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资料

教育学资料

教育学资料
教育学资料

教师性侵学生案件频频发生的反思

及教训

近年来国内频频发生教师猥亵、强奸女学生案件,案件发生率年年上升,而2013年国内连续发生17起案件,数量之大,影响之严重,为建国以来之最。原来令人敬仰的人民教师,竟然成为侵害无辜女孩的畜牲,巨大的反差震撼着国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作为一名退休老教师,曾经为我的职业而骄傲,也曾为每年的教师节而愉快。然而在今年的教师节即将来临的时候,我却要写下这样一篇令教师同行们感到沉重的文章。其目的很简单,希望我们的教育界能够恢复神圣的本色。因为近年来,教师的职业在被铜臭污染的同时,又不断发生摧残幼小女学生的恶性案件,已经令教育界蒙羞。然而令人更加气愤的是,几乎每个案件发生之后,都会有政府官员压制舆论拒绝采访,掩饰案件,甚至有的案件还会有人企图出钱私了。

一、2013年教师性侵学生案件例举

1、在2013年5月8日,海南万宁某小学校长陈某与一名公务员带6名小学女生开房并对学生性侵,案发后陈某因强奸罪被判13年6个月有期徒刑。在此案中,陈某利用对某女小学生的特别关照,建立了干爹和干女儿的关系。而陈某利用这种关系的特殊影响力使该小学生和同伴放松警惕而致使陈某对女小学生性侵得逞。此案中暴露了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性教育的缺陷,同时也暴露出

社会不良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其中家长监护不到位也是小学生被性侵害的重要原因。

2、有媒体报道2013年5月16日,安徽潜山县某小学校长杨启发,在长达12年的中先后对9名女童实施性侵犯罪。最小的受害者年仅6岁,而最大的受害者今年已经20岁。案发后,杨启发因强奸幼女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犯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八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

在此案中,杨启发利用校长身份对学生的影响,对女学生实施性侵,学生受害时年龄小对性知识不懂,且在杨启发的诱骗和威胁下长期隐瞒被性侵害的事实。杨启发犯罪时间持续长,跨度大,长期没有被发觉。由于学校教师对学生疏于监护,对杨启发经常非正常接触女学生的行为丧失警惕。另外,家长对孩子监护不到位,对孩子生理变化长期没有予以关注,也是惨痛的教训。

3、媒体报道2013年 5月22日,广东雷州某小学校长郑某因强奸罪投案自首后被刑拘。今年5月以来,郑某以辅导课程等为借口,将该校六年级两名女生多次诱骗至学校宿舍实施强奸。在此案中,郑某以校长和教师身份,以辅导课程为由,诱骗女学生到其宿舍里实施强奸。由于郑某的校长身份具有欺骗性,学生很难防范,连学校的老师也没有产生怀疑。女学生被性侵之后,不敢向家长诉说,家长不能及时发现,致使受害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报案。

4、 2013年5月 21日晚,湖南嘉禾县普满中心小学一班主

任接到一女生家长的电话,称该班数学老师曾星明有猥亵其女儿的行为。26日,嘉禾县公安局对曾星明刑事拘留后,曾星明已供认其对6名学生有猥亵行为,年龄最大的9岁,最小的仅7岁。在此案中,曾星明经常利用上课和辅导学生的机会在校内对女生猥亵,受性侵学生因年龄小对被猥亵的后果并没有认识到危害,致使罪犯多次实施犯罪而未被发现。只有一位家长在发现问题与班主任沟通后,才使案件得以暴露。

5、 2013年5月27日,深圳市南山区弘基学校的四名学生家长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该校二年级教师吴某从去年8月开始,利用午休时间或周五放学后对学生进行猥亵。吴某因涉嫌猥亵儿童罪已被刑拘。在此案中,吴某以教师身份对低年级女生性侵极容易得逞。该学校午休时间和周五放学后对学生疏于监管,致使吴某主要利用这两个时间段进行犯罪活动。吴某犯罪时间长达9个多月没有被发现,说明学校对教师非正常接触学生的现象疏于监管。涉事的弘基学校是南山区规模最大的一所九年制公益民办学校,大多数学生是外来劳务人员子女。家长在长达9个月之后才发现教师的犯罪行为,说明小学生不懂性知识,缺少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反映出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和观察了解不到位。

6、2013年 5月初,安徽六安市舒城县南岗镇居民汤女士发现7岁女儿内裤有异物并掺杂血迹,经过几天的逼问,孩子才告知是数学老师王某某以给糖吃为由,曾两次把她单独带到学校的杂物间对其猥亵。汤女士报警后,舒城县南岗镇河西希望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王

某某被刑拘,并承认犯罪事实。在此案中,王某利用老师身份和一年级学生不大懂事的条件,以给糖果为诱惑手段,对女学生进行性侵。由于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身体情况变化,并勇于报案,才使犯罪分子得到惩罚。

7、2013年5月29日,河南省桐柏县黄岗镇村小学教师杨士付因涉嫌猥亵儿童罪被当地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杨士付自2012年春天以来,在任教期间借课间检查作业之机,先后对多名女生实施猥亵。在此案中,杨士付利用课间时间,并利用老师检查学生作业可以留置学生在教室的条件实施性侵犯罪。犯罪行为持续一年没有被发现,这说明小学生的性自我保护能力弱,而家长与孩子沟通不及时,致使杨士付犯罪行为不断得逞。

8、媒体2013年08月08日报道,江西省瑞昌市九江市瑞昌市九源乡上源村小学62岁教师陶表功因涉嫌强奸小学生被刑事拘留。经查,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间,陶表功以批改作业或让学生背书为名,多次将班上7名女学生叫到教室后排、休息的房间进行猥亵。受害学生最大9岁,最小的8岁,有6名女童被诊断患有尖锐湿疣,在医院接受治疗,另一位女童病情较轻,未住院。7名女童均读二年级,父母均在外打工,她们均由其他亲属照顾。

2013年3月,一名女生的奶奶帮助她洗澡时,发现其内裤上有血丝以及一些黏稠的黄色污物。经医院检查发现该女孩处女膜破裂,女孩否认被性侵害,经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5月,该女孩被奶奶再次发现内裤有污物,且孩子尿道口长满菜花状斑点。经医院检查为尖

锐湿疣。事后,孩子父亲得知孩子遭到了老师威胁,并对老师陶表功很惧怕,经继续了解发现,在女孩接受治疗期间,陶表功仍多次对该女孩猥亵。

该班另一位女孩的姑姑于7月1日带她到父母打工的杭州玩时,女孩的妈妈在给女儿洗澡时发现其下体发黑,尿道口周围特别脏。经过多次询问,女儿告知是“老师用手摸我”。经医院检查,孩子患尖锐湿疣。7月4日,该女孩的父亲向警方报案。该女孩向父母告知其他女同学有多人被老师性侵,甚至很多犯罪行为发生在课堂上。陶表功经常对座在后排的女生进行猥亵,而同时其他同学却在自习。陶表功往往是以辅导作业为名对女生猥亵。有时以布置作业、辅导作业为名,让学生到其休息的房间、讲台或者教室最后一排,用手抠女生的下体。案发后,陶表功对猥亵多名儿童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在此案中,陶表功以老师身份对女生性侵,容易得逞。受害女童年龄小不容易反抗。受害女生均是留守儿童,缺少正常的监护。受害女生多次被性侵,均被传染性病,且处女膜均遭到破损。受害女生均遭到陶表功的威胁,精神上受到控制。陶表功对学生性侵的犯罪主要地点是课堂,部分犯罪地点是其休息室。且以辅导作业为名,具有欺骗性。案发后有官员企图以私了方式控制影响,减少政府压力和麻烦,但当地政府对此否认,仅承认:出于人道主义关怀,政府想向每位受害女童家属提供精神抚慰金、护理费以及来回车费等约5万元。事发后,教育局及九源乡中心小学给每位家长1000元。

9、媒体2013年6月5日报道,河北永清管家务村私立得成小学教师朱某因猥亵女童犯罪被刑拘,警方在调查时有四名学生家长举报该校门卫孙某也有猥亵女生行为,孙某也被刑拘。随后,陆续又有10名家长举报朱姓教师。在此案中,案发学校是私立学校,对学生管护不到位。犯罪者是聘任的退休老师和保安,私立学校对教师没有监管措施,对教师、职工非正常接触学生没有制约制度,师德教育几乎是空白。犯罪行为时间跨度长频次多,现在上三年级的孩子就读一年级时就被猥亵。猥亵行为实施场所有教室、操场、办公室等。令人吃惊的是,上课时孩子到讲台上向老师提问,也会被拉过去猥亵。教室最后一排的女学生经常遭到老师的猥亵,甚至上体育课时在操场上有的学生也会遭到猥亵。受害小学生精神上受到威胁,朱某被捕后,孩子回家关上门才敢告诉家长自己被老师猥亵的经过。家长对孩子缺少必要的监护,对平日里一些蛛丝马迹没有注意,错失了及早发现并制止猥亵的时机。如有的孩子一年级时曾经多次跟家长讲过“这个老师真讨厌”,想转学。但家长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案发后学校的校长曾经要求赔钱私了,体现了学校管理者的素质和法律观念的淡薄。

10、2013年5月13日,上海某国际学校任教的一名美籍教师因涉嫌性侵儿童被捕。经查,该教师至少性侵7名儿童,有男孩也有女孩,性侵行为可能持续了5年。事发校园由一所法语学校与德语学校共用,其中被捕教师所在的法国学校名为上海法国学校(Lycee Francais de Shanghai)浦东校区,两校共1600名学生,年龄在3到18岁之间。在此案中,案件发生于外籍学校,犯罪教师是外籍人员。

犯罪持续时间较长,受害儿童有男有女。有些受害学生在入学后不久即遭性侵。此案发生前曾经有外籍老师对儿童有性侵而被中国政府遣送离境。外籍教师对学生性侵地点是私人住宅。

11、湖南省新宁县金石镇水头中心小学57岁教师徐某以辅导学生做作业为名,猥亵多名女学生,于2013年6月3日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案发后教育局公开声称:徐某不构成强奸行为。在此案中,徐某以老师身份对学生性侵,学生无力反抗。徐某以辅导作业为名猥亵幼女,具有欺骗性和掩饰性。另外,被性侵学生多人,犯罪后果严重。教育局事后公开声称“不构成强奸”有弱化犯罪后果之嫌疑。猥亵与强奸都属于性侵犯罪,教育行政部门声称“不构成强奸”其目的是撇清自己的责任,实际上起到对猥亵犯罪纵容作用。

12、媒体2013年6月24日报道,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勐勐镇同化村忙笼完小(同化完小)教师杨绍春涉嫌强奸小学女生被拘捕。忙笼完小总共有5名未成年女学生疑受杨绍春的猥亵、强奸。在此案中,忙笼完小地处勐勐镇东北方向小山包上。路途遥远崎岖,进山没有公路,只有狭窄的丛林密布的土路。基础设施等条件较差。学生寄宿制成为学生安全的一大隐患。多名女学生在半夜被杨老师叫醒,要求去杨老师住的房间。学生以为是老师要指导学习,被骗去其宿舍受到强奸或猥亵。该校一个年级由一个老师任教,身兼几门课程,杨绍春对学生有较大的控制力度。杨绍春调到忙笼完小仅一年,但犯罪后果严重。多数受侵学生都曾受到过杨老师的威胁,不准学生将事情讲与外人,学生回家后不向家长讲实情。教师宿舍与学生宿舍之间相距不足

20米远,靠近操场中央的学生宿舍平楼有8扇门。学生宿舍外就是空旷的操场,没有围墙。缺少安全防护措施。该校师德师风教育几乎没有,法制观念淡薄。受害女学生家长监护欠缺。所有受害学生家都住偏远的少数民族山区,路途遥远,父母无暇照顾孩子。学生一般只有到周五才能回家,时而周末还会补课,周日才能回家一次。致使家长难以发现孩子被性侵。案发后教育部门要求本校老师和学生的对外来人的问话一律杜绝,禁止接受采访。

13、新华网2013年8月30日报道,安徽灵璧县某中学教师胡某某在7个月里引诱强奸一名不满14周岁的女学生20余次,被以强奸罪提起公诉。胡某某于2012年8月通过QQ聊天,与年仅12周岁的女学生黄某相识。其后,胡某某经常约黄某见面,并通过送其一些小礼物和现金,逐渐取得黄某信任。去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胡某某将黄某骗至家中,对其实施强奸,并将黄某裸照存在自己手机里。此后,胡某某又多次以语言哄骗,或以公开发送其裸体照片、暴露其家庭隐私等手段对黄某实施控制。至今年5月,胡某某在家中累计对黄某实施奸淫20余次。案发归案后,胡某某对罪行供认不讳。同时又利用赠送小礼物等手段取得学生的信任而放松对他的警惕。胡某对受害女生实施强奸后,用拍裸照的手段对受害学生进行威胁并在精神上加以控制。胡某对受害学生连续强奸犯罪次数多,后果严重,影响恶劣。

14、长治县警方于2013年6月5日,接到一学生家长报案,称其15岁女儿被长治县中元学校教师张某在租住屋内强奸。当晚,犯罪

嫌疑人张某即被抓获。长治县中元学校是长治规模较大的民办学校之一,曾经被当地授予“先进学校”“长治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案发后校方不接受采访。在此案中,民办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较差,对学生监管不到位。暴露出民办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不稳定,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的特点。出事学校的学生多数寄宿,体现了寄宿制学生容易受到性侵害的特点。此案犯罪地点在教师家里,与其他犯罪有所不同。

15、媒体报道2013年6月湖南省邵阳市一渡水中心小学59岁的中学教师李某因强奸一名11岁的学生被批准逮捕。6月25日16时左右。一女生放学后在回家路上遇到李某。李某提出骑摩托车送该学生回家,该女生出于对老师的信任便答应了。李某将车开到一柏树林里。对女生实施了奸淫。事后,李某拿出12元钱给受害人,说给她买东西吃。女童回家后被外婆发现异常。再三追问后,女童说出被李某强奸的事情经过。外婆随后报警。在此案中,李某正在办理退休手续,曾经当过受害女生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受害学生难以对其防范。受害女生发育较好,身高接近成人,致使李某引发犯罪之心。受害女孩父母在外地打工,女童居住于离学校三公里远的外婆家,其在回家路上见老师要求用摩托车带自己,失去警惕而上车受侵害。在此案中,李某是由民办教转为公办教师的,虽然长期从教,但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的培训,个人素质有欠缺。李某虽然是偶发犯罪,但体现了其道德败坏,无视法制的素质特征。

16、深圳警方2013年6月26日证实,龙岗横岗大康小学一名体育老师廖某因涉嫌强奸女生被刑事拘留。有人称该老师与女生发生关系后致其怀孕,去医疗机构接受堕胎术,但警方未予以核实。在此案中,廖某平时喜欢掀女生裙子以“开玩笑”为由对女生做出“亲昵”的猥亵举动,加上学生年幼,出于对老师尊重、信任,对老师的猥亵举动大多不会反抗。犯罪教师利用教师身份对受害女生施加影响与之发生性关系,不管对方是否愿意,都属于强奸犯罪。犯罪教师多次与未成年女生发生性关系,导致其怀孕,致使学生受害严重,这种伤害将是永久性的。家长对孩子缺少监护,孩子生理上发生严重变化未能及时查觉,至少是监护缺位。

17、沈阳市第八十四中学初三一女生在2013年5月16日中午放学后向奶奶报称,语文老师杨某在下课期间将她叫入办公室摸其胸部和屁股,还将手指伸入该女生的嘴里,持续时间约20分钟。因为该女生有反抗行为,且精神极度紧张,老师才让学生回去上课。事后该女生向家长反映,此前该老师就曾经对其进行过类似的行为。事发后学校开始对教师猥亵女学生不承认,后来又承认说杨老师有过激行为,但是一直没有处理,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直到23日才给杨某停课。因杨某否认对学生进行过猥亵,所以在证据不多的情况下,很难给杨某定罪。一个未成年的女学生,在没有与老师有其他个人利益冲突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发生诬陷老师的情形。正常的课间是10分钟,但老师却单独与女学生在办公室里呆了20分钟之久,事后导致女学生精神异常。具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会得出在办公室里会发生什么

事情的结论。在此案中,老师是利用课间时间将学生找到办公室内单独接触而发生猥亵行为。受害女学生由于受到严重刺激而产生精神性状态,并主动向家长告知。这说明: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性保护意识。由于是一般性的猥亵行为,没有产生严重后果,无法查找其他证据,致使杨某敢于否认性侵女学生的行为。由于学校对该案没有及时进行调查和采取有效措施,致使案件无法侦破。

除上述2013年已经报道的17起案件以外,近年来国内屡屡发生教师强奸猥亵女学生的恶性案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四川省泸县海潮中心幼儿园教师王某强奸幼女案、河北廊坊某私人幼儿园老板杨成杰,对园内12名幼女实施猥亵、奸淫案、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代庄小学,班主任刘翔宇奸淫、猥亵案、甘肃省陇西县乡村教师刘军红强奸、猥亵案等等。近十几年来,教师性侵女学生案件持续上升,由于之前的教师强奸、猥亵女学生案件都影响极大,虽然笔者不能一一例举,但在后文中将一并进行分析。

二、教师性侵女学生案件的基本特点

1、受害女学生以低龄女童为多,这说明低龄女童没有性保护能力。

笔者对国内多起教师强奸学生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一个普遍的规律是,受性侵的女童以低年龄的一、二级学生为多,而其中几起发生在幼儿园的性侵案件更进一步证明,低龄女童根本没有性自我保护能力,她们在被性侵时也不知道是自己人身权利被侵害,甚至会以为是老师对其关心或做游戏。一些无德教师之所以把魔爪伸向没有行为

能力的低龄女童,恰恰是看到了低龄女童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这个特点。所以,在教育机构中如何加强对低龄女童的人身安全保护,显然成为当前小学、幼儿园必须要注重的教育安全问题之一。

2、受害女学生以农村或偏远学校的寄宿制学生为多,这说明,农村和偏远学校实行的寄宿制缺乏有效保护学生安全的条件。

在已经发生的教师性侵女学生案件中,以农村或偏远学校为多,多数发生在寄宿制学校里。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学校对寄宿学生几乎没有任何安全保护措施。学生宿舍完全是开放的,任何人进出学生宿舍都不受影响和限制。教师在夜间将学生喊出宿舍,却无人知晓,以致学生在教师宿舍里受到侵害更无人发觉。可见,一些地区只注重解决路途遥远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人身安全的保护。

3、受害学生以留守女童为多,这说明,留守女童缺少有效的家长监护,更容易受到侵害而不易被人发觉。

在一些比较严重的案件中,受害学生以农村留守女童为多,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以后,却把孩子留在农村由亲友照管,这就必然导致家长无力对孩子实行有效的监护。一些低龄女童虽然意识到自己被性侵了,但父母不在身边,无法对代为监管的亲友述说,从而使受到侵害的女童长期隐瞒案情,并遭受到连续不断的侵害而无力自救。

4、有的性侵案件持续时间长,受害学生人数多,后果严重。

一些教师性侵案时间跨度为数年,对多名学生性侵害或对某学生多次性侵。安徽潜山县某小学的校长杨启发犯罪时间长达12年,竟然无人举报,无人发现。2005年发生在吉林的小学教师栗峰强奸、猥亵案件持续了五年就已经震惊全国,而2012年、2013年暴露的教师性侵案件持续时间超过五年的有数人之多,其中杨启发持续时间最长达到12年。而在持续时间较长的案件中,受害学生均为多人。无良教师连续多年,对多名学生进行性侵却不被发觉,只能是教育界的悲哀。如2005年案发的四川绵阳市游仙区的一所小学有两名教师强奸猥亵小学生,其中杨永琦猥亵女学生11人,而卢雷则强奸猥亵女学生32人。

5、犯罪手段多样,既有猥亵也有强奸,多以给学生辅导为名非正常接触学生对学生进行性侵。

在教师性侵案件中,犯罪教师最初大都是以猥亵为主,逐渐发展到强奸。吉林小学教师栗峰在对小学生强奸时还强迫学生口交。这些犯罪教师对学生实施犯罪时,大都以辅导学生为名非正常接触学生。而受害学生大都天真地以为老师给自己辅导是对自己的关心,结果却被自己所信赖的老师给糟蹋了。当这些学生受到老师的侵害后,在她们的心理上留下的是永久的伤害,却无处诉说。由于教师身份对学生具有权威性影响,当这些犯罪老师准备实施犯罪时,并不会被他人怀疑,也不容易被学生所警惕,从而使受害学生象小羊羔一样自己把自己送入狼口。

6、充分利用老师的淫威,对受害学生进行威胁、控制,致使学生不敢告发老师的犯罪。

在所有的教师性侵案件中,受害学生之所以长达数年受到侵害而不敢反抗,也不敢告发的主要原因是犯罪教师在实施犯罪之后,都以教师身份对学生进行威胁,这种威胁对低龄女童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我国的教育体系完全禁绝体罚,但许多教师却经常对学生进行体罚而并不能被制止。对于女童来讲,老师一旦实施淫威,就会在精神上将低龄女童加以控制,致使她们不敢反抗,也不敢向家长告发。甚至有些女孩在遭到性侵时,在十分痛苦的情况也不敢出声,即使在案发之后向家长陈述实情的时候也要关门关窗。由此可见,受到性侵害的低龄女童极容易受到心理暗示和精神控制,这恰恰是许多犯罪教师敢于向低龄女童伸出魔爪的重要原因之一。

7、犯罪时间、空间公开化。

许多教师性侵案件的犯罪时间和地点就是教学的课堂,甚至在光天化日的操场上也会进行犯罪活动。课堂是神圣的传道授业之场所,上课时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辅导学生完成课堂训练。笔者第一次登上讲台面对学生的时候,内心中产生的是一种神圣而光荣的感觉。当学生以崇拜的目光向老师索求知识的时候,会给老师带来无比自豪的感觉。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神圣的场所里,有些犯罪教师竟然公然对低龄女童猥亵。有的受害案件竟然能发生在体育课的操场上,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无良老师敢于公然猥亵女学生,如此猖獗犯罪令人发指。

8、家长监护不到位,不能及时发觉孩子被侵害。

在一些案件中,受害学生希望获得父母关注或帮助,她们虽然不敢公开告知自己受到老师侵害的事实,但有些学生以语言、态度表示了对犯罪老师的反感和憎恨。对孩子情绪上表现出来的对老师反感恰恰反映出无良教师可能存在侵害学生的行为。然而许多家长出于对人民教师的信任,对这种孩子情绪上反映出来的蛛丝马迹却往往疏忽大意,错失了制止犯罪的良机。如有案件暴露后,家长质问学生“你为什么不早说?”而学生则告诉家长“我早就想说,但刚要说就被你呛回去了。”绝大多数女学生被性侵案件中,有的学生身体或生理已经出现异常,但家长对孩子疏于监护,致使孩子长时间遭受侵害而被迫忍受,甚至有的案件中多名学生因遭受性侵害患上性病才被发现。

9、案发后校方、官方都试图控制舆论影响,并有意弱化案件,甚至有人企图用钱私了。

许多教师强奸案发生后,校方领导或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第一时间和第一措施往往是控制舆论影响,甚至要求受害学生和学校教师封口不得向外界透露消息,也不得接受采访。有的地方领导干部则直接告诉受害学生家长“传播出去对你们的孩子声誉有不良影响。”以此要求家长不要上告。甚至有的校方领导或地方官员则公开当私了的调解人,要求受害学生家长以接受赔偿方式私了。如吉林通化的栗峰强奸案发后,校长与犯罪教师的父亲直接找家长要求私了,并把犯罪老师调教育局当干部。而2005年四川绵阳小学老师卢雷强奸案发

后,校长则组织受害家长与卢雷签订保密协议,企图每人赔偿3000元了事。校长公开表示“要保住卢雷的铁饭碗。”

10、学生受害后果无法得到保护和有效救助

在所有的教师性侵犯罪案件之后,如何对受害学生进行保护和有效的救助却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因为受害学生年龄小,而大都居住于偏远的农村,此类案件发生后,地方政府对受害学生往往救助不及。其中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对遭受性侵害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或者提供适合其心理康复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于遭受性侵害的女学生提出的合理转学要求都做不到,至于心理康复治疗几乎没有什么作为。所以,伴随着教师性侵女学生案件发生之后,往往会导致一些受害女童辍学或者无法正常生活而形成新伤害。比如,笔者曾经代理的一起13名小学生遭受性侵害的案件,后来的结果是多数遭受性侵害的女学生都无法正常生活和继续读书,甚至有的孩子因为辅导教育不及时而过早的跨入社会并步入歧途。

三、教师性侵女学生现象应该引起的反思

1、曾经有着神圣光环的人民教师为什么会变成残害女学生的犯罪分子?

应该说那些性犯罪的教师在最初当老师的时候,一般表现还都不错,甚至有些人被誉为教学骨干或者成为学校的校长。但恰恰就是这样一些曾经有着荣誉光环的教师却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开始犯罪

了,这确实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这说明:当前的师范教育没有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和健康心理的培养,致使许多师范毕业的教师先天心理不健康或道德品质有缺欠。比如,吉林通化的栗峰则从刚刚担任教师那一年起就开始犯罪,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师范教育至少在人格教育方面的失败。而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对教师队伍进行人格培养和思想品德、法制观念的建设,也是影响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虽然有巨大进步和发展,但人民教师队伍的质量却日益下降。金钱观念、享受观念对教师队伍的侵蚀是极其严重的,但许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却不承认这一现实,仍然在喊口号,对教师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的教育只注重形式,只注重发文件,而根本不看实效。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那些污七八糟的东西却趁机侵蚀了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人格。人的任何一种行为的发展都是渐进的,除特殊的激情暴力犯罪之外,教师的性犯罪发展需要积累很长的时期。那些犯罪教师的不良思想是由小到大逐渐形成的,只是不被人们发现而已。多年来,各大中专师范类学校为了经济利益在扩大招生的时候根本不考虑学生的质量,向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完全流于形式,这是造成教师队伍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近年来连续发生的教师性侵犯女学生的案件说明:对教师队伍应该下大力气进行整顿,否则教师性侵案件还将继续发生。。

2、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加强对教师职业的监督和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把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并对教育效果予以严格的考查和监督。在当年的社会道德

观念水准严重下降的情势下,更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许多案件可悲之处是案发前后,犯罪教师被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为优秀教师,甚至有些人成为一校之长。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近年来被人们批评不止,教师的性犯罪逐年增长,有些教师的犯罪迹象被学生和其他老师有所查觉或反映,但许多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根本不予重视,甚至还会压抑这种反映,最终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

3、学校在一些教师性犯罪案件中起了什么作用?

很多教师的性犯罪行为是在学校内部发生的,许多犯罪的地点是教室、办公室和教师的宿舍。有些犯罪甚至发生在课堂上和放学后的老师补课或辅导过程中。令人不能理解的是,在神圣的课堂上,犯罪教师敢于公然猥亵女学生,甚至将学生领到教师的宿舍中实施犯罪。这种现象反映了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风险。

有些教师性侵案是放学后的补课或辅导时发生的,小学没有升学的压力,根本没有必要给学生补课,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禁止放学后给学生加课。然而犯罪教师给学生的补课或辅导行为却能得到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从而使一些教师犯罪行为得以长时间继续。一些案件显示,有的教师道德品质不良并与女学生有非正常接触的现象,学生和其他老师也有所反映。但许多学校的领导却听而不闻,直到案件暴露。

4、学生性卫生知识的无知和自我保护能力之差反映了什么?

许多女学生被性侵案件令人深省的一个问题是,受害学生对性知识的无知。她们在受害以后还不知道自己是被侵犯了,有的学生把教师的强奸、猥亵行为认为是游戏。然而许多案件的妇科检查证明:大多数受害学生的处女膜都是陈旧性破裂,且阴道松驰,甚至患有性病。可见,教师性侵害对学生的伤害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由于学校在对学生的性卫生知识教育方面的空白,学生根本不具有性保护能力。另外,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和长期压抑,受害后既不敢向家长讲,也不敢向学校反映,不仅刺激犯罪教师的恶性膨胀,同时也加剧了学生的伤害后果。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法制观念和健康心理教育、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才有可能使学生形成性保护意识。

5、许多家长为什么对孩子长期受害而一无所知?

一些教师性犯罪行为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有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被残害,但家长却并不知情。有一起案件是小学生毕业后在上大学之后才想起来要揭发小学教师的犯罪,虽然这仅是一个个案,更多是许多受害学生直到犯罪教师案发后才向家长痛陈自己被性侵的事情。这种现象反映出多数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和了解,对孩子监护严重缺位。许多教师的犯罪行为对学生的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是极其严重的,学生成绩下降,精神异常,身体有变化,家长应该早有发现。但多数家长在长达几年的时间虽然也知道孩子生理、心理有许多变化,但从来没有向孩子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孩子也不敢向家长反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教育的悲剧。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关心孩子的精神,更不关心孩子的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学

校在性知识教育上的空白,家长完全可以给孩子补上这一课,但在许多案件中的孩子母亲却都失职了。

6、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如何面对教师性犯罪案件?

教师性侵犯罪案件发生后的社会舆论的冲击性是强烈的,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面对自己的失误应该勇于面对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社会危害后果。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所有教育行政机关和地方政府在第一时间里往往是压制舆论、甚至要求家长封锁消息,不准老师和学生接受记者的采访。其实,在社会媒体多样化的今天,任何消息都是无法封锁的,越压制传播得越快。聪明的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第一时间是向社会公布案情,采取对受害学生的救治措施对老师队伍进行整顿和教育,虽然是亡羊补牢但也可以防止继发的同类案件。然而许多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却做出令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如前文的那个案件中公开表态“不构成强奸”的说法,其实在传达一个消息“犯罪后果不严重。”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发生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领导身上,不能不说是中国法制教育的悲哀。如当年发生在吉林通化的那起十三名受害小学生的案件,在家长起诉要求学校赔偿的时候,地方政府竟然能够干预法院审判,致使案件经过两年审理,由最高法院批复后才得到正义的判决。可以这样讲:教师对学生性犯罪是可恨的,但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掩饰犯罪的做法更令人可悲。

7、法律判决何时能够适用相同的标准

《教育学》大学期末考试 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育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比较 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全面系统论述了班 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 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 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 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 育学》。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四)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见教材) 1、实验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 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 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等。 3、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代表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赞可夫出版的《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2.美教育家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3.德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4.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5、法国包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 2.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起源说,各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教育学重要资料整理

绪论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我国古代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说文解字》作了文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总之,我国古代把教育解释成“劝人为善”。 西方 educare”,指“引出”的意思,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把教育看作是对人的引导的活动 二、教育的定义 广义:泛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锻炼人的身体的社会活动,都可以成为教育。理解的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发展其智力和体力,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活动。牢记的 狭义教育的特点: 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2.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 3.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活动的人。 2.学习者受教育者 相对于“教育者”或“教师”而言的概念 “学习者”这个概念与“受教育者”或“学生”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的对象已经从青少年扩大到成人乃至所有的社会公民。所以,比起“学生”来说,“学习者”是一个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类型的词汇。 3.教育影响教育内容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内容上: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注: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中主要信息媒介 形式上: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注:有教材中,三要素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答题时注意一致即可。 三者间关系纽带桥梁对象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地位:

教育学一题库(13英语班整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教育学: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必然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传统教育模式: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传授知识,即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 4.广义教育: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5.狭义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全面发展。 6.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7.学校: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组织形式。 8.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9.学校文化: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10.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11.沟通: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

《教育学》复习资料-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复习资料-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论述题:12分 论述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我国新时期(现阶段)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包含的主要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理解: (1)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个性也 获得发展 (3)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材料分析:12分 从德育策略上分析:(注意结合材料分析,以下是课文知识) 学校德育的策略 (1)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并举;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发展水平的三个不同的方面,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一种本能的适应活动,它必须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基础,因此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感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引发和调节的作用,因此情感发展是道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行为是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在获得道德认知,并在道德情感的促发下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是可测量,可评价 的。 (2)当代德育时效性低糜; 当代德育实效性低糜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有道德的知、情、行三方面被孤立的结果,知德分离、缺乏情感性,从而造成道德行为的僵化。现行德育往往将德育内容知识化、学科化,没有将情感作为其核心目标。而众所周知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本质精神是自由、自律。因此只有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理解,同时使道德的话语、行为习惯等变为内心的感受、动机的一部分,才能使儿童成为真正的“道德哲学家”。现行德育忽视在德育过程中情感的品质、状态的激发,忽略儿童德育内化能力的培养,只重视以“美德袋”的形式,通过说教,给予饯行机会以及奖励的方法,把美德交给儿童。这种将道德中最具魅力的因素从道德教育中剥离出来,只剩下干巴巴的道德规范知识传授的时候,使得德育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材料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学定义: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并在揭示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与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一阶段的重要代表任务和思想: 孔子及其思想总结(《论语》),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墨子认为获得知识理解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乐正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主要思想: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严格的视导和考试制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课与课外)相结合。;主启发式教学“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还提出“不陵节而施”,“长其善而救其失”,“禁于未发”等。 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二、独立性态阶段 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一阶段的重要代表任务和思想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泛智教育;提出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捷性的原则。他普及“初等教育”;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卢梭的《爱弥儿》开创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是第一位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 洛克的“白板说”及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科学形态的教育学。强调教育学的两个基础:哲学的伦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说以及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特点。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教育学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形成很多门类。 斯宾塞的《教育论》 (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实际上经验的改造和改组”,主“做中学”;提出儿童中心,经验基础和行动为中心的现代三中心说。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社会教育规律的教育学。(贤江)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各学科相互渗透,逐渐深化,容更加丰富。 1956年,布鲁姆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1963年出版了《教育过程》一书。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全面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的体系,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 第一章教育概述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保证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 一、教育的基本概念 把“教”与“育”连在一起,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人才而教育之”,自此,便有“教育”

教育学、心理学学习整理资料

教育学、心理学学习整理资料 教育学 一、教育学名词解释 1. 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

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16.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7. 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 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 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

教育学概论(按题型整理)讲课教案

教育学概论 名词解释、选择题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一门科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孔子 ·《爱弥儿》的作者是-----卢梭 ·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 ·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赫尔巴特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教育起源论被称为---心理起源论 ·对终身教育提出系统阐述的是----保罗*朗格朗(法) ·下列不是原始教育的特点的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文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世界上最早推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教育的本质:培养人 ·教育: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而作用于社会,它的特定功能或基本职能是通过人类已有文明的传授促使受教育者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从智力的沉睡状态进入激活状态,使其沉睡状态的潜能发展为动态的潜能,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教育活动的构成: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构成;从微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构成。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从狭义的角度来解释的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当代社会构成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 ·人的特征: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即个体在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结构与特征方面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教育学复习材料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 育。 3制度化的教育:是从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 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它是人类教育的高 级形态。 4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5显性教育功能: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6隐性教育功能: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 7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 8价值性教育目的: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实现要 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9操作性教育目的:指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教育目的。即现实要达到的具体教 育目标,表示实际教育工作努力争取实现的某些具体目 标。 10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1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 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 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2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13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1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 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5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16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17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资料(供参考)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关系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构成的。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成不平衡关系。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教育的起源论:生物起源论(错)、心理起源论(错)、劳动起源论(对)。 原始社会教育特征:1.有社会性无阶级性。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3.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学习。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和崇文馆。 宋代时,程朱理学成为国学。依据是《四书》。明代,八股文被列为科举考试固定格式。 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点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西欧封建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骑士教育和教会教育。 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教会教育的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几何、算数、天文、音乐)。 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教育的世俗化。 3.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教育的现代化特征: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教育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教育学著作: 朱熹《四书集注》王守仁《传习录》韩愈《师说》无名氏《大学》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孔子学说的核心“仁”“礼”。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墨翟主要思想“非攻”“兼爱”认为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 史上第一部教育学文献是:《学记》。 产婆术出自“苏格拉底”。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凯洛夫《教育学》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1.1.(简答)教育的涵义及起源。 教育概念可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种。广义的教育指能增加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生物起源论者: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心理起源论: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劳动起源论。 1.2.(填空)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1.3.(填空+简答)原始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 原始教育具有原始性(生产力低下,没有阶级、剥削;生产资料公有):1.教育对象的全民化、2.教育内容的生活化、3.教育场所的社会化、4.教育价值的实用化。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与封建社会):1.学校出现并成为基本的教育形式、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教育内容以人文学科为主。 近代教育(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兴起;2.普遍实施初等义务教育;3.职业教育获得发展;4.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并重。现代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国际化; 4.教育的民主化; 5.教育的人性化; 6.教育的一体化; 7.教育技术现代化。 1.4.(填空)教育学发展各阶段出现的主要的教育家及其代表性的著作或理论。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西方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近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著作。 教育学成为独立的规范性学科的标志: 德国哲学兼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2.1.(名词解释)教育目的涵义。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填空)教育目的的内容包括人才价值和人才素质。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2.2.(名词解释)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个人本位论的主要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主要根据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依据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从其实现的社会效益来衡量。 (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的,也是有一致性的) 2.3.(简答题)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明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坚定的政治方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 3.1.(简答题+填空)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 1.专业道德:(对待教育工作)敬业精神、(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2.专业知识:1.学科的专业知识,2.教育专业知识; 3.通识知识

教育学主要内容整理

第一章 1、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论者认为,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具体之,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2、教育的历史 原始教育的特点 1. 非独立性——与当时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2. 无阶级性——教育机会具有原始均等性 3. 原始性——形式、手段和内容极为简单,水平低下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阶段的教育。 第一、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学校。 第二、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 第三.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实际。 第四,机械性与刻板性。 近代教育的特点: 第一,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与控制,公立教育崛起。 第二、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第三、教育的世俗化。 第四,教育立法的实施。 3、教育的定义,广义狭义。 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德育”是同义词。 4、教育的八个属性 1、教育的永恒性 2、教育的生产性 3、教育的历史性 4、教育的继承性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6、教育的长期性 7、教育的民族性 8、教育的阶级性 5、教育的要素与作用 1、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学校教育,教育者则主要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 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源,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层于主导地位。 2.学习者 第一,学习者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第二,学习者具有独特个性,身心不断发展完善

教育学复习资料33977

一、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怎样协调二者的关系? 答:(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指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目的、制度、内容与方式,以及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无一不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这主要表现为: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3)二者关系的协调①关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由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单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与文化要求来考察教育;还应当重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注重发挥教育特有社会功能,注意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性和发展的连续性。②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受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与需求制约的,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仍是其根本的特性。如果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当做绝对的独立性,就会使教育走向“超经济”、“超政治”、“超文化”的错误道路,丧失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动力。③在重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基础上尊重教育的独立性。教育是一定社会中的教育,社会制约性是其根本特性,而教育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应在重视教育社会制约性的基础上,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使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符合自身的规律,健康、合理的发展。 总之,教育要与这一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状况和民族文化发展状况相适应,同时又要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做到两者的辩证统一。 二、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怎样评价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在你看来,需要一些什么条件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在社会变迁中的积极作用? 答:(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2)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主要是指向整个社会整体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的。而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人是作为工作来设计、培养的。具体而言,对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评价如下:①教育的社会变迁对社会的存在和延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能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提出大量新的观念,从而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延续。②教育的社会变迁对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发展教育,可以提高社会成员的各种潜能,获得大量的人力资本,从而既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演变和发展。③教育的社会变迁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是作为社会的工具来审视、设计、培养和训练的。然而,在该过程中,人的知识、技能以及思维品质、个人潜能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促进人在社会变迁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①合理的社会制度。建立合理、科学的社会制度,有助于人们需求的满足、建议的表达和权利的实现,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助于社会的存在和延续。②健全的教育制度。建立健全的教育制度,提升教育质量,以便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有助于社会创造力的提升和社会整体文明素质的提高,为促进社会的变迁做好准备。 可见,健全的社会制度和良好的教育质量是促进人在社会变迁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有效条件。因此,要促进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以及教育的高质量性。

《教育学基础》期末重点知识整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 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的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 级)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3. 教育的基本形式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特点:(1)启蒙性与长期性(2)全面性与渗透性(3)针对性和权威性 学校教育的特点:(1)职能的专门性(2)组织的严密性(3)内容的系统性 社会教育的特点:(1)对象的开放性(2)内容的多样性(3)媒介的多元化 4. 教育理念的含义及作用含义:所谓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根本性判

断与看法,是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 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 作用:(1)反思与概括作用(2)导向与激励作用(3)创新作用 5. 当代主要的教育理念 (1)终身教育理念【特征:终身性、整合性、民主性、灵活性】 (2)全民教育理念【特征:差别平等、普及化】 (3)素质教育理念【特征: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主体性】6. 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简答或论述) (1)教育学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学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教育自觉性的提升 (3)教育学为反思性、研究性教师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教育功能(上) 1. 教育功能的分类 (1)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 (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2018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汇编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教育: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3、广义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4、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5、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6、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7、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8、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9、教育的起源: a、神话起源说——朱熹 b、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 c、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儿童无意识的模仿 d、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 10、教育的构成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11、教育媒介是指构建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12、教育功能是指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 作用。 13、教育功能分类: a、对象——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b、方向——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呈现形式——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14、教育的发展历程 a、原始社会—原始性、局限性,简单的教育活动,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无阶级性 b、古代社会—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c、古代中国——夏代:出现序、校,是学校的萌芽 西周:学在官府,六艺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太学 魏晋南北朝:国子学、九品中正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隋唐:六学、二馆 宋元明清:四书五经、八股文 d、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以僧为师、 e、古代埃及:文士学校、宫廷学校、以吏为师 f、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 g、中世纪西欧: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h、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 i、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教育学概述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3、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规划 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4.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5.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高等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教育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存在于一定共同文化的人类群体之中的活动。 首先,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其次,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最后,其目的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教育就是使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教育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育中介(介质、文字、材料、手段)、受教育者。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也必须遵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包括遗传决定的每个个体的特殊性、生长的阶段性以及胜利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四、高等教育的概念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 五、高等教育的内涵 1.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才接收的教育,其前提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完成后才接受的教育;

2.是一种高深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传授的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特点专门设定的知识; 3.具有相当的学术性,承担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是社会高端文化的组成部分; 4.是有一定标准、机构和程序来确认和管理的制度行为,包括招生制度、学位制度等。 六、高等教育的特征 1.教学内容的高深性(程度特征,代表知识的难度和深刻性); 2.教学内容的专业性(知识的门类和针对性)。 七、高等教育的目的 高等教育目的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目的、目标构成的体系,包括国家对高等教育总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1.国家层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培养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具体的培养目标; 3.专业院系: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规定提出更具体的人才知识、能力、品行目标。 八、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高等教育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1.基本功能 ①育人功能: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品德培养、知识传授来实现人的各方面发展; ②政治功能: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变革 ③经济功能:影响一定的社会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 ④文化功能:影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衍生功能 促进社会成员的流动;促进文化交流、重组;成为文化资本生产交换的平台;安置社会人口。 九、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 1.教学(培养人):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2.科研: 3.社会服务: 十、高等教育结构: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部分结合的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儒家非常重视教育在国家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礼记》是儒家著作,其中《学记》(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为经典。 2.孔子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见于其弟子辑录的《论语》中。主张“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 3.苏格拉底:古希腊人。启发式教育,《产婆术》,方法:讨论、谈话、提问等。 4.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程碑:①②③ ①柏拉图:古希腊人。培养哲学人才,《理想国》和《法律篇》。 ②卢梭:法国人。《爱弥儿》,强调培养自然人,教育要顺其自然,自然主义思想。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 ③杜威:美国人。《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代表,提出三个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5.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1632年撰写《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教育要适应自然、分科教学。 6. 赫尔巴特:德国哲学家,传统教育代表,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围绕三个中心:教师、教书、教室。 7.教育起源: 心理起源:孟禄,美国心理学家,强调“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如:中国。 第二章教育与发展 1.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是指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功能: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物+人)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材)③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多元文化)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创新) 2.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 第三章教育目的 1.西方传统教育目的观: ①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小原国芳。 ②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③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迪尔凯姆、凯兴斯泰纳。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来确定。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我国教育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方向性; 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③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④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质量标准; ⑤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一贯坚持原则; 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 第五章课程 1、课程的类型 ①从内容固有属性分: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②从内容组织方式分:分科课程(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