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外医学史考试重点

中外医学史考试重点

中外医学史考试重点
中外医学史考试重点

中外医学史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周朝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这是最早的医学分科。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2.纸草文”—古埃及医学史料:①史密斯(Edwin Smith)纸草文,外科知识②埃伯斯(Ebers)纸草文,医学通论③伊姆荷泰-医神,“平安到来的人”

3.印度医学:①《妙闻集》-意为苏斯拉他,为阿输吠陀的外科学代表性典籍;②《阇罗迦集》,为阿输吠陀的内科学代表性典籍,作者阇罗迦,古印度内科学的奠基人。

4.最早提出六气病因学说的是春秋时秦国的名医医和,开创了外感病因学说的先河,是后世“六淫”病因论的滥觞。

第二章

1.战国到秦汉,中医药学出现了发展高潮,中医学术体系建立!

2.马王堆汉墓医书:①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论述经脉的文献。②《五十二病方》-反映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水平,现存最早方书。③帛画《导引图》-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④木简本:十问,和阴阳方,天下至道谈,杂禁芳。

3.《黄帝内经》全面地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初步确立,其后中医学发展均是以其为理论基础,这是中医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本着作。

4.《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首载于梁代阮孝绪的《七录》,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

5.张机,字仲景,中国临证医学、辨证论治奠基人,现代个体化治疗方案运用的第一人。

6.扁鹊:一专多能,内外妇儿兼长。撰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提出“医有六不治”

7.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着称。“外科之祖”,着有:“麻沸散”,“五禽戏”

8.阿尔克迈翁,将哲学引入医学。

9.希腊哲学家中,出色的还有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Plato)和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10.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11.希洛菲利——记述解剖学第一人。十二指肠、前列腺、眼部构造、脑与脊髓、神经解剖。

12.爱拉吉斯拉特:命名三尖瓣,观察脉搏搏动。否认体液病理说,是西方精气学说的创始人。

13.塞尔萨斯(Celsus,公元1世纪) ,百科全书学派,最早用拉丁文写医书。《论医学》炎症特点:红肿热痛。

14.西方的植物学之父——西奥夫拉斯塔斯。

15.方法学派,创始人赛米松。

16.盖伦,古罗马医学代表人物,“西方医圣”。着有,《论解剖规程》。重视药物治疗,“盖伦制剂”。

第三章

1.《黄帝内经太素》作者:隋唐·杨上善。现存最早《内经》注本!

2.《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唐·王冰。《素问》最早诠释本是《素问训解》

3.晋代王叔和整理编次《伤寒论》按照“可”与“不可”编排。

4.孙思邈对伤寒的研究,以方为纲比附归类。脉学的总结——王叔和-《脉经》,现存最早的脉学专着。对比:《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论述经脉的文献。

5.《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系统论述病因证候理论的专着,隋代巢元方。详细记载各种疾病,内科为主。

6.《本草经集注》梁朝陶弘景,号华阳隐居,“山中宰相”药物学的又一次总结。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补充365种新药,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方便临床,创“诸病通用药”分类法。重视炮制,详论药物加工修治方法。

7.《新修本草》(唐高宗时代),苏敬等,第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包括《本草》、《药物》、《图经》三部分。①本草着作中自此开始载药物图谱。②首

载银膏用作牙科充填剂,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汞合金补牙的记录。③附的图经、图谱均是中国本草学上的创举。医学生的必修科目。

8.《食疗本草》孟诜食疗本草专着

9.《本草拾遗》陈藏器拾遗,创10剂分类法

10.《食性本草》陈士良食用药物分类整理

11.《海药本草》李珣海外传入药物

12.《雷公炮炙论》,我国第一部炮制学专着,载药300种!作者:南朝·雷敩。后世制药业皆尊雷敩为炮制学鼻祖。如法炮制”

13.制药化学的先声——炼丹术。炼丹术源于战国时期,秦统一后其风大行。

14.《肘后备急方》又称《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作者:西晋葛洪,自号抱朴子,集儒道、道教、炼丹与医疗与一身。性质: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特点:内容丰富,简廉便验。天花症状,为世界最早描述。恙虫病(沙虱),为世界最早认识。首次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葛洪的妻子鲍姑是我国史籍记载的第一位女灸家。

15.性质:我国第一部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30卷。唐代,“药王”孙思邈。.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载方6500余。积累丰富的药物:经验

药物功效研究;注重辨证用药重视食治;专列食治一门;重视药物采集、储藏、炮制等;重视道地药材。“阿是穴”16.《外台秘要》唐代·王焘。性质:大型综合性医着。消渴发病时小便味甜,“金针拨障术”治疗白内障,首次记载通过观察小便法鉴别诊断黄疸之轻重、进退。

17.《刘涓子鬼遗方》简称《鬼遗方》,晋代刘涓子,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学专着,以叙述痈疽的证治经验为主。18.《经效产宝》,唐代昝殷所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产科名着。

19.《颅囟经》,隋唐时期,撰人无考,我国现存第一部儿科学专着,标志着儿科学的初步形成。“儿科之祖”-钱乙20.《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成书于南宋,作者蔺道人。我国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着。第一次倡导和规定了骨折脱臼等损伤的治疗常规。

21.《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晚号“玄宴先生”。我国现存最早并以原本传世的第一部针灸专着。

22.太医署是唐代的最高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分: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

23.修道院医学在中世纪成为连接古典和通向文化复兴的关键节点。经院哲学信仰时代。

24.奥利巴锡阿斯-《教堂医学》。迪奥斯科里德斯-《药典》

25.艾休斯-《四卷集》,在文艺复兴时期本评价为最有价值的医学作家。

26.中世纪最杰出的外科医生是爱琴海的保罗。

27.波斯人雷泽斯-《医学集成》,一部医学百科全书,第一个区分天花和麻疹的人,第一个使用汞制剂的人。

28.阿拉伯医学文化黄金时代的代表-阿维森纳,“医中之王”,“中东医圣”,中世纪三大明星:希波克拉底,盖伦,阿维森纳。《医典》。

29.“阿拉伯外科之星”-艾布。卡稀姆。宰赫拉维,《医学宝鉴》

30.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三大源泉-巴格达,开罗,科尔多瓦。

第四章

1.国家对医政制度、医籍整理与研究的高度重视与加强,是宋代医学发展中的标志性举措。

2.唐代——太医署;宋代——太医署(局)、翰林医官院、翰林御药院金;元代——太医院

3.宋朝,太平惠民局是中国医药史上第一所以制作和出售成药为主的官办药局!

4.由药局编撰的《合剂局方》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定药局方。

5.1057年专设“校正医书局”,大批医书都是经过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6.太医学教育(宋徽宗):方脉科,针科,疡科。医学校第一次正式纳入国家官学系统。

7.金代出现正骨科。

8.北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北宋·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以问答体例;北宋·韩祗和《伤寒微旨论》;南宋·许叔微《注解伤寒百证歌》,七言秧歌;《伤寒发微论》七十二证证治;《伤寒九十论》,病案;南宋·郭雍《伤寒补亡论》

9.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现存全面注释《伤寒论》的最早专着!特点:以经释论,《伤寒论》原文与注解互为呼应。

10.《开宝本草》是宋代最早由政府主持校订的本草着作。

11.《本草图经》(公元1058-1061年)我国药学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绘而成的刻版药物图谱!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版刻药物图谱。实用性强。

12.《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作者:北宋·唐慎微,宋代药物学最高水平成就。每药均有附图,还附以制法。后政府修订为国家药典颁行。

13.《本草衍义》,北宋·寇宗奭。提出气味新书,鉴别药物真伪优劣,考证各说,纠正谬论。

14.《饮膳正要》,作者:元·饮膳太医忽思慧。中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的专书,也是一部`有价值的食谱。

15.《太平圣惠方》,大型方书。集理法方药一体的完整体系的医书。

16.《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颁行全国。是第一部国家颁行的成药专书和配方手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法典。推广成药。影响:官府守之以立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成俗。

17.《圣济总录》,宋元时期载方最多的方书。

18.《普济本事方》,宋代许叔微,麻黄汤。

19.宋·严用和《济生方》

20.《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南宋·陈言(无择)进一步阐述了三因致病说,标志着中医病因学理论的成熟,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形成脉证因治的医疗体系。

21.《崔氏脉学》又称《崔真人脉学》、《紫虚脉诀》

。南宋,崔嘉彦。精炼脉学:浮沉迟数为纲,风气冷热主病,并以四言歌诀的形式撰写。

22.《诊家枢要》,元代滑寿撰。

23.《察病指南》,南宋·施发。绘制了33种脉象图,以图示脉,是脉搏描述上的创举。最早以图示脉的着作!

24.元代敖氏着《金镜录》,讨论伤寒舌诊,列舌象图12幅。

元代·杜本补充24图编成《敖氏伤寒金镜录》,主要病理舌象均已提高到。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图文并茂的验舌专书!

25.宋《欧希范五脏图》简称《五脏图》,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人体解剖学图谱专书。《存真图》

26.《十药神书》,作者:元·葛乾孙(字可久)为治疗肺痨病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法则。

27.南宋·陈自明。《外科精要》将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于外科临证,重点叙述痈疽发背,整体和内外结合治疗。树立“治外必本诸内”的原则。

28.元·齐德之《外科精义》,总结了宋元时期外科学领域中的新成就,实用外科专着。

29.太平圣惠方》载述痈疽“内消”和“托里”的治则。痈疽脏腑辨证。

《圣济总录》提出痈疽内热所致,治疗宜内外兼治。

《卫济宝书》有了“癌”字的最早记载(指深部脓肿,非恶性肿物);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认识到某些癌肿的特征。

30.宋元时期,伤科无专着,元代增设正骨兼金镞科。

31.元代·李仲南《永类钤方》,设《风损伤科》骨伤科专篇,创制了缝合针——“曲针”。

32.元·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骨折脱臼复位前,应行麻醉,然后施术。是世界已知最早全身麻醉文献!悬吊复位法,牵引复位法是伤科史上的创举!

33.宋·杨康候(字子建)《十产论》——产科专着,论述十种难产及处理方法,记载了转胎手法是医学史上异常胎位转位术最早记载。

34.虞流《备产济用方》记载用全兔脑制成“神效催生丹”;

35.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联系脏腑经络等基础理论论述妇产科疾病证治;宋以前妇产科之大成。

36.北宋·钱乙“儿科之祖”,《小儿药证直诀》内容:生理、病理、治疗,五脏辨证。标志儿科学体系形成,儿科学最高成就。创制了一些儿科专用方剂。

37.南宋·刘昉《幼幼新书》。整理汇集了宋以前儿科之大成;保留了一些散佚的文献;记载小儿指纹最早的书籍——“虎口三关“指纹检查法”。

38. 南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善用寒凉治疗痘疹;

39.南宋·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提出温补法治疗痘疹;

40.宋《小儿卫生总微方论》(《保幼大全》),“烙脐饼子”。

41.《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又称《铜人腧血针灸图经》,简称《图经》,北宋·王惟一。图经、石碑、铜人。

42.南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证配,提倡“同身寸”法穴,集宋以前灸法之大成。

43.元初·窦默,《标幽赋》,人体十二经巡行顺序流注关系是从太阴肺经开始,配穴上十分注意时间性。以歌赋体载,通俗易懂。

44.滑寿,《十四经发挥》。任、督二脉分布、专穴“十四经”

45.南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

46. 金·何若愚《子午流注针经》《流注指微赋》

47.五代时和凝父子撰成《疑狱集》,是我国现存较早的法医着作。

48.南宋·宋慈,《洗冤集录》,有重大价值影响于国内外的法医学专着!

49.张元素,金代易水人,易水学派的开山,创立了药物升降沉浮学说与引经报使学说。着作:《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珍珠囊》中药物归经说和脏腑标本用药式为后世遵循。

50.金刘完素(刘河间):字守贞,又号通玄处士。寒凉派,火热论,河间学派的创始人。提出解表、表里双解、功里的治法。着作:《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

51.金张从正(张宛丘),字子和,学术特点:攻邪论;善用汗、吐、下三法;善精神疗法。学派:攻下派着作:《儒门事亲》。

52.金李杲,号东垣老人。学术特点: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为升降之枢;治疗善以调补

脾胃,升举清阳。脾胃论,学派:补土派;着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

53.王好古,阴证论。

54.元代朱震亨(朱丹溪)字彦修。学术特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降火。相火论。学派:滋阴派;着作:《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55.教会修道院和阿拉伯学者以各自的形式保存了一部分古代文化,构成中世纪欧洲文化和科学文化迈向启蒙时代的基础。

56.医学知识的积累和医学世俗化在修道院内由修道士逐步形成,最终表现为医院的出现和大学医学教育的兴起。

57.中世纪修建的医院非常华丽,最早的医学校-萨勒诺。

58.中世纪着名的有意大利的波伦亚(Bologna)大学和法国的蒙彼利埃(Montpellier)大学。讲授内容主要是医学学说,很少涉及临床内容。

59.意大利波伦亚大学,奥尔德洛蒂(T.Atderotti,1223-l303),把阿拉伯医学和希腊医学融合在一起来教学。蒙迪诺,让解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五章

1.《内经》的注释研究

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

《灵枢注证发微》(最早全注本)

明·吴崑《素问吴注》

清·张志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以经解经。

2.明·张景岳《类经》“,以类相从”,分为12大类,为现存分类注释《素问》《灵枢》最完整者。另有《类经图翼》《类经附翼》

明·李中梓《内经知要》,节选《内经》原文分为8类,内容全面简要,实为上乘之作。

清·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节选《素问》、《灵枢》,分为9篇,参王、马、吴、张,结合己见,予以节注。

3.《本草品汇精要》明代唯一一部由政府组织编纂的本草学着作。

4.《本草纲目》,李时珍,字东璧,晚年号濒湖山人,成就:集16世纪前药物学之大成,载药1897种,增药物149种,先进的药物分类:“物以类从,目随纲举”;.科学记述药物知识:设发明、正误等项。

5.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从增加新药种类数量而言,可居历代本草之冠。

6.食物本草:朱橚《救荒本草》——药食两用。地方本草:兰茂《滇南本草》——首载土茯苓、川贝等药,开地方药物志先河。

7.明·缪希雍《炮炙大法》——明代炮制学名着。

8.明·陈嘉谟。《本草蒙筌》,普及本草,便于初学。

9明清·汪昂《本草备要》常用药简明注本.

10.清·严西亭《得配本草》药物配伍应用专书。

11.《普济方》——我国古代最大的方书,成书于明代,朱橚等编撰。

12.明代吴崑《医方考》是注解方剂的代表性专着。以讨论方解为主要内容。

13. 《古今名医方论》,清·罗美精选古今常用名方及方论编撰而成。

14.《医方集解》,清·汪昂,按方剂功效进行门类划分。

15.明代施沛《祖剂》,以一方源流为类进行注释和介绍。

16.清代赵学敏,《窜雅》,民间验方及走方医经验的汇集。

17.综合性内科着述:王纶《明医杂着》。对内科理法方药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治疗取法四子之说。

18.温补派——薛己。代表作:《内科摘要》,医话体例,医学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

19.《理虚元鉴》明·汪绮石,中医虚劳证治专着.

20.《慎柔五书》,明·胡慎柔撰,其内容以内科虚损类疾病为主,兼及其他杂病的证治。

21.清代吴澄《不居集》,提出虚劳病因的外损学说,成为现存内容最为丰富的有关虚损治疗的专书。

22.清代王清任,是我国医学史上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实践家,《医林改错》善用活血化瘀——创立活血化瘀方剂;重视解剖学“业医诊病,当先名脏腑”。

23.明·陈实功,字毓仁,号若虚,“正宗派”。着作:《外科正宗》。学术特点:强调内外治结合

24.清·王惟德,全生派。着作:《外科证治全生集》学术特点:把外科分为阴阳两类,“痈发六腑”、“疽发五脏”;治疗上,反对寒凉清火之品治疗阴证。反对使用刀针和腐蚀药治疗,强调内治。

25.清·高秉钧,心得派。着作:《疡科心得集》。学术特点:强调疡科同样须内治法“病因”、“辨证”,将温病学说用于外科。

26.明·沈之问《解围元薮》——最早的麻风病专书。

27.明·陈司成,《霉疮秘录》,梅毒病专书,世界医学史上最早记载以砷剂治疗梅毒。

28.薛己《正体类要》:记述了正骨手法19条及外科方剂等。强调伤科论治应遵循八纲辨证。

29.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对骨科手法、解剖、器械图解详明,并吸取多种临床经验。

30.胡廷光《伤科汇纂》:汇辑清以前伤科文献资料,载方1000余首,插图10多幅。

31.妇产科,影响最大的名着是清·傅山(傅青主)的《傅青主女科》,对女科“肝郁”辨证立论别有新意。

32.王肯堂-《女科证治准绳》,万全-《万事妇人科》

33.儿科学:薛铠《保婴撮要》;明·万全《万密斋医书十种》;明·王肯堂《幼科证治准绳》;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指纹”。

34.五官科:明·倪维德《原机启微》;明末·傅仁宇《审视瑶函》;清·顾锡《银海指南》;《证治准绳》:最早记载了色盲。《重楼玉钥》,清·郑宏纲(号梅涧),附方养阴清肺汤为治疗喉症的着名方剂。

35.针灸与推拿:

明·高武,《针灸节要聚英》,铸男、女、儿童针灸铜人各一。

明末·杨继洲《针灸大成》,透穴针治法,针灸与药物综合治疗的经验,是明清内容最为丰富、影响最大的针灸着作。

36.温病学起源于《内经》,发展于伤寒,成长于宋元,成熟于明清。

37.明·吴有性,字又可.着作:《温疫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疫病学和温病学专着。成书背景:明代温疫大流行成就:提出了温病不同于伤寒的系统见解;创“戾气学说”,对温病病因学有所创新;创立了一些区别于伤寒、适用于瘟疫

的治疗原则。影响:在传染病发展史上写下重要篇章,为温病学说创立奠定基础,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形成。

38.清代——温病学说全面发展:

①清·叶桂(叶天士)——《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成就:

温病发生、发展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方法

发展了温病诊断方法——舌诊、验齿、辨斑疹等

确立了温病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治疗大法

②清·薛雪,字生白,号一瓢,——《湿热条辨》,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专论湿热病的着作。阐述了湿热病的病因、证候、发展变化特点;提出湿热病的辨证论治要领。

③清·吴瑭,字鞠通。——《温病条辨》完善了温病学说,鉴别伤寒与温病,提出温病分九种;创立三焦辨证。

④清·王士雄,字孟英。——《温热经纬》,《霍乱论》。

39.丛书:《赤水玄珠全集》(《赤水玄珠》+《医指绪余》+《孙文恒医案》),明代孙一奎。

40.《医学纲目》系综合性医书,明代楼英编撰。

41.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包罗临证各科,以证治为主。

42.温补派——张介宾,自岳景,后人称“张熟地”。代表作:《景岳全书》以温补为特色,矫正金元以来寒凉攻伐之弊端。《类经》。学术思想: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人体虚多实少。

43.《医宗金鉴》清·吴谦。“心法要诀”为全书精华所在是具有教材性质的普及性医学丛书。

44.类书: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清代将廷锡《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现存规模最大、体例较为完善的古代类书。迄今类书中收录医书最多者。

45.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许叔微的《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三书的合订本,即许叔微伤寒论着三种。其中,《伤寒九十论》被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专着,该书记载了许氏经治的病案90例,以《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医籍为基础,结合作者个人的见解加以剖析,论述精要。作者并于此书中提出“十剂”的方剂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46.《名医类案》:明·江瓘,开创了选编古人医案于一书的先河。

47.清代医案着作以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最为知名。

48.文艺复兴时期,医学改革家巴拉赛尔萨斯,最早攻击盖伦学说。重视临床观察的医学家,敢于与中世纪医学决裂!癫痫、矽肺、矿泉水疗病、提倡应用化学药品;相信神创造世界、占星术。

49.医学伴随艺术前行: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图勒。

50.人体解剖活动的奠基人:维萨里,《人体的构造》。维萨里第一次与盖伦相反地描述了静脉与人类心脏的解剖。

51.新陈代谢研究:桑克托瑞斯(Sanctorius 1561-1636)首次将量度观念应用到医学中。体温计;脉动计;套管针;气管切开器;近代研究新陈代谢的开始。

52.哈维——血液循环。《论动物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证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心脏容量、出入心脏的离心血量和回心血量、血液流动的时间。

53.哈勒——近代生理学之父,着作《生理学纲要》。呼吸运动、骨骼运动、胎儿的生长发育等。重点: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应激学说

54.意大利人,莫干尼,病理解剖学创始人。《论疾病的部位与原因》。把“病灶”和临床症状联系起来,西医诊断学才开始找病灶,这种思想影响至今。

55.叩诊法的发明人是奥地利医生奥恩布鲁格。

56.内科学:西登哈姆,“近代西方临床医学之父”。7世纪是新旧医学产生矛盾冲突的时代,古老的医学仍旧占据主导地位。

57.18世纪,布尔哈未(Boerhaave)成为当时世界最着名的临床医学家。

58.外科学:法国军医巴累,《创伤治疗》。

59.德国,弗兰克(J. Frank,1745~1821),《全国医学监督体制》,居民的悲惨生活是疾病的温床。预防医学和社会医学的先驱!

60.英国乡村医生贞纳(1749-1832年)接种牛痘,为人类消灭天花做贡献。

61.1980年瑞士日内瓦第33届世界卫生大会宣告,天花已被完全消灭

62.西医学就是在16世纪解剖学的基础上,经过了17世纪的生理学,18世纪的病理解剖学,19世纪的细胞学、细菌学等的发展,以及19世纪末和20世纪的临床医学的发展,才成为今日的医学科学的。

第六章

1.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界物质代谢运动

生物进化论-胚胎发育与遗传学

细胞学说-基础医学

2.西医诊断:视、触、叩、听。化学分析检验法:血、尿、便常规。

3.听诊器是法国巴黎医学院医生雷克内发明的。

4.听诊器和叩诊器的发明,奠定了现代物理诊断学的基础。

5.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Rontgen,1845-1923年):发现X线,并应用——1901年,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6.外科学三大难关:疼痛、失血、感染。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公养公育 2.奴隶社会胎教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时期被后人誉为“贤妣”的太任与周妃后。 3.奴隶社会的胎教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胎教之道才开始走出宫廷。 4.贾谊论“早谕教”:婴儿时期就要开始施教。 5.贾谊“慎选左右”的教育思想: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人生而同,而后亦有所不同,在于个人所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同。主张在宫廷内应设置专门辅导,教育太子的师、保、傅官,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6.朱熹重视学习“眼前事”:认为儿童“智识未开”,主张小学学习内容应该力求浅近、具体、贴近儿童生活。还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代表作《童蒙须知》 7.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1)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幼稚园(2)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日本式和宗教式。8.1934年2月中央苏区人民政府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这是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 9.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 10.蔡元培论儿童公育:他提出一个完整的儿童公育体系,即把从胎

儿到六岁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胎儿期,母亲怀孕后便入公立胎教院,实施胎教;第二阶段是零岁到三岁,儿童出生后入公立育婴院。第三阶段是三岁到六岁,儿童满三岁后进入幼儿园,毕业入小学,接受普通教育。提出五育并举,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1.毛泽东为陶行知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 12.张雪门明确提出要“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拟定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13.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内设置幼儿教育处。1952年11月幼儿教育处由原来的司属处调整为教育部的一个直属单位。 14.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学制。规定了我国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机构,在幼儿教育方面包括: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 15.昆体良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演说家雄辩家。 16.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17.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认为,政治的优劣取决于城邦是否具有美德,即智慧、正义、勇敢和节制,而天赋、习惯和理性是具有这些美德的三条主要途径。

中国医学史(重点)

中国医学史 原始社会的医疗活动 一、医药起源论 1、医源于圣人 伏羲尝百药、制九针、画八卦 神农尝百草 黄帝尝味百木、典主医药 2、医源于巫 3、医源于动物本能 4、医食同源 5、医易同源 6、医源于实践(广大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 二、医药知识 外治法: 1、砭石:我国最早的石质医疗工具,砭,以石刺病也,用来切割脓 包或浅刺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消除病痛。 砭石或针灸起源时间:新石器时代 2、灸法:对某一部位进行长时间固定温热刺激的方法 介质:艾叶(灸草) 夏~~春秋时期的医学 一、病因

对流行病最早的记录:疾年、降疾、雨疾、疾疫 医和:六七致病说(阴、阳、风、雨、晦、明) 二、预防医学 酒为百药之长(酒的作用):兴奋、麻醉、溶剂、消毒杀菌、驱寒、 散瘀、活血通络、挥发 汤药:伊尹,单味变复方 三、医事制度 《周礼·天官》医事分工: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战国~~东汉时期的医学 一、马王堆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涉及经脉学的文献 三、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 1、作者:托名黄帝 2、成书年代:战国~~秦汉 3、篇幅:《素问》、《灵枢》:各9卷,81篇 4、基本内容(精神)和成就 (1)注重整体观念 A、人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 B、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C人体自身是统一的 D人的身心是统一的 (2)重视脏腑经络 (3)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难经》 1、作者:传为秦越人,待考 2、成书年代:西汉末~~东汉 3、篇幅:3或5卷 4、主要内容和成就 脉诊诊脉独取寸口 脏腑七冲门 经络奇经八脉 针刺腧穴 疾病广义伤寒 《神农本草经》 1、作者:托名神农 2、篇幅:3或4卷 3、主要内容和成就 (1)创药物三品分类法,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2)概述中药学基本理论 A、论述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B、提出药物七情和合理论

最新医学史试题及答案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患者应采取(A ) A、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位 B、右侧卧位并头高足低位C去枕平卧位 D、俯卧位 2、符合病人休养要求的环境是(B ) A、中暑病人室温保持在30C B、儿科病人室内温度宜23 E左右 C、气管切开的病人室内相对湿度40%左右 D、产妇病室应保温,不可开窗 3、小儿、昏迷及感觉迟钝的患者,用热水袋的水温为(C ) A、40 °C B、60 °C C、50 °C D、55 °C 4、采用被动卧位的病人是(C) A、心力衰竭 B、昏迷病人 C、支气管哮喘 D、胸膜炎病人 5、阿米巴痢疾病变在回盲部,药物灌肠时可采取(B ) A、左侧卧位,保留灌肠 B、右侧卧位,保留灌肠 C、右侧卧位,小量不保留灌肠 D、右侧卧位,大量不保留灌肠 &颈椎骨折患者需采用( C ) A、担架运送 B、平车3人搬运法 C、平车4人搬运法 D、轮椅运送 7、病人张某,因一氧化碳中毒急诊入院,护士用平车护送病区,途中输氧和输液应如何处理(D ) A、暂停输液,继续吸氧 B、暂停吸氧,继续输液 C、拔管,暂停输液 D、维持输液吸氧 8、取用无菌溶液时,正确的方法是( D ) A、打开瓶盖后,应立即倒入无菌容器中所需溶液 B、可直接在瓶中蘸取 C、倒后的溶液未用可及时倒回瓶中 D、已打开过的溶液瓶,可保存24小时 9、紫外线消毒空气时,每10 安装30瓦紫外线灯管及其有效距离和时间是(D ) A、<60cm,>15min B、<1.0m,>20min C、<1.5m,>25min D、<2m,>30min 10、如做纤维内镜消毒,合适的消毒溶液是(A ) A、2%碱性戊二醛 B、5%碘伏 C、1%f扎溴铵 D、0.2%过氧乙酸

中国医学史 参考试题三 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三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翰林医官院 2、六气致病说 3、导引 4、《治百病方》 5、广惠司 6、鬼注、尸注 7、医案 8、郭守敬 9、翰林医官院10、医师 二、填空 1、宋代设置的保健慈善机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骨文中记载的“鬯其酒” 是目前所知关于____的最早记载。 3、“三品分类法”中上品为____药、中品能____、下品专属____药。 4、“五运六气”中五运指____、____、____、____、____,六气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表明,针灸术起源于____时代。 6、____所著的《本草蒙筌》是便于诵记的____性本草。 三、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临证医方专书是() A.《黄帝内经》B.《肘后救卒方》C.《五十二病方》D.《伤寒杂病论》 E.《治百病方》 2、世界上最早开办管理药事的药局是在我国的( ) A. 隋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E. 清代 3、系统提出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中药学理论的本草著作是() A.《治百医方》B.《五十二病方》C.《药论》D.《神农本草经》E.以上都不是 4、《素问》最早的注释本是() A.《素问悬解》B.《注黄帝素问》C.《素问训解》D.《黄帝内经太素》 5、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 A.《小儿要证直诀》B.《颅囟经》C.《仁斋直指小儿方》D.《幼幼新书》 E.《活幼心书》 6、“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一语见于() A.《尚书》B.《论语》C.《礼记》D.《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E.《汉书?艺文志》 7、我国现存最早医案“诊籍”的作者是() A.华佗B.涪翁C.郭玉D.淳于意E.程高 8、“六气致病说”载于( ) A.《周礼》 B.《礼记》 C.《左传》 D.《周易》 E.《诗经》 9、“掌养万民之疾病”职责的是( ) A. 食医 B. 疾医 C. 疡医 D. 兽医 E. 医师 10、明代地方本草的代表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食疗本草》 C.《食物本草》 D.《本草备要》 E.《滇南本草》 四、多项选择 1、《内经》运用五行学说的最大特点是() A. 说明疾病发生 B. 说明疾病传变 C. 说明疾病预后 D. 说明诊断原则 E. 说明脏腑联系 2、西周时期对疾病的认识有了较大进步,有相关记载的早期文化典籍有( ) A.《周礼》 B.《诗经》 C.《山海经》 D.《左传》 E.《尚书》 3、《外台秘要》的文献学价值有()

中国建筑史重点

中外建筑史重点 中建史部分 1.名词解释集锦: 宇文恺&诫 宇文恺:隋代人。隋代东西两大都城的规划与营造宫室,宗庙的兴建几乎都出于他手。 而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筑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例之一。 诫:宋代人。长期在将作监任职。 成就:突出成就在于修编《营造法式》; 影响:详细记录当时的官式做法。使后人得以全面了解宋代官式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状况。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 时间:夏朝; 意义:至今为止发现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 州桥 春建造;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37米。在技术与造型上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都料 唐代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民间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屋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 《营造法式》 解释:《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它是当时朝廷下令制定各种财政,经济条例众书中的一本,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由将作监诫所著,书中资料主要采自历来工匠经传可行之法的建筑技术书籍。 特点:①重在工程管理,疏于工程设计;②制定严密的模数制,确定“以材为祖”的设计原则,把一整材分制用文字确定下来;③功限定额的制度,达到十分细密的程度;④注重设计的灵活性; ⑤图文并茂。 里坊制 里坊制确立期:把全城分割成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者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里,统治者们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令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里坊制极盛期:三国时期的邺城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完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布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做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这是在前一阶段较自由的里坊制城市布局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结果。 坞壁阿以旺一颗印 坞壁: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

中国医学史重点50505

中国医学史重点 1.最早的医疗工具——砭石 2.导引是中国古代呼吸运动和肢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 3.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玄参,麦冬,温郁金,延胡索。 4.医学起源论:医源于动物本能(混淆了动物本能的救助行为与人类早期经验医学之间的 界限),医源于圣人(出于崇拜部落英雄,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贡献做出了无限夸大),医源于巫(否认了医与巫之间的本质区别) 5.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6.早期医疗卫生的逐步积累和提高主要表现在: ①随着人们对疾病知识的进一步提高,对不少疾病已经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出现了“六 气致病”学说,预示着早期医学已经开始摆脱鬼神迷信致病说。 ②春秋时期,在精气神、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早期医药学理论 开始萌芽。 ③药物和知识的逐步积累,药物品种,数量增多,出现了酒剂、汤液,是医药学史上的 重要发明。 ④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人们开始讲究卫生,积极预防疾病,早期的预防思 想出现。 ⑤随着医药卫生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逐渐扩大,宫廷医学出现了早期的分科,医事管理 制度初步建立。 7.商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 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8.王懿荣在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对人体部位的认识一般按照体表部位认识。甲骨文中的 “疾年”“降疾”“雨疾”是目前有关流行病和多发病的最早记录。记载的“疾小臣”一职是商代宫廷负责医疗的低级官员。 9.《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本诗歌总集,在西汉被称为儒家经典,出现肺结核记录。 出现最早的阴阳概念。 10.《山海经》是先秦的一部古籍,记载38种疾病名称,记药126种。药可分治疗类,预 防类和治疗、预防双重作用的药物。 11.《周礼》原名《周官》,汉代刘歆整理后改今名。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医学 分科的出现,是医学进步的标志,也是我国最早关于医学分科的记载。记载“酒正”官职。 12.《礼记》叙述了先秦社会的礼仪制度,有关于瘖、聋、侏儒的记载。 13.《左传》记载了骨折、远视、发秃、瘈咬伤、佝偻等。 14.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15.五味:醋、酒、饴、姜、盐。 16.五食:麻、黍、稷、麦、豆。 17.五药:草、木、虫、石、谷。 18.气最初的含义是指天空中的云气、呼吸之气即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大气。 19.《管子》最早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精气学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 20.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1.阴阳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 互相转化。 22.《尚书》中《甘誓》《洪范》两篇是最早出现“五行”字样的历史文献。 23.我国最晚在夏代已经掌握了人工酿酒技术。仪狄造酒、杜康造酒。

中国医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医学的起源 1、医学源于长期的生活实践 第二章??医药卫生经验积累与医学理论萌芽 1、甲骨文中对人体部位的认识,心是甲骨文中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内脏器官 2、甲骨文中是世界医学史上有关龋齿的最早记载 3、《左传》记载“六气致病说“(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病因学说) 4、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诗经》 5、《尚书》中《甘誓》、《洪范》两篇,是最早出现“五行”字样的文献。 6、酒在医疗上的应用及其意义 7、汤液的发明:商代以前,人们习用单味药,且用重剂。汤液的出现人们由用生药转变为熟药,由重剂量使用单味药改变为适量混用复味药。 8、周代宫廷医生出现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科,食医主管帝王饮食卫生,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职责是施治万民之疾病。疡医相当于外科医生。兽医主要治疗家畜之疾病或疮疡 9、周代开始重视对病历的记录和死亡原因的报告,并形成制度。 ?周代还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医政组织和对医生的考核制度。 第三章??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目前发现的最早论述经脉的文献。 2、《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方书。 3、《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4、《却谷食气》现存最早的气功导引专着。 5、《胎产书》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妇产科专着。 6、《脉书》是现存最早的疾病症候专论。 7、《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笔。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原书各9卷,每卷9篇,各为81篇,合计18卷162篇。

8、《黄帝内经》的基本精神: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注重整体观念,注重脏腑经络。 9、《黄帝内经》价值及其影响:标志着中医学由经验积累阶段上升至理论总结阶段,完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10、《难经》首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首次提出奇经八脉的说法,指出了无形三焦的部位,提出肾与命门的关系。 11、《神农本草经》(《本经》《本草经》)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着,是我国药物学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标志着我国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12、《神农本草经》主要内容:载药365种,首创药物的三品分类法,提出七情和合的理论,论述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论述了药物的性味及采集加工方法,阐述了药物的功效和主治,论述了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 13、《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名机,仲景乃其字,南阳郡涅阳人,又名张长沙。 14、《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经络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范例,使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石。 15、《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原着散佚,书中伤寒部分经晋代王叔和收集整理而成《伤寒论》;杂病部分后整理为《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要略》《金匮》)。 16、《伤寒论》提出了伤寒六经辩证体系。 17、《金匮要略》以病症分篇,主要论述内科疾病,兼及妇科和外科。 18、《金匮要略》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提出以脏腑经络为中心,运用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辩证体系。 19、《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提出了较为严密完整的组方原则,将治疗八法运用于方剂之中,剂型多样,煎服法严格,被誉为方书之组。 第四章??医药学的全面发展

《中国医学史》试题 (3)

《中国医学史》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 (类型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 分,共 40 分 ) 1.下列哪项不属于“火”在医学卫生保健中的意义 A .御寒 B .防兽C .熟食D .冶炼 2.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早期医学中的专职人员 A .史 B .府C .医士 D .医师 3.《周礼·天官》中记载的“十全为上”是指 A .最高的俸禄 B .完整的病例 C .最好的医生 D .最好的成绩 4.关于“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生育卫生记载,见于 A .《山海经》 B .《内经》 C .《礼记》 D .《左传》 5.《黄帝内经》共有 A .18卷 B .28卷 C .9卷 D .10卷 6.中医学基础理论初步确立的标志,是哪部著作的问世 A .《五十二病方》B .《治百病方》C .《黄帝内经》D .《诸病源侯论》 7.将中医学称为“仁术”的观点,来自于 A .阴阳学说 B .儒家学说 C .道教学说 D .墨家学说 8.“方书之祖”是指 A .《伤寒杂病论》B .《五十二病方》C .《治百病方》D .《神农本草经》 9.《金匮要略》对证候的分类,是按照 A .所属脏腑 B .所属经络 C .所属系统 D .所属病因 10.我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最早的妇科医生是 A .张仲景 B .秦越人 C .华佗D .淳于意 11.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 A .《颅囟经》B .《幼幼集》 C .《育婴秘诀》D .《保婴撮要》 1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炼丹术著作是 A .《周易参同契》 B .《合丹法式》 C .《太清诸丹集要》 D .《抱朴子》 13.唐代医学教育机构 A .太医院 B .御药院 C .提举司 D .太医署 14.针灸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 .晋唐 B .隋唐 C .金元 D .明清 15.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是 A .《刘涓子鬼遗方》 B .《肘后救卒方》C .《备急千金要方》D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16.《刘涓子鬼遗方》有内治、外治处方 A .130余个 B .135余个 C .140余个 D .145余个 17.《小儿药证直诀》的作者是 A .陈藏器 B .钱乙 C .陈自明 D .陈修园 18.宋代儿科学家钱乙总结的辨证方法是 A .小儿五脏辨证方法 B .小儿六腑辨证方法 C .颅囟辨证方法 D .指纹辨证方法 19.《内外伤辩惑论》一书是哪位医家的代表著作 A .李杲 B .朱震亨 C .钱乙D .张元素 20.“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出自于 A .苏东坡 B .范仲淹 C .沈括 D .陈修园 21.《金匮要略方论》是由谁编辑整理的 A .翰林学士王诛 B .王叔和 C .朱肱 D .成无己 22.宋金元时期对《伤寒论》进行全面注解的医家是 A .庞安时B .王叔和C .纪天锡D .成无己 23.正骨金镞科在哪个时代独立成科 A .元代B .宋代C .清代D .唐代 24.骨科“六出臼,四折骨”的归类,出自于医家 A .窦默 B .王执中C .危亦林D .何若愚 25.我国医学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重要发明是 A .针灸铜人的创制 B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刻于石上 C .绘制明堂图 D .绘制腧穴图 26.具有完备的解剖全图、系统分图、部位分图的著作是 A .《洗冤集录》 B .《存真图》 C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D .《欧希范五脏图》 27.《普济方》收方 A .61739首 B .72328首 C .58396首 D .67139首 28.余霖倡用 A .三消表里分消 B .清营育阴 C .石膏重剂治温病 D .清热去湿 29.《傅青主女科》的作者是 A .傅山 B .王肯堂 C .陈自明 D .吴之望 30.《外科症治全生集》的作者是 A .陈实功 B .王维德 C .高秉钧 D .马培之 31.“脓疱疮”之名首见于 A .《外科发挥》B .《外科理例》C .《外科枢要》D .《外科正宗> 32.明清时期的医学教育机构是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21341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课程总学时/学分: 48/2(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一、本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建筑的形式、结构及其演变规律,认识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的主要社会功能。从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中、外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通过吸收前辈的建筑艺术成就,进一步指导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与创作,为设计思维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域和时间领域。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建筑体系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做法; 2、重点掌握宫殿、坛庙、宗教等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清式做法中的“大木作、小木作、油漆、彩画作”等具体做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具备仿古建筑的设计能力。 3、了解其建筑的类型、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思潮; 4、掌握现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等; 5、了解外国建筑的发展概况; 6、掌握古典建筑柱式、拱券技术、各个时期的代表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建筑成就以及有关的建筑理论等。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中国建筑史部分(26学时) 第1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及发展概况(4学时) 1.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知识点: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木构为主,一脉相承;宫式建筑为典型,等级森严;建筑布局讲究群体环境观念;建筑形式综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全民审美素质”等风格特征。 1.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知识点:介绍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建筑发展概况 重点和难点:封建社会建筑。

中国医学史(重点)

中国医学史 原始社会得医疗活动 一、医药起源论 1、医源于圣人 伏羲尝百药、制九针、画八卦 神农尝百草 黄帝尝味百木、典主医药 2、医源于巫 3、医源于动物本能 4、医食同源 5、医易同源 6、医源于实践(广大人民长期得智慧结晶) 二、医药知识 外治法: 1、砭石:我国最早得石质医疗工具,砭,以石刺病也,用来切割脓 包或浅刺身体得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消除病痛。 砭石或针灸起源时间:新石器时代 2、灸法:对某一部位进行长时间固定温热刺激得方法 介质:艾叶(灸草) 夏~~春秋时期得医学 一、病因 对流行病最早得记录:疾年、降疾、雨疾、疾疫

医与:六七致病说(阴、阳、风、雨、晦、明) 二、预防医学 酒为百药之长(酒得作用):兴奋、麻醉、溶剂、消毒杀菌、驱寒、 散瘀、活血通络、挥发 汤药:伊尹,单味变复方 三、医事制度 《周礼·天官》医事分工: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战国~~东汉时期得医学 一、马王堆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涉及经脉学得文献 三、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 1、作者:托名黄帝 2、成书年代:战国~~秦汉 3、篇幅:《素问》、《灵枢》:各9卷,81篇 4、基本内容(精神)与成就 (1)注重整体观念 A、人与天地、自然就是统一得 B、人与社会就是统一得 C人体自身就是统一得 D人得身心就是统一得

(2)重视脏腑经络 (3)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难经》 1、作者:传为秦越人,待考 2、成书年代:西汉末~~东汉 3、篇幅:3或5卷 4、主要内容与成就 脉诊诊脉独取寸口 脏腑七冲门 经络奇经八脉 针刺腧穴 疾病广义伤寒 《神农本草经》 1、作者:托名神农 2、篇幅:3或4卷 3、主要内容与成就 (1)创药物三品分类法,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2)概述中药学基本理论 A、论述方剂君臣佐使得组方原则 B、提出药物七情与合理论 C、完整提出四气五味得药性理论 D、阐述药物采集、加工、炮制与制剂

中外医学史考试重点...!

中外医学史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周朝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这是最早的医学分科。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2.纸草文”—古埃及医学史料:①史密斯(Edwin Smith)纸草文,外科知识②埃伯斯(Ebers)纸草文,医学通论③伊姆荷泰普-医神,“平安到来的人” 3.印度医学:①《妙闻集》-意为苏斯拉他,为阿输吠陀的外科学代表性典籍(外科妙闻);②《阇罗迦集》,为阿输吠陀的内科学代表性典籍,作者阇罗迦,古印度内科学的奠基人。 4.最早提出六气病因学说的是春秋时秦国的名医医和,开创了外感病因学说的先河,是后世“六淫”病因论的滥觞。 第二章 1.战国到秦汉,中医药学出现了发展高潮,中医学术体系建立! 2.马王堆汉墓医书:①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论述经脉的文献。②《五十二病方》-反映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水平,现存最早方书。③帛画《导引图》-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④竹简本:《十问》,《合阴阳方》,《天下至道谈》,《杂禁芳》。

3.《黄帝内经》全面地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初步确立,其后中医学发展均是以其为理论基础,这是中医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本著作。 4.《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首载于梁代阮孝绪的《七录》,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5.张机,字仲景,中国临证医学、辨证论治奠基人,现代个体化治疗方案运用的第一人。 6.扁鹊:一专多能,内外妇儿兼长。撰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提出“医有六不治” 7.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称。“外科之祖”,著有:“麻沸散”,“五禽戏” 8.阿尔克迈翁,将哲学引入医学。 9.希腊哲学家中,出色的还有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Plato)和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10.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11.希洛菲利——记述解剖学第一人。十二指肠、前列腺、眼部构造、脑与脊髓、神经解剖。 12.爱拉吉斯拉特:命名三尖瓣,观察脉搏搏动。否认体液病理说,是西方精气学说的创始人。 13.塞尔萨斯(Celsus,公元1世纪) ,百科全书学派,最早用拉丁文写医书。《论医学》炎症特点:红肿热痛。 14.西方的植物学之父——西奥夫拉斯塔斯。

建筑史重点

外国建筑史 第一篇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第一章古代埃及的建筑 1 古埃及建筑史有四个主要时期: (1)古王国时期 玛斯塔巴---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金字塔多层金字塔---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 方锥形金字塔---吉萨的三大金字塔:库富、哈弗拉、门卡乌拉 (2)中王国时期 峡谷里凿石窟: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3)新王国时期 太阳神庙:卡纳克和鲁克索的阿蒙神庙 庙宇有两个艺术重点:一个外部的,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面前 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另一个内部的,是大 殿,皇帝在这里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仪式的神秘 性相适应. (4)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 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山岳台:是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的高台,一般为7层.乌尔的山岳台,生土 夯筑,第一层为黑色,象征冥界,第二层为红色,象征人间,第三层两河流域为青色,象征天堂,第四层为白色,象征明月. 饰面技术:陶钉 琉璃砖---新巴比伦城的伊什达城门 亚述帝国:最重要的建筑遗迹---萨艮二世王宫 伊朗高原:波斯---帕塞玻里斯---仪典中心,帝国的象征 第二篇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古典时代---古希腊和古罗马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先后以克里特岛和巴尔干半岛上的迈锡尼为中心 克里特:克诺索斯宫殿---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费斯特宫殿 迈锡尼:狮子门 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 1 古希腊的建筑史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2 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柱式的特色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 (1)比例粗壮,开间较小(1)比例细长,开间较宽 (2)檐部较厚重(2)檐部较轻 (3)柱头为简单而刚挺的倒立的圆锥台,(3)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外廊下垂外廊上举(4)柱身凹槽的棱上还有一小段圆面,24个(4)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20个(5)柱础复杂,看上去富有弹性 (5)没有柱础,直接立在台基上(6)柱子的收分卷杀不很明显 (6)柱子收分卷杀较明显(7)使用多种复合的曲面的线脚,线脚上串着(7)线脚很少,偶或有之,也是方线脚雕饰,最重要的母题是盾剑饰、桂叶和忍(8)台基是三层朴素的台阶,而且中央高、冬草叶

中国医学史重点整理

中国医学史重点整理 简述《内经》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主要学术精神、成就和影响是什么 1历史背景:先秦哲学的发展。尤其是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为《黄帝内经》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2主要学术精神:注重整体观念;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重视脏腑经络;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注重疾病预防,反对迷信鬼神。3成就和影响:1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2反映了中医学的两个最显著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生理病理学说、诊断治疗学说、疾病预防及养生学说等,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3《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进入了系统的理论总结新阶段。 晋唐时期临证各科的主要著作有哪些答案:针灸科-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外科-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妇科-唐?昝殷《经效产宝》儿科-唐?《颅囟经》骨伤科-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王叔和在医学史上留下的两大业绩:整理了《伤寒杂病论》和著述《脉经》。 《千金方》主要主要提倡的医德表现在精与诚两个方面,其中?精-专业精;?诚-诚心诚意、忠于职业、忠于患者。确立仁爱救人的原则。具体表现为以下8点:要立济世救人,仁爱为怀之大志;要有无欲无求的品质;要无畏艰难;要悉心施治,一丝不苟;举止端庄;尊重同行;要精勤不倦,虚心好学;(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简述《肘后方》的成就。:《肘后方》为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其主要成就表现在:1对急性传染病有较高认识;?最早描述天花病; ?最早认识沙虱病(恙虫病); ?最早发 2创造了“以毒攻毒”的防治疾病方法,比如首创用狂犬脑组织敷帖在被咬伤的创现“疥虫”;

中外医学史考试题

中外医学史考试题 一、选择题 1、用羊肝占卜是何地区的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方法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2、纸草文献记录了哪个地区的医学知识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3、以下医术哪种是中古发明的 A穿颅术 B断肢术 C截石术 D针灸术 4、你认为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医源于巫 B药食同源 C疾病与人类共生 D医源于劳动5、近代自然科学是何时宣告独立的 A1543年 B1640年 C1840年 D1949年 6、河北医科大学的前身始建于哪一年 A1894年 B1915年 C1958年 D1995年 7、“医学上的发现,唯有熟悉历史者始能成功”是谁提出的 A柏拉图 B巴普洛夫 C雷内克 D培根 8、人工免疫的先驱是 A人痘接种 B牛痘接种 C发现细菌 D治疗狂犬病 9、易水学派的创始人 A危亦林 B张从政 C张元素 D李杲 10、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 A纽伦堡药典 B佛罗伦萨药典 C新修本草 D和剂局方

11、下面与扁鹊相关的内容是 A六气治病说B六不治 C坐堂 D麻沸散 12、下面哪一位不是河北的医家 A王好古 B张元素 C张锡纯 D张从政 13、下面与奥恩布鲁格相关的内容是 A听诊法 B叩诊法 CX射线 D消毒防腐法 14、亚里士多德提出了 A四元素说 B理念论 C原子论 D生物自然发生说15、下面那个是中医学的代名词 A和缓之术 B起死回生 C讳疾忌医 D病入膏肓 16、下面那一项不是恩格斯所说的三大发现 A细胞 B牛顿力学 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D生物进化论 17、中世纪时的外科医生多由哪种职业的人担任 A教士 B僧侣 C理发匠 D圣徒 18、下面哪项不是困扰外科技术发展的难关 A疼痛 B失血 C感染 D手术器械 19、自然哲学兴起于那个时期 A古代(公元前8——5世纪)B中世纪 C近代 D 现代 20、现代医学的哲学基础是 A自然哲学 B朴素的辩证法 C机械唯物论 D辩证唯

中国医学史试题

《中国医学史》试题“方书之祖”是指8.《神..《治百病方》D.《伤寒杂病论》B.《五十二病方》C A 农本草经》 姓名:座号:学号: 《金匮要略》对证候的分类,是按照 9.专业:系别:年级:.所属系统D.所属病因 A.所属脏腑B.所属经络C 是 D A.《颅囟经》B.复核人:总分合计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炼丹术着作是12

一、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得分评卷人抱《..《太 清诸丹集要》 D.《周易参同契》 B.《合丹法式》 C A(类型说明: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朴子》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 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唐代医学教育机构13.)共 40 分上涂黑。 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 分,.太医署.御药院.太医院 C.提举 司 D AB 下列哪项不属于“火”在医学卫生保健中的意义1.针灸学理 论体系形成于14..冶炼C.熟食D A.御寒 B.防兽.明清C.金元D A.晋 唐 B.隋唐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早期医学中的专职人员2. 15.现存第一 部骨伤科专着是.医士 D.医师 A.史 B.府C《备急千金要方》《肘后救卒方》C. A.《刘涓子鬼遗方》 B. 3.《周礼·天官》中记载的“十全为上” 是指 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最好的成.最好的医生D.最高的俸禄 A B.完 整的病例 C .《刘涓子鬼遗方》有内治、外治处方16 绩 145余个140余个 D.余 个 A.130 B.135余个 C..关于“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生育卫生记载,见于4 《小儿药证直诀》的作者是17.《左传》.《礼记》 D. A.《山 海经》 B.《内经》 C .陈修园C.陈自明D A.陈藏器B.钱乙《黄帝内经》共有5. 18.宋代儿科学家钱乙总结的辨证方法是 10卷 DC.9卷. B A.18卷.28卷.颅囟辨证方.小儿六腑辨证方法C A.小儿五脏辨证方法B , 是哪部着作的问世6.中医学基础理论初步确立的标志.指纹辨证方法法D《诸病..《黄帝内经》DB A.《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C 19.《内外伤辩惑论》 一书是哪位医家的代表着作源侯论》 D.张元素.李杲 A B.朱震亨 C.钱 乙来自于7.将中医学称为“仁术”的观点, ,当为良医”,出自于“不为良 相20..墨家学说.儒家学说BC.道教学说D.阴阳学说 A .陈修园D.沈 括 C.范仲淹 B.苏东坡 A. 21.《金匮要略方论》是由谁编辑整理的 34.明清时期骨伤科诊断方面的重大 进步 A.触摸辨别诊断法 B.局部血肿诊断法C.肢体功能诊断法C A.翰林学 士王诛B.王叔和.朱肱D.成无己D22.宋金元时期对《伤寒论》进行全面注 解的医家是.创立功能检查法 35.“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是谁提出的C.纪天锡D.成无己 A.庞安时B.王叔和 A.王清任 B.陈复正23.正骨金镞科在哪个时代独立 成科 C.薛铠D.张景岳 36.“医史研究会”是何人创办 A.元代B.宋代C.清代D.唐代 A.王 吉民B.丁甘仁C.陈邦贤D.张锡纯 24.骨科“六出臼,四折骨”的归类,出 自于医家 37.近代中医院校毕业生任病房住院医师查房制度最早实施于 C.危亦林D.何 若愚 A.窦默 B.王执中 A.北京中医院 B.华隆中医院25.我国医学教 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重要发明是 C.上海中医院D.广州中医院 C.绘《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刻于石上A.针灸铜人的创制 B.38.制明堂图 D.绘 制腧穴图《中西汇通医书五种》的作者是 A.张伯龙 B.张锡纯 C.唐宗海.26具有完备的解剖全图、系统分图、

中外建筑史的重点

1四大文明是指? 古埃及、古中东、古中国、古印度 2原始人的建筑类型分哪两类?为什么? 居住建筑------为自己和族人提供住所 巨石建筑------为信仰的神秘力量和先人提供膜拜祭祀的场所 3引起建筑变化的三要素是什么? 生产方式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国家形态的变化 4主流建筑的三个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统一性 5埃及的主要技术能力以及建筑成就? 技术能力:精巧的石工艺技术;雕塑艺术的日臻完善;精确的几何学、测量学;发明了起重、运输、机械;具有了协助、组织能力;学会了绘制建筑图纸(三维色彩轴测图) 建筑成就:开创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产生最早的住宅、府邸(阿玛纳)、宫殿(阿玛纳)、庙宇、城市(卡宏城)陵墓等类型的建筑;建成大批有代表性的陵墓建筑;创造高艺术水平的庙宇建筑群;提高巨石建筑水平 6金字塔的艺术构思是什么? 埃及人迷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只要保住尸体,三千年后可以重生 7两河流域的文明是指哪2河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8两河流域的地理特点对建筑的影响?两河流域建筑的代表作是什么?影响:①建材:土---日晒瓦,牢固耐久,怕水,雨水入墙倒塌成土堆② 常年多下暴雨:须防水、牢固措施③盛产石油:多用沥青保护墙面;木材和石材较少 代表作:乌尔山岳台 9爱琴文化的建筑分哪两部分?各自的风格是什么? 迈锡尼建筑: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克里特建筑:纤秀华丽、毫不设防 10古代希腊柱式的三种形态?以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多立克: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 爱奥尼: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 科林斯: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 11雅典卫城的建造目的以及组成部分,空间特色。

中国医学史重点考题复习进程

中国医学史重点考题

1.火的发明和使用在人类保健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P2)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由生食转向熟食,熟食使肉类中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使人的身体和大脑得到的营养增加,提高了人类的智力水平和身体素质;火还可以取暖御寒,改善人类的生活居住环境,减少因久居寒冷潮湿的洞穴引发的疾病;火的使用还是一些原始治疗方法。 2药物是如何被发现并用于疾病治疗的? (P6)原始人类在采集各种野果、种子或挖取植物根茎来获取更多食物中,往往会误食某些植物而中毒,出现呕吐、腹泻甚至死亡等意外情况,有时也会因食用了某些植物使身体原有的痛楚不适减轻甚至消失;或同食一种植物,因摄入量的多少而出现不同效果,从而逐渐认识了各种植物对人体的不同作用,趋利避害。 3.婚姻制度的演变对人类的繁衍的影响如何? (P4)由野合到血缘群婚再到对偶婚,这种婚姻形态的演变和进步,减少了因近亲婚配导致的遗传疾病,非常有利于人类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康繁衍。 4.应该怎样看待医药起源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P10)各种观点都从不同的层面揭示出医学起源的内涵,但似乎远未洞悉事物的全貌,医学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并非单一因素所为。 第二章医药卫生经验积累与医学理论萌芽 1.“六气致病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成就?

(P16)“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①以四时、五节、六气等季节、气候变化为主要病因的观念已经形成②从阳淫热疾、阴淫寒疾的记载来分析,“阳盛则热,阴虚则寒”的病理学说已基本确立,并且“风淫末疾,雨淫腹疾”之说与中医学说风病四肢痛、湿病有腹泻的理论有密切关系③五味、五色、五声的概念,对后世中医诊断学及药理学具有启发作用④实物病因开始出现,鬼神致病之说开始动摇。它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病因学说,是基于对自然界气候环境的变化与人体发病关系的认识而形成的。 3.简述周代医政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P27)医师为众医之长,负责王室与卿大夫的治疗并掌管国家医药政令,同时还要负责对应各地出现的疫情,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预防和治疗。医师之下设有士、府、史、徒,各有专任。“士”协助医师管理医政;“府”管理药物;“史”掌管宫廷文书和病案;“徒”供职役使,看护病人。在宫廷医生的管理措施中还建立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由医师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并据诊疗病人疗效的优劣,来评价并制定其俸禄等级。 促进了医生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如何理解《黄帝内经》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P35-40)《内经》历经魏晋隋唐医家的补充发挥,宋金医家的整理校正,也经历了两千年历史的反复验证,证明它确实能够反映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

中国医学史重点知识整理

中国医学史重点知识整理 简述《内经》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主要学术精神、成就和影响是什么1历史背景:先秦哲学的发展。尤其是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为《黄帝内经》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2主要学术精神:注重整体观念;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重视脏腑经络;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注重疾病预防,反对迷信鬼神。3成就和影响:1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2反映了中医学的两个最显著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生理病理学说、诊断治疗学说、疾病预防及养生学说等,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3《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进入了系统的理论总结新阶段。 晋唐时期临证各科的主要著作有哪些答案:针灸科-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外科-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妇科-唐·昝殷《经效产宝》儿科-唐·《颅囟经》骨伤科-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王叔和在医学史上留下的两大业绩:整理了《伤寒杂病论》和著述《脉经》。 《千金方》主要主要提倡的医德表现在精与诚两个方面,其中①精-专业精;②诚-诚心诚意、忠于职业、忠于患者。确立仁爱救人的原则。具体表现为以下8点:要立济世救人,仁爱为怀之大志;要有无欲无求的品质;要无畏艰难;要悉心施治,一丝不苟;举止端庄;尊重同行;要精勤不倦,虚心好学;(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简述《肘后方》的成就。:《肘后方》为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其主要成就表现在:1对急性传染病有较高认识;①最早描述天花病;②最早认识沙虱病(恙虫病);③最早发现“疥虫”;2创造了“以毒攻毒”的防治疾病方法,比如首创用狂犬脑组织敷帖在被咬伤的创口上,以防治狂犬病等。3所载治法“简便廉验”。 宋代医政设施进步包括哪些内容:1改进医事管理。如将医政和医学教育分立,2开办国家药局,建立了一些有价值的制度,如:轮值制度、施药制度、检验制度等。3发展医学教育。宋代不仅专设太医局主管医学教育,同时还将“三舍法”引入于医学校,王惟一对针灸的两大贡献主要是研制了闻名国内外的“针灸”铜人,并著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5 金元四大家分别代表了哪些学术流派,各自的学术思想以及其代表作是什么? 戾气学说的主要观点:“戾气”学说是由吴有性提出,该学说的主要观点是:疫病是由“戾气”所引起;戾气是物质性的,可以采用药物制服;戾气从口鼻而入,致病与否取决于戾气的量、毒力与人体的抵抗力;戾气的种类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不同,侵犯脏器部位也不同;人类与禽兽的瘟疫是不同的;痘疹与疔疮等外科化脓感染也是戾气所致。 明清时期《内经》研究有哪些特点:明清医家研究《内经》,注释发挥等传统形式居于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分类编纂,尤其是简要节选的分类文献,成为这一时期一种新的研究形式。注释发挥经典著作是历代医家治学的基本方法,而明清独盛。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是两书最早全注本,也是现存《灵枢》最早的全注本。明吴昆《素问吴注》对《素问》全文通注,注文简明。清张志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论理较详,切近临床。清张琦《素问释义》,注释较为精炼。由滑寿原注,汪机续注的《读素问钞》是素问较早的节注本,分为12类。张介宾《类经》是现存分类注释《素问》、《灵枢》最完整者。其他如薛雪《医经原旨》,沈又彭《医经读》,陈念祖《灵枢素问节要浅注》等亦属此类。此外还有学习医经的心得记录类著作。 明清时期温补派和寒凉派代表医家:明清时期温补派代表医家有:薛己、张介宾、赵献可等。寒凉派代表医家是徐大椿、陈修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