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人依恋理论

成人依恋理论

成人依恋理论
成人依恋理论

成人依恋理论

有人从人际交往中获得乐趣,有人却在人际交往中体验到痛苦。依恋理论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依恋理论是由对象关系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早期亲自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后面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周五组将与大家一起关注成人依恋理论及其对人际关系、对婚恋关系的影响。我们将一起学习:

1、成人依恋理论概述

2、什么是依恋?

3、亲子依恋

4、成人依恋:成人依恋类型和表现、依恋对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

5、婚恋依恋:爱情与依恋类型的对应关系、伴侣选择、依恋质量对婚恋关系的影响等。

6、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7、回过头来,我们来关注这些理论的实用意义——

(1)安全依恋的培养:如何构建安全依恋的环境、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恰当的教育方式。(2)对非安全依恋的干预:对非安全依恋型的父母的干预、对非安全依恋型的个体的干预

第一讲成人依恋理论概述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是有很大个别差异的,因此完全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人全部按照统一的模式来行为处事。多样的世界更需要不同特点的人来丰富,并不需要人人都为了开朗而健谈,为了活泼而好动。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并不应该全部归咎于他的行为,而更多地关乎其内心。换句话说,不是因为人际关系有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而是心理的问题使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

精神分析的研究认为,人在幼年时候会被动地获得一些观念,并不自觉地将这种观念内化到自己的“系统”之中。弗洛伊德明确指出:“一个儿童如何认知、如何面对世界以及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将深刻地影响儿童的发展以及在以后形成精神病的症状。”①如果在儿童周围有不良的影响,就会潜移默化地使儿童获得一些非理性地内化了的观念。儿童本

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但却会潜藏在心灵深处,用于引导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和方法。这些非理性的观念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是很难判别的。在一个人的幼年期,儿童并不存在这种分析能力,也缺少判断事物所应具备的经验,所以很容易地就被不经意间内化了。治疗师们发现,真正治标又治本的方法应该是,首先找到不良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使其本人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的或潜意识深处的观念,并用成年以后获得的经验和分析能力对这种观念做出判断,才有可能达到纠正的目的。

一个人之所以无法跟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其实是他内心“怕”被人拒绝。为什么有的人就不会有这种担心呢?是因为其早期有经常被拒绝的经历,这种经历使他形成了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即“别人经常会拒绝我”。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强迫让这个人去主动跟别人打招呼,而要分析这种“怕”产生的来源,追寻到其早期经历。研究发现,通常,这种人有一个对他人情绪并不敏感的母亲或者其他早期养护者,在儿童幼小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忽视他的需要,或者习惯于采取拒绝的养育方法,并不关注他,极少对他有情感方面的表现流露,不愿意对他表现出喜爱和亲昵等。

要纠正这种早期不良的观念,就需要通过适当的心理治疗,使来访者认识到,早期受到的待遇,只是母亲的一种处世方式,而与他本身的可爱程度无关。而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并不是每个跟他亲近的人都会采取和他的母亲一样的方式来跟他交流。显然,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方法,会影响到孩子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

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在20世纪60一80年代率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孩子同其主要照料者间的最初关系构成了以后所有关系的起点。”鲍尔比的研究是从母婴分离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开始的,阐述母婴分离对于孩子人格和心理各方面的重要影响。

迈克尔?拉特(MihcaelRutte)r于1972年所做的研究和论述对鲍尔比的母爱剥夺理论的澄清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指出,人们过于狭隘地理解了鲍尔比的母爱剥夺,母爱剥夺并非单纯地指分离的经历。拉特认为,鲍尔比的母爱剥夺,实际包含两个方面:缺乏(即在父母关系中缺乏活力成分)和剥夺(它是由分离经历造成的)。他说:“人们往往误解和错误地使用鲍尔比的论述来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只有通过一个人日复一日地24小时的照料才是恰当的”,而事实上大多数问题的产生并非是由于母婴分离,而是由于母婴关系中某种成分的缺乏造成的。所以,“爱、持久的关系的发展、稳定而没有破裂的关系和积极的相互作用,都是必要的特征”。可以说,拉特的阐述使人们对鲍尔比的理论有了更好的理解。

我们现在所通常理解的依恋理论,更多地是指拉特所说的“缺乏”,因为在现代社会正常的环境中,“剥夺”的经历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母爱中的儿种关联成分的缺乏。即并非是现实情境中的分离,而是一种情感上的裂隙。

在鲍尔比之后,依恋理论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她和同事首创了陌生情境(snartgesiutation)技术,设置一系列标准化的程序,通过测量婴儿在与母亲分离时的不同表现来考察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幼儿在长到7个月以后,就能够感受到与母亲在一起的快乐,如果在早期母子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这个时候儿童与母亲分离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了。爱因斯沃斯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将依恋进行了分类: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其中不安全型依恋又分为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和焦虑一反抗型不安全依恋。

8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关注早期的依恋质量对一个人成年以后的影响,进而开始了成人依恋的研究。有人认为,成年的依恋虽然和幼儿期有关,但是又不完全一样,认为早期的依恋质量会影响成年以后的婚恋关系,这部分的研究被称作婚恋依恋。

近些年,许多研究者已经不满足于探讨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其中就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

(一)依恋代际传递性

父母对自身早期依恋经验的表征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抚育方式及敏感性,从而影响孩子的依恋安全性,于是导致了依恋代际传递性的研究。虽然关于依恋是否存在代际传递性这一问题,目前尚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但是父母对自身早期依恋经验的表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开始受到研究者们的日益重视。

(二)多重依恋

近年来西方的一些研究人员对鲍尔比的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进而提出了多重依恋关系的假设。认为儿童可以与不同环境里(如家庭、学校)扮演不同角色的成人(如父母、老师)建立不同的依恋关系。由于各种依恋关系产生环境不同,它们之间也就不必具有一致性。越来越多

研究发现这种依恋关系的存在,但到目前为止,研究结果尚不足以支持这一理论假定。

在多重依恋关系理论指导下的研究还表明,当师生依恋关系的特质也被用来预测儿童在校社会交往能力时,其预测性高于亲子依恋关系。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儿童在学校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度过的时间比较长,师生关系会成为儿童在学校环境中建立同伴关系的模式,并认为良好的师生依恋关系能够对安全性低的亲子关系起到补偿的作用。但是类似的研究,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关注。

在当前的社会中,人际关系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儿乎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生中最一长的一段人际关系—婚恋关系,人际关系与人的心理问题又有着巨大的关系。

第二讲什么是依恋?

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人都有依附于那些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在幼儿时期尤其明显,婴儿和养育者之间的情感依附就被称作依恋。因此,对象关系学派的理论家鲍尔比将婴儿和养育者之间的情感依附就称作依恋,依恋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儿童成人以后的生活,对心理发展影响很大。随着依恋理论的发展,人们又发现成人个体之间也会存在“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依恋双方会经常相互影响,并希望维持这种亲密的关系。”由此开始了成人依恋的研究。

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他认为: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

鲍尔比又通过一系列现实情境的考察,比如少年犯罪者,孤儿院儿童等,提出早期母婴分离的经历会对孩子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一)依恋行为系统(attaehmentbehaviorsystem)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与母亲分离或母亲“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二)依恋策略

所谓的依恋策略,就是个体在寻求依恋关系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依恋策略的方式主要有初级依恋策略和次级依恋策略。

初级依恋策略主要是一个个体在遭遇问题或者需要有协助时,能够主动地去寻求帮助,例如,我们可以寻找自己朋友的帮助,以获得更好的适应。当我们心情抑郁时,我们有可能找个朋友谈谈,获得他的支持等等。

次级依恋策略则是当初级依恋策略不再有效时,或者当个体的依恋启动时,依恋对象没有反应时,个体就不得不去寻找其它的依恋策略。如果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中我们经常遭遇这样的环境,例如,一个不敏感的母亲,对于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就可能是有问题的。这时候,儿童往往表现出两种依恋反应方式,一种是过激依恋方式:也就是个体不放弃其依恋寻求亲密的企图,反而更加猛烈地强化接近这一企图,直到获得依恋对象的关心或回应为止。另一种则是不激活的依恋方式:也就是个体最终放弃寻求依恋的企图,并以转移注意力等消极防御来逃避依恋对象。

从最新的研究来看,这可能是每个人身上都可能产生的,唯一的不同是有的人会更多地习惯采取后两种方式,这样才构成其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困境。这一习惯的养成究其原因和其童年的经历直接有关。

(三)安全基地(安全港湾)

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心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正如前面所说,人们都有依附的需要,这个可以依附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的并且能够提供给我们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个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妈妈来承担的。如果妈妈是个“足够好的”(good一neuohg)妈妈,这个妈妈所担任的安全基地就会内化为孩子心中的安全基地,孩子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如果没有“足够好”的妈妈呢?那么,在孩提时代就开始表现出某些特征,比如,索性不要妈妈,妈妈回来了,也会懒得理她,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智力活动,不太有情感反应(压抑了);或者,他们表现得很矛盾,好像要靠近妈妈,但妈妈靠近了要拥抱他们了,又挣扎着要离开,对妈妈好像有很多怒气,情感摇摆,缺乏理性。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母亲那获得安全基础,所以或者发展成一种强迫性的自我依靠,或者又想要母亲又不信任母亲。

(四)内部工作模式

鲍尔比认为,婴儿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个体早期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行为中起主导作用。婴儿的母亲或者养护者有不同的对待婴儿的方式,比如对婴儿的需求的敏感与否,忽视与否等,都会在无形中在婴儿的心理产生某种影响。婴儿每天就是在与养护者的这种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对成人的预期,这种预期渐渐发展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最后转变为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运作。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

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并且会在行为主体(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这种行为模式将对儿童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如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都产生影响,更会对其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和婚恋关系都产生长期的影响。所以说,“内部工作模式”,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并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倾向于用己有的“内部工作模式”去理解新的信息,早期经验就是这样对个体日后的发展起作用的,它会引导个体去思考自己应该得到何种对待和关注、给他人怎样的信任和支持、对他人的需要给以怎样的关注,以及在亲密关系中的交往策略等。投射到其他与其发生亲密关系的人身上的。

第三讲亲子依恋

爱因斯沃斯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代表,她最大的贡献就是和同事一起首创了依恋研究的实验范式—陌生情景测验,并据此测查和划分了几种儿童依恋的类型。

具体的实验情境有如下几种,例如:婴儿在陌生情境中和不同的人或单独一个人时探索环境的情况;对与不同的个体分离的反应;对陌生人在场和双方互动的反应以及亲子团聚时的反应。

测验程序如下:

(1)母亲和婴儿(12一18个月)一起进入室内,母亲用玩具引发婴儿兴趣,鼓励婴儿自由索;

(2)陌生人入场,与母亲交谈并与婴儿交往;

(3)母亲离开房间,陌生人和婴儿活动;

(4)母亲返回,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

(5)母亲再次离开,婴儿独自在室内,陌生人返回,与婴儿一起活动;

(6)最后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

可以看出,在这项测验中,对婴儿来说,压力是不断增大的。实验就是在这种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观察记录婴儿的多种行为反应。

爱因斯沃斯将婴儿依恋类型分成了三大类:

A型——回避型依恋关系:与身边重要人物很难建立亲密和信任关系的一种依恋类型。孩子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B型——安全型依恋关系:与身边重要人物的关系很亲密且从不担心被抛弃的一种依恋类型。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C型——焦虑一矛盾型关系:很想与身边重要人物亲近但又害怕被抛弃而不敢投入感情的一种依恋类型。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

1990年,梅因(Main)和所罗门(Solomon)提出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也称作D型依恋。这种依恋类型被看作是一种最不安全的类型,在这种依恋类型中,A、B、C 三种类型的依恋行为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复杂地结合起来。例如,中高水平的寻求亲近、回避和反抗的结合。除了这些混合的行为,有的儿童还表现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行为,如接近陌生人时转过头去,突然或怪异的举动,不规则的姿势,表情茫然,或者僵立不动等。混乱型不安全依恋的具体表现有:

(1)表现出一连串的矛盾行为

(2)同时表现出互相矛盾的行为

(3)无目的的、不完整的、不连续的活动或表现

(4)刻板动作、不对称的运动、不适宜的运动、异常的姿势

(5)冷淡、静止、缓慢的运动和表现

(6)直接对父母表现出恐惧

(7)明显的缺乏组织性和方向性

在这四种依恋类型中,相对于B的安全性依恋,通常将A、C、D三种依恋型统称为不安全依恋。依恋理论家就不同的依恋类型做了进一步的观察后指出,这种不同的亲子依恋类型,会对儿童时期乃至成人以后产生重大的影响。

依恋对儿童人格的影响

在对依恋关系和儿童人格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安全依恋的儿童亲社会得分显著高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同时安全依恋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是低于不安全依恋儿童的。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人际交往中积极主动,与照顾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安全感的支持下饶有兴趣地探究周围环境。对于陌生人也能友好相处,表现出自信、独立、适应性强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些社会品质的发展与积极进取的探索行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认知尤其是智力的发展,改善了整体素质,增强了身心发展的和谐性。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由于受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内心冲突所困扰,不能有效地探索环境,难以与人建立友好的交往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探究活动,限制了他们的经验范围。

回避型的儿童虽能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但并不深入。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又易为强烈的焦虑所困扰。而且由于具有回避型行为倾向,人际交往与活动的机会减少,导致社会经验缺乏,以及社会性发展滞后;

焦虑一矛盾型儿童怯于探索,与陌生人交往异常谨慎,这又缩小了人际空间。阻碍了社会能力的发展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混乱型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惶惑不安,缺乏自主性,不能进行自我定向,实际上是缺乏自信感、自主性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这些在与人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的差异表明,安全依恋的儿童相对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具有某种现实发展的优势。这种依恋关系的安全性使儿童生活的环境具备了心理意义上的安全保障,即保证了较高的活动安全度,这驱使儿童自由地探索与交往。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安全感的缺乏反而增强了寻求安全的需要(消耗更多的心理能量用于弥补童年安全感的缺失需要),在这种需要得到适当满足之前对自我环境的探索和对社会环境的开拓都很难有效地进行。

在这些不安全依恋类型儿童的日后成长发展中,A型儿童(回避性)会很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这一类型青少年最缺乏独立能力与沟通能力。C型依恋儿童(焦虑-矛盾型)很容易表现为退缩行为。D型依恋儿童(混合性)则常表现出A型和C型儿童的混合行为,发展的结果常常是产生许多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

依恋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

研究表明,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的特质和由此而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可以预测儿童与同伴和其他人的社会交往方式。安全依恋的儿童被同伴拒绝的可能性较低,社会适应更加良好。安全性低的亲子依恋关系可以预测学前期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困难或六岁儿童在学校的行为问题。

我国学者吴放和邹汪的研究表明,幼儿亲子依恋和师生依恋关系的安全性越高,其攻击性就越低,就越喜欢帮助别人,也就越容易受到同伴喜爱。对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教师通常反映他们的朋友多,自尊、同情、积极性情感较高。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更多地以积极性情感来发动、响应、维持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同时,他们攻击性低,对新鲜活动表现出较少的消极反应,更具社会竞争能力和社会技能。同伴也反映他们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更容易接近。安全依恋的2一3岁儿童,在玩伴中有更强的人际吸引力,积极、利他行为比较多;而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常对同伴做出消极、攻击的行为,因此人际吸引力差。

对幼儿父子依恋的研究结果显示,父子依恋关系可以预测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学校适应。就父母作用的比较而言,母子依恋关系对其同伴交往诸方面的影响更大。这与儿童期母亲的重要监护人角色密不可分。父亲在抵御儿童社交焦虑方面的作用超过了母亲。父亲的支持、可靠会给儿童带来信心,觉得自己是胜任的,从而有效地克服不良情绪的障碍。研究显示出

父亲在儿童友谊质量、社会情绪方面的影响,提示人们在一些深层次的人际交往变量上、在儿童人格的形成上、父亲作用的不可替代性。

第四讲成人依恋

鲍尔比把依恋解释为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儿童会在整个童年期继续维持依恋联结,直至成人期发展起其他依恋关系(如配偶、恋人之间、朋友之间的依恋)。己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存在。

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

成人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和早期依恋经验有关,童年的依恋经历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内部独有的心理工作模式或心理表征。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

成人依恋类型和表现

研究认为,儿童期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依恋特征,成年以后仍然会显露出来,所以成年人也应该具有和儿童一样的依恋类型分类。

A——回避型: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如果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一点,我会感到不自在。在人群中约占20%

B——安全型: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在人群中约占60%

C——焦虑-矛盾型: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在人群中约占20%

这三种类型的成人比例与婴儿的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一矛盾型的比例分配非常匹配。这个研究也支持了新弗洛伊德理论的观点:从成人的行为中能找到他童年经历的痕迹。

我们会很容易鉴别出安全型依恋的成年人,他们很容易与人相处并信赖对方。另外,我们也能发现回避型的人,他们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因此害怕付出情感。那么,焦虑一矛盾型的成人呢?他们对同伴的爱缺乏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他们太希望受到注意以致于吓跑了同伴。

在回忆早期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方面,安全性成人比另外两种类型的成人更倾向于描述同父母的积极关系和拥有一个温暖、信任的家庭环境。与之相反,焦虑一矛盾型的人则很少回忆起父母的支持,回避型的人描述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是不信任和情感淡漠的。描述父母的不幸婚姻的人往往是回避型的,他们不大可能会形成一种安全的依恋类型。

鲍尔比后来也提出了儿童的依恋会转变为成人依恋模型,并描述了三种不安全依恋类型:强迫给予照顾型,它是通过取悦和满足别人的需要来获得他人的接纳;强迫寻求照顾型,它来源于童年期处于一种害怕丧失或被遗弃状态,在成人关系中渴望爱与支持;自我依赖型,它是把自我从他人身上转移开,以避免被亲近。

依恋对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

我们用依恋理论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不安全依恋的个体会具有不良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首先起源于人际吸引,什么样的人是具有吸引力的人?

这是一个人人都会关注的问题。按照依恋理论,婴儿都有寻求安全基地的需要,渴望与一个强大的能够提供支持和保护而又足够好的他者建立亲密关系,这样我们的需要会得到及时的满足。什么样的人足够好呢?首先,这种人对我们的需求能够敏锐地感受到,不会对我们的要求发出漠视和拒绝,对我们表现出足够的关注和爱。因此,一个具有良好的婴儿期照看者品质的人,如果具有专注、热情和敏感等积极人格特质,就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人。

尽管安全感很吸引人,但不是所有成人都与安全型的个体建立亲密关系。除了具有安全型依恋的成人本身会不自觉地抗拒非安全型依恋个体的因素外,根据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理论,我们会倾向于寻求与早期依恋经验相同的依恋模式,即与父母的依恋类型相似的或者跟自己的依恋关系有关的个体建立亲密关系。也就是说,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对于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来说,也是具有吸引力的,但是由于己形成的依恋策略和内部工作模式,他们并不懂得如

何跟一个具有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相处,内心会担心受到拒绝,即使与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交往,他们也会感到不自在,并认为这不是亲密关系,或者说,这不是他所理解的亲密关系,因为在他们的内部工作模式中,亲密关系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而应该是伴随着拒绝冷漠和反复无常的。同样,对于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来说,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是难以理解的,甚至是冷漠的和反复无常的,但他们不会像非安全依恋型个体那样对自身产生否定,而只会尽量避免跟这样的人接触,因此同样也不会与其发展亲密关系,至少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够亲密的。

不安全型的成人,虽然略有差异,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担心受到拒绝。他们要么会通过讨好的行为表现去获取他人的关注和亲密,一旦受到怠慢,就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压力,不敢随便对他表现出冷淡的神情,时间长了,就会尽量避免跟他交往。要么因为担心受到拒绝而避免跟人交往,即使有人主动走近他们,他们的内心也认为,他人会随时离开自己的,因此就避免付出自己的感情或者隐藏自己的感情。他们对人充满了不信任,因为这种不信任和冷漠,他人也常常就不再跟他亲密。这反而有更加印证了他的观点,即认为他人与自己接触久了以后,就会讨厌自己而离开自己。在他们的内部工作模式中,认为亲密关系就应该是消极冷淡的,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让他们感到舒适,所以他们也会尽力去寻求和自己同类的人,去建立一种互相之间“冷漠的亲密关系”。

对于早期依恋对成人产生的影响,有了多方面的研究。例如:有专家研究了依恋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表明抑郁症状与成人依恋的自我评定的不安全性有关;从婚姻关系视角横向考察了夫妻之间成人依恋和抑郁的关系;考察了有受虐史的成人样本的依恋安全性和精神失常的关系,还探讨了成人依恋类型和创伤后紧张症的关系;;探讨了男同性恋的身份确认和个人的自我、家庭和社会支持的关系,表明同性恋关系的发展过程不仅与同性恋者的内部关系模式有关,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对他们的发展结果和依恋模式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不安全依恋对人格的影响是多方面,也是造成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五讲婚恋依恋

前面说到,幼儿需要母亲为其提供的安全基地,当然长大成人之后,除了这内在的安全感,我们还会需要我们的环境提供的安全感,我们的伴侣就是我们成年之后的最重要的外

在安全基础。正是在这里,依恋理论对成年人的爱情切入了。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描述也适合用于不少成年人的爱情形态。早期依恋是婴儿与最亲近的母亲之间的联系,在成年以后,最亲近的关系就是自己的恋人或伴侣了。因此,根据依恋理论,婚恋关系应该是受早期依恋影响最大的一种关系了。

婴儿一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2、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3、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4、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5、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6、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一照看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他们认为,婚恋关系与母婴依恋的情绪及行为动力为同一生物系统所控制,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以提高生存的机率及安全性。另外他们观察到个体差异源于早期依恋经验中形成的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和信念的差异,换言之,即在早期依恋经验中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是相对稳定的。

由此可见,和亲子依恋一样,婚恋关系中的人实际上也存在着一种依恋关系。我们说过,依恋于古典精神分析的共通之处就是人的内部有对他人亲密的需要,所以婚恋关系可以说是一种更重要的依恋关系,它不仅可以强烈的影响到人的情绪,而且还是相伴一个人一生中最长时间的依恋关系。

爱情与依恋类型的对应关系

一些无安全感的成人会是焦虑一抵抗型:他们忧虑于别人不会完全地爱他们,并在自己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容易产生挫折感和愤怒。还会有回避型成人:他们似乎不太在意亲密

关系,可能宁愿不依赖于别人、或不让别人过于依赖自己。

安全型依恋对热情无私的爱;回避型依恋对轻浮的爱;矛盾型依恋对占有式的爱。

依恋型与恋爱型对照表

依恋类型恋爱类型

安全型依恋热情的爱、无私的爱

回避型依恋轻浮的爱

矛盾型依恋占有式的爱

恋爱特点

亲密、热情

愿意付出

自信、不逃避亲密

非神经质

亲密、不热情

不愿意付出

不自信、逃避亲密

非神经质

不亲密、不热情

不考虑他人

不自信、不逃避亲密

伴侣选择

我们肯定不喜欢回避型和矛盾型依恋类型者的恋爱特点。研究也表明,具有安全型依恋特点的人普遍被认为更具有吸引力。根据依恋理论,这也不难理解:既然我们在恋爱关系中体验

到的就是依恋关系,那么在恋爱关系的工作方式应该反映出婴儿同照看者之间的工作方式,即恋爱对象的选择上应该体现出婴儿对照看者的要求,如同一个能够对我们提供及时响应的照看者是我们所希望的一样,承认恋爱中则需要一个能够及时响应的伴侣。我们都希望从早期亲子关系中获得亲密的安全感,但是并非每个父母都能提供这种情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父母会关注自己,宠爱自己,对自己的需求是敏感的。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就具有这些特性,比如他们通常是热情的,善解人意的,宽容的,出于一种本能的对这种依恋的向往,人们都会觉得和安全型依恋的人在一起会是快乐的。前面在依恋对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中已经分析过,一个有吸引力的朋友所应该具有的特质,在同样作为依恋关系的婚恋关系中,一个有吸引力的理想伴侣也应该是符合早期婴儿对照看者的要求的。

但现实问题是,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所选择的对象常常不是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而是接近与其父母的依恋类型的个体。这是因为,和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一样,早期的依恋经验也会影响我们对于伴侣的选择,或者说是对于以后婚恋关系中依恋类型的选择。首先这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不喜欢这种依恋关系。因为儿童早期已经获得了内化的内部工作系统,也就是跟父母所相处的模式,此时他还没有能力去分析自己是否喜欢这一模式就己经被迫接受了这一模式,此时,这就是一个非理性信念,即跟他自己亲密的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由此可以理解一个屡次遇人不淑的女生还会继续反复寻找同样类型的却伤害他的男生。一个具有安全依恋的成人无疑会倾向于选择安全型依恋的伴侣,而非安全型依恋的成人会不自觉地寻求早期同样依恋模式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依恋模式才是他所熟悉的,才能够使他感到舒适。

依恋质量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依恋理论认为,我们与我们小时候的“重要他人”——父母或其他重要的照顾者——的互动模式会继续展演在我们的爱情模式中。我们对于母亲的依恋己经内化在我们的内部工作模式中,因为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将对母亲的依恋投射到我们的伴侣身上,我们也会将对母亲的依恋形式应用于和伴侣的关系中。

在婚恋生活中,依恋理论就变成了“爱的能力说”,我们之所以爱得不太好,并非因为我们没有把爱情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全力学习之,而是我们从小就不知道像样的“爱情”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就不习惯于健康的爱情关系,正如我们不适应于安全的依恋关系一样。我们不是

不想,而是不能。而这种能力正是我们和“重要他者”一父母一的互动中学来的。

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婚恋关系中的表现是这样的: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也就是具有爱的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很好的理解和交流自己与他人的情感。他乐于接纳伴侣对他的依赖而且在必要的时候也乐于去伴侣那里寻求依赖。他们相信自己也相信对方。对于恋爱对象能否接纳自己有冷静的看法,即使遭到拒绝,也可以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意。面对这样的人的追求,即使一开始是拒绝的,其后也会是难以抗拒的。

相反,对于焦虑-矛盾型的不安全依恋者来说,内心极度害怕被拒绝,一旦遭到拒绝,就不能理智的看待自我,一旦被拒绝又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而一旦获得爱情,他们又期望能够牢牢地和伴侣绑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占有欲有时会把人吓跑。最终她/他总将觉得别人没有和他一样强烈的感情,在很深的心灵深处,她/他总是当心伴侣并不那么看重他。

回避型的不安全个体,因为害怕被拒绝,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甚至隐藏到自己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感情。他们不能体察到别人对自己的感情,一旦有人示爱,他们首先感觉到的是怀疑。即使在恋爱中,他们的面目表情也是平淡的,羞于展示自己的感情,他们也很难体察到对方心中的情绪和情感,也不能辨认对方话语中的感情色彩,或者说他们自身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词汇本身就不丰富。然而他们可能恰恰是一夜情者,压抑而未发展的情感如一股潜流只有在性中才得以表达。

有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不同类型的不安全者走到一起会怎样?让我们看一看这似曾相识的例子吧:

一个缺少浪漫激情表情木讷,从不表达强烈的喜怒哀乐的男人,和一个内心极度需要他人的肯定才能够获得短暂的自信的女人,女人的内心虽然需要他人的赞赏和爱,但是她永远得不到男人的肯定的眼神的话语,也就永远感受不到被悦纳的欣喜,也认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人会喜欢自己。

一个不愿意对他人表达赞赏也对自身的悦纳程度不高的男人,和一个不知道怎么表达情感,唯有唠唠叨叨以获取注意的女人。男人无法体察到女人唠叨背后是希望得到他的关爱的目的,女人越是想要缠绕男人,却越是体验到被拒绝。

第六讲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一、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

要对安全依恋的培养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就要首先了解影响儿童依恋质量的一些因素。影响因素分为其本身的——内部因素和家庭等外界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儿童本身的特点对母子依恋关系形成的影响,这也是争议比较大的一方面,因为多数学者认为,影响依恋质量的主要责任者在于外部的养育环境。

1、内部因素

孩子一出生就会表现出一些个人特征,有人认为,婴儿早先的这些气质特征很可能影响父母对他们的印象与态度:有的孩子见人便笑、喜欢被人抱,他们更容易赢得成人的欢心,从而更易于建立良好的母婴互动关系;而有的孩子则表现出不愿意被人抱,不易被抚慰的特征,这样的婴儿就可能遭受冷落,与人交往的机会也大大减少。

卡根根据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特点,把早期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易带的孩子、难带的孩子和迟缓的孩子。

他认为:易带的孩子生活有规律,节奏性强。他们容易适应新环境。他们总是情绪愉快,爱玩,对成人的招呼反应性强,对成人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强化,因而在整个儿童期都受到成人的极大关注和注意。

难带的孩子总是在哭,不易抚慰。进食时烦躁不安,睡眠无规律。对新刺激畏缩,接受变化难。他们的心情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气力才能使他接受抚爱。迟缓的孩子常常是安静地退缩,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如果坚持和他积极的接触,他们会逐渐产生良好的反应,慢慢的活跃起来。

这样,难带的孩子往往就形成焦虑一矛盾型不安全依恋,易带的孩子形成安全性依恋,而迟缓的孩子则往往形成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我们认为,儿童固然有气质差异,但这不能成为父母在养育中对其需要不敏感和不给与关注的理由。气质没有好坏之分,而且根据鲍尔比的观点,任何人都有寻求依赖和关注的需要,儿童不会因为具有害羞的气质在内心里就不需要别人的爱了。而是否得到关注和爱,才是决定形成安全依恋的关键因素。而且,如果婴儿是在一个不安全型依恋的父母的养育之下,即使是孩子本身表现出再多的与人亲近的需要,也会被拒绝,也许会因此而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只要是一个心理健康而且对孩子足够好的养育者,不同的气质类型都有可能与之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2、外部因素

对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的探讨多数集中在外部因素方面,其中又包括很多方面,看护者本身的依恋型特点是个重要的方面,另外还有看护者的养育方式,家庭环境等方面。

(1)养育者的依恋型

安全型父母会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以父母作为他们的安全基地,去积极地进行探索活动。

不安全型依恋的父母会误解孩子的需要,或只做出有选择的回应。

回避型父母总是倾向于将孩子的依恋行为和活动“最小化”,尽量回避亲密行为。他们容易忽视、打消或拒绝孩子寻求亲近的需要。这样会减少孩子的探索行为,并削弱父母自身对依恋的感受。这类父母倾向于将过去和现在的家庭关系都看作是积极的。他们常把自己的孩子描述为坚强、聪明、独立、听话等等,并且认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但实际上,这类父母为了鼓励孩子的探索和独立,而放弃了对孩子的亲密安抚行为,在孩子伤心需要安慰时表现得尤其明显。他们显得坚定沉着,也不给孩子安抚。还会给孩子制定严格的纪律,并进行监督。回避型父母的孩子为了迎合父母内隐和外显的“最小化”策略,会歪曲自己的表达方式,这表明孩子也发展了自己的“最小化”策略。观察这类孩子,会发现他们不会轻易表露情绪,显得很冷漠。他们有很强的自制能力,并显得过度自信,对父母特别客气,父母离开时也漠不关心。从社会性方面来讲,这类孩子被认为是孤独者,他们可能会对同伴充满敌意或者进行攻击。

专注型父母过度地强调和使用了依恋行为(控制性较强、引诱性)。观察这些父母与孩子间的互动行为就可以发现,父母实际上总是在“鼓励”孩子的依赖性。互动过程中充满了无休止的、紧密的感情基调。专注型父母的过度卷入行为,影响了对孩子真正需要的注意,他们容易误解孩子的情绪,而不会有效减轻孩子的不快。比如,当妈妈把孩子交给保姆时,多次说再见,以至于把本来很平静的孩子搞得焦虑起来。过度强调与孩子亲近的父母,阻碍和剥夺了孩子独立玩耍的机会,并妨碍了孩子独立性的形成。观察这些孩子会发现,他们没有同龄孩子成熟,五六岁的孩子说话还用婴儿语,而且较脆弱。总是粘在父母的身边。这些孩子还会有退缩行为,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去进行有目的、积极的探索。(表现出分离焦虑)

对于恐惧型依恋的成人来说,受伤害的记忆使他们始终感到恐惧。这种感觉反过来会导致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恐惧感。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恐惧型父母表现出受到惊吓或者吓唬孩子的行为,这两种行为都会打扰孩子。他们还会用表情或怯懦的行为表现出对孩子的恐惧。这种恐惧,会导致他们放弃做父母的权威性而渴望与孩子兑换角色。因此,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无序的养护行为。这样的父母处于一种无助、被控制住的状态。他们的孩子在婴儿期会表现出行为紊乱、无判断力、恐惧等特点。3岁时,就会表现出特别的控制力,常常主导着亲子互

动的方式,还有蛮横、苛求的特点。这类父母大多数都有压抑、焦虑或者边缘性人格紊乱等心理问题。

(2)养育方式

鲍尔比认为,父母的心理状态,会通过对孩子需要的了解和反应,影响养育行为。而这些表现不同的养育行为,又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依恋质量。

若母亲对孩子不够负责任,对孩子需要不敏感,经常表现拒绝行为,对孩子缺乏耐心,常常有反应迟钝等消极的反应,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形成回避型不安全依恋;若母亲对孩子的需要漠不关心,常常随心所欲地误解孩子的需求,与孩子之间没有形成和谐的相处氛围,孩子就容易发展成焦虑一矛盾型不安全依恋。

混乱型不安全依恋婴儿的母亲的看护行为经常不连贯和不规律,母亲对儿童的情感是矛盾的,常常表现出强烈的亲近又同时有强烈的回避行为,因而致使儿童的情感混乱和矛盾。同时这种类型的儿童常常来自低收入阶层、母亲有抑郁倾向的家庭。国外的大量研究都显示,忽视或虐待儿童与三种不安全型依恋都存在较显著的相关,但在受虐待的儿童中,混乱型不安全依恋的比例最高。长期处于忧郁状态的母亲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其孩子的行为表现,当孩子自身表现出抑郁或难过时会产生混乱的亲近、抗拒和回避的行为。

父母的依恋类型以及由此决定的养育行为对儿童的安全依恋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儿童出生后即处于一定的养育条件下,成人尤其是母亲的喂养方式及其与婴儿相互作用的性质构成了影响儿童依恋的关键因素。是成人的心理状态决定并保持着父母养育行为的稳定性,同时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自己的内部工作模式,这就是孩子与父母形成依恋关系的根本。

(3)养育环境

在一个有压力、不稳定、不敏感养育的家庭里,儿童形成不安全依恋的比例是很高的。鲍尔比强调,如果婴儿在关键期内没有与母亲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结,那么儿童的人际关系和情绪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损害,形成一种“无情感的性格”。例如:如果儿童到二岁半才得到母亲的关爱,那这种关爱对儿童的成长就几乎不起什么积极作用了。

心理学家对三个月到一岁的孤儿院婴儿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发现许多婴儿在与护士分离之前已表现出分离时的行为倾向,他们不断哭泣,并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回避与退缩、对外在刺激缺乏敏感回应和睡眠困难等特征。在这种集体养育的环境下,婴儿无法体验母亲的关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抑郁感与焦虑感迅速加深。

有相当多的心理学家强调包括亲子关系在内的一系列早期经验在形成依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隐含着心理学界长期持有的观点:儿童年龄越小,接受他所经历事件的影响就越大。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

【摘要】随着依恋理论的发展,对于依恋的研究已经逐渐地由婴幼儿的研究焦点发展到成人依恋的研究,与他人的依恋关系影响到个体成长中心理的发展。文章通过综述我国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发现,在我国,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有着较强的相关,而在心理健康的某些具体症状上,如抑郁、孤独感等更是与成人依恋的不安全依恋类型关系显著。 【关键词】大学生;成人依恋;心理健康;抑郁;孤独感;社交焦虑 国外许多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结果认为,依恋类型的不同会带来不同性质的行为和社会认知,它也将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状况。Bowlby就曾指出,儿时的经历和亲密关系会影响到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文章通过综述我国以大学生为被试的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结果,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其焦虑、抑郁以及其它的负性情绪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1 成人依恋概念 关于依恋的研究最初是对婴幼儿与主要抚养者如母亲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最早提出依恋的概念。他在依恋的定义中的描述是“导致一个人对其他人产生一定程度亲密感的任何行为模式都有个体差异, 这可能会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保留、去除及更新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1]1987年,Hazan和Shaver将Bowlby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拓展到成人阶段, 认为即使在成人阶段, 也会表现出如儿童依恋一样的个体差异。自此后,成人依恋逐步地成为依恋研究的焦点。他们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2]。Berman与Sperling认为成人依恋是指寻求和保持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能提供稳定安全感的依恋对象的一种个体倾向[3]。我国吴薇莉定义为“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4]。 2 成人依恋的类型 Hazan与Sperling提出,成人依恋的类型与在婴儿中发现的依恋类型相一致,即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Bartholomew和Horowitz (1991)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恐惧—回避类型,提出一个两维的依恋模型,分别是自我--他人和积极--消极,概括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由此区分和定义了个体的四种依恋风格(Bartholomew, 1990, 1991) ,分别是安全型(secure)、迷恋型(preoccupied)(也有译为先占型、卷入型、专注型、矛盾型的)、冷漠型(dismissing)(也有译为拒绝型、忽视型、排斥型、回避型的)、恐惧型(fearful)(也有译为害怕型、混乱型的),后三者属于不安全型依恋。[5]安全型表现为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感到舒适,对早期关系的看法恰当,能较好的评价依恋关系。认为关系有价值,既有亲近感,又有自主性(对自我和他人都是积极的观点);而不安全依恋类型中的成人不能整合评估过去的经历及其意义。迷恋类型具有焦虑和情绪化的特征,表现出对过去经历理解的混乱,对人际关系过渡沉溺和依赖(人际关系对自我是消极的,对他人是积极的);拒绝类型的特征是崇尚独立(对自我是积极的),他们回顾特殊事件有困难,否认渴望亲近(对他人是消极的);恐惧的个体是焦虑﹑不信任和害怕拒绝(对自我和他人都是消极的)。[6] 3 成人依恋的测量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二、依恋──婴幼儿的最初情感联结 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并不仅仅表现在母亲对婴儿的态度和作用上。事实上,婴儿也在积极地影响着母亲。婴儿从出生后的第一天起,就会对别人发生反应。并对说话的声音有反应,而且对人的脸特别注意,2~3个月的婴儿开始对人微笑,我们称之为社会性微笑。这种微笑的行为常常是父母注意到的婴儿第一个明显的社会性反应。从这时起,婴儿被一切社会性客体所吸引,并且,与非动物客体相比,表现得更喜欢人。尔后逐渐转入“对人的区分”阶段,婴儿学会区别熟人和陌生人。到了6~7个月,一个新的发展──特定性依恋开始了。这时,婴儿表现为积极寻求与特定的照看人联系并拒绝他们离去的倾向,这一特定的照看人主要是母亲。 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为代表的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

是什么决定了你在爱情中的表现-再谈“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

是什么决定了你恋爱中的表现?|再谈“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 说到依恋类型,还是得从婴儿时期说起。因为,对成人依恋(adult attachment)的研究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婴儿时期,造成我们和父母之间紧密的情绪联系的心理系统,也在成人时期的亲密关系中发挥作用。 依恋类型在“婴儿-父母”间已经出现 最早提出依恋理论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个英国的精神分析师。那时的依恋理论是用来理解孩子和父母的关系的。他发现,哺乳动物的幼崽自身没有存活能力,而那些成功获得父母关注的幼崽则比较有机会获得照顾,最终存活下来,所以,幼崽会通过哭泣、尖叫、纠缠等方式,来拒绝和父母的分离——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害怕与父母分离、害怕被父母抛弃”,是进化造成的人类的天性。 他指出,依恋理论的核心是在问这样一个问题,“被依恋的那个人是不是在自己身边的,容易找到的,对自己充满注意力的?Is the attachment figure nearby, accessible, and attentive?” 如果父母是在婴儿身边的、有回应的、给孩子注意力的,婴儿就会感受到安全、爱和自信,这种婴儿会比较不拘谨、爱笑、容易和其他人交往; 如果父母并非如此,则婴儿会开始用各种行为试图找回自己的父母; 如果无论如何父母都不再回来,婴儿就会陷入抑郁和绝望。 后来,一个叫作Mary Ainsworth的人第一次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做出了分类。她做了一个实验,让12个月大的婴儿和他们的父母分开,继而重聚。结果显示: 大约有60%的婴儿在父母离开时觉得不开心,等父母一回来就开始找父母,并顺利地被父母安抚,这些孩子通常被称为安全型(secure)。 另外,有20%的孩子,当父母离开时会表现得极度抓狂、崩溃,而当父母回来时,却不愿意立刻投入父母的怀抱,表现出一方面想要得到父母安抚,另一方面又想惩罚父母的离开的矛盾表现,这些孩子被叫作焦虑-反抗型(anxious-resistant)。 最后20%的孩子,当父母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现出不高兴或有压力,当父母回来时,他们会主动回避和父母的接触,有的会把注意力转向玩地面上的小东西。这些孩子被叫作回避型(avoidant)。 这个研究同时也发现,安全型的孩子的父母,普遍比较注意回应孩子的需要,而另外40%的孩子的父母,则对孩子的需求不太敏感,或者对孩子的回应无法一以贯之,并时不时会拒绝孩子的需求。正是这个实验,证明了父母的抚养方式与孩子依恋类型之间的关系。 成人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 1987年,Hazan 和Shaver第一次把上述婴儿-父母的依恋类型理论放到成人的恋情关系(romantic relationships)语境中研究。他们认为,成人的恋情关系的本质也是一种依恋,它们与“婴儿-父母”之间的依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相似: 都会因为另一方在身边,并及时回应自己而感到安全 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很紧密,都有身体上的接触 当无法“联系”到对方时,都会觉得不安全 都会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成人依恋量表(AAS)

导语: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 成人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和早期依恋经验有关,童年的依恋经验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内部独有的心理工作模式或心理表征,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亲子互动关系没有改变,它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 早期童年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现在对他人依恋的模式,依恋关系量表四种类型:安全型、先占型、拒绝型还是恐惧型,成人依恋量表( AAS)- 依恋人格类型测试。 成人依恋量表 (AAS) 测评须知: 阅读下列语句,并衡量你对情感关系的感受程度。请考虑你的所有关系(过去的和现在的),并回答有关你在这些关系中通常感受的题目。如果你从来没有卷入进情感关系中,请按你认为的情感会是怎样的来回答。 请在量表的每题之后的括号里填写与你的感受一致的数字1~ 5。 选项: 完全不符合 =1较不符合=2不能确定=3较符合=4完全符合=5 题目: 1.我发现与人亲近比较容易。 ( ) 2.我发现要我去依赖别人很困难。 ( ) 3.我时常担心情侣并不真心爱我。 ( ) 4.我发现别人并不愿像我希望的那样亲近我。 ( ) 5.能依赖别人让我感到很舒服。 ( ) 6.我不在乎别人太亲近我。 ( ) 7.我发现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没人会帮我。 ( )

8.和别人亲近使我感到有些不舒服。 ( ) 9.我时常担心情侣不想和我呆在一起。 ( ) 10.当我对别人表达我的情感时,我害怕他们与我的感觉会不一样。( ) 11.我时常怀疑情侣是否真正关心我。 ( ) 12.我对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感到很舒服。 ( ) 13.当有人在情感上太亲近我时,我感到不管服。 ( ) 14.我知道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总有人会帮我。 ( ) 15.我想与人亲近,但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 ( ) 16.我发现我很难完全依赖别人。 ( ) 17.情侣想要我在情感上更亲近一些,这常使我感到不舒服。( ) 18.我不能肯定,在我需要时,总能找到可以依赖的人。 ( ) 一、计算分量表分 本量表包括 3 个分量表,分别是亲近、依赖和焦虑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 6 个条目组成,共18 个条目。本量表采用五级评分法,填几就得几分。其中2、7、8、13、16、 17、18 题为反向计分条目,在评分时需进行反向计分转换。 先计算 3 个分量表的平均分数,再将亲近和依赖合并,产生 1 个亲近依赖复 合维度。 亲近分量表题号168121317平均分得分 依赖分量表题号257141618平均分得分 焦虑分量表题号349101115平均分得分 亲近依赖复合维度计算方法:亲近依赖均分=(亲近分量表总分+依赖分量表总分)÷12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减少就业难、考研热、学业竞争压力大、自身期望与社会现实差距拉大等因素综合的困扰,提高主观幸福感我们准备以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成人依恋、自我表露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无所谓对错,请你按说明真实地填写自己的感受,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整个问卷做完。这里我们向您保证:问卷填写完毕后我们将进行保密处理,我们不会向任何人透露任何与此次调查有关的信息。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性别年龄来源(城镇/农村) 学校年级专业 是否曾经恋爱过累计恋爱时间长短是否是独生子女 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 此部分问卷包括60个项目,主要涉及你对母亲、父亲、男性朋友、女性朋友等在不同方面的自我表露程度。请你认真阅读问卷上的每道题目,然后在答题纸上,不同对象后的相应等级上划勾“√”,不要对每题的含义进行过多地思考。评定等级如下:0——什么都没说;1——说了一些(其他人只得到关于我这方面的一般印象);2——非常详细地告诉了他人(在这方面他完全了解我,并能精确地描绘我);X——对他人说谎或不正确地表达自己,以至于他人对我有一个错误的印象。 题目对父亲对母亲对同性 朋友对异性朋友 0 1 2 X 0 1 2 X 0 1 2 X 0 1 2 X 态度和观点1.我的信仰及我对它的观点 2.我对宗教团体的个人意见和感受如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无神论者3.我对共产主义的看法 4.我对现在的政府的看法——国家领导人、政府、政策等 5.我对别人的出身、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的看法 6.我对饮酒的看法 7.在性道德上我的看法——即我认为我与他人在性问题上应遵守的行为8.我评价女人漂亮、有吸引力的标准——也就是说一个女人的魅力在哪里9.我认为作为男人所应具备的品质——也就是在男人身上要寻找的品质10.我对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的看法 爱好和兴趣1.我喜欢的食物,我喜欢的食物的制作方式,我不喜欢的食物 2.我喜欢和不喜欢的饮料 3.我喜欢和不喜欢的音乐 4.我喜欢的读物 5.我喜欢看的电影和电视节目 6.我对服装上的爱好 7.我喜欢的房子的风格和家具的特点 8.我喜欢的晚会和社交聚会的类型 9.我喜欢的闲暇活动方式,如打猎、读书、玩牌、运动、聚会、跳舞等10.我最喜欢得到的礼物 学习或工作1.我在学习(工作)中感到最大的压力和紧张是什么 2.我在学习(工作)中感到最令人讨厌的事情 3.我在学习(工作)中感到最开心和最满意的地方 4.阻碍我学习(工作)或进一步发展的缺点和生理缺陷 5.我学习(工作)上的优势和条件 6.在学习(工作)上,我被其他人(老板、同事、教师等)欣赏时的感觉7.我的学习(工作)志向和目标 8.学习(工作)中,我得到薪水或奖赏时的感觉 9.我对自己已选专业(或学习前途)的感觉——不管我对它是否满意10.我对任课教师和同班同学的感受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 Mary Ainsworth 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

爱情和依恋类型

爱情和依恋类型 生理行为体系 基于成人依恋理论研究,每一段爱情关系,不外乎有三种主要的生理行为系统在起作用。 依恋人彼此间的情感互动,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婴孩和她母亲间的情感互动。 照顾人之间彼此将对方看作是在某些方面需要照顾的孩子. 性爱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开始有两性行为的发生。 依恋行为系统扮演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一个人的依恋类型自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通过与其照顾者(通常是他的母亲)的互动中开始逐渐形成。他的依恋类型将终生左右着他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 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依恋类型根据这个人的“自尊”(对自己的综合评价,比较积极)和“人际信任”(相互信任) 1安全型安全型的爱人(高自尊和较高的人际信任) 据估计约有近50%的人群在爱情关系中体现为安全依恋型。这些人可以很容易的和爱人接近,并且可以非常惬意的依靠他们的爱人。他们不会担心被抛弃。他们也不担心别人和他们太过接近。安全依恋类型的特征表现: 较有信任感。·较少感到孤独。·倾向于和别人保持长期的关系 ·喜欢享受性爱的乐趣,尤其是和长期的伴侣间的两性关系。 ·自尊心强,同时对他人也很尊重。·面对压力的时候会寻求社会支持。 ·当爱人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够慷慨的给予他们支持。 ·恰当的袒露内心,同时希望别人亦如此。 ·积极,乐观,在和他人的互动中富有建设性。·倾向于沿袭父母的信仰。 ·相较而言不太惧怕死亡。·在积极情绪的应激下会变得更具有创造性和认知力。 2 依恋类型:焦虑/矛盾型焦虑/矛盾型的爱人 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两到三类。(“专注型依恋风格”和“放弃型依恋风格”)大约有20%的人在恋爱关系中被学者称为“焦虑/矛盾型爱人”这些人通常会比他们的爱人更为迫切的想和对方接近。而且常常抱怨他们的爱人似乎不愿意像他们所冀望的那和他们接近,在恋爱关系中,他们最担心被抛弃。”矛盾"在此描述的是一种频繁的爱恨交织关系。 这种类型的其他的特征表现为: 尽管在恋爱关系中陷的很深,但以失败告终的几率仍然相当高。 ·在失去之后会极度悲伤。·自尊心不牢固,常常自我怀疑。 ·相对性爱而言,更喜欢被拥抱的感觉。·认为配偶无法给予自己帮助。 ·尽管喜欢和他人协同工作,但常常感到自己的能力未得到充分的赏识。 ·幻想成功,但常常无法持之以恒付出努力。·易患饮食失调症。 ·感到父母对待自己不公平、具有侵犯性·具有情绪化倾向,尤其是在面对压力的时。

对成人依恋的研究

成人依恋研究 背景: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成人恋爱关系成人依恋理论的三个内在结论伴侣选择安全基地和安全天堂行为回避型依恋和防御机制成人依恋研究中的未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鲍尔比主要关注于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但他相信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不过直到1980 年代中期,研究者们才开始严肃地考虑依恋过程延续到成人期的可能性。 Hazan 和 Shaver (1987) 对恋爱关系背景中的鲍尔比的观点进行了早期考察。Hazan 和 Shaver 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都是依恋行为系统这一同样的动机系统所导致的。Hazan 和Shaver 指出,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基于这些类似,Hazan 和 Shaver 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照看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并且,浪漫的爱是依恋行为系统和动机系统的特征,这些系统产生出照顾行为和与两性相关的现象。 成人依恋理论的三个内在结论 恋爱关系可能是依恋关系,当代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受到这一观点的深刻影响。从这一观点出发至少能得到三个重要结论。 首先,如果成人浪漫关系是依恋关系,那么 Ainsworth 在婴儿-照看者关系中观察到的那种个体差异,也应该在成人关系中观察到。例如,我们应当期望一些成人在自己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相信在需要时伴侣会随时出现,并能够依赖于他人和让他人依赖自己。我们也会期望存在与此相反的成人,他们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全。例如,一些无安全感的成人会是焦虑-抵抗型:他们忧虑于别人不会完全地爱他们,并在自己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

“依恋”宝宝的三种类型

“依恋”宝宝的三种类型 因此,每个小孩的气质类型不同,形成的依恋类型是不一样的。 一样来讲,依恋有三种类型: 大多数小儿的依恋类型是安全型的。 “依恋”宝宝的三种分类 这类小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静地玩,母亲在场能使小儿感到足够的安全,现在他对生疏人的反应比较积极,能在生疏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究和操作。 这类小儿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他(她)的活动会受阻碍,并明显表现出不安和查找,但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会赶忙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专门容易地安静下来连续玩儿。 另有一种为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这种小儿专门怕与母亲分开,每当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专门小心,假如母亲要离开他(她),他(她)就会表现出极高的抵抗,会大哭大叫,但当母亲回来后,他(她)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抵抗与母亲接触,即使是和母亲在一起,他(她)也不感到安全,也不能积极地进行活动。 还有一种是回避型的或叫无依恋类型。 这类小儿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即使欢迎母亲的到来也是专门短暂的,他(她)对母亲的离开及回来没有什么专门的反应,同意生疏人的安慰就像同意母亲的安慰一样,这种是没有对母亲形成专门的依恋。 以上三种类型的依恋,前一种为良好的、积极的依恋;后两种为消极的、不良的依恋。 假如父母亲从小就能够精心地照管小儿,与小儿紧密接触,绝大多数小儿都会形成安全的依恋,个不小儿即使开始有些不安全依恋,也会逐步转变成安全的依恋。 这种安全的依恋,可使小儿在活动中有安全感,使他(她)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去探究、学习,可更好地促进小儿的心理、智力发育。 小儿时期的安全依恋还将导致一个人在成人后对人信任、自我信任,并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与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确实是讲,从小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一个人今后的生活有重要的阻碍。

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在一岁左右的宝宝是最依恋人的时候,特别是每天与谁接触的时间多,就越依恋谁。像有的时候家庭当中只有妈妈一个照看宝宝的时候,宝宝就特别的依恋妈妈,从来不让其他家人抱。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有的宝宝从来都不与妈妈分开,所以每天总是与妈妈在一起,至于家里的其他的人,不会与他们接触。甚至都不会让他们抱,像这种情况就是属于一种依恋的行为。其实宝宝依恋的行为也是有好几种的,下面就请专家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1)A型(回避型):约占20%,这个类型的宝宝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威胁2:甲状腺机能减退 这是一种容易发生在中年女性身上的疾病,大概有10%的女性会得此病。由于这种病并不为很多人所知,所以就增加了它所带来的危害。这种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大大增加孕妇流产和早产的几率。另外,得这种病的患者也非常容易得心脏病。更为不幸的是,这种病不容易察觉,因为它的症状并无特别之处,而患者也常常将它的一些典型症状如:易疲劳、体重增加、易怒和对寒冷敏感等归咎于年龄增大或生活压力过大。 自我保护:最好的办法是进行甲状腺检查。35岁后,每5年就要进行一次血液检查,来察看甲状腺机能是否正常。如果你有以上那些症状,并持续了一段时间,或者你已怀孕或正有此打算,便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如果查出甲状腺素水平低,一定要听取医生的建议以决定是否仍继续怀孕,因为这对婴儿和妈妈都有不好的影响。得了甲状腺机能减退,需要服用人造甲状腺素丸来使甲状腺素水平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威胁1:心脏疾病 心脏病可以说是女性的头号杀手。每年死于心脏病的女性比所有因癌症而死的女性还要多。无论你健康、年轻与否,都受着心脏疾病的威胁。据有关数据表明,22%的女性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50%的年轻女性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胆固醇偏高。这两种被忽视的病症都会增加人体动脉血管内壁上的脂肪沉积,从而引发心脏病。 自我保护:每年进行定期的体检,及时掌握自己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另外,还要了解自己的腰围数。可别小看这个数字,它比体重数还重要。国外一项最新发现表明,腰上脂肪过多的女性和血脂高的女性很容易患心脏病。理想的腰围是控制在85厘米以内。年轻的女性还要注意排压。因为这部分人群的工作压力通常

大学生成人依恋状况分析

大学生成人依恋状况分析 内容摘要:(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状况)(1)本次研究中成人依恋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恐惧型(29.7%)、安全型(28.2%)、迷恋型(23.7%)、冷漠型(18.5%);(2)大学生的依恋在性别、专业、年级、恋爱经历、城乡和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依恋回避维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男生的回避分数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成人依恋在年级上基本不具有差异,但在个别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有过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在回避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城市大学生的依恋回避得分显著低于乡镇大学生的依恋回避得分;依恋在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均无任何显著差异。 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类型本次研究中成人依恋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恐惧型(29.7%)、安全型(28.2%)、迷恋型(23.7%)、冷漠型(18.5%),这与田瑞琪2004 年在大学生中的调查结果一致。国外大多数的研究中都是安全型的比例最高,如Lopez在2002年的研究,依恋类型中安全型(46%)、恐惧型(20%)、冷漠型(19%)、迷恋型(15%),Creasy 在2001 年采用AAI 对145 对恋人进行测量,发现安全型占40%。国内早期的研究多数也是安全型人数最多。分析以上结果的原因,中外成人依恋的比例差异主要是由于中外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中国文化不鼓励直接的情感表达和如同希望那样强烈的身体接触,因此使得我国大学生的回避维度和焦虑维度的分数高于国外研究,而依恋类型的划分是有维度计算的来,因此我国的安全依恋人数比例低于国外实属正常。恐惧型的人的特点是与人亲近不舒服,在情感上需要亲密的关系,但很难相信他人,担心会受到伤害,分析这种依恋类型的人的特点,可以看出非常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教育理念,“内敛、含蓄、谨慎……”,因此原因,使得我国大学生的恐惧型人数比较多。与我国早期依恋类型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所使用的测量工具造成,早期多使用陌生人情景法,两者对不同依恋类型的表现有不用的界定。除此之外还可能是由于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化,恋人、朋友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人们观念的转变(如责任感减弱、离婚的增加等)使得人们的焦虑维度的分数增高,导致恐惧类型的人数增多。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依恋状况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成人依恋的回避维度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性别差异,而焦虑维度无性别差异。4个子维度上均差异

大学生成人依恋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摘要】大学生心理一直是国家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涯脱离,进入到一个自由、多选择的校园,给学生心理带来较大的改变。其中大学生的成人依恋与抑郁情绪产生正相关,说明大学生的不安全依恋容易形成焦虑,是自身人际关系复杂。归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大学生以90后为主,这一代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高要求下学生将自己的情绪封闭,不愿意与他人沟通,遇到挫折便会产生自我怀疑。文章从性别、年级、专业分析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 【关键词】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情绪管理能力 引言 成人依恋起源于弗洛伊德时期,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会产生对应的依恋行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依恋的范围转为成人,包括对朋友、爱人等依恋,对于成人依恋的对象是自己信任、稳定的长期关系。自我效能感指的是自己对想要实现目标的信心与信念,分为高自我效能感与低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较为自信,通常不会怀疑自己,在面对苦难时认真努力,期望能够获得成功,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常常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行,不能够完成任务,反而削弱了自己完成任务能力。情绪管理是一种主动的过程,通过减轻自己的消极情绪,增加自己的积极情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这三者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都存在着较大的影响,文章对此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大学生在依恋回避维度中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在依恋焦虑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依恋焦虑比男生要高,也就是说明女生更容易在依恋关系中感受到焦虑情绪。在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女生在POS(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方面要高于男生,而男生在DES(沮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和ANG(愤怒情绪的自我效能感)两方面高于女生。结合相关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女生当中普遍存在着交流互动网络,通过交流来分享和诉说,这种方式有助于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提升,而男生之间交流比较少。男生有打球、玩游戏等爱好,帮助男生发泄消极情绪,而女生习惯把消极情绪闷在心里,自我消化。性别的差异导致了男女生之间的依恋焦虑、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表一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 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安斯沃斯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强调了早年经验对认知过程的持续影响。实验研究证明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认知任务中会有不同表现。这些差异可能与注意的能力和注意的策略有关。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在与依恋无关的认知任务中,不同依恋类型也应有不同表现。 Mikulincer和Shaver提出“依恋行为系统”(Bowlby)的动力模型中指出,“首要依恋策略”(Main)——在沮丧或遇到威胁时期望并寻求可信赖者给予协助和保护的策略,包含两个“次级依恋策略”。其中一个是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另一个是依恋系统的“去活化”。 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即焦虑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对可依恋对象的警惕性和反应性均提高,情绪高涨,迅速寻求帮助。这种策略是在不安全的早年经验中习得的。焦虑依恋者婴儿期的看护人(多数情况下是母亲),由于自身的情绪等因素,总是对婴儿的信号做出不一致的反馈,或者虽然给予了婴儿足够的注意和保护,但却都是不适当的。依恋系统的“去活化”,即回避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压抑对自身脆弱性的认识和对依恋对象的依赖性,以获得极度的独立性和自治力。这种策略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被习得的:婴儿的看护人总是在婴儿不哭闹、不要求的时候提供更好的照顾与保护,但很少与婴儿有亲密的身体接触。 不同的刺激依恋策略对成人的注意和认知的影响,是现在研究的焦点。焦虑依恋的成人更倾向于把注意集中在与依恋相关的情感信息上,并难以

从中转移注意。当要求他们回忆一段童年时期特定的消极情绪经历时,他们很快顺从了,并且一些生理指标马上发生变化,表现出生理唤醒。有的研究中,要求焦虑依恋者想象浪漫的亲密关系并在头脑中产生表象,数分钟后,当实验者要求他们停止时,他们难以转移注意并让表象消失;他们的皮肤点水平和与情感相关的大脑活动水平仍然很高。 回避依恋的成人倾向于忽略与依恋相关的信息,或者把注意从这类信息中迅速转移开。他们要花更长的时间来识别与依恋相关的信息,在回忆和编码这类信息时也更困难。但在出现认知或情感“负荷”(load)时,这种忽略依恋信息的效应会减弱或消失。 回避依恋者是只在处理与依恋相关的信息中采用这种注意策略,还是在与依恋无关的一般任务中也有相应表现呢?之前对这种注意机制的研究仅限于与依恋相关的材料任务中,而作者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的依恋类型是否在一般的中性注意任务中也表现出这种注意机制。 研究者做出一下两个假设并进行了实验: 假设一:回避型能更快速有效地分配注意。 假设二:回避型的这种注意技能会在任务中出现过去非安全经验的提示时被干扰和消除。 实验一:心理不应期范式实验(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RP) paradigm) 实验设计:2×4混合设计

成人依恋量表(AAS)

成人依恋量表修订版 Revised Adult Attachment Scale,AAS 评价及计分 本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分别是亲近、依赖和焦虑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6个条目组成,共18个条目。本量表采用五级评分,1~5。其中,2、7、8、13、16、17、18题为反向计分条目,在评分时需进行反向计分转换。 亲近分量表:1、6、8、12、13、17; 依赖分量表:2、5、7、14、16、18; 焦虑分量表:3、4、9、10、11、15。 先计算3各分量表的平均分数,再将亲近和依赖合并,产生1个亲近依赖复合维度。亲近依赖复合维度计算方法:亲近依赖均分=(亲近分量表总分+依赖分量表总分)÷12。 依恋类型的划分: 安全型:亲近依赖均分>3,且焦虑均分<3 先占型:亲近依赖均分>3,且焦虑均分>3 拒绝型:亲近依赖均分<3,且焦虑均分<3 恐惧型:亲近依赖均分<3,且焦虑均分>3 成人依恋量表修订版(AAS) 指导语: 请阅读下列语句,并衡量你对情感关系的感受程度。请考虑你的所有关系(过去的和现在的),并回答有关你在这些关系中通常感受的题目。如果你从来没有卷入进情感关系中,请按你认为的情感会是怎样的来回答。 请在量表的每题之后的选出符合你情况的选项,并在相应的数字处打“√”。 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较不符合,3代表不能确定,4代表较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 完全不符合较 不 符 合 不 能 确 定 较 符 合 完 全 符 合 1.我发现与人亲近比较容易。 1 2 3 4 5 2.我发现要我去依赖别人很困难。 3.我时常担心情侣并不真心爱我。 4.我发现别人并不愿像我希望的那样亲近我。 5.能依赖别人让我感到很舒服。 6.我不在乎别人太亲近我。 7.我发现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没人会帮我。 8.和别人亲近使我感到有些不舒服。 9.我时常担心情侣不想和我在一起。 10.当我对别人表达我的情感时,我害怕他们与我的感觉会不一样。

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_王静

第26卷第2期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Vol.26No.2 2013年3月JOURNAL OF WEIFA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Mar.2013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3.02.007 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 王静1,周路路2 (1.郑州大学教育系,河南郑州455001;2.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250014)摘要:采用李同归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恋爱满意度问卷(RST)对郑州大学2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安全型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68%);安全型被试恋爱关系满意度较高,而害怕型被试恋爱关系满意度较低。 关键词:大学生;依恋类型;依恋焦虑;依恋回避;恋爱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C91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080(2013)02-0023-03 引言 依恋理论最早是由鲍尔比于1969年创立的。最初人们仅仅关注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依恋理论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依恋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情感连接。开始大量研究成人依恋始于George创建AAI测量工具之后,AAI问世之后,人们开始关注成人间的依恋。成人间的依恋既包括青少年与父母间的依恋,也包括成人与朋友间的依恋,还包括成人依恋与爱情的关系等等。这些依恋在个人发展中至关重要,可以影响个体身心健康。成人依恋指寻求生理和心理上的依恋,使对方能够提供安全感。依恋存在个体间的差异。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个体在面对不确定情境和压力情境时,能更好地调节自身状态,保持心理健康,而焦虑型个体在面对压力情境时,往往会出现一系列身心问题,如进食障碍、产生消极情感等。根据回避和焦虑维度,Bartholomew提出四种成人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类型,这种依恋类型特点为低回避和低焦虑;专注型依恋类型,这种依恋类型特点为低回避和高焦虑;忽视型依恋类型,这种依恋类型为高回避和低焦虑;害怕型依恋类型,这种依恋类型为高回避和高焦虑。研究表明,依恋类型可以预测成人在恋爱关系中的行为,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儿童在成年以后恋爱满意度更高。 1依恋与恋爱满意度的研究 1.1关于成人依恋类型的研究 依恋是个抽象概念,是情绪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人们遭遇不确定情境时,会产生依恋行为和依恋心理。弗洛伊德最早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研究依恋,他最初的研究对象是儿童。弗洛伊德通过对儿童进行观察,认为婴儿与母亲间的抚养方式决定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与婴儿期不同的是,成人依恋对象发生了改变,依恋对象不再局限是养育者,可能包括父母、朋友、恋人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形象,例如上帝。成人依恋主要有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发展临床取向,这种取向以发展和临床学派为代表。将成人依恋看做是婴儿期依恋的心理表征;另一种是社会人格取向,以社会和人格学派为代表。将成人依恋看做个体与同伴持续的情感联系。两者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关注婴儿期的依恋在成人后的印象,后者关注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情感和认知。 1.2关于恋爱满意度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3-02-01 作者简介:王静(1987-),女,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教育系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周路路(1987-),女,河北衡水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成人依恋的研究及其进展

1987年Hazan 和Shaver 把依恋的研究 拓展到了成人领域后,成人依恋逐渐成为依恋研究的热点。1.1依恋及成人依恋的含义 成人依恋的定义要从最初的依恋(attachment )研究开始,John Bowlby 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个术语,他在二战期间发表“依恋与疏落”,详细阐述了早期依恋理论,并指出依恋关系是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终生发展过程 。两维是指积极和消极,四类型是指安 全型、迷恋型、淡漠型和恐惧型。此模型是后来成人依恋类型测量的依据和基础。 1.3成人依恋及其相关研究 随着成人依恋研究范围的扩展,研究者开始注重结合人们的生活探讨两者的关系,主要有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婚姻质量以及人格特质之间的研究,大学生的依恋关系与其社交焦虑的研究,依恋关系在不同辈份之间的稳定性 等。国内学者李同归 等通过 实证研究发现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是成人依恋关系影响个体 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吴薇莉, 刘协和

AAS的在中国的信效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AAS量表将成人依恋分为三个因子的理论构想。但由于文化异,AAS在中国的应用还需要修改个别条目。 Horowitz1991年编制的关系问卷(RQ)在Hazan和Shaver 的三类型的基础上增添了恐惧型,问卷包括ABCD四个类型,要求受测者在7点量表上,判断每段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自己的亲密人际关系,最后从四种类型中挑选出最适合的一种作为自己的依恋类型。Brennan和Shaver(1997)编制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S)是在所有有名的自我报告类成人依恋量表基础上形成的,共36道题,两个因子: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每个因子由18道题构成。这个量表被证明具有较好的信度。2006年北京大学李同归教授对其进行了中文版修订。4研究不足和展望 4.1关于成人依恋的分类和测量 关于对成人依恋的研究最关键的是研究工具问题。由于受到测量工具的限制,对依恋的测量既有类型的又有维度的,且没有标明采用某测量方法的标准,这样便常常使结果不一致,这是成人依恋研究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需要以后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做更多的整合工作。 目前研究方法仍主要集中在自我报告法上,针对其存在的单一性,社会认知方法在依恋研究中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比如启动实验方法, 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中吸取长处 。 关于依恋研究的病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依恋类型和焦虑与抑郁的关系上,对成人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尤其是在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心理病理机制研究却少有触及。以后的研究要把握安全与不安全成人依恋区分的标志,并深入研究依恋的可变性。改善和治疗不安全依恋的临床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这将成为依恋研究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当然,发展和改良健康、安全的依恋关系也是以后研究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4.3关于成人依恋研究的本土化问题 相对目前国外的成人依恋研究,我国才起步不久,许多理论都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结果。成人依恋的分类和行为模式上中西方人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注重运用自身资源,运用科学专业的研究方法来进一步修订国外引进的测量工具,最后形成适合本土的权威理论。 成人的依恋关系作为特殊的社会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由于成人生活经历和环境的复杂性,该领域还存在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除了需要进一步加深和整合研究方法的研究,依恋的稳定性问题以及依恋的临床应用等,这些问题也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注释: FeeneyBC.Asecurebase:Responsivesupportofgoal strivingsandexplorationinadultintimaterelationships.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J].2004. 87. 李同归,李楠欣.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 ,2006.10. 吴薇莉,刘协和.成人依恋类型影响社交焦虑障碍发生的回归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32. 王小妍,郭永玉.成年期的依恋与探索[J].心理学探新 ,2008.2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