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目前,留守儿童成为我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成长发展受到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在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中,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却又薄弱的一个环节。在留守家庭中,家庭教育职能弱化,亲子情感交流欠缺,教育方向不正确,隔辈监护,给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安全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道德问题等。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齐管共抓:家庭方面应该弥补亲情的缺失,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职能,加强家校沟通;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积极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目录

I摘要.................................................................

一、引言 (1)

(一)留守儿童概述 (1)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1)

1.父母关爱缺失 (1)

2. 隔代监护弱化了家庭教育 (2)

3. 家庭教育方向不正确 (2)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效应 (3)

(一) 人身安全和生活问题 (3)

(二) 家庭内部情感问题 (4)

(三) 心理问题 (4)

(四)学习问题 (4)

(五)道德问题 (5)

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探讨 (5)

(一) 家庭方面 (5)

1.父母改变双双外出打工的方式 (5)

2.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 (6)

(二) 学校方面 (6)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6)

2.举办家长学校 (6)

(三) 政府及社会方面 (7)

四、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一、引言

(一) 留守儿童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口的快速流动成为转型期社会的一大特征。据统计,全国现有劳动人口I已超过1.3亿。如安徽、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都在1000万人左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大批未成年孩子留守家中。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留守儿童生活在亲情缺失的家庭中,亲子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亲情关爱,成了“有家的孤儿”。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人数不断增加的事实,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思考这样的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对策,已经刻不容缓。

(二)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辞海》中指出: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李天燕在其《家庭教育学》中则指出:“现代家庭教育是指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以血亲关系为核心的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双向沟通、互相影响的相互教育”。儿童生活在父母共同构成的家庭关系中,家庭存在的客观方式构成了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力。家庭中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蕴涵其中的文化、心理、人际关系氛围,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一种教育环境。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以家庭成员“面对面”为条件展开亲子互动。而与其他儿童群体相比较,留守儿童的特点是“留守”,而“留守”即“空间距离上远离父母,未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在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成员离散的情况下,这种教育影响力又是如何产生,又会对留守儿童产生何种影响?本文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1.父母关爱缺失

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但是,有些留守儿童的家长,由于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顾着出门挣钱,对孩子只管生养,不管教育。几乎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道德行为和心理问题。有些留守儿童的家长不与学

校沟通,也很少参加学校的家长会,甚至不知道孩子在哪个班上课。他们不清楚孩子心理和身体的变化,不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而且,在情感交流上,因客观条件的限制,父母没有机会向留守儿童表达自己的关爱。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他们面临学习压力、人际交往、自身变化等许多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此时得不到父母的引导、关心和帮助,他们极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行为失控。

2.隔代监护弱化了家庭教育

隔代监护是指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由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抚养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这些监护人普遍文化素质偏低,他们对于家庭教育的意识非常淡薄,认为他们的责任在于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让他们吃好喝好身体好,很少关注孩子情感变化的意识。对孩子的发展问题最关注的是学习成绩而不是素质的全面发展,他们普遍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我们只管他们健健康康去上学就行”。这类儿童的家庭教育通常具有以下的一些问题:

第一,对孩子的学习无从辅导。农村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或根本就不识字,对孩子学习辅导真是无能为力。他们很少意识到监督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或是意识到了,由于农活、家务繁重,再加上自身能力有限,也只能是管管孩子的吃穿而已。

第二,在思想上很难与孩子沟通。由于农村的老人大多是目不识丁,在教育上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更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无论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因此造成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些失衡。

第三,对孩子的行为约束不够。爷爷奶奶一般对孙辈较溺爱,又觉得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很可怜,因而对孩子的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约束,这对孩子道德的形成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3.家庭教育方向不正确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首要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关注的是孩子吃饱穿暖的问题。他们一般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全权交给学校和老师。一方面是因为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文化程度限制。他们很少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只注重考试分数。至于孩子品德方面的教育,他们无暇顾及,而教师也很难对孩子进行专门的品德教育。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在德育方面的不足。孩子犯了错误也无人纠正,这会

使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或者是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据访谈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大多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一年甚至更久才回一次家。有些家长为了弥补对孩子的关爱,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求必应。这就造成了一部分留守儿童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因为手里有足够的钱,一些孩子会进出网吧,KTV等,从而荒废了学业,甚至沾染上许多恶习。这足以表明,家长所采取的物质补偿的方式,只会让孩子分散学习的注意力,玩物丧志,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阻碍孩子的发展。“物质补偿”最终害了孩子。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正常的家庭生活状态下,父母与子女间情感交流活动十分密切,子女对于父母的依恋、安全等情感体验与血缘认同感、家庭利益感交织,成为有利于儿童成长的亲子心理场,这种家庭情感氛围正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条件[5]。父母之爱是不可替代的,虽然有的代理监护人非常关爱孩子,但始终无法代替他们的父母。孩子的内心依然渴望来自父母的爱,依然表现出对父母情感的强烈需要。但是父母从空间上远离家庭,失去了经常与孩子发生面对面的互动,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

(一)人身安全和生活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但由于不能得到父母有效和有力的监管,极易产生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的道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安全。在生活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基本上衣食无忧,由于家人疏于管教,部分孩子会大手大脚地花钱,养成奢侈攀比的坏习惯。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照顾,部分孩子营养不良,部分孩子健康指数低,经常生病,有时甚至会面临生命的威胁。

(二)家庭内部情感问题

由于经济、时间等各方面原因,外出务工的父母回家次数很少。这在一定程度

上导致留守儿童成为了“父母双全的孤儿”。长期的分离使得亲子之间缺乏沟通,直接导致了亲子关系出现障碍。许多留守儿童在与外出工作的父母相处时感到生疏冷漠、交流困难,甚至有的还会出现敌对情绪。这种现象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不可名状的伤害。父母辛苦工作只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可是换来的结果却是孩子的漠视甚至敌视。而孩子因为自小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对家庭的依赖和信任感,这也会导致父母产生更多的内疚和悔恨的情感。极易引起家庭内部冲突。(三)心理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三类:第一是学习差或学习动力不足;第二是纪律性差,留守儿童在学校容易滋事违反纪律;第三是个性问题,突出表现为攻击型和畏缩型人格两类。攻击型的性格特征是动辄吵闹打架,自控能力差,好冲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畏缩型人格的突出表现为情绪冷漠,畏惧,自卑,优柔寡断,害怕与人交往等。

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尤其需要长辈特别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对心灵关怀的渴求和对感情交流的渴望得不到满足,一些失落情绪如失落、担忧等得不到排解,于是便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有:情绪不稳定、为人孤僻内向、自卑心理严重、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严重、甚至有憎恨、仇视的畸形心理和暴力倾向等。有的留守儿童甚至认为父母之所以不陪在自己身边是因为不爱自己,因此对父母产生抱怨、仇恨等情绪。

(四)学习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主要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监护。这些监护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更不知从何下手。有的甚至干脆全部把问题丢给学校老师。留守儿童在家进行的学习是少之又少,遇到疑难问题也无法得到及时解答。长此以往,势必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很少有人问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基本失去了接受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期。当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或遇到失败时,父母亲很少有机会采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给予他们鼓励、奖赏或是正确引导。(五)道德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物质生活关怀较多 , 对其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致使部分留守儿童思想功利化和世俗化 , 对社会共同理想和主流价值观缺乏认同。他们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受负面影响较多 ,有的留守儿童好逸恶劳 , 奢侈浪费 , 摆阔气 , 产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

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 , 只要孩子不犯大错误 ,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会过问 ,因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 , 不遵守规章制度 , 出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现象 , 有的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 , 极个别的儿童甚至因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来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成才,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发展。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个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一)家庭方面

1、父母改变双双外出打工的方式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依托和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增强孩子在学校学习的信心,不良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无法专心学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对子女成长起的作用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和教育,才有利于子女身心全面的发展,同时,养育子女也是父母的责任。在父母方面,要意识到孩子与父母分离会对孩子的心理、学习、个性、行为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挣钱养家固然重要,自己打工是为了孩子为了整个家,本意是好,但是他们也必须意识到儿童留守潜在的问题。不能认为把孩子交给长辈和学校就万事大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孩子未成年期间尽量留在家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即使要外出务工,也要尽量留下一方在家照顾孩子,或到离家较近的城市务工,保证家庭的完整。

2.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

养育、教育孩子是法律赋予家长的责任,特别是在孩子行为、习惯成长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身为父母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警告世人:“儿童时代错过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无望了。”因种种原因必须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不能因为外出或工作繁忙而耽误了孩子的最佳教育期。要多抽出时间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多向临时监护人和老师了解孩子留守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情况,与孩子多进行心灵的沟通,即使远离家乡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情关爱和家庭的温暖。用心弥补孩子感情的饥渴,用心经营孩子的未来。

(二)学校方面

家庭、学校及社会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大教育阵地。因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缺失、不足或偏离等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学校给予了更高与更多的期望,一方面要求学校教育和督促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校给这些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爱,弥补其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学校应该配合留守儿童父母或临时监护人改善家庭教育环境。面对大量留守儿童的农村学校,有必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孩子基本情况、父母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情况等建立详细的档案,主动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和临时监护人联系沟通,及时反馈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协同他们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学校应该针对留守儿童现实情况,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以弥补其家庭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是传授知识,但是留守儿童每天长时间接触的是学校的集体,包括老师,同学。他们的品德行为更容易受这这些人的影响。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关注每一个留守儿童,要密切注意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状况,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现及时纠正。

2.举办家长学校

学校可利用师资和地理优势,在农闲和春节等留守儿童父母回家团聚的时间,举办家长培训学校。也可由退休老教师和热心留守儿童问题的志愿者组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委员会,深入到留守儿童家庭,向留守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教育效果。

(三)政府和社会方面

政府应采取一些专项的、直接性的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政府要为农民工儿童进城就近入学提供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免除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使多数留守孩子能够成为进城学习儿童。不能跟随父母进城的孩子,所在的乡镇、村组、妇联要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重视起来,建立农村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育,组织镇、村的教育资源,发动退休教师、退休干部来担当代理家长,关心留守孩子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家庭教育缺位的现实情况,广大热心的教育工作者和热衷于农村教育的人士可以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适当地建立一些青少年活动中心、留守儿童活动站、儿童乐园等作为社会教育活动基地,培养孩子自信、自强和合作的人生态度,给留守儿童以生活、学习和心理上更多的关爱,以此补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总而言之,社会各界应该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结语

孩子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各司其职,紧密合作,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幸福蓝天,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梅.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5(2):5-7

[2] 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5,8(4):78-79

[3]王付欣,李旭.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4):2-3

[4]黄宝中,闭文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9):20-21

[5]兰兴妞,李启金.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1,1:37-39

[6]高亚兵,彭文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2008,22(4):12-13

[7]王凤霞.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成功,2011,8:33-34

[8]董天鹅.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及对策分析[J].管理观察,2009,2(3):41-43

[9]李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成因及对策分析——以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09,27(1):39-41

[10]张礼.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8,7(11):13-15

[11]秦珊珊.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10(3):312-314

[12]梅明玉,梅子行.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隐患[J].基础教育研究,2009,12(3):16-18

[13]王奕,张克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6):24-25

[14]罗琴,胡桂谚.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A].中小学教育应用[C].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陶秀英,2002,6(10):19-21

[15]谢丽萍.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弱化[J].文化教育,2007,3(8):68-7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