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八)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八)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八)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八)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八)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1 .被称为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了思想准备的重要文献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

D .《南方谈话》

2.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农村率先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经营上实行()

A .互助合作制度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

C .产业化经营制度

D .机械化耕作制度

3.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事件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1979 年的理论工作务虚会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4 . 1980 年 8 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这篇讲话是()

A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 .《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5 . 195

6 年 4 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是()

A .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6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A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B .重工业的优先发展问题

C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问题

D .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问题

7 . 1957 年 4 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中提出的整风运动的对象是()

A . 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B . 教条主义、自由主义、经验主义

C . 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

D . 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8 .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 .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9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

A. 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

B. 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C.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D. 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

10 、 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 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农业合作化

D. 科学技术现代化

11 、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A. 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

B. 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

C. 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 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12 、 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

A. 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

B. 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13 、作为 1953 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林业

14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A. 华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东南地区

15 、我国第一座生产载重汽车的制造厂位于()

A. 沈阳

B. 武汉

C. 长春

D. 北京

16. 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17.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技术的落后

B 、社会制度的腐朽

C 、外国势力的强大

D 、人民抵抗不力

18. 下列哪个条约中第一次规定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A 、《马关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南京条约》

19. 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 、林则徐

B 、郑观应

C 、魏源

D 、王韬

20.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 、赔款数额巨大,清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多项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

1.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利用以下条约共割去中国 10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A 、《瑷珲条约》

B 、中俄《北京条约》

C 、《勘分西北界约记》

D 、《改订伊犁条约》

E 、《马关条约》

2. 《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

A 、广州

B 、厦门

C 、福州

D 、宁波

E 、上海

3. 列强控制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所采取的手段有()

A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B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 、实行商品倾销

D 、实行资本输出

E 、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4.19 世纪 70 至 8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边疆危机”包括()

A 、英国侵入西藏、云南

B 、法国侵犯广西

C 、日本侵犯中国台湾

D 、俄国入侵新疆

E 、德国占领胶州半岛

5.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B 、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E.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6.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有()

A 、兴办军用企业

B 、建立新式海军

C 、创办新式学堂

D 、派遣留学生

E 、兴办民用企业

7. 下列人物被称为洋务派的有()

A 、曾国藩

B 、奕忻

C 、左宗棠

D 、李鸿章

E 、张之洞

8.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 、康有为

B 、谭嗣同

C 、严复

D 、梁启超

E 、光绪皇帝

9. 下列对太平天国评价正确的是()

A 、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

B 、代表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

C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 、提出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E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

10 、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哪几种经济成分()

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名词解释(4题,共12分)

1 . 中共八大

2 .《论十大关系》

3 .“三三制”原则

4 .卢沟桥事变

简答题(5小题,共30分)

1 . 1941 年— 194

2 年,抗日根据地为什么会严重的困难局面?为克服困难,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2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3 .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 .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5 .“ 三步走” 的发展战略的内容及意义。

分析论述题(2小题,共18分)

1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2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1-5.ABBCA? 6-10.ACDCA? 11-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6223817.html,ACC? 16-20.CBCAD

二、多项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

1.ABCD?

2.ABCDE?

3.ABCDE?

4.ABCD?

5.AC?

6.ABCDE?

7.ABCDE?

8.ABCD?

9.ABC?

10.ABCDE

三:名词解释题(4题,共12分)

1 .中共八大: 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陈云还就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提出“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的思想。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 有法可依” 和“ 有法必依” 。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2 .《论十大关系》:毛泽东于 1956 年 4 月 25 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报告。这个报告,总结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并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毛泽东强调,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依靠工农群众,充分调动工农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必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还应当与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毛泽东指出,在把重工业作为国内建设重点的同时,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并处理好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从而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论述。他还开始提出体制改革的问题,主张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论述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时,提出“ 向外国学习” 的口号,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不能一切照搬。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

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3 .“三三制”原则:“三三”制原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在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实行的政策。它规定在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 1/3 。这样做,可以容纳各个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

4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为灭亡全中国而发动的侵略事件。 1937 年 7 月 7 日夜间,日本在北平西南宛平的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四、简答题(5小题,共30分):

1 .1941 年— 194

2 年,抗日根据地为什么会严重的困难局面?为克服困难,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原因:① 国民党的堵截封锁;②日本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③严重的自然灾害。

措施:政治上,三三制原则,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经济上,减租减息,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经济上,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军事上,反扫荡斗争,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思想上,整风运动,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答: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 .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答: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和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特别是敌后军民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日

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国民党的爱国官兵也为反对日本的侵略作出了贡献。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4.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答:中共十三大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 .“ 三步走” 的发展战略的内容及意义。

答: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 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 的发展战略,既表明党和国家制定的不是一个过急的目标,又表明中国人民决心用—百年左右的时间艰苦奋斗,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 三步走” 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步骤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历程,正是“ 三步走” 的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逐步变为现实的过程。

五、分析论述题(2小题,共18分)

1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答:1976年]0月粉碎“ 四人帮” 的胜利,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粉碎“ 四人帮” 以后,广大干部和群众强烈要求纠正“ 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理论、方针和政策,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中国从危难中重新奋起。当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在粉碎“ 四人帮” 、开展揭批“ 四人帮” 运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他坚持“ 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使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 错误的要求和愿望遇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为了冲破“ 两个凡是” 的严重束缚,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旗帜鲜明地提出“ 两个凡是” 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还同叶剑英、陈云、李先念、胡耀邦等支持和领导从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 左 '' 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认识和新决策奠定了重要基础。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 左” 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 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高

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 四人帮” 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共产党正式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

答:⑴联系:在抗战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要兵力,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在抗战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仍坚持对日作战,但战略地位日益降低,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共双方在战役或战斗中的配合日益减少,但两个战场还是保持着互为需要的战略配合关系。从 1944 年 4 月开始,正面战场又重新成为日军战略进攻的重点,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时,敌后战场展开了仍属游击性质的局部反攻,这时,两个战场的对立和各自的独立性更为突出,但在战略上的配合一直维持到抗战胜利。

⑵区别:①抗战路线不同。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②抗战的坚决态度不同。国民党坚持其反共反人民的立场,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抗战后期更是抵抗势头减弱,反共现象增长;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和分裂,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后期抗击着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③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党政府的 200 万正规军,同时依赖美英援助;后者是中共领导和指挥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经济上主要是自力更生。④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政府的统治区域内划分成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后者在日战区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⑤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打的是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是小规模的伏击战,打得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条件下的运动战。

⑥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主战场。到抗战后期,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与正面战场的大溃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稿

《中国近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 修订说明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教育部社科司和中宣部理论局的相关要求,《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材编写课题组于2013年1月启动2013年教材修订工作。期间,3月6日,教材编写课题组同志在广州听取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随后3天即对所有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并在全组范围逐条研究。9日,中宣部理论局对教材修订提出4条指导意见。10日,教材编写组向中宣部理论局和教育部社科司报送修订意见,同时开始具体修订工作。4月10日,教材修订初稿完成并开始在全组征求意见;16日,教材编写课题组在京召开全组会议,审议全部修订稿;17-20日,对修订稿(送审稿)作进一步修改。4月下旬,完成并上报(送审稿)。 5月-7月,进行送审期间的10余次修改和完善,7月28日,修订工作全部完成。8月中旬,教材正式出版。 现将具体修订内容汇报如下。 一、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实际,着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1.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

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开篇的话) 2.增写:李大钊指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中编第四章第二节) 增写:毛泽东修改中共中央向党的八大提交的政治报告时明确指出: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下编第九章第一节) 3.增写: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的开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下编综述)4.增写: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按照十八大的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间概念的划分,如下: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社会(1949——至今) 注: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是一个过渡社会,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式。 第一篇: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第一章: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 (1)、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绝对优势的地位。(2)、政治:封建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其社会结构特点: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其核心是宗法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 (3)、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专制。 世界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冲破中世纪神学蒙昧主义的精神束缚,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鸦片战争——近代史的起点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操纵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的基础解体,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障碍。 (4)、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不平衡,中国社会不统一。 (6)、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1)、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2)、新兴的被压迫阶级工人阶级出现。中国的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五四运动前达到200万人。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是:受压迫重——革命性最强;集中——容易形成战斗力;来源于农民——容易形成工农联盟。 (3)、中国资产阶级也是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中国的资产阶级主要是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转化而成。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两对基本矛盾及其关系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的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名词解释 鸦片战争:为了改变贸易逆差,英国将大量的鸦片输入到中国,遭到中国人民的抵制。英国以此为借口,于1840年6月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 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日益受到严重 的破坏。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根据“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确立了 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这一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的理想和农民起义的特色,成为 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到天京主持政务,他向洪秀全提出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它的主要内容是效法西方资本主义来改革中国社会:在政治 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事业;在改良社会方面发展近代 文化卫生福利事业;在法律方面提出善待轻犯、改革刑罚制度等。《资政新篇》是 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由于社会历史条件限制,未能实施。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朝统治者内部一部分人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他们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 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史称“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包括开办军事工业以自强,兴 办民用工业以求富,创办近代陆海军,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等。洋务运动虽 没有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戊戌维新运动:1898年,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具有爱国思想的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教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令。由 于后党发动政变,变法只进行了103天,就失败了,史称“百日维新”。“百日维新” 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在 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三民主义: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建立为一 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言论、结社、集会、著作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临时约法具有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等资产阶级文化,反对专制、愚昧和旧道德旧文 学等封建复古思想。新文化运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促使人们 追求民主科学和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试题1)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2.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 D )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3.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B ) A、林则徐 B、魏源 C、龚自珍 D、王韬 4.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C )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5.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6.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的号召对日本侵略者实行全国规 模反攻的文章是( D )A、《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B、《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C、《论持久战》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7.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D ) A、1948年10月 B、1949年10月 C、1950年10月 D、1951年10月 8.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A )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9.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会议是( B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0.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与美国订立的条约是 ( B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瑗珲条约》 11.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B ) A、俄国 B、美国 C、英国

全国2009年01月自学考试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

全国2009年1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B) 1-3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C) 1-15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1-6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D) 1-11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5.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B ) 1-19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6.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B ) 1-20 A.林则徐 B.魏源 C.龚自珍 D.王韬 7.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C ) 2-26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8.太平天国在1853年冬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 ) 2-25 A.《天朝田亩制度》 B.《十款天条》 C.《原道醒世训》 D.《原道觉世训》 9.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 ) 2-31 A.江南制造总局 B.马尾船政局 C.天津机器局 D.湖北枪炮厂 10.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A) 2-32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1.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D) 2-35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 C.《日本变政考》 D.《仁学》 12.严复将英国人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章翻译为( A) 1-21 A.《天演论》 B.《穆勒名学》 C.《原富》 D.《法意》 13.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C ) 4-57 A.《孔乙己》 B.《药》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14.《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是( C) 4-61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陈望道 D.毛泽东 15.1925年国民政府将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 C ) 4-70 A.国民军 B.东征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更新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使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B)A《辛丑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 2.把我国领土割让给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A) A《马关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3.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B) A完全的殖民地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半殖民地的封建社会 D 完全的封建社会 4.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是………………………(A) A三元里人们的武装抗英斗争 B 香港工人大罢工 C 义和团反侵略斗争 D 台湾黑旗军的斗争 5.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B) A安庆失陷 B 天京变乱 C 洪秀全病逝 D 天京陷落 6.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C)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④《资政新编》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标志着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愿望破产的是……………………………(B)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C.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D.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 8.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C)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8.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A)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9.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D) A、萍浏醴起义 B 、七女湖起义 C 、镇南关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10.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12.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功绩有:…………………………………………………(B) A结束了中国一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结束了中国三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 1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B) A康有为的第一次上书 B 公车上书 C“南学会”的创立D《孔子改制考》的发表 14.19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一个分配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改革纲领是……….(C) A《中国土地法大纲》B《兴国土地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课程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面向本专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它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 导言(2学时)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本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教学目的:通过冲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的历史概述,使学生了解由于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两大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2、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1、两对基本矛盾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四、基本历史线索 1940—1919年的中国 重点难点: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近代以来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坚贞不屈,勇于反抗外来压迫的民族,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奴役 第二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从睁眼看世界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重点难点:正确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学时)

(完整word版)答案版2009年01月自学考试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09年0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答案)章节-页 更多自考资料请百度搜自考一点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B ) 1-1-3 A.美国B.英国 C.日本D.俄国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C ) 1-2-14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 1-2-6 A.日本侵略军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4.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D ) 1-2-11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 第 1 页

5.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B ) 1-3-19 A.经济技术落后B.社会制度腐败 C.思想文化保守D.军事装备落后 6.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B ) 1-3-20 A.林则徐B.魏源 C.龚自珍D.王韬 7.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C ) 2-1-26 A.洪秀全B.杨秀清 C.洪仁玕D.石达开 8.太平天国在1853年冬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 ) 2-1-25 A.《天朝田亩制度》B.《十款天条》 C.《原道醒世训》D.《原道觉世训》 9.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 ) 2-2-31 A.江南制造总局B.马尾船政局 C.天津机器局D.湖北枪炮厂 10.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 ) 2-2-32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11.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D ) 2-3-35 A.《新学伪经考》B.《变法通义》 C.《日本变政考》D.《仁学》 12.严复将英国人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章翻译为( A ) 1-3-21 A.《天演论》B.《穆勒名学》 C.《原富》D.《法意》 13.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C ) 4-1-57 A.《孔乙己》B.《药》 C.《狂人日记》D.《阿Q正传》 14.《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是( C ) 4-2-61 A.李大钊B.陈独秀 第 2 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答案(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上编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但独立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能正常发展,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 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广泛存在,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届重要会议内容电子版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届重要会议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届重要会议内容 (重点关注:红色字体的会议) 1.一大(1921.7)《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立党,二大立纲) 2.二大(1922.7)半殖半封;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民主纲领: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最低纲领(找到了革命的对象),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三大(1923.6)①国共合作,党内合作,②提出"真正的平民政权";③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 "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陈右倾,提到但没有做斗争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②国共合作的基础: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核心是民权) 4.四大(192 5.1)讨论问题:①无产阶级领导权;②工农联盟 [功绩]:①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②国民党分为左、中、右(扩左、争中、反右);工农运动;③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五大(1927.4)纠正陈的机会主义(对待农民问题的错误)没有真正改正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族独裁制"。五大实际上并没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6.八七(192 7.8)提出枪杆出政权;纠正陈右倾;总方针: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秋收起义 7.三湾(1927.9)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指挥枪原则”;组织、政治、思想建军,

8.六大(1928.6莫斯科)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批判王 "左"右倾和陈右倾 9.古田(1929. 12)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 六届四中全会(1931年1月)王明的左倾占统治地位,主要表现有: 1)在革命性质上: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和反帝并列 2)在革命形式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 3)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4)在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 10.遵义会议(1935.1)①讨论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注:没说政治路线问题)(政策问题-瓦窑堡;思想问题-延安整风;作风问题-七大);②确立毛泽东的领导核心;③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 11.瓦窑堡(1935.12)①中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将"工农共和国"变"人民共和国" ③无产阶级和全民族(两个先锋队) 12.洛川(1937.8)全面抗日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独立自主原则)无产阶级领导权;减租减息解决农民问题 13.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总结抗战经验,纠正王明右倾投降主义;毛提出"马克思中国化" 14.六届七中(1945.4)《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历史经验;确立毛泽东思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建党学说重要内容(思想建党);世界观和党性(作风建设);整风处理党内矛盾;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15.七大(1945.4)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第一次总结;确立毛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会议(重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会议 (一)党的创建时期 1 “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1)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斗争目的是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④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内容——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③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3 “三大”(1923),1923 年6 月, 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二)土地革命时期 1 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④还提出“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 遵义会议(1935) (1)内容:①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②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③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2)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 瓦窑堡会议(1935) (1)内容:①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②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 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 (2)意义:为抗日战争的到来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三)抗日战争时期 1 洛川会议(1937): ①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②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③会议强调, 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发动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动抗日群众运动。 2.“七大”(1945,延安)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 主义的中国。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完整版)03708近现代史纲要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自考真题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段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答案】A 【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答案】B 【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选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长沙战役 B.北伐受挫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守 【答案】C 【解析】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后败亡。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危机。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盛世危言》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有个致命弱点是通篇未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5、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6172上

单选题 1、割占我国九龙半岛南端的不平等条约是(B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马关条约》 2、湘军最早的创建者是(D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曾国藩 3、十月革命爆发于(C )。 A.1914.10.8 B.1918.2.3 C.1917.11.7 D.1918.2.9 4、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B )。 A.抢米风潮 B.保路运动 C.变法运动 D.五卅运动 5、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历史功绩在于(C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行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革 C.促进思想启蒙 D.极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6、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B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7、创办广州万木草堂的是(A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康光仁 D.梁启超 8、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的都督是(C)。 A.孙中山 B.段祺瑞 C.黎元洪 D.黄兴 9、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B )。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10、发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之言的是(B )。 A.邹容的《革命军》 B.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 D.陈天华的《警世钟》 11、《盛世危言》的作者是(D)。 A.林则徐 B.徐继畲 C.冯桂芬 D.郑观应 1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都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有关 B.都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都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 D.都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 13、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B )。 A.内部分裂,军心涣散 B.帝国主义不再支持 C.护国军战斗力强

历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案】C 【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考点】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2. 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 A.兴办军用工业 B.兴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答案】A 【解析】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洋务事业是军用工业。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3.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强学报》 D.《万国公报》 【答案】B

【解析】戊戌维新时期,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4. 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是( )。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答案】D 【解析】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 【考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5.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 A.孙中山 B.邹容 C.章炳麟 D.陈天华 【答案】C 【解析】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考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6. 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 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他还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地负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对于我们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必要的。 但是在开学后,当听说我们要上一门名叫《中国近现代史》的课程时,我的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候学习过,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区别嘛!而现在学习了之后才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

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 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人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建国以后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几十年里就完成了别的国家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就像我们从制造出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历年选择题第一章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2. 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3. 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4.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5. 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6.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7.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8.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9.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10.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11.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2.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1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