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规划节能问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规划节能问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规划节能问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规划节能问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规划节能问题

龙惟定1,梁浩2,范蕊1, 张峰2

(1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上海200092;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北京100835)

[摘要] 中国城市化面临环境和资源的巨大挑战。城市节能问题是多个领域交错的综合问题,仅靠建筑节能或单个领域的节能措施是无法根本解决的。需要在城市规划层面上权衡、统筹和协调。本文指出了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特点,提出了规划节能的主要技术措施。即,产业结构和节能目标的设定、紧凑型集约型和混合型的空间形态、节能型的基础设施(能源总线)、城市气候设计、以节能为基础的规划理念。

[关键词] 规划节能,城市化,城市规划,气候设计,能源总线,

Energy Efficiency in Urban Planning on the Way of China’s Urbanization

LONG Weiding1, LIANG Hao2, FAN Rui1, ZHANG Feng2, (1. Sino-German School of Applied Science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2. Center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onstruction of MOHURD, Beijing 100835, China)

[Abstract]Urbanization in China is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rban energy is staggered by a number of fields. It is cannot be solved alone with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or a single field of energy conservation measures. The tradeoff, arranging and coordinating on the urban planning level are needed. The paper st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proposed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ments by urban planning. That is, setting of industry structure and energy efficiency targets, compact, intensive and mixed space form, infrastructure of energy efficiency (especially energy-bus system), urban climate design, and planning principles based on energy saving.

[Key Words] energy efficiency by urban planning, urbanization, urban planning, climate design, energy bus

1 中国城市化面对挑战

中国的城市化正在加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到2011年末,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1]。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0%。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一项研究预测,到2025年,中国城市人口还将增加3.25亿人(相当于整个美国的人口),这其中包括2.3亿外来人口。按目前的趋势发展,中国城市人口到2025年将达9.26亿,到2030年将超过10亿。中国将出现15个平均人口2500万的超大城市,或11个总人口在6000万以上的城市群[2]。这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是史无前例的,并将对世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ze)说过:,“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的人类发展的两大关键(the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the high-tech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will be the two keys to influence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deeply)”[3]。

城市化是振兴中国的必由之路,城市化进程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重新配置的过程。今后10年将是中国快速城市化,以及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由于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给中国的能源、资源、环境、土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带来巨大的挑战。

第12个五年发展规划期间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和大规模城市化的重要历史阶段。截止2011年3月,我国已有259座城市提出将低碳、生态和可持续作为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但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低碳、生态和可持续城市有很多障碍:

(1)土地资源紧缺。我国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强度达到204.6tCO2(当量)/hm2[4]。中国拥有世界

最庞大的人口,人口密度是138人/km2,在世界上排在第11位。但中国领土上几乎有一半土地是非宜居的。但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利用又极不合理。目前我国城市人均用地面积达到133m2/人,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均82.4m2/人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m2/人的水平[5]。而京津沪等特大城市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

0.05hm2的最低标准[6]。

(2)水资源紧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200多个

城市严重缺水。我国西部和北部城市主要是水源型缺水,而我国东部和南部城市则主要是水质性缺水。2010年我国204条河流的409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9.9%、23.7%和16.4%。太湖、滇池、巢湖等淡水湖泊水质均在Ⅴ类和劣Ⅴ类。监测的5 个城市内湖中,昆明湖(北京)和东湖(武汉)为Ⅳ类水质,玄武湖(南京)为Ⅴ类水质,西湖(杭州)和大明湖(济南)为劣Ⅴ类水质。而在受监测的全国182个城市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较差”

和“极差”的监测点数占总数的57.2%[7]。这些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3)大气污染严重。我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正从第一代污染(煤烟型和大颗粒物PM10)向第

二代污染(汽车尾气和细小颗粒物PM2.5)转化,很多城市出现两代污染物的叠加效应,频繁出现对健康影响很大的雾霾。根据深圳市的一项研究,深圳PM2.5的各类排放源中,机动车占31%、工业源24%、火电厂18%。深圳PM10中70%的颗粒在2.5微米以下[8]。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1100个城市大气环境质量(PM10颗粒物浓度)排名中,中国的32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海口市仅排在813位,上海979位,天津1012位,北京1038位。因为我国没有检测PM2.5的数据,因此暂时没有PM2.5的排名[9]。

(4)以煤为主的高碳能源禀赋。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占70.4%。中

国消耗的煤炭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48.3%[10]。因此,我国能源禀赋是高碳的。近年来为了解决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部分城市的集中供热还在使用燃煤外,我国城市均实现了以电力为主要能源。但我国电力燃料结构中又是以火力发电为主,我国2009年发电量为37146.51亿kWh,其中各种发电燃料占比见图1:

图1 2009年我国发电量中各种电源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1月

我国火电装机中95%以上都是燃煤机组,因此发电量中70%以上来自于燃煤发电。反观发达国家已经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使用清洁能源,如图2中美国纽约市的电力燃料结构。

图2 2010年美国纽约市的电力燃料结构

资料来源:Inventory of New York City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The city of New York, 09/2011

(5)城市能耗中以传统制造业能耗为主。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多数城市还要依赖传统

制造业拉动当地经济。除了北上广深、南京、武汉、成都、海口等几个中心城市之外,多数城市第二产业增加值都占了当地GDP的一半以上。因此,几乎所有城市的能耗构成中都以传统制造业能耗为主。而发达国家,尤其是金融中心城市,城市能耗以建筑能耗为主。

图3 城市能源消费结构比较(%)

图3中,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都是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其经济结构中服务业(第三产业)都占当地产值的80%以上,而上海的服务业比重还不到60%(2010数据)。在城市能源消耗结构中,建筑和交通能耗的比例增长、产业能耗的比例下降,是城市化进程中的规律。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晴雨表。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越大,城市的经济结构就越是合理、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

(6)能源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于国际水平。2010年,北京市的万元GDP能耗为0.5815tce(全

国平均为0.82tce/万元),而2007年,东京、伦敦、纽约州的万元GDP能耗分别为0.04tce、

0.08tce和0.26tce。

表1 世界主要城市的单位土地面积产出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748118.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748118.html,/question/150681129.html?an=0&si=8

我国城市的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与国际上主要城市相比相差数倍甚至数十倍(见表1)。这主要是土地利用的不科学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所造成的。

(7)城市交通能耗的增长成为严重问题。近年来,我国上下对建筑节能都比较重视,但对

交通节能似乎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措施。

图4 上海市居民生活能耗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

从图4可以看出,近年上海居民生活能耗中汽油消耗的增长(即交通能耗)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要远高于电力消耗(即建筑能耗)增长的弹性系数,五年中交通能耗增长的平均弹性系数达1.5。而除2005年外,历年建筑能耗增长的弹性系数均小于1。交通能耗在人均生活能耗中的占比已近四分之一,呈快速增加的态势。

表2 各城市私人汽车拥有量

北京60 24.48

上海17 6.83

东莞68 30.5

深圳30 14.22

天津16.1 5.75

成都18.1 6.65

佛山54 18.95

温州52.8 18.86

武汉7.6 2.73

杭州23 8.33

南通19 6.79

鄂尔多斯48 18.46

资料来源:各地统计公报及新闻报道。

我国私家车普及的速度非常快(见表2),北京等城市的拥有量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国城市用户私家车的使用频率也比较高,平均每一辆车一天所消耗的油大概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我国平均每辆车全年消耗汽油或柴油2.15吨,而在德国和日本都不超过1吨[11]。由于汽车使用频率高,造成各城市严重的交通拥堵,使得车辆长时间处于怠速和停车不熄火状态,进一步加大油耗和污染物排放。

(8)现代城市的能源消耗出现了六大“转移”趋势:

1)传统制造业发展到现代制造业,工艺能耗转移为建筑环境保障能耗。最典型的如

半导体、生物制药、航空航天工业等。

2)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传统制造业的生产设备能耗转移为室内环境设备能耗。室

内环境品质(IEQ)是现代服务业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保证安全运营的关键

因素,最典型的如对办公楼室内声光热和空气品质(IAQ)的重视和对数据中心、网络中心数据安全的保障。

3)全球化分工和集约化生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与传统“一站式”生产相比,生

产能耗转移为物流和交通能耗。最典型的如iPhone手机的生产,其零配件来自十

余家国际知名厂商,而装配在中国,最后再配送到世界各地销售。

4)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普及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缺乏,使得交通能耗转移为建

筑的插座能耗。

5)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快速交通系统(MRT)因为沿线站点和隧道环境保障的需要,

使得人均交通能耗降低而建筑能耗增加。交通能耗向建筑能耗转移。

6)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市民用于衣食住行的消费性

能源消费,即所谓“城市生活能耗(urban life energy)”将逐步增加。形成刚性需

求。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性能耗向消费性能耗转移。

综上所述,城市节能问题是多个领域交错的综合问题,仅靠建筑节能或单个领域的节能措施是无法根本解决的。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权衡、统筹和协调。而城市规划正是一门为

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做出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的学科[12]。通过城市规划实现城市节能和合理用能,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课题。然而,现行城乡规划法中城市规划节能缺失,特别是缺乏对中国城市级节能问题的宏观认识和发展现状的理解,也缺乏开展城市级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数据,没有城市级节能的规范性、纲领性、系统性的规划指导、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指导城市系统性节能。目前的节能工作或偏重于工业、交通和建筑的某一方面,或偏重于具体的设计、施工等某一后续环节,工业、交通和建筑三大耗能领域横向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纵向上也缺乏全过程的系统性指导,三大耗能领域也各有行业主管部门,互相之间缺乏联动,因而节能效果相对有限,指导城市和城市片区级的节能问题很有局限性。只有在城市规划阶段即进行节能专项规划,统筹考虑城市节能的方方面面,对城市节能进行顶层设计,才是解决城市节能问题的根本途径。

2 规划节能的关键技术

2.1 产业结构的确定和节能目标的设定

城市能耗可分成生产性能耗和消费性能耗,分别有不同的评价体系[13]。因为中国城市能耗中最主要的是产业能耗,因此城市节能最重要的措施是通过规划科学地确定城区的产业结构。

生产性能耗可以通过GDP能耗来控制,各行各业都有行业的产值能耗标准,城市规划中应该控制产业结构和产业的入门标准,并研究如何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为企业提供能源服务。

从图5可以看出,北京的西城区、上海的静安区都是服务业产值占90%左右的城区,几乎没有传统制造业;其它几个城区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也在70%以上。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目标的规划城区可以以这些区域作为参照,制订生产性节能目标。

图5全国主要城区的万元GDP能耗(t标准煤/万元)

(注:除上海市为2009年数据外,其余均为2010年数据。

资料来源:统计年鉴和各地统计公报)

但是,发展何种产业、能够产生多大效益,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和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不是所有的城区都适合成为总部经济区或知识产业区。中国还是一个以制造业立国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完全撇开制造业而发展虚拟经济,而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也必须以实体经济为依托,因此只有部分中心城市可以发展成为国际的或地区的服务业集聚区、高科技园区或金融和商贸中心。有意思的是,2010年,以高科技为主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人均产值95.7万元,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反而达到165.9万元。中国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将传统制造业和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统统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因此,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城区,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根本转型,降低GDP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地均产值是衡量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我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平方公里的GDP产出超过9亿元;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位列全国第一的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每平方公里实现销售收入275.9亿元[14];广州天河CBD核心区每平方公里产值超过100亿元;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中国资本密集度最高的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吸纳的国内外银行资本逾117亿美元。发挥最大的土地效益,也是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

上海市最近发布了《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11版)》,对传统制造业的产品能耗和产值能耗做了限定,可作为企业的入门门槛,在工业区规划中参考。在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城区规划中,对入驻企业的用能特点要进行统筹,在城区层面上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废热余热回收和企业间能流的交叉利用。

消费性能耗的目标,可以参照瑞士的“2kW社会”行动计划,即到2050年,瑞士政府拟将人均能耗率(用能负荷)从现在的6kW降低到2kW,折合全年能耗约为2.15tce(日均6kgce)。瑞士是世界上生活水平最高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图6表明,人均能耗率与人类发展指数存在指数关系。人类发展指数越高,人均用能负荷越大。

图6 人类发展指数与人均能耗率

资料来源:UNDP: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nd energy use for various countries,转引自Energie-Spiegel, No.18, April 2007

上海是国内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2008年HDI为0.908,但年人均生活能耗仅0.4tce(日均约1.1kgce,包括住宅和交通能耗)。因此,设定人均消费(生活)能耗为2kgce/d 可以作为城区规划的目标。

2.2 紧凑型、集约型和混合型空间布局

所谓“紧凑型城市”,是一种高密度的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模式, 可以归结为“三高+一高”的城市形态,即高人口密度、高容积率和高层建筑,而由此节约的土地和保护的湿地就可以实现另一个“高”,即“高绿化率”。紧凑型城市形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城市蔓延、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同时也可以有效缩短交通距离, 降低居民对小汽车的依赖,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 显著降低交通能耗。高密度城市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开展更多的商务活动, 尤其对于现代服务业可以实现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商务资源的共享, 实现规模效益。特别是可以通过能源总线集成应用能量密度低的可再生能源,通过能源互联网将分布式发电和分布式产冷(热)系统连接,实现能源系统效率最大化。加拿大学者通过在多伦多市中心一处高密度社区和市郊一处低密度社区的调研和生命周期分析,得出结果如表3。

表3 多伦多市高密度社区与低密度社区的能耗比较

Gas Emissions,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 ASCE / MARCH 2006 /

这个调研清楚地表明,高密度社区的人均建筑能耗是低密度社区的55%,而人均交通能耗只有低密度社区的27%。

当然,所谓“三高”不是越高越好,“三高”也会带来其它负面影响,什么是合适的人口密度、合适的容积率和合适的建筑高度,是还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我国也有人提出每km2人口密度1万人和毛容积率1.0以上的指标。

集约型社区是在高密度城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集约”,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空间,实现城市功能的集约、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的集约,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改变过去将居住、工作、休闲等功能割裂的规划模式,避免“睡城”、“鬼城”等规划误区。在大城市里,可以形成邻里中心-社区中心-城镇中心(副都心)-城市中心等不同层级的多中心和多核的格局。居民的日常所需,基本可以在城镇中心以下得到满足,从而减少对机动车交通的需求,增加自行车和步行等慢行交通。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城市功能,实现能源和水资源的梯级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

所谓“混合型”社区,是将居住建筑与工作场所、零售商业建筑、娱乐休闲建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混合布局, 以便在最短的通勤距离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步行距离内提供基本的生活便利, 从而降低交通需求, 减少能源消耗, 提高生活质量,密切人际关系,形成所谓“社区自治”的良好社区文化。在另一方面,混合型社区还有不同阶层、不同族群、不同信仰人群之间的和谐共荣的意义,克服“富人区”和“贫民窟”之间的差异。

2.3 节能型城市基础设施——能源总线系统

在紧凑型城市的区划中,还要考虑能源系统。城市热电厂的热电联供系统合适的供热半径为10km,因此,一座热电厂的供热覆盖范围最大为200km2。而对于分布式能源和区域供冷系统,因为供冷温差小,合适的供冷半径仅为1km。所以,一座能源站能够覆盖的供冷范围大约2km2。此外,步行出行距离在1km以下。一般市民可接受的步行距离为400~600米,因此一个无汽车的步行社区覆盖面积大约0.32-0.5km2。在区域规划中,可以根据能源系统规模决定区域的大小。

我国财政部和住建部将在“十二五”期间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集中连片推广,力争到2015年底,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亿平方米以上,形成常规能源替代能力3000万吨标准煤,并要求到2015年重点区域内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建筑能耗的比例达到10%以上。因此,在新建高密度城区中如何集成应用低能量密度的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热源,应该在规划之初就加以考虑。使这些无法在单栋建筑实现的节能技术转化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

城市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能量密度和转换效率都很低,而且能源品位也较低(如浅层地温能、地表水和污水的温差能、太阳能光热等),不可能像传统发电厂那样在城市周边大规模集中生产,也不可能在紧凑型城市中完全分散到一家一户,因此需要在区域层面上通过一个能源枢纽集成应用。它既不同于传统大能源“1 对N”的模式,也不同于全分散能源“1 对1”的模式,而是一种分布式或分散式供能、集总式或集中式用能的“集散”系统,以集聚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密度,并通过热泵提升能源品位。

在计算机科学中,总线(bus)是一种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计算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也与总线连接。

借鉴这一概念,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的多个低品位热源(热汇),以水为载体,通过作为基础设施的管网系统输送到用户,称为能源总线。在用户端,总线来的水作为水源热泵的热源/热汇,经换热后通过回水管回到源头,或排放、或循环再次换热(通过换热器与土壤等耦合) 、或回灌(地下水)。能源总线系统的能源中心内配备热交换设备和循环动力设备.,各末端用户或各能源子站单独配置水源冷水机组/热泵机组。根据当地资源条件,能源总线的“源”和“汇”可以不止一个(例如,可以把多个地点的地埋管、污水源或工业废热换热站,以及地表水源集成到一个管网中),从而实现低品位能源的季节性互补;用户可以是数个能源子站、可以是整栋建筑、可以是建筑物的每一层楼(例如美国纽约在世贸遗址上重建的“自由塔”大厦)、可以是每户住宅套房(每户一套的水源变冷媒流量VRF 机组)、甚至可以是每间房间(酒店,用水环热泵系统),末端用水源热泵提升能源品位,实现就近供热供冷。

图7 能源总线的两种形式,(a) 枝状;(b) 环状

能源总线有两种形式,在有多个低品位热源时宜采用环网,见图7。图8中是某个以江水作为热源/汇的能源总线系统三种布置方案。

图8 作为基础设施基于江水源热泵的能源总线系统的布置方案

图8中方案(a)适合规模比较小和负荷比较均匀的城区。方案(b)则更适合规模比较大以及建筑高度参差不齐的城区。而方案(c)更像城市供水系统,水量较大的系统可以将水排入内河道,以盘活水系。

因为可再生能源能量密度低,因此能源系统往往要占用较大空间,例如,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大体上2m 2办公楼面积就需要1m 2埋地面积,对规模较大的单栋公共建筑而言,埋地面积很容易突破红线。地埋管的埋地深度达80~100m ,即使对规划范围内的地下空间的使用也需要经过另外的土地权证审批。再如,使用江河湖海的地表水,还需要经过水务、航运、海洋、防汛等部门的审批,单栋建筑业主要过这么多关卡也十分困难。如果以能源总线系统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就可以在城区层面上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和规模化应用。

2.4 城市气候设计

(a) (b)

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侧重于以土地区域为对象的二维平面规划。而城市设计则是在三维空间坐标中解决城市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在生态低碳城市规划中,城市气候设计成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城市的特殊气候对人居环境有较大影响。城市特殊气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由于城市建筑物、硬质路面和绿地所构成的下垫面的复杂性,以及城市社会生活的高

耗能性,造成了城市温度场、湿度场的不均匀,市区气温往往比郊区高2~4℃,会出现城市热岛和湿岛(或干岛),并造成气流的紊乱和污染物的集聚,加大了建筑物空调负荷。而大量空调的使用,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2)城市密集的高大建筑物和构筑物,对空气流动形成阻尼或扰动,造成复杂的城市风场,

会出现局地强风和局地涡流,而建筑物表面温差又会造成局地自然对流,使得城市风向多变和污染物集聚,从而使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难以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环境。

(3)由于城市有大量污染源,特别是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发电厂和日益增加的汽车交通,使

城市频繁出现以PM2.5可吸入颗粒物为主因的雾霾天气,城市的大气透明度变差,太阳辐射通量减小。再加上高层建筑的遮挡,以及玻璃幕墙的反射,使得城市的光环境和热环境劣化。

所谓城市气候设计,就是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在控制性详规阶段,在宏观和中观层面上对不同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并及时对建筑平面布局、建筑密度、形状系数和建筑高度做出调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变化规律,充分应用阳光、空气等自然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创造宜居舒适环境[15],[16]。

城市气候设计涉及内容很多,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城市风环境设计。通过调整路网和建筑布局,形成夏季气流通道,引入城郊比较清凉

干净的空气。通过调整防护林带布局和建筑高度,形成冬季气流阻尼,同时,避免局部过大风速加大供暖负荷、避免城市街区峡谷风引起交通污染物侵入道路两边的建筑物室内。

(2)城市热环境设计。模拟建筑群内部的温度场、湿度场、太阳辐射分布,调整建筑物的

布局以及绿地和水面分布,调整大发热源(例如电厂、工业炉窑、锅炉房和冷却塔)位置,降低环境热负荷。还可以通过负荷测绘(Load mapping)技术,分析城区内不同地块的负荷强度和负荷密度,并用二维云图表现出来。通过调整功能布局和建筑分布调节负荷密度,并对能源中心或能源枢纽合理选址。

(3)城市光环境设计。通过调整建筑布局和建筑形状系数,尽量保证冬季有充足的日照,

降低供暖负荷;夏季通过调整绿化布局等手段减少建筑立面上的太阳辐射,降低空调负荷。同时要避免建筑玻璃幕墙和大型LED广告屏的光污染。

(4)城市声环境设计。对城市的线状(道路)、点状(建筑)、片状(工厂区)噪声源进

行模拟分析,通过合理布局隔声屏、绿化林地等措施消减噪声污染。

这些功能,可以在城市信息建模系统(Urban Information Modeling,UIM,或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CIM)中实现。

2.5 规划节能的基础是节能

图9 城市能源系统流程

资料来源:根据A. Cuchí; J. Mour?o; A. Pagés,A framework to take account of CO2 on urban planning,45th ISOCARP Congress 2009重新绘制

图9中显示了城市能源系统的三个环节,即能源的生产(Production)、转换(Utility)、消费(Customer)。在P-U-C三个环节上,P提供产品、U提供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都是围绕C。

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制中,主要关心城市的能源供应,即水、电、气的供应,在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城市中,有时还要加上城市热网供热。除严寒和寒冷地区外,对区域和建筑物的二次能源供应(冷、热和热水)不在规划范畴内。在计划经济时代“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指导思想下,水、电、气等各种能源由垄断经营的能源公司各自独立规划,根据放大的需求预测决定建设规模。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能源供应变成双轨制,一方面不允许民企和外企进入,另一方面各个国有能源公司在尽力争取国家投资、竞争市场份额,例如电力公司进入城市供热市场、燃气公司进入空调市场,造成负荷的重复计算和高估冒算、造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形成“供应-消费-紧缺-扩大供应-刺激消费-再次紧缺-再扩大供应”的恶性循环。重生产、轻服务;重效益,轻节能。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的利用是分散的、或者是用户的个体行为,没有进入总体规划[17]。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基于需求侧管理理论(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提出综合资源规划方法(Integrated Resource Planning,IRP),其核心是改变过去单纯以增加资源供给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将提高需求侧的能源利用率从而节约的资源统一作为一种替代资源。综合资源规划方法应该成为城市规划中研究节能和资源节约的指导思想。

因此,所谓规划节能,应该贯穿如下原则:

(1) 资源集约。将消费端的节能作为一种资源与生产端的资源一起进入规划。

(2) 效益多元。改变传统的只追求生产和转换环节效益的单向规划模式,以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评价标准,协调生产、转换和消费各方的贡献和利益,实现多赢。

(3) 重在实施。将需求侧即转换环节和消费环节节能的实施作为一个重要的规划领域。有实实在在的节能措施,规划必须“落地”。

规划节能并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以各个环节的各个单项和单体的节能为基础。表4是各环节和各层次规划中可以考虑的节能措施。

表4 三个层次的三个环节节能措施

在规划层面上,可以以宏观的思路来考虑城市节能。比如,2010年我国钢产量6.3亿吨,表观消费量只有5.76亿吨,库存积压5000万吨以上。如果吨钢能耗按628kgce/t计,这些积压钢产品所浪费的能源足够在北京地区气象条件下近24亿m2住宅建筑(满足节能50%设计标准)供暖。所以,城市节能的整体思路是,限制城市中高耗能产业的过剩产能,将这些浪费的能源转移补充新增的民用建筑的刚性需求。

因此,规划中节能优先的思想可以通过以下10个方面实施:

(1)设置产业和投资项目的能效门槛;

(2)设置高于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设置达到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建筑物比例(新建城区应百分之百在一星级以上);

(4)设置主要设施的能效门槛;

(5)设置混合社区,缩短通勤距离;

(6)设置区域内任何一点到最近公交站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500m);

(7)设置较高的万人公交拥有量,提高快速公交系统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8)设置低品位可再生热源的能源总线、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电动车充电系统等能源基础设

施;

(9)设置信息通信网络,减少交通出行,实现弹性上班和“社区自治”。

(10)以整合集成末端节能、可再生能源和低品位热源为目标的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应该作为

城市专项规划之一而得到重视。

3 结论

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给环境和资源都造成很大压力。单项和单体的节能措施相对于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而言只是杯水车薪,需要从宏观视角,在规划层面加以协调。通过规划

节能,可以实现城市能耗总量的低增长甚至零增长,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并通过“规划方案下的清洁发展机制(PCDM)”实现规模化的碳交易[18]。

[1] 人民网,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比重达51.27%首次超农村人口,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748118.html,/GB/70846/16898289.html

[2]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迎接中国10亿城市大军,2008年

[3] 人民网,China to push forward urbanization steadily,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748118.html,

[4]中国青年报.迪拜房地产危机的危险信号[N/O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748118.html,/

[5]樊志全. 我城市人均用地面积超国标1/3[R/O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748118.html,/

[6] 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0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1年5月

[8]晶报,汽车尾气占深圳PM2.5来源三成,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748118.html,/content/2012-01/11/content_6383292.htm,2012年1月

[9] 世界卫生组织,Database: outdoor air pollution in cities,http://www.who.int/phe/health_topics/outdoorair/databases/en/

[10]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748118.html,/statisticalreview,2011年6月

[11]熊传林:中国平均每辆车耗油量超发达国家两倍多,凤凰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748118.html,/news/special/2011qichechanye/20110903/667811.shtml ,2011年9月

[12] 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一分册,总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

[13] 龙惟定,范蕊,梁浩,城市节能,暖通空调,2012年第2期

[14] 二十年成就单位面积GDP之最,多播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748118.html,/cont/812/147998.html,2011年4月

[15] 柏春,城市气候设计——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实现的途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3月

[16] [美]巴鲁克﹒吉沃尼著,汪芳等译,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中的气候因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

[17] 龙惟定,白玮,范蕊,低碳城市的区域建筑能源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3月

[18] 苏伟、潘家华,规划方案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制度框架与国际动态研究,2008年,中国环境出版社

浅谈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对农村的影响

浅谈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的动力 摘要:实现中国的国家富强和人民福祉,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其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动力、进程、发展阶段、发展动态、存在问题和推进机制等问题,深刻把握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脉搏,对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估,对中国城镇化的未来作出具有前瞻性的预期,为政府、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总结,对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化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旧观念、新旧道路和新旧模式转换的的关键的十字路口,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加上全面的反思。城镇化的问题正在成为影响我国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数以万计的年城镇投资规模,对全国经济GDP增长贡献率不断攀升,在地方年财政税收中的来源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的确,当代中国的高速城镇化进程使得空间生产进入一个超大规模、超长扩张的时代。 由于受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和集聚、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推动力的三重作用,目前中国正在进入高速城市化的时期。根据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城镇化率从22%增长到40.7%,我国城镇化人口不到两亿迅速增长到8.3亿,城镇化实际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0多倍。城镇化的一步步推进,高速膨胀的城市范围、亿万农民工和流动人口,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为推动城市工

浅析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6748118.html, 浅析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 作者:王淼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03期 摘要:文章阐述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分析了形成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认为应该大力宣传节约资源的环保理念,完善地方法规,分散城市功能,合理规划布局,兴建卫星城市,采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加强污染物的治理,达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可利用污染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等等。 关键词:城市化;环境保护;资源问题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2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人文进步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标志。随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总是向着经济发达的区域流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人口向着城市人口转移,这一人口定向性聚集的过程,导致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兴城市的不断兴起。这一现象就是所谓的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 世界城市化最早在英国开始。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在世界上最先实现了 城市化。中国的城镇化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化给中国带来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然而,由于有些地区城市化进程过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城市病”的问题和矛盾,使城市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基础设施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中国城市化现状 1.中国的城市化起步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发展战略,50年代中国城市化就是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中开始起步和发展的,这种工业化战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但是一直发展缓慢。中国城市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双重性的特点:(1)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很高。(2)城市人口比率指标却很低。 中国城市化起步较晚,发展时期较短。我国1949年城市人口占10.6%,到1978年为12%,从1978年以来以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地位的确定,中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到20世纪末城市化水平为36.2%,进入21世纪高 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48%。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美国72%,英国87%,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 Chinese urbanization progress is circuitous. As aggressed by west coun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was in imbalance. After PRC was found, the government started to make a layout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But unfortunately,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1960s move urban population to the village, which made Chinese urbanization be in dead state. Normally speak, from 1949 to 1978, the urbanization in China was very slow. In 30 years from 1950 to 1980, the urban population rate in the whole world raise from 28.4% to 41.3%, the rat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raise from 16.2% to 30.5, but Chinese rate was only raise from 11.2% to 19.4%. 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At this period, Chinese urbanization present these features. Firstly, the government was the main body in urbanization, and the urbanization area was limited by the planned economy. Secondly, the urbanization was lack of competence to absorb nonagricultural work force, and the market was not in commodity economy. All above made a bad result. The city and the village were likely separated. For example, the government put government-planning assignment into practice in city, while it control rural population and limited it. This hold back the freely mobility of population.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摘要: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97年的29.62%。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改革开放、集约型城市化、健康发展、区域城市化 城市化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前进的,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

这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一个巨大促进。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世界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我国经历了十一个五年计划,每个五年计划时期政府从国家层面上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或间接地都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或根本性的影响。正是在这些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下,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才取得了今天较为显著的成就,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化道路先后经历了单一化、多样化和协调化的发展历程,城市化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我国的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3.1 城市化的连续性和不稳定性 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

浅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

浅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 浅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 内容摘要:由于要实现现代化,中国城镇化脚步加快,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0%左右,面对如此快的城镇建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农民工享受不到同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在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及其子女教育方面都面临严重的不公平。农民工对于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城镇化推进的动力。可以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住房保障、社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对农民工的利益进行维护,使他们真正能够融入城市。这样有利于中国城市化建设健康进行。 关键词:城市化农民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1.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指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经济和人口重心向城市转移,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强化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后,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开始出现松动,随着我国建设重心的转移,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的建设速度也空前加快,城镇化率迅速上升到50%,但是由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不平衡,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距离拉大,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问题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 2.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民进入城市打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由于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结构中户籍的限制,身在城市的农民工很难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地待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住房 住房是居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民进入城市,住房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过热发展,楼价急剧上升,甚至部分城市居民都无法承担如此大费用。农民在农村的收入本来就

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孔德余 并不认同所谓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已经基本饱和,未来将转向改善性需求的观点。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还不到50%,也就是说,中国与美国大致面积相等的国土面积,还养育着相当于美国20倍左右的农民,说明中国农民的人均可利用耕地面积可能达不到美国农民的1/20,那么中国要真正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还很漫长。 未来持续漫长的城市化,就是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那么,未来城市化的路径到底是让现在的大城市无限扩大,还是发展中小城市?如果说让大城市无限扩大,依据中国的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未来上3000万、5000万甚至更多人口的城市在中国会有很多。而就现状来看,大城市最大的优势是商业设施、商务设施、就业条件、政府服务、教育、医疗的优势集中;但超大的、在全世界没有先例的城市规模,也会面临全世界的城市都未出现过的严峻问题,比如交通问题、空气质量问题等。一个超级大的城市,仅仅一个超级大的交通压力完全可以让整个城市瘫痪,而交通压力的出现,同时就导致一个大城的整体效率大大降低。如果继续放纵各种优势向大城市集中,让人口也继续向大城市集中,很显然,终究有一天那些超级大城市的问题将无法解决,到那时,再来发展中小城市恐怕将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也可以说,中国的城

市化绝不应该把超级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小城市,最大的优势就是交通优势和空气质量的优势;但是,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大城市的优势,却恰恰成了中小城市的劣势,因此,中小城市目前因为政府服务水平、商业商务配套、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落后于大城市,而失去竞争力。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出现大城市的人口聚集能力持续增强,中小城市的聚集能力还在不断减弱的态势。如果中小城市从抓政府服务的提升开始入手,并将商业、商务功能,医疗、教育水平都提升到与大城市的水平基本一致,再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匹配相适应的产业规模来解决好就业问题,中国中小城市还会继续像现在一样不能与大城市竞争?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方向还会是大城市? 中国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持续的城市化进程无法回避对中小城市的依赖,尽早解决好中小城市发展中的服务水平,提升商业、商务、教育、医疗等功能,促进中小城市的就业能力,才是出路。同时也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中小城市的发展,也会成为商业、医疗、教育、以及与城市规模和满足就业相匹配的产业经济将具有巨大的成长潜力。 2015年9月11日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摘要】城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矛盾。本文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 阐述,并提出要通过改革户籍、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建立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城乡产业化;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城镇发展道路等方法来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所谓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社会 改造发展的建设过程。它是我国物质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 化进程日益加快,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比较滞后,还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开展新

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棘手且刻不容缓的难题。下面笔者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1.1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 健全的城镇体系是促进城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 前提。然而,纵观当前的城镇发展可发现我国目前的城镇体系仍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地方盲目推进城镇化不能统筹兼顾城乡的协调发展,不能合理扩大规模突出优势,导致一些地方小城镇居多,缺乏大城市的经济支撑,而大城市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城市与小城镇的相互发展。②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合理优化产业布局,不能突出地方经济特色,忽视与周边经济的联系,二、三产业发展不足。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完善。比如在教育设施、园林绿化、用水普及、就业服务等方面仍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 1.2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先富带后富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呈现了飞速的发展,聚集了中国大量的财富,随着其经济及环境的逐步改善,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而在我

内蒙古城市化进程分析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城市化所带来不仅是辉煌,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完美的,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问题。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也称作城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是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不断扩散过程。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某种程度上,城市化既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只有经历了城市化才能真正的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

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内蒙古城市化现状及特点 1、城市化人口大幅增长 2011年内蒙古城市化率大幅提高,城镇人口比率由2000年的42.2%,增长到2010年的55.5%,年均增长1.3%;2011年比2000年提高13.3个百分点(见表1)。从城市发展规律,内蒙古的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期。即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表1 内蒙古城市化率变化表单位:万人,%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主讲人:李津逵 王鲁湘: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一方面人们尽情的享受着城市化所带来的文明与舒适,另一方面人们也感到了城市发展过快所带来的切肤之痛。作为世界人口最大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学者把中国城市化列为21世纪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两大因素之一。那么中国的城市化将是中国人民的福音呢还是全世界的祸水?确实有学者提出了这么严肃的问题。那么面对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使人口数量、结构分布与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李津逵先生。李先生您好! 李津逵:您好! 王鲁湘:欢迎您作客《世纪大讲堂》! 李津逵:谢谢。 王鲁湘:我看了一下李先生的简历,突然发现我们两个之间惊人的相似。我们两个人年龄相仿,李先生比我略微大几个月。我们都是从城市里头在那个时候下乡做知青,然后在知青里面过着一种很艰难生活。所以的话我们这一代人又后来由于1977年恢复高考给了我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们两个同时在那一年参加了那一次决定历史命运决定个人命运的那一次高考,我们都成了大学生,这样的话我们又回到了城市,并且最后在城市里面工作,在城市里面生活,在城市里面安家成了一个城里人。所以对于城市化我们是有双重理解的,因为我们曾经在农村里面干过。那么您的经历使您对城市有一个什么样的向往? 李津逵:那个时候我记得我在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分子代表大会是在东城区的一个招待所里面开,那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常常在干活的时候,我要能在那个招待所里当一个服务员该多好? 王鲁湘:对。 李津逵:就想这个事。 王鲁湘:对,当时我们知青所有的梦就是回城,想尽一切办法包括不择手段就是要回城。为什么要回城?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社会里面,城市比农村具有太多太多的优越性了。所以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变成一个城里人,然后到城里面生活。那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突然以我们预料不到这样一种发展的速度突飞猛进发展起了,那么您也见证了这样一个过程。您觉得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在这30年中间有阶段性的区分吗?比如说什么时候是一个阶段,什么时候是一个阶段。 李津逵:我感觉是1992年小平南巡之后大量的这种三来一补的工业在沿海地区落户之后,创造了城市中间巨大的就业岗位,这个时候农村中间大量的青年走向城市,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飞跃。 王鲁湘:我们产生了城市化要求的一个推动力。 李津逵:对。 王鲁湘:社会的一个推动力。 李津逵:就是中国的农民几千年来一直是向往城市生活,但是他走不进城市。 王鲁湘:走不进。 李津逵:比如说明清的时候有那个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因为城市里面没有就业岗位,农村又没有余粮供养城市,农村的这个耕织结构又非常的顽固,这种情况下一直就没有突破。但是当我们中国加入了全球的经济分工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一天到来了。 王鲁湘:对,这是一个历史机遇。您是学工科的。

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 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以后,中国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 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摘要:中国城市化进程特征措施 1 中国城市化概述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 年代中期以 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2. 城市化的含义及标志含义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也有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的过程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一般分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三大标志 (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 (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了城市化。 3. 中国城市化 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

最新浅谈中国城市地铁的发展前景

我国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日渐明显化。然而,城市化的发展绝不可以被交通压力所约束。因而与我们传统的地上交通相对应的地下交通就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新渠道。这就是目前的大、中城市正在极力发展的地铁交通。目前,中国的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有了地铁,许多城市的地铁也在紧锣密鼓地修建之中。因为地铁的舒适、快捷和便利,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地铁也就成为了许多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也出现了不同的地铁文化。 所谓“十九世纪修大桥,二十世纪建高楼,二十一世纪开发地下交通资源。”这句话充分的显示出地下交通在新世纪发展中的前景与潜力。地铁与公交车、电车相比的优势显而易见:地铁单向运量每小时4万——6万人次,公交车、电车单向运量每小时1万人次。从运输方式来看,地铁运输更具多方面的优点:舒适、准时、快捷、占地少,环保、节能、安全,而且不占用地面、街道等。毫无疑问,地铁交通是绿色工程,而且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我国的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说,“中国确实需要开发以地铁为特色的交通资源,它的发展将不但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地下资源开发的必然,更是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 现在让我们详细了解下地铁的优缺点:

节省土地: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减少噪减少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于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 缺点建造成本高:由于要钻挖地底,地下建造成本比建于地面高昂。 建设周期长:同样由于要挖地道,铺设铁轨,设备等等,以及各种调试工作。地铁从开始动工到投入运营需要很长的时间。音:铁路建于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减少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于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 缺点:建造成本高:由于要钻挖地底,地下建造成本比建于地面高昂。 我们需要认识到地铁建设依然是十分昂贵的投资项目,例如北京地铁的每公里造价超过五亿元。地铁项目应成分考虑融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那些问题,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城市化

目录 一、相关的概念 1.城市化 2.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支持观点总结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小城镇化发展模式具体分析 四、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城市化

一、相关的概念 1.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就是指人口城市化,即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由此使城市人口规模增大和比重提高的过程。其中,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称为迁移城市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称为就地城市化。一般情况下,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迁移城市化为人口城市化的主流,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通常是人口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因城区扩大或新设城市带来的人口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的广义概念,除包括人口城市化以外,还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土地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等。应该说,人口城市化是基础,城市化的这些丰富内涵都是从人口城市化衍生出来的。 2.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不同支持观点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经过笔者的总结认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观点展开。 观点1:小城镇发展论。认为我国原有的城市无力接纳众多的亟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乡村人口,而中国的国情国力又难于再建那么多新城市。福利补贴、粮食补贴等国家已负担不起,城市住房、交通、供水、就业等问题已相当紧张。因此,只能在原有乡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这样就可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将大量的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 观点2:中小城市战略论。认为农村城市化有远见的选择是,依托现有县城(包括县级市)发展中小城市,再辅之以把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扩建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适当保留、改造和建设一部分重点小城镇。这既符合我国实际,又可避免发达国家“城市病”在我国重演。 观点3:大中小城市并举论。认为应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即:挖掘大城市潜力,扩大和建设中等城市,择优和适当发展小城市。理由是:(1)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病”,可以通过社会自身发展而得到治理。由城市化滞后的“农村病”是一种“停滞病”,它不仅难治,而且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城市病”。我们不必因噎废食,因害怕“城市病”而不敢发展特大、大中城市。(2)全面发展大中小城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摘要: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97年的29.62%。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改革开放、集约型城市化、健康发展、区域城市化 城市化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前进的,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1978 年到 2008 年的 30 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取得重大进展的 30 年,是我国

浅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浅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吴坤 摘要: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城镇作为连接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构筑起生产要素流到的通道,是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契合点,它既是广大农村通往城市的桥头堡,也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大厦”基石。小城镇不但是支撑大中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所在,而且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意义重大,在全国城镇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本文为今后的城镇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城镇化;现状;特点 1.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我国已由传统农业国逐步演变为工业化(中期阶段)国家,城乡建设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城镇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60年来,小城镇发展既有波折更有辉煌。小城镇发展正在进入持续飞跃发展的新时期。但是,应该看到,小城镇发展绝非完美无缺,它还存在着城镇生产要素聚集效率低、人口吸纳能力弱、投资发展环境竞争力不强、政策不配套,以及本身规模小、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很值得认真分析研究。。 2.什么叫城镇化 所谓小城镇是,农村地区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研和生活服务中心。 3为什么要发展城镇化 3.1城镇化是城镇建设和管理的龙头。 3.2城镇划是国家对其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3.3城镇化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3.4城镇划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加强规划的整体调控。 3.5城镇化是政府部门管理的法例性文件 4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有了小城镇的萌芽,到了奴隶社会小城镇随之出现并兴起。尽管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到了近代小城镇仍然基本上还是依附着农业,是一种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形态模式,绝大多数没有现代工业,手工业和商业也不发达。20世纪中叶,由于受战争等的影响,许多小城镇经济萎靡、发展停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小城镇获得了新的生机,按其历程可分为五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4.1、恢复调整时期(1949-1961) 这一时期,我国小城镇得到了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根据生产力的布局对原有城镇体系做了调整,批准设立了136个城市,使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业基地。 4.2、萎缩停滞时期(1962-1978) 由于“大跃进”盲目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市镇增长过快,造成工农业和城乡发展比例失调,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大面积歉收,城镇人口膨胀超出了当时农业的承受能力,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口粮短缺,城镇居民粮油副食品供应困难。为此,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被迫采取了压缩城镇人口,减少市镇数量的措施。 4.3、缓慢发展时期(1979-1983) 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繁荣和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镇作为城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逐步得以复苏,在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政权的过程中,恢复了一批镇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 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据国家建设部《2003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3年末,我国设有城市660个,城市人口近3.38亿,城市面积39.9万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3%左右。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1998年为55%。在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是因为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时而又不断反复的艰难道路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 近代史之前的中国城市化,因为它对中国今天城市化的发展不具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不予涉及。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100年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它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平衡。东南部城市化进程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则远不如 东南沿海,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城市工业化特征差距悬殊。比如东南沿海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 等城市不仅在城市规模上迅速扩张,而且其工业化进程也较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甚至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列。东南沿海城市的建筑、通讯、工厂、商业、交通已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了相当程度的联系。譬如上海外滩一条街的高楼大厦,青岛的洋楼区。而其他不发达地区城市则不具备这些工业化的明显特征。 城市的商业化功能不显著。有一种说法,西方资本主义的每个城市都是以市 场为中心的,而中国城市是以官府、衙门为中心的,象北京,紫禁城是它的中心。而市场则散布在四周,比如菜市口、花市、瓷器口都在边上而不在中心。这一阶段的城市中心是属于官府,城市的政治、军事的特征和意义更为显著和重要,也就是说,中国城市形态上商业化的功能不占主导地位。 城市文化畸形发展。由于列强的入侵,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已经受到了西方 文化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长期的封建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的一些风俗、传统习惯、戏剧、本土文化也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二种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城市空间里共存,相互影响但又并行发展着,实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奇特现象。例如:这一阶段的上海已经与传统的中国城市距离很远,西方的文化随处可见,并且占主流地位,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顽强地在这个城市中生存着。如沪剧、越剧这些地方剧种也拥有大量的观众,这种文化畸形发展的现象令人十分费解,不过,人们认为这个现象与上海日后形成的海派文化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时期大约是1949年~1980年左右,这30年间,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走得非常艰难,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处在一种“反城市化”的状态。例如:对农村与城市在户口的管理上实行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模式,限制农民向城市的流动,甚至出现过大规模地把城市的人口向农村转移的现象,这些做法在客观上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缓慢,有时甚至是倒退的

浅析中国城镇化的利与弊

浅析中国城镇化的利与弊 引言 所谓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经过课堂上一番激烈的辩论,不论正反两方,都不遑多让。中国城镇化利弊重生,再次印证事物存在两面性。我认为中国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利大于弊,不然的话,各个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也不会选择这条发展的道路。当然,中国的城镇化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人多、资源少等制约着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城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城镇化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9年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6.4%,据统计,进入21世纪,我国的建制镇已超过2万个,比1978年增长了近10倍,大约2亿多人口生活在小城镇,小城镇30年来的快速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成就 (一)小城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中国的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小城镇的发展,可以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从而推动农村从小规模均田制向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上去。 (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城乡差别逐渐缩小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城乡分割的体制逐渐改变和创新,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本、人才和技术的流动日益增加,城乡的市场结构和商品流通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城乡经济发展出现了可喜的融合态势,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有所突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