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浅析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浅析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浅析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浅析《玩偶之家》

《玩偶之家》,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著名的(1)社会问题剧,作于1879年,他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他开创的“社会问题剧”真实地反映了挪威现实生活,剖析了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的特点,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肮脏腐朽的本质,提出了许多社会重大问题。它以丰富的社会内容,深遂的思想与精湛的艺术把妇女解放问题呈现与观众。这一题材的创新,震动了欧洲舞台,掀起了一场戏剧革命。剧中通过娜拉和海尔茂一个普通资产阶级夫妇的家庭关系的剖析,生动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再现,把社会问题与舞台艺术结合起来,把戏剧当作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把舞台当作讨论问题的论坛,拉近了舞台与观众的距离。在易卜生逝世100周年的今天,中国国家话剧团将这位挪威戏剧大师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再次搬上舞台。再将引起中国读者关注,它超越了妇女解放这一主题,赋予了它新的生命。现从《玩偶之家》创新的题材和鲜活的人物、矛盾冲突营造的艺术效果、戏剧的结构艺术、结局与韵味,来浅析易卜生〈玩偶之家》的艺术魅力。

内容梗概: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是围绕娜拉和海尔茂矛盾冲突的焦点:“伪造签字借款”这一事件展开的。女主人公娜拉为了给丈夫海尔茂治病,曾伪造死去的父亲签字向律师柯洛克斯借过一笔巨款。柯洛克斯以此来威胁娜拉让她不让已升为银行经理的海尔茂解雇他。“签字借款”这一事件暴露后,娜拉清楚地看到海尔茂卑鄙自私的灵魂和自己在家里的“玩偶”地位,直面现实,毅然弃家出走,勇敢地踏入未知的世界,成为戏剧界,最大胆、最热爱生命的人物之一。

一、创新的题材和鲜活的人物

真正的经典之作,它必须具有创新的题材和鲜活的人物再现,必须是超越时空嬗变的,不论它以什么面孔出现,只要它能经受住自然的反应,它就是经典。《玩偶之家》跨越了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读者对作品的阅读认知理解水平的不同,仍然保持观众的心态会处于不断发现与惊喜过程中使人的心活泼不死。现从《玩偶之家》创新的题材和鲜活的人物来阐述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第一、《玩偶之家》文题与题材的创新

易卜生的代表作现实主义戏剧《玩偶之家》,体现了他独到的文题与题材的创新,是他自我个性的直接外现。《玩偶之家》是在挪威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作成功的,它是易卜生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真实感受去表现生活。再现了十九世纪挪威妇女娜拉独特的形象与风格。作品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通过娜拉的嘴对当时的法律、道德、宗教、和受金钱支配的社会结构进行了严厉的判决。是一部闪耀着现实主义戏剧的典范。

1、《玩偶之家》文题的创新

别出心裁名词短语的文题表述,构成作品内容的框架。“偶”在数学述语中表述为“双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用木头、泥土制成的人像。如“木偶”、“玩偶”在日本写成“人形”具有人的外形而不具有人的本质的东西。我们透过《玩偶之家》的文题,看出戏剧情境中还包含着更丰富的内涵:这就是它表面呈现的故事跟文本底下的意义有很大的距离,看到了一个不出场的角色“玩偶的命运”,这个角色牵制了舞台上所有人的命运;看到了娜拉醒悟前“人偶”的形象,“泥娃娃”处境和丈夫的“玩偶。”作者对觉醒后的女性娜拉要摆脱这“玩偶”的生活,决断的能力与行动进行了热烈的赞扬,被称为“妇女独立宣言书”。因此《玩偶之家》剧本的解析,需要欣赏者从题眼解读入手,再透过剧情,认识到戏剧主题的深刻性,对其揭示人性的深度,反映生活的广度、艺术价值的高度、人文内涵的幅度。

2、《玩偶之家》题材的创新

易卜生对对十九世纪欧洲妇女与男权社会矛盾对立的苦恼与对抗是有深切感触的,并表现一种积极的精神。因此选择创作了《玩偶之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剧,这一题材的创新,自有他心理的解释与社会的解释,这是由他自己宽广而深厚的生活经验与个性决定的。《玩偶之家》题材的选择是他创作灵感的再现,而这一创作灵感又来自于现实生活的体验。

之一、寻找原型。

易卜生《玩偶之家》娜拉的形象取材于他的好朋友劳拉?基勒的这个原形。他曾对一个给他写传记的作者路德维希?帕萨尔格说:“我所创作的一切,即使不是我亲自体验的,也是与我经历过的一切极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的《玩偶之家》不是随意虚构的,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易卜生用深刻尖锐的批判精神和高度的艺术技巧塑造了娜拉这个形象。她不仅仅是个有血有肉的现实社会中的人,而且是升华了的艺术形象。

之二、突破爱情描写模式

易卜生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他的〈玩偶之家〉摈弃了旧的框子,出身与门户的悬殊不再被描写为酿成爱情悲剧的原因。他立足于自己时代和本国民族的土壤,对婚后感情出现的鸿沟和家庭破裂的原因进行了新的探索,过去中外文学的爱情描写,多以误会、谋杀、决斗,或以含恨而死,或破镜重圆而告终。用惊险的场面,离奇的情节吸引读者。易卜生突破了传统的格局,排除了至今常见的三角和多角之类的纠葛,抛弃了意外的事件和偶然的因素,描写日常生活和平凡事件,立足于生活的真实,严格遵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剧本赋予女主角易卜生笔下的娜拉相當的自覺与自信,“伪造签字”事件暴露后,娜拉看到丈夫海尔茂的自私、虚伪、也看到了自己在家中一不过是个玩偶。她如梦初醒,她面对外界的道德常規压力,毅然決然拋弃“玩偶之家”代表的安全舒適的家庭环境,掙脫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縛,勇敢追寻自我。

第二、人物的性格魅力

德国理论家黑格尔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玩偶之家》的文学性表现在易卜生对海尔茂、娜拉、阮克医生、林丹太太、尼尔.柯洛克斯泰这五个人物独特的、丰满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他们错综复杂的双重性格,我们透过《玩偶之家》剧本,看到了每一个人都是怀着一个希望的目标上场的:黑格尔说,个性象焦点那样,可以反映出“球面”,(整个外在世界)的丰富内容。娜拉带有孩子气的天真浪漫任性的性格,无意识地充当了“玩偶”的角色;阮克医生对娜拉很关心但有爱昧之心;打开娜拉“玩偶命运”的钥匙是债权人柯洛克斯泰,他为了保住职位用借椐威胁娜拉,本来娜拉把八前借债给丈夫海尔茂治病的事掩盖非常严实,柯洛克斯泰这把钥匙一层层地开启了所有的矛盾与悲剧,由此引出了林丹太太和柯洛克斯泰的关系,柯洛克斯泰在林丹太太的劝说下拆回

了借椐。娜拉在现实中看清了丈夫海尔茂的真面目,因此剧中每个人的出场都至关重要,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娜拉从贤妻良母形象,到精神觉醒与精神反叛的过程在易卜生的笔下合情合理地跃然纸上,使得娜拉这个形象,在这部作品中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娜拉形象的内涵

《玩偶之家》,是一部世界名著。它塑造的形象娜拉是“精神反叛”的典型。恩格斯曾在给保尔. 恩格特的信中就娜拉这一典型形象指出:“挪威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比起德国的小市民妇女来,也简直是相隔天壤......。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还有自己的性格以及首创的和独立的精神......”由此看来挪威社会的历史和阶级状况是娜拉反抗的客观条件。娜拉受过资产阶级教育,当时自由、平等的思想在在挪威课堂上已畅通无阻,挪威社会高涨的女权运动的洪流冲击着她的精神世界。恩格斯之所以把娜拉这样的人物和德国的小市民妇女加以区别,主要是肯定了易卜生所刻画的娜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有自己的人格。反映了当时挪威的女性还没有完全变成大资产阶级的附庸,还有其独立的经济、活动的舞台,“还有自己的性格,以及首创和独立的精神。”因此,娜拉的形象表现了当时挪威社会的特征。娜拉这个在资本

主义社会为争取妇女独立人格而斗争的妇女形象,不仅是挪威文学中光辉的艺术形象,也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中的光辉形

1、安于现状:

易卜生笔下的娜拉性格比较复杂,也是易卜生刻画最成功的人物。娜拉拥有双重性格:一是她安于现状:娜拉是个善良、天真、纯洁而多情的少妇,甘于做丈夫海尔茂的“玩偶”从外表看娜拉受过教育,能歌善舞,天真烂漫、容易满足于个人小天地里的幸福生活。娜拉对父亲很敬重,对孩子十分慈爱、对丈夫体贴入微。她喜欢吃零食,她也爱在丈夫面前撒娇。当丈夫肉麻的称呼她为“小鸟儿”、“小松鼠”,“小云雀”,是甜嘴的“小宝贝”时,她也肉麻的回应。不但海尔茂称她是小孩子,连好朋友林丹太太也称她为小孩子,并且她自己也把自己当成个孩子。还有在家庭生活中没有什么主见,什么事都要经过海尔茂的同意。而且娜拉也已经习以为常,还主动配合,比如她曾说过这样的话“你不赞成的事情我决不做”、“你做的事都不错”、“事情都归你安排”、“想起来心里真痛快!我完全不用操心!真自由!每天跟孩子们玩玩闹闹,把家里一切事情完全按照托伐的意思安排的妥妥当当??那该多美呀!” 二是做父亲“泥娃娃”的表现:我们来看娜拉对海尔茂说的一段话:“托伐,这是老实话。我在家跟父亲过日子的时候,他把他的意见告诉我,我就跟着他的意见走,要是我的意见跟他不一祥,我也不让他知道,因为他知道了会不高兴。他叫我“泥娃娃孩子”,把我当作一件玩意儿,就象我小时候玩儿我的泥娃娃一样。后未我到你家来住着......从这两方面看,娜拉就是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孩子,这也是她无意识地成为玩偶的一个表现。2、追求人格的独立

娜拉另一个性格的主要特征是追求人格的独立,面对困难处境倔强和不屈服的精神。娜拉这一反抗个性产生的客观条件是挪威社会令人窒息的环境逼出来的。

A、倔强和不屈服的精神

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的妇女形象。她“不信宗教,不讲道德”,是个比较讲究实际,忙于谋生的人。与资产阶级太太、小姐不同,不希望过寄生虫的生活。为了补贴家庭费用,她做针线织,绣花、抄写之类的从外表看,人们以为娜拉是个无忧无虑的人,其实不然,她对林丹太太说:“你们都以为在这烦恼世界里,我没有什么烦恼事,”这是误解。其实,她也有烦恼事,如家庭经济困难,丈夫得病等等,只不过她从不垂头丧气,能够积极乐观地对待罢了。债主柯洛克斯泰利用她的借据上的假签字,对她进行威胁、恐吓,她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没有乞求,没有屈服,而是勇敢地承担冒名签字的全部责任。这也为她最终同海尔茂决裂,脱离“玩偶之家”埋下了伏笔。

B、追求人格的独立

娜拉从现实生活中看清了丈夫海尔茂的丑恶灵魂,而且也认清了现实社会的不合理。柯洛克斯泰接到解雇通知后,把揭发伪造签字的信投到了海尔茂的信箱。娜拉看清了她的丈夫海尔茂的(过去的银行职员,现在的银行经理),不仅是极力维护和宣扬资产阶级法律的威力,还是个虚伪自私的资产阶级市侩,他平时管她叫“小鸟儿”、“小松鼠儿”,他对娜拉说:“我常常盼望有桩危险的事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可一旦知道娜拉曾冒名举债,危及自己的社会名声和地位时,便一反常态,恨不得把娜拉一下子置于死地。海大骂她是“犯罪女人”说什么“犯罪的人”要“公开认罪”、“甘心受罚“,如果“使用狡猾手段,逃避法律制裁”,就会“越来越随落”,就没法挽救了”。他还说什么“犯罪的人”会在自己儿女身上发生坏影响”,“年轻人犯罪的案子差不多都可以追溯到撒谎的母亲身上”,还扬言要剥夺他教育子女的权利,要对她进行法律、宗教制裁。第三幕娜拉毅然决然地同海尔茂决裂。这是戏剧的高潮。当柯洛克斯泰受女友林丹太太感化,退回了冒名借据时,丈夫海尔茂突然对她和蔼起来,表示要永远爱她和保护她。经此转折,娜拉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泥娃娃”处境,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丈夫的“玩偶”。娜拉在幻想丈夫会挺身而出的“奇

迹”破灭以后,她才真正认识了丈夫海尔茂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伪君子。“醒悟”后的娜拉要摆脱这“玩偶”的生活,去做一个独立的人。

3、海尔茂性格展示

《玩偶之家》剧中人物海尔茂是与娜拉性格相对立的人物,此人双重性格的焦点突出了一个“变”字。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人适应生存状况的必备的性格特征。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维护者。

海尔茂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维护者,还是个十足的资产阶级男权中心思想的代表。剧中让他以“正人君子”的面貌出现,有力地抨击了资产阶级世俗观念。海尔茂一出场是个非常有理性的人,他在社会上是一个成功的人士,社会中坚,他最初是政府职员,律师、后来爬到银行经理地位。追求金钱和地位是他唯一的生活目的。他说:“个人有了稳固的地位和丰富的的收入真快活!”他利用资产阶级的法律、宗教、和道德作为他向上爬的阶梯并以此作为束缚妻子的绳索和维护资产阶级家庭婚姻制度的法宝。从表面看他“守法”、“规矩”,但目的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社会的秩序,从而达到他自私的目的。

第二、咒骂谎言的“道德家”

海尔茂凭借着谎言和欺骗,在家里拥有绝对权威,树立了很高的威信。这个威信不仅是一种严厉的,还有一种仁爱的威信。在他看来,妻子对丈夫只有责任,而没有权利。当娜拉看透他的本质要同他决裂时,他就搬出道德和宗教来,企图阻止娜拉的行动。他对娜拉说:“难道你不明白你在自己家庭的地位?难道在这些问题上没有颠扑不破的道理指导你?难道你不信宗教?”又说:“要是宗教不能带你走正路,让我唤醒你的良心来帮助你——你大概还有点道德观念吧?”另一方面他极讨好娜拉,用甜言蜜语哄骗她,处处表现出丈夫对妻子的一种仁爱,可是在一张借据面前,这个“正人君子”的丑恶灵魂暴露无遗。如:娜拉“冒名签字”暴露时,他认为“男人不能为他所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海尔茂的虚伪自私不仅表现在他对娜拉的态度上,而且在待人接物上也处处表现出来。他对跟他经常在一起的阮克医生,没有一点真实的感情,。他拒绝保留柯洛克斯泰在银行的职位,仅仅是因为柯洛克斯泰是他的大学同学,知道他的根底,随便在别人面前乱叫他的小名。当柯洛克斯泰利用娜拉的伪造借椐,准备告发他时,他马上改变主意,卑怯地准备接受柯洛克斯泰提出的交易条件。从剧中可以看出他很精明、应变能力很强。但命运是不按照他的能力来运行的,柯洛克斯泰用“借条”打开了锅盖,海尔茂整个底露出来了,导致了后面急转直下的娜拉离家出走的悲剧。

二、矛盾冲突营造的艺术效果

《玩偶之家》矛盾冲突非常复杂,根据主题需要,通过人物群像的刻画,确立了以娜拉与海尔茂矛盾冲突为主线,围绕着“冒名签字”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为副线。主线、副线在剧中错综复杂地交织纠缠,副线又对主线起着推波助澜作用。每一个人物与其他人物的矛盾冲突都尽可能展示到极致,他们的悲剧命运和娜拉的悲剧给合在一起,以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揭露。力图营造大起大落、跌宕有致的艺术效果。

第一、《玩偶之家》矛盾冲突的线索

1、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维护者,资产阶级男权中心思想代表海尔茂与娜拉争取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

2、娜拉“冒名签字”与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矛盾。

3、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与海尔茂之间的矛盾。为了保银行职务拿“借据”威胁娜拉。并要告发海尔茂。

4、林丹太太为了养活弟弟和妹妹,不得已嫁给自己不爱的富人,突出了生存与爱情的矛盾。

5、柯洛克斯泰为了给妻子治病和娜拉一样被迫伪造签字,从此被认为是“邪恶的小人”突出了贫穷与人品道德的矛盾。

6、阮克大夫因行了传染性花柳病无人救助断送了性命。暗示了社会疾病救助与人类生存状态的矛盾。。

第二、艺术效果揭示了写作目的

《玩偶之家》作者易卜生营造了矛盾冲突的艺术效果,揭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加深了作品的思想深度,这是他对妇女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发出的呼唤,矛盾冲突安排得既紧凑又波澜起伏,有张有弛。债权人柯洛克斯泰利用借据要挟娜拉为他保住职位。这件事成了戏剧冲突的关键。引发了娜拉和海尔茂矛盾冲突,使人感受到剧情忽而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忽而局势趋于缓和。林丹太太出面调解。解决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忽而山重水复,忽而柳暗花明,最后娜拉终于认清了海尔茂的真面目,离家出走,矛盾急转直下,而又转入意想不到的结局,收到了大起大落的艺术效果。

1、《玩偶之家》的写作目的

易卜生写《玩偶之家》的目的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包括法律、道德、宗教、和受金钱支配的会结构进行严厉的判决。

第一、特定背景下“固有的模式”中的“木偶人”

易卜生《玩偶之家》再现了十九世纪挪威资本主义总体社会制度的背景。在易卜生的笔下在这个社会,法律的制定反映了剥削阶级意志并为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它们都是镇压人民的工具。资产阶级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宗教必须在法律这个强制性“固有的模式”之中,挪威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真正的“操纵者”,他们从内部操纵,“法律”就是从外部制约人,在被从内部操纵与被从外部制约之间,人彻底失去了自由与自我。《玩偶之家》剧中人物海尔茂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是资产阶级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宗教和法律这个“固有的模式”的拥护者。他复杂多变失去自我的性格特征,顺应了“适者生存”人的两难处境。娜拉却是争取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挣脱“固有的模式”活在真实中的自由人。它表现了易卜生《玩偶之家》戏剧的社会讽刺性,凸现反社会性。

第二、娜拉性格特征的局限性

易卜生《玩偶之家》尖锐地提出妇女解放的问题,他另一写作目的是把这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呈现与观众,让读者与欣赏者展开讨论。笔者细细品尝《玩偶之家》剧本,深入作者和娜拉情感的世界,在同一瞬间我感受到了作者生存环境与认识的不足,因此他笔下娜拉性格征的描写具有局限性.与文本底层作者反映的写作目的具有差异性。

1、娜拉精神反叛的基石

易卜生笔下提倡的“人的精神反叛的基石”是“忧虑道德,关心良心问题”。剧中人物所进行的斗争是伦理的,而不是社会的。娜拉反抗的是社会习俗,而不是产生习俗的社会条件。他把个人力量看成高于一切,歌颂娜拉式的单枪匹马的斗争和她走出家门时所宣布的为发展个性而生活的权利。他不是从根本改革社会制度上去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而是强调人的内心解放,认为这是实现社会幸福的必由之路。这是他改造社会的幻想。

2、“过犹不及”是娜拉性格缺陷。

易卜生《玩偶之家》剧本,暗示主人翁娜拉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过犹不及”。它出自孔子《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师就是子张,商就是子夏,这两人一个过火了,一个又马马虎虎。过头与不到是一样的啊!毛说:“过犹不及”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家的重要范畴。”犹:象,不及:达不到。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人们常说要有爱心,避免自私自利,却忘记了自己的有限界线。娜拉“伪造签字”救病重的丈夫,忽视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模式”下法律的存在,看不到丈夫海尔茂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模式”的维护者和代言人。忘却了法律具有强制性、“伪造签字”就成了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受国家强制力的干

预。娜拉“伪造签字”的行为,虽然救了丈夫,但事情暴露后却得不到丈夫原谅,更谈不上“挺身而出”。娜拉以“过度的善良”发展为“过分的善行”导致最后摧毁她的本身。三、《玩偶之家》戏剧的结构艺术

我读着《玩偶之家》剧本,勾引出我思绪的流动,随着心幕的拉开,涌现出《玩偶之家》剧本的一幅幅画面:

《玩偶之家》戏剧的结构艺术具有两重性:一是它的文学性、二是它的舞台艺术魅力

第一、剧本结构艺术的文学性:

1、情节的单纯与集中,并从情节中透视了觉醒中的知识女性,娜拉性格的发展变化。故事性强,使剧本充满戏剧性,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2、结构严密,集中紧张。采用西洋戏剧史上特殊的“锁闭式”结构,从债主柯洛克斯泰利用“娜拉冒名签字”的借据威胁娜拉这一危机开幕,不是渐次展开剧情,而是在后果的猝然爆发中交代复杂前因,将现在进行的事件和过去发生的事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并以人物的对白推动现在的戏。以人物矛盾冲突为中心,层次清晰地展现了错综复杂的六条主要矛盾冲突线,其中,娜拉与海尔茂的矛盾冲突是全剧的主干,它牵出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使全剧的五个人物都卷入紧张的矛盾冲突之中,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集中严密的结构。

3、明暗双线,纵横交错,引人入胜。《玩偶之家》的矛盾冲突尖锐复杂,有明线和暗线的不同处理。娜拉和海尔茂的矛盾冲突,柯洛克斯泰用“借据”威胁娜拉并要告发海尔茂、引发的纠葛是明线,林丹太太和柯洛克斯泰的关系,娜拉“冒名签字”与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矛盾、阮克大夫因行了传染性花柳病无人救助断送了性命是暗线。这两条线索,同时并存,彼此交织,互为影响,互相牵制,纵横交错,使剧情紧张曲折,引人入胜。最后,娜拉离家出走“砰”的关门声,将剧情矛盾推向高潮,引发了一连串的社会问题,深刻揭示了《玩偶之家》作品的主题。

第二、舞台艺术魅力

易卜生现实主义的戏剧《玩偶之家》的舞台艺术充满魅力。它产生在镜框式舞台逐渐普及并发展为匣式的布景的19世纪中叶。首先强调舞台幻觉,调动灯光、布景、道具等一系列手段。再现剧中人物生活时代和活动场所。其次是在戏剧思相内容上真实反映生活,并富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呐喊出以娜拉为代表妇女要求独立与解放的心声。

1、从舞台风格出发

易卜生《玩偶之家》的舞台布置追求生活细节的真实,倒影般的戏剧结构,人物矛盾集中突出、充满哲理角色生活语言,呈現易卜生剧场的美學。在世界戏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之一、制造出酷似现实生活的场景

《玩偶之家》的舞台生活场景布置极富层次感,把这个收入良好的中产家庭居室以开放跳跃的模式呈现在舞台上。,我们从主人公的服饰,房间布置、钢琴等家具摆设、墙上的版画,什锦架上摆着瓷器和小古玩等生活用品可以看出,娜拉把房间布置的舒服雅致可是并不奢华,她完全是资产阶级社会合乎理想的女性,为结局娜拉离家出走埋下伏笔。

之二、空间环境:

易卜生《玩偶之家》戏剧舞台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情节的单纯与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高度集中。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向观众展示一定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舞台要求一出戏必须在三二个小时之内完成。易卜生《玩偶之家》为了适合舞台演出需要,采用了“追溯法”。使剧情结构集中紧凑,迅速推向高潮。整出戏才三幕,剧中描写的人物并不多,但事情发生的时间跨度较大,从八年前海尔茂生病至今,剧情在圣诞节前后三天之内完成,三幕剧只表现了一个空间环境,都在克立斯替阿尼遏①海尔茂家里。

之三、从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上看。

一般戏剧它要求演员真正“生活”在四堵墙内,制造生活幻觉,忘记观众与剧场的存在,尽量

避免和观众直接交流。而观众则仿佛是透过台口那道透明的墙,来窥视在墙内的真实生活。但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首次在挪威剧院上演曾震动剧坛,引起巨大反响:“观众不仅疯狂地喝彩,还脚跺地板,并且把椅子摇得嘎嘎作响。”由此我们看出易卜生的戏剧可以激动观众的情绪,看出观众身在剧场而不忘现实,这种通过理智思索后的冲动,使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之间就处在了一个共同的时空里,剧情的发展给人以正在发生的真实感,演员直观的表演与观众的微观的心理感应互动,彼此感情相互感染,交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心理环境—观众在演员的表演中看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展现。娜拉为救丈夫,不打扰病危的父亲而冒名借钱对不对?丈夫把妻子当玩偶,这种夫妻关系对不对?妻子要求人格独立对不对?海尔茂维护公认的传统道德和法律对不对?清代著名哲学家诗学理论家王夫之在他的《姜斋诗话》中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就强调了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应从自己角度去体验和理解的能动作用,这是对孟子“以意逆志”说的一个重大发展。

之四、情节的设置

《玩偶之家》是围绕着娜拉和海尔茂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来设置丰富生动的情节,勾勒出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挪威的轮廓,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宗教和法律的虚伪,将日常生活框进一个主要事件,而与这一主要事件无关的生活细节则作为多余的枝蔓加以整削修剪。

2、舞台表演艺术

《玩偶之家》舞台演出是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合二为一的。演员表演直接模仿生活,语言与动作,无需经过歌舞的折射来反映生活的戏剧艺术。

之一、矛盾冲突是戏剧表演的命脉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的生命,戏剧正是通过它引来生活的激流,掀起观众感情的波澜,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玩偶之家》以强烈、复杂尖锐的戏剧冲突来抓住观众的心。这出戏是以娜拉这一中心人物为贯串线逐渐展现一个被严密掩蔽着的娜拉“伪造签字借钱”这一秘密事件,而这个秘密事件正是剧情借以发展和行进本身所固有的必然性的基础,也是娜拉和海尔茂矛盾戏剧性冲突的焦点。故事从接近结局的地方开始,把娜拉伪造签字的往事放在第一幕,作为剧情的开瑞,“第一幕好像剧本最后一幕”。这样处理不仅缩短了剧情开展的时间,节省了许多场面,而且制造了悬念。构成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外部动力,引起娜拉和海尔茂之间关系的变化和矛盾冲突的爆发,集中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柯洛克斯泰为了保住银行的职务,提起8年前签署字据要挟娜拉(第一幕),他接到解雇通知后把揭发伪造签字的信投到海尔茂的信箱里(第二幕),他与林丹太太破镜重圆后又把借据退还给娜拉(第三幕)柯洛克斯的三个重要举动,使娜拉和海尔茂面临的危机逐渐加深,柯洛克斯泰的出现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造成戏剧的跌宕起伏,制造了悬念。这体现了刘勰提出的:“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观点,为观众留下了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人们将按照生活的逻辑去关心剧中人物的命运,去思索社会现实问题。

2、娜拉语言富有动作性

《玩偶之家》舞台表演根据娜拉的性格,赋予她富有动作表现力的语言。而动作又依椐娜拉外表的声容笑貌,神态举止、看到她隐秘的感情意向和行为动机。通过娜拉富有动作性的语言,展示了娜拉反判性格。

之一、动作表演具有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易卜生对娜拉戏剧舞台表演语言再现了内在动作:心理觉醒过程的表演是很出色的。按:愉快——惊惧——平静——愤怒,心理变化轨迹来的,这种舞台表演决不是靠娜拉独白旁白取得,而是巧妙地运用了细节和主人公的动作。如信箱和跳舞在表现娜拉内心活动上所起的具大作用。易卜生在这里运用了强力动作以表现人物复杂激动的内心活动,如:她并不知道冒名签字是违反法律的,相反,她认为这是自己平生第一次独立做了一件大事,对此感到“又

得意又高兴”。娜拉面对债权人柯洛克斯泰的威胁,她为家庭的命运而心慌意乱,胆怯地向丈夫求情,劝他改变解雇柯洛克斯泰的决定。当受到丈夫拒绝并指责柯洛克斯泰伪造签字时,她想自杀,又想借一笔款还债,她期待林丹太太说服柯洛克斯泰退还借据。失望与期望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她用装饰圣诞树来掩饰内心的忧虑,用化装舞会来渡过自己难熬时刻。表现了她处在生死关头的内心博斗。丈夫的甜言蜜语让她相信他会承担保护妻子的责任。她幻想“奇迹”的出现。海尔茂看到揭发信后对她的怒斥和责骂,终于使她彻底“醒悟”对海尔茂进行了严厉地批判并和他决裂。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娜拉反判性格的形成过程,增加了这一人物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之二、舞台语言富有潜台词

易卜生《玩偶之家》剧本舞台艺术风格的语言特点富有潜台词,通过精炼富有潜台词的人物高度个性化语言冲突,揭示了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的情节发展和娜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随着情节的发展,娜拉和海尔茂之间的潜在矛盾暴露出来,并产生激烈冲突,从而完成主题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娜拉对家庭对丈夫的爱由最高点跌落到冰点,作者采用了极度的夸张与讽刺手法反差极大,两人精彩的对话是围绕妇女地位展开,涉及了资产阶级的法律、道德、宗教等不同方面。这一讨论手法的运用,既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戏剧冲突的手段,也是易卜生借娜拉之口宣传其“妇女解放宣言”的讲台。作家采用的“讨论”手法,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显示了他在戏剧创作上的独创性。人物的语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准确性,人物总是能在恰当的场合吐出生动,机智、雄辩、精彩的台词,如海尔茂和娜拉一段精彩的对话,

海尔茂:那还用我说?你最神圣的责任是你对丈夫和子女的责任。

娜拉:我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

海尔茂:没有的事!你说的是什么责任?

娜拉:我说的是我对自己的责任。

海尔茂:别的不说,首先你是一个老婆,一个母亲。

娜拉:这些话现在我都不信了,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作一个人。托伐,我知道大多数人赞成你的话,并且书本里也是这么说的,可是从今以后我不能一味相信大多数人说的话,也不能一味相信书本里说的话了,什么事情我都要用脑子想一想,把事情道理想明白。”

……――第三幕

一方面我们从海尔茂话中可以看出,海尔茂是资产阶级男权中心的代表。在他看来,妻子对丈夫只有责任,而没有任何权利。他对娜拉说:“你最神圣的责任是你对丈夫和子女的责任。”因此,他不允许挪拉在家庭生活中有任何发言权,一切由他摆布和决定,把妻子当作玩偶.

另一方面, 我们从娜拉回答海尔茂的话中又可以看出,无论海尔茂再怎么搬出宗教,伦理道德都没有用了,娜拉不全然是负气出走,她猛然醒悟到她从来没有“生活”过,现在她要到这个社会中去活一把了,作为“自我”实现一回..在这个意义上,《玩偶之家》和《培尔.金特》是一样的,不单是一个社会问题剧,而是一个关注人的存在和人自我价值确认的思想剧

三、《玩偶之家》戏剧的结局与韵味

易卜生《玩偶之家》突出的艺术魅力在于戏剧的结局与韵味。娜拉“出走”的那一刻,可故事并未完结,这种别具一格的收尾的永久魅力正是蕴含在,娜拉“出走”后会怎么样?这余音袅袅的回旋曲中,?使观众倍加欣赏,并留下了无限思索的空间。100年来世界各国的艺术家都在对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进行多元的阐述和多层面的建构。不少中外作家思索后续故事。因此他又是世界上争议最多的作家。

第一、“问号”的无穷韵味

易卜生《玩偶之家》的结尾“问号”的设置,隽永深远、意犹未尽,美国麻省理工科院长查尔斯说:“没有答案的是最有价值的。” 易卜生《玩偶之家》自从被中国接受以来,娜拉的“出走”成了各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最经典的姿势。由于”接受屏幕”的不同,一部作品在本国和在外国接受的状况也肯定不同,各国现代作家突破了孤立研究作品本文,并从作品所处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相互制约的背景,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反射”出不同的读法。

第一、易卜生对娜拉出走的回答

《玩偶之家》娜拉出走震惊了世界文坛,为了回答资产阶级对《玩偶之家》的攻击,易卜生写了续篇《群鬼》。女主人海伦.阿尔文太太就是一个没有出走留在放荡丈夫身边的娜拉悲剧。讲的是阿尔文太太的丈夫是一个放荡、自私的花心中年男人。她选择了忍受被欺骗的伤害,继续留在他身边,并恪守妻子的“职责”,操守丈夫的事业,隐瞒他的恶习,维护他的名声,尽力伪装给外界一个和睦高尚家庭的假相,甚至放弃了自己得到自由与爱情的机会。然而,数十年的忍辱负重换来的却是丈夫的变本加厉。她还悲哀地发现,自己一直小心保护的儿子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丈夫罪恶的牺牲品。儿子爱上了父亲当年放荡生活所留下的私生女,又得了遗传自父亲的恶疾。得知真相的儿子,在震惊和痛苦之余,无法再对生活鼓起勇气,最终要求母亲结束他的生命……海伦悲痛欲狂,为了孩子和丈夫,屈从于虚伪的婚姻制度,造成悲剧,这就是作者对旧制度卫道士的回答.

我们从《玩偶之家》、《群鬼》中可以看出,挪威小资产者易卜生的悲观主义。当年女权主义分子因为《娜拉》写了女性的觉醒而向剧作家致敬,易卜生矢口否认:“我甚至于连这所谓的女权运动的真意还不很明白。”弗朗茨?梅林在一篇关于这位剧作家的评论中指出:“易卜生再怎样伟大,他毕竟是个资产阶级诗人;他既是悲观主义者,并且必然是悲观主义者,他对于本阶级的没落便看不见、也不能看见任何解救办法。”这位剧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只能唯心地歌颂“人的精神的反叛”,把具有这种反叛精神的主人公当作“高尚的人性”加以憧憬。他限于环境和阶级,看不见革命的政治和政治家,更不信仰他根本无从接触的社会主义革命,因此也就不能在坚实的历史基础和生活基础上为他的主人公开辟了大道。

第二挪威剧作家写成了《娜拉的儿女》

在易卜生的故乡,挪威当代剧作家约瑟夫?哈勒(Jesper Halle)这样想:“一百二十七年前,易卜生写成了《玩偶之家》,同情挪拉追求真实、正直和个人自由,即使这意味着要背离她的丈夫和孩子,深深激怒了当时的父权社会。但它依旧是一部提倡妇女解放和个人主义的戏剧。在我们的时代,现今的挪威,妇女已经有了娜拉想要的那种自由。对我而言,一个自然的问题是:当男人和女人都有了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时,谁是弱势者?对我来说,这看起来像是孩子们。” 娜拉的儿女

哈勒从《玩偶之家》中三个孩子的角度,向人们讲述了娜拉走后的故事。他“一页一页的浏览《玩偶之家》,思考着孩子们会看到、听到什么,以及他们那时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 这样,他写成了《娜拉的儿女》。《娜拉的儿女》将《玩偶之家》剧中的三个孩子从小配角变为主角,从他们的视角重新演绎这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赋予时代的内涵和崭新的思考。透过儿童的眼睛,我们看到了成人世界的复杂。长大后的孩子在过去与现在之间进出,在回忆与现实中思索。在穿梭时空的游戏中,他们寻找自身的历史,并解放自己的心灵。

作为中挪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挪威的优秀青年导演古飞德(Frede Gulbrandsen)受邀来华担任《娜拉的儿女》一剧的副导演。他说:“我小时候父母离异,失去母亲的时期是非常艰难的。当时她那样做是对的,而如今回顾,这样对父亲也是对的。对我刚满11岁的弟弟来说,那确实是很困难的处境。人总是要做艰难的选择,做正确的事情总是两难的选择。” 古飞德的个人经历,会为《娜拉的儿女》注入什么样理性与感性的元素?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三、鲁迅解读:

鲁迅对那种戏剧性的“觉醒”抱有极大的不信任。他怀疑觉醒能否持久以及这“觉醒”有无实际价值。在生活条件极其严酷的中国社会。离开经济支撑,一切精神的追求都难以成功。记得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面说道:“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办法”。“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就这样说了出来,鲁迅看到了这一点,并从这一点理解《娜拉》。所以他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才会问:“娜拉走后怎样?”回答是悲观的,”……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随落,就是回来。” 鲁迅在其《伤逝》中,把这种观点形象地表达出来。

第四、奥地利女作家的剧作《娜拉离开丈夫以后》

娜拉走后怎么办?娜拉走后,她的亲人会怎样继续生活下去呢?读者和观众会把想像投向易卜生做梦也难以设想的事情。众多剧作家不仅想了这个问题,还把它写成了剧本。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创作的剧作《娜拉离开丈夫以后》就描绘了出走后娜拉的生活。将想象空间扩展到一个全新的视野。这部风趣、扣人心弦、戏剧性很强的剧作,在首演后得到观众一致好评,格拉茨剧院的大厅上演这部剧作时场场座无虚席。耶利内克的作品试图讲述娜拉从“玩偶之家”出走后,带着“迷茫的情感” 遁逃到“一个职业”中去,并描写了娜拉与环境和外界多层面的、经济上的、传统的、生物的和情感的依赖关系。作者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同时还具有休闲文学中、电视以及杂志上出现的无数画面中的特色,也就是娜拉“自由”时代的特色。耶利内克借被其他妇女控告为无政府主义、恐怖主义的娜拉之口,借“不听话的”娜拉之口说:“女人迈出解放自由的第一步后,就不再招人喜欢了。那是聚集了沉默的力量向权力金字塔地基迈出的一步。”

第五、新版本《玩偶之家》

华声报北京消息:在易卜生逝世100周年的今天,中国国家话剧团将这位挪威戏剧大师的代表作《玩偶之家》经过刘铁刚制作,刘晓江执导、再次搬上舞台,该剧特邀挪威王国国家戏剧院著名女演员阿格尼特?荷兰德饰演女主角娜拉,并以英语和汉语双语演出。《玩偶之家》新的版本则力求在视觉形象上下工夫,将人物的内心世界物化到戏剧舞台;将从文化差异带来的人际交流障碍的角度重新演绎,从而试图使该剧更具有现实意义,且更接近易卜生的原著精神。将130年前发生在在挪威的故事改换到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挪威姑娘远嫁中国,学中文、学京剧、学做中国菜、努力融入中国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刘晓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和西方越来越容易沟通了,但事实上,即使物品和文字的交流没有障碍,中西方在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想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仍然是难以逾越的。“我之所以没有在女权问题上做文章,而是在两国文化差异上做文章,就是想让大家能够关注到,我们有充分的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但是未必能非常深入地沟通。……大家都希望不同民族、种族、宗教之间能沟通,但如果我们看不到其中的困难和矛盾,就不会有效地沟通。” 刘晓江宣称要用他的独特解读找到易卜生作品真正的精神:“如果完全原汁原味来演,人家会觉得那上面都是灰尘,或者是很爱护,对于观众却只是了解一下经典而已。但如果能够真正把它好好读解了,让它里面那些精神,让易卜生对于生活的看法能够让当代人理解的话,这个是更有意义的。” 他还表示:“我一直认为,一部好的作品,不管是莎士比亚的还是易卜生的,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演,原因就是不同时代的人和不同风格的导演能够从里面开掘出特别的东西和对当代人有影响力的东西

第六、胡适的解读

一部作品创作完成后,它的命运就交给了社会,一部作品在各人眼中也变得形态迥异。《娜拉》也是这样。比如娜拉的出走,一直是中国现在文坛议论的话题。胡适看重娜拉精神的觉醒,即有个人意志和懂得对自己负责。在胡适看来,,如果有了自由精神和独立意志出走与

不走,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3、直面作品寻找缝隙

我顺着胡适的解读,再次仔细研读了易卜生《玩偶之家》剧本,细细地品味结局的韵味,用自己的心灵触角去揣摩了易卜生创作“娜拉出走”魅力背后的心灵世界:一个完整的理想境界——对妇女独立与解放的期待;与海尔茂,娜拉的心灵相撞,感受到娜拉积极向上的心态、善于面对人生困难挫折,有着顽强的斗志和毅力。同时也看到了海尔茂的双重人格:一个是舞台上这个故事与身份,维护着资产阶级法律道德的行动与语言;另外还有一个人格,就是对娜拉的爱,这是不能控制的“命运”,社会责任与婚姻爱情,逆向的强性冲突。娜拉的“出走”海尔茂有着刻苦铬心的痛,请看海尔茂和娜拉的一段精彩对话:

海尔茂:(伤心)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在咱们中间出现了一道深沟。可是,娜拉,

难道咱们不能把它填平吗?

娜拉;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拉: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

海尔茂: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拉(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

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拉: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拉: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

海尔茂: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吧?

娜拉:喔,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我们从剧本对话中可以看出,海尔茂在“爱的宇宙”和“道德的宇宙”激烈尖锐复杂的冲突中,凭着自己的应变能力,极力想挽回娜拉对社会对他的背叛“弃家出走”,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海尔茂扭转头来反省自己的行动和“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请求娜拉原谅自己的的话语。挽留失败后他惊恐的神态举止和痛苦的呼喊,再现了挪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海尔茂的两难处境和无可奈何。同时也看到了“醒悟”后的娜拉要摆脱这“玩偶”的生活,去做一个独立的人。娜拉离开了“玩偶之家”“砰”的关门声,直到今天还一直在全世界回响。

因此笔者赞同胡适的解读。

理由之一、娜拉应在经济上争取独立的人格。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一语指出:“……妇女解放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娜拉在觉醒之前所以受制于海尔茂,由于海尔茂首先在经济上统治了她,娜拉要摆脱海尔茂的控制不能仅凭一点反叛精神,而必须在经济上争取独立的人格。郭沫若在1941年写了《娜拉的答案》,把秋瑾革命前的际遇比作《玩偶之家》中的挪拉,把出走后的娜拉比作秋瑾,把参加革命看成妇女解放的终极之路:“脱离了玩偶之家的娜拉,究竟该往何处去?求得应分的学识与技能以谋生活的独立,在社会总解放中争取妇女自身的解放;在社会总解放中担负妇女应负的任务;为完成这些任务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牺牲……这些便是正确的答案。”

笔者认为娜拉在有了自由精神和独立意志懂得对自己负责后,应留下来。

理由之二、寻找缝隙回味爱的韵味

我们从以上海尔茂和娜拉的一段对话中可以品味出,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完全破裂,让我们顺着时间的逆转回到八年前,寻找《玩偶之家》剧本的缝隙:易卜生漏掉的一个重要场景的描写,那就是娜拉为了救丈夫海尔茂性命“冒名借钱”后,带着他到南方疗养这段时间的描写,娜拉对海尔茂的细心照料与爱的呵护,这样重要的场景本来是不应该疏漏的,这只能说是作家巧动心思,故意为之,把自己不能解决的社会问题摆在了观众的面前,让观众看剧本学会认真推敲、思考.寻找缝隙,通过作家的遗漏和蔬忽,读出《玩偶之家》字面上读不出的东西,品味剧本结局风格的无穷韵味。

第二、娜拉不能走

娜拉穿过无尽的时空回到中国的现实中来。党的十六大以后,胡主席就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单位。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它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利弊。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语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意思就是“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娜拉出走,导致离婚率攀升,单亲家庭与日俱增,问题比比皆是。失谐的家庭通过其家庭成员将不良的情绪辐射到社会,激发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使下一代无法健康成长,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尤其是破裂家庭对孩子内心情感和自尊心的伤害,最容易导致孩子情感淡漠、仇视社会等心态。

夫妻是家庭成员的核心人物,主导着家庭运作、承前启后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社会婚姻专家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丈夫其实就是一个优秀的情人。”我们希望生活在今天的的海尔茂,对家庭和妻子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宽容理解和善良,多一份浓浓感情的经营。更希望妻子娜拉作为一个母亲和妻子的伟大。要珍惜自己的家庭和婚姻、善待爱人、多给丈夫一份家的温暖和妻子的关心和呵护,只有这样才能让婚姻更幸福美满。只有这样才能由小家庭的和谐到社区和谐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结尾:综上所述,易卜生《玩偶之家》突出的艺术魅力在于娜拉“出走”后怎样?它给读者留下阐释的无限可能性,能和接受者的思想精神水乳交融,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我们从各国作家对娜拉“出走”不同的解读中,看到娜拉离开挪威本土的环境,逐渐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成为女性解放的一部分。《玩偶之家》剧本丰富内涵和结尾极致的韵味蕴含了无尽的美的韵律。

易卜生《玩偶之家》对中国的影响

易卜生之所以被称为“近代欧洲的戏剧大师”,首先因为他是一个戏剧艺术的革新者。他将戏剧当做表现当代社会生活的镜子,把舞台当做讨论当代政治问题的论坛。《玩偶之家》便是他有关妇女问题的一部杰作。剧中描写了海乐茂夫妇的家庭关系由和睦转为决裂的故事,通过娜拉逐渐觉醒的过程,深刻揭露出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宗教、爱情、婚姻等的虚伪和不合理。此剧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突出体现了易卜生戏剧的特点:主题突出,人物鲜明,结构严密,情节集中,语言精炼。 娜拉和海尔茂8年的“恩爱”生活在一纸票据面前竟然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这不由令人想起一位作家的慨叹:你怎么夸张了夸张不过生活,你怎么想像民想像不过现实!复杂的生活矛盾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一切却在情节的发展中让读者看了个明白。剧情被巧妙安排在圣诞节前后3天之内,突出表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与家庭悲剧之间的对比。作者以柯洛克斯泰被海尔茂辞退,利用借据要挟娜拉为他保住职位一事为主线,引出了多种矛盾的错展开;娜拉也在这短短3日内,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复杂的内心斗争,从平静到混乱,从幻想到破裂,在痛苦中自我觉醒,取得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由作家使用的“回溯法”,我们可以了解到:娜拉出身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是父亲的玩偶,结婚以后又是她丈夫的玩偶,如她自己所说,是父亲的“泥娃娃女儿”,是丈夫的“泥娃娃老婆”。但她热爱生活,热爱家人,为了他们的幸福,她不惜牺牲自已。 海尔茂是一个自私和虚伪的资产者形象,在外人眼中,他无疑是一个“正人君子”“模范丈夫”;随着剧情的发展、矛盾的展开,他的面具被层层剥离,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在家庭中他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在社会上他是一个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宗教的维护者,他的生活目的就是追求金钱和地位,他不得爱,亦不知被爱,妻子只是他的一件私有财产。听听他所说的话吧:他将娜拉倾吐的痛苦心声斥为“花言巧语”、“装腔作势”;将她的牺牲评价为“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前途也让你断送了”;称爱他的妻子为“伪君子”、“犯罪的人”;当风平浪静后,他第一个反应即为“我没事了”;尔后“安慰”妻子说“你的事都由我做主,都由我指点”,“你只要一心一意依赖我”;当娜拉作出离开“玩偶之家”的抉择,他竟说出“你最神圣的责任是你对丈夫和儿女的责任”的话,并为自己作出辩护“男人不能为他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 可以说,正是这些像刀子般的话使娜拉快速成长起来,激发了她在叛逆性。她控诉“我不了解你”,“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我不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现在我不爱你了”,一个坚强独立的新的娜拉站了起来。娜拉在“麻烦”解决掉之后毅然决定出走,给人们的警示和启发更为深远,这种结局的安排突出体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玩偶之家》读后感《玩偶之家》读书心得五篇

《玩偶之家》读后感《玩偶之家》读书心得五 篇 《玩偶之家》是挪威剧作家亨利·易卜生于1879年的剧作,亦是他的代表作品,《玩偶之家》的写法大多亦依从佳构剧,除了最后一幕,一反以解决事件为惯例的结尾,取而代之以一个讨论完结。关于《玩偶之家》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WTT给大家整理的《玩偶之家》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玩偶之家》读后感精选(一) 中国曹雪芹,鲁迅,英国莎士比亚,德国歌德,法国巴尔扎克,俄国托尔斯泰......在挪威的文学史上,人们第一个会想起的是易卜生。提起易卜生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他的《玩偶之家》。 娜拉在我看来一定是水瓶座的,猜测而已。她深爱她的丈夫,并为他生了三个孩子,但终于通过借钱这件事她看清了她丈夫的伪善。而在那之前,她一直以为她的丈夫是用全部生命在爱她的。 这部作品成功并不是因为反映了什么所谓的社会问题,而是因为真实。 这种女生我遇见过,而且不止一次。真的如易先生刻画的一模一样。他描摹的只是客观世界的一个典型的存在。那是一种优

秀的女人,可是她对那种伪君子就是情有独终,这就是现实,改变现实不是没有办法,但那有多么难只有试过才知道。 我想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改变一个人了。当然,用欺骗的手法会容易些,这就是君子为什么总要输给伪君子的原因。翻开历史瞧瞧,这是一个由伪君子主宰的世界,千万不要以为我在胡说,我只是以史为鉴而已。这也难怪那些女生为什么认为伪君子优秀了,他们本来就是成功者嘛! 其实识别伪君子很简单的,我真是不明白。不过恋爱真的可以让人变得超级笨,这个我是体验过的。 不过当代社会好象越来越注重知识了,在中国高学历还是不算太难拿到。但是想要成功,这种事在科技进步的今天,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执行创造力恐怕是不行了,这种事别人是教不会的。感谢这个相对公平的社会! 舒伯特有句名言“给我笔和纸吧,我好可以继续创作”这位歌剧之王可真够穷的。不过今天的歌剧之王们恐怕不会了。只要你有真的才学,只要你有真的执着,国家会给你机会赚钱的。不要再找原因啦,不管你自认为是天才,还是伟人。Just do what you want to do!作出点儿事情来给大家看吧!人生是个大舞台,属于君子统宰的时代已经来了。 《玩偶之家》读后感精选(二) 每个人都必须独立的探求人生意义,追寻最真实的“自我”.《玩偶之家》中娜拉就是一个不懈追求自我的人物。她其实很聪

《玩偶之家》娜拉形象分析

11级师范一班尹宝玉 2011071026 《玩偶之家》中娜拉形象分析 《玩偶之家》的描写场面不是富丽堂皇的宫殿城堡,精致优雅的别墅,而是平凡普通的家庭,全剧是在海尔茂和娜拉的家里展开的,作品一开始就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小康家庭的日常生活图景,这样的图景很容易使读者拉近作品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娜拉她善良单纯,有热心肠,优雅可人,并且孝顺,更可贵的是她对海尔茂坚贞不渝的爱情。首先,开场中娜拉对脚夫的赏赐,体现出她对于下层人民的同情与帮助,从侧面反映出了她的善良、质朴与纯真。她的好友林丹太太向她求助,请求她劝说她的丈夫为自己在银行中寻求职位时,娜拉也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并且以实际行动帮助了林丹太太,这些都能够看出她的热心肠。其次,在娜拉父亲重病期间,娜拉她遇到了困难麻烦,宁愿冒着名誉被毁的危险,自己假冒父亲签字,也没有把借据邮寄给她的父亲,她不想让她的父亲担心她,“难道法律不许女儿想法子让病得快死的父亲少受些烦恼吗?”这是娜拉说的话,足见她的孝顺。 但是这个优雅的可人,在家庭中却没有什么地位,她就连吃杏仁饼干都要藏着掖着,怕她丈夫海尔茂发现,这就暗示了她在家中的卑微地位。从她的丈夫称呼她为“小鸟儿”、“小松鼠”、“乱花钱的孩子”和“不懂事的孩子”这些称呼中,就能够看出来,在海尔茂的眼中,自己的妻子就是一个大孩子,单纯可爱,不谙世事,这个“大孩子”的一切行动都要受他支配,听他指挥,他曾说“你的事情都由我做主,都由我指点”。如果不是柯洛克斯泰以她伪造签名来要挟她的话,这长达八年之久的婚姻或许不会这么快分崩离析,娜拉她的确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大孩子”,在面对债主的威逼利诱,她不知道如何应对,总说“没有的事,不会有的事”,来自欺欺人,最后她甚至想独自承担这一切的后果,以自杀来逃避现实的残酷。其实,在娜拉身处险境的时候,在她的内心深处,她仍然祈祷着海尔茂能够坚定的同她站在一起,希望奇迹的出现,希望海尔茂是一个勇于为自己妻子承担责任的男子,但是海尔茂的表现,让娜拉彻底的明白了,她的丈夫从来就没有了解过她,她受尽了委屈,她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拯救她病危的丈夫,为了不让她的丈夫为此感到不安和耻辱,她独自一个人保守着这个秘密,后来为了还债,她做点轻巧的活计,像编织、绣花一类事情,她甚至还从事抄写工作,省吃俭用为还贷款,当她的丈夫知道真相后,却辱骂她,如同娜拉做了多么让他无法忍受的事情一般。在这骂声之中,娜拉明白了她说“在这儿我是你的‘玩偶老婆’,正像我在家里是我父亲的‘玩偶女儿’一样”。 自此,娜拉拥有了女性的觉醒意识,她想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她自己正确,并且娜拉还有反宗教意识,她说“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因此,娜拉勇敢地离家出走,找寻答案。

《玩偶之家》剧构分析(精品文档)

《玩偶之家》剧构分析 《玩偶之家》是一部出色的佳构剧,它遵循“三一律”的原则,其出场人物以及人物活动空间的高度集中,全局情节也比较简单,始终围绕着“海尔茂和娜拉如何对待八年前的一张借据”一条线索展开。作者还使用了“倒溯法”,使戏剧矛盾集中突出,将复杂的矛盾集中为精炼的情节,一开场剧情便出现了一个矛盾发展的小高潮。 通过柯洛克斯泰之口,我们了解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八年前,娜拉由于帮丈夫治病,在父亲过世后,以假冒签名的借据向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钱。这一关键事件对于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要人物关系的变化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此,我们看见了主人公尽似完美的夫妻关系下隐藏的危机。在这一场里,柯洛克斯泰威胁娜拉,并由此揭示出了另外两组人物的矛盾冲突:海尔茂和柯洛克斯泰之间,海尔茂和娜拉之间。海尔茂准备辞退柯洛克斯泰,而柯洛克斯泰为了保住银行的职位不得不对娜拉进行威胁。海尔茂道貌岸然,对娜拉要求严格,而娜拉却在八年前伪造借据,犯下忌讳,独自还债,唯恐暴露。易卜生安排柯洛克斯泰短暂的出场便迅速的进入了戏剧的主题,使得情节非常简洁、紧凑。 其后,柯洛克斯泰为了保住工作而写信威胁,加速了娜拉的紧迫感,进一步激化矛盾,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在性格也越来越清晰。第三幕柯洛克斯泰又把借据寄还给娜拉,在主人公之间关系极度恶化的时候,他的这封来信让海尔茂转危为安,对待娜拉的态度再次骤变,让娜拉同时也让观众洞悉了海尔茂的虚伪,成为推动娜拉决然离开的决定性力量。 本剧利用高度集中的时间、空间,将复杂的矛盾冲突紧密环绕在一起,更加深化了人物性格。全剧大概有七段人物关系:娜拉与海尔茂;娜拉与柯洛克斯泰;娜拉与林丹太太;娜拉与阮克大夫;海尔茂与柯洛克斯泰;海尔茂与阮克大夫;柯洛克斯泰与林丹太太。相互交织的人物关系对使得情节更加集中,结构更加紧凑凝练,娜拉和海尔茂的关系为主线,穿插其他的人物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比如海尔茂与柯洛克斯泰之间的矛盾并不是通过正面冲突展现的,他们两人并没有正面交锋,它只是造成柯洛克斯泰和娜拉冲突关系的原因之一,表面上看是娜拉和柯洛克斯泰的矛盾实际上是娜拉和海尔茂之间的冲突。而洛克斯泰和林丹太太的爱情关系使得剧情集中又简练,柯洛克斯泰与林丹太太的矛盾解开了,在其影响下,柯洛克斯泰把借据退回去,这一行动又直接导致了主人公关系的新的发展,并解除了海尔茂与柯洛克斯泰、娜拉与柯洛克斯泰间的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最终只剩下了娜拉和海尔茂之间的对立,将戏剧冲突剔除了“谎言”的外壳,引向人性对立的实质。这一系列的转变都环环相扣入情入理。通过这样人物关系的设置,结构更加集中,情节也更加有理有据,体现了剧作家高超的编剧技巧。

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教学,引导学生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 教学设想 一、易卜生是西方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的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对他做一些全面的介绍还是必要的。在介绍易卜生时,应该突出以下三点:第一,他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种戏剧思潮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他拉近了戏剧与生活的关系,首创了“社会问题剧”,显示了戏剧对生活的干预作用;第三,他在现代戏剧的革新上有重要的贡献。 二、《玩偶之家》选段的赏析是本单元的重点。《玩偶之家》被称为“现代妇女的解放宣言”,因此,不能不讲它的社会意义。可以考虑突出两点:第一,娜拉对于男权社会的叛逆。在《玩偶之家》以前,写妇女争取解放,大都局限于反对封建婚姻,争取同自己理想的男子结合;《玩偶之家》突出了男女平权的问题,塑造了敢于反抗男权社会的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第二,娜拉的出走引发了关于女性在当今社会如何获得自由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至今还能够引发人们的争论和思考。 三、本单元艺术技巧的学习着重领会“事件”在戏剧中的作用。也是希望通过这个侧面认识戏剧区别于小说、散文、诗歌的重要特征。 赏析举隅 一、关于《玩偶之家》的思想内涵,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解读。 这部戏从首演到现在,所引起的最强烈的震撼在于,它尖锐地提出了现代家庭中妇女的权利问题,即它对于女性在家庭中的“奴隶”状态的质疑。关于这个问题,所选资料中胡适的文章有很好的说明,可以参考。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悲剧《美狄亚》开始,就关注女性在婚姻中的平等和自由问题。截止到易卜生以前,艺术家所关注的婚姻中的悲剧因素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由于父母的权力造成男女婚姻选择上的不自由;二是由于封建门第观念造成婚后的不和谐乃至衍生悲剧;三是法律和习俗要求妻子必须保持忠贞,而丈夫可以寻花问柳的这一社会不公正。易卜生提出的问题却超越了这三条,他极其尖锐地揭露了在人们司空见

玩偶之家读后感800字

玩偶之家读后感800字 玩偶之家读后感800字1 亨利克·易卜生挪威著名作家,24岁时被聘为贝尔根“挪威剧院”评剧家,专事剧本创作。从1870年倒1891年,易卜生的戏剧创作进入高峰期,创作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剧本,1891年7月易卜生举家返回挪威居住受到挪威知识界的欢迎。万年疾病缠身,1906年易卜生与世长辞,挪威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内容讲述了一个圣诞节,娜拉从外边买东西回家。这时克里斯蒂娜·林丹太太来找娜拉,希望娜拉通过她帮自己找一份工作,这时珂洛克斯泰,他是娜拉的债权人。他来找海尔芒希望他不要解雇自己。他威胁娜拉如果他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就把她在借据上伪造签字的事告到法院,克林太太劝珂洛克斯泰放过娜拉,他答应放过娜拉了,但海尔芒还是在娜拉的阻挠下看见了珂洛克斯泰寄来的邮件,海尔芒非常生气。但这时珂洛克斯泰把借据还给了娜拉。哪啦明白了这个人不能为一个他所爱的女人而牺牲自己的名誉。 易卜生是一个关注社会问题的剧作家,而在所有的社会问题中,他最为关注的则是妇女问题。在作家生活的那个年代,在貌似自由,文明的北欧社会,妇女的地位和权利远没有受到足够的

重视,在貌似体面的道德和文雅的传统背后妇女的身心其实备受压抑。《玩偶之家》一剧集中反映了作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怀,妇女解放刻不容缓。 文中的娜拉为了自己的丈夫的健康,娜拉以自己父亲的名义担保,借了一大笔钱,当时他父亲病重,娜拉未经父亲同意,就代替父亲在结局上签了字,娜拉冒着被告的危险,为丈夫借钱,但他在知道后,不肯为娜拉牺牲自己的名誉,在知道珂洛克斯泰不告他们了又变了一副嘴脸,娜拉明白了他的虚伪。 《玩偶之家》不仅提出了妇女的地位和出路问题,而且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有力的解剖。分析,在剧中主人公娜拉从自身的遭遇里,不只感受到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更进一步意识到资产阶级社会法律。道德。宗教等的虚伪和不合理。她的离家出走不仅是对独立人格的追求,也是对传统社会价值的抛弃。 《玩偶之家》还是一部艺术成就卓著的戏剧。全剧结构严谨,对白精彩,剧情发展自然。合理。人物刻画细致。真实。是一部经典之作。 玩偶之家读后感800字2 只要一有空闲,我就会捧起《每周一读》细细品位一番。其中,易卜生的作品《玩偶之家》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每周一读》中选取了最后一幕――娜拉如梦初醒,发现自己不过是丈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易卜生:《玩偶之家》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易卜生:《玩偶 之家》 内容梗概 娜拉是个性情活泼、思想单纯的年轻女人,结婚八年来衣食无忧,生活在丈夫的宠爱和三个孩子之间,感到十分幸福。这些天她尤其快活,丈夫海尔茂刚刚升任银行经理,他们要过一个开开心心的圣诞节。 但是娜拉也有自己的烦恼。几年前,海尔茂身患重病,必须去南方疗养,可是却没有钱。万般无奈之下,娜拉瞒着丈夫,假冒父亲的签字,通过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款子。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可她还在偷偷地省吃俭用积钱还债。现在海尔茂当上银行经理,娜拉暗暗松了口气,把债还清的日子不远了。 不料这天柯洛克斯泰突然找上门来,以借债一事要挟娜拉。原来他被海尔茂解雇了。他要娜拉向海尔茂求情,否则就将伪造签字的事公布于众。娜拉闻言顿感惊慌失措。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友林丹太太,后者建议她向丈夫坦言相告。娜拉深感为难,她不想让丈夫知道这件不光彩的事,她更害怕丈夫会因此而断送前途和社会地位。海尔茂总是对她说,他爱她,愿意为她献出自己的性命,那么他一定会把整件事的责任都拉到自己身上。娜拉不愿看到这一切发生,她决定牺牲自己保全丈夫的名誉。

柯洛克斯泰没能达到目的,就把娜拉的事写信告诉了海尔茂。海尔茂读信后大发雷霆, 一反平日的温柔体贴,大骂娜拉是个坏东西。他得知娜拉想一死了之,非但不安慰,反说她是骗人,死了也洗不清罪过,还扬言要剥夺她抚养孩子的权利。娜拉惊呆了。 就在此时,海尔茂接到了柯洛克斯泰的第二封信,信中附有娜拉冒名签字的借款单据,并向娜拉致歉。原来柯洛克斯泰受到林丹太太的感化,改变了主意。危险解除了,海尔茂的前程和名誉保住了,他顿时又变得温存起来,口口声声唤娜拉我的小鸟儿,可是娜拉已经看清了丈夫的真实嘴脸,不再相信那一套虚情假意。她感到好像跟一个陌生人共同生活了八年,彼此都不了解。娜拉看清了自己所谓的幸福家庭的实质,毅然离家出走。在她身后传来响亮的关门声。 研究综述 易卜生是19世纪挪威最杰出的戏剧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剧作,在世界各国拥有广泛的影响。早在清末民初,他的作品就由著名翻译家林纾介绍入中国,在当时的文化界激起了极大的反响。1907年,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提到易卜生,对其愤世俗之昏迷,悲真理之匿耀推崇不已,同年又写《文化偏至论》称易卜生之所描写则以更革为生命,多力善斗,即迂万众不摄之强者也,旨在激励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玩偶之家》教案 【教材分析】 《玩偶之家》又译作《傀儡之家》或《娜拉》,是使易卜生闻名全世界的剧本,它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了解,引导同学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金钱观、爱情观等因素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影响。 2.同学能感受分析《玩偶之家》中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理解戏剧冲突的层次、原因。 【教学过程】(鉴赏过程) 一、导入课题,初步感知 1.PPT出示课题。 2.简单了解作者易卜生生平及写作背景。 3.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故事矛盾冲突的导火线。(娜拉和海尔茂的冲突是由什么事件直接引发的?) 二、初读作品,理解内容 1.女主人公—娜拉 (1)娜拉性格分析,并阐述娜拉不断觉醒的过程: (2)理解娜拉是个觉醒中的资产阶级妇女形象,揭露出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和不合理。 男主人公—海尔茂 海尔茂性格分析,了解海尔茂是一个自私和虚伪的资产者的形象。 林丹太太 (1)林丹太太性格分析,了解林丹太太也是一个资产阶级新女性的代表; (2)从林丹太太和柯洛克斯泰的爱情悲剧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爱情受金钱支配的现

玩偶之家读后感600字范文

玩偶之家读后感600字范文 玩偶之家读后感600字一 如这本的名字一样,女主人公像个玩偶一样,摆布在父亲,此后是丈夫的手中。她一心一意的做着丈夫的小鸟,喜欢丈夫喜欢的一切,甚至冒着败坏名声的危险为丈夫借了一笔钱好给丈夫治病。而当事件败露时,身为丈夫的海尔茂却毅然的指责妻子。本是同甘共苦的时刻,而演变成为故事的高潮——女主人公娜拉决定离开她的丈夫和孩子,去过自己的生活。整个故事在事件败露以及男女主人公摊牌的时刻到达了高潮,作者在最后用娜拉的出走,似乎宣誓着女性主义的奋起。 在我看来,娜拉的出走(转变)来的有些突兀,仿佛一个沉睡了千年的人,突然惊醒一样。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一语中的地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而娜拉只是有些孩子气的宣布出走,并且不再相信奇迹。她并未明白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出走并不能解决问题。作为一位母亲,她放弃了对家庭的责任,或许我们可以说是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让娜拉在得知丈夫的真面目时,毅然作出的无可奈何的决定。 我并不如同作者那样为娜拉的出走而欢呼,剧本一开始,我就不喜欢娜拉,这位孩子似的母亲,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沉浸在丈夫的宠爱当中,而没有认清伪签字的法律责任。而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阮克医生深深地爱着她,娜拉享受着这种被爱的感觉,而阮克医生就在她身旁,默默地爱着她,并且在快要临死的时候,表白了自己的心情。

而娜拉早已知道了他的秘密而装作全然不知,并且要求他像以前一样与他们相处。我想这是残忍的,深爱的女人在眼前,只是从来不落到自己的身上,我想娜拉是利用了阮克的爱情来满足自己的虚荣而已。 每个人都是爱情生活下的悲剧,爱人的如同被爱一样,都是生活在别人塑造的影子中生活而怡然自乐。当阳光照进这个阴暗的角落,一切都改变了原样,于是童话世界开始瓦解,仙女也终归要落进现实。 玩偶之家读后感600字二 起初瞥见《玩偶之家》这一戏剧,误以为是对儿童世界的美好幻想描写。偶然阅读才发觉,原来这短短三幕的戏剧中竟氤氲着如此巨大的能量和冲击。 该戏剧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主要围绕过去被宠的女主人公娜拉的觉醒展开,最后以娜拉的出走结束。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之所以如此成功,并非它有着多么奇妙的戏剧冲突,反之,恰恰是由于剧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像娜拉那样生活着的女性在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易卜生先生只是描摹了客观世界的一个典型存在。现实社会中,不乏对伪君子言听计从、用尽自己生命爱他并坚信对方亦如此的女性。是她们傻吗?好像也不是,优秀的女性也有可能深陷其中。或许某些伪善的人确实有过人的一面。这就是伪君子的成功之处,利用女性的爱慕,将身边的女人哄得团团转,但就像剧中海尔茂所说,“我愿意为你日夜工作——我愿意为你受穷受苦。但是没有男人愿意为了他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再典型不过的大男子主义,自以为为对方付出了辛勤血

浅析《玩偶之家》

浅析《玩偶之家》 亨利克·约翰·易卜,是众口皆碑的现代散文剧之父,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他以社会问题剧而闻名于世, 被誉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面向社会, 面向现实的人生是他的剧作的最大特点。他的整个创作生涯恰值十九世纪后半叶。在他的笔下,欧洲资产阶级的形象比在莎士比亚、莫里哀笔下显得更腐烂、更丑恶,也更令人憎恨。他的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玩偶之家》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婚姻关系、对于资产阶级的男权中心思想的一篇控诉书。《玩偶之家》是易卜生在1879年创作的戏剧,当时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现,社会矛盾激化,人们在金钱面前的自私自利、虚伪的丑陋面目显露无疑。为了抢夺金钱,不顾友情、亲情、爱情,在他们眼中,金钱就是一切。这些资产者的丑陋行为在海尔茂的身上得到了完整的诠释,娜拉于他来说只一件是玩具。易卜生一直认为,夫妻不仅要共同生活,更要平等相处,自由发展自我的个性,这种观念在《玩偶之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剧中,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生活中不断成长不断觉醒,成为思想成熟的先进女性,认识到了自己在家庭里“玩偶”的地位,于是进行反抗,离家出走。然而本剧是带有欺骗性的,在表象的外衣下人们往往看不清人物的真实性格和真实情况,直到最后才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玩偶之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娜拉和海尔茂是一对夫妻。一次海尔茂病危,为了挽救丈夫的性命,娜拉伪造父亲的签名借得了一笔款项,海尔茂转危为安。几年后,海尔茂升任银行经理,并准备裁退一个职员,没想到这个职员却正好是娜拉从前的借款人。职员以当年伪造签名的事来要挟娜拉,将此事写成信寄给海尔茂。海尔茂看到信后,恼羞成怒,痛斥娜拉让他面临身败名裂的险境。这时,职员却因遇到旧情人而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将借据退还给了海尔茂。正当海尔茂庆幸事情已经过去的时候,娜拉却因看清楚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离家出走。 看完整个剧本,从爱情观的角度来看,海尔茂全心的爱着这位妻子。 8年来,都像孩子一样的宠爱她。其中很多的对白,显示了一种大男子主义情结。或许像中国古代一样,封建制度造就了男尊女卑的地位,但是一个男性,能够如宠爱一个孩子般的宠爱自己的妻子是很不容易的。再者就是名誉的问题,一个男人把名誉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海尔茂说:“娜拉,我愿意为你日夜工作,我愿意为你受穷受苦。可是男人不能为他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这多少与中国或日本的传统有些相似,我想这并不能归责于资本主义的劣根性吧。娜拉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只是用孩子般的心态与海尔茂相处,而海尔茂也乐意充当父亲的角色,替她安排一切。而故事的结局是娜拉指责海尔茂从未与她进行一场认真的交谈,任何事物都是相互的,一个心态不成熟的主人公,在故事的结局,作者也并没有交待她的结局。用出走来对抗资本主义的法律制度的无情,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剧本的林丹太太似乎是唯一能看清现实的人,她一在的劝娜拉告诉海尔茂事情的真相,她利用尼尔·柯洛克斯泰来满足自己空虚的意愿,她们作为悲剧生活下的牺牲品,都是为名利所累。林丹太太利用她的爱情去挽救娜拉的名誉,而在最重要的关头,她却突然醒悟,真正的夫妻应该是没有所谓的秘密的。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内心的东西,即使是夫妻,有些东西毕竟还是自己去消化。毕竟每一段婚姻都不是没有瑕疵的,或者我猜想,果尼尔·柯洛克斯泰把信拿走了,娜拉夫妇之间还藏着这个秘密,她们也许能像以前那样快乐的生活,继续欢乐的歌唱。那娜拉也不会觉醒,而继续做他的泥娃娃。当然,这并不符合作者的原意,也揭露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法律的无情。娜拉一直在指责法律的无情,而就算在中国社会,一个儒家思想统治了几千年的中国,法律一样是冷酷无情的。或许我们会探讨到底娜拉伪造签字应不应该,当然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她当然是错了,而她的

从《玩偶之家》看易卜生的写作艺术

《玩偶之家》 海尔茂律师刚谋到银行经理一职,正欲大展鸿图。他的妻子娜拉请他帮助老同学林丹太太找份工作,于是海尔茂解雇了手下的小职员柯洛克斯泰,准备让林丹太太接替空出的位置。娜拉前些年为给丈夫治病而借债,无意中犯了伪造字据罪,柯洛克斯泰拿着字据要挟娜拉。海尔茂看了柯洛克斯泰的揭发信后勃然大怒,骂娜拉是“坏东西”、“罪犯”、“下贱女人”,说自己的前程全被毁了。待柯洛克斯泰被林丹太太说动,退回字据时,海尔茂快活地叫道:“娜拉,我没事了,我饶恕你了。”但娜拉却不饶恕他,因为她已看清,丈夫关心的只是他的地位和名誉,所谓“爱”、“关心”,只是拿她当玩偶。于是她断然出走了。 《玩偶之家》的主要艺术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在悬念和伏笔的运用上很有特色;人物对话充满辩论色彩,把“讨论”带进戏剧;成功了运用“追溯法”。 1、易卜生善于把复杂的生活矛盾集中为精炼的情节,他常常把剧情安排在矛盾发展的高潮,然后运用回溯手法,把前情逐步交代出来,使得矛盾的发展既合情合理,又有条不紊。主要矛盾是围绕“假冒签名”所引起的娜拉和海尔茂之间的矛盾,次要矛盾有娜拉和柯、林与柯、海与柯之间的矛盾。 2、作者把剧情安排在圣诞节前后三天之内,借以突出渲染节日的欢乐气氛和家庭悲剧之间的对比,他以柯因被海辞退,利用借据来要挟娜拉为他保住职位这件事为主线,引出各种矛盾的交错展开,同时让女主人公在这短短三天之中,经历了一场激烈而复杂的内心斗争,从平静到混乱,从幻想到破裂,最后完成娜拉自我觉醒的过程,取得了极为强烈的戏剧效果。 3、出场人物不多,除保姆、佣人和孩子外,只有五个人物,但每一个人都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的作用。 4、剧中的对话也非常出色,既符合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的要求,又富于说理性,有助于揭示主题,促使读者或观众对作者提出的社会问题产生强烈的印象,对后来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玩偶之家》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易卜生在剧中主要提出、探讨了以下问题:首先,在资产阶级家庭中,妇女处于什么地位。女性并没有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关系。那么,这种不平等用什么包裹起来,从而使妇女误以为进入了平等的时代,获得了妇女在家庭中应有的地位? 其次,对资产阶级社会拥有特权的男性自私、虚伪的本质的揭露。 第三,妇女的出路问题。易卜生认为,妇女首先必须认清自己在家庭、男女关系中的地位,然后必须为自己争取作为人的权利而斗争。在娜拉身上,寄托了易卜生的希望,表达了易卜生对妇女出路的思考。

伤逝读后感3篇

伤逝读后感3篇 导语:《伤逝》小说语言优美凝炼,富有诗的情韵;开头结尾部分有些语句的故意重复,不仅在结构上起着贯通前后的作用,而且有物是人非之感,加强了抒情气氛,有助于主题的表达;有些句子写得委婉含蓄,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深化了主题。 伤逝读后感3篇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后无路可走。从《伤逝》看鲁迅和朱安自由的爱情一直是人们永恒的追求,爱情的自由是人们在追求过程中最大的享受,自由的婚姻是沉溺爱情中的男女最大的期望,婚姻的自由只有与子偕老的人才能理解! 从作者本人来看,我是很不屑鲁迅先生的婚姻的,一个思想的救赎者,却救不了朱安的人生,一个黑暗社会中举着火把的人,却不肯点亮朱安房间的灯!自由是爱情的必要条件,俗话就是两情相悦,在这一点上,鲁迅先生把完整的自由的自己全部给了许广平,且不论许广平对鲁迅是爱慕还是敬仰,在鲁迅先生的诸多支持者中,这是一个自由的爱情,带来了一份自由的婚姻,他们也享受到了爱情的自由,但是!他们绝对没有得到婚姻的自由!在朱安的心中,鲁迅是她的天,是她一生的依赖,她看许广平就像是亲妹妹,她看海婴就像自己的儿子!她为鲁迅付出了一生,而在鲁迅心中的朱安是什么分量呢?大概也就是个名义上的妻子,事实上的老

妈子吧! 婚前的涓生和子君就像鲁迅和许广平,婚后的涓生和子君就像鲁迅和朱安,我暗自猜测,这是不是鲁迅先生良心发现而写下的忏悔!朱安的一生是悲哀的,在她的生命里,几乎没有飞扬的时刻。她仿佛是一颗锈了的图钉,最初被钉在哪里,一生就只能钉在哪里,无可奈何孤独老去。时代的列车,轰轰然朝前驶去,我们站在车上,望着车尾那些渐渐远去的人影,不经意间,依稀还能望见朱安那哀愁的眼神,在夕阳的余晖里,淡淡地闪出一线光,瞬间又暗下去。这眼神里,囊括了一代旧式妇女的命运写真。遭遇了鲁迅,我以为他会待她好,起码可以给她一个女人最低的要求!但是她被遗弃了,就像子君被涓生遗弃了一样!在追逐爱情的美好甜蜜的过程中,子君是个新时代女性,她会被娜拉吸引,那个真正勇敢的女性,她以为自己能像娜拉一样洒脱,自由!然而她一心追逐的自由的婚姻却成了她挣脱不了的桎梏,当一个人把自己禁锢住,除了他自己,没有第二个人能解放他,子君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从文章中看,涓生和子君之间没有了爱情,于是就放弃了婚姻,在现在看来,放弃婚姻是最好的选择,两个人从此都自由了,不用再虚伪的面对虚伪的对方,有了更广阔的天空,生活会更美好,可是,子君死了,至于是怎么死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冥冥中感觉跟涓生逃不了干系。这让我很难

浅析玩偶之家

浅析《玩偶之家》 摘要:《玩偶之家》是易卜生一部著名的社会问题剧,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它引起了当时的社会大众对妇女自由这一人性权利的关注,这对男权至上的社会思想观念无疑是巨大的撼动,这也促进了当时社会女性的觉醒进程。剧中娜拉的女性形象揭示着人性权利的解放,向往自由的主题,同时也在批判着以海尔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内心的丑恶和虚伪。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超越性的,所以也不难理解《玩偶之家》演出后为何在当时会引起巨大地社会性争论。可正是作品的超越性给《玩偶之家》附上了更深的含义,隐含的政治性问题更是增加了作品的深层次内涵,但是这也正印证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是具有反作用的哲学性命题,换言之,《玩偶之家》作为一部优秀的剧作品,是带有哲学性思考的。 关键词:玩偶觉醒爱情观性疾病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所创作的名剧之一,此部剧作品是社会问题剧的典型代表。所谓“社会问题剧”是指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所提出的“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社会问题剧作品中的人物不具有单独的审美价值,而只是代表某个问题或某种思想的符号,剧作家通过这些符号和问题来表达主题和战斗性。《玩偶之家》贯彻了这一特点,通过鲜明的人物性格、行为来具体抒发主题的目的。海尔茂、娜拉都是易卜生塑造的这类典型,易卜生也正是通过对两人的动作、语言的描述,从而表现出作品的思想内涵。这使得作品更加有品味性,能够使读者自觉地去思考、领悟作品所传达出的意义,使其能够有一个较为深刻持久的印象,甚至是影响读者现实生活的行为,二十世纪的欧洲、中国都是受其影响较大且突出的地区,可见其影响力。《玩偶之家》作为一部社会问题剧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应归功于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主题思想贯穿于整部剧作品当中,任何读者想要真正去了解作品,这都是不可回避的而且需要认真感悟地。《玩偶之家》主题深刻性表现在其具体三大主题上,即本篇文字需讨论的三大方面。第一方面,从现代家庭中的妇女平等权利问题出发,这部戏剧开篇以甜腻的恋人般的夫妻关系展现在读者面前,娜拉被海尔茂亲密地称为“小鸟儿”、“小宝贝”、“小松鼠”,而娜拉表现出来的同样是甜蜜可爱,这一切似乎是在告诉读者,这将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而当“灾祸”来临之时,这一切都土崩瓦解了,甜蜜的爱情不过是过眼云烟,令读者的心颓然掉落,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待,这时的“灾祸”不过是娜拉对海尔茂爱的表现,娜拉眼中的奇迹不会黯然失色,而应该是海尔茂作为娜拉丈夫的深深地感动。而这里所说的一切没有实现,而是成为了另一番景象——爱情、家庭都破碎了。在某种方面来说,这样的结果并不是作者易卜生故意而为,而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决定的,海尔茂虽对娜拉极其体贴,但其内心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并没有真实考虑过娜拉的想法,一切以自我喜恶为标准,且使得娜拉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它的“玩偶”,也使得妇女的平等权利受到了侵犯。娜拉在剧开篇之时,对海尔茂表现的十分依顺,但是随着娜拉的事迹展露,即为借贷给海尔茂治病而伪造娜拉父亲签名,这在当时是违背法律的,当柯洛克斯泰以此为威胁时,海尔茂大发雷霆,觉得这将毁灭自己的名誉与前途,因此不顾一切地对娜拉予以指责,称娜拉是“伪君子”,“不讲道德,没有责任心”,并称“你把我的幸福全都葬送了,我的前途也让你葬送了”“我这场大祸都是一个下贱的女人惹出来的”,海尔茂不顾及丝毫夫妻之情,将娜拉作为所有问题的始作俑者,但是,当柯洛克斯泰将借据归还时,海尔茂又重新对娜拉亲昵起来,这正是显露出海尔茂的虚伪,娜拉真切地看到了海尔茂的柔弱、妥协,也看到了海尔茂对她的不尊重。这是对当时社会的

《玩偶之家》读后感

女性独立宣言 ——《玩偶之家》读后感 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主人公名叫娜拉,她为了救丈夫的命而冒着违法的危险向别人借钱来维持这个家,事情被丈夫海尔茂知道后,她却受到了无情的责骂,这让她认识到海尔茂的自私与虚伪,内心终于觉醒,踏出了追求女性独立的第一步。 在《玩偶之家》中,娜拉一开始沉浸在美满家庭的喜悦之中,兴致勃勃地为圣诞节做准备。为救海尔茂而借钱的事情即将败露之际甚至想到以自杀来“赎罪”,但是海尔茂的反应令她十分绝望,在认识到海尔茂的真面目之后,她冷静下来,做出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重要决定。她说道“在这儿我是你的‘玩偶老婆’,正像我在家时我父亲的‘玩偶女儿’一样”,她觉得“要想了解我自己和我的环境,我得一个人过日子,所以我不能再跟你待下去”,除了作为一个妻子对丈夫和儿女的责任,她“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即“对自己的责任”,她终于意识到她首先是一个人,一个跟她丈夫一样的人,其次才是作为妻子在家庭中发挥作用。她从一味相信父亲、丈夫、宗教和法律中解放,开始尝试怀疑既定的一些规矩,她明确地表示“要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把事情的道理弄明白”,“也要把宗教问题想一想”,“不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她带着这种怀疑精神勇敢地踏出了自己人生道理的第一步,解除了她与海尔茂之间全部的义务,只身一人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 娜拉生活在一个相对温馨的家庭之中。无论是圣诞节前夜家中精心的布置,娜拉偷吃完杏仁饼干后心满意足的表情,还是海尔茂与娜拉之间亲密的对话,无不透露出一种亲昵而温馨的气氛,使这个家庭轻松快乐。作为一个普通的小资产阶级家庭,海尔茂外出工作,娜拉则是个十足的家庭主妇,她统筹家中的吃穿用度,作为一个女性,喜欢吃甜食,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她所思考的仅仅是物质上的需求,却没有思考过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精神需求。而在这个家庭中,男主人海尔茂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他是这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娜拉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上的东西都需要通过海尔茂获得。“托伐,你可以给我点儿现钱”“谁也不会相信一个男人养活你这么一只小鸟儿要花这么些钱”,在海尔茂心中,娜拉仅仅是一只“小鸟儿”需要他来养活,并没有把她看成一个真正的有人格自由的人,而作为“玩偶”的娜拉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玩偶”本质,只满足于倾尽全力去爱护这个家庭,履行做妻子和做母亲的责任。在娜拉嫁给海尔茂之前,在自己父亲的家中,娜拉就被父亲当做“玩偶”养大,可想娜拉的母亲也必是同娜拉一样的“玩偶”,生长的家庭环境是这样,娜拉自己的思想便被深深地禁锢了起来,父亲和

玩偶之家的意象分析

?141? 《中国商界》2010年3月总第194 期一、引言 所谓意象,即以语言这一符号来刺激读者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使读者形象地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复杂抽象的感情思想,去体会“义中之象”。它是主观情境与客观物象的结合,有着多重的功用。在戏剧《玩偶之家》中,各种意象俯拾皆是,处处蕴藏着丰富的弦外之音。二、原型意象易卜生将现实世界溶进神话原型、原始意象之中,或者相反地把神话原型、原始意象搬进现实的理性世界里,通过原型意象折射出作者对现世人生和生命奥秘的洞察和理解。1.1树作为西方典型的原型意象,“树”暗示伊甸园中的生命之树或智慧树。伊甸园是无知无觉、无须劳碌的美妙世界,但却以无知识、盲目为代价。本剧中树以“圣诞树”的形象多次重复出现,赋予了丰富的原型意义。主人公娜拉就生活在这个幻想的“伊甸园”中,编织着她的梦想:海尔茂正直、无私,是具有责任心、道德勇气和领袖精神的男人,而她则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个男人的庇护下。然而生活是残酷的,智慧树上的果实象征着生活的真知。伪造签字事件暴露之后,娜拉充分认识到海尔茂自私胆怯市侩的本性,她的觉醒被唤起。圣诞树同时也是一颗希望之树,象征着幻想破灭之后,真正的希望来临,同时也象征着娜拉的新生。正如娜拉出走时的“砰”的关门声,给我们带来了对未来的希望。1.2 冬季在弗雷泽的学术名著《金枝》里,冬季被看成是讽刺剧的原型,而本剧的故事就发生在具有浓重讽刺色彩的冬季。在故事的开始,圣诞节快到了,“幸福的家庭”充满节日的气象。海尔茂有望晋升银行经理,娜拉采购东西快活极了;但“生活风暴”即将来临,种种讽刺的戏码开始上演。娜拉以为海尔茂是安全的港湾,正如海尔茂所宣称的:“你在这儿很安全,我可以保护你,像保护一只从鹰爪底下救出来的小鸽子一样”。 娜拉深信:“这件事发生后,我十分肯定你将站出来承担一切责任,并且说‘一切是我的过失。’”但海尔茂得知借款事件时的反应却是大发雷霆,咒骂娜拉做出丢人的事,害他身败名裂。尽管娜拉最终从幻想中清醒过来,但这个过程却充满了讽刺。而自以为坚强、勇敢、可靠、不凡的海尔茂八年来却一直受到他视为弱者的妻子的保护。他将娜拉看成是自己的玩偶,是一个只会“乱花钱的”“不懂事的”小东西,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鸟儿”却在他借债让他去南方疗养并且瞒着他做抄写来还债。海尔茂没有保护娜拉,而且当危机来临时将责任全部推给她。全剧还充满着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关系、法律制度的讽刺。夫妻之间地位不平等表现在男女主角之间金钱关系的不平等。海尔茂还是个不富裕的律师时,娜拉过圣诞节要“打饥荒”,在海尔茂爬到银行经理的职位时,仍要向他一点一点的乞讨。三、具体意象语言并不能涵盖人类生活的全部,许多现象事物,包括人类自身的某些东西是语言难以表述和究明的。这个时候人们便常常假借象征来解释语言所不能明示的,而象征往往是以各种具体的意象或形象为载体。在本剧中有很多具体可感的意象或形象,代表或暗示含义相当或超越这一意象的另一意象或深刻哲理以及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2.1小孩、小松鼠、小鸟儿一方面,海尔茂对娜拉的称呼,娜拉与海尔茂的交谈中娜拉说的话总是被海尔茂体贴温柔的三言两语加以抵制,从而体现了父权制社会的一个严酷事实:女性实际上非但没有独立的生活空间,而且也没有独立思考想象的余地,女性只是男人的一个玩偶。另一方面,男权《玩偶之家》的意象分析 文/朱红飞 【摘 要】 关于易卜生《玩偶之家》的讨论,人们大多从女权主义或社会问题的角度来阐释作品主题、分析人物;或用精神分析法来讨论两性关系;或分析该剧的艺术结构和道德伦理问题。本文旨在分析《玩偶之家》的主要意象,剖析其象征意义,揭示其在诠释深化主题、塑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关系、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关键词】 易卜生 戏剧 原型 意象 话语所主宰的社会导致了娜拉用男人的眼光、价值尺度衡量自己, 沉迷于所谓的美满幸福的爱情与家庭生活,甘于充当男人的附庸—“你的小松鼠”“你的小鸟儿”。她并没有因为丈夫对她的态度而表现出丝毫不满,相反却流溢出由衷的幸福感。2.2塔兰特拉土风舞舞蹈本是表达宣泄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娜 拉连跳舞也不能自主决定。海尔茂要求绝望的娜拉跳得“慢一点!慢一点”,“别这么使劲儿”;当娜拉“跳得越来越疯狂”的时候,海尔茂的反应是“这简直是胡闹!”对海尔茂而言,娜拉的舞蹈只不过是他用来向他人展示的装饰品而已,这个装饰品完全是按照他的爱好设计 的。他不允许这个装饰品稍有自己的意志,从而彻底的暴露了海尔茂对娜拉玩偶地位的定位。娜拉在舞会上所跳的塔兰特拉土风舞也预示着这个貌似平静的家庭生活终于要被打乱,无可避免地走向分崩离析。而娜拉这个被束缚的玩偶最终挣脱了海尔茂的控制,走出家门,跳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舞蹈。2.3面具和关门声“海尔茂穿者大礼服,外面罩着一件附带假面具的黑舞衣”。假面具这一意象在文中只出现这一次,但是对海尔茂的性格塑造和思想展现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具象征着海尔茂虚伪的性格。借据事件爆发时,海尔茂一反往日情态,自己撕下一层假面具变幻出另一副嘴脸,狰狞可怕。一瞬间,娜拉由“我的小宝贝儿”、“我的小松鼠儿”、“我 的小鸟儿”变成了“你这坏东西”、“下贱女人”。他发誓说:“常常盼望有桩危险的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拚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但转眼之间,他便现出了伪君子的原形。同时,戏剧结尾娜拉“砰”的一声关门而去,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传统势力弦线崩断的巨大张力,一只曾被束缚在丝线上“闻乐起舞”的自由精灵终于展开了翱翔的翅膀,飞离了玩偶之家,飞向了自由的天空。2.4黑色染克说下一次化装舞会他将扮成“戴一顶大黑帽子”的“隐身人”,他向海尔茂要雪茄时着重指明是“那种黑的哈瓦那”。当然,最突出的是名片上的“黑十字”。黑色作为死亡的象征,首先是指他本人的死,但它也渲染着那拉此时必死的决心。此外,从情节发展来看,它表示那拉的早年假冒签字借债尽管费尽心力,已无可补救。可是从深一个层次来看,它象征着娜拉幻想的破灭,家庭中那种平静和谐状态的终结;以及夫妻间不可逃避的“算总帐”和“总崩溃”。染克的病态和死亡作为一种象征或意象,和整个戏之间有一种深刻的内在联系。四、结论意象象征能在形象简约而富有特征化的意象的营构中,丰富地揭示人的内心深处的隐秘,具有浓郁的概括力和感染力,故而成为文学家格外钟情的一种艺术手段。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意象也是易卜生戏剧 中用来传达某种精神体验、暗示微妙的内心世界、预示人物特殊的命运而广泛采用的表现手法。在本剧中,易卜生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借助原型意象和一些具体而微的文学意象,来表现某种感觉、情思、意志或观念。[参考文献][1]弗利茨?保尔.“易卜生和十九世纪末对象征的释义”.李士勋译.《易 卜生评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2]《易卜生戏剧集》.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作者简介:朱红飞,女,汉(1977——)湖南浏阳人,现任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