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邓稼先》同步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邓稼先》同步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邓稼先》同步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邓稼先》同步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

11邓稼先

一、自主学习

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宰.割署.名奠.基开拓.元勋.仰慕.

孕.育选聘.大厦.无垠.夐.黯.曛.铤.筹.划签.字颤.抖燕.然

嫣.红挚.友彷徨

..罗布泊.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鞠躬尽瘁.妇孺.皆知马革裹.尸3、理解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宰割:署名:

奠基:开拓:

元勋:仰慕:

孕育:无垠.:

筹划:嫣红:

挚友:彷徨: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引人注目:

忠厚平实:

知人之明:

马革裹尸:

层出不穷.:

燕然勒.功:

4、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5、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课文由小标题分为六个部分。请你简要地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2、下面是对这篇课文结构的图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③ ③④ ④⑤

⑤⑥

3、作者在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中说,“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下面是对这段话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段话的一二句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

B 、作者用“可是”一转,概括地指出了他们二人在性格和为人上的截然不同。

C 、这段话先说二人相同的地方,接着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他们的不同。

D 、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扬和对奥本海默的贬斥。

4、作者在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中写了他看邓稼先的信后感情有极大的震荡,接着作者说:“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作者是真的“想不清楚”吗?他为什么这样写?

答;

5、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老师同学作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答案

1.2、B 3、D 4、不是。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含蓄地告诉读者,他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

也为邓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这样写,语言简练,蕴含丰富,更能给读者回味的余地。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读读写写

2018新人教版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 第一单元 1、社戏 鲁迅 钳qi án 撮cu ō 偏pi ān 僻p ì 行h án ɡ辈b èi 照zh ào 例l ì 欺q ī侮w ǔ 嘲ch áo 笑xi ào 宽ku ān 慰w èi 怠d ài 慢m àn 礼l ǐ数sh ù 撺cu ān 掇du ō 凫f ú水shu ǐ 吩f ēn 咐f ù 潺ch án 潺ch án 踊y ǒn ɡ跃yu è 家ji ā眷ju àn 皎ji ǎo 洁ji é 好h ǎo 歹d ǎi 2、回延安 贺敬之 登d ēn ɡ时sh í 糜m éi 子z ǐ 白b ái 馍m ó 脑n ǎo 畔p àn 眼y ǎn 眶ku àn ɡ 3、安塞腰鼓 刘成章 畔 p àn 蹦 b èn ɡ跳 ti ào 闪sh ǎn 射sh è 同t ón ɡ仁r én 恬ti án 静j ìn ɡ 飞 f ēi 溅ji àn 困k ùn 倦ju àn 亢k àn ɡ奋f èn 晦hu ì暗àn 束sh ù缚f ù 羁j ī绊b àn 闭b ì塞s è 冗r ǒn ɡ杂z á 严y án 峻j ùn 搏b ó击j ī 震zh èn 撼h àn 磅 p án ɡ礴b ó 辐f ú射sh è 渺mi ǎo 远yu ǎn 大d à彻ch è大 d à 悟w ù 叹t àn 为w éi 观ɡu ān 止zh ǐ 戛ji á然r án 而ér 止zh ǐ

4、灯笼 吴伯萧 争zh ēn ɡ讼s òn ɡ领l ǐn ɡ域y ù斡w ò旋xu án 熙x ī熙x ī然r án 静j ìn ɡ穆m ù 思s ī慕m ù 怅 ch àn ɡ惘w ǎn ɡ 锵qi ān ɡ然r án 褪tu ì色s è 暖nu ǎn 融r ón ɡ融r ón ɡ 马m ǎ前qi án 卒c ù 燎li áo 原yu án 第二单元 5、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榆y ú 萌m én ɡ发f ā 次c ì第d ì 翩pi ān 然r án 孕y ùn 育y ù 农n ón ɡ谚y àn 海h ǎi 棠t án ɡ 悬xu án 殊sh ū 销xi āo 声sh ēn ɡ匿n ì迹j ì 周zh ōu 而ér 复f ù始sh ǐ 花hu ā香xi ān ɡ鸟ni ǎo 语y ǔ 草c ǎo 长zh ǎn ɡ莺y īn ɡ飞f ēi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臀t ún 骨ɡǔ骼ɡé 两li ǎn ɡ栖q ī 漂pi āo 移y í 岛d ǎo 屿y ǔ 褶zh ě皱zh òu 彗hu ì星x īn ɡ 潮ch áo 汐x ī 劫ji é难n àn 致zh ì密m ì 陨y ǔn 石sh í 追zhu ī溯s ù 天ti ān 衣y ī无w ú缝f èn ɡ 7、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雾w ù霭ǎi 缄ji ān 默m ò 迁qi ān 徙x ǐ 赌 d ǔ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邓稼先》教案-新人教版1

邓稼先 一、教材分析 《邓稼先》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作者和邓稼先了解甚少,学习前应详细介绍;同时讲述核研究的危险性和艰难,为课堂上有表情朗读酝酿情感。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题。 2.抓住文章语言进行整体把握。 3.培养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 2.小组学习,责任分工。 3.朗读法、讨论法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名人的感染中升华自己的爱国情怀。 2.树立远大志向,立志报效祖国,唱响“我的中国心”。 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邓稼先生平,学习他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1.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2.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五、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读,读出感情来才能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献身科学的情怀。 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音乐设置情境。 3.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学法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交给学生发现真理。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多方面接受信息,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六、课型 新授课 七、教具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时数 两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激情引入法) 教师先播放1999年9月中央为“两弹一星”有功人员授勋的有关报道,然后介绍一些与之有关的具体事件。这些事件可以是邓稼先,也可以是其他从事过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事迹。 设计意图:他们忘我的奉献,不慕荣誉与金钱的高尚品德和个性魅力会激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愿意了解这些英雄人物。这是我们开始进行课文学习的最好时机。 (二)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 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与邓稼先很小就一同玩耍,结下深厚的友情。成人以后,虽一个在中国,一个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第一单元 1课藤野先生 一 1、fēi jìpájiésùdìng pōu qī piē 2鉴蔼畸逊寓匿疾诲聊3(1)借口。(2)指改朝换代后仍眷念前朝不肯归顺新朝的人。(3)这里是反语,丑陋。(4)这里是反语,指十分熟知一些无聊的事。(5)这里是反语,指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6)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4(1)周树人绍兴文学思想革命(2)《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呐喊》《彷徨》《野草》(一)5“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这句话引出前两段内容,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6厌恶、鄙弃的态度。通过描写“清国留学生”观樱花的丑态和学跳舞的丑行来表现的,并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加强这种表达效果。 7“时时记起”是由于“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工作极为认真,对学生极为负责;二是毫无狭隘的民族偏见。 8答案举例: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都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怀。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也是作者爱国感情的表现。9略 10(1)这些词语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热忱、负责、一丝不苟的品质,也写出了“我”的吃惊、对先生的感激及内心的不安。(2)“喝采”说明这些闲人已经麻木到令人震惊的程度,表现了作者极其沉痛的情感。“何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 (二)11有才学,工作极端认真,管理严格。善于教育学生,热爱学生。12详写了“我”犯错而被教育;略写了老师的严厉,“我”的造句受到表扬,老师带“我”吃油茶以及坐错车。好处是:突出老师对“我”的教育,同时也表现老师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点,使老师的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13(1)对“我”犯错的不满,为“我”回避惩罚而生气、惋惜。(2)为犯错而脸红,为同学替自己辩护而感害羞,为自己逃避惩罚而惭愧,为有负华老师的希望而不安。14朴实、亲切、含蓄、委婉、平淡中蕴含深情。 2课我的母亲 一1shùshùbóshi zhōu zhìshùmó 2栗馈嶂漠 3(1)这里是相对文静而言,无贬义。指那些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的孩子。(2)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3)指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的意味。(4)文中指卑劣、不道德。 4(1)指桑骂槐(2)心照不宣5《胡适自传》胡适胡洪骍(xīng)适之宽容、善良、温和、刚强怀念和感激之情6(1)《三国演义》如:诸葛亮借东风、空城计;刘备三顾茅庐等。司马徽、庞统、徐庶。(2)《水浒传》卢俊义活捉史文恭花荣大闹清风寨等。 二、(一)7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了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而且影响巨大。因此,前三个自然段非但不是闲笔,反而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并且与文末相呼应。 8三个“如果”,都是用假设的语气表现作者对母亲教育自己的感激之情。作者当时已经是一个著名的学者,然而他仍然这样谦虚地说自己在做人方面的态度,这足以表明母亲对作者做人方面的教育的重要作用。 9本文多以叙述性语言为主,在真切的语言中蕴含着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如“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等等,字里行间饱含感情,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020年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3 安塞腰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一、导入新课 请观看一段安塞腰鼓视频。(见光盘)刚刚欣赏的是有着“天下第一鼓”美称的安塞 腰鼓。这节课,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雄浑、壮阔、旺盛的生命的场面和磅礴的力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听读,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 (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通过读来悟出。) (2)指导朗读。 例段一:第7段 明确:本段描写安塞腰鼓表演开始时那种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赞颂了那股喷 涌而出的、不可扼制的生命力。因此,“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三个短句要读得简 洁有力;“骤雨一样……强健的风姿”这组排比句要用急促的、富有跳跃性的节奏,来 表现腰鼓场面的豪放、火烈、动力十足;最后,“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 要读出对腰鼓场面,对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例段二:第25、26、27段 明确:写腰鼓表演达到了高潮,要把短句“愈捶愈烈!”的三次反复和一切都在“交织!……升华!”读得简洁有力、铿锵激越,使人体会到:腰鼓表演达到高潮,人的生 命力被尽情释放,生命的一切在这释放中得以超脱和升华。 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来,语调就 应该激越、高昂。鼓声落,要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 (3)学生组内自主朗读,体会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 2.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好一个________的安塞腰鼓”的句式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学生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 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 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 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等。) 3.明结构。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 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 话。 学生会很快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目标导学二: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1.寻美点。

2020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 教案

邓稼先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2、品读重点句段,了解作者情感。 3、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技巧。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2、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技巧。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作者简介 杨振宁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由于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作出多项贡献+ 背景资料邓稼先是杨振宁的同学!他为中国的核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过去中国并没能在报刊上重点宣传表彰他1986年6月邓稼先病重期间!杨振宁去医院探望他后来!杨振宁又向中央领导同志谈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早就应该把对中国对国际有贡献的科学家介绍出来,杨振宁非常敬重邓稼先!他说邓稼先是中国的帅才!他能得到中国领导人的绝对信任!也能得到群众的绝对信任!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他又说'我收集了许邓稼先的材料!我期待有一天有人能写篇有关邓稼先的传记!我希望传记能把他对中国的贡献详细表达出来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一颗科学巨星陨落了后杨振宁写了这篇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生物界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一条规律;在人类社会中,“落后就要挨打”。国防势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中国在研制和发展核武器方面的成绩,使帝国主义列强不敢对我们胡作非为。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化。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二、预习检查(字词) 至死不懈xiè鞠躬尽瘁cuì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萦带yíng 日曛xūn 铤而走险tǐng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1邓稼先(练习3)

11 邓稼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 A.元勋(xūn)邓稼先(jià)妇孺皆知(rú) B.殷红(yān )开拓(tuò)鲜为人知(xǎn) C.燕然(yàn )癌症(ái )鞠躬尽瘁(cuì) D.彷徨(huáng)罗布泊(bō)风悲日曛(xūn)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悲惨孕育锋芒毕露 B.宰割选聘家愉户晓 C.奠基颤抖妇孺皆知 D.仰慕勒功死而后己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任人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可歌可泣(小声哭,流泪)鲜为人知(新鲜) B.家喻户晓(说明)至死不懈(松懈)死而后已(停止) C.当之无愧(愧疚)截然不同(截止)锋芒毕露(全、都) D.马革裹尸(皮)知人之明(眼力)永恒的骄傲(值得自豪的)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邓稼先去了,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A.假使可就 B.如果而竟 C.如果可就 D.假使而竟 5.对下列句中破折号作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跳跃 D.表示意思的递进 6.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4分)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的描述了他的一生。() (2)“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7.文学常识填空。(6分)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作者美籍华裔家,获1957年物理学奖。 二.整体感悟(10分) 1.相比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本文是一个大手笔,这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这种多变的句式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23分)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急,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选文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一种的气氛,作者引用它的目的是(2分) 2.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测邓稼先此时的心情。(2分)

初一语文下册11课《邓稼先》的课文内容

初一语文下册11课《邓稼先》的课文内容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词语解释

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词解释 第1课《社戏》 偏僻(piān pì):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或远离交通要道偏僻的住所。 行辈(háng bèi):辈分。 照例(zhào Iì):遵照常例。 欺侮(qíwǔ):欺负,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 宽慰(kuān wèi):可做动词,表示宽解安慰;也可做形容词,表示宽畅欣慰。 嘱咐(zhǔfù):叮嘱,吩咐。 怠慢(dài màn):淡漠;不恭敬。 礼数(lǐshù):礼节。 撺掇(cuān 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水(fúshuǐ):游泳。 潺潺(chán chán):形容流动的样子。 踊跃(yǒng yuè):指形容情绪激烈,争先恐后,比喻做某事积极。屹立(yìIì):高耸挺立。 家眷(jiājuàn):眷属。 皎洁(jiǎo jié):形容很白很亮。一般指月亮。 好歹(hǎo dǎi):好坏。 第2课《回延安》 登时(dēng shí);形容事物的发展 脑畔(nǎo pàn):这里指窑洞的顶上。 眼眶(yǎn kuàng):眼睛周围的部位。 第3课《安塞腰鼓》

瞳仁(tóng rén):指眼珠。 恬静(tián jìng):形容为人闲适,安静。 亢奋(kàng fèn):极度兴奋。 晦暗(huìàn):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束缚(shùfù):指被拘囚。 羁绊(jībàn):缠住不能脱身,東缚。 闭塞(bìsè):指堵塞不通;交通不便;偏僻。 冗杂(rǒng zá):繁杂。 严峻(yán jùn):严厉、严肃,严重。 震撼(zhèn hàn):震动;摇撼。 磅礴(pàng bó):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 辐射(fúshè):热的传播方式的种,从热源沿直线直接向四周发散出去。光线、无线电波等电磁波的传播也叫辐射。 渺远(miǎo yuǎn):遥远。 大彻大悟(dàchèdàwù):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jiáránér zhǐ):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第4课《灯笼》 争讼(zhēng sòng):因争论而诉讼。 领域(lǐng yùu):从事一种专门活动或事业的范围、部类或部门。 斡旋(wòxuán):调停,调解。 熙熙然(xīxīrán):指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 静穆(jìng mù):安静而严肃。 思慕(sīmù):怀念;追慕。感到有强烈的愿望和渴望。 怅惘(chàng wǎng):惆长迷惘。

11 邓稼先

11 邓稼先 1第一学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时难点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导入:多媒体播放视频原子弹爆炸 同学们,科技发展到今天,世界的航天事业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载入宇宙飞船已发射成功,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能够掌握航天技术的三大国家之一。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当年原子弹、氢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研制成功的?它使中华民族感到自豪和骄傲,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然而,在这伟大和自豪的后面,却又有多少艰苦的奋斗和默默的奉献。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先生就是这无数默默奉献者中的杰出代表。 今天,我们学习杨振宁先生所写《邓稼先》,让我们走入他的心灵,去感受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去体会默默奉献中的卓越。 教师:当年中国国防部长张爱萍为邓稼先题写了一首诗,今天让我为大家朗诵这首诗:(教师可映放诗句) 踏遍戈壁共草原,/三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 教师:张爱萍在诗中所赞扬的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的君,就是邓稼先先生。他为中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中国人民的最优秀的儿子。 活动2【讲授】 (二)、回顾文章内容 1、作者开篇为什么要写历史?请你们考虑作者写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突出的重点是什么?请你们抓住该段最关键的语句。 教师: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这句话回答了作者为什么要先讲历史的原因。实际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 作者写这段历史,是要说明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作者所举的例子,只是1898年发生的事情,而在近百年中,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欺凌还远不止此。你们在课外阅读中,在历史课本中,还知道一些近百年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事实。请你们任举一例,向全班讲一讲。 教学设计构想: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认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无耻侵略,认识旧中国的亡国灭种的危险,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激情。本课不是历史课,不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回答,五至十分钟即可。 2、请同学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先写近百年的历史?这与邓稼先有没有关系? 教师明确:有关系。正因为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历史,激发了邓稼先的爱国热情,他才有那样的爱国行动,邓稼先是一个爱国者,正是这段历史,激发了邓稼先让中国站起来的强烈愿望他不仅有这种愿望,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研制出了原子弹,而使中国进入核大国的行列,使中国具有对抗某些大国核威胁的力量,使中国具有保护自己的军事力量。这段

邓稼先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邓稼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积累重要词语。 2. 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3.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改变中国屈辱史,使原子弹、氢弹成功爆炸,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就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振宁写的一篇人物传记《邓稼先》。 课堂实录 一、知识卡片 1.邓稼先: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两弹元勋”由于所做事关国家机密,长期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为清华大学教授。 二、积累字音和词义 1.字音 邓稼jià先元勋xūn至死不懈x iè鞠jū 躬尽瘁cuì

选聘pìn无垠yíng殷红yān鲜xiǎn为人知 2.解释下列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 三、整体感知 1. 学生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2.你觉得邓稼先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 1. 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②写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③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④通过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与对话,表达对邓稼先的情感。⑤描写邓稼先在罗布泊的工作情形,突出他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⑥总结评价邓稼先。 2.邓稼先是一个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有高度奉献精神的一位科学家。 课上小结 本文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布置作业: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1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一.引入新课,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二、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第二课时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后题参考答案 第1课古诗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名师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ī”,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 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大家找〕《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燕子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2)背诵时要先反复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2.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名师来指导〕这些词语都是偏正式词语,前面的词修饰后面的词。形式是:形容词+名词,即中心语被修饰语修饰。 〔答案大家找〕壮丽的山河伟大的人民尊敬的长辈漂亮的蝴蝶崎岖的道路明媚的春光金灿灿的果实俊俏的脸庞 3.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答案大家找〕(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3)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4)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第3课荷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下面的词语。背诵第2~4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来到公园看荷花,体验入画的美好心境。朗读时,要把荷花的优美姿态表现出来。在语调高低不同的变化中,体现荷花的姿态美,表现出喜爱荷花的感情。

11《邓稼先》导学案附答案

11邓稼先导学案 精彩开篇词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句邓稼先临终前的遗言,今天依旧响彻在我们的耳畔。邓稼先,用他的朴实的语言和满腔的热血,诠释了一个大写的中国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颗热情澎湃的中国心;邓稼先,用他忠厚纯正的品质,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精神铸就荡气回肠的中国魂。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领会作者融入笔端的深情,学习邓稼先伟大的爱国精神。 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学习本文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句式多变的语言特色。 5.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 元勋(xūn)鲜(xiǎn)为人知鞠(jū)躬尽瘁(cuì)孕(yùn)育罗布泊(pō)黯(àn)曛(xūn)铤(tǐng)邓稼(jià)先至死不懈(xiè)选聘(pìn) 无垠(yíng)殷红(yān) 2.解释下面的词语。 仰慕:敬仰思慕。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当之无愧:毫无愧疚地接受(名声、荣誉等)。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元勋:立大功的人。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精优教案

邓稼先

摄(shè)摄影慑(shè)威慑镊(niè)镊子 3.理解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妇孺皆知: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 热泪盈眶:形容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充满了眼睛。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萦带:弯曲得像带子一般。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四、再读感知 1.速读课文,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第四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的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满眶。 第五部分:写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邓稼先所表现出来的超凡的创造才能与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评邓稼先,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记忆并摘抄文中重要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感受文中精美的句子及邓稼先高尚的精神品质。

第二课时 一、课堂引入 由学生们进行5分钟生字词闯关引入本堂课教学。 二、跳读课文,感悟精彩句子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前一句是说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具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后一句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2.“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看似平淡的语言表达了对邓稼先伟大人格的高度赞美。 三、选读课文,分析主体形象 1.第?段中,作者为什么称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作者称邓稼先是“奠基人”“开拓者”,充分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基础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领域的地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示范教案

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杨振宁、邓稼先两位科学家的有关情况及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利用字斟句酌的精读方法,把握文章关键句段,揣摩其含义,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2.了解本文语言句式多变、情感真挚的特点,体会课文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积累语言,增强语感。(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学习其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方法 1.资料搜集法:本文涉及的背景资料较多,例如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史、“两弹一星”研制者的相关情况、邓稼先的生平资料、作者杨振宁的有关情况等等。教师宜指导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的有关背景资料,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2.小组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搜集好相关资料,准备好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邓稼先画像等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屏显邓稼先与杨振宁合影)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两位卓越的科学家,他们是同乡,亦是好友。一个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却隐姓埋名28年,他们是谁? 生(齐):杨振宁,邓稼先。

师:谁能根据自己预习所获,用一句话介绍一下杨振宁或者邓稼先? 生1: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2:邓稼先是我国“两弹”元勋,为我们研制发展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生3:我补充一下,中央军委曾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师:何谓“两弹一星”? 生4:“两弹”就是原子弹和氢弹,“一星”就是人造卫星。 师:看来这两位科学家都非常杰出,认识他们很荣幸。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杨振宁饱含深情的笔墨,一起去追忆他的挚友——邓稼先。(板书课题)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一是要学习运用字斟句酌的精读方法解读文本,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和段落,透过细节掌握人物性格特征;二是要走近邓稼先,了解他的伟大贡献,感受他的崇高品格。(屏显学习目标)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选聘.(pìn)谣.言(yáo)背诵.(sòng) 昼.夜(zhòu)昆.仑(kūn)氢.弹(qīng) 宰.割(zǎi)筹.划(chóu)无垠.(yín) 难堪.(kān)署.名(shǔ)孕育.(yùn) 仰慕.(mù)癌.症(ái)开拓.(tuò) 耕稼.(jià)彷徨 ..(páng huáng) 热泪盈眶.(kuàng) 可歌可泣.(qì) 彷徨 ..(páng huáng) 鞠.躬尽瘁.(jū)(cuì) (2)理解词义 ①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②燕然勒功:典出《后汉书·窦融列传》。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的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 ③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④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⑤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⑥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