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摘片茶叶做书签》预习单

《摘片茶叶做书签》预习单

《摘片茶叶做书签》预习单
《摘片茶叶做书签》预习单

语文学讲课堂

《摘片茶叶做书签》预习单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积累“蓬荜生光”等词语,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摘一片茶叶做书签的哲思,领悟茶书人生的境界。

【知识链接】

“杂文”,简单地讲,散文的一种。它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一种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为特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自主先学】

一:熟读感知

1、标出小节;

2、朗读课文;

3、积累词语:

(1)读一读,加粗字体注音:

翩翩如仙鬓须皆白邂逅沁人心肺蓬荜生光烤炙

满腹经纶去浮祛躁簸箕神明歆气箪醪投河缭绕

(2)写一写易错的字词:

(3)选词造句:

4、理清层次:

先叙:第节——第节;写了:

后议:第节——第节。写了:

5、整体感知:

作者用茶叶做书签表达了怎样的哲思?(到文中去勾画)

二、品读赏析

1、品读勾画:

(1)在文中勾画出描写茶叶的语句,品读赏析,做批注。

(2)在文中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品读批注。

2、质疑问难:

(1)体会对比写法的好处,感悟作者想表达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

(2)写出你的疑问:

自学、悟学、互学、问学、教学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的生字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的生字《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板书:地震]师:同学们,大家用课余时间搜集了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谁愿意把搜集到的信息告诉大家?(学生谈论) 2、师:老师也带来了相关影片资料,请看(播放影片片段)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3、揭示课题: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①自由读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地句子认识本课地生字和新词, 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③用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地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 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靠着互相坚定地信念,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4各同学的事情) 2、文中的哪些描写使你深受感动? 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是去,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评议,齐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质教案图文稿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质教 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墨红中心小学施小聪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层次,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于1994年1月17日凌晨在美国洛杉矶西北部发生的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桥梁坍塌,公路断裂,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荒原。而在这次地震中,当儿子的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父亲的坚定与绝不放弃的信念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2.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思考这句话的意思,通过提出疑问展开课文的深入学习。 二、品读体验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2.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 3.分析文中表现“父子了不起”的句子,在具体的品读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父亲的了不起: ①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语气。) ②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眼神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教师点拨: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并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表达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关爱。 ③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从此时父亲“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中你看出了什么) 教师点拨:不直接写36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着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双眼布满血丝”是因为父亲许久没睡了,当人处于极度紧张的时候眼睛里会布满血丝;父亲的衣服之所以会破烂不堪,因为被瓦砾、钢筋等尖锐的东西钩破了;“到处是血迹”,说明尖锐的东西钩破的不仅是父亲的衣服还有父亲的身体。④教师小结:可是父亲有没有因为这些而停下来包扎自己的伤口没有,他依然在挖……此时的你想说些什么呢为什么他不认为没有希望了,因为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请你讲一讲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 2、是啊,父母的爱是平凡、朴实、无私的。母爱如太阳,热烈而温暖,父爱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许,我们并不在意他的存在。可是这种平凡的爱在我们生命遇到危险时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今天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并互相检测生字。 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名读课文,检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读书体会,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四、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为什么文中反复三次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_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_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 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orG,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 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踢拖踢拖小红鞋》《花婆婆》阅读测试题带答案

《踢拖踢拖小红鞋》阅读自测题 1、《踢拖踢拖小红鞋》这本书的作者是()。 2、小红鞋的好朋友是()。 3、兔儿伞是指()。 4、玎玎喜欢画画,这天她画了()。 5、苹果小人儿把()推到了。 6、玎玎过5岁的生日,收到()礼物。 7、绒绒狗对尖尖嘴说()。 8、大家都说我待人好,从心眼喜欢我,是()说的。 9、()打个喷嚏,把尖尖嘴打出去好远好远。 10、玎玎睡觉时,()才能睡着的。 11、对于蛙鸟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青蛙的头,小鸟尖尖的嘴 B.青蛙的身子,小鸟的尾巴 C.蛙鸟的家安在树上 D.蛙鸟的家安在池塘里 12、()夸尖尖嘴爱动脑筋。 13、尖尖嘴说比()跑得快。 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小人儿爱动脑筋 B.尖尖嘴好强 C.绒绒狗做事情坚持 D.绒绒狗好强 15、没线的风筝是指()。 16、“在山的那一边,有一座花园,那时我的家。我常常思念”这是()朗诵的。

17、对于蝴蝶诗人的想法,描述正确的是() A.想长期住在花园里 B.想一直在诗集里 C.想在阳台上写诗 D.想飞得远远的去写诗,给大山、小树、花朵听。 18、()丢了一个屁。 19、金黄的树叶是指()。 20、春天,金黄的树叶去了哪里?() 21、柿子树是()种的。 22、《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里面没出现的是() A.盲孩子 B.相思鸟 C.萤火虫 D.影子 23、相思鸟在()筑了一个巢。 24、绒绒狗梦见了什么()。 25、尖尖嘴闻到了()的味道。 26、尖尖嘴吃了()杯冰淇淋,飞得无影无踪。 27、()坐上了( ),去救好朋友。 28、绒绒狗和()搏斗,因为它把尖尖嘴叼在嘴里。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主要是想表达() A.盲孩子很寂寞,没有光亮没有色彩 B.萤火虫能带来光芒 C.影子是盲孩子的好朋友 D.关爱弱小,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快乐幸福 30、《香香鸟》中,你知道香香鸟是小花和()帮助小小鸟孵出来的。 31、《白丁香紫丁香》中,奶奶种的是();爷爷种的是() 32、《踢拖踢拖小红鞋》中,通过小红鞋的奇妙经历,它结识了好多朋友,其中第一个帮助小 红鞋的是(),小红鞋的主人是()。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文中讲述了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生死面前的一个感人故事。课文编写的意图是使学生受到父子情的 感染,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父亲对儿子无私而真诚的爱;感悟儿子对父亲的信任。 2、从读中感悟,从读中体会地震中父与子的伟大。 3、引导学生与主人公进行对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 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播放制作有关地震的录相片]。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课前先观看一段录相片,请大家认真看并说一说看过后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正处其中又会怎样呢?(生谈感受)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大地震的情景,给人的感觉确实是惊心动魄,地震中也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一次大地震中的一对父子身上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这个感人的故事?生: 想。(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想象画面,引读悟情 1、 自由读文,要求: (1) 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句子认识本课生字和新词。 (2)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2、 读第十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

3、 生汇报,指导朗读。 生:我看到父亲满身都是灰尘,可他什么都不顾了。 生:我看到父亲的手指抠破了,手上全是鲜血。 生:父亲的眼睛肿了,布满了血丝,他也没有停止。 师:同学们说的多感人啊﹗把你们想象到的融入到朗读中,自己试着练一练。(指 名读,评读,齐读) 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 默读课文,要求: 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地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2、 学生默读课文,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3、 除了刚才学习的 ,文中的哪些描写还使你感动? 引导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得知儿子有危险。“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 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的情况。) (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父亲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是去,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发自心底的痛苦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 指名读,评议,齐读。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向起!他坚定地站起身来,向那片废墟走去。”(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来,并向废墟走去。那么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 分小组讨论后评议,齐读) (4)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在一起,”(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生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心中即有千言万语,而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是通过言语来表现,请你试一试怎样读才能把父子重逢后的激动与喜悦之感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详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 细巷中心小学孙石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中的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书写课文中的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对话,读中感悟地震中父与子的伟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殷殷父爱的同时,增强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演讲(学生评价、体会) 一、导入明标 同学们,从刚才的演讲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去感受灾难中深深的父爱。 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出示学习目标: 1、能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1至12自然段,能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自学质疑: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上两个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句子1 :“……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30万人”“ 不到四分钟”两个数字词告诉我们这是一场大地震;找好关键词感情朗读突出大地震) 是啊,灾难的来临就是这样的突如其来,势不可挡。还可以从哪些

金波——《踢拖踢拖小红鞋》阅读测试题

1、《踢拖踢拖小红鞋》这本书的作者是() A.张之路 B.曹文轩 C.刘先平 D.金波 2、小红鞋的好朋友是() A.小胖小 B.老爷爷 C.另一只小红鞋 D.小老鼠 3、兔儿伞是指() A.玩具 B.小雪兔 C.鲜花 D.小伞 4、玎玎喜欢画画,这天她画了() A.苹果小人 B.尖尖嘴 C.绒绒狗 D.小怪物 5、苹果小人儿把()推到了、 A.尖尖嘴 B.玎玎 C.绒绒狗 D.小怪物 6、玎玎过5岁的生日,收到()礼物 A.苹果小人 B.尖尖嘴 C.小怪物 D.绒绒狗 7、绒绒狗对尖尖嘴说() A.不许吃,只许闻,只许看 B.不许吃,不许闻,不许看

C.不许吃,只许闻,不许看 D.不许吃,不许闻,只许看 8、大家都说我待人好,从心眼喜欢我,是()说的 A.尖尖嘴 B.苹果小人 C.小怪物 D.绒绒狗 9、()打个喷嚏,把尖尖嘴打出去好远好远 A.小姑娘 B.小怪物 C.绒绒狗 D.苹果小人 10、玎玎睡觉时,()才能睡着的 A.揪住绒绒狗的耳朵 B.揪住小怪物的耳朵 C.抱着苹果小人儿 D.抱着尖尖嘴 11、对于蛙鸟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青蛙的头,小鸟尖尖的嘴 B.青蛙的身子,小鸟的尾巴 C.蛙鸟的家安在树下 D.蛙鸟的家安在池塘里 12、()夸尖尖嘴爱动脑筋 A.苹果小人 B.玎玎 C.绒绒狗 D.蛙鸟 13、尖尖嘴说比()跑得快

A.蛙鸟 B.玎玎 C.绒绒狗 D.苹果小人儿 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小人儿爱动脑筋 B.尖尖嘴好强 C.绒绒狗做事情坚持 D.绒绒狗好强 15、没线的风筝是指() A.蝴蝶 B.云雀 C.蓝鹰 D.蛙鸟 16、“在山的那一边,有一座花园,那时我的家。我常常思念”这是()朗诵的 A.蛙鸟 B.尖尖嘴 C.绒绒狗 D.蝴蝶 17、对于蝴蝶诗人的想法,描述正确的是() A.想长期住在花园里 B.想一直在诗集里 C.想在阳台上写诗 D.想飞得远远的去写诗,给大山、小树、花朵听 18、()丢了一个屁 A.小猴子 B.小熊 C.小小牛 D.爸爸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完整版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阅读中,品位作者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几个方面的描写刻画了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3、情感与态度: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激发学生热爱父亲,能够在生活小事中感受父爱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PPT 课时计划:3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10 1、出示一组父子温馨照,请生谈一谈,从这组照片中感受了到什么?你能够想象他们平日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父子关系如何呢?(围绕幸福、温暖、父子关系和谐融洽即可) 2、再出示一组地震后断壁残垣的照片,并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主选择1——2个,结合图片说一说,你看了什么? (1)6个词语:混乱血迹瓦砾废墟爆炸颤抖 (2)先读一读这6个词语,再结合这组地震的图片,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你会想起谁?为什么? 3、小结,引出课题 同学们,在灾难人的感情是脆弱的,人的感情却又是坚强的。今天,我们就走进美国洛杉矶的一场大地震,去认识那里的一对感人至深的——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概括全文

1、听读课文录音,划出本课生字词。5 B 2、小组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两个问题15 在听读的过程中,你从课文中收获了哪些关于地震的信息?收获了哪些关于这对父、子的信息?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预设一: (1)关于这次地震——有一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这是一场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给很多人造成了伤害。 (2)关于父亲——在学校的一片废墟里,他不顾爆炸和余震的危险,坚持要把儿子挖出来。因为他和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最终,成功救出了儿子。 (3)关于儿子——在地震中,和同学一起被埋,但是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因为父亲和他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在等待中鼓励同学坚持下去,最终他与同学都得救了。 (4)父与子的相通之处在于那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5)引导学生,概括全文P 1)《地震中的父与子》在同学们的口中慢慢地被讲述出来了,谁能试着来填一填。课文讲述了在()的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的危险,心里想着自己对儿子的承诺——(),他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在()里救出()的故事。 2)课文讲述了在…… 一位父亲…… 儿子…… 最终…… 三、小结方法 1、生试着总结概括全文的方法 概括全文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六要素法,再找出中心句,遵循着这样的顺序,一点点地把文章的脉络理出来。

《踢拖踢拖小红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踢拖踢拖小红鞋》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踢拖踢拖小红鞋》这本书的作者是(金波)。 2、小红鞋的好朋友是(另一只小红鞋)。 3、兔儿伞是指(鲜花)。 4、玎玎喜欢画画,这些天她画了(苹果小人)。 5、苹果小人把(尖尖嘴)推到了。 6、玎玎过5岁的生日,收到(绒绒狗)礼物。 7、绒绒狗对尖尖嘴说(不许吃、不许闻、只许看)。 8、大家都说我待人好,从心眼喜欢我,是(绒绒狗)说的。 9、(绒绒狗)打个喷嚏,把尖尖嘴打出去好远好远。 二、选择题 10、玎玎睡觉时,(A)才能睡着的。 A、揪住绒绒狗的耳朵 B 、揪住小怪物的耳朵 B、抱着苹果小人D、抱着尖尖嘴 11、对于蛙鸟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ABC)。 A、青蛙的头,小鸟尖尖的嘴 B、青蛙的身子,小鸟的尾巴 C、蛙鸟的家安在树下 D、蛙鸟的家安在池塘里 12、(D)夸尖尖嘴爱动脑筋 A、苹果小人 B、玎玎 C、绒绒狗 D、蛙鸟 13、尖尖嘴说比(C)跑得快 A、蛙鸟 B、玎玎 C、绒绒狗 D、苹果小人儿

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苹果小人儿爱动脑筋 B、尖尖嘴好强 C、绒绒狗做事情坚持 D、绒绒狗好强 15、没线的风筝是指(C) A、蝴蝶 B、云雀 C、蓝鹰 D、蛙鸟 16、“在山的那一边,有一座花园,那是我的家。我常常思念”这是( D )朗诵的 A、蛙鸟 B、尖尖嘴 C、绒绒狗 D、蝴蝶 17、对于蝴蝶诗人的想法,描述正确的是(D) A、想长期住在花园里 B、想一直在诗集里 C、想在阳台上写诗 D、想飞的远远的去写诗,给大山、小树、花朵听 18、(C)丢了一个屁 A、小猴子 B、小熊 C、小小牛 D、爸爸 19、金黄的树叶是指(A) A、秋天的银杏叶 B、春天的银杏叶 C、春天的梧桐叶 D、秋天的梧桐叶 20、春天,金黄的树叶去了哪里(B) A、天空 B、变成了书签 C、泥土 D、树上 21、柿子树是(B)种的 A、小姑娘 B、奶奶 C、相思鸟 D、姐姐 22、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里面没出现的是(B) A、盲孩子 B、相思鸟 C、萤火虫 D、影子

四年级下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生字组词语文s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生字组词语文s版 《地震中的父与子》生字【昔】 读音:xī 巧记:共去八()“日”。 字义:从前 组词:昔日往昔昔年今昔今非昔比今胜于昔抚今追昔抚今痛昔 造字:会意法 造句:退耕还林使我的家乡又恢复了昔日的秀美。 笔顺:上宽下窄,字的整体要匀称紧凑。 字歌:昔年春天求人借钱筹措如愿腊月来还 2《地震中的父与子》生字【漆】 读音:qī 巧记:“人”取“木”中水(氺)成品也像水(氵)。 字义:①黏液状涂料的统称②用漆涂 组词:①漆黑②漆成红色 造字:形声法 造句:漆黑的夜晚我不敢一个人出门。 笔顺:右部横短,“木”捺改为点,“人”捺宜伸展。 字歌:屋外下大雨屋内黑漆漆要去做运动腿上戴护膝 3《地震中的父与子》生字【拐】

读音:guǎi 巧记:“另”外有手(扌),骗你别走。 字义:①腿脚有毛病,失去平衡,走路不稳②转折③骗走人或财物 组词:①一拐一拐②拐弯七弯八拐③拐卖拐骗 造字:形声法 造句:受伤的战士一拐一拐地走了过来。 笔顺:“扌”笔画稍放,提略长;“另”上小下大。 字歌:不许闹别扭一瘸一拐走要学汉字捌另外刀加手 4《地震中的父与子》生字【挖】 读音:wā 巧记:用手(扌)去掏洞(穴)下蛇(乙)。 字义:掘,掏 组词:挖坑挖补挖洞挖掘挖潜挖潜力挖墙脚挖战壕挖空心思挖肉补疮 造字:形声法 造句:春天来了,老师和同学们来到山坡上挖坑栽树。 笔顺:“乙”起笔偏左,弯钩要丰满圆润。 5《地震中的父与子》生字【掘】 读音:jué 巧记:手(扌)边两座山(出),“尸”体藏中间。 字义:挖,刨

组词:挖掘掘井掘土发掘掘地掘进掘墓掘土机掘墓人临渴掘井掘地三尺 造字:形声法 造句:考古人员从古墓中挖掘出许多文物。 笔顺:左窄右宽。“尸”上部写得略小,“出”要平稳。 字歌:山巅高崛起此人脾气倔洞下有石窟动手去挖掘 6《地震中的父与子》生字【控】 读音:kòng 巧记:“空”中长手(扌),操纵(zòng)自如(字义)。 字义:①节制,驾驭②告状,告发罪恶 组词:①控制掌控失控遥控器②控诉指控控告被控 造字:形声法 造句:这台电视机的遥控器坏了。 笔顺:左边窄而长;“穴”有覆盖之势,“工”末横稍长。 7《地震中的父与子》生字【辟】 读音:pì 巧记:璧(bì)玉被偷。 字义:①开辟,从无到有地开发建设②透彻③驳斥,排除 组词:①开辟②精辟透辟③辟谣辟邪说 造字:会意法 造句:科研成果不断为农民开辟致富新途径。 笔顺:左右宽窄基本相等。左部上提;右部上紧下松。

地震中的父与子公开课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继续进行课前2分钟交流,谁来说说你所搜集到的有关父母之爱的好句子。 师:是啊,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大家又从中感悟出什么。 (学生齐读课题)9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词。 2、检查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 三、学习课文。

1、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了不起) 师板书:了不起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屏幕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你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出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可以在书上画一画重点的句子、词语,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读一读。然后四人一组交流一下。 交流: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呢?请同学们先读读划记的语句,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师板书:父亲 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1)指名读这段话,并说说怎样体会出父亲的了不起的。 (2)父亲一开始的心情是怎样的? (3)父亲一开始是伤心绝望,后来却是那么坚定,下定决心要找到自己的儿子,是什么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4)谁能来读读这段话,读出父亲这种心情的变化?(指导朗读) 生: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1)指名读这段话,并说说怎样体会出父亲的了不起的。 (2)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对比)把谁和谁进行了对比? (3)师:别的家长是大哭,然后绝望的离开,而父亲却是埋头接着挖。面对同样的情况,这位父亲的表现为什么能与众不同呢?(引读:儿子在等着我!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4)自由地读读这段话,读出其他家长的绝望和父亲的坚定。 指生读。 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指名读这段话,并说说怎样体会出父亲的了不起的。 (2)把“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划上线,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而要从8小时写起呢? (3)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时间的漫长。(指生读) (4)师:同学们,36小时到底是个怎样的概念呢?12小时是一个——生接:白天。再过12小时是一个——生接:黑夜。在过12小时又是1个——生

小学四年级语文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励志学画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一、名画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徐悲鸿的骏马图,同学们,这就是徐悲鸿所画的骏马图,你们觉得怎么样? 2、徐悲鸿是怎样刻苦努力的学习,从而使自己的绘画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 二、自学质疑,整体感知 1、课题中“励志”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可能会把“励”解释为激励,把“志”解释为志向,“励志”的意思解释为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2、同学们“励”不仅仅是激励,它还有振奋自己志气的含义。在课文中徐悲鸿先生到底励的什么“志”,请大家轻声地朗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 3、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徐悲鸿励下的志是“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三、交流展示,细读文本 1、投影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齐读这句话。徐悲鸿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哪?请你们再次默读课文,细细地去体会。 (1)学生回答徐悲鸿是在外国学生的嫉妒和讥讽下说这话的。指名读外国学生的话。(出示) (2)教师叙述:同学们,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没有地位,我们中国人在国外是常常遭人白眼被人看不起的。再读外国留学生的话。请同学们看这,指“你们中国人”,他嫉妒徐悲鸿,为什么不说“你徐悲鸿”而要说“你们中国人呢”,你有什么感受? 2、因此徐悲鸿被激怒了,他立下志向,生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必须”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必须”是一定要这么做。徐悲鸿一定要做什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 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与联想、感情朗读、小 练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体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 小时”这个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体现“阿曼达在废墟下坚持信念,鼓励同学”这个情景的相关段落。 3.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 的巨大精神力量。 4.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 1.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 的巨大精神力量。 2.感受地震灾难,体验地震带给人心灵的巨大冲击。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第二课时(详案) 一、导课 1976 年 7 月 28 日凌晨,我国唐山发生 7.8 级强烈地震, 24 万人死亡, 16 万人受伤。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 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发生了 8 级特大地震,大地颤抖,山河移位,生离死别。 地震是可怕的,它是灾难。今天我们这则故事,就发生在1994 年1 月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这就是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时的情况。(出示资料)板书课题。 二、整体入手,回顾课文 1.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父亲和儿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揭示:了不起。 三、品味课文,体验父亲与儿子“了不起” 1.出示阅读提示,学生研习课文 ① 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 边读边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并批注出理由。 ③ 试着体会父亲救儿子时的心理变化。

2.交流自悟收获。 学生可能从以几下方面来谈: 先体会父亲: 他挖了 8 小时, 12 小时,24 小时, 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件出示 引导:先让学生自己来谈谈感受,再引导到走进父亲心里。 老师引父亲 8 小时心理的变化。 体会绝望,看不到孩子的绝望。指导读: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体会他的普通,和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他的与众不同。揭示废墟的危险,和父亲的动力。信念使他重拾信心,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12 小时了, 24 小时了,父亲会是什么样子,他心里又会怎么想?联系好心人、警察、消防队长的表现,体现父亲的执着,深刻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指导朗读。 36小时了,他仍然在坚持人们以为父亲失常了,你觉得呢?引出这是来 源于他对于儿子深沉的爱。(板书)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使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读课文。 导:38 小时了,已经两个白天,一个晚上了,人疲惫到了极点,黄金救援的时间也在逐渐缩短,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引读到最后一段。 儿子: 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 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课件出示。 学生谈体会。引导联系孩子的年龄、孩子所处的环境,想象他如何度过 38小时,体会他是多么的勇敢、坚强、无私。指名读。 2.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激情:只因为那一句真挚的承诺,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在废墟中寻找儿子;只因为那一句朴素的承诺,儿子勇敢地与灾难作斗争。多么了不起的父与子啊。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作业 学习完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想对这对也不起的父与 子说点什么,那就请你写在练笔上。 板书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可以教师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 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2)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①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讨论:(1)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四、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自主读读课文,将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对不懂的词语、句子根据自己的提问,试着回答一下。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通过读感动的句子,说感动的原因,讨论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变化。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

《踢拖踢拖小红鞋》阅读指导教案

《踢拖踢拖小红鞋》 作家信息 金波爷爷是一位用爱写作的童话大师,看,他多么和蔼可亲 呀!他写了好多好多小朋友喜欢的作品: 诗集有《金波儿童诗集》《林中月夜》《让太阳插上翅膀》《我 们去看海》等;童话集《眼睛树》《影子人》等;散文集《妈妈的 爱》等。曾经有人这样评价:金波是爱的化身,美的向导。看, 他写得故事多棒呀! 主要内容 《踢拖踢拖小红鞋》这本书收录了金波爷爷不同时期的十六篇童话: 踢拖踢拖小红鞋 开满兔儿伞花的地方 苹果小人儿 蝴蝶诗人 古丢丢先生轶事 烛光里的蝶尾鱼 丢了什么 金黄的树叶 永远的家 白天鹅羽毛 白城堡 一只蓝鸟和一棵树 柿子灯和相思鸟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雪人 蜗人 小朋友你们读完以后,一定会陶醉在童话中的美好中,深深地喜欢上这些故事呢? 精彩书评 典型的“诗人童话”,既有童话特具的美的想象和幻想,又有鲜明的诗的特质:诗的语言、

诗的节奏、诗的意境。 ——文学评论家樊发稼

第一课时(读前交流+读中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读懂童话《踢拖踢拖小红鞋》,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友情的珍贵,懂得珍惜友谊,互帮互助的道理。 2.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点燃阅读兴趣,开启阅读之门,分享阅读的快乐,进而爱上读书。 3.初步养成爱护书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读懂童话《踢拖踢拖小红鞋》,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友情的珍贵,懂得珍惜友谊,互帮互助的道理。 2.初步养成爱护书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点燃阅读兴趣,开启阅读之门,分享阅读的快乐,进而爱上读书。 四教学准备 1.制作老爷爷、小老鼠、小红鞋头饰;准备童话人物图和小红鞋奖章。 2.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台下的老师都知道你们都是一群爱读书的孩子,咱来聊一聊,你最近都在读什么书呢? 看来小朋友都非常爱故事,今天呀我也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故事。想不想读一读,那好吧,我们上课吧。 师生问好。 (一)激趣导入 1.贴图:小红鞋(两只) 看,谁来了?小红鞋。板书。 2.小红鞋和你平时穿的鞋子有什么不一样? 小红鞋有眼睛有嘴巴有手有脚,,有了人的思想人的语言,它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小红鞋 3.小红鞋走路呀会发出踢拖踢拖的声音。板书(踢拖踢拖小红鞋)这就是这个故事的题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提示 (一)课型为阅读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二)基本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让学生感受徐悲鸿“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刻苦学画精神,并在体验中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通过探究外国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理解“有眼不识泰山”的意义,感受徐悲鸿的爱国精神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了解徐悲鸿 1 师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画是谁画的吗?对,他就是中国近代最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他擅长画马,他画的马精神抖擞、豪气勃发,似乎要从画面上奔腾而下。 2、徐悲鸿的奔马为什么画得这么传神?他的绘画技艺为什么如此精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师: 为什么课文不用“立志”,而用“励志”呢?查查字典,看看字典中对“励”怎么解释的? 师:“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徐悲鸿的志向是成为一名画家。是什么力量激励他呢?是因为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可见,是“爱国”的力量驱使着他“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所以,题目中只能用“励志”而不应该用“立志”。

3、一个会读书的孩子还会将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现场老师组织全班交流] 你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题就告诉了我们。再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 1、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吗?那就把课文再读一遍吧!注意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哦! 2、这些词你能读正确吗? 3、除了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外,同学们还要特别注意下面多音字的读音,请跟我读: 4、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相信你对课文内容也比较熟悉了,那么这些问题你能从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找到答案呢? [默读课文,在自然段后标出“‖”] 5、师:你和老师划分的段落一样吗? (在问题后出现段落) 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 板块三:精读课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