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无机工艺学复习题

无机工艺学复习题

无机工艺学复习题
无机工艺学复习题

无机工艺学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炭与水蒸汽反应制水煤气,要得到较高浓度的CO 和H2,适宜的条件是()

A 高温、高压;

B 低温、低压;

C 高温、低压;

D 低温、高压。

2、干法脱硫中,能把大部分有机硫转化为无机硫的方法是

A 钴-钼加氢法;

B 氧化锌法

C 活性炭法;

D 氧化铁法。

3、下列不属于化学吸收脱碳方法的是

A 碳酸丙烯酯法;C MDEA 法;

B 热碳酸钾法;D 氨水法。

4、合成氨原料气最终净化后CO 和CO2 的总含量不超过

A 10╳10-5;

B 10╳10-6;

C 10╳10-4;

D 10╳10-2.

5、氨合成的适宜的条件是

A 高温、高压;

B 低温、低压;

C 高温、低压;

D 低温、高压。

6、目前生产硫酸的最主要的原料是

A 硫铁矿;

B 硫磺;

C 硫酸盐;

D 冶炼气。

7、硫铁矿沸腾焙烧所使用的床层为

A 固定床;

B 流动床;

C 硫化床;

D 悬浮床。

8、二氧化硫氧化过程中,二氧化硫的最适宜浓度约为

A 14%;C 21%;

B 7%;D 97%。

9、氨催化氧化工艺条件的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 较高的氨氧化率;C 铂损失;

B 生产强度;D 氨损失。

10、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硝酸尾气处理方法是

A 化学吸收法;

B 催化还原法;

C 固体吸附法;

D 物理吸收法。

11、尿素合成中,温度应选择

A 最高转化率时的温度;

B 略高于最高转化率时的温度;

C 略低于最高转化率时的温度;

D 尽可能高。

12、某复合肥料的营养元素含量为10-20-15,其中20 表示

A N%;

B P% ;

C K%;

D P2O5%。

13、蒸氨过程所使用的氢氧化钙为

A 石灰乳;C 石灰膏;

B 消石灰;D 石灰水。

14、甲烷转化制合成氨粗原料气过程中,氮气的加入是在_____中进行。( C )

A. 燃烧室

B. 一段转化炉

C. 二段转化炉

D. 以上都有

15、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教授提出的制碱方法为

A 路布兰法;

B 氨碱法;

C 联合法制纯碱和氯化铵;

D 联合法制纯碱和氯化钙。

16、气态烃类蒸气转化中,关于加压的有利之处错误的是()

A 节约动力;C 节省投资;

B 有利于平衡转化;D 提高热回收率。

17、CO 变换中,常使用的中温催化剂是()

A 铁-铬;C 钴-钼

B 氧化铜;D 氧化铁

18、干法脱硫中,能吸收大量无机硫的方法是

A 钴-钼加氢法;

B 氧化锌法

C 活性炭法;

D 氧化铁法。

19、被称为现代低能耗脱碳工艺的是()

A 碳酸丙烯酯法;C MDEA 法;

B 热碳酸钾法;D 氨水法。

20、下列不属于合成氨原料气最终净化方法的是()

A 铜氨液法;C 深冷液氮洗涤法;

B 甲烷化法;D 冷甲醇法。

21、氨合成过程中,不会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为()

A 氧化物;C 磷化物;

B 硫化物;D 氯化物。

22.氨合成过程中,压力选择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A 能量消耗;

B 原料费用;

C 设备投资;

D 平衡转化率。

23、工业上,三氧化硫的吸收剂为()

A 水;

B 稀硫酸;

C 浓硫酸;

D 发烟硫酸。

24、二氧化硫氧化应用最广的催化剂是()

A 铁-铬;C 氧化钒;

B 氧化铜;D 氧化铁。

25、预防氨-空气混合气爆炸,主要考虑():

A 最低爆炸极限;

B 最高爆炸极限;

C 爆炸压力;

D 爆炸极限宽度。

26、下列哪项不是一氧化氮氧化的良好条件():

A 加压;

B 低温;

C 适宜气体组成;

D 较长的接触时间。

27、尿素溶液的蒸发宜采用( B )

A 一段加压;

B 分段减压;

C 一段减压;

D 分段加压。

28、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碳酸化)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是(A )。

A、氨基甲酸铵的水解

B、氨基甲酸铵的生成

C、复分解析出碳酸氢钠结晶

29、石灰窑结构从窑顶往下可划分三个区( A )。

A、预热区,煅烧区与冷却区

B、冷却区,预热区与煅烧区

C、预热区,冷却区与煅烧区

30、湿法磷酸—用酸(C )分解磷矿制得的磷酸。分解磷矿是在大量磷酸溶液介质中进行的。

A、磷酸

B、盐酸

C、硫酸

31、氨碱法生产纯碱(苏尔维法)的生产原料是( A )。

A、食盐、石灰石、焦炭和氨

B、食盐、硫酸、煤和石灰石

C、食盐、氨及二氧化碳

32、离子交换膜法原理与隔膜法相同,只是用离子交换膜代替普通隔膜。该膜只允许( C )离子通过。

A、氯Cl-

B、氢氧根OH-

C、钠Na+

33、以水蒸汽为气化剂制得的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煤气是( C )。

A、空气煤气

B、半水煤气

C、水煤气

34、影响加氢反应化学平衡的因素有( B )。

A、温度、压力及空速

B、温度、压力及用量比

C、压力、温度及杂质含量

35、沸腾焙烧炉结构( A )

A、下部为沸腾区,中部为扩散区,上部为焙烧空间。

B、上部为沸腾区,中部为扩散区,下部为焙烧空间。

C、下部为沸腾区,中部为焙烧空间,上部为扩散区。

36、酸雾的清除,工业上往往设置( A )既降低温度又通过增湿来增大雾滴直径。

A、冷却塔

B、增湿塔

C、除雾器

37、联合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联碱(侯氏法)的生产原料是( )

A、食盐、石灰石、焦炭和氨

B、食盐、硫酸、煤和石灰石

C、食盐、氨及二氧化碳

38、用浓硫酸吸收时,通常选吸收酸浓度为( A )可得到最大的吸收率。

A、98.3%,

B、94%

C、92%

39、以适量空气与水蒸汽为气化剂制得的满足生产合成氨对氢氧比要求的煤气是(B )。

A、水煤气

B、半水煤气

C、空气煤气

40、被称为工业之母的是( C )

A、硝酸

B、纯碱

C、硫酸

41、湿法磷酸—用酸分解磷矿制得的磷酸。分解磷矿是在大量( )溶液介质中进行的。

A、硫酸

B、磷酸

C、盐酸

42、以水蒸汽为气化剂制得的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煤气是( C )。

A、空气煤气

B、半水煤气

C、水煤气

43、间歇式制取半水煤气的工作循环( A ) 。

A、吹风、上吹、二次上吹、下吹、空气吹净

B、吹风、上吹、下吹、二次上吹、空气吹净

C、吹风、上吹、下吹、空气吹净、二次上吹

44、下列不属于合成氨原料气最终净化方法的是( C )。

A、铜氨液法 B 甲烷化法C、冷甲醇法

45、某复合肥料的营养元素含量为10-20-15,其中20表示(B )。

A 、N% B、P2O5% C、P%

46、变换反应的特点之一是( B )。

A. 体积缩小

B. 放热

C. 不可逆

D. 体积增加

47、间歇法制取合成氨粗原料气过程中,氮气的加入是在( C )进行的。

A. 吹风阶段

B. 一次上吹

C. 空气吹净阶段

D. 下吹阶段

二、判断题:

1、半水煤气生产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热平衡就可以得到合格的气体组成。()

2、气态烃类蒸气转化过程中,平衡温距越高,催化剂活性越好。

3、一氧化碳变换既是净化过程,又是原料气的制备过程。

4、氨合成中,气固间的内扩散可忽略,外扩散不可忽略。

5、二氧化硫炉气的干燥剂常用浓硫酸。

6、氨氧化法可直接制得浓硝酸。

7、氨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常用铂作催化剂。

8、一氧化氮氧化属于本征反应,符合阿累尼乌斯公式。

9、尿素合成中,温度应略高于最高转化率时的温度。

10、重碱的过滤中,要用硬水洗涤。

11、气态烃类蒸气转化过程中,都要经过甲烷蒸气转化阶段。

12、在湿法氧化脱硫中,电极电位是选择催化剂的先决条件。

13、对于大多数可逆放热反应,都有一个最佳温度。

14、一氧化碳变换反应是放热反应,为使反应沿最佳温度曲线进行,在实际生产中,变换炉分段段数越多越好。(NO )

15、湿法氧化法脱硫中,气体中的硫化氢是被氧气氧化成单质硫而从气体中被脱除的。(YES )

16、发烟硫酸中,三氧化硫和水的摩尔比小于1。(NO )

17、合成甲醇催化剂的有效成份是氧化铜和氧化锌。(YES)

18、采用甲烷化法净化合成氨原料气原理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YES )

19、氨氧化法制硝酸,二氧化氮的吸收和一氧化氮的氧化是交叉进行的。()

20、对于可逆的加氢反应,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度加快。(NO)

21、接触法制硫酸的过程包括:二氧化硫的制备、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为三氧化硫以及三氧化硫和水的结合。(YES )

22、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是吸热反应,提高温度有利于加快反应速度。(YES)

23、尿素合成中,氨气和二氧化碳过量都能提高转化率。

24、石灰石的煅烧反应自由度为1。

25、氨合成中,氢氮比应略高于3。

26、裂解原料的含氢量越高,裂解产物中乙烯收率越高。(YES)

27、尿素合成反应中未反应物的回收与循环,分离依据是甲铵的不稳定性及氨和CO2的易挥发性。( )

28、间歇式制取半水煤气的工作循环:吹风、上吹制气、二次上吹、下吹制气、空气吹净阶段。(×)

29、尿素合成反应中未反应物的回收与循环,分离依据是甲铵的不稳定性及氨和CO2的易挥发性。(√)

30、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工艺流程由造气、压缩、合成、精制等四大部分组成。(√)

31、变换反应是放热反应,存在反应最佳温度。中变反应温升大,通常采用分段式。(√)

32、尿素合成中,氨气和二氧化碳过量都能提高转化率。(× )

33、半水煤气生产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热平衡就可以得到合格的气体组成。( × )

34、用浓硫酸吸收时,通常选吸收酸浓度为98.3%可得到最大的吸收率。( √ )

35、在湿法氧化脱硫中,电极电位是选择催化剂的先决条件。( √ )

36、一氧化碳变换反应是放热反应,为使反应沿最佳温度曲线进行,在实际生产中,变换炉分段段数越多越好。(╳)

37、湿法氧化法脱硫中,气体中的硫化氢是被氧气氧化成单质硫而从气体中被脱除的。(√)

38、发烟硫酸中,三氧化硫和水的摩尔比小于1。(╳)

39、合成甲醇催化剂的有效成份是氧化铜和氧化锌。(√)

40、采用甲烷化法净化合成氨原料气原理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

41、接触法制硫酸的过程包括:二氧化硫的制备、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为三氧化硫以及三氧化硫和水的结合。(√ )

42、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是吸热反应,提高温度有利于加快反应速度。(╳)

43、硫化氢可使中温变换催化剂暂时中毒、低温变换催化剂永久中毒。(√)

三、填空题

1、喷嘴是气化炉的核心。

2、氨的催化氧化目前最好的选择性催化剂是铂。

3、硫酸被称为工业之母。

4、干法脱硫氧化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氧化型催化剂,标准电极电位是选择氧化型催化剂的先决条件。

5、二氧化硫氧化用催化剂是钒催化剂

6、以氨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尿素的反应分两步进行,其中甲铵脱水为控制步骤。

7、一般认为20-30MPa是合成氨比较适宜的操作压力,生产中往往采用多段压缩。

8、凯洛格氨合成流程的特点是先循环混合后冷却分离。

9、尿素生产过程中需要设法抑制副反应的发生,以抑制尿素产品中主要杂质缩二脲含

量。

10、冷却是吸氨过程的关键,一般温度应控制在70℃左右。

11、煤气化时根据气化剂的不同,产物可分为水煤气、空气煤气、半水煤气。

12、目前,国内常用的甲烷化催化剂是以三氧化二铝为载体的镍系列催化剂,使用前应进

行还原。

13、氨合成反应是在一定温度、压力和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

14、生产尿素的主要原料有:二氧化碳、液氨

15、由和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称为合成气。

16、氨合成工艺包括__、___、原料气压缩和合成。

17、传统蒸汽转化法制得的粗原料气应满足:残余甲烷含量小于0.5% 、(H2+CO)/N2在 2.8~3.1 。

18、空间速度的大小影响甲醇合成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

四、简答题

1、侯氏制碱法与氨碱法的基本原理有何不同?

答:侯氏制碱法制碱过程与氨碱法完全相同。基本原理不同的是析铵过程,析铵过程是用冷析和盐析,利用不同温度下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差异从母液中分出氯化铵的过程。

2、合成气中主要有哪些杂质?有何危害?如何脱除?

答:合成气中主要含有硫化物、CO和CO2、少量碳氧化物等杂质

(1)硫化物主要是有机硫和无机硫,催化剂中毒,有机硫的脱除以干法为主,无机硫可以采用干法和湿法;

(2)CO变换为CO2,CO2是合成氨催化剂毒物,太高CO2影响甲醇收率CO2可以再利用合成尿素、纯碱、NH4HCO3等;CO2采用吸收法

(3)少量碳氧化物的清除,防止CO、CO2、O2和硫化物等对氨合成催化剂的毒害作用

液氮洗涤法,铜氨液吸收法, 甲烷化法

3、写出以氨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尿素的反应基本原理,并说明哪是控制步骤?

4、凯洛格氨合成流程的特点是什么?为何采用多段压缩?采用什么型式的氨合成塔?

答:(1)流程特点:先循环混合再冷却分离。

(2)采用二段压缩,其好处有:①节约压缩功耗。②降低出口温度。

(3)立式轴向四段冷激式氨合成塔。

5、试画出接触法生产硫酸的流程框图。

6、试画出由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的生产流程框图。

7、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合成氨厂的转化工段流程图为何要设置二段转化?氧化锌脱硫罐的作用是什么?

8、某反应器催化剂床层有五段,用于二氧化硫的转化,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1-2段间用原料气冷激,在2-3,3-4段间采用外部间接换热方式,在4-5段间采用内部冷却管间接换热,5段后的热量采用外部间接换热方式。移出的热量都与原料气换热,请画出五段换热式转化器示意图来。

9、用转化器将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已知:

①催化剂床层分四段,段间采用外部换热器;

②在催化剂下,SO2最适宜的转化温度是430℃~580℃,需要与换热器换热后进入转化器;

③四段转化后的气体经过冷却换热进入吸收塔2;

④转化流程采用(3+1)型二转二吸流程。

请根据所给条件画出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原则流程图。

10.根据下面的流程图叙述生产发烟硫酸的工艺流程。

11、硫铁矿焙烧炉气的主要杂质有哪些危害?怎样清除?

12、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为什么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段进行?

13、在“文-泡-文”净化流程中,第一文丘里与第二文丘里的作用有何区别?泡沫塔的作用是什么?

14、三氧化硫的吸收为什么采用98.3%的硫酸?

15、酸雾如何形成?怎样清除?

16、移热方式有哪几种?

17、尿素合成反应过程的主要副反应及控制步骤。

18、尿素生产的汽提法流程原理及特点。

19、为什么要采取多段分解与多段吸收来分解和回收未转化物?

20、尿液蒸发的原理是什么?二段真空蒸发其各段工艺条件如何选择?

21、合成甲醇为何在高压、高温,而不是低温、高压?

22、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工艺流程由哪几部分组成?

玻璃工艺学

简述玻璃结构与熔体结构的关系。 玻璃态是热力学不稳定、动力学稳定的状态,在玻璃的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粘度增长很快、析晶速度很小而保持熔融态的结构,因此。玻璃结构与熔体结构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玻璃结构除了与成分有关以外,在很大程度上与硅酸盐熔体形成条件、玻璃的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的过程有关,不能以局部的、特定的条件下的结构来代表所有玻璃在任何条件下的结构状态。即不能把玻璃结构看成是一成不变的。(2)玻璃是过冷的液体,玻璃结构是熔体结构的继续。即玻璃结构与熔体结构有一定的继承性。 (3)玻璃冷却到室温时,它保持着与这温度区间的某一温度相应的平衡结构状态和性能。即玻璃结构与熔体结构有一定的结构对应性。 1828年法国工人罗宾发明了第一台吹制玻璃瓶的机器。 1905年英国欧文斯发明了第一台玻璃瓶自动成型机。 1959年英国皮尔金顿公司经30年的研究将浮法应用于平板玻璃的生产,是玻璃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并不断取代其它方法。 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常含有:Al2O3、TiO2、CaO、MgO、Fe2O3、Na2O、K2O、Cr2O3、V2O5等杂质成分,其中Fe2O3、Cr2O3、V2O5、TiO2能使玻璃着色,降低玻璃的透明度,是有害杂质。 B2O3是玻璃的形成氧化物,它以硼氧三角体[BO3]和硼氧四面体[BO4]为结构组元,在硼硅酸盐玻璃中与硅氧四面体[SiO4]共同组成结构网络。 B2O3能降低玻璃的膨胀系数,提高玻璃的热稳定性,当B2O3引入量过高时,由于硼氧三角体[BO3]增多,玻璃的膨胀系数反而增大,发生反常现象。--硼反常现象 一般选择引入氧化钠的原料时,可优先选择纯碱,在纯碱供应紧张时或为降低成本,可引入适量的芒硝(2-3%)。原因有以下几点: A)热耗大,难分解; B)侵蚀性大(包括芒硝蒸汽、“硝水”:硝酸钾或者硝酸钠的溶液,此处指熔融的芒硝,还原剂用量不足时产生的) C)需加入适量的还原剂:量不足时不分解的芒硝易生成侵蚀性较大的硝水;过量时会还原Fe2O3、Na2SO4生成FeS、Fe2S3和硫化物,并生成硫铁化物,最终导致着色,而还原剂的实际用量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D)运费高,储存加工费用大。 E) 容易导致芒硝泡(硝水进入成形流,在冷却时熔融的硫酸盐硬化而析出白色的结晶状小滴)和硫酸盐结石(硫酸盐在玻璃中的溶解度很小); 为什么在芒硝完全分解前后须分别保持还原气氛和氧化气氛? 为保证芒硝能以较低的温度分解在熔化前期,芒硝未完全分解之前,须保持还原气氛;在熔化后期,为防止硫酸盐进一步被还原而生成硫化物并与铁的硫化物生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1.设计工艺过程的基本要求是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工艺过程必须满足 优质、高产、低消耗要求。 2.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3.为保证加工表面和非加工表面的位置关系,应选择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4.铸件、锻件、焊接件毛坯须进行时效处理。 5.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全过程。 6.由机床、刀具、工件和夹具组成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 7.生产类型一般分为单件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大量生产。 8.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查表法、估计法和分析计算法。 9.机械零件常用毛坯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型材等。 10.工艺基准是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 11.选择精基准时,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较容易地获得加工表面与 设计基准的相对位置精度,采用基准统一原则,可以较容易地 保证各加工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采用自为基准原则,可以使加工面加工余量小而均匀。 12.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13.零件的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零件的年产量。 14.用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表面的工步,称为复合工步。 15.以工件的重要表面作为粗基准,目的是为了__保证重要加工面均匀___。 16.常采用的三种定位方法是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和夹具定位的方法。 17.工件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是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它、先面后孔。 18.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和夹紧的过程算为装夹。 19.在工件上特意加工出专供定位用的表面叫辅助精基准。 20.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内容称为安装。 21.工艺过程中的热处理按应用目的可大致分为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22.调质处理常安排在粗加工之后之后,半精加工之前。 23.渗氮常安排在粗磨之后,精磨之前之前。 24.加工轴类、套类零件上的深孔时、其装夹方式常常是一夹一托。 25.加工轴类、套类零件上的深孔时,单件、小批生产常在卧式车床上加工、大批量生产则在专用深孔加工机床上加工。 26.磨削轴类零件时、中心磨削的定位基准中心孔,无心磨削的定位基 准外圆表面。 27.与纵磨法相比,横磨的生产率高,表面质量低。 28.单件、小批生产花键常在卧式铣床上加工、批量生产在花键铣床上加工。 29.定位销元件适用于工件以内孔面定位。 30.夹具尺寸公差一般取相应尺寸公差的 1/2—1/4 。 31.定位误差包含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 32.菱形销安装时,削边方向应时垂直(垂直或平行?)于两销的连心线 33.偏心夹紧机构一般用于被夹压表面的尺寸变化小和切削过程 中振动不大的场合。 34.定心夹紧机构是一种工件在安装过程中,同时实现定心和夹紧作用的机构。 35.V型块定位元件适用于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V形块定位的最大优点是对中性好。V形块以两斜面与工件的外圆接触起定位作用,工件的定位基面是外圆柱面,但其定位基准是外圆轴线。 36.根据力的三要素,工件夹紧力的确定就是确定夹紧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7.主轴箱常用的定位粗基准是重要孔(主轴孔)。 38.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表面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三个方面 39.丝杠加工过程中为了消除内应力而安排多次时效处理。 40.轴类零件最常用的定位精基准是两中心孔,粗车时常用 一夹一顶的定位方式。 41.中心孔的修研方法有铸铁顶尖、油石或橡胶砂轮加少量润滑油、 用硬质合金顶尖修研及用中心孔磨床磨削中心孔。 42.同轴孔系的加工方法有镗摸法、导向法、找正法。调头镗法为保证同轴度,要求:①镗床工作台精确回转180度,②调头后镗杆轴线与已加工孔轴线位置重合。 43.平行孔系的加工方法有:镗模法、找正法、坐标法 44.中心孔的技术要求:足够大的尺寸和准确的锥角、 轴两端中心孔应在同一轴线上、中心孔应有圆度要求及同批工件中心孔的深度尺寸和两端中心孔间的距离应保持一致。 45.有色金属件的精加工应采用金刚镗或高速细车的方法。 46.滚压使表面粗糙度变细,强硬度较高,表面留下残余压应力,但仅宜于加工塑性金属材料的零件表面。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 第一篇 1.钢的热处理一般由_加热_、_保温_、_冷却_三个阶段组成。 2.α—Fe是_体心_立方晶格。金属的晶格类型主要有___体心立方晶格___、__面心立方晶格___、___密排六方晶格___三大类。 3.金属材料的塑性常用____伸长率___和___断面收缩率__来判断。 4.合金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__刀具__、__量具__、__模具__等,含碳量甚高。 5.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抗拉强度)。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属的(强度和塑性) 6. 金属材料表现出是力学性能的是(D) A 导电性 B 抗氧化性 C 导热性 D 硬度 7.钢是以铁为主要元素的铁碳合金,一般含碳量小于( 2.11% ) 8.调质处理就是(淬火并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工件淬火及_高温回火_的复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 9.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中所占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_置换固溶体_和_间隙固溶体__两种。 10.下列是表面热处理的是(表面淬火、渗碳、渗氮) 11.金属力学性能的有(强度、硬度、韧性)等, 金属疲劳的判断依据是(疲劳强度) 12.铁碳合金相图中,S点是(共析点) 13.常见的碳素钢按用途分为_(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两大类。45钢是(优质碳素结构钢), T12中含碳量平均为( 1.2% ) 14. 分别填出下列铁碳合金组织的符号。奥氏体___A____ 铁素体____F____ 珠光体____P____ 15.不宜用于成品与表面薄层硬度测试方法(布氏硬度) 名词解释: 1. 强度: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2.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而保持溶剂晶格类型的金属晶体 3.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之为过冷度。 4.退火:退火是将刚加热、保温,然后随炉火埋入灰中使其慢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5.疲劳强度:当循环应力低于某定值时,疲劳曲线呈水平线,表示该金属材料在此应力下可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仍不发生疲劳断裂,此应力值称为材料的疲劳强度。 6.过冷现象: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这种现象称为“过冷” 7.相:在合金组织中,凡化学成分、晶格构造和物理性能相同的均匀组正部分成为相。 简答题: 1.什么是“过冷现象”?过冷度指什么? ①、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这种现象称为“过冷”。 ②、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2.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是什么? σ b :抗拉强度 σ-1 : 疲劳强度 δ:伸长率 αk :冲击韧度 HBS:卒火钢球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1.影响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有:金属成分、温度和压力和铸型填充条件。 2.可锻性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 3.镶嵌件一般用压力铸造方法制造,而离心铸造方法便于浇注双金属铸件。 4.金属型铸造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铸型,为保证铸件质量需要在工艺上常采取的措施包括:喷刷涂料、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严格控制开型时间、浇注灰口铸铁件要防止产生白口组织。 5.锤上模锻的锻模模膛根据其功用不同,可分为模锻模膛、制坯模膛两大类。 6.落料件尺寸取决于凹模刃口尺寸,冲孔件的尺寸取决于凸模刃口(冲子)尺寸。(落料件的光面尺寸与凹模的尺寸相等的,故应该以凹模尺寸为基准,冲孔工件的光面的孔径与凸模尺寸相等,故应该以凸模尺寸为基准。)7.埋弧自动焊常用来焊接长的直线焊缝和较大直径的环形焊缝。 8.电弧燃烧非常稳定,可焊接很薄的箔材的电弧焊方法是等离子弧焊。 9.钎焊可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分为软钎焊和硬钎焊。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结构斜度?什么是拔模斜度?二者有何区别? 拔模斜度:铸件上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应具有斜度,以便于把模样(或型芯)从型砂中(或从芯盒中)取出,并避免破坏型腔(或型芯)。此斜度称为拔模斜度。 结构斜度:凡垂直分型面的非加工表面都应设计出斜度,以利于造型时拔模,并确保型腔质量。 结构斜度是在零件图上非加工表面设计的斜度,一般斜度值比较大。 拔模斜度是在铸造工艺图上方便起模,在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设计的工艺斜度,一般斜度比较小。有结构斜度的表面,不加工艺斜度。 2.下面铸件有几种分型面?分别在图上标出。大批量生产时应选哪一种?为什么?

分模两箱造型,分型面只有一个,生产效率高; 型芯呈水平状态,便于安放且稳定。 3.说明模锻件为什么要有斜度和圆角? 斜度:便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 圆角:增大锻件强度,使锻造时金属易于充满模膛,避免锻模上的内尖角处产生裂纹,减缓锻模外尖角处的磨损,从而提高锻模的使用寿命。 4.比较落料和拉深工序的凸凹模结构及间隙有什么不同? 落料的凸凹模有刃口,拉深凸凹模为圆角;

玻璃工艺学重点内容

玻璃的定义:结构上完全表现为长程无序的、性能上具有玻璃转变特性的非晶态固体。 玻璃的通性:各向同性、介稳性、无固定熔点、性质变化的连续性、性质变化的可逆性 晶子学说:玻璃是由无数“晶子”所组成的,晶子是具有晶格变形的有序排列区域,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从“晶子” 部分到无定形部分是逐步过渡的,二者之间并无明显界线。 无规则网络学说:玻璃的近程有序与晶体相似,即形成阴离子多面体,多面体顶角相连形成三维空间连续的网络,但其排列似拓扑无序的。 玻璃结构和熔体结构的关系: ⑴玻璃结构除了与成分有关以外,在很大程度上与熔体形成条件、玻璃的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的过程有关。(玻 璃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 ⑵玻璃似过冷的液体,玻璃的结构是熔体结构的继续。(继承性) ⑶玻璃冷却至室温时,它保持着与该温度范围内某一温度相应的平衡结构状态和性能。(对应性) 单元系统玻璃的结构主要有:石英玻璃结构、氧化硼玻璃结构、五氧化二磷玻璃结构。 硼氧反常现象:当氧化硼与玻璃修饰体氧化物之比达到一定值时,在某些性质变化曲线上出现极值或折点的现象。根据无规则网络学说的观点,一般按元素与氧的单键能的大小和能否生成玻璃,将氧化物分为:网络生成体氧化物、网络外体氧化物和中间体氧化物。 混合碱效应:二元碱硅玻璃中,碱金属氧化物总含量不变,用另一种逐渐取代一种时,玻璃的性质出现极值。 T f:玻璃膨胀软化温度 T g:玻璃转变温度 玻璃的形成方法:熔体冷却法和非熔融法 三元玻璃形成区: ①由于新的共熔区的形成,三元系统形成区中部出现突出部分。 ②含有两种网络形成体(F)的三元系统,突出位置受到共熔点位置的影响,即突向低熔点的一侧。 ③三元系统只有一种网络形成体(F)时,突出部分偏向低熔点氧化物的一侧。 ④网络中间体(I)可使网络修饰体(M)较多的区域重新形成玻璃,在有I的三元系统中,形成区突向偏M的一侧,呈半圆形。 ⑤F-M、F-I等不能形成玻璃的二元系统加入新的氧化物,由于新的共熔物形成,可以在其中间部位形成较小的不稳定的玻璃形成区。 玻璃的分相:玻璃在高温下为均匀得熔体,在冷却过程中或在一定温度下热处理时,由于内部质点迁移,某些组分发生偏聚,从而形成化学组成不同得两个相,此过程称为分相 玻璃分相的原因:一般认为氧化物熔体的液相分离是由于阳离子对氧离子的争夺所引起的。当网络外体的离子势较大、含量较多时,由于系统自由能较大而不能形成稳定均匀的玻璃,它们就会自发的从硅氧网络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个体系,产生液相分离。 分相对玻璃析晶的影响: ①为成核提供界面:玻璃的分相增加了相间的界面,成核总是优先产生于相的界面上。 ②分散相具有高的原子迁移率:分相导致两液相中的一相具有较母相明显大的原子迁移率,这种高的迁移率能够 促进均匀形核。 ③使成核剂组分富集于一相:分相使加入的成核剂组分富集于两相中的一相,因而起晶核作用。 微晶玻璃:是用适当组成的玻璃控制析晶或者诱导析晶而成,它含有大量(95%~98%)细小的(在1μm以下)晶体和少量残余玻璃相。 影响玻璃黏度的因素 ⑴玻璃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连续变化,温度越高粘度越低。 ⑵玻璃的结构对黏度影响分两个方面:玻璃网络结构越稳定,玻璃的黏度越大; 玻璃中碱金属离子或者碱土金属离子使玻璃网络聚合,玻璃的黏度越大。 ⑶玻璃组成对黏度的影响主要为: ①玻璃中氧化物的性质与数量:倾向于形成更大的阴离子基团的氧化物,使玻璃黏度增大;碱性氧化物使玻璃形成的网络解离,玻璃的黏度降低; ②氧-硅比:氧硅比越大,硅氧四面体群解离,玻璃黏度降低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3)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影响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有:金属成分、温度和压力和铸型填充条件。 2.可锻性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 3.镶嵌件一般用压力铸造方法制造,而离心铸造方法便于浇注双金属铸件。 4.金属型铸造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铸型,为保证铸件质量需要在工艺上常采取的措施包括:喷刷涂料、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严格控制开型时间、浇注灰口铸铁件要防止产生白口组织。 5.锤上模锻的锻模模膛根据其功用不同,可分为模锻模膛、制坯模膛两大类。 6.落料件尺寸取决于凹模刃口尺寸,冲孔件的尺寸取决于凸模刃口尺寸。 7.埋弧自动焊常用来焊接长的直线焊缝和较大直径的环形焊缝。 8.电弧燃烧非常稳定,可焊接很薄的箔材的电弧焊方法是等离子弧焊。 9.钎焊可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分为软钎焊和硬钎焊。 二、简答题(共15分) 1.什么是结构斜度?什么是拔模斜度?二者有何区别?(3分) 拔模斜度:铸件上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应具有斜度,以便于把模样(或型芯)从型砂中(或从芯盒中)取出,并避免破坏型腔(或型芯)。此斜度称为拔模斜度。 结构斜度:凡垂直分型面的非加工表面都应设计出斜度,以利于造型时拔模,并确保型腔质量。 结构斜度是在零件图上非加工表面设计的斜度,一般斜度值比较大。 拔模斜度是在铸造工艺图上方便起模,在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设计的工艺斜度,一般斜度比较小。有结构斜度的表面,不加工艺斜度。 2.下面铸件有几种分型面?分别在图上标出。大批量生产时应选哪一种?为什么?(3分) 分模两箱造型,分型面只有一个,生产效率高;型芯呈水平状态,便于安放且稳定。 3.说明模锻件为什么要有斜度和圆角?(2分) 斜度:便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圆角:增大锻件强度,使锻造时金属易于充满模膛,避免锻模上的内尖角处产生裂纹,减缓锻模外尖角处的磨损,从而提高锻模的使用寿命。 4.比较落料和拉深工序的凸凹模结构及间隙有什么不同?(2分) 落料的凸凹模有刃口,拉深凸凹模为圆角; 落料的凸凹模间间隙小,拉深凸凹模间间隙大,普通拉深时,Z=(1.1~1.2)S 5.防止焊接变形应采取哪些工艺措施?(3分) 焊前措施:合理布置焊缝,合理的焊接次序,反变形法,刚性夹持法。 焊后措施:机械矫正法,火焰加热矫正法 6.试比较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的焊接过程特点有何不同?(2分) 电阻对焊:先加压,后通电;闪光对焊:先通电,后加压。五、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0.5分,共5分) 1.加工塑性材料时,不会产生积屑瘤。(× ) 2.顺铣法适合于铸件或锻件表面的粗加工。(× ) 3.拉削加工适用于单件小批零件的生产。(× ) 4.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应采用专用机床进行加工。(× ) 5.插齿的生产率低于滚齿而高于铣齿。(√ ) 6.作为定位基准的点或线,总是以具体的表面来体现的。(√ ) 7.轴类零件如果采用顶尖定位装夹,热处理后需要研磨中心孔。(√ ) 8.生产率是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零件的数量。(√ ) 9.镗孔主要用于加工箱体类零件上有位置精度要求的孔系。(√ )

金属工艺学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___使用性能________,反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另一类叫______工艺性能______,反映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2、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有_布氏硬度、洛氏硬度与维氏硬度。 3、自然界的固态物质,根据原子在内部的排列特征可分为晶体与_非晶体_两大类。 4、纯金属的结晶过程包括__晶核的形成__与__晶核的长大_两个过程 5、金属的晶格类型主要有_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__三大类。 6、晶体的缺陷主要有_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7、铁碳合金室温时的基本组织有______铁素体_____、____渗碳体______、_____奥氏体____、珠光体与莱氏体。 8、铁碳合金状态图中,最大含碳量为_ 6、69%。 9、纯铁的熔点就是_____1538℃______。 10、钢的热处理工艺曲线包括______加热_______、____保温_________与冷却三个阶段。 11、常用的退火方法有____完全退火_____、球化退火与____去应力退火_______。 12、工件淬火及___________高温回火_______的复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 13、常用的变形铝合金有__防锈铝硬铝超硬铝锻铝__ 。 14、灰铸铁中的石墨以___片状石墨___ 形式存在 15、工业纯铜分四类,分别代号___T1____ 、____T2_____、___T3___、______T4__ 表示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有: 、、、等。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就是金属力学性能的就是( D) A、强度 B、硬度 C、韧性 D、压力加工性能 2、属于材料物理性能的就是( ) A、强度 B、硬度 C、热膨胀性 D、耐腐蚀性 3、材料的冲击韧度越大,其韧性就( ) A、越好 B、越差 C、无影响 D、难以确定 4、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 ) A、组元 B、合金系 C、相 D、组织 5、金属材料的组织不同,其性能( ) A、相同 B、不同 C、难以确定 D、与组织无关系 6、共晶转变的产物就是( ) A、奥氏体 B、渗碳体 C、珠光体 D、莱氏体 7、珠光体就是( ) A、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B、铁素体与奥氏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C、奥氏体与渗碳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D、铁素体与莱氏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8、下列就是表面热处理的就是( ) A、淬火 B、表面淬火 C、渗碳 D、渗氮 9、下列就是整体热处理的就是( ) A、正火 B、表面淬火 C、渗氮 D、碳氮共渗 10、正火就是将钢材或钢材加热保温后冷却,其冷却就是在( ) A、油液中 B、盐水中 C、空气中 D、水中 11、最常用的淬火剂就是( ) A、水 B、油 C、空气 D、氨气 12、45钢就是( )

玻璃工艺学复习练习题.docx

玻璃工艺学复习练习题 分相结构对玻璃的性质有何影响? 对第一类性质的影响:由离子的迁移特性决定的性质,如电阻率、化学 稳定性等对玻璃的分相结构十分敏感。若性质较差的相以连通结构的形 式存在,玻璃的性质将明显变坏。若性质较差的相呈孤立液滴状分布于 性质较好的连续基相中,则能保持较好的性质。 对玻璃析晶的影响——分相有利于析晶 1.为成核提供界面。 2.分相导致其中的一相比均匀母相具有较大的质点迁移率,这有利于晶核的形成和长大。 3.分相使成核剂浓集于其中的一相,从而促进晶核的形成。 4.分相使其中的一相或两相更加接近某种晶体的组成,这有利于结晶。 对光学性质的影响 1.使玻璃的透光率下降 分和产生的相界面使光线发生散射,导致透光率下降,严重时,会产生乳浊现象。 2.影响玻璃的颜色 分相过程屮,过渡元素几乎全部集中在微相液滴中。这种选择性富集可 以用来发展有色玻璃,激光玻璃、光敏玻璃和光色玻璃等。 1.玻璃分相对析晶有何影响? 对玻璃析晶的影响分相有利于析晶 1.为成核提供界面。 2.分相导致其屮的一相比均匀母相具有较大的质点迁移率,这有利于晶核的形成和长大。 3.分相使成核剂浓集于其中的一相,从而促进晶核的形成。 4.分相使其中的一相或两相更加接近某种晶体的组成,这有利于结晶。 2.玻璃成型后为何还要退火 原因之一:玻璃生产过程屮,因经受激烈的、不均匀的温度变化会产生热应力。 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成型后的玻璃制品和经过热加工 的玻璃制品,若不经过退火处理,让其自然冷却,在以后的存放和机械加工过程 中很可能会自行破裂。 原因之二:玻璃制品从高温自然冷却室温,其内部结构是不均匀的,由此会造成玻璃光学性质的不均匀。对玻璃进行退火处理就是让玻璃的结 构趋向均匀,使玻璃中的热应力消除或减小的热处理过程。 16.玻璃的料性?短性玻璃?长性玻璃?对成型和退火过程有何影响? 答:生产上常把玻璃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快慢称为玻璃的料性,粘度随温度变化快的玻璃称为短性玻璃,反之称为长性玻璃?这一性质对成型作业有直接的关系,例如用压延法生产压花玻璃时最好选择料性较短的玻璃,这样玻璃被轧花辗压出花纹之后,随温度降低,粘度能迅速地增长,形状可以快速固定下来,从而保证压出的花纹清晰.退火是通过粘滞流动和弹性来消除玻璃中的应力,故这一性质对退火的效率也有很大影响 23 ?试述水对硅酸盐玻璃的侵蚀机理。 答:硅酸盐玻璃在水中的溶解比较复杂。水对玻璃的侵蚀开始于水中的1< 和

食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1.食品有哪些功能和特性 食品功能营养功能感官功能保健功能 食品特性安全性保藏性方便性 2.引起食品(原料)变质的原因。 (1)微生物的作用:是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 (2)酶的作用:在活组织、垂死组织和死组织中的作用;酶促褐变 (3)化学物理作用: 3.食品保藏途径。 (1)化学保藏:使用化学品(防腐剂)来防止和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2)低温保藏:低温可减弱食品内一般化学反应,降低酶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而在冰点以下,一般微生物都停止生长。 (3)高温保藏:食品经过高温处理,杀死其中绝大部分微生物,破坏了酶之后,还须并 用其他保藏手段如密闭、真空、冷却等手段,才能保藏较长时间。通常引用的温度类别有两种:巴氏杀菌和高温杀菌。 (4)干燥保藏:降低食品水分至某一含量以下,抑制可引起食品腐败和食物中毒的微生 物生长。 (5)提高渗透压保藏:实际应用主要是盐腌和糖渍。 (6)辐照保藏:是指利用人工控制的辐射能源处理食品或食品原料,达到灭菌、杀虫、 抑制发芽等目的。 4.食品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有什么关系 食品中水分含量(M)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该食品的水分吸附等温线(MSI). I单水分子层区和II多水分子层区是食品被干燥后达到的最终平衡水分(一般在5%以内);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吸湿区;III自由水层区,物料处于潮湿状态,高水分含量,是脱水干制区。 5.简述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的差异及原因。 食品在脱水过程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就是水分解吸的过程,为解吸的吸附等温线;若将脱水后的食品再将这部分水加到食品中去即复水的过程,这就是吸附;在这两个相反的过程中,吸附和解吸之间的水分吸附等温线两者之间不能重合(有差异),形成了滞后圈。这种现象是由于多孔食品中毛细管力所引起的,即表面张力在干燥过程中起到在孔中持水的作用,产生稍高的水分含量。另一种假设是在获得水或失去水时,体积膨胀或收缩引起吸收曲线中这种可见的滞后现象。吸附和解吸有滞后圈,说明干制食品与水的结合力下降或减弱了。解吸和吸附的过程在食品加工中就是干燥和复水的过程,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复水性为什么下降的原因。 6.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 多数新鲜食品水分活度在以上,适合各种微生物生长,易腐食品。不同群类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低AW的范围是:大多数细菌为~,大多数霉菌为~0,94,大多数耐盐细菌为,耐干燥霉菌和耐高渗透压的酵母菌为~。在适宜水分活度下,各种微生物繁殖迅速,在

金属工艺学练习题

金属工艺学练习题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40分) 1、车削加工可以完成的工作有、、 、、等。 2、布氏硬度试验所用压头有和两种,测定小于450HBS的金属材料的布氏硬度值应选用 压头。 3、材料的强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和 的能力。 4、金属中常见的三种晶格类型是晶格、 晶格和晶格。 5、相是指合金中、均相同并与该系统中的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组成部分。 6、铁素体是碳溶解于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符号为。 7、钢的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和,以改变其内部,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8、正火的冷却方式是,其作用除与基本相同外,还具有消除的作用。 9、钢的淬火后进行的复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调质后的组织为。 10、碳钢的常存杂质中,引起钢的热脆性,引起钢

的冷脆性,是主要的有害杂质。 11、目前我国最常用的两种高速钢是和。 12、铸铁中和的含量越高,越容易达到充分的石墨化。 13、造型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包括强度、退让性、 溃散性能和透气性及耐火性。 14.积屑瘤是与强烈磨擦产生粘结形成。 15.刀具材料切削部分的性能基本要求有、 、和。16.刀具磨损的形式有、和 三种;其磨损过程分、 和三个阶段, 其中阶段是刀具工作的有效阶段。 17.铣削加工中,主体运动为,进给运动为 。 18.切削加工过程须注意工艺阶段分开,遵循加工和 加工分开的原则。 19.车削用量三要素为、和。 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 20.螺纹车削加工中,主轴与车刀之间的严格传动比为。21.铣削方式分三类,分别为、

、。22.铣床结构分、 、、 、、 和9部分。 23.合金是一种与或通过熔炼或其他方法结合而成的具有的物质。 24.铁碳合金的基本相有、和。 25.与之差称为过冷度,其大小 与有关,越快,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过冷度就越大。 26.硬度是金属材料抵抗特别是 的能力。硬度的测试方法有、 和三种。 27.金属材料抵抗载荷作用而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28、焊接低碳钢时,其热影响区可分、 、等区。 29、去应力退火是将工件加热至于Ac1的某一温度,保 温后冷的热处理工艺,其目的在于消除工 件。 32、车床车削圆锥的加工方法有宽刀法、

玻璃工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玻璃的定义与结构 1、解释转变温度、桥氧、硼反常现象和混合碱效应。 转变温度:使非晶态材料发生明显结构变化,导致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等性质发生突变的温度范围。 非桥氧:仅与一个成网离子相键连,而不被两个成网多面体所共的氧离子则为非桥 氧。 桥氧:玻璃网络中作为两个成网多面体所共有顶角的氧离子,即起“桥梁”作用的氧离子。 硼反常性:在钠硅酸盐玻璃中加入氧化硼时,往往在性质变化曲线中产生极大值和极小值,这现象也称为硼反常性。 混合碱效应:在二元碱玻璃中,当玻璃中碱金属氧化物的总含量不变,用一种碱金属氧化物逐步取代另一种时,玻璃的性质不是呈直线变化,而是出现明显的极值。这一效应叫做混合碱效应。 2、玻璃的通性有哪些? 各向同性;无固定熔点;介稳性;渐变性和可逆性; ①.各向同性 玻璃态物质的质点总的来说都是无规则的,是统计均匀的,因此,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任何方向都是相同的。这一点与液体类似,液体内部质点排列也是无序的,不会在某一方向上发现与其它方向不同的性质。从这个角度来说,玻璃可以近似地看作过冷液。 ②.无固定熔点 玻璃态物质由熔体转变成固体是在一定温度区域(软化温度范围)内进行的,(从固态到熔融态的转变常常需要经历几百度的温度范围),它与结晶态物质不同,没有固定的熔点。 ③.介稳性 玻璃态物质一般是由熔融体过冷而得到。在冷却过程中粘度过急剧增大,质点来不及作有规则排列而形成晶体,因而系统内能尚未处于最低值而比相应的结晶态物质含有较高的能量。还有自发放热转化为内能较低的晶体的倾向。 ④.性质变化的渐变性和可逆性 玻璃态物质从熔融状态到固体状态的过程是渐变的,其物理、化学性质变化是连续的和可逆的,其中有一段温度区域呈塑性,称“转变”或“反常”区域。 3、分别阐述玻璃结构的晶子学说和无规则网络学说内容。 答:(1)玻璃的晶子学说揭示了玻璃中存在有规则排列区域,即有一定的有序区域,这对于玻璃的分相、晶化等本质的理解有重要价值,但初期的晶子学说机械地把这些有序区域当作微小晶体,并未指出相互之间的联系,因而对玻璃结构的理解是初级和不完善的。总的来说,晶子学说强调了玻璃结构的近程有序性、不均匀性和不连续

电子材料工艺学复习题.docx

电子材料工艺学复习 1、触变性:剪应力保持一定的时候,表观粘度随剪应力作用的持续时间减小,剪切应变速率增加的性质。 2、胚釉适应性:陶瓷胚体和釉层有相互适应的物理化学性质,使釉面不剥脱不开裂的性能。 3、烧结的驱动力:①宏观驱动力:粒界或表面积减小从而使能量降低的趋势;②微观驱动力:粒界或表面的曲率差而产生的化学位梯度,导致了烧结过程中所发生的许多变化,主要体现为物质的迁移。 烧结的阻力:①烧结过程中各种物质的扩散;②化学反应或相变的势垒。 4、光刻工艺流程:涂胶—前烘—曝光—显影—坚膜—腐蚀—去胶。 5、真空电子器件种类繁多,起封接件方式:针封、套封、平封。 6、焊接:实现两种金属工件间牢固永久性连接的方法。 分六类:钎焊、氩弧焊、等离子弧焊、电子束焊、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 7、薄膜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它与块状物质一样,可为单晶态多晶态和非晶态。 8、超声波焊接的特点: ①焊接变形小;②能够焊接一般方法难以或者不能焊接的材料;③能焊接细丝、箔片、板及厚薄悬殊的物件;④不能适用金属焊接,还适用塑料焊接及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焊接。9分析注浆成型的影响因素: ①浆体的性能 ②含水量(尽可能小) ③模具质量(透水性要好,强度高) ④强化条件(环境温度,湿度) 10、粉体细度是不是越细越好?为什么?

不是; 粉体越细,表面积越大,塑性越好,与块体材料的自由能差值越大,烧结的宏观驱动力越大,粒子半径越小,作用于粒子表面的力越大,引起物质迁移的力越大,即微观驱动力越大,固相反应越快,有利于烧结。 但是粒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团聚成聚集粒子,聚集粒子内部的结合力强度比相邻之间的聚集粒子的结合强度要大,在少烧结时,聚集粒子会优先烧结,会在其周围形成大的空隙,如果这些空隙不能在后续烧结时消除,会导致烧结体内部存在残余大气孔,聚集粒子也会在烧结过程中生成新相物质,容易导致异常晶粒生长,造成组织结构不均匀,不致密化。11、用传统方法制备陶瓷的方法及特点: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2).复习过程

一、简答题 1.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还是塑性变形?怎样判别它的变形性质? 2.下列符号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是什么? σb、σs、σ0.2、σ-1、δ、αk、HRC、HBS、HBW 3.什么是同素异构转变?试画出纯铁的冷却曲线,分析曲线中出现“平台”的原因。室温和1100℃时的纯铁晶格有什么不同? 4.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速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5.常用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各有什么特点?α-Fe、γ-Fe、Al、Cu、Ni、Pb、Cr、V、Mg、Zn各属何种晶体结构? 6.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 7.将20kg纯铜与30kg纯镍熔化后缓慢冷却到如图所示温度T1,求此时: (1)两相的成分;(2)两相的重量比; (3)各相的相对重量(4)各相的重量。 8.某合金如下图所示: 标出(1)-(3)区域中存在的相; (2)标出(4)、(5)区域中的组织;

(3)相图中包括哪几种转变?写出它们的反应式。 9. 今有两个形状相同的铜镍合金铸件,一个含Ni90%,一个含Ni50%,铸后自然冷却,问凝固后哪个铸件的偏析较为严重?如何消除偏析? 10. 按下面所设条件,示意地绘出合金的相图,并填出各区域的相组分和组织组分,以及画出合金的力学性能与该相图的关系曲线。 设C、D两组元在液态时能互相溶解,D组元熔点是C组元的4/5 ,在固态时能形成共晶,共晶温度是C组元熔点的2/5,共晶成分为ωD=30%;C组元在D组元中有限固溶,形成α固溶体。溶解度在共晶温度时为ωC=25%,室温时ωC=10%,D组元在C组元中不能溶解;C组元的硬度比D组元高。计算ωD=40%合金刚完成共晶转变时,组织组成物及其百分含量。 11.分析在缓慢冷却条件下,45钢和T10钢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的相组成和组织组成。并计算室温下组织的相对量。 12. 试比较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托氏体和回火托氏体,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之间在形成条件、组织形态、性能上的主要区别。

(完整版)金属工艺学题库及答案

金属材料热处理与加工应用题库及答案 目录 项目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2) 一、单选(共46题) (2) 二、判断(共2题) (4) 三、填空(共15题) (4) 四、名词解释(共12题) (5) 五、简答(共6题) (5) 项目二热加工工艺 (7) 一、单选(共32题) (7) 二、判断(共18题) (8) 三、填空(共16题) (9) 四、名词解释(共5题) (9) 五、简答(共14题) (10) 项目三冷加工工艺 (13) 一、填空(共3题) (13) 二、简答(共2题) (13)

项目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一、单选(共46题) 1.金属α-Fe属于(A)晶格。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晶格 D.斜排立方晶格 2.铁与碳形成的稳定化合物Fe3C称为:(C) A.铁素体 B.奥氏体 C.渗碳体 D.珠光体 3.强度和硬度都较高的铁碳合金是:(A )。 A.珠光体 B.渗碳体 C.奥氏体 D.铁素体 4.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B)。 A.铁素体 B.奥氏体 C.渗碳体 D.珠光体 4.硬度高而极脆的铁碳合金是:(C)。 A.铁素体 B.奥氏体 C.渗碳体 D.珠光体 5.由γ-Fe转变成α-Fe是属于:(D )。 A.共析转变 B.共晶转变 C.晶粒变 D.同素异构转变 6.铁素体(F)是:(D)。 A.纯铁 B.混合物 C.化合物 D.固溶体 7.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B)。 A.越高 B.越低 C.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D.固溶体 8.为细化晶粒,可采用:(B)。 A.快速浇注 B.加变质剂 C.以砂型代金属型 D.固溶体 9.晶体中的位错属于:(C)。 A.体缺陷 B.面缺陷 C.线缺陷 D.点缺陷 10.下列哪种是高级优质钢:(C)。 A.10号钢 B.T7 C.T8A D.30Cr 11.优质碳素结构钢“45”,其中钢的平均含碳量为:(C )。 A.45% B.0.045% C.0.45% D.4.5% 12.优质碳钢的钢号是以(A )命名。 A.含碳量 B.硬度 C.抗拉强度 D.屈服极限 13.优质碳素钢之所以优质,是因为有害成分(B )含量少。 A.碳 B.硫 C.硅 D.锰 14.碳素工具钢的钢号中数字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的(C)。 A.十分数 B.百分数 C.千分数 D.万分数 15.碳钢中含硫量过高时,将容易引起(B)。 A.冷脆 B.热脆 C.氢脆 D.兰脆 16.选用钢材应以(C)为基础。 A.硬度 B.含碳量 C.综合机械性能 D.价格 17.属于中碳钢的是(B )。 A.20号钢 B.30号钢 C.60号钢 D.70号钢 18.下列金属中,焊接性最差的是(D )。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铸铁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题.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论 1、生物药物有哪几类?DNA重组药物与基因药物有什么区别? 2、生物药物有哪些作用特点? 3、DNA重组药物主要有哪几类?举例说明之。 4、术语:药物与药品,生物药物,DNA重组药物,基因药物,反义药物,核酸疫苗,RNAi 第二章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 1、生物活性物质的浓缩与干燥有哪些主要方法? 2、简述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的特点和分离纯化的主要原理。 3、怎样保存微生物菌种?何谓菌种退化?如何检查菌种退化? 4、诱变育种的总体流程是怎样的?选择出发菌需注意哪些事项? 5、生物制药工艺中试放大的目的是什么? 6、酶固定化的方法有哪些类别? 7、术语: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薄膜浓缩,自然选育,诱变育种,蛋白质工程,转基因动物,蛋白质组学,酶工程,immobilized enzyme,抗体酶,模拟酶,组合生物合成,药物基因组学,DNA Shuffling,定向进化,甘油冷冻保藏法,液氮保藏法,斜面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 第三章生物材料的预处理 1、去除发酵液中杂蛋白有哪几种方法? 2、去除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有哪些? 3、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细胞破碎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5、超声波破碎细胞的原理? 6、术语:凝聚作用,絮凝作用,渗透压冲击法,错流过滤,超声波破壁,酶法破壁,高压匀浆法,高速珠磨法,反复冻融法,渗透压冲击法,液氮研磨法,丙酮粉 第四章萃取法 1、溶剂萃取法的基本原理,其特点是什么? 2、溶剂萃取法按操作方式不同,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3、影响有机溶剂萃取的因素有哪些?萃取剂的选择需遵循哪些原则? 4、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时,改变pH值将如何影响酸性或碱性抗生素的分配系数? 5、乳化剂为何能使乳状液稳定? 6、破坏乳状液的方法有哪些? 7、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有哪些? 8、双水相萃取的优缺点有哪些?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有哪些? 9、超临界流体萃取有哪些特点?常用的流体为哪种?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因素有哪些?超临界萃取的流程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10、术语:有机溶剂萃取,反萃取,双节线,多级错流萃取,多级逆流萃取,反胶束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水相萃取,能斯特分配定律,表观分配系数,萃取因素,萃取剂,萃余液,HLB值 第五章沉淀和结晶 1、什么是“盐析沉淀”?盐析的基本原理? 2、影响盐析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3、影响有机溶剂沉淀的因素有哪些? 4、有哪些方法可形成过饱和溶液?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 ()1. 当以很小的刀具前角、很大的进给量和很低的切削速度切削钢等塑性金属时形成的是节状切屑。√ ()2. 粗磨时应选粒度号大的磨粒,精磨时则应选细的磨粒。× ()3. 磨硬材料应选软砂轮,磨软材料应选硬砂轮。√ ()4. 砂轮的组织号越大,磨料所占体积百分比越大。× ()5. 麻花钻起导向作用的是两条螺旋形棱边。√ ()6. 铰孔既能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也能纠正原有孔的位置误差。×()7. 无心外圆磨削(纵磨)时,导轮的轴线与砂轮的轴线应平行。× ()8. 粗车L/D=4~10的细长轴类零件时,因工件刚性差,宜用一夹一顶的安装方法。× ()9. 镗床只能加工通孔,而不能加工盲孔。× ()10. 拉削加工只有一个主运动,生产率很高,适于各种批量的生产。× ()11. 粗基准即是粗加工定位基准。× ()12. 钨钛钻类硬质合金刀具适合加工脆性材料。× ()13. 车削锥面时,刀尖移动的轨迹与工件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工件锥面的两倍。× ()14. 当加工表面、刀具、切削用量中的切削速渡和进给量都不变时,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一个工步。√ ()15. 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前角增大,并使切削轻快省力,所以对精加工有利。×()16. 砂轮的硬度是指磨粒的硬度。× ()17. 钻孔既适用于单件生产,又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18. 由于拉刀一次行程就能把该工序中的待加工表面加工完毕,故其生产率很高。√ ()19. 精车时,刃倾角应取负值。× ()20. 在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进给量。× ()21. 车刀主偏角越大,刀尖散热条件越好。× ()22. 刨刀在切入工件时受到较大的冲击,因此刨刀的前角较小,刀尖圆弧较大。√()23. 精车时,应选较小的背吃刀量、较小的进给量和较低的切削速度。× ()24. 扩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原孔轴线的偏斜。√ ()25. 用中等切削速度切削脆性金属材料容易产生积屑瘤。×

金属工艺学试题集

第一部分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一、填空题: 1.45钢水淬后硬度为,T10A水淬后硬度为。 2.45钢经调质处理后,硬度可为。 3. 45钢作为工夹具时,工作部分硬度为HRC40—45,应进行和热处理工艺。 4.T10A要求硬度为HRC58—64,应进行和热处理工艺。 5.GCr15滚动轴承钢的最终热处理工艺是。 6.20CrMnTi是钢;其主要热处理工艺是。 7.40Cr是钢;其主要热处理工艺是。 8.高速钢多次锻打的目的是;采用1260℃~1280℃加热的目的是;多次回火的目的是。 9.渗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为;渗碳后表面组织为;心部组织为 。 10.调制刚的含碳量一般为;经调制热处理后组织为。 11.金属的机械性能指标有,,, ,。 12.各种热处理工艺过程都是由,, 三个阶段组成的。 13.完全退火适用于钢;正火适用于钢;钢用水做淬火剂;用油做淬火剂。 14.淬火的主要目的是;过共析钢正火的主要目的; 完全退火的目的是。 15.过冷奥氏体经不同温度,等温转变后的组织有,, ,,。 16.ICr18Ni9Ti中的Cr的作用是, Ti的作用是。 17.40CrNiMo中的Ni的作用是, Mo的作用是。 18.W18Cr4v中的W的作用是。 19.下列杂志元素对钢的机械性能的主要影响为:P ,S , Si , Mn 。 20.Cu在钢中的主要作用是。 21.铁碳合金在常温下的组织有,,,, ,,,。 22.常见的铸铁主要有,,, ,。应用最多的是铸铁。23. 和的合金叫黄铜;和的合金叫青铜。 24.为使高碳钢具有较高硬度时,常采用热处理工艺;为使高碳钢降低 硬度时,常采用热处理工艺;为使中碳钢具有一定综合机械性能,常采用热处理工艺;为使低碳钢表面耐磨,常采用 并;为使钢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可在钢中添加合金元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