D. 斯金纳 16.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B. 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 C. 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 D. 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 17.下列不属于孔子的主要教育贡献的是(D)。 A. 修订六经 B. 开办私学 C. 提倡有教无类,普及教育 D. 促进古代科技发展 18.“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B)的教育内容。 A. 现代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原始社会 D. 封建社会 19.教学目标不包括(A)。 A. 教材目标 B. 课程目标 C. 学科目标 D. 课堂教学目标 20. 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要培养出的人的(B)。 A. 质量规格 B. 社会价值 C. 发展方向 D. 发展速度 21. 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A)。 A. 概念不同 B. 对象相同 C. 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 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22. 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D)。 A. 课堂凝聚力 B. 课堂气氛 C. 课堂控制 D. 课堂管理 23.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D)。

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库及答案3000题

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库及答案3000题 目录: 2018年天津市和平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库及答案1000题. 2019年天津市生态城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汇编及答案1000题. 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1000题. 全文内容下载: 百度:星宿人才网 搜索: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库及答案 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1000题 一、单选题 1.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主要是()。 A、随机应变提出的问题 B、为调整课堂教学节奏提出的问题 C、为维护课堂教学秩序提出的问题 D、备课时设计的问题 【答案】D 【解析】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备好课,这是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备课时设计的问题一般都是教师深思熟虑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主要是备课时设计的问题。故选D。 2.下面对班主任工作基本职责的认识,正确的观点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责 B、全面了解学生,确保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C、与家长保持联系,教育好每个学生 D、根据学校的要求,使学生班集体得以良好发展 【答案】A 【解析】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等起主导作用。A项,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责是班主任最基本的职责。故选A。 3.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 A、中小学教育 B、社会教育 C、成人教育 D、家庭教育 【答案】D 【解析】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 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基础知识重点总结

【教育学】 一、教育学及其发展 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 3.教育学发展中的教育专著:(1)中国先秦时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2)教育学史上,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撰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3)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看,通常以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赫尔巴特本人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4)杜威也被视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 二、教育及其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以后的教育等几个阶段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教育影响是臵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2.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3.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 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素质来提高劳动生产力 (三)教育与科技文化 1.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科技对教育的影响:1)科技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技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技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够完成科技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可以推进科学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技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1)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力量;2)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 (2)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C.《论语》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法 二、填空题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点复习资料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点复 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涵义(掌握)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3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劳动为教育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 的施教机构,(封建社会教育)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通知人才,又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社会主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教育基本特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选择题)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牢记) 孟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2018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661)

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教育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四)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2.近代教育的特征 3.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l.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l.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

2019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A.教师中心 B.学校中心 C.学生中心 D.活动中心 【答案】A 2.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存在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答案】B 3.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答案】C 4.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答案】A 5.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答案】B 6.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不均衡性 【答案】D 7.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人、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答案】A 8.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

2018年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D)。 A. 阶段性 B. 差异性 C. 顺序性 D. 不均衡性 2.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B)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A. 环境 B. 遗传素质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A. 弗洛伊德 B. 华生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4. 教育系统的三要素不包括(B)。 A. 教育者 B. 教育内容 C. 学习者 D. 教育影响 5.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A)作用。 A. 导向和动力 B. 关键 C. 基础 D. 物质基础 6. 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A)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 遗传素质 B. 教师水平 C. 父母培养 D. 后天学习 8.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C)。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9.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的规律。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10. 主张教学的主导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 (D)。 A. 传统教育理论 B. 现代教育理论 C. 形式教育论 D. 实质教育论 11.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D)。 A. 孟子 B. 荀子 C. 曾子 D. 朱熹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下列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起开始施行。 A.1995年9月10日B.1994年1月1日 C.1986年2月16日D.1999年3月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是()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非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 4.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A.发展学生个性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D.坚持“循序渐进” 5.教育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制约;二是()A.教育与社会制度相互制约B.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C.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 6.一个刺激引起一种感觉的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称为() A.联觉B.适应C.对比D.后象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榜样示范教育法D.实践锻炼教育法8.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 A.罗夏克墨迹测验B.句子完成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9.“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现象。 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 10.小明平时易受暗示,屈从权威,喜欢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应付紧急情况,他的这种性格类型属于() A.场独立型占优势B.场依存型占优势C.情感型D.外倾型11.不同职业的性质,使不同职业人员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职业的这一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单一化B.专业化C.多样化D.复杂化 12.晶体智力() A.在成年期还会有所增长 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 C.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 D.是对遗传能力的测量 13.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 A.“兼爱、非攻” B. “弃仁绝义” C “道法自然” D “化性起伪” 14.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中,遗传因素是()

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精

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的是() A.家长批评孩子 B.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 C.新生儿吸吮母乳 D.参加画展 2.2015 年 10 月5 日,瑞典卡罗娜医学院宣布。将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 中国药学专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儿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中国科学家获奖理 由是成功的从中草药中提取了( ) 并广泛应用于疟疾治疗 A.青篙素 B.青霉素 C.青蒿素 D.红蒿素3.下列关于教育要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育金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B..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已较为职责的人有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教育者。 C.学习者的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D.教育形态的多样化是由于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结合而造成的4.创造性思维特点不包括( ) A.流畅性 B .适应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5.1951 年。我国颁布的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正式确立班主任制。规定从 1952 年起。在中小学设立班主任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工作,道德行为。生活管理,课外活 动等,并取代之前的( )。 A.级任导师 B.级任教师 C.班任导师 D.班任教师6.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的形成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D.价值内化 7.下列关于封建社会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官学与私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类型。 B.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国以四书五经为主欧洲以七艺,骑士七技为主。 C.鲜明的等级性 是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征。 D 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已经从分离走相结合 8.”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中庸》 9.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中属于( ) 范畴。 A.思想教育 B 政治教育 C 道德教育 D 心理教育 10.提倡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代表人物是( )。A 杜威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凯洛夫 11.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教人发现真理的提出者是( ) A 第斯多惠 B 赞 可夫 C 马卡连柯 D 洛克 12.以下选项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 模仿 B 视觉适应 C 经典条件反射 D 操作条件反射 13.某初级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取消年纪排名靠后的部分学生参加中考资格,该学校做法 侵犯了这些学生的( )。 A 人格尊严权 B 隐私权 C 受教育权 D 教育权。 1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提出者是( ) A 蔡元培 B 黄炎培 C 陶行知 D 杨贤江。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笔记新颖整理2018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教育学与教师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分三类: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二)“教育”的词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三乐也”(最早使用“教育”一词);《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庸》说“修道之谓教”;《荀子·修身》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长善救失原则的出处) (三)“教育”的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学习者学习实践的对象主体 2、受教育者:即学习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以学习为主要职责的人,是教育过程中学习实践的主体和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是教育容和教育形式的统一。 三、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 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代表人物:朱熹、 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 法国教育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生物起源论 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产生的社会现象。 3、心理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贤江。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起源说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西周六艺教育以——为中心() A.礼乐 B.射御 C.书数 D.礼书 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体现了——教育理念() A.前制度化 B.制度化 C.非制度化 D.前三项兼有 5.强调“教育即生活”在中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夸美纽斯 6.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著作是:()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7.人的发展是指人的——发展() A.身体和心理 B.智力 C.个性 D.社会性 8.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9.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应该() A.抓关键期 B.秩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教学相长 10.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是()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技 11.学校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A物质文化B组织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或观念文化 12. 是社会需求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集中体现。 A义务教育B教育制度C教育目的D教育评价 1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智力劳动B体力劳动C接受劳动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4.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B主观能动性C学校教育D环境教育 15.教师根本任务是() A关心学生学习B教学C教书育人D管理学生 16.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关系 A授受B相互促进C民主平等D朋友 17.当今教育改革核心是( ) A教学方法改革B课程改革C教育评价改革D教育结构改革18.以下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是( ) A复杂性B创造性C预期性D长期性 19.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 ) A综合课程B潜在课程C活动课程D学科课程 20.从本质上讲,教学是一种()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主体活动D文化活动 2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与批改、D.学生成绩与检查评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