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车联网如何结合视频录像传输功能

车联网如何结合视频录像传输功能

车联网如何结合视频录像传输功能
车联网如何结合视频录像传输功能

车联网如何结合视频录像传输功能

车联网:

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通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

车联网是物联网在汽车领域的一个细分应用,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向业务实质和纵深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未来信息通信、环保、节能、安全等发展的融合性技术。

车联网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对车辆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实时跟踪、监管车辆运行状况等。如同物联网一样,车联网的基础与是传感器,加强传感器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将交通信号、摄像头、拥堵路段报告、天气情况等信息融合起来,从而形成汽车与道路的“互联”。通过个道路、技术管理部门的沟通配合,实现汽车、道路、人的有机结合,真正形成车联网。

车联网系统,是指是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

车联网中的有一项基础技术就是摄像头的视频采集存储(感知层)。运用多的有车载DVR和车载IP Camera。

车载DVR,俗称MDVR或车载录像机。是基于数字化视频压缩存储和3G无线传输技术(DigitalVideoRecord),结合GPS定位监控,汽车行驶记录仪,SD卡大容量存储,多路数据接口,语音通话功能。从最开始的只支持本地录像到现能通过3G无线实时传输,内置GPS,汽车黑匣子,CANbus总线,G-SENSOR等技术的应用,车载DVR的市场潜力越来越大。

墨翟科技早年前基于i.MX27的多媒体应用开发平台研发的四路视频采集方案被广泛应用于车载视频传输领域。根据新的车联网定义在应对客户对产品的可定制性,差异化的细分市场,这套方案又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开发量小,稳定成熟,裁剪灵活,加快量产进度,是客

户做车载视频传输领域系统开发选型的最佳选择,芯片内置H.264硬件编解码和eMMA保证了视频快速流畅的录制和播放;FEC(快速以太网)则保证了传输处理的畅快无阻,该芯片还可以达到车载温度级别,真正满足严苛环境下的使用。这些都是ARM9级别其他芯片所处理不了的。

此外,这套四路视频方案支持非常多的外设接口:多个UART接口,Wi-Fi & BlueTooth接口,GPS接口,USB接口,TV in(TV decode),TV out (TV encode),其他接口:Hitachi 1.8”微硬盘标准接口(ATA)、SD/MMC卡接口、200万像素CMOS Sensor接口。

车载IP Camera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技术已经由模拟技术发展到数字和模拟混合的DVR,进而向IP视频系统这种数字视频发展。IP视频系统在距离、扩展能力和成本上与传统的模拟系统和DVR相比有所不同。从距离上讲,IP视频系统中的网络服务器直接连入网络,没有线缆长度和信号衰减的限制,没有地域概念;从扩展能力上讲,这种系统对于设备数量没有限制,增加设备只意味着IP地址的扩充。在成本上,IP视频系统占用带宽较少,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在安装时节省布线建网的成本。

IP视频系统包括网络视频服务器和IP Camera,其中IP Camera是系统的前端处理部分。CCD/CMOS图像传感器把场景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通过数据接口传输到DSP存储器。DSP作为IP Camera的数字图像处理和压缩以及操作系统运行的主处

理器芯片,完成图像压缩、编码的同时把数据流送到硬盘或其他存储设备中保存。可以想见,前端设备对视频图像质量好坏有极大影响。因此,处理器的选择在开发人员如何能够成功地满足车联网数字视频产品的设计需求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飞思卡尔的i.mx53芯片正式这样一款能将MCU和DSP的性能融合起来,不但能克服ARM核+DSP所存在的瑕疵,同时能保留两则的优势特性。其中i.MX536是面向车载行业的满足汽车级标准的处理器,接口众多,将其用做车联网的智能终端的核心处理器满足了新一代车联网行业的标准。

墨翟科技采用i.MX536处理器,经过1年多的开发,完成了满足新国标的高端车载前装GPS视频终端方案,满足很大一部分客户新的系统功能、个性化、差异化功能。除了可以满足前装市场的实时车况,行驶记录,高清多摄像头车载视频监控,硬盘录像机,北斗GPS智能导航,语音识别,车载接口检测,CAN,RS485,RS232,RFID模块等各

种指标性要求,还能够满足后装娱乐市场的要求,如1080P的解码,多路VGA,多屏异像,导航,3G,蓝牙,WIFI。

《车联网体系架构分析》

《车联网体系架构分析》 车联网体系结构与解决方案 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道路承载容量在许多城市已达到饱和,交通安全、出行效率、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此大背景下,汽车联网技术因其被期望具有大幅度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运输效率、提升现有道路交通能力等功能,而成为当前一个关注重点和热点。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较早进行了智能交通和车辆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应用,xx年3月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与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共建车联网联合实验室,4月在重庆建立国内首个“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实验室”等,充分表明当前国内外对车联网研究的迫切性和广泛性。 车联网与物联网 物联网是一个以互联网为主体,兼容各项信息技术,为社会不同领域提供可定制信息化服务的具有泛在化属性的信息基础平台。物联网的概念和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同阶段人们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演进,因其接入对象的广泛性、运用技术的复杂性、服务内容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理解和追求上的差异性,很难用已有概念和标准来准确完整地给出权威定义。然而,车联网概念的出现,因其服务对象和应用需求明确、运用技术和领域相对集中、实施和评价标准较为统 一、社会应用和管理需求较为确定,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已

被认为是物联网中最能够率先突破应用领域的重要分支,并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源于物联网的车联网,以车辆为基本信息单元,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拓展信息交互方式,进而实现智能交通管理,使物联网技术这一原本宽泛的概念在现代交通环境中得以具体体现。本文立足物联网基础理论和模型,以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智能交通系统为背景,对车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通信架构及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车联网基本概念和分类车联网概念是物联网面向行业应用的概念实现。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网络体系,实现任何物体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不刻意强调物体的类型,更多的是强调物理世界信息的获取和交换,以实现当前互联网未触及的物与物信息交换领域。车联网是物联网概念的着陆点,将这个具体的物理世界限定到车、路、人和城市上。车联网利用装载在车辆上电子标签rfid获取车辆的行驶属性和系统运行状态信息,通过gps等全球定位技术获取车辆行驶位置等参数,通过3g等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信息传输和共享,通过rfid和传感器获取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状况,最后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对车辆运行监控以及提供各种交通综合服务。 从技术角度区分,车联网技术主要有电子标签技术、位置定位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网络服务平台技术。

浅析我国车联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车联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李兆荣 从09年G-Book和Onstar引入中国,09年被业界定位成中国的Telematics元年以来,汽车信息化的概念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越来越热,汽车行业没人不提Telematics,眼下的汽车产业,Telematics代表着先进,代表着高端,代表着创新,中国的汽车业仿佛从09年开始已然进入了T时代。T的热度在2010年逐渐被一个新的名词所取代,这就是车联网。2010年10月28日在无锡举行的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并且相关内容已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级别,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车联网这个名词在物联网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车联网的概念通过这次大会逐渐被放大,现在不管是Telematics还是GPS运营,都被纳入到车联网这个范畴中了。 然而车联网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就被烙上私家车的标签。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前面讲过,先有Telematics的概念,再有车联网的概念,而二者都属于汽车行业。Telematics概念是因为做乘用车的通用和丰田引入中国的,加上这两年中国乘用车销量的迅速增长,业界把眼光聚焦在乘用车这个领域,所以,提起车联网,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就是乘用车厂的Telematics系统,想到的是汽车后市场的DVD导航厂商所推出的类似G-Book这样的系统,仿佛车联网就是乘用车市场的一个系统或平台。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乘用车在我国机

动车里所占的比重,我们从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其中,汽车9846万辆,摩托车1.02亿辆。全国私家车保有量达7206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73.2%,比2010年底上升1.21个百分点。个人汽车拥有率不断提高,私家车作为民众出行的交通工具日益普及。正因为以上原因,业界产生了一个误区,以为车联网就是私家车的市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其实车联网的领域,除了私家车,还有行业用户市场,集团用户市场。 车联网在私家车领域的现状 在私家车市场,你会发现车联网企业一边高调推出车联网的产品,一边又半遮半掩,迟迟不肯全面推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车厂主导的车联网产品还是后装市场的车联网产品,都绕不开一个门槛,就是商业模式。有人曾说过,如果车厂标配,车联网可全面开花。情况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以车载导航娱乐设备为例,目前车厂只是在中高端车型上安装相应的设备,并没有全面普及到中低端车型。前装市场车载导航设备的装配量和我国汽车1800万辆的产销量相比非常低,因此,前装市场的车载导航设备渗透率也不会很高。反观后装市场,DVD导航市场以30%-50%的速度递增。另一方面,由于后装市场的产品给产业链各方带来了一定的利益,因此,目前通过车厂标配的方式让车联网遍地开花,还尚需时日。 目前国内车厂主导的车联网平台,合资品牌车厂有通用的OnStar、丰田的G-Book以及日产的CarWings+智行;自主品牌车

车联网嵌入式设计概述

车联网嵌入式设备设计概述 车联网系统,是指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 2010年10月28日,第一届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上传来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项目将被列为国家重大专项第三专项中的重要项目。目前相关内容已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级别,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车联网是对传统汽车交通概念的彻底颠覆,真正实现汽车的智能出行,最大程度地优化交通资源的调配,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保障交通安全,让车主在处于最优化行驶状态的同时,享受到高品质的车载信息服务。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逐渐被各种新兴媒体填满。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如今又有网络媒体,移动传媒等新兴媒体,并且这些媒体发展的非常迅速。我们每天都要受到大量来自这些媒体的信息冲击。这些信息弥漫在大街小巷,无时无刻不在渗入我们的生活。 虽然信息泛滥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然的产物,但是对于汽车来说是否还需要再次增加海量的信息支持呢?汽车需要的是有序有效的信息,既可以提高汽车安全和旅途娱快,又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车联网到底需要怎样的信息终端呢?用户到底需要什么? 首先汽车需要的是显示终端而不是交互终端,所有需要双手过多操作的都是和汽车安全相背道而驰的。汽车终端最大的需要是听。如何把汽车上面的传感器采聚到的数据传送到云端进行计算到发送到手机,再根据用户自已定制需要用语音的方式说给车主听才是正理。其次,安全是一切的基础。来自美国汽车协会(AAA)的“车内司机注意力认知测量”的实验研究,通过一系列可量化的测量方法,要求被试司机在行车过车中做规定要求的动作,以测量其注意力的分散程度。研究显示,语音短信任务所测量的注意力分散程度是3,但其他任务则为2,明显是让司机更分神的操作。所谓的智能并不能给车主带来安全的保障反倒增加了风险,又如何带动车主的消费观念呢?用户表示自己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已经够多了,不愿意在车内还面对屏幕。什么高清屏带来的不过是视觉的疲劳和分心。 人、车、生活的有机结合,是车联网想带给人们最终生活感受。如何把最需

浅析我国车联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李兆荣 从09年G-Book和Onstar引入中国,09年被业界定位成中国的Telematics元年以来,汽车信息化的概念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越来越热,汽车行业没人不提Telematics,眼下的汽车产业,Telematics代表着先进,代表着高端,代表着创新,中国的汽车业仿佛从09年开始已然进入了T时代。T的热度在2010年逐渐被一个新的名词所取代,这就是车联网。2010年10月28日在无锡举行的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并且相关内容已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级别,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车联网这个名词在物联网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车联网的概念通过这次大会逐渐被放大,现在不管是Telematics还是GPS运营,都被纳入到车联网这个范畴中了。 然而车联网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就被烙上私家车的标签。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前面讲过,先有Telematics的概念,再有车联网的概念,而二者都属于汽车行业。Telematics概念是因为做乘用车的通用和丰田引入中国的,加上这两年中国乘用车销量的迅速增长,业界把眼光聚焦在乘用车这个领域,所以,提起车联网,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就是乘用车厂的Telematics系统,想到的是汽车后市场的DVD导航厂商所推出的类似G-Book这样的系统,仿佛车联网就是乘用车市场的一个系统或平台。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乘用车在我国机动车里所占的比重,我们从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其中,汽车9846万辆,摩托车1.02亿辆。全国私家车保有量达7206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73.2%,比2010年底上升1.21个百分点。个人汽车拥有率不断提高,私家车作为民众出行的交通工具日益普及。正因为以上原因,业界产生了一个误区,以为车联网就是私家车的市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其实车联网的领域,除了私家车,还有行业用户市场,集团用户市场。 车联网在私家车领域的现状 在私家车市场,你会发现车联网企业一边高调推出车联网的产品,一边又半遮半掩,迟迟不肯全面推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车厂主导的车联网产品还是后装市场的车联网产品,都绕不开一个门槛,就是商业模式。 有人曾说过,如果车厂标配,车联网可全面开花。情况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以车载导航娱乐设备为例,目前车厂只是在中高端车型上安装相应的设备,并没有全面普及到中低端车型。前装市场车载导航设备的装配量和我国汽车1800万辆的产销量相比非常低,因此,前装市场的车载导航设备渗透率也不会很高。反观后装市场,DVD导航市场以30%-50%的速度递增。另一方面,由于后装市场的产品给产业链各方带来了一定的利益,因此,目前通过车厂标配的方式让车联网遍地开花,还尚需时日。 目前国内车厂主导的车联网平台,合资品牌车厂有通用的OnStar、丰田的G-Book以及日产的CarWings+智行;自主品牌车厂有上汽荣威的InKaNet、一汽奔腾的D-Partner、长安汽车的InCall、吉利的G-NetLink。合资品牌的车联网平台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OnStar,其用户规模已超过20万。自2010年北京车展上推出InKaNet之后,上汽对车联网的推广力度还是比较大,但也只是在荣威350上安装,并没有普及到750、550所有车型,并且在350

车联网总结

车联网的现状及趋势 当前车联网的发展应该说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无人驾驶、无事故、不堵车、智能停车、智能导航等理想的交通状态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车联网的发展要更针对当前拥有的技术和需求进行设计:一方面去掉那些现阶段难以实现的功能和华而不实的功能;另一方面应用好RFID和传感器方面的最新进展。车联网是物联网的一个应用方面,因此技术上有很多重合,如RFID和传感器,;又有其特点,是对动态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传输,对传感器要求更高,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传输是个难题。 一、车联网主体功能现在对车联网的定义表述不尽相同,但主体大致是连接车和路、人和车、车和车以及车与服务中心的一个网络,主要实现车辆的安全、有序驾驶,交通的智能管理、方便的服务等功能。 二、车联网网络架构根据各个科研单位的侧重点不同,研究的目的不同,车联网的网络架构也不相同。《车联网网络架构与媒质接入机制研究》,同济大学,2011年05月18 日,作者:须超,王新红,刘富强。文章提出面向安全应用的车联网无线网络架构及其协同通信协议栈,并对车联网自适应多信道媒质接入协议进行分析。网址如下: 我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网络架构,如按照物联网结构也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结构。也可以按照功能来设计网络架构。下图为自己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不断调整扩展。 现阶段车联网的两个关键领域为(ITS)智能交通技术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智能交通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信息发布技术等;射频识别技术可应用于车辆通信、自动识别、移动定位、远距离监控

等方面。中国科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等几所院校在物联网领域有一定能力。 国内车联网发展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专项资金、国有大企业、民间基金三个方面,主要来自于政府支持和国有企业投资。 三、车联网相关科研院校及公司 1.目前车联网终端设备领先的是金龙客车与杭州鸿泉合作开发的G-BOS 设备,即苏州金龙智慧客车3G客车。其车载设备终端整合了数据采集、硬盘录像、车辆身份信息、可视倒车、行车记录仪、GPS导航等主要功能。获得相关专利两项:司机行为监测方法和基于3G无线网络海量实时数据采控装置。 2.同济大学在车联网的应用示范与原型系统搭配方面有实力,它提出的车联网架构包括三个方面:被服务终端(汽车、列车、路上行人等),基础设施(热点接入点、基站、卫星、交通设施等),交通管理和控制实体(交通控制中心)。 3.长安汽车与清华大学:侧重于汽车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国外已较为成熟。 4.力帆汽车、长安汽车与重庆邮电大学:国内首个“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实验室”,2011年4月11日成立。 5.车联网车载系统设备产品还有中国电信、华为的车载模块/EVDO车载模块,江苏天泽的天泽星网,潍柴动力的共轨行系统等。 6.国内的宝信软件是公路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启明信息是车载端信息系统开发商,新国都开发了自助缴费系统。

车联网及OBD现状及发展

首先讲讲车联网现状。现在行内大家对于车联网的未来看得都比较好,有一些数据也支撑了它的未来的乐观的前景,有一组数据说是到2018年,全球车联网的市场大约能够达到390亿欧元,其中83%是来自于卫星通信。国内在这方面并不落后于欧美国家:在2018年,大约有3000多万辆汽车在通信的情况下提供安全、娱乐的服务。 在2015年,我国的汽车产量预计能够到2500万辆,但是按今年的市场变化,这个数据不一定能实现,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消息,汽车的库存量急剧增长,预示着它的增速会放缓。大家认为车联网是一个超级的蓝海,从车辆的保有量来看是这样的,但是从车联网市场来看,这只是一个蓝领的市场:车联网从业员工数量有30万人,从业的企业有上万家,这里面没有一家规模性的企业,在国内规模前10名的,一年也只有几个亿的销售额。到目前这一行没有特别富裕的老板,也没有特别富裕的员工。 从车联网的上下游的产业来看,深圳是仅次于上海,排名中国第二的基地,大约有30多家企事业单位,主要原因是沿海和北京、上海的车联网的意识崛起的比较早,参与的企业和单位比较多。从这几年来看,国内的车联网应用主要还集中在后装的市场,所谓的内嵌式的终端市场。这几年的市场的变化,出货量在去年大约是有700万套设备。我们有这么多从业人口,有这么多从业的企业,每一个企业占有的份额还是很低的,在目前中国跟车联网,或者是GPS终端运营商相关联的17家上市企业当中,一年的总销售额大约只有82亿,平均每家只有几个亿。 价格的恶性竞争是目前这个领域当中最显著的特点。这里给了两组数据,一个是乘用车市场,这三年价格的变化,一个是商用车的情况,出货的数量都在增加,但是市场的整体规模并没有增加。从利益链条来看,目前最大的获益者是移动运营,比如说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因为它是个摆渡的,大家都知道河对岸是车联网,它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大家都要靠摆渡过去,所以它最终是最大的获益者。从第三方运营服务来看,赛格导航、九五一九零、安吉星、G-BOOK、翼卡、车友互联、车音网在国内是规模比较大的。车联网最后的落根它一定是汽车制造厂,当然现在也有几个热门的事件,腾讯、百度和厂商的合作,他们都想拿未来车联网的入口,他们现在是概念和商业意图大于短期之内的实效。 TSP的内容提供商包括地图、安防、道路救援以及还包括智能驾驶、语音识别、图象识别,将它合在一起就是智能汽车。 车联网从整体来看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个是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有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一定会出现两三家大的企业,没有出现就说明没有,后装市场是现在主要的情况,但是受到前装市场的挤压是非常厉害的。车联网服务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大部分的内容被手机应用取代,互联网技术的入侵会把免费的互联网概念带入移动互联网,这是非常有害的。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白皮书-中国汽研

A.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行业概览4 B.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现状与发展趋势14 C.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发展启示38

执行摘要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市场正在经历从“政策监管驱动”向“市场需求驱动”逐步转型,未来受关键技术发展、下游行业需求、各类玩家参与驱动将保持快速发展 –商用车利润来源将不断向后市场转移,相比乘用车,商用车车联网盈利模式更为清晰;从商用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来看,车联网对TCO潜在成本优化空间巨大,潜在市场价值可达万亿 –预计2025年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硬件及服务市场规模达~806亿元(CAGR ≈ 28%),从产业链角度看来,围绕商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行业降本增效增值服务的运营服务是未来的行业核心价值所在 –快递快运、汽车物流、电商、危化运输等下游应用行业受不同行业特征驱动,在成本、安全、货物管理和增值服务等领域呈现出不同需求和发展趋势 >从北美、欧洲等成熟市场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商用车车联网市场在单车价值等方面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同时在数据深入挖掘利用、上下游合作分工等领域有借鉴发展意义 –形成针对行业痛点和核心需求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带来增值服务是制胜关键 –主机厂和第三方玩家可通过安全的协议和技术通道实现数据共享,方便用户并最大化数据价值 >“提升协作整合能力”和“赋能下游行业发展”将成为未来商用车车联网行业两大关键趋势 –形成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机制、丰富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方式,并通过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制定行业大数据指数等方式赋能行业精细管理和效率提升需求

A.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行业概览

云端 云端 管理端 智慧交通 自动驾驶智慧家居 以收集、记录数据为主数据收集和反馈 特征 1.0 基础连接 2.0 人车交互 3.0 车车交互/万物互联 车联网:基于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商用车车辆运行和使用提供服务,以“云-管-端”三部分作为核心组成 云端 数据计算、分析 提供主机厂支持、车队管理、司机用车等服务 数据搜集/处理/运算预测 导航和车辆状态监控为主搭载简单的车载联网硬件终端,以数据收集为主,配套服务较少 终端硬件功能提升,并针对各类需求服务搭载相关功能模块 数据深度挖掘带来全行业价值, 并实现自动驾驶、万物互联 >OEM 自有平台 >2G/3G 、GPS/北斗、车内网… >车机、OBD 、TBOX … >OEM 自建平台/第三方独立平台>4G/5G 、GPS/北斗、LTE-V… >传感器、ADAS 硬件、路侧终端…>第三方独立平台/企业联盟平台>方式多元、标准统一的通讯… >车载导航、通讯模块 云管端目前商用车车联网所在主要阶段 管理端 数据传输 商用车车联网定义:车联网从1.0阶段的"基础连接",到目前2.0阶段以"人车交互"为核心,并逐渐向3.0阶段的"车车交互/万物互联"发展 商用车车联网概念定义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行业概览商用车车联网定义

车联网平台软件开发计划书

软件开发计划书项目名称:车联网系统平台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 3 1.2背景------------------------------------------------------------------------------------------------------------ 3 1.3定义------------------------------------------------------------------------------------------------------------ 4 1.4参考资料 ----------------------------------------------------------------------------------------------------- 4 1.5 系统动机(暂时保密) -------------------------------------------------------------------------------------- 4 1.6标准、条件和约定 ---------------------------------------------------------------------------------------- 5 1.7编写文档的WBS ------------------------------------------------------------------------------------------- 5 2项目概述 -------------------------------------------------------------------------------------------------------------- 6功能层次图形:------------------------------------------------------------------------------------------------- 6 2.1开发计划表 -------------------------------------------------------------------------------------------------- 1 2.2主要参加人员 ----------------------------------------------------------------------------------------------- 1 2.3产品及成果 -------------------------------------------------------------------------------------------------- 2 2.3.1程序 --------------------------------------------------------------------------------------------------- 2 2.3.2文件 --------------------------------------------------------------------------------------------------- 2 2.3.3服务 --------------------------------------------------------------------------------------------------- 2 2.3.4非移交产品 ----------------------------------------------------------------------------------------- 2 2.4验收标准----------------------------------------------------------------------------------------------------- 3 2.4.1代码的验收 ----------------------------------------------------------------------------------------- 3 2.4.2 文档验收-------------------------------------------------------------------------------------------- 3 2.4.3 服务验收-------------------------------------------------------------------------------------------- 3 2.5完成项目的最迟期限 ------------------------------------------------------------------------------------ 3 2.6本计划的日期 ----------------------------------------------------------------------------------------------- 3 3实施总计划 ----------------------------------------------------------------------------------------------------------- 4 3.1开发过程 ----------------------------------------------------------------------------------------------------- 4 3.1.1 需求分析-------------------------------------------------------------------------------------------- 4 3.1.2 系统设计-------------------------------------------------------------------------------------------- 4 3.1.3 编码及测试阶段 ---------------------------------------------------------------------------------- 4 3.1.4 文档、产品部署 ---------------------------------------------------------------------------------- 4 3.1.5 项目总结-------------------------------------------------------------------------------------------- 4 3.2工作任务的分解-------------------------------------------------------------------------------------------- 5 3.3接口人员 ----------------------------------------------------------------------------------------------------- 6 3.4进度------------------------------------------------------------------------------------------------------------ 6 3.5预算------------------------------------------------------------------------------------------------------------ 7 3.6关键问题 ----------------------------------------------------------------------------------------------------- 7 4支持条件 -------------------------------------------------------------------------------------------------------------- 8 4.1计算机系统支持-------------------------------------------------------------------------------------------- 8 4.2需要用户承担的工作 ------------------------------------------------------------------------------------- 8

国内外车联网发展现状及市场驱动力分析

国内外车联网发展现状及市场驱动力分析 摘要: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分支,而车联网体系建设是智能交通、智能终端、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平台以及4G或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深度应用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掌握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的驱动力,有助于推动智慧城市交通体系的深入开展。 截至2014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64亿辆,如何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实现车车互联(V2V)、车人互联(V2M)、车路互联(V2R)甚至汽车与互联网的连接(V2I),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本文对国内外车联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 国内外车联网发展现状 1.1 全球市场规模 根据GSMA与市场研究公司SBD联合发布的《车联网预测报告》称,全球车联网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 1.2 国外车联网发展现状 首先,美国交通部在《智能交通系统战略研究计划:2010-2014》中,首次提出了“车联网”构想。其目标是利用无线通信建立一个全国性、多模式的地面交通系统,形成一个车辆、道路基础设施、乘客便携式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交通环境,最大程度地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环境友好性。 其次,日本车辆信息通信系统(VICS)是从各地警察和道路管理部门收集道路拥堵情况、道路信息及路线、停车场空位、交通事故等实时交通信息,并通过道路电波装置发送至经过的车辆。 再次,欧洲正在全面应用开发远程信息处理技术(Telematics),在全欧洲建立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网,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交通管理、导航和电子收费等相关应用。 据调查,搭载苹果CarPlay与谷歌Android Auto平台的汽车预计2015年将分别增至3700万辆和3100万辆。涉足车联网的品牌如表1所示。 1.3 国内车联网发展现状 国内车联网产业政策的发展如表2所列。 目前,互联网汽车市场发展很快。在地图方面,腾讯和阿里分别与四维图新和高德合作;在接口硬件方面,腾讯有路宝盒子,阿里将要推出智驾盒子。百度也推出了Carnet 的开放车联网协议。淘宝网也已开始涉足汽车维修O2O。国内车联网市场的主要玩家如表3所列。 2 车联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纵观国内外车联网发展情况,“用户体验”已然上升为车联网各方关注的核心焦点,安全、便捷、舒适、省油成为车主们正在关注的共性问题。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支撑未来车联网“用户体验”的核心能力。 2.1 车联网语音交互能力——语音输出与车载互动 交互能力,是人与车互动的关键能力。而语音技术在车载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应用尤其迅猛,它不仅成为了驾驶者获取信息、互动娱乐、程序操控的重要工具,而且在车载设备综合控制终端中担负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改善行车安全,提升车载娱乐价值,以及促进车载信

车联网功能应用测试软件平台

车联网功能应用测试软件平台 本平台由车载音视频监控DVR及硬盘、网络与电力辅助设备配件、车联网功能应用测试软件平台系统组成。集成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已有车联网路侧测试设备,支撑测试场景设计与实施,实现车联网测试状态实时监控与结果分析。 1.车联网功能应用测试软件平台功能 (一)用户管理 1、实名认证。软件平台需能够对注册人提供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 2、短消息验证。软件平台需提供短消息验证功能,至少支持4位短信验证码; 3、密码格式检查。软件平台需对登录密码进行格式检查(须包含至少1个大写字母、至少1个小写字母、至少1个数字、至少1个特殊符号,密码长度为12~20个字符); 4、双重验证。软件平台在注册用户登录时,要求用户首先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而后需通过短消息进行双重验证,验证通过后,方可使用软件平台; 5、新建用户。新建并自主添加测试管理用户、测试用户的相关信息(用户名、密码、联系方式、身份信息、角色等); 6、列表显示。列表显示测试管理用户和测试用户的基本信息(用户名、密码、联系方式、身份信息、角色等); 7、信息编辑。删除、更新与用户相关信息(用户名、密码、联

系方式、身份信息、角色等); 8、列表查询。用户列表可通过默认条件或自定义条件,如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角色等进行筛选; 9、角色信息。新建、更新、删除角色的相关信息(角色名称、角色权限等); 10、用户角色。激活、冻结、删除用户角色及相应权限; 11、页面权限。不同角色用户是否具备进入/浏览某页面的权限; 12、操作权限。不同角色用户具备进入/浏览某页面的权限后,是否具备对该页面进行操作的权限; 13、数据权限。不同角色用户是否针对某些数据具备浏览权限; 14、用户分为管理用户、测试管理用户和测试用户三种类型: 管理用户:对注册用户进行增加、删除、查询、信息修改、用户激活及权限修改等操作;测试管理用户:负责软件平台的设备管理和测试用例的维护,包括测试设备和测试用例的增加、删除、信息查询及修改操作;负责测试文档的维护、撰写与更新;负责测试管理工作,包括测试计划的制订、软件平台及设备的使用、测试进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测试用户:需注册并激活后使用软件平台;提交待测试相关信息,申请测试,并在测试过程中配合测试管理用户工作。 (二)设备管理 1、测试设备信息管理。测试设备信息需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类别、设备编号、设备型号、设备厂商;购买时间、安装位置、IP地址、软件版本号、关联基础设施编号;关联测试设备;关联测试协议;

车联网系统

车联网系统 定义 车联网系统,是指通过在车辆仪表台安装车载终端设备,实现对车辆所有工作情况和静、动态信息的采集、存储并发送。系统分为三大部分:车载终端、云计算处理平台、数据分析平台,根据不同行业对车辆的不同的功能需求实现对车辆有效监控管理。车辆的运行往往涉及多项开关量、传感器模拟量、CAN 信号数据等等,驾驶员在操作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车辆数据不断回发到后台数据库,形成海量数据,由云计算平台实现对海量数据的“过滤清洗”,数据分析平台对数据进行报表式处理,供管理人员查看。 2 3简介 车联网系统分为三大部分:车载终端、云计算处理平台、数据分析平台。 车载终端采集车辆实时运行数据,实现对车辆所有工作信息和静、动态信息的采集、存储并发送。车载终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无线发送模块组成,车辆实时运行工况包括驾驶员的操作行为、动力系统工作参数数据等;由云计算处理平台处理海量车辆信息,对数据进行“过滤清洗”;数据分析平台则负责对数据进行报表式处理,供管理人员查看。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未来的车联网系统可以使感知更加透彻,除了道路状况外,还可以感知各种各样的要素——污染指数、紫外线强度、天气状况、附近加油站……同时还可以感知驾驶员的身体状况、驾驶水平、出行目 的……路线的不再是“快速到达目的地”,而是“最适合驾驶员,最适合这次出行”,汽车导航将由“以路为本”变为“以人为本”。[1] 4概念 ITS

即智能交通。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发布技术等有机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CAN CAN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的简称,是由研发和生产汽车电子产品著称的德国BOSCH公司开发了的,并最终成为国际标准。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在北美和西欧,CAN总线协议已经成为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业控制局域网的标准总线,并且拥有以 CAN为底层协议专为大型货车和重工机械车辆设计的J1939协议。近年来,其所具有的高可靠性和良好的错误检测能力受到重视,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环境温度恶劣、电磁辐射强和振动大的工业环境。 5车联网应用编辑 国际车联网现状 车辆运行监控系统长久以来都是智能交通发展的重点领域。在国际上,美国的IVHS、日本的VICS等系统通过车辆和道路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通信,已经实现了智能交通的管理和信息服务。而Wi-Fi、RFID等无线技术近年来也在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化管理中得到了应用,如在智能公交定位管理和信号优先、智能停车场管理、车辆类型及流量信息采集、路桥电子不停车收费及车辆速度计算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 当今车联网系统发展主要通过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海量数据处理技术、数据整合技术相辅相成配合实现。车联网系统的未来,将会面临系统功能集成化、数据海量化、高传输速率。车载终端集成车辆仪表台电子设备,如硬盘播放、收音机等,数据采集也会面临多路视频输出要求,因此对于影像数据的传输,需要广泛运用当今流行3G网络。[2] 国内车联网现状 杭州鸿泉与金龙客车 目前,金龙客车已经通过与杭州鸿泉数字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在车辆出厂前安装车载终端设备采集车辆运行状况数据和司机驾驶行为,如今,由杭州鸿泉公司研发,金龙客车使用的G-BOS系统已经管理车辆60000多台,但当用户数量大幅增加时,数据传输、过滤、存储及显示也一直在承受相当大的考验。 2012年3月11日,基于云计算的第三代车联网云计算解决方案鸿泉云网正式

车联网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

车联网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软硬件选型 1.软件选型建议 数据传输 处理并发链接的传统方式为:为每个链接创建一个线程并由该线程负责所有的数据处理业务逻辑。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代码简单明了,逻辑清晰。而由于操作系统的限制,每台服务器可以处理的线程数是有限的,因为线程对CPU的处理器的竞争将使系统整体性能下降。随着线程数变大,系统处理延时逐渐变大。此外,当某链接中没有数据传输时,线程不会被释放,浪费系统资源。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使用基于NIO的技术。 Netty Netty是当下最为流行的Java NIO框架。Netty框架中使用了两组线程:selectors与workers。其中Selectors专门负责client端(列车车载设备)链接的建立并轮询监听哪个链接有数据传输的请求。针对某链接的数据传输请求,相关selector会任意挑选一个闲置的worker线程处理该请求。处理结束后,worker自动将状态置回‘空闲’以便再次被调用。两组线程的最大线程数均需根据服务器CPU处理器核数进行配置。另外,netty内置了大量worker 功能可以协助程序员轻松解决TCP粘包,二进制转消息等复杂问题。 IBM MessageSight MessageSight是IBM的一款软硬一体的商业产品。其极限处理能力可达百万client并发,每秒可进行千万次消息处理。 数据预处理 流式数据处理 对于流式数据的处理不能用传统的方式先持久化存储再读取分析,因为大量的磁盘IO操作将使数据处理时效性大打折扣。流式数据处理工具的基本原理为将数据切割成定长的窗口并对窗口内的数据在内存中快速完成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分析的结论也可以被应用于流式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即可完成模式预判等功能还可以对数据分析的结论进行验证。 Storm Storm是被应用最为广泛的开源产品中,其允许用户自定义数据处理的工作流(Storm术语为Topology),并部署在Hadoop集群之上使之具备批量、交互式以及实时数据处理的能力。用户可使用任意变成语言定义工作流。 IBM Streams IBM的Streams产品是目前市面上性能最可靠的流式数据处理工具。不同于其他基于Java 的开源项目,Streams是用C++开发的,性能也远远高于其他流式数据处理的工具。另外IBM 还提供了各种数据处理算法插件,包括:曲线拟合、傅立叶变换、GPS距离等。 数据推送 为了实现推送技术,传统的技术是采用‘请求-响应式’轮询策略。轮询是在特定的的时间间隔(如每1秒),由浏览器对服务器发出请求,然后由服务器返回最新的数据给客户端的浏览器。这种传统的模式带来很明显的缺点,即浏览器需要不断的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然而HTTP request 的header是非常长的,里面包含的数据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值,这样会占用很多的带宽和服务器资源。

车联网方案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辆智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车联网) 建 设 方 案 2014年9月25日

目录 前言 (3) 第1章方案概述 (3) 第2章非法车辆查缉 (4) 2.1电子车牌 (4) 2.1.1 Rfid技术应用 (4) 2.2.2 EPC编码结构 (5) 2.2.3 EPC编码规则 (5) 2.2.4 Savant系统 (5) 2.2.5 ONS系统 (6) 2.2.6 PML系统 (6) 2.2.7车辆电子标签中对应PML数据库中的信息设计 (6) 2.2系统设计 (7) 2.2.1系统结构设计 (7) 2.2.2监控中心设计 (7) 2.2.3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8) 2.2.4车辆识别形象图 (8) 第3章打击涉车犯罪 (9) 3.1车载终端 (9) 3.1.1什么事车载终端 (9) 3.1.2车载终端的功能 (9) 3.2系统设计 (10) 3.2.1车载终端系统架构图 (11) 3.2.2控制中心 (11) 3.2.3通信系统 (11) 3.2.4位置服务系统 (12) 3.2.5应急联动系统 (12) 3.2.6系统数据架构 (13) 3.2.7通信网络设计 (13) 第4章总结 (14) 前言:车联网的提出与应用

据悉,汽车物联网项目已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将获财政扶持资金。知情人士表示,扶持资金将集中在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及软件解决方案上,车联网平台投资需求或超过百亿元。 车联网的核心部分是由电子地图、卫星定位导航、汽车电子、3G移动互联网所组成的Telematics(移动通信导航信息系统),是以无线语音、数字通信和GPS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通过GPS定位系统和无线通信网,向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交通信息、应付紧急情况的对策、远距离车辆诊断和互联网(金融交易、新闻、电子邮件等)服务。因此,车联网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服务之一首先是通信服务、导航服务、定位和智能交通服务,其中通信服务正是当前的最大焦点。 目前车联网发展的最大热点,就是对3G技术的整合。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基本上已经把移动通信模块作为一个标准配件安装在汽车上,使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与外界沟通联系,这就是车联网的基础应用。中国目前在这方面差距还很大,但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车联网的前景非常值得看好。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20万用户正在体验车载信息服务,预计到2015年,用户规模将达到4000万,到2020年将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超过一亿。专家指出,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的发展,车联网的概念已经逐渐被广大民众所认同,它正在从一个概念走向应用。 第1章:方案概述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由于各种突发性道路交通事故与汽车盗窃案件的频繁发生,公安机关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人们对汽车安全与防盗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开发汽车安全与防盗系统,是确保查缉非法车辆与打击涉车犯罪的有效措施。 本方案主要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提高车辆防护能力,采用射频识别系统实现对入网车辆动静态信息全面采集,通过车载设备的地理位置实现对车辆的定位和跟踪,通过公安专网传输到互联网,建设公安机关车辆智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入网车辆的全面监控,能够在入网车辆发生突发事件时(被盗、车祸、故障),及时定位车辆,采取应急措施,保证车主财产和运行安全,全面提高车辆防护能力。 同时本方案也是未来车联网融合的基础。 第2章:非法车辆查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