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I9[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承认人的观念.情绪等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这是()

A.符合实际的唯物主义

B.唯意识论的观点

C.机械论的观点

D.物与物的关系

【正确答案】A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正确答案】A

3.有人认为世界上各种生物物种是永恒不变的。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A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

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

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

D.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

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6.AC25.ABCD26.ABCD27.AD28.CD29.AC30.ABD31.ABCD

二、单选题

7.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每一个改革者必须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强化问题意识,就是要

A.统筹兼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承认矛盾,在分析解决矛盾中促进事物的发展

C.抓住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D.把握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B,

8.地理环境

A.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的性质

D.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D,

9.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D.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正确答案:B,

10.工作“一刀切”的方法是否认了

A.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A,

11.从产业资本的职能看,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是

A.生产资本的职能

B.商业资本的职能

C.商品资本的职能

D.货币资本的职能

正确答案:C,

12.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拾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正确答案:A,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我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D.事物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正确答案:B,

14.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A.真理不需要检验

B.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

C.真理的无条件性

D.真理不能继续发展

正确答案:C,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我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D.事物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正确答案:B,

16.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正确答案:C,

17.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将会直接导致

A.劳动力的过剩

B.商品的过剩

C.资本的过剩

D.原材料的过剩

正确答案:A,

18.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级表示不满。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A.劳资冲突的集中体现

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

正确答案:C,

19.“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正确答案:B,

20.尽管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但如果能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微博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这说明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B.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答案:D,

21.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这一观点认为

A.哲学不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B.哲学革命不是政治变革的前导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D.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更才是真正的革命

正确答案:C,

22.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正确答案:B,

23.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

A.使用价值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正确答案:D,

24.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决定了抽象劳动

D.社会劳动决定了具体劳动

正确答案:B,

25.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许多地方政府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引入绿色GDP概念。改变一味追求GDP数量的做法,在追求GDP数量的同时提升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地方政府对GDP认识的转变体现了

A.矛盾的对立统一

B.辩证的否定观

C.量变导致质变

D.矛盾的特殊性

正确答案:B,

2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正确答案:C,

27.“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正确答案:C,

28.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

A.劳动对象

B.科学技术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B,

29.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A)

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

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C.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30.近代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标准答案:D

A.柏拉图

B.贝克莱

C.马赫

D.黑格尔

31.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

标准答案:B

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C.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D.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3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标准答案:C

A.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33.认识论是研究:()

标准答案:D

A.世界是什么的科学

B.世界是怎样的科学

C.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

D.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

34.划分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

标准答案:A

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科学技术水平

D.国家政权的性质

35.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标准答案:B

A.资本不同部分的物质形态不同

B.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不变资本不体现剥削关系,可变资本体现剥削关系

D.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3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标准答案:B

A.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D.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

37.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标准答案: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出版

C.唯物史观的形成

D.私有制的消失

38.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D)前提。

A.数学

B.哲学

C.文化

D.自然科学

39.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正确答案:C,

40.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说明真理具有(C)

A.不确定性

B.主观性

C.相对性

D.绝对性

4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激变论

D.庸俗进化论

正确答案:B,

42.不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是(D)

A.资本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43.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

A.处于绝对自由的社会状态

B.不再受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熟练掌握规律,成为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44.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B.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正确答案:B,

45.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A.经验论学派

B.唯理论学派

C.不可知论学派

D.可知论学派

正确答案:B,

46.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正确答案:A,

47.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正确答案:C,

48.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仓储设备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的容器

D.能源和信息系统

正确答案:B,

49.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A.垄断消灭了竞争

B.垄断缓和了竞争

C.垄断与竞争并存,使竞争更加激烈

D.垄断取代了竞争

正确答案:C,

50.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标准答案:A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51.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A)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三、多选题

52.唯物辩证法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是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标准答案:错

5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认识过程的辩证法,认为(2.0分)

A.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

B.不仅有客体到主体的反映过程,而且有从主体到客体的实践过程

C.认识是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等一系列矛盾运动的发展过程

D.认识是无数次的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的

正确答案:ABCD,

54.成语“指马为鹿”讽刺了一些人(2.0分)

A.否认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B.犯了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

C.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

D.不懂得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正确答案:ABC,

55.剩余价值率为100%,表示(2.0分)

A.工人一天劳动新创造的价值有一半为资本家无偿占有

B.工人一天的全部劳动时间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C.工人一天劳动时间里,为自己劳动与无偿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相等

D.工人一天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中,工人得到的与资本家占有的相等

正确答案:AC,

56.“应当感谢你的对手,是他使你坚强起来。”这句话告诉我们(2.0分)

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C.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联系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

正确答案:BD,

57.中国大跃进时期党中央提出了1959年钢产量比1958年翻番的口号,于是全民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各地出现了许多土高炉,并大量砍伐树木用作燃料,这个口号和与之相应的措施使得1959年钢产量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这些钢却有近一半质量不合格。这件事情反映了意识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要正确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必须(2.0分)

A.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B.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

C.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D.不顾一切完成党提出的高指标

正确答案:AC,

58.下列关于历史创造者的命题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2.0分)

A.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C.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ACD,

5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2.0分)

A.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变化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正确答案:BCD,

60.中国汉语“危机”一词,涵义是危难与机会的结合,在哲学上是要求我们看问题应该坚持(2.0分)

A.相对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对立统一观点

D.折衷论观点

正确答案:BC,

61.从资本形态上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2.0分)

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

C.商品资本输出

D.国家资本输出

正确答案:ABC,

62.垄断是(2.0分)

A.在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C.资本主义大企业或企业联合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市场

D.帝国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

正确答案:ABCD,

63.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生产社会化。()

标准答案:错

64.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

标准答案:BCD

A.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

B.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

C.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D.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

6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2.0分)

A.生物进化论

B.细胞学说

C.量子力学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正确答案:ABD,

6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不断更新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标准答案:对

67.19世纪30—40年代,最能表现无产阶级高度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无产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并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的工人运动有:()

标准答案:ABC

A.1831年和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1838年始延续十余年的英国工人宪章运动

C.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D.1871年的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68.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标准答案:ABC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要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事物都是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C.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

D.认为凡是合理的就一定存在,凡是存在就一定合理

69.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意味着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须否定历史决定。()

标准答案:错

70.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全球问题”主要是指:()

标准答案:ABCD

A.人口增长过快

B.粮食短缺

C.能源和资源枯竭

D.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71.“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标准答案:ABD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72.人类认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标准答案:对

7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标准答案:对

7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标准答案:错

75.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标准答案:错

76.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

标准答案:对

77.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大脑就像胃分泌胃液那样分泌意识。()

标准答案:错

78.下列格言和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标准答案:BCD

A.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B.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79.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事物的基础是:()

标准答案:AC

A.认识事物的质

B.认识事物的量

C.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认识事物的度

80.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

标准答案:ACD

A.立法权

B.管理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四、判断题

81.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范畴和原理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正确答案:true,

82.时间是人们感觉系列的调整。

正确答案:false,

8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正确答案:true,

84.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正确答案:true,

首页/成绩查询/综合考试/成绩详情

考试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时长:50分钟开考时间:2016-06-2117:22:55

提交时间:2016-06-2117:22:59

考试题型:

考试成绩:0.0/100.0

排名:无/481

试卷分值构成比例图

单选题40.0分

多选题40.0分

判断题20.0分

8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true,

86.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正确答案:false,

87.机器人实际上是不变资本,其价值不会增殖。

正确答案:true,

88.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正确答案:true,

89.在现代社会,资本家为提高剩余价值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绝对延长工作日。

正确答案:false,

90.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正确答案:false,

9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标准答案:错

92.事物的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

正确答案:true,

93.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true,

94.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最终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经济基础的发展

D.上层建筑的发展

正确答案:A,

95.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正确答案:true,

96.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价值的创造。()

标准答案:错

97.资本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拥有的货币和各种物品。

正确答案:false,

98.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生产全面社会化、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资本日益社会化等方面。()

标准答案:对

99.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标准答案:对

100.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正确答案:true,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EP[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ABD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包括( ) A.物质的本质是意识 B.B.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C.物质范畴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统一 D.物质范畴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正确答案】BCD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表现在(ABCE)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惟一对象 E.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ACD2.ABCD3.CD4.AB5.ABD6.ACD7.ABCD8.ABCD 5.金融资本是由()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7.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E)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 E.生产力高度发达 8.与资本主义相比较,下列各项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有(ACDE)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底劳动生产率 B.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 E.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 第七章练习题 二、单选题 9.地理环境 A.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的性质 D.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D, 10.我国古代有一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来理解,它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 C.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D.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 正确答案:D, 1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 C.认识是物质到思想的过程

马原期末考试简答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其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或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事件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理论品质;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理论、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 答: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全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概念及意义 答: 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3、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答: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发展是指合乎历史前进的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要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马原试题及参考答案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A.阶级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革命性 2. 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C.世界的可知性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中谁是第一性的 3.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4、“度”是指() 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限度 5. 哲学中的发展指的是()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C.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D.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防微杜渐”中包含的哲学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7.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D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主体性的观点 9.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表现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是() A.科学评价 B.能动反映 C.自由选择 D.主观创造 11. 真理的客观性指的是() A.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C.真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真理的内容及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12.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的物质标志是()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科学技术 13. 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因在于()

马原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卷面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3.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5.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6.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7.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8.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zzzz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D )。zzzz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zzzz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B实现人权C实现共产主义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B )的基本问题。zzzz A唯心主义哲学B全部哲学C唯物主义哲学D一部分哲学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zzzz A实践性B运动性C客观性D物质性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zzzz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zzzz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zzzz 9.时间是指(C )。zzzz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C )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 )。zzzz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B科学实验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zzzz A客观世界B感觉C思维D实践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

中南大学马原期末考试资料

精品文档绪论、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组成部分1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答: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阶级) 这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践)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 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4 是马克思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机器工业的发展,为实现人类哲学的新变生产方式4.历史必然性:历史必然性:其一,当时的资本主义的的产生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革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其二,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其马克思主义哲学了必要的科学基础。其三,当时哲学发展的新成果,也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具备了承担哲学新变革的主观条件家的创始人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3首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内在要求其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物质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运动和精神运动关系的一条基本原理其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鲜明特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并不断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鲜明特色再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章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1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第一、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任何生命物质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社会的主体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精)

长沙学院2007级(理工科)本科各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D )。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B实现人权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B )的基本问题。Z`zzz A唯心主义哲学 B全部哲学 C唯物主义哲学 D一部分哲学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zzzz A实践性 B运动性 C客观性 D物质性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zzzz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zzzz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zzzz 9.时间是指(C )。zzzz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 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 )。zzzz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 B科学实验 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zzzz A客观世界 B感觉 C思维 D实践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

马原期末考试重点内容(1)

马原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一、考试题型 1.单选20分 2.多选20分 3.简答题4题×6分 4.辨析题4题×6分(判断正误2分,理由4分) 5.材料分析题12分 二、考试范围 1.绪论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不考 2.§1.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不考,其中第三点(P53)考一道多选题,详见重点问题(一) 3.§2.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考 4.§4.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考 5.第七章考§7.1的两个问题(下方重点) 三、课程主线(复习思路) 基础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论证政治经济学:商品、货币、资本、资本主义(全球化、新变化) 结论科学社会主义 四、重点问题 (一)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哪些能力?(P53五点,多选题) 战略思维能力、历史唯物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

思维能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P22)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其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三)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概念(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总+4分,P10-15) 1.总: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分: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鲜明的政治立场;③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④崇高的社会理想。 (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P28-31)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六)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61) (七)联系及其特征(P34-35) 1.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马原期末考试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 卷)答题卡 复查人核分人 题号一二三四五 分数 一、单项选择 (每题 1 分,共 30 分 ) 得分评卷人 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二、多项选择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 得分评卷人 1234 5 三、名词解释 (共 20 分 ) 1.物质: 得分评卷人 2.实践: 3.经济基础: 4.人民群众: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四、简述 (共 20 分 )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8 分 ) 得分评卷人2.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4 分)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4 分)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 分) 五、论述 (20 分 )

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15 分)得分评卷人 2、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10 分)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 卷) 复查人————核分人———— 题号一二三四五分数 一、单项选择 (每题 1 分,共 30 分 ) 得1.哲学是()。 分评卷人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C 意识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 ) A B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 D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 知识点汇总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2D[含参考答案]

2020 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CD)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与宗教 C自然科学 D逻辑学和语言学 2.马克思曾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同时也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说明(ABC) A. 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B.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 C.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 D.科学越来越不具有独立性 3.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B .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 .为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4.土地. 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 A. 其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B.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 C.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D.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5.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 A. 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 B?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 C. 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 D. 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6.质和量的关系是() A. 质和量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 B. 互相依赖

C. 互相制约 D. 没有关系 【正确答案】ABC 二、单选题 7.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实现的程度,取决于它们 A. 是否正确地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 B. 是否在一定的阶段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C. 是否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 .是否被全体人民所接受正确答案:A, 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A. 永恒不变的 B. 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 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 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正确答案:C, 9.时间和空间是 A. 物质运动存在形式 B. 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 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正确答案:A, 10.资本主义工资最基本的形式是 A. 效益工资 B .计件工资 C.浮动工资

精选2020年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八套(含参考答案)

2020年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八套[含答案] 一、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 1.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正确答案】A 2.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有(ABCD) A人类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B人类的劳动带有社会性 C人类劳动是有目的的能动的过程 D人类劳动具有继承性 3.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表现为(AC)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C.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D)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5.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 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 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 6.资本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表现为() A.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B.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机器排挤工人 C.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D.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增加7.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 A.工资被看作是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付工资 C.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注意:请将1-3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复查人 核分人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1. 物质: 2. 实践: 3. 经济基础: 4. 人民群众: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8分) 2.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4分)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4分)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分) 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15分) 2、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0分) 一、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30分) 四、简述(共20分) 五、论述(20分)

复查人———— 核分人———— 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1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1.哲学是( )。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 )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C 意识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5.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 )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 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 )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d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 )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1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b ) A 永恒性 B 客观性 C 不变性 D 终极性 14.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 c )。 A 生产方式 B 政治制度 C 上层建筑 D 精神文明的状况 15.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 )。 A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B 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 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D 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1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得 分 评卷人 1.哲学是( A )。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 c )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C 意识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d )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 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d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c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d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d )。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马原期末考试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4.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5.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四、自觉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6.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统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7.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p36-40,理解) 9.如何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10.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又称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1.认识的本质(理解) 第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注意:请将1-3 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复查人核分人 一、单项选择 (每题 1 分,共30 分)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1. 物质: 2. 实践: 3. 经济基础: 4. 人民群众: 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四、简述(共20分)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8 分) 2 .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4 分) 3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 4 分) 4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 分) 五、论述(20 分) 1 、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15 分) 2 、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0 分) 复查人————核分人————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 分) 1 .哲学是()。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C 意识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 .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4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 .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9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 .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13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 永恒性 B 客观性 C 不变性 D 终极性 14 .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 )。A 生产方式B 政治制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