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省市事业单位历年招考真题解析】湖北省情概况

【省市事业单位历年招考真题解析】湖北省情概况

【省市事业单位历年招考真题解析】湖北省情概况
【省市事业单位历年招考真题解析】湖北省情概况

湖北省情概况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16′47″,东西长740.6公里,南北宽470.2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7位。湖北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地貌类型多样,既有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也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岗地,还有层峦迭嶂的广大山区,以及适宜养殖的广阔水域。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岗地占24%,平原湖区占20%。2009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720万人,城镇人口2631.2万人,占46.0%。现设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个林区,3个直管市,24个县级市(包括3个直管市),40个县(包括2个自治县),**个市辖区。

(一)自然资源丰富

光热水资源充足。湖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年均日照时数为1200~2200小时,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年均降水量为800~1600毫米。由于南北纬度相差4度多,东西跨度较大,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使得湖北气候不仅南北有别、东西迥异,而且兼有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以及中温带、南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为农业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湖北已发现的矿产有150种,占全国己发现矿产种类的81%,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92种。除煤炭、石油、天然气比较

贫乏外,其他矿产储量都比较大,尤其是化工、建材及部分冶金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化肥用橄榄岩、碘、石榴子石、累托石粘土、建筑用辉绿岩等5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铌、泥灰岩、磷等17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2~3位;铁、铜、石膏、金、汞、锰、钒、镍等35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4~10位。主要矿产资源具有品位高、分布相对集中、易于开采等特点。

水能资源丰富。湖北境内河流众多,共有大小河流1193条(不包括长江、汉江),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的有42条。全省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3133.4万千瓦,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装机容量2726.8万千瓦,居全国首位。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宜昌三斗坪,设计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湖北植被既具南北过渡特征,同时又处在中国东西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区,是中国生物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植物资源有3800余种,其中许多属世界稀有或中国特有的珍稀品种,如:1亿多年前遗留下来的“活化石”—水杉、中国特有的鸽子树—珙桐、名贵绿化树—白皮松,稀有名贵药材—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七叶一枝花、小丛红景天、飞龙掌血等。土特产品多,鄂西的坝漆、房县的木耳、咸宁的桂花、罗田的板栗、秭归的脐橙等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动物种类达700余种,其中国家珍稀保护动物50多种,特有的珍稀动物有白鳍豚、中华鲟和武昌鱼等。尤其是神农架有“绿色宝库”之称,是驰名中外的天然动植物园。

旅游资源丰富。湖北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景和名胜

古迹众多,境内驰名世界的自然风景名胜有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古奥莫测的原始森林神农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目录”的武当山及明显陵。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区网成员1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4A 风景区4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楚城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73处、三国古战场遗址及陈迹140多处。湖北还是炎帝神农、华夏始母嫘祖、医圣李时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爱国诗人屈原和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的故里。大自然的沧桑变化、鬼斧神工,加上数百万年来人类的嵌珠砌玉、涂红抹彩以及荆楚文化源远流长,湖北境内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比比皆是,颇具特色。

(二)交通通信发达

湖北是中国中部最大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京九、京广、武广高铁、焦枝、枝柳铁路纵贯南北,武大、汉丹、襄渝等铁路横穿东西。京珠、沪蓉和宜黄、黄黄、武十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连接武汉、黄石、鄂州、荆州、宜昌、襄樊、十堰等大中城市,将富庶的江汉平原和鄂西、鄂东南、鄂东北山区连成一体。境内有机场7个,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空港,已开通日、韩等国际航班,宜昌、襄樊、恩施、荆州等开通了连接全国各地的空中通道。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流程1062公里,占干流通航里程的三分之一。内河港口163个,其中,500~1000万吨港口2个。武汉、黄石、沙市、宜昌等港口先后对外开放,海轮可直航港澳和日本、韩国、新

加坡等国家。北京至广州中同轴电缆、南京至重庆光纤电缆在武汉交汇,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现代通信网络。省会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

(三)科教实力雄厚

湖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唯楚有才”之美誉。2009年,湖北有普通高校86所,在校学生 124.9万人,在校研究生9.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4.5%。2009年拥有各类科学研究和开发机构1364个,建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4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近20万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1人。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力较强,2009年来,全省获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740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0项,应用技术成果693项,软科学成果27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569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77.9亿元,增长24%。我省在光纤光缆、光通信、激光加、“3C”和“3S”软件、生物医药、电动汽车等若干领域技术实力位居全国领先地位。武汉科教优势十分突出,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四)产业基础较好

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在中部地区居领先地位。200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296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5.90亿元,占 13.8%,第二产业增加值6038.08亿元,占46.6%,第三产业增加值5127.12亿元,占39.6%。

农业方面,素称“鱼米之乡”,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淡水产品生产基地。2009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527.50千公顷,养殖水面670千公顷,已具备粮食2500万吨、棉花1000万担、油料6000万担、蔬菜3000万吨、肉类300万吨、淡水产品300万吨的生产能力;常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200万吨以上、油料2000万担、生猪1000万头、淡水产品60万吨。2009年,粮食总产量2309.1万吨,比上年增产81.87万吨,增长3.7%;棉花总产量48.05万吨;油料产量314.05万吨,增产28.31万吨,增长9.9%;生猪出栏3735.49万头,增长6.8%;水产品产量达338万吨,增长7.9%,再创历史新高。

工业方面,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以众多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汽车、冶金、机械、电力、化工、轻纺、建材为支柱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2009年,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14027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224家,东风、武钢等6家企业进入全国500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742.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工业综合配套能力比较强,是全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中、厚、薄板和特殊钢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中型货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联碱、农药和磷、盐化工及纤膏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重型机床和包装机械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和全国三大纺织基地之一。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成长,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和制造业信息化等为核心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群。光纤、光通信设备、无线通讯设备、石英

晶体及器件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2009年,全省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3332家,比上年增加334家,增长11.1%,占开发区工业企业的21.4%。全省14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占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8%。其中,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服务业比较发达。省会武汉历史上就是全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中心,素有“东方芝加哥”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人流、物流、资金及信息流交汇和集散中心。近年来,湖北充分发挥承东启西、南北交汇的区位优势,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优势,加快推进物流企业改革重组,培植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大力发展各种现代营销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物流中心地位不断增强,商品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达120多家。

(五)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开放格局不断拓展。全省共有开发区124个,其中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03个省级开发区,对外开放城市3个,开放机场1个,保税仓库15个,对外开放口岸13个,其中一类对外开放口岸3处(即武汉港、黄石港、武汉天河机场),二类口岸10处(即宜昌港、沙市港、鄂州港、黄石港、武穴港、江岸铁路口岸、汉西铁路口岸、十堰铁路口岸、襄樊铁路口岸、麻城铁路口岸)。武汉海关是国家设在湖北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在湖北地区拥有7个隶属海关机构。湖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是主管进出口商品检验和进出口动植物检疫工作的机构,在湖北有8个分支机构。

利用外资逐年增多。2009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68个。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及其他投资46.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6.58亿美元,增长12.7%;外商其他投资9.7亿美元,增长11.6%。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完成营业额26.3亿美元,新签合同额53.3亿美元,分别增长73.1%和60.8%。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有66家在湖北投资兴办企业,有9家外国金融机构在湖北设立代表处,法国兴业银行和香港汇丰银行等在武汉设立了分行。

对外贸易规模扩大。2009年,湖北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72.29亿美元,其中,进口72.5亿美元,出口99.78亿美元。出口商品种类较多,除纺织品、服装、大米、生猪、矿产品、钢材等传统商品外,还有光纤、船舶、火车机车等高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目前湖北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济贸易往来,其中欧盟、日本、美国是湖北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

(六)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2009年,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2个,群艺馆、文化馆111个,公共图书馆107个,博物馆111个,电影放映管理机构111个,放映单位1705个。广播电台11座,电视台12座,有线电视用户803.43万户。全年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17.76亿份,各类期刊2.65亿册,图书1.45亿册(张)。

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全省共有卫生机构10826个,卫生技术人员23.4万人,病床床位17.7万张;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95个(其中:专科疾病防治所(站、中心)88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7家),卫生防疫技术人员7473人。特别是近年来,

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省市县疾病控制中心、县级医院传染病区和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等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提高了对重大疫病的防治能力。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实力较强,体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皮划艇等优势项目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涌现了李小双、伏明霞、乔红、肖海亮、高崚、李婷等一批世界冠军。全省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冠军17项次、亚军18项次、季军16项次,其中奥运会项目最高水平比赛冠军6项次、亚军3项次、季军1项次;在各类全国比赛中,获冠军56项次、亚军61项次、第三名57项次,其中,全运会项目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中冠军14项次、亚军12项次、第三名23项次。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七)资源和环境

2009年末全省耕地面积3323.4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4.13千公顷,增长1.0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7%和3.9%,可望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长江干流水质总体较好,15个监测断面的水质Ⅰ~Ⅲ类的占100%。与上年相比,长江水质总体无明显变化。

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中,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综合评价,神农架林区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占重点城市的5.9%;11个城市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占重点城市的64.7%;5个城市符合国家三级标准,占重点城市的29.4%。全省达到一级、二级标准的城市占70.6%。

全省自然保护区达到63个,其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0个;省级

自然保护区17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0.6万公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