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考纲细化

第一章先秦——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开端时期

(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①夏朝的建立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2.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出现“家天下”局面。

3.约公元前1600年,夏灭亡:根本原因:夏桀的暴虐无道,奴隶们不断反抗;直接原因:商汤灭夏。

②商朝的兴衰

1.商汤建国:约公元前1600年,定都于亳。

2.盘庚迁殷,政局稳定。商朝又称殷朝。

3.商纣王的暴政

③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强盛

1.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稿京。

2.武王伐纣成功原因:商纣暴虐无道;周经文王改革强盛;武王的作用。

3.周是一个地域空前广袤的国家,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加强,在世界的东方具有重要地位。

④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1.国人暴动:公元前184年;原因:周厉王的暴政。

2.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公元前772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西周灭亡原因。

⑤井田制和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奴隶统治

2.井田制:性质: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内容: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3.分封制: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诸侯国:鲁国晋国燕国卫国齐国宋国

义务:政治上服从周王命令,经济上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军事上要随从作战

影响:积极——巩固统治、扩大疆域;消极——王室衰微、诸侯分立

分封制和井田制关系: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上层建筑。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①农业和畜牧业

1.农业发展原因:夏商周统治者对农业重视;采取奴隶集体耕作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产量增加。

2.农业发展表现:农作物品种增多(稻粟——“五谷”);耕作技术的提高(集体耕作、木石农具);作物产量增加(酿酒业出现);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畜牧业:商朝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饲养的家畜很多。有些牲畜除食用外,还用于拉车和祭祀。

②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1.青铜制造业(主要部门)

原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器和兵器)

特点:生产规模大,官府垄断、产品供王室贵族使用;品种多,数量大(礼器、兵器、食器、酒器);产品质量高(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商周铸有文字(铭文);西周产品趋向生活化。

2.玉器加工和纺织业:安阳妇好幕出土的玉器七百多件;西周的丝织除平织外,出现了斜织,还出现了刺绣。

3.陶瓷业:商和西周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4.制漆业:我国是上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原始社会河姆渡遗志,就出土过红漆碗。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车身、车蓬都用漆来装饰。

③商业交通和城市

夏朝交通工具种类很多;商民善于经商;商朝以贝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商周道路沿途设有旅社,并建立了邮驿制度。夏、商、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

(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基本特征:

A.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B.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族不断融合。

C.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①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

1.春秋争霸

背景:王室衰微;生产力发展,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狄人南来,楚人北来。

目的:取得土地和人民以及对它国的控制权。

性质:奴隶主贵族间非正义的争霸战争(春秋无义战)

概况:

齐桓公称霸时期: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管仲改革;策略正确(“尊王攘夷”)

标志——葵丘会盟(BC651)

晋楚争霸时期:城濮大战(BC632)——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退避三舍)

楚庄王称霸中原(问鼎中原)

吴越争霸时期:吴国称霸——吴王阖闾、夫差

越国称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2.战国兼并(公元前475-前221)

背景:战国七雄争霸格局形成——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卿大夫取代国君,实质上是封建主阶级取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性质:封建兼并战争。

概况:桂陵之役和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属于非正义战争;加速了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形成;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②民族融合

方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战争

作用: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①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

1.农业:

铁器的使用:表现:铁器的使用可以上溯到西周晚期,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意义: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牛耕技术的推广:表现: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用牛耕并逐步推广。意义:耕犁的出现,是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桔槔灌溉;都江堰(李冰);郑国渠(郑国);芍陂(孙叔敖);西门豹渠(西门豹);邗沟(夫差)

2.手工业

冶铸业——冶铁(铸铁柔化技术);铸造(金银错技术)

漆工艺——夹纻技术

酿酒业——用曲造酒

煮盐业——山西池盐、山东海盐和四川井盐

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

3.商业和城市

商业发展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表现:各地土特产品成为商品;中原市场形成;繁华商业中心出现;大商人势力崛起(范蠡、吕不韦)封建城市特点:既是商业中心又是政治中心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1.根本原因:(生活力的提高)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2.过程:

私田不断增多;私田主人为增加收入,改变剥削方式,这样改变了双方的身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出现;春秋时期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

3.意义: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出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的改革——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确立

原因:春秋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进步,封建剥削方式的产生,井田制越来越难于维持。

目的:增加赋税收入,实现富国强兵,争做霸主。

内容:改革赋税制度,发展生产。

表现: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

影响:客观上承认了土地土地私有,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

转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确立。

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改革,属于奴隶制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

2.战国时期的变法

原因:经济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与确立;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思想基础——百家争鸣学说;政治基础——兼并战争激烈,诸侯需要改革增强国力

表现:魏李悝变法、楚吴起变法、秦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影响、成功原因)

影响:经过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国确立起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性质:地主阶级改革,用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

(4)先秦时期的文化

特点:文化异常繁荣;思想流派纷呈;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技成就世界领先。

①老子和孔子

1.老子: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

哲学思想:认为世界万物本源为“道”(客观唯心主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精华);

政治思想: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2.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①思想:“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维护“礼”,主张贵贱有“序”;以德治民,逐步改良等。②教育:“有教无类”思想,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③文化:编订和整理了《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即后来的儒家“五经”。

④影响:他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②百家争鸣

1.历史条件:物质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社会环境——社会变革与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思想的自由;

文化基础——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有思想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

2.概况:儒、墨、道、法;儒墨最有实力,道家次之

墨家:鲁国人墨翟创立。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反映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的愿望。

儒家: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宽刑薄税。他被统治者尊为“亚圣”。

荀子:“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唯物主义);“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

道家庄子: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主观唯心主义);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社会不公现象;敌视社会进步,反对任何作为(绝望消极)

法家韩非子:认为今胜于古,人们应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③文学和艺术

《诗经》;屈原和《离骚》;“诸子散文”;绘画已成为独立的艺术;青铜艺术;音乐

④天文和物理

1.天文学发展与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公元前613年作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春秋历法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年;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2.物理学成就与战国期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的关系;《墨子》中的《墨经》记载的大量物理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

⑤扁鹊:战国时期最著名医生;奉为“脉学之宗”;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传统诊病法

第二章: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

(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①秦朝的统一

1.统一的历史条件:秦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客观: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加强

政治基础——局部实现统一和建立中央集权

理论基础——法家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人心导向——人民厌战渴望统一

民族关系——融合加强,华夏族形成巩固民族共同体

主观: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

嬴政雄才大略(广罗人才、远交近攻)

2.秦王嬴政实现统一的经过

灭六国;南征越族(修灵渠);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北击匈奴(修长城)

3.秦朝疆域(略)

4.秦统一的历史意义(26页)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目的;措施:政治、经济、文化;作用(26-28面)

③秦末农民战争:原因、主要经过、历史意义

(3)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①刺史制度——地方监察制度

原因:疆域扩展,需要加强对地方控制

内容:设十三州(监察区),每州刺史一人,监察诸王与郡国守相(位卑而权重)

演变(东汉):治所(无适所治——所治有定处);

官阶 (低于郡守——高于郡守)

职权(监察官——地方军政长官)

评价:最初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其后发展为拥兵自重的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②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地方行政制度

背景:

历史原因——楚汉战争,分封异姓诸侯王(击败项羽)

主观目的——吸取秦亡教训,分封同姓王(统治稳固)

影响:导致地方割据势力产生,王国问题形成,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解决: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回官吏任免权

汉武帝——推恩令(削减王国封地);附益法(限制诸王活动)

③察举制

含义: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科最重要。

目的:扩大政权阶级基础,巩固专制统治。

演变:东汉中后期

④编户齐民

1.特点: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2.目的:控制人口,剥削农民。

3.农民的主要负担: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

(4)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①匈奴的兴衰

1、西汉初年的“和亲”

原因: 内因——匈奴统一北方草原,占河套,实力强大(冒顿单于

外因——汉初经济凋敝,国力薄弱(休养生息)

内容: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并奉送大量物资,同时进行贸易。

评价:目的——换取边境安宁,巩固新政权

特点——屈辱性(不得已而为之) 策略性(羁縻政策)

作用——汉匈边境相对安定,贸易往来有所发展,未能解除匈奴威胁

2、汉武帝的军事反攻

条件:政治——中央集权加强,政权巩固

经济——经济繁荣,粮丰财足

军事——战马众多,士卒训练有素

经过:两将军(卫青霍去病),三战役(BC129——119)

汉取河套地与河西走廊,匈奴被迫北迁

评价:阻止了匈奴南下掠夺,是正义战争

解除了边患,有利北部边疆开发

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交通

3、汉元帝的“和亲”——昭君出塞(BC33)

背景:匈奴内乱,呼韩邪单于归汉

西汉后期杜会问题严重,无力进行大规模战争

意义:密切了汉匈关系,推动了互市兴旺,促进文化往来,促进了民族融合

4、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东汉初匈奴分裂(南匈奴、北匈奴)

南匈奴内迁(河套、陕西、山西)

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瓦解、西迁

②张骞通西域

1、概念: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地区(狭义)

2、张骞通西域(BC138——119)

第一次——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BC138)

目的

第二次——联络乌孙共同反击匈奴(BC119)

第一次——获得西域资料,介绍汉朝情况(凿空)

结果

第二次——各国遣使回访,建立友好关系。

密切了中原与西域联系(西域都护)

意义:促进了西域社会进步(铸铁技术、井渠法)

丰富了中原物质生活(农作物、奇禽异兽、皮毛制品)

打通了中西交往陆上要道(丝绸之路)

3.班超经营西域

背景: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被北匈奴控制

经过:窦固击败北匈奴(公元73年)

班超经营西域

重建西域都护(公元74年)

作用: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奴役,密切西域和内地联系。

③西南夷与百越

1.西南地区:西南夷

设立郡县

册封王侯——夜郎王、滇王

2.华南地区:东越、南越(南海九郡)

(5)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①与朝鲜的关系

政治上——人口迁徙;三韩谴使赴汉(汉武帝、光武帝)

文化上——引进先进文化(秦韩)

经济上——贸易往来频繁(中国:铜镜、漆器、铁制工具→←朝鲜:檀弓、果下马)②与日本的关系

秦朝:徐福东渡(秦始皇)

西汉:“使译通于汉”(汉武帝)

政治——委奴国谴使赴汉(光武赐印)

东汉:

经济——铁器、铜器、丝帛传入日本

与越南的关系

政治上——灭南越国,设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经济上——铁犁牛耕与水利工程技术

③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汉朝与西亚(安息)的交往:丝绸转手贸易

2.汉朝与欧洲大秦(罗马)的交往:

甘英出使大秦(97年);大秦安敦王朝谴使来华(166年)——直接往来最早记载

④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汉武帝时)

条件:张骞通西域打通中西交往陆上通道;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达(丝织业);

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取得重大胜利;设置西域都护,保证中西交通畅通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天山南北→葱岭→中亚→西亚(安息)、欧洲(大秦)

↘南亚

四川----云南----缅甸-----印度(西南陆上丝绸之路)

意义:推动与中亚(大宛)、西亚(安息)、南亚(身毒)诸国经济文化交流

经济——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技术、井渠技术等西传;

文化——佛教传入中国(公元前后)

2.海上丝绸之路开辟(汉武帝以后)

条件:汉武帝灭南越,设南海九郡;造船与航海技术进步

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印支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诸国——印度半岛南端

意义: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沟通中西联系

(6)秦汉时期的文化

①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太初历”;太阳黑子;张衡的科学成就

2.数学:《九章算术》

3.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张仲景

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地图纸(世界已知最早的纸)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易得造价低廉便于普及推广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造纸术的外传(4世纪东传朝鲜、7世纪东传日本、8世纪西传中亚、阿拉伯)

②哲学与宗教

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皇帝依天意办事;儒学独尊;儒学教育。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作品:《天人三策》。意义:确立儒家统治地位;儒学官学化并具有神学倾向;光大儒学;加强文化专制。

2.王充及其《论衡》的唯物思想:主张: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反对有鬼论,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反对厚葬,提倡薄葬。作品:《论衡》

3.佛教的传入:西汉末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东汉明帝西域求佛法(白马寺)

4.道教的形成:东汉道教产生。《太平经》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③史学与文学

1.司马迁与《史记》;

从黄帝到汉武帝。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班固与《汉书》;

叙述西汉历史。第一部断代史

3.赋的兴起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班固:《两都赋》。赋讲究排比,散韵并用,辞藻华丽

4.乐府:《战城南》、《十五从军行》、《东门行》、《陌上桑》。乐府诗形式朴素、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民间文学,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④雕塑与绘画

1.雕塑:秦朝兵马俑:气势雄伟,形象传神;东汉说唱俑和杂记俑:造型生动活泼;秦砖汉瓦:极具艺术价值

2.绘画:长沙马王堆彩绘帛画:汉代艺术的精品;画像石、画像砖:题材丰富、艺术性强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①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加速发展;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受到威胁

整顿吏治——杜绝官吏贪赃枉法

2.改革内容:颁均田令——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均田制)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

迁都洛阳——控制中原巩固统治

推行汉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制度、语言、姓氏、服装、婚姻)

3.影响: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推进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①江南经济的发展

1.原因:北民南迁——劳动力工具技术;统治者劝课农桑奖励耕织——统治政策;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政治前提江南地区优越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2.表现:地域广(江东——长江流域——岭南闽江);品种多;产量高;不平衡(三吴两湖成都)3.影响: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②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表现:技术创新(翻车、犁耕);兴修水利(曹魏、北魏);开发边疆(河西、辽东)

特点:屡受破坏;发展相对缓慢。

③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蜀锦;冶炼业——相州灌钢法;制瓷业——青瓷与白瓷;造纸业——书写材料与造纸中心

④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商业:北方发展缓慢,南方相对活跃(荆州、扬州、益州)

社会生活:民族交融,胡汉互化(胡饼胡服饮茶)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①科学技术

1.数学

刘徽(魏晋)——计算圆周率方法

祖冲之(南朝)——精确推算圆周率,著《缀术》(领先近1000年)

2.农学

贾思勰(北朝)——著《齐民要术》(总结性最早最完整农书)

3.地理:

裴秀(西晋)——著《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图原则(杰出地图学家)

郦道元(北魏)——著《水经注》(地理名著与文学作品)

②道教与佛教

1.佛教兴盛:

原因:

思想基础——欺骗性与诱惑力( 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社会基础——社会动荡,战乱不止,人民生活困苦

政治基础——统治者的推崇与提倡(梁武帝)

表现:僧尼增多,佛寺遍布;;寺院经济恶性膨胀;佛教相关艺术的发展(石窟建筑绘画)

影响: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法显《佛国记》

积极:促进艺术发展——石窟(云冈龙门)绘画(佛像画)

促进反佛斗争与唯物思想发展——范缜《神灭论》

消磨斗志,使人安于现状

消极:耗费财物,加重经济负担

影响封建国家赋役来源——三武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朝武宗)

2.道教改造:

葛洪(东晋)——儒道结合,服务封建统治;《抱朴子》

陶弘景(南朝)——佛道结合,建立神仙体系

③唯物论思想家 范缜,针对的是佛教。《神灭论》内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就消失

④文学和艺术

1.承上启下的文学

建安文学(三曹、建安七子)——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富有生气

田园诗(陶渊明)——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

山水诗(谢灵运)——《登池上楼》

南朝——缠绵婉转(《采桑度》)

新乐府

北朝——慷慨激昂(《敕勒歌》《木兰辞》)

2.多姿多彩的艺术:

书法:东汉末(蔡邕)——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曹魏(钟繇)——隶书转化为楷书

东晋(二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书圣”)

北魏——碑志艺术与“魏碑”体(龙门二十品)

绘画:曹不兴(三国)——佛像画的始祖

顾恺之(东晋)——擅长人物画

石窟:云冈石窟(大同)——古印度艺术;龙门石窟(洛阳)——中原文化

音乐:民族音乐与外国音乐传入

舞蹈:《大面》与《城舞》

第四章: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

(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

①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隋的建立:时间:581年;都城:长安;人物:杨坚;年号:开皇;方式:外戚夺权

2.隋统一的原因、意义(67-68)

②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

概况:大兴城(隋文帝);东都洛阳(隋炀帝)

1.建两都

影响: 为唐朝商业繁荣和对外交往创造条件

2.开运河

目的:

政治——控制南方,巩固统一(最主要);经济——加强南北交通,榨取江南财富;军事——远征高丽,运输军事物资;个人——巡游江南(江都)

概况:

三点:南起余杭,中经洛阳,北到涿郡;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六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

影响:

积极——有利于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城市兴起商业繁荣(洛阳)

消极——滥用民力,激化矛盾,隋亡原因之一。

③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

1.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暴政(表现:滥用民力,征伐高丽,严刑酷法),使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天灾严重;农民起义(时间、人物)的打击。

2.灭亡的时间和标志

④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时间、人物、定都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隋朝的建设与开创的制度创造条件;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唐太宗的政治才干(个人因素);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3.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政治:知人善用,虚怀纳谏(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魏征)

革新政治,完善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

经济:轻摇薄赋,劝课农桑;

戒奢从简,力倡节俭

文化:兴办科举,崇尚儒学

4.表现: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百姓安居乐业

⑤武则天的统治

1.掌权原因:

外因——高宗懦弱多病,难理朝政

内因——武则天政治才干与野心

2.主要功绩:

创立“自荐求官”制;发展科举(狄仁杰、姚崇);重视农业生产

3.过失: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崇尚佛教,奢侈腐化

⑥“开元之治”

1.原因:

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的奠基;结束政局动荡局面;唐玄宗改革

2.功绩:政治: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姚崇宋瑾);经济: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军事:实行募兵制;文化:大兴文治,发展科举

3.表现: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

4.地位:继西汉前期出现第二盛世局面(文景之治)

(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①三省六部制 ——中央官制

1.背景:综合汉魏官制,加强君主专制。

2.沿革:

确立——隋朝(隋文帝)

完善——唐朝(唐太宗)

3.职能:

4.特点:

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5.意义:(

75页) ②科举制 --选官制度

1.背景: 士族势力衰弱,庶族势力日渐兴起(联系魏晋门阀政治)。 2.沿革: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科举制的进步作用:抑制士族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和封建统治基础;有利于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③府兵制与募兵制——军事制度

开创:西魏(宇文泰)——军民异籍 ;胡汉分治

改革:隋朝(隋文帝)——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增加税收、扩大兵源、促进融合) 增加军府数量(外轻内重) 调整:唐朝(唐太宗)—— 兵将分离(避免拥兵自重)

1.府兵制 免征赋役自备武器(减轻国家负担) 均田制破坏

崩溃 :(开元)唐玄宗 兵士逃亡

地位下降

背景:均田制破坏;府兵制崩溃

目的:增强军事力量

2.募兵制 作用: 减轻负担,节省消耗,有利生产,增强军力

局限:兵归将有,军阀割据

思考:比较府兵制与募兵制 ④租庸调制

创立——北魏(租调制)

发展——隋朝(庸制—年龄限制)

完善——唐代(租庸调制)

租:丁税(谷物)

调:户税(布绢) 庸:代役税(布绢)

皇帝

中书省 (决策机构) 门下省 (审核机构) 尚书省 (执行机构)

吏部 官吏考核任免

工部 工程建设

刑部 刑法

兵部 军政

礼部 礼仪科考

户部 户籍赋税

作用:减轻农负、保证农时;保障财政、巩固府兵

⑤两税法

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困难

征税内容:户税(资产);地税(田亩)

统一税制,保证财政税收

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相对减轻农民负担

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发展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②两朝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③国内各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④两朝政府对外政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

①农业

1、农业发展

A.江南进一步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安史之乱)(耕地面积增加(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水稻产量提高)

B.农田灌溉与农具改进(隋:大运河广通渠。唐:筒车曲辕犁)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茶叶与茶税))

②手工业

产地分布广泛;生产规模扩大;分工细,品种多;技艺水平提高(造船业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③商业和城市

1.发达的水陆交通(隋朝:大运河驰道.唐朝:驿传制度驿驴 .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

2.统一货币

3.市场较前代发达: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置官员管理;有邸店和柜坊;后期有夜市;农村定期举行草市

4.大小商人众多

5.城市兴旺: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商业大都会;长江流域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①突厥的兴衰

崛起(6世纪中):兴起阿尔泰山,统一西北地区

隋末——强大(中原动乱南下进扰)

东突厥贞观初——战争(俘颉利东突厥亡)

——设机构(设都督府)

分裂(隋初):意义——解除北方边患,北方民族纷纷归附(天可汗)隋唐之交——强大(控制西域阻塞丝路)

西突厥唐太宗——征服高昌,置安西都护府

唐高宗——败西突厥,西突厥亡

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

经济生活支柱产业是畜牧业

冶铁业形成独立手工业部门

突厥与中原有贸易往来(6世纪)

②回纥的变迁

兴起:受制突厥(7世纪初)

强大:归附唐朝

统一:统一各部

助唐平叛:安史之乱

更名:改名回鹘(8世纪后期)

瓦解西迁:新疆——维吾尔族;甘肃——裕固族(9世纪中期)

③靺鞨的发展

兴起:分布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强大:黑水与粟末

黑水靺鞨——设黑水都督府

与唐朝关系:大祚荣建政,受封渤海郡王与忽汗州都督(唐玄宗)粟末靺鞨——

政治(州县制)、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

④南诏的崛起

兴起:云南洱海(彝族和白族祖先)

强大:南诏强大,统一六诏(皮罗阁受封云南王)

经济:农业(复种制)、手工业(冶炼业丝织业)

⑤吐蕃的统一

统一: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7世纪前期)

和亲——文成公主(唐太宗);金城公主(唐中宗)

与唐关系:

会盟——长庆会盟(唐穆宗)

⑥交往形式:

战争:唐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

册封:骨力裴罗——怀仁可汗、大祚荣——渤海郡王;皮罗阁——云南王。

和亲:同回纥可汗和亲;文成公主、金成公主入藏。

管辖:在东突厥设都督府;设安西都护府;设北庭都护府;翰海都督;忽汗州都督;

交流:回纥人到中原经商和定居

会盟:唐和吐蕃“长庆会盟”

(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隋唐的海陆交通:略)

①与新罗的交往:

隋朝——炀帝三征高丽

政治——新罗谴留学生(崔致远);参用唐制

唐朝:经济——新罗坊新罗馆;引入茶种雕版术制瓷

文化——设立国学,教授儒学

②与日本的交往:

政治——互谴使节(谴唐使);大化改新参照唐制

经济——贸易往来(出土唐币银币)

文化——文化交流(吉备真备鉴真)

南亚——印度(天竺)

③与印度的交往:

政治——谴使赴唐,送来花树

文化——十进位记数法;玄奘西游(那烂陀寺)义净浮海

④与东南亚的交往——马来半岛(赤土国)缅甸(骠国)

政治——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赤土国)

文化——骠国歌舞团访问

⑤与中亚的交往:谴使来华;名马、异药

⑥与西亚的交往:

政治——互派使节国王求援(波斯)通使与唐(大食)

经济——开设波斯店

文化——造纸术西传(大食)伊斯兰教传入

⑦与欧洲的交往:东罗马帝国(拂林)

政治——使节往来

经济——杂技、医术(东传)丝绸、瓷器(西传)

⑧与非洲的交往:杜环索马里唐三彩

(6)隋唐时期的文化

文化发展原因:91-92(略)

①科学技术:

雕版印刷术、火药、天文、医学、建筑。

②文学和艺术

1、文学:初唐诗人:陈子昂盛唐诗人: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最高成就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中唐诗人:自居易晚唐诗人:杜枚、李商隐

2、艺术:石窟艺术、绘画、书法、乐舞等。

第五章:五代、辽、宋、夏、金、元

(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①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建立:960年,赵匡胤,定都东京。

979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②中央集权的强化

1、目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措施:①集中军权。②集中行政权。③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3、影响:①铲除藩镇割据基础,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②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③军队战斗力下降。④财政困难。

③科举制的发展

1、表现: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严格科举考试程序。

2、意义:扩大了政权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①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社会危机:①土地兼并严重。②冗官、冗兵、冗费。

③农民的反抗斗争。④辽、西夏的威胁。

⑤改革目的: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

②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1、庆历新政

目的: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

核心:整顿吏治

内容:官吏考核、官员选拔、严肃政令

结果:改革派被排挤,措施被废止

2、王安石变法

时间:1069年,王安石主持。

内容:①理财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②军事措施:保甲法;将兵法;教育措施;

③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失败: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现象;宋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

评价:①增加财政收入。②军事实力增强。③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①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辽的建立:916年,耶律阿保机建都上京。采取“蕃汉分治”。

②宋辽的和战

两次夺取幽云之战。渲渊之盟:宋辽对峙局面形成(1005年)。

③西夏的建立 1038年,元昊,建都兴庆,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④宋夏的和战 元昊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严重。

1044年,双方订立和议,宋夏基本维持和平局面。

(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

①金的建立 金建立:1115年,完颜阿骨打,定都会宁,推行猛安谋克制。

②辽和北宋的灭亡①1125年,金灭辽。②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

③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八字军抗金,岳飞抗金(1140年,郾城大捷)。

④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史称“绍兴和议”。

(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①蒙古的兴起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汗国的建立;成吉思汗的对内对外征战

②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1.蒙古灭金、招降吐蕃;征服大理

2.元朝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2年,忽必烈定都燕京称大都(今北京);元朝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

3.元朝统一全国:统一过程;统一原因;元朝统一意义;正确评价文天祥抗元

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111-112)

⑤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

1.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

2.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

3.地方: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⑥元朝的灭亡 :1368年,红巾军攻占大都

(7)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①科学技术

1.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的发展和传播

2.沈括的《梦溪笔谈》

3.元代郭守敬的天文历法成就:主持全国天文测量;编定《授时历》

②理学和史学

1.理学

思想来源:儒家、佛教、道教三结合(儒释道)

人物:南宋朱熹(集大成者)

理——本源,第一性;气——材料,第二性

内容:

存天理,灭人欲

评价:产生于阶级、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背景,宋代官方哲学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2.史学——《资治通鉴》问世

作者——北宋司马光

体例——编年体通史

时间范围——战国至五代

目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③文学

1.词:宋词繁荣的原因;南唐李煜词的特点;豪放派词人及其风格特点;婉约派词人及其风格特点;2.陆游的诗词

3.元曲: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散曲是当时北方流行歌曲;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第六章: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①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1.建立: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定国号为大明,都城应天。

2.君主专制加强:

第一:改革官制:

中央:

设五军都督府,统兵权与调兵权分开

布政司——民政和财政

地方:废行省,权分三司按察司——监察、司法

都司——军政

第二:加强法制:制定《大明律》

量刑严厉残酷;增加经济立法(“私盐”“私茶”);严惩贪污贿赂

第三:加强特务统治:设立锦衣卫(明太祖)、东厂(明成祖)、西厂(明宪宗)

职能: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

特点:锦衣卫皇帝直接指挥,;东厂和西厂宦官统领;都不隶属刑部

影响:突出反映封建制度衰落。

第四:改革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目的:严厉控制士人思想

特点:命题范围——四书五经;答题格式——文分八股;答题观点——程朱理学

影响:禁锢思想,培养忠顺奴仆;阻滞科学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1399年,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1421年,迁都北京。

(2)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

①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晚明面临三大问题:农民起义;后金威胁;朋党之争

②明末农民战争

皇帝昏庸

政治腐败,统治黑暗奸臣当政

土地兼并,激化矛盾宦官专权

原因:

财政困乏,加派三饷(练饷、剿饷、辽饷)

天灾不断(陕北)

序幕:王二起义

经过:主力:李自成(西安--大顺);张献忠(武昌--大西)

结果:失败(原因)

推翻明朝统治(崇祯帝自缢),

意义:迫使清初统治者调整政策(更名田)

标志农民反封建斗争进入新阶段(“均田免粮”)

(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①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八旗制度兵民合一促进女真社会发展;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后金;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②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八旗兵进占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清军南下剿杀农民军;清军灭掉南明,基本上统一中国。

③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

清初沿用明制,设内阁六部;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到顶峰;乾隆帝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

④文字狱:中国古代的文字狱以清代最甚;目的是加强中央专制集权;后果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①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1、一条鞭法(1581年)——首辅张居正

目的:缓和阶级矛盾、解决财政困难

内容:田赋、徭役、杂税合一,按田亩多少征收,用银两交纳

赋役合并——相对减轻农民负担

特点:纳银代役——人身控制日益松弛

赋役征银——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利于农业商品化

2、摊丁入亩(1723)):——雍正帝

内容: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积极——人头税废除,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利于工商业发展。

影响:

消极——刺激人口急剧增长,造成日益严峻的人口问题。

②农业

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新品种玉米和番薯,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③手工业

生产工具革新提高质量效率,出现。纱绸机”;生产技术提高增加产品种类。双色套印技术传播;分工日益细密,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如广东冶铁。

④商业

国内市场扩大,品种达到两百余种;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⑤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后期江南纺织业形成独立的手工工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出现;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部门和地区增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农民购买力低。商人买房置地。关卡多税重限制规模。闭关政策。

⑥对外贸易

闭关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中国的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3%左右;对外贸易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发展;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4)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①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

1.同蒙古地区关系

明初草原上的蒙古族分为鞑靼和瓦刺等部,各自为政;明中期瓦刺威胁北疆,骑兵曾直抵北京城下;明后期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两族和平数十年;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清采取“联蒙制汉”方针,三部先后归属或臣服清;17世纪中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势力渐强,占据天山南北;1757年清军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清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军政大权。2.同新疆地区关系

1757年天山南路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清军平定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地区;1771年渥巴锡率领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②和西藏地区的关系

明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设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官吏;明建立僧官制度,由朝廷任免,法王是最高僧官;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清入关前,黄教领袖五世达赖统一全藏;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赐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确定此后历世班禅和达赖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③改土归流

1、“改土归流”:①明朝在西南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②永乐年间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③取消土司衙门,改派流官直接统治,即“改土归流”。④康熙帝平息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改土归流”创造条件。

2、“改土归流”的意义: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统治。改变当地落后和割据纷争状态。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④台湾府的设置①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②澎湖之战郑克填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③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④台湾府设置的意义:加强同祖国大陆联系。促进台湾开发。巩固祖国海防。

⑤清朝的疆域 ①四至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包南海诸岛。②行政区划: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和蒙古盟旗等。③各级官吏: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④中央设置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⑤50多个民族均为祖国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5)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①郑和下西洋①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者需求。②概况:先后七次,30多国,远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③意义:主动外交、规模空前、世界航海事业先驱。④缺陷:不计经济效益,

造成巨大负担。

②华侨与南洋的开发 ①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②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徙到南洋各岛定居。③带去生产技术和工具,开林、采矿、育胶。④同当地人民一起,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戚继光抗倭 元末明初,倭寇骚扰我沿海(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明中期,罢市舶、严厉限制私人海外贸易;中国奸商与倭寇勾结,共同抢掠分赃,倭患严重;戚继光浙东抗倭,台州九战九捷取得重大胜利;赴闽、粤与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万古流芳。

④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暂借地晾晒”获准;后买通澳门守将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此后修炮台设机构驻军队,强行租占澳门;明政府始终掌握澳门的领土主权。

⑤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清初,郑成功在台湾登陆,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郑祖孙三代在台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

⑥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明清之际,俄国强占我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为捍卫边疆,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两次雅克萨之战,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谈判;《尼布楚条约》1689年中俄代表在尼布楚签订;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平等的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6)明清时期的文化

①科学技术:李时珍《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徐光启《农政全书》介绍农学成就、建立农学体系、介绍欧洲水利技术;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地理学巨著;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②进步思想家:李贽(明后期):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黄宗羲(明末清初):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工商皆本;顾炎武(明末清初):《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明末清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③明清小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④类书、丛书的编纂

1、类书:《永乐大典》:明成祖时解缙主持编纂。全书两万多卷;《古今图书集成》:清代官修类书。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

2、从书:《四库全书》:清代纪昀主持编纂的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收录典籍3400多种;对保存文化遗产贡献很大,但禁毁书籍很多。

⑤西学东渐

1、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宣传科学知识,进献《坤舆万国全图》。

2、其他一些传教士来华,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精华版)

必修二复习提纲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神农”传说★古代农业文明 1、农耕经济黄河流域粟 长江流域水稻 2、神农氏创制原始农具耒耜 3、地位: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Ps: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 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①商周时期:实行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ps:北魏到唐均田制(国家授予无主荒地)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四、赋税制度★ 五、水利工程★ 1、春秋战国: ①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都江堰 ②水工郑国在秦国修郑国渠 ③西门豹在河北修西门豹渠 2、秦:灵渠(湘江——珠江) 3、两汉:①关中农民创造“井渠”,今:新疆,吐鲁番-坎儿井 ②东汉王景治黄河基本解除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水利工程,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灌溉工具 ①春秋战国:戽斗翻车 ②隋唐五代:北:立井水车南:高转筒车 ③宋:水转翻车 ④明清:风力水车 ▲人力→水力→风力 六、古代不利农业发展的因素 1、“泰半之赋”:赋税沉重 2、“沉重的力役”:徭役繁重 3、“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经济构成: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②生产力发展: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 ③生产方式:以家庭为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基本模式) “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小农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④土地所有制: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高中历史必修一讲义(完整版)

必修1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西周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建立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⑵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⑶诸侯义务: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 政治:镇守疆土、朝觐述职军事:随从作战经济:交纳贡赋 ⑷诸侯权利:在封地内可以再分封,享有很大的独立性 政治:设置官员军事:建立武装经济:征派赋役 ⑸影响:积极:A、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B、扩大了统治区域。 C、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受封诸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后来诸侯割据混战埋下隐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来历: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把三皇 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 2、机构设置:全国分若干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下设县。 3、特点:①形成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一)汉朝:郡国并行制 1、带来问题:诸侯势力膨胀(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 1、汉朝:察举制(选官标准:品行),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门第),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 3、隋唐至清末:科举制(选官标准:考试成绩)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评价:⑴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 质。 ⑵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⑶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②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原因:⑴直接原因:办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⑵根本原因: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2、时间:雍正时期 3、职能:跪受笔录、承旨办事 4、影响:①提高行政效率; ②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基础知识点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 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 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以家庭为生产单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 消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手工业的发展形态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二、手工业的发展 青铜:商周—鼎盛(青铜时代)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 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唐朝—南青北白;宋朝—五大名窑明朝—青花瓷、彩瓷;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代有些瓷器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 清朝—珐琅彩 商朝—出现丝织品;西周—斜花提纹织物;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明清—丝织业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三、资本主义萌芽 时间:明朝中后期地区:江南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含义:一些手工业部分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雇佣与被雇佣) 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带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发展缓慢的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缚(根本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国内商业的发展 “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隋唐—柜坊(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和飞钱(汇票)相继问世 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益州)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宋代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 元代:大都成为国家性的城市明清:商帮的出现(徽商和晋商) 二、对外贸易 繁荣唐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广州;外贸易机构——市舶使 两宋:海上丝绸之路异常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 元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特点:朝贡贸易(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而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衰落:明清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打击,仅允许广州十三行与外国通商。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秦汉——明清):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 二、重农抑商 1、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2、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3、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同外国的往来,而非完全禁绝。清朝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冶金 瓷器丝织业演变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册)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通史概要: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顽强不屈的反侵略斗争。在列强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也肩负起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的经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八国联军入侵概况、《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共同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概括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升级情况,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研读史料,提炼观点;问题探究;历史事件的比较;课堂讨论,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西方发展的差异,带来西方列强疯狂的对华侵略,中国不仅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反而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明落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地图信息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地图信息 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地图很多,有不少重要的知识在正文中只字不提或提的不全,只有阅读历史教材中的地图才能找到。我们应该看到,它是对教材的必要补充,没有它我们便不可能全面深入透彻地理解掌握教材。我们常说“史地不分家”,可见历史和地理是密不可分的。何况高考中常会涉及到此类知识,因为,读图、识图、记图是史地综合的一个体现。 长期以来,学生识图、记图能力较弱始终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中的地图大体上分为军事、经济两大类。无论是对军事类、经济类地图的记忆,首先,要认真观察地图;其次,要看请地图中的图例。对军事类地图的记忆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要看清地图中的行军方向、战略要点、军事分界线、敌我双方的活动区域等。对经济类地地图的记忆同样要注意地图中的图例。如何用好地图并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是每个历史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人从事历史教学多年,对于如何记图方面颇有所得,下面就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地图中的文字和非文文字信信息的记忆方法问题作简要归纳分析,现在把它整理出来愿与大家分享。 1、西周王朝分封示意图、 东北西南齐鲁宋,燕卫晋国拱镐京; 长江吴楚也有名,西周分封在固统。

古代帝王后代封地 楚颛顼,夏后:杞;商:封宋,神农许, 舜妫满,陈地管。 功臣:姜尚,齐 王族:有封地; 吴、燕、鲁、晋、卫;东、西、南、北分。 2、秦朝的疆域及行政区划 东到大海西陇西,北到长城南海里, 珠江长江两水系,灵渠一掘很便利, 陇西九原辽东郡,固守边关防入侵, 桂林南海和象郡,管辖两广固统一。 巴蜀黔中南衡山,渔代太巨和颖川, 都城咸阳在中间,琅邪会穧闽东南.. 3、元朝疆域及行政区划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高中历史备战高考历史必修一至必修三复习资料整理

高中历史备战高考历史必修一至必修三复习资料整理 必修一(政治史)复习纲要 使用说明书: 先使用“自查点”查出弱点,再结合提纲查漏补缺,最后回归自查点审核复习效果。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 自查(复习着重)点: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影响? 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影响?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表现?(地方问题,中央问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表现?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历程? 古代中国监察制度发展历程?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

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高中历史必修一大事年表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政治史) 世界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 尧舜禹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B.C770—B.C476 B.C475—B.C221 B.C230—B.C221 实行禅让制 禹建立夏朝 夏启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①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 ②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 建立东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遭到破坏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594 公元前6世纪末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449年 公元前443-429年 希腊城邦出现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①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公民法出现 《十二铜表法》颁布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 秦汉(公元前221—220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15年汉初 汉武帝时期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形成 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郡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 实行中朝制度、察举制、 刺史制度 公元前27年(汉武 帝时期) ①罗马帝国建立 ②万民法产生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实行。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隋唐(581—907年) 隋唐时期隋炀帝时期唐朝中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 科举制形成。 地方设置节度使,藩镇割据 局面形成。 6世纪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 宋朝设置同平章事,增设“参知 政事”以削弱相权

中国世界明、清前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 明太祖时(1380年)明成祖时 清雍正帝时 1839年6月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 设立内阁制。 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虎门销烟 1640年(明朝末期) 1688年(清康熙年间) 1689年 1721年 18世纪中叶 18世纪60年代 1775—1783年 1787年 1789年 1789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光荣革命”,英国资革结束 《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 立宪制确立。 沃波尔开创多数党领袖任首 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制定联邦宪法 华盛顿当选美国首任总统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清后期(1840—1912年) 1840--1842年1841年 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 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4年1900—1901年1901年 1905年 1911年鸦片战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 《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 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 会。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割台斗争 兴中会成立 八国联军战争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中国同盟会成立 辛亥革命爆发 1831、1834年 1836年 19世纪40年代 1844年 1848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870年 1871年 1875年 20世纪初 1903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 主义诞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普法战争爆发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①德意志帝国成立 ②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 ③巴黎公社革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 从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列宁 主义诞生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1912年1月 2月12日 3月中华民国成立 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4—1918年 191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俄国二月革命②《四月提 纲》③七月事件 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本专题的线索:本单元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手段和途径)——世界市场得以拓展(16世纪初—19世纪)(三)“蒸汽”的力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要素是:市场、资本与劳动力; 资本主义经济的两大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贪婪性与扩张性。 第1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客观条件:文明的分散 2、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经济根源) 3、动力:欧洲人对“香料”和“黄金”等商品的追求;传播天主教(社会根源) 4、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商业危机) (二)可能性(条件): 1、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 2、地理知识的提高; 3、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答:四条路: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联系紧密整体; 3、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4、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四★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答: 1、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 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3、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世界各地文明交融,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荷兰 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 2、荷兰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 (1)地理优势:新航路开辟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经济方面:对外贸易发达,造船业发达,商船总吨位居世界首位;

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人民版全套))

高中历史教案 必修一(人民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建议: (1)、中国早期社会的年代较为久远,对大多数高一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较为模糊。建议在导入中回忆初中时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适当介绍夏商周更替概况,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如对西周代商的历史更替的交代,可以更好地解释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背景。 (2)、本课讲述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秩序。其中重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应讲清分封制的起止时间、目的、内容、影响和破坏;宗法

高中历史_一轮复习_二轮专题__笔记_非常详细_打印版

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 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 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第一单元单元分层突破 [自我校对] 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E.郡国并行制 F.行省制 G.军机处 主题全面分析和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核心整合] 1.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中央决策方式,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率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2.主要矛盾 (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 (2)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

断削弱。 3.发展历程 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4.演变趋势 (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5.特点 (1)皇权至上。 (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4)宣扬“君权神授”。 (5)文化专制。 (6)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6.影响 (1)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2)但到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其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即时演练]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给事中可以驳回诏书,反映了门下省的职能,故选A 项。宋朝枢密院主管军政,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没有驳回皇帝诏令的权力,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 1.公元前1046-771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公元前221-206:秦 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公元前208-公元8年:汉 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方法:频繁更换丞相 4.618年到907年唐 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 特点及影响:1、相权一分为三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 5.960年到1172年宋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 6.元 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互迁 7.明1368年到1644年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8.清1644年到1840年

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9.1840-1842(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m 高一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教学对象:时间: 课题 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1.1、知识与能力: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 2.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3.2、过程与方法: 4.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方法比较法、资料收集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集体教案个性化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先填后背——写出从夏至清的朝代顺序名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辽、、西夏、、清 【教学过程】 A.各组合作按照学案提纲完成本课基本内容。(10分钟) 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政治制度特点 ①第一个国家政权 ②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③王位继承传子制度 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政治制度特点 ①商王具有支配内服外服的实际权力 ②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是有限的 ③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三、西周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对象:同姓亲族(分封主体)、功臣、姻亲、附属国、

殷商降族 (2)内容:核心是分封土地、人民 受封诸侯有政治、经济、军事义务 (3)影响:①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②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度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大宗(嫡长子传宗继统)小宗(嫡长子同母弟或庶母兄弟) 大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5)影响:①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起其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联系起来,同时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3、礼乐制度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①背景: 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 (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 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 ①含义: (2)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1)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 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 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 (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 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 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 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 (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 ④宋:提点刑狱司 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 ①世官制:含义 (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 ③科举制:含义、创立、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高中必修二历史第十课笔记

一、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中国的近代化。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二、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推动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着中国旧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2)由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阻碍因素 (1)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2)后天畸形。民族工业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现畸形发展,未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3)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4)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对外开放 含义: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基础: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原则:平等互利 目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1、经济特区的设立 (1)设立1980年8月26日,国务院宣布: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设置经济特区。 12月10日,国务院又正式批准成立福建的厦门经济特区。 1988年4月13日,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 思考:国家为什么选择这些地区兴办经济特区? ①靠近国际市场。 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③交通便利。 ④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1.3地球的历史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 探究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考向1化石与地层 读某地地层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四个地层中,形成最早的最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D 解析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四个地层呈层状分布,为沉积岩层。地层形成过程中,形成早的岩层位于下部,故D项正确。 2.①②③④岩层具有的特征是() ①含有生物化石②有较多的气孔③岩层致密坚硬 ④有明显的层理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答案 B 解析①②③④岩层为沉积岩层。沉积岩有两大特征:含有生物化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故B项正确。 考向2地质年代表

读地质年代示意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丁依次为() A.显生宙、元古宙、太古宙、冥古宙 B.元古宙、太古宙、冥古宙、显生宙 C.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 D.冥古宙、元古宙、太古宙、显生宙 答案 C 解析读图,根据时间顺序可知,甲、乙、丙、丁依次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 4.①②③依次为() A.古生代、新生代、中生代 B.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C.早生代、中生代、晚生代 D.中生代、古生代、新生代 答案 B 解析读图,根据时间顺序可知,①②③依次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探究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考向1生物的进化

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生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进化。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地球生物进化过程的一般序列,正确的是() A.先有两栖类动物后有鱼类 B.先有裸子植物后有蕨类植物 C.先有爬行动物后有哺乳动物 D.先有被子植物后有裸子植物 答案 C 解析鱼类出现于两栖类之前;蕨类植物在裸子植物之前;爬行动物出现在哺乳动物之前;裸子植物出现在被子植物之前。 6.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 A.元古代B.古生代 C.中生代D.新生代 答案 B 解析古生代是无脊椎动物出现的时代。 7.出现人类的地质年代是() A.新生代B.中生代 C.古生代D.元古代 答案 A 解析人类出现在新生代。 考向2物种灭绝 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物种,也有不少物种灭绝。据此回答8~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学思之窗】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 本课测评: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特点是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特点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学习延伸】(略)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思之窗】:原因: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反映了: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事无巨细,皇帝独裁;③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此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本课测评: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的,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 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学习延伸:原因:①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有变化。 看法:①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长城的修建对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经济和文化,有积极的作用。②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③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长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④修建长城给当时的人民确实造成沉重的徭役和苦难,这也是文明演进所付出的代价。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思之窗】:说明两个问题:①北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