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设“智慧街道”建议

建设“智慧街道”建议

建设“智慧街道”建议
建设“智慧街道”建议

建设“智慧红花”建议

一、背景:”智慧南京“战略

1.2006年,南京提出“发展智慧产业、构建智慧城市”的初步设想,是国内

第一个提出着力发展智慧产业的城市。

2.2007年4月28日,在南京召开的智慧产业发展与城市创新论坛上,“智

慧南京”的城市新形象跃然眼前。

3.2009年10月22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与IBM共同举办了“智慧南京”创新

论坛。

4.2009年11月5日,南京市委全委会提出战略构想:在“转型发展、跨越

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战略统领下,以“智慧南京”为导向,谋划和推进产业发展和城市转型。

5.2010年3月3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与IBM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宣布双

方将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双方将以四个领域为重点推动“智慧南京”发展进程:

智慧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主动参与在智能交通、城市规划、城市安全、水资源管理、城市指挥中心,无线南京和政务数据中心。

智慧的产业建设:智慧电网产业基地、智慧园区建设、物流行业整合,以及各种公共服务平台等领域的建设工作。

智慧的政府建设:积极参与在城市综合管理系统、电子政务、以及卫生、医疗、社保等有关民生的重点应用开发与实施。

智慧的人文建设:积极参与在南京市智慧城市展示中心、智慧南京研究院、旅游体验改善以及本地人才积极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6.2011年2月28日,南京市发改委牵头制定了《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

市建设规划(讨论稿)》。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的智慧应用:这些重点工程包括“政务数据中心”、“市民卡”、“车辆智能卡”、“智慧医疗”、“智能交通”、“应急

指挥”等。

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以智慧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使南京经济发展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建设一批“千亿级”智慧产业基地:包括麒麟生态科技城、“中国南京软件谷”、“中国(江宁)无线谷”,此外还要加快“液晶谷”、“射

频谷”、“智能电网基地”、“智能物流基地”等的建设。

二、建设“智慧红花”的资源优势

1.红花街道经济实力雄厚,特别是拥有“大明路国际汽车街区”特色产业;

2.红花街道包围的红花机场地区未来将规划建设成“智慧新城”;

3.邻近麒麟生态科技城,毗邻“软件谷”、南京南站,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三、建设“智慧红花”的重大意义

1.在全市率先提出“智慧街道”理念,呼应“智慧南京”城市战略;

2.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的跨越;

3.培育新兴产业,实现创新发展;

4.通过智慧政府的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四、建设“智慧红花”的可能路径

1.智慧政府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政府信息化、智慧社区医疗等;

2.特色产业园建设:选择合适载体建设特色产业园,如电子商务产业园,提供

展示中心、数据中心、网络推广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复式产业金融服务等;

3.建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如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化、信息化的鼓励政策、

建立扶持基金等;

4.与专业机构合作共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五、部分专业机构简介

1、江苏原策咨询:

江苏知名咨询公司,成立于2003年,对企业与园区组织体系、招商实施、流程体系、服务体系有深入理解,有丰富的园区运营实务经验,已经合作过的园

区包括南京徐庄软件园、南京栖霞区龙潭金箔产业园、南京南捕厅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南京玄武区明城汇商业街区、扬州蜀冈生态城、扬州维扬经济开发区、扬州广陵新城、镇江官塘新城、镇江凤凰智慧产业园等。

2、江苏邮通物流:

江苏邮通物流有限公司,前身为江苏华博集团物流中心,组建于1998年,有十多年从事IT、电子、电器产品深度配送的经验,对电子商务物流有着深刻的理解,公司管理人员都是来自大型物流企业核心管理人员及生产、流通型企业的供应链专业管理人员,配送网络覆盖全国,服务过的主要客户有:江苏移动、江苏电信、苏宁电器、联合利华、宝洁、韩泰、奥克斯以及数百家中小型生产制造和流通企业。

3、南京博众网络科技:

南京博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企业e化建设(信息化、电子商务化)的专业机构,集软件开发、网络推广、企业商务软件提供、电商类人才培训于一体。近年来,重点致力于电商类产业园区网络营销平台的研究和推广,并开发了一系列电子商务相关的企业应用软件。涉及的行业包括:汽车行业、食品行业等。

4、亚融投资:

江苏亚融投资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近年来尤其关注于成长性电子商务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该公司为电商企业量身设计的复式产业金融系列服务,可以全方位满足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

六、专业机构的优势

1.多个大型园区托管运营经验;

2.电子商务物流经验;

3.成长型企业金融服务经验;

4.电子商务企业网络营销推广核心技术;

5.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6.专业化团队。

11.13一套高速服务区智能化弱电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11.13一套高速服务区智能化弱电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前言: 一套高速服务区解决方案 正文: 服务区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 一、需求 1.1背景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能够为出行人员提供加油、如厕、餐饮等刚需服务,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高速公路重要的延伸产业。而服务区的信息化建设也在经营管理和公众服务等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建设,服务区已有传统的加油、如厕、餐饮等基本服务,逐步发展 成为以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化为特色的经营管理、休闲娱乐、增值营销、电子商 贸等业态丰富、功能齐全的新型商业区。 2015年,国家在智能交通与交通信息化领域提出了顶层设计要求,全国各

高速公路服务区借此东风,正在尝试如何将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服务区信 息化建设过程中。因此,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智慧服务区的建设提供难得的机遇, 也是未来服务区发展形态与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1.2智慧服务区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内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服务区都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其中在 网络优化与监控系统基础上,北京、浙江、安徽等地部署了免费WIFI服务;浙 江、江苏、安徽等服务区不仅构建了统一经营管理平台,还通过新媒体平台、智 能信息查询机、网上订餐与支付手段向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浙江、福建 等省将高速公路信息化与服务区信息化相结合,将服务区业务伸向了“驾驶过程 中”;而山东等地在试水太阳能、充电桩等新能源设施,为公众未来的出行方式 提前部署。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也有较多省份开始服务区电商平台的设 计与研发,争先抢占未来市场。

浅谈智慧校园建设

浅谈智慧校园建设 冯晨王翠 北京北咨信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东城 100062 摘要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逐渐从“数字校园”过渡到“智慧校园”,本文根据近期在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几所中小学的智慧校园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总结概括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以及一期基础工程应重点实施的内容,希望为新技术、新理念的落地实施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智慧校园新建校建设内容 引言 自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引发了全球性的社会变革,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国竞相投资教育信息化,力图通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1]。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随时随地的师生互动、无处不在的个性化学习、智能化的教学管理和学习过程跟踪评价、家教互通的学习社区等新型“智慧校园”教学管理模式已展现人们面前[2]。但是,在新办的学校或者新建的分校、校区(以下简称“新建校”)建设过程中,应优先建设哪些内容,如何搭建新建校的信息化基础工程,为后续的智慧校园全面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根据近期在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几所中小学的新建校智慧校园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梳理总结了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分析目标以及一期基础工程应重点实施的内容。 智慧校园的总体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服务教育教学为核心,逐步开展智慧校园基础设施环境和智慧学习、智慧教研、智慧管理及智慧服务四大应用平台,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充分利用国家教育网等设施,实现与其他学校间

“广电智慧+”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广电智慧+”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X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区委二X届四次会议精神,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主,以大数据、大平台、大项目和全面提升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X区广电智慧+ ”示范区建设,实现智慧党建、智慧政务、智慧综治、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生态,全面提升全区乡村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助推我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建设目标 实施“广电智慧+”战略,以重点应用推进广电网络与民生服务、社会治理、智慧乡村建设大联接,初步构建广电网络公共服务体系和应急广播体系,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社区、智慧家庭得到大力发展,满足群众对网络服务的便捷需求,推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乡村”建设。具体在全区18个乡镇(街道办)建设“广电智慧+”项目,每个乡镇(街道办)建设一个镇

级(街道)平台、一个村级(社区)示范点 镇级平台包括乡镇(街道)监控中心平台、无线WLAN 覆盖、电视信息门户、手机APR农业物联网等,每个示范村(社区)包括建设监控室、无线WLAN覆盖、综治视频监控、电视信息门户等。 三、资金来源 “广电智慧+”项目资金概算投资1500万元,参照国家电信普遍服务和政企合作模式来实施,由X省广电网络公司、广电网络X分公司、区政府各承担三分之一资金,项目建成后,区政府补贴三年的平台运营维护费用,每年100 万元。 四、实施步骤 该项目由区广电办牵头,广电网络X分公司具体实施。项目计划六个月完成,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 启动阶段(5月1日至5月10日),由各乡镇(街道办)选取一个试点行政村(社区),并由每个乡镇(街道办)提供1-2 间房屋,每个行政村(社区)提供1间房子,用于平台建设和功能展示。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5月11日至10月10日),由区政府、各乡镇 (街道办)、村组(社区)完成广电智慧门户各级平台的素材收集;由广电网络X 分公司完成各级平台建设和安装、调试、运行等工

智慧校园建设发展规划

智慧校园建设发展规划 根据教育部2015年发布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秉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注重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素养,促进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职业院校数字校园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系统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突出机制创新,重视职业院校信息化组织结构与体系的构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技术系统包括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数字资源的建设要根据自身情况突出专业特色、校企合作特色,在建设的过程中遵循兼顾社会服务、优先引入、慎重自建、边建边用、建用结合、开放共享的原则。应用服务的建设需要各院校对照部、省、市三级信息化管理要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实施,量力而行,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网络互联和云计算技术的优势,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协同构建院校中心机房、服务器、网络、仿真实训系统环境等基础设施,将来自校外的数字化服务与校本提供的服务相结合,经济高效地为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数字化服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数字化校园总体规划。 一、建设符合标准的通用应用平台,根据《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在制订本校数字校园规范时我们将遵循国家与行业相关标准,包括GB/T 20518-2006、JY/T 1005-2012、JY/T 1006-2012、JY/T 0381-2007、JY/T 0383-2007、CELTS-22、CELTS-24和CELTS-3等。该平台提供数字校园应用服务避免信息孤岛,充分利用网络互连和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将来自校外的数字化服务与校本提供的服务相结合,经济高效地为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数字化服务。 1、应用服务的总体要求,院校应统一规划各类应用服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分步构建或引用来自校内外的应用服务;各类应用服务应实现有效集成,避免服务间的“信息孤岛”。应用服务集成包括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和统一公共数据;各应用服务中使用的管理信息元数据应遵循JY/T 1006—2012和JY/T 1005—2012的相关规定;各应用服务中使用的数字资源元数据应遵循CELTS-3和CELTS-41.1的相关规定;应用服务应能适应学校的发展,满足学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需要,不断进行扩展;在用户数量多、使用频繁的情况下,确保应用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用服务具有开放性,提供开放接口,便于与其它应用服务进行集成;应用服务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维护的特点,对技术人员依赖程度低。 2、应用服务的集成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旨在给校园所有业务应用提供全局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用户认证等功能,方便数字校园的管理,提高数字校园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支持用户的集中化和统一的管理,对数字校园中的用户提供统一的电子身份,支持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支持用户一次登录后,在有效期间内直接访问任何已授权的应用系统而无须再次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安全要求;通过安全的认证协议,使服务器和用户之间可以实现双向认证,杜绝任何一方身份假冒的可能,提高系统及用户自身的安全性。 3、综合信息门户服务 综合信息门户服务是将各种业务应用、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之上,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支持下,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各种业务应用的无缝接入和集成,提供支

浅谈高中智慧校园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76615507.html, 浅谈高中智慧校园建设 作者:骆亚军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8期 摘要: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信息化建 设逐渐从“数字校园”过渡到“智慧校园”,本文以新建商洛中学智慧校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与应用等情况,总结概括了智慧校园建设的内容,为智慧校园的管理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 建设; ;应用与管理 近年來,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管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把一个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智慧校园呈现在我们面前。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 一、建设智慧校园的意义 智慧校园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通过信息交换与通信.,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人工 交互过程,从而打造更加现代化、智慧化、信息化的校园环境。智慧校园应用使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更方便地工作、教学学习与生活。对学生而言,首先智慧校园构建了一个智慧化的高科技校园环境,将整个校园通过物联网进行统一管理并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平台使教学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变换,不用再局限于单一的课堂讲解,能帮助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实现个性化学习。另外,通过信息化、智慧化校园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建立的师生交流平台,更方便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智慧校园建设过程 1、智慧校园的总体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服务教育教学为核心,逐步开展智慧校园基础设施环境和智慧学习、智教研智慧管理及智慧服务四大应用平台,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充分利用国家教育网等设施,实现与其他学校间的设备互联、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从而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管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智慧校园。 2、智慧校园的创建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环节:规划、建设、培训、应用、运维和评估。

智慧社区建设方案

智慧社区建设项目方案建议书 2013年5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凸现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阶层群体冲突增加”、“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社会诉求不断提升,维权意识更加强烈”、“转型社会价值真空,社会失范引发风险”等社会问题,2009年党、国家将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矛盾化解、公正廉洁执法并列成为三项政府重点工作,是指导我们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旨在通过社会管理创新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近年来,街道为了更好地发挥街道在事务基层管理与为民服务方面地作用,面传统百姓服务手段匮乏、政府信息收集存在盲区、国际化与现代化建设缺乏有利信息化手段支撑的问题,街道积极开展研究“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智慧社区”“课题,拟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工作模式的探索,构建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治管理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结合,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受理、一网协同、信息共享、规范作业、条块结合、扁平高效的“街道基层管理服务数字平台“。 二、项目需求 街道、社区是居民生活的聚居区,是城市居民赖依存在生活圈,居民对于街道、社区具有与生俱来信赖感。但随着社会发展,扁平化、集中化成为全球的一个趋势,街道、社区与居民之间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社区不再仅仅是居民的一个生活空间,更多的逐步演化成 为一个居民服务的信息综合体,并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 资源的整合 全面整合和打通的各类办事渠道,使得办事、沟通更加顺畅,实现“一站式”服务和“平台式”服务。 ? 精确的服务 针对社区不同人群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服务(如老人、残障人士等),能够精确的发现需求,准确的定位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 ? 互动的交流 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圈子,利用新的通信手段和组织手段建立民声收集、反馈桥梁,将社区的居民与社区联系起来,使他们沟通交流更加紧密,真正让社区的每个人成为一员,融入社区大环境中,实现社区的自组织和自我约束和管理。 ? 全面的保障 打破部门壁垒与条块分割现状,规范行政行为,畅通群众诉求渠 道,通过健全基层党建群团一体化、落实排查登记、民生医疗保健、 平安创建职责,保障社区内居民的各种必要需求,包括安全需求、政治需求等。 图平台构建理念 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政府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投放基层社区,夯实基层为民服务组织、壮大基层服务力量、强化基层服务工作规范、实践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将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是成为街道智慧社区即基层管理服务数字平台建设的出发点。 三、项目目标 通过街道基层管理服务数字平台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街道工作中的党建群团、民生服务、社区医疗、计生监管进行发现、立案、派遣、办结、考核的工作流程规划,实现信息采集、信息查询、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反馈5类信息化功能,达到街道基层管理服务工作在团队管理力、服务响应力、多元服务力三个能力上全面提升,即:

学校关于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学校关于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华蓥山学校地处我区的最北端,北与四川省邻水县接壤,是重庆的北大门。西北方10公里就是红色革命摇篮、著名的佛教胜地、东部小峨眉华蓥山。晴朗的天气,站在小学部操场,云雾缭绕的华蓥山主峰——宝鼎巍然耸立,学校因山得名。我校历史悠久,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先后办过初小、高小、民中、初中、高中。最后一次中小学合校是2010年,当时的华蓥山中学和华蓥山中心校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最后一次初中分流是2015年,原初中的65名学生整体并入我镇的高完中——华蓥中学。 一、关于设施的配备情况 近两年里,在区教委、区技装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高标准的完成了智慧校园的建设。 1.学校所有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及投影仪,投入资金39万元。 2.学校所有的教室和功能教室安装知识点测评与学习系统(畅言智慧课堂系统),投入资金20万元。 3.学校所有学科教师配备教学平板电脑,投入资金15万元。 4.学校微机室完成了英语听说模拟考试系统的建设,同学们可以在计算机教室完成在线的英语考试,投入资金2.5万元。 以上四项,总计投入资金76.5万元。 二、关于设施的使用情况 1.落实主体责任,实行专人管理 我校自智慧平台建立后,为了高效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学校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明确了一名副校长分管智慧平台工作,由教导主任主抓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教师主抓技术支撑和平台维护,后勤主任负责资产管理和设备送修。

2.创新培训方式,教师学有所得 智慧校园设施刚一到位,我校及时与区技装中心和科大讯飞公司一道,就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多次交流。对教师在智慧平台 的使用上,进行了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教师在使用中的情 况及培训需求,既有教师面上的全员培训,满足教师培训共性的需求;也有某个方面的具体指导,满足教师的操作实际,做到了培训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机结合。 3.明确使用目标,人人参与应用 4.有效利用科研,提高课堂效益 为更有效的提高智慧平台使用效果,学校专门申报了区级科研课题《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整合策略教学研究》,把研、训、教融为 一体,最大程度的提高运用水平及教学效果。目前,我校全体教师 都能利用教师机上课,教师能在教室的任意角落控制教学,能有效 地避免教师在讲台上挡住部分学生视线的不利因素。通过信息化教学,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 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5.充分整合资源,做到共建共享 智慧平台实现了教学、教研资源的汇聚共享。学校有计划的将教学课件、课程设计、一师一优课、微课等资源充实完善,教师将优 选后的课件、资源为己所用,避免了教师们重复制作而浪费时间和 精力,并让老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有效指导自己的教学。教师还通过空间将自己的资源进行分享。不仅能促进教师间教学经 验和方法的交流与讨论,还可以汇聚到校本资源库或资源中心,实 现资源更大范围的辐射。 6.加大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在教师尽力用好智慧平台的同时,学校还将智慧平台向部分有条件的家长进行开放,家长通过平台账号,与教师、孩子互动,实时 地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接收学校通知信息。通过此种方式, 争取了家长的积极配合,形成强大教育合力。

“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原理浅析

“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原理浅析 `摘要:智慧校园、数字校园都是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概念,是院校信息化建设的不同阶段,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很大的差别。本文就两个概念的原理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大家在进行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得到一点有意启示。 关键词:智慧校园数字校园 智慧校园是近年来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信息化概念产生的,数字校园是在我国大多数大中专、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已经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了,有些院校的数字校园建设才刚刚开始,有些院校已经基本完成,更有些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本文旨在将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的原理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大家能够在建设数字校园时不要忽略智慧校园的建设前景,也不要只建设智慧校园而跨过数字校园的建设过程。 一、智慧校园 (一)基本概念 所谓“智慧校园”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院校学员、教员及工作人员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训练、科研、管理与校园资

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 (二)基本概述 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幅蓝图描绘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简而言之,“要做一个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 (三)核心特征 智慧校园的三个核心的特征: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四)原理分析 智慧校园如同智慧地球一样,“智慧校园”与时下如火如荼的物联网技术密不可分。IDC 的最新数据预测,截至2020年,全球将有310亿个互联设备联网工作。届时,人们将体验到连续的、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而“智慧校园”的首要目标,也正是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校园网中的各个物件。从技术上来说,智慧的地球涉及用RFID、二维码、视频监控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与发展思考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与发展思考 发表时间:2020-04-09T13:19:36.017Z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23期作者:蒙重光 [导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区建设越来越重视,建设智慧型服务区是当前交通行业关注的重大问题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区建设越来越重视,建设智慧型服务区是当前交通行业关注的重大问题,网络建设的滞后严重制约了传统服务区向智慧型升级。从智慧服务区的概念和网络需求入手,比较分析了新旧网络结构的目标、内容与实施方案,并据此提出建设智慧服务区网络需要加强和改进之处。通过业主项目试点验证,该方案显著提高了效费比和运营质量。 关键词: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发展思考 引言 随着多年的建设,目前服务区已经由传统的加油加气、如厕休息和餐饮汽修三项基本需求逐步发展成以休闲娱乐、餐饮商超、特产购物、宣传促销等多种经营模式于一体的新型经营管理理念。而随着小型车保有量的成倍增长、出行群体年龄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不断促进服务区服务项目的升级,作为高速公路最为重要的衍生业务之一,智慧型服务区的建设已经呼之欲出。 1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对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的期盼更加迫切,对解决部分服务区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车辆进出难、加油难、旅客如厕难、环境卫生差等问题的愿望更加强烈。服务区是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也是社会公众驾乘车辆出行的重要休息场所,对于满足驾乘人员生理和心理需求、预防疲劳驾驶、为车辆提供加油和维修服务、消除行车安全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服务区的信息化系统建设需求,提出了智慧服务区系统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探析技术手段,完整、实时记录服务区内外环境情况,记录、分析进出车辆和人员信息,并通过实现信息发布、信息服务,提升服务区综合品质和服务质量。 2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与发展思考 2.1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加强规划与设计的标准化建设 目前,各省市都在积极进行服务区的改造升级,高速公路服务区智慧化建设也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但全国统一的标准体系还未建立,所以各地不同类型的服务区智慧化建设存在软硬件设施建设标准不统一、服务区系统平台独立、数据接口不统一、智慧化建设比较盲目以及智慧服务区建设与服务区的服务等级不匹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智慧服务区的建设和发展。完善制定统一的建设、设计、运行行业标准,有利于推进服务区信息化发展。 2.2绿色服务区设计模式 绿色服务区是在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后期维护整个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从而做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司乘人员和车辆,提供健康、适用、高效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服务空间。绿色服务区设计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的内容。节地与室外环境中要求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注重服务区合理的布置和间距、总体布局、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还可以设置海绵服务区。节能与能源利用中从外墙、屋面、门窗方面达到服务区建筑与围护结构节能的效果,供暖可采用多联式空调系统等方式达到节能的目的,建筑及照明设计应避免产生光污染,设计中应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等。服务区在节约使用常规能源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要设置合理节水系统、节水器具和设备并对非传统水源加以利用。节材与材料利用方面应减少材料的总用量、建筑造型要简约并无大量装饰性构件,还应尽可能的利用本地材料注重材料的回收。室内环境质量中要使服务区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满足现行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2.3总体架构设计 平台以实现服务区内部管理网络化和对外服务智能化为目标,以服务区日常管理和公众出行服务为核心,集成移动互联网、图像识别、传感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线支付、数据仓库等先进软硬件技术,打造基于统一技术标准的资源集中管理、数据融合共享、业务线上办理、服务个性化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平台主要实现服务区管理服务工作的三个转化,即从分散应用向集中应用转化,从固定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化,从一般的信息管理向智慧服务转化。平台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两大子平台,资源中心、数据中心、管理中心和服务中心四大功能模块组。每个功能模块组下分若干子系统。整体架构采取三层设计,即基础资源层、数据集成层、应用服务层。基础资源层集成整个服务区的各类资源和相应传感器设备采集到的实时数据。数据集成层通过建立分主题数据仓库,实现充分的数据共享和角色权限控制。应用服务层面向内部工作人员和广大司乘人员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包括三维实景监控、车流统计、人流统计、在线餐饮(自助点餐)、在线结算及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服务。 2.4优化后的基础网络改造方案 服务区之间内外网互联互通:服务区和服务区之间,服务区和各级管理单位之间原设计无网络规划.曾经部分试点沿高速路网组建光缆环网,但成本高昂,没有推广。此处的“内外网”分别指全省内部数据组网(内部网)和接入互联网(外部网)。经过现场勘查调研,高速路沿线有国家骨干通信网,其中可用部分为通信运营商的城际骨干网络(长途数据光缆)。经过与运营商沟通,骨干网络无法单独开设节点,但各移动通信基站已经建成光纤通信网。为达到蜂窝通信覆盖的目的(公路两侧500米距离,间隔1公里)会建设一个无线信号基站;这些基站由长途数据光缆链接。经过多次协商,各服务区可充分利用“搭便车”方式接入这些基站内的长途光缆进行数据交换,实现长途光缆数据通信。服务区的公众外网和经营外网的实现:智慧服务区不仅要收集各业务板块的数据,同时,它作为一个现代化公共服务窗口,还要为公众提供相应的无线上网服务。但两种不同的网络服务对象需要同时实现,这对服务区的信息化安全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线路组合方案:目前采用的是业务数据和公共数据线路分开的方式,其中运营商的MPLSVPN专线作为业务数据的传输通道,普通线路为公众提供服务,同时提供Wi-Fi和4G基站服务。未来半开放式智慧服务区还将设立接驳客运站,与乡村客运站短途联程,服务区微网络将随之延伸拓展。 结语 我国以建设交通强国为目标,致力于打造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现代交通体系,因此,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也是交通运输体系改革的重点。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从文明服务、运营服务、决策管理、运维管理四个方面改进基础智能服务设施,以各类集成化智慧设施为基础,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搭建智慧服务区云服务管理环境,实现“两个共享”和“四个管理”功能,为管理单位、运营单位和司乘人员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智慧

2020年学校关于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XX“文明校园”示范创建汇报材料 一、全年度工作概述 1.坚持德育为首,培育良好道德风尚。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总方针,以“爱心”“匠心”为精神之魂,提出“视学生如子女、视教师如兄妹”的教育理念,按照“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的思想,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原点,以教育学生“五学会”为着力点,以“精技在手大爱存心”为培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三全’育人”的德育理念,努力追求“五化”教育,实现“让学生成为社会喜爱的人、让教师成为淮阴最受尊敬的教师、让学校成为淮阴具活力的学校”价值追求。 2.实施表率工程,建设强力领导班子。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凝心聚力,不断强化“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全面实施“六好校园”标准,形成了形成强大的“文明校园”创建合力。 3.塑造健康人格,展示优秀师德风范。以培养“精技在手,大爱存心”的毕业生为己任,全体教师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方面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和专业能力。 4.凝练校园文化,缔造厚重文化底蕴。学校倡导“存爱于心,见爱于行”的校园文化,树立“质量之魂,存于匠心”的意识,努力打造“爱心铸匠力行筑梦”党建文化品牌和“凝心聚力,爱

心逐梦”团建文化品牌,使“匠心精神”成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学生的价值追求。 5.打造优美环境,营造和谐精神家园。拟定了《视觉文化识别系统》和《环境文化识别系统》,形成了主题突出的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文化以及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 6.搭建活动阵地,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力求校级社团精品化,部门社团专业化,班级社团课程化,实现了社团活动精品化、志愿活动常态化、主题活动有序化。 二、工作成绩展示 1.形成了“五化”德育模式。完善了“三全”德育体系,创新形成了“五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主题活动系列化、体艺活动品牌化、班级建设特色化、优秀保持常态化)教育模式。被评为“201X-201X年度XX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校”“XX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30强学校”“XX省十佳中职学校共青团组织”“第九届XX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组织奖”“淮安市十佳学生会”等。 2.创新了“六以”“四加强”的管理模式。遵循“六以”(以紧密的团结凝聚人,以务实的作风带动人,以清晰的思路引导人,以民主的管理调动人,以高尚的人格鼓舞人,以真挚的感情温暖人)的思路和“四加强”(加强思想建设,与时俱进强能力;加强作风建设,以身作则树形象;加强廉政建设,拒腐防变纯党性;

论高校内涵发展视角下的智慧校园建设

论高校内涵发展视角下的智慧校园建设 作者:盛中华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 2018年第3期 盛中华 [摘要]促进高校内涵发展是应国家政策、社会舆论、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而做出的积极应 对之策。高校内涵发展对高校管理水平、育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通过建设智慧 校园,提升高校运转效能,促进高校内涵发展。智慧校园建设,在充分发挥技术性的同时,应 体现出高校自身的特点。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需要科学处理智慧校园与大学文化之间的“张力”;建立科学的智慧校园评价指标体系;重视数据的收集,充分分析数据、合理使用数据。 [关键词] 高校内涵发展;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张力” [作者简介] 盛中华,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教育信息技术(杭州 311121) “十二五”规划以来,是我国互联网应用呈现快速式发展的时期。同时,教育信息化也获 得了迅速发展并得到了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的重视。2014年,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构 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通过教育信息化 的建设,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从协同论的角度讲, 高校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组织系统,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教 育事业内涵发展。因此,促进高校内涵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的事情,也事关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是应国家政策、社会舆论、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而做出的积极应对之策。[2] 高校内涵发展对高校管理水平、育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有一个便捷及时、 互联互通的信息化系统来提升高校运转效能。但是,在研究中发现,关于高校智慧校园的论述,其重点大多集中在技术性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上,并未从高校内涵发展特点和信息化建设应用导 向的顶层规划上做深入的分析。这也造成了目前高校较为常见的重硬件建设、轻实用性管理系 统和资源建设;重投入资金一哄而上,轻常规使用服务师生,导致智慧校园不“智慧”的情形。高校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主体,也是高校内涵发展的主体。因此,智慧校园建设对高校内涵发展 有什么意义以及如何实现等是本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智慧校园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教育信息化的概念诞生。其目的在于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 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随着技术和教育事业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从电子校园建设、数字校 园建设逐渐向智慧校园建设迈进。 那么何为智慧校园?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智能”观。沈 洁等人认为,智慧校园是一种在信息化背景下,将人才、设备、环境及资源和社会性等因素进 行有机整合的校园系统,其基础是物联网技术、核心是信息的相关性、传递手段是双向交流的 多平台资源库、目的在于提供结合网络、服务、技术的智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得学校变得 更智能[3]。二是“教学”观。黄荣怀等人认为,智慧校园是“一种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景,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 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智慧 校园建设,改革教育教学。三是“实用”观。宓咏认为,智慧校园应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 据层和应用层,其建设应该依靠应用驱动与价值驱动来实现,突出应用和服务。[5]四是“人本”观。胡钦太等人认为,智慧校园应是回归“以人为本”并体现校园活动的深度融合。

浅谈“智慧校园”建设

浅谈“智慧校园”建设 一、“智慧校园”的慨述: “智慧校园”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学生、教师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它的应用基础是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服务平台,需要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应用系统和数据。 通过“智慧校园”项目的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信息服务和应用的质量与水平,建立一个开放的、创新的、协作的和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且可以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个系统的共享、整合,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为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科研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而“智慧校园”应当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智能化的推送,促进知识的智慧传播与分享。智慧校园发展的定位,要让信息化真正成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二、政策依据: 1989年,中国正式颁布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纲要》,至此之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开始应用。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门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列为一章,将教育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010年,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开始明确提出“智慧校园”这一概念。但对如何建设智慧校园缺乏统一、完善的理解。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要求全国各院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实现学校之间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信息化。 2012年,《教育管理信息数据标准(20120315)》,为全国“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标准和应用规范。“智慧校园信息系统”正是在这一标准上研发而成。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今后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迈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支撑教育现今后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迈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支撑教育现代化,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指出:“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促进信息技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V1.0

目录 一、背景概述 (3) 二、智慧校园方案简介 (3) 三、智慧校园云平台架构设计 (4) 3.1基础设施层 (4) 3.2资源池层 (4) 3.3云服务层 (5) 3.4云管控层 (5) 3.5云网络安全服务 (5) 3.6云灾备服务 (5) 四、智慧校园应用平台设计 (6) 4.1校园门户网站 (6) 4.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7) 4.3教育服务应用 (8) 4.4学生管理应用 (10) 4.5实习就业应用(该项根据客户实际情况而定) (12) 4.6后勤办公应用 (14) 4.7云录播系统 (15) 4.8精品录播系统 (17) 4.9媒体资源中心系统架构 (18) 4.10虚拟演播室系统 (18) 五、智慧校园安防系统设计 (22)

一、背景概述 智慧校园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二、智慧校园方案简介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是通过建设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将贯穿在教育日常工作中的学生、教师、资产和管理等基础数据,按规范格式统一保存在数据中心,在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基础上,统一建设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便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融合云计算理念进行架构设计,主要分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软件服务层、客户端服务层。基于、先进、灵活、开放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将各类基础数据存储于云端,并有效整合和管理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形成从管理、教学、办公到研究、在线学习等标准、统一的“三通两平台”体系,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级教育机构提供高宽带、大容量的教育网络服务,全面、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服务及高效、便捷、实用的教育教学应用服务,实现各基层教育机构间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和交换,确保教育系统内信息、学生信息、人事信息、资产信息等数据的高度准确和统一,减少重复录入,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区域范围内均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整体架构图

浅谈“智慧校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浅谈“智慧校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王旭 摘要:学校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主要载体。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由当下的数字校园转变为“智慧型”校园也正迫不及待。本文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和特征,简要介绍并分析了智慧校园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应用现状思考 一、智慧校园的概念及特征 (一)概述 智慧校园(Smart Campus):以数字校园的建设思路为基础,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及虚拟化等新的信息技术来改变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各类教学活动、科研项目、系统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这一概念是在2010年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开始明确地被提出的;在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要求全国各院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实现学校之间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数据标准(20120315)》也为全国“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标准和应用规范。 (二)核心特征 1. 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络(泛在网络)。通过有线接入或者无线局域网,师德互联网络覆盖校园每一个角落。智慧校园支持所有需要互联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连接,信息感知后可迅速、实时的传递,这是所有用户按照全新的方式协作学习,协同工作的基础。 2. 环境全面感知。从人员到物品,从校园各类资源(水、电、气等)一天的运行消耗到个人一天的轨迹,智慧校园通过无处不在的传感器、摄像头及各种系统平台,能够随时随地客观的感知、捕获和传递有关人、设备、资源的信息。 3.智能化的数据处理。依托于数字校园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存储基础,智慧校园将建立科学性的预测方法,建构出各类实用的数据挖掘模型,同时综合各方面及时新鲜的数据、信息、规则等内容,通过智能推理,做出快速反应,改迟缓地被动分析为迅速地主动应对,更加突出智能化特点。 二、“智慧校园”的应用现状 (一)应用实例——武汉建设智慧城市的校园实践 “孩子校园出入时间,能精确到秒即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消费,哪怕是买瓶水,家长也能随时知道······”武汉建设智慧城市有了校园实践。 2010年,通过3G无线传输、互联网三方关联等技术应用于电子学生证。经过3年多的推广和运用,以电子学生证为载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已经广泛应用于武汉市各重点高中。 学生佩戴新型电子学生证,这张学生证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校园卡的功能,学生可以在学校刷卡消费;而且当学生每天进入校园或者离开校园时,通过GPS定位技术,系统会自动将这个时间发送到家长手机。通过手机或电脑平台,家长还可以查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和老师评语,实现家长和老师的沟通。 通信运营商也对智慧校园建设表现了极大热情。如某通信运营公司这样表述智慧校园:以高性能的校园网络为基础,实现学校办公、财务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后勤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数宇资源的全面整合,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最终使其达到增值服务的目的。他们规划的智慧校园包括校园信息化、校讯通、家校圈、翼机通、三网融合、无线覆盖等业务。

佛山市禅城区智慧园区建设方案设计

市禅城管理区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市禅城管理区(禅城工业园)是市6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之一。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604公顷,首期规划面积182.97公顷,全部属国有土地。园区具备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条件和优势。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 2016和2017年,禅城管理区迎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在省市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每年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加快园区择商选资、土地回收、设施完善、环境建设,全力加快落实南部健康食品产业园区、北部新型工业园区、东部旅游健康产业园区、西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部综合服务区的总体战略规划,把园区建设成为市绿色经济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禅城管理区不仅要负责整个园区的管理,同时还要负责园区的产业推进、招商引资、应急处置、部服务等等各种服务与管理工作,从项目、企业、到各行业、各部门的逐级监控管理等问题。随着禅城管理区的快速发展,上述问题将越来越复杂,管理部门对区事务做出精准决策、对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的难度大大增加,这是禅城管理区现在和将来所面临的挑战。因此必须建设一个强大的智慧园区服务平台来进行支持,同时依托平台,促进园区的管理部门、企业、合作单位良性互动。

二)主要建设容 智慧园区以提升禅城管理区服务能级为中心,为禅城管理区提供基于信息化支撑基础上的服务与运营发展模式,以高效的方法,盘活覆盖管理区的各项服务载体与资源,通过集成跨行业、跨专业、跨部门的与禅城管理区产业相关的各类资源,为管理区企业提供系统、全面、方便的公共服务,从而在引领产业发展、推动自主创新、促进招商引资、节约企业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智慧园区的建设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园区融合规划云平台、园区综合管理云平台、园区企业服务云平台、园区指挥中心和展厅。

智慧校园建设的初步研究方案

智慧校园建设的初步研究方案 智慧校园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智慧校园建设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构建智慧校园首先要对智慧校园的内涵、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和意义及其建设的主要内容展开探讨,在分析智慧校园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论述智慧校园的体系架构,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活跃的领域,对这一领域的探讨研究有助于引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智慧校园的内涵 (一)智慧校园的定义 智慧校园是一种将人的因素、设备的因素、环境及资源的因素以及社会性因素,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机整合的一种独特的校园系统(见图1)。它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的相关性为核心,通过多平台的信息传递手段提供及时的双向交流平台,提供结合网络、技术、服务的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全方位地实施教育信息化。其内涵简单的说就是更智能的学校。从技术层面上看,智慧校园就是以各种信息化技术,包括感知、智能、挖掘、控制等技术为手段,在安全监控、平安校园网络管理系统建设、智能化学习系统、自助图书网络管理系统等方面,构建具有感知全面、响应及时、智能综合、随需应变、高效运行等特质的学校。 (二)智慧校园的特点 智慧校园是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泛在感知等信息技术,打造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信息化的新型校园。 智慧校园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融合物联技术与3G 网络的数字化应用平台,使学校管理及服务智能化,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耗,促使办公自动化、沟通快捷化、服务个性化,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和校园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信息资源串联互通。例如,“校园一卡通”使多卡合一,实现学生的入学报到、宿舍管理、图书借阅、就餐、购物、乘车等“一条龙服务”的智能化应用。 2.感知化。基于互联网,融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具体包括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智能监控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对校园中与教育、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采集、传输、整合、处理和分享,结合校园物联网系统的管理与控制,实现校内考勤、门禁、消费、信息接收和互动等功能的整体感知,提高校园的运行效率。例如,学校自习教室照明设施根据学生人数智能感应操控。 3.互动性。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所有相关的人员、设备、信息管理等互相联系起来,使人、事、物之间方便、快捷、流畅地互相联通。例如,可综合手机短信、互联网和语音技术构建高效的校务管理平台,使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之间信息互动,给学校和家庭提供便捷的家校沟通方式和互动交流空间。 4.灵活性。建立有线、无线、移动网络无缝融合覆盖的网络环境的IT 基础架构,容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