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指导作用

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指导作用

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指导作用
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指导作用

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指导作用

试述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及

其对市场化改革的指导作用

摘要

供给和需求是决定市场均衡价格的两大基本力量。本文试结合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分析房地产业供求关系及其对市场化改革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房地产业供求关系指导作用

(一)房地产的现状

住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物质条件,人的生存必须具备衣、食、住三方面必要的生活资料,住宅的发展水平、功能齐备与否,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房地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场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就目前来说,“地产热”成为一种趋势,也成为政府、企业及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但目前也存在出一些突出问题, 如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商品房供给结构不合理、房价上涨过快等。针对这些情形, 中央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调控。本文在分析房地产现状的基础上,仔细探究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探析其对市场化改革的指导作用。

(二)房地产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房地产市场的供给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房地产步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发展的势头良好。1986-2004 年间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年均34.5%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95%的速度, 也远高于同期GDP 的增长速度。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2004 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158 亿元, 比上年增长28.1%, 略低于2003 年30.3%的增长水平。2005 年我国房地产实际到位资金3105 亿元, 同比增长35%, 比上年同期增幅高14%。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房景气报告说, 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0.31 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23.3%; 完成开发土地面积5284 万平方米, 增长53.3%; 房地产开发投资为2793亿元, 同比增长20.2%。但其中经济适用房投资62 亿元, 只增长2.6%。

二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2005年,深圳商品房价格为7659.1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7.28%。2006年2月9日,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公布了《2005

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与2006年展望》,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锋博士在报告中指出,深圳楼市供求关系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趋于平衡。2005年,深圳楼市在全国一片调控声中逆市飞涨,部分地区楼价甚至一度涨幅

高达20%——30%,迫使政府不得不一再出手调控。在这份权威报告中,全面描述了去年的涨跌变化:从2005年各月住宅销售价格变动看,住宅价格在1月份同比上升了3.98%,其他各月份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率。但随着国家及深圳稳定房价系列措施的实施,6—9月,房价开始回落,基本保持在同比增长率15%以下的波动。10月份以后,价格持续上升,其中10、11月同比增长为24.70%和38.62%,由于深圳11月份市场调控措施的及时出台,12月份住房价格开始回落,同比增长19.90%。经过一年的狂涨后,深圳当前商品住宅均价突破了7000元大关;办公楼均价则达到了12490.8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4.71%;商业用房均价为15611.4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5.63%。

三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结构

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中, 高档商品房大面积空置积压, 严重的供过于求, 而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却供不应求; 同时, 个别地区商品房供应中, 住宅与非住宅比例结构很不合理; 商品房空置率持高不下。这就使得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 即平民化住房的开发严重滞后于需求, 高档商品别墅的开发又严重趋前于需求, 特别是新开发和正在开发的商品房, 档次和标准还在不断提高, 这种现象使得大量困难户和中低收入户只好“望房兴叹”, 制约了广大居民的住房消费, 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2004 年经济适用房投资在各类商品房总投资中的比重继续下降, 由2003 年的6.13%下降至

4.61%, 达到1998 年以来的最低点。经济适用房投资比重从2000 年以来一直处于减少趋势, 5年间减少了6 个多百分点; 同比也从1999 年增长1.35%, 下降为2004 年的- 2.50%。而同期商品住宅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则有上升。我国商品房的空置率仍然较高, 至2002 年底, 全国房屋空置总面积达12500万m2, 占压资金2570 亿元, 居

全国各行业不良资产之首。尽管我国空置率的计算依据和国际上有很大的不同, 不能直接套用国际标准, 但它的确反映了我国在商品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交易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三)对市场化改革的指导作用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

1 大力发展节地建筑。一方面要加大房地产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盘活和利用存量土地,不仅要征收超过合同约定开发期一定时期土地的闲置费或无偿收回使用权,还要探讨建立土地闲置超过一定规模和期限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要鼓励发展小户型低房价住房,保证大多数居民能够买得起房屋,更好地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

2 大力发展节能建筑。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节能建筑刻不容缓。首先,需要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通过建立新闻披露制度和市场清除制度,对不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设计单位和建筑单位进行披露,并给予一定的处罚直至

清除出市场。其次,改革供能方式,实行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第三,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度,唤起全民的节能意识,推进节能建筑的发展,进而实现我国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保有压住房消费

对自住性购房需求和投资投机性需求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住房消费是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最大的热点,也是构成本轮经济景气周期的最重要的源头性需求。保护好居民住房消费热点是扩大消费需求、延长经济景气周期的关键之一。因此,房地产市场调控需要进一步明确对消费性购房需求和投资投机性需求的区别对待政策,继续保持对居民自住的消费性购房的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同时,要重点加强对投资和投机性购房交易行为的税收征管,适当提高交易环节和保有环节的税收。

在银行信贷支持上,对于自住需求来说,银行信贷要继续给予支持;对于投资和投机需求,一般不应给予按揭贷款,应该按照商业抵押贷款操作,执行一般商业贷款利率,同时控制贷款年限,降低贷款成数。在税收政策上,对消费性需求,尤其是中小户型和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宅,给予享受新房交易契税的减免,而对于大面积、大户型或高档商品房的消费,实行较高税负。为了加强对投机购房的税收征管,税务部门应加强与房管登记部门的信息沟通,对购买两套以上住房的个人和家庭不再给予税收优惠措施。

三增加经济适用房建设

完善住房梯级保障体系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保障居民基本居住需求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住房保障政策主要是针对最低收入、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的家庭,因此,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给。在廉租房供给上对于低收入阶层的居民,政府应该通过提供廉租房来解决其居住问题。一定程度上深圳可以借鉴香港模式来发展廉租房的供给。在香港,最低收入者首先是通过租住公屋(相当于廉租房)解决住房问题,收入提高后,再购买居屋(相当于经济适用房)。这样高低搭配的梯级住房保障体系值得我们借鉴。

四选择恰当时机开征物业税

对房地产交易环节征收重税,短期内可以起到抑制投机需求的效果,但长远来看不利于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发展。改善供给不仅仅要依赖一级市场,还要激活二级市场,充分利用存量房资源。我国房地产税收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开发环节和交易环节,在保有环节税负偏轻,不利于抑制投资性和投机性住房需求。物业税又称为不动产税,作为一种财产占有税,主要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其所有者或承租人每年都缴付一定税款,税值随房产的升值而提高。物业税改革的基本框架是将现行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土地出让金等税费合并,转化为房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的物业税。也就是将现

行购房者在购买阶段一次性交纳的房地产税费,转化为在房产保有阶段按年缴交。为了在增加投机成本、抑制投机的同时,尽可能减低普通消费者的居住支出,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对购买第一套自住房时免征物业税或实行极低的税率,对二套住房以上的所有者征收超额累进的物业税。

致谢

人生就像一趟美妙的旅程,途中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点,我们会因此驻足,但不会永久停留,因为这不是我们的终点站。半学期的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就如一个美丽的风景点,充实而又美丽,但如何不舍也将告别这难忘的半年,重新上路,因为前面还有更美丽无比的风光在等着我们的到来。本学期邵佳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以及对我们的关爱,使得我时刻不敢懈怠;我想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不可能顺利完成论文。在此我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经济学六大理论及其它概念理论

经济学六大理论及其它重要概念 一、需求与需求的变动 (二)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 (1)消费者的偏好;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市场需求有重要影响; (3)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负相关关系; (4)相关商品的价格:商品之间两种关系: A.互补关系: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呈反向变动; B.替代关系:两种商品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一种欲望;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呈同向变动。 (5)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6)其他因素:城市化水平提高、家庭人口减少、降低房地产税等,可增加房地产市场需求。 (三)需求规律: 需求量的变化受到价格变化的影响,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需求规律在理论上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综合作用——价格效应来解释: 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1.替代效应总是负值:甲商品价格上涨,乙商品需求量增加----负效应; 2.收入效应:可能正,也可能负。 A.正效应----价格下降↓,改用其他商品,对其需求减少↓。方向一致 B.负效应----价格下降↓,对其需求增加↑。方向相反 正常商品----替代为负、收入为负,价格效应为负。满足需求规律。 特殊商品----价格效应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力量对比的结果。 吉芬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就不买 炫耀效应----价格上涨↑,需求量增加↑。 问:什么是需求规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向变动。 什么是正效应负效应价格变化与需求量增减同方向为正效应。 价格变化与需求量增加反方向为负效应。 二、供给与供给的变动 商品价格与供给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价格越高供给越多,价格越低供给越少。与需求相反! (二)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其他商品的价格; (3)生产技术的变动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成本的影响。 (4)政府的政策:

西方经济学--成本理论习题

成本理论 一、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 2、显形成本与隐含成本 3、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4、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5、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6、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 (二)难点 1、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别 2、固定成本与沉淀成本的区别 3 、生产函数与成本方程的区别 4、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的区别 二、关键概念 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沉淀成本 成本函数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长期成本二、习题 (一)选择题 1、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 ) A.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 .先增后减 E.无法确定 2、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 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D ) A. 1 元 B . 19 元 C. 88 元 D . 20 元 E.无法确定

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 A.外部经济问题 C.规模收益问题U型,是因为(A ) B ?内部经济问题 ?边际收益(报酬)问题

E.固定成本 4、 关于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以下正确的是( A. 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 B. 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线上 C. 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某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 E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 假定两个职工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 200公斤大饼,六个职工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 400公斤 大饼(A ) B. 平均可变成本是上升的 C. 边际产量比平均产量高 D. 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200公斤 E. 以上说法全不准确 6. 对于一个既定的产量,长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比长期边际成本大 (B ) A. 长期平均成本在上涨 B. 长期平均成本在下降 C. 短期平均成本处于最小点 D..短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E.只有C 和D 正确 7、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 固定成本 C 会计成本 8、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 LAC 曲线是( A 上升的; C 垂直的; 隐性成本 生产成本 下降的; 水平的 9、 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与 TC 的切点上,AC ( A ) A 是最小的; 等于MC

西方经济学界几种流行的消费理论

答:消费理论是经济学中,在研究简单的国民收入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理论,即:在货币市场上利率和产品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决定原理。主要认为,在不考虑货币市场条件下,国民收入可以通过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来进行调节,并实现均衡。通常在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常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来完成。而社会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考虑货币市场情况下,消费需求主要受国民收入影响。 1、西方经济学界几种流行的消费理论: 1)凯恩思的绝对收入理论,其主要理论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居民现期的、绝对的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也就是边际消费倾向且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 2)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其主要观点为:消费并非取决于现期的绝对收入,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 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其主要观点为: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居民消费主要受制于该家庭在其整个生命期间内所获得的总收入。 4)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暂时性收入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消费者的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以上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

是影响国民经济均衡的重要因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收入具有多种形式,不同的收入形式对消费的影响有所侧重。 2、我国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采取合理的消费政策,为此,必须借鉴西方经济学者对消费理论。 1)依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可以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因为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函数关系,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由此,对国民经济中的消费扩大贡献比高收入者更大。同理,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比较高,应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现金购买能力。 2)依据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应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新制度,树立消费者信心,引导消费者的支出预期。因为人们是依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消费与储蓄的比例,社会保障制度越完善,则消费的比例会越高,从而刺激现期的消费,反之则减少,我国的国企改革、医疗改革和住房改革加剧了我国这几年的储蓄额增加,消费减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依据以上的理论,还可以采取鼓励性的消费政策,拓展新的消费领域增加消费品的品种,刺激消费;加大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理论

一、主要概念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参见P51) 基数效用 是指按1、2、3等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参见教材P51) 总效用(TU)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参见P51)边际效用(MU)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参见P51)消费者剩余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参见教材P52) 消费者均衡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参见教材P52) 序数效用 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列顺序的方法。(参见教材P55) 无差异曲线 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参见教材P55)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参见教材P57) 预算线 也称消费者可能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参见教材P59) 收入——消费曲线 是指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参见教材P62) 价格消费曲线 是指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参见教材P62) 替代效应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参见教材P63) 收入效应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参见教材P63) 概率-----指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这种可能性是指一种后果将来发生的可能程度。(参见教材P66) 期望值 与不确定性事件有关,是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在全部影响因素作用下,所有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权数就是每种结果的概率。(参见教材P66) 方差------亦称离差,就是实际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额。(参见教材P66) 二、重难点辅导 1.效用及效用理论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效用与欲望一样是一种心理感觉。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因而同一物品给人带来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效用理论按对效用的衡量方法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是指按1、2、3······等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这种基数效用分析方法为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序数效用是指按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列顺序的方法。基数效用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总效用、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TU=f (Q)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边际”是西方经济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边际分析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 理解“边际”时要注意:第一,“边际”表示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变量就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第二,“边际”表示增量变动,即自变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用公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该物品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程度却越来越下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需求定理:即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取得效用,对边际效用大的商品,消费者就愿意支付较高价格,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价格以边际效用为标准。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购买商品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参考答案: 一、思考题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经济问题引起的,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答: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性问题引起的,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基础性概念。稀缺性是指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所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欲望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而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劳务的资源与人们的欲望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稀缺性。 由稀缺而产生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如何将稀缺性的、竞争性的和生产性的资源在现在和将来、在生产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做出选择,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这是关于稀缺资源配置问题。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这就是说,在可供选择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哪些种和生产的数量是多少?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用于某一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太多,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必然会减少。社会是以怎样的次序和什么样的机制来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第二,如何生产?即应用何种技术来生产物品?是用蒸汽还是用水力或原子能发电?多用劳动少用资本和土地,还是恰恰相反?生产是大规模还是小规模?怎样区别一种生产方法是高效率的还是低效率的?第三,为谁生产?即社会总产品以何种尺度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和家庭?谁得什么得多少?为什么穷人仅有一点点,而富人拥有的太多? 这种分配是公平的吗? 由稀缺性而引起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能否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在资源、需要和技术的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和劳务?这是关于经济效率问题。“经济”这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效率、节约和避免浪费。作为一门研究经济的学问,经济学研究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同样的满足,或以同样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满足。如果社会能以更便宜的方法生产,这意味着这个社会将生产更多的产品和劳务,从而得到更大的满足。 西方经济学认为,稀缺性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问题。每个经济社会都面临很多经济问题,但西方经济学认为,任何社会——不论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如何,也不论它处在什么历史年代——的经济问题都导源于一个基本的经济事实或矛盾,即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基本矛盾,因此便产生了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产生了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从根本上说,经济学是与稀缺性进行斗争的一门学问。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并没有摆脱稀缺性,这是事实。但是,稀缺性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问题吗?第一,事实上,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潜在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自然资源的稀缺实际上反映了人还没有充分利用无限的自然资源,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人还不具备利用无限资源的充分知识。第二,不能把人类历史的特定时期(商品经济)的特定阶级(资产阶级)的欲壑难填的贪婪之心当作既定存在的事实,或者当作自然的合理的现象,而以各种手段刺激或助长其无限膨胀。人的需要不仅仅是个生理的范畴,还具有社会的内容。道德、理想追求、教育、文化素质等因素都会影响和制约人的需要。因此,解决资源稀缺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矛盾的关键在人本身,在于人的智慧、能力的解放。 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研究构成整个经济制度的各个经济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这些单个单元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由于这些决策是市场上或通过市场进行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及其变动对各个单位的经济决策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的价格

4-工程经济学概论习题答案

工程经济学概论习题答案 第4章投资方案的评价指标 1、某项目期初(第1年初)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投产时需要流动资金30万元。若该项目从第2年初投资并达到设计能力,每年经营费为50万元,该项目服务年限为10年,届时残值为10万元,若年利率为10%,试计算该项目总费用的现值。√ 解: NPV=-200-30 (P/F, 10%, 1)-50 (P/A, 10%, 10) (P/F, 10%, 1) +10 (P/F, 10%, 11) =-200-30×0.9091-50×6.1446×0.9091-10×0.3505 =-510.08 (万元) 2、根据表4-3所列的现金流量,假定基准贴现率为10%。计算这两个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将来值和年度等值。√ 解: NPV A=-100+50 (P/A, 10%, 4)=-100+50×3.1699=58.5 (万元) NPV B=-100+40 (P/A, 10%, 2) +60 (P/A, 10%, 2) (P/F, 10%, 2) =-100+40×1.7355+60×1.7355×0.8262=55.47 (万元) NFV A= NPV A (F/P, 10%, 4)=58.5×1.4641=85.6 (万元) NFV B= NPV B (F/P, 10%, 4) =55.5×1.4641=81.2 (万元) NAV A= NPV A (A/P, 10%, 4) =58.5×0.3155=18.46 (万元) NAV B= NPV B (A/P, 10%, 4) =55.5×0.3155=17.5 (万元) 3、2000年发行面值为1000元的某债券,每年可按面值的6%支付利息,5年后归还债券面值,求在发行时购买债券的内部收益率。2001年购买这种债券的价格是1070元,求2001年购买债券的内部收益率。√ 解: (1) NPV=-1000+60 (P/A, i, 5) +1000 (P/F, i, 5)=0 i=6% NPV=-1000+60 (P/A, 6%, 5) +1000 (P/F, 6%, 5) =-1000+60×4.2124+1000×0.7473=0.044 (万元) i=7% NPV=-1000+60 (P/A, 7%, 5) +1000 (P/F, 7%, 5) =-1000+60×4.1002+1000×0.7130=-40.988 (万元)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两部门经济是指()。 选择一项: A. 厂商与外贸 B. 家庭与厂商 C. 家庭与政府 D. 厂商与政府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家庭与厂商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的分析方法是()。 选择一项: A. 最优分析 B. 规范分析 C. 边际分析 D. 实证分析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规范分析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是()。选择一项: A. 结构分析 B. 存量分析 C. 流量分析 D. 总量分析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总量分析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以下属于存量的是()。 选择一项: A. 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时我国大陆人口是12.6亿 B. 每年的出口量 C. 某一时期的钢产量 D. 某人2001年共存款5万元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时我国大陆人口是12.6亿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以下属于流量的是()。 选择一项: A. 某人2001年共得工资5万元 B. 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时我国大陆人口是12.6亿 C. 某人在2001年底存款5万元 D. 6月31日的钢材库存量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某人2001年共得工资5万元 题目6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决定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均衡是商品或要素的()。 选择一项: A. 以上三项 B. 供给量 C. 价格 D. 需求量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价格 题目7

西方经济学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2、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4、引致需求由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所引发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被称为引致需求。 5、消费函数通常,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及收入增加的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为:C=C(Y)。 6、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二、简答题 1、需求变动的含义是什么?简要说明需求变动的诸因素。需求变动是由非价格因素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2.简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并指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乘数理论在凯恩斯就业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凯恩斯认定,由于消费需求不足而造成的总需求不足,主要靠投资来弥补;在私人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尤其要靠政府增加公共工程投资支出来解决,在这里,说明增加投资或政府支出会使收入和就业若干倍的增加的理论就是乘数理论。 条件:一是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二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三是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四是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GDP增加会受到限制。 3.简述西方宏观的财政政策及财政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策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财政政策通过变动政府的收支,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进而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财政政策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的总需求不足时,失业增加,政府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等措施刺激总需求。反之,当总需求过高时,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则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三、论述题 1.分析说明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答:商品的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我们知道,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商品的销售量。在此假定厂商的商品销售量等于市场上对其商品的需

经济学20大经典理论

经济学20大经典理论 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4、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7、手表定律: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近现代西方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16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 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不过,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前,曾经有过一个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学说的主要特点是围绕如何发财致富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注重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积极主张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保护和干预。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前提。但是,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仍然显得比较肤浅、比较粗糙和比较片面。这些缺点和不足,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显然是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这一任务只能留待以后来完成。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主要产生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期,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取得完全胜利的时期。具体说来,这一时期大致上就是17-19世纪中期期间。该时期内,西方国家的经济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配合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克服重商主义经济理论和观念的缺陷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所代表的经济思想和学说与重商主义的理论学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主要特点是主张实行经济自由主义。这意味着个人可以在摆脱封建经济制度残余和重商主义那样的国家干预情况下,实行自由经营;政府应当在保证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让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经济,配置资源。古典经济学主要的和典型的代表是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古典经济学的最主要成就是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主要理论的一整套经济理论体系。这包括:以劳动价值论为主同时也包括一些其他相应观点的价值论;在价值论基础上建立的生产理论、资本理论、分配理论和交换理论;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货币理论;对外贸易理论等。在政策倾向上,古典经济学家基本上都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活动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尽量少干预社会的经济活动,或者说,基本不干预经济活动。 但是,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也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比如,古典经济学家对于经济的需求方面没有加以充分重视,在分析方法上,也显得不够精细。此外,劳动价值论往往容易为工人的利益服务而对资本家不利。这些都引起了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注意,引起了他们发展某些新理论的研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古典经济学时期之后,又产生了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时期。 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叫做新古典经济学。它以1871-1874年经济学界所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为起点。这个重要事件就是后来经济学界所说的“边际革命”。这是指1871年英国经济

经济学相关理论问题

1.大萧条时期,资本家为什么倒掉牛奶 (1)供求关系,牛奶过剩,减少供给,提高牛奶价格,增加利润 (2)成本问题 交易成本:在市场中,要完成一笔交易的所花费的成本不仅仅是商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还需要付出运输、仓储、搜寻信息、时间等成本,在经济学中,我们把这些为了达成交易所花费的成本称之为交易费用。 信用成本:是否真的送到了有需求的人手中? 2.市场经济使好人变坏,坏人变好。 (1)使好人变坏:劣币驱除良币,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例如,卖假货比卖真货利润更大;炒房比做实业更让人趋之若鹜;抄袭比原创来得受人欢迎; (2)使坏人变好:增加做坏事的成本 3.盗版光碟和正版光碟是互替品吗? (1)互替品是双向的 (2)惰性 4.劳动供给曲线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分为两个阶段: (1)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率提高时,劳动力供给增加。(2)在工资率较高的阶段,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工资率提高时,劳动力供给减少。 因此,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S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 劳动者在不同的工资率下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收入和闲暇所带来效用的评价。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所提供。收入通过消费品的购买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效用满足越大。同样,闲暇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闲暇时间越长,效用水平越高。然而,可供劳动者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所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 5.二手车比新车贵 (1)需求很大,饥饿营销 (2)保值率高的车型的优势在于它的价格受降价风潮的影响不大,使消费者承受较小的因产品贬值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6.钻石价格为什么比水高? 水的使用价值显然高于钻石,钻石储量大。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 《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 一、西方经济学分类 微观经济学--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稀缺性假设、利己主义假设、理性假设。 宏观经济学-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与实验 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其中,“观察”是指在不进行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将实际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过程客观地记录下来。“实验”则是在某种人工控制条件下,小范围模拟现实经济现象,并据此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推断。 一般来说,经济现象是不可逆的随机过程,因此,经济学研究只宜使用观察法,而不宜使用实验法。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推而广之,号召广大农民群起效仿,结果并不会使所有农民都发财,而是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大家都赔钱。不过,有时候经济学家也进行实验。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在周围局部范围内推广,结果许多农民都跟着富了起来。

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理论

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理论 最近,有一种对西方经济学盲目崇拜、一概肯定、照抄照搬的倾向,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深入认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阶级性 与自然科学不同,经济学是有阶级性的。无数的事实说明,经济学家在研究、解释和试图解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特定的阶级立场,代表和维护特定的阶级利益,接受反映特定阶级利形态,采取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对于这一点,不少西方经济学家也是公开承认的。诺贝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罗说:“社会科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的倾向种类的价值判断。但是,所有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材料力学或化学分子结构的研究不同,都与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有关。不论社会科学家的意愿如何,不论他是否觉察到这一切,甚至他力图避他对研究主题的选择,他提出的问题,他没有提出的问题,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语言,很可能度上反映了他的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应当说,这一看法是符合实际的,也颇有见地。 这种阶级局限性必然造成西方经济学历史观的局限性。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误认为资本主义生类自然的、永恒的生产方式,是惟一可行的生产方式。从本质上说,西方经济学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学,它极力否认资本主义剥削,力图掩盖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否认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客观规律。 在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上,西方经济学也有其致命的缺陷。应当看到,从来不存在纯粹的或抽济,市场经济总是与特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本主义市场经济,其实质是维护和发展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宗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避免两极分化,共同富裕。因此,不同基本经济制度下的市场运行机制有共同之处,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正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能相提并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不能将这两者对立起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研究和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决不能照抄照搬,按图索骥。 很显然,我们在经济领域不能不加辨析地套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首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不同,因此,彼此经济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出发点和研究对象不能相提并论。学理论是针对西方的政治经济问题做出的,一般不太涉及我国所面临的各种特殊经济理论问题,虽论中的某些内容对我们不无启迪,但决不可能完全适合我国对经济学理论的需要。其次,由利益关取向所决定,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从本国和少数上层资产者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所提出的理论明显级的局限性。如果完全按照他们的理论做事,将不可避免地使我国的民族利益和多数劳动者的利益对西方经济学盲目迷信倾向的产生和泛滥,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所存在的缺点和不的。概括地说,这种缺点和不足是照抄照搬,或者说是“述而不批”。其结果,西方经济学很容易生和青年知识分子产生误导,以至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科学地对待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一个十

西方经济学理论探究

西方经济学理论探究 一、外部性理论的提出及演进 外部性理论的提出能够追溯到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那里,亚当斯密认为:“自然的经济制度(即市场经济)不但是好的,而且是出于天意人, 因为在其中,每一人改善自身处境的自然努力能够被一只无形的手引导 着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即“在追求他本身利益时,也常常促动社会的利益”(Smith,1776)。这种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 益一致性的乐观态度导致了经济自由主义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干预思想。从亚当斯密的那个时代开始,人们就已经理解到,在需要公共福利而提 供公共福利对于私人企业来说却又是无利可图的时候,需要政府发挥作用,除此之外,政府的作用就是保证市场机制的良好运作。外部性理论 的提出,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奠基者西奇威克功不可没,西奇威 克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Sidg-wick,1887)一书中已经看到了私人 产品与社会产品的不一致问题,他从“个人对财富拥有的权利并不是在 所有情况下都是他对社会贡献的等价物”中理解到了外部性的存有,他 认为经济活动中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并 非经常一致,并举了灯塔问题的例子来说明之:假设某个人从个人利益 出发建造灯塔,这同时也起到了为他人服务的作用,得到免费服务的这 些人并没对此付出成本。而且在某种情况下,人们会额外负担那些因为 他人行为而产生的不能得到补偿的货币或精神成本。所以,不同于传统 观点,西奇威克提出需要政府实行干涉,以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问题。 一般认为,外部理论的概念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马歇尔(Marshall,1890)首次提出的。他在分析个别厂商和行业经济运行时首 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个对概念。他在论述作为生产要 素之一的组织时指出,扩大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而发生的经济效率的提 升可分两类,用两个术语表示:一种是有赖于某产业的个别企业本身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所带来的经济,称内部经济;另一种是有赖于该产 业的一般发达所造成的经济,叫外部经济,它往往能因很多性质相似的

西方经济学重点整理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整理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讲义 一、导论 1、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特征。 三种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 机会成本:把某种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P2图形。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称为个量分析。简单的微观经济模型P4。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就是要说明市场机制是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 两个基本假设:完全理性假设,完全信息假设。 2、发展演变过程 主要了解一下洛桑学派的瓦尔拉和帕累托,以及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产生。剑桥学派的马歇尔和庇古的福利经济理论。了解序数效用论以及凯恩斯。现代的人力资本理论和产权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微观信息经济学。 3、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功能:P14-P15 二、需求与供给 1、需求 需求的定义,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总和。需求量的大小是由6点决定的P17。需求量Q与价格P的关系 2、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形成,需求定理P20。需求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 3、供给 供给的定义,同上需求。6个因素。供给曲线以及供给变化与供给量变化。 4、均衡价格 定义P28。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暂时,短期,长期均衡。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交点为均衡点。均衡价格的形成。Qd=Qs 均衡价格的变动: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求定理。

5、弹性理论。 弹性系数P33公式。需求的弹性价格。弧弹性和点弹性的区别。 需求价格弹性分5种:富有、缺乏、单位、完全无、无线弹性。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5个因素P37 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TR=P*Q 需求收入弹性同价格弹性推导。 交叉弹性定义P43公式。交叉弹性的正值与负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类似推导、分类、影响因素。 蛛网理论:收敛式、发散式、封闭式 三、消费者行为 1、基数效用分析 效用的定义,正负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的定义P55,消费者剩余的定义P57含净损失和净福利。 2、序数效用分析 无差异曲线的定义P60。特点P61。边际替代率的定义P62。预算约束线。从叙述效用出发的消费者均衡。收入——消费曲线的收入效应。价格——消费曲线的替代效应 四、生产者行为 1、厂商 企业的三种组织形式,短期和长期。 2、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一般分为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 技术系数: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术系数。 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三者的相互关系 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三个阶段:边际报酬递增、递减、负报酬阶段。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P88。 两种可变投入要素。K、L与产量的函数关系。 规模收益的定义P89。规模报酬的三个阶段。分清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P91。规模不经济

西方经济学网考题--效用理论

西方经济学网考题--效用理论

第三章效用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消费者偏好A商品甚于B商品,原因是() A.商品A的价格最低B.商品A紧俏 C.商品A有多种用途D.对其而言,商品A 的效用最大 2.下列对物品边际效用的不正确理解是() A.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 B.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提供的效用 C.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 D.数学表达式为MU=△TU/△Q(TU表示总效用,Q表示物品数量) 3.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 A.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 B.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 C.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

D.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一定量的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 4.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5.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 6.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 A.递减B.递增C.不变D.先增后减 7.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D.可以比较

8.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 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A.108个B.100个C.106个 D.6个 9.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该() 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B.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D.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 10.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 A.满足程度B.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C.边际效用D.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工程经济学课程总结

第一章 第一讲 工程经济学概述 1. 经济学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人的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 二者的矛盾促使经济学产生。 2. 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学科。 3. 经济学研究的三个最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工程经济学主要涉及前面两个问题 二、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工程”是指拟实施或在实施项目的从策划、设计、施工到使用的过程。 工程学是将自然科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而形成的学科。 扩展到项目,但也不是太泛。 “经济”就是指效益和节约;经济学(同上) 工程经济学是关于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和方案优选的学科。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这两个主要的问题。 因此我们的注意力将从研究消费者、生产者、市场、国家转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三)、工程经济学的新趋势 近十几年来,工程经济学出现了宏观经济研究新趋势: 工程的微观经济效果分析与项目可能引起的宏观社会问题、环境效益问题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分析目标多重);另外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策等宏观因素受到项目经济评价更多的重视,成为当代工程经济学研究的新内容。(见P7) 1.(1)近十几年来,工程经济学出现了宏观经济研究新趋势:工程的微观经济效果 分析与项目可能引起的宏观社会问题、环境效益问题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分析目标多重);(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项目的经济风险分析得到了更广泛地关注。在评价方法上,系统工程、数学及计算机技术在工程经济学科发展中得到广泛地应用;(3)全面研究项目的价值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4)工程经济分析原理及经济效益评价基本方法与思路不再局限于建设工程项目,而体现在工程经济学研究对象逐步从实物项目的经济性评价向非物质生产领域项目的经济评价跨越的趋势。 2.研究热点: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策等宏观因素受到项目经济评价更多的重视,成 为当代工程经济学研究的新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