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海东部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演变与气候变化

青海东部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演变与气候变化

青海东部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演变与气候变化
青海东部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演变与气候变化

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第63卷第1期

2008年1月Vol.63,No.1Jan.,2008青海东部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演变与气候变化

侯光良1,2,刘峰贵1,2,萧凌波1,曾早早1

(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2.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西宁810008)

摘要:高庙盆地内史前文化遗址密集,史前文化聚落的分布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受河流地

貌影响尤其显著,绝大部分连续性文化遗址都分布在T3阶地上。5 ̄4kaBP本区气候暖湿,

对应马家窑到马厂时期,盆地内聚落分布由T3阶地向T2转移,聚落分布模式由均匀到凝

聚,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到马厂时期,聚落发展到鼎盛,并出现了中型遗址,成为聚落的

中心,聚落等级上升为两级;4kaBP时气候突变,急剧的降温,使得从齐家文化到卡约—辛

店文化,盆地内的聚落形态倒退。因此,气候变化对盆地内聚落演变影响显著,聚落对气候

变化的响应明显。

关键词:史前文化;聚落演变;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有巨大影响[1,2],史前时期尤其显著[3]。4kaBP的环境演变事件是全新世时期重要的事件之一,在中国许多地区都有记录[6]。这次环境演变事件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中原地区的先民在应对此次事件的过程中,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正式迈入了文明的门槛。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华文明的产生直接的驱动因子应该是环境演变事件[4,5]。而在中原以外的地区,4kaBP时的环境演变事件使得史前文化呈现衰败的现象[7,8]。

青海东部史前文化遗址富集,史前文化发展脉络比较清晰(表1)。本文以该地区高庙盆地的聚落结构和分布变化为指标,通过分析4kaBP前后青海东部聚落的演变,来说明4kaBP气候事件对该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影响。

1研究区概况

高庙盆地位于青海省乐都县东部,湟水下游,平均海拔1870m,盆地南北侧中山山

收稿日期:2007-07-01;修订日期:2007-11-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21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315)[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40771211;KnowledgeInnovationProgram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No.KZCX2-YW-315]

作者简介:侯光良(1972-),男,博士生,主要从事环境演变研究。E-mail:hgl20@163.com34-40页

5800~5000 aBP

5000~4500 aBP

4500~4300 aBP

! " 4300~4000 aBP

#$ %& ’ () ! * 4183~1630 aBP

+, 3400~2700 aBP

-’ ! ./ 3600~2600 aBP $

表1青海东部史前文化序列

[9]Tab.1TheseriesofeastQinghaipre-historicalculture

1期侯光良等:青海东部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演变与气候变化

地海拔在2000 ̄2400m,盆地南北宽约2.5km,东西长11km。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兼有高原气候的一些特点,年降水量333.7mm,年均温7.1oC,日平均气温≥10oC的积温为2458oC;地形属于河谷盆地,土壤为灰钙土;盆地周围山地植被为短花针茅草原,土壤为粟钙土。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又是季风的边缘地带,因此,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强烈的过渡性和不稳定性。

本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受青藏高原整体阶段性隆升的影响,盆地内的河流阶地分布广泛。盆地内一、二、三级河流阶地保存比较完整,尤其是二、三级阶地非常发育,而四级以上的阶地多已被侵蚀成小起伏中山山地(图1)。一级阶地(T1)高出河水面约3m,二级阶地(T2)高出河水面16m左右,三级阶地(T3)拔河约50m[10]。

2高庙盆地史前文化遗址的聚落分布与聚落形态的变化

2.1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的分布

黄河上游地区地形特点为串珠状盆地,盆地是史前聚落分布的主要地区。高庙盆地是青海省史前文化遗址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目前国内最大的原始社会氏族墓地—柳湾墓地就坐落在这里,盆地内分布有史前文化遗址共33处[11](表2,图1),文化类型比较齐全,包括马家窑文化(含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齐家、辛店和卡约文化,几乎涵盖青海东部所有的史前文化类型,因此它是研究史前文化聚落演变的理想场所。

由图1、图2,可以发现,首先,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遗址,都分布在距离河道180 ̄2100m的条带状的河谷内,遗址的分布和河流关系非常密切。其次,高庙盆地史前文化遗址都分布在T3或T2阶地上,其他阶地上不见分布。具体来说,马家窑遗址在盆地内共有8处(表3),其中7处分布在T3,占该类型遗址的88%;马厂遗址共有20处,其中有9处分布在T3,占45%,11处分布在T2;齐家遗址共有11处,其中有6处分布在T3,占55%,另外5处分布在T2;卡约和辛店文化基本上属于同一时期,放在一起讨论,辛店遗址只有1处(图1中的29),分布在T3上,卡约遗址4处,2处分布在T3上,

图1青海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地貌分布图

Fig.1Distributionofthepre-historicalrelicsondifferentgeomorphologictypesintheGaomiaoBasin图例

A一级阶地及河漫滩

B二级阶地

C三级阶地

D中山山地

E山地支流谷地

1 ̄33史前文化遗址点35

63卷

地理学报卡约和辛店遗址分布在T3

的占60%。可以发现,盆

地内最早的文化类型马家窑文化几乎都分布在T3上,而马厂文化遗址在T2分布稍多,随后的齐家和卡约—辛店则在T3上分布稍多。表现出聚落分布先从较高的T3向较低的T2迁移,后又迁移回较高的T3的演化特点。这种文化遗址和河流阶地的分布关系,在青海东部是非常普遍的[12]。另外,盆地有12处连续型文化遗址,占总数的36%,其中11处都分布在T3。因此可以说,较高的河流阶地意味着一种稳定的生活,是保持文化连续的重要条件。2.2高庙盆地史前文化遗址的聚落形态及演变按照全国的标准,中型遗址的规模在(10 ̄20)×104m2,小于10×104m2则为小遗址。从表3可见,从马家窑到马厂时期,盆地内遗址数量迅速上升的同时,单个遗址面积也在扩大,以至于出现了面积达到12×104m2的中型遗址店子坪遗址,反

映出这段时期盆地内聚落发展的繁荣程度。此外,在马厂时期,盆地内还出现了聚落规模的分化,聚落等级分为两级,店子坪

遗址成为盆地聚落的中心。这标志着盆地内社会进一步复杂化,分化加强,权力集中,商贸和地域联系提升,显示当时的社会已经发展到较高的阶段,意义非常重大。但到齐家文化之后,遗址数量急剧下降,单个遗址面积也开始收缩,聚落等级又回到一级,没有等级分化。到了卡约—辛店时期,盆地内仅有5处遗址,聚落形态大为倒退,单就聚落而言,盆地已经成为史前文化的边缘区。

借助GIS,计算高庙盆地史前文化遗址点分布的测度[13],结果见表4。最邻近平均距离是指一个遗址到离它最近的遗址的距离,从表中可见,马厂时期遗址最邻近平均距离

(m) (m ) 1

0.5-0.8 8000 2 0.6-1.6 5600 3 0.5-0.8 30000 4 0.5-0.8 4000

5

0.5-1.2 30000 -! 6

" 0.5-1 20000 - 7 0.5 5000 8 #$ 0.5-0.8 12000 9 % &’ 0.5 15000

10

% & 0.1-1 15000 - 11

(% 1.5 15000 12 )*+ 0.8 30000 -! 13 % &’, 0.4 5000 !

14 -. 0.4-0.5 4000 ! -

15

/0 1-1.5 3000 ! 16 1+ 0.5 30000 17 23 4 4000 18 1 0.5 9000

19

56$ 0.6 4000 20

) 0.5 15000 21 783 0.5 500 22 9$6 0.5 40000 23 :1 0.6 6000

24 ; 0.5-1.2 30000 -! 25 <=> 0.5 20000 ! 26 > 2 80000 -! 27 ? 0.5-1.5 4000

28

@ > 0.5-1.5 120000 -! 29

$6 0.5-1.0 30000 -A@ 30 ? 0.5 10000 -! 31 B C 0.3-0.5 3000 32 ; D1 0.6 3000 !

33

E 4 4000 - -! 表2高庙盆地的史前文化遗址Tab.2Listofthepre-historicalrelicsintheGaomiaoBasin

T2 T3 T2 (%) 1 7 12 11 9 55 5 6 45

2 3 40

表3高庙盆地史前文化遗址与河流阶地Tab.3Thepre-historicalrelicsoneachterraceintheGaomiaoBasin36

1期侯光良等:青海东部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演变与气候变化

只有710m,遗址分布非常密集。就整个青海东部而言,高庙盆地显然是马厂文化的密集区和核心区之一。

再看聚落邻近指数(R)(如果R>1,则遗址点是均匀分布;R=1是随机分布;R<1是凝聚分布),马家窑文化聚落是均匀分布,马厂和齐家文化为凝聚分布,卡约和辛店则又回到了均匀分布。根据中心地理论,均匀分布模式是一种低级的原始的聚落形态,而中心—凝聚代表一种发展水平较高的聚落形态。

高庙盆地史前文化遗址的聚落演变与气候变化的关系3.14kaBP气候变化的特点

根据青海湖孢粉记录[14],5 ̄4kaBP,本区花粉总浓度较大,木本花粉浓度大于草本花粉,木本花粉中主要是喜温干的松,冷、云杉和桦也有一定含量;但4kaBP后花粉总浓度发生突降,草本花粉显著降低,且耐寒旱的蒿花粉增高至70%,木本花粉逐渐消失(图3)。这表明,4kaBP前后,本区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4kaBP之前,本区气候总体上表现为暖湿,是气候比较适宜的时期;在4kaBP之后,气候急剧变冷变干。

图2高庙盆地史前文化遗址的分期分布

Fig.2Distributionofpre-historicalrelicsindifferentphasesintheGaomiaoBasin

表4高庙盆地史前文化遗址的聚落形态统计指标Tab.4Thestatisticindexofpre-historicalrelicsintheGaomiaoBasin

( ) (m ) (m)

8 0 10500 1732 1.03

19 1 12893 710 0.67 11 0 7750 903 0.66 - 5 0 4300 2725 1.15

(a)马家窑文化遗址(d)卡约文化遗址

(c)齐家文化遗址(b)马场文化遗址

37

63卷地理学报3.2史前文化聚落的分布高程与气候变化

5kaBP时,马家窑先民来到高庙盆

地,那时T2已经停止堆积,他们便选择居

住在既有大面积平坦土地,又距离河面有一

定高度的T3;到了4.3 ̄4kaBP马厂时期,

T1开始形成,人们就搬到平坦开阔又接近水源的T2阶地生活;但到4kaBP齐家文化时期,更多的人们又搬回了T3,直到卡约—辛店时期。这说明4kaBP时,T2有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因素,暗示自然环境发生

了比较大的变化。本区的气候变化,4ka

BP前是暖湿期,在此后气候转冷,气候在转变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15],

变化频率和幅度都比较大,这种不稳定的气

候,是孕育极端气候事件的温床[16]。根据《西北区域地层表青海分册》,本区的地层

剖面在马厂文化层之上,广泛分布有洪水

相沉积。对青海官亭盆地研究表明,从4

kaBP时,该地区进入了洪水多发期,多次出现极端洪水事件[17]。可见,在4kaBP气候

突变事件后数百年时间里,本区会表现出凉湿、冷湿的过渡过程,气温进一步下降,极端降水事件会有所增加,由于高庙盆地

的出口老鸦峡排水不畅,很易引发洪水。洪水的频发,导致人们不得不更多地生活在较高处的T3上。在青海东部的官亭盆地的研究也提供了佐证[18]。

3.3高庙盆地史前文化遗址的聚落形态演变与气候变化

高庙盆地史前文化遗址的聚落形态演变与本区的气候变化关系非常密切。从马家窑到马厂时期,聚落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均匀分布到凝聚分布,聚落等级由一个发展到两个,出现了中心聚落,社会复杂度加深,社会发展程度大大提高。在这个阶段,本区气候总体以暖湿为主,对聚落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在4kaBP后,气候发生突变,根据青海湖的研究[19],在4kaBP前,青海湖地区属于高寒森林—草原半湿润气候,而4kaBP后则属于高寒草原半干燥气候,拿现今的气候指标与4kaBP前进行对比,年均温下降了3 ̄4oC,≥10oC的积温和降水量分别降低至少230oC和100mm。根据孢粉研究,青海湖地区4kaBP后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和现今相似,所以,4kaBP前和现今气候指标的对比,大体上反映了4kaBP前后气候突变的幅度。

4kaBP后气候转冷,导致≥10oC的积温急剧下降,逐渐无法满足喜温性作物的生长。柳湾墓地出土了许多粟,反映4kaBP以前盆地内是稳定的粟作农业。4kaBP以后,气候转为冷,要求温暖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的粟无法适应,使粟作农业遭到严重打击,聚落稳定发展的基础———农业一旦被破坏,大型聚落即难以维系,中心聚落消失,聚落规模变小,数量减少,聚落模式又由马厂时期的中心凝聚分布,退化到简单的均匀分布。由此可见,4kaBP气候突变事件阻碍了青海东部史前文化发展的脚步,甚至使其出现了倒退。图3青海湖孢粉记录(引自文献[14])Fig.3ThepollenrecordsoftheQinghaiLake孢粉浓度/粒g-1(×104)12312345

6a.木本花粉浓度b.灌丛草木花粉浓度c.孢粉总浓度14C年龄/kaBP38

391期侯光良等:青海东部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演变与气候变化

4结论

(1)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的分布与河流阶地分布关系密切,遗址分布在距离河道180 ̄2100m的条带状的河谷内;其次是河流阶地,马家窑遗址基本上都分布在T3阶地,而马厂文化遗址在T2分布稍多,随后的齐家和卡约—辛店则以T3上分布稍多,在更高和T1阶地没有分布。

(2)从聚落形态看,马家窑到马厂时期,盆地内聚落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到马厂时期聚落数量达到最大,成为整个文化的密集区和核心区,而且出现了盆地内史前文化中唯一的中型遗址——

—店子坪遗址,成为各聚落的中心,并将聚落分为小型和中型两个等级;在4kaBP齐家文化之后,聚落数量和规模持续缩小,聚落等级又回到一个等级。从聚落形态演变看,马家窑文化聚落是均匀分布,马厂和齐家文化为凝聚分布,卡约和辛店则又回到了均匀分布。因此在4kaBP之前,聚落由简单走向复杂,由低级走向高级;在4kaBP之后,聚落又由复杂走向简单,由高级走向低级。

(3)4kaBP时,本区气候发生降温突变,4kaBP前暖湿的气候推动和促进盆地的聚落的发展;4kaBP后,转冷的气候阻碍聚落前进的步伐,甚至使其发生倒退。气候变化对盆地内聚落演变影响显著,聚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明显。

致谢:感谢导师方修琦教授的倾力指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WeissH,BradleyRS.Archaeology:Whatdrivessocietalcollapse?Science,2001,291(5504):609-610.

[2]ZhangDian,ZhanZhiyong,LinChushengetal.Theimpactofclimatechangeonwars,convulsionsanddynastysupersessionsinChina.ChineseScienceBulletin,2004,49(23):2467-2474.[章典,詹志勇,林初升等.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科学通报,2004,49(23):2467-2474.]

[3]DeMenocalPB.CulturalresponsestoclimatechangeduringthelateHolocene.Science,2001,292(5517):667-673.[4]WuWenxiang,LiuDongsheng.4000aB.P.eventsanditsimplicationsfortheoriginofancientChinesecivilization.QuaternarySciences,2001,21(5):443-451.[吴文祥,刘东生.4000aB.P.前后降温事件与中华文明的诞生.第四纪研究,2001,21(5):443-451.]

[5]MiaoYajuan.ConsiderationaboutformationofChinesecivilization.CulturalRelicsofCentralChina,2004,65(1):22-28.[缪雅娟.关于中国文明形成的思考.中原文物,2004,65(1):22-28.]

[6]ShaoXiaohua,WangYongjin,ChenHaietal.TheevolutionofMonsoonclimateinHoloceneanddroughteventsbasedonthestalagmiterecordsatShennongjia,Hubei.ChineseScienceBulletin,2006,51(1):80-86.[邵晓华,汪永进,程海等.全新世季风气候演化与干旱事件的湖北神农架石笋记录.科学通报,2006,51(1):80-86.]

[7]FangXiuqi,SongNing.Coldevent:ApossiblecauseoftheinterruptionoftheLaohushanculture.HumanGeography,1998,13(1):71-76.[方修琦,孙宁.降温事件:4.3kaBP岱海老虎山文化中断的可能原因.人文地理,1998,13(1):71-76.]

[8]AnChengban,FengZhaodong,TangLingyu.Environmentalchangesandculturaltransitionat4calkaBPincentralGansu.ActaGeographicaSinica,2003,58(5):743-748.[安成邦,冯兆东,唐领余.甘肃中部4000年前环境变化和古文化变迁.地理学报,2003,58(5):743-748.]

[9]XieDuanju.Pre-historicalArchaeologyofGansuandQinghaiProvinces.Beijing:CulturalRelicsPress,2002.[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0]ZengYongnian,MaHaizhou,LiZhenetal.Astudyonterrac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theHuangshuiriverinXiningarea.ScinetiaGeographicaSinica,1995,15(3):253-258.[曾永年,马海洲,李珍等.西宁地区湟水阶地的形成与发育研究.地理科学,1995,15(3):253-258.]

[11]StateAdministrationofCulturalHeritage.CulturalRelicsMapsofChina:QinghaiBranch.Beijing:ChinaCartographicPublishingHouse,1996.15-23.[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15-23.][12]YangXiaoyan,XiaZhengkai,CuiZhijiuetal.EnvironmentalsettingsofarcheologicalsitesdepositionalprocessesanddistributionatGuantingbasin.ActaGeographicaSinica,2004,59(3):455-461.[杨晓燕,夏正楷,崔之久等.青海官亭盆地考古遗存堆积形态的环境背景.地理学报,2004,59(3):455-461.]

40

63卷

地理学报

[13]ZhangChao,YangBinggeng.BasisofQuantitativeGeography.Beijing:HigherEducationPress,1994.28-35.[张超,杨秉赓.计量地理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8-35.]

[14]LiuXingqi,ShenJi,WangSuminetal.A16000-yearpollenrecordandancientenvironmentevolution.ChineseScienceBulletin,2002,47(17):1351-1355.[刘兴起,沈吉,王苏民等.青海湖16ka以来的花粉记录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演化.科学通报,2002,47(17):1351-1355.]

[15]XiaZhengkai.QuaternaryEnvironmentology.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2000.82-83.[夏正楷.第四纪环境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2-83.]

[16]ZhengSizhong,FengLiwen.HistoricalevidenceofclimaticinstabilityabovenormalincoolperiodofChina.ScienceinChina(SeriesB),1985,11:1038-1044.[郑斯中,冯丽文.我国冷的时期气候超常不稳定的历史证据.中国科学(B辑),1985,11:1038-1044.]

[17]XiaZhengkai,YangXiaoyan,YeMaolin.Pre-historicaldisastersatLajiasiteinQinghai.ChineseScienceBulletin,2003,48(11):1200-1204.[夏正楷,杨晓燕,叶茂林.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难事件.科学通报,2003,48(11):1200-1204].

[18]YangXiaoyan,XiaZhengkai,CuiZhijiu.HoloceneextremefloodsanditssedimentarycharacteristicintheupperreachesoftheYellowRiver.QuaternarySciences,2005,25(1):80-85.[杨晓燕,夏正楷,崔之久.黄河上游全新世特大洪水及其沉积特征.第四纪研究,2005,25(1):80-85.]

[19]DuNaiqiu,KongZhaochen,ShanFashou.Apreliminaryinvestigationonthevegetationandclimatechangessince11,000yearsinQinghaiLake:AnanalysisbasedonpalynologyincoreQH85-14.ActaBotanicaSinica,1989,31(10):803-814.[杜乃秋,孔昭宸,山发寿.青海湖QH85-14C钻孔抱粉分析及其古气候古环境的初步探讨,植物学报,1989,31(10):803-814.]

TheTransmutationofSettlementsofPrehistoricCulturesinEasternQinghaiCausedbyClimateChange

HOUGuangliang1,2,LIUFenggui1,2,XIAOLingbo1,ZENZaozao1

(1.SchoolofGeography,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2.SchoolofLifeandGeographicScience,QinghaiNormalUniversity,Xining810008,China)

Abstract:TherearemanyprehistoricrelicsintheGaomiaoBasin.Thelocationoftheprehistoricrelicscloselyrelatestothenaturalenvironment,especiallytoriversandterraces.At5-4kaBP,theclimateofGaomiaoBasinwashumidandwarm.ItwastheperiodfromtheMajiayaoculturetotheMachangculture.Duringthisperiod,thedistributionofsettlementsinthisregionchangedfromT3toT2.Thedistributionformatwasalsochangedfromeven-distributiontoconcentrationwithnumbersandscaleskeepingexpanding.UptothetimeofMachangculture,thedevelopmentofsettlementsreachedtheclimax.Medium-sizedsettlementsappeared,raisedtothesecondlevelandbecamethecenterofthewholeregion.At4kaBP,theclimatechangedabruptlyandtherapiddeclineintemperatureledtothetransitionfromQijiaCulturetoKayueCultureandthentoXindianCulture.What'smore,thedevelopmentofsettlementsdeclined.Therefore,theclimatechangesgreatlyimpactedthetransmutationofsettlements.Meanwhile,thetransmutationalsorespondedtotheclimatechangessensitively.

Keywords:pre-historicculture;theevolutionofsettlements;climatechanges

中国史前文明

中国史前文明 泥河湾文化按地质年代和考古鉴定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即以小长梁遗址和马圈沟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早期遗址群(距今约150—200万年),以侯家窑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中期遗址群(距今约10—30万年),以虎头梁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晚期遗址群(距今约万年). 是迄今为止,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具有确切地层的人类活动遗址,对人类起源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一元论提出了挑战。 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至43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之一,1936年才被发现,目前发现的遗址集中分布在上海周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著名的北京猿人距今约四五十万年。 旧石器时代指距今约一万年以前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指距今一万年左右到四千年左右的时期。 泥河湾文化按地质年代和考古鉴定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即以小长梁遗址和马圈沟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早期遗址群(距今约150—200万年),以侯家窑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中期遗址群(距今约10—30万年),以虎头梁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晚期遗址群(距今约万年). 是迄今为止,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具有确切地层的人类活动遗址,对人类起源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一元论提出了挑战。 距今2万~10万年间浙江宁绍平原是越族人发展的一个基地。 距今1.5万年宁绍平原自然环境恶化,迫使越族人几次大规模迁徙。 以下是新石器时期我国主要文化遗存简单记略: 距今1万年左右,有一支越过钱塘江进入今浙西和苏南丘陵地带生息繁衍创造了马家浜文化。 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以出土玉器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文化,萌芽于公元前8000~6000年前后,发展于公元前5000~4500年前后,辉煌于公元前4000~2500年前后,一般把公元前6000~3000年这一时期带有红山文化特征的玉石器通称为红山文化。 贾湖遗址贾湖遗址的地层比较单纯,主要为裴李岗文化遗存,绝对年代为BC7000—BC5800年,距今9000年左右。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发现有房子、陶窑、墓葬与陶器、石器、骨器等。出土的钵、双耳壶与锥足鼎等陶器具有裴李岗文化同类陶器特征。有契刻符号的龟甲与石器,其契刻符号可能与原始文字有关。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史 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就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与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就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与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就是制瓷原料必须就是富含石英与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就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就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与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就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就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与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与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就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

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与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与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就是一例。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就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

青海地域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20个) 1、青海是()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 A、澜沧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三江源 D、黄河流域 答案:D 2、青海境内的考古学文化与()密切联系,()与华夏文化同样古老,对中华文化有着卓越的贡献。 A、宗教文化 B、羌文化 C、藏传佛教 D、藏文化 答案:B 3、从文献记载和研究发现来看,青海的文明历史至少在()以上。 A、2000年 B、5000年 C、4000年 D、3000年 答案:D 4、(),中原王朝对青海东部河湟地区进行占领和开发,设置郡县,屯田移民,青海地区进入封建社会。 A、西汉中期 B、东汉中期 C、唐朝 D、秦朝 答案:A 5、藏族英雄史诗()是世界上演唱篇幅最长的史诗,也是藏族的一部百科全书.

A、《文成公主入藏》 B、《格萨尔》 C、《汗青格勒》 D、《顾实汗》 答案:B 6、隋唐时期,()在青海历史文化上有重要影响。是青海地区最有特色的文化。 A、鲜卑文化 B、藏族文化 C、吐蕃文化 D、羌人文化 答案:C 7、自( )起,青藏高原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纳入中央统辖范围之内。 A、汉代 B、元代 C、唐代 D、清代 答案:B 8、(),中央王朝在今青海地区的封建统治更加巩固,对青海各族人民实行因俗而治、土流参治等带有浓厚的地区和民族特点的政策。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南北朝时期 答案:C 9、青海文化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海弘扬民族文化、推进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根基。 A、昆仑文化 B、藏族文化

C、汉族文化 D、多民族文化 答案:A 10、青海宗教文化中的绘画、()、建筑是是青海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最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A、文字 B、语言 C、雕塑 D、歌舞 答案:C 11、青海文化不仅多元而且()发展。 A、共同 B、和谐 C、矛盾 D、统一 答案:B 12、从北朝晚期至中唐时期漫长的岁月里,()实际上成了中西交通的中心之一。 A、丝绸之路 B、丝绸之路青海道 C、丝绸之路北道 D、丝绸之路西道 答案:B 13、青海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丰富多彩的()是青海历史的鲜明特色所在。 A、民族宗教文化 B、歌舞文化 C、文学艺术 D、语言文字 答案:A 14、()的发掘填补了中石器在青海地理分布上的空白。

警惕西方文化渗透 中美关系研究

警惕西方文化渗透,保护自身文化安全。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这本书的最后部分,写着这么一句话:“当有一天,中国的年然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西方文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科学方面,但它们就把这种方法手段应用到了人对人以及人看待自己的方面,物化一切,将他人看作与其无关的外物,缺少推己及人的同理心、共情心。进而产生功利主义,一切从利益出发,没有道德、良知、怜悯。由此建立的文化、社会制度的核心就是只为了本人、本阶层、本国的利益,肆意鱼肉、欺压他人和他国,其最惨烈的后果就是两次世界大战。 一、文化渗透之大背景 诚如高老师所言,中国崛起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渗透的步伐愈演愈烈,这本质上是一个在强大的中国和一个当下霸主地位的美国之间的矛盾。中国高速发展引起美国危机感,美国,企图通过“和平演变”的温和手段来建立其“文化帝国主义”,妄图在全世界推行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实现其世界霸权。西方国家将文化渗透作为一种强有力且阻力最小的手段与工具来实现其对他国西化与分化的目的,这已经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给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美国的目的是在中国强大的背景下保全的国际地位。所以,美国保留境外反华势力、对中华进行文化渗透成了美国对华战略的一部分。当下,以美国为首制定的世界规则和价值观中,他们将自己的行为贴上“正义”的标签:即“维护言论自由”或“人权”等。让我们过滤掉政治宣传中的情感因素,去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实际目的,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二、文化渗透的共同手段 中美关系课一针见血,刺破了美国糖衣炮弹的面纱,指出了文化渗透的存在。现在根据研究课上学到的内容,对美国过去对华政策作一鸟瞰,美国最常用的武器就是所谓普世价值观。以“人权”“民主”“自由”为出发点,负面报道中国,指责我们的行为违反了普世价值。但美国的制度确实成功,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统一的,美国的成功是因为它适应美国国情,而一国国情与本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构成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对美国的盲目吹捧和追随、对本国国情的忽视只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恐怖组织和中东战乱就是例子之一。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假设用美国的价值判断美国自己的行为,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杀死的平民也热爱和平,但这就是用少数的牺牲换取世界和平的实例。若不顾这样行为对尽快恢复和平的重要性,仅踩中“无辜生命”一点而对负面影响的无限放大并加以“违背人权”的标签加以批驳,自然会混淆视听、颠倒是非。 美国在华文化渗透的武器除了普世价值观之外,还有以下几个。 第一,狂热的新宗教,尤其是福音派和其他几个上世纪新崛起的宗教教派。韩国台湾香港和华东华北部分地区狂热的新皈依者基本也来自这几派。 第二,自由持有枪支的思想泛滥。有人鼓吹美国公民凭枪推翻英王暴政,我专门去了解美国枪支泛滥的历史渊源(外防美洲土著报复,内防黑奴造反)还有军火商坐大的情况。就目前而言,美国国内枪击事件频发,在我来看,国内并不禁枪而是严格限制枪支的行为甚为正确,限制枪支有利于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民安全,第三,极端人权思想泛滥。此处不是人权思想,而是极端人权思想。前几天英国再次发生恐怖袭击,还是极端穆斯林,我认为这是政府放任鼓吹一些偏激的人权观念导致的对自己民众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的后果。 第四,利用互联网及其他传媒,利服文化交流、高层论坛、电影电视、学术研讨等途径进行文化渗透 第五,通过资助、扶持中国的某些“西化精英”,实现“和平演变”

大地湾发掘报告展示多项中国史前文明

大地湾发掘报告展示多项中国史前文明“之最” (2006-05-27 07:41:00)稿件来源:新华社 新华网兰州5月23日电(记者谭飞王艳明)“这是一个绵延了3000年的历史长卷,从农业、建筑、彩陶制作到绘画,大地湾考古的每一项成果都令人振奋,许多都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存在着重要关系。” 郎树德,大地湾考古发掘的参与者和报告撰写总负责,当上百万字的考古巨著摆在面前时,他也禁不住欣喜激动。他说:“这是大地湾考古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不光为外界提供了翔实的考古资料和文明信息,而且为这一重要遗址的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五营乡境内,从兰州出发,坐车5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考古发掘表明,这是一个年代久远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800年至4800年,同西安半坡、临潼姜寨遗址一样,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因为大地湾的资料特别丰富,整理起来很不容易,加以发掘时间较长,人员有所变动,又增加了工作难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在为发掘报告做序时说。 从最初的发掘到整个考古报告出版,大地湾走入人们视野已经20多年,由于经历了漫长的等待,许多人都非常关心其中的成果。上个世纪80年代,曾出现了一个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热潮,在此当中,大地湾考古就是被特别关注的亮点之一。 随着发掘报告日前的最终出版,许多文明的“亮点”完整地展现了出来,农业成就便是之一。考古发现表明,早在9000年前,杭州湾一带中国南方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同样,在大地湾遗址中,也有中国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现,这就是编号为H398的遗址出土的距今7000多年的黍,表明当时在中国的北方已经开始这一农作物种植。 “这是国内同类标本中最早的,它与希腊的阿尔基萨前陶期地层中出土的黍时代不相上下,而希腊的标本是国外最早的发现。”郎树德说,直到今天,在甘肃的一些地区,黍仍然被当作粮食作物种植,足见它的生命力和对中国农业发展的贡献。 伴随着黍的发现,在大地湾考古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石制、骨制生产工具和上万件动物骨骼。专家们认为,在从事粮食种植的同时,当时的大地湾人已经开始驯养动物,猪就是其中之一,还有黄牛、鸡、狗等。另外,大地湾人在进行农牧结合生产方式的同时,没有放弃原始的狩猎传统,性格温顺的鹿的骨骼在遗址内外的大量发现就是证据。 房屋遗址在中国新石器考古较为常见,大地湾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大地湾的房屋遗址不但丰富,而且内容重要。1978年到1984年,在历时7年考古发掘中,大地湾共发现房屋遗址240座,专家们认为,它是迄今为止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最丰富的一次房屋遗址发现,对于史前房屋建造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意义重要。

旗袍发展史

旗袍的源头 旗袍,原为满族人穿的长袍。1644年,旗袍随着满族的统治者进入北京,因满族人素有“旗人”之称,所以他们所穿的袍服就被称为“旗袍”。旗袍之名,源于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满族被称为“旗人”,他们的着装就被称为“旗袍”。袍”上下连属,圆领,前后襟宽大,衣衩较长,袖子紧窄,男女都可穿着——只是妇女穿的“旗袍”在领子、前襟和袖口的地方都有绣花装饰。关外寒冷异常的天气,游牧民族骑马射箭的生活方式都是催生出这种保暖适体的服装的重要因素。他们一年四季就这一个样式,仅有布料不同之分。这种男女均穿的袍褂服装,因在窄小的油口处,还接有一截止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状似马蹄,所以又称“马蹄袖”,也叫“箭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猫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可保暖又不影响拉弓射箭。四面开衩是为了便于上下马。清王朝统一全国后,于顺治二年(1 645年)下达剃发易服政令,逼迫汉人剃发留辫,改穿满旗服饰。但是,由于汉文化的影响,也由于满人骑射生活方式的改变,旗袍的款式和用料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妇女的旗袍变化尤为显著,马蹄袖被改去,袖口渐渐由窄变宽至8寸至1尺;领口、衣襟及袖端边缘等处都镶绣着花纹,甚至旗袍满身都绣有当时流行的花卉和吉祥图案,做工越来越细,旗袍也越来越俏丽。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步确立,旗人的袍服有所变化发展,与满洲早期的样式也有所不同,这时旗女所穿的袍可说是旗袍真正的前身, 到民国才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旗袍,称

为新旗袍或新式旗袍.旗女的袍装与汉族妇女的两截装束,在清初有著明显差异. 旗袍的发展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著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著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著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 满族人住中原后,游猪变为农耕,加以与汉族文化如大领大油等的交流,原有作为民族文化表象特征的旗袍,也自然发生变化。如:不宜于农耕的窄袖油马蹄袖,就变成了喇叭袖;不常骑马、四开衩就改变为两开衩,甚至不开衩;旗袍就成了直筒式的宽袖大袖长袍样式。用料也有变化。以前定都东北盛京后,已由以皮袍为主改为多用棉布,这时,不但仍多用棉布,绸缎料也多起来。男人旗袍虽仍以蓝、黑二色为主,但读书人却有相当一部分人穿白、红、紫色的。至于黄色,因是皇家独尊之色,若用就会被砍头,且可株连九族,所以,民众是忌用的。妇女的旗袍变化就更大,如圆口领上加了一寸多高的立领制工也精巧得多,不仅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

中国古代纹样的变迁

xx古代纹样的变迁 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传统的艺术大国,装饰纹样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恢宏的成就。我国传统装饰纹样千变万化、绚丽多彩。因其附着载体的不同从而产生了陶器纹样、青铜纹样、织绣纹样、玉器纹样等;因其装饰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动物纹样、人物纹样、植物纹样、生活场景纹样等;按其装饰手法又可将其分为抽象纹样、具象纹样等。从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它大概经历了一个从简洁抽象到繁缛,从狰狞严肃到活泼和生活化,从简单的动物植物到寓意丰富的装饰吉祥纹样占居主流这样一个历史发展演化的脉络。 早在几千年前的陶器时代,先民们就开始运用图案来装饰自己的生活,利用装饰语言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彩陶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一种卓越的创造。它的图案组织和表现手法的出色成就在装饰艺术领域中放射着灿烂的光彩。从彩陶图案整体看,是以丰富多彩的集合图案为主体,但也有山纹、花瓣纹。 几何印纹陶的制作,有手制、模制和轮制集中,几何形花纹常见的有水浪纹、米字纹、回纹、方格纹、编织纹、绳纹等十种。这些几何纹连续反复,系那个成了一种规律的图案美。 所以被誉为是最优秀的东方沿海的古代文化。 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花纹,多流行想象的动物纹。例如,饕餮纹、夔纹、龙纹、凤纹等。 其主纹常见的饕餮纹,多饰在器物的显要部位。龙纹是我国装饰纹样中应用最久的一种,最早见于青铜器。商代青铜器的图案纹样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多采用对称的格式。尚待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后期出现了三层刻画,即除主纹和地纹外,还在较粗的花纹或主体花纹上,再勾刻以细线。 周代纹样打破了商代一直线为主的特点,也打破了对称的格式,一般都组成形,但又未完全摆脱直线的雏形,因此形成直中有圆、圆中有方的特点,窃曲纹就是代表性的一种。周代盛行鸟纹,环带纹应用也较多。另外,还有重环纹、瓦纹等。周代的装饰特色是不用地纹,装饰画纹中,在商代成为主体花纹

青海民俗

青海民俗 青海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全省除汉族外,世居青海的主要有藏、回、土、撒拉和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的风情。 藏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中的主体民族,从全国藏族分布看,青海是藏族分布最多的省(区)之一。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歌舞旋律明快,节奏强烈、舞姿优美,动作豪放。赛马、赛牦牛、射箭、摔跤、登山等都是藏族十分喜爱的传统民族体育活动。 土族是青海高原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勤劳纯朴、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成为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国内外游客到互助土族之乡游览,已成为省内极具吸引力的民族风情旅游项目之一。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生活习俗大多同回族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点。据历史考证,撒拉族先民700多年前从中亚撒马尔罕迁到循化街子一带定居,后来在民间有各种各样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给撒拉族这个民族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他们非常注重礼节,宾客来访,全家人在蒙古包外恭迎,并用“霍仁木”(全羊席)盛情招待,席间拿出自己酿制的传统饮料马奶酒为客人助兴。蒙古族人热情奔放,喜爱歌舞,每年七、八

月间都要在草原上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届时,杀牛、宰羊,喝酒唱歌,还要举行射箭、打靶、赛马、摔跤等活动。 回族,主要聚居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区,其余散居全国各地。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回族聚居地方,多建有清真寺。每年举行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三大节日。 青海人类历史 根据研究得知,在距今2万多年前,青海柴达木金地的气候温暖湿润,淡水湖泊众多,水生植物非常丰富,成群的食草类动物在湖滨的疏林草原上奔走觅食。被今天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称为“小柴旦人”的青海先民,就在这里以狩猎为生,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获取食物。 1982年,在小柴旦湖滨沙砾层中发现的刮削器、刻具和钻具等打制石器,经现代技术测定,距今已有2.3万年。在此之前,在可可西里和沱沱河沿岸,也曾采集到一批打制石器。说明那时这里已经有了人类居住。 在距今6700年前,生活在贵南县拉乙亥一带的青海先民,以采集农业为生,不仅使用研磨石器加工谷物,而且能用兽皮缝制衣服。根据1980年在贵南县发掘出土的石锤、石刀、骨锥、骨针等器物,可以证明,当时的青海先民大约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的早期。 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青海人的祖先们,开始过上了定居生活,他们主要从事“刀耕火种”式的原始农业,谷物以“粟”为主。狩猎和畜牧业是辅助生产,捕猎鹿、野羊,饲养猪、狗等家畜。这一时期的遗存,属于与仰韶文化一脉相承的马家窑文化,广布在青海东部和青海湖周围 到距今3800年前后,青海先民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谋生的工具已经是精心磨制、造型规整、刃部锋利的石器,还有用青铜铸造的刀、矛、钺等武器。 在距今2900年前后,青海先民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创造了青海东北部的土著文化——卡约文化,它的继续发展便是诺木洪文化。这一时期,人们农牧兼营,西部则以牧业为主。大家身着毛织衣服,脚穿牛皮靴,佩戴用玉、石、骨、铜等制作的饰物,吹奏着骨笛,在田间、草原上劳作和歇息。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在冷战结束之后迅速发展

西方国家正把文化渗透作为控制他国民众思想和精神生活、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有效手段。文化传播在他们看来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操控的政治资源,他们有意识、有目地把它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特殊工具。通过把自己的文化打造为衡量一切文化的标准和尺度,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国受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实现对其思想和精神生活的控制,借以实现西方国家的政治目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在其著作中也说:“它(美国的文化渗透政策)的目的不在于攻占他国的领土或控制其经济生活,而在于制服和控制人的头脑,作为改变两国权力关系的工具。” 从中国国家安全的角度和现今的国际形势来看,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是其“西化”和“分化”中国,实现削弱甚至瓦解中国的战略图谋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冷战的结束,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单纯依靠军事干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转而通过向其他国家推行文化霸权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和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成为他们首当其冲的目标。美国针对中国所制定的文化渗透战略在著名的“十条戒律”中可见一斑,尽管这一文件的权威性还有待考证,但其清晰地表达了美国对中国文化侵略的意图和手段。“第二条,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九条,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尤其是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使西方国家看到了利用文化进行“和平演变”的巨大力量,同时也加强了他们运用文化手段来“西化”其他非西方国家的信念。总而言之,西方对中

建国以来服饰的发展与演变

建国以来服饰的发展与演变 汉服代表着汉朝的端庄典雅,唐装代表着唐朝的自信开放。服饰从来就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最鲜活生动、最形象的记录。建国以来,服饰潮流的每一次变化,都折射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与变革。 建国初期,很多地区的服饰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男子一般穿侧面开襟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做衣的面料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或麻布。 很快,穿衣打扮与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此时的中国处处都充满着革命的气氛,服饰本身特有的审美属性被其衍生的政治属性所压倒。西装和旗袍被看作是资产阶级情调,于是便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干部服、列宁装作为新的时尚服饰,在短期内传遍了全国。干部服融合了中山装和军装的特点,有四个衣袋,小翻领,单排扣,多为蓝色,既保持了中山装的儒雅,又和军装相似,广受欢迎,成为男性着装的首选,除机关工作人员外,其他行业的男性也普遍穿着。列宁装是依照列宁常穿的服饰而设计的一种服饰款式,主要特点是:大翻领、大掩襟、双排扣、斜插口袋,有的还配一条带铜扣的腰带,穿上这种衣服,显得既新颖又思想进步,遂迅即成为女性的典型服饰,革命女干部更是人人必穿。但在苏联,列宁装本是男性的服饰,传入中国后却成为女性的普遍衣着,这成为了服饰史上的一件趣事。 50年代,全国出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民权利投入经济建设的潮流中。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多的提高,全社会流行朴素美,在穿着上更趋向与实用和结实。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轰轰烈烈地进行,当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从苏联传入的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女性欢迎的服饰。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饰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

我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史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

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中国美术史 第一编 史前及先秦美术

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 第一章史前美术 一石器时代美术的明显特征: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饰品: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饰品。 1987年河北兴陵发现的一件赤鹿角枝残段是现知比较可靠的最早的原始刻划艺术品距今13000年。 内蒙古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石刻女神像 新石器时代末期,也称“龙山时代”或“铜石并用时代”是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变的过渡时代。 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品种,是距今4千多年前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它以黑色陶器为其特征,所以称之为“黑陶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所以又称“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出土大量玉器玉琮和玉璧是良渚文化玉器中重要的礼器。 二陶器的发明与磨制石器的应用并列成为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陶器用途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按陶质分:红陶、白陶、灰陶、黑陶。 所谓彩陶:指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赭红、黑、白诸种颜色)黑陶: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形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山东龙山文化以轮制技术制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工艺精巧著称(山东潍坊姚宫庄、镂孔蛋壳黑陶杯) 彩陶和黑陶代表我国美术创作的第一次高峰,在技术上、造型上为青铜器的出现做出准备。 新时期中期裴李岗文化中发现的有绿松石珠 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玉器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玉器。 浙江余杭出土的一件大玉琮有“琮王”之称。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编织工艺相当发达,河姆渡遗址发现大片苇席印痕 河姆渡出土的木胎圈足漆碗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漆器。 三仰韶文化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最为杰出 陕西西安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 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的花瓣文彩陶盆和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属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的一个分支,分成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 其彩陶特点:装饰面积大、回旋多变之特色、色调热烈,色彩对比强烈。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遗迹是辽宁建平、凌源交界处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和宁夏固原店河村齐家文化遗址 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给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山崖石面口的图画,作者是巫师兼猎人。 青海同德宗日出土的多人舞蹈纹彩陶盆属于马家窑文化中的宗日文化。四红山文化陶塑与泥塑女神像的出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重要的美术考古

青海特色旅游文化

青海特色旅游文化 高原特色旅游业,已成为西部大开发中我省大力发展的四大特色经济之一,也是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树立青海形象的重点建设工程。青海以其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民族风情,形成旅游资源的富矿区。但与藏族、土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相比,青海回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尚处于滞后。因此,如何开发与发展回族文化旅游资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对青海回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做一初探,以求抛砖引玉。 一、青海回族文化旅游亟需准确定位文化旅游是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体验社会风俗,感悟历史迹痕,追寻文化时尚的深层次旅游态势。它不同于单一以自然风光为内容的观光旅游,而是内隐于民族之中的各种形态的文化,必须予以研究和开发。其中首要的问题是定位。 从文化旅游的视角审度,青海回族这一特定区域、特定共同体的文化是独具魅力的,其民族性,宗教性,民俗性等均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特别是国内旅游热已从纯粹的观光旅游日益转向文化旅游,而以文化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国外游客青睐于此的现状,说明青海回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迎合时机,顺应潮流,宜于实现的。 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青海回族文化旅游业几天定型,多处于零散无序状态。湖光山色、神秘文化、丽彩服饰、奇风异俗在青海回族文化旅游资源中储量虽丰富,但已开发出的文化旅游项目较缺乏。亟需专家学者对青海回族文化旅游作深入、合理、切实可行的分析、论证和设计,把政府或企业发展旅游的单纯经济行为升华为文化理念,(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旅游的经济行为),作为一种文化产业予以阐述。 二、整合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发掘内隐文化旅游资源任何一种资源,倘若只有原始产品或粗加工产品是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必须提高技术含量,增加其附加值。文化旅游资源也不例外。青海回族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可谓无处不在,只要是青海旅游点就会有白帽子、黑盖头的清真饭馆、商铺,但这种单纯以商业价值依附于其它文化旅游资源上的寄生方式,是无法显示出回族文化旅游的整体概念,实际上是一种资源闲置。另外,列入各大旅行社行程名单的青海回族文化旅游点也仅西宁东关清真大寺1处,但也只作为简单景点,不派生其它附加值。虽然政府或企业想方设法上马各种旅游项目,但文化味太淡,吸引力不够,难以持久。因而对现有零散无序的文化旅游资源予以文化链的重新排列组合。突出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形成产业化,必定会呈现出一片新气象。 青海回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开发中,更重要的课题是如何把内隐的文化旅游资源剥离出来,并形成品牌。回族文化的深层面往往处于隐闭状态,因此国内外游客对回族文化大多一知半解,不明就里,从而对回族文化中的神秘性希望能予以了解认识、体验感悟。对于研究者而言,如何把青海回族文化诸层面细化,将可以作为文化旅游的文化因子分离出来,整合为系统的文化旅游项目,如清真寺建筑群落及寺坊宗教活动建构起的宗教文化景观;各种清真菜肴和风味小吃组成的高原特色饮食文化;人生礼仪,家族村落,衣食住行形成的粗犷豪爽的民风民情等等,并给予传统意义和现代意义的阐释,做出市场经济下,文化旅游项目运行、增值的结构模式。 三、建立以西宁市城东区回族文化为核心、各州县回族特色文化为内容的青海回族文化旅游大构架现在大西宁的开发与建设,已树立了良好的省会形象,成为拉动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枢纽区。因此可依托大西宁的优势,建立以东关清真大寺为中心,东关

当前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新特点

当前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新特点

当前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新特点 苏联解体和柏林墙的倒塌, 宣告了1945 年雅尔塔会议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阵营冷战对立政治局面的结束, 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成为冷战后惟一的超级大国, 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不甘落后,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拓展国际空间, 积极推动多极化的发展, 国际政治舞台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要问题, 对话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同时, 由于失去了共同的敌人, 短时没有战争威胁, 西方阵营内部也在积极进行力量重组, 出现种种分化。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 虽然冷战结束、西方阵营内部矛盾重重, 但是冷战思维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并没有消亡, 相反, 冷战思维在西方对华策略上表现仍十分明显。 一、冷战后西方对华战略的转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以经济、政治、军事为核心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对华策略也相应作了一些调整, 但是无论怎样调整, 其对华策略中的冷战遏制思维丝毫没有减弱, 他们所谓的调整不过是形式上的调整, 由单纯遏制策略调整为接触中遏制、进而实现和平演变的策略。这种形式上的调整, 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因素: 首先, 从历史经验看, 单纯的封锁对抗是行不通的。在

西方在进行文化渗透活动中, 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和宗教是最重要的渠道和工具。经济文化交流是西方对华渗透的主渠道。近年来, 在游说国会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时, 美国政府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是要在对华接触过程中, 传播西方文明和西方价值观, 进行文化渗透。改革开放以来, 一方面, 我们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和经济健康顺利发展; 另一方面, 在同我国的交流过程中, 他们把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腐朽的东西也带了进来,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造成冲击。 宗教是西方对华进行文化渗透活动的重要工具。二战期间, 梵蒂冈教廷就曾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教皇和其手下的大主教成为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政治帮凶。当前, 宗教更是成为西方国家反华的心战工具。2000 年10 月1 日, 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 梵蒂冈教廷一味迎合台湾当局的政治需要, 无视西方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把他们封为圣人, 再一次成为西方国家反华的政治工具。宗教也是宣扬西方价值观、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华文化渗透的工具。近年来, 西方利用我国对外交流增多和我国对宗教活动管理上的某些疏漏, 积极加强对华的宗教宣传, 进行文化殖民。西方国家为加强对我国进行宗教渗透, 制定了详细的渗透步骤和计划。我国的非法传教活动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佚名 一、中国史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质学研究表明,中国史前及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格局,是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而形成的。进入地史的新生代后,全球发生了剧烈的造山运动。第三纪是造山运动最为剧烈的时期。由于欧洲的阿尔卑斯、亚洲的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的造山运动,使得海洋范围缩小,陆地面积扩大,最终形成了现今地球的海陆轮廓。 对中国现今地形影响最大的是喜马拉雅运动。依据板块运动理论,喜马拉雅运造山动是由于第三纪印度、阿拉伯等小板块碰撞亚洲大陆而发生的。喜马拉雅地区,在始新世时还是海洋环境,中新世时强烈的造山运动使这一地区上升为陆地,上新世晚期青藏高原已抬升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更新世早期平均海拔为2000米,更新世中期高原面在3000米左右,更新世晚期广大原面已达4500~ 5000 米的高度。喜马拉雅运动导致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 首先,喜马拉雅运动,不仅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而且引起了中国大陆的一系列大规模的差异性升降构造变化,形成了西高东低呈巨大的三级阶梯形下降的自然地貌基本格局,即由珠穆朗玛峰等一系列高大山系和青藏高原组成的第一级阶梯,海拔高度一般为4000~ 5000 米;自昆仑山和祁连山以北、横断山脉以东,地势急剧下降而形成第二级阶梯,包括新疆和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海拔高度多在1000~ 2000 米之间;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到滇东高原一线以东,地势再次下降形成第三级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地区,高度也降到1000米以下到数十米。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大大改变了中国的古地貌,引起了西风激流的动力作用,改变了中国各地气候要素的组成。在强大的西风激流吹扬下,中亚内陆沙漠地区的大量粉尘被抬升到3000米以上的高空,随风向东南方向飘移。之后,由于东南季风的干扰和秦岭、六盘山、吕梁山、太行山的阻隔和截留,风速变慢,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大量沉积下来,形成巨厚的黄土堆积。中国第四纪黄土研究表明,黄土是从距今约250 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开始堆积的。但当时,由于青藏高原上升的还不很高,西风激流的作用尚不很强,最早形成的午城黄土的沉积的速率、厚度和广度均较小。中更新世时,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风力作用和沉积速率加强,在黄河中游,特别是泾、洛河流域形成了厚达数十米的离石黄土。更新世晚期,由青藏高原进一步上升到现代的高度,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最终基本形成,气候进一步变得干凉,风力作用和马兰黄土的堆积速度明显加快,最终在中国北方形成了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堆积,并在黄河中游一带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黄土高原。 再次,喜马拉雅运动还引起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阴山、燕山、秦岭、南岭等山系的强烈上升,大大改变了中国各地气候要素的组成,最终形成了三大自然区域:即东部季风区(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青藏高原以东)、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以北)和青藏高寒区。此外,境内的一些东西走向山脉,阻当了西北寒流的南下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北上,对于大气热量和水分的再分配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自北而南-形成了温度、降水量、植被有所差异的几个气候区。北部天山-祁连山-阴山-燕山一带是划分暖温带和温带的分界

中国陶瓷艺术纹饰的发展与研究

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中国陶瓷艺术纹饰的发展与研究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撰写日期:2013年11月1日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简析中国陶瓷艺术纹饰的起源....................................... (一)几何形纹饰................................................. (二)植物纹饰................................................... (三)动物纹饰................................................... (四)人物纹饰................................................... (五)陶瓷纹饰构图规则........................................... 二、中国陶瓷艺术纹饰发展概况及重点介绍............................... (一)中国陶瓷纹饰宋元时期的发展变化............................. (二)宋代耀州官窑瓷器纹饰的表现形式............................. (三)元代青花瓷装饰艺术独特之处................................. (四)明清两代陶瓷纹饰的风格体现.................................

青海地域文化

单项选择题(20 个) 1、青海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3 万年前的()晚期 A、新石器时代 B、青铜器时代 C、旧石器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答案:C 2、约在距今约6000 年前,青海地区进入了()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 A、辛店文化 B、齐家文化 C、卡约文化 D、马家窑文化 答案:D 3、发达而且规模宏大的()是马家窑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A、制铜业 B、制陶业暨彩陶文化 C、石器制造业 D、青铜器制造业 答案:B 4、齐家文化除铜器之外值得注意的又一文化元素是()。 A、彩陶文化 B、青铜器文化 C、玉文化 D、建筑文化 答案:C 5、()对我们研究高原早期民族如藏族、羌族的起源历史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族交流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A、宗日文化 B、齐家文化 C、卡约文化 D、马家窑文化

答案:A 6、两汉时期,( )是青海地区最有特色的文化。 A 、汉族文化 B 、臧族文化 C 、鲜卑人文化 D 、羌人文化 答案:D 7、东晋隆安元年 (397年),河西鲜卑秃发氏首领秃发乌孤在青海境 内建立了( ),存在了 18年,对开拓河湟地区、促进社会进步 作出了贡献。 8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青海境内建立的( 年之久,极大地促进了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A 、前秦政权 B 、后凉政权 C 、南凉政权 D 、吐谷浑政权 )即青海道由于河西的战乱得到 B 、丝绸之路西道 D 、丝绸之路 )开始在青海兴起,对青海社会进步 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A 、前秦政权 C 、南凉政权 答案:C B 、后凉政权 D 、吐谷浑政权 答案:D 9、 南北朝时期青海境内的( 了很大的发展。 A 、丝绸之路南道 C 、丝绸之路北道 答案:A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 ),立国达35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