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文化视阈下的还原理论_试析老_省略__还原_理想与_意象_的深层内涵_林光华

中国文化视阈下的还原理论_试析老_省略__还原_理想与_意象_的深层内涵_林光华

中国文化视阈下的还原理论_试析老_省略__还原_理想与_意象_的深层内涵_林光华
中国文化视阈下的还原理论_试析老_省略__还原_理想与_意象_的深层内涵_林光华

诠释学研究

中国文化视阈下的还原理论

——试析老、庄的“还原”理想与“意象”的深层内涵

林光华

内容提要 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透过现象看现象”。我们可以透过“名”的存在去看“无名”的存在;透过意识的表象去看潜意识和无意识。可见,“名”的遮蔽实质造成了人的思维上的断裂和对形而上意义的规避。因此人很难找到“自我”而更多地沉迷于表象之中。这既是语言自身的局限,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思性缺席的体现。我们在语言层面能做的是变换诠释的方法,突破工具性的语言去表达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在本性。这一特殊方式便是“诗”。

关键词 以物观物 得其环中 立象尽意 语言还原

柏拉图在《斐多篇》中认为,“最成功的人就是那个尽可能接近每个对象的人,他使用的理智没有其他感官的帮助,他的思考无需任何视觉,也不需要把其他任何感觉拉扯进来,这个人把他纯洁的、没有玷污的思想运用于纯洁的、没有玷污的对象。”1在古希腊时期,一些哲人就表达出了通过人的思性对本真世界进行还原和澄明的愿望。

世界从蒙昧进入文明,逐渐在文字的书写中被文字所遮蔽,我们所见的世界只是表层,人的心灵和世界的质地远比语言所能表达的深厚得多。可惜“我们只认可实在部分的存在的习惯是如此地根深蒂固,我们的语言几乎拒绝任何其他的用途”o。我们被“名”遮蔽了很久,也一直在寻求突破语言的途径。从中国老子提出“涤除玄览”,庄子提出“心斋”、“坐忘”,李贽提出“童心”,到西方哲人胡塞尔提出“面向事物自身”,海德格尔提出“澄明”、“祛蔽”,维特根斯坦提出“不可言说处,保持沉默”,他们都在诠释学的意义上不同程度地提示人们,要突破“名”的障碍去领略更深的“无言”境界。

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透过现象看现象”。我们可以透过“名”的存在去看“无名”的存在,透过意识的表象去看潜意识和无意识。可见,“名”的遮蔽实质造成了人的思维上的断裂和对形而上意义的规避。因此人很难找到“自我”而更多地沉迷于表象之中。这既是语言自身的局限,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思性缺席的体现。我们在语言层面能做的是变换诠释的方法,突破工具性的语言去表达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在本性。这一特殊方式便是“诗”。诗是特殊的

1

o威廉?詹姆士:《心理学原理》,田平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第342页。

《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语言,它直接表现人的精神状态,让人更加贴近真实事物,贴近真、善、美,从而达到对语言的内在超越。它必须依赖于人性的完善、自我的回归和艺术的永恒在场。

对世界的还原成了诗的天然使命,如何还原世界的原初意义,也就成了如何进行艺术表现的问题。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启迪下,笔者认为,首先是具备还原的思维,以物观物,达成主观与客观最大限度的融合;其次,物我交融又自然而然地要求人站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选择一个适当的角度来观照世界;最后,我们可以借助“意象”这一中国诗学上的特殊概念来实现对原初世界的还原,也即对世界的诗性表现,这也是中国的诗能生发无穷意蕴的原因所在。

世界的存在方式与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并不相同,这一直是哲学上的一个难题。对世界的还原就意味着如何从我们的认知方式、认知对象、认知主体等多个方面“直寻”世界的本来面目,让世界自身显示自身,而不是我们强加给它意义,因此,这一还原便不可避免地指向人性的复归和遥望。中西方古代哲人都主张“不言”以确保本真的世界不被破坏,他们因此采用诸如“对话体”或“述而不作”的方式来进行特殊的言说。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他更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德行,这比言说更真实,更富有力量。柏拉图也认为,“一个人的品格应当比他的文学‘作品’更伟大,特别真正的哲学家是一位不能用‘白纸黑字’写下其最深刻的思想的伟大人物”1。对已经伴随着语言发展而来的世界,我们在哲学上如何做最大限度的还原,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以物观物:还原的思维

“道”是对一个无名的世界的勉强的称呼,它存在于我们的知识之外,或者说是人类知识的源,它具有创生意义,而又独立于创造物之外。人类发展的进程决定了我们只能不断地创造知识,同时又不断地被卷进知识的漩涡中去,远离知识的源头。因此,我们今天对“物”的理解已经染上了不同的色彩。我们不可避免地用已有的知识去揣测和认定这个世界。

“名”容易遮掩“物”的个性,同时剥夺了我们与世界第一次接触时的经验。但“名”又充当了另一个作用:循“名”责“实”。人们可以即“名”这一导线来还原这个世界,而不是把“名”世界当做世界本身。这样的“名”显然不再是名学中的概念,而更接近中国诗学中的“象”。通过“象”达到“以物观物”,从而越过“名”去思“物”的本性。譬如“花”是一个名称,如果我们驱除脑海中一切关于“花”的知识,而直接去感觉现实的自然中的“花”的存在,就会发现它的丰富性远远超过了“花”这个名称。古人夜深惟恐花睡去,常在灯下静观庭院中的景物,看到的是具体的“物”,而非抽象的“名”。如白居易有诗《惜牡丹》曰:“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o在这一中国古典的情怀中深藏人对“物”由衷的热爱。又如宋代《女尼悟道诗》曰:“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些都说明了,美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人的面前,它并不由既定的知识来规范。

老子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这是“名”能够存在至今的原因。语言既要留下“名”,又要使人由“名”而得“实”,由“言”而得“意”。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观照事物的方法:以物观物。一方面,让“物”回到自身,另一方面,“观”仍然离不开人的参与,人与物保持适当的距离,恰是人与自身保持的距离。这种思维来源于“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的启示。它原本是指在政治上实行“无为”而使民自治,运用到美学上,则变成了审美过程中主观与客观交融的方式。

究竟是“物”显示自身,还是“人”赋予“物”以意义?此二者其实是同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与物又是交感互逆的。正因为如此,才能生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物”的意义是相对于“人”而言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同时人出于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美的探源而对自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尽可能去发现“物”的本性,人既在物中,又置身物外。

因此,人对“物”的还原与“物”向人的敞开是同一个过程,这是“物我交融”的根基。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里是说人在“虚静”中或在童真的状态下才能发现“物”的本来面

1

o《白居易全集》,刘明杰点校,珠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219页。

A.E.泰勒:《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谢随知等译,山东人民出

版社1991年版,第450页。

目。用现代的观点看,“虚静”是一种“悬置”,即对已有知识的遗忘。这时人才能专注于事物本身,直接把捉事物。胡塞尔提出真理就是明证性,要面向事物自身,“它要求最完善的无前提性和对自身的绝对反思性明察”1。人对事物的理解应该是直接地把握到,“无前设性”、“无成见”、“无间接性”。我们也必须承认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假设,它像《老子》第十一章所说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一样,是难以达到的至真、至诚的境界。海德格尔为了克服这一困境提出把一切知识作为领悟“存在”的源泉,人应该学会“从公众事物中抽身回来”o,“唤回到生存的能在的缄默之中”?。这是在沉默中对“存在”的领悟。“以物观物”的实质是“人”使“物”成为“物”。黑格尔有过这样的论述:

当人离开了他的自然原质存在之途,他便

成为一个凡事刻意的个体,和自然世界分道而

行。精神和自然被界定辨分……再不依兴趣而

持续,却分割以求自我完成。但这分割了的生命

的立场必须重新推翻克服,精神必须有自动自

发地再次达成谐和……要复之则必须通过思

维,只有通过思维才可完成。?

对于今天已进入高度文明社会的人们,很难再回到在混沌中与“道”为一的体验。这里有必要澄清的是,本文所说的“还原”是思维上的突破,而不是回到原始社会,也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浮躁年代里穿透内心的怀旧情结。“原初世界”不是历史概念,而是哲学概念。它并不指向过去,相反,它指向未来,指向人性的完善。人与自然的真正接轨要以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牺牲为代价,同时要植根于人的理性。《五灯会元》记载了一个著名的公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过程: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

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

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只

是山,见水只是水。?

“知识”是个入处,也就是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掌握世界的途径。在人不断掌握关于世界的知识的同时,这些知识又不断作为“先见”而阻碍了人对世界的认识,难以获得关于世界的“真知识”,这是由语言既“澄明”又“遮蔽”的二重性所导致的;在人生“休歇处”,即安宁无碍的境界,把“知识”内化为心性而实现得意忘言的时刻,才真正还原了世界:山是山,水是水,这时也就冲破了语言的局限,达到“欲辩已忘言”的境界。宋代文人苏东坡在谪居海南期间也有过类似的感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又有《满庭芳》词曰:“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闲”作为一种特殊心境的表征而成了中国文化中富有哲性与诗性的词。

“以物观物”是人对世界的本真的体验方式,它使人真正栖居在“物我交融”的境界中。海德格尔曾把老子的一句话长久地挂在书房中:“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萧师毅先生曾为之添了一个横批:“天道”。海德格尔在给萧师毅的信中这样解释:“谁能宁静下来并通过和出自这宁静将某些东西移动给道,以使它放出光明?谁能通过成就宁静而使某些东西进入存在?天道。”?

二、得其环中:还原的位置

站在何处才能聆听“天道”的言说,写出最接近“道”的诗呢?如果说老子给出了对“人”的位置的看法,庄子则提供了“诗人”看世界的视角。

《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把“人”的地位独立出来。“道”是自说自话者,但必须由人来聆听和传达。“道”并不存在,但它的设定把人引向自身。“道”的声音在庄子那里叫做“天籁”。《庄子?齐物论》把茫茫宇宙中的声音分为从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地籁”、“人籁”、“天籁”,并分别解释说:地籁,“众窍是已”,也就是风雪雨露叶落

1

o

?

?

?

?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观——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437页。

苏轼:《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

普济:《五灯会元》,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35页。

转引自叶维廉《比较诗学》,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第169页。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17页。

孙周兴编选:《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62页。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78页。

虫鸣之属;人籁,“比竹是已”,也就是丝竹管弦,吟咏唱和之事;对“天籁”的解释却是一个绝妙的反问句:“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王弼注曰:“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非我生也。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则我自然矣。自己而然,则谓之然。”这是对“人”的个体性的回归与强化。“天籁”如阳光般播撒在每个人的身上,谁能说自己就被照耀得多一些呢?

人能感受到来自心灵的声音,这声音其实就是“道”。“道”并不神秘,关键是如何回到自我的本真状态去体验。庄子把这样的聆听者设在一个很有意味的境地:“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作为聆听者的诗人既在人世,又超越于人世,这是道家给人的启迪,同时也带来了人格的分裂,这是中国大多数诗人的命运。历史上出现的人对终极意义和神圣事物的拒斥、误解和颠覆也不止一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性的不完善,文化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蒙还不足以把人唤回自身,去过真正属于人的生活。

三、立象尽意:还原的途径

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意象”。诗是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的。意象理论来源于中国哲学上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意”与“象”。

《说文》曰:“象,南越大兽。”段玉裁注引《韩非子》曰:“人希见生象,而案其图以想其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说明“象”自古就有“想象”之意,是人的大脑所构思但未成形的“物”1。最早的“象”与天象有关,《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象”的另一义是“卦象”。《周易正义》孔颖达疏曰:“既作八卦,则而象之,是通达神明之德也。”o可见“卦象”这个词,来源于“物象”,它是对“物”的摹拟而形成的文字形象。人文知识也因此带上了隐喻的味道,通过物象的变化来反映天道运行的规律及其特点,以此来判断事物的休、咎、吉、凶的功能。“一方面用直观的和当时所能掌握的科学手段,观察、测试和掌握天道运行的规律,另一方面又应用一些符号,构造一些图式来模拟天道的运行,把天道的运行模式化”?。《周易》是中国人构造的最早的“世界图式”,对世界的原初构想便具有了哲学意味。至魏晋玄学,把《易》作为“三玄”之一,是有其哲学依据的,而不纯粹是对儒家思想的“误读”。《周易》以星象比附人事,使星象人格化,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其记载如下: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

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尽意,设卦以尽

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

舞之以尽神。”?

唐孔颖达疏曰:“虽言不尽意,立象可以尽之也。”王弼以老、庄解《易》,把“立象以尽意”上升到哲学高度,又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学理论。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

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

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

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

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

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

这里构筑了“言—象—意”三层关系。在文学中,“言尽意”是通过“象”来完成的;“言不尽意”也是通过“象”来达到一定的效果。前者沉着痛快,后者含蓄飘渺。“意象”也就成为文学创作中的关键。陆机、皎然、严羽等人都有专门论述?。如果从哲学角度去看,“象”的重要意义则在于对世界万物的还原。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家子,象帝之先。”可见,“象”是有形而待名的存在物,是处于“物”与“名”之间的一种动态存在。《老子》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

1

o

?

?

?

?中国文论家们对言、意矛盾有特别的关注,主动探讨以“言”表“意”的途径,并形成注重“空灵”、“意蕴”、“性灵”、“神韵”的一脉。

《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9页。

王弼注:《周易注疏》,《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第544页。

乌恩溥:《周易:古代中国的世界图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

《周易正义》,孔颖达疏,载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页。

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59页。

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象”是模糊的,是仅次于“道”的一种物的存在方式。当这“象”经过了人的“意”的加工和语词的加工后,“象”就从模糊走向了清晰,如同一柱光照亮了“物”。“名”使“物”变成了符号,那么“象”又使“物”得到了还原,恢复了自身的诗性意味。一般认为是加给“物”以诗性意味,而谈不上还原,其实这是一个思维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认为是“物”自身具有的,人只是发现了而已,所以,万物因人发现而实现了对自我的还原。这一“发现”无疑是指本性上的,而不是主观的强加。科学与人文对世界的理解和观照处于不同的层面,但最终会走向统一。我们以“诗”为例,从三个方面,来看一看人是怎样通过“象”还原物的意义的。

第一,单个的意象。以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中的“菊”为例。首先来看关于“菊”的两种陈述:一是“菊花,草本植物。秋季开花,品种很多,供欣赏。有的品种中医入药”o。二是“在竹篱间采摘菊花,闲适自在地望见了南山,妙在心与物偶遇,无意而为,物我两忘”?。两者对比,我们清楚地看到,“意象”能巧妙地将客观事物主观化。还原后的物不再是物理世界的物,而是诗性世界的物。任何物其实都不仅具有物理世界的意义,还具有心理世界的意义,如此这个世界才是丰富的。人文意义上的还原,实质还原的是人的原始经验,是人对世界的体验方式。对经验的还原是回归个体,因为别人不能代替你来体验这个世界。它又是当下的、直接的,即使是回忆,也不会忠实于过去,而更多地带上了此刻的“我”的色彩。从本质上说,原始世界是无法还原的,人类只能根据现有资料去猜测过去,或根据人的集体无意识去感觉过去,但这时得到的关于过去的回忆和体验都不是真实的过去,而且,这种对原始世界的还原很难产生当下的意义。我们最终关怀的只能是当代人的处境,作为当代人在今天寻找继续生存下去的意义,然后凝固成历史,消失在无尽的时空中。“意象”是个体对世界原初经验的形象表达。不同的个体经验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的天赋与经历不同,所以,不同的诗人偏爱的意象不同,意象也因此带上了个性的特征。

第二,连缀的意象。以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为例。单看“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它的中心意象是“花”,但并没有直接描述花,而是用一系列的意象去烘托。它的次意象是“月”,月是时间的暗示,强化了“黄昏”这一时间特点,又应和了一个“暗”字。“暗”是色彩,“浮动”是状态,“月”是事物,“黄昏”是时间,不同性质的词都融合在一个句子里,且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一个幽静地涌动着神秘冲动的夜晚。再者,它打破了常规的语言逻辑,我们从诗中是不会也不必要看到主、谓、宾的,而是用我们艺术的敏感和平凡的体验去领悟诗人的意象,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

第三,意象的滑动:打破时空的界限。以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句为例。“天地”是一个空间概念,“悠悠”是对时间的感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岁月悠悠”。为什么诗人会自然而然地将“天地”之意象,与“悠悠”的感觉连在一起呢?这说明空间与时间感是互动互振的。空间与时间在物理上是统一的,在心理上其实也是统一的。诗就给了我们这样的观照。在诗中,天地万物都融会于人的心灵。同时,也表明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空间无比辽阔时,自然而然地就转化为时间了,进而变成了个体生命短暂而时空长存的感叹。这就是为什么诗人在高山、高原、高楼上俯视万物时顿生悲情的原因。

综上所述,“象”是对“物”的描述,“意象”是对物的世界的人文化,这种人文化是个体对世界经验方式的还原。诗人通过“意象”让我们不断地感觉到具体生动的事物,感觉多姿多彩的世界,这是中国文化语境中特殊的还原理论。

(本文作者:林光华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系博士生)

责任编辑:钟 河

1

o

?曹保平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分类赏析?田园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页。

《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87页。

《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4.10)真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 1. 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 A.邓析 B.邹衍 C.惠施 D.墨瞿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各家思想特征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统计 刷题次数 : 1530 错误率 : 60% 2.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A.西汉时期 B.两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统计 刷题次数 : 2295 错误率 : 51% 3.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B.玄学 C.般若学 D.涅槃学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玄学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不过他们的贵无尚虚的取向基本在调和儒道,关心理想帝王人格问题,大体仍不离济世之道。 统计 刷题次数 : 2037 错误率 : 51% 4. 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 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两税法的作用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内容核心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统计 刷题次数 : 1683 错误率 : 42% 5. 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

浅谈风在古代的意象

浅谈风在古代的意象 黄明丽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汉语言文学一班1101105)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不同的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词人的不同情怀。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是借以抒发对大千世界的赞颂。主要有五个意象,以风寄托相思之情,抒发忧愁之感;以风寄托希望,抒发欢愉、渴望之情;以风寄托离愁之苦,抒发思念之感;以风渲染气氛,增强气势;以风展现豪气。 关键词:风、相思、忧愁、气势、豪气、欢愉、希望 On the wind in the ancient imagery Huang ming li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ster Garden class 1101105) Abstrac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image of the wind often become the carrier of human thought, emotion, mood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various ancient poems, showing the implication is often not the same, reflecting the richness of its meaning . Different Connotations form different aesthetic mood, express a poet, the poet's different feelings. Acacia and parting or express feelings, or sentimental life experience and the pain of displacement, or talk Kuangda chic of mind, or in order to express the worlds of praise. There are four main image, the wind sustenance Acacia, to express a sense of sadness to the wind pinned hope, to express joy, longing of love, the pain of parting with the wind sustenance, to express the sense of longing to wind rendering the atmosphere, and enhance the momentum to the wind to show pride. Keywords: wind, Acacia, sorrow, momentum, pride, Joy, hope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古诗也是我国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古人多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了他们的生活、工作、情感等,然而在不计其数的诗歌中,对风的描写也可以说是千姿百态的。风也被赋予了不一般的意义。对于风,古人特赋予了他们别样的感情色彩。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似乎这也已经成为文人墨客定下的基调。同样是风, 但是却各中有深意,诗人可以把风的不同的意象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领略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的开阔豁达;可以体会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的萧瑟、凛冽;还可以悟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的凄凉。风的意 象还不仅仅如此。 一、风的忧愁。 以风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秋风引》中“孤客最先闻”中的“最先闻”是比喻的形式用来表述孤独的旅人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优秀范文5篇]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内容提要]:文化魅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和不竭源泉,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后盾。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浪潮,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相结合,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将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发展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战略性目标,努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当代的国际大环境下,对全面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 软实力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culture, the premise and source of a nation’s soft power, serves as an indispensable backup force in its peaceful rejuvenation. With 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ulti-polar world, cultural soft power h as become a necessary part of a nation’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which, combined with its hard power in

economy and military, works as a strong forc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is st ill in its infancy stag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its long history and countless brilliant achievements, works 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improving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brillia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must be utilized as a strategic tool in our country’s overall development. Key words: brilliant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a; soft power 引言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孟宪实曾经说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之源,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1?。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多年漫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形态。在以往的漫长岁月中,传统文化经过历代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发和完善,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中不可替代的文化传统,并且深深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 (民放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 A.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 2.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 A.古巴人和鲜卑人 B.古巴人和羌人 C.鲜卑人和吐蕃 D.吐蕃和羌人 3.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 A.修身B,勤业C.孝梯D.尊师 4.《诗经》编成于 A.春秋时切 B.战国时期 C.汉朝 D.唐朝 5.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 A.元代末期 B.明代中叶 C.清朝中叶 D.民国初年 6.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八个步骤中,最终阶段是 A.“正心”B“修身”C“平天下”D“治国” 7.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 A.坚持语文独立 B.坚持语文互助 C.坚持语文平等 D.坚持语文分类

8.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隋唐确立的 A.孝廉制度 B.九品中止制 C.科举制度 D.官吏选拔制度 9.在诗歌题材上,律诗盛行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0.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 A.黄帝、鲧、高辛,尧、舜 B.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C.黄帝、仓颉、高辛、尧、舜D、黄帝、高辛、尧、舜、蚩尤 11.中国铁器的普遍使用始于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2.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是 A.民间推选制 B.官员推荐制 C.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 D.门阀世族世袭制 13.在中国哲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 A.人定胜天的观念 B. 物竞天择的观念 C.天人之分的观念 D.天人合一的观念 14.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国汉字是 A.岩壁文 B.石鼓文 C.青铜文 D.甲骨文 1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的是 A.广义文化 B.狭义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 16.古代识字课本《百家姓》出现于 A.唐代初年 B.北宋初年 C.明代初年 D.清代中期 17.中国农业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是 A.水利开发 B.农具应用 C.农业政策 D.农耕灌溉

最新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 2018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 文化产品 B. 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 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 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 ) A. 羌 B. 吐蕃 C.鲜卑 D. 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A. 中原文化 B. 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 D. 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A. 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 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 A. 社会生活 B. 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 D. 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A. 七百年 B. 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 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A. 政治观念 B. 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 D. 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A. 夏朝时期 B. 商周时期 1

C.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9. 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 A. 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 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 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A. 《神农本草经》 B. 《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 《本草纲目》 11. 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A. 公元 2 世纪 B. 公元 6 世纪 C.公元 8 世纪 D. 公元 12 世纪 12.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 宗族 B. 家庭 C.什伍里甲 D. 个人 13. 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A. 明代 B. 宋代 C.汉代 D. 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 表现的一项制度是 ( ) A. 分封制 B. 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15. 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 《周易》 B. 《管子》 C.《商君书》 D. 《韩非子》 16. 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程颐 C.王阳明 D. 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 应 ( ) A. 止于至善 B. 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 德育和智育并重 2

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浅说的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浅说的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许多事物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固定的文化符号系统。当我们阅读文化典籍时,如果能对其中某些知识有所了解,对我们的阅读将大有裨益。下面将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一些文化符号进行简单解说,以期对我们的理解阅读有所帮助。 一、月亮的文化意象 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朗朗明月从古至今一路流转于中国人的广阔心灵空间,它凝聚着我们古老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于天际的文化原型。月因其阴冷凄寒而成为女性的化身,代表了静谧与和谐,也反映了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成为失意者的象征。“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我们感到了月光之澄澈,人生之悲凉;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渗透的又是几多缠绵哀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是帝王末路的忧郁;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文人笔下凄美的意境了。月是忧伤孤独的,也是潇洒飘逸的。“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是苏轼的淋漓畅快;“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乃太白的雄浑豪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欧阳公的缠绵悱恻了……李白可以“举杯邀明月”,与月“永结无情游”,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旷达。月还是美好理想的寄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吟风啸月,是对自然之美的礼赞;“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对朋友的殷切关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人生的最美祝福;“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是对淳朴生活的热切向往…… 月是文人笔下永远说不完的故事,淡泊静谧、空寂通脱,或圆或缺、或阴或晴,让你在不经意的仰望中,心中总会萌生许多感触。 二、秋思的文化意象 从《诗经》时代开始,“秋思”就成为了一个传统的文化符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秋,总是与思念相连。——“自古逢秋悲寂寥。”随着季节的变化,秋的凄清萧瑟成为触动人们思绪的引线。“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离别的忧愁,也就成了秋思的情感聚焦点。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是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在他笔下,极力刻画了秋日的萧瑟冷清,那踽踽独行的“断肠人”,行走于天涯,在中国诗歌史上,勾勒了一幅凄凉悲伤的游子图。“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种思念是一种对故土的依恋,是千百年来中国永远解不开的“心结”。游子在外思乡,其实妻子也在家思夫,因此“思妇”也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象。借思妇之口抒思念之情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法。“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的少妇早已“肠断白蘋洲”,但她那愁肠寸断的悠悠相思之情依然跃于纸上,惆怅之苦,委婉含蓄。“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夜的长安城,捣衣的妇女思念着远在边关的丈夫,盼望着早日结束战争,亲人团聚。这种思念之情似乎已传到了边关。“一夜征人尽望乡”。征夫思妇的相思,在浓郁的秋色中传递着。家国的使命,又使这种相思少了许多的哀怨缠绵,多了几分悲情之美。“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一幅多彩寥阔的秋色图中,荡漾的依然是对故乡的思念,——“黯乡魂,追旅思。”所不同的是,没有了马致远的凄凉悲情,而多了一份戍边将士的沉郁雄浑。“浊酒一杯家万里”、“都化作相思泪”就是范仲淹的秋思之美了。 秋天,一个特别的,专属于中国人的情感季节。 三、柳树、柳枝的文化意象 说到离别,唐代的人也许最为豁达。有人说,这里”盛唐气象”使之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男儿志在四方,离别在所难免。“客中送客”更是司空见惯,折一枝杨柳作别罢,一切尽在不言中。因为“柳”谐“留”音,更何况《诗经》中早有了“昔我往矣,杨柳依

(推荐)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学习中 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 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 行的动力。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的精神源泉,需要传承和发扬。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1 初学《弟子规》,看到首孝悌,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好像真没怎么尽过孝,惭愧!想起小时上学,教师就讲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总以为是自己有钱了,有能力了,才能尽尽孝心。在外上学了,上班了,结婚了,有孩子了,感觉跟父母离的更远了,也更少了关怀与孝顺。以前每次回去都很少跟父母沟通,很少做过什么家务,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让干个什么也懒的去干,就是做也不及时,仿佛是个外人一样的处之。甚至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跟他们顶嘴,闹矛盾,拍拍屁股就走了,根本没有顾及他们的心情。 现在读了《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感觉很无地自容。教养自

己那么大,怎么我依然像个孩子一样的不懂事呢?现在自己孩子也上学了,自己做的榜样在哪里呢?深深自责的同时,我因为工作原因,争取一星期或两星期回去一次。说实话,看到父母不知何时变白的头发,累弯的腰,我的心像是被揪一般,不用再叫我,我主动去抢着干家务,只要他们能干动的,我也一定能干动。其实他们也不图我多有钱多有能力,健健康康,和和睦睦,有时间一家人陪着吃顿饭,聊会,就已经很满足了。这点为人子的,我一定要努力尽心做到,这也是《弟子规》让我学会一个做人子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是对“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的思考,以前一直觉得,人比人气死人,人家有才华,比什么,再学也赶不上,就这样吧,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态安慰自己。学了这几句后,觉得自己很颓废,很堕落,怎么会没有上进心呢?就算不如别人,也应该努力的去充实自己吧,如果自己不努力,那永远赶不上别人,天资短浅,勤能补拙吧。自己跟自己的昨天比,一天一小步,水滴石穿,总算努力过吧! 然后是对“宽有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的理解。联系到工作当中,感觉没有个计划。这也急着做,那也等着完成,这个没做完就忙于另一个,眼高手低,结果一件也不能圆满完成,还会给工作造成麻烦,不能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反而还感

从文化角度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文化角度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 方朝晖,安徽枞阳县人,哲学博士。曾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担任韩国首尔大学、台湾佛光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多年热心国学的传播,10余年来一直担任清华大学学生社团西麓学社指导老师。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等。 主要著作:《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学统与迷失与再造:儒学与当代中国学统研究》、《“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儒家修身九讲》、《春秋左传人物谱》等9部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学术网站等发表论文近百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再次闪耀光芒。本课程首先由汤因比对中华文明的预言着手,引出如何从文化角度看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个命题。然后讲解了什么是文化,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接着详细解读了中华民族文化三个基本特征中的此岸取向、关系本位这两个特征。 从文化角度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 从文化角度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 方朝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各位学员朋友大家好,我叫方朝晖,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我们今天课程的题目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题目跟我们今天社会现实关系比较紧密。 一、引言 (一)汤因比对未来中国文明的预言 在正式上课之前,我想先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先生在1974年所曾经写下过的几段话,这几段话专门是针对中国文化或者是中国文明的未来而写的。 汤因比先生是这样说的,他说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恐怕可以说正是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在过去的21个世纪中,中国始终保持了迈向全世界的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地区性国家的榜样。实际上中国从公元前221年以来,几乎在所有时代都成为影响半个世界的中心,西欧在人类历史的最近阶段掌握了主导权,扮演了支配的角色,在人类历史的下一个阶段,西欧将把其主导权交给东亚。 这是汤因比先生在1974年也就是说中国的文革还远远没有结束的迹象,明显的迹象的情况下,对中国文明在未来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作用,所做的一种极高的评价。那么汤因比先生是一个历史学家,他曾经对人类历史六千多年来所出现的所有重要的文明,主要有20多个重要的文明的兴衰、起落做过比较全面的宏观的研究,堪称是20世纪西方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那么汤因比先生做出这样一种预言和判断应当不是出于自己一时的直观判断,不是一种直觉,而是基于自己对人类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研究。 (二)从世界文明的样式展望未来中国文明 汤因比先生曾经把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所有重要的文明做过一些大致的分类。那么我们把汤因比先生对人类历史上所有重要的文明,这样一种分类与美国哈佛大学杰出的政治哲学家亨廷顿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对人类重要文明的分类结合到一起。可以发现他们大体上认为,今天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文明体系不外如下几种,第一是西方文明,第二是中国文明。汤因比所讲的中国文明并不仅限于中国,而是把日本、越南、朝鲜也通通包括在内,那么西方文明也是包括古代的犹太文明和的犹太文明,还有就是印度文明,这个印度文明也包括今天南亚一些接受了印度佛教的这些国家和地区。另外就是阿拉伯文明,所有的伊斯兰教国家在内。还有就是东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是包括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国家,还有就是拉美和非洲。那么所有这些文明加起来总共是七大文明。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 战国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 戴震 B. 魏源 C. 顾炎武 D. 俞樾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 日坛 B. 月坛 C. 天坛 D. 地坛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 吴道子

B. 米芾 C. 赵孟 D. 张择端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 张衡 B. 沈括 C. 葛洪 D. 王桢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 河姆渡文化时期 B. 屈家岭文化时期 C. 仰韶文化时期 D. 龙山文化时期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 原始公有制时期 B. 家族宗亲制时期 C. 中央集权制时期 D. 奴隶制时期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 道安 B. 慧远 C. 道生 D. 僧肇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 道家学说 B. 魏晋玄学 C. 宋明理学 D. 阴阳五行说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1题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 唐尧 B. 虞舜 C. 夏禹 D. 商汤 【正确答案】 C

2019年4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重农主义 周人极度重视农耕生产。赋予它以某种“政道”含义。在《无逸》篇中,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 (1)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

(2)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 “重农主义”可以在西周的农耕政道中,找到它最早的根芽。 2. 血缘九族制 血缘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3. 行业组织 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业组织。其职能是互相共济,保护行业利益,也叫同业公会。(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祖师崇拜、师徒传承、行业禁忌。 四、简答题 1. 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①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与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 ②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 ③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 ④“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2. 历代农书所包含的思想及生产知识 汉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包含了官方生产管理和地方生产知识两部分的内容,并概括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思想和操作方法,表现了很高的文化意识。 3. 儿童启蒙读物的特点 传统识字读物的特点: ①知名的知识分子很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 ②儿童教材流行的时间长、范围广;

中国传统文化中“鹤”的意象

中国传统文化中“鹤”的意象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一鹤东飞过沧海 放心散漫知何在 仙人浩歌望我来 应攀玉树长相待 鹤,属鸟之涉禽类,形似鹭,嘴长而坚直,色绿,头顶赤色,全身纯白,也有灰色苍色的。下颚、两翼末端或尾部多果断色,足长,胫骨披鳞,色青绿。高三、四尺,形貌潇洒,繁殖于黑龙江等处,夏季北归,冬季南去,以小鱼、昆虫及谷类等为食。中国古代的人很早便注意对鹤的研究,特别是它的叫声,《诗经》有"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描绘。很多详尽,也很有参价值。由于鹤形貌出众,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又因鹤舞姿态美妙,所以古时王公贵胄和文人雅士很爱养鹤以供玩赏。最早记载养鹤的事要属《左传》:"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晋羊祜镇荆州时,尝取泽中野鹤,教之以舞,娱乐宾客。至如陆机为成都王司马颖所诛,临死时犹"顾左右而叹曰:'今日欲闻华亭鹤唳,不可复得。'"可见其爱鹤心切。至于文人雅士以鹤为题材的作品,如白居易《池鹤》、杜牧《别鹤》、苏轼《鹤叹》等,更多不胜数。鹤在中国文学里,是一个很常见的描写对象,有平实的白描,也有加以神化,以至用以象征离别、情义、君子、大志、清高、隐逸、神仙、长寿等。 一、情义中国古籍文学里,常常用成鹤对幼仔的精心哺育,象征父母对子女的爱,为了维护子女,甘愿牺牲。 《广五行记》记载,隋炀帝要组织仪仗队,于是下令征课各县羽毛,用来制造侍卫穿的氅衣。百姓为了应付课税,只好捕捉禽鸟,拔取羽毛。在乌程,有鹤身于百尺高的树上,人们要把树砍下来,鹤怕幼子受到伤害,于是自动用咀衔下身上的羽毛,投在地上。鹤的出现,有时是由于孝行所致。《晋书·吴隐之传》记述吴隐之丧父时,痛哭流涕,路过的人也是感动得落下泪来。后来母亲去世,隐之更是悲伤不已,正当号泣的时候,忽然有双鹤鸣叫,时人都认为是孝行所感致,《晋书·陶侃传》亦载有此类故事,而且还多了一种色彩。陶侃因母亲病逝,辞官司守丧。一日,有两个客人来吊丧,没有哭便走了,陶侃觉得奇怪,于是跟

学习中华文化心得体会【实用】

导语: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以下是学习中华文化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我爱人的姐姐是黑龙江五大连池一所小学的主教老师,他的孩子快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年底,她让孩子退学,准备报名河北端村学校,她的勇气让我自叹不如。下面是她代孩子写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绪论 一、知识题 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问答题 1、“文化”名称的来源? 答:A“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B“化”的本义是改易。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文化的古代意义、现代意义? 答: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2)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culture的原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答: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三要点: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 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三要点:A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B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C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4、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及其特点? 答:1)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反之,在社会学领域里,民族也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2)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其特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是由中国境内56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5、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 答:1)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2)错误认识: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6、文化传统及其性质? 答: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其性质是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7、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答: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以及更多的分类法(例如,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等)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 答: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一、知识题 1、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 2、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3、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4、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5、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凿运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邗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凿。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种水运沟渠。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6、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二名词解释 1、三个大自然区: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3、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4、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5、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6、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三、问答题 1、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中国地形地势特点? 答: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3、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答: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