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现代思想综合练习1

中国近现代思想综合练习1

中国近现代思想综合练习1
中国近现代思想综合练习1

中国古代近代思想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北京东城二模·12)有史学家将春秋战国视作中国的“化成时代”,意为经此时期古代制度、文化等基本定型。下列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②分封制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

③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④诸子百家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7·北京顺义一模·6)下列中所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3.(2017·北京西城二模·13)图7为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景龙四年(710年)抄本《论语郑氏注》(部分),12岁的作者在旁边留有小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此文物可佐证()

A.唐太宗推行“祟儒尊孔”的国策 B.《四书章句集注》已成为考试用书

C.唐朝人普遍用诗歌表达生活体验 D.汉文化在西北边疆地区有所传播

4.(2017·北京东城一模·12)读图6,序号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①采取了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 B.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C.③诞生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D.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

5.(2017·北京东城高三期末·5)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写道:“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接的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6.(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2)春秋战国时期,某家学说不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也不关注人在自然界里的位置,而把注意力全部投在了国家管理之上。这一学派的治国理念是()

A.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C.兼爱非攻、选贤任能 D.专制集权、严刑峻法

7.(2016·北京西城一模·14)以下中国古代有关君主的各种言论,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

④“君为阳,臣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8.(2017·北京平谷一模·14)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他将《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的治乱兴衰。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论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②制约了君主的肆意妄为

③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④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2017·北京海淀二模·14)宋以前,印刷刊行的主要是日历、佛经。宋初,在宋太宗的主持下,大量编印出版典籍,并着手编纂一套权威版本的经典文本。至继任的宋真宗时,刊印了《七经义疏》,共165卷,民间刊印儒学经典的数量也大量增加。以上现象()

①推动了活字印刷术日臻完善②促进了儒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②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④强化官营印刷业的垄断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17·北京丰台一模·15)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保持谨慎敬重的态度,对事物要探究它的道理)来变化气质,上述观点()

①体现儒家的伦理道德②借鉴道家的思想主张

③渗透格物致知的思想④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7·北京东城二模·15)对于“格物致知”一说,王阳明解释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是少几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说明了心学()

A.奠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 B.强调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

C.对程朱理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D.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12.(2017·北京石景山一模·15)黄宗羲曾提出“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顾炎武也说过“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下列对他们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A.推祟先秦时期封建制度 B.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统治

C.反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D.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影响

13.(2017·北京精华学校高考考前测试·14)1849 年,林则徐曾写了一副对联赠与左宗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左宗棠以对联时时激励自己。下列思想与对联相似的是()

A.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 B.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C.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14.(2017·北京东城二模·16)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观点,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A.发昌机器厂——农工商总局——《新青年》——中国共产党建立

B.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局——《新学伪经考》——同盟会成立

C.刘立川起义——总理衙门——《钦定宪法大纲》——国民党一大召开

D.大生纱厂——京张铁路局——《新民主主义论》——一届人大召开

15.(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16)下图为某同学所绘“近代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思想历程”示意图。图中①②应填写的是()

A.①经世致用②新三民主义 B.①救亡图存②进化论

C.①中体西用②马克思主义 D.①实业救国②毛泽东思想

16.(2016·北京海淀一模·15)有学者认为,晚清西学东渐可以分为四个历史阶段:1811—1842年;1842—1860年;

1860—1900年;1900—1911年。下列西学传播的特点属于第三阶段的是()

A.传播于沿海的通商口岸 B.系统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理论

C.开始译介西方史地书籍 D.开始介绍近代西方各国律例

17.(2017·北京昌平高三期末·9)清政府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1876—1879年任职)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他的认识()

A.代表了清朝大臣的普遍看法 B.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相一致

C.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D.超越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认知

18.(2017·北京海淀高三查缺补漏·17)史家在评论近代历史事件时指出“以所谓礼教侍奉权力,是孔子的发明,向来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有之才得以区别于周边野蛮人,如今却因为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被当成糟粕来排斥。

这真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是前所未有之事。”以上评价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

19.(2017·北京昌平二模·18)“凡举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尊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该文最有可能刊登在()

A.《时务报》 B.《中外纪闻》 C.《民报》 D.《青年杂志》

20.(2017·北京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31)一个历史事件由若干历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狂人日记》发表

B.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临时约法》颁布

C.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D.维新变法—预备立宪—剪辫易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是在夏朝,时间不对,故①错误;分封制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是在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已逐步瓦解,故②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逐渐为专职官僚制度所取代,如推行县制等,这为古代政治制度奠定基础,故③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此后两千多年来的思想文化大都源于诸子百家,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2.【答案】C【解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后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学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政治和文化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项错误;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主要是指唐太宗在民族关系上的开明政策,故B项错误;行省掌管辖境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国重事,可见行省制度加强了对方的有效管理,故C项正确;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明朝多次实行海禁,但始终没有完全中断中外贸易,故D项错误。

3.【答案】D【解析】“景龙”是唐中宗的年号,故A项错误;《四书章句集注》是宋代朱熹所著,故B项错误;唐朝人普遍用诗歌表达生活体验有绝对化的倾向,故C项错误;据材料“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景龙四年(710年)抄本《论语郑氏注》(部分)”可以得出汉文化在西北边疆地区有所传播,故D项正确。

4.【答案】C【解析】根据图6信息中的各诸侯国情况可知,这一时期秦朝还并未建立,而焚诗书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采取的措施,故A项错误;目前最早的成熟汉字是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故B项错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于鲁国,故C项正确;《楚辞》诞生于楚国,故D项错误。

5.【答案】A【解析】材料中所提的时代为春秋战国时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春秋时孔子思想,故A项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代董仲舒的主张,故B项错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为宋朝陆九渊的主张,故C项错误;“经世致用,工商皆本”为明清三大家的经济主张,故D项错误。

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派学说不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说明不是儒家与墨家思想,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派学说不关注人在自然界里的位臵,说明也并非道家思想,故B项错误;C项属于墨家思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派学说把注意力全部投在了国家管理之上,应是法家思想,故D项正确。

7.【答案】A【解析】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战国时期孟子所提;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为明清之际黄宗羲所提;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出自于五代十国时期;④“君为阳,臣为阴……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应为汉代董仲舒所提,选A项符合题意。

8.【答案】A【解析】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论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①正确;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这样就制约了君主的肆意妄为,故②正确;董仲舒的这一理论,促进了儒家理论的发展,故③错误;“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不是阐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故④错误;选择A 项符合题意。

9.【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宋代印刷产品的内容,没有涉及印刷方式,故不能体现推动了活字印刷术的完善,故①错误;从材料“大量编印出版典籍”、“刊印了《七经义疏》,共165卷,民间刊印儒学经典的数量也大量增加”,可知促进了儒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故②正确;材料中儒家经典印刷数量增加,推动了学习儒学的人数增加,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营印刷业的发展状况,不能体现强化官营印刷业的垄断地位,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10.【答案】A【解析】“居敬穷理”是为了明道德之善,体现儒家的伦理道德,故①正确;“太极之理”借鉴道家的思想主张,故②正确;“居敬穷理”渗透格物致知的思想,故③正确;“气质之性”有善恶之别,可见后天提高修养,去恶从善的重要,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11.【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无体现,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得王阳明格物便在朱熹格物穷理基础上,更偏重于为善去恶的内心涵养,从而使格物与致良知完全吻合起来,达到知行合一,故C项正确;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D项在材料无体现,故D项错误。

12.【答案】D【解析】“推祟先秦时期封建制度”,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且先秦时期的封建制度并不是完善的封建制度,故A项错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并没有对当时的君主专制政体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冲击,它起到的仅是一种思想启蒙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论是黄宗羲还是顾炎武,他们批判和抨击的都是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错误;以顾炎武和黄宗羲等为代表的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故D项正确。

13.【答案】D【解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反映了理学精神中的“仁者情怀”,即心怀天下,济世救民。“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反映了道家的辩证法思想,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反映了法家强调法治,反对文人和侠客破坏法律,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反映了墨家的兼爱思想,与家国情怀无关,故C项错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反映了心怀天下,济世救民的情怀,故D项正确。

14.【答案】A【解析】发昌机器厂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反映了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器物技术,农工商总局属于戊戌变法新政之一,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学习转向政治制度层面,《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新思想宣传的主要阵地,反映中国对西方学习转向思想层面,中国共产党建立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转向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来组织革命,属于“组织的反应”,故A项正确;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局属于“技术的反应”,《新学伪经考》与同盟会成立属于“制度的反应”,不能说明材料的四个阶段,故B项错误;刘立川起义和《钦定宪法大纲》是“制度的反应”,总理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是“技术的反应”,国民党一大召开是“组织的反应”,不能说明材料的四个阶段,故C项错误;大生纱厂与京张铁路局属于“技术的反应”,《新民主主义论》与一届人大召开属于“组织的反应”,与材料要求不符,故D项错误。

15.【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结合史实可知,近代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思想历程中包括三个层面,其中器物层面包括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故①应为中体西用;思想层

面包括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与科学”及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故②应为马克思主义。A项中“经世致用”是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新三民主义”应是制度层面的内容,故A项错误;B项中“救亡图存”是中国近代先进中国人总体的追求目标,“进化论”应包括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与新文化运动思想中,故B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D项中“实业救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主张,不包括在三个思想层面中,毛泽东思想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D项错误。

16.【答案】B【解析】“传播于沿海的通商口岸”表明西方势力尚未侵入内地,时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故A 项错误;1860—1900年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西方社会政治理论传入中国,故B项正确;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就开始译介西方史地书籍,如《四洲志》,故C项错误;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就开始介绍近代西方各国律例,如《各国律例》,故D项错误。

17.【答案】D【解析】郭嵩焘个人的主张不足以代表清朝大臣的普遍看法,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据材料“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可知,郭嵩焘主张西方的“本”在于政治制度,“末”在于技术,因此他已认识到学习政治制度的重要性,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双方不一致,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故C项错误;据材料“1876—1879”可知,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主要认同“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郭嵩焘此时对西方的学习已更深入到政治了,故D项正确。

18.【答案】C【解析】维新变法借用传统儒家文化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并不排斥儒家传统礼教文化,故A 项错误;辛亥革命斗争的对象是满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而不是排斥儒家传统礼教文化,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对儒家传统礼教文化的否定,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故C项正确;国民革命斗争的对象是军阀势力,而不是排斥儒家传统礼教文化,故D项错误。

19.【答案】D【解析】根据“科学”“理性”等信息可知该报刊宣传科学、理性。《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宣传维新思想,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中外纪闻》是康有为创办的,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宣传革命思想,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青年杂志》从第二期起改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宣传民主与科学,故D项正确。

20.【答案】A【解析】从层次讲,《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体现,同时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高潮是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临时约法》的颁布,故B项错误;无论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都是孙中山引导下对北洋军阀背弃共和的讨伐,故C项错误;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旨在救亡图存的运动,而预备立宪是清政府推动的自救运动,故D项错误。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课程编号:0223327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后续课程: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总学分:2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明确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不同政权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质、相会关系和区别。这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导言(2学时)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二、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中的几个共同性问题 三、参考论文和书目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一章晚清政治制度(6学时) 第一节近代以前清朝的政治制度 清朝与中国其它封建朝代一样,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所有的行政、立法、司法的最高权力都在皇帝本人,皇帝实行世袭制。 (一)清朝的主要中央国家机构 内三院、内阁、六部、理藩院、都察院、南书房行走、军机处、宗人府和内务府。 (二)清朝的地方政权机关 省——巡抚——从二品 道——道台——正四品 府——知府——从四品 县——知县——七品 第二节1840年后清朝国家机关的变化 五口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税务司署、同文馆。 第三节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时设立的机构: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财政处。 预备立宪时《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中央资政院和各地咨议局的设立,皇族内阁的成立和破产。 本章重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难点:六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议局、资政院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二章太平天国政治制度(2学时) 第一节太平天国革命的兴起和政治制度的建立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南京,天京事变,政权覆灭。 第二节太平天国中央和地方职官制度和乡官制度 天王是太平天国元首和最高领导,下设王、侯爵位,设军师、丞相、检点、指挥等职官。 天京事变前中央机关主要有天王府、东王府、北王府、翼王府等。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后太平天国滥封王侯,设置六爵,职官、机关都有很大的变化。 天平天国采取省、郡、县三级制地方行政制度。 太平天国按军制建立“乡官制”基层政权和“寓兵于农”的乡兵制度。

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社会是以18世纪末到19世纪世界产业革命浪潮为基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由于各国进入工业革命的时间不同,各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同样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变迁,教育受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所制约。关于近代教育起始年代的划分,教育界的争论很多。我们一般认为,欧洲近代教育肇始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成熟于20世纪初的美国;1而我国的近代教育发轫于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1904年“葵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我国近代教育的特征 马克思认为:“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变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条件,又需要相应的教育制度。”2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兵舰和鸦片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列强的人侵,一方面使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中国强行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的狂潮。以“儒礼”为内容的传统教育主题已不再呈现独占局面,旧的教育主题开始受到冲击,产生腐败。与此同时,新的、外来的——开始是裹着大炮的声威,新的教育主题开始萌芽、发展和壮大起来。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洋务运动”为标志。其特征有: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科学教育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办教育的总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各类新式学堂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用性”课程,开设“格物”、“天文”、“舆地”、“算术”、“化学”等。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曾国藩是倡导者,他们是伴随着洋务运动而产生的,随后逐步酝酿成“实业救国”思想。容闳、何启、胡礼垣在《新政论议》中指出:学校科目中应包括机器工务、轮船建法、电气制用、开矿理法、农务树畜等科,以期“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富国裕民之本”。3 2.“广开学校”,创建新式学堂,强调国民教育的重要性 出于对传统教育的质疑,主张效仿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开办新式学堂,并派“志趣 1杨文花,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是近代教育的开端.科教文汇,2008(2),第204页. 2《卡尔·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中的普及教育的发言记录》(1869年8月10日和17日),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16卷,第654页. 3元青,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初探.天津:天津师大学报,1986(2)第30—32页.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简答

【题型:简答】【100分】 [1] 为什么说中国近代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极不合理、十分落后的经济结构? 得分:100分 答:近代工业软弱无力,根本不能为改造传统经济和经济部门提供坚实有力的经济实力;传统经济部门特别是传统农业在实现工展的重负下,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经济压迫和掠夺下,几乎丧失了推动经济发展和贡献经济要素的能力。在这种严重畸变上,追求国家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必然是异常艰难崎岖,是没有希望取得成功。 【题型:简答】【100分】 [2] 怎样理解近代外国资本在华享有种种特权? 得分:70分 答:外国资本在华享有种种特权,他们是西方列强刺入中国经济命脉的利剑。它们以格子的政府为依仗,在中国为所欲为,或借大小军阀,控制政局并划分势力范围;或投资于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垄断并独占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战略产业;或称雄于中国吞并中国资本企业。不彻底摆脱并改变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社会经济的局面,就不可能改变中国经济的依附地位,赢得中国经【题型:简答】【100分】 [3]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自然经济性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得分:100分 答:第一,这种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自给性和封闭性。第二,这种经济结构具有突出的离散性。第三,这种经济结构还具有显这种经济结构还具有典型的同构性。 【题型:简答】【100分】 [4] 中国封建地租(形态)结构构成情况如何? 得分:100分 答:地租分为劳役地租,货币地租,实物地租。近代中国的地租性态,大致讲:是无敌组占主要地位,货币地租次之,而劳役缘少数民族地区比较典型。 【题型:简答】【100分】 [5]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得分:100分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发展演变规律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发展演变规律(讲义) 首先,徐老师留得这两道题目,难,很难,非常难.本来以为会有一些现成的资料可供参考利用,结果查找资料的时候才发现真没有现成的研究资料,只有一位同志,发在5.28日的百度知道里的一个提问,和徐老师留得题目一样,但是也只有两个回复,并且回复内容是错误的,不是咱们班的同学提问的吧? 这两道题目,思考起来一题比一题难,一题比一题更有深度,所以能力有限,水平不够,只能选择稍微简单一点的第一题来试着整理了。第一题的题目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发展演变规律。 规律也称为“法则”,它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具有普遍性、重复性等特点;它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它,但人们能够认识它,利用它来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为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发展演变规律的总结整理,我们认为首先是要分析出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都有着怎样的发展,这些发展有什么共性和个性,之后找出这些发展历程之中必然的,本质的特点,进行总结凝练,推导出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发展演变规律,我想这就是我们党史组得出以下规律的思路。 本题的切入方法 中国近代是一个变化急剧、的时代, 各个阶级、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政治思想异常纷繁复杂。在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切入方法上,学术界一般的研究方法一般有四种,一个方法是重点掌握几种主要思潮, 如经世思潮、太平天国思想、洋务思潮、变法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潮等。这种思潮的方法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进步思想的发展演变, 突出了重点,,有利于对规律的整理和总结。 另一个常用方法是重点掌握主要思想家的思想, 也就是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的思想。这些人的思想, 不但有代表性, 而且与实际政治活动紧密联系, 通过他们的理论与实践来了解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 是一种好方法。其不足之处还是对于规律的总结难以反映全貌,会让研究者走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地步。 第三种方法是阶级分析法, 即按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来给政治思想分类,这种方法有利于认识各种政治思想的本质, 但容易出现教条主义和简单化、绝对化、扩大化等错误倾向。 第四种方法是通过不同的主题来掌握各种主要思想,如反帝、反封、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维新改革、民主革命、宪政、政党政治、新文化运动、抗日建国、民主建国, 等等。这种方法比较灵活, 但类似的内容很多, 有些主题分布在在好几个时期, 有的还贯穿于中国近代史全过程,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为了方便本题演变规律的得出,我们采用政治思潮的研究方法,结合有代表性的主要思想家的学说,对应其相应的时代背景和其思想发展、衰落的演变历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讨论,我们首先认可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总的趋势,在哲学上说,这是一个共性的部分,之后在总趋势的宏观层面上,进而分析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若干特点,这是个性的一方面,将这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特出若干条演变规律。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总的趋势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总的有两大趋势,一是对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国家观及维护这种国家观的君权神授说和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观念的批判和摒弃,同时也是资产阶级国家观形成发展,并经过实践最终失败的历史。二是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思想。维护国家主权、抵抗外来侵略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基本问题,近代任何先进的思想家大都对此提出过主张,并努力进行了实践,但最终都没有能够实现其思想主张。在这两大趋势之内,还有着四条主线:爱国主义,以孙中山、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主线,实业救国,民主宪政等现代化主线,从“师夷长技”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向国外学习主线。这四条主线不是孤立的,而是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发展史分析的一条思路,在这些主线的分析下,我们再来总结近代政治思想的特点,继而归纳出发展规律。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演变的特点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特点来源于以上的两大趋势和四条线索,这里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纷繁复杂,肤浅粗糙。为什么这么说,纷繁复杂是指,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走过了欧洲几百年的政治思想历程,社会政治思想从封建主义跃进到社会主义,各个阶级、各个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当思想的主流正汹涌澎湃之时,潜伏的支流也已初现端倪。今日进步思想战线的旗手,明日已沦为落后思想的护兵。有继承传统的,有借鉴外来的,有糅和中西的,政治思想成为缤纷异彩、五光十色的万花筒。肤浅粗糙,是指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针对迫切的救亡图存的政治问题而提出的,现实斗争的紧迫性没有给思想家们留有足够的条件来构筑他们的理论体系,往往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政治方案已经形成之后才去找哲学的支撑点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这样便不可能形成成熟的完整的思想体系。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演变的规律 1.民族危机的日趋严重是政治思想演变的源动力 至1949年止,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延续了一百多年,亡国的危机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而日趋严重。当然,危机的存在并不能自发构成思想发展的动力,只有当危机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切身感受到时,它才能扮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知识梳理 1.基本线索: 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 (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2)特点:①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②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③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倾向。 (四)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 (1)内容:①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②李大钊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③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④“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⑤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2)特点:①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②由学习资本主义文明转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③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④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广泛流行。 (五)中共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王尔敏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的读后感

王尔敏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的读后感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有着灿烂文化,一个处处充满美感的国家。然而,在近代战争的枪炮声中,这个古老的国家犹如一座古屋,被暴徒残忍的炸毁,剩下了满堆的瓦砾;它犹如一头睡熟在笼子的雄狮,任人拿着鞭子抽打,滴着淋漓的鲜血。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写满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史,是中国人民最没有骨气、最没有人格尊严和最不愿意提起的一段痛史。 近代中国的遭遇是伴随着不断运动的而展开的,通商、鸦片、条约、利益均沾、侵略、推翻……这样一种复杂前进的过程,伴随着深刻的自卑与自豪相纠缠的情结。就不得不说近代中国思想的变化和演变。在十九世纪以前中国士大夫的眼中。中国是“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内外,所以限也。”由于长时间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他们认为中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世界以中国为中心。称西方为“夷”。是一种无知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有三种弊端:政治上的为我独尊,经济上的自给自足,文化上的自圆其说。其突出表现为英国1793年派遣马嘎尔尼与1816年派遣的阿美士德来华时中国士大夫的表现。 1793年,当时乾隆皇上还在位,英国马嘎尔尼率众多的科学家、医生、作家等90人组成的使团来大清拜会乾隆。9月,在热河行宫,马嘎尔尼使团两次谒见乾隆皇帝,带来了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送上了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地球仪、毛瑟枪、榴弹炮、装备110门大炮的军舰模型、钟表、洋布等,他们骄傲地展示着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科技成果,满以为大清国会感到震惊,但乾隆却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这些都不过是奇技淫巧罢了!英国人的所有要求被乾隆皇帝一概驳回,并在回复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件中留下了那句传世名言:“天朝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之谭嗣同

从平等观方面试析谭嗣同社会政治思想 【摘要】:谭嗣同是清末著名的改革派思想家,是一位极具政治魅力与学术魅力的历史人物。他一生只有短短 33 年,他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也不过三四年的时间,但是,他作为中国社会剧烈动荡和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提倡冲决网罗,力争树立平等的观念,对于时代的回应和社会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也为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精神武器。谭嗣同根据政治变法的需要, 从西方文化中去寻求真理, 并用传统文化来诠释外来文化。同时, 又用他所理解的外来文化来改造传统文化, 使他所建构的政治思想呈现出与他人不一样的色彩。【关键字】:谭嗣同《仁学》平等观政治思想 十九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发展到了十分尖锐的程度,中国已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从那时起,中华文明经历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挑战与回应。在这些挑战与回应当中涌现出了许多思想上的精英,他们的思想尤其是政治思想虽然带有争议,却不乏鲜明的色彩,带动了那个时代思想上的激流与涌动。谭嗣同就是这些精英之一,他以无畏的精神和冲决罗网的勇气对封建制度和维护其统治的伦理纲常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并且投入变法维新的实际斗争,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谭嗣同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他面对死亡从容不惧,慷慨赴死的气度令世人钦佩,而他的思想更令世人称赞。梁启超称谭嗣同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光华璀璨的彗星。他说:“嗣同遇害,年仅三十三,使假以年,则其学将不能测其所至。仅留区区一卷,吐万丈光芒,一瞥而逝,而扫荡廓清之力莫与京焉,吾故比诸彗星。”①郭湛波在其著作中称谭嗣同是中国近代五十年思想第一阶段代表人物中除康有为外,思想足以自立,影响之最大者。②熊十力在《读经示要》中说:“自清季以来真人物,唯复生一人足以当之而已。”③蒋维乔在他所著的《中国近代三百年哲学史》中谈到谭嗣同时颇为感叹地说:“在彼之时代,以彼之年令,即能直观东西人种之长短,且图东西思想之融合,真慧眼及直觉力之强,真可惊叹。倘能卒其天年,其发展当未可限量。”④张灏在《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一书中说:“正如梁启超在《仁学》的序言中所清楚表明的,谭嗣同把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4页. ②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③费永清.仁学:走不出去的中世纪[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复习要点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复习要点 1、总体思路 向西方学习 与传统思想相结合形成中国式的社会思想1、发展主线与社会之间相结合 地主阶级革新派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知识分子变法维、具体过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革命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 、主要类 、人物:生卒、性别、年代、职位、主要事迹、主要思想、评价(地位 、派别:活动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要措施、评 、著作:背景、主要内容、评 、思想名称:背景、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评 、纲 、按类别 )人物:龚自珍、魏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章太炎 )派别: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天义派、新世纪派、国家主义派 第三党、国民党改组派、人权派 )著作《天朝田亩制度 )思想:联省自治、“好政府”主义 、按思想史发展过 )地主阶级革新派:龚自珍、魏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 )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知识分子变法维新:康有为、梁启 )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革命理论: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孙中山 章太炎、天义派、新世纪派、国家主义派、联省自治、“好政府”主义、第三党、国民党组派、人权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不考 、具体知识 、龚自珍 )人物生平:龚自珍1972~184,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 官僚地主家庭,师从今文经学家刘逢禄学习《公羊春秋,其微言大义成为龚自珍表达自的社会改革思想的手段 )主要思想 A社会批判思

a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 1. b.对黑暗社会的政治批判; c.对封建土地兼并的揭露; d.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B.社会经济改革思想 a.主张在全国农村建立一种基于封建宗法的经济结构,以此调节土地的占有,克服“大不相齐”的矛盾; b.“驱民于南亩”的重农思想; c.“宜并杜绝呢羽之至”等“不急之物”的外贸思想。 C.政治改革思想 a.主张修改礼制,加强大臣权势; b.废除八股文,破格选拔人才; c.主张禁烟,抵抗外国侵略。 (3)评价: 1)变易进化的历史观 利用今文经学对脱离实际的汉学进行批判,突破了今文经学注经之路途,寻其 “微言大义”,评议时政,吸取其所需部分,阐述社会轮回发展说,“张三世”“通三通”“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无论“天道”“人道”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而且呈“自然之势”,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局限和意义 局限:在变革问题上,只承认渐变,否认突变和飞跃,往往保留一些传统思想,晚年 则囿于“历史循环论”“佛学因果论”而陷于倒退和停滞。体现了“半是批判,半是挽歌”的特色处境; 意义:能在衰颓之世仍呼喊不止,尤为可贵。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确乎是 近代思想之先河。 2、魏源: (1)人物生平: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出身于地主官僚家庭。1844年编纂了《海国图志》,本书是当时东方各国了解西方的经典之作; (2)主要思想:强国御侮 A.对西方的了解与研究 开始突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辩”的旧框,而正面直视外国,,“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同时对于其掠夺瓜分予以重视; 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反侵略思想 学习西方的技术来反侵略,以捍卫国家主权; C.社会改良思想 欲强国先治理统治机构,天下无数百年不变之法,提出“更法变制”。问题主要在国内,必须改革内政,收取人心;中国积患甚多,主要是人心之寐、人才之虚;要培养讲求实效的社会风气,政治才可改观。而在经济方面提出漕运、水利、盐政等改革,强调民间商业之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四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110065 课程名称中国政治思想史评阅教师 第四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平时作业四( 第十二至第十六章) 评语: 评阅时间:年月日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晚清地主阶级改革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掌握实权的中上层,一类是没有掌握权力的知识分子。下列人物中属于没有掌握权力的知识分子有(BC )。 A.林则徐 B.魏源 C.龚自珍 D.曾国藩 2、魏源明确指出,夷之长技有(ABC )。 A.战舰 B.火器 C.养兵练兵之法 D.量天尺 3、洪秀全把传统的宗法制的家庭伦理观念和基督教的平等博爱思想结合起来,准备形成具有中国农民特点的平等思想,包括(ABCD )。 A.经济平等 B.政治平等 C.男女平等 D.民族平等 4、洪秀全宗教观念背后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社会变革思想,具体有(ABC )。 A.倡导变革的思想主张 B.反对“六不正”的思想 C.奉天诛妖的反清思想 D.实行平均主义的思想 5、张之洞救国主张主要有(AC )。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编练新式陆军,举办新式军事教育 C.建设中国近代海防、海军 D.兴办新式矿业 6、李鸿章分析中国处于变局的特点,并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与从前不同的新情况是(ABCD )。 A.中国门户已经洞开,已无中外之界 B.面对列强的火炮坚船,中国的“水路关隘,不足限制” C.洋人论事不论理,实力决定了一切 D.国内的农民起义对统治者的威胁越来越大

7、大同思想的理论前提有(ABC )。 A. 苦乐观 B. 平等观 C.仁爱观 D.自然观 8、梁启超的思想可以概括为(ABD )。 A.自强 B.变法 C.民权 D.救国 9、章太炎坚决反对在中国实行议会民主,原因是(ABC )。 A.中国人口多 B.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C.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素质差 D.西方国家不允许 10、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是(BCD )。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二、填空题(每空1分,空10分) 1、在翻译书报、了解西方的同时,林则徐还积极主张向学习西方的“长技”。当时他所认识到的西方长技还只限于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 2、龚自珍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开启了当时知识分子古文或散文的新风气。 3、太平天国治理国家的方案,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资政新篇。 4、洪仁玕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原因。 5、冯桂芬是从地主阶级改革派向洋务派的过渡人物,他初步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6、在民族危机日蹙的形势下,李鸿章看到大变局之下中西关系的复杂性,认为在对外关系中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用他自己的话就是“羁縻”、“扶夷”。 7、在充分论证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后,康有为又提出人性平等的资产阶级民权观。 8、严复政治思想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和强调自由。 9、被誉为是“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邹容写了《革命军》一书,教育了整整一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的准备时期,起到了振聋发瞶的作用。 10、孙中山认为,民族主义的根本问题是主张向西方学习,所以,要挽救民族危亡,就要推翻清政府。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学分: 2 总学时:32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本课程让政教专业的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国近现代的政治与文化,掌握相关的历史和政治知识,掌握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历史概况、发展脉络、主要观点和历史地位,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基本国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对象和基本任务。 2.熟练掌握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理论问题、发展线索和主要特点。 3.学习掌握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内容: 1.名词概念 社会思潮、政治思想。 2.研究对象 3.基本任务 4.基本理论问题 时代主题、斗争方式、发展主线、思想武器。 5.发展线索 6.主要特点 救亡性、多元性、实用性。 7.学习目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鸦片战争时期“经世致用”社会思潮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思想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了解鸦片战争前后社会思潮发生转变的动因 2.熟练掌握“经世致用”社会思潮的时代特征与局限 3.学习评价地主阶级改革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 教学内容: 1.鸦片战争前后社会思潮发生转变的动因 2.新“经世致用”思想的兴起 程朱理学、“经世致用”今文经学。 3.新“经世致用”社会思潮的时代特征、社会意义、历史局限。 4.地主阶级改革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 龚自珍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主要贡献与局限。 林则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主要贡献与局限。 魏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主要贡献与局限。 第三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思潮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

西方近代的教育思想

拉特克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学理论的第一个倡导者。致力于探究“数授之术”开拓教学理论,他的教学合重点在于探讨如何使所有的人最容易、最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教养,是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中心的。 1612年向法兰克福诸侯呈交的学校改革的奏书《改革学校和社会的建议书》中,自称“教学论者”,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 拉特克关于教学的方法与技术要尊重学科知识的性质,这一观点具有独创性和生命力。他的自然教学法直接影响了夸美纽斯,并对整个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拉特克所倡导的教学论,是以教学的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它并非完全不谈教什么(教学内容),但重心是如何教。 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著名的民主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他是公 (1632)共教育最早的拥护者,其理念在他所著作的《大教学论》中提出。代表作有《大教学论》 《母育学校》《泛智学校》《世界图解》。《大教学论》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始。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近代教育之父、系统的教育学之父。 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夸美纽斯受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对人具有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信心,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和谐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改良社会,实现教派和民族的平等。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发展。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 夸美纽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虽然早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在耶稣会派和路德派等教派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分班、分级教学制度,并且按年、月、周规定教学进度。但是,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作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夸美纽斯以他在教育理论上的卓越贡献,奠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普及义务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实际上是对所有儿童授以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只有那些有志于从事脑力劳动的男女才能享受,高等教育则更是少数“智者”的权利。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夸美纽斯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主张人人有权利接受教育的主张,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 裴斯泰洛齐受18世纪启蒙思潮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他看来,社会的腐败和道德的堕落,是由于不合理和不平等的教育制度造成的;劳苦大众的贫困和悲惨的生活境遇,同样也是因为他们缺乏教育和文化知识的结果。因此,他要求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和不平等的教育制度,主张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制度,使社会各阶级的儿童,包括贫民的儿童都能受到一种合理的、符合他们实际生活所需要的教育。希望通过提高劳动者及其子女的文化知识水平,改变他们实际上生活所需要的教育;希望通过提高劳动者及其子女的文化知识水平,改变他们悲惨的生活境况。裴斯泰洛齐还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些自然所赋予的潜在能力,并且这些能力都具有渴望发展的倾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潜在能力。教育者必须深入研究和认识儿童的自然发展,并努力使教育

2018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形考一

1.【单选择题】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从()开始的。 选择一项: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孙中山 d. 严复 题目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2.【单选择题】高度评价十月革命,说从“刀光火色”中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的是()。 选择一项: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胡适 d. 鲁迅 题目3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选择一项: a. 陈独秀 b. 毛泽东 c. 董必武 d. 李大钊 题目4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1922年至1923年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选择一项: a.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b.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 香港海员罢工 d. 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题目5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5 【单选择题】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选择一项: a. 中国国民党一大 b. 中国国民党二大 c. 中国共产党一大 d. 中国共产大二大 题目6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 选择一项: a.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 整理党务案 c.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 中山舰事件 题目7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是()。 选择一项: a. 蒋冯战争 b. 蒋桂战争 c. 直奉战争 d. 中原大战 题目8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彻底清算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会议是()。 选择一项: a. 中共六大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评价

《中国政治思想专题》 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评价 系别:人文社科系 专业:行政管理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老师: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评价 摘要: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封建思想为主导、以儒学文化为主干的定势。1840年之后,中国战乱不断,以追求国家独立、民主、富强为主题的政治变迁也更替频繁。文章从近代中国社会基本情况入手,分别阐述了近代中国地主阶级经世派和洋务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几种不同的阶级力量的不同主张和思想,最后再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给出评价。 关键词:近代中国;政治思想 一、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 (一)近代中国政治的基本状况 清朝的没落和鸦片战争,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动荡,中国的阶级结构和社会的主要矛盾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除了原有的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又增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为标志,西方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使中国由一个封建大国一步一步地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近代史上,各种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相继为实现民族救亡图存进行了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无论他们所倡导的政治主张是多么的大相径庭,但终究是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而展开的,也都是服务于这一主题。但是各种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所提倡的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张是不同,形式也不一,这是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复杂国情所决定的。近代中国是一个各种阶级力量相互共存的历史时期,而各个阶级内部又分为不同的派别,这使得各种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产生了冲突和斗争,也正是在这样的冲突和斗争之中,才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迁。 (二)近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状况 1.自然经济的解体。鸦片片战争后,列强从与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中获取了许多政治经济特权。英美等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但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的商品凭借低关税等特权,以低廉的价格大量的涌向中国市场。给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造成极大的冲击,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使中国逐步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沦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2.近代企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同时,洋务派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的倡导下开始出现。它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资金少、技术薄弱、发展不平衡的中国企业在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夹缝中步履维艰。 (三)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时,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的政府也不断推行各种政策,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些政策,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外阅读书目

课外阅读书目 林茂生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金鋙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 关海庭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严怀儒、高军、刘家宾主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简编》,北京出版社,1985年。 高军等人主编:《现代中国政治思想评要》,华夏出版社,1991年。 彭明,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十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陈旭麓主编:《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联书店,1979年。 彭明、程歗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18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林戴昭、潘国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王继平,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彭明主编,从空想到科学——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蒋俊、李兴芝:《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徐善广、柳剑平,中国无政府主义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路哲,中国无政府主义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高军、李慎兆、严怀德、王桧林等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姜义华编:《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 葛懋春、蒋俊、李兴芝编:《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刘健清等:《中国国民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唐宝林主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 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张光宇主编:《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的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

甘肃省高考历史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2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甘肃省高考历史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2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 . 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 . 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 . 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 . 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2. (2分)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是() ①明确反对帝国主义②平均地权③反对满洲贵族统治④节制资本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3. (2分) (2015高二上·攸县期中)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叫()材料是(): A . 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B . 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C . 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 D . 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4. (2分) (2016高二上·郏县期中) 社会变革是中国近代化的前提。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过程中,中国近代不同的阶级、阶层、政治集团为了摆脱民族危机,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主张向西方学习,先后对中国社会提出一系列改革设想。l9世纪末,下列人物主张向西方学习,对中国社会进行最彻底变革的是() A . 李鸿章 B . 康有为 C . 孙中山 D . 李大钊 5. (2分) (2020高二下·本溪开学考) 1933年4月1日,蒋介石批准成立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最初其主要经营业务集中于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1933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调拨等工作。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 日本侵华范围不断扩大

自考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魏源思想的评论:魏源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了“制 夷”而“师夷”,为了抵抗外国侵略而了解外国,学习西方,这一口号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性质和进步意义。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魏源“师夷”的内容和对师夷“长技”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养兵之法”的低水平和狭隘范围内。 ●如何评价魏源在近代史上的地位?答:1,、魏源是一位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家,坚决主张抵抗外来 侵略,代表了中国思想界反抗外侮的爱国主义方向。2、林则徐是中国睁开眼看西方的第一人,魏源则是林则徐之后的集大成者。他编纂完成的《海国图志》可以说是这方面最丰硕的成果。3、魏源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最杰出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了“制夷”而“师夷”,为了抵抗外国侵略而了解外国,学习西方鲜明的爱国主义性质和进步意义,使他成为继往开来的人物。 4、由于时代与社会的局限,使魏源不能意识到阻碍中国社会前进的最根本原因是腐败。 ●龚自珍思想的评论:龚自珍作为晚清时期地主阶级的进步思想家,其最可贵之处在于他的批判精神和 变革精神,他在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封建官僚体系的腐败方面,确实起了作用,他对社会的抨击,对社会现实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打破了清王朝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思想文化界的沉寂局面,开创了晚清思想解放的放弃。&应当指出的是,龚自珍毕竟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揭露和抨击社会的黑暗、吏制的腐败,主张更法、改制,目的是为了清除封建制度的弊端,改善封建统治,而不是反对和否定封建制度本身,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使他提出的更法、改制,只能是“药方只贩古臣丹”,这种枝节的补救改良和复古空想,只能在治国平天下的封建正统思想体系里打转转。 3、洪秀全皇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1、农民政权的封建化,不决定于思想意识,而决定 于社会存在。2、封建时代的农民阶级并不代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农民阶级的意识从属于封建经济和政治权利3、洪秀全的皇权主义与其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4、《天朝田亩制度》在总纲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答:1、《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运动发展的历 史产物;2、是作为封建土地制度的对立面,具有强烈的革命性;3、宣传的平均主义思想及实施在客观上包含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开辟道路的内核;4、作为平均主义的纲领,只是农民小生产者的思想结晶,它要求在小农经济分散的个体生产上均贫富,消灭阶级,财产公有,这只是一种空想。 5、《资质新篇》的评析:《资质新篇》是洪仁玕根据中国社会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践借鉴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的若干经验而提出的革新政治,变革文化,发展资本主义的施政纲领,它的价值在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条件下,给农民运动指出了一条挣脱封建枷锁,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方向和道路,《资质新篇》的颁行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资质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是第一个反封建,反侵略的政权基础上要求全面仿效西方国家,努力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性文献;2、《资质新篇》是《天朝田亩制度》珍贵的续篇,它反映了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思想发展的进步趋势,可以数洪仁玕是中国近代最积极要求走向资本主义的人物之一;3、《资质新篇》的局限性在于它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民主制,但没有就中国如何采取民主政体提出任何实际的明确主张。 6、洋务运动产生的原因:1、从内部原因看,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直接目的就是镇压农民起义2、从外 部原因看,洋务运动的兴起时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的结果3、此外,洋务运动的产生也同早期学习外国长技的“师夷”思想有一定关系。 7、评价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1、“中体西用”是发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进1861年冯桂芬在 《校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到张之洞撰写成了《劝学篇》系统的阐发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从而成为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2、张之洞在维新运动兴起之时所系统阐发的“中体西用”论,其初衷是为了维持封建专制制度,抵制维新变法;3、“中体西用” 在封建旧学张本的同时,也为西方学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8、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如何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早期改良派的产生背景):1、在政治上,通过逼迫清 政府订立不平等条约,谋取了在华的种种特权,置中国毫无独立主权的地位;2、在经济上,通过继续对华的商品输出,在华开设银行,筑路开矿,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3、文化上,通过传教,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