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一览表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一览表

1978-2018,40年来,改革开放站到了而立的节点上。40年,人生于不惑,国家见枯荣。过去的40年,激荡而伟大。回首望,中国以羸弱之驱,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情,成就

了一场伟大的革命。从贫瘠到富裕,从禁锢到自由,从崩溃到

奇迹重生,从东亚病夫到世界前列。40年,一个个瞬间书写完成的这部改革开放史,让我们有太多的理由为之赞叹。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4)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

1979年中美建交 (5)

1979年建立经济特区 (5)

1981年国债恢复发行 (6)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1986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 (7)

1990年开放浦东 (7)

1990年中国股市诞生 (8)

1992年基金诞生 (9)

1992年邓小平南巡 (9)

1994年分税制改革 (11)

1994年住房制度改革 (11)

1997年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 (12)

1997年香港回归 (13)

1997年重庆直辖 (14)

1998年香港金融狙击战 (14)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 (15)

1999年西部大开发 (15)

1999年澳门回归 (16)

2000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7)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 (18)

2003年抗击非典 (19)

2004年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 (21)

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 (22)

2008年神舟七号完美升空 (22)

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24)

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 (24)

2009年医药体制改革 (26)

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 (26)

2011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27)

2012年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交付海军 (28)

2012年设立地级三沙市 (29)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 (29)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 (30)

2013年高调反腐 (31)

2014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31)

2014年雾霾防治 (32)

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32)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 (33)

2015年人民币纳入SDR (33)

2015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发行 (34)

2016中国邮政开办120周年 (34)

2017年中共十九大 (35)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 (36)

大记事

1978-1997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上来。

在这次全会前,召开了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中央

工作会议上,党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对党的工作

重点转移到经济、政治方面的重大决策,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

和发扬等,提出了积极的建议。邓小平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

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

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成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会上作出了实

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引发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在写给中央的信中,针对

“两个凡是”,阐述了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我们必

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

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邓小平倡导实事求是,批评和抵

制“两个凡是”的举动,得到了党内许多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的

支持。更奠定了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的地位;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是检

验党的路线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1979年中美建交

1979年1月1日,中国与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正式建交,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大国关系突破的

标志性大事。随后几年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

而就在几年前还少有人会相信社会主义的中国会与“腐朽的帝

国主义者们”共谋发展。

外交关系的正常化,为东西方全面交流奠定了基础,国际

大企业们蜂拥而至,争抢着来开拓中国这块庞大的市场,而我

们也在这场世界经济浪潮中日趋成熟。

1979年建立经济特区

如果说1949年天安门的礼炮声宣告中国人民永远站起来了,那1979年一位伟人在南中国海边画下的“一个圈”则显示了中

国向封闭与落后彻底说再见的决心。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从半

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我们追溯新

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经济

特区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1981年国债恢复发行

曾经有过这样的岁月,“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作为鼓舞人

心的喜讯,公之于天下,令国人自豪不已。但我们知道,那也

是一个物资短缺的时代。 1981年以后,我国每年发行国债,

其中国库券发行13次共计发行3130亿元。国库券的发行由此

开始塑造一种新的国与民的关系。这也表明国家与公民已经重

振信心与团结,开始尝试在“经济中心”中重建新的互信关系。不过,这个过程至今还在进行当中。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近30年来的改革由农村起步,而农村改革的起点正是

包产到户。“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中国农民长期受“大锅饭”“平均主义”压抑的生产积极性,

在这几句朴素话语的鼓舞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爆发,并在最短

的时间内奇迹般的解决了困扰中国上千年的吃饭问题。1982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为中国理顺农村生产关系打开了

新路子,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大幕,虽然国民温饱已然无忧,但

农村改革仍在继续。

1986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

改革开放30年,国有企业改革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中国

的国有企业开辟了一条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道路。国有企业从计

划经济时代的行政附庸,走向了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企业制度。

经过痛苦卓绝的漫长探索,国企们跨过了地雷阵,正向着建立

现代产权制度迈进。国企的30年成长,是从全力搞好一个个企

业走向整体上抓好国有经济一盘棋的历程。

1990年开放浦东

浦东开发区,比深圳晚了10年;国际舆论对它投怀疑票;

今天,浦东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

的窗口”,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第一代浦东建设者赵启正这样表述:“浦东开发是一首雄

壮的交响曲,它的总谱是邓小平谱写的,指挥是党中央和上海

市委,我们有幸成为这个大乐队的演奏员。”

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浦东开发开放的立意在于“服务全国”。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当浦东开发还处在“基础开发”阶段时,它对周边地区的体制创新示范效应和商业机会外溢效

应已经得到显著的发挥。90年代下半期进入“功能开发”阶段后,它为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带动其发展的作用不断得到增强。

这种服务和带动作用,不仅表现在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的扩

展方面,也表现在金融、贸易和国际航运服务方面。在长三角

乃至更大范围区域的服务需求的支撑下,上海口岸贸易占全国

的份额不断扩大,国际航运中心的能级迅速提升,融资功能日

趋强化。今后,随着国际性大银行、大财团、大企业的加速进入,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必将进一步提升,其

为全国服务的能力也必将进一步强化。

1990年中国股市诞生

最初石破天惊地在中国提出建立证券市场的,并非是后来

出名的几位“海归”,而是一帮从没见过股市的穷学生。此前,国内对于金融市场建立一直鲜有理论探讨。论文的发起人、原

中信嘉华银行总裁蔡重直对本刊回忆,当年关于证券市场的构想,要在马、列全集中寻找理论依据,最后提出要开放全国证

券市场。20世纪80年代,证券市场在试点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90年代初,经济、金融领域的治理整顿为证券市场的良

性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环境。深沪股票交易柜台制度设计的缺陷

以及股票场外交易的广泛存在,要求尽快建立集中的股票交易市

场。

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1月26日正式成立,并于同年12月19日在上海开张营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我国第二家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于1991年7月3日正式开业。

伴随着一、二级市场的初步形成,证券经营机构的雏形开始出现。1987年9月,中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1988年,为适应国库券转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中国人民银行下拨资金,在各省组建了33家证券公司,同时,财政系统也成立了一批证券公司。

1992年基金诞生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壮大,1991年中国股市为沉寂的资本市场注入生机,但股疯之余,有着低风险特质的基金诞生了。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投资基金形成于1992年,规范于1997年。

1992年邓小平南巡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发表的一系列谈话,推动了

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对于今天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讲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思路,有了新突破,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谈话中强调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持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的根本要求。目前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仍然很低,总体上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

南方谈话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努力实现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共同富裕目标。当前,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于今天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开放、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

意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辉篇章。

1994年分税制改革

1994年,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分税制改革在中国拉开了

序幕。分税制的实行,使中国的财政秩序为之大改,中央财政

重获活力。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搭建了市场经济

条件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框架。在分税制接

下来十余年的运行过程中,这个体制框架发挥出了一系列的正

面效应,同时也逐渐显露和积累了一些问题。

1994年住房制度改革

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发

布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开始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稳定的储

存积累,增强了职工购房的支付能力和消费信心,改变了解决

住房“靠政府、靠单位、靠企业”的观念,攒钱买房、贷款买

房观念深入人心。1994年当“房改房”的概念诞生,私房可以

上市买卖,公房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退居幕后。随着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以旧换新、以小换大、入住新房成为老百姓购房

自住的最佳选择。

1997-2002

1997年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

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

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

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

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

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小康社会

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

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

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这一前无古人的创制诞生,

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其中更不乏悲叹、惊惧与质疑。但中

国行使主权之后,极端情况并不曾发生,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时间转瞬即逝,即使是最有偏见的观察者,也不得不承认,香

港依然繁荣自由、充满活力,并获得了全世界的普遍美誉。与

此同时,香港依然还有更多的生意要做,还有更多的制度要建,还有更多的问题要想,还有更多的权利要争。香港回归对国家

来说,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

归十余年,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

发展走向日益繁荣;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通过香港回归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这一政策是英明正确的,

同时为澳门问题的解决以及澳门的回归提供了实践的范本,最

终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香港的顺利回归不仅是给西方大国以有力的回击,而且

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

供了实例,对世界政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997年6月18日重庆史册上一个伟大的纪念日。重庆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的第四个直辖市。“直辖”二字对一个城市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在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下,“直辖市”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政治资源和无形的影响力。“直辖”对任何一个城市来说,都是外部效应最大化的政策。今天,重庆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再次走上一个新的起点。

1998年香港金融狙击战

1997年7月刚刚成立的首届特区政府即遭遇严峻挑战。这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经济遭到重创。1998年8月14日,曾荫权宣布决定干预股市及期指市场,动支上千亿港元,买下市场6%的股权,成功击退炒家们的疯狂沽售,将恒生指数推高1200点,致使炒家认赔离场,其中索罗斯旗下基金的损失就达七八亿美元。此役胜利,一举稳定了香港金融市场。对于1997年至1998年的香港金融危机,以及最后香港特区政府入市赶走世界金融大鳄索罗斯,迄今仍为众多投资者所津津乐道。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

1998年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15个部委,新组建4个部委,更名的有3个部委。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

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

1999年西部大开发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阐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

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意义。强调要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

略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这一重大决策上来。会议

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

艰巨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件

关系西部地区开发全局的重点工作: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第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第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第五,加大改革

开放力度。中西部地区各省市自制区和各地区立即行动起来,

成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策划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方案,

组织调研、论证,召开国内国际和地区等各类开发研讨会、情

况介绍会、招商会等等。全国各地也纷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支援西部大开发战略。5月18日,国家

计委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公布,2000年将在西部地区新开工十

大工程,这十大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序幕工程。

中国政府对西部累计投资4000多亿元、制定了大量吸引外

来投资的优惠政策、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以保护生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四大标志性开发工程,总投

资超过3000亿元。

在国家各项开发措施的推动下,西部12个省市区的经济增

长速度连续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人的生活也因此而改变。1999年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

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葡萄牙共和国结束统治澳门的

历史事件。

葡萄牙开始对澳门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1553年(明嘉靖

三十二年)。1887年12月,清政府与葡萄牙王国签订《中葡

友好通商条约》中确认葡萄牙可长驻澳门管理。从而占领澳门

达四百年之久。

1985年5月,葡萄牙总统埃亚内斯应邀访问中国,访问结

束后发表联合公报,双方决定将就澳门问题于1986年上半年在

北京进行谈判。1986年6月,中葡在北京就澳门问题举行首轮

会谈。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

布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不仅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而且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怀抱,中国人

民洗血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澳门的回归,标志着在中国

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这是旧中国的政府不能也

不敢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2000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

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

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

较全面的阐述。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第二次"地理大发现"。15世纪哥伦布

的地理大发现,是一次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大发现,尽管它也有

重要的经济意义。中国加入WTO是经济地理大发现。中国原先

不是世界市场经济和多边贸易化体系的一部分,哪怕改革开放

了二十年,中国仍然是局外者。现在全球找到了一个规模空前、增长迅速的新市场,特别是当今世界经济失去火车头的时候,

中国经济是可以激活世界经济的动力,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强

大生力军。为此,世界欢迎中国加入WTO。

中国得到了世界。中国经济注定要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中国将在世界经济、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有更大的作为,建

立中国人自信的时代到来了。从改革开放的角度来讲,过去的

20年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型的、政策性的对外开放,在体制上并

没有和世界经济接轨。加入WTO后,这种对外开放将转变成市

场主导型的、体制性的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战略将发生重大

调整,我们进入了新的开放时代。

加入WTO之后,中国有权进行贸易规则的制定,带着自己

的贸易利益进行市场谈判,而且在信息对称之后,占中国GDP4

成以上、居世界第九位的进出口贸易风险也将会大幅度下降,

盲目出口所造成的贸易损失就可以得到克服。

经济增长不断增加国家财富和居民收入。加入WTO后随着

市场的扩大,分工就会有所发展,专业化分工促进积累,是国

民经济财富的源泉,使整个经济进入规模化的良性循环。同时,贸易在完成商品交换的同时,会产生溢出效应,也就是把世界

先进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管理、技术、信息、知识等

带入中国社会,进而促进中国的体制改革,增强与世界的认同。

2003-2012

2003年抗击非典

2002年岁末和翌年初,中国广东省接连发现此类症状的患者。2003年2月,这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非典疫情在深圳、广

州等地突然加剧。4月底,全中国有疫情报告的省份达26个,

广东、北京、山西、内蒙古、天津等成为重灾区。

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政府把人民群众的身

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部署

和决策防止非典工作,及时发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

防治、战胜非典”的号召。4月2日,中国国务院举行常务会

议,研究非典防治工作。

这期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将非典列入中国法定传染病,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群防群治。国务院和地方政府成立防治非典指挥部,统一调度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发挥城乡基层组织的作用,确保预防、防治工作紧张有序进行,并组织对农民患者实行免费治疗等措施,严防疫情向农村扩散。

在抗击非典斗争中,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生死关头钟南山、姜素春等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为防治非典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邓练贤、叶欣等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华民族经受了又一次考验,终于战胜了非典。

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证明中国人民、中国社会、中国政府在非典的冲击下经受住了考验,证明在大敌当前的时刻,中国社会具备了迅速动员、团结一致以取得胜利的能力。这次非典斗争中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和一系列经验及教训,将成为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非典的袭击也暴露了中国公共卫生的脆弱性,促使人们思考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实力不足的社会中,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公共卫生体系的紧迫性。尽管这是一项牵扯到观念、技术、经济、政治等诸多问题的庞大工程,但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需要中国政府和社会作出长久的努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