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音乐文化市场的前景与展望

中国音乐文化市场的前景与展望

中国音乐文化市场的前景与展望
中国音乐文化市场的前景与展望

大 众 文 艺大

24摘要:中国音乐文化市场复杂多样,但同时潜力巨大。改革开

放三十年以来,我国音乐文化市场日益繁荣,蓬勃发展,而想打造中国音乐文化市场并非易事。我们正处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阶段。但随着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各方面的加强中国音乐文化市场将面临一个明亮且崭新的未来。中国音乐文化市场的未来就在今天。

关键词:音乐文化;演出市场;前景;展望

十三亿人口、四亿台电视、五亿部手机这都是些激动人心的数据。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就意味着拥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数量的“粉丝”这无论对明星本人来说,还是对明星背后的商家以及相关产业链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中国音乐文化市场的巨大潜力成为各厂商竞相争夺的目标之一。中国音乐文化市场复杂多样,想把它认识得很透彻并非易事,我对中国音乐文化市场的知识也只不过是皮毛中的皮毛。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音乐文化市场日益繁荣,蓬勃发展,而想打造中国音乐文化市场并非易事。不管怎样,随着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各方面的加强中国音乐文化市场将面临一个明亮且崭新的未来。

一、中国音乐文化市场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文化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要求,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些又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产业门类。中国的文化演出行业就是其中兴起的行业之一。其中音乐文化演出行业作为中国文化演出行业的一种,在此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音乐文化演出市场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演出行业也正在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间,我国的演出市场环境更加开放,与国际演出市场同步接轨。演出节目分量的提高。政府对文化艺术市场的大力支持等等。另一方面,这种转型过程还并没有完成,部分国有艺术院团,在自身计划体制和市场需求的夹缝中生存。文化演出还未形成大规模产业户的格局,而一些高雅艺术门类比如交响乐、歌剧等优秀的民族艺术以及地方艺术比如地方戏曲等却面临着曲高和寡。除了圈内人没有太多观众而失去演出前景的危险。一方面,市场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另一方面,随着文化演出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国外大型文化演出公司正在探索着开辟中国这片广阔的市场。面对他们成熟的演出市场产业化运营模式,我们要迎接演出艺术市场挑战演出行业产业化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

音乐文化演出市场在中国文化市场经济环境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①票价过高是人民群众共享音乐文化演出的绊脚石。据调查,我国目前的演出票价在消费水平上高出发达国家10倍以上。很多老百姓已经好多年没有进剧场看过演出了。②演出不结合市场只结合奖项是对资源的浪费,现在无论哪场演出的剧目和演出生产的成本与演出的收入很难平衡以至于各个演出剧团,把剧目策划和创作重点转向以获奖比赛为目的。获奖的剧目能得到国家的补助进行修改。这笔钱可以用来中和演出的投入。这样下去,只能是的好的越好,差的越差。③院团缺乏合适演出场所导致演出成本过高。在文艺演出的生产过程中,剧场、排练场是其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院团没有大型的排练厅,他们不得不租用其他的排练场地。这就提高了其演出成本。部分剧场演出设

中国音乐文化市场的前景与展望尹 达 孟泳旭 (长春大学音乐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与贝丝》作为一部真正的美国民间歌剧的地位,因为它同时具备歌剧的所有形式:三幕、序曲和终曲、宣叙调、咏叹调、并采用了独唱、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格什温在这部歌剧中将各种形式与音乐语言完美的统一,才使得《波基与贝丝》中的音乐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如果从整体来看歌剧《波基与贝丝》,可以说它的艺术形式也是多元化的,除了以上分析的几种音乐元素外,《波基与贝丝》还包含了歌剧、音乐剧等中的多种音乐形式。如它以演唱为主(但却不是话剧加唱),有融入黑人语言的宣叙调、气势磅礴的合唱;还有咏叹调及重唱,有以器乐伴奏的戏剧表演(而不是清唱剧) ,有交响乐与乐队的烘托。它具备歌剧的所有形式,如:它有序奏和终曲,并采用了独唱、重唱、合唱等种种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推动剧情的发展。歌剧的戏剧性发展条理清晰,充满着矛盾与冲突。但同时它又使用歌曲来代替咏叹调,甚至有些干脆就是流行歌曲形式的歌曲。在很多地方也可以看到百老汇音乐喜剧的痕迹。这些都体现了格什温的兼收并蓄的创作思想。也使这部作品成为当时既有新风格又有浓厚美国民族性的美国歌剧的代表作。

美国文化在其两百年的演变中,像一座大熔炉吸收了世界诸多文明的精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开放性的文化体系。二十世纪,作为美国文化一部分的美国音乐,在多元文化的大氛围下表现出了敢于背离传统、打破一切束缚的创新开拓精神。美国音乐家们为探索和发展音乐的美国风格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中一个突出的成果就是格什温的歌剧《波基与贝丝》。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格什温兼收并蓄的创作风格。这些都得益于他在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两方面的深厚功力。《波基与贝丝》贴近社会、贴近民众方面的倾向和严肃性与娱乐性结合的创作思想,使歌剧明显具有了群众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这正是值得所有歌剧创作者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黑皮肤的感觉—美国黑人音乐文化》 陈铭道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11月

[2]《歌剧美学论纲》 居其宏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3年3月

[3]《西方音乐史》 保?朗多而米著 朱少坤、余熙、王逢麟、周薇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9年3月第一版

[4]《西方音乐通史》 于润洋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年5月

[5]《爵士乐简史》 [美]弗兰克?蒂罗著 麦玲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年10月

[6]《音乐剧,我为你疯狂》 居其宏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1l月

[7]《把通俗音乐带进了仁内基大厅—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简介》 钟子林 (《人民音乐》1983年10月)。

[8]《格什温传》 沃伦斯基著 李敏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8年8月

[9]《当代美国文化》 朱世达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月

注释:

⑴《格什温传》 [苏]沃伦斯基著 陈敏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⑵《格什温传》 [苏]沃伦斯基著 陈敏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⑶Armitage,Merle :George Gershwin, Gershwin: Rhapsody in catfish Row

作者简介

高彦,安庆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师。

理论研究·音乐

大 众 文 艺

25

施落后,管理水平低,严重制约了文艺演出的发展。

尽管现阶段我国演出市场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还很低,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真理越辩越明,十三亿的中国人将会为我们提供最广大的文艺演出市场,我们正处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阶段。推动中国文化演出产业站起来,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我们责无旁贷。

2.音乐文化市场的复制品——音像品市场的现状

据介绍,随着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愿意在文化娱乐产品上消费花钱。按照目前的中国人口状况,如果以平均每人拥有2张光盘计算的话,那么中国对相关产品的需求就占了全球产量的百分之二十。这无疑是个非常可观的市场。而且据调查显示,音乐及相关产品的欣赏者以20到30岁的年轻人为主,他们大多受教育水平比较高,而且收入也较高。对各大商家来说,中国市场仿佛只被发现了冰山一角,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商机无限。2006年,大约有35000种音像制品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其中音乐产品约9500种。为了争夺中国市场份额,国际四大唱片公司都纷纷进驻中国,并积极招兵买马,将艺人纳入旗下。同时,相关的音乐杂志占百分之二。不少国际杂志也与中国国内的音像杂志社合作,出版中文版。音乐文化市场中有音像制品这么大的传播。音乐文化市场的发展将畅通无阻。

同时,因为利益的驱使,盗版问题也随着中国音像文化市场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一位歌手刚发行了自己的一部专辑,市面上马上就会出现若干个不同版本的盗版专辑。这使得歌手、词曲作家、音响制作公司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每年因为盗版的问题浪费了不少法律专家的喉舌及大唱片公司高层人物的脑细胞,也浪费了不少报纸的纸浆与电视新闻的一部分时间。但我们应看到盗版问题只是个别现象,音像文化市场的主流还是好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相关文化管理部门的执法与监督对盗版也起到了打击作用。中国的音像文化市场正在步入正轨,有序前行。

3.音乐文化市场的点装师——经纪人

经纪人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它是每个艺人与市场接轨的桥梁。他把艺人包装后点缀在音乐文化市场中,让艺人光彩照人,让音乐文化市场多一个装饰者。因为有了经纪人这些艺人才会聚到一起,才会与市场联系在一起,才会为中国音乐文化市场的明天打拼。

每个艺人都有自己的经纪人,他们整天奔跑于市场之上,每天在为她的艺人介绍演出,现在经济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这群人可能把中国音乐文化市场推向国外。他们是想挣钱生活、享受,但是没有他们是万万不行的。中国文化市场上的艺人会越来越需要他们,舞台上的耀眼明星也会与市场相融。中国音乐文化市场会不断变得强大起来。

4.音乐文化市场的闪光“地”——舞台

为探索新形势下的舞台艺术创作。近日,文化部艺术司在京召开了“舞台艺术创作现状、问题及对策”专题研究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剧作家、导演、演员、院团长和理论家,结合自身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丰厚积累与深入思考,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与会者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历史使命,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积极反映人民心声,热情讴歌时代精神,更好的繁荣舞台艺术创作。舞台艺术对每场演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舞台是一场演出的面容,在没出场前观众所看到的就是舞台。一张脸有多重要每个人都知道,所以舞台这张脸对音乐文化市场有多重要我就不用说了。现在,舞台艺术并不完善,各种道具的完善和各种烟雾的排放,各种灯光的设计都很重要,因为舞台这张脸都是用它们来装点。所以,打造设计更完美的舞台也是现在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5.音乐文化推广的导火索——传媒

传媒包括很多内容,我在前面所提到的音像品是文化市场中的一种传媒,现在电影、电视、广播、杂志、海报、记者都是传媒艺术,传媒艺术是把音乐文化市场做大的重要手段。它的传播速度可以说是一对多,一个电视台他只要一个广播,几乎全国各地的人都知道,就我国现在来说,传媒手段虽说很多,但我相信传媒的渠道也会越来越宽,还有就是传媒中的各种语言要不断

改进完善,一场演出的宣传能让它一炮走红、让它触动人心,各种传媒手段能更加完善。向网络一样把整个世界连接起来。我相信,我们能把传媒艺术再创辉煌。

二、对音乐市场前景的展望

文艺演出越来越贴近市场需求,目前高雅艺术的接受群体远远的少于通俗艺术的接受全体。

1.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共存共荣

目前的通俗艺术的接受群体越来越多。这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文化程度限制有关。所以对通俗艺术于高雅艺术的文化演出发展应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制定不同的对策。我相信高雅艺术的本身的艺术价值。高雅艺术反映了一个历史阶段文明程度,是文化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晶,是精神活动的身层境界,也是社会理性的标志。优秀的高雅艺术作品既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融汇了优秀外来文化的精华。我们不能永远让人民群众只停留在通俗的欣赏水平上,通俗音乐虽然很容易被人接受,但更新率也很快。我相信在引导之后我们会接受高雅艺术,不断提高审美层次。通过深化改革会增加高雅艺术的活力。建立一种有利于提高高雅艺术自我发展能力的机制。我相信,所有人都相信经典的始终是经典。精华始终不会老。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共存共荣的一天肯定能来到。

2.音乐市场与科技的同步发展

我们现在的音乐文化市场不仅仅是在局部中发展,甚至不与世界接轨。但是我个人认为在不断发展的市场中它现在正在与世界接轨。我只是用我仅有的一个脑袋来想象。我相信,我们的音乐文化市场将冲出中国,冲出地球,冲出宇宙。月球中将来有一天也会打造出音乐文化市场。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音乐文化市场将于高科技接轨,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月球实现了飞天梦。我相信,中国音乐文化市场也会实现飞天梦,并把中国的音乐响彻整个宇宙。

3.娱乐中打造中国音乐文化

都想在娱乐中感受文化,比如说所有人几乎都喜欢旅游。我相信把旅游业与中国音乐文化连接起来,中国音乐文化市场会越走越红,把各个地区的各种音乐文化在各地的旅游景点下打造舞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来旅游的同时可以学到当地的音乐文化,也可以到不同国家的各种名胜古迹处进行演出。比如,在金字塔下、在漓江山水之上。那岂不是一幅如诗如画的文化盛宴。美景与美妙的音乐相联系难道有比这更美的吗?每个人都喜欢玩,在娱乐中打造中国音乐文化市场是一条绚丽的路。娱乐只要与音乐联系起来。中国音乐文化市场会延伸得更远,根会扎的越深。

4.体育上的音乐文化市场

每一届奥运会都是全球最轰动的。体育场不仅仅是经济的场所。它也可以把音乐融进其中。每届群众运会的开幕式都会有各种音乐形式的演出。并且每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会得到好多人的好评。一场运动会至少要进行20天,如果20天中每天都把音乐加入其中,那么这样下来会传播多少音乐作品?竟技之后的这种放松不更容易让人接受吗?所以我觉得把音乐与体育结合起来音乐文化市场也会不断扩大。

综上所述,我相信未来中国音乐文化市场将打向科技、娱乐、体育等各个方面。他打向我国的各个地区,而且会很受欢迎。所以我相信,我国的音乐文化市场有着广阔的领域。中国音乐文化市场的未来就在今天。

参考文献

[1]吕海利、刘畅《通俗音乐概论》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04年。[2]刘晓强 《音乐白话集》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

作者简介

尹达:男,长春大学音乐学院教师,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作曲理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作曲理论教学。

孟泳旭:男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器乐演奏及音乐理论研究方向。

理论研究·音乐

以钢琴为载体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以钢琴曲《百鸟朝凤》为例

以钢琴为载体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以钢琴曲《百鸟朝凤》为例 《百鸟朝凤》原是流行于中原等地被称为“鼓吹乐”或“鼓乐”的民间吹打乐合奏曲。中国著名钢琴曲《百鸟朝凤》是王建中先生1973年在唢呐合奏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我国钢琴创作史最为杰出的钢琴曲之一。 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音乐特色 钢琴曲《百鸟朝凤》在音乐的机构上具有比较明显的民族特色,它无论是和声织体、曲式结构上,还是调式调性,都继承了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艺术。在结构上,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特点,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从无序到有序,无序中有序的“中国特色”。在和声织体上,它传承了民乐曲《百鸟朝凤》的音调、意境,模仿了唢呐特有繁荣滑音、颤音、花舌音等一系列音腔特色,结合钢琴音域宽广、和声丰富的表现力,通过变奏、加花等艺术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出百鸟争鸣,众鸟捧凤的音乐形象,充分赋予了这首钢琴曲鲜明的传统音乐特色。 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观 众所周知,钢琴音乐传入中国时间很短,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中国钢琴家、作曲家通过不断融汇、消化西方钢琴创作和演奏技法的同时,创作与发展了具有民族特色风格的音乐作品,其中钢琴曲《百鸟朝凤》就是代表作之一。它大量运用滑音、装饰音等特殊技巧和音律表现民族色彩,体现出浓郁的中国韵味和中国文人音

乐的审美情趣,也深化了传统音乐的意境。 历史告诉人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深受我国的儒道佛等文化观念的影响,主线是以谋求政治、社会稳定为主,主张“平和”审美观,因此中国人特别讲中庸之道。所以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秉承了“中庸”和“和”的审美观念,讲究神似、结构随意这一特点。为此,中国著名钢琴曲很多都采用“民族化”的旋律创作风格,在淡化西洋和声的功能性的同时使和弦变得更丰富复杂,加深了对国家民族的深刻认知。人们在富有“对立与统一”的音乐美感的渗透和感染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得到了升华。例如钢琴曲《百鸟朝凤》从激烈欢快的节奏上升到“缓慢平和”的情境,以及表现“百鸟的和谐相处”的意境,极为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儒家礼乐思想的“平和”审美观及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特征。人们通过乐曲的“和”与“中庸”之美被引申到“政和”等社会意义层面之上,形成由“平和”审美观到“中和中庸”审美观的“蜕变”,奠定了中国正统的文化艺术理论根基。 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诸多弊病的今天,弘扬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和”“中庸”思想已是迫在眉睫,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儒家”、“道家”、“悟禅”等等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这些文化传统都是在讲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音乐或学音乐亦是如此,德艺双馨才是真正的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就是德,德在前,艺在后,这样才能在艺术的生涯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传统音乐传承的载体 (一)语言是文化艺术传承的载体 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本身就是人类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种文化,而且它还是文

我国影视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影视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现代影视业的迅速发展,音乐已成为这门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强影片的戏剧性、渲染影片的氛围等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好的影视音乐能让观众轻松而又真实地领略到每部电影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每首音乐最基本是服务于与它相适应的每部电影,继而服务于千千万万的观众。一部完美的电影能够亮相于屏幕与每位观众见面,得到每位观众的青睐,它将经过一次一次的审核,对于音乐这一环,它不差于其中的每一步,因而我国影视音乐正朝着中外融合、古今贯通等方面加快发展趋势。 一、我国影视音乐的发展现状 (一)音乐制作团队的逐渐优秀 自从我国进入新时期以后,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作曲人才,电影制作也慢慢强大,这就更加促进影视音乐的发展。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和音乐制作条件的改善,专业人士制作的音乐已经家喻户晓,跟着时代的脚步。那些非专业的人士也渐渐步入这种潮流,制作了许多记录我国时代进步的音乐。就如中学英语书上的那篇课文《一个都不能少》,它丰富的故事变化和感人故事情节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部影片的制作人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张艺谋。被人们誉为第五代音像的执旗人的大创作家赵季平,在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黄土地》等大片中都有堪称完美的创作。我国影视音乐制作团体逐渐壮大,影视音乐创作方面人才辈出,影视音乐慢慢变得旋律优美,抒情悦耳,这些都为以后我国影视音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现代技术的运用 伴随着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电影行业变得更加立体真实和方便快捷,观众也更真实地感受到了艺术的震撼和伟大。以前电影音乐制作人在创作一首歌曲的时候,都要自己或找人来演唱,或者自己弹奏出来,从录音,演奏到最后的完成需要许多的专业人士来完成,既耗力又耗时,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又不能出现一点点差错,有差错就会影响到最终的创作效果。但是现在电影音乐制作都已经采用电脑的现代技术,旋律、节奏、乐器的不同要求只需通过电脑来模拟完成,不需要像传统音乐制作那样通过上百人的努力来完成。 但是,在现代技术给我们带了方便快捷的同时,我们不应忘了每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为现代技术的介入使我国音乐制作人慢慢淡去了对创作的热情,使我国的影视音乐逐渐变得商业模式化,变成了简单的复制粘贴,影视音乐失去了原有的艺术与精髓,所以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我国影视音乐制作者都需要深刻地考虑这个问题。 (三)音乐变得多元化 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我国影视音乐慢慢地出现了多元化的音乐风格,把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进行融合,影视音乐制作人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故事情节和地域来进行制作。 古典音乐在默片时代的时候广泛运用,起到一定的烘托现场气氛、舒缓观众情绪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古典音乐慢慢地变成影视音乐中的配乐,但是它还是被个别音乐制作者和电影制作者所钟爱,比如在电影《和你在一起》中,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多次被我国著名的导演陈凯歌所使用。民族风格的音乐从音乐进入电影行业就一直受到影视的青睐,民间改革的音乐都是吸引世界目光的重要部分,因为民间音乐的朴实是我国悠久的传统美德,它是我国有别于世界的特色;除了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之外,现在流行音乐也随着时代的进步慢慢地在我国受到欢迎,就如大家都熟悉的台湾歌手周杰伦的《菊花台》在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尾唱尽了影片的凄美,使观众更亲身体验到了影片的凄美故事。在《英雄》这部电影中,谭盾通过结合中西音乐的精髓和东北二人转与内蒙戈壁音乐来为其创作音乐,并且加入了男低音合唱,跟之前出现的民族音乐形成了前后呼应的艺术效果,这样一来,更能表现出在《英雄》这部电影中庄重而又壮烈的场景,在变现艺术价值的

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开始

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开始 学堂乐歌的诞生及发展,标志着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开始,从此,中国音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然而这个崭新的里程却没有那么令人欢欣鼓舞,它是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时以西为师求来的,因而学堂乐歌的兴起令人思索。西方音乐传入中国历史相当久远,从唐代景教的圣咏诵唱到明代钢琴出现宫廷,多年来中国对待西来音乐都是高高在上的 姿态,历史上的中国大多以不卑不亢的态度接受异族的,纳为己用。然而到了清末,中国知识分子却积极主动地东渡日本,学习科学、文化、教育,新式学校建立,依据日本创作方式谱写的学堂乐歌诞生。西学东渐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冯文慈先生的《中外音乐交流史》首先给出了一个大体的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不断侵略与掠夺,威慑了清王朝宫廷权贵,同时也震惊了中国的广泛阶层,先进的人士则逐步展开救亡图存的奋斗。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被迫进入了世界近代社会的进程,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救亡图存。然而,曾经是民族英雄,主持过禁烟运动的林则徐,在战争后却成为众矢之的,最后被流放客死异乡。直至鸦片战争20年后的19世纪六十年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才兴起。1840年是诸多危险信号后的一次总的爆发,而在这之前,一条思想的暗流早已波涛汹涌,已经有人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国正处于危难之中。 19世纪上半页,清政府的高压政策越来越无法控制动荡不安的社会。土地高度集中,日益加重的地租盘剥,导致农民群众起义不断。外国商品和走私鸦片大量输入,纹银外流加重了对社会经济的侵蚀。另一方面,社会上层却歌舞升平,士大夫们依然憧憬着美好的年代。 此时,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请求剿夷人滋扰边疆,中国与国外侵略者第一次正式的斗争应该是林则徐在广州展开的禁烟运动。这是一种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的体现,也展现了那一时期一部分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的态度,抵御外族侵略。俗话说时势造英雄,特别在动乱的年代社会总会出现时代的思想先行者。林则徐并非怀着满腔仇恨与外国人势不两立,他是近代最早对西方国家进行了解和调查的人物。他从北京到广州时随身带了一位在国外工作过会英文的老人随行,另外,他也招募了几名在教会学校学习过的学生,让他们给自己翻译西方的书报。当他越多的接触西方国家,也越觉得不了解西方。1836年,他令人把英国出版的《中国人》译为《华事夷言》,1839年,他组织对瑞士法学家滑达尔的国际法著作进行翻译,名为《各国律例》。此时,他正实践着施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而这句话出现在魏源震惊中外的名著《海国图志》中,《海国图志》正是林则徐于1836年组织人编译的《世界地理大全》,译名为《四洲志》完整版。1841年,因鸦片战争受罚流放的林则徐,在临走之前把未完成的资料交付给魏源,并嘱咐其一定要成书出版。鸦片战争后,施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始流传,可在4年前,林则徐因请学过夷文的人办事,组织翻译夷书,被看作莫大羞辱和离经叛道,几乎是汉奸受到众人的猛烈抨击。探究其原因,在当时,诸多士大夫都认为,师夷即是打破了夷和夏的界线,也就等于是文化侵略,而林则徐和魏源做的事情会导致我国的文化遭夷侵略而遭遇溃败,最后被彻底的夷化。另一方面,林则徐、魏源虽然思想开明,可也是立足于天朝圣国的观念,他们师夷也不过是希望从了解西方从而寻找与其斗争的策略。毕竟《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只是在军事、购置枪炮和练兵等方面,限制在技的狭隘范围内。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魏源参与了反对太平天国的战争,可见他是非常希望清政府能够稳固和强大。此后的改良维新派,他们也继承了林、魏等人两重性的特点。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道路上,早期的也许能够影响到中国近代变革步伐的思想火花,被过早的扼杀在摇篮里。 五十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刚刚兴起的施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被淹没在运动的狂热之中。到了19世纪六十年代,清政府在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腥风血雨和外国侵略者得寸进尺的洗礼后,统治者内部发起了洋务运动。他们的出发点是保护封建统治。然而洋务派却用起了四十年代林、魏的主张,从施夷长技以制夷出发,在军事上打造船坚炮利以自强,思

中国音乐的发展史

中国音乐的发展史 远古时期 中华民族音乐的启蒙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埙,挖制骨哨。这些原始的乐器无可置疑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新石器时代的骨哨省余市河姆渡出土,长6~10厘米(图片/艺术数据网) 远古的音乐文化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天氏氏族中的所谓“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就是最好的说明。当时,人们所歌咏的容,诸如“敬天常”、“奋五谷”、“总禽兽之极”反映了先民们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这些歌、舞、乐互为一体的原始乐舞还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相联系。例如黄帝氏族曾以云为图腾,他的乐舞就叫做《云门》。关于原始的歌曲形式,可见《吕氏春秋》所记涂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这首歌的歌词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实意。这便是音乐的萌芽,是一种孕而未化的语言。 夏、商时期 夏商两代是奴隶制社会时期。从古典文献记载来看,这时的乐舞已经渐渐脱离原始氏族乐舞为氏族共有的特点,它们更多地为奴隶主所占有。从容上看,它们渐渐离开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转而为对征服自然的人的颂歌。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于是便出现了歌颂夏禹的乐舞《大夏》。夏桀无道,商汤伐之,于是便有了歌颂商汤伐桀的乐舞《大蠖》。商代巫风盛行,于是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男巫)。他们为奴隶主所豢养,在行祭时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乐为职业的人。奴隶主以乐舞来祭祀天帝、祖先,同时又以乐舞来

放纵自身的享受。他们死后还要以乐人殉葬,这种残酷的殉杀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隶主的残酷统治,而在客观上也反映出生产力较原始时代的进步,从而使音乐文化具备了迅速发展的条件。 据史料记载,在夏代已经有用鳄鱼皮蒙制的鼍鼓。商代已经发现有木腔蟒皮鼓和双鸟饕餮纹铜鼓,以及制作精良的脱胎于石桦犁的石磐。青铜时代影响所及,商代还出现了编钟、编铙乐器,它们大多为三枚一组。各类打击乐器的出现体现了乐器史上打击乐器发展在前的特点。始于公元前五千余年的体鸣乐器埙从当时的单音孔、二音孔发展到五音孔,它已可以发出十二个半音的音列。根据埙发音推断,我国民族音乐思维的基础五声音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而七声至少在商、殷时已经出现。 鼍鼓 1980年出土于地区襄汾县寺(图片/钟鼓楼网) 西周、东周时期 西周和东周是奴隶制社会由盛到衰,封建制社会因素日趋增长的历史时期。西周时期宫廷首先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在宴享娱乐中不同地位的官员规定有不同的地位、舞队的编制。总结前历代史诗性质的典章乐舞,可以看到所谓“六代乐舞”,即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蠖》,周时的《大武》。周代还有采风制度,收集民歌,以观风俗、察民情。赖于此,保留下大量的民歌,经春秋时孔子的删定,形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入乐诗歌一共三百零五篇。 《诗经》中最优秀的部分是“风”。它们是流传于以省为中心,包括附近数省的十五国民歌。此外还有文人创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诗性的祭祀歌曲“颂”这几种体裁。就其流传下来的的文字分析,《诗经》中的歌曲可概括为十种曲式结构。作为歌曲尾部的高潮部分,已有专门的名称“乱”。在《诗经》成书前后,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根据楚地的祭祀歌曲编成《九歌》,具有浓重的楚文化特征。至此,两种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南北交相辉映成趣。

从电影音乐看中国武侠动作电影发展演变_38

从电影音乐看中国武侠动作电影发展演 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59-01 武侠动作电影的发展起于1928年,历经发展与变形,在中国影坛掀起一次又一次高潮。武侠动作电影中的音乐,从最初的纯戏曲配乐到如今的多元音乐风格,从另一角度反映了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演变发展过程。从电影音乐角度来看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发展演变,大致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无声戏曲”中的“纯粹武打” 武侠动作电影的最初形态,应该是带有“武打元素”的戏曲电影。我国出现的第一部带有“武打”成分的电影是《定军山》,在这之后出现的一系列可称为“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影片也大多以京剧演出剧目为主要拍摄对象,当时正处于无声电影时期,银幕上的武打动作并无背景音乐的烘托,而这个时期的观众由于长时间受过戏曲艺术的熏陶,在潜意识中为影片的画面配上了相应的锣鼓点。

二、“现成乐曲”之下的“生搬硬套” 此后的?资?年中,动乱、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让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制作资金的有限和对于电影音乐作用的无意识,让电影制作人开始选择已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乐曲充当电影配乐。“标签化”的音乐作品重复出现在某些固定的情节之上,使得这一时期的武侠动作电影稍显“生搬硬套”的僵硬感。比如当时在民间流传甚广的《四川将军令》、《十面埋伏》等常常被用来表现激烈的打斗场面;《闯将令》、《小刀会》则用来表现壮观的场景或大批量的人群。 三、“西洋音乐”中开启“武侠飞跃” 20世纪60年代,著名导演张彻提出“以动作片代替现行的阴盛阳衰的文艺片和歌唱片”线路,开启了“新派武侠影片”之路。这一时期的武侠电影配乐从之前的生搬硬套迭变为以电影情节为主的重新创造,武侠动作电影不再单纯以武打动作为主要卖点,而更多地以音乐配合故事的讲述和发展,真正起到背景音乐

中国音乐之文化自信

中国音乐之文化自信 任何一个民族,必然有其众多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这是因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逐渐形成了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诞生了不同的思想,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意识认知,最终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在这众多文化特质中,音乐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中国音乐约起源于7﹑8000年前,这一时期的音乐尚处在蒙昧时代,它的主要作用是祭祀捕猎、求偶、以及劳动等,尚未作为一种单独的审美活动从生活中脱离出来。在两千余年后,中国音乐中极为重要的乐器—琴诞生了。在这之后,中国音乐逐渐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转向了审美应用,这一时期的音乐表现的主要是对自然祖先神明的崇拜和对贵族享乐生活的描述。同时,音乐还承载了政治意义,比如《韶》《大夏》等歌颂类音乐都是在这一时期首次出现的。再往后便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除了表现上述内容外,还增添了对个人悲欢的表达以及对教化的承载。例如诗经中的诗歌就来源社会的各个阶层,表现了他们的感情,孔子学生子游为武城宰时,曾以弦歌教化民众,同时,这一时期的声乐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士大夫阶级还以编钟为乐器创造了大量的精美乐曲。到秦汉时,乐府音乐兴起,其特征为相和,这种形式对隋唐音乐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同时,汉代还发展了律学,为魏晋时新律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魏晋音乐大量融合了羌胡音乐的乐器及表现手法,为隋唐时各族音乐融合奠定了基础。同时,围巾时在律学上的成就也使其解决了许多音乐难题,如黄钟不能还原问题等。唐代音乐融会各族音乐之长,并取得了极大进步,其主要表现是歌舞大曲的发展。其代表成就是《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等。其后宋元时,市民音乐的勃兴,词调音乐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而戏曲艺术在元代出现了以元杂剧为代表的高峰,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戏曲理论著作,成为后世戏曲理论的基础。戏曲的发展最终在明清达到了巅峰,戏曲种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随地区不同而发展出不同的戏曲门类,其影响之广,已经达到“不问男女”,“人人习之”的程度。这一情况最终催生出中国国粹—京剧。直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音乐入侵之后,戏曲才逐渐衰落下来。这一情况也直接造就了西方音乐的流行,催生出了学堂乐派以及新式的音乐学院,它们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启蒙者。

中国核电之发展背景及未来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中国核电之发展背景及未来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徐清致 2011302480065 摘要: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于满足中国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就要求制定核电发展长远规划,制定与采用核安全法规标准,理性看待核电技术,杜绝核风险决策机制以及安全监管制度上的缺失,保证天然铀可持续供应,妥善处理放射性废物,大力培养核能领域高级人才。 关键词:中国;核电;未来发展 引言 中国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仅已无法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较严重的社会能源、环境问题。能源发面,煤炭可供人类使用的时间为二百至二百二十年,中国面临煤炭枯竭的严峻形势不言而喻;环境发面,燃用各种化石燃料将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以及大量的烟尘,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因此,中国有必要积极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和实现能源的多元化供给。目前,由于有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分别,造成水电电力不够稳定;而太阳能和风能在短期内又不可能在总电力装机容量中占有较大的份额。所以,核能是目前唯一达到工业应用、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而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又一次为人们敲响警钟,中国核电产业是就此止步还是继续推进?该如何推进?因此,本文从中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核电产业在中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了出中国核电未来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一、我国核电发展的背景 (一)我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我国核电发展方针由“适度发展”到“推进发展”,最后确定为“积极发展”,这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实践证明,核电是安全、清洁和高效的能源。发展核电,对于我国满足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同时,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保持核工业体系完整能力、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也是顺从世界能源利用趋势的必然选择。 1 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我国能源工业已得到巨大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以燃煤为主,致使大气污染严重,且由于大量煤炭运输导致交通运输紧张。同时,我国中长期的能源供需平衡中也存在着值得关注的缺口,特别是对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能源资源匮乏地区,这种缺口尤为突出。因此,优化能源结构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核电在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缓解交通运输紧张、填补能源供需矛盾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 防止温室效应,保护环境 从环保角度讲,核能无疑是应对地球温室效应的最佳手段。对比各种能源发电,核电基本实现了温室气体的零排放。据统计,每22吨铀发电所节约的CO2量相对于100万吨煤所

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前景

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前景 姓名:李松培 学号:2011080118 班级:新科英语111班 课程: 任课教师:

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前景 【摘要】中国的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中国音乐也随着变化和发展,而且一直都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历史悠久的中国孕育了特有的中国音乐,经历了五千年的中国音乐有过辉煌,也曾没落。带着百年的探索、挣扎,带着曾有的余辉,带着困惑进入了21世纪。中国音乐将以怎样的姿态展现新的世纪? 【关键词】音乐多元化历史现状展望 正文: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国家民族仍未消亡的这个历史阶段,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塬中的一元物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有其生存的土壤和一定时期内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今天由于信息与交通快速发展,当世界朝着各民族趋同的方向愈来愈快速发展的时候,我国的音乐也在朝前迈进。 一、浅谈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 根植于华夏文化基础之上的,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珍贵财富,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的一株葱郁的常青树。华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当今世界溯源最久而又长流不绝的东方古老文化的代表,在这片古老的土壤上产生的文艺,有着独特的审美追求,音乐也有自己的特怔:以线状的音乐思维方式为主;表述注重繁简相适,动静结合;节奏安排匀称平稳;曲式结构讲究对称;调式结构以五声为骨干。这些形成了华夏音乐迥异于其他地区音乐的风格。 综观中国音乐历史,中国古代音乐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先秦时期,这个时期包括从音乐的萌生到封建雅乐的繁荣。早期的原始音乐,起源于劳动,有着较强的功利性,与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在形式上歌、舞、咏相互结合。商周以后,音乐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春秋战国时,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相互交流也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汉唐时期,这是中国歌舞音乐的鼎盛期。乐府的设立为各地区的民间音乐的整理集中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汉魏南北朝的乐

中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山东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公元1964,中国西北,罗布泊的一声巨响,向世界宣告,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代表我国开始使用核动力。 1991年12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正式并网发电,代表着中国在和平利用核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漫漫征途,从中国第一次核试验,到第一核电机组并网发电,中国核能利用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核电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三十年风风雨雨,三十年艰苦历程。中国核电从无到有,为共和国的华美乐章添加了最美妙的音符。 我国核电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经过起步和小批量两个阶段的建设,我国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截至到2004年9月,我国共有9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2003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和核发电总量,分别占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1.7%和2.3%。在浙江、广东两省,2003年核发电量均超过本省总发电量的13%,核电成为当地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 与此同时,通过引进与自主研发,我国在核电站维护运营及设计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的进步:秦山一期核电站已经安全运行13年,在2003年结束的第七个燃料循环中创造了连续安全运行443天的国内核电站最好成绩,2003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九项性能指标中,秦山核电站有六项指标达到中值水平,其中三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秦山二期国产化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我国自主建设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比投资1330美元/千瓦,国产化率55%,经受住了初步运行考验,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提前建成投产,实现了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创造了国际同类型核电站的多项纪录。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投运10年来,保持安全稳定运行,部分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广东岭澳核电站也已经全面建成投产并取得良好的运行业绩。江苏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正在调试过程中。此外,我国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玛核电站2000年6月并网发电,2003年负荷因子达到85%。 我国核电当前技术水平与发展情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传统能源的利用程度已经接近极限,而且,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化石能源的过分利用,对环境造成了难以消除的影响。今天,面对油价高涨,能源短缺,各国都在寻找能源的解决办法。中国科学院学部核能发展战略咨询组起草的一份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能源供应面临三大挑战:第一,能源发展需求与我国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不足之间的矛盾;第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合理,大量燃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问题;第三,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能源浪费比较严重。为应对上述挑战,我国将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效作为基本国策放在首位,并逐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逐步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份额,提高新能源的份额。而“在各种替代能源中,只有核能既是一种经济、安全、洁净的能源,又可大规模地替代化石能源。只有积极发展核

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中国民族音乐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民族音乐基本特点的相关知识吧! 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首先,从音乐的构成上来说,中国音乐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所谓五声调式,是由指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类似于简谱中的1、2、3、5、6。民族音乐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音乐一般都是由五声音阶写成的,如民歌《茉莉花》、《小河淌水》、《五哥放羊》,器乐曲.《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等。过去经常有人把唱歌不准的人称为五音不全,这里说的五音就是指五声调式中的这五个音。 其次,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中国音乐注重音乐的横向进行,即旋律的表现性。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一样,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音乐讲究旋律的韵味处理,强调形散神不散。传统的中国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对和声的运用较少。如人们熟悉的中国古代的十大名曲,基本上都是某一种乐器的独奏曲目。合奏音乐一般用在宫廷典礼、宗教仪式、迎神赛会等大型场合,这与讲求和声效果的西方音乐是有较大区别的。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诗歌等姊妹艺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音乐一般都离不开舞蹈,如远古时期的..《六代乐舞》、唐朝的歌舞大曲以及唐宋以后兴起的戏曲音乐都体现了音乐与舞蹈结合。 古代的诗歌一般分为诗、词、曲三类,开始都是用来演唱的,只是后来诗歌的功能有了分化。从现代音乐角度来看,歌曲的歌词大都是押韵的,一首好的歌词本身也是一首好的诗歌。 另外,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方法上也是很有特色的。我们通常把这种中国人千百年来在音乐实践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欣赏习惯的演唱方法叫做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特点是:强调声音的明亮与甜美,语言生动与感情质朴,强调行腔的圆润和咬字吐字的清晰,讲求气息的运用,并以真声演唱为主。近年来,我国声乐工作者在继承我国民族传统唱法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和吸收美声唱法的特点,使民族唱法更加科学,生命力更强。 中国的戏曲唱法也是民族唱法的一种,是很具特色的演唱方法。中国戏曲种类很多,不同的戏曲有不同的演唱方法,戏曲唱法以京剧的唱法最有代表性。在京剧中,演唱方法又叫唱腔。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五种角色各有各的唱腔,其唱法复杂多变,真假声并用,方法考究,是世界上特色鲜明的演唱方法。现代民族唱法中的很多精华都来自中国的戏剧唱腔。 中国民族音乐的来源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1、中原音乐 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

简述西方音乐文化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影响

简述西方音乐文化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影响 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它也打开了中国一直以来固闭自封高傲自大的大门,中国古老的传统音乐文化开始不断的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西方开始用传教的方式向中国传输某些宗教音乐、记谱法和乐器等等。在此时,在中国也有人或有意或无意的开始向国人介绍西方音乐。19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上海英美租界侨居的外国人创建了"上海公共管理乐队",19世纪80年代后半叶在海关总税务署名下创办了"赫德乐队"。前者全是由外国人组成,后者则是由中国年轻乐手组成。这是我国出现最早的西方管乐队。 鸦片战争后,以魏源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主张推行“自强新政”,强调“师夷长技以制夷”最早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走出国门,向西方学习一切认为可以学习的东西。一种“向西方学习”的思维方式传遍了中国。康有为等人于1989年向光绪皇帝上书,向皇帝介绍德国的学制。大力倡导开办新式学校。在这个奏折中,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必须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科目。而所谓的“歌乐”就是新式唱歌课。全国各地建立了不少的新学堂。很多学堂开设了“音乐唱歌课”随着新学堂的建立。我国近代学校教育迈出了第一步。“学堂乐歌”这一名词也随之出现。并且拉开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的大幕。 受西方和日本新式教育的影响,一些有识的音乐学者或音乐爱好者用各种方式积极在国内致力于音乐的普及教育。学堂乐歌虽有一部分是创作歌曲,但大部分的创作方法主要是采自日本、欧美歌曲曲调,因此这些人在传授些西方的曲调的同时也传播了一些较为基础的西洋音乐的知识,比如简单的钢琴弹奏方法和些基本乐理等。大量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使我国音乐文化产生剧变。学堂乐歌的创作,对后来专业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推广,也使中国近代产生了最早的一批音乐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人的音乐活动,对促进近代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过后,中国思想文化有了新的发展,音乐界对学习西方音乐的态度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关于国乐与西乐孰重孰轻,谁好谁坏。该如何取舍的问题。也摆在了众位音乐先行者的面前。这一时期,专业的音乐化创作已经出现在各个领域。但是这些音乐家中都有个共通点:他们都看到了比之西洋近代音乐,当代中国音乐的发展是显得迟滞落后了,必须进行变革已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潮流——这就是体现在他们的言论或行动中的共同结论。从这个根本点出发,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进行了不同的音乐实践。 一、欧漫郎公开鼓走“全盘西化”的道路,完全否定了中国的传统音乐。输入西洋音乐用以替代中国音乐。即将中国音乐全部抹煞,用西洋音乐来替代。这种做法自然是片面的。但是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一种激进精神。在那个时代如此的一篇文章,对于推广西乐也有莫大的贡献。 二、刘天华提倡借鉴外国经验,引进“国乐”,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国乐”他植根于中国传统音乐同时又注入西洋音调、曲式、技法创造出了新意的二 胡,琵琶曲。

中国音乐传播的历史文化特征

通讯地址:北京朝外吉祥里105号楼2门201室(100020)收稿日期:1999年11月15日 ?传播与传承:“中国音乐的历史与今天”学术研讨会专页?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1999年第4期 J i aoX i ang —Journal of X i ’an Con servatory o f M usic ●修海林 中国音乐传播的历史文化特征 【关键词】 中华民族音乐 共生文化系统 “双文化” 主动选择 【学科隶属】 音乐文化学 传播学【内容提要】 关于中国音乐在历史上的传播与交流,在认识上,首先应从更宽的角度把握“多 民族、大一统”这一基本历史文化特征,确定完整的“中华民族音乐”概念。本文的论述,涉及到中国音乐历史上传播、交流具有的“内外兼具”、“东西南北、共生共荣”特点,从“共生文化系统”的角度,分析在传播、交流中形成的“两大流向”及其特征:先西而后东的外部特征;由北而南、由南而北的内部特征。对于近代在中西音乐的传播、交流中形成的“双文化”现象,笔者一直主张文化建设是一种主动选择,无论是世纪初还是世纪末的今日,如何作出新的文化上的主动选择,都将影响到新世纪中国音乐的发展道路。 首先要说明的是,在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中,由文化的传播所引发和涉及到的问题很多,这里只是就中国古代音乐在其历时的发展中,于音乐的传播中呈现出的一些主要现象作某种归纳,并试图说明其基本特征。另外,也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观点,主要形成于1987年写作《古乐的沉浮》之时,该书的第三章集中谈了“华夏古乐的传播、交流及其地域文化特征”,因此,一些具体的史料分析与例证,原书中已有的,在本文就不再例举(文中提到的,就标以页码,以便查阅)。在全文的论述方式上,也就采取分要点叙述的方式,不作全面的铺陈、展开。下面就谈谈我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基本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一、“中国音乐”的概念,应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概念。这在我的《古乐的沉浮》中称为“华夏古乐”、“华夏音乐”。这并非是诗化的语言。历史上就有“古乐”的概念,《吕氏春秋?古乐篇》首用,是历史音乐的传统指称。人说“十口为古”,《吕氏春秋》中关于历史音乐的部分,就是口传音乐史的记录,其中就有不少经与文物的互证后证明是可信的史实。顺带说一句,“沉浮”一词,来自《诗经》中的《小雅?菁菁者莪》。音乐是人的情感生活的载体,借喻为杨木船,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载沉载浮”。“华夏正声”的概念,历史上是对汉魏对隋唐汉族传统音乐的称谓。隋文帝就曾称当时作为汉魏以来汉族传统音乐的代表性乐种清商乐为“华夏正声”。其实,经过南北朝的文化融合,“华夏正声”虽然与汉魏传统仍然一脉相承,但也已经吸收有外族外域音乐的成份。就象我们今天讲的中国音乐传统,我认为,其中既有古代的传统,也有近现代形成的新的传统。“中国音乐”作为“中华民族音乐”、“华夏音乐”,其自身的成份与内涵,在历史上是被不断充实、丰富着的。“中华民族”概念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充实、丰富的历史概念,最终形成其“多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文化特点。就象国外一些人类学家看到用 “E thnic Grou p ”(族群)很难概括中国人讲的“中华民族”,于 是只好用大写的“中华民族”汉语拼音作专用名词来用。那么,“多民族”的文化如何能成为一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别是在音乐上怎么看?为此,我曾提出,在华夏音乐的文化传播中, 形成有一个“共生文化系统”(290页),即“中华民族音乐”的 共生系统,其中“因为社会历史的进化、地理环境的制约、风俗、语言、宗教信仰以及音乐传播的多种流向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 从历史上看,夏-商-周-秦的历史延续过程,也是华夏民族、华夏文化概念内涵不断扩大、丰富的过程。历史上,“华夏文化”以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出现的政体,就是夏朝。于是,在中原地区最早出现的民族(种族)共同体就称“华”、“夏”、或“华夏”、“中国”,其文化亦称“华夏文化”。如今这一概念的外延已扩展至在全世界华人那里保留、传承的中国文化。自商灭夏,随着商族这支东夷入主中原,其本身也融入华夏。周族源自西北,兴于戎狄之间,也融入华夏,其礼乐文化影响尤为久远。据孔子所讲,夏、商、周礼制相承,除政体相承,也是文化的相承。春秋战国时期,汉民族基本形成,至秦形成完全的“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政体。季札观乐评“秦声”时讲 ? 7?

(完整word版)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在党中央、国务院地正确领导下,我国核电经过多年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经过起步和小批量两个阶段地建设,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在浙江、广东两省,年核发电量均超过本省总发电量地,核电成为当地电力供应地重要支柱.当前我国运行地核电有台机组、万千瓦发电运行,占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地左右,分别是秦山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及扩建工程、秦山三期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广东岭澳核电站一期和江苏田湾核电站一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目前建设中核电站: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阳江核电站、台山核电站一期;辽宁:红沿河一期;福建:宁德核电站一期、福清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一期扩建工程、三门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一期、石岛湾核电站.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筹建中地核电站: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湖北:大畈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海南:昌江核电站一期;广东:陆丰核电站、海丰核电站;广西:红纱核电站;辽宁:徐大宝核电站、东港核电站;重庆:涪陵核电站;四川:三坝核电站;浙江:龙游核电站;安徽:芜湖核电站、吉阳核电站;吉林:靖宇核电站;湖南:小墨山核电站;河南:南阳核电站;福建:漳州核电站、三明核电站.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秦山一期核电站已经安全运行年,在年结束地第七个燃料循环中创造了连续安全运行天地国内核电站最好成绩,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九项性能指标中,秦山核电站有六项指标达到中值水平,其中三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秦山二期国产化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我国自主建设商用核电站地重大跨越,比投资美元千瓦,国产化率,经受住了初步运行考验,表现出了优良地性能,实现了较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提前建成投产,实现了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创造了国际同类型核电站地多项纪录.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投运十几年来,保持安全稳定运行,部分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较好地经济效益.广东岭澳核电站也已经全面建成投产并取得良好地运行业绩.江苏田湾核电站号机组正在调试过程中.年月日,国务院批准建设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总之,中国核电在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营运管理等方面,具备了相当地基础和实力,为加快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坚实地基础.加快核电发展地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核电设计.我国核工业拥有一支专业配置齐全、知识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地核电研究设计队伍,形成了设计管理和接口控制程序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掌握了一些国外核电成熟地设计技术;能自主设计建设万千瓦和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也具备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地能力.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组织有关核电设计院,开展了国产化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地设计工作,目前初步设计已经完成,进入初步设计审查阶段.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核电技术研发.我国核工业建立了专业齐全地核科研体系,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地核电科研队伍,已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平地大型核动力技术试验基地,各种试验台架、科研设施齐全,具备了较强地自主开发能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地能力,基本上可以满足自主设计地需要,为核电技术进步和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在设计技术研究工作中,解决了核电站工程设计地许多技术难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地核电工程设计分析地骨干程序系统.初步形成了一套先进反应堆设计方法和试验验证手段,提高了我国先进压水堆设计开发地能力.目前我国正在立足自主开发第三代、第四代核电关键技术.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目前开工建设地核电项目,无论是国产化项目,还是中外合作地项目,都建立了规范地法人治理结构,项目业主对核电站建设和运营全面负责.在工程项目

对中国民族音乐认识

对中国民族音乐认识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民歌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说唱音乐 这种音乐是以一段固定的旋律、节奏,配上合成器、刮唱片和快得听不懂的说唱所组成,很多人觉得太怪异、太单调,所以预测它维持不了多久,可是事实证明,从它发展到现在所有正式的音乐颁奖礼及歌曲排行榜上都有说唱这个项目的细分,像Billboard的年度说唱专辑大奖便是了解美国说唱流行趋势的最佳指南。许多人认为所有的说唱音乐听起来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你要先去听说唱所表现出来的节奏和押韵的感觉,再去了解它要表达的内容。 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是中国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唱腔的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等则是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