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央子午线判断

中央子午线判断

中央子午线判断
中央子午线判断

RTK不校正测的是WGS84坐标,也就是说北方向就是正确的。设置好中央子

午线直接测就行,需要做控制留着以后用的话就直接砸几个桩子测出坐标就是。内业可以把图修改到任意的坐标大小。

可以,先做静态布设一个导线网,注意导线网的形状。做完静态把静态数据解

算等到一组WGS84坐标系下的坐标数据,然后在自己给其中的一个点一个自

定义坐标,比如1000,1000,200。然后根据这个坐标就可以推算出在这个坐

标系下的其他几个点的坐标了,这样北方向就定出来了,因为你只自定义了一

个点的坐标,其他的是根据WGS84坐标系算出来的,所以北方向是真实有效地,如果自定义两个就不行了。

你静态解算的原始坐标就做为已知坐标,就可以进行地形测量了。

实在不行就去咨询你们当地南方的技术员。

1. RTK直接测量获得的其实就是WGS84椭球下的大地坐标,在南方动态测量

数据库里可以找到文件扩展名为*.RTK的文件,其记录的就是WGS84大地坐标。通过转换后可知道WGS84的空间直角坐标(X,Y,Z)

2.我们在工程测量中使用的已知控制点成果为西安80椭球下高斯投影后的平面

直角坐标,通过高斯投影反算公式可以得到其大地坐标,然后再通过转换后获

得西安80的空间直角坐标(X,Y,Z)

3.使用3个及以上公共点的WGS84空间直角坐标和西安80空间直角坐标,通

过间接平差的方法就可以求解得到7参数。

如果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超过了15km,那么我们就必须考虑两种不同坐标系所

采用的椭球参数,避免因椭球参数的差异,导致点位换算后的精度过低,所以

就必须采用七参数来完成两种坐标系的转换。反之,如果地面两点的距离小于

10KM,我们几乎可以忽略因采用不同椭球参数对转换精度的影响,所以,采

用四参数来完成两种坐标系的转换。

说得简单一点,七参数是一种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转换模型,而四参数是一种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转换模型。

采用四参数,对于简单的地形测量其实没有必要进行高程拟合,即使你用了

高程拟合参数也很难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即使采用高程拟合参数后,RT

K的高程测量的精度也没人能够打包票。RTK是通过测量直接获得的大地高减

去高程异常值,来求解正常高的,而采用数学拟合法获得的高程异常值不一定

精确,加之不同地方的高程异常值有差异。所以,小范围测区没有必要使用高

程拟合参数,而大面积的测区使用一下尽量让求解值接近正常高吧。

在得到固定解的情况下,在工具里有求转换参数,然后点增加,输入已知点坐标,跑到已知点上,点击获取当前坐标,以此类推,当至少三个点的情况下可

以求得7参数,最后点击设置-保存-应用,OK那7参数就求解出来了

你确定你的控制点没校错? 2、你确定设计院给的坐标没错?3、手簿上面是显

示的固定解?4、是否连接附近的其他基站?5、基站没被移动?6、有的Y坐

标前面两位貌似不用输进去...7、天气影响(打雷)及其他因素....8、基站附近

没有任何干扰源(比如树木、高楼等)?

早期的RTK,要求都是架设在已知点上,因为基站不能实现现在的自启动功能。发展到现在,肯定是自启动明显更方面。基站架设在已知点上,会用已知坐标

来启动基站,但是架设在未知点上时,移动站可以通过校正来得出基站的真实

坐标,这样精度和架设在已知点是一样的。

总结下,基站已知点和未知点不会造成精度影响。

举个例子:比如我是在未知点A设站,移动站到两个已知点求出了转换参数,

然后开始测量,今天的工作完成后,明天基站要搬到另外一个未知点的一个地

方B,那么怎么处理,基站架架在B点后也是平滑得出单点定位基站坐标?如

果是这样,那么不是要重新去已知点校正了么,有什么办法就使用之前的项目,之前的转换参数不用再校正呀?

同样是上面的情况,我当天测量中基站没电了,换电池,有影响吗?

顺便说一下,使用的是中海达的GPS V30。求各位路过大神详细解答,

不胜感激,这都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是老想不明白。

第一次建立项目,由两个已知点求出了转换参数,该参数就是该项目的固定解

算系数。

参数结算完成后,基站在控制点覆盖范围内任意点架设,都可以用该参数计算

出基站坐标。

因为两套坐标系的坐标换算,就是通过加入固定参数后计算的。

以后每天工作开始前,只要到其中一个控制点校对坐标(具体在手簿的参数菜

单中,有点校验),即可完成建站定向。

基站没电了,换电池后可以接着工作,但严谨的做法是,重新校对控制点,这

样精度才有保证

追问

回答得蛮详细了,但脑袋还是有点不清楚,基站重新架上之后,什么都不用设置,直接拿移动站去找个控制点做点校验就行了么?那么基站应该还是保留着

之前A点的平滑坐标和天线高的,这样也可以吗?

回答

当然不可以。项目建好后只是不必每天再对点、计算参数,但每次基站架设好后,仍需连接基准站进行平滑坐标、输入天线高(这样才能获得北京54坐标系下的基准站坐标,这之后仪器才能算出你的设计图上坐标系坐标)。接着断开

基准站,连接移动站,找一个控制点进行点校验

在RTK测量时,采用的是一个基准站带两个流动站模式,采用在未知点设站,测区内有4个已知控制点用于点校正。

问题一:当用手簿启动基准站后,为何要先测出基准站未知点的坐标(单点定位,精度很

低啊)?并且之后好像也没用到这点坐标值。

问题二:当对基准站和流动站设置完毕后,流动站在4个已知点进行点校正,该步点校正

与之前求解基准站设站点坐标有何关系?

(理论上RTK原理是利用基准站在已知控制点设站,通过基准站单点定位测量该点坐标,与已知数据改正后,再将改正值通过电台发射至流动站,用于改正流动站测量的坐标,使

之更精确,这是基于已知点设站,未知点设站方式有些不明白,求指教!)

问题一:启动基准站,需要的就是赋予GPS主板一个近似的84经纬度坐标使

之使用这个坐标发射数据(或许你启动基站时点击此处获取的是一个平面坐标,但是GPS都会根据手簿当前的坐标转换参数把这个坐标转换为经纬度坐标输入主板),从而使移动站能接收到差分数据并固定,这样测量已知点时所测量出

来的4个84经纬度坐标的相对位置关系就是正确的。所以移动站单点定位时

测出的坐标足矣,基本所有的GPS主板发送差分数据时经纬度坐标与实际经纬度坐标相差不过100米时都是可以正常发射的。

问题二:流动站测出四个已知点经纬度坐标后,再根据已知的平面坐标进行校正。这个校正过程基站的坐标是不参与的。而校正结果的好坏,就是4个点的

经纬度坐标及平面坐标的匹配性如何。

综上所述:基站启动坐标与参与校正的已知点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启动基站时

所用的坐标是否正确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因为最终参与计算转换参数的是四个

已知点的经纬度坐标及平面坐标。

追问:

就是说未知点设基站,启动基准站后,点“此处”生成的坐标这一步,只是相当

于得到初始的发射数据吗?最终转换参数的确定跟基准站没有关系,但是,基

准站实测坐标不精确,会导致差分数据不精确啊?差分数据是怎么形成的呢

(通过基准站流动站的哪些数据建立联系呢)?

回答:

首先有个概念你不太清楚,差分数据精确不精确,和基站坐标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或者可以说差分数据就没有精确不精确的概念,精确不精确只体现在移动

站是固定还是浮动状态和固定值是多大,而影响差分数据质量的基站的卫星多少、质量好坏。基站坐标的主要作用,就是和移动站坐标形成一个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进行双插以消除电离层等影响。只有基站有个固定坐标,那就可以和

移动站形成相对位置关系,移动站固定测出来的相对位置关系就是正确的了。

还是那个总结:基站坐标只是一个假定值,作用就是让移动站测出的”相对“位

置关系正确的坐标。

觉得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采用吧!

基站在未知点上采取的是WGS84坐标,用于改正结算用的。流动站在已知点

上进行点校正,其实是在4个点上做的转换参数,不同的仪器叫法不一样,4

个做转换参数有好多种,4个点应该做的都是七参转换。

追问 :

谢谢啊,可是,在基站上测未知点坐标有什么用呢?难道是利用流动站

求解的7参数对基站坐标进行改正,作为精确值,然后没法求出基准站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对流动站进行改正?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不

用流动站测量值与控制点真实值直接进行改正呢?具体流程不是很明白,麻烦具体说明,谢谢啊!

回答 :

你还是没明白,基站和移动站的联系不是用已知点联系的,是测定空间

坐标联系的,就是基站测一个他的空间坐标,移动站测的一个他的空间

坐标,他们之间的联系结算各种改正数,这个数是稳定的就是RTK(固

定解),不稳定就是RTD(浮动解),测那个4个点是测量他们的空间

坐标,在用他们的空间坐标和当地的地方坐标结算转换参数,这样,移

动站测的的空间坐标都可以转换成当地的地方坐标。

追问 :

不好意思,我之前的理解这样:理解一:基准站测一个坐标,利用测得

坐标与真实坐标差,传递给流动站,改正流动站的测量坐标,使更精确。

现在理解为:理解二:流动站测4点是来求解坐标转换参数,用于将

WGS84转换为所需坐标;基准站将其坐标(未知点设站时为测的坐标)

以及接收数据传给流动站,流动站将接收卫星数据和基站数据差分处理

为基线向量,加上基准站坐标,求出流动站的84坐标,再转换为所需坐标。

这两个理解哪个正确?

回答 :

第二个

追问 :

如果是第二种解释的话,基站测点坐标,是为了和流动站建立数据联系

吗?这一块儿有点不明白:1、基站测的坐标本来就不准确,通过数据链将这个不精确值传递给流动站,精度能有所提高吗?

2、基站和流动站是靠什么进行连接呢?各自测得坐标进行差分求解?

不好意思了,跪请大神指教!!

yixingyun 2012-06-25 09:00

为何用基准站的值?

很简单,因为基准站是经过n个已知点校正,有了比较准确的坐标数据。

你的4个已知点,就是用来确定一个有准确坐标的未知点。

如果你想架在已知点上,岂不是浪费已知点。

还有一点,未知点你可以选择信号发射好的地方,而且可以哪里需要,移动到哪里,在已知点上可以吗?

hanwei141 2012-06-26 12:02

问题一:基准站左边确定是为了确定改正参数,同事用于与移动站数据对比。因为GPS基线向量坐标精度高,一句话就是坐标差精度高。

问题二:求解的基站坐标是一个坐标概算值,或者说是近似坐标,方便以后4个已知点采用最小二乘法平差是采用。

如果基准站架在已知点,只要校正一次,不改变文件就不用校正,但是,如果有时一些原因导致不能将基准站架在已知点,你将基准站架在未知点上,那么,你每天工作开始时都要进行至少三个点的校正,求出转换参数,必须这样!如果有GPS静态观

测数据的话,能求出转换参数,就不用每天校正了,将转换参数输入RTK手簿中,测之前只需与已知点比对下,而架在未知点时,只须去一个点去校正。

中央子午线的计算方法

中央子午线 全球分为二十四个时区,以能够被15整除的经度作为该区域的中央子午线,每一时区占经度15度。 概述 全球分为二十四个时区,以能够被15整除的经度作为该区域的中央子午线,每一时区占经度15度。在该时区中央子午线以东的地区,时间要加,以西的地区,时间要减,一度4分钟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 中国中央子午线 中国共分五个时区: 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为中央子午线。中原标准时区(或中部标准时区),覆盖中华民国人口稠密的地区,包括当时的首都南京。时区的时间以东经120°为基础。中原标准时区内的行政区域:

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 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香港、澳门 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为中央子午线。陇蜀时区覆盖中国中西部地区,以东经105°为基础。陇蜀时区内的行政区域: 甘肃省,四川省,宁夏省(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贵州省,广西省,云南省 新藏时区以东经90度为中央子午线。新藏时区的名称来自新疆及西藏的简称,覆盖这两个省份的大多数地区,以及邻近的行政区域的西部一半地区。新藏时区的时间以东经90°为基础。新藏时区内的行政区域: 新疆省东部地区(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地方东部地区(今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西部地区 西康省西部地区(今西藏自治区东部及四川省西部) 蒙古地方西部地区(现为蒙古国)

中央子午线的计算

6度带中央子午线没有可以被6除尽的,代号、中央子午线的计算公式:6度带中央子午线的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6*(N+1)-3。N=当地经度/6,N值不进行四舍五入,只取整数部分,(N+1)为6度带的带号。 3度带中央子午线的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3*N。N=当地经度/3,N值进行四舍五入后为3度带的带号。 6度带用于中小比例尺1:2.5万,1:5万,3度带用于大比例尺1:1万。 广东省的经纬度跨度,也就是经纬度范围;大概知道为: 经度109.6°~117.4°;纬度范围:20.1°~25.5°

中国范围的经纬度及部分城市经纬度 中国地理位置四至点:最东端东经135度2分30秒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最西端东经73度40分帕米尔高原乌兹别里山口(乌恰县)最南端北纬3度52分南沙群岛曾母暗沙最北端北纬53度33分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漠河县) 中国领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北纬53°30′),南到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北纬4°),跨纬度49度多;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经135°05′),西到帕米尔高原(东经73°40′),跨经度60多度。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部分省市经纬度:北京市位于北纬39度54分,东经116度23分。雄踞华北大平原北端。北京的西、北和东北天津市北纬38°34′-40°15′之间,东经116°43′-118°194′之间 上海市北纬31°14’,东经121°29’。 重庆市位于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 河北省位于东经113°04'至119°53',北纬36°01'至42°37' 山西省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 辽宁省东经118°53′至125°46′, 北纬38°43′至43°26′之间 吉林省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之间黑龙江省东经121°11′-135°05′,北纬43°25′-53°33′ 江苏省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

全国各地中央子午线

全国各地中央子午线 想要认识GPS中的经纬度,就必须先了解GPS,知道经纬度的来源: 1. GPS系统组成 GPS是 Gloa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简称,意为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由地面的控制站、天上飞的卫星、咱们手里拿的接收机三大块组成,我们所使用的GPS包括手持机和车载导航机本质上都是GPS接受机。 2. GPS接收机 接收机大大小小,千姿百态,有袖珍式、背负式、车载、船载、机载什么的。一般常见的手持机接收L1信号,还有双频的接收机,做精密定位用的。 3. 坐标系 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 北京54坐标系:1954年我国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依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北京54坐标系。 GS84坐标系:即世界通用的经纬度坐标系。 6度带、3度带、中央经线。 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 4. 经纬度的来源 为了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度线。那么,最初的经纬度线是怎么产生又是如何测定的呢公元34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准备绘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

如何计算当地的中央经线

如何计算当地的中央经线 子午线GPS要设置北京54或者西安80坐标系的时候,除了五个Delta参数需要输入外,还有一个中央经线参数需要输入,与Delta 参数不同,中央经线是可以自己计算的,计算方法如下: 1、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2、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计算方法很简单,但是又有新问题:什么是六度带?什么是三度带?“带号”又是什么?下面的一段文字就解释这些基本概念,请接着看。 ★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500,000米)。 ★、北京54坐标系:1954年我国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依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北京54坐标系。 ★、GS84坐标系:即世界通用的经纬度坐标系。 ★、6度带、3度带、中央经线。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

各地中央子午线的计算方法

各地中央子午线的计算方法 6度带中央子午线没有可以被6除尽的。我认为在野外没有地形图的情况下,带号、中央子午线的计算公式: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6 ×(N+1)-3 。N=当地经度/6,N值不进行四舍五入,只取整数部分,(N+1)即为6度带的带号。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3 ×N。N=当地经度/3,N值进行四舍五入后即为3度带的带号。 一、基本概念: 1、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 2、54坐标系:1954年我国在设立了坐标原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依此计算出来的各控制点的坐标,称为54坐标系。 3、GS84坐标系:即世界通用的经纬度坐标系。 4、6度带、3度带、中央经线。 我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19带和20带,其中东经114度以西(包括阜平县的下庄乡以西、平山的温塘、家庄以西,井陉的矿区以西,县的浆水镇以西,武安的活水乡以西,涉县全境)位于第1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1度;114度以东到山海关均在第20带,其中央经线为117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我省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二、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测量学计算题及问题详解

五、计算题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 度 L。 1.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λ=112°47′,试求它所在的6°带与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2.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 测点编号点 号 后 尺 下 丝前 尺 下 丝 方向 及 尺号 水准尺中丝读数 K+ 黑 减 红 高差 中数 备 注上 丝 上 丝 后视距前视距黑 (m) 红 (m) 视距差 d ∑d 1 BM1 ZD1 1.5710.793后5 1.384 6.171 K5= 4.787 K6= 4.687 1.1970.417前60.551 5.239 后—前 2 ZD1 2.121 2.196后6 1.934 6.621 1.747 1.821前5 2.008 6.796

A 后—前3.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测站测 回 数 盘 位 目 标 水平度盘 读数 °′″ 水平角 草图 半测回值 °′″ 一测回值 °′″ 平均值 °′″ O 1 左 A0 12 00 B91 45 00右 A180 11 30 B271 45 00 2 左 A90 11 48 B181 44 54右 A270 12 12 B 1 45 12 4.试算置仪器于M点,用极坐标法测设A点所需的数据。 已知300°25′17″,X M=14.228m,Y M=77.564m,X A=47.337m,Y A=73.556m,试计 五、计算题 1.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1/100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如何计算当地的中央子午线

如何计算当地的中央子午线? 一、基本概念: 1、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 2、北京54坐标系:1954年我国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依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北京54坐标系。 3、GS84坐标系:即世界通用的经纬度坐标系。 4、6度带、3度带、中央经线。 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19带和20带,其中东经114度以西(包括阜平县的下庄乡以西、平山的温塘、苏家庄以西,井陉的矿区以西,邢台县的浆水镇以西,武安的活水乡以西,涉县全境)位于第1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1度;114度以东到山海关均在第20带,其中央经线为117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我省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二、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GPS320/315的说明书上例举的中央经线的计算方法有误,在使用时要注意防止误导。 三、GPS的坐标系统及坐标系转换 GPS接受器是以WGS84坐标系(经纬度坐标系)为根据而建立的。我国目前应用

六度带、三度带计算方法

三度带与六度带的概念源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适用于:测区范围较大,不能将测区曲面当作平面看待。 当测区范围较大,若将曲面当作平面来看待,则把地球椭球面上的图形展绘到平面上来,必然产生变形,为减小变形,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测量上常采用的方法是高斯投影方法。 高斯投影方法是将地球划分成若干带,然后将每带投影到平面上。 1.我国采用6度带和3度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 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2.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例如在河北境内大部分地区: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114°=3°×38 (横坐标为38******)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117°=6°×20-3°(横坐标为20******)

中央子午线的计算方法

中央子午线的计算方法 刚到一个地方,准备测量时经常会遇到不知道当地的中央子午线,又不知道怎么计算的问题。按说这是个比较简单的公式计算问题,但是这里面又牵涉到一些测量的基本知识。下面我们就要从使用工程之星测量的一般流程和基本原理分析说明一下。 首先在建立工程前,要知道我们所用是什么坐标系统。在我国目前最常用的坐标系有北京54、西安80还有就是自定义的坐标系统,将来会逐渐过渡到CGCS2000坐标系下。确定完坐标系之后确定本坐标系所采用的投影,这几种坐标系所采用的投影都是高斯-克吕格投影,它是一种“等角横切圆柱投影”—没有角度变形,在长度和面积上变形也很小,中央经线无变形,自中央经线向投影带边缘,变形逐渐增加。为了使投影边缘的变形不致过大,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这里就牵涉到怎么分带了。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据此原则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以便分带投影。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六度带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1、2…60带。三度带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与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分带子午线重合,即自1.5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三度带第1、2…120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可分成六度带十一个,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135°,或三度带二十二个。我国小于等于1:50万的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多采

用六度带高斯-克吕格投影,三度带高斯-克吕格投影多用于大比例尺测图,如城建坐标多采用三度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由此可以看出,在测量中,如果中央子午线输错了,投影的中央子午线就会偏离实地坐标系正确的中央子午线,离的越远,变形就会越大,最终的结果就使用测量的误差更大。下面就介绍下中央子午线的计算方法: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的坐标是3度带的还是6度带的投影。在野外没有地形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GPS接收机读出当地的粗略经度,然后根据经度来计算带号、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如下:(在野外很少有可以刚好被3或6除尽的经度)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6 ×(N+1)-3 。N=[当地经度/6],N值不进行四舍五入,只取整数部分,(N+1)即为6度带的带号。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3 ×N 。N=当地经度/3,N值进行四舍五入后即为3度带的带号。 如果我们带有地形图,从地形图上能读出当地的带号,进而计算出当地中央子午线。这里需要看y坐标的值,正常数值是小数点前有六位数,如果发现y值是个8位数,那就说明前面两位是当地的带号,这个值在我国陆地上一般小于23就说明是6度带坐标,大于24的就应该是3度带坐标,然后再根据上述相应的公式就能算出当地的中央子午线了。 上面是比较正统算法,下面我就介绍一种比较实用的判断方法,这种判断方法要求必须知道当地常用的中央子午线有那几条各是多

如何计算任意一点坐标处于中央经线

如何计算任意一点坐标处于中央经线(中央子午线)多少度? 只知道平面坐标是判断不出来的,除非可以转换成WGS84坐标,如果知道投影几度带和GPS 测量数据(经纬度)就可以算出来了。方法如下: 已知一个点的经度L,计算其所在6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Lo 公式为:n=取整(L/6+1) ,Lo=6*n-3 已知一个点的经度L,计算其所在3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Lo 公式为:n=取整(L/3+0.5),Lo=3*n 其中n为带号。 您可以试一下。 你说手簿,证明你有GPS或者RTK,你可以在你的地区单点采集个经纬度坐标,虽然精度在十几米,但是不影响算中央经线啊,或者你借个手持机采个经纬度的值,要么就在GoogleEarth上找到你的位置,查下经纬度,方法很多的啊 云南省手持GPS DX、DY、DZ、DA、DF五个转换参数 如果使用西安80坐标系,那么: DA=-3,DF=-0.0000000025131494336861868528511515724436 。 DX,DY,DZ三个参数因地区而异,需要自己计算才行。 如果用北京54坐标系,那么: DA= - 108, DF = 0.0000005 DX,DY,DZ三个参数计算方法: DX,DY,DZ参数计算 ●搜集应用区域内GPS “B”级网三个以上网点WGS84坐标系B、L、H 值及西安80坐标系的B、L、h、x值。 (注:B、L、H分别为大地坐标系中的大地纬度、大地经度及大地高,h、 x分别为大地坐标系中的高程及高程异常。各参数可以通过各省级测绘局或 测绘院具有“A”级、“B”级网的单位获得。) ●计算不同坐标系三维直角坐标值。计算公式如下: X=(N+H)cosBcosL Y=(N+H)cosBsinL Z=[N(1-e*e)+H]sinB ●注:X、Y、Z为大地坐标系中的三维直角坐标 椭球之长半轴;e*e 为大地坐标系对应椭球第一偏心率 N为该点的卯酉圈曲率半径,N=A除以(1-e*e*sinB*sinB)的平方根; H=h+x,该处H为BJ54或西安80坐标系中的大地高)西安80坐标系中的大地高) ●求出DX,DY,DZ,DA,DF。 即利用WGS84坐标系的X、Y、Z及A、F值,减去去我国坐标系的对应值,得出实现坐标系统转换的五个参数。(应算出WGS84与北京和西安坐标系两套参数。) ●参数验证。 参数计算之后必须对其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是在水准点进行实测,实测值与测绘部门提供的理论值相似,平均误差不大于10米,则计算出的参数可用。

测量学计算题

15 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注】:考试时请自备函数型科学计算器,不得使用编程型科学计算器。 1、设A 点高程为15.023m ,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得A 尺读数a=2.340m ,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 =23.2cm ,其测量中误差=d m ±0.1cm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 D 及中误差D m 。 3、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 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 ;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 ;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独立丈量了两条直角边a ,b ,其中误差均为m ,试推导由a ,b 边计算所得斜边c 的中误差c m 的公式? 6、已知=AB α89°12′01″,=B x 3065.347m ,=B y 2135.265m ,坐标推算路线为B →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 β32°30′12″,=1β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B D 123.704m , =12D 98.506m ,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16 7、试完成下列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的计算。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平均角值 (°′″) 一测回 B A 左 0 06 24 C 111 46 18 A 右 180 06 48 C 291 46 36 8、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手簿的计算,不需要写公式,全部计算均在表格中完成。 测站 目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 (° ′ ″) 半测回竖直角 (° ′ ″) 指标差 (″) 一测回竖直角 (° ′ ″ ) A B 左 81 18 42 右 278 41 30 C 左 124 03 30 右 235 56 54 9、用计算器完成下表的视距测量计算。其中仪器高i =1.52m ,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L L -=0 90α。(水平距离和高差计算取位至0.01m ,需要写出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 目标 上丝读数 (m) 下丝读数 (m) 竖盘读数 (°′″) 水平距离(m) 高差(m) 1 0.960 2.003 83o50'24" 10、已知1、2点的平面坐标列于下表,试用计算器计算坐标方位角12α,计算取位到1″。 点名 X(m) Y(m) 方向 方位角(°′″) 1 44810.101 23796.97 2 2 44644.025 23763.977 1→2 11、在测站A 进行视距测量,仪器高=i 1.45m ,望远镜盘左照准B 点标尺,中丝读数=v 2.56m ,视距间隔为=l 0.586m ,竖盘读数L =93°28′,求水平距离D 及高差h 。 【解】=-=)90(cos 1002 L l D =-+-=v i L D h )90tan( 12、已知控制点A 、B 及待定点P 的坐标如下: 点名 X(m) Y(m) 方向 方位角(°′″) 平距(m) A 3189.126 2102.567 B 3185.165 2126.704 A →B P 3200.506 2124.304 A →P 试在表格中计算A →B 的方位角,A →P 的方位角,A →P 的水平距离。 13、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A BM 的高程为33.012m ,1、2、3点为待定高程点,水准测量观测的各段高差及路线长度标注在图中,试计算各点高程。要求在下列表格中计算。 点号 L(km) h(m) V(mm) h+V(m) H(m) A 33.012 0.4 -1.424 1 0.3 +2.376 2 0.5 +2.385 计算题13

如何计算当地的中央子午线

如何计算当地的中央子午线? 当地中央子午线决定于当地的直角坐标系统,首先确定您的直角坐标系统是3度带还是6度带投影,然后再根据如下公式推算: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6=N;中央子午线L=6×N 当没有除尽,N有余数时,中央子午线L=6× N — 3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公司用的是3度带中央子午线111°) 当地经度/3=N;中央子午线L=3× N N值进行四舍五入后即为3度带的带号。“×”号是数学乘号;—是减号 中央子午线计算例子:潼关经度地图中用尺子量的数据为110.46° N=110.46°/3=36.82 (四舍五入后为37),中央子午线=3×37=111 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这是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据此原则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以便分带投影。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六度带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 1、2…60带。三度带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与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分带子午线重合,即自 1.5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三度带第 1、2…120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 73°东至135°,可分成六度带十一个,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87°、……、117°、123°、129°、135°,或三度带二十二个。六

度带可用于中小比例尺(如 1:250000)测图,三度带可用于大比例尺(如 1:10000)测图,城建坐标多采用三度带的高斯投影。 高斯- 克吕格投影是按分带方法各自进行投影,故各带坐标成独立系统。以中央经线投影为纵轴(x),赤道投影为横轴(y),两轴交点即为各带的坐标原点。纵坐标以赤道为零起算,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纵坐标均为正值。横坐标如以中央经线为零起算,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横坐标出现负值,使用不便,故规定将坐标纵轴西移5 00公里当作起始轴,凡是带内的横坐标值均加 500公里。由于高斯-克吕格投影每一个投影带的坐标都是对本带坐标原点的相对值,所以各带的坐标完全相同,为了区别某一坐标系统属于哪一带,在横轴坐标前加上带号,如(4231898m,21655933m),其中21即为带号 如何计算当地的中央子午线? 一、基本概念: 1、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 2、北京54坐标系:1954年我国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依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北京54坐标系。 3、GS84坐标系:即世界通用的经纬度坐标系。 4、6度带、3度带、中央经线。 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19带和20带,其中东经114度以西(包括阜平县的下庄乡以西、平山的温塘、苏家庄以西,井陉的矿区以西,邢台县的浆水镇以西,武安的活水乡以西,涉县全境)位于第1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1度;114度以东到山海关均在第20带,其中央经线为117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

各地中央子午线的计算方法

6度带中央子午线没有可以被6除尽的。我认为在野外没有地形图的情况下,带号、中央子午线的计算公式: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6 ×(N+1)-3 。N=当地经度/6,N值不进行四舍五入,只取整数部分,(N+1)即为6度带的带号。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3 ×N 。N=当地经度/3,N 值进行四舍五入后即为3度带的带号。 一、基本概念: 1、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 2、北京54坐标系:1954年我国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依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北京54坐标系。 3、GS84坐标系:即世界通用的经纬度坐标系。 4、6度带、3度带、中央经线。

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1

∶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19带和20带,其中东经114度以西(包括阜平县的下庄乡以西、平山的温塘、苏家庄以西,井陉的矿区以西,邢台县的浆水镇以西,武安的活水乡以西,涉县全境)位于第1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1度;114度以东到山海关均在第20带,其中央经线为117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我省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二、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中央子午线计算

三度带和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是不一样的。六度带的分带是从首子午线起,自西向东每隔 6 度 划分为一带,全球共分为 60 带,其编号为 1、2、3、、60,其中心子午线经度与带号之间的关 、 系为 L=6*带号-3 3 度带是从经度 1 度 30 分这条子午线开始,经差 3 度为一带,全球共分为 120 带。3 度带的带号与中心子午线经度的关系为 L=3*带号。 你查一下济南市所在的经度就能算出 该地 3 度带和 6 度带的中央子午线。
如何计算当地的中央子午线?
当地中央子午线决定于当地的直角坐标系统,首先确定您的直角坐标系统是 3 度带还是 6 度带投 影,然后再根据如下公式推算:
6 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
当地经度/6=N;中央子午线 L=6 X N
当没有除尽,N 有余数时,
中央子午线 L=6 X N - 3
3 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
当地经度/3=N;中央子午线 L=3 X N
本贴得筑龙币:14 等级得币:4 版主奖励:10 贴主答谢:0 献花赠币:0] 得信誉分:1 得信誉分理由: 执行奖励版主:jiaoshi 未评定 [定制广告] 加入建筑施工超爽会员 3 重大礼,天天免费!天天特权!

kan9949
[引用回复] [搜索] [献花] [顶贴]
第2楼
2008-4-18 21:39:00
请问,当地经度/6=N;中央子午线 L=6 X N
信誉: 20 发贴: 14
海南
X=? X 代表什么?
其他
邮][主页][BLOG]
本贴得筑龙币:0 等级得币:0 版主奖励:0 贴主答谢:0 献花赠币:0] 得信誉分:0 本贴评定等级:1 执行评定:系统自动 [定制广告] 精选超爽免费建筑工程施组 [引用回复] [搜索] [献花] [顶贴] Ψ 信誉: 233 发贴: 1709 第3楼 2008-4-18 23:00:00
wei12003
以下是引用片段: 以下是引用片段: 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 kan9949 在 2008-4-18 21:39:00 的发言: 请问,当地经度/6=N;中央子午线 L=6 X N X=? X 代表什么?
上海
其他
邮][主页][BLOG]
是数学符号“×”号呀。
GPS 要设置北京 54 或者西安 80 坐标系的时候,除了五个 Delta 参数需要输入外,还有一个 中央经线参数需要输入,与 Delta 参数不同,中央经线是可以自己计算的,计算方法如下: 1、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 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 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2、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 (适用于1∶1万地形图) 。

中央子午线

中央子午线、投影带 1 关于中央子午线、投影带的问题 在3°带中, 中央子午线=带号×3 在6°带中, 中央子午线=带号×6-3 2 那么中央子午线为多少时, 3°带和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呢??? 我举例说明:37×3=111 38×3=114 39×3=117 40×3=120 19×6-3=111 20×6-3=117 由此可见:在117、111 、(111±6n) 3°带和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 3 在3°带中中央子午线=117,那么转化为6°带, 中央子午线是多少呢??? 因为在中央子午线=117时,3°带和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所以其中央子午线=117。 4 在3°带中中央子午线=114,那么转化为6°带, 中央子午线是多少呢??? 如上图: 如果它在112.5°—114°之间,中央子午线=111; 如果它在114°—115.5°之间,中央子午线=117。 5 在6°带中中央子午线=117,那么转化为3°带, 中央子午线是多少呢??? 如上图: 如果它在114°—115.5°之间,中央子午线=114; 如果它在115.5°—118.5°之间,中央子午线=117; 如果它在118.5°—120°之间,中央子午线=120。 高斯坐标即高斯-克吕格坐标系 (1)高斯-克吕格投影性质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简称“高斯投影”,又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地球椭球面和平面间正形投影的一种。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Carl FriedrichGauss,1777一 1855)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Johannes Kruger,1857~1928)于 1912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故名。该投影按照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和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确定函数的形式,从而得到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公式。投影

中央子午线计算

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 刚到一个地方,准备测量时经常会遇到不知道当地的中央子午线,又不知道怎么计算的问题。按说这是个比较简单的公式计算问题,但是这里面又牵涉到一些测量的基本知识。下面我们就要从使用工程之星测量的一般流程和基本原理分析说明一下。 首先在建立工程前,要知道我们所用是什么坐标系统。在我国目前最常用的坐标系有北京54、西安80还有就是自定义的坐标系统,将来会逐渐过渡到CGCS2000坐标系下。确定完坐标系之后确定本坐标系所采用的投影,这几种坐标系所采用的投影都是高斯-克吕格投影,它是一种“等角横切圆柱投影”—没有角度变形,在长度和面积上变形也很小,中央经线无变形,自中央经线向投影带边缘,变形逐渐增加。为了使投影边缘的变形不致过大,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这里就牵涉到怎么分带了。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据此原则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以便分带投影。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六度带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1、2…60带。三度带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与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分带子午线重合,即自1.5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三度带第1、2…120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可分成六度带十一个,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135°,或三度带二十二个。我国小于等于1:50万的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多采用六度带高斯-克吕格投影,三度带高斯-克吕格投影多用于大比例尺测图,如城建坐标多采用三度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由此可以看出,在测量中,如果中央子午线输错了,投影的中央子午线就会偏离实地坐标系正确的中央子午线,离的越远,变形就会越大,最终的结果就使用测量的误差更大。下面就介绍下中央子午线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的坐标是3度带的还是6度带的投影。在野外没有地形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GPS接收机读出当地的粗略经度,然后根据经度来计算带号、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如下:(在野外很少有可以刚好被3或6除尽的经度)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6 ×(N+1)-3 。N=[当地经度/6],N值不进行四舍五入,只取整数部分,(N+1)即为6度带的带号。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3 ×N 。N=当地经度/3,N值进行四舍五入后即为3度带的带号。 如果我们带有地形图,从地形图上能读出当地的带号,进而计算出当地中央子午线。这里需要看y坐标的值,正常数值是小数点前有六位数,如果发现y值是个8位数,那就说明前面两位是当地的带号,这个值在我国陆地上一般小于23就说明是6度带坐标,大于24的就应该是3度带坐标,然后再根据上述相应的公式就能算出当地的中央子午线了。 上面是比较正统算法,下面我就介绍一种比较实用的判断方法,这种判断方法要求必须知道当地常用的中央子午线有那几条各是多少,然后把前后两条中央子午线相加再除以2,所得值既是两条中央子午线的分界值,小于这个值,中央子午线就是前一条,大于中间值就是后一条。下面我简单举个例子。比如在山西常用到的3度带的中央子午线是111和114,两者之和除以2是112°30′,当当地的经度小于112°30′时,中央子午线就是111,当当地的经度大于112°30′时,中央子午线就是114。这种方法判断方法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投影带带号和中央子午线的计算

投影带带号和中央子午线的计算 1、投影带带号确定 1)在地形图底边(顶边)的左右两个端点查看横坐标,小字体的前两位就是。 2)计算: 6度带带号N6等于所在位置经度除以6取整数再加1,若没有余数则商数就是带号,例如所在位置经度为126°07′,则商数为21,余数为07′,带号N6=21+1=22 3度带带号N3等于所处位置经度除以3四舍五入取整数。 2、中央子午线经度计算 6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6=N6× 6°-3° 3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3=N3× 3° 地形图的基本组成 一幅正规地形图由图名、图号、比例尺、内外图括、接图表、坡度尺、三北方向线、图面内容(地形与地物)和图例等部分组成。 1、图名:一般以图幅范围内最大获最重要的地名作为图名,写在图纸的正上方。 2、图号:即地形图的编号。由地形图所处的经纬度范围所决定。

一般放在图名下方。 3、比例尺:分为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表示成1:M,M为分母,M越大则比例尺越小,如1:50000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长度500米;线段比例尺是用线段长度直接说明实地距离,通常是把一根线段分成五等分,每等分1厘米,左手第一厘米处为0刻度,向左划分到毫米,端点处写上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向右每两个厘米写一个数字(公里数)。 一般1:5000~1:50000为中比例尺,大于1:5000就叫大比例尺如1:2000或1:500等,小于1:50000的叫小比例尺如1:100000、1:200000等。 4、内外图括:地形图的内图括用细实线,南(下)北(上)两条线为本图幅的南北纬度界线,左(西)右(东)两条线为本图幅的经度范围。如罕达汽幅1:50000地形图西界细线和东界细线分别代表这幅图的经度为126°00′和126°15′,南界和北界细线分别代表这幅图的纬度范围为“自北纬50°00′到北纬50°10′。 外图括用粗实线表示,与内图括平行,用图有二。一是为了图面美观,二是在内外图括之间留出空间方便表示坐标值和经纬度。 5、接图表:为方便查找相邻地形图,在图纸的左上角或右下角绘制一个方框,分成九等分,每个小矩形代表一幅图,将本图放在中心位置用阴影线表示,上下左右四幅图分别表示本图北、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