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一章 女性主义理论与媒介研究

第十一章 女性主义理论与媒介研究

第十一章  女性主义理论与媒介研究
第十一章  女性主义理论与媒介研究

第十一章女性主义理论与媒介研究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目的:理解女性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关系,解读当代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节:女权运动与女性主义

1、女性主义历史

(1)概念:女性主义(feminism)一般翻译为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这也是女性主义的早期和后期的称谓。18世纪和19世纪是女性运动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通常称为“女权运动”,早期女权运动的特点是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女性要求获得和男人相同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同工同酬”、“婚姻自由”,妇女谋求政治和经济解放的运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

(2)三种女性主义派别:自由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的女性主义。自由女性主义思想主要是在美国,“自由女权主义理论认为理性精神的发展是人类最高的理想,国家应该采取行动确保所有人有平等机会追求这个目标及相关的东西。”马克思女性主义把女性受压迫的原因归咎于父权社会和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主张通过社会变革彻底改变女性地位(譬如在中国)。激进女性主义把女性的悲剧命运归咎于男权制社会传统,主张只有完全摆脱男权制度的控制,女性才能获得完全独立。

(3)20世纪8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研究受到其他社会理论影响,摆脱了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影响,出现了多元化趋向,譬如后殖民女性主义、后结构女性主义等等。

(4)女性主义核心内容:“女性意识”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生理-心理结构上的女性意识。二是社会-群体层面结构上的女性意识,三是历史-文化结构上的女性意识。

2、女性主义的评价

首先,女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女性为了争取自身解放的历史思潮。

其次,女性主义运动为女性的解放和独立,拥有和男人平等的权力创造了条件。使得女性在历史上发挥了更大作用。

但是女性主义运动也存在着很大缺陷:

(1)、我们能够像女权主义者认为的那样称西方社会-以及其它广为人知的社会是父权制社会吗?

(2)、父权制传统怎样为那些对反抗和推翻父权制价值观感兴趣的人所进行的批判提供了基础?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种反抗的起源、记录以及证据?妇女如何能够既是父权制社会的产物,又是它的批判者?

(3)、最后,讨论存在于一定层面的“妇女文化”,将其作为复杂社会中一种可行的反抗性(或适应性)的“亚文化”是否有意义?

3、新时期我国女性主义的发展

新时期我国女性主义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之后。

第二节女性主义与媒介文化

1.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历史

大众媒体对于女性地位具有重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女性主义研究也从妇女运动、到女性主义通俗文化,再到大众文化研究领域的变化。人们常常把这样的媒介研究成为“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几种探讨女性在大众媒介中的形象与地位,尤其是探讨大众媒介中的“女性歧视”问题,即大众媒介是如何用一种不平等的态度看待和表现女性。1978年,美国传播学女学者塔奇曼与他人主编出版

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论文集,标志着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正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其他的文章还有克里斯·纽伯尔德的《女权主义媒介研究》、H·莱斯利·斯蒂夫斯的《女权主义理论与媒介研究》、玛丽·艾伦·布朗的《女权主义文化电视批评-文化、理论与实践》、安妮特·库恩的《快乐机器》等等。

2.女性主义媒介文化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

(1)、内容分析法、精神分析批评和意识形态分析。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实证主义学术研究方法,强调客观性、系统性和定量性。

(2)、精神分析批评是从弗洛伊德学说理论出发,考察在大众传媒,这些理论往往认为大众传媒再现了社会不平等,这些媒体往往把女性表现为依附于男性。

(3)、意识形态分析主要是运用符号学和阿尔杜塞的意识形态理论,通过文本的阅读寻找意义。在运用符号学分析方式所进行的文本分析中,麦克卢比对少女杂志《杰基》的代码解析堪称经典。她认为,诸如浪漫代码、个人生活代码、时装和美丽代码以及波普音乐代码之类的代码,有助于确定一种以未来作为妻子和母亲角色为基础的少女意识形态,而受众不可避免地要屈从于这种意识形态的力量。

3.几种不同媒介的女性主义叙事

(1)、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

劳拉·穆尔维写于1975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是一部探讨电影中女性主义的重要作品。这篇文章提供了一幅精神分析视角的新图画。她认为,观淫癖与恋物癖是好莱坞电影用以建构观众的机制,男性观众因为视淫本能(即观看而产生的快感)而成为一个观淫者,电影中的所有女性的躯体都被“恋物癖化”了;而如果观众是一个女人,她不得不假定自己处于男性的位置从而参与到观淫癖和恋物癖这两种机制中去。

(2)、女性主义与肥皂剧《达拉斯》

对妇女与电视剧的经典研究,是1985年伊恩·昂对美国电视连续剧《达拉斯》所作的研究,1985年《达拉斯》曾经在90多个国家播放。伊恩·昂试图解释这部电视剧的走红原因。大哪个是荷兰媒体认为《达拉斯》走红是因为电视剧的“文化帝国论”主题。而伊恩·昂主要是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她认为是女性主义主题导致了这部电视剧的走红,电视剧表现了女性的乌托邦幻想,在这个世界男性不再凌驾于女性之上。

第三节:中国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

1.我国媒介与性别再现的历史

发展阶段:总的来说,我国媒体和大众文化对于女性的展示和塑造,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一是女性从传统的温柔端庄型向开放的美丽漂亮型,然后,再由美丽漂亮型向中性文化的审美趋向。

2.《超级女生》的现象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电视节目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社会性别的重组,制造出了中性化的社会风潮。连续两届的“超级女生”对女性进行了重新定位,传统的那种女性被否定,而新的女性形象也不是人们所希望的那种漂亮、前卫、时尚。而是带有中性化的倾向。

思考题:

1.什么是女权运动,你觉得女性意识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什么?

2.你喜欢超级女生,你认为超级女生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女性意识?

浅析外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docx

浅析外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一.渡边澄子与《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 渡边澄子是日本近代文学的研究者,大东文化大学名誉教授,并对野上弥生子等近代女性文学家进行研究,是日本著名的女性文学批评家。著有《野上弥生子研究》、《青踏的女性—尾竹红吉转》、女性作家评论系列的《与谢野晶子》等。渡边澄子所著的《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是通过对樋口一叶、清水紫琴、野上弥生子、平林泰子、佐多稻子、岸田俊子、与谢野晶子、宫本百合子八位日本当代著名女性文学家以及其主要作品的进行研究分析,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深入探究日本女性主义文学。这些勇敢的女性作家们不甘于受到不平等社会制度的束缚、生存的价值受到的否定,她们勇敢的追求自我的实现,通过笔端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激励女性们自我崛起、勇敢地与生活抗争,这是日本近代女性文学的重要意义。 二.渡边澄子对樋口一叶及其代表作品《自焚》的评价 在《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一书中,渡边澄子称樋口一叶为新的飞跃,一叶是明治时期著名的女性作家,在其短暂的生命中留下多不不朽的著作。一叶生活的时代,是深受男尊女卑思想控制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男性甚至对女性使用尊敬的语言都会受到世人的嘲讽。一叶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进行创作的,其创作的作

品皆是描写在那样的时代生活的女性的悲惨命运。渡边对一叶的评价极高,她认为一叶是一位已超越喜怒哀乐、拥有最高级别感情的女性作家。在评论一叶的小说时,她没有像一般的文学评论者一样,选择《十三夜》、《青梅竹马》、《闽江》这类被称为一叶的代表作品去评论,而是选择樋口一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撰写的小说《自焚》去仔细解读。创作《自焚》时,一叶已染病在身,该作品是一叶一边与病魔做斗争一边竭尽全力撰写的苦心之作。 小说《自焚》讲述了美尾与町母女二人悲惨的婚姻生活,揭露了在黑暗的封建思想和金钱至上的观念的迫害下,妇女的悲惨遭遇以及悲剧的传承延续性。母亲美尾是一个非常美丽、向往过富足美好生活的女性,但丈夫与四郎平庸不上进,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对妻子呵护有加的,但实质上只把美尾当作美丽的私藏品看待,并没有把她看做是有诉求有平等地位的人来看待。美尾在多次劝说丈夫与四郎努力上进未果后,在自己母亲的蛊惑下决然地放弃家庭,离开丈夫女儿离家出走依附于权势利益。与四郎在美尾出走后,感到受到奇耻大辱,开始不择手段地敛财,长期的劳累致使身体严重受损,早早离世,对于女儿町他毫无关爱,草草将其嫁给大她十几岁的上门女婿金村恭助。女儿町在缺乏父母疼爱的环境中渐渐长大的,虽然集财富与美貌于一身,最终也难以在黑暗的社会制度下得到好的归宿。恭助并非真正爱慕町,

女性形象研究

前言 女性是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一半。女性的形象总是既反映出这个社会的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这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又反映出这个社会中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因此研究现阶段女性无疑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学角度去认识和了解现代女性形象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女性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在思想、道德、意识、追求方面,还是在服饰、饮食、以及消费住房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变化。虽然描述女性的方法有很多,如文学家们一直在用他们的笔描绘着中国社会中不同女性的形象,如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金锁记》中的长安和七巧......这种对某一类型的女性的典型描述,可以让人们从质的方面感知和体会中国女性的角色形象。但要从总体和宏观上去研究中国社会中千千万万女性的主流形象还要从量的方面进行统计与概括,这样对女性形象的研究才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发生在我们社会中的重大变迁。 风笑天老师通过对《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对当时的女性典型形象的特征及其变迁做了深刻分析。在本文笔者主要通过对《中国妇女》探讨和分析,总结出我国当代典型女性形象是什么,现阶段这些女性形象的特点是什么,并通过这些特点与风笑天老师的“变迁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对《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中的女性特点做对比,找出女性形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女性形象的特点和变化中我们又可以得到哪些关于社会变迁的认识? 一、中国女性形象特点研究的原因和方法 (一)研究动机 女性的形象总是既反映出这个社会的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这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又反映出这个社会中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因此研究现阶段女性无疑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学角度去认识和了解现代女性形象的特点,以及与我国社会变迁的某些联系。 回首百年,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洪流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都活跃这千千万万的女性身影。宋庆龄、邓颖超等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领导者就是她们中的杰出代表。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女性挣脱封建思想观念枷锁,走出家门投身革命,蓬勃发展的妇女运动成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教育、就业、参政、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妇女地位有了空前提高。亿万女性以主人翁的姿态和蓬勃的热情投身国家建设,各行各业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妇女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极大地激发了女性们参与经济建设,参与公共事务的活动和创造力。女性事业获得了前所未

女性与大众传媒

xxxx大学 《女性与大众传媒》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女性形象与大众传媒 学生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授课教师 完成时间

女性形象与大众传媒 摘要;女性形象与大众传媒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传媒女性众问题已引与起了学术界的密切关注。本文拟从报刊杂志、影视作品、商业广告及网络等当今主要的大众传媒入手。分析目前大众媒介在刻画女性形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获得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案。 关键字:女性形象大众传媒问题研究 正文:在西方,“女性与传播”研究的兴起跟上世纪60年代女性运动和女性运动和女性主义发展的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强调观点和视角来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传播现象。95世纪妇会以来,性别意识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引入中国,引起社会对妇女问题的关注,与此同时,大众传媒运动的繁盛使之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女性与传媒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作为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强大影响力量,传媒具有促进性别平等的作用。下面我们一一探究。 (一)报刊杂志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期刊杂志作为发展比较早的的女性媒体之一,最能代表女性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关于女性的报道在数量上明显少于关于男性的报道对女性的报道大多数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符号,忽略了女性自身存在的意义。通史,在商业化的大背景之下,关于女性的报道往往以噱头的形式而出现,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二)影视媒介中的女性形象 电视产业按照社会习俗,把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成一个不够完全的人物。在家庭中她是为其他家庭成员服务的创造人员常会习惯于将女性当做电视剧的爱情戏元素加以运用,她们不需要事业,不在乎成败,可以只为爱情而活。但是电视剧中的男性角色却要丰富的多,他们有事业,有爱情,有跌宕起伏的命运,当然也有很多事业成功的女性形象,然而在电视剧中,这些成功女性的行为跟一个成功男性没有多大区别;并且电视剧中成功的额女性,家庭生活总是不够健全。 在肥皂剧中,女性形象存在类型化的问题。不是被塑造为有落后性别意识的温良恭俭让的不懂反抗的旧时女性,就是在美容,逛商场,买首饰的所谓时尚另类女性。影视中大肆渲染婚外情,美丽可爱,善解人意,有修养有层次的女性往往都是插足别人家庭的第三者,而原配夫人要么琐碎唠叨。蛮不讲理,俗不可耐,要不忍气吞声,降低人格,缺乏品味,里外都是女人的错,剧中的男性理直气壮,不被谴责。实际上,这些电视剧的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叙事完成的额,也就是说,电视剧的女性形象总是通过男人的眼镜看出来并用男人的话语说出来的。 (三)广告媒介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是艺术的永恒内容,现有的中国电视广告更倾向于是用女性形象,这是由于采用女性形象的广告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为:

文学理论对话戴锦华:《简爱》——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

对话戴锦华:《简爱》——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 2014-03-28戴锦华滕威海螺社区 T:那么,您仍然认为《简·爱》具有女性主义的意义吗? D:当然。《简·爱》之为一个历史文本,它曾携带的颠覆性力量,是来自女性的颠覆。不是20世纪后半叶——女性主义风起云涌的年代,我们才在性别的、女性的意义上讨论《简·爱》,而是在《简·爱》出版后不久。你一定还记得,早在1855年,女作家玛格丽特·奥利方特关于简·爱所写下的、激情澎拜的文字:“这就是那个莽撞的小精灵,她闯进了我们这个井然有序的世界,打破了它的疆界,向它的原则挑战——随着简·爱的侵入,掀起了现时代最惊心动魄的一场革命。……是的,那把法兰西推进混乱,在它的基础上创立一个新国家的政治大釜里的沸腾,不过是一场庸俗的沸腾。这里才是一场真正的革命。法国不过是西欧强国之一,妇女则是世界的一半。……她是十足的斗士,不是天使。”也是沿着这一思路回到文本,我们反观故事的结局,在“有情人终成眷属”、回归家庭的结论之畔,显而易见的是平等的代价:罗切斯特断臂、双目失明。似乎不需要引证弗洛伊德了吧,——没有比断肢和盲目更为直接的、在权力象征意义上的阉割隐喻。或已有太多的研究者曾指出,简·爱在婚礼之后,绝望地在自己内心寻找离开桑菲尔德的力量之时,引用了圣经式的语词——

T:马太福音——“不,你得自己挣脱,没有人帮助你。你自己得剜出你的右眼;砍下你的右手,把你的心作为祭品而且要由你这位祭司把它刺穿。” D:而情节中,名副其实地失去眼、手的却是罗切斯特。桑菲尔德在多重意义上成了罗切斯特的荆棘地,这是他获得简·爱给予救赎的代价。用伊莱恩·肖瓦尔特的说法,是《简·爱》开启了这个女性写作中不断复沓的“母题”:男主人公的致盲与致残成为他获救、获得幸福的前提事件。她认为这无疑出自某种女性的“敌意”或“复仇”,但我以为,她更有趣的描述则是“通过象征性的角色倒置实现情感教育的过程”:“男人必须懂得无助的滋味,不情愿却又不得已寄人篱下的滋味。只有这时他们才会明白,女人需要爱但讨厌做弱者。‘女人笔下的男人’想得到救赎,重拾人性的话,就必须找到做女人的感觉”。如果再度返回“帝国鹰”的意象,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故事的结局呢(程巍的文章中描述为“折翼乡间”)?事实上,也就在重返桑菲尔德/芬丁之后,夏洛蒂两次使用“笼中鹰”(对应中第二次夜谈中的“笼中鸟”?)和被缚之鹰的表述,那么我们是否一定要引申出简·爱的故事的寓意是捕获帝国鹰或驯顺帝国鹰?我感到有些过度阐释了(笑)。只是想再次重申:激情与蒙难的情感结构可能是帝国认同,也可能是帝国抵抗——一如宪章运动。 再引申一步,尽管也许只是社会潜意识的流露:在简·爱文本中,你所说的那类局限——“职业女性”身份,或许也包含了女性经验所推动的、自觉、不自觉的对自由、平等作为乌托邦理念和作为社会实践的不同意味。在社会现实或曰实践层面上,自由和平等有着如此赤裸而残酷的前提限定:为生存所必须接受的奴役;以及践行平等、自由所必须的物质、金钱基础。要知道,在夏洛蒂的时代,家庭女教师几乎是受过教育却没有嫁妆的女性唯一的职业选择,以致在彼时,英国注册为家庭教师的女性竟高达265万之众。此间,一个小小的关节耐人寻味:在《简爱》的表述中,“独立”意味着经济自主,但它却不等于“职业女性”。因为获取一个职业——尤其是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屈指可数的选择(婚姻应是其中最主流的一种),仍意味着依附,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人身隶属。构成独立的真正条件是拥有“财富”:资产或资本。所以简爱在于罗切斯特重逢之际才可以自豪地声称自己是“独立的女人”。这是局限、也是彻悟:资本主义世界许诺的自由只是出卖自己的自由,且一经出卖便不复自由。罗切斯特愤世嫉俗的表述:多数“生而自由”的人为了金钱无所不从。索性再做一点过度阐释:简·爱的确超前,因为它也可以读作一个萨特版的存在主义哲学的自由表述:所谓自由,不是自由地接受罗切斯特的爱,自由的给出自己(十余年后,另一位著名的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便曾批评简·爱没有勇敢地为爱给出自己);自由的全部意义和可能,只不过是说“不”的权利;而实践自由便意味着自我放逐到荒原中去——简·爱的确如此,并几乎命丧于此(笑)。 T: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另外一个脉络上来,比如说《藻海无边》、《阁楼上的疯女人》,它将《简·爱》这个文本当中唯一一个特别清晰的携带着殖民地印记的

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文献综述

媒介对年青女性形象塑造的研究 ——以女大学生失联案件报道为例 文献综述 1.1研究缘起 2014年8月17日,《重庆晚报》在头版要闻里刊登了一篇《坐错车失联八天,五万元急寻女生》的报道,报道了女大学生高渝因坐错车而失联的事件,当天,网易新闻、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网站纷纷进行转载,并将“女大学生”字眼加入标题。同时,央视新闻、人民网、京华时报等微博也转载呼吁,女大学生失联遇害的舆情开始发酵。8月26日,《苏州日报》关于江苏女大学生高秋曦失踪的报道再次引发网友关注。同日,新京报网《济南女大学生搭黑车遭52岁男子囚禁性虐》的报道让本来火爆的话题再次升级,诸多媒体的微博和网站信息被网友大量转发。 8月29日,随着江苏女大学生高秋曦失联遇害,湖北女孩凡莎莎命丧合肥的消息传来,有关女大学失联遇害的话题声量再次暴涨。半个月女生遇害事件直接把该话题舆情推向高潮,而后不断有媒体爆出女大学生失联案件,被媒体爆出的女大学生失联案件多达20多例,据乐思舆情中心“女大学生失联遇害”专题的监测数据显示,从8月17日至29日短短12天时间里,女学生失联遇害事件的舆情声量达54903条,话题舆情关注度长时间保持在高位,舆情高潮迭起,“女大学生失联”的话题成为舆论焦点。而公众也因此对女大学生产生“天真”、“轻率”、“不懂防范”甚至“蠢”、“笨”的看法。而此话题也引起媒体热议,讨论女大学生失联案例频发的原因,然而这背后因媒体的种种报道不当而造成的人们对于女大学生形象的误读却鲜有人关注,而本文则想从这一案例入手,研究媒介对于年轻女性的形象建构。 1.2研究概述 媒介与女性的研究最早发端于西方,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时期。1978年,美国传播学女学者塔奇曼等出版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标志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正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从那时起,女性主义媒介研究逐步发展为一门显学。而中国的媒介与女性的研究则相对较晚。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才促进了媒介与女性在中国研究的逐渐兴起并不断取得发展。而近年来,我国媒介与女性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传播内容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复习)

一、何谓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图书、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作为一种向社会传送信息的行业,它已经渗透进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传播迅速,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对于政府的决策的宣传、社会道德伦理的建构及对于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重塑都具有不可轻视的影响力。因此,作为“第四权力”,媒介通过选择和建构社会知识和社会影像从而对人类的发展与变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何谓生理性别 人类基于生理差异形成了性别,这只是生物学上的区分,也就是生理性别. 一)性别的鉴定: 1、出生时,生理发育要符合医学鉴定,顺利取得出生证明上明确的性别归属,这个性别证明一般通过第一性特征来确定。 2、在成长过程中完成第二性征的完全发育。 3、染色体来分辨:x和y染色体构成的差异 三、什么是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则是男女两性在生理因素基础上,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的性别特征与差异,主要基于社会文化的建构。社会性别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被逐渐培养成的,它可以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被改变。因此,社会性别和性别不一定是一致的,社会性别与性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任何人都是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合一。 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每个人都有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源于社会建构,社会性别规范人的行为,决定人的社会角色和行为特征。而这一理论渊源来自于波伏瓦在《第二性》中的著名的话:“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

社会性别具有以下几点含义:1、社会性别与性别是互相嵌入的关系。 2、社会性别研究的出发点是揭示两性不平等的状况。 3、社会性别研究的内容是分析性别不平等和再生产的原因。 四、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的关系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都关注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互相作用的关系,对大众传媒在社会性别特征建构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估和判断,形成了一种新兴的传媒批评类别——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社会性别与大众传媒关系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大众传媒以下三个方面的检视和批评。1、制作领域2、文本领域3、对受众的影响 1、制作领域。对于媒体制作领域的研究主要检视媒体制作过程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又可以分为三个层面,A制度层面:针对那些已经是成规的媒体理论,经过多年的实践的约定俗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则,研究它对女性的影响B组织层面:制作机构内部的惯例和实际操作。组织价值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和隐性压力与女性形象塑造的关系C个体层面:女性在媒体从业的数量和所处的职位 2、文本领域。主要关注的是女性的媒体形象问题。文本领域的研究在美国已经有40年,一直是学者考证的重点。媒介形象研究源于贝蒂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 3、对受众的影响。媒体对女性影响的研究,注重于分析对于女性潜在的教育功能,包括探讨媒体对于女性观念的影响和媒体对于女性行为的影响。 媒体对社会性别影响和建构的两个方面: 1、促进女性的发展 媒体的先进的社会性别意识的宣传和引导对于女性自强自立及自我意识的增强都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所以,我们要正确的利用媒体这把双刃剑。只是从目前来看,媒体中的女性声音非常微弱。

女性主义访谈研究

女性主义访谈研究 使用半结构式访谈调查已成为女性主义(研究)者为使其研究对象积极参与,以便获得有关她们生活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方式。 为何女性主义研究者对访谈感兴趣? 半结构式访谈或非结构式访谈调查方式重视参与者的自由交谈,是一种定性的信息收集方法。它既有别于民族志调查方法---因为研究者不必长期参与被访者的生活中的活动;又有别于问卷调查或结构式访谈---因为它能捕捉到访谈中研究者和被访者之间的即兴互动。是否给予被访者详细阐明问题或讨论的机会,是区分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标志之一。开放式的访谈研究探究人们对现实的看法,并允许研究者提出自己的理论。在这个角度上,它对旨在验证假设的定量封闭式访谈研究做出了补充。女性主义研究者Patricia Sexton在她对女性医护人员的研究中强调了研究方法间的这种差异: 不幸的是,大量关于“工作和对工作的不满”的统计数字和推论很难让我们真正理解妇女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以及她们如何对待与工作有关的问题。因此就很需 要获得其个人资料:医护人员个人或群体生活写真、其真实状况的片断,其言谈观点 ——这些都是她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内容。为获取这类材料,我试图获取大堆的有关 其工作生活的统计数字与理论,具体方法是询问她们:你是谁?干什么工作?哪些问题 困扰着你?你希望你所属的工会或妇女运动为你做什么? 女性主义伦理学家Janice Raymond也偏好“提供开放式问题的半结构访谈研究”,因其“在最大限度提供了研究发现和描述”。半结构访谈研究常以社会学家Barney Glaser和Anselm Strauss 所开发的关于数据分析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为基础,该理论以归纳法来分析数据。 开放式访谈研究得出的非标准化的信息使得研究者能充分利用人和人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研究。比如,心理学家Rae Andre报告,在她对29个家庭妇女和1个主持家务的男子进行的研究中,对于不同的具体问题的回答数分布在12至30之间。这一结果的产生是来自他们的知识程度之差异,或是因为这些有酬受访者不愿意去深究那些似乎令他们感到不快的问题。 有一次,一名访问者过于沉浸于被访者的故事中以至于忘了提问题。在其他一些时候,访问者决定打断对方,插问某个问题。时间紧,还常常不可避免地被打断,这也是访问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访谈有时只得在被访者卧室里进行,坐在床上谈(但即使如此,访谈也还是会被打断)。 Rae Andre未因为访谈中产生的此种偏差而将得到的信息看作是低质量的;她认为这是源于现实的有价值的反应: 如果原本进行这个项目的目的是根据我们的抽样访谈推断出所有人的情况,或者是为了 在个人的看法之间进行比较,这些访谈中出现不规则情形就会显示出我们方法上有问题。 而事实上,我们这个项目只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记录家庭主妇和“家庭主夫”可能持有的 各种观点和价值观而已,而在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就感到被访对象,访问方式和场合的

研究生读书篇目(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

研究生读书篇目: 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版。 2. 【美】佩克拉肯主编,艾晓明柯倩婷副主编《女权主义理论读本》,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 3.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 4.李小江,《女人:跨文化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任一鸣《解构与建构》九州出版社,2004年。 6.李银桥《女性权力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7.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玛丽琳J·波克塞《当妇女提问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广西妇女理论研究会出版《社会性别理论与实践》,2007年版。 10.王艳芳《女性写作与自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13.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5.【美】琳达·诺克林等《失落与寻回——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美】卡米拉·帕格利亚《性面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英)弗尼吉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18.(英)罗瑟琳·科渥德(Rosalind Coward):《妇女小说是女性主义的小说吗》,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9.(法)埃莱娜·西苏(lelene Cixous):《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0.(美)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作为妇女的阅读》,张京媛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

MOUNTAIN FLOWERS 并不是所有的女性写作都是女权主义的,但许多女性主义文本反映了女权主义所关注的问题。在文学批评界,传统的文学批评因为倾向于以男性经验为基础进行普遍性的阐述而受到攻击。传统批评方式认为文学经典作品表达永恒不变的真理,而这种真理不受性别等世俗问题的影响。女权主义者则认为,这种批评方法拒绝承认经典文学作品常常推崇男性价值观和利益,从而使得男性偏见制度化和机构化,女性主义者因此必须提高女性对于性压迫这一事实的觉悟。这一时期的开拓性文学批评作品《性政治》选用了男性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性政治分析的依据,披露了在文学这种父权意识文化产物中的性别偏见和性暴力,解构了经典文学作品中被贬损的女性角色塑造。女权主义者力图通过提倡对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重新评价来唤醒人们对于女性价值的再认识。第二次浪潮中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在揭露文学作品中父权偏见的同时,还努力挖掘和定义女性自己的文学传统,包括寻找和再版那些被湮没被遗忘的女性作家及作品,以及对于女性生活、创造力、风格、体裁、主题、形象等性质的重新定义。随着性别意识的不断加深,女权主义者大力提倡一种抵抗性阅读,其目的在于揭露女性是如何被迫去认同文本中压迫女性的性别偏见的,并且培养一种真正从女性视角进行阅读、拒绝与自己的压迫者合作的女性读者。这种观点在朱迪丝?菲特利(Judith Fetterley)的作品《抗拒性读者》(The Resisting Reader,1976)中得到极为充分的表达。 女性主义质询在人类社会中,妇女为什么总是扮演从属于男性的角色。它关注在历史中妇女的生活是怎样变化的,探讨女性的经验与男性的有什么不同,不管是作为一种实质性的本体论或者心理差异的结果,还是作为历史印迹和社会结构的结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女性创作的文学是怎样表达或表现女性生活与体验的特点的。它也研究男性主宰的法则,以了解男性是怎样运用文化来推进他们对女性的主宰的。 从总体上讲,女性主义有一个漫长的政治史,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至少在英美发展成了一种实质性的力量。照玛丽?伊格尔顿(Mary Eagleton)的说法,弗吉妮娅?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当代女性主义论争开创之母”,她宣布了许多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且她本人也成了某些论争展开的场地;伍尔夫的两个关键文本对女性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一间自己的屋子》(A Room of One’s Own,1929)和《三个畿尼》(Three Guineas, 1938)。她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女性与男性相比在物质上的不利,第一本书集中讨论女性文学生产的历史与社会语境;而第二本则讨论男性权力与职业(法律、教育、医疗等领域)之间的关系。 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她还争论说,女性写作理应发掘女性经验,而不应该只是对两性经验的比较和对照。因此,这篇文章成为探讨女性写作传统可能性的一个早期宣言。伍尔夫对女性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她认识到性别、身份是一种社会建构,能够受到挑战和发生形变。她拒绝“女性主义”意识,要求自己的女性性(femi-ninity)处于无意识状态:“像女人那样写,但是像一个忘记自己是女人的一个女人”(伍尔夫),她挪用了布鲁姆伯里文人圈子里“双 性同体”(androgyny)的性伦理,希望在“男性”的自我实现与“女性的”自我消灭之间实现一种平衡。在这一点上,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特别是伊莱恩?肖沃尔特认为伍尔夫在两性冲突中采取了一种被动的撤退立场,但托里尔?莫娃(Toril Moi)则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她认为这是伍尔夫的一种策略。莫娃借取了克里斯蒂娃把女性主义与先锋派写作结合在一起的观点,提出伍尔夫的兴趣并不在男性与女性写作的平衡上,而在固定的性别身份的彻底移置上,她在自己的现代主义小说中打散了那些固定的观点,从而拆解了本质主义的性别观。 莫娃争论说,伍尔夫反对的只是那种颠倒了大男子沙文主义的女性主义,她对女性写作的独特性有十分清醒的意识。她认为,女性写的之所以与男性写的不同,并不是因为她们在心理上与男人不同,而是因为她们在社会地位上与男人不同。因此,她要写作女性经验的意图就是要发现描写女性生活受到限制的语言表达形式,她相信,当女性最终获得了与男性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平等之后,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了。 照哈姆(Maggie Humm)的说法,波伏娃及其《第二性》则成为“第一潮”女性主义的终结。《第二性》显然充塞着第一潮阶段的“物质主义”,但它也认识到两性之间在利益上有广大的不同,并严厉抨击男人在生理、心理与经济上对女人的歧视,从而召示了第二潮女性主义的到来。 此书极为清晰地确立了现代女性主义的根本问题。当一个女人试图界定自己时,她开始时一定说“我是一个女人”;而没有一个男人会说“我是一个男人”。这一事实揭示在“男性的”(masculine)与“女性的”(feminine)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对称:男人界定的是人,而不是女人,这种不平衡可以追溯到《旧约》。女人散布在男人中间,没有自己单独的历史,没有自然的团结;她们也不像其他受压迫团体那样结合在一起。女人被铆进了一种与男人不平衡的关系中:他是“一个人”,而她只是这个人的“他者”。男人的主宰巩固了一种屈从的意识形态气候:立法者、牧师、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竭力说明,女人的从属地位是上天的意志,对人世是有利的。按照伍尔夫的说法,女人作为“他者”的假定被女人自己进一步内化了。 波伏娃的著作仔细辨析了性(sex)与性别(gender)的差异,而且看出了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波伏娃)。正是与生理学、心理学、生殖、经济等相关的阐释系统建构了那“另一个人”(男性)的在场。波伏娃对“是一个女性”(being a female)与“被建构成‘一个女人’”(being constructed as‘a woman’)作了重要区分,由此她能够在女人只要求打破她们的客观化处境时彻底摧毁父权制。与其他“第一潮”女性主义者一样,波伏娃要求摆脱生理差异获得自由,她也同样不信任“女性性”,这样她也就与一些当代女性主义者划清了界限,后者更多地强调女性身体与无意识的重要性。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李丽琴 154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简述

1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潮回顾 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经历了两大高潮。 第一个高潮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主要目标是从法律上为女性争取财产权、选举权及受教育权。1848年,美国废奴运动积极分子伊丽莎白?凯蒂?斯坦顿和卢克丽霞?莫特倡议、主持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妇女权利大会,并起草了女性主义第一个历史文件《观点宣言》。这是美国女性运动的第一次爆发,它其实是个体主义思想和女性在社会中从属地位之间深刻矛盾的反映。1895年斯坦顿编著的《妇女圣经》一书出版,掀开了女性对《圣经》中男性权威质疑与诘问的序幕。到20世纪初,第一次浪潮进入尾声时,妇女在选举权、教育权和就业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20世纪70年代,女性运动的第二个高潮出现,运动的主要目标转向更深的层面。在以后的十几年里,女性主义从生物学、经验感受、话语、无意识和社会经济条件这五个方面对男子中心主义进行清算。如以自由主义女性为主体的女性主义理论关注从性别平等、性别中立转向性别差异和女性的独特性;激进女性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分析父权制。70年代中后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重视对女性经典作家文本的解读,其中“女性视角”的提出构成了女性主义批评解读文本的基点。所谓“女性视角”,即用女性意识、女性经验关照作品,包括一套与男性迥异的阅读和写作标准。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伍尔夫, 美国的贝蒂?弗里、凯特?米利特、肖沃尔特,法国的西蒙娜?德?波伏娃等。其中,肖沃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中试图为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传统勾勒出一条线索,也即:(1)女权阶段(1840-1880);(2)女权主义阶段(1880-1920);(3)女性阶段(1920-)。较强调女性的性别特征。波伏娃《第二性》(1949)被誉为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经典。“女人并非生来就是,而是后天变成的。”这表明女性主义者开始不从生理上,而是从社会、文化上来考察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并认为法国和西方社会都是由男性控制的家族式的社会,女性在社会中是第二性的,是“他者”;还首次比较系统地清算了男性作家文学作品所虚构的“女性神话”,批评了他们对女性形象的歪曲,从思想和观念上给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多方面的启迪。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是克里斯蒂娃。通过采用拉康的精神分析,她的符号学话语打破了传统语言定势的一统天下,目的是要颠覆作为男性社会意识形态基础的二分法,并超越这种充满菲勒斯中心的二分法;她提出的有关互文性的概念也给文本分析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由于第二次浪潮过于浩大,女性主义并未形成一个概念统一的学派,此后经过40多年的发展,西方女性主义经受了不断创新、挑战、质疑与突破,从把女性视为被动的受害者到具有主动的能动者,从男女二元对立到多元的性别观,从身份政治到分裂矛盾的身份,从白人中心到后殖民女性主义,从后现代女性主义到生态女性主义,这就是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和大致走过的道路。 2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中西结合” 社会性别为女性主义者批评“男性逻克斯中心主义”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点,女性主义一切理论都从这里开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运动的产物,它以女性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性别和社会性别为基本出发点,以“从边缘走向中心”为行动纲领,致力于挖掘女性在历史、文学、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探讨性别和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从文学角度对性别歧视进行批判,从而达到发掘女性的语言、寻找女性文学史、重建文学新理论的目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不同的方法、角度、理论来研究的主题,主要有社会性别、性行为、种族、阶级、经典文学书目、再现角度、阅读、主观性、女性特征和男性特征、欲望、身体、作家身份、母性、家庭等,其中以美、法、英研究最为突出。 这些国家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都对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具有借鉴作用。一般认为,中国最先引进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是1981年,朱虹在《世界文学》第四期发表的《<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站在女性主义立场,介绍了美国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女性文学。还有在1983年选编了《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为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我国学术界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译介和研究日趋活跃,经过三、四代批评家的努力,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阐述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产生、发展的理论依据。有的批评家从马克思关于文学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关系的论述中阐述了女性诗学发展的必要性;有的从生理、心理的相互契合、沟通方面论述了解构男性中心主义的可能性;有的在不否定男女平等前提下,张扬女性的特殊性,以此建构一种自给自足的女性诗学;第二,在各种层面界定了女性主义文学的内涵。批评界从主题、题材、体裁、结构、象征、比喻及叙事角度等方面寻找着女性特有的文学表达方式,探索女性主义文学的特殊性;第三,建立了一个以批评男性中心为支撑的理论框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男性中心主义进行了猛烈轰击,揭示其压抑女性的真面目,呈现广大女性的现实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简述 石晓静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山西阳泉045001) 摘要: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下“中西结合”,结合西方女性主义文 学批评及中国女性的性别境遇而得到产生和发展,是一种非女权运动而产生的“文化批评”, 不断建立并形成自己的女性主义批评体系,但由于上路时间短,仍有许多工作尚待完成。 关键词:女性主义;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7)07-0113-02 科学之友FriendofScienceAmateurs2007年07月B 113 --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课程参考书目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课程参考书目 新闻传播学院王蕾 (一)英文原著: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46960823.html,mercializing Women:Images of Asian Women in the Media 2.Cosmo Woman:The World of Women's Magazines 3.Featuring Females Feminist Analyses of Media 4.Forever Feminine:Women's Magazines and the Cult of Femininity 5.Gender and Racial Images Stereotypes in the Mass Media 6.Images if Women in the Media 7.Out of Focus:Writings on Women and the Media 8.Representing Women: Myths of Femininity in the Popular Media 9.Screening Genders 10.Turning It On :A Reader in Women Media 11.Understanding Women's Magazines 12.Women and Media:A Critical Introduction、Women and Media Challenging Feminist Discourse 13.Women and media 14.Women and Print Culture:The Construction of Femininity in the Early Periodical 15.Women and the Media :Diverse Perspectives 16.Women Feminism and Media 17.Women in Mass Communication 18.Women Media and Consumption in Japan 19.Women Media and Crisis Femininity and Disorder 20.women politicians and the media 21.Women Watch Television 22.women, Media, and Politics 23.women, politics, media 24.Women's Magazines 1940-1960 25.Women's Magazines the First 300 Years 26.Women's Power and Roles in the Arts and Mass Media 27.Women's Worlds Ideology Femininity and Woman's Magazine 28.Doing Research on Women's Communication 29.Gender and the Media 30.Women Making News Gender and Journalism in Modern Britain 31.The First Magazine:A History of the Gentleman's Magazine 32.Representing Men (二)译著: 1.【荷】L.van Zoonen著;曹晋等译:《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英】Cynthia Carter等编纂:《性别新闻学》(前版本中译名为《新闻、性别与权力》,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造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它努力发觉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状况。它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女性主义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在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增强了它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一、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首先,女性主义批评是西方妇女运动高涨的产物。 在19世纪60年代前后,在西方出现了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就业、教育、福利和政治、文化各领域向现有的制度提出了质问,并努力将这种质问上升到对妇女的本质和文化构成的探讨。它包括妇女应是什么的问题,女性气质和女性特征怎样界定以及怎样重新界定的问题,它包括反对妇女作为供男性消费的性欲对象的战役,反对色情描写、强奸等暴力形式。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女性主义批评应运而生。它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如在作为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性别歧视存在;及时女性作家的作品,多数也收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从而对之加以批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这样依托着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而发展起来的,它同时又反过来为女性政治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着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思想来源。 一是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多方面的启示。当女性主义批评崛起的时候,正是形式主义和新批评走向没落、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变、新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扩大的时期。女性主义批评冲破了新批评的形式主义方法,注意吸收被新批评所摈弃的作家生平资料,并重视进行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分析;对新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也对她们洞察妇女自身的地位及女性文学与阶级、种族冲突的密切关系提供了帮助;解构主义则为她们消解文学创作和作品中的男女二元对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二是女性主义批评继承了一些先驱者的理论创造。其一是弗吉尼娅·沃尔夫,她是著名的意识流作家。(1)她肯定了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风格等,并努力寻找妇女自己的文学传统。(2)她明确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3)她对妇女创作的考察常常注意从她们经济地位、社会阅历、文化教育入手,认为在父权制社会中,不仅广泛的生活经验之门对妇女关闭,而且法律和习俗也严格限制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其二是西蒙·德·波伏娃,他在《第二性》中指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这种”女性是形成的“观点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对后来全世界的女性运动发生了重要影响。

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_现实与可能

2008.05(上旬刊) 一、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概要 女性主义,是西方的一种社会思潮,20世纪60、70年代被引入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产生了一门新的跨学科研究--“女性主义媒介研究”。1978年,美国传播学女学者盖尔?塔奇曼与他人合作的论文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出版,这是"性别与传播"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作品,标志着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正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我国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但当时未引起传播学界的关注。在1995年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推动下,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审视和分析大众传媒,作为女性主义与大众传播学“联姻”结晶的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横空出世。 二、女性主义在新闻传播中的现实运用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也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传者研究:女新闻工作者在媒介中的地位 这类研究主要以新闻工作者中的女性比例以及获得决策权的女性比例作为指标来衡量女性在媒介中的地位。研究表明,目前,中国专门面向妇女的传媒十分有限,要提高全社会对妇女问题的关注,还需要依靠主流媒体。虽然近几年从事媒介工作的女性大大增多,但男性还是远大于女性,而且处于媒介机构中、上管理层的也是男性居多。在中国,广电行业、报业以及通讯社中的男女性别比例大约为7:3,而传媒的领导层中妇女的比例更加微乎其微。 (二)内容研究: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大多数研究认为,虽然我国的媒体基本上能够表现出女性多样化的性格、观念和生活模式,反映我国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贡献,但是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也有被刻板印象所“贬抑”的情况存在。如在广告和各种商业信息中,妇女往往都被描绘成消费者,形象多为家庭主妇,即使出现在工作场所也多为秘书或服务人员。总之,研究表明,当前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存在以传统观念为女性定型,女性作为被观赏的对象或被视为弱者的问题,这些都极大地贬损了女性的社会形象。 (三)受众研究:妇女如何使用媒介以及对媒介的需求 早前,就有调查表明,“男性更多地注重社会新闻与信息的实用价值,而女性则更侧重于娱乐功能。”在2000年的11月和12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影视专业研究生以北京地区的青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青年女性与娱乐节目的关系”,结果显示:“青年女性收看电视娱乐节目的主要目的是放松、娱乐”,其收视心理主要是“对形象外表的注重,对时尚的追逐,对消费享受的关心”。也就是说,我国新闻受众中存在女性受众缺失的现象,女性在传媒中处于弱势。整体来说,我国媒介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无论从研究总量还是研究深度而言,我国女性主义媒介研究还相当有限,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在新闻传播学领域仍属于边缘性课题。 三、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前景展望 女性主义理论的引入,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让人们找到了一个看问题的新的视角,拓展了这一学科的研究领域。虽然目前对它的研究还相当有限,但其前景将十分光明。 (一)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人数将逐渐增多 目前,由于我国的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受到关注的时间不长,研究人员集中在有限的几个的单位,且以女性为主,可谓势单力薄。而且,新闻传播学界的女性主义研究者中,专门从事女性主义研究的不多,像国外那样,以女性主义者的身份从事女性主义研究的更未见到。[5]但是,随着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日趋成熟,这一理论对新闻传播学的积极意义将会更加显现,将会有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理论研究的价值,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 (二)研究的领域将有所拓宽,层面更加丰富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主要分二个层面:一是对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介绍,另一方面运用这一理论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对女性主义的介绍目前还停留在对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理论的介绍阶段。未来,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将会对女性主义最新的发展动态进行关注。如对90年代出现的多元文化与全球女性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的介绍。而且用女性主义研究媒介也不仅仅存在传者分析、内容分析及受众分析三个基本方面,其范围会有所拓宽。如出现效果研究:大众媒介中的性别模式对受众的影响。这个领域是传播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国外已出现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但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几乎仍然是个空白。总之,对女性主义的研究将更加接近前沿、更加深入。 (三)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将日益本土化 目前,我国的研究多是移植了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这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语言的表达上。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由于是一种新的学术思潮,传入国内的时间较短,可供借鉴的资料不多,翻译中因为一些概念较为生疏,可能会翻译得比较蹩脚,读起来也会估屈赘牙。未来的“女性主义”研究将置于中国本土的语言生存中加以探索,形成自己的话语方式。再比如,理论框架。目前我国女性主义的研究理论都是从西方照抄照搬过来的,与中国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不能很好地融合,令研究呈现出脱离社会宏观环境的不良特征。因此,未来中国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应该“寻找和开掘本土理论资源,在与外来理论的对照中形成一套自己的女性主义诗学”。以赢得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形成属于自己的相对稳定的研究阵营。 参考文献: [1]蔡骐,黄金.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初探.湖南师范人学学报,2004.3. [2]周少四.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扫描.新闻知识.2007.6:30. [3]林林,张玉川.女性报道者的角色嬗变.现代传播.2003.3. [4]凌山.大众信息从哪里来?世界信息报,1998-1-12. [5]廖声武.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女性主义研究十年.湖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2:14. [6]代讯.从性别盲点到性别误区.世纪中国网,2001-11-23. 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现实与可能 □李晓燕林晓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本文从传者研究、内容研究及受众研究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女性主义在新闻传播学中的运用情况,并通过分析从研究人数将逐渐增多、研究领域将更加开阔、研究将日益本土化三方面对我国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女性主义新闻传播现实可能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08)05-206-01 理论前沿 20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