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arton破裂强度及耐压强度

Carton破裂强度及耐压强度

Carton破裂强度及耐压强度
Carton破裂强度及耐压强度

Carton 相关特性简介制作:张逸鹏

一、瓦楞别A、B、E、AB四种,说明如下:

A 楞: 34 +/- 2浪/300 mm , 楞高4.7 +/- 0.15 mm

B 楞: 48 +/- 2 浪/300 mm , 楞高2.8 +/- 0.15 mm

E 楞: 88 +/- 2 浪/300 mm , 楞高1.5 +/- 0.15 mm

AB楞: 34 +/- 2 浪/300 mm , 楞高7.5 +/- 0.15 mm

附图如下:

(以下标示表”一浪”)

A 楞

B 楞

E 楞AB 楞

二、破裂强度,依CNS 设定标准如下:

备注:以上之数据即为Carton 上之保证章所印刷之数据。

三、破裂强度测试

图一: 破裂强度测试机 图二: 破裂强度测试机-Detail

破裂强度测试说明:

将试料以轮盘夹紧后,扳下控制杆,则橡皮求升起,试料产生抗力,此时表上之指针出现压力值,待试料破裂后,立即推回横置杆,此时,纸针所指之数据即为破裂强度。一片试料正反面各测两次,取其平均值。

图五: 试料测试后破裂情形图六: 试料测试后破裂情形

四、耐压强度测试

1.基重

基重是纸板原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测试之一。基重的含意即是单位面积所测得之重量。在瓦楞纸器工业中,基重即表示每1000ft2的单位重量(公制单

位是以g/m2表示)。基重较重的纸,其强度较强,反之较弱。因此,基重是决定成本及其它经济因素的有效数据。

2.瓦楞纸箱之强度设计首先要考虑到内容物本身是否能承受外力,如食品罐头刚性高,能承受部份外力,可使用较低耐压强度的纸箱;青果类受外力积压,会损坏, 在储存过程中100%荷重由瓦楞纸箱承担。瓦楞纸纸箱的耐压强度和面纸,底纸的强度、瓦楞的种类、瓦楞纸板的强度关系十分密切。其关系式均由经验推定而得。

3.Kellicutt 耐压强度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有许多种,在此仅提出较简易之方式说明,此公式由山健包装提供)

耐压强度P=Px X F

Px 表瓦楞纸板之各面纸、蕊纸之环压强度总和÷6(kgf)

F 表纸箱长、宽总和(cm)之函数系数

注:以上之数据可由查表得

例: 尺寸: 568x322x180

材质: 260 , 100 , 100 , 100 , 260 (各面纸、楞纸及蕊纸之基重) /AB楞面 B 蕊 A 底

环压强度:

? 面纸基重260 查表得环压强度35 kgf

? B楞基重100 查表得7 ,

但楞纸之环压强度要再乘上楞率: A楞→1.5 B楞→1.36

(楞率1.5即是1公分之A楞纸拉直后为1.5 公分)

故B楞环压强度=7 X 1.36=9.52 kgf

? 蕊纸基重100 查表得环压强度7 kgf

? B楞基重100 查表得7 , 故A楞环压强度=7 X 1.5=10.5 kgf

? 底纸基重260 查表得环压强度35 kgf

所以, Px = (35+9.52+7+10.5+35) ÷6 = 16.17

F=(56.8+32.2) x 2 =178.2 查表得32

耐压强度P=Px X F =517.4 kgf/cm2

备注: 纸箱之高度较高,纸箱侧面印刷,及纸箱侧面开孔都会降低纸箱之耐压强度由经验值得:2

若纸箱高30cm以下,则实际之耐压强度为计算出之P x 100%

若纸箱高31~45cm,则实际之耐压强度为计算出之P x 95%

若纸箱高46~90cm,则实际之耐压强度为计算出之P x 90%

印刷及开孔也需将计算出之P 打折.

☆由上列计算式所计算出之耐压强度,因为受到纸箱本身许多因素影响(如印刷, 开孔,纸箱之含水率等…),故与实测之耐压强度可能仍会有误差。故个人认为, 将实测之耐压强度,再除以耐压强度安全率,以设计纸箱之堆栈方式。

4.耐压强度安全率之设计

瓦楞纸箱耐压强度之安全决定于大气的湿度,纸箱之含水率、储存时间、输送条件,瓦楞纸箱制造条件等因素。安全率设定过高时成本过高,不经济。过低时在储存及及运输过程中,纸箱易被压溃而致内容勿发生损毁之现象。基于前列各因素之影响,瓦楞纸箱之安全率,堆积在最下层之荷重约为每箱重之2~8 倍。一般可分为下列数种状况:

(1)内容物本体能承受部份重力,运输条件及仓储条件良好之场合,其安全率为

2.0~2.5 倍。

(2)普通条件之场合:安全率3.0~3.5 倍。

(3)大气湿度高,内容物具有放湿性之情况:安全率4.0~4.8 倍。

※山健包装表示其均以5 倍为其预定安全率。

※安全率之使用:

假设一瓦楞纸箱包括内容物之实重为15 kg , 今运输时预计堆栈7 层.

则最下面一层纸箱所承受的重为15 x (7-1)=90 kg。若安全率设定为5 倍, 则瓦楞纸箱之耐压强度不得低于90 x 5 =450 kgf/cm2。

5.耐压强度测试方式:

图一:耐压强度测试机图二:将待测物置于压盘之下

图三,图四:将显示器归零,在按测试下降开关,此时压盘开始下降,显示器之数据持续上升,待数据不升反降时,即刻按停止键.按下上升键,待压盘离开待测物后,显示

薄壁圆筒强度计算公式Word版

压力容器相关知识 一、压力容器的概念 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为压力容器,否则为常压容器。 1、最高工作压力P :9.8×104Pa ≤P ≤9.8×106Pa ,不包括液体静压力; 2、容积V ≥25L ,且P ×V ≥1960×104L Pa; 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二、强度计算公式 1、受内压的薄壁圆筒 当K=1.1~1.2,压力容器筒体可按薄壁圆筒进行强度计算,认为筒体为二向应力状态,且各受力面应力均匀分布,径向应力σr =0,环向应力σt =PD/4s ,σz = PD/2s ,最大主应力σ1=PD/2s ,根据第一强度理论,筒体壁厚理论计算公式, δ理= P PD -σ][2 考虑实际因素, δ=P PD φ-σ][2+C 式中,δ—圆筒的壁厚(包括壁厚附加量),㎜; D — 圆筒内径,㎜; P — 设计压力,㎜; [σ] — 材料的许用拉应力,值为σs /n ,MPa ; φ— 焊缝系数,0.6~1.0; C — 壁厚附加量,㎜。 2、受内压P 的厚壁圆筒 ①K >1.2,压力容器筒体按厚壁容器进行强度计算,筒体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且各受力面应力非均匀分布(轴向应力除外)。 径向应力σr =--1(222a b Pa 22 r b ) 环向应力σθ=+-1(222a b Pa 22 r b ) 轴向应力σz =2 22 a b Pa - 式中,a —筒体内半径,㎜;b —筒体外半径,㎜; ②承受内压的厚壁圆筒应力最大的危险点在内壁,内壁处三个主应力分别为: σ1=σθ=P K K 1 122-+

σ2=σz = P K 1 12- σ3=σr =-P 第一强度理论推导处如下设计公式 σ1=P K K 1 122-+≤[σ] 由第三强度理论推导出如下设计公式 σ1-σ3=P K K 1 122-+≤[σ] 由第四强度理论推导出如下设计公式: P K K 1 32 -≤[σ] 式中,K =a/b 3、受外压P 的厚壁圆筒 径向应力σr =---1(222a b Pb 22 r a ) 环向应力σθ=-+-1(222a b Pb 22 r a ) 4、一般形状回转壳体的应力计算 经向应力 σz =s P 22ρ 环向应力 s P t z =+21ρσρσ 式中,P —内压力,MPa ; ρ1—所求应力点回转体曲面的第一主曲率半径,㎜;(纬) ρ2—所求应力点回转体曲面的第一主曲率半径,㎜;(经) s —壳体壁厚,㎜。 5、封头设计 ①受内压的标准椭圆形封头,顶点应力最大,σz =σt =P ·a/s(椭圆长轴),由第一强度条件,再考虑到焊缝削弱及材料腐蚀等影响,则标准椭圆形封头的壁厚计算公式为: C P PD s t +φ-5.0][2σ= 式中,s —封头壁厚,㎜; P —设计压力,MPa; D —封头内径,㎜;

第三章2岩石的破坏准则

,. 五、岩石的破坏准则 对岩石试样的室内及现场试验,可获得岩石试样的强度指标,但对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天然岩体,又是如何判断其破坏呢?因此,就必须建立判断岩石破坏的准则(或称强度理论)。 岩石的应力、应变增长到一定程度,岩石将发生破坏。用来表征岩石破坏条件的函数称为岩石的破坏准则。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常常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许多试验指出,岩石的强度及其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与岩石的应力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单向应力状态下表现出脆性的岩石,在三向应力状态下具有延

,. 性性质,同时它的强度极限也大大提高了。

,. 许多部门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破坏准则,目前岩石破坏准则主要有:最大正应力理论 最大正应变理论 最大剪应力理论(H.Tresca) 八面体应力理论 莫尔理论及库伦准则 格里菲思理论(Griffith) 伦特堡理论(Lundborg) 经验破坏准则

,. 1、最大正应力理论 这是较早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岩石的破坏只取决于绝对值最大的正应力。即岩石内的三个主应力中只要有一个达到单轴抗压或抗拉强度时,材料就破坏。 适用条件: 单向应力状态。对复杂应力状态不适用。 写成解析式: 0))()((22322 2221=---R R R σσσ 0))()((223222221≥---R R R σσσ 破坏

,. 2、最大正应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岩石的破坏取决于最大正应变,即岩石内任一方向的正应变达到单向压缩或拉伸时的破坏数值时,岩石就发生破坏。 则破坏准则为 u εε≥max 式中 m ax ε——岩石内发生的最大应变值; u ε——单向拉、压时极限应变值; 这一破坏准则的解析式为(由广义虎克定律)

岩石的破坏准则汇总

岩石的破坏准则 岩石的破坏准则 对岩石试样的室内及现场试验,可获得岩石试样的强度指标,但对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天然岩体,又是如何判断其破坏呢?因此,就必须建立判断岩石破坏的准则(或称强度理论)。 岩石的应力、应变增长到一定程度,岩石将发生破坏。用来表征岩石破坏条件的函数称为岩石的破坏准则。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常常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许多试验指出,岩石的强度及其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与岩石的应力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单向应力状态下表现出脆性的岩石,在三向应力状态下具有延 1

岩石的破坏准则 2 性性质,同时它的强度极限也大大提高了。

岩石的破坏准则 许多部门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破坏准则,目前岩石破坏准则主要有:最大正应力理论 最大正应变理论 最大剪应力理论(H.Tresca) 八面体应力理论 莫尔理论及库伦准则 格里菲思理论(Griffith) 伦特堡理论(Lundborg) 经验破坏准则 3

岩石的破坏准则 4 1、最大正应力理论 这是较早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岩石的破坏只取决于绝对值最大的正应力。即岩石内的三个主应力中只要有一个达到单轴抗压或抗拉强度时,材料就破坏。 适用条件: 单向应力状态。对复杂应力状态不适用。 写成解析式: 破坏

岩石的破坏准则 5 2、最大正应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岩石的破坏取决于最大正应变,即岩石内任一方向的正应变达到单向压缩或拉伸时的破坏数值时,岩石就发生破坏。 则破坏准则为 式中 m ax ε——岩石内发生的最大应变值; u ε——单向拉、压时极限应变值; 这一破坏准则的解析式为(由广义虎克定律)

内压薄壁壳体强度计算

内压薄壁壳体强度计算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第三章、 3—1内压薄壁壳体强度计 算 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内压圆筒内压球形壳体的强度计算,以及各类厚度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掌握由第一强度理论推出的内压圆筒,内压球形壳体的强度计算公式。 第三章 内压薄壁容皿 本章的任务就是在回转薄壁壳体应力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内压薄壁容皿强度计公式。本章的压力容皿设计计算公式,各种参数制造要求以及检验标准均与GB150-1998《钢制压力容皿》保持一致。 第一节 压内薄壁壳体强度计算 一、 内压圆筒 为了保证圆筒受压后不破裂,[根据第一强度理论]应使筒体上最大应力,即环向应力2σ小于等于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t σ 用公式表达:2[]2t P D σσδ = ≤ ,其中P-设计压力。 1)中径0()2i D D + 此外还应考虑到,筒体在焊接的过程中,对焊金属组织的影响以及焊接缺陷(夹渣、气孔、未焊透等)影响缝焊的强度(使整本强度降低),所以将钢板的许用应力乘以一个小于1的焊接接头系数,以弥补焊接可能出现的强度削弱,故 2[]2t P D σσδ= ≤:[]2t P D σ?δ ≤ 此外,工艺计算时通常以i D 做为基本尺寸,故将i D D δ=+代入上式: 则 () []2t i P D δσ?δ +≤ 可解出δ,同时根据GB150-1998规定,确定厚度时的压力用计算压力c p 代替。 最终内压薄壁圆筒体的计算厚度δ: 2[]C i t C P D P δσ?= - 适用:0.4[]t C P σ≤ 考虑到介质时皿壁的腐蚀,确定钢板厚度时,再加上腐蚀裕量: 2C d δδ+=——圆筒的设计厚度

岩石破坏准则

2.1岩石破坏强度准则 岩石的破坏主要与外荷载的作用方式、温度及湿度有关。一般在低温、低围压及高应变率的条件下,岩石表现为脆性破坏,而在高温、高围压、低应变率作用下,岩石则表现为塑性或者塑性流动。对于较完整的岩石来说,其破坏形式可以分为:1)脆性破坏;3)延性破坏。图2-1给出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破裂前应变值、破坏形态示意图和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示意图。 图2-1岩石破坏形态示意图 从图2-1中可以看出岩石破裂种类繁多、岩石破坏过程中的应力、变形、裂纹产生和扩展极为复杂,很难用一种模型进行描述,很多学者针对不同岩石破坏特征提出多种不同岩石的强度破坏准则。本节主要对已有的岩石强度破坏准则进行总结,找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2.1.1最大正应力强度理论 最大正应力强度理论也称朗肯理论,该理论是1857年提出的。它假定挡土墙背垂直、光滑,其后土体表面水平并无限延伸,这时土体内的任意水平面和墙

的背面均为主平面(在这两个平面上的剪应力为零),作用在该平面上的法向应力即为主应力。朗肯根据墙后主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应用极限平衡条件,推导出了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 考察挡土墙后主体表面下深度z 处的微小单元体的应力状态变化过程。当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向远离土体的方向位移时,作用在微分土体上的竖向应力sz 保持不变,而水平向应力sx 逐渐减小,直至达到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的最大主应力为s1=gz ,而最小主应力s3即为主动土压力强度pa 。根据,当主体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大主应力1σ和小主应力3σ之间应满足以下关系式: 粘性土: 213...2tan tan 454522c ??σσ??????=-++ ? ???? ?(1) 无粘性土 231.tan 452 ?σσ? ??=- ?? ? (2) 该理论认为材料破坏取决于绝对值最大的正应力。因此,作用于岩石的三个正应力中,只要有一个主应力达到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或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岩石便被破坏。 因此,朗肯强度破坏准则可以表示为:c σσ≥1,或者t σσ-≤3 式中,1σ为岩石受到的最大主应力,MPa ;3σ为岩石受到的最小主应力,MPa ;c σ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MPa ;t σ为岩石抗拉强度,MPa 。 朗肯强度破坏准则只适用于岩石单向受力及脆性岩石在二维应力条件下的受拉状态,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中的岩石不能采用这种强度理论。 2.1.2最大正应变强度理论 岩石受压时沿着平行于受力方向产生张性破裂。因此,人们认为岩石的破坏取决于最大正应变,岩石发生张性破裂的原因是由于其最大正应变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极限应变所致。根据这个理论,只要岩石内任意方向上的正应变达到单轴压缩破坏或单轴拉伸破坏时的应变值,岩石便被破坏。

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操作规程

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使用。 二、环境条件: 1、工作环境温度:xx℃;相对湿度:<80%RH。 2、储存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80%RH。 3、其它条件:工作及储存场所无阳光直射、无腐蚀性气体、灰尘少、无明显振动,温度变化率不大于5℃/h。 三、使用方法:1)此测试时是治疗机的不接电源的情况下测试,测试过程中会要高压,注意任意必须远离治疗机10CM以上的距离;2)A-a1:将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一根测试线接在电源接口的230V的任一根线上,测试线的另外一根测试线接在治疗机上的外壳的任意金属触点上,然后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调节电压调节旋钮,观察刻度表上的电压值,调节到1500V时停止旋钮调节(注意表上每个小刻度是250V),然后测试1分钟并听和观察治疗机内是否有异常响声,无则合格。然后调节电压旋钮至0V并关闭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电源;3)A-a2:将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一根测试线接在电源接口的230V的任一根线上,测试线的另外一根测试线接在治疗机上的塑料外壳上,然后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调节电压调节旋钮,观察刻度表上的电压值,调节到4000V 时停止旋钮调节,然后测试1分钟并听和观察治疗机内是否有异常响声,无则合格。然后调节电压旋钮至0V并关闭电介质强度测

试仪的电源;4)B-a:将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一根测试线接在电源接口的230V的任一根线上,测试线的另外一根测试线接在治疗机上的导光臂上,然后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调节电压调节旋钮,观察刻度表上的电压值,调节到4000V时停止旋钮调节,然后测试1分钟并听和观察治疗机内是否有异常响声,无则合格。然后调节电压旋钮至0V并关闭电介质强度测试仪的电源;5)将检验结果填写在检验记录报告上。 四、注意事项:1、本仪器的电源输入插座应带有保护接地线。2、本仪器的电源输入插座应保持相线和中线(L、N)的正确接法。3、使用后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电介质强度测试方法

电介质强度测试方法 1、测试仪器 ①YX267OB(医用)耐压测试仪 ②测试线1副 2、测量前的准备 ①本仪器输出高电压,操作人员须带橡皮手套、绝缘皮垫。 ②仪器安全接地端应接地。 ③在仪器使用前,应将仪器处于复位状态,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到底。 ④电源线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3、测试操作步骤 ①打开仪器电源开关。 ②设置测试时间:拨动拨码开关按键,设置时间80S。 ③设定漏电流截断值:将“10mA /100mA”转换按钮置于10mA状态。 ④设置报警值:将“设置/测试”转换按钮置于设置状态,再将“报警电流调节”调为5mA,再将“设置/测试”转换按钮置于“测试”状态。 ⑤设置电压:按“测试”按钮,测试指示灯亮,顺时针旋转电压调节旋钮,调节到750V,然后按下复位按钮。 ⑥测试线连接:两条测试线,大夹子(红色)为高压输出夹子,小夹子(黑色)为接地输出夹子,关闭仪器电源,分别将大夹子夹在设备电气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L或N端,小夹子夹在设备的外壳上及可

接触金属部件上,再将测量线接入仪器面板的测量端口,分别将黑色插头插入仪器面板黑色插座内,红色插入仪器面板红色插座内,旋紧螺母。 ⑦测试,按“测试”按钮,并迅速调节电压,在10S期间将电压涿渐增加到1500V,保持1min之后,在10S期间将电压涿渐降到750V。 ⑧测试结果判断,记录漏电流,无发生闪线或击穿视为合格。有发生闪线或击穿现象,则视为不合格, ⑨重复测试、连续测试,如果被测设备需要重复测试,只要在上述情况下,再按一下测试按钮即可。如需连续测同一种物件,只须按要求连接测试连线即可继续启动测试,测试必须按以上步骤执行。 ⑩测试结束,关闭电源,将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到底,拆除测试连接线。

材料力学公式汇总

材料力学重点及其公式 材料力学的任务 (1)强度要求;(2)刚度要求;(3)稳定性要求。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2)均匀性假设;(3)各向同性假设;(4)小变形假设。 外力分类: 表面力、体积力;静载荷、动载荷。 内力: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内部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即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附加相互作用力 截面法:(1)欲求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时,可沿该截面把构件切开成两部分,弃去任一部分,保留另一部分研究(2)在保留部分的截面上加上内力,以代替弃去部分对保留部分的作用。(3)根据平衡条件,列平衡方程,求解截面上和内力。 应力: dA dP A P p A = ??=→?lim 0正应力、切应力。 变形与应变:线应变、切应变。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拉伸或压缩;(2)剪切;(3)扭转;(4)弯曲;(5)组合变形。 静载荷:载荷从零开始平缓地增加到最终值,然后不在变化的载荷动载荷:载荷和速度随时间急剧变化的载荷为动载荷。 失效原因:脆性材料在其强度极限 b σ破坏,塑性材料在其屈服极限s σ时失效。二者统称为极限应 力理想情形。塑性材料、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分别为: []3 n s σσ=, []b b n σσ=,强度条件: []σσ≤??? ??=max max A N ,等截面杆 []σ≤A N m a x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杆件在轴向方向的伸长为:l l l -=?1,沿轴线方向的应变和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别为:l l ?= ε,A P A N ==σ。横向应变为:b b b b b -=?=1'ε,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的关系为:μεε-=' 。 胡克定律:当应力低于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 εσE =,这就是胡克定律。E 为弹性模量。将应力与应变的表达式带入得:EA Nl l = ? 静不定:对于杆件的轴力,当未知力数目多于平衡方程的数目,仅利用静力平衡方程无法解出全部未知力。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变形几何关系—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dx d φ ρ γρ=。物理关系——胡克定律dx d G G φρ γτρρ==。力学关系dA dx d G dx d G dA T A A A ???===2 2ρφφρρτρ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t p W T R I T == max τ;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 ][max ττ≤=t W T ,可以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确

电动力学习题解答2

第二章 静电场 1. 一个半径为R 的电介质球,极化强度为2/r K r P =,电容率为ε。 (1)计算束缚电荷的体密度和面密度: (2)计算自由电荷体密度; (3)计算球外和球内的电势; (4)求该带电介质球产生的静电场总能量。 解:(1)P ?-?=p ρ2222/)]/1()/1[()/(r K r r K r K -=??+??-=??-=r r r )(12P P n -?-=p σ R K R r r /=?==P e (2))/(00εεεε-=+=P P E D 内 2 00)/()/(r K f εεεεεερ-=-??=??=P D 内 (3))/(/0εεε-==P D E 内内 r r f r KR r V e e D E 2 002 00)(4d εεεεπερ ε-= = = ?外 外 r KR r )(d 00εεεε?-=?=?∞ r E 外外 )(ln d d 0 εεεε?+-= ?+ ?= ? ? ∞r R K R R r r E r E 外内内 (4)? ? ?∞ -+ -= ?= R R r r r R K r r r K V W 4 2 2 0022 2 2 2 2 02 d 4) (21 d 4) (21d 2 1 πεεεεπεεεE D 2 ))( 1(2εεεεπε-+ =K R 2. 在均匀外电场中置入半径为0R 的导体球,试用分离变量法求下列两种情况的电势: (1)导体球上接有电池,使球与地保持电势差0Φ; (2)导体球上带总电荷Q 解:(1)该问题具有轴对称性,对称轴为通过球心沿外电场0E 方向的轴线,取该轴线为极轴,球心为原点建立球坐标系。 当0R R >时,电势?满足拉普拉斯方程,通解为 ∑ ++ = n n n n n n P R b R a )(cos )(1 θ? 因为无穷远处 0E E →,)(cos cos 10000θ?θ??RP E R E -=-→ 所以 00?=a ,01E a -=,)2(,0≥=n a n 当 0R R →时,0Φ→? 所以 01 01000)(c o s )(c o s Φ=+-∑ +n n n n P R b P R E θθ ? 即: 002 010000/,/R E R b R b =Φ=+?

第三章 2 岩石的破坏准则

五、岩石的破坏准则 对岩石试样的室内及现场试验,可获得岩石试样的强度指标,但对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天然岩体,又是如何判断其破坏呢?因此,就必须建立判断岩石破坏的准则(或称强度理论)。 岩石的应力、应变增长到一定程度,岩石将发生破坏。用来表征岩石破坏条件的函数称为岩石的破坏准则。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常常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许多试验指出,岩石的强度及其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与岩石的应力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单向应力状态下表现出脆性的岩石,在三向应力状态下具有延

性性质,同时它的强度极限也大大提高了。

许多部门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破坏准则,目前岩石破坏准则主要有:最大正应力理论 最大正应变理论 最大剪应力理论(H.Tresca) 八面体应力理论 莫尔理论及库伦准则 格里菲思理论(Griffith) 伦特堡理论(Lundborg) 经验破坏准则

1、最大正应力理论 这是较早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岩石的破坏只取决于绝对值最大的正应力。即岩石内的三个主应力中只要有一个达到单轴抗压或抗拉强度时,材料就破坏。 适用条件:单向应力状态。对复杂应力状态不适用。 写成解析式: 破坏

2、最大正应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岩石的破坏取决于最大正应变,即岩石内任一方向的正应变达到单向压缩或拉伸时的破坏数值时,岩石就发生破坏。 则破坏准则为 式中 ε——岩石内发生的最大应变值; m ax ε——单向拉、压时极限应变值; u 这一破坏准则的解析式为(由广义虎克定律)

R —R t或R c 推出: 实验指出,该理论与脆性材料实验值大致符合,对塑性材料不适用。

内压薄壁壳体强度计算

第三章、 3—1内压薄壁壳体强度计算 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内压圆筒内压球形壳体的强度计算,以及各类厚度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掌握由第一强度理论推出的内压圆筒,内压球形壳体的强度计算公式。 第三章 内压薄壁容皿 本章的任务就是在回转薄壁壳体应力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内压薄壁容皿强度计公式。本章的压力容皿设计计算公式,各种参数制造要求以及检验标准均与GB150-1998《钢制压力容皿》保持一致。 第一节 压内薄壁壳体强度计算 一、 内压圆筒 为了保证圆筒受压后不破裂,[根据第一强度理论]应使筒体上最大应力,即环向应力2σ小于等于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t σ 用公式表达:2[]2t P D σσδ =≤ ,其中P-设计压力。 1)中径0() 2 i D D + 此外还应考虑到,筒体在焊接的过程中,对焊金属组织的影响以及焊接缺陷(夹渣、气孔、未焊透等)影响缝焊的强度(使整本强度降低),所以将钢板的许用应力乘以一个小于1的焊接接头系数,以弥补焊接可能出现的强度削弱,故 2[]2t P D σσδ=≤ :[]2t P D σ?δ≤ 此外,工艺计算时通常以i D 做为基本尺寸,故将i D D δ=+代入上式: 则 () []2t i P D δσ?δ +≤ 可解出δ,同时根据GB150-1998规定,确定厚度时的压力用计算压力c p 代替。 最终内压薄壁圆筒体的计算厚度δ: 2[]C i t C P D P δσ?= - 适用:0.4[]t C P σ≤ 考虑到介质时皿壁的腐蚀,确定钢板厚度时,再加上腐蚀裕量: 2C d δδ+=——圆筒的设计厚度

再考虑到钢板供货时的厚度偏差,将设计厚度加上厚度负偏差,再向上圆整三规格厚度,这样得到名义厚度。 21d C C δδ=++?+ 筒体强度计算公式,除了可以决定承压筒体所需的最小壁厚外,还可用该公式确定设计温度下圆筒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对容皿进行强度校核;可以计算其设计温度下计算应力,判断指定压力下筒体的安全。 例:设计温度下圆筒的最大允用工作压力 由 () []2t i p D δσδ +≤ 推导而来 12()e n C C δδ=-+ 2[][]t e W i e P D δσ? δ≤ + 设计温度下圆筒的计算应力: () [][]2t t c i e e P D δσσ?δ+= ≤ 采用计算压力c p 及i D 代替D ,并考虑焊接头系数?的影响上式变形成: () []4t i P D δσ?δ +≤ 则设计温度下球壳的厚度计算: 0.6[]4[]t c i c t c P D P P δσ?σ?= ≤-范围: 考虑腐蚀裕量,设计厚度: 24[]c i d t c P D C P δσ?= +- 再考虑钢板厚度负偏差C 1,再向上图整得到钢板的名义厚度 12n C C δδ=+++ ,同理,确定球壳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Pw],并对其强度进行 校核。 4[][]() () []t w i e t t t c e e P D P Di σ?δδσσ? σδ= ++= ≤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设计温度下球壳计算应力 对比内压薄壁球壳与图筒的壁厚公式:当前件相同时,球壳的壁厚约为圆筒

电介质强度测试流程

电介质强度测试流程: 1、为什么要测电介质强度 为检验设备的绝缘性能(考验电介质自身的耐电强度) 正常情況下,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形是正弦波.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由于雷击,操作,故障或电气设备的参数配合不当等原因,引起系统中某些部分的电压突然升高,大大超过其额定电压,这就是过电压。过电压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直接雷击或雷电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称为外部过电压。雷电冲击电流和冲击电压的幅值都很大,而且持续时间很短,破坏性极大。另一类是因为电力系统内部的能量转换或参数变化引起的,例如切合空载线路,切断空载变压器,系统内发生单相弧光接地等,称为内部过电压。内部过电压是确定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正常绝缘水平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产品的绝缘结构的设计不但要考虑额定电压而且要考虑产品使用环境的内部过电压。耐压测试就是检测产品绝缘结构是否能够承受电力系统的内部过电压。 2、测试电介质的标准要求 1)、对各部分绝缘类型的描述 见9706 20.1 20.2 (p37,38) 2)、试验电压值:U为在正常使用时当设备施加额定供电电压或制造商规定的电压二者中较高电压时,设备有关绝缘可能受到的电压 3、测试电介质强度的试验方法 开始时,应施加不超过一半的电压,然后应在10s期间将电压逐渐增加到规定值,应保持此值达1min,之后应在10s期间将电压逐渐降至规定值的一半以下。 试验时不应发生闪络击穿,如发生轻微的电晕放电,当试验电压值暂时降到较低的值,但必须高于基准电压U时,放电现象停止,且这种放电现象不会引起试验电压的下降,则这种电晕放电可以不考虑 使用金属箔时,应适当放置金属箔,以免绝缘内衬边缘产生闪络,若适用,移动金属箔以使表面的各个部位都受到试验 网电源部分、信号输入部分、信号输出部分的接线端子,在试验时要各自短接 其他未提到的部件要断开,电容器要短接 附: 1、关于预处理过程 1)、设备升温至工作温度 2)、潮湿预处理,见9706 4.10 (p15) 3)、设备消毒处理见9706 44.7 (p55) (其中(2)(3)条一般不做) 2、对测试结果的判定 A、过载断路的最大值可设定在10mA。高压变压器断路前应能提供规定的电压,过流检测断路装置的动作应视为闪络或击穿。 B、测试仪的输出电压有明显的降低,同时,被测器具上出现了烧焦的迹象,一般来说,也属于击穿了。

内压薄壁壳体强度计算

第三章、 3—1 内压薄壁壳体强度计算 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内压圆筒内压球形壳体的强度计算,以及各类厚度的相互关 系。 重点难点:掌握由第一强度理论推出的内压圆筒,内压球形壳体的强度计算公式。 第三章 内压薄壁容皿 本章的任务就是在回转薄壁壳体应力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内压薄壁容皿强度计公式。本章的压力容皿设计计算公式,各种参数制造要求以及检验标准均与GB150-1998《钢制压力容皿》保持一致。 第一节 压内薄壁壳体强度计算 一、 内压圆筒 为了保证圆筒受压后不破裂,[根据第一强度理论]应使筒体上最大应力,即环向应力2σ小于等于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t σ 用公式表达:2[]2t P D σσδ =≤g ,其中P-设计压力。 1)中径0 () 2i D D + 此外还应考虑到,筒体在焊接的过程中,对焊金属组织的影响以及焊接缺陷(夹渣、气孔、未焊透等)影响缝焊的强度(使整本强度降低),所以将钢板的许用应力乘以一个小于1的焊接接头系数,以弥补焊接可能出现的强度削弱,故 2[]2t P D σσδ=≤g :[]2t P D σ?δ≤g g 此外,工艺计算时通常以i D 做为基本尺寸,故将i D D δ=+代入上式: 则 () []2t i P D δσ?δ +≤g 可解出δ,同时根据GB150-1998规定,确定厚度时的压力用计算压力c p 代替。 最终内压薄壁圆筒体的计算厚度δ: 2[]C i t C P D P δσ?= -g 适用:0.4[]t C P σ≤ 考虑到介质时皿壁的腐蚀,确定钢板厚度时,再加上腐蚀裕量: 2C d δδ+=——圆筒的设计厚度 再考虑到钢板供货时的厚度偏差,将设计厚度加上厚度负偏差,再向上圆整三规格

【免费下载】电介质强度及测试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07.第4期发表 电介质强度及测试 李雨明张宜川潘全亮 本文从电介质的性质、电介质强度、电介质强度的测试及测试设备的角度对比叙述,并从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分析,提出了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判定。 电介质强度的测试过程中,由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与要求及合格与否的判定不具体,造成电介质强度测试方法和判定的不同,并且形成一定的争议。在此,根据我们工作中所碰到的情况在此提出,供大家参考。 一、电介质及强度 什么是电介质:其基本电磁性能是受电场作用而极化的物质。有称:一切绝缘体统称为电介质;或者是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并且反过来影响外电场的物质。例如空气、云母、陶瓷、玻璃纸、塑料、油等都是电介质。从极化过程可以看到,电介质分子中正、负电荷在外电场中受电场力的作用有被分离的趋势。如果外电场足够强大,有可能使一些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脱离原子核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又获得加速,具有很大的动能。它们在遇到其它分子时。可能使被碰撞的分子又释放出电子来,这种连续反应使电介质中的自由电子愈来愈多,可使介质失去绝缘性能成为导体,这种情况叫做电介质的“击穿”。各种电介质材料都有一定的能承受而不致遭到破坏而击穿的最高电场强度 ,又称绝缘场强。电介质中的场强超过击穿场强会引起介质中出现大量自由电子,导致流过介质的电流急剧增加,介质温度也迅速上升,最后介质被烧坏。这类在强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丧失电绝缘能力的现象,导致击穿的最低临界电压称为击穿电压。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与介质厚度之比称为击穿电场强度(或称电介质强度、击穿强度、介电强度、电气强度、耐电压强度、抗电强度等)。它反映电介质自身的耐电强度。 固体电介质击穿有3种形式:电击穿、热击穿和电化学击穿。电击穿是因电场使电介质中积聚起足够数量和能量的带电质点而导致电介质失去绝缘性能。热击穿是因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热量积累、温度过高而导致失去绝缘能力。电化学击穿是在电场、温度等因素作用下,电介质发生缓慢的化学变化,性能逐渐劣化,最终丧失绝缘能力。电介质的化学变化通常使其电导增加,这会使介质的温度上升,因而电化学击穿的最终形式是热击穿。 影响电介质强度的因素很多,包括电压,温度,湿度,时间,频率,波形等。 二、电介质强度测试方法与要求 电介质强度测试方法在不同的电气行业中基本上相同,但是,被测设备电介质强度合格与否的判定存在不同,并且,在判定的具体操作上也很难一致,如: 1、GB9706.1-1995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规定: 20.4 试验 a)单相设备和按单相设备来试验的三相设备的试验电压,必须按表5规定加在如20.1和20.2条所述的绝缘部分上历时1min: 开始,必须加上不超过一半规定值的电压,然后必须在10s内将电压逐渐增加到规定

电介质的损耗

第二节电介质的损耗 作用下的能量损耗,由电能转变为其它形式的能,如热能、光能等,统称为介质损耗。它是导致电介质发生热击穿的根源。电介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称为电介质损耗功率,简称电介质损耗。 1 损耗的形式 ①电导损耗: 在电场作用下,介质中会有泄漏电流流过,引起电导损耗。气体的电导损耗很小,而液体、固体中的电导损耗则与它们的结构有关。非极性的液体电介质、无机晶体和非极性有机电介质的介质损耗主要是电导损耗。而在极性电介质及结构不紧密的离子固体电介质中,则主要由极化损耗和电导损耗组成。它们的介质损耗较大,并在一定温度和频率上出现峰值。 电导损耗,实质是相当于交流、直流电流流过电阻做功,故在这两种条件下都有电导损耗。绝缘好时,液、固电介质在工作电压下的电导损耗是很小的,与电导一样,是随温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的。 ②极化损耗: 只有缓慢极化过程才会引起能量损耗,如偶极子的极化损耗。它与温度有关,也与电场的频率有关。极化损耗与温度、电场频率有关。在某种温度或某种频率下,损耗都有最大值。用tgδ来表征电介质在交流电场下的损耗特征。` ③游离损耗: 气体间隙中的电晕损耗和液、固绝缘体中局部放电引起的功率损耗称为游离损耗。电晕是在空气间隙中或固体绝缘体表面气体的局部放电现象。但这种放电现象不同于液、固体介质内部发生的局部放电。即局部放电是指液、固体绝缘间隙中,导体间的绝缘材料局部形成“桥路”的一种电气放电,这种局部放电可能与导体接触或不接触。这种损耗称为电晕损耗。 2介质损耗的表示方法 在理想电容器中,电压与电流强度成90o ,在真实电介质中,由于GU分量,而不是90o。此时,合成电流为: ; 故定义: ——为复电导率

电介质在强电场下的特性

绪论 一、绝缘受到各类电压 1、工频电压 3~220KV等级最高工作电压等级=1.15╳额定电压 330~500KV等级最高工作电压等级=1.1╳额定电压 2、暂时过电压(内部过电压) 工频电压升高,谐振过电压 3、操作过电压(内部过电压) 4、雷电过电压 二、外绝缘:利用空间作为介质的部分 (1)母线间,母线与杆塔间的空气间隙 (2)套管及支柱绝缘子表面 (3)隔离开关触点间 内绝缘:处在变压器或电器外壳内部或电缆外皮内部的绝缘,一般为组合绝缘。三、绝缘的击穿:高幅值过电压作用下,绝缘可能丧失其介质性能,对内外绝缘后果不一样。空气绝缘为自然恢复绝缘,会使供电短时中断,但一般不会使绝缘损坏;内绝缘的电气强度的破坏常常不可逆,导致贵重设备的损坏。 第一部分高电压绝缘及其试验

1.1 概述 1、气体:气体的场强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失去绝缘性能,出现导电或放电现象。 (1)均匀电场中,出现放电常导致间隙的短路并使间隙两端电压下降——称破坏性放电(绝缘的击穿) a.在大气或更高的气压下表现为火花的形式,称火花放电 b.电源功率大,内阻小,出现电流大、温度高的电弧放电 上述放电均限制在带状狭窄通道中 (2)极不均匀电场中,只有部分间隙场强达到临界值——局部放电2、液体和固体 破坏性放电、击穿 闪络:破坏性放电沿固体介质表面 应用实例:在绝缘子的结构设计中,总要使其闪络电压低于固体介质的击穿电压以免在出现过电压时绝缘子破坏。 1.2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 电离能:气体的电离所需的能量,随气体种类而不同(10~15eV) 一、高压过程 1、碰撞电离 2、光电离:光辐射的能量以不连续的光子的形式发出,光子的能 量与光的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能量越大。例宇宙线,γ线,x线,

关于电气强度

关于电气强度 请问大家,什么是电气强度?单位是什么啊?表征什么物理量?谢谢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9-7-15 19:18 提问者: tony_cool - 助理二级 最佳答案 在电气产品的检验中,电气强度试验是一项必做试验,它对考核电气产品的绝缘设计,材料选择,产品结构设计,内部布线及装配环节的电气安全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引起电气强度试验击穿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绝缘设计不合理。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的设计没有达到标准的要求,绝缘结构造 型不合理,绝缘材料选型不合理,由于此类原因的电气强度试验击穿往往带有普遍性。纠 正措施就必须从设计原理上进行更改。 二、绝缘材料不良。产品绝缘材料受到高温、电场和振动的影响使绝缘逐渐陈旧、老化,性能变坏,绝缘层局部有杂质、微小孔隙、裂缝都会引起电气强度试验击穿。纠正措 施必须选用良好绝缘材料,关键部位杜绝使用回料。 三、内部布线不合理。在内部布线中,线路应合理布局,布线槽应光滑无锐利棱边, 以免割伤内部导线的绝缘,在所有接线端子部位,应用绝缘套管,以使保护可靠,悬浮的 导线应用线夹固定,防止在运输或使用时振动引起脱落,导致电气强度试验击穿。纠正措 施必须加强工艺设计。 四、由于装配质量的疏忽导致电气强度击穿。在实际生产中,如果上述问题都作了严 密考虑的情况下,仍发生击穿,则问题肯定出在装配环节。企业装配工在装配加工中线头 露长了,装配位置偏了,线头端散丝脱出,绝缘体严重污染,固定金属物落入电器中等等,都会引起电气强度的击穿,造成安全隐患。纠正措施是加强员工培训、严肃工艺纪律和加 强质控点的检测。 一、 慨念: 1、绝缘的击穿——绝缘材料在电场的作用下丧失了绝缘性能而产生贯穿性的 导通或破坏。 (1)固体介质击穿,即永久丧失了绝缘性能; (2)气体介质击穿却表现为火花放电,外加电场一消失,气体自恢复绝 缘。 )[1]%7yaU+

东北大学岩石力学讲义岩石破坏机制及强度理论

第二章 岩石破坏机制及强度理论 第一节 岩石破坏的现象 在不同的应力状态下,岩石的破坏机制不同,常见的岩石破坏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拉破坏:岩石试件单向抗压的纵向裂纹,矿柱,采面片帮。特点出现与最大应力方向平行的裂隙。 二、剪切破坏:岩石试件单向抗压的X 形破坏。从应力分析可知,单向压缩下某一剪切面上的切向应力达到最大引起的破坏。 (a ) (b )

三、重剪破坏:即沿原有的结构面的滑动、重剪破坏 主要的机制:岩体受剪切作用或者受拉应力的作用、三向受压情况下多数为剪切应力的作用,侧向压力较小时可能是拉神破坏,实际工程中可能是不同机制的组合,但侧向应力较大时,可以认为剪切应力是岩石重剪破坏的主要破坏机制。 从岩石破坏的现象看,从小到几厘米的岩块到大的工程岩体,破坏形式雷同,并可归纳为两种,拉断与剪坏,因此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对岩石破坏的研究: 在单向条件下可以从实验得到破坏的经验关系。但是三向受力条件下,不同应力的组合有无穷多种,因此无法仅仅依靠实验得到破坏的经验关系,因此在一般应力状态,对岩石破坏的研究需要结合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两个方面。现代关于岩石破坏的理论分析一般归结为、寻求破坏时的主应力之间的关系 123(,)f σσσ= 研究的方法有:理论分析;2、试验研究;3、理论研究结合试验研究。 第二节 岩石拉伸破坏的强度条件 一、最大线应变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岩石中某个面上的拉应变达到临界值时破坏,而与所处的应力状态无关。强度条件为 c εε≤ (2-1) c ε—拉应变的极限值,ε—拉应变。

若岩石在破坏之前可看作是弹性体,在受压条件下σ1>σ2>σ3下, 3ε是最小主应力。按弹性力学有3 3E E σμ εσσ= -12(+),即33E εσμσσ=-12(+)。若3ε<0则产生拉应变。由于E >0,因此产生拉应变的条件是 3σμσσ-12(+)<0,3μσσσ12(+)> 若3ε=0ε<0则产生拉破坏,此时抗拉强度为0t E σε=?0t E σε=。 按最大线应变理论30εε≥破坏,即 312()t σμσσσ-+≥ (2-2) 式中0ε是允许的拉应变。 二、格里菲斯理论 格里菲斯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材料内微小裂隙失稳扩展导致材料的宏观破坏。 格里菲斯理论的主要依据是:1)、任何材料中总有各种微小微纹;2)、裂纹尖端的有严重的应力集中,即应力最大,并且有拉应力集中的现象;3)、当这种拉应力集中达到拉伸强度时微裂纹失稳扩展,导致材料的破坏。 格里菲斯理论的来源:由玻璃破坏得到的启示。 格里菲斯理论的基本假设为: 1、岩石的裂隙可视为极扁的扁椭圆裂隙; 2、裂隙失稳扩展可按平面应力问题处理; 3、裂隙之间互不影响。 按格里菲斯理论,裂纹失稳扩展条件为 1)、当1330σσ+>时,满足 21313()8()0t σσσσσ-++= (2-2)

电介质强度测试方法

电介质强度测试方法 1、测试仪器①YX267OB(医用)耐压测试仪②测试线1副 2、测量前的准备①本仪器输出高电压,操作人员须带橡皮手套、绝缘皮垫。②仪器安全接地端应接地。③在仪器使用前,应将仪器处于复位状态,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到底。④电源线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3、测试操作步骤①打开仪器电源开关。②设置测试时间:拨动拨码开关按键,设置时间80S。③设定漏电流截断值:将“10mA /100mA”转换按钮置于10mA状态。④设置报警值:将“设置/测试”转换按钮置于设置状态,再将“报警电流调节”调为5mA,再将“设置/测试”转换按钮置于“测试”状态。⑤设置电压:按“测试”按钮,测试指示灯亮,顺时针旋转电压调节旋钮,调节到750V,然后按下复位按钮。⑥测试线连接:两条测试线,大夹子(红色)为高压输出夹子,小夹子(黑色)为接地输出夹子,关闭仪器电源,分别将大夹子夹在设备电气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L或N端,小夹子夹在设备的外壳上及可接触金属部件上,再将测量线接入仪器面板的测量端口,分别将黑色插头插入仪器面板黑色插座内,红色插入仪器面板红色插座内,旋紧螺母。⑦测试,按“测试”按钮,并迅速调节电压,在10S期间将电压涿渐增加到1500V,保持1min之后,在10S期间将电压涿渐降到750V。⑧测试结果判断,记录漏电流,无发生闪线或击穿视

为合格。有发生闪线或击穿现象,则视为不合格,⑨重复测试、连续测试,如果被测设备需要重复测试,只要在上述情况下,再按一下测试按钮即可。如需连续测同一种物件,只须按要求连接测试连线即可继续启动测试,测试必须按以上步骤执行。⑩测试结束,关闭电源,将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到底,拆除测试连接线。

3.5岩石强度准则

3.5.岩石的强度准则 3.5.1概述 岩石中任一点的应力、应变增长到某一极限时,该点就要发生破坏。用以表征岩石破坏条件的应力状态与岩石强度参数间的函数关系,称为岩石的强度准则(又称强度条件、破坏判据、强度判据)。由于岩石的成因不同和矿物成分的不同,使岩石的破坏特性会存在着许多差别。此外,不同的受力状态也将影响其强度特性。人们根据岩石的不同破坏机理,在大量的试验基础上,加以归纳、分析描述,建立了多种强度准则。本节将着重介绍在岩石力学中最常用的强度准则。 3.5.2库仑准则 3.5.2.1基本思想 库仑准则是一个最简单、最重要的准则,属于压剪准则。库仑(C.A.Couloumb )于1773年提出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纳维尔()在库仑理论的基础上,对包括岩石在内的脆性材料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后,于1883年完善了该准则,所以又被称为库仑—纳维尔准则。该准则认为,固体内任一点发生剪切破坏时,破坏面上的剪应力(τ)等于或大于材料本身的抗切强度(C)和作用于该面上由法向应力引起的摩擦阻力(?σtan )之和,即: tan C f C τσσ?=+=+ (3.29) 这就是库仑准则的基本表达式。 3.4.2.2库仑准则参数的几何与物理意义 在στ-平面上式(3.29)的几何图,如图3.36所示,库仑准则是一条直线。由图可见: 图3.36库仑准则的几何图 (1)当0σ=时,C τ=,C 为纵轴(σ轴)截距;物理意义为:岩石试件无正压力时的抗剪强度,通常称为岩石的内粘聚力。(2)当0C =时,?σσtan =,通常称?为岩石的内摩擦角,?tan 为岩石的内摩擦系数。C ,?是表征岩石抗剪强度的两个重要参数。 3.5.2.3库仑准则的确定方法 岩石强度准则反映岩石固有的属性,因此一定要求来源于试验。常用于确定库仑准则的试验有两种,角模压剪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 (1)角模压剪试验 如图3.10所示,作一系列不同倾角α的压剪试验,并由式(3.7)计算出不同倾角的破坏面上的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再在στ-平面描点作出强度准则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