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围手术期、麻醉及疼痛护理

围手术期、麻醉及疼痛护理

围手术期、麻醉及疼痛护理
围手术期、麻醉及疼痛护理

围手术期、麻醉及疼痛护理

基本知识问答

1.试述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的意义。

手术前的准备,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使病人接近生理状态,以便更好地耐受手术。手术后的护理,是要求尽快地恢复生理功能,防止各种并发症.促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2.手术前准备主要应做哪两方面的工作?

(1)心理准备:对病人做好解说工作,使之自愿接受手术,并能很好的配合治疗。

(2)提高手术耐受力:应对病人全身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并对手术耐受力作出充分的估计。特别要注意各重要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营养和代谢状况,内分泌、血液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等。

3.胃肠道手术应做哪些手术前准备?

手术前1~2天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止饮水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口服肠道抗菌药物和泻剂,术前清理肠道,具体做法为:术前口服链霉索0.5g,每天4次,共3天。或口服新霉素lg,每天4次,共2天。服用或注射维生素Kl,2~3天。术前口服蓖麻油lOmL,每天1次,共2天。手术前晚清洁灌肠,排空肠道,减少肠腔内细菌的数量,预防手术后感染

4.心脏病病人手术前准备应注意哪些问题?

(l)长期使用低盐和利尿药物的病人,手术前应注意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

(2)贫血病人的氧合能力差,对心肌供氧有影响,术前应少量多次输血纠正。

(3)心律失常病人,应根据不同原因区别对待。对偶发的审,陀别外收缩,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心房纤颤,如伴有心室率增快,每分钟在l00次以上者,用毛花苷C0.4mg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缓慢推注,或口服普萘洛尔lOmg,每天3次,将心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冠心病病人如出现心动过缓,心室率每分钟在50次以下者,术前可皮下注射阿托品0.5-lmg.以增快心率。

(4)对有心力衰竭病史、心脏扩大、心电图显示心肌劳损的病人,手术前可考虑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一般口服地高辛0.25mg,每天1~2次。

5.呼吸功能障碍的病人,手术前准备应注意什么?

(1)停止吸烟2周,鼓励多练习深呼吸和咳嗽,以增加肺通气量和改善引流。

(2)应用麻黄碱、氨茶碱等支气管扩张药及异丙基肾上腺索雾化吸入等,对阻塞性肺功能不全有较好作用,可增加肺活量。痰液稠厚的病人,采用蒸气吸入,口服氯化铵或碘化钾,使痰液稀薄。经常咯脓痰者,术前3~5天应使用抗生素,并做体位引流,促使脓性分泌物排出。

(3)经常友作哮喘的病人,可予口服地塞米松0.75mg,每天3次,以减轻支气管粘膜水肿。

(4)麻醉前给药量要少,以免呼吸抑制和咳痰困难。使用哌替啶比吗啡好,因其具有支气管解痉作用。阿托品要适量,以免增加痰的粘稠度。

6.试述肝脏病病人手术前注意事项。

术前应作各项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损害者,手术耐受力削弱,须经较长时间严格准备,方可施行择期手术。肝功能有严重损害,表现有明显营养不良、腹水、黄疸者,一般不宜施行任何手术。急性肝炎病人,除急症抢救外,多不宜施行手术。对肝病病人,术前应通过各种途径改善全身情况,增加肝糖原储备,小量

多次输新鲜血液纠正贫血及增加凝血因素,尚应给予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等。7.试述腹部手术后病人的饮食护理。

一般术后禁食1~2天。肛门排气后,可进少量流质饮食,逐渐增加到全流量流质,第5~6天进半流质,一般在第7~9天可恢复普通饮食。手术后饮食护理的注意事项如下:①禁食期间,应用静脉输液来供给水、

电解质和营养。大手术后,如禁食时间长,还需静脉提供高价营养液。②)开始进食时,水分和热量往往不够,仍应从静脉途径做适当补充。

8.试述手术切口缝线拆除的时间和切口分类及愈合分级。

(1)拆线时间:应根据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病人年龄以及有无感染等来确定。一般头、面、颈部切口在术后4~5天拆线;下腹、会阴部6-7天;胸、上腹、背、臀部7~9天;四肢10~12天;近关节处可延长一些.减张缝线14天。有时可采用间隔拆线,青少年可适当缩短拆线时间,年老或营养不良者可延迟些。

(2)切口分类:①清洁切口用“I”代表,指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部分切除术。②可能污染切口,用“Ⅱ”代表,指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分切除术。皮肤不易彻底灭菌部位,6小时内的伤口经清创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③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指邻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如阑尾穿孔的切除术。

(3)切口愈合分级:①甲级愈合用“甲”字代表,指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②乙级愈合用“乙”字代表,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但未化脓。③丙级愈合用“丙”字代表,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4)切口愈合记录:如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愈合优良,则记以“I-甲”,胃大部切除术后切口发生血肿,则记以“Ⅱ一乙”,余类推。

9.试述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及其预防和处理。

(1)切口裂开原因:①营养不良,组织愈合能力低。②术后腹压增高,如腹胀、剧烈咳嗽。③缝合腹壁的技术有缺点,如打结不紧,缝合时腹膜有撕裂等。

(2)预防:应根据可能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术前提高营养状况,强调在腹壁松弛状态下,精工缝合技术。对估计容易发生此类并发症的病人,可采取取:①术时用减张缝线,即在依层缝合腹壁的基础上,加用全层腹壁缝合②及时处理腹胀。③咳嗽时,最好平卧以减轻咳嗽时横膈突然大幅度下降所骤然增加的腹内压力。④用腹带做腹部包扎。⑤预防感染。

(3)处理措施:腹壁切口完全或部分裂开,都应立即送手术室,在无菌条件下,用粗丝线或合金线作腹壁全层间断缝合。因常有腹胀肠麻痹,故应采用胃肠减压。

10.预防手术后肺不张的措施有哪些?

预防手术后肺不张的措施包括:①手术前练习深呼吸。腹部手术前须练习胸式深呼吸,胸部手术前练习腹式深呼吸,以增进吸气功能。②减少肺泡和支气管内的分泌液。如有吸烟习惯,术前两周应停止吸烟,并注意口腔卫生。③手术后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或绑扎,④协助排出支气管内分泌物。如鼓励咳嗽,体位引流等。⑤防止手术后呕吐物的吸入。

11.简述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

(1)术后出血:出血可发生在手术切口、空腔器官及体腔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止血不彻底和凝血机制障碍。

(2)术后发热:可分为非感染性发热和感染性发热。术后早期38℃以下的发热多为非感染性发热,39。C’以上的发热则需考虑感染性发热。

(3)术后低体温:人工低体温手术、术中输入大量的冷液体、手术创面扩大等均可造成术后低体温。

(4)术后感染:常见的有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脓肿、尿路感染和真菌感染等。

(5)切口裂开:组织愈合能力差、切口缝合缺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等是切口裂开的常见原因。

12.试述现代麻醉学的范畴。

现代麻醉学包括临床麻醉学、复苏学、重症监测治疗学及疼痛治疗学等,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复苏及危重医学的综合性专业学科。其中临床麻醉不仅包括麻醉镇痛,而且涉及麻醉前后整个围手术期的准备、治疗与护理,以维持病人的生理功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为病人安全地度过手术期提供保障。急救复苏是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包括基础医学知识,采取恢复和维持循环与呼吸功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等一切挽救生命的医疗措施。重症监测治疗病室又称ICU,在危重病人的监护治疗和一些麻醉并发症的治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需要配备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疼痛治疗主要针对临床各种急慢性疼痛,包括分娩痛、癌性疼痛等。疼痛治疗除运用镇痛药物和常用的针灸、理疗等方法外,还运用麻醉专业所掌握的技术,进行综合治疗。

13.试述麻醉前的一般准备与护理内容。

(1)精神状态的准备:麻醉与手术不免使病人产生顾虑或紧张恐惧心理.因此应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关心、安慰和鼓励病人,对病人做一些必要的解释,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对于十分紧张的病人,术前晚可用适量镇静安定药。

(2)改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可降低麻醉与手术的耐受力,术前应经口或其他途径补充营养,提高耐受力。

(3)进行适应术中和术后需要的训练:有关术中体位、语言问答等的配合与术后饮食、体位、大小便、切口疼痛、长时间输液、吸氧、留置导尿管及各种引流管等,应让病人了解,争取配合。对于术后咳嗽、咯痰、排尿方法等.在术前进行训练。术前2周应停止吸烟。

(4)胃肠道准备:择期手术成人一般麻醉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小儿术前至少禁食8小时。禁食、禁饮的目的在于防止麻醉中和术后反流、呕吐,避免误吸致肺部感染甚至窒息等意外,其重要性应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

(5)膀胱的准备:病人人手术室前应嘱其排空膀胱,防止术中尿潴留。对于危重病人或大手术,术前留置导尿管,以利麻醉中观察尿量。

(6)口腔准备:麻醉前应清洁口腔,有活动义齿的病人进手术室前应将活动义齿摘下,以防麻醉时脱落误吸、误吞。

(7)中等以上手术,麻醉前应检查血型和交叉合血,准备足量全血或血液成分。皮肤准备方面,如行腋路臂丛阻滞,麻醉前应剃除腋毛。

(8)麻醉前应称病人体重,因为全身麻醉大多根据千克体重给药。

(9)手术前晚应巡视病人,发现病人感冒、发热、妇女月经来潮等情况时,除非急症,应推迟麻醉手术。14.试述麻醉前用药及其目的。

(1)麻醉前用药的目的:①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状态。②抑制唾液及气管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③对抗某些麻醉药的毒副作用和一些不利的神经反射。④提高痛阈;增强麻醉镇痛效果。

(2)常用的麻醉前用药:①安定镇静药,如地西泮、咪唑西泮、异丙嗪等。②催眠药,如苯巴比妥钠等。③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等。④抗胆碱药·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此类药物主要是抑制多种腺体分泌而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还可抑制迷走神经反射,对于心动过速、高热、甲亢病人,不用阿托品而改用东莨菪碱。术前药用法:成人苯巴比妥钠0.1g加阿托品0.5mg,麻醉前30分钟肌内注射。15.试述麻醉方法的分类。

麻醉方法主要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局部麻醉三大类。全身麻醉又分为吸人麻醉、静脉麻醉和肌内注射麻醉、直肠麻醉等。全身麻醉是可控和可逆的,病人恢复清醒后不留下任何后遗症。椎管内麻醉又分为蛛网膜下隙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局部麻醉是指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神经丛阻

滞、节阻滞和神经阻滞。

16·试述手术体位安置的原则和要点及体位安置不当的并发症。

手术体位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又不过分妨碍病人生理功能为原则。其要点为①安置体位的操作务必轻柔缓慢,协调一致,注意负重点和支点是否正确。②已安置的体位是否能保持固定不移位。③对呼吸和循环是否产生不良影响。④禁忌将病人任意安置在超过忍受限度的强迫体位上,否则易发生意外。

手术体位不当可引起生理和解剖两类并发症。生理并发症可有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发症,如肺通气不足、上呼吸道阻塞、血压下降、产妇仰卧低血压综合征、肢体动脉搏动消失、头面部充血水肿等。解剖并发症主要是受压旋转、牵拉等引起,如周围神经损伤、肢体坏死、颈髓损伤、眼部损伤、皮肤等浅表组织损伤、腰背痛等。

17.什么叫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

(1)表面麻醉:将穿透力强的局部麻醉药施用于粘膜表面,使其透过粘膜而阻滞位于粘膜下神经末梢,使粘膜产生麻醉现象,称为表面麻醉。如跟、鼻、咽喉、气管、尿道等处的浅表手术和内镜检查常用此法。根据情况采用滴人法或喷雾法等。常用药物为1%~2%丁卡因溶液或2%~4%利多卡因溶液。眼部组织柔嫩,

滴眼需用0.5%~1%丁卡因,尿道用0.1%~0.5%丁卡因,成人丁卡因1次限量为40~60mg。

(2)局部浸润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逐层注射于手术区的组织内,通过阻滞神经末梢达到麻醉作用。最常用的药物是0. 5%普鲁卡因,用量大时可改用0. 25%的溶液,1次最大剂量为14mg/kg体重。其次,也可用0.25%~0.5%的利多卡因,1次最大剂量为7mg/kg体重。局都麻醉药液中一般内含1:40

万的肾上腺素,也就是40mL局部麻醉药液中加0.Img肾上腺素。

18.试述局部麻醉药中加入少量血管收缩药的目的及应用注意点。

局部麻醉药中加入少量血管收缩药(如肾上腺素)的目的:①减少局部麻醉药中毒的发生。②延长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时效。③减少创面出血。应用注意点:①肾上腺素要现用现加。打开安瓿后,搁置太久或色泽变美的不能用。②肾上腺素的用量要确切,应用小注射器抽吸后点滴加入。③肾1 7腺素用量须严格限制,一次用量应小于0. 25mg。④对末梢动脉部位,如手指、足趾及阴茎等处,局部麻醉药中不应加肾上腺素,以防引起组织坏死。对甲亢、冠心病、高血压、周围血管疾病病人,是否加肾上腺素应作慎重考虑。19.试述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1)主要临床表现:轻度毒性反应时,常有嗜睡、寒战、多言和血压升高等表现,进而可发生头昏头痛、烦躁不安甚至丧失和四肢肌肉震颤等,重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和惊厥,甚至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致死。

(2)预防措施:①一次用药量不超过限量。②使用最低有效浓度。③注药前先回抽有无血液,避免误入血管。

④根据用药部位和病人情况酌情减量。⑤如无禁忌,药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⑥麻醉前可适量使用地西泮或巴比妥类药物。⑦严格执行麻醉药物管理制度和查对制度,药名、浓度的标签字迹要清楚,配制要准确。

20.试述麻醉后苏醒期间的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未苏醒的病人应置于侧卧或去枕仰设法使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置入口咽导气管,密切观察呼吸道的通畅度、呼吸幅度和呼吸频率。

(2)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监测循环系统的变化,如观察血压、脉搏、尿量、皮肤颜色、静脉输液速度及心电图等。

(3)疼痛的处理:可给予麻醉性镇痛药,手术后可应用神经阻滞或硬膜外腔注射镇痛药物及病人自控镇痛。

(4)体温的观察:术后应注意病人体温变化,夏天尤应注意防止高热,冬天注意保温。

(5)一般处理:长时间未醒或苏醒后病人自己不能翻身者,应定时帮助病人翮身,注意膀胱充盈情况,设法使病人排尿,如不能自行排尿,应予导尿。

21.试述有关小儿麻醉的护理内容。

(1)应了解不同年龄小儿麻醉手术前的心理,最好是在有家长在场时看小儿,刘年K儿做仔细的解释,对年幼儿则要亲切,使他感到放心。

(2)应向父母强调术前禁食的重要性,并争取小儿的理解与合作。小儿禁食时问一般为8小时,乳幼儿4小时前可喂1次蔗糖水。

(3)小儿体重是麻醉给药、术中输液的重要依据,术前称体重要准确,最好在晨起、空腹和排尿后测量,再减去所穿衣服的重量。

(4)1岁以下小儿术前用药仅用阿托品,剂量为0. 02mg/kg。1岁以上可加用镇静药。

(5)应待麻酵诱导准备完善后方让小儿人手术室,不要使小儿在手术室内长时间等待。

(6)妥当安置小儿手术体位,并加以固定。注意不要影响循环呼吸及使肢体压伤。

(7)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通常可选手背、踝内侧、足外侧、头皮静脉(婴儿)、腕外侧(年长儿)等处的静脉。估计术中出血多时,应留置静脉套管针输液输血。

(8)术中应认真计数血纱布,估计出血量。

(9)麻醉期间手术室温度是决定小儿体温的重要因素。应保持手术间温度在24℃~26℃,病儿常能保持正常体温。如环境温度过高,身体覆盖物过厚,手术灯光照射等均可使体温升高。

(10)加强术后护理,病儿清醒前应有专人看护,监测呼吸循环等情况,防止呕吐误吸及躁动而发生意外。未完全清醒前,不要给小儿喂食。

22.使用过的麻醉器械应如何进行消毒?

常川麻醉器械消毒方法有:

(1)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不致透热损坏的麻醉器械,如硬膜外穿刺包等。

(2)2%戊二醛浸泡消毒:如硬膜外导管、各种塑料导管、一通接头,穿刺针等。

(3)10%甲醛溶液浸泡消毒:适用于硬膜外导管等。

(4)甲醛蒸气消毒法:常用于消毒气管导管、麻醉咽喉镜、螺纹管及钠石灰罐等。

(5)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法:适用于麻醉机、电子仪器及橡胶类等。

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特点级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方法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正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病人在生病或住院时,往往会出现心理方面的变化,从而对个体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当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时,可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和应激状态,甚至导致个人价值观念的动摇,精神状态的崩溃。通过运用整体护理,根据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一般心理支持与指导、行为控制技术、有效的护患沟通方法,可使病人在围手术期安全地渡过难关,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通过系统的护理能对同一类疾病的手术总结出规律性,提出问题,找出护理工作的重点所在。同时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贯彻于访视的始终,大大缓解了患者术前术后的紧张和焦虑状态。 围手术期是指手术患者从入院,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又称手术全期。可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手术后期三个阶段。此三个阶段对手术患者很是重要,尤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准备,可使患者顺利地通过手术及术后迅速地恢复,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随着护理心理学理论及心理护理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逐步开展了临床心理护理的个案研究,特别是认识到了突出个性心理特点在实施心理护理中的重要性。美国护理学会曾在1994年指出,护理包含了所有的护理实务,并强调重视生理、心理、社会及灵性的合一。因此,应充分运用整体护理来评估每个病人的心理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1 病人的心理 心理是人对客观环境的反映,心理活动会随环境的变化呈现相应的特征。据文献记载,有相当一部分疾病,其发病、进展、预后、转归、预防和治疗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即心理因素不仅是引起躯体疾病的诱因,而且会影响疾病的全过程。病人在疾病的状态下,会出现一些和健康人有所不同的心理现象,被称为病人的心理反应。其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缘于疾病,另一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1、术后指导患者卧位屈髋屈膝活动,髋关节不超过( C )度 A、120 B、45 C、90 D、30 2、骨科手术皮肤准备需要超出上下关节的范围,而且手术( A )天前应开始准备 A、3 B、4 C、2 D、5 3、病人手术前( B )小时禁饮 A、8 B、4 C、2 D、6

4、术后要( B )小时测量体温1次 A、8 B、4 C、2 D、6 5、出现下列( D )症状时表明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告诉医生 A、指(趾)甲苍白、按压不变色 B、患肢出现高度肿胀、皮肤发凉 C、肢端不能随意活动、稍加被动活动即感剧烈疼痛 D、以上均是 文案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文案

外文名称 Copy 目录 1发展历程 2主要工作 3分类构成 4基本要求 5工作范围 6文案写法 7实际应用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觉得自己是替他掌文案。"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老残游记》第四回:"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夏衍《秋瑾传》序幕:"将这阮财富带回衙门去,要文案给他补一份状子。" 文案音译 文案英文:copywriter、copy、copywriting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10T09:40:03.5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7期作者:王淑丽 [导读] 急性阑尾炎为普外科常见疾病,发病急、变化快[1],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对患者带来创伤性刺激。 (哈尔滨市群力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001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资料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并采用阑尾切除术的48例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5.9±5.8)min,住院时间为(4.8±1.5)d;对照组手术时间 (53.2±7.3)min,住院时间为(7.1±1.3)d,P<0.05。观察组共出现1例并发症,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共出现4例并发症,其中2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切口出血,1例腹腔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为普外科常见疾病,发病急、变化快[1],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对患者带来创伤性刺激,如护理效果不佳,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为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通过对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采用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资料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并采用阑尾切除术的48例患者,患者症状表现为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白细胞升高、反跳痛等,经临床明确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排除手术禁忌症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对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观察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17~55岁,平均(34.1±3.6)岁;类型:单纯性阑尾炎15例、化脓性阑尾炎6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19~53岁,平均(34.3±3.8)岁;类型:单纯性阑尾炎17例、化脓性阑尾炎5例、坏疽性阑尾炎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性强。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急性阑尾炎发病急,患者典型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受疾病影响患者易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2],加上得知需要手术后,出现恐惧等心理,而不良情绪对手术可能造成不利影响。护理人员热情和患者沟通,采取通俗易懂的言语为患者讲解急性阑尾炎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的负面影响,并在术前介绍手术医生、麻醉师等,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告知患者急性阑尾炎手术相对简单,在临床非常多见,使患者能够在精神上放松,做好充分准备,积极配合手术。②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及时查看检查结果,对于存在影响手术的因素给予对症处理。嘱患者在术前6h禁食,术前4h禁水,在术前30min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做好备皮准备工作。 1.2.2术后护理 ①一般护理:患者回到病房后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于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出现呕吐物误吸;清醒后协助患者调整为半卧位,有利于引流,并减轻切口疼痛。观察引流管情况,需妥善固定,避免弯曲、脱落发生,同时记录引流具体情况。②饮食护理:急性阑尾炎术后当天应禁食[3],当患者肛门排气后给予米汤等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和软食;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食物,增强体力,促进康复;不可饮用牛奶、豆浆等产气饮品,不可食用辛辣、油炸食物等。③疼痛护理: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失眠、心烦等,同时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反应,应按照医嘱给予止痛剂;疼痛较轻患者给予分散注意力等方法来缓解疼痛。④并发症护理:常见术后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出血、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护理人员在术后加强监测,做好预见性护理措施,及时发现,立即协助医生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35.9±5.8)min,住院时间为(4.8±1.5)d;对照组手术时间(53.2±7.3)min,住院时间为(7.1±1.3)d;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共出现1例并发症,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共出现4例并发症,其中2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切口出血,1例腹腔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急性阑尾炎为普外科急腹症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同时疾病变化快,不及时治疗可造成阑尾穿孔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并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急性阑尾炎手术越来越成熟,手术效果显著。但手术仍对患者带来很大的创伤,未做足充分的护理,术后易出现并发症。本研究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使患者在术前改善不良心态,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尽量排除影响手术的因素;术后加强监测,做好饮食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工作,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常见护理诊断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常见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焦虑。(2)活动无耐力。(3)疼痛。(4)低效型呼吸型态。(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6)潜在并发症--术后休克。(7)潜在并发症--术后尿潴留。(8)知识缺乏--疾病与手术相关的知识。 1.焦虑 (1)相关因素:①麻醉。②对手术的目的、程序不了解。 ③对手术结果的担忧④环境的改变。 (2)期望目标:①病人能说出引起焦虑的原因及表现。②焦虑的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③病人能运用有效的应付焦虑的技巧。 (3)护理措施: 1)给病人介绍病室环境、同室病友、负责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 2)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息环境,使之感到心情舒畅。 3)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病人焦虑原因。 4)耐心向病人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术前处置程序及意义,提供病人期望了解的信息。 5)介绍病人结识同类手术的康复病人,通过“现身说法”,减轻病人焦虑。 6)若病人表现愤怒时,除过激行为外,不必加以限制。

7)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8)指导病人运用合适的放松机制减轻焦虑,如放松疗法。具体步骤为:①深呼吸:引导病人做慢而深的呼吸②渐进性放松: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闭目,护士用缓和的声音指导病人每处有意识的肌肉收缩5秒,而后放松5秒,放松顺序为脚趾→脚→小腿→臀部→背部→双手→前臂→上臂→肩 →颈部→面部。全部结束后,安静15分钟。 2.活动无耐力 (1)相关因素:①手术。②长期卧床。③营养不良。④虚弱。(2)期望目标:①病人活动耐力逐渐增强。②病人活动无耐力表现症状减轻或消失。 (3)护理措施: 1)评估病人日常活动方式、活动程序。 2)与病人共同商讨制定活动计划,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病人耐受程度为标准增加活动量。 3)教会病人对活动反应的自我监测。①测量休息时的脉搏。 ②在活动后和活动中即刻测量脉搏。③活动后3min测脉率。 ④出现下列情况,应停止活动并报告医护人员:活动中脉搏减弱;脉搏每分钟>112次及不规律;活动后3分钟脉率比休息时快6次以上;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感到疲劳等。 4)把用物放在病人伸手可及之处。 5)维持病人良好的营养状态,遵医嘱合理静脉补充营养,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治疗的影响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治疗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7-11-23T14:58:15.2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9期作者:郭莹莹 [导读] 利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荆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 434020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阑尾炎手术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术后恢复指标。结果:经比较可知,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阑尾炎手术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多数病人会出现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的病理现象[1]。导致急性阑尾炎出现的原因以梗阻和感染为主,在临床长,急性阑尾炎患者会出现腹痛、发热、腹肌紧张、胃肠道症状、皮肤感觉过敏、压痛和反跳痛等临床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便有可能造成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脓肿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阑尾炎手术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以我院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部分患者展开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影响,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符合伦理学依据,研究前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排除存在精神疾病病史和沟通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在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51.6±4.1)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52.8±4.9)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 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向患者讲述手术流程的方式,对其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进行缓解。同时,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各种疑问,护理人员应当耐心的予以解答,帮助患者树立一种轻松的治疗心态。并且,护理人员应当全程陪伴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并叮嘱患者进行术前用药,最大限度的稳定患者情绪,减少患者的恐惧感。 1.2.2术后护理 在术后,护理人员应当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为患者选择最舒适的体位。并全程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防止创口出血情况的发生,一旦出现创口出血护理人员要进行紧急的处理。并且,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在术后当天禁食,之后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禁烟酒,忌辛辣和油腻的食物,以清淡为主。同时,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进行刀口换药,并观察刀口情况,防止感染,并要在术后24h后督促患者进行起床活动,防止患者出现肠粘连。患者在术后3~5天时,要禁止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避免出现因肠蠕动而导致的缝合口崩裂。对于老年患者还要注意保暖,并经常进行拍背助咳,防止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单位,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比较可知,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讨论 阑尾切除术多应用于急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等疾病的治疗中,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但是,并不能因为该手术的广泛性而忽视其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相关研究表明,患者在阑尾炎手术后若不进行护理,便有可能出现内出血、盆腔脓肿、切口感染、切口疝、粪瘘和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不仅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还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4]。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部分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可知,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在,首先,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通过优质的术前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间接地增强手术效果,以缩短患者的肝门排气恢复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其次,护理人员通过禁止患者食用辛辣食物和防止刺激性灌肠等护理措施,增加了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患者肛门排气的恢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6-03-09T17:00:01.147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肖艳 [导读]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四川绵阳621000阑尾炎属于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具有发病急骤、疼痛剧烈等特点,通常需采取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在患者手术期间, 肖艳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4年5月到2015年9月期间诊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中抽取96例作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法将本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39±1.65)h和(4.11±0.71)d,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14±1.78)h和(6.98±0.85)d,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肯定,患者并发症少,恢复快,且能早日痊愈出院,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围手术期; 针对性护理干预; 阑尾炎手术; 并发症Theeffectofperioperativenursingonappendectomypatients XiaoYan【Abstract】objective Todiscusstheeffectofperioperativenursingonappendectomypatients.Methods Choosed96casesofappendectomypatientsfromMay.2014toSep.2015todivideintostudygroupandcontrolledgroup. Thestudygroupweretreatedwithperioperativenursing,thecontrolledgroupweretreaGtedwithroutinenursing.Comparedthecomplication,timeofgettingoutofbedandin-hospitaltime.Results Thetimeofgettingoutofbedandin-hospitaltimeofstudygroupwere(12.39±1.65)hand(4.11±0.71)d,incidenceofcomplicationwas4.17%.Thetimeofgettingoutofbedandin-hospitaltimeofconGtrolledgroupwere(25.14±1.785)hand(6.98±0.8 5)d,incidenceofcomplicationwas16.67%.Conclusion Treatingappendectomypatientswithperioperativenursin 【Kgeiysewfofredcsti】vetodecreasecomplicationtoextendinclinic. perioperativenursing,appendectomy,com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R574.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61-02阑尾炎属于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具有发病急骤、疼痛剧烈等特点,通常需采取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在患者手术期间,除手术医师本身业务水平外,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对于手术疗效有重要影响[1].本研究为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对9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本组研究的9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均符合?外科学?中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并在知情状况下就本研究签署了同意书.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都是48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 年龄为16~47岁,平均年龄为(31.15±3.18)岁;疾病类型:单纯性阑尾炎15例,化脓性阑尾炎12例,穿孔性阑尾炎14例,阑尾脓肿7例;对照组男24例, 女24例,年龄为17~47岁,平均年龄为(32.65±3.22)岁;疾病类型:单纯性阑尾炎14例,化脓性阑尾炎13例,穿孔性阑尾炎15例,阑尾脓肿6例;排除合并手术禁忌症患者,两组患者于年龄、疾病类型、性别等方面的临床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其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包括:(1)术前护理.①术前基本护理.禁食水,对于病情危重、进展较快患者,如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等,需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补液处理,避免其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情况,禁止应用镇静剂.对于严重感染患者,在手术前进行抗生素治疗.腹胀患者则采取胃肠减压治疗.②心理护理.依据患者个体情况,为其详细讲解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告知该手术属于小手术,缓解患者对于手术存在的恐惧心理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使其在围手术期保持平和心态,增强患者依从性; (2)术后护理.①术后基本护理.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情况,讲解并强调术后相关注意事项.给予患者吸氧护理,注意将给氧速度控制在2~4L/min,帮助其维持95~100%的血氧饱和度,预防其发生心律失常.因手术以及术后麻醉可导致患者局部组织段血管扩张,出现循环血容量缺乏和血液粘稠度上升,引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等并发症,使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升高,因而需采取抗血液粘稠药物,比如采取阿司匹林等,做好预防措施;②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术后康复情况鼓励其早日下床活动,恢复其肠蠕动功能,避免其发生肠粘连情况,缓解其腹胀腹痛症状;同时,对患者实施腹部按摩,促使其早日排气.患者保持仰卧位,屈膝、屈髋,护理人员将手贴于患者腹部,采取旋转手法予以按摩护理,避开其手术切口,5~10min/次,每日3次,力道从轻至重,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准,禁粗暴用力.③饮食护理.术后禁食水,排气后少量进水,如没有腹部不适症状则可在第二日进食流食,注意不可进食豆浆、牛奶等产气食物,术后第三日可食用半流质食物,往后逐步进食普食.④切口护理.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是否发生红肿、渗血等情况,注意其引流管量、颜色等,定时更换患者引流袋,并予以妥善固定,避免其引流液倒流,引发逆行感染等.一旦有异常发生,需立即通知医生予以妥善处理. 对照组在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手术室护理、常规心理疏导以及术后体征监测等,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记录其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本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x- ±s 表示,其对比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c2检验其统计分析,而P<0.05代表其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2.1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表示P<0.052.2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39±1.65)h和(4.11±0.71)d,对照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14±1.78)h和(6.98±0.85)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阑尾炎手术虽然较为普遍,手术难度相对比较小,然而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依然十分必要.然而,由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3].本研究对于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针对阑尾炎患者

围手术期低体温患者的保温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低体温患者的保温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低体温患者体温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11月80例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监测手术前后体温的变化情况。结果采取综合保温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术中、术后的体温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采取任何保温措施,患者体温在麻醉后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失血量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重视低体温问题,采取确实有效的保温护理措施,避免患者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 【关键词】围手术期;低体温保温;护理干预 在手术室环境中有60%~90%的患者会出现低体温[1]。以往人们只注意到低体温对手术患者有利的一面,如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量,增加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等,却忽视了它对机体不利的影响,如低体温可降低患者对手术伤口感染的抵抗力,可导致机体凝血功能障碍,使患者术后苏醒延迟,削弱机体的免疫力等。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关注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及危害[2]。本文通过对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11月80例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52±1 2.7)岁,体重(62.5±12.1)kg。试验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5±1 3.0)岁,体重(63.4±10.6)kg。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合并症。对照组为常规手术护理,试验组为保温组,且术前、术中、术后均为患者采取保温措施。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咪达唑仑0.3 mg,阿托品0.5 mg;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常规速度输注晶体液。鼻咽温度传感器1支(M1029A,荷兰飞利浦公司出品),荷兰飞利浦公司出品),Philip监护仪1台(MP70,荷兰飞利浦公司出品)。 1.2.2 体温干预措施两组术前将温度探头插入鼻咽部监测鼻咽温度,对照组按常规护理,除维持室温24~26℃外,无任何其他的保温措施。试验组采取综合温度干预护理措施:增加手术室环境温度,维持室温24~26℃;手术床上铺38℃水循环变温毯;患者入室后即予加盖大棉被保暖,定期巡视;使用BW58型Biegler 静脉输血输液加温仪加温液体至37~39℃输入;术中冲洗液加热至体温水平;人工鼻行气道加温湿化等。 1.2.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麻醉前、后鼻咽温度、术中的失血量、气管拔管时间等。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的应用效果分析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11T10:55:07.993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作者:张薇[导读]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阑尾炎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恢复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2.8±4.1)h、(13.7±3.7) h、(5.1±1.8)d;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2.2±3.4)h、(27.5±3.8)h、(7.3±1.7)d;P<0.05。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1例腹腔囊肿、1例肠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关键词】护理干预;阑尾炎【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219-02 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虽然效果较为显著,但仍由多种因素对手术和预后造成不良影响[1]。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8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阑尾炎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8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阑尾炎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表现,患者对本次试验知情同意,并在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手术禁忌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意识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20~68岁,平均(45.2±3.4)岁;发病到就诊时间1~10h,平均(3.1±0.8)h;阑尾炎类型:13例为单纯性阑尾炎,9例为化脓性阑尾炎,5例为坏疽性阑尾炎。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21~67岁,平均(45.3±3.3)岁;发病到就诊时间1~9h,平均( 2.9±0.9)h;阑尾炎类型:14例为单纯性阑尾炎,10例为化脓性阑尾炎,3例为坏疽性阑尾炎。两组在基本资料对不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阑尾炎发病急,患者突然出现剧烈疼痛感,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恐慌,出现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同时对医院环境较为陌生,对手术和预后效果过于担心,出现紧张感[2]。护理人员应主动接待患者,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设施等,消除患者陌生感,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及时查看检查结果,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有利于对疾病进行评估。为患者讲解阑尾炎手术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为其讲解相关知识,告知阑尾炎手术相对简单,临床治疗非常成熟,排解患者不良情绪。嘱家属多给予患者鼓励,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2)术前准备:术前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存在腹胀患者,术前应做好胃肠减压措施,并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2.2术后护理(1)切口护理:患者术后不能正常进食,导致营养不能正常供应,使抵抗力降低,易出现感染的几率;护理人员应对切口采取过氧化氢进行彻底清洗,并观察切口预后情况,如患者出现术后胀痛感,体温降低等情况,应考虑切口感染发生,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2)疼痛护理:患者术后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特别部分老年患者对疼痛耐受度低,会增加高血压、心动过速等发生率,同时多出现烦躁情绪;对于疼痛较轻患者,可采取聊天、听音乐等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来减轻疼痛;对于疼痛严重或耐受度低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止痛药物,不仅能缓解患者疼痛,并减少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康复。(3)饮食护理:在禁食期间给予患者静脉补充营养;多数患者在术后1天后即可进食,给予患者少量饮水,无呛咳情况给予少量流食,逐步进行过度;而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应待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2.8±4.1)h、(1 3.7±3.7)h、(5.1±1.8)d;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2.2±3.4)h、(27.5±3.8)h、(7.3±1.7)d;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对比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 3.70%;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1例腹腔囊肿、1例肠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1 4.8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该病发病急、变化快,如不能及时治疗会导致阑尾穿孔发生[3],对患者造成极大影响。无论手术大小,均为一种有创操作,患者普遍存在不良情绪,对手术效果和预后康复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加强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非常重要。本研究对患者采取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使患者有良好的情绪面对手术,了解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法,消除不良情绪;术后加强切口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减轻患者痛苦,增加舒适感,从而促进康复效果。本结果显示,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体现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阑尾炎手术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阑尾炎手术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7-05-14T14:01:39.65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6期作者:曹自然 [导读]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阑尾炎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6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9.6%(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及时康复。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阑尾炎;手术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ppendicitis surgery application effect.Methods:choose between September 2015 and September 2016in our hospital in patients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of 92 cases of appendicitis,average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each group of 46 cases,normal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care,experimental group gives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al exhaust time,postoperative bed activity time 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shorter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 < 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4.3%,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19.6% of the normal group(P < 0.05).Conclusion: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ppendicitis surgery application effect significantly,can promote the patient recover in time. key words: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Appendicitis.Surgical nursing 阑尾炎作为临床多发疾病之一,大部分发病急,其病情恶化快,危害大。阑尾炎患者多存在腹部疼痛、恶心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1]。目前,临床上治疗阑尾炎的常用方法为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相关症状,应用效果显著,但是必须要配合良好的手术护理,以免导致各种术后并发症。本次研究选择本院92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分组护理,分别行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阑尾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6例。常规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15-77岁,年龄平均值43.5±3.8岁。试验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17-78岁,年龄平均值44.2±3.7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及性别等基础资料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并发症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 1.2.1术前 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主动联系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状况,鼓励其说出真实想法及要求,及时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避免其过分紧张和恐惧。向患者及其家属阐述阑尾炎发病患者、主要治疗方法及效果等,使其明白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医院必将尽一切努力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手术疗效,消除其疑虑。术前引导患者接受相关临床检查,对患者心率状况以及呼吸状况等临床指标进行详细记录。 1.2.2术中 手术过程中,认真观察患者临床生命体征变化,若发现异常第一时间报告医生,以便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协助患者取合理手术体位,促进其手术视野的充分暴露,促进手术有效开展,同时尽可能提高体位的舒适度。术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手术结束后诱发感染问题。另外,与手术操作医生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及时、熟练传递医生所需物品及工具等,缩短手术时间,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1.2.3术后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取侧卧位,或者选择仰卧位,严格监测患者术后各项特征变化,加强营养补充。术后引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肠粘连现象,尽早进行排气,缓解患者痛苦。其次,针对患者腹部位置进行适当按摩,促进患者排气。通过腹部按摩能够促进其肠蠕动,避免肠粘连。按摩过程中需保持动作轻柔,防止过度用力以免导致患者疼痛。再次,术后还应注重手术切口护理,选择过氧化氢溶液针对患者手术切口进行严格冲洗,防止手术切口感染问题。手术接受后24小时至48小时内应将引流管拔除,实时监测其切口变化,若发现红肿或者化脓问题必须马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视其切口状况给予换药。最后,加强术后疼痛护理,视患者疼痛程度合理进行药物镇痛,防止因疼痛剧烈影响患者睡眠或者诱发心血管疾病等。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统计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记录其平均住院时间,同时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经SPSS21.0数据软件包对相关研究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对比行X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行T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术后时间指标对比 试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5.6±2.8小时,短于常规组的43.2±3.2小时(P<0.05);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3.1±2.1小时和4.4±0.3天,短于常规组的27.5±2.2小时和8.4±1.1天(P<0.05),详细数据参考表1.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而干预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出血量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缩短疾病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标签: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阑尾炎手术;临床效果 为了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笔者对我院收治的55例阑尾炎手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满足有关阑尾炎疾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62例,女性48例,年龄在19~77岁之间,平均年龄(45.8±5.1)岁;其中,48例为坏疽性阑尾炎,30例为化脓性阑尾炎,32例为单纯性阑尾炎。按随机表法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55例,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的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干预措施,如术前准备、常规检查等。而对干预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一般情况下,阑尾炎往往会伴有一定程度的腹痛,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当适时给予患者安慰、鼓励以及精神上的支持,且经常和患者交流、互动,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对于小儿患者或者是老年患者,他们的身体机能相对比较差,往往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例如恶心呕吐,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静脉补液、纠正酸碱平衡等措施予以治疗[2]。对于合并妊娠的患者,应当给予黄体酮药物,以起到安胎的作用。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及其注意事项,以提升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与配合度。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几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均显示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除要做好围术期基础护理工作之外,也应重视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这样有利于消除患者对手术所产生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促使手术可顺利进行,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标签:手术室护理;护理干预;围术期 手术治疗是临床挽救患者生命,促使患者恢复身体健康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因手术治疗属于有创性治疗,故患者往往会在手术前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抵触治疗的情况。近年来有相关研究显示在围术期对患者实行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1]。本次研究将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参与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为(36.7±4.3)岁;手术类型:14例为骨科手术、10例为妇科手术、7例为肝胆外科手术、6例为泌尿外科手术、4例为肿瘤外科手术、3例为神经外科手术。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为(36.5±4.1)岁;手术类型:16例为骨科手术、11例为妇科手术、6例为肝胆外科手术、5例为泌尿外科手术、3例为肿瘤外科手术、3例为神经外科手术。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显示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规护理,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进行监测,并依据患者具体病情为患者进行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术前叮嘱患者禁食禁水。将手术基础知识、基本流程以及术中、术后需要注意的各项事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中帮助患者选择适当体位,并协助医生做好灭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