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龙氏族谱

龙氏族谱

龙氏族谱
龙氏族谱

第三节武陵零陵世系

1 2 3 4 5 6 7

伯高—●夷诏—●让瑜—●赞襄—●虞瑄—●因字—●名灵—

(接上页)●夷明●因籍●名扬

●名望

8 9 10 11 12 13 14

—●荣彰—●显达—●第刚—●赐与—●姓瑚

●显远●第毅●姓琏

●显遂●姓珍—●宠临—●嘉乐—

●姓璞●宠卧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夏教

—●谟猷—●夏谕—●选汉—●才广—●英度—●秀毓—●周道—●推澄—

●谟程●才大●英量●推清

23 24 25 26 27 28

—●圣任—●品暹—●霓—●谅—●熙———●甲(失考)

●云●戊(失考)

●霞●庚(迁江西永新,下接15页)

●煦(迁福建)

●谕—●澄————●梦魁(迁上海)

●源(迁浙)—●梦华(失考)

●谋—●翔(迁山东)—●寅(入山东莱州)

第四节江西永新世系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庚—●怀—●楚——●况——●钦(过嗣)

(上接7页)●琮(下接225页大足古龙支)●万

●瑊●宽

●瑀●发(下接237页

●琳(下接231页永川万寿支)茶陵龙书金支)

●侃—●钦(接嗣)—●真—●凯—●曜(迁茶陵,下接18页)

(注:安化、益阳谱中无真公这一代,今世系以湘乡、茶陵、永新谱为准。庚公至通方公出生日期记载今人难以理解,但古代确有子比父小十岁,比母小十二岁的记载,按原谱载于此作族史研究)

第五节湖南茶陵世系

35 36 37

曜—●福奇—●通方(迁湘潭,建湘乡城南世系,接下页)

(上接15页) ●通圆

●寿奇

●康奇

陵)—●祥(下接237页攸县龙永图支,又接249页永兴龙顺周支)

●宁奇(

第六节湘乡城南(湘潭湘乡韶山)世系

一、湘乡城南世系总图表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通方—●贞—●体乾—●瑞——●浚哲—●跸—●起渊—●骥—●光烈—(接上页) ●明哲●彪●骏●光祖

●瑄——●世哲

●象乾—●福珺

●福玖—●明哲(下接243页益阳支)

46474849 50 51 52

—●定—●国宝—●囦—●时霖—●原德—●允清—●仕富(下接25页)

●时霶(下接243页新化茅坪支)●仕贵(下接43页)

●国(下接224页大禄公世系) ●仕禄(下接47页)

●仕俊(下接57页)

二、仕富公房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仕富—●锐—●升海—●大宪—●科—●应金

(上接19页) ●应银

●应宝●汝棹—●烜—●宏圭—

●雨●应鈨●汝槐●宏恢

●霞—●应泽●汝棋●宏北

●钺—●应湘—●汝梅(接下页)

●宏青—6061626364

宏圭—●光荫—●昭道—●先球—●德云、德日、德霞

●先珙●德怀、德兼、德志、德幸

●先璲—●德朝、德佑、德助

●昭益—●先安—●德嶤、德橓

●嶤荫●先金—●德文、德纯

●先和

宏青—●元荫●先勳●德维、德奇、德任、德升、德鄉

●亨荫—●昭仁—●先虞—●德樑、德尚、德胜、德和

(又名先辉,入川建大足高升世系,下接61页)

●昭义—●先用

●贞荫—●昭礼●先嘉

●昭智—●先喜—●德锡、德镇

●先善—●德敬

宏北—●明荫—●昭翰—●先荣

(接上页)●先华

●先贵—●德让、德证、德谦、德谓

●昭项—●先履、先义、先任、先简

●先际—●德化

●昭典—●先顺—●德誌

●先笃—●德谏

●先传—●德训、德诰

●先膠—●德诏、德议、德词、德详、德胜

●先佑—●德贻

●日荫●昭均●先位—●德试—

●昭泰—●先纯●德讚、德诚、德诘

●先崑—●德谱

●先星—●德宅、德润、德洋

●先定—●德恩、德思

韶山龙良浩单支世系:先位—●德试—●自浚—●春芳—●显廉—●扬桂—●宗宽—●祖江(绍鹏)—●在家—●配明—●良浩

宗亲联谊会主持词

宗亲联谊会主持词 篇一:宗亲联谊会主持词 宗亲联谊会主持词 一、开场 金牛扬鞭辞旧岁,玉虎踏歌迎新春!尊敬的各位先生们,女士们,在座的各位董氏家族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掌声不算太热烈…………)看大红的家字挂中堂,喜庆的对联贴两旁,上联是:董氏家族一门合庆家和万事兴;欢聚一堂万众一心兴旺庆有余。我要隆重的宣布横批:董氏家族联谊会现在开始!鸣放礼炮! 二、介绍主宾 今天参加董氏家族大聚会的长辈们有:董洪文先生;姚占英女士;刘明兰女士;奎玉霜女士;田秀荣女士;董桂琴夫妇;董国芳夫妇。(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董氏家族长辈的光临! 参加董氏家族聚会的还有:董氏家族长字辈的,董长江;董长波;董长海;董源。董长新;董长宾;董长军;董长武;董长伟;董长春;董长淼等。董氏家族的女儿们及晚辈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董氏家族的这次历史性聚会鼓掌! 三、董氏家族历史简介 朋友们,在座的都是董氏家族的儿女子孙,你们谁知道董姓的是怎么来的吗?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大姓,相传黄帝的姬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飂(六)(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称为飂(六)叔安。飂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任为豢(换)龙氏,封之于鬷(宗)川(今山东定陶县),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

你们董氏家族先祖又从山东定陶县,迁到登州府莱阳县繁衍生息,清朝末年太爷董德林携妻及二子,董玉峰,董玉岩从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历经千辛万苦,几经周折闯关东来到东北,先在辽阳落户,满洲国中叶又迁至兴京县旺清门,中华民-国后期迁至新宾县城定居,在此繁衍生息至今。 首先我提议全体起立,为你们伟大的董氏家族的先祖闯关东的壮举和丰功伟绩,低头,默哀,致敬!礼毕。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熊纪舒屈,项祝董梁。百家姓中有442个姓氏。董姓在百家姓当中排名第127位。董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人口590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一。 四、各支代表讲话 今天的聚会凝聚着各个董氏家庭的心血,今天的聚餐是对美好未来的畅想,一样的血,在每个家族成员的血管里流淌,同样的脉,在每个家族成员的心脏里欢跃跳荡。 下面请董氏家族的长辈讲话: 1、董洪文讲话大家鼓掌欢迎! 2、田秀英。 3、董国芳。 4、曹金友。长字辈代表讲话: 1、董长江。 2、王丽华。 3、董平。 4、杜俊臣(或刘吉春)。张凯(董氏家族的外戚)。5曹敬冬。李伟。 五:结束开宴 董氏家族的朋友们:血浓于水,你们是同呼吸共命脉的同族兄弟姐妹。今天的聚会凝聚着你们每一个家庭的心血,今天的聚餐是对董氏家族美好未来的畅想。一样的血,在每个家族成员的血管里流淌,同样的脉,在每个家族成员的心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 月考试题 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了战国时期()A.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劳动者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生产 D.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2.韩非子在《耕战论》中提出“能趋力于地者富,能趋力于敌者强”,因而必然要求“重农”。韩非子“重农”的着眼点是() A.民众幸福 B.社会稳定 C.国家富强 D.个人抱负 3.《吕氏春秋》有言:“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下列选项与题中所述“事末”相关的是() A.“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B.“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C.“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D.“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相连,召募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4.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表中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A.注重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精耕细作模式形成并发展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注重农业经验总结及推广 5.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古人出行必须持有官府发放的“路引”,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 6.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贱买贵卖,囤积居奇),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作坊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富商大贾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 D.政府为商业发展提供宽松政策 7.西汉建立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虽然这政策促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但远远不能满足王朝财政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西汉政府()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专题课程考查 《论徽州文化的生成与价值》 院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4年6月18日(14:30-17:00)

一.徽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1、社会基础 徽州是一个移民社会,徽州人中大部分是中原世家大族,他们一部分是避难迁徙到徽州,还有一部分人是来徽州做官,后因社会变动或个人原因而留居徽州,这些人直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是徽州文化形成的“基因”。另外这些人从外面来,知道徽州外部的世界也很精彩,就下决心要打出去,创立新事业开辟新天地。再加上徽州山多地少,“生齿日繁,则生计日隘”,徽州人被迫离乡背井,当时就有徽谣流传:“前世不修,身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徽州人走出去主要通过做官和行商,两者都必须有文化,所以徽州文风兴盛,读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就形成了。徽商遍布各地,财势强大,形成“无徽不成镇”。科举入仕的,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仅徽州本土就出了168位进士、1 7位状元。徽州人才荟萃、名人辈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同胞翰林”、“四世一品”、“父子丞相”……佳话频传。《中国人名大辞典》共收集清以前历代名人4万人,徽州名人就有800余人。2000年初,黄山市曾评出三十位杰出徽州历史文化名人,理学家朱熹、新安医学创始人之一汪机、珠算大师程大位、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位中国人理财家王茂荫、哲学家戴震、近代著名画家黄宾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革命音乐家张曙、著名学者胡适……名列其中。就连国家主席江泽民、副主席胡锦涛,他们的祖籍也分别在徽州的旌德和绩溪。由于外出人数之多,当时有“十三在邑,十七在外”之说。徽商和徽州士人的大量外出,不仅使他们自身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将这种开放的性格和品质带回了桑梓故里,从而直接为徽州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和推动了徽州文化,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接纳和融合其他地区先进文化的传入和发展。2.经济基础 徽商是徽州文化的原动力,是徽州文化发展的“催化剂”。作为位居明清两代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的徽商,拥有一种良好的传统,那就是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投入。他们虽投身茫茫商海,却贾而好儒,是名副其实的儒商。在徽州人的内心深处,“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徽商经营致富后,不仅对自己子孙的教育舍得投资,而且不忘回报乡里和社会,对家乡的文化教育尤其格外关注。为此,他们不惜斥巨资用来兴办学校和书院,鼓励读书,培养人才。如清代大盐商歙县棠樾人鲍志道一次就为该县紫阳书院膏火捐资8000两白银。在徽州,有一句谣谚,即“三代不读书,好比一窝猪”、“娇子不娇书,娇书变养猪”。徽商对徽州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关注,直接推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与发达。 3.思想基础 中原地区世家大族源源不断地举家南迁和徽州山环水绕、相对封闭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宗族的大量存在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其生存的土壤和基础,逐渐使徽州形成了聚族而居之势。徽州聚族而居的文化特征,不仅造就了徽州同姓血缘家族的凝聚力,而且由血缘而地缘,形成了浓郁的乡土观念。扶贫济困、兴文重教、勤俭持家、以众帮众,已成为徽州宗族文化以及乡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鲜明性格,为儒家伦理思想的弘扬和勤俭持家风气的维系,输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使徽州文化的发展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由朱熹所

秦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晋阳。 历史来源 「秦」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正》所载,周朝周公旦之子伯禽受封鲁国,裔孙以公族大夫者食采于秦邑(今河南省范县北),以邑名「秦」为氏。二;出自「嬴」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嬴姓之后,伯益裔孙非子,周孝王封之于秦,陇西秦亭是也。至始皇灭六国,子婴归汉,子孙以国为氏。三;古代大秦(罗马帝国)商人秦论。公元226年由海道抵达吴国,曾谒见孙权,谈及大秦的风土人俗,后归本国。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秦氏主要分布于今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河北等省。西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的建议,迁徙关东大族充实关中,秦氏有一支自鲁徙居扶风茂陵。这支秦氏人丁兴旺,官宦众多,西汉时有秦袭等5人同时任郡守一级的官,故世号万石秦氏。秦末有秦同,从刘邦击项羽有,被封为彭侯,是知山东秦氏于西汉处有迁至今江苏者。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秦氏还分布于今甘肃、四川、山西等省。宋、元、明时期,秦氏有迁至今广西、安徽、贵州、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者,历清至近现代,分布地更广,还有不少人移居海外。 堂号 三贤堂:因孔门七十二大贤中有秦祖、秦商、秦非、秦冉四位。三,不是普通地说一二三,而是指多数的意思。乐善堂:孔子因为看到七十二大贤中,姓秦的竟占了四位,夸奖秦氏好道乐善,所以又叫乐善堂。养真堂:秦氏好道乐善,能注重养真(本性的善),所以又叫养真堂。忠孝堂:秦琼的后人因为秦琼是唐朝开国元勋,既忠且孝,因名忠孝堂。淮海堂:宋代词人秦少游的后人因为秦少游著有《淮海集》传世,所以叫淮海堂。五礼堂:清刑部尚书秦蕙田,立朝30年,刚介自守,著有《五礼通考》,因名五礼堂。 家族名人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太虚,北宋高邮人。官太学博士,累迁国史院编修官。少豪隽慷慨,工诗文,词风柔婉,世称秦淮海。着有淮海集四十卷。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扬州高邮人。元丰进士,熙宁间以诗赋见賞于苏轼,与黄庭坚、晁无咎、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元祐初因轼荐为太学博士,累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绍圣元年坐元佑党籍,通判杭州,后编管雷州,徽宗即位,放还。卒于藤州。他的词轻婉秀丽,多写男女恋情和身世感伤之事,历来被推为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传世。

徽州文化专题

徽州文化专题 徽州文化专题课程考查 《论徽州文化的生成与价值》 院部:机电学院 班级: 12机械卓越 姓名:李丰 学号: [1**********] 指导教师:陈玲 提交日期:2019年6月18日(14:30-17:00)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徽州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青睐,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一种地方文化能够引起国内外的如此重视,足以见其存在的重要和价值。研究徽州文化,对弘扬中化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经历了从"三天子都" "蛮夷"之地属吴、越、楚秦置黟歙,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的漫长历程。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在此后的866年中,徽州的名称一直延用,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止。现在我们讲的徽州地域包括: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宣城地区的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等。尽管千百年来,朝代的不断变更,名称的不断变化,但徽州的地域相对稳定,这就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徽州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累累硕果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尽管自然环境并不优越,但是徽州人在历史上还是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成就。徽商在商品经济领域的巨大成功,给徽州的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观念支持。徽州文化在生产、生活各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与发展,并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注入其中,留下诸多 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如徽派建筑、民居、徽派版画、篆刻、盆景、徽墨、徽砚以及徽菜、徽剧等。徽州文化以自己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形成在各文化领域品位独具的徽州派系,如新安理学、新安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等。同时徽州文化还孕育了无数优秀人才。在封建科场,徽州才子始终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如歙县便享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休”之殊誉。从宋至清末,徽州进士人数累计达1900人。此外徽州还涌现了算

中学2017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2016级第二期5月阶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2.有研究表明,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B.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C.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D.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3.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机器制造业D.家庭手工业 4.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B.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5.《渭南文集?东阳陈君义庄记》记载:陆游认为:“若推上世之心爱其子孙,……欲使之为士,而不欲使之流为工商,降为皂隶”,……《西关章氏族谱》记清代徽洲绩溪人章策,父卒后,弃儒就贾),而且士大夫也理直气壮地走上了“商贾之道”,就连明代“楚王宗室”也“错布市厘”,经纪贸易与市民无异(包汝楫《南中纪闻》),以致“吴中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黄省曾《吴风录》).这一变化说明() A.重农抑商观念逐渐淡化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封建士商秩序有所松动 6.据(康熙)《苏州府志》载:“吴农治田力穑,夫耕妇馌,犹不暇给,雇倩(请)单丁以襄其事,以岁计曰长工,以月计曰忙工。”这说明当时苏州地区的农村() A.存在雇佣性质的经济关系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解体 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D.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7.“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A.传统纺织业的发展 B.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工业的产生 8.如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国际环境有利 B.民族独立实现 C.社会性质改变 D.政府大力支持 9.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度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材料主要说明()

秦氏家谱及字辈

秦氏家谱及字辈 中华秦氏网 2011年1月13日秦仁 一、秦姓来源有三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相传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捡到一只燕子蛋,吃下去后就怀孕了,生下了儿子大业。大业之子大费(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姓嬴。伯益的后人有个叫大骆的,他的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陇西秦亭为附庸国,让他恢复嬴姓,称为秦嬴。秦国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进一步统一了全国。秦灭后,王族子孙以国名作为姓氏,称为秦氏。 2、出自姬姓,为文王的后裔,以邑为氏。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后裔食采于秦邑,封地鲁国(今山东东西南部,建都曲阜)。其后有以邑为姓,称秦氏,史称秦姓正宗。 3、古代大秦人来中国,有的就以"秦"为氏。大秦即罗马帝国。东汉、晋朝时大秦皆曾遣使来中国通好,有留居不归者,以"秦"姓传 也。古时西域称中国为秦,后来西方国家通称中国为支那,即"秦"音之变。 二、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秦氏主要分布于今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河北等省。西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的建议,迁徙关东大族充实关中,秦氏有一支自鲁徙居扶风茂陵。这支秦氏人丁兴旺,官宦众多,西汉时有秦袭等5人同时任郡守一级的官,故世号"万石秦氏"。秦末有秦同,从刘邦击项羽有功,被封为彭侯,是知山东秦氏于西汉处有迁至今江苏者。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秦氏还分布于今甘肃、四川、山西等省。宋、元、明时期,秦氏有迁至今广西、安徽、贵州、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者,历清至近现代,分布地更广,还有不少人移居海外。

三、山东日照秦姓记载(根据日照秦氏家谱整理) 日照上元秦氏是在明初从山东海曲县(东海)迁至日照。最早记载于康熙五十五年,继刻于嘉庆十六年,三刻与咸丰元年,据秦氏十四氏秦志屏和十五氏秦福辰(上元人)在咸丰五十年记载,那时的秦氏家族已经从明初一世从海曲迁到上元后已经发展为近千人。 从一世到四世,已经没有详细名字的记载。四世祖生二子为秦宽和秦荣。从五世祖开始,有记载为秦嘉兆、秦嘉祥、秦嘉佐、秦嘉乐、秦嘉和、秦嘉佑。此次,家祖繁盛。 秦氏的六世祖为秦允晋, 他生有八子。其一子叫秦舆(七世),从他开始被皇帝敕赠文林郎,任湖广郧阳府郧西县知县,后为福建布政使司的布政使。他有一子叫秦国龙(号淑人),生于康熙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康熙庚辰年考中进士,任湖广郧西县知县,后被皇帝任云南监察御史,后历任陕西,山西,山东,浙江粮仓监察御史,在雍正元年考科道居第一名。后被皇帝任命为福建按察使,最后升任为布政使。其祖为人廉政,为民做事,被皇帝赐进士出身,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卒于乾隆元年,享年六十八岁。所以湖北和福建都留有日照秦氏后代。 还有一位祖先叫秦公远,其妻为丁氏,在道光年二十年,中科举,后为末科进氏,并任命为户部主事。 第九世中有一位叫秦纯,雍正丙午年中科举,乾隆丁已年进士,任山西平阳府知县及岳阳县知府。 十二世中有一位秦德源,任四品中书。 记载中从六世祖的后四支中,从十二氏开始,有一支徙居日照二朱草。他们是从上元搬出的。 秦氏先祖为避免后代人重名,便规定了辈分统用字,为:…..伯、福、鸿、裕(玉)、嗣、续、丕、昌、其、懋(茂)、修、为、以、陪、本、元。在伯子辈以上,统用:福、惟、聿。 浙江: 继、宏、山、思、林、永、步、风、德 山东

人教版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试卷分析

高级第二期5月阶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2.有研究表明,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B.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C.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D.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3.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机器制造业D.家庭手工业 4.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B.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5.《渭南文集?东阳陈君义庄记》记载:陆游认为:“若推上世之心爱其子孙,……欲使之为士,而不欲使之流为工商,降为皂隶”,……《西关章氏族谱》记清代徽洲绩溪人章策,父卒后,弃儒就贾),而且士大夫也理直气壮地走上了“商贾之道”,就连明代“楚王宗室”也“错布市厘”,经纪贸易与市民无异(包汝楫《南中纪闻》),以致“吴中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黄省曾《吴风录》).这一变化说明() A.重农抑商观念逐渐淡化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封建士商秩序有所松动 6.据(康熙)《苏州府志》载:“吴农治田力穑,夫耕妇馌,犹不暇给,雇倩(请)单丁以襄其事,以岁计曰长工,以月计曰忙工。”这说明当时苏州地区的农村() A.存在雇佣性质的经济关系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解体 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D.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7.“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A.传统纺织业的发展 B.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工业的产生 8.如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秦氏族谱

秦国传承图谱

春秋秦事纪 季胜一系造父赵城周穆王 大骆继承犬丘(申侯女)周穆王 非子被封秦谷继续赢姓祭祀周孝王 西戎族反叛周王朝,灭了犬丘大骆的全族周厉王 秦仲讨伐西戎,西戎杀掉了秦仲周宣王 庄公兄弟五打败西戎,赏封地犬丘,任命西垂大夫周宣王 幽王被犬戎杀,宜臼召集诸侯勤王,共襄义举,驱犬戎,保社稷周平王 平王决意东迁,秦襄公为周王室开路,平王因秦襄公之功,始封秦为诸侯,并许之“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周平王 秦襄公得到了周王室的空头支票,仅仅20年,秦襄公以及他的儿子秦文公就让这个支票兑现了。 秦文公之后,又经数代国君的努力,在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讨伐西戎之战中节节胜利,歧丰之地皆纳其下,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华山,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秦德公元年秦迁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经东周初年近百年的艰辛创业,已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实现崛起,成为西方新兴强国。 秦穆公很有雄心,为了使晋国亲于秦,先后拥立晋惠公、晋文公来安定晋国的混乱局面,本想立晋文公已达到控制晋国的目的,最后晋文公反借秦之力而强大晋国、称霸中原,为秦国未来的不得志种下了恶果。 秦穆公意欲插手中原,却不料中途被晋所阻,崤之战中秦军主力全军阵亡,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计划破产。此时晋国正处于君明臣贤、国富民强的巅峰时期。穆公果断的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定在西戎的游牧部族。王官之役后,秦穆公将矛头指向西戎,史载“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稳定了自己的大后方,奠定了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 前578年,秦桓公背弃盟约,转而攻晋,晋厉公率四军八卿攻入秦国,大败秦军于麻隧,诸侯之师扬威于关中。次年,秦桓公暴死。其子石立,是为秦景公。 秦景公即位,继续奉行联楚攻晋的方针,时晋悼公立,诸卿和睦,晋国复强,楚国退出争霸行列,晋悼公复霸中原,诸侯归心,秦终无力再与晋国周旋。 在前546年晋楚弭兵之盟后,秦景公也着力改善与晋国的外交关系,双方重温秦晋之好。 当双方的外患各自解除后,晋国六卿轮番执政,太史公曰:“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秦国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巴蜀。秦以晋为城池,晋六卿内讧,政令不能统一,秦国就这样踉踉跄跄的走完了春秋之路。

全国各省章氏辈分收集

章氏家谱字辈派语汇编 1四川达州辈分 永生庭尚德息 文维象贤克绍 2云南腾冲县族谱辈分 国.相.明.朝 永.振.家.乡 3江西奉新章姓 在开先绪恒宜后 4山东济宁金乡 登允继广

5湖北房县章氏 朝复秀荣兴 6安徽桐城辈分: 人艺守代勇 7江苏盐城章氏一支字辈 元良成万德云峰照海龙 8安徽东至县高章村系谱 9常州戚墅堰区的芳渚村 字辈不详 10浙江省富阳市常绿镇大章村 字辈不详 11湖北仙桃辈分 传家友道孝 12浙江诸暨应店街镇深坞村 字辈不详 13湖北省监利县黄歇乡黄谭镇新闸村 字辈不详 14湖南石门章家辈份序列 承少光宗祖学如启家国 修生齐甲远福禄万代兴 15安徽铜陵章姓 天朝礼士班家尚贤 功成名立孝义为先 16临安市於潜新梅辈分 培、炎、贻、克、朝、孝、德 17浙江永康辈份 道泰正平康礼义

18重庆梁平县新盛湖南宜章迁移到重庆 洪榜尚兴召 19江西南昌太极观章家辈分 秀荣新征 20安徽黄山歙县金川乡柏川村 字辈不详 21江西省贵溪市耳口横港村 字辈不详 22章氏横溪涧百字派 永祚承先泽良谟启后昆; 大宗世以盛才学应可成; 诗礼能崇训恩荣自显名; 勋猷经纬建道德准绳行; 基肇千秋业模昭万代型; 贤豪频见育睿哲特钟生; 山岳徵灵气江河献宝珍; 期昌麟凤至际会虎龙逢; 溢国芳声远安邦郅治隆; 详光环宇泰普教洽心融。23德庆章氏百字派 景直明昌茂隆高厚裕能; 泰运旋添仲曾元复秀升; 显玉敬俊瑞恭亮锦贤成; 华表真仪杰齐安启顺臣; 壮丽熙详固嘉宁定会春; 爱宜臻庆萃盛益致新寅; 昭继生荣美超乘赐合伸; 永延徵吉士喜见喻旧登; 季赏恢英烈宏苞具玫文; 才猷咸济出应识寿良昆。24安徽枞阳合明白湖章氏家乘百字派: 文福庆才受民善良孝乡 宗应世守治大道启元光

刘姓家族小探

姓家族小探 姓家族小探 姓是中华民族著名的大姓之一。我国民间谈论姓氏时,往往说“王遍地”。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0.05%随机抽样资料统计,姓为全国第四大姓,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5.4%,在6000万人以上。姓又是华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史传说时期。据史书记载,最早的姓出自黄帝之裔、帝尧唐氏,他的后人受封于邑,建立国,其子后来以邑名为姓,遂成姓。邑在今唐县境,因此人们把该地视作姓最早的发源地。又因帝尧本姓祁,后人又称这支氏为祁姓之。氏的来源主要有三: 1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 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以国 为姓,相传姓。史称氏正宗,这就是氏。 2 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 ,封王季的儿子于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这就是河

南氏。 3 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据史书记载: 一、汉 高祖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 ,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于是皆从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姓。 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向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 邦的重用,邦称帝后,赐姓氏,其后保持此姓;邦为了感项 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姓。三、北孝文帝迁都 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 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姓的。 得姓始祖:累。姓系上古圣帝尧的后裔。尧出生时其母庆都寄居于伊长孺家的伊祁山下,故从母所居之地为姓“伊祁”。后又分出“伊”、“祁”二姓。尧帝的祁姓后代有一支被封于邑(今唐县境),建立国。夏朝时,国有一家生有一子,出生时有纹在手曰:“累”,于是便以此为名。累长大后,跟随豢龙氏学习养龙本领,被夏帝孔甲封为“御龙氏”,负

新余县地名志—水西公社概况

新余县地名志(1986版)——水西公社概况 水西公社位于县城东面10公里处,驻地水西圩。东与罗坊公社交界,西和沙土公社接壤,南邻峡江倒,北靠马洪公社,西北界下村公社,东南连东边公社。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辖26个大队,414个生产队,185个自然村。9783户,489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4人,均属汉族。 以驻地水西圩得名。此处有一小溪,自西北丘陵流向东南,注入袁河,水西位于该小溪之西,故名。解放前夕,袁河以南属洋津区塘下乡,袁河以北的东部属罗坊区水西乡,西部属城区太和乡。解放初属沙陂区。1956年属水西乡,包括莫家、谢家、塘下、彭家四个乡。1958年划分水西、塘下两个乡,同年下半年合并为水西公社。1961年分为水西、简家两个公社,属沙土区。1966年水西、简家合为水西公社。1968年塘下公社并入。1972年樟树大队划归东边公社,同时将罗坊公社的富光大队划归本社。 境内南北两面属丘陵地,袁河介于其间,构成一道天然走廊。河谷平原,淤沙成洲,土地肥沃,袁惠渠南北两大干渠横贯南北部,水源充沛,适宜种植水稻、棉花,为全县主要棉区之一,棉田20647亩,亩产皮棉61.1斤,总产12704担,比解放前增长3倍。现有耕地面积62912亩,粮食亩产974斤,总产将近四千万斤,比解放前增长5倍。红薯、荞麦、小麦、油菜次之。经济作物以花生为最多。南部有广阔的林业基地,山林面积95160亩。社办汗下林场和下陂分场,栽杉树48623,油茶林13000亩,年产油茶8万斤,林业收入大为可观。 浙赣铁路、清萍公路,并行横贯中部。向北有班车通往马洪。向南通往汉元,与峡江县仅一山之隔,简易公路四通八达。 社办企业18个,职工513人,总产值174万元。拖拉机站规模之大,居全县首位,有汽车4辆,拖拉机137台。 现有中学3所,教职工156人,学生2565人。小学26所,教职工386人,学生9625人。电影队2个,文化站1个。医院1所,医务人员43人,病床27张。队队有医疗站,卫生员61人。 李辉连,白水塘人,留学日本,江西医专创始人之一,任江西医学院教授、校长等职。 水西圩位于县城东面10公里平地上,袁河北岸,四周大片田陇,水渠纵横。浙赣铁路横贯于北,南北公路延伸,北接清萍公路,南达县境南端汉元,隔山与峡江县我界,水陆交通方便。公社驻地。全镇跨地1平方公里。188户,1644人。其中农业58户,270人。圩建于清末。每逢二、五、八赶集。 [水西大队] 紧靠水西西北0.2公里田畈中央,浙赣铁路南侧,介于南北袁惠渠道中间。北部丘陵环绕,清萍公路沿丘陵边缘横贯。中部地势平坦,全境属河谷平原。辖13个生产队,7个自然村。302户,1546人。耕地1546亩,解放前夕罗坊区水西第一保。解放初属水西乡水西农民协会。合作化时由龙上、张家、邹家、周家、桥头等五个初级社成立高级社。1958年为水西大队。1968年属桐林大队。1980年从桐林大队分出为水西大队。 龙上大队驻地。紧靠水西北0.2公里平地上,村北紧靠北干袁惠渠。东北50米处有水西火车站。44户,231人。[刘氏族谱]清雍正年间从官田分居。以处村田陇之上而得名。谐音简称龙上。 邹家位于龙上北0.6公里田畈中央,四周宽阔田野。南距浙赣铁路200

秦氏家族联谊会主持词

秦氏家族聚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宗亲: 大家上午好! 天降吉祥,今日好景。我非常荣幸担任此次聚会的主持人。首先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人生沉浮几十载,血缘情义始最真。期盼已久的家族聚会在家怀老爷的倡导和本次活动筹委会成员的精心筹备下今天终于实现了。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各位宗亲对他们筹备期间的辛劳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家在百忙中前来参加今天的聚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秦氏宗亲联谊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预祝本次宗亲联谊活动圆满成功! 家族联谊是缅怀祖先,弘扬祖德,团结宗亲,共续文化,命脉传承的活动。当前,对于祭祖活动和姓氏文化研究,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层面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文化底蕴越来越深。华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姓氏文化,宗族传承,始终在我们的血脉里流存。秦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8,人口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第74位。东鲁秦氏自得姓以来,子孙繁衍,瓞棉椒实,散居四方。前些年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尤其是十年浩劫等历史原因,姓氏文化、民俗文化也在劫难逃,遭受重创,人们关系紧张,兄弟反目,父子为仇,屡见不鲜,更不用说宗族子民和睦团结。今天逢太平盛世之天时,占先祖福荫之地利,得宗亲恭爱谦闲之人和,我们没有理由不把秦氏宗亲联谊这件事办实办好!来自鲁苏豫皖的宗亲们到滕州垤斛联谊聚会,就是抱着对祖宗“敬仰”的信念,对宗亲“友爱”的情怀,欢聚一堂,交流经验,总结成绩,展望未来。 今天是秦氏家族,举族相聚的日子。承蒙家怀老爷的厚爱,推举我来主持今天的这次盛会。能看到这么一个庞大的家族欢聚一堂,犹如盛夏时节的骄阳如火如荼的气象。一样的血,在亲人的臂管里潺潺

流淌,同样的脉,在亲人的心脏里欢跃跳荡。虽然大家来自鲁苏豫皖四面八方,却凝聚了各个家庭的灿烂辉煌。今天的相聚是秦氏家族的会师,今天的聚餐是对美好为来的畅想。不能忘,前辈们为我们经历的风霜雪雨。看得见,每个家庭曾经历过的历史沧桑。说过去,有欢喜,也有悲凉。 大会进行第一项:那就先请咱秦氏家族的老一辈代表 ——先生给大家讲讲(大家欢迎) 看今朝,有成功,更有喜悦。大会进行第二项: 有请咱秦氏家族的中坚力量代表秦氏家祠筹建委员会秦存彬会长作工作汇报(大家欢迎) 望未来,有希望,更有辉煌。大会进行第三项: 那就请带给咱秦氏家族未来希望的小一辈代表 ——给大家表达他们的希望(大家欢迎) 下面请来自——的——世——代表发言; 下面请来自——的——世——代表发言; 下面请来自——的——世——代表发言; 下面请来自——的——世——代表发言; 下面请来自——的——世——代表发言; 下面请来自——的——世——代表发言。 七月的滕州,骄阳似火、荷花盛开、热情奔放。刚才听了各地代表的发言,看大家,群情振奋,个个笑逐颜开,心情无比激动。希望通过本次联谊活动,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的感情,加强联系和往来,团结奋进更齐心。本着“天下秦姓一家亲”的原则,以和宗睦族、共谋发展为宗旨,以拥护国家统一,和谐发展为原则,以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终极目标,共同造福人类社会。为祖宗争光,为祖国争辉! 为此,我希望在座的和远在他乡的秦家人,要常沟通,勤来往。有喜同贺,有难同帮,团结一致,共同营造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向上、

湖州章氏世系概览0419

湖州章氏世系概览 湖州旧称吴兴,别称西吴。吴兴旧称乌程,境内有苕溪,因以苕溪为别称。三国吴在今湖州一带置吴兴郡。隋文帝始置湖州。唐改湖州为吴兴郡。宋乌程县与归安县同城而治。民国并为吴兴县。今治湖州市,辖二区:吴兴区、南浔区;三县: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 湖州菱湖荻港 及—修—仔钧—仁郁—文琮—傃—昆—栢—綡—苹—汲—会—鲁—伯达—彦武—颐—(断代)—◇—◇—纲—世德—良荣—嘉猷、嘉祉、嘉闻 荻港旧为荻溪。《荻溪章氏家乘》四修本称:“湖州章氏自明季由会稽道墟里播迁于归安县之荻港村,屡经兵燹,家渐式微。”三修本云:“吾族先世无考,谨以迁荻始祖为第一世。”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主任章开沅著《〈荻溪章氏家乘〉》初探》述:一世、二世没有留下名字,三世、四世“虽然留下了名字,但生卒年月也无从查考。……荻溪章氏家乘最早纂辑者,应为章绳曾、章福基等”。绳曾公为荻溪十世,距迁荻始祖已有二百多年,世系已无法查考。另查,今绍兴道墟西宅、后宅、前宅各派,均由迁会稽始祖彦武公之子颐公分派,故此处荻港章氏以断代列于仁郁公派颐公之后。另据安徽东至徐团《东流徐团章氏家谱》载:廷洲公四子点,经荻港迁章村宕(参见“繁昌章村宕”条。因谱未明章村宕属荻港或繁昌,本集暂定繁昌,以供参考)。点公生四子,迁章村宕后,亦或滞留一子或数子于荻港,若是,荻港世系可接也,因点公四子行序为宗一至宗四,十一曾孙行序为华一至华十一,此乃新支派繁衍初期之现象,故笔者有此猜想。 湖州大邑口 及—修—仔钧—仁郁—文瑶—侁—友谅—敏—耕—琏—灏—掣—钱—让—斌—复—蔽—理—敞—璜—瑛—恕—恺—棒—继志—延申—耨—輓—宏奎—原配—立煌—士爵—世玉—应富—日照—君用—光簪—亦萧—大定—昌霉 吴兴 及—修—仔钧—仁嵩—士达—感—若蒙—惟乹—云就—驹 驹公,绍兴十八年(1148)戊辰进士。由丽水孝行乡迁吴兴。《章氏会谱·德庆初编卷五》:“驹,吴兴祖”。 及—修—仔钧—仁嵩—士廉—世涣—得象—约之—元方—理—庆孙—三七—四十—曾三—从九—森—观—牙—延—济—以能—永旻—炼—敏中—养浩—文成元—思仁—谨—廷进—文荣—肇升—友贵—景春—吉星—绍鹍—凤歧 凤歧公(1911~1957),字锡华,行姻五百六十六,清宣统辛亥十一月廿八生,丁酉九月廿四卒。由兰溪渡渎迁居吴兴。 德清霄下赤山 及—修—仔钧—仁郁—文琮—傃—昆—栢—綡—苹—汲—会—鲁—伯达—彦武—赜—曦—斌—霁—文黼—学—宗鲁 长兴 及—修—仔钧—仁彻—文炎—佺—俞—惇 惇公,字子厚,行七。北宋嘉佑四年(1059)己亥进士,历参知政事、尚书令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封申国公,赠魏国公。公妣墓在湖州长兴府县,《建宁府浦城县章氏会谱》:“惇,长兴祖”。 及—修—仔钧—仁郁—文琮—傃—昆—栢—綡—荛—澥—继祖—彦—仲机—材—叔贤—宜民 宜民公,由江西南昌迁长兴。安吉五云村《章氏宗谱》:“宜民,居长兴”。 长兴二界岭 及—修—仔钧—仁燧—文锡—重—告—待—公侃—造—云就—骥—玙—锟—渤—日宗—道谦—天炎—得元—也仙—峑—魁—寄毕—文纯—有新—元凤—应盛—富足—起进—必荣—成蛟—家钦—克凤—绍土绍土公,由建德大洋迁居二界岭。 安吉 及—修—仔钧—仁郁—文琮—傃—昆—栢—綡—荛—澥—继祖—彦—仲机—材—叔方—长民

宗亲联谊会主持词

宗亲联谊会主持词/r/n 一、开场/r/n 金牛扬鞭辞旧岁,玉虎踏歌迎新春!尊敬的各位先生们,女士们,在座的各位董氏家族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掌声不算太热烈…………)看大红的家字挂中堂,喜庆的对联贴两旁,上联是:董氏家族一门合庆家和万事兴;欢聚一堂万众一心兴旺庆有余。我要隆重的宣布横批:董氏家族联谊会现在开始!鸣放礼炮!/r/n 二、介绍主宾/r/n 今天参加董氏家族大聚会的长辈们有:董洪文先生;姚占英女士;刘明兰女士;奎玉霜女士;田秀荣女士;董桂琴夫妇;董国芳夫妇。(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董氏家族长辈的光临!/r/n 三、董氏家族历史简介/r/n 朋友们,在座的都是董氏家族的儿女子孙,你们谁知道董姓的是怎么来的吗?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大姓,相传黄帝的姬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飂(六)(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称为飂(六)叔安。飂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任为豢(换)龙氏,封之于鬷(宗)川(今山东定陶县),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r/n 你们董氏家族先祖又从山东定陶县,迁到登州府莱阳县繁衍生息,清朝末年太爷董德林携妻及二子,董玉峰,董玉岩从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历经千辛万苦,几经周折闯关东来到东北,先在辽阳落户,满洲国中叶又迁至兴京县旺清门,中华民-国后期迁至新宾县城定居,在此繁衍生息至今。/r/n 首先我提议全体起立,为你们伟大的董氏家族的先祖闯关东的壮举和丰功伟绩,低头,默哀,致敬!礼毕。/r/n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熊纪舒屈,项祝董梁。百家姓中有442个姓氏。董姓 在百家姓当中排名第127位。董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人口590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一。/r/n 四、各支代表讲话/r/n 今天的聚会凝聚着各个董氏家庭的心血,今天的聚餐是对美好未来的畅想,一样的血,在每个家族成员的血管里流淌,同样的脉,在每个家族成员的心脏里欢跃跳荡。/r/n 下面请董氏家族的长辈讲话:/r/n 1、董洪文讲话大家鼓掌欢迎! 2、田秀英。 3、董国芳。 4、曹金友。长字辈代表讲话:/r/n 1、董长江。 2、王丽华。 3、董平。 4、杜俊臣(或刘吉春)。张凯(董氏家族的外戚)。5曹敬冬。李伟。/r/n 五:结束开宴/r/n 董氏家族的朋友们:血浓于水,你们是同呼吸共命脉的同族兄弟姐妹。今天的聚会凝聚着你们每一个家庭的心血,今天的聚餐是对董氏家族美好未来的畅想。一样的血,在每个家族成员的血管里流淌,同样的脉,在每个家族成员的心脏里欢跃跳荡。董氏家族的朋友们,和我一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易错题型强化练习卷古代中国的经济

第 1 页古代中国的经济 1.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表明 A.农业生产结构很脆弱 B.小农经济具有较强再生能力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民要承受很高的赋役负担 【答案】B 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答案】B 3.有学者指出:“宋朝从立国之初就采取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促使租佃制繁荣,这是宋朝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原因。”这表明 A.土地私有制开始成为时代潮流 B.政府的土地政策冲击了租佃关系 C.封建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生产力发展得益于土地政策创新 【答案】D 4.《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答案】B 5.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第 2 页B.官营手工业 C.机器制造业 D.家庭手工业 【答案】B 6.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2—6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是山西、陕西盐商商帮在扬州设置会所的有力见证。对此碑刻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A.该碑刻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是功能完善的地方性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乡谊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地域性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秦裕伯生平辨析(一)

秦裕伯生平辨析(一) 元末明初的上海人秦裕伯,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上海邑城隍正堂”。明清两代数百年间,又不断描述他是“威灵显赫”地保佑着上海民众的城隍神。上海神隍庙,随之香火旺盛,声名远扬。 于是,人们几乎忘了秦裕伯本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如今,很少有人能准确地讲述他的生平事迹,甚至连某些专家学者、某些辞书方志都说法不一,差错频频。甚至,连当今挂在上海城隍庙城隍殿门口的标志牌上,主事者竟然用中英文写着: 秦裕伯(1295?~1373),元至正年间(1341~1368)进士。有智谋,治理东海海滨,卓有成效。…… 其中,相关年代不明,主要事迹有误,可见此事已经到了十分糟糕的地步。 也许,世人已将秦裕伯视为神者,对于他生平的介绍有些模

糊似乎更能凸显其神秘之感。因此数百年来,有关他真实的人生记载极为有限,其面目模糊也习以为常。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对上海人文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我们没有必要进一步神化他,而是有必要全面、准确地向世人介绍他真实的生平事迹,进而使人们更完整地了解元末明初上海地区的人文历史,从中获取启迪。为此,应当重视对秦裕伯的研究。 由清廷组织张廷玉等编纂的《明史》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七十三“文苑”,如此记载: 裕伯,字景容,大名人。仕元,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遭世乱,弃官,客扬州。久之,复避地上海。居母丧尽礼。张士诚据姑苏,遣人招之,拒不纳。吴元年,太祖命中书省檄起之。裕伯对使者曰:“食元禄二十余年而背之,不忠也。母丧未终,忘哀而出,不孝也。”乃上中书省固辞。洪武元年复征,称病不出。帝乃手书谕之曰:“海滨民好斗,裕伯智谋之士而居此地,坚守不起,恐有后悔。”裕伯拜书,涕泗横流,不得已,偕使者入朝。授侍读学士,固辞,不允。与张以宁等扈从,登钟山拥翠亭,给笔札赋诗,甚见宠待。二年改待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